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安祥禅第二集

耕云导师 (现代)
安祥禅第二集  
迈向生命的圆满
~一九八三年十二月十八日讲于台北市
一、人生的使命
  我们为什么要提出"迈向生命的圆满"这个主题?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一个事实,就是有着太多的人不晓得"人活着为了什么?"因而糊里糊涂地糟蹋了大好人生,而且也不只是与草木同朽而已,甚至用自己的错误酿造着人生的苦汁,在生活的历程中呈现出太多的黯淡、凄苦、无奈,当然更不晓得"何以生而为人,以及怎样活下去",因而偏离了人生的方向。
  如项羽看见秦始皇出巡,辇从甚众,声威烜赫,就艳羡地说:"彼可取而代之"。曹操唱完了"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时,紧接着就遭到赤壁之败。
  人,大多数都趋向功利主义,追求生活享受,但物质的满足,何尝能填满心灵的空虚?有些人恣意追求欢乐,但欢乐过后接踵而来的是更多的空虚;有的人成天找刺激,而所能得到的却是更多的寂寞;也有人努力创造人生的高潮,殊不知没有低潮又怎会有高潮?高潮一过去,接着就是低潮。在这相对的纠缠中,往往使人迷失自我,背离了人生的使命。
  人生的使命是什么?《圆觉经》中有一个很宝贵的启示:金刚藏菩萨问布大:"一切如来,什么时候会再退转成为众生呢?"布大善巧地说:"当金子从矿石中提炼出来,成为纯金以后,这纯金什么时候会再恢复成为矿石呢?"我们知道从矿石中提炼出纯金,固然很困难,再要让纯金恢复到原来的矿石,就几乎是不可能了。
  可知人的出生,是一件庄严的大事,而人生的使命更是神圣无比的。所以人生也必须经过一段由痛苦而觉醒、由陶冶而净化的时期,才能摆脱那无常的幻灭,把捉到生命的真实、永恒。也唯有修正自己的想念行为(起码要能做到无罪一身轻),才能保持内心的安祥、心灵的和谐,进而廓除生命的阴暗面,达到光明圆满,这才是人生真正的使命。如果不能清除掉生命的阴暗面,就没有办法得到光明、喜悦、安祥的心态,最后难免是"阴境忽现前,瞥尔随它去"地再次迷失了。
  所以人生真正的使命,应该是修行 ── 修正想念行为,以恢复原本自在解脱的生命原态。人要修行,首先要透过真理智的抉择,厘定目标,确定路线,这是首要的问题。
  佛教的宗派很多,没有洞彻法源的浅见之徒,难免会相互非难;但就佛法的本身来讲,诚如佛陀所言"譬如食蜜,中边皆甜"、"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没有什么优劣。但为什么又分出那么多宗派呢?须知佛陀并不专属于任何一宗,后来人的智慧、心力,只能了解和弘扬一部经,无形中就形成了一个宗派。但"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无论哪一宗,只要能一门深入,而且所归依的不是徒拥虚名、追求名闻利养之辈,而是真正具眼的宗师,都会帮助你去掉心中残余的杂质,完成生命的净化。也只有生命净化后,才能证得生命的永恒,摆脱一切烦恼的纠缠、煎熬与无奈。也只有脚踏实地的修正自己的想念和行为,才能够从容乎中道,以到达生命的圆满。
  古往今来,没有一个人得到完全适合他、完全符合他主观愿望的环境,不管是三皇五帝、秦皇、汉武,都只能活在或多或少的无奈之中。
  孔子周游列国,在宣扬大同理想的过程中,曾有过陈、蔡绝粮之困。佛陀也不只一次地遭到他堂兄弟提婆达多的陷害、毁谤。
  基督抱着一颗爱心,告诉人"如何放弃自私,活得光明、活得无愧",但走到哪里也都有人驱逐他、陷害他,最后被弟子出卖。
  你我凡夫固然活得无奈,即使是圣人,也一样有着"把手拽伊不肯入"的无奈,否则众生岂不早已度尽?只不过圣人的无奈,仅是发自悲悯的淡淡轻愁,并没有我、法二执的困惑。而你我的无奈,则是发自一我之私,来自"自我我欲、自我保存"的蚀骨椎心、仰天泣血、悱恻缠绵、新愁旧恨......等障蔽本心、动摇根本的无奈。
  了解了这些,我们就应该迸发出生命的潜力,来追求生命的圆满,赢取人生彻底的胜利,而证得生命的永恒。这绝对不是妄想,往圣先贤既留有"典型在夙昔"的榜样可循,也留有金口亲宣的宝贵经教可学,我们应该精研覃思,朝向解脱的大道迈进。
二、向上的基础 -- 诚、敬、信、行
  我们认清了人生的使命,决定朝向生命的圆满迈进,首先就要奠立几个基础,也可以说是基本前提或前方便。若不能坚持这个基本前提,必然会空过一生,绝难成就。那就是诚、敬、信、行。
  (一) 诚
  提到"诚",大家总会感觉得很抽象,名词固然陈旧,含意也欠明确,其实只怪我们没有深刻地去玩味思索。"诚"不但是构成中国人文精神的特质,也是中国伦理哲学的标志。人类的思想大概可以分为三大类:一为主知主义,一为主情主义,一为主意主义。
  主情主义,虽然充满诗情画意,但不免沦于执着、沉湎。
  主知主义,虽然不缺少乐道的精神与真知灼见,但不免流于空疏、冷漠。
  主意主义的思想,也很容易形成武断、霸道。
  只有中国人标榜的"诚",才能揭示人天一贯的真精神。
  "诚"就是当你的真理智到达止于至善的境界时,同时也把你整个生命的真情感投入这真理智之中,而反映为死守善道的坚决意志,成为纯一不杂的"诚"。唯有"诚",才不致有知、情、意分离的偏颇,能诚就能择善固执,能诚就能用真理智抉择真理,以到达不疑之地;到达不疑之地才能断惑,断惑才能证得宇宙的真实。
  所以学正法首先要坚持一个"诚"字,不诚无物。假如是为了一时的烦恼不能排遣,才来学佛法,忽然境遇改善而有了太多的欢乐与闲情逸致,就丢掉佛法,这是虚伪的因;"因地不真,果遭迂曲"──虚伪的因就只能得到幻灭之果了。所以只有一本至诚,学法才会成功。
  (二) 敬
  "敬"并不是一天到晚磕头礼拜,而是不随便、不散漫、不松懈、不放逸。有些人吊儿郎当,不求甚解,即或于法少有心得,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忽冷忽热,像这样就是不敬。因为他没有把法当作生命,也没有如救头燃的切身感。"敬"是很严肃、很规矩,不是随随便便、马马虎虎。所谓斋戒沐浴,就是"敬"的一种表现,要有这种身心一致、表里如一的态度,才能够符合"敬"的要求。
  (三) 信
  "信"有"智信"与"迷信"。"迷信"是以一种私我欲望的功利心理为出发,执幻为真,自我安慰。真正的"智信"是到达不疑之地然后再信,才是"正信"。如果模棱两可,将信将疑,那就缺少肯定;缺少肯定就不可能正确把握修行的方向,也不可能完成人生的使命。所以"信"必须是依智慧抉择的"正信",然后坚定不移地作为想念和行为的指针,才能获得成功。
  (四) 行
  佛法讲求"解行相应",能够理解多少,就应该做到多少;如果光是理解而不肯去做到,那就是"知而不行",就等于不知。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说明一切进化都显现在"行"。如果求知解而离开实践,就只不过是一种空疏的道理,既不能够在生命中发酵,也不可能变化气质,更谈不上完成佛法人格化的生命的熔铸了。
三、解脱者的风骨
  一个真实修行的人,毕竟跟不修行的人有所不同,起码他应该如同儒家所讲,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由修行人而成为解脱者,必须先树立自己的风骨,好比要建筑一幢房子,必须先要完成房子的架构一样。解脱者的架构是什么呢?
  (一) 不为形役
  一般人之所以修行不成功,中途会退转,就是因为让心做了肉体的奴隶。
  老子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我们总以为这话太消极,其实不然。本来一个真实修行的人是自在解脱、无私无我的,但是冷了却不能不加衣服,热了就要脱一件下来,饿了就得进食;倘使甲状腺分泌过盛而精神亢进时,就会失眠;当性激素分泌旺盛时,你会坐立不安,萌生追求异性的欲望,这些都是"有身为患"的浅例。试问,当你饥肠辘辘的时候,是否还能安祥地坐而论道?必定是要先安抚肠胃吧!坐久了,小便憋得很难过,体内水分下渗,膀胱容纳不下时,你能不给它找出路?还能够沉得住气安然地静坐沉思?像这些几乎是一般人无可避免和无可抗拒的。
  老修行都知道"名、利、食、色、睡,地狱五条根",因为这些能够覆盖本心,所以又称为"五盖"。大多数人都被这五盖覆盖了真如、般若、真心,或说是本来面目,覆盖的下面当然是阴暗的。假如不能克服这些障碍,去掉五种覆盖,修行就绝难达到理想的境界。
  这五盖都是五蕴所派生的,自我意识也是因为"妄执五蕴为我"而形成的。
  名──有了虚假的自我意识,必然就有虚荣心的萌生,而求名、好名、爱面子。
  利── 就是自我我欲的占有欲和自我保有的得失心。
  食──肚子饿了,除了要吃东西,还要挑精拣肥。
  色──见少艾则慕少艾,这好像是一般人心理的自然反应,不能说是一种罪恶;不过若是逾东墙而搂处子,则未免行为逾检而有损私德了。不少人既有了贤妻,还想金屋藏娇。对修行人而言,这些都是无明的黑暗想念。
  睡 ── 是睡眠、做梦、昏沉。
  如果脑子里装的都是名利食色睡,那心灵就会被这些无明的妄想熏黑,越熏越黑,心垢随着转生轮回一世比一世加厚,熏得连一丝光芒都不能从心里透脱出来,岂不是无明厚重?
  所以要想做为一个解脱者,在基本上,就必须不被肉体支配,而能支配肉体,不被肉体主宰,而能主宰肉体。
  古人为了防止五阴炽盛,使精力不致于过剩,而行"日中一食",并且远离荤腥,只吃素食。为了恐怕太安逸了会颓废奋志出尘的节操,所以摒弃安适而行"树下一宿"──不睡觉,只在树底下坐禅。为了不使自己陷于梦魂颠倒,有人行"般舟三昧"──常行不坐。有人选定水边林下去长养圣胎。像这样精勤修行,都是为了克服肉体的障碍,都是避免心为形役的一种方便,当然并非究竟。所以平常要注意调饮食、调身心、调睡眠,把生活规律起来。
  孙中山先生说:"人者心之器"──肉体只不过是心灵的容器而已。我们不应该让工具操纵主人,而应该由主人来运用工具,这就必须有正确的认识和适当的调和。
  修行人不去饮酒,就不会神志错乱。不吃太多的荤腥,就可避免吸收太多助长无明的阴气。为什么古人吃素呢?因为青菜都是借太阳光合作用的产物,所以它是属于阳性的;而动物的肉,尤其是内脏酸性特强,因为它不见天日,所以阴性太重,会助长无明。
  像这些,现在的生理卫生学家也都经常提起。关于调心、调身的方法,我们可以从古德的嘉言懿行中,得到许多宝贵的启示。
  (二) 不为物牵
  要想获得心灵的解脱,首先要能"不为物牵"。
  有很多修行人,远遁深山不肯见人,的确能做到"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和"天君泰然,百体从令"的境界,可是一旦到了五光十色的都市里,就未免把持不住,心旌摇曳了,显然修行未到究竟处。各位想想看,自古以来哪有见不得人的佛菩萨呢?古人说"十字街头好修行",倘能入千万人中,好像独来独往;看到五光十色,好像庄子讲的"至人用心若镜"── 一切理、事、物来了,都能清清楚楚地鉴知,事过境迁,却又事如春梦了无痕。能这样"无所住而生其心"的话,自然就能"不为物牵"了,又何须遁居山野?
  "物"的范围很广,用二分法来说,心以外的客体统统属"物",人也是物,事也是物。也就是说倘若你能把持住心,不被周边的幻象、浮光掠影所牵引、操纵、纠缠,就能像古人所说的"八风不能动"── 一切得失、利衰、毁誉、称讥来了,心不动摇,自然就能"不为物牵"了。假如有人赞美你几句,你就感到万有引力对你失效,觉得飘飘然,好像要飞起来了;有人讽刺、毁谤你,你就感觉万有引力对你加倍,头重得抬不起来了的话,这就是"为物所牵"。
  一个人只要扪心而安、揆理而顺,自己是一个"无罪一身轻"、"仰俯无愧"的人,应该就可以坚持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绝非建立在少数主观、浅见者的好恶之上的。能够做到这一点,那别人喜欢或讨厌、毁谤和讽刺、夸奖与赞美,就都无关宏旨了。否则就是随它转,就是"为物所牵"。所以要想达到解脱的境界,首先就必须能站稳脚跟,做到"不为物牵"。
  (三) 不为情囿
  情,有正、有负,有大、有小,有凡、有圣。佛陀号"能仁",菩萨一词的根本含意就是"觉醒了的有情"。
  "情"是人类共同的道德根源。"情"更是成佛的资粮 ── 无情不能成佛。
  何以说"情"是一切道德的根源呢?此一"情",有正、有负,负的"情"是恨── 是仇恨、斗争与毁灭;正的"情"是爱── 是牺牲、奉献与和谐。最渺小的昆虫,最低级的动物,都有它最基本的挚情、慈爱,否则就不能够繁衍下去。
  情,并不是个坏名词,如果人类没有情,同时也就没有了道德、信赖和共存的基础。说某人无情无义,这等于说他不是人,连冷血动物都不如,因为冷血动物也都有着或多或少的挚情。
  倘若人不爱父母,怎能算"孝"?不爱子女,又怎能是"慈"?不爱国家、不尽做国民的责任义务,显然就是"不忠";背弃朋友又岂是"义"?不爱自己的声誉,就丧失了"信"。一切道德的德目都只是从一个"情"字萌芽、茁壮的。
  扩情于家族,可以"齐家";扩情于邦国,可以"治国";情周万类,即是"能仁",即是佛。佛的情就是大慈大悲,佛的名号之一就是"能仁"。
  如果缺少无私、无我的热情,情感冷漠、意志消沉,那绝对不是学佛的材料,也不具备学佛的资质。佛、菩萨的情,是无缘大慈── 对众生的苦恼无条件的同情,不是因为认识他,和他有亲戚或利害关系才同情;同体大悲── 对众生的病痛有感同身受的同感,这就是佛、菩萨的情。
  一个真正的禅者,他应该是有炽然的热情而又迥超无我──热情很高,但不是出自有我、为我之私。韩愈说:"博爱之谓仁",我们只要尽量扩大情的领域至无限大,就可以完成作圣之功。
  不为情囿,也就是说不要局限于儿女私情,不要把感情装在自己的口袋里不肯扩散;如果把情局限在一己之私,不肯扩散开来,那就太自私了,绝对不配学佛。
  以上所说,看起来与佛法无关,而实际上,这都是成佛的基础。只有最热情、最博爱、最仁慈而能情周万类又廓然无我的人,才算得上是大乘佛法的上上根器。若是情感冷漠、意志消沉,连做一个有用之人的秉赋都不够,侈言学佛,岂不荒谬?所以佛斥责冷漠、自了的小乘圣者为"焦芽败种";"焦芽"当然不能再生,"败种"显然也不足取法,即或再派生下去,也不符合优生进化的法则,只会使生命愈来愈萎缩,品质愈来愈下劣而已。
  综合地说,我们必须忘掉自己的形骸,不为外在的事物所干扰,然后再把我们的情感扩大到包罗万生万物,才是解脱者应具备的风骨。
四、禅的正行
  参禅必须要靠正确笃实的践行,才会有圆满的结果。如何才是参禅的正行呢?
  (一) 溯本穷源以竟理
  一天到晚钻研理论,好像是治丝益棼,没完没了,道理永远没有止境。不少人皓首穷经,直到老死,依然是茫然无据,手足无措,实在可怜。
  我在《观潮随笔》里写过一段"理极必反",请慢慢思索就会发现,不只是"物极必反","理极"也是必反的。穷理至极,穷到理未萌、事未生、一切生命没有萌动以前,穷到无可穷时,才是真消息。如果把那原本没有文字、语言的忽略过去,从头再觅,那就当面错过了。为什么呢?全世界哲学家共同承认衡量真理有三个尺度:
  第一、只要是真理,它必定是原本如此的,只能发现,不能创造。
  第二、真理是普遍如此的,它是一般的,不是特殊的。求玄妙,尚奇特,只会走火入魔,绝不契合真理。
  第三、所谓真理,是必然如此的,并非信则有,不信则无。
  拿这个尺度去衡量,就知道真正的真理是原本如此的,原本有四万个以上的银河系吗?有数不尽的星海世界吗?有太阳系、地球吗?有人类吗?什么是真理?这不就太明白了吗?如果你不认知原本现成的真理,而要执着那些人为的语言文字,岂非执指为月、舍本逐末?就因为智慧不够、泥迹失神的人太多,所以教外别传的禅宗才应运而生。
  要穷理,就要"穷源溯本",从人从哪里来?地球从哪里来?用分析、用回溯穷追下去,追到"山穷水尽疑无路"时,那"柳暗花明又一村"就呈现在你的面前了,这就是"理极必反"。所谓真理,所谓"法本法无法",你就不难发现是怎么回事了。下面的几句话,我从来不讲,因为讲了以后,真理就会变成知识、学问,也就杜绝了你的悟缘了。当你恢复到生命的原貌、生命的共相,你也就不再怀疑"的确是众生平等、生佛平等"了。所以我们应该参究到理的究竟处,才算到家,才有古人所说的"桶底脱落",才是古人所讲的"大事了毕"。
  附带一提的,人们说"心安理得",这句话有斟酌的必要,对有理性的高级知识分子来说,应该是"理得心安"。因为"理"尚没有得,"心"岂能安?其实只要省悟到最初的就是最后的,最后的也是最初的,而灼然无疑全身投入,"心"就安了。这是参禅的真实眼目,努力的正确目标,若不朝此目标努力,只管听别人嘴巴讲,丝毫没用,因为"从门入者,不是家珍",他人的法财自己如何得以受用?不见道:"不经一番寒彻骨,焉得梅花扑鼻香?"
  (二) 行深般若以泯事
  "泯"是泯除、泯灭,"事"是"事如春梦了无痕"。完全不留痕迹,就叫做"泯"。因为一天忙到晚,脑子对"事相"感光,下一次再遇到这个人,你就认识;同一首歌曲一天到晚听到,四处在播放,久之,不要看词谱,你就会唱了。这是"耳根"与"声尘"相对所产生的记录惯性,一生一世记录下来,到了下一世就成为档案资料,保存在"藏识"里;一旦成佛,这"藏识"就转为"如来藏"。"如来藏"可以供佛自由运用过去多生中累积的资料,而不被过去的偏去个性所困扰。上一世做过刽子手的人,这一世虽然不是刽子手,他偏喜欢看别人的脖子,因为惯性的影响力还在。
  佛是离垢的人,他透过反省,早把偏去的性向和心垢完全清除掉了。
  佛经上讲"摩诃般若波罗蜜多",直译就是大智慧到彼岸。既然是大智慧,那意思很明显,绝非指小聪明而言。小聪明来自"分别心",是所谓的"鬼家活计";而大智慧则是"离分别",毫无心机的,也就是"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 像天真烂漫的赤子,是纯真无邪的本心,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就"事相"而言,般若是一种大到没有边际的智慧,是一切智慧的根源,是一切理智的基础。假使没有摩诃般若,你连"分别心"都不可能产生,各位要仔细玩味这一句话,这就是"烦恼即菩提"的所以然,因为如果没有生命,就不可能有知觉。因此摩诃般若就是我们生命的实质、生命的原态和生命的共相。
  要恢复并保持这大智慧,就必须"行深般若"。"般若"的另一诠释,就是六祖所诠释的禅定,真正的禅定才能正确地与般若相应。这可以概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离执":由参禅、参话头或直接传心,在领受所传付的心态时,便进入离执禅定,离开了外界的干扰和对外界的执着。以前每一秒钟想念从来没有停止过,现在呢,心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没有昏沉,也不掉举,只是一片空灵,没想任何事物。别人讲话听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除了听以外,根本没有用想,这就是"离执禅定"。得到这种禅定、保持这种心态的人,在逛人潮汹涌的西门町时,好像是在旷野荒郊一样,入千万人中如无一人相似。如果你能加深并保持下去,那就如同古德所讲"成天穿衣,没有挂着一根纱;成天吃饭,未曾嚼到一粒米"了。当然不会去计较这是什么料子?样子做得怎样?合不合乎时令?穿出去别人会不会笑?他没这么多分别心,这才是"行深般若"。
  "行深般若"以后,一切就很单纯了,只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父止于慈"、"为人子止于孝",并不影响做人的敦伦尽分,照样可以做工作。如果带兵,一定能够打胜仗,所谓"抡刀上阵,只此一念",岂非定如山岳、勇冠三军?
  人到了离执禅定,前一分钟的事,到了第二分钟就事如春梦了无痕,没有踪迹了,自然就活得逍遥自在,完全是解脱、安祥了。佛经有一个名词叫"正受","正受"有两种解释:第一个解释是正确的感受:人活在这种感受中,才是正确的,反之就是邪受(恶觉受)。第二个解释是真正的受用:修学佛法,若是没实际受用,那叫做"干慧",等同没有水分的植物、脱了水的香蕉,根本不是那个味道。所以必须有正受,才能浅尝到法味。如果问佛法是什么味道?多数人并不知道,平素只是说空话,并没有尝到法味,好比实际上两餐没有吃饭了,却说吃饱了一样。像这样的人,是不合乎诚敬信的尺度的。
  我们要泯除一切事理,活在社会中,调和大众,敦伦尽分,而不被事相淹没、纠缠、缠缚住我们的道心,就只有行深般若了。
  般若,就是一种离分别的心态,就是"无住生心"的离执禅定。也只有以这种禅定为基础,才好进而修行。
  我时常讲"反省忏悔要在定中",也唯有在离执禅定之中,你才想得起来你要反省的,否则便想不起来。我告诉各位,当我进入离执禅定,进行反省时,清清楚楚地记起我两岁时在地上爬,也清清楚楚地想起妈妈生我时的光景。倘能再进一步,很可能会发露"宿命通"。
  各位只要真正得到离执禅定,做一番甚深功夫,专一无二、诚敬信地反省,说不定当下或三天、五天,就能反省到出生前的本来面目。若论发露神通,有的先发露"天眼",那不是真正的神通,它仍然会退失;有的发露"天耳",也还会退失;只有真正发露了"宿命通"的人,他的神通才是真的,才不会退失,因为他已知道了真实的自己。
  禅定的第二个阶段是"去执":透过反省的方法而去掉你的执着,消除心的污垢。
  第三个阶段是"无执":断我、法二执,完全没有执着了,当下就是大解脱,即是古人所谓的"桶底脱落"── 心垢、我、法都没有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到此地步,"生命的基因,原本生命的状态,最初的、最原本的、自他不二的自我"就呈现出来了,当下就是"证得真常"。
  所以如果不行深般若,就不能泯事,就会被一切事、一切外来的因素所干扰,就不得自在,心就不能保持安祥。所以一定要行深般若,这是要靠"心"去体会的。如果业障很重,这一生恐怕无缘听到正法,必须是业障很浅,夙有善根,才可能听到正法,我相信他现在就有了般若了。我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他现在心里一点妄想都没有,问他有什么事?没事;问他想什么?什么都没想;问他睡觉了没有?精神很好;这个就是摩诃般若抬头了。
  你若是能够保持这个,纵然是一天忙到晚,也好像是没有事一样,在千万人中好像没有人一样,这岂不是自由自在?这是佛的大慈悲,这就是"安乐法门"。不能让被压抑、被埋没的摩诃般若抬头,就没有真正的安乐。
  (三) 淑世超世以随缘
  有很多禅者,像小说中的济公活佛一样吃狗肉、喝烧酒、到酒家去睡觉,那是"矫枉过正",因为那时宋朝的人流行"只管打坐",大都长坐不卧,一天到晚闭目合睛,显得过于拘束、呆板,过于严肃而缺少一种活泼生动的机趣,所以济公才现身说法,告诉人们修行不应该只修嘴巴和肉体,而应该保持光明磊落、纯洁无邪的心态,能够不污染自己的心,才是真修行。
  济公就是《续指月录》里的道济,不过《济公传》把他演义化了而已,真正的《济公传》叫做《醉菩提本事》,大约只有两三万字,那才是真正古本木刻的《济公传》,实际上那是一种变态,不是常态,不足为法。
  寒山、拾得说起来也并不代表禅,有很多西方人讲新禅,看了寒山诗就标榜新禅,盲目地否定社会的价值标准,与"存在主义"一拍即合;穿着破烂的衣服,头发留得长长的,牛仔裤磨得发白,剪两块补钉再补上,裤管上棉纱破得像穗子一样;台湾也有很多人效颦。像这样衣冠不整,不修边幅,而说是新禅,那真是天大的笑话!
  禅是很庄严的。从达摩西来,到以后的历代祖师,所住的寺庙都是律宗的道场。律宗讲究"三千威仪,八万细行",规规矩矩,一举手、一投足都有规则。所以禅不是吊儿郎当、玩世不恭、嬉笑怒骂,而是心超世而行为却是淑世的,也就是敦伦尽分。
  各位可以看看菩萨的形相,都是非常庄严,服饰、配件样样都很好,为什么呢?"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人能庄敬,别人当然也会恭敬你。菩萨并不是虚荣心作祟才穿得那么漂亮,而是为了人际关系的调和。我们读《金刚经》"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到了吃饭的时候穿衣服,平常都不穿衣服吗?不是这个意思,平常都穿便服,不过要持钵外出,就要加一件外出服了。
  所以我们参禅一定要效法佛陀的淑世风范,不要跟某些邪禅一样,头发不理,胡子不整,香烟熏得鼻子发黄,那绝不是一个真正禅者的形象。一定要一方面言行淑世,做一个规规矩矩、能够调和众生且受人尊重的人;一方面心灵超世,把我们的智慧、情感,扩大到与法界合一。一个彻悟了的心,一个亲自证得了宇宙真相的觉者,他的心是现量的存在,而不是一个时段,或一个空间的局限;所以他的心是超越的,他的行为是循规蹈矩的,这样才能够随顺世俗。
五、到达生命的圆满
  以上四个阶段都做到了无遗憾,没有缺失,必定能够到达生命的圆满。什么才是生命的圆满呢?
  (一) 完成人生的使命
  人生的使命,就是修正想念行为。而要修正想念行为,必须把握住一个重点,就是"去除无明"。色受想行识,都是"无明"的范畴,"无明"就是阴暗。"无明"大概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无始无明":这好比金矿里的杂质,经过炉鞲的锻炼,把杂质完全去掉,成为纯金,才是打破了"无始无明",才能完成人生的使命,这必须彻悟和实修才能达到。
  第二类是"凡夫无明",也称为"根本无明"。它是由肉体、形骸所形成,而以"末那"起执为根芽。人们常常拿类似电脑的脑细胞当作真我而坚持不舍,这就是"根本无明"。人从出生到现在一直累积着六尘缘影,人既坚持五蕴所积、六尘缘影为"我",就难免会因为有我之私,而产生出占有、支配、领导、自我保存等欲念,就不免会患得患失、贪生怕死。人类由物种进化的浊流中脱颖而出,走向人类进化的道路,朝向大同理想迈进的同时,也还残存着物种的共性,这个才是真正的"原罪"。
  人类从物种进化中残存的物种属性,是什么呢?
  第一是愚昧:这种例子很多,有人为了打麻将,而不煮饭给小孩子吃,只拿钱给小孩子,叫他自己过马路去买包子,结果不小心被车子压死了。
  有一位老太太八十多岁,她儿子五十几岁才给她生了个孙子,老人家爱孙子自不在话下。她媳妇请她不要抱他,一切应由保姆来,她不答应,硬要嚼饼干给孩子吃。这孩子到了两岁就发烧不退,到医院检查才发现肺都烂掉了。原来老祖母有肺结核,传给她的孙子,孩子太小,抵抗不了,就这样死掉了,也绝后了。这老太太反而抱怨儿媳妇不该出去做事,不照顾孙子。媳妇忍气吞声,保姆忍不住说了实话:"老太太!医生检查体格说您有肺病,是您传染给您的孙子的。"结果老太太难忍内心的愧疚、痛苦,上吊死了,儿媳妇也精神分裂了。谁害了这老幼三人呢?愚昧!
  第二是残忍:哪家失火了,没有人掉眼泪,没有人急得跳脚,只有人围着看热闹。火焰好大啊!幸而被消防队浇灭了,居然会有人感觉扫兴、失望,抱怨火灭得太快,高潮还没有出现,就被压制了。这就是残忍。
  出了车祸,惨不忍睹,却还有很多人要争着围看,残忍!
  第三是怯懦:凶猛的豹子不敢在平地上睡觉,它要爬到树上才睡得安稳。有人怕鬼,有人怕丢了面子,有人怕别人害他,担心砸掉饭碗,因而大部分时间都活在担心里,活在提心吊胆里,这是多么可怜啊!
  所以针对这些凡夫无明的发露,必须去掉贪心、去掉嗔心、去掉愚昧,才能克服无明。要想去掉愚昧,方法很简单,只要拔除我执── 断掉命根,自然会善根日增,菩提日长;逐渐地你的智慧就会升高,同情心也会加大,从此菩提种子就会在你的心地上发芽、滋长、茁壮了。
  第三类是"圣人的无明":圣人还会有无明吗?圣人也有淡淡的无明,圣人若没有无明,他就是超圣。
  为什么从凡夫修成佛要三大阿僧祇劫?因为菩萨要经历十种境界,然后才能成佛;由初地、二地一直到十地,上上升进的过程中,都有很好的境界呈现,难免会或多或少耽着陶醉一段时光,所以每一地都要经历或长或短的时间,这就是菩萨的微细法执。这种因为耽着圣境而形成的"住地无明",也就是"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的所以然。倘若菩萨不起法见,远离分别,廓然无我、无法,那就顿悟成佛了。禅宗的传承就是"不历僧祇、不立阶级"至高无上的圆顿法门。教内大德也都公认:禅是佛心── 佛法的心髓、核心、真精神、真生命;教是佛口── 教是佛金口所宣。如果我们忽略"心"而取其外形,就是"着相"。了解这一点,就知道参禅一法,绝对不是任何一个小德、小智、轻心、慢心的人所能承当的。
  (二) 赢取生命的永恒
  每一个人,乃至一切众生,从无始来,于生死海中头出头没,未曾觉醒,生不知来处,死不知去向,终生为业所牵,丝毫不能作主,这是很可怜的。由内心黑暗想念所制造的心垢,一直埋没了原本的真心,埋没了真实、永恒的生命。我们若想把这些尘垢去掉,就必须透过反省忏悔,以恢复被埋没的本来面目,来赢得生命的永恒,这是一劳永逸的事情。
  布大金口亲宣说:"矿石炼成金子以后,金子不可能再变成矿石。"如果我们努力一番,拼命一番,到达大觉圆满,我们便不会再成为凡夫。这的确值得我们努力,值得我们下定决心,不达目的,誓不休止,有志修行的人一定会成功。
  生命的永恒是什么呢?就是佛陀在《涅槃经》里所讲的"常、乐、我、净"。
  常── 永恒不迁。
  乐── 没有烦恼,没有干扰,非常自在,非常安祥,毫无缺陷。
  我── 自觉自在,自在自觉,觉无不自,自无不在,法身遍满虚空。
  净── 远离罪恶,远离污垢,只有清净,只有光明。
  我们修学佛法必须达到这个境界,才是圆满。而这种"常乐我净"的境界,也就是真正的独立,绝对找不到对立的、二元的任何东西,这才是不二法门的亲证。真正的平等,如同海水一味。经上所讲的那些名相,都可以亲自去证实,那就是光明、安祥的"常寂光土",那才是真正的、绝对的净土。
六、结论
  最后我要做个简单的结论,佛法在日常生活当中该如何修呢?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说不以恶小而为,也不要以为善小而不为。
  佛经上讲:"以种种功德庄严法身。"法身,有"素法身"与"功德法身","素法身"少了那种宝盖遮天的庄严华丽,所以要广积功德;而此功德必须是"三轮体空",以无住心去做的,一定要诸恶莫作,不要以为小恶不要紧,小恶产生小的心垢,心垢累积多了,你就会迷失自己,看不见真实。
  "自净其意"── 要常常净化自己的意识。修行的法门最简最易,诸佛、菩萨、历代祖师秒秒不离的法门就是观心,也就是说一念起时,你要知道;好的,可以做的,你就去做;不可以做的,就不要妄想,那叫空想。恶的念头要责备自己,我不是这种人,我不可以有这种念头;菩萨不会有这种念头,我现在修的是菩萨行,所以我不可以有这种念头。
  所谓"菩萨行",就是成佛的"因地行",发菩提心的人都是菩萨,不过也有"因地"和"果地"之分。在座已经有好几位已经到达了果位菩萨,而果位菩萨并不是说会七十二变,而是说他的努力修行已经有了结果,而且能够保任不失、不退转,这就叫"得果"。继续努力,上上增进,就会升高果位;如果是上上根器,他不必经过三大阿僧祇劫,一生就可以成办,完成人生的使命。
  如果人生不以修行为使命,不管他追求的是什么,最后终归幻灭。所以学佛法就得践行"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四句偈。就让我们拿这四句偈来共勉吧!
中华禅风的演变
~一九八四年四月八日讲于台北市
  今天和各位谈谈中华禅风的演变,参禅的心路历程,以及参禅须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一、参禅的根器
  我们讲"参禅",首先必须确定参禅的根器;也即是说,哪些人适合参禅,哪些人不适合参禅;焦桐可以做琴,不可以做栋梁,楠木可以做栋梁,但不可以做琴。八万四千法门,对八万四千根机,如果根器不相投,学法就不可能会有成就。
  参禅的根器,从什么地方去看?应具备什么性向、气质才可以参禅呢?
  (一) 从动机上来看
  学法,最要紧的是动机,所谓"因正果圆",如果"因地不真",便会"果遭迂曲"。
  有些人参禅,觉得禅很玄、很妙,他要作一个很玄、很妙的人,所以去参禅;像这样的人,因地便不正确。禅虽然很妙,但它是一般的,而非特殊的,并无神秘可言。如果为了追求奇特、神秘而参禅,动机不正,学禅便会走偏,一旦走上谈玄说妙之路,便会自生障碍而脱离实践。
  如果有人对佛法、对禅怀着一种神秘感,为了要发掘神秘,获得神秘,或者要突破这个神秘而来参禅,像这样的动机,显然不正确;真理既是一般的,特殊的就绝不是真理。鸡有两条腿,有没有三条腿、四条腿的鸡呢?有,但那是怪鸡,是特殊的鸡;特殊的就不是一般的,就不具备普遍性、真实性和永恒性。所以,探求神秘,追求玄奥,不是参禅的正因。
  还有一些人参禅,是为了摆脱烦恼,这样的人参禅不会成功。因为当他烦恼的时候,就想到了禅;当他快乐、不烦恼的时候,便把禅忘掉了。像这样,绝难打成一片,不会得到佛法真正的利益,也不会参到桶底脱落,得个透彻的了悟。
  另有一些人参禅,是基于功利主义。人生本来很苦,没有一个人从生到死,得到过完全符合他主观意愿的环境和遭遇。既然每个人都活得不如意、活得无奈,都有或多或少的烦恼,于是到了莫可奈何的时候,他便追求奇迹,希望得到神秘的力量;他参禅、他学佛,是希望得到佛天的保佑,可以升官发财、万事亨通。佛法不讲"信者得救",更不是恶势力。正法是廓然大公的,佛菩萨绝不是贪官污吏── 你供养他,他就保佑你;你不供养他,你就倒楣,正法绝对没有这样的事。所以,抱着功利主义的思想去学佛法,动机不正,因地不真,虚伪的因,必得幻灭的果。
  以上所举,皆非真正学禅的动机,也不是参禅的正因。
  真正参禅的人,要发无上心,使生命有了寄托,使自己的真理智抬头,让自己的真情感扩张;在理智上,希望到达不疑之地;在生命上,希望得到心灵的完全净化,发掘出存在的真实和生命的真义,把捉住生命的永恒。因为真实的都是永恒的,当你证得真实的时候,你就会摆脱生死,赢得生命的究竟解脱。自己解脱了,立下度脱广大有情众生的宏愿。如此发心,才是学禅的正因,有了正因,必定获得正果。
  (二) 从修行态度上来看
  有些人把禅当作生活中的兴趣之一,而非唯一的兴趣;有些人把禅当作生活中的调味料,多少有那么一点点潇洒飘逸之感就好;有些人把禅当作谈话的资料、文字的游戏,借以排遣生活中的无聊。像这样的态度,学禅断然不会成功,因为禅是绝对的真实,与虚伪绝不相应。也有些人把禅当作沽名钓誉的工具,表示自己会禅就很清高,像这样就违背了平等法,学禅自然也不会成功。那么,究竟什么人学禅才会成功?抱着什么态度才会成功呢?
  佛说"制心一处,事无不办",如果我们把全部生命、理智和热情,投注到一个目标上,使它形成一个焦点,在那个焦点上,就会绽放出智慧的花朵;也即是说,你必须把禅当作唯一的兴趣、人生唯一的目标,才会有成就。如果把禅当作兴趣之一、目标之一,便不可能有成就,最多只能摸到边缘,因为你的态度只是浅尝辄止,便绝不可能到达大彻大悟的境界。
  为什么说学禅应该是唯一的生活兴趣,而不是说生活准则?因为种种事实证明,任何一件事情的成功,兴趣很重要,缺乏兴趣,便流于僵滞、枯燥。
  王冕是个放牛的孩子,荷花画得很好。爱迪生只读过两年书,发明了一千多种东西。
  王冕画荷,没有丝毫功利思想;发明之王爱迪生,他研究的目的,也不是为了赚钱,而是兴趣使然。如果爱迪生没有画图的兴趣,你下个命令说:"给你三个月的时间,给我画一幅长江万里图,画不出来就枪毙你";那你枪毙他十次,他也画不出来。如果你叫王冕造一个木牛流马,给他三年的时间,他三十年也造不出来。所以兴趣很重要。
  我们如果对禅有了一种很自然的兴趣、心态和向往,把禅视为生命,视为生活的源头活水和归宿,学禅就一定会成功。因为兴趣会使你欲罢不能,如果离了禅,就会觉得生活索然无味,就会觉得生命没有理想、没有意义、没有寄托、没有归宿,具备这样的态度,学禅一定会成功。
  文人、诗人、艺术家也是一样,兴之所至,锲而不舍,久之,一如十月怀胎期满的产妇,想不生都不行。所以我说:"如果你喜欢打麻将,干脆以牌王为目标;你喜欢下棋,就以棋王为目标,不必去学禅。"凡事皆成于一,败于二三,精神分散,意志不集中,做什么事都不会成功。
  古人参禅,十年、二十年如一日,禅门典籍上事实俱在。这些人一见祖师,三言两语便开悟了,就好像是熟透了的苹果,一碰即落。他们并非天生的圣人,都是历经长时的修习,如青原、南岳......,皆是修养深厚、深入三藏,然后于祖师启发之下桶底脱落。所以,若是没有崇高的兴趣,缺乏集中的心意,便没办法学禅。
  (三) 从学禅的资质和禀赋来看
  有些人天生就很敦厚,吃了亏反而高兴,帮别人跑腿,还沾沾自喜,好像占了便宜,做了一点实际贡献。有些人一天到晚算计别人,占了便宜才高兴,吃了亏就烦恼。有些人天生好像就有用不完的精力和热诚,一天到晚精力充沛,兴趣盎然,没事看蚂蚁搬家,能瞧上两小时,摸摸盆景,能修理几十分钟,像这样的人禀赋很厚。有些人则是情感冷漠,意志消沉,百无聊赖,好像活得很不耐烦。
  学禅,须要极大的精力,须要锲而不舍的精神,须要百折不为所屈的毅力,须要很高的智慧,绝不是情感冷漠、意志消沉、百无聊赖、毫无生趣的人所能胜任的。必须是禀赋敦厚、热情洋溢、忠厚踏实、择善固执的人,绝非一般世智辩聪之流,一如达摩大师所说"无上大法,绝非小德、小智、轻心、慢心者所堪承当的"。
  "摩诃般若"就是大智慧,大智慧和小聪明毫无关联,聪明人不一定有智慧,而大智慧的人不一定有小聪明,所谓"大智若愚"。聪明是分别心的产物,大智慧是生命的本态,是根本智、自然智、无师智,是永恒的真正自我。分别心衍生的小聪明,只顾到私利;大智慧就是把全生命、全心力投入,这种投入不是有为法,而是自然的反应。所以,大智慧是远离分别心的;分别心只是小聪明,小聪明和大智慧绝缘。分别心只会给你带来烦恼和增加记录惯性,根、尘相对产生的虚妄执着,只能覆盖真如。所谓"真如",就是"如真的本性"。
  学佛法最根本的课题,即是自我突破;自我突破以后,就突破了一切。如何突破?有个基本的方向,要确认真理是原本如此的。因此,真理只能发现,不能创造,人可以发现法则、创造机器,却不能创造真理。
  真理既然是原本如此的,那就不要从语言、文字堆里去找,因为原本没有亿万计的银河系、太阳系和这个地球,没有生物,没有人;连人都没有,哪里有语言和文字?禅宗不立文字,因为文字是语言的符号,思想是没有声音的语言;如果执着这些东西是实有,便被其缠缚、障碍,而发掘不出真理来。所以,要往前看、往远看,最初的即是最后的,最后的即是最初的,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把全生命融入真实里,然后再浮现出来,那时候,你就知道"一即是多,多即是一,物我一如,自他不二"。
二、中华禅风的演变
  (一) 中华禅的由来及影响
  中华禅的发展,须从达摩祖师说起。达摩祖师于梁武帝时来到中国,当时交通极不方便,他在印度身为王子(南印度香至王第三子),很受尊敬,他并非是为了生活而来化缘。相反地,他面壁九年只为了要等一个人── 一个真正能够续佛慧命、承担大法的人。终于皇天不负苦心人,他等到了二祖慧可。
  初祖何以不辞跋涉艰辛,到中国来寻觅大乘根器?因为那时印度盛行拜物教、拜火教、多神教,否定自我,追求功利,舍弃自尊,自甘堕落,依靠神祇,自己不肯努力,那是精神沦丧、正法灭绝的征兆。他以高瞻远瞩的眼光和超人的智慧,知道中国有大乘根器,所以不辞关山险阻,前来中国传法,传法完毕,又回南天竺去了。
  达摩祖师未来之前,中国已有"形而上学";老子说"谷神不死,是为玄牝",谷者 ── 空,神者 ── 灵,玄者 ── 久远以前,牝是母性;意思是说:"一种空而灵、没有形象的存在,是一切生命的源头,为天地之根本(一切存在的本源)"。
  孔子为《易经》作系辞说:"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所描述的,即是心的原态和作用。《易经》乾卦上所说的"群龙无首",不是说天下大乱,而是说每个人都是一样,都是至真、至善、至美,没有谁比谁高,谁比谁差,那是象征阳刚,没有罪恶,没有丝毫阴暗面,所以《易经》乾卦的最终理想就是《礼运篇》的"大同"。而《中庸》"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又说"至矣!"── 到了"无声无嗅"、没有相对、独一无二的存在。儒家的思想,极高明而道中庸,是有一套人生共同的生活向往和归宿的。此外,尚有《庄子》的孔、颜坐忘心斋。
  以上所说,中华文化的主流,可说都是佛祖心髓的具体呈现,以此之故,达摩祖师自西而来,是有其原因的。
  从达摩祖师到五祖,虽是单传,而禅风渐被寰宇。五祖弘忍大师有弟子五百余人,第一大弟子神秀,是两榜进士出身,相当于现今的高考及格;第二大弟子惠明,将军出身,地位很高,都跟随祖师多年,未获心印。等到广东来了一个"獦獠",既没读过书,又没出家的俗汉,和祖师只见了三次面,就把法传给他了。这个老广,土话很重,出语别说外省人听不懂,即使本省人也听不懂,如果不是五祖忍大师别具慧眼,实不可能得法。
  由此可知,佛法的真传,佛法的血脉,佛法的使命,古德先贤之所以不畏艰难、不怕牺牲,就是要把捉到生命的真实,证得生命的永恒;如若不然,不可能完成法的人格化。
  一般人都是真理知识化,喜求知解,停留在概念里。所以达摩祖师西来,传法的模式就是法(真理)的人格化,除了法,没有我,而法也是本无之法。当时,五祖如果传法给神秀,佛法就会变成知识,成为机械化的打坐、说法、讲道理;如果传法给惠明,他就会摆场面、讲架式。
  惠能得法后,隐身猎人队中十五年,然后出来一鸣惊人,他不仅把佛法革新了,且以崭新的面目和姿态,出现在大唐国里。他不仅把佛祖的真血脉──菩提种子,在肥沃的中华文化土壤里落实生根,并且开出一花五叶的奇葩,繁茂滋长成为今天欣欣向荣的中华禅。
  中华禅风所及,历经唐、宋、元、明、清至于今日,注入文学上的有禅诗,注入艺术上,便有了禅的艺术。儒家的思想和禅思想一拍即合,硕学大儒程、朱、陆、王多少都有些禅风采,历代参禅彻悟的儒宗学士,颇不乏人。相反地,儒家的真传到了宋、明开始变质,原本极高明而道中庸的孔子思想,一变而成了吃人的礼教。谁都知道,孔子的儿子孔鲤死了,孔子自己照顾小孙子,把年轻的儿媳妇嫁出去了,孔子没有叫人守寡,而是叫人活得更好。
  明朝时的王阳明,用儒家的词汇阐扬禅,主张致良知;良知 ──不学而知,是心的原态、原貌,是原本的,不是学来的。致良知、存天理、去人欲(私心),就是要追求原本的自我而肯定它。
  王阳明的"四料简",又叫"四句究竟话头",他毕生讲学,皆以此为指标。"四料简"的第一句"无善无恶心之体",跟主张性善的孟子、主张性恶的荀子,并不吻合。心的原态、本体,无所谓善恶,善恶是价值标准。原本没有地球、人类,哪来的善恶?"有善有恶意之动",有了分别心时,才有相对观念的产生。因此,王阳明的究竟话头,是典型的禅,但恐别人误会,所以才言必尧、舜,学宗孔、孟,那是护身符、挡箭牌,其实,他所说的是佛法。
  以上所言,说明了达摩祖师这一趟中国之行,没有走冤枉路,没有白来,中华文化的土壤上,的确适合菩提种子的生长和茁壮。
  (二) 从如来禅到祖师禅
  从初祖达摩九传至百丈怀海(南岳怀让系)及药山惟俨(青原行思系)是"如来禅"。"如来禅"就是跟佛祖说的法相似的本色禅,没有机锋,不用棒、喝,没有门庭设施,没有建立自己的模式和规范,三言两语就能对机,就能够印心,除了所用词汇和方法有些不同之外,大致跟方等经论没有多大差异。
  到十传黄檗希运及沩山灵佑(南岳系),机锋就出来了。十一传至德山宣鉴(青原系)、临济义玄(南岳系),即是有名的德山棒、临济喝;棒、喝交驰,风掣电闪,如此一来,别树一格。从达摩到六祖、南岳、青原、马祖、石头......及经典上少见的范例和手段都出现了,他们的特色,是没有道理可讲,他们的好处,是展示出法的人格化。
  把"如来禅"和"祖师禅"明显划分的是香严智闲。《指月录》上说:智闲禅师开悟后,曾有颂曰:
  "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持;动容扬古路,不堕悄然机。处处无踪迹,声色外威仪;诸方达道者,咸言上上机。"
  沩山闻听,对仰山说:"此子彻也。"仰山道:"待我亲自勘过。"遂去南阳觅问智闲:"闻师弟发明大事,你试说看。"香严复举前颂。仰山说:"此是夙习记持而成,若有正悟,更说看。"智闲又颂曰:
  "去年贫,未是贫,今年贫,始是贫;去年贫,犹有立锥之地,今年贫,锥也无。"
  仰山说:"如来禅许师弟会,祖师禅未梦见在。"智闲复颂道:"我有一机,瞬目视伊,若人不会,别唤沙弥。"仰山回报沩山:"闲师弟会祖师禅了。"
  从此,"如来禅"和"祖师禅"分成了两个阶段,但并非把禅分为两种。
  到了唐朝中叶以后,"祖师禅"又演进为"机锋禅",禅师和参访者的风格,皆是针锋相对,所谓"击石火、闪电光"。看禅典上的机锋、转语,别误会那是聪明人的应对,其实那是绝未透过大脑思维的脱口而出。譬如问:"什么是祖师西来意?"答:"庭前柏树子。""什么是佛?""干屎橛。""如何才能把佛法说得很正确?"答:"胡饼。"
  像这样都是信口道出,绝没有想一想才回答的。古人说:"思而得,虑而中,尽名鬼家活计。"又谓:"凡是透过思索,回答别人问话的,叫黑山鬼窟里作活计。"真正的禅,是纯阳性的,绝不透过想阴的意识思维,比如敲钟,敲了就响,并非是敲后,想一想才响。
  "如来清净禅"为何一变而为"祖师禅",再演进为"机锋禅"呢?我们看禅的典籍上有许多土话,如"作么生?"这是湖北话。由于六祖不识文字,他也不看经典,也不习惯引用经典上那些名相辞句,他用他自己的语言来表达他的心态和意境。上行下效,经历三四代以后,便都不用经上的名相词汇,只用日常生活上所习用的言语,随着各人性格的不同,再加上一些幽默感,因此便形成了禅的机锋,成了祖师禅特殊的风格。
  祖师禅的可贵,在于摆脱了那些不必要的名相困扰。各位想想,看佛教的文字,往往看着看着,忽然故障,看不下去了,那几个词汇极为陌生。祖师禅很好,简单明了,它都是你日常生活中所用的词汇。
  祖师禅的话很难懂,有些人越看不懂越要看,看了一辈子,还是看不懂,为什么看不懂?因为他没有把禅人格化和性格化。那些祖师开言吐气、一言一语,都是法的人格化,他把佛法变成了全生命、全人格、全理智,然后由大圆觉海熔铸成一个崭新的生命,这也即是作曲家所说的"主题重现"。若把禅当学问知识去理解,你当然不会懂他说的是什么。
  为什么问"祖师西来意",答"庭前柏树子"呢?这叫"全提正令";庭前柏树子是法的全部,你锯不开,也咬不断的。可不可以解释呢?可以。古人之所以不肯解释,因这极为现成;如果是佛法人格化了的人,不需要解释,他已到达不疑之地,不再怀疑。
  有两个小故事,可以说明"庭前柏树子"的公案。
  宋朝有位五祖演禅师,有一次,一位提刑(官吏)来问佛法。演禅师说:"提刑读过小艳诗吗?"提刑问:"哪一句?"演祖说:"频呼小玉原无事,只叫檀郎认得声。"小艳诗属于情诗,说有一位小姐带着丫环在看戏,发现她的情郎在附近,小姐便一直呼唤:"小玉!小玉!"丫环问小姐:"什么事?"小姐也不答,只是一直喊小玉。有什么事?没事,只是希望她的男朋友听到她的声音,知道她在这里,如此而已。听了这个故事,一思索"庭前柏树子",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如还不懂,再举个例:有位禅师每次说法完毕,下堂前,问大家明白吗?大家都不答话,表示都不懂。于是禅师把桌子"砰!"地拍一下,这一声和"庭前柏树子"的答案完全一样,只是一种声音而已。
  还有一种直示法:
  有人问云门:"怎么样才能把佛法说得恰到好处?"答:"胡饼!"问的人不懂,旁听的人似乎更不懂;如果是真正把禅人格化了的人,一听就懂,为什么呢?给你个烧饼吃,把你的嘴巴给堵住不说话,那就好了。"但有言说,都无实义"嘛!"起心即妄,动念即乖","法过语言文字,不立语言文字"......,因为文字是思想的符号,语言是思想的声音,思想是没有声音的语言,这些个啰哩叭嗦的全是障道因缘。你、我为什么会形成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心态?就是被言语、文字所害的。
  《楞伽经》上说:"任何物体,先有个形状,给它安上个名字,就会起联想,就有了妄想的素材。"有名字才用语言表达,但语言、文字无论表达得如何恰当,充其量只是相似,绝不全等,且往往使人误会或看错。比如团队做游戏,一二百人排成一排或一路,从第一个人开始传一句话,传到末尾,面目全非,变成了不是原来的了。所以,语言的功效是极其有限的,表达常识尚可以,表达实相则很难。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会知道云门饼的答案极其幽默,而且直截了当。
  有两个人去参赵州从谂禅师。州问一人:"曾到此间吗?"答:"曾到。"州:"吃茶去!"又问一人:"曾到此间吗?"答:"不曾到。"州:"吃茶去!"院主见了奇怪,请问赵州:"为什么曾到、不曾到都叫吃茶去?"州:"院主!"院主:"有!"州:"吃茶去!"各位想想:为什么都叫吃茶去?《陆象山传》里有句话说:"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本来没啥子事嘛,喝茶去吧!
  禅的语言有各种不同用途,它是人格化而表现为性格化以后的语言,你未把禅人格化,就是听不懂。当你把禅人格化、性格化了以后,信口开河都是机锋,别人看来很玄很妙,懂得禅以后,禅的确是妙趣横生的。
  有位禅师说法,徒弟问:"好像云门、赵州都不是这么说,你为什么这么说?"师父答:"家家门前火把子!"家家门前火把子 ── 各人照各人,他照他的,我照我的,这是歇后语,并不难了解。当你进入状况以后,你去看《五灯会元》、《指月录》,你会看得好笑,为什么?极其幽默,并不枯燥,那是活泼生动,是生命的跳跃,是智慧的闪烁,也是一种艺术的语言。所以,中华祖师禅的独特风格,的确是活泼、可爱、引人入胜的。
  (三) 公案禅与参话头
  唐末、宋初盛行公案禅,黄檗禅师说:"既是丈夫汉,应看个公案。"所谓"公案禅",一如现代的法院判案──有条援条,无条援例。参公案,即是看别人是怎么开悟的?循此捷径,认真参去。
  灵云见桃花悟了;香严整地,石头打到竹子上出声,悟了;还有长庆把帘子卷起,悟了......;"公案禅"就是参他是怎么悟的,参透了,你就知道他悟了个什么。
  公案禅也很好,有典型的事例可循,但日久弊生,有些人不肯老实地去参,硬要研究公案是什么意思?"祖师西来意?庭前柏树子!"一辈子找道理、去分别,是这么?是那么?古人说这叫做"锯解秤锤",明明秤锤是块铁,他偏不相信,以为一定还有内容,拼命地锯解,费了许多力气、时间,锯坏了好几条锯子,打开了,里面和外面一样。禅师的话原本是表里如一的,外举就是内涵,这就是不二法门的示现。
  更有甚者,把公案故事拈提出来,加以评唱,所谓"拈古",现在也有禅者做这样的事,古时候的《祖堂录》、《虚堂集》、《碧岩录》等都是。你若是大彻大悟了,根本就不必去看那些东西。
  宋朝有位圜悟克勤禅师,他的一部《圜悟心要》,那是佛法的主脑,是学禅的人不可不读的。但是圜悟平生犯了一个错误,他拈古评唱,写了一部《碧岩录》。写好以后,重抄一份叫人带给他的得意弟子大慧宗杲。大慧宗杲看了,就把它给烧了,非常不同意他师父写这个东西。因为许多年来,不知有多少人困在公案中,像掉进葛藤里,出不来了,这是个害人的东西,师父何必搞这个呢?所以,"公案禅"又叫"葛藤禅"。
  大慧宗杲不满意"公案禅",也不同意曹洞宗的"默照禅",但却极力提倡"参话头",所谓"但将妄想颠倒的心、思量分别的心、好生恶死的心、知见解会的心、欣静厌闹的心......,统统放下,看个话头。"
  "参话头"是典型的佛法,因为参话头没有理论、没有道理、没有玄奥,就照着话头这么参去,锲而不舍地不使一秒钟间断;吃饭时参、睡觉时参、上厕所也参......,参到"山不是山、水不是水、人不是人、鬼不是鬼"时,好消息就快到了。
  我们平常时脑子里是没有一秒钟停止不想的,除非接触到正法的人,他会明明白白、清清楚楚,说话不会说错,听话也听得很清楚,但就是没有妄想心念,能到达这种心态很不容易。一般人想得很多,每件事都想一段,也不求结论,又想第二件;久而久之,他想某件事的时候,突然那些无关的事一起上来,结果就会精神分裂。
  过去我在军中时,有个预官精神失常,他的主管要签公事送他住精神病院,叫我批准。我把他找来问他:"你信仰什么宗教?"他说:"基督教。"我叫他搬张床铺到我房间来,搬张桌子坐我对面,给他一个题目"什么叫做与主同在?"要他写答案,不准做任何其他的事。他写写问问,我说:"都不对。"后来写火了,他说:"长官!你这不是折磨人吗?这么多答案总有一个是对的!"我严厉地训斥他一顿,他理屈了,继续写答案。晚上带他去跑步,早上逼他做瑜伽倒立,睡觉时要真睡,睡不着得起来做答案,不准胡思乱想,不听话就揍人。这样一个星期以后,精神完全正常了,病也好了。我是叫他参话头的。工业社会有很多怪病,大都是心态不正常所产生。所以,参话头是典型的佛法,真参绝对会开悟,对治精神分裂,乃其余事。
  各位体验一下,自己的意识、念头,是否是纷歧、散乱的?《博陵王问道》中有句话说:"人到无念的时候,生死自然停止。"我们没有学禅时,心里念头翻涌,此起彼落,没有一刻停止过,都是乱的。学了禅,就是要心变得单纯、统一。水清则月现,悟了自心,才不会被客观的一切所蒙蔽,才不会被常识所欺骗。所以参话头的目的,是把多头意识变成独头意识,然后经过一个冷不防的震撼或当头棒喝,把独头意识粉碎了,原本的心就会呈现;原本没有的东西扬弃了,原本有的自然就显出来了。
  虚云和尚参话头,迷迷糊糊地好像活死人,倒开水不知往茶杯里倒,结果烫到手,打破杯......,独头意识粉碎,本心呈现,悟了。但是,现在不可以这么参禅了,因为很少人有这种福报和环境。试想:当你参到"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开水往手上倒的时候,你也很可能见楼梯不是楼梯,一步就下了十三层;见汽车不是汽车,见铁轨不是铁轨,那太危险!所以,我们不主张参话头,而提倡如来禅,提倡观心。从达摩祖师到五祖,都谈观心,因为"若不观心,法无起处。"
  (四) 归依禅即是归依自己
  禅的表现方式一直在变,但禅的本质是不变的,而且禅的生命是永恒的。不学佛法则已,要学佛法,必须重重突破。如净土宗的经典说"不发菩提心,不得上品上生",什么叫菩提心?菩提心就是觉心。密宗说"阿字本不生,如实知自心";未证金刚大手印,不算无上瑜伽,不名究竟相应。所以诺那活佛说"禅是大密宗",密勒日巴尊者,都证到了禅境界。《法华经》上说:"唯此一事实,余二皆非真。"不遇正法,自己很难钻,遇到真正的明眼导师,就不能不归依禅,归依禅就是归依自己。
  中华禅所表现的活力是既存在又超越,既写实又升华,既表现又如如。不懂得禅,人活着犹如没有源头的死水;懂得禅,能够抵抗烦恼;懂得禅,能够报四生万有之恩。只有自己的心开了,大彻大悟,无私无我,做到孟子所说的"存其心,养其性"、"吾善养吾浩然之气,至大至刚,其大无边",才能像天主教所讲的"作光的天使",到处散播光热、散播安祥,如此,才是报了四生之恩。
  如果学佛法执着一篇理论,或者一个概念,就是"理障"。一天要拜多少拜,要念多少佛,叫做"事障"。如果心存一种不好意思,自我面子,这叫"我执"。贡高我慢,是魔的标志,魔并非形容魔鬼,魔是拿自己的错误来折磨自己。自己有贡高我慢心,就不免有更多的烦恼。有了主观的价值标准,那一切一定被你衡量得很失意。当你放弃自我的时候,真我就出现了;你放弃有限,就会赢得无限;放弃法执,就可得到内心的安祥。
  台南市禅学研究会成立时,我有一首贺词"桶底脱落句最亲,八万四千总是尘,扫却此心原无者,与佛何尝差毫分?"挑水的人,桶底没有了,肩上卸去重担,无比轻松。八万四千法门都是法尘,眼睛里尘沙除去了,也不能换入金粉,因为"金屑虽贵,在眼亦病","法"虽好,不如"无"更好。心上原本没有的东西,都把它扫掉,一旦垢净明现,与至尊最上的佛也没有什么差别。
  (五) "四料简"影响深远
  中华禅到了明朝,有个很大的变化,明朝四大老── 憨山、莲池、藕益、紫柏是佛教界有名的禅宗大德;憨山注的《道德经》,莲池大师的《竹窗随笔》,境界都很高,藕益、紫柏也有专辑留世。但是,他们也受了永明延寿禅师"四料简"的影响,所谓:
  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忽现前,瞥尔随他去 ── 参禅没把握了。
  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 ── 似乎很有道理。
  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在世为人师,出世作佛祖── 老虎头上长角,更厉害了。
  无禅无净土,铜床并铁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 ── 的确可悲。
  永明四料简一出,不仅断送了法眼宗的法脉,而且也风暴了正法眼藏的慧命,影响后世禅者极大;毫无疑问地,使净土宗空前的兴盛。现今,除了曹洞宗在日本,临济宗在中国,其他的都没有了。
  何谓"阴境"?就是色、受、想、行、识五阴所形成的境界,一旦现前,就不由自主地随它去了。譬如睡梦中不能够作主,随着梦境的发展由不得自己。所以永明延寿和明朝四大老都很谦虚、坦率,都说自己没有把握,为了牢靠一点,还是"有禅有净土"的好,"现世为人师,来世作佛祖",那该多好!所以,后来很自然地就出现了"念佛禅"── 念一句阿弥陀佛,然后问"念佛的是谁?"既念佛,又参禅,教内大德美其名曰:"禅、净双修"。还有人比喻为"敲门金砖",开悟了,那最好,门打不开(未开悟),手里还有块金砖啊!瞧这有多妙!真是很如意,十全十美。可是自从参"念佛禅"出世以后,开悟的人毕竟不多,可见如意算盘并不灵光,反而因此破坏了禅的风格。如果法眼圆明,再看得深远一些,自四料简以后,诸天众减少,三恶道充满,这究竟是谁的罪过呢?
  "阴境忽现前......",有什么阴境?若是看得彻、行得彻,不必担心随他去,往哪里去?谁去?若是彻底断除我、法二执的人,烦恼即菩提,那些多余的顾虑和问题,根本都不存在。
  念佛的确很好,念佛不仅可以"以念止念",避免胡思乱想,而且可以证得实相,证得"法性身",往生"法性土",可谓方便殊胜之至;但是,既然参禅了,就该一门深入,不必脚踏两条船,反而容易失足落水。如果认为参禅不保险,干脆就去念佛。参禅就要有"大丈夫,秉慧剑,般若锋兮金刚焰"、"佛、魔皆斩,扫荡一切"、"唯我独尊"的勇气,能有大气魄、大担当、铁骨头、硬脊梁,见得真切,行得肯切,这样才是如来的亲子孙,也才能荷担如来家业,才能续佛慧命。
  释迦如来一生下来,就给我们以身示范作了一个榜样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这话不少人错会了,"唯我独尊"并非佛陀自己独尊,而是人人原本的佛性,原本的自我是独尊的,是不二的。我们既然自称佛子,就该以佛作榜样,把自己的全生命、全人格、全感情、全理智,投入自己所修学的法门;如此耕耘,必定收获。切忌坐陇望蜀,心神不定,贪得无厌,禅净双修,甚至禅净密三修,到头来一无所证,虚伪的因,必得幻灭的果。
  "念佛禅"到了后来,更变本加厉了,参禅既然又念佛,看到净土宗"打佛七",也依样画葫芦地去"打禅七",说来真是可悲。从佛祖到达摩,到六祖、唐宋历代禅宗的祖师,从来没听说有"打七"的,真是无以名之,只好说它是"泥迹失神"── 执着禅的外形,失掉了禅的生命。
  (六) 禅的真生命 ── 传心
  禅的真正生命,在于传心。传心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如果没有大成就者,是无法传心的。为什么要传心?因为每个人的性情不同、人格不同,只有传心才能够像盖印一样,盖一万个都相同;禅宗"以心印心",也是一样。
  所谓"传心",即是"以心印心,心心相印",师、徒之间,一时融合为一心,心心不异;所不同者,弟子不过偶然获此心态,且容易失去,所以必须慎加保任,而祖师却经常是(秒秒不离)此心。常保此心,是为真修,修而无修,为而无为,如鸡孵卵,如炉炼丹;如果忽冷忽热,一壶水永远烧不开,新的生命不会爆发,法身不会圆成。所以古人得个歇处之后,水边林下,长养圣胎,或深山结茅,或闹市炼心,皆为彻底完成法的人格化故。
  传心的内涵,一般人无此经验,无法想象;"真心离念"根本也不是用想的。但在今天一切都不是秘密的情形之下,借用现代的知识,也可稍知其梗概。
  每个生命都有磁场,这是现今科学家所公认的。现在的营养学专家,已经发现食物中含有光子,因为凡是物质都有电子,有电子就有游离现象,当电子消失的刹那,它就发光;而人的色身,也是物质,人的生命却极其奥妙,不可思议;如果把人的生命完全懂了,人的进化就到了终点,但人的生命同时也到达永恒的圆满、完全的解脱;现代知识,只不过了解其少分而已。
  人的生命价值,跟他所影响的广狭及时间的长短成正比;能够独善其身的是好人,能够兼善天下的是圣人。一个有成就的人,是把生命的杂质完全净化了(如《圆觉经》所讲:把矿石的杂质去尽后,变成了纯金),他会有强烈的光的半径;当你进入他的辐射半径,心就好像产生光合作用而被同化了;被同化的感觉就是"定"。"定"不是闭目养神,"定"的梵语叫"三昧耶"。古人说"醉三昧酒",意即得了"三昧耶",好像喝酒微醺的状态,此时心念停止,一片清明,说话不必思索,脱口而出。虽然脱口而出,绝非语无伦次,但是心里就是没有动念。
  这种机缘,百千万劫难遭遇。碰到了,那是正因遇到了正缘,好好珍之惜之,成佛绝非三大阿僧祇劫的事。
三、参禅的心路历程
  (一) 迷
  什么叫"迷"?认假作真,把无常当永恒,把虚幻当真实,把每件事和物看为实有。除非我们刻意地去研究、讨论,否则总认为这个地球是永恒的,没有人说地球会坏,没有人把这概念挂在心头,人甚至于也忽略、不大注意自己什么时候会死?没有人注意生命从哪里发生?死往何处去?生命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生命的本质是什么?
  有些人把电脑当人脑,甚至放弃自尊,服从科学产物。外国人用人时,总经理不作主,问电脑,电脑说:"OK!"你就可以去上班。小姐要结婚找对象,爸妈不能作主,自己没把握,问电脑,电脑说:"你嫁给他","好!就嫁给他。"
  我们人脑也类似电脑,那不是人的本来自我,生命的本来面目、生命的原态完全是相同的。何以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因为每个人的生长环境不同,家庭背景不同,父母遗传因子不同,每个人活动的半径不同,学习专长和所念科系不同,各人看法不同、见解不同,能力的内涵不同,乃至喜、怒、哀、乐、价值标准、兴趣......,没有一个全同的。
  何以会形成这些差异?只因为人在婴儿时,除了本能,头脑是一片空白,什么都不知、不会;渐渐长大,会说爸爸、妈妈、吃饭、睡觉、上学、谢谢......,从单字、词组开始,向脑子里不停地灌输和装添资料。学土木工程的,问他化学工程,答不出来,因为他脑子里没有装这些。学音乐、理论作曲的,问他教育心理学,也不知道,没学过,自然不会。
  今天在座的各位,已经不是本来的你我,不是你我永恒的形象。所以我们参禅,就是要"破迷"── 打破这个迷网,不要坚持这个肉体是自己;如果是你,你很悲哀,因为这个色身没有多久就会坏。
  古人参禅大彻大悟后,他就不再把四大五蕴的色身视为自己。有个老和尚临去之前,向弟子们告别,他问弟子们:"为什么古人到这个时候,都不肯留下来呀?"弟子们没有人回答,老和尚自己回答道:"只为路途不得力 ── 走路不方便。"又问:"离开一句怎么说?"大家仍是干瞪眼。老和尚说:"横担蒺藜不顾人,直入千峰万峰去!"古时的过来人,极为洒脱。
  什么叫"迷"?迷而不知其迷,是真正的迷,如痴人说梦,把梦都当成真的了。人生何尝不是一场梦?有的人认为是梦,走上了享乐主义;有的人认为是梦,走上了存在主义,扬弃了共同的价值标准,破坏了人类的行为规范。这都是不对的,因为他背离了中道。
  (二) 悟迷
  迷而不自觉叫"迷",当他灵光一闪,领悟到现在跟过去的生活都是迷时,他悟了;悟了什么?悟到自己是在迷。
  (三) 迷悟
  知道自己是迷,就追求悟,因此他又迷了,迷了什么?迷悟。什么叫"迷悟"呢?不少人没有悟,他揣测悟的内涵:这个悟,一定是惊天动地的;这个悟,一定是脱胎换骨;这个悟,能领悟到极高深的道理;这个悟,可能会发觉极大的秘密......。
  他抱着这个目标、这样的心态去找悟,他永远都不会悟的。"悟"字拆开是吾、心,悟到我心,即是明心,明心即明白自心;见性即见到自己生命永恒不变的属性。如果忽略了这一点,向最高的地方去找,不从平易的地方去觅;向外去找,不朝自己内心发掘,因此,便迷入悟中;为了追求悟,又陷入迷中去了。
  (四) 悟悟
  所谓"悟",即是认识自己,了解了生命的本质,认清了生命的原态,真正的肯定了原本的真我,非常清楚非常亲切地彻见自己生命的原貌,同时就会产生正见和正受,可以亲证生命的实相,可以见到宇宙存在的实相,可以亲切地感受到生佛平等、自他不二的所以然,享受到秒秒清净和安祥,从此不再过敏于那种习惯的分别作用,对于存在的感受就比较正确,烦恼也由多而少,由少而无。
  (五) 正修
  正确的修行,不是修行致悟,而是悟后起修。不悟而修,是盲修妄作;由修而悟,只是前方便,"悟后起修"才是真实法。悟后若不修,悟也是白悟了。"悟后起修"如何修呢?
  要彻底无为,泯除一切的意念。并没有任何方法去修,只要切切实实地认清真假,珍护此心不令污染,做自己本分应该做的事 ── 为人父,止于慈;为人子,止于孝......。
  至此,经常都是无念的状态,一念之起,自己会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表面上痴痴呆呆的,但心已经不乱了,此谓之"那伽大定"。如此经过三两年的保任,秒秒反观自己,知道"原本不迷,本来是悟",认清了自己的本来面目,把握住了生命的永恒,这才是人生的真味和人生的真正使命。
四、禅者的德操
  参禅发现到自己"亘古未迷,本来是悟"以后,必须根据自己的理念,鞭策自己努力的方向和修持作为,因为悟,只是有了正见、正受。
  (一) 消阴去盖
  《楞严经》云:"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道理悟了,悟与修行的次第都不存在,只有一个真实无为法,用不着修因求果;但是无始以来的习气、心垢以及前尘缘影所累积的惯性,必须于日常生活中把它淡化掉,使自己悟了的一种人生新境界,变得很熟悉(生处使熟),过去前尘幻影所覆盖的阴暗面,必须反省、发露、彻底忏除(熟处变生)。
  修行,就是要消阴去盖。
  消阴:消除五阴 ── 色、受、想、行、识的阴暗面,使心变成纯阳,而后言行全是正大、光明、磊落。
  去盖:去掉名、利、食、色、睡的五盖。五盖是很难除的,食,谁能不吃饭呢?色,既然有性激素,谁能没有性冲动呢?名利,人人好名好利,喜戴高帽子,一个人被毁谤,他绝不会说:"我问心无愧,毫不介意",虽然问心无愧,冤枉了他,他也会生气、烦恼;一生气和烦恼,无明妄动,真心就被覆盖。所以,食、色、名、利,乃至睡眠,都是要从多至少,以至于无。我讲这话好像违反生理,人怎么能够没有睡眠呢?到那个时候你自会知道。各位不可勉强,如果你马上停止睡觉,那就糟了。当你秒秒安祥,禅定功夫渐渐加深时,睡眠自然会越来越少,最后变成了纯阳,自然就没有睡眠了。
  一个人证得了禅的心,那是最大的"瑜伽(联合)"、最大的相应;因为每一个水分子投入大海,全大海都是它,每个水分子都是H2O,不是相似,不是相等,而是全同。当我们把生命融入大圆觉海,全部宇宙实相就是我;到那时,生命力极为旺盛,不需要睡眠了。得了佛果的人,只要禅定几分钟就够了;到了八地以上的菩萨,每天调心一二十分钟,精神就极为充沛。
  因此,修行的人或由师父的心光所唤起,或者是自己集中意志的成果,当你的"摩诃般若"发露以后,你确实能走在千万人的大街上,好像独来独往,这就是"离执禅定",禅宗叫作"破初关"。
  (二) 反省忏悔
  忏悔即是反省,若不反省,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哪一种类型的人。有人骂我:"你是什么东西?"我一反省,的确我不知道自己是什么东西,究竟自己是什么东西?我不知道。梁武帝问达摩:"对朕者是谁?"达摩回答:"不识!"并非故弄玄虚,祖师所答,的确是实话。
  反省,以时间为"经",对人接物处事为"纬",凡是问心有愧,令心不安的事,都毫不隐瞒地写出来,其目的在使其向阳、曝光。最好找个你所信赖的大德作证明,在佛前忏悔,千万别以为这样做是没面子的事。面子是什么?是我执,有我执就有烦恼;垛生招箭,你立个靶子,就有目标可打;靶放倒了,打谁?所以,一切烦恼由我执来。我执是虚假的自我,因为有我,就有我高兴、我不高兴。每个人的好恶心不同,价值标准不同,你太注意别人,会发现人人不合你的意;有的暂时合你的意,过几天又不合你的意了;有的这桩事合意,那桩事不合意......,若是这样,生活对你就形成了一种惩罚,处处不如意,那不是活得太苦了吗?何以如此?都是自己对,别人错。一个人抱着这种概念而活,活得很悲惨,甚至寝食不安,呼天抢地,椎心泣血,惶惶不可终日,好像末日到了似的;而事过境迁,回想一下,又不禁哑然失笑,这就是我执作怪;若无我执,天塌下来当草帽戴。所以人必须忏悔,悔其从前,改其以后,以前种种譬如昨日死,永不再犯;君子不贰过。若无这种决心,佛法不容易学。
  经上说:"诸上善人聚会一处",又说:"善男子,善女人",能接触正法,都是上上的好人;若非好人,遇不到正法;纵然值遇,缺乏诚、敬、信、行,也不配修学正法;勉强修,也是自不量力,不会相应。
  (三) 知止主敬
  有人说:"法门无量誓愿学......",要学,应是一门深入,再一门深入。绝不是这个学一点,那个学一点,变成一个拼盘。
  若是参禅大彻大悟了,其他各宗就勿须学了,因为佛法是不二法门,"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之语,可为明证。古人说:"贪看天边月,失却手中珠",那些原本不有的虚幻,你去追它、去求它,浪费一生的精力,结果反而把你那原本宝贵的东西弄丢了。谁都不愿意听别人说自己不够聪明,其实,诚愚不可及。如果不"知止",你保任个什么呢?
  知止,知道了这个是我的本心,什么东西都可以丢弃,唯有这个不能丢掉。古人说"暂时不在,如同死人",这很严重,因为我的表面意识停止了,暂时恍惚没有关系,可是我的本心被覆盖,那就是法身被埋没。因此,自己应该知道在哪一点上去致力。
  如何"主敬"呢?这个不是随随便便的小事情,马马虎虎是不会成功的。"敬"就是不放逸、不随便、不散漫、不吊儿郎当,极认真、极诚恳地去做,要把全生命、全感情、全理智、全人格投入,能如此,才会成功。
  (四) 慈悲喜舍
  "慈、悲、喜、舍"是佛的四无量心行,我们既然是佛子,应该认真地去实践。佛经上讲得太深了,在此作个浅说:
  慈── 是"与乐",就是"无缘大慈";缘是条件,无条件的同情,对众生的烦恼,当作自身的烦恼,方便解除而与之以乐。
  悲── 是"拔苦",对众生的痛苦,有感同身受的同感,有切肤之痛的同感。这如果不是修行接近到大圆满,只能唱唱高调。有很多人一天到晚念四弘誓愿,大多都落了空。听说有位大德,他嫌普贤愿王的愿不够多,把它增加到二百愿,如果有人想压倒他,可以加到两千愿。你能真实践履几个誓愿呢?若不能认真彻底地去实行,是极为空洞的。
  为什么说生命接近圆满时才有真慈悲?因为一个人如果没有亲切地体会到"自他不二、生佛平等、生命毫无差距、彼此毫无差别"的话,仍然"你是你,我是我",他不可能会产生感同身受的情操。
  喜──《指月录》中有个婆子烧庵的公案,那个"枯木倚寒岩,三冬无暖气"冷冰冰毫无热情的修行人,被一向供养他的婆子烧掉茅庵,把他赶走了。我们看有哪一个禀赋深厚的天才是情感冷漠、意志消沉的?一个天赋深厚的人,必定是热情洋溢、活力旺盛的。修行的人要喜悦、要忘我;喜悦是生命的阳光,生活在这天地间,要常存感恩想,自然会喜悦。
  无论动、植物乃至器世间的一切,都是"一真法界"实相的呈现,而生命本质不变的属性,就是"觉","觉"即是"佛",众生性即是佛性。所以大修行人修行圆满或接近圆满时,对一切众生有种非常亲切的感受,而且会深深地觉得"人身难得";因为一般众生(动物),它只有极微的智性,极少的感情,百分之九十几的本能,它们一生中只有两件事── 谋食和求偶。唯人兼有理性、智性、思想、情感和本能。
  人的本能,似乎也比其他动物高,一般动物没有像人那样复杂、频繁,人可说样样都高。人有一般动物所没有的理性,比一般动物高百分之九十九的智性,因此人的理性、智性加上感情,就是构成人类文化思想三大主流的知、情、意。人把情感投入他的理性上,就产生出崭新的智性,智性发挥到最高度,人才能修行。所以修行人应该喜悦,活在相互帮助、相互依赖才能生存的大宇宙间,应该知道感恩,感恩能产生喜悦。一般人忽略了这一点,所以他活得很苦。
  不要以为生活不如意,而怨天尤人;没有人能够完全得到一个符合他主观愿望的环境和遭遇,连全知全能的上帝都包括在内。上帝只有一个独生儿子 ── 耶稣,上帝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的爱子被驱逐、被毁谤、被出卖,最后被谋杀。连上帝的儿子都如此,你、我敢和上帝的儿子比吗?事实上,你、我比起上帝的儿子,已经占了很大的便宜了;耶稣三十多岁就被谋杀,而我今年已活到六十多岁了,我真感谢!所以要常常喜悦。
  佛经中有弟子见佛时问候说:"世尊!少病少恼否?"这说明世尊也会生病。不过,佛生病比较少,烦恼也有,不太多而已。因此你、我小小的烦恼,不必介意,因为人生没有完全合乎他主观愿望的一切,主观的本身就是一种病态、一种罪恶。我们要知足、要感谢。
  若有机会去看看那些残障复健院里的病患,你若问他:"人生最大的愿望是什么?"他一定会说:"我若生得和你一模一样,我就真欢喜了!"就是这样啊!各位试着回忆一下,当你生病痛苦时,爹呀妈呀地乱叫,这时若问:"你想要什么?"你一定说:"我只要病好了,我就完全满足了。"可是,当你病好了,毛病又来了,你并不满足,应该欢喜而不欢喜,所以说:"人生是罪恶的",这话是有几分道理。
  舍 ── 内舍六根,外舍六尘,一切皆舍,舍到最彻底的时候,把"我"亦舍掉,把"法"亦舍掉,二执断、二障除,彻底清净、安祥。舍得彻底,才是"无余涅槃"。人有肉体,修行就不是圆满,老子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这话极有道理,修行人可以仔细去玩味。
五、结论
  最后,以世尊的传法偈作个结论。世尊说:"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法本法无法 ── 第一个"法"字,是学习效法的"法"。"本法"是原本如此的法,真实的一定是原本的,你要学那个原本如此的真理,那个真理根本就是个"无"。这句偈语是说:"你要学习原本的那个真理,其实原本就没有什么叫做真理。"
  无法法亦法 ── 是说原本没有的真理,就是你要学习的真理;你所要学的不是"有",而是"无"。
  今付无法时 ── 今天把那个原本"无"的真理给你了。
  法法何曾法 ── 第一个"法"字是学习,第二个"法"字代表"无"的道理;你学习真理,何尝学到了什么东西?
  这就是《大般若经》的"归无所得",以"有所得心"学"无为法",是不相应的;全部存在都给你,你往哪里放呢?何况你和存在不是对立的。由此,我们知道,真实的必是原本的,原本什么都没有,哪里有什么道理?没有什么叫做"法"。以前在台南市禅学研究会成立时,我就给佛法下了个极其明确的定义:"佛法者,成佛的方法也。"佛法只是一种工具、一种方便、一种方法,修行人切莫执着它。
  原本什么都没有,而我们所要修学的,就是要发掘出那个原本就是真实的。只要证得了真实,就知道我们的生命,除了电脑作用外,原本的生命,原本就是独立,原本就是解脱,原本就是平等,原本就是普遍,原本就不是对立,原本不曾生,原本没有死......。
  用"真理性"证得宇宙的实相,而达到生死苦乐的究竟解脱,完成生命的圆满。
  谢谢各位!
参学正眼
~一九八四年十二月廿五日讲于台南市
  今天是台南市禅学研究会成立两周年大会。这不但在法界是一件大事,对国家来说,也是一件大事。如果我们用常识的眼光来看,禅学研究会跟国家、众生,似乎无关宏旨,但人类的命运最早的枢纽是看不见的,所以管它叫做"机"。
  两年来,禅学会会务可以说是蒸蒸日上。有些会友已经证得了生命的真实,也有很多会友已经品尝到法的真正滋味,这不是书本上可以得到的,也不是没有用的废知识所能比拟的。
  在这两年里,我接到很多来信,提出了很多问题,因为我的视力不好,回信回得很简单,借这个机会做一个总的答复。归纳起来,两年来大家问我的问题:
  第一、"禅究竟是什么?"我们看公案、看语录,不晓得禅是什么?禅除了名词,我们把捉不到它的真实的内涵。
  第二、"谁能学禅?"我是学禅的根器吗?禅重根器,不是上上根器不能学禅,因此他怀疑他自己是否可以学禅。
  第三、"修禅、参禅,什么是参学的最佳时间?什么是参学的最佳地点?"
  第四、"既然禅找不到它真实的内涵,好像跟自己格格不入,有没有什么方便可以使我们接触、进入禅的领域呢?"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参禅,什么法门最契机?最稳当?只成不败,耕耘必有收获,有没有这个法门呢?"
  以上的这些问题,是我两年来接触最普遍、百千个问题归纳出来的几个重点。我想这也是各位很有兴趣,或者是比较关心的问题吧!
一、禅究竟是什么?
  第一个问题,关于禅究竟是什么?
  各位看过《指月录》、《五灯会元》这一类的禅宗典籍,就知道所有禅宗的问答,弟子问禅师的问题,在基本上都不外"禅是什么?"尽管他们用的词汇、语句不同,但它的目的都在问:"禅是什么?"
  比方说:"什么是祖师西来意?"达摩祖师从西方到中国来,他主要的目的及所带来的是什么?这不就是等于问:"禅是什么吗?"
  也有些禅宗的学人问:"佛法的大意(佛法的的大意)",也是在问:"禅是什么?"因为谁都知道"禅是佛心,教是佛口"。这话怎么讲?禅宗所传的是佛的心印,是把佛的心态传给你;而"教"就是佛的教诲,教导弟子记录下来的经典。那么难道佛的心口不一,心口有两种吗?不是心口不一,佛不可能有双重人格。"教"与"宗"为什么有差距呢?释迦牟尼佛自己说过:"我说法四十九年,没有说到一个字",问题就在这里,说了四十九年,没有接触到法的实体;那也就是说"佛的教诲虽是金口亲宣,唯独禅才是佛心真传。"
  我们看一两千年以前,就有太多的人问:"禅是什么?""什么是祖师西来意?""什么是佛法的旨趣?"这些问题所指向的,都是问禅的内涵,但是答案如何呢?
  有的人问:"什么是佛法大意?"答:"你为什么不问外面那个柱子?"
  有人问:"什么是祖师西来意?"答:"现在太忙,没有时间告诉你,等没有人的时候,我再悄悄跟你说",这个人就开始紧迫盯人了。有一天老和尚一个人在散步,他就盯上了:"师父啊!现在没有人,你跟我讲吧!"那位老和尚悠然地说:"你看!那丛竹子怎么那么长,这丛竹子又怎么这么短。"
  这是答案吗?确实是答案。
  又有人问:"什么是西来大意?"答:"你为什么不问自己的意,管他东来、西来,干什么?"
  有人问赵州:"什么是祖师西来意?"赵州说:"庭前柏树子!"
  靠我们的表层意识,我们习惯用了二三十年的这种表层意识,是无法理解的。因此人们都以为这老和尚"爱说笑",问这个,答那个,不知道就说不知道嘛!何必指东话西呢?其实不然,我们为什么说"他答得对",等一下再跟各位讲。
  那么禅究竟是什么呢?读过《信心铭》的就应知道"才有是非,纷然失心"。说"是"就必定有"非",不离二边,是相对,不是绝对。真理是绝对的,你有了二边就有了矛盾,有了矛盾就起了混乱,起了混乱就叫"戏论"。"戏论"是什么?就是概念游戏,是接触不到真实的。那么禅究竟是什么呢?
  各位也知道,欧洲文艺复兴以后,有所谓科学的语言。近代的逻辑学,也有不矛盾律──是说你要讨论一个问题,不可以模棱两可。还有范畴说──要有一定的范围,你谈什么问题,先确定范围,再进行讨论,你不能海阔天空乱扯一通吧!就现在的逻辑学来讲,你问:"什么是祖师西来意?"他答:"庭前柏树子",你必定是无法接受。
  假如我们说"是什么",一定会有人说"非什么",那就"才有是非,纷然失心",这个心就乱了。倘使我们不说它"是什么"呢,恐怕你连边都摸不到,又从哪里着手呢?
  那么,禅究竟是什么呢?
  (一) 禅是生命的永恒相
  尽管提到禅,没有开口处,为了不舍方便,我甘冒大不韪,在禅学会成立的时候,我就说:"禅是生命的永恒相",这是一个参究的线索。虽然有点着相,有点违背古人的风范,但是可以给你一条线索,让你去抽丝剥茧地慢慢发掘。
  我也说过:"禅是生命的共相"。生命有别相 ── 个别的生命相,蚂蚁那样小,人比较大,大象又比人大,相传喜马拉雅山的雪人,又比人大十倍。但不管众生外形如何千差万别,却有其共同点,生命之所以为生命,就奠立在生命共同点上,所以说"禅是生命的共相"。
  (二) 禅是自他不二的所以然
  自己跟别人原本不二,众生与佛原本平等。何以说众生与佛平等?众生烦恼垢重,诸佛光明解脱,自己是自己,他是他,说是"自他不二",没这回事。为什么有这种论题呢?这个"自他不二、生佛平等"的所以然就是禅。契合、悟入了禅,就会亲切地感受到自己跟别人果然不是两个,佛跟众生也原本是完全一样。
  刚才我们说过关于"禅是什么?"一两千年来有成千上万的人发问过,也有成千上万个答案。我们在后面讲到跟这个问题有关时再讲。
  各位有的是今天下午才到达,有的昨天我们就聊过天,聊了五六个钟头,有的今天聊了一个上午,各位应该感受到禅不是抽象的,不是概念游戏,不是不能通过实验的,禅是可以感受得到的。
  (三) 禅是心的原态
  禅是什么?勉强地说,禅只是一种心灵的状态。我明知故犯地下了这么一个界说,甘愿下阿鼻地狱,只要大家能直趋禅境,不再向外驰求、沦入外道,我都感觉心满意足。
  我们为什么不说"禅是一种心态"呢?因为心态包括了心灵的状态和心的表层。而所谓心的表层,就是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所积的本心上的污染层面。
  刚刚出生的婴儿,在育婴室里时,只有最低的、微弱的本能,肚子饿了就哭,他不会思维、没有感情、没有理性、没有智性,也就是说他根本还没有形成表面意识;长大了以后,他有六根── 眼、耳、鼻、舌、身、意,他有第七识,有了我的执着,然后突出自我意识,在根尘相对中吸收、累积,成了本心原无的一层尘垢。
  我们的听觉很接近录音机,耳朵若不具录音机的功用,就没有办法学习。老师教你,你若录不下来,怎么记它啊?大家都会唱"青海的草原"、"我从山中来",我相信会唱这个歌的人未必读过曲谱,也有很多人没有见过歌词,他为什么会唱?耳朵是录音机嘛!那么眼晴是录影机喽!这个人我曾经见过和经人介绍过,下次再见面就会打招呼说:"老张你好!你好!好久不见",为什么这样?彼此已经感过光了。
  这些东西累积多了以后,越积越厚,这是表层意识。既然心上面又加了一层叫做表层,于是本心就被盖住了。所以我记得禅学研究会成立的时候,我跟大家说:"禅是什么?禅是心的原态,是没有加表层意识,去掉表层意识以后心原本的状态,也是《六祖坛经》讲的'本来面目'。"
  所以这个问题讨论到这里,我肯定地讲:"禅是原本心灵的状态",不是知识──不涉能知,没有所知,离能所、绝对待,亘古未失,悟亦无得,一切具足,不假外求,人人本有,无须外求,只是"圣主未蒙尘以前"心灵的原态。
  (四) 禅是宇宙的唯一真实
  在禅学研究会成立大会中,我就曾提出了前面这三个界说,而且我恐怕大家摸不着方向,研究时还很难着手,所以我又说:"禅是宇宙的唯一真实,是佛经所讲的实相,也就是真相。"
  什么叫真相?什么叫幻象?真相是原本的、不变的、永恒的,幻象是过程的。不管你接受创世纪的说法,或者你接受星云说,你都会肯定地球是无中生有的,原本没有的,它只是过程的暂时呈现。我相信在座的各位也没有人坚持说地球是永恒的吧?用大宇宙的无限时空来衡量这个地球,的确太短暂了,以人的眼光看昆虫,其生命不也太短促吗?
  佛陀在菩提树下,睹明星而悟道,完成了生命的觉醒。若问佛陀悟的是什么?只是"性空缘起、缘起性空"而已,绝不含神秘的成分;就是说凡是靠条件的组合而成立、显现的,都是原本不有的;凡是原本不有的,当条件消失、条件改变时,它也同时消失。
  在座各位很多是学自然科学的专家,我们也知道虽然物质最小的单位是原子,而原子却不是单一的。当你把电子、质子、中子分开的时候,你将发现"实在没有什么东西是固定不变的原子";电子、中子瞬间即逝,质子跟着也会消失。为什么它会空无所有?因为它原本不有,只是因缘所生的假合体而已。这说明"靠条件组合的东西,一旦条件分离了,它也消失了。"
  过去我读中学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说:"什么叫分子?分得不能再分,小得不能再小,叫做分子。"现在证实没有这回事,没有什么东西不可以再分,原子还可以再分。了解了存在的实相,就会了解释迦牟尼佛所悟的法,没有什么神秘的色彩,也没有不可理解、晦涩难明的理论,而是宇宙的真相、生命的实相,是迈向生命圆满的途径,促使生命觉醒的方法。
二、谁能学禅?
  有人问:"我可以学禅吗?我是学禅的根器吗?"
  我可以讲,愿意学禅的人就能学禅。是不是大根器,并不是由别人来决定的,根本没有人能主宰你的命运,没有人能够评定你的价值,一切全由你自己决定。你是学法的根器吗?你自己说是就是,说不是就不是。这话怎么讲呢?只要是人,都可以学法。不是说众生平等吗?一切动物、昆虫,它们也是有生命的,也都是众生,为什么它们不能学法呢?
  经上有一句话说"因地倒,因地起",你因地而跌倒,离开这块地面,你也无法爬起来,你还是得在原处爬起来。人为什么迷失?为什么堕落?因为有了表层意识。假使你不善运用这表层意识作理性的思考,你就不可能有真实觉醒的时候,也不可能抹掉心头的污垢,绽放出原本的心的光明。
  昆虫、野兽、家畜,虽也是众生,为什么不能成佛呢?因为它表层意识的结构不健全。人的表层意识的结构,有情感、本能、理性、智性和思维五种作用及功能,而一般的动物,只有本能上比较突出。
  比如我们说这个人好吃懒做,说他像只猪,为什么呢?猪除了吃就是睡,如果你不把它去势,它还可以当种猪,传种也是本能,除了本能,它还能做什么呢?它有思维吗?它有理性吗?它有智性吗?它有真情感吗?为什么没有真情感?比如两条狗,公狗跟母狗刚才还是好朋友,难舍难分,不一会儿,居然会为了一根骨头,抢得头破血流,这算什么嘛!人们讽刺那些只重本能、没有真情感、没有真智慧的人为"蝇营狗苟",他所热衷经营的也不过就像苍蝇、野狗那样肮脏苟合而已。所以说"人身难得",因为人有理性、智性,可以自觉;有超越生死的真情感,生起大悲情怀,肯为了众生,把全部生命投入正法。
  不管你是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你必须知道人的情感是很可贵的,情感是一切道德的根源,没有情感的人,就是不道德;一个生性冷漠、性情冷酷的人,就是魔鬼的同道。这话怎么讲?倘使你不爱你的父母能算孝子吗?不爱儿子算是慈父吗?不爱国家算忠良吗?不爱朋友符合义的要求吗?不爱自己的名誉会有信吗?所以一切道德的德目,都只是真情感的发挥与扩张。什么叫真情感?就是大慈大悲。什么叫"大慈大悲"?"大慈"是无条件的同情,"大悲"是感同身受的同感。
  什么叫"无条件的同情"?这个人有烦恼,尽管他跟我无关,既不是我的亲人或朋友,也不需要任何因缘条件,自然会产生同情心。
  什么叫"感同身受的同感"?看见他人长了疮,我就觉得心痛,这才是真情感。假如说感情不出于一家──爱老婆、爱孩子,那也并不算错,只是范围太狭窄。生命的开创是以情感为动力的,一个爱家庭的人才能齐家,爱国家才能治国,爱众生才能成佛,爱人类才是真正的政治家。视一切众生跟自己为一体,毫无差距,这就是"大悲佛陀"。
  所以只有人才有真情感,真情感比真理智更可贵,而真情感常常跟真理智的秉赋成正比。一个情感冷漠、意志消沉的人,不可能是天才;一个热情洋溢而又无私、无我的人,才是菩萨的典型。我们一般人的热情不是为名就是为利。菩萨热情很高,却没有自我;当他到火里救人的时候,却忘掉了自己的危险;当他去水里救人的时候,忘掉自己不会游泳,他是无我而热情的。
  各位无须浪费时间看那些名相,古德说"曲谈名相劳,直说无繁重","曲谈名相劳"── 你转弯抹角,从名词上动脑筋,那就累了啊!"直说无繁重"──直截了当地说,既不累人,也并不复杂。
  我们讲到这个地方,各位就知道了,为什么众生皆有佛性,而众生并不皆能成佛,唯独人可以,因为人的表层意识的结构比较健全,而动物没有思维,没有理性,也没有智性。动物除了母子的天性以外(应该说是一种高级的本能),不会有真情感。我们勉强地说,动物有薄弱的情感,有突出的本能,而绝对没有理性、智性和思维;尽管它有记忆,但是它没有思维,它不能推理。否则的话,今天地球的主人不会是人类了,应该是恐龙才对,各位同意我的说法吧!
  所以说"人身难得",各位应珍惜人生,因为倘使你没有得到人身,你就不可能有生命的觉醒。
  为什么禅宗古德皆重根器,我却说"根器由你自己决定"呢?
  什么是大根器?有大信心、大诚敬、大肯决就是大根器。尽管他有聪明、智慧,学问也很有基础,如果没有大信心,不辨正邪,不分真假,人云亦云,自己没有判断能力,而且他既不能择善,也缺乏对正法的固执,不能发长远心,这就是小德、小智、轻心、慢心。什么是"轻"?就是不尊重、不诚恳;什么是"慢"?就是懈怠、不敬。所谓"小德小智","德"是什么?不专指"好",也不是指"坏",是指一种特质、风范;好的风范是美德,坏的特质是恶德。也就是说你凭着一点点小聪明,既不尊重,又很懈怠,佛法不是你这样的人可以学的。什么人能学法,到这个地方就有了结论。
  什么人不能学法?凡是小聪明、小智慧,又轻浮、又懈怠,不能忍耐、不能吃苦,碰到困难就退转,这类的人绝不能学禅。
  所以二祖见达摩祖师学法,达摩祖师说:"以往的圣人,难行能行 ── 他说这个很困难,但是他不怕,他要突破;难忍能忍── 这个痛苦、这个羞辱是很难堪的,一般人忍受不了的,但是他可以忍。"
  什么人能学禅?能将全部感情、全部理智、全部人格都投入的人。并不是说不要工作,而是说除了工作以外,我们还有休闲活动,休闲活动的内容就是你的生活兴趣。有的人下了班培植盆景;有的人下了班先看看热带鱼,没有跟太太打招呼以前,先跟热带鱼打招呼,嘿!这就是生活兴趣。有的人太太尽管抗议,偏要找几个朋友打桥牌。也就是说你要能够把学佛法取代像养热带鱼般的兴致,又没有东西可以取代你这种兴趣跟注意力,长时不改变的话,一定会成功。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作个小小的结论:"凡是肯把全部情感、全部理智、全人格投入佛法,而又坚定不移、绝不退转,他就是最适合参禅的上上根器。"倘使参禅不是你唯一的兴趣,而只是兴趣之一,把参禅跟打桥牌、养热带鱼、打麻将等重,等量齐观,一视同仁,没有什么轻重,那这样子你就不是参禅的根器了。因为古人集中毕生的精力,尚且不能突破这个难题,而你只是附带地把禅作为一种生活中的调味料,我看是没有办法的了,还是不要浪费光阴、轻渎大法吧!
  有人学禅多年,没有个入处。什么叫做"入处"呢?借用一句军事术语,就是进入状况。想进入禅的境界,领会禅的心态,的确是个难题。很多人学了一辈子还在外面晃,没有进入,要想进入,是需要有方便的。方便的可贵在于它虽然不真实,只是一个工具,但却很有用,这就叫做"善巧方便"。古人的方便很多,是极为高明的。
  如问"什么是禅?什么是祖师西来意?"答"庭前柏树子",看来简直荒谬绝伦。我问"祖师西来意",他答"庭前柏树子",是故弄玄虚?故作奇特?不!绝不!其实那是禅的人格化以后的自然反应。
  问这句话的人经过思考,鼓起勇气,充满了期待的心情,而答话的人却并不透过大脑,没有经过思考,脱口而出。为什么脱口而出?因为古人说"思而中,虑而得,那是鬼家活计。"什么叫做"鬼家活计"?就是在黑山鬼窟里做计较,也就是表层意识的作用。它是五阴(色、受、想、行、识)的产物,不是本心的发露。
  僧问赵州:"什么是祖师西来意?"赵州不假思索地立即答以"庭前柏树子!"真是殊胜的方便。何以是殊胜方便呢?我们两个不妨表演一下,我是赵州,你问我:"什么是祖师西来意?"我答:"庭前柏树子!"你若是修行有素,才一反观自心,你就知道答案的落处。问"祖师西来意",答"庭前柏树子",任你用思维去分解也解不开,用智力去啃它,却啃不动,想放下嘛!又放不下,这"庭前柏树子"既不是个东西,又不是个道理,在那里一横,你愣一下,蓦地碰上了真实活跃着生命力的答案,于是表面意识迸裂了,你那原本只有光明、只有知觉、没有分别、没有想念的心态,就立即呈现了出来。你问"祖师西来意",赵州告诉你"就是这──不在中间及内外,只是你当下的心态。"
  但是也须是个汉始得,如果你一向惯于向外面寻觅,"庭前柏树子"便成了没有生命的东西。这一招很绝,若非答他"庭前柏树子",答他"烧饼油条",就联想到吃,联想到肚子饿,吃饱了才真爽快!这"庭前柏树子"让你既没法联想,你又不能突破;想分别,意识没法子活动;想运用思维,没有你着力处,若是参学有素的,当下就会桶底脱落;若是驴汉,忒煞辜负他老赵州也。
  佛经上说的"本心",是指"无念心体"。心的本体,原本无念;婴儿有念吗?念是以后累积的。所以真正高明的大智慧者,只消赵州说个"庭前柏树子",理合当下彻了。如果像僧问大梅:"什么是祖师西来意?"大梅说:"祖师无意",试问你怎么悟?你就悟不了啦!
  所以赵州这话才是"胜方便"。什么叫"胜"?用本省话就是"足赞"──真行!再没有比这个更高级、更好、更绝的了!他怎么想得出来呀!(他岂用想)只有这个答案使你无法分别。你说用你的世智(用你的表面意识),都用不上;好像汽车发不动,你想放也放不下,你问的这个人,就在你面前,你怎么放啊!一定有含意,怎么想,越想它,念头越不动,想久了以后,只要回光返照,就发现它的答案只是在揭发、揭开你本心的原态,这才是典型的殊胜方便。
  你若问我:"什么是禅?"我没有赵州那么高明;你们若问我:"如何才能得个入处?"我有四句稀松话,你若能当下理会得,保你先断法执,后断我执,二执俱断,圆证解脱,从此断惑。我的方便就是"热了出汗,冷了打颤,渴了喝水,饿了吃饭。"
  就这四句话,假如你们认为我这是开玩笑,我是很诚恳的,不是开玩笑。你们若会得这四句话,你马上断法执,就进入离执禅定,这是一块敲门砖。我再说一遍:"热了就出汗,冷了就打颤,渴了就喝水,饿了就吃饭。"我这个没有赵州那个绝,你们还可以用思维,赵州那个连思维都没有地方用,你想啃一口,也没有地方下口。
  所以参禅不难得个方便。如想得个入处,古德留下的公案很多,随便拿一条去参,都可以进入,那就是钥匙。如果你认为古人的太陈旧,不够新鲜,我这个是刚出笼的。假如这四句话你会了,不须开口,你做个动作,比个手势,我就心照不宣了。还有不用开口说话的吗?当然有。禅原本是这样的,原本是脱离语言文字的。
三、参学的最佳时间、地点
  有些人对我说:"老师!我是想修行啊!可是我没有时间哪!"我说:"不然!"不要说给你八小时,给你四小时,没人打扰你,自己关在房里,你就会感觉到难过了,一会儿想打电话问候老朋友,一会儿又想写信......,简直受不了,果真没时间吗?不相信试试看,你就知道。
  学法不是时间多寡的问题,有的人有时间,他不修行,他活得很难过。我讲一个笑话,我有一个朋友在上班时工作很忙,退休回到家里不几天就生病了,总是感到很无聊,生活方式突然改变,好像处处不对劲。他坐在沙发上喊不舒服,躺在床上喊头痛。他太太很聪明,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给他在客厅旁边摆个办公桌,准备了笔、纸、墨盒、印泥盒、卷宗等一应俱全。早上在卷宗里写个签条:"谨检呈老大、老二本次月考成绩单一份,恭请核阅。"他看了以后说:"大宝此次功课退转,酌情减发零用钱一半。二宝此次平均超过八十分,多发奖金五百元。"晚上的卷宗里写的是:"谨拟具明(星期二,十八日)菜单一份,是否可行?恭请核示。"他看呀看地点点头,拿笔批了个"可"字。翌晨,夫人又来了个:"谨检呈本日《中央日报》、《联合报》、《中国时报》各一份,敬请钧阅。"(哄堂大笑)他很高兴,当然每天都给他泡杯茶摆到办公桌上,他腿一翘,嘿!健康恢复,情绪也好了,的确生活方式跟过去差不多嘛!批阅卷宗、呈阅报纸、泡茶,照样发号施令或奖或惩,有啥不对?这虽然是个笑话,显然人闲了也不是件好事。你说你因为忙而不能学法,这是遁词。你说需要时间多才好,时间多了,你受得了吗?
  也有人问我:"什么地方学法最好?你看!到处灵气很坏、空气污染、噪音太多,怎么能修行?定、静、安、虑、得嘛!"他说:"我想到山上去修行,好不好?"我说:"我赞成你去,但是你必须要最少一个礼拜不回家,若能做到,我发一千元奖金。"这家伙是到山里去了,不过未到一个礼拜,两天就回来了。他解嘲地说:"你看!晚上找不到一个人聊天,蚊子又多,很多不知名的小虫,打死了,又来一批,坐在里头也没人理我,看书嘛!看不进去,打坐嘛!腿酸腰痛,这怎么个修法嘛!于是我就回来了。"所以修行不应该选择时地。
  你若问我"什么时候好修行?""就是现在!""什么地点好修行?""就在眼前!"眼前你不修行,现在你不修行,你便永远都不可能修行了。
  一个人在深山里修行,这的确是好,但要有这个福气;如果没这个福气,很难。记得读小学时教科书有一课,大家做馒头,叫这个挑水、那个磨面,大家都分工了,只有猴子不肯做事;最后蒸熟了,大家都吃,猴子也要吃,大家说:"不给你吃",为什么?不做工的没饭吃。你不做工,你光修行,谁给你饭吃,所以要有这个福气。
  总而言之,十字街头好修行。古人大彻大悟以后,回到城市,向酒楼、赌坊、戏院、花街来验心,看在这些场合,心是不是会动、会乱,定力会不会退失?你我如果在自己的岗位上素位而行,随时修行、随地修行、有空就修行,这就行了。
  关于修行是什么?很多人都会联想到"一位老和尚在深山古庙,坐在蒲团上,正襟危坐,眼睛半开半闭,灯光半明半暗",这是"黑白来",这不是修行,这样子既不卫生,也容易心乱。若说修行是打坐,那也不然,有个故事说:
  马祖当初只管打坐,谁来了也不理。一天南岳怀让大师走到山上,看到这个山上有一股灵气,发现有真修行的人,就问附近的僧人:"此地有没有修道的人哪?"答说:"哪个不是修道的人!"那个和尚以为出家就是修道,不然!其实还没有见到道怎么修?"听说后山有个和尚,平常人们跟他打招呼,他也不理。这个家伙怪怪的,恐怕与众不同吧!"
  南岳禅师是六祖的首席大弟子,到了后山,跟他(马祖)打招呼,他也不理。南岳这老头很绝 ──"你不理我,我有办法!"就拿个砖头在他旁边磨呀磨地烦死人。"不理不行了,不理,他不走啊!"于是问道:"师父!你磨砖头干什么?"大师说:"我磨它作镜子啊!"马祖说:"砖头怎能磨成镜子呢?""那么你打坐干什么?""我打坐成佛呀!""我磨砖不能成为镜子,你打坐又怎么成佛呢?佛无定相嘛!"马祖说:"那我就不懂了,要怎样才能成佛呢?""我打个比方:如果车若是不走,你是打车,还是打牛?"马祖说:"当然打牛呀!""你这样打坐,却是在打车嘛!"马祖当下豁然。
  各位由此可以知道,真正修行,像马祖那样在深山里结庵,身心不动,谁来也不理,远离我相、人相、众生相,尚且不是修行,怎样才是真正的修行呢?
  释迦牟尼佛的大慈大悲,在能平等地普度众生;菩萨的可敬,在于热情炽然而又超越自我,完全为众生而献出心力。离开本来面目的参究,离开对众生的悲悯,根本就不是修行。若是心灰意冷,果然败种焦芽。
  在深山修行,固然不是好地方;等到老年退休以后再修行,表层意识已经硬化,修行就来不及了。各位看到很多老年人罹患失心症,什么是失心症?跟小朋友抢糖果吃,在马路上解小便,你见过没有?像这样老了以后,脑细胞僵化了,还能修行吗?
  如果你问我:"什么时间修行最好?什么地点最好修行?"这无须找风水先生。我看到报上说:"一个人为了修行,找了一个风水最好的地方,活人住在那里就长生不老,死人埋葬了,下一代会大富大贵",没有这个事;当初释迦牟尼坐在菩提树下,没有看风水。所以修行不是个神秘的名词,不是限定对象的一种行为,而是人人可以修行,人人应该修行,人人有责任修行。因为,修行只是修正你的想念与行为,也就是孟子讲的"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当你做一件事情,做不通的时候,不要向别人抱怨、发牢骚,应该反过来向自己求答案,为什么他做得通、我做不通?一定是我错了,一定是某些地方不合适。
  所以修行的时间是现在,修行的地点是眼前,修行的方法就是修正自己的想念和行为。
四、参禅最契机、最稳妥的方法是什么?
  最后一个问题,有很多人问我:"参禅最契机、最稳妥的方法是什么?"我告诉各位:"是观心。"
  有些人根本是门外汉,他说:"观心是古老的禅,达摩祖师那几代才观心。到了唐朝中叶以后,一花五叶,只见棒喝交驰,击石火、闪电光,举拂、擎拳、瞪目、竖指......,那些才真够奇特、奥妙,也才是禅的独特风格。至于观心一法,实在是卑之无甚高论,太古板、太简单,那不是禅。"像这种知见的人,永劫不会开悟。
  不必说各位开悟、见性了,如果你真正看懂了那些禅籍,就该知道达摩大师当初传法给二祖后,想印证二祖的境地,二祖运用了种种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尽在说心、说性,说了一大堆,达摩大师都不置可否,说:"你这些玩意等于没讲",因为他要的是你见性,不是要你的分别心和知解,要的是你摩诃般若的现量,而对于表层意识的闲知解,并不认可。
  直到二祖说:"我现在已息诸缘。"达摩祖师问:"是不是断灭呢?(意思说是不是无记、没有知觉,跟死人一样?)"二祖说:"没有无记,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不是死人,只是无念,不是不觉。"然后初祖才印可说:"如是、如是,只此是诸佛所传心印,善自护持。"
  我请教各位:"如果二祖当初不观心,怎么知道已息诸缘?他若不察知自己的心态,又怎么知道并不断灭?"我们再看看《六祖坛经》,惠明为了夺取衣钵追赶六祖,因为他是武将出身,当然跑步要比一般和尚高明,别人远落在后面,他第一个先追到。六祖对他说:"衣钵表信,只是法统的征信,可以力争吗?"惠明用手提也提不动,然后见风转舵地说:"我不是为衣钵,我是为求法来的。"六祖说:"你既然为法来,现在坐在那里,善恶都莫思量,好的、坏的你都别想。"调心调了半天,六祖在旁边观察,发现他的心态到达有心无念的时候,说道:"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哪个是明上座的本来面目?"
  惠明一听,恍然大悟,感动得痛哭流涕。他说:"我在黄梅几年,不知道本来面目,现在行者(没有出家受戒,他只是一个烧火的工人,寺里的工人就叫行者)就是我的师父啊!"六祖说:"不必客气啦!我们都是五祖的弟子,你不能这样啊!"不过惠明还是认他为师,把名字改成道明。试想,离开心态,什么是禅?
  再说六祖从五祖开悟后,五祖以《金刚经》为六祖印证心态,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六祖遂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若不观心,怎么知道本自清净?怎么知道本自具足?
  五祖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试问:"不观心如何'识心达本源'?难道是向外觅佛法吗?"《证道歌》说:"但得本,莫愁末"──只要你认识本心,那些枝枝节节、神通妙用都会次第发露出来的。
下一页 尾页 共3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