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哈佛模式-职业经理人

_10 佚名(现代)
公司,可能发现它们的投资,在1992以后的世界,就由甜转酸了。跟随最新的政治及管理条例改变的重要性,应被值得再三强调。再看东欧,伴随冷战而来的相当稳定的经济与政治气候,因体制的改变而变得混乱不安。瞄一眼东欧集
团,就可看出其中存在非常严重的政治风险。在南斯拉夫,以前繁荣的城镇与富生产力的工厂,都被战争与内战大量破坏。在捷克斯洛伐克,捷克与斯洛伐
克之间因经济改革步调不同,已经导致国家分裂,对在斯洛伐克投资的外国公司有不利的影响。奇异公司在匈牙利投资的15000万美元照明器材厂,因为政
府未随匈牙利飞升的通货膨胀将其货币贬值,而蒙受损失。雪弗龙与前苏联政府签有合资条约,现在只得与许多独立的共和国展开个别谈判,加上,俄国长
期缺乏硬性货币(hardcurrency,价值稳定的货币),及其摇摆不定的货币政策和价格改革,使任何即将发生的投资都蒙上一层阴影。
俄国是另一种政治或国家风险的例子,其经济的转变比法令更快;在俄国的投资者,必须对付影响私有财产的快速改变,甚或不存在的法令与条例,而
难以保护在当地进行的投资及建立投资者的权利。
另一个政治风险的例子,及其曲折的过程,则牵涉到了一家加拿大公司雪瑞特的董事会。这家公司的董事及其家族被禁止进入美国领土,因为他们的公
司在卡斯特罗政权下的古巴经营矿业。美国在1996年通过赫姆斯一柏顿法案,对在古巴营业的非美国公司进行制裁。雪瑞特不在美国营业,也没有违反加拿
大的法令,但是董事们的子女却不可以到迪士尼乐园或是美国的任何地方。
就如这些例子指出,全球性市场的本质充满着混乱及不稳定。此混乱与不稳定的某些层面是否会对企业造成风险仍不确定,它的答案要视工业、公司或
计划之特性及管理行为而定。因此,政治风险的因素,会因不同的国家及公司而有非常大的差异。甚至在同一国家内,政治风险常因工业而不同,在许多情
形下,也随计划而异。
例如,在乡下的暴动,也许会严重影响商业性农业的作业,但是它对金融服务或是保险公司的冲击可能极小。因此,衡量直接投资国外的政治风险,涉
及分析总体或全国性风险的因素,以及对公司或其计划特有的政治风险因素。
(一)监视发展
监视包含建立情报网络、提供政治、社会及经济上的资讯,以了解地主国的事件;对世界进行广泛投资的大公司,例如石油公司,搜集情报的过程,几
乎可以完全内部作业。有分行制度的跨国银行的情形也一样,可以指派本地或部门内的职员其主要任务为搜集资讯,并传递至总部进行评估。
现在,许多大公司雇有经济学家及政治学者,提供国家风险的评估。虽然这些职员在监视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他们的分析仍应与驻在当地的线上职员
的评估结合。只是依据总部员工,或是驻当地线上员工的分析,容易造成偏见。总部员工的评估倾向较客观的看法,但是因为其评估地点距离地主国有一段距
离,因此时常忽略只有驻在当地才能取得的内幕消息:驻当地的线上员工虽有本地生活经验,但是时常不愿意指出或承认其母国,或掌握管辖权之国的缺点,
部分原因是负面的资讯可能对他们本身的活动不利。例如,银行的分行经理就是提供地主国资讯的适当线上人员,但是他们个人的利益是扩张借款,或是销
售银行的其他服务。此类基本冲突,时常会将偏见带入资讯搜集的过程中。较小的公司,一般没有足够资源来发展本身的资讯网络。它们依赖从专门搜集资
讯公司买来的资讯。虽然公司的主要资讯来源为外部,但仍须建立内部监视系统以做为第二来源。当地人员及总部人员的评鉴,应与外部资源比较,以查明
其一致性与正确性。公司不应该过分依赖单一来源,或其目前来源已错过太多趋势或改变,却仍然自满于现状而不愿意更换顾问公司。
(二)预期政策
所有资讯的评鉴,都应该以预期地主国政府的政策改变后的目标,或是其他利益相关人士的态度为基础。有些变化会影响公司的一般作业环境,其他变
化则会直接冲击公司的作业或是所有权结构。
环境变化可以是一般性或具有特殊性的。前者为企图刺激或限制经济活动的总体经济政策。有加速通货膨胀或有困难履行外界义务的国家,很可能采用
紧缩性的货币或财政政策,而对从事内销为主的公司而言,其收益会减少。其他与总体经济政策有关的改变,还包括了价格和工资管制及货币限制。从前面
现金流量预测的讨论中,可以清楚看出这些改变会如何影响公司及投资价值,重点是如果管理阶层可以事先预期这些政策,即可采取必要步骤以减低冲击:
可以在管制实施前提高价格;在本地货币禁止兑换之前,做外币汇款;或是安排平行借款,以减少在当地的货币障碍。
公司也可经由长期政策来减低风险。如罢工的劳工不安状态,各国严重情形不一。在时常罢工的国家,公司可选择较不依赖劳工的科技,或采取减少罢
工威胁的雇员政策。
一家在英国有主要生产设备的大型美国电子公司,在高度工会化的英国,拥有完全非工会的劳工。公司以慷慨的福利及公开的员工—管理阶级关系,来
维持这样的劳资情况。这些政策虽带来额外费用,却减少劳工抗争的风险。因此,公司从未因罢工而损失生产时间,并且在建立年资与报酬制度上有更多的
弹性。
从关心经济环境中产生的特殊政策,可能直接影响公司的作业结构。关于本地对公司制造和本地人在管理层级的位阶的满意度和补助本地消费的价格,
或是公司投资国内基础设备的规定等,均为此类例子。一般来说,影响转移价格的条例或对代理合约和版权付款所设立的限制,也是同类例子。
最后一种风险是,政府干涉资产的所有权或公司的投资。政府有许多方式,从课征处罚性税款和罚金到直接涉入,以扣押外国投资者之财富。在这两种极端之间,有本地所有权参与的条件,与以某种形式补偿的国有化。无论它是以何种形式出现,任何非自愿的所有权结构变化,多半会对原有的投资者不利。如果有利,原有的投资者不用强迫,就已采取行动了。一般来说,对外国投资者增加干涉和改变态度,都是在重要经济或政治事件发生之后展开的。这也是为什么要监视及预期活动的原因,因为这些活动让公司在还有操控的空间
时,减少自己暴露在风险中。
(三)适应环境
修正和更改公司制订的政策以反映地主国的政策改变,就是一种具适应力的象征。在海外从事企业活动,需有意愿及能力回应不同的法律、政治、社会
及经济环境。有时候,这些修正在某些方面非公司所愿,但是为减少国外投资的风险,却是必要的。合资就是个重要的例子。
合资代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公司或团体的投资者,分享营业实体的所有权和控制权。符合本地共有所有权的规定,时常是国外投资的必要条件。它
是基于国家主义及期望资本投资的一些报酬,可保留在地主国内这二种想法之上。其他时候,公司为了共同合作,自动寻求合资关系,例如,一家公司可能
有资本或是已建立好的配销通路,其合伙人则拥有特殊科技或是品牌。
虽然还是有些主要的例外,调查研究的结果仍指出美国大多数公司对合资仍然犹豫不前,尤其是那些涉及本地合伙人的合资案。反对的理由多半集中在
管制问题上。合伙公司需要具备可以进入科技及价格资讯方面的能力,这可能使其在未来成为强势的竞争者。不同的目标也会导致争议,例如红利政策、价
格转移、财务结构之决策、代理合约,以及国外合伙人致力于使其全世界子公司生产合理化策。
合资的利益包括得以进入以其他方式无法取得的市场,及减少政府干涉外国公司的机会。因为有当地人参与公司的经营权及管理阶层,而使子公司失去
一些外国的特色。这也帮助公司可以转移关于开发、资金抽逃及外部控制的批评方向。本地合伙人与公司有利害关系,也促使他们代表公司展开游说行动。
政府所加诸的任何管制,都可能对本地利益有不利的影响。
仔细选择本地合伙人是十分重要的,在最好的情况下,除了有个方便的国籍外,还可以为企业带来技术或贡献。如果国籍是仅有的贡献,那么外国投资者应尽量寻找可靠,且在政治上是主流的合伙人。若本地合伙人隶属反对党,
则可能导致在其他情况下不会发生的强硬处置。
减少暴露风险的最后方法就是购买保险。许多已开发国家,包括美国,都有政府或类似政府组织支持的保险计划,为海外投资保战争、没收或货币无法
汇兑的风险,也有经由劳伊兹(Lloyd‘s)赞助的私人保险市场。在美国,海外私人投资公司(theOverseasPrivate
InvestmentCopoiration,OPIC)提供保险,以及融资专案协助美国私人公司在较落后国家进行投资。OPIC索取的费
用依保险项目和总额不一而足,也依据投资相关的风险。OPIC的行销十分成功,多半在较落后国家内展开非石油投资的公司,都保了一些OPIC的保险。
购买OPIC保险的决策,必须依照一般风险管理决策而定。公司需要衡量费用与预期损失,及其负担损失的意愿及能力。购买OPIC保险可能为公司带来道
德赌注。具有保险,会使公司忽略减低风险的政策,而造成较高的损失事件。到最后,这会反映在较高的保费上,或是较低的可用保额上。因为OPIC的保险
赔偿通常都需要长时间的谈判过程,公司应该避免“不必担心,我们有保险。”的态度。
我们给的最后警告是,投资者不应认为政治风险只发生在较落后国家的投资中。本章,或以往所讨论的每一种政治风险,几乎都存在于每一个国家中。
当然,环境因素是普遍存在的;但是甚至在西方民主国家内,国营化及改变对外国投资的态度也是很普遍的。投资者在西方民主国家的法律下,可能有较佳
的求助机会,但是,当地政府干涉企业营业及损失财富并非不可能发生。即使在这些国家内进行投资,公司在作投资决策时,也必须要考虑这些因素。
四、外币汇率
国际企业不同于一般企业活动的是货币,并不是说全球化公司对赚钱有更多或更少的兴趣,而是它们所付出及收到的金钱价值,不停地在变动。在
每一项国际贸易上至少有一方,在交易上所使用的货币单位不是本国货币,这增加了一项在国内贸易中不存在的不确定因素。因此,国际企业中的公司需要
了解影响汇率的因素、风险的金额大小,及管理或减轻风险的方法。
国外汇率是一货币以另一货币为基准的价格。如果美元与英磅之间的汇率为1.62美元,即意谓有人愿以1.62美元购买1英磅。有时,汇兑关系以相反
方式表示,即1美元可购买0.6173英磅。这两个价格,无论是每1英磅等于1.62美元,或每1美元是0.6173英磅都是相同的。
汇率的水准是依交易送达日期而定。如果交易是即期实行(其实是一两天之后,因为银行交换手续的关系),就称为即期汇率;在未来某一时期才发生的交
易,则称为远期汇率。
远期汇率是依送达的天数而定。在金融市场中,很少给超过90天或180天的,但是金融机构可能愿意为几年期间订价。下表提供不同到期日及货币的即
期汇率与远期汇率,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之间的关系是依二国的利率而定。有较高利率的国家的货币,它的远期送达比即期送达的花费低。根据下
表,英磅的即期送达要1.6262美元,但是90天的远期送达只要1.6226美元,故英磅被称为以远期折扣与美元交易。从另一方面来看,日元以加价对美元交易,它远
期90天的价格比即期送达还贵。日本的利率比美国低,而美国的利率又比英国低。
了解远期合同是很重要的。虽然交易是在未来的送达日期才发生,价格或汇率却在今日议定。远期英磅的买者同意在90天后付1.6美元,届时,无论英磅的即期汇率是多少,买者都有义务接受所送达之货币,并付以当初同意的汇
率。如果到了90天,即期英磅率是1.7美元,买者有每英磅0.1美元的利润,若即期汇率是1.55美元,则会有每英磅5美分的损失。远期合同可以作为货币
价值的投机工具,如下面章节显示,它们也是管理或避免汇率风险的主要方法。
进行跨国企业的公司,通常都负担某一程度的汇兑风险。风险来自汇率的变异,亦即未来现金流量的不确定价值。一家美国公司以德国马克(DM)定价进
口的德国机器,但在付款日到期时,却无法确定德国马克的美金价值。如果机器工具值300万马克,付款日期是6个月后,美金价值则以6个月后的即期汇
率来决定;如果一马克值0.6美元,则机器的总值为180万美元;如果是0.7美元,则是210万美元。在6—12个月里,汇兑变动为10%—15%,并非不寻
常,因此,这种汇兑上的不确定金额是一笔相当大的数字。
在国外投资的公司,在管理汇率风险上挑战不断。预算、报酬、融资成本及返回母公司的利润价值,都跟随汇兑的浮动而变化。当作业是以不同货币来
进行时,也增加了合并财务报表的复杂性。财务会计标准委员会已针对外国货币单位帐户金额的转换,所引发的一些十分复杂且互相矛盾的问题,发表一连
串的声明。
汇兑风险对公司的另一重要影响方式,就是公司对抗外国竞争者的竞争能力。当某一货币升值时,在购买以其货币定价的货物时,就会变得昂贵。所以,
强势的美元将不利于美国公司外销产品,或是在美与非美国公司竞争。美国国内市场。凯特彼勒与小松之间的竞争就是明显的例子。部分原因是两家公司激烈的竞争,新闻界已做了详细报导,而且有一系列的个案讨论。1960年代,小
松发展了一套长期计划,首先要赶上当时在重机器业的市场领导者凯特彼勒,然后超越它。这个计划,在凯特彼勒开始积极彻底检查其作业情形之前,都十
分成功。
凯特彼勒发表了一项郑重的承诺声明,将改良其美国的生产作业,不像其他制造业者一窝蜂地到墨西哥或是太平洋沿岸国家建立廉价的作业。凯特彼勒
寻求方法使其本国工厂可在世界的规模上竞争。为此,它介绍了一项名为“拥有未来的工厂”的计划。公司要求这几年只要是所有美国工厂都要彻底检查、
装置新型自动机械加工系统和提升装配系统的效率化等等。
但是,凯特彼勒的领导人担心,日币不振会威胁他们工厂几年来的心血。公司的经济学者巴里斯(D.G.paris)问:“你想要多久的时间,才可使一家公司
减少20%的成本结构呢?”(凯特彼勒的PWAF计划的答案是:7年)。在最近的几个月内,巴里斯先生曾数度打电话给联邦准备银行的官员,重申此点。
七年来历经辛劳的痛苦改变,花费了20亿美元。在1989年与1990年间的16个月中,因日币贬值30%而完全被抵销了。
(一)规避汇率风险
类似凯特彼勒面对的汇兑风险是很难管理的。凯特彼勒企图使其生产作业有效率及有弹性,代表一种长期的承诺,以防止货币升值时影响竞争。在适当
的范围内这种作法有效,但是当货币剧烈变动时,一切的努力就被击溃了。
其他种类的汇兑风险,可以应用远期合同作更直接及有效的管理。再一次应用美国进口德国机器的例子:进口者在6个月内负债300万马克,因为进口
公司对德国马克负债(短期而言),它可以在远期市场要求以目前的汇率套牢美元费用,也就是进口者以目前汇率购买300万马克的远期合同。利用上
表的汇率,六个月期的德国马克卖价是0.5996美元。如果进口者预先购买,它可套住1798800美元的费用,而无须考虑美元与马克之间的汇兑。进口者可以远期汇率得到所需之马克来付清债务。这个套牢汇率减少了或是免除了不确定的风险,
即称为避险(hedging)。
(二)购买力平准
未来汇率很难预测。有许多的预测服务,也有许多学术上的文章,讨论决定不同汇率的模式。有些模式十分简单,有些则很复杂。简单模式之一是,应
用今日的远期汇率预测未来的即期汇率,其他模式则应用复杂的统计关系。不幸的是,没有多少证据可证明这些模式的效用。但是,一项从经验观察得来的
关系,长期看来似乎是正确的,即有比其他国家更高通货膨胀率的国家,其货币相对于他国货币会下降。此项观察及原理基础,导致购买力平准(purchasing
powerparity,PPP)关系。
购买力平准的基础就是两国货物价格之间的关系,单一价格法则是同样货物应以同样价格出售,无论价格单位是何种货币。假设在达拉斯的汽车卖价为
3万美元,同样的车子在巴黎卖15万法朗,为了汽车的卖价相等,一美元必须等于五法朗。如果一美元等于六法朗,就可以2.5万美元兑换15万法朗,而以
较便宜的价格在巴黎购买汽车,就会违反单一价格法则。
事实上,我们也知道单一价格无法在所有的情况下成立。例如运输、关税、税赋及不同配销系统等的交易费用会导致不同的定价。但是,大部分来说,单
一价格法则依旧有效,甚且,当两国价格变动时,我们可看出汇率变动是反映不同的通货膨胀率。回到汽车的例子,如果美国汽车价格上涨10%,售价变成
3.3万美元,在法国则上涨20%,售价达18万法朗,相较于美元法朗的价值就应降低:依购买力平准的说法,即5.45法朗等于1美元。
虽然购买力平准绝非完美,但它仍是决定国家货币是否高估或低估的有用方法。如果一国的货币贬值速度远低于他国的通货膨胀率,它就是被高估了。
五、组织跨国公司
(一)跨国公司的研究
管理跨国公司有许多其他的挑战,艾波比的总裁巴尼维克,也是位十分有名望的国际企业主管,将这些挑战归纳成三种需要调解的矛盾:
要全球化,也要本地化。
要大,也要小。
要集中权力,也要分散权力。
巴尼维克的看法的重点是,虽然企业决策是在地方发生,公司必须愿意及有能力在世界各地对此作出反应。欲达此目的,公司必须大规模化及因此而来
的规模经济。消费者想要的有效率,只有规模经济才能提供。为达到此经济状态某些功能必须集中化,且要指出最佳作业方式,并在整个组织内实施。但因
企业是在地方进行,跨国组织必须快速反应及有弹性,并采用类似分权组织内的授权方式,以具备这两个特质。
当巴尼维克从合并一家瑞典与一家瑞士公司展开其服务时,他就希望创立一家有能力,可以在21世纪展开全球性竞争的公司。为了能管理以上的矛盾
点,他依据自己的事业与地理位置,建立了一个广泛的矩阵组织。在矩阵内的经理人均被赋予很大的自治权力。同时,他们也是全球企业区隔,和地域性或
是国家性组织的一部分。
巴列特(Christopherl.Bartlett)及哥韶尔(Sumantra.Ghosal)这两位学者,仔细研究艾波比及其他许多国际公司,来决定有效的组织设计。他们得到
的最重要结论之一是,需要有四种类型的经理人。每一种经理人,在组织内部都有一套不同的态度及扮演角色。在管理上的分类为:
企业经理人:策略家+建筑师+协调者。
国家经理人:情报搜集者+建筑者+贡献者。
功能经理人:扫描者+传播者+协调者。
总部经理人:领导者+才能侦察者+发展者。
我们可以从有趣的观点来看这四种角色,是如何横跨巴尼维克的矛盾管理。巴尼维克本身是总公司的管理者,负责发展组织及雇用适合人员来管理公
司。在其矩阵的一方是驻当地国经理人,他们在本地作业,建立组织和参与策略分析。在另一方是全球性企业经理人,他们担负起全部与策略事务相关的责
任,以及协调世界各地的企业活动。最后,在当地国和企业内,有功能经理人,他们决定最佳作业,及确保这些最佳作业将沿用于整个企业及各地区的子公司。
(二)跨国公司的管理
跨国公司作为一种现代的,同时也是大型的工商业组织形式,是伴随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而出现的一种产物,在近几十年来发展异常迅速,其影响渗透到
世界的各个角落,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展,其发展将更为迅速。
跨国公司作为一种新的工商业组织形式,其管理很多方面不同于传统国内企业管理,其中最基础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跨国公司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因素
要比国内企业所面临的要复杂得多。跨国公司的管理人员必须学习和了解东道国的文化、风俗、习惯,对其政治、法律、经济、教育、科技等制度有深刻认识和
理解,能够同其有不同价值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员工结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东道国各领域的发展状况及趋势有深刻的认识,并能够对其国内状况及在
将来国际环境中的地位有所预见,这样才能对公司面临的各种政治、法律和经济问题寻找一个恰当的解决方案,无疑,这些环境因素都对管理职能及企业职能的
履行方式有很大影响。实践证明,管理的基本原理在不同团体和地区都是适用的,但是,具体实施计划工作、组织工作、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工作、控制工
作等管理职能的做法在国内企业和跨国公司中有很大的区别。
跨国公司管理计划工作的基本内容,同样也是确定目标,然后选择战略、政策、规划和实施这些要求和程序。对跨国公司来说,计划工作中极为重要的内容
就是对外部环境中的挑战与机遇进行评估。对于国内企业而言,这是一项复杂而且困难的任务,对于跨国公司所处的复杂的内外环境来说,则存在许多不可预测
的因素,必须始终进行严密的观察,以便在变化迅速的国际大市场条件下把握企业生长、发展的机会。
对跨国公司的生存和发展来说,外界环境中的挑战与机遇往往同时存在,它既是优势,也是劣势。例如,东道国的基础设施不健全,对投资效益产生很不利
的影响,各种制度不配套将使经营面临很大的问题,文化教育落后致使国家公民的素质低下,公司不可能物色更合适的职员,同时对经营销售也带来不可避免困
难。另外,文化上的时间观念会影响到计划工作,尤其注重短期时间观念的文化态度对长期计划是部分有传导作用的;而一个国家政治与经济的不稳定对投资前景预测的影响,也会很大程度使长期投资的信心受到挫伤。
跨国公司建立组织机构同样也是为了便于实现公司目标,其组织形式也是多样化的,常见的是几种全球性的组织机构,即职能分部的全球组织形式——跨国
公司按制造、销售、财务等企业职能部分来管理公司有关的全球业务,例如负责生产的副总经理直接控制其国内外工厂生产的产品和有关的研究发展活动
;负责销售的副总经理控制公司在国内外的销售机构,协调其在世界各制造单位的销售活动;产品分部的全球组织形式——跨国公司由公司总部确定总目标和战略,
按产品种类设定分部,以分部作为该产品全球产销活动的基本单位。此外,在总公司一级设定地区专配人员协调该地区内各种产品的业务活动 ;地区分部的全球组织形式——公司总部负责制订全球性的经营战略,并监督各地区分部的执行;地区分部负责该地区的经营责任,控制和协调该地区分支机构的一切产销
活动;混合分部的全球结构的形式——按产品及地区结合起来设置分部;多维立体组织机构——在采用混合分部组织结构的基础上,在公司总部分设专门联络各部门的职能机构,使主管人员掌握双重或多重的报告,从而形成一种多维立体
的交叉结构,有利于解决协调各职能、地区和产品部门之间相互紧密联系的问题,这种组织结构形式已成为跨国公司管理中组织发展中的方向。
无论采取何种组织结构形式,都涉及到专权与分权,即组织体制问题。组织结构形式按集中与分散程度的不同,基本上有三种体制:
①以母公司为中心,管理权力非常集中,这种形式称之类“民族中心”的体制;
②以许多分部或国外子公司为中心,管理权力非常分散,称为“多元中心”的体制;
③第三种体制介于上述二者之间,它将管理权力的集中与分散结合起来,称为“全球中心”的体制。
上述各个组织结构形式及组织体制都有优点及缺点,它们各自适用于不同规模、不同行业等的跨国公司。因此,对于大型的跨国公司来说,不同的组织设计
必须取决于不同的环境和任务的需要。
跨国公司管理人员的来源有三个方面:
①经理人员选用公司所在国的国民,这些外籍人员(具有某国国籍)经选拔后作为海外企业的代表并管理这些企业。这些管理人员由于其经历,一般都熟悉
母公司的政策方针和经营状况;
②跨国公司也可以从东道国国民中选拔管理人员,这些人员熟悉东道国的环境,对教育制度、文化环境、法律、政治制度及经济状况及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他们往往也了解熟悉本地的消费者、供应商、政府官员、员工行为特征和文化状况;
③跨国公司管理人员来源于第三国国民,他们都不是属于母公司所在国和东道国,既在公司总部,同时也在不同国家里经历过,因而有了经验,他们对各种
环境都比较熟悉,敢于改变,一般具备灵活反应的能力,对不同文化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敢于与不同文化环境的政府或人民打交道,在经营管理上往往具备很
强的能力,这种人是真正跨文化的。
对这三种管理人员,跨国公司可以区别使用,发挥各自特长,避免其不足。
在跨国公司内部,控制工作作为一项关键性的管理职能,是为了确保经营活动动与计划目标相符而对绩效进行衡量和校正。但是,这一职能的执行往往受到
跨国公司所独有的若干环境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可以大致归结为几个方面:
①跨国公司的收益、成本和利润都按不同货币计算。
②各种货币的汇率都受到高度浮动的影响。
③各国的会计实务与财务报表制度往往至各不相同。例如,会计程序往往既满足东道国税务部门的要求,也必须满足公司所在国政府的要求,还必须满足不
同国家中的股票、负责管理证券的机构和银行的要求,并且须符合本企业内部的规定。因此,编制符合上述这些要求的程序,是极为棘手的一件事情。
④部分原因可归之为衡量绩效的复杂性,所以对绩效的衡量往往会产生时滞,而这有可能对偏离标准情况的发现和纠正措施的采取。
以上几个方面的情况,说明跨国公司的控制工作是极为复杂的困难的。
本书由“北京爱博赛软件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制作,
如需该书的原版请与北京九州鼎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发行部联系.电话:010-62328573,联系人:李小姐
职业经理人生涯设计
第三章
职业经理人时间管理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说过:“不能管理时间,便什么也不能管理”,“时间管理”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一寸光阴一寸金”正是反映
了时间的可贵。如果说一个人的时间管理涉及个人的成败的话,那么,管理者的时间管理除了个人的成败,更关系到组织的成败。领导时间管理就是保证在
有限的时间里做他应做的事情,实现领导的高效能。
一、现代管理者的时间观
(一)时间是什么
  时间,它异常独特而又宝贵。它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而客观地存在。它不问富贵贫贱、或官或民、男女老少,最公平地分配给每人一天24小时。它看不见,摸不着,既不能贮存,也不能提前使用。如果“今天”无所事事地过
去了,那么就将永远失去了它。时间是永恒的,因而是最长的;但任何人也不具有做完一生所有工作的时间,所以时间又是最短的。物理学上的时间是无伸
缩性的,但生活中的时间却有伸缩性;它对于勤奋者是快的,而对于懒惰者却是慢的。时间的供给是有限的,但它的利用却又是无限的。对于子孙后代来说,
时间将一切没有价值的东西吞没在忘却的长河之中,但却永远地保存了那些伟大的一切。
  古往今来,世界上大凡有成就的人都有着不同凡响的时间观。歌德说:“我的产业这样美,这样广,这样宽,时间是我的财产,我的田地是时间。”别林斯
基大声疾呼:“在所有的批判家中,最伟大、最正确、最天才的是时间,”富兰克林的千古名言是:“时间就是生命”。郭沫若直到晚年还谆谆叮嘱:“时间就是速
度,时间就是力量。”因而,他们大多惜时如金,“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就是他们的时间观。鲁迅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是
有的”。他常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也用于工作;爱迪生在隆重的婚礼仪式上因突然想起解决自动电报的办法,竟撇下新娘和宾客直奔实验室;福楼拜经常彻夜
不眠,致使塞纳河上的渔夫和轮船船长们均习惯地把那彻夜通明的窗口作为前进的灯塔;陈景润在走路时仍潜心思考数学问题,竟一头撞在树上……
  但是,在过去的年代里,世界上真正具有强烈时间观的人毕竟是极少数。特别是经历了几千年漫长封建社会的中国,长期受小生产的影响,大多数人习
惯于“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这样毫无时间观念的慢节奏的生活方式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您慢慢走”,“您慢慢讲”,“您慢慢来”……这种以慢
为礼的陈腐观念不知浪费了多少宝贵的时间。
(二)现代管理者的时间观
  世界正处在一个社会大变革的伟大时代,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兴起,人们不断地变革着自己旧的生活方式,也不可避免地变革着旧的时间观念。越来越多的人从自己的切身感受中认识了时间的价值。作为新时代的管理者,在时间观上要率先来个根本变革。这决不是个人意志的产物,而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管理者时间观念变革的最主要内容是对时间价值观的变革。有的管理者日
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白白浪费时间而毫不可惜,其原因是不懂得时间的价值,不了解时间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马克思曾指出过,无论个人,无论社会,其
发展需要和社会的全面性,都是由节约时间来决定的,一切节约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时间便是能力发展的地盘。所谓“时间就是金钱”讲的正是
这个道理。特别是在现代化建设突飞猛进向前发展,世界新技术革命日新月异的年代,时间显得尤其重要。目前,“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已成为家
喻户晓的名言。而效率的高低,又是和时间的节省分不开的。争取了时间,就能创造更多的价值,获得更高的效益。因此,讲求效率,实际上是人们对时间
更加重视的反映。不讲究时间和效率的社会,只能是暮气沉沉的社会。消沉、怠惰、贪闲,会使一个民族退化甚至消亡!因此,珍惜时间应该成为现代管理者
必需具备的高度价值观的重要标记。
  其次,是现代管理者时间运筹观念的变革。在现代社会,人们不仅要在总体上正确认识时间的巨大价值,从而十分珍惜和充分利用时间,而且要在日常
工作和生活中科学地安排和分配时间,以期在一定的时间内取得最大的工作效率。因此,如何运筹时间,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技术。时间虽然来无形,去
无踪,但它是可以被精确测定的。人们虽然不能创造时间,但可以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相对地延长可以利用的时间。众所周知,一个人在一生中的不同时期,
甚至在一天的不同时刻,其价值是大不相同而且因人而异的。因此,在一个人的青年时期、中年时期、老年时期各适合做什么工作,以至一天之中的早晨、
上午、下午、晚上各适合做什么工作,都应该统筹安排,扬长避短,以发挥最大的时效。同样,凡事都有个轻重缓急,在特定的时间里,必须首先解决最重要、最紧迫的事情,同时安排一定时间兼顾其他工作,才能把事情办好。如果
胡子眉毛一把抓,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或者在时间分配上搞平均主义,任何工作都安排同样多的时间,就会变成时间的奴隶。所以,现代职业管理者要具
备科学地运用时间的本领,要成为时间的主人。
  再次,是现代管理者时间应变观念的变革。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目前,我们正处在一个瞬息万变的时空环境之中,
竞争和价值规律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两根杠杆。商品经济就要竞争,有竞争就有优胜与劣汰。当前国内市场变化的突出特点是“快”。人们都会经受一个严竣的
考验:能否经受“快”的挑战,适应“快”的节奏。过去那种以慢为礼,以不变应万变的“老黄历”,再也行不通了,必须代之以与时俱进,与时同步,而且要
面向未来,把现时的行动与将来可能发生的结果联系在一起。如果只顾眼前而不顾未来,必将在未来的现实中受到惩罚。所以,现代管理者必须树立与时俱
进、争分夺秒、面向未来的时间应变观。
(三)职业管理者的时间感
  虽然时间对于每个人的赠予都是公平的,但职业管理者对时间的感觉并不相同。人们常常把文化、修养从自己的性格、特点、生活态度投影于时间感上,
职业管理者的时间感如何,可以大体评价他的工作效率如何,以此来评价他是不是有效的职业管理者。
1.时间感与成就欲
  时间感,就是人们对时间的各种感觉,或快或慢,或白天或黑夜。成就欲,就是人们想获取成就的欲望,它驱使人们获取某种成就,经过百折不回地努力,
克服重重障碍,达到目的。成就欲的满足,不仅在于获得成就后所享受的物质上和精神上的满足,而且在于为取得成就而奋斗的整个过程中,特别是对于那
些前人还没有取得成就的整个过程的满足。
 职业管理者必须有较高的成就欲。这样,他才会制定出一个高标准,努力去做不易做成而又值得做的事情。为了他的目标,可以辛勤努力地工作,不怕
困难,敢于冒险。调查表明,有效的职业管理者都具有较高的成就欲。时间感与成就欲密切相关。成就欲高的人,把时间看作是行动、方向与价值,倾向于使用“开朗、尖锐、活泼、紧张、迅速”等词来形容时间,对时间的经过比较担心,一般地把过去的事件回忆得与现在更接近些,常常把经历的时间判断得比较准确或稍为长久。总之,成就欲望强烈的人能引起很强的时间观念,从而产生对时间管理的行为,进而达到时间管理的目的,以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内在事业上取得更大的成就。因此,职业管理者应具备成就欲高的时间感而不应相反。
2.时间感与果断性
  果断性,是指人们决定问题、办事情干脆利索。这是任何一个职业管理者都必须具备的素质。在现实生活中,一些职业管理者对问题“踢皮球”,一拖再
拖,一直拖到不能解决为止。他们往往把时间看做是“平静的海洋”,而不是“逃跑中的贼”,“飞行中的鸟”,致使问题成堆,遇事犹犹豫豫,该拍板的不拍板,
不必要地花费大量时间,给工作带来严重损失。这都是由于职业管理者缺乏果断性所造成的后果。
  《有效的经营者》一书的作者杜拉克曾十分确切地指出:“做事要有效果,这是职业管理者的任务。”其实,也是每一个人的任务。那么,是不是每一个人做
事都会有效果呢?答案不都是肯定的。有的人信奉只要做了事就行,结果是忙忙碌碌,效果不大。杜拉克指出,做事具有高度效果的人,不一定是所谓聪明的
人,也不一定是有丰富知识的人。换一句话说,办事的高效率不一定与一个人的聪明才智划等号。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呢?他指出:有效性是可以学习的。工
作的效率可以从学习中得来,其思想是把办事讲求效率当作一种日常要求和习惯,其方法就是讲究时间运筹,那么,你的工作效率就会与日俱增。
(四)管理者应当讲求时效
  “太忙了!”这几乎是每个管理者的口头禅。人们常用“日理万机”一词来形容管理者的工作。很多管理者确是如此,工作一项接着一项,日程表排得满
满的,然而仍然是时间不够用。有人给一位经理一天的工作状况绘制出下列一张“图画”:
  早晨6:30起床,刷牙,洗脸,吃早饭,尚未吃完,门铃响了,夫人开门,进来的是经理的直接下属后勤科长,科长说有很紧急的情况汇报,不得不堵着
家门来找经理。和科长一谈就是15分钟,两人都站在门厅里,既没有坐下,更没有喝茶。谈完之后,经理一看手表,已经过了上班时间。咚、咚、咚地跑下
楼,骑车去办公室,到达办公室已经迟到24分钟。办公室已有秘书在等候,他递过来一叠传阅文件和需要经理签字的材料。文件尚未看完,办公室主任进来,
说今天上午有个会议需要经理出席,其中第二个会议在市政府办公室召开,需要坐车前往。经理听清了会议的时间、地点,点头表示已经清楚,埋头接着又
去阅读传阅文件。文件刚一看完,第一个会议开会的时间已到。副经理在一旁催促,说出席会议的人员已经到齐,等候他去主持。匆忙前往会议室,经理已
记不清主持会议的开场白是如何说的。好在这个会议不需要他去动脑筋决策什么问题,只不过是一个一般性的会议,主要有副经理讲话。第一个会议结束,
离坐车去开第二个会议还有25分钟空隙,经理本想去办公室看一看头天报纸中的新闻,松弛一下脑子,可是一到办公室,却有两位下属科长在等候向他请示
工作。尚未谈完,办公室主任又在催促,说需要乘车出发了。于是经理与两位科长一同走向楼下的车库,边走边谈。开完第二个会已是中午11
:50,回到家里已是12:30,夫人已经将饭准备好,吃完饭准备稍微休息一会儿,可是电话铃又响了,办公室主任说下午市政府的副市长要来检查工作,经理需要汇报
、作陪,特别请经理下午提前半小时上班,几位正副经理共同商量一下汇报提纲和准备有关材料……
  这就是一位现代管理者的“日理万机”图。这并不是某位个别人的写照,而是很多管理者的共同情况。我们可以用“时间危机”这个现代术语来概括管
理者的这种状况。时间,对于负着重要责任的管理者来说,真是太重要了,管理者的任何决策、计划、组织、控制、监督、业务考核都需要时间
。因此,时间是领导的宝贵财富。然而“时间危机”却几乎困惑着每一个管理者。
“时间危机”并非是管理者的天然伴侣,所谓“忙”,仅仅是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问题。日本有句谚语,叫做“急事得求忙人办”。这就是说,身负繁重工
作的人反而拥有办事的时间。这是因为,是否真的忙,主要看你是否会科学地支配时间。一些工作繁重的人,精于安排,巧于计划,却能够将工作做得井井
有条。相反,一些工作任务不重的人,不会怜惜和节约时间。不少领导同志,在错误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指导下,常常出现“时间危机”。
  解决管理者时间危机的根本出路就在于确定正确的运筹时间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在于讲求提高时间的使用效率,即时效。
所谓时效,是指在单位时间里所做的工作量的大小。提高时效就是指提高在单位时间里所做的工作量。讲求实效和提高时效,对于管理者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可以把管理者从日常工作中的
“时间危机”中解脱出来,而且还可以使管理者有闲暇时间,多思考工作,在科学决策上多下功夫,还可以使管理者在工作中创新,从而开拓新局面。“时间就是金
钱,效率就是生命”,这应该成为管理者的座右铭。
二、管理者时间运筹原则和方法
  时间管理,简单说来,是指职业管理者对时间的管理。具体地说,就是职业管理者为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和有效性,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技巧,对时间的消
耗进行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反馈等程序进行的一系列的控制活动过程。
职业管理者在时间管理中,要控制时间管理的程序。首先,要确定目标,制定计划,分配每次活动需用的时间;其次,实施计划,执行计划中要有一系
列的方法和措施来保障;第三,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检查;第四,评价对时间的分配利用是否科学,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合理的部分予以调节;第五,
将整个时间计划的实施、调查、调节情况及时反馈,以便重新确定目标,做出符合实际需要的时间计划。
  时间管理是管理活动的重要内容。职业管理者的一切活动都要耗费时间,而时间是有限的,如何把有限的时间用到必要的工作上,这是任何职业管理者
都不容忽视的问题。
  职业管理者时间管理素质是管理时间的基础。职业管理者要树立时间观念、时间成本效益观念和时机观念;要不断增强和完善自我控制能力,抓主要
矛盾的能力,摆脱缠绕的能力;要熟练掌握和运用高效率工作的技巧,灵活运用时间的技巧,协调指挥的技巧;要科学地运用时间管理方法,诸如ABC时间
管理法、系统时间管理法、运筹时间管理法、时间管理统计法、目标法和信息法等等。
  职业管理者时间管理的基本内容是:工作时间管理和闲暇时间管理。前者是指日常工作时间管理、会议时间管理、电话时间管理、访客时间管理、公文时
间管理、信件时间管理。后者包括起居时间管理、吃饭时间管理、社交时间管理和娱乐时间管理。
  总之,时间管理是围绕如何提高职业管理者工作、生活效率为中心而进行的。其具体的内容、管理方法将在后面详细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一)职业管理者的时间分类
  从总量上讲,职业管理者的时间同其他人一样,都是一个常数,如1天等于24小业管理者为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和有效性,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技巧,对时间的消
耗进行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反馈等程序进行的一系列的控制活动过程。
职业管理者在时间管理中,要控制时间管理的程序。首先,要确定目标,制定计划,分配每次活动需用的时间;其次,实施计划,执行计划中要有一系
列的方法和措施来保障;第三,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检查;第四,评价对时间的分配利用是否科学,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合理的部分予以调节;第五,
将整个时间计划的实施、调查、调节情况及时反馈,以便重新确定目标,做出符合实际需要的时间计划。
  时间管理是管理活动的重要内容。职业管理者的一切活动都要耗费时间,而时间是有限的,如何把有限的时间用到必要的工作上,这是任何职业管理者
都不容忽视的问题。
  职业管理者时间管理素质是管理时间的基础。职业管理者要树立时间观念、时间成本效益观念和时机观念;要不断增强和完善自我控制能力,抓主要
矛盾的能力,摆脱缠绕的能力;要熟练掌握和运用高效率工作的技巧,灵活运用时间的技巧,协调指挥的技巧;要科学地运用时间管理方法,诸如ABC时间
管理法、系统时间管理法、运筹时间管理法、时间管理统计法、目标法和信息法等等。
  职业管理者时间管理的基本内容是:工作时间管理和闲暇时间管理。前者是指日常工作时间管理、会议时间管理、电话时间管理、访客时间管理、公文时
间管理、信件时间管理。后者包括起居时间管理、吃饭时间管理、社交时间管理和娱乐时间管理。
  总之,时间管理是围绕如何提高职业管理者工作、生活效率为中心而进行的。其具体的内容、管理方法将在后面详细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一)职业管理者的时间分类
  从总量上讲,职业管理者的时间同其他人一样,都是一个常数,如1天等于24小时,但在管理活动中每个职业管理者用于工作的时间长短是不同的,各
自具有自己的特点。
1.按职业管理者的时间效率,可分为有效时间和无效时间
  有效时间,是指为促进既定目标实现的活动所用的时间,包括必要的工作时间和闲暇时间;无效时间,是指阻碍既定目标实现或与既定目标实现无关
的活动所占用的时间,包括不必要的工作时间和闲暇时间。
  把职业经理人的时间分为有效时间和无效时间,对于有效地利用时间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记录自己的时间,集中自己的时间,管理自己的时间,从而
可以评价职业经理人时间的有效率和无效率。
  职业经理人的时间有效率越高,说明时间利用得越好;有效率越低,说明职业管理者的时间利用得越差。时间无效率则恰恰相反。
2.按可控性划分,职业管理者的时间可分为可控时间和不可控时间
可控时间,是指职业经理人在自己权限内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如公司经理对于公司内部可以安排的工作会议、阅读文件、接待计划内来访等所用的时
间,都属于可控时间;不可控时间,是指职业管理者受职权的限制,而不能自由支配的时间,如参加上级召开的会议的时间,计划外接待访客时间,突然性
的工作时间及接电话时间等。
从一些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职业管理者的不可控时间大于可控时间。管理职务越高这种现象越明显,也就是职业管理者的职务越高,其可控时间越少,
不可控时间越多。
把职业管理者的时间分为可控时间与不可控时间的目的,在于尽量把不可控时间变为可控时间,高效率地花费可控时间,这也是鉴别职业
经理人能力大小的重要标志之一。
3.按职业经理人的时间的性质可分为工作性时间和闲暇性时间
  工作性时间就是职业经理人从事工作的时间。在我国一般实行的是8小时工作日,包括管理性工作时间和作业性工作时间。8小时以外的时间称为闲暇性
时间,包括满足生理需要时间和满足心理需要时间。
  人的需要是多层次的。按照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观点,人的需要可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如吃饭、居住、婚姻、疾病的治疗等)、安全需要(如人
身安全、环境安全、经济安全等)、社交需要(如友谊、情感、归属等)、心理需要(如自尊、尊重、权威、地位……)、自我成就的需要(如胜任感、成就感……)。
以上五种需要层次是由低级到高级逐级上升的。
  人们的需要并非永远固定在某一需要层次上,而是因人而异的。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也有着不同的需要层次。据国外推测:1972年美国有20%的
人,其需要处于第一、二层次,他们对于劳动报酬表示关心;大约80%的人的需要处于第三层次;只有不到1%的人,其强烈需要处于第四、五层次。
  美国心理学家戴维斯在美国曾作过调查,结果表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人们对精神需要所占的比例将越来越大。
  了解需要层次理论,对职业管理者的时间管理是非常必要的。职业管理者要根据人的不同时期的需要层次合理安排时间,以取得事业上的更大成就。
(二)利用时间是一个极其高级的能力
  虽然时间的运筹和管理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涉及到现代科学的许多领域,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问题,没有也不可能有一个固定的管理模式,但是时间的
运筹管理也和其他事物一样,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而时间运筹管理的基本原则就是对这种客观规律的分析和总结,认真研究和掌握这些基本原则,将对管
理好时间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目标原则
  目标是时间运筹管理的基础,目标原则是时间运筹管理的基本原则。贯彻目标原则,要做到以下几点:
A.用目标来限制时间的使用
  有目的的使用时间和无目的的使用时间,其结果有着天壤之别。从经济管理的角度讲,确定国民经济发展目标,用目标控制整个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
就能使我们一步一步地实现既定目标,并不断去追求新的目标。从而激发我们不断超越现状,这样整体的时间运筹管理能力也会随之提高。
B.正确选择目标
  在经济管理中,要把握好时间这个要素,选好目标是关键。目标是期望达到的成就或结果,是管理行动的归宿。每个国家经济的发展,都有自己具体的
工作和预期的目的和结果。这些要做的工作和要达到的目的就是目标。目标的确定是一个复杂的决策过程,以制定经济发展目标为例,既要了解社会发展需
要,国家经济基础,现实经济状况,又要了解未来发展趋势,影响因素等,也就是说,选择目标要有一定的依据,要对各种不同方案进行反复分析、比较、
筛选,来确定最佳方案。
C.循序渐进,逐步实现
  在选定目标后,应贯彻阶梯原则,也就是把目标分解为若干层次,循序渐进,逐步实现。因此,首先应设立总体目标,并把整个过程当作一个系统看待,
同时每一个阶段性的目标应成为总体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次,要了解每一阶段性目标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三要使每一阶段的条件、环境、能力与这一阶
段的目标层次相对应。
2.效率和效果原则
  在有限的时间里,要完成更多的工作就必须讲求效率,而效果是指由各种行为产生的有效结果,因此效率和效果原则也是时间运筹管理的基本原则。
 效率是劳动成果与劳动量的比率,也可以说,是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的大小。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无论是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还是管理科学的研
究,无一不是致力于提高效率。“效率就是生命”已被人们所承认。对于国家来说效率不仅关系到经济发展,而且可以说是个政治问题,落后就要被动、挨
打。我们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要用更快的速度发展经济,要尽快赶上世界发展的步伐。对企业来说,谁的效率高,经济效益好,谁的生命力
就旺盛,谁的效率低,谁就要亏损以至倒闭。我们的经济建设和经济管理应该学会向效率要时间。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效率所产生的结果,否则,会出现效率越高,效果越差的情况。比如一个企业不顾市场情况,盲目生产滞销产品,那么效率
越高,产品积压越大,效果就越差。因此只讲效率而不讲效果,会因无法达到目标而导致严重的浪费。“效率是‘用正确的方法做事’,而效果是‘做正确的
事’”。管理学家德鲁克的这句名言说明了这个道理。检验时间利用的好坏,不是光看“做了多少事”,更重要的是看“做了多少有效的事”。
3.辩证原则
  在高速度和高效率的时代,必须要牢记效率与速度的辩证法。辩证原则是管理和运筹时间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则。
  从辩证的观点来看,运动表现于它的反面,即表现在静止中。正确的时间运筹管理,应该是动静相兼,有静有动,而不是要求干什么都是动得越快越好。
静的含义在这里是说在行动之前要学会科学地思考。如果我们想最大限度的发挥时间的效能,就必须在事前有一个全面的安排,这种周密的思考,表面上消
耗了时间,实际上却为以后的工作赢得了时间。
  任何事情都有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尽管我们经过主观努力,可以缩短这个过程,但是却不可以跨越这个过程。“欲速则不达”,急于求成不但会妨碍要
追求的目标,而且会加速在错误的时间做错误的事情的速度。一味图快,以为越快越好,幻想出现奇迹,人为地拨快时间指针,片面追求高速度,反而失去
了尽快发展经济,富民强国的宝贵时间。
4.有序原则
  有序,是指客观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各个要素之间有规则地排列、组合、运动与转化。时间的运筹与管理在一定意义上说,要遵循选择科学合理的时间
次序的原则。
  遵循时间管理的有序原则,就要使工作秩序条理化。工作无序,没有条理,必然浪费时间。西方的时间管理专家们在运用计算机作了各种测定后,为人们
支配时间提出的各种“合理化建议”中有一条就是井井有条。比如说,木匠的箱子里有各种工具,每次收工时把工具放回固定位置,同把工具胡乱丢在箱子
里所花费的时间相差无几,但效果却大不一样,如按固定位置放好各种工具排列有序,以后使用起来随手可得,如胡乱丢进去,以后再用,要花好几倍的时
间去寻找。国外有一管理顾问,曾对某公司的管理人员的工作时间做过详细记录,发现一位在办公桌上堆满各种东西的经理,平均每天要花2小时19分钟去
翻寻桌面上的资料。
  工作有条理,既是最容易的事情,也是最困难的事情。在经济管理工作中,也经常会遇到由于没有安排好工作次序,而影响了工作进度,乃至造成浪费时
间的现象。
  时间运筹管理的有序原则还体现在对时间的支配上,也就是要明确目的,从全局着眼,分清主次,明确责任与权限范围,避免工作上的互相推诿和扯皮
的现象。
  贯彻有序原则还应注意工作内容的简化。化繁为简,善于把复杂的事物简明化,是防止忙乱,事半功倍的有效方法。纵观人类发展史,成效往往从简化
开始。秦始皇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靠简化推动了社会进步。美国管理学家泰勒对工人的操作活动进行分析,剔除无用的动作,靠简化提高了
生产效率,推动了管理工作的极大发展。工作内容的简化,包括省去不必要的工作,安排合理的顺序,简化事务性工作和增强预见性。应该经常记住:明确自
己的工作目的,并使工作条理化,简明化,就能有效地利用时间。树立了现代时间观念,了解了时间运筹管理的原则,还要学会利用各种科
学、有效的方法。怎样最有效地利用时间,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恩格斯说:“利用时间是一个极其高级的规律。”我们应该掌握时间运筹管理的方法,以提高时间利用率。
(三)时间运筹管理的统计法
  人们要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和有效性,就必须首先了解自己的时间都花费在哪些地方。所以要对时间进行运筹管理,就可以从对时间进行详细记录统计,
分析时间浪费因素入手,有针对性地制定出节约时间的措施,以达到管理时间的目的。
时间运筹管理的统计法一般有以下步骤:
1.时间消耗的记录分析
  时间消耗记录是通过对时间消耗的连续记录,获得时间消耗的真实信息,这是对时间进行运筹管理首先应考虑的基础性工作。
  管理工作者通过对时间的记录分析,了解自己的时间都消耗在哪些方面,就可以找出浪费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拟定改进措施。
  时间消耗记录分析应注意的问题:一是时间记录要真实、准确。这是进行时间运筹管理的依据,自欺欺人是不能作为分析的依据的;二是切勿相信自己凭
记忆的估计。从心理学角度讲,人的时间感觉是最不可靠的,即使一个人的记忆力再强,其对时间的记忆也是有限的,如果靠记忆,永远也不会明白自己的
时间究竟是怎样度过的;三是要作好时间的预先分配,这样可以找出预定时间分配与实际耗用的差别,以提高预控时间的能力;四是选择好自己的记录方法与
时间。必须按照自己的工作性质、所处环境、工作目的等来选择适当的记录方法和时间。但无论选用怎样的记录方法,都必须把每段时间分清楚,而且有代表性,这样才能得到详细的记录资料,便于分析。
2.时间消耗的诊断
  时间消耗诊断的具体方法是至少在记录一周的时间使用情况后,分类统计时间使用的各方面情况,如会议时间、学习时间、谈判时间、业务时间等,并
计算出各类时间占总时数的比例。通过诊断,要找出“非必要”的工作时间和浪费时间的事情,并可结合下列问题去进行分析:
A.哪些事情根本不必做?在记录中占多少时间?不必做的工作是指无助于目标和成果的工作,做了就是浪费时间。做了这类工作,说明你把不重要,不迫
切的工作放到了重要位置上,这类工作占用时间越多,说明你在工作中的分类能力越差。
B.哪些事情可以授权他人去做?或他人去做效果更好?有效的管理是通过各级的分层管理和工作,达到完成任务的目的。职业管理者,特别是高层职业管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