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唐这二百九十年:天皇天后

_3 余晓伟 (现代)
  军令如山,刘仁轨无可奈何地出了海。果然,在狂风暴雨的肆虐冲击下,大量船只倾覆,物资损失惨重;刘仁轨侥幸逃回了岸上。
  得到消息后,李义府立即指使人上疏弹劾刘仁轨。
  监察御史袁异式受命调查此案。
  审讯开始前,袁异式“意外”地受到了李大人的邀请。会晤中,李义府犹抱琵琶半遮面地暗示袁异式:“事情要办得漂亮,以后升官发财少不了你的!”
  袁异式明白:李大人是要取刘仁轨的性命!
  他是个直肠子。审讯中,他很直接地告诉刘仁轨:今日之事只怪你平日里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与其日后受罪,不如早点想办法解决的好。
  大家不要误会,袁异式可不是帮刘仁轨出主意,让他去活动活动。他是想暗示刘仁轨自己了结得了。
  可惜刘仁轨不是毕正义,他义正词严地拒绝了:我刘某失职,理当受罚,要杀要剐,请走法律程序;想逼我自杀来满足某些人肮脏的报复欲,哼哼,门都没有!
  “好!算你狠,咱走着瞧!” 袁异式气急败坏地扬长而去?
  案卷呈送到了龙案上,李治召集众大臣商议。李义府自然是落井下石,口口声声“不斩仁轨,无以谢百姓”。
  然而,邪并不总能压正。舍人(负责起草文书的官员)源直心提出,此事为“海风暴起,非人力所及”,刘仁轨虽有失职,但罪不至死。
  因为源直心的坚持,刘仁轨逃过一死,但活罪难饶。他被剥夺了一切职务,以平民的身份继续留在军中效力。
  谁都不会想到,正是李治的一念之仁,成就了这位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横扫日军的名将。
  灭百济后,苏定方命刘仁愿就地驻扎,自己则率领主力部队班师回朝。
  前面到,百济的疆土共设立了熊津、马韩、东明、金连和德安五个都督府。其中熊津都督便是王文度。
  王文度?对了,就是那个葱山道行军副总管王文度。虽然当时被罢了官,但很快又被启用,在苏定方手下任中郎将。看着原先的小弟摇身成了自己的上司,个中滋味,不知王文度又作何感想。
  不过怎么想都无所谓了,因为他刚上任没几天就病死了。
  都督死了,熊津地区群龙无首,给百济国内的反抗势力有了可乘之机。一个唤道琛的和尚和前百济大将扶余福信联手起兵,迎回了在日本做人质的前王子扶余丰继成国位。
  由于“名正言顺”?反抗军迅速得到了各地的响应。没多久,整个百济大唐的势力范围只剩刘仁愿(注意,此人与刘仁轨可没啥亲戚关系)镇守的泗泚城。而此时的泗泚城,也已被叛军团团围住,危机四伏。
  得到报告后,李治立即做出安排:启用刘仁轨,由他继任熊津都督;征调新罗军队前往增援。
  这一年刘仁轨六十岁。
  六十岁的人,按说应该是抱着一颗稳健的心态安享清福的。套用现在的话说,重点要考虑如何发挥余热。战场厮杀,那是年轻小伙子们的专利。
  可偏偏刘大叔不这么认为。接到任命后,他激动地跳了起来,连声大呼:“这是上天爷要?我这老头子富贵啊!”
  他的这一反常举动另在场几乎所有人都吓了一跳,想着这老头是不是最近这段时间太郁闷了,精神有点不正常了。但很快刘仁轨便用实际行动向所有人证明:你们错了!
第五章 谁才是东亚的老大?(4)
  考虑到自己作战经验不足,刘仁轨对战略进行了调整:自己负责把握大方向,至于战术等细节问题则充分放权,交由经验丰富的中下级军官以?老兵代表共同商议。同时,由于他治军极严,号令如山,很快整个部队都激发出了良好的军容和高昂的斗志。
  此间,刘仁轨还做了一件很特别的事情:他上疏中央政府,请求把钦定的历法和本朝所有皇帝及先祖的名讳下发至作战部队。
  难道皇帝祖宗的名字能保平安?战场上整这些有啥用?
  这一疑问直到全军出发前的一刻方才解开。
  船队准备就绪,即将拔锚起航,刘仁轨激情满怀地宣布:“此战定要削平东方蛮夷的反抗势力!我要向他们颁发大唐皇历,让他们世代供奉我们大唐的天子,使用我大唐的年号!”
  而此时,百济的叛军除继续围困泗泚城外,还在熊津江口设立了防线,阻止援军登陆。
  可惜,这次他们输的比上一次更惨。
  当刘仁轨率军从海路抵达熊津江口时,从东面赶来的新罗军队也到了。百济方面腹背受敌,方寸大乱。唐军再次在抢滩登陆战中获胜,百济军被杀或溺死一万余人。
  泗泚城外,道琛和尚得知滩头失守后,立即解除包围,退至北面的任存城(韩国大兴)。与驻扎在城内的扶余福信会合后,继续招兵买马。由于有复国这面大旗,很快他们的势力又开始膨胀。
  这边刘仁轨和刘仁愿在泗泚城外会合。考虑到远征军人数不多,一路上又鞍马劳顿,二人决定全军入城休整,同时向朝廷发去增援请求。
  李治接到战报后也不含糊,当即下令双管齐下:命新罗王前往增援;同时派契苾何力和苏定方等向高句丽发动攻击,先灭高句丽,再平百济国。
  可惜出师未捷先受阻:新罗大将金钦在古泗(韩国古埠)中了扶余福信的埋伏,新罗大败。
  唐军这里契苾何力很快便打到了平壤城下。由于协作部队被高句丽军牢牢挡在了鸭绿江边,契苾何力势单力薄,只好无功而返。
  重新审视了朝鲜半岛的形势后,李治决定暂停军事行动,并给刘仁轨和刘仁愿发去命令:攻击平壤的大军已经撤回,你们孤军守城,实属不易。你们可应新罗王邀请协助防守,也可选择从海路回国。
  这道命令再明白不过了:援军短期内是不会来了,唯一来自新罗的补给线也被百济给切断,基本已无胜的可能,可以考虑回国了!
  也是天佑大唐。此时百济出现内讧,扶余福信杀了一同起兵的道琛和尚,大权独揽。因为忙于搞内部的安定团结,倒也没给唐军施加更多的压力。
  何去何从,唐军内部出现了意见分歧。绝大多数人主张先回国休整,伺机再卷土重来
  他们的理由很简单:我军目前处于劣势,继续坚守有风险。既然皇上已有撤兵之意,不如先保存力量,伺机再动!
  也有人主张继续坚守。他的理由是:  首先,指导思想要明确。和百济交战并不是没事找事,是皇上为消灭高句丽而刻意安排的一步先手。攻占百济对于消灭高句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如果此时放弃,反抗势力势必会卷土重来,那之前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将付诸东流。
  其次,如果撤离,四面都是敌军,只怕还没杀到海边已所剩无几。即使侥幸逃往新罗,也只能是做个可怜的异国流亡者。一旦新罗人的倾向发生变化,只能束手就擒。
  再说现在百济内乱,扶余福信架空君王,生性残暴,不善于安抚人心,叛军内部看则平静,实则暗流涌动,而这很可能就是我们的机会所在!
  综上所述,我认为:撤军回国,举步维艰;而留下来,不仅能保全性命,更有可能建立盖世功勋!
  提出这一主张的,正是老头子刘仁轨!
  百济这里,国王扶余丰和重臣扶余福信都认为唐军撤军只在朝夕。他们甚至还派了使者前来表示:“不知大军何时回国?到时请务必通知一声,我们一定以礼相送!”
  百济人傻,刘仁轨和刘仁愿可不是吃素的。他们敏锐的感觉到:百济国内已松懈,翻身的机会来了!
  支吾走百济使者后,唐军立即出动,乘百济人防守空虚接连攻下了?座百济大营。同时刘仁轨率部趁着夜色攻克了运输线上的枢纽地——因真岘城(韩国全州北部),重新打通了新罗至百济的补给线路。
  一夜之间,百济局势出现了惊天逆转。
  趁着胜利,刘仁轨向中央发去捷报,再一次请求增援。
  对于这个意料之外的胜利,李治也是激动不已,当即改变了初衷,下令在沿海地区的淄(山东淄博)、青(山东青州)、莱(山东莱州)、海(江苏连云港)等四州征兵七千人,在右威卫将军孙仁师的统领下从海路前往百济。
第五章 谁才是东亚的老大?(5)
  而正如刘仁轨所预料的,百济内部再次发生内讧,扶余丰先下手为强,杀了扶余福信,成了真正的百济王。
  掌权后的扶余丰除了不断?充自身实力外,还派遣使节分别前往高句丽和日本(时称倭国)请求增援。
  当时的倭国则正处于整体转型期。
  这个转型,照现在比较通行的说法,就是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
  隋朝时期,因国力强盛,国际影响力也与日俱增。隔海相望的倭国也受到了中华文明的辐射。为了发展本国文明,促进社会进步,倭国于公元600年至614年间曾先后四次派出“遣隋使”前往中国学习。
  唐朝时期,“遣唐使”依旧定期前来,带回的各类信息也开始影响越来越多的倭国国内民众。这其中就包括了一位很特别的年轻人。
  这人特别到什么?步呢?
  他是天皇的儿子。
  要说这也不算稀奇,天皇的儿子多了去了。可他不仅父亲是天皇,母亲也是天皇,而且还先后做了两任。而他母亲的第二次任期还是源于儿子的拥戴。
  他,就是以“中大兄皇子”之名闻名于世的日本第38代天皇——天智天皇。
  日本的天皇制和中国的帝制很不一样。咱们中国历来是谁狠谁当皇帝;而倭国的天皇是“万世一系”,自打有天皇制以来都是一家人的专享工作,甭管有无实权,别家人可是做不得的。
  不过天皇的位子也并不好坐,有时候还得看掌权人的眼色。混得最惨的要属后来日本战国时期的天皇。因为诸侯混战,皇室无人问津,税收也无法保证。收不上税自然就没钱吃饭,更没钱修理漏雨的房屋。于是皇室成员们只好住在茅草房子里,冬天冷夏天热,衣服更是补丁摞补丁。
  吃饭?好办。百姓怎么吃你们就怎么吃好了。
  可问题是老百姓有钱的做生意,有力的种地做工。相较之下,金枝玉叶们手无缚鸡之力,也没啥本钱,啥都做不来啊。
  为了活下去,宫女和妃子们只能去卖淫,天皇也索性上街摆摊卖起字画来,勉强维持个温饱。
  当然,如果有人需要借天皇的名义来号令天下,皇室在物质上就会得到比较丰富的供应,该摆的谱一样也不少,左一道“敕”,右一道“旨”,倒也有模有样。
  贞观年间,天皇同样是个摆设,保持朝政的是以苏我虾夷为代表的苏我氏家族,他的儿子苏我入鹿相当于倭国的首席执行官。
  天智天皇当时还叫中大兄皇子。在各位遣唐使的不断熏陶下,他意识到了倭国的落后,决心推翻苏我氏,推进国内改革,向着唐帝国式的国家演化。
  做了充分的准备后,公元645年,中大兄皇子借高句丽、百济和新罗三国向天皇递交国书的机会(按规定,所有大臣都要盛装出席)发动了武装政变,苏我入鹿被当场杀死,苏我虾夷走投无路,在官邸自?身亡。
  此后,中大兄皇子开始在国内推行改革,模式基本照搬唐朝,财税制度更是租庸调制的翻版。很快,倭国开始进入飞速发展期。
  国内局势稳定后,时任倭国摄政的中大兄皇子开始将目光转向国外,最先关注的便是近邻的朝鲜半岛。
  可惜,当时无论是高句丽、百济还是新罗,注意力都放在西边的大唐王朝。这不免让倭国人感到失落:俺可是离你们更近啊!
  百济王扶余丰的求助,来的恰到好处。中大兄皇子立即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战争总动员,准备好好显一把身手。
  而这时唐军援兵在孙仁师的带领下已经顺利抵达百?与刘仁轨会师。军力和士气大增的唐军与新罗军一起出击,多次击败百济军。
  百济军屡战屡败,地盘也不断丢失,只能退回临时根据地周留城死守。
  经过商议,唐军决定分两路出击:孙仁师、刘仁愿和新罗国王金法敏率陆军向周留城挺进;刘仁轨带领大将杜爽以及百济前太子扶余隆从海路出发。
  得知倭国即将出兵,刘仁轨命唐海军进入高度戒备状态。
  白村江是熊津江(现韩国锦江)入海处的一条支流。周留城就建在白村江河口上游不远处的左岸山地上,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典型的易守难攻。百济以为只要确保周留城至白村江一带?失,等到倭国的海上支援,便可继续据险固守。
  中日历史上的第一次正面交锋,便在这关键地的海域上打响了。
  我们来看一下当时双方的实力对比:
  唐海军总兵力:七千余人
  倭国海军总兵力:一万余人
  唐海军舰船数量:一百七十艘
  倭国海军舰船数量:一千余艘
  又是一次以少对多的对决!
  战斗素养和武器装备方面,唐朝水军要明显优于倭国水军,战船更是高大坚固得多。对于这场战争,中方的记载相当简单,只有寥寥数笔:双方接触,四次会战,焚毁日方船只四百余艘,血将附近海域的海水都染?了炫目的红色。
  战败方日本的记载要翔实许多,或许正因为痛苦才让人记忆深刻,也更想去追寻原因吧。
第五章 谁才是东亚的老大?(6)
  据日方记载,双方先头部队遭遇,日方初战不利,向后方撤退,试图将唐军主力吸引至己方的包围圈内加以围歼;可是唐军获胜后并未贸然追?,而是继续加强防御。
  日军诸将观察了双方局势后,发现本方人多势众,处于优势。而唐军摆出的防守姿态也正好“印证”了自己的判断。
  基于这样的认识,他们得出结论:我们只要奋勇前进,唐军定然会逃走(我等争先,彼应自退)。因此定下了进攻的主旋律。
  进攻固然可以,但不应该是蜂拥而上,否则就成了混混打群架。两军交战亦是如此,要冷静观察对手的软点,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战果。
  可惜,倭国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认为既然自己人多,就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速战速决。
  于是,一千多艘倭国船如?沙般冲了上去。
  见倭军蜂拥而上,刘仁轨果断作出部署:舰队中央固守,抵挡敌军的进攻;两翼的船只主动出击,冲乱本就不整的倭军编队,使其首尾不能相顾,而逐个击破。
  战斗的进程基本如刘仁轨所料:倭国舰队冲到了唐军前方,却高大许多的唐军战舰所阻挡,无法继续突破;而唐军的两翼舰只则在倭军阵中左冲右突,射箭放火忙得不亦乐乎。倭国海军失去了章法,一对一的较量完全不是对手,损失惨重,被杀死、烧死和淹死的倭人不计其数,黄海的海面竟都被血染成了红色。倭国海军大将朴市田来津当场战死。
  同时,唐陆军也没有?着。在海军战友精神的鼓舞下,他们一举拿下了已是孤城的周留城。失去根据地的百济王扶余丰仓惶逃亡高句丽。
  白村江海陆大捷,百济复国的最后努力也宣告失败。
  考虑到退路有可能被切断,正在新罗境内的倭国陆军也迅速撤兵回国。
  第一次用兵失败,倭国举国震惊。因主力海军被歼,倭国沿海几乎丧失了水上防御的能力,只好在沿海各地大修城池和要塞,防备唐和新罗联军的海上入侵。
  苦修了几年城池,倭国人惊奇地发现大唐居然并无入侵的意思。心中的大石落地后,他们开始反思:整个东亚,大唐才是老大,自己实在是差?太远。
  为了进一步提高国家的整体实力,他们主动派遣使者前来长安修复关系,遣唐使团队规模也是与日俱增。
  据《新唐书·东夷传》的说法,倭国人在学习了部分华夏文字后,由于讨厌“倭”字的发音,遂改国号为“日本”,取“国在日边”之意。
  谁能想到,一千两百多年后,两国海军在黄海再次交战,结果令所有中国人痛心疾首。唯一能让我们感到怀念与骄傲的,或许只有那位与舰共存亡的民族英雄——邓世昌了。
第六章 内政格局的悄然变化(1)
  外面天翻地覆,国内也没有闲着。原因很简单:以李义府为代表的新掌权派虽然在表面上占据优势,但朝中仍有不少官员不屑他们,暗中采取?敌对的态度。
  李义府等人之所以不受人待见,一是由于上位手段不正当,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则在于出身。
  众所周知,如今天下的老大李家原本就是隋朝的皇亲国戚兼高官,他们的朋友不管有钱没钱,也大都出身不俗。在科举取士形成气候之前,一个人要想当官,尤其是京中的高官,要么出身好,要么有高层的推荐。这样,先后掌权的人又通过种种关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对整个国家的走向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可以说,当时的唐朝是一种垄断性的精英政治。普通百姓想要进核心层,可能性极低。
  好在垄断归垄断,官员们倒也没有肆意妄为,?饱私囊,而是尽忠职守地在为国家谋求未来。他们中大多都亲身经历过隋末的天下大乱,对社会中下层的诉求有着直观的感受。同时豪门出身的人往往接受过良好的道德教育,能够自我约束言行。
  在这一群体中,最出名的不是皇族,而是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延续下来的一些拥有数百年传承的所谓“士族”,如崔氏、王氏等。他们长期占据各政权的最高层,自视极高,与“寒族”泾渭分明,就连皇帝也时常不放在眼里。
  有这么牛么?说个故事就知道了。
  南宋(南北朝)时期,皇帝的亲舅舅(出身“寒族”)曾去拜访过一位“士族”。政府官员的交往,就算只是做表面文章也好歹该保持基本的礼貌吧?可这位士族偏不。不仅会面中相当傲慢,国舅爷前脚刚出门,他后脚就命人把国舅坐过的凳子扔了出去。
  这实在是极大的侮辱。国舅爷咽不下这口气,找到了太后妹妹哭诉,太后又立即找到了皇帝儿子。可是,对此皇帝也是无可奈何,只能让舅舅以后躲着点,别再自讨没趣。
  经过长期的变迁,时局的变化,曾经不可一世的豪门士族已经逐渐丧失了政治能量,经济上捉襟见肘的也不在少数。可他们还是坚持不与“下等人”来往,只在士族间通婚,以保持血统和门第的纯洁。而“下等人”也很合,不仅处处仰视他们,还极力寻找一切机会来攀附。
  李义府也是“下等人”,也想攀高枝。
  李义府得势之时已过不惑。这样的年纪自然是无法迎娶士族如花的少女为妻的。
  李义府明白这一点,所以他打着儿子的名义去提亲。或许是自己的名声太差,他被毫无余地地拒绝了。
  李义府的自卑心理开始作祟了。虽然他大权在握,可以轻松除掉异己,但他却始终不敢贸然对“士族”们下手。
  早在贞观年间,李世民曾命人编纂过一本《氏族志》,将皇族和皇后一门的外戚排在了门第的前两位。这个办法虽说是抬高了皇族的地位,?没有能够真正改变士族状况。尽管李世民同志在不断努力,他手下的房玄龄、魏征等人还是对高门大姓趋之若鹜,纷纷与之结亲;而士族也摆足了架子,聘礼不收足绝不谈婚论嫁。联姻后双方的政治能量更是有增无减,他们与重臣长孙无忌联手,共同把持着朝政。即使是老大李治,也要充分尊重他们的意见。
  长孙无忌一派被清洗后,上至皇帝李治,下到李义府乃至出身贫寒的低级官员,无不有一种打倒旧世界,今天我当权的诉求。再说,武后的家族还不在这《氏族志》里啊。于是显庆四年(公元659年),李治下诏,由许敬宗牵头,将《氏族志》改编为《姓氏录》,皇帝和皇后一族依然位列前两位。只是这次皇后姓氏变成了“武”姓。
  至于其他姓氏,一律以官衔品级为标准。这样一来,不论出身,只要能够官至五品,其姓便可以被收入《姓氏录》,进入士大夫阶层。
  睚眦必报的李义府积极把握机会,借口“当年太宗皇帝即有此意”,劝说李治对士族采取进一步的高压政策。
  李治发布后续政策:士族间不得彼此结亲;严格控制聘礼的数额。
  面对强大的政府压力,士族间要么不办仪式,直接把女儿送到女婿家,要么宁可让女儿一辈子老死在家,也不愿降低门楣,与寒门结亲。倒是便宜了一些相对穷困且不士族正支的,很是借机发了财。
  李治打击旧士族,并不是真的看重“门第”,而是要彻底肃清异己势力,建立起一个真正唯我独尊的新政府。而命令之所以能够被迅速、坚决地执行,还要感谢那些出身贫寒的众多中下级官吏。因为只有扫清了那些老儿,他们才有进步的可能。
  所谓忠心,所谓君臣之道,在赤裸裸的利益面前,想要做到坚如磐石,实在很难。
第六章 内政格局的悄然变化(2)
  扫清了旧势力,掌控了新政权,李治很高兴。和他一样开心的还有直接受益者——许敬宗和李义府。只是许同志年事已高,已经折腾不动了。?的最欢最高的,还数李义府。
  李治的身体不如父亲强健,一直不定期地饱受头痛的折磨。显庆五年(公元660年),病情升级,严重时几乎目不见物。
  目不见物了自然不能再批阅奏章,但他又不放心放权给李义府,而当时也还没有“司礼监”之类的辅助机构。
  好在有能力又可信任的还有一个人——武后。
  当然李治也不可能一下子就把权力全部下放给她。虽然史书上说是“时时令后决之”,但相信其间肯定是经过了从尝试、实习到放手的过程。
  应该说,丰富的经历、聪慧的头脑和冷静的心态帮助武后很快胜任了新工作。在政务的处理上,她决策迅速、果断,不仅善于发现问题,还经常能提出一些颇具建设性的意见。这些都让李治感到十分满意。
  见的世面多了,武后对于权力的欲望也开始逐渐膨胀。
  公元661年,唐政府再度改年号为龙朔。龙朔二年,中央政府来了个官场大洗牌。
  不过这次洗的不是人,而是官名。
  传统的“三省六部”中,尚书、中书和门下三省分别改称为“中台”、“西台”和“东台”,三省的最高长官也由“尚书仆射”、“中书令”和“侍中”变成了“匡政”、“右相”和“左相”;而各部尚书则都成了“太常伯”,侍郎们则改成了?少常伯”等等。
  我们知道,历代中国官名的使用周期都很长,往往要延续数百年,毕竟当权者都是男子,他们往往更关注实质,而不是形式。
  女人不一样。除了实质,她们还喜欢在形式上推陈出新。比如家里明明什么都有,她们仍然会不时添置些小饰品。所以说,这些官职名的变化很可能是出自武后的授意。
  透过现象看本质,李义府欣喜地看到皇后地位在提高。仗着自己和皇后的亲密关系,李义府越蹦越欢,狂妄自大的程度更是无以复加。
  不久,李义府上疏,请求将自己的祖父改葬到永康陵旁。
  李治批准了。
  永?陵不是具体的地名,而是私人墓冢。墓主姓李名虎,是本朝高祖李渊的祖父。不用说,李义府这是要显摆一下,不光自己位高权重,连死去的爷爷也要换个地方睡觉,沾染点皇家贵气。
  李义府手握大权,迁祖坟这等大事可不能简单了事。就算李大人想节俭,手下的人也不答应啊!
  新墓冢所在的三原县令李孝节是个希望进步的上进人士。听说李大人的爷爷要搬家到自己的辖区,他喜出望外,立刻违反规定向民间征集民工和牛马,主动为李老太爷建筑新家。
  他这一忙活不要紧,临近的高陵、泾阳等七县的县令唯恐表现落后,得罪了李大人,也?纷效法,派出人马参与建设。其中,高陵县令张敬业人如其名,敬业又胆小,为了操办张老太爷的新居事事亲力亲为,居然活活累死在了施工现场。
  建坟折腾死了县官,而接下来的葬礼更是惊天地泣鬼神。
  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各级官员都争先恐后向李大人赠送吊丧的礼品。葬礼中所用的仪仗、器皿及服饰等都是“穷极奢侈”。
  这还不算,从长安城外的灞桥到陵墓所在的三原,路边用来供奉祭品和奠仪的帐篷连绵七十余里,不计其数的工作人员在其间奔走忙碌,热闹非常。
  记得《旧唐书》中对此有过这么一句评论:武德以来,王公送之盛,未始有也。
  高调至此,非议显然是不少了。可李义府不在乎,卖官的老生意是越发红火了,最后连皇帝李治都看不下去了。
  李治是个性情温和的人。温和的人喜欢采用迂回战术:“听说爱卿的儿子和女婿做事很不谨慎,民间早有非议。朕不得不亲自出面帮他们掩过饰非。希望爱卿今后能对家人加强管教才好。”
  作为皇帝,话说到这份儿上,实在是给足了做臣子的面子。
  李义府却是嚣张惯了。此时的他眼里只看得到皇后。听了皇帝的规劝后,他非但没有表现出惭愧,反而面色大变,青筋尽爆,高声责问道:“是谁告诉陛下??”
  看到李义府的反应,李治面色一沉,说道:“如果这些都是事实,爱卿又何必计较出处呢?”
  或许是听出了皇帝的不满,但仗着有皇后撑腰,他不再说话,而是笑着走了出去,俨然出入无人之境。
第六章 内政格局的悄然变化(3)
  李治没有想到自己居然亲手喂大了一只白眼狼。他虽然嘴上不说,但心中早已出离愤怒。这一刻,他终于知道自己要拿这个家伙怎么办了。
  李治怎么看,李义府似乎并不在乎。但人总免不了一种心理:得到的越多,越害怕失去。李义府也不例外。
  于是,当一个叫杜元纪的术士告诉他说在他的住处闻到了监狱的气息时,李义府慌了。
  既然指出了问题,自然是要提供解决方法的:攒够二千万铜钱,便可以压住这股不良之气。
  这正是李大人最喜欢也最擅长的。为了早日实现目标,他开始变本加厉地敛财,手段也越发多样。此时的李义府,除了敛财,便是和杜元纪一起观察天象,判断吉凶,就连亲娘去世也没能干扰到他的生活节奏。
  不久,李治收到举报:李义府和一帮?明来路之人念念有词地爬上了长安城外的一座古墓,很可能是在研究妖术,意图谋反!
  紧接着,右金吾仓曹参军(出纳)杨行颖举报:李义府指使儿子李津向长孙无忌的孙子长孙延索要铜钱七十万,理由是自己曾出力帮他谋了个司津监(水利局长)的职位。
  好,有了这两项罪名,可以启动司法程序了。
  李治下诏:由司刑太常伯(原刑部尚书)刘祥道会同御史(检察机构)、详刑(最高法院)组成特别法庭,共同审理李义府一案。司空李世勣任此案的最高法官。
  嘿,瞧这架势,摆明是告诉李义府及其同党,这个案子,上面已经铁了?要彻查到底,你们就洗干净屁股等着把牢底坐穿吧!
  很快,特别法庭做出了判决:李义府罪行昭彰,证据确凿,按律论处!
  可能是武后在关键时刻发挥了影响力,李义府最终被免处死刑,改放逐到嶲州(四川西昌市);他的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婿也分别被流放到了振州(海南三亚)和庭州(原高昌国境内)。
  判决一出,百姓无不拍手叫好,并美名其曰“除四凶”。
  消息传出,官员百姓欢声雷动,欢心鼓舞的程度宛如当年董卓被杀。更有一位佚名作家,专门做了一篇《河间道行军元帅刘祥道破铜山大贼李义府露布(即公开告捷文书)?,用幽默的文笔描绘了李义府的丑态以及案件的处理过程,并在大街各处公开张贴,所看之人无不拍手称快。
  至此,李义府一家彻底从巅峰跌落到了谷底,身败名裂,万劫不复。
  当然,这事儿其实并不似看上去这么简单。
  李义府老娘过世后,为便于他尽孝,政府特恩准他在初一和十五守丧。结果他老人家根本不操这个心,而是穿戴平常地(丧期该穿孝服)和杜元纪一起跑到城外的古墓上去。至于被人告发借旁门左道之术谋反可是大大的冤枉,人家根本就是在搞天文学研究,根本就没有谋反的心思。
  至于勒索七十万铜钱,较之之前?肆卖官和逼死官员等恶行,实在算不得是罪行。更何况,就算事态严重,告发者杨行颖作为一名小小的出纳,又如何知晓得如此详细,又是谁给了豹子胆前来上报呢?
  归根到底,是李治要除去李义府。李义府恶贯满盈加上公然对天子不敬,如此下场纯属自找。虽有武后做靠山,但也拗不过李治的决心。
  不过,由于先前李义府曾有过先贬后扬的经历,加上他又是武后跟前的红人,因此还是有人把这看做了“抄底”的好时机。
  东台侍郎(原门下侍郎)薛元超便是其中之一。
  李义府被流放后,薛元超上疏李治,请求让李义府在流放地骑?(按照《唐律》,罪人是不能骑马的)。显然,他是想通过优待李义府向武后示好。
  可惜,他不知道,李义府得罪的不是别人,恰恰是皇帝李治。
  薛元超拍错了时机,倒把自己放到了皇帝的对立面。于是很快他被连贬数级,踢出了京城,去简州(四川简阳)做刺史去了。
  不过有付出就会有回报。虽然李治不领情,但武后还是记住了他。
  虽然朝中时有事件发生,对外战争也在不断继续,李治夫妻的感情却是越发深厚。不久两口子决定一起去东都洛阳“巡视”,享受一下属于二人的完美新世界。
  古代帝王出巡的并不在少,大时候是带着一堆女人一起上路,像李治这样只带大老婆并不多见。通过这次出巡,李治和武后的感情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不过,感情好归好,争吵还是在所难免。偏偏这二位又都是容易犯倔的主儿,彼此都不肯退让,生闷气也是常有的事儿。生气后,李治就去处理政务,以转移注意力;武后没事可做,郁闷一时难以排解,久而久之竟然迷上了占卜祈福。
  经人推荐,一名叫郭行真的道士被召入宫中为皇后施展祈福避祸的“法术”。
  前面说到,武后因为经常帮李治处理政务中,渐渐尝到了玩弄权术、掌控天下的乐趣,加之皇后地位已经稳固?她开始化被动为主动,积极参与李治的政治决策,但在态度和方法方面却不太注意,常常惹得李治不快。
  这时,一名叫王伏胜的宦官向李治报告:皇后招道士入宫施法,行迹十分可疑!
  李治心中憋屈的怒火在这一刻终于全面爆发。愤怒的他像许多夫妻吵架后一样需要宣泄,于是他喊出了一句“这日子没法过了,明儿就上民政局离婚!”
  他虽是天子,但不开心的时候也需要向人倾诉。
  这次他找来倾诉的对象是时任西台侍郎(中书侍郎)、同东西台三品(同中书门下三品)的宰相上官仪。
  上官仪饱读诗书,文采出众,贞观年已是弘文馆学士。他的文章文藻华丽,对仗工整,深得李治的欣赏。且看他的《咏画障》:
  芳晨丽日桃花浦,珠帘翠帐凤凰楼。
  蔡女菱歌移锦缆,燕姬春望上琼钩。
  新妆漏影浮轻扇,冶袖飘香入浅流。
  未减行雨荆台下,自比凌波洛浦游。
第六章 内政格局的悄然变化(4)
  听了皇帝大倒苦水后,上官仪感同身受:这还了得,贵为皇后,理应做好天下女子的表率。这武后的所作所为显然已经超越了女子的道德标准?逾越了为人妻的本分,根本不配再母仪天下。于是他慷慨激昂地提议:“皇后如此纵情任性,天下百姓都无法心服,索性不如废除其皇后之位!”
  上官仪完全是从传统道德的角度出发,实事求是地认为武后已不再适合统领后宫;而李治也觉得自己受武后左右甚深,无法像父亲那样一言九鼎,委实受了不少鸟气,一时也是热血沸腾,豪气顿生:想我堂堂大唐天子,天下都是我的,岂能终日受一妇人的约束!好,既然有人提议,那朕就废了她!
  “上官仪听旨!速速拟出一道废后诏书!”
  “是!臣这就下笔!”
  然而上官仪还没写完,就?见武后风风火火地走了进来。
  哼,来就来吧,今天也让你见识一下朕的阳刚之气!
  李治做好了大吵一架的准备,可惜武后却不是来兴师问罪的。她低头走到了李治的身边,拉起丈夫的手,满脸委屈地苦诉道:“陛下,臣妾父亲早逝,与母亲相依为命,从小就不少受两位哥哥的欺辱。后来有幸进宫,与陛下相识,历经千辛万苦才有今天。臣妾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陛下和几个皇儿,自己受再多的苦,一想到陛下父子开心就都不算什么。虽说不能事事都遂陛下的心思,可我们夫妻多年,相濡以沫,彼此心意相通,又怎能为区区小事就割舍多年的夫妻情??就算陛下厌倦了臣妾,也应顾虑几个皇儿的感受啊!”
  一席轻声细语,如同天降甘霖,刹那间便浇灭了李治的心头之火。想起这么多年的风雨同舟,万般滋味涌上了心头,他想起了这个女人在自己最失意的时候陪在自己身边给自己鼓励,想起了之前两人的恩爱缠绵,而自己居然一时冲动动起了废后的心思,不由得羞愧万分。
  于是李治连忙好言相劝,无非是我俩感情深厚,区区小事不会影响彼此情分之类。
  但他过于急着讨好老婆,不等武后追问,便开口表明自己的清白:“是王伏胜那小子打小报告,说你召道士在宫中作法;至于废后,也?是朕的本意,都是上官仪这小子撺掇的。”
  真乖,还没等我开口就全招了,真是孺子可教!——这是武后的第一感受。
  皇帝和皇后床头打架床尾和了,可苦了王伏胜与上官仪。武后仔细一打听,嘿,这两位原来都做过前太子陈王李忠的属官,根本不是自己人,绝不可再留!
  皇后动手当然不能去打闷棍、放黑枪,得走法律程序。作为皇后的铁杆,年事已高的许敬宗大人再度出马,诬告上官仪、王伏胜勾结陈王李忠犯上作乱,企图谋害皇上。
  李治理亏,没有干预。这个案子摆明是诬告,可判决却是早已注定了的。
  麟德元年?公元664年,瞧瞧人家这年号改的)十二月,案件“告破”:上官仪和儿子上官庭芝与王伏胜公公一起被处决,家产全部没收,家中女子入宫为婢(这其中就包括还在襁褓中的上官婉儿);“主犯”陈王李忠被赐死在黔州。另一位宰相、刚主办了李义府案件的刘祥道因为和上官仪来往甚密,被剥夺了宰相头衔,降为司礼太常伯(原礼部尚书)。其他与上官仪交好的一些官员也都受到了牵连,或被降职或被流放。
  郁闷的还有李义府的铁杆薛元超。此人被贬后一直想着重回京城,于是四处活动,拼命巴结上官仪。上官仪一倒,薛元超也脱不了干系,又挨了一脚——被踢到了更加偏远的嶲州,与他仰慕已久的李义府大人作伴去了。
  关于上官仪的死,《新唐书》和《资治通鉴》都认为是因得罪了武后。《旧唐书》中并未提及此事,只说他“恃才任势”,受人妒忌,才成全了许敬宗的诬告。相较之下,前者的版本或许更引人入胜吧。
  见武后如此大刀阔斧,李治又不爽了,碍于老婆的面子,又不便迁怒其他官员,于是便找了个出气筒——道士郭行真,给他按了个罪名,说他把佛教的教义放到了道教之中,祸乱百姓。
  其实,就算郭道士真这么做了,那也是学术创新,中西合璧,应该表扬,怎么就“祸乱”了呢?单纯从法律角度来说,罪名是不成立的。
  郭行真想不通,所以他拒不认“罪”。狠吃了顿苦头后,他最终屈服了,被判流放爱州,财产充公。
第六章 内政格局的悄然变化(5)
  废后风波后,大殿的格局稍有了些变化。李治同学每次临朝,龙椅后都要挂一道珠帘,武后就端坐在珠帘后,来了把“垂帘听政”。政治事务?事无巨细都要经过她手。用《新唐书》的话来说,叫“天下之政归于后,帝拱手而已”。
  武后是个有追求的人。她要求得到与丈夫同等的政治名义,于是大臣们口中的“皇帝皇后”变成了“二圣”。
  一天,武后突然向丈夫提出,请求把同父异母的哥哥武元庆和武元爽外放出京城。
  此举无疑令李治大为感动。从来只听说皇后要提拔自家人,武后倒好,主动给亲戚降级,岂非大公无私?岂非贤惠?
  呵呵,莫非她是在向我娘长孙皇后学习,注意培养亲戚们的谦逊之心。不过有心就好了,朕还是真诚地希望几位国舅爷留下的。
  无?这次武后的态度异常坚决,李治感动之余,还是满足了皇后的愿望。
  莫非武后真的要本分地相夫教子了?
  显然,这不是武后的一贯作风。她之所以这样做,和她的出身有关。
  她父亲武士彟的原配妻子是相里氏。相里氏先后为武家生下了三个儿子,一子不幸夭折,剩下了武元庆和武元爽。武德年间,相里氏病逝。为表彰武士彟参与太原起兵有功,李渊特地选了隋朝贵族杨达的女儿做他的继室。杨氏先后为他生下了三位千金,老大就是后来的韩国夫人,嫁到了贺兰家,老二便是武后,老三命薄,嫁给郭孝慎后不久便死了。
  因为政务繁?,武士彟极少过问家事,势单力薄的杨氏和几个年幼的女儿便经常受到两位哥哥外加堂兄武惟良和武怀运的欺负。武士彟病逝后,杨氏和女儿们的境况更是一年不如一年。
  武后得势后,武氏兄弟也纷纷得到了提拔,其母杨氏也被册封为了荣国夫人。
  一次家宴,杨氏喝的有点高,借着酒兴她开始责问起武氏兄弟来:“还记得当年么?嘿嘿,你们可曾想到过也有今天?”意思是,当年你们合起伙来欺负我们孤儿寡母的,现在还不是靠我女儿才有今天?
  虽然时过境迁,但武家兄弟几个不仅没对杨氏母女萌生感激,反而是又妒又恨。武惟良更是当?顶了一句:“我等因祖上有功才得以进入政府部门任职。自知能力有限,从不敢奢求荣华富贵。现在忝居其职,时常担心无法胜任,未曾觉得有何光荣!”
  听了这话,杨氏差点没让酒给呛死:好你这帮小畜生,讨了便宜还卖乖。就凭当年你们那副嘴脸,不找你们晦气已经够宽宏大量的了。你们不仅不思回报,反倒自以为是起来?!好……好……既然我女儿能拉你们上来,便也能把你们踩下去!
  很快杨氏便把这事添油加醋地告诉了皇后女儿。于是便有了武家兄弟的被贬。
  武元庆上任龙州(四川平武县)刺史后,因惧怕妹妹进一步打击报复,?郁成疾,病死在了任上。武元爽则在濠州被追加了其他罪名,被重新贬到了振州(海南三亚),最终也没能再活着离开。
  两位亲哥哥死的死,贬的贬,堂兄弟武惟良和武怀运却还有滋有味地活着。千万不要以为是武后善心大发了,留着他们只为了日后还要依仗他们来做件大事。
  却说自打皇后换了人后,李治便极少宠幸其他的女子。但这绝不意味着李治从此就会死心塌地地只爱一个人。
  武后的大姐韩国夫人年纪轻轻便守了寡,和一子一女相依为命。对于这个一母同胞的亲姐姐,武后自然是不能不管的,于是命人将她们都接到了长安。武元庆?弟死后,武家因无嫡传男丁,在武后的请求下,李治封韩国夫人之子贺兰敏之姓武,加封周国公(继承武士彟的爵位)。
  走动多了,李治和韩国夫人母女纷纷看对了眼。好在这也算肥水不流外人田,武后也就眼睁眼闭,没过多干预。后来韩国夫人去世,李治便把满腔的热情全都转移到了年轻貌美的外甥女身上。封了魏国夫人不算,居然还想给她一个妃嫔的身份。
  这下,武后不干了。
  你和我姐姐乱搞我认了,你和我外甥女胡来我也忍了,你不就好色么?可给她名分你是想都别想!且不说别人背地里怎么议论,这小妮子却总是仗着自己年轻貌?,都不把我这个姨妈放在眼里,指不定将来还要爬到我头上,夺我位子!哼,甭管是谁,敢来抢我东西的,那便是一个字,死!
第六章 内政格局的悄然变化(6)
  麟德二年(公元665年),李治三十八岁。这一年是他最志得意满的一年,统辖下的国土异常广大,已远超他那位声名显赫的老爸。而武后也琢磨着得做点什么以修复一下废后风波给彼此造成的裂痕。两人一合计,居然还真的想出了一个活动。
  严格来说,应该叫仪式——封禅泰山。
  封禅始于秦始皇,至中华民国成立,总共举行过六次。封禅者依次分别是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东汉光武帝刘秀、唐高宗李治、唐玄宗李隆基和宋真宗赵恒。
  封禅的仪式分为“封”和“禅”两部分。封是祭天,历次地点都选在泰山;禅是祭地,历次地点不一,三次在社首山,两次在梁父山,一次在肃然山。李治的这次地点选在了社首山。
  麟德二年十月,李治率领文武百官、仪仗队、护驾禁军,武后率领受过朝廷册封的诰命夫人们及宫女宦官一行,浩浩荡荡向泰山进发,出行车队连绵数百里。同时随行的还有突厥、波斯、西域诸国、天竺、日本、高句丽、百济、新罗等国的王公贵族和使者。在经过两个月的长途跋涉,封禅队伍于当年十二月抵达泰山脚下。
  麟德三年(公元666年)正月,李治祭天:在山上筑好一个方圆四里的祭坛,将两封玉制的奏章分别放入祭坛内的玉柜和金柜中。其中玉柜中供放的奏章是献给上天的,而金柜中供放的奏章则是呈给高祖李渊的。两份密奏都用金线缠裹。玉柜和金柜被密封严实后放入了一个巨大的石匣中,再将石?埋于祭坛之下,“封”便算是结束了。
  接下来是“禅”。依照传统应由皇帝和太后共同主持。这时武后又充分发挥了一把,与封禅之前洋洋洒洒写了一大段对仗工整、文字华丽的奏章。归结起来就一个意思:皇后应该率领各位诰命夫人参与祭祀。
  对于爱妻的小小要求,李治自然是一口答应。社首山上,李治率先向地神献祭;结束后,由皇后武氏进行亚祭;由于长孙皇后已故,越国太妃燕氏——李世民唯一还活在世上的妃嫔——作为皇太后一辈的代表参与祭祀。
  大家可千万不要小看了封禅。虽然只短短几天,却绝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做的。太?盛世或天降祥瑞是举行封禅的充分且必要条件。封禅代表的是天子圣明,天下大治。而武后的参与,则是向全天下宣告了自己独一无二的尊荣。
  封禅结束后,李治登台接见官员,接受大家的朝贺,并在此改年号为乾封,文武百官集体加官一级;同时宣布大赦天下,长期被流放人员除外。
  按照规定,李义府同志不在被赦免范围内。回京彻底无望,他很是郁闷不已,终于忧愤成疾,病死在了嶲州。消息传到长安,原本一直担心李义府卷土重来的官员和百姓们集体长出了一口气,心中积压的大石头总算是真正落了地。
  接下来便是堂兄弟武惟良和怀运粉墨登场。
  泰山封禅,武惟良和武怀运都有幸参加了。作为祭祀的后续,武惟良等呈献上了各自的祭品。
  这本是礼数,却被人充分利用了:祭品被动了手脚,再转送给了魏国夫人。魏国夫人“意外”毒发身亡。武后“悲痛欲绝”,下令彻查,“惊讶”地发现毒物居然来自两位武家兄弟。
  李治也是痛苦万分,向匆匆赶到的武敏之(贺兰敏之)涕泪交加地哭诉:“朕刚才主持朝会时,她还好端端的,怎么一转眼就没了呢!”
  武敏之年纪不大,观察力却很敏锐。他知道妹妹和皇帝的关系,也知道皇后姨妈的行事风格。但没凭没据,?唯一能做的只是放声大哭。这一刻,仿佛唯有泪水才能冲淡他内心的恐惧和愤怒。
  乾封元年(公元666年)八月,武惟良和武怀运被斩首,家人被勒令改姓“蝮”。因当年武怀运的嫂子善氏曾对杨氏母女恶语相向过,现在一并算总账,善氏被强迫进宫做了宫女。在杨老夫人的授意下,武后狠狠地报复了这个女人:用荆条做成的鞭子把她身上的肉一块块抽了下来,直至白骨尽露而死。
  至此,武后在朝中和宫中的优势地位彻底得到了确认。
第七章 高句丽亡国(1)
  后宫内尔虞我诈,血雨腥风的同时,对外战争也在持续进行中。通往辽东的官道上,一支唐朝大军正整齐行进着。此行的目的地,正是高句丽首都平壤。
  当年太宗东征无功而返后,唐与高句丽间的摩擦便从未停止。但除了征伐百济时期为配合南北夹击策略曾对高句丽用兵外,唐对高句丽并无大规模军事行动。泰山封禅,高句丽王高藏还派儿子前往参加。应该说双方当时并未撕破脸皮。
  而此次突然对高句丽大军压境,是因为高句丽内乱了!
  当年,高句丽莫离支泉盖苏文曾公然向天可汗叫板,虽然付出了一些国土的代价,但总算成功制止了大唐扩张的步伐,避免了被灭国的厄运。李治登基后,继续和老对头泉盖苏文对掐。几轮交锋下来,双方互有胜负。
  枭雄泉盖苏文死后,由长子泉盖男生顶替他的位置。可是有继承权不代表有竞争力。趁他外出视察工作之机,弟弟泉盖男建和泉盖男产控制了京城的各大机构,挟国王以令诸侯。
  走投无路又实力不济,泉盖男生逃亡到了边境的一座小城。为了活下去,他派儿子泉盖献诚向唐帝国发去了求救信号。
  乾封元年(公元666年)六月,李治任命契苾何力为辽东道安抚大使,右金吾卫将军庞同善和营州都督高侃为行军总管,打着支持泉盖男生的口号出兵高句丽。同时任命泉盖献诚为右武卫将军,随军出征。
  为了保证此行顺利,李治任命第一名将李世勣为东征各部队的主帅。主帅有了?接下来就是副将。可惜,当年那些威震八方的名将们要么太老,要么已经西去。唉,老爹啊,除了李世勣,你就没留下几个好用的将军么?
  当然不是!
  同年九月,左武卫将军薛仁贵奉旨东征。
  薛仁贵同志自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一举成名后,被封为宫城玄武门守将,此后便极少直接参与军事行动。
  但不打仗不代表不出名。永徽五年(公元654年),高宗前往位于陕西省麟游县的万年宫,薛仁贵随驾。某夜天降大雨,山洪暴发,大水直冲万年宫。而李治当时大概是睡的正香,居然毫无反应。
  见情况紧急,守卫宫门的禁卫?们纷纷四散逃命,唯独薛仁贵爱岗敬业,牢记职责,爬上宫门向着行宫的方向大声示警(未得召见不得擅入寝宫,只好来个“通讯基本靠吼”了)。
  迷糊中的李治听到了呼喊,没有片刻犹豫,立即从床上跳了下来,一溜烟地跑出行宫,爬上了附近的高地。身后,肆虐的洪水咆哮着冲进了他的寝宫。
  李治惊魂甫定,猛然发现洪水来到时,居然只有薛仁贵一人还记得“保卫皇帝是禁卫军的第一要务”,不由感慨:“赖卿以免,始知有忠臣也!(那意思是,朕这次是因为你才保住了性命,这才方知你是一个大大的忠臣)”。为表示嘉奖,他还将御马赐给?薛仁贵。
第七章 高句丽亡国(2)
  从此,薛仁贵一跃成为了李治身边最受信任的人。
  显庆年间,薛仁贵与程名振、契苾何力等人曾数次率军进入高句丽境内做骚扰性攻击。虽然场面不大,但牛人的牛却是不分场合的。
  石城作战时,一名高句丽弓箭手连续射死(伤)十多名唐军,使得唐军士气受挫。薛仁贵闻讯后,单枪匹马地冲向了对手。
  一支支箭飞来,薛仁贵分毫未损,直至对方“弓矢俱废”被擒。
  这一手让全军上下大开了眼界,也确立了薛仁贵在军中的威信。不久,他又率军攻破契丹部落,活捉了契丹王阿卜固。
  因为战功显赫,薛仁贵被提拔为左武卫将军,爵拜河东县男。
  龙朔元年(公元661年),铁勒(隋唐时对北方除突厥外其他各部族的统称,如薛延陀和回纥等都称为铁勒)南下攻击唐边?。左武卫大将军郑仁泰任铁勒道行军大总管,薛仁贵作为他的副手,随同出击。
  送行晚宴上,李治带着几分酒意对薛仁贵说:“听闻箭术高手可以一箭射穿七层铠甲。爱卿精于此道,何不先射五层铠甲试试?”
  薛仁贵也不推辞,健步走到庭中,轻舒猿臂,款扭狼腰,一箭射去,直接洞穿盖在靶上的五层铠甲,众人无不拍手叫好。李治也兴奋不已,立即命人取来上等的铠甲相赐。这本是一段插曲,却无意中将与会官兵的士气极大地激发了出来。
  龙朔二年(公元662年)三月,天山(今蒙古杭爱山,非新疆天山)脚下。
  大旗猎猎,战马嘶鸣,两支大军正龇牙相对。
  铁勒各部甄选出数十位骁勇善战的壮士,向唐军发起了挑战。
  左武卫将军兼副总管薛仁贵飞马而出,废话不说,连射三箭,直取对方三人性命。铁勒军完全被薛仁贵的气势和箭法所震慑,未等交战便集体投降!!!
  为杜绝后患,薛仁贵下令将俘虏十多万尽数活埋。据说至今杭爱山麓还留有当年坑杀所留下的痕迹。
  消灭完残余敌军后,唐军带着俘获的铁勒亲王兄弟三人班师回朝。途中,将士们自发编了首歌并很快在军中广为传唱:“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
  然而,原本近乎完美的行动却因主将郑仁泰的愚蠢而大打折扣。
  铁勒各部中的思结和多滥葛等部落主动归降后,郑仁泰非但不加安抚,反而肆意掠夺他们的财产和女人。几个部落大失所望,只好再次选择了叛离。
  郑仁泰率领骑兵一万四千人深入大漠追击。因为情报错误,直到随身携带的粮食吃完,也没有发现目标的影子。士气低下的唐军返回途中又遭遇大雪,饿死、冻死不计其数,活着到达边塞的仅八百人左右。
  郑仁泰顺利成章地遭弹劾,薛仁贵因参与分赃——收了一名铁勒女子为妾——也被弹劾。考虑到功过相抵,李治决定再给他俩一次机会——未加处罚,留职察看。
  乾封元年(公元666年),52岁高龄的薛仁贵再次以禁卫军将军的身份踏上了前往高句丽的征途。
  同年九月,东征军庞同善部与高句丽军遭遇,大败高句丽军。
  被围困多日的泉盖男生顺利与唐军会师,被赐为特进(文官二品头衔)、辽东大都督兼平壤道安抚大使,封玄菟郡公。
  东征的旗开得胜令李治和武后大悦。他们决定趁热打铁、一鼓作气拿下高句丽:加派李世勣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统帅所有参战海陆军,契苾何力和庞同善任副大总管,驻守百济的刘仁愿和新罗王金仁问也陆续加盟。
  为保证后勤供给,李治宣?实施战时财政政策:将河北各州县的所有赋税直接运往辽东,以备军需。
  高句丽与大唐交战多年,边境破坏严重,国力削弱,加之有泉盖男生做向导,高句丽已基本无秘密可言。
  乾封二年(公元667年),东征军总司令李世勣抵达高句丽西北重镇新城(今辽宁抚顺)城下。拿下新城即意味着周边城池的防守体系的解体。向着这一目标,李世勣决定:不惜一切代价务必要迅速攻克。
  过程出乎意料的顺利。
  唐军发动进攻后不久,城中居民师夫仇等人便弃暗投明,生擒新城守将开城投降。李世勣喜出望外,一面派人接管新城,一面继续向周边区域发动攻势,很快,便夺下了新城附近的十六座城池。
  李世勣继续挺进,命副大总管庞同善和行军总管高侃留守新城。
  考虑到新城的重要战略地位,高句丽现任CEO泉盖男建派军前来夺城。
第七章 高句丽亡国(3)
  他忘了,除了庞同善和高侃,新城内还有一位不容小觑的人物——左武卫将军薛仁贵。
  轻敌的后果是,袭城的高句丽军被海扁一顿,仓惶逃走。
  新城之围化解后,高侃率军北上到了金山(辽宁康平县),遭遇高句丽数万大军。唐军寡不敌众,向后方撤退。见自己居然战胜了如神话般神勇的唐军,高句丽军士气大增,集中优势兵力猛追不舍。
  虽然初战不利,但高侃绝不是无能之辈。十多年前,他便曾生擒突厥车鼻可汗,立下不小的功勋。在他的指挥下,唐军且战且退,高句丽军紧随其后,死咬不放。
   就在高句丽人认为胜利在望时,侧面突然遭到薛仁贵所部的攻击。
  在吃了一系列苦头后,高句丽人早已闻“薛”变色,刚刚建立的自信顷刻间化为乌有,阵形大乱。趁这当儿,高侃率军发起反击,将形势来了个超级大逆转。
  面对唐军的两头夹击,高句丽军大败,死伤五万余人。
   获胜后,薛仁贵一鼓作气,接连攻克南苏(辽宁西丰)、木底(辽宁新宾)和苍岩(辽宁清原)三城,直逼鸭绿江。
  与此同时,唐海军一部在运粮使郭待封的统领下从海路向平壤挺进。无奈船队在海上遭遇风浪,损坏严重,无法按原定计划提供补给。情急之下,郭待封向总司令李世勣提出支援。
  当时没有无线通讯技术,沟通只能依靠书信传递。
  老天保佑,求救信被安全送到了李世勣的手中。可只一眼李世勣便已勃然大怒?当即叫来了秘书元万顷,命他起草文书,要将郭待封斩首示众。
  郭待封到底做了什么,竟然惹来了杀身之祸?
  郭待封什么都没做,他只是写了一首诗。
  诗就诗吧,唐朝最著名的文学成就不就是诗么。可偏偏这首诗写得是狗屁不通,毫无文采可言,根本就是不知所云。
  于是李世勣怒了。军情紧急,这厮居然如此胡闹,写出这种无厘头的诗句,不斩其首,如何服众?
  幸好元秘书头脑冷静,仔细甄读之下,他发现这首诗其实内有玄机。
  原来,为了防止情报被中途拦截,郭待封特地使用了加密技术,将信息巧妙地藏在了?句中。想知道他说了什么,得把诗句按特定顺序来读。
  在这件事情上,元万顷毫无疑问立了大功。只可惜,他的聪明却并不总是使对地方。
  中国人素来讲究师出有名,出兵前大多要写篇讨伐檄文,论证本次战争的正义性和必要性。文思敏捷的元万顷便接受了撰写檄文的任务。很快,一篇洋洋洒洒的檄文出炉了。
  元万顷看出高句丽军在鸭绿江上的防守相对薄弱。他不光自己知道,还大公无私地将这一点写进了檄文中,曰“不知守鸭绿之险”。
  这无疑是给高句丽人提了个醒,是时候加强一下鸭绿江一线的防务了。闻讯后,泉盖男建立?调动人马增援,同时修书一封给唐军致谢:“我恭恭敬敬地接受教诲(谨闻命矣)!”
  这下可好,唐军的先头部队已经杀到了鸭绿江边,却被生生地阻挡在了江北,无法南进。聪明反误了卿卿前程的元万顷也被削职为民,流放岭南。
  既然暂时渡不了江,唐军索性将注意力转移到了高句丽北部国土。高句丽在鸭绿江北的最后一座重镇——扶余城(吉林省四平市)成了当前的主要目标。
  乾封三年(公元668年)二月,唐军在李世勣的指挥下向扶余城发动总攻。薛仁贵一马当先,率领三千先头部队向扶余城杀去。此时城中的守军约有数万。
? 敌众我寡,有人提出应先做好充足的准备。薛仁贵力排众议,提出“兵力不在多寡,关键在于运用!”
  高句丽军依仗人多,有些轻敌,居然弃城而出,列阵以待,结果被士气高涨的唐军杀得大败,损失一万余人。
  兵败如山倒,扶余城内人心思变,很快城防便出现了问题,被一鼓作气的唐军攻克。
  扶余城陷落后,邻近的四十多座城池全部望风而降。至此,鸭绿江北全部被并入唐朝版图。
   得知扶余城陷落后,泉盖男建派五万人北上增援,与唐东征军遭遇。唐军大胜,高句丽军再次损失三万余人,连带着丢失了鸭绿江北的重要枢纽——大行城(辽宁丹东,我国毗邻朝鲜的边境口岸城市)。
  控制了大行城后,接下来就是攻破高句丽的鸭绿江防线了。
  大行城被攻克后不久,李治再次改年号为总章,同年的乾封三年也就摇身一变成为了总章元年。
第七章 高句丽亡国(4)
  总章元年(公元668年),唐军向鸭绿江的高句丽防守部队发起了进攻。战斗波澜不惊地结束了。高句丽江防部队被彻底击溃,唐军渡江后一口气追击了?百多里。
  蜗牛提请大家注意一下这个数据,因为平壤与鸭绿江的直线距离也不过三百余里,更何况在鸭绿江防线崩溃后,沿途的高句丽守军已经大量逃亡。
  平壤,就在眼前!
  总章元年八月,孤城平壤被围。惊恐归惊恐,高句丽人还是表现出了应有的气概。面对着对方的优势进攻,高句丽人兵来将挡,水来土堰,一时间唐军倒也无可奈克。乍看之下,似乎倒有安市城奇迹重演的可能。
  然而,上回的安市城攻防战,天时、地利、人和。与当前的情形完全不同。
  上回东征耗时颇多,加上天寒地冻,补给不足,被迫撤兵;这次进?乃在秋季,正是收获的季节,唐军可以就地征粮,根本不用担心挨饿受冻。
  安市虽是重镇,与都城平壤相比,失守的战略意义远不及后者。前者失守,不过是少了座比较重要的城池,而平壤作为高句丽的都城,国家的象征,一旦失守,将给国内士气造成极大的打击。
  当年,李世民亲征,固然鼓舞了军队的士气,但也造成了全军行动的负担,不能全力按照军事原则来行动。此次东征由李世勣全权指挥,各部主将也都是久经沙场的大将,更没有外行领导内行的长孙无忌跳出来指手划脚,比之上一次更加灵活、主动。
   平壤被围一个月后,形势出现了转机:高句丽国王高藏派泉盖男产带着九十八名政府高极官员前往东征军营帐投降,得到了李世勣的以礼相待。
  但这并不意味着平壤投降了,因为真正的掌权者泉盖男建依然闭门不出,一心要坚守到底。
  李世勣也不着急,面对已是囊中物的平壤城,他不打算以牺牲士兵的生命为代价来换取提前的胜利。泉盖男产等人的投降已清晰表明:城中大部分人已经丧失了坚守的信心!
  泉盖男建除了坚守不出外,还不断派兵出城攻击。可惜他这样做只是在不断浪费自己原本就不多的本钱——只见出来的,没见回去的。
  即便如此,泉盖男建仍然坚持顽抗到底。可问题是他不愿投降,手下人却不打算陪他同生共死。手握重兵的信诚(一个醉心俗世的和尚,信诚是他的法号,因为作战勇敢又表现得忠心耿耿,很受盖泉男建的信任)在审时度势后,果断做出决定——投降!
  信诚暗中派人晋见李世勣,表示愿意充当内应。双方迅速达成协议:信诚将在五日后打开城门迎接天兵入城;李世勣保证他的安全以及日后的前程。
  在约定的时间,平壤各城门同时大开,唐军欢呼着入了城,烧毁了城墙上的各个城防碉堡。只花了极短的时间,唐军便控制了平壤城,生擒高句丽王高藏和流亡高句丽的末代百济王扶余丰。
  见大势已去,泉盖男建决心与平壤城共存亡。结果刀还没来得及砍下去唐军便已从天而降。泉盖男建被俘。
  立国705年的高句丽就此亡国。
  东征军将士带着俘虏凯旋而归,在京城的郊外,接到圣旨:将高句丽国王等高级俘虏直接押往太宗昭陵。
  在历经了二十三年的漫长等待后,长眠于地下的太宗皇帝终于满意地看到儿子替自己完成了未遂的心愿——东北亚被大唐牢牢地握在了手心里。
  总章元年(公元668年)十二月,李治和珠帘后的武后在含元殿满面春风地接受了东征军总司令李世勣的献俘仪式。
  仪式结束后,李治对相关人等及新增国土做出了具体安排:
  高句丽王高藏虽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但长期充当傀儡,并无实际过错,被免于处罚,授予编外司平太常伯(算是编制外工部尚书)的官衔(有级别无实权);
  泉盖男生被封为右卫大将军;
  泉盖男产被封为司宰少卿(皇家大酒店副总经理,负责国宴和后宫饮食);
  接应大军入城的信诚大和尚被封为银青光禄大夫(从三品文官,非领导职务,李世勣果然没有食言);
  负隅顽抗的泉盖男建和扶余丰分别被流放黔中和岭南;
  李世勣及以下参与东征的文武官员均按功劳高低被分别封赏;
  为巩固对高句丽的统治,在原高句丽国土上设置府、州、县三级行政单位,共计九个都督府、四十二个州、一百个县。在平壤设立安东都护府,统辖全部府州县。派新晋升为右威卫大将军的薛仁贵以检校(代理)安东都护的名义率领二万人马驻守高句丽。
  战争的胜利并不意味着结束。虽然国家已亡,国王被擒,但许多高句丽百姓不愿改换国籍。不少人还聚众起兵,武装反抗唐朝的统治。
  薛仁贵打仗是把好手,但他更擅长正规军间的较量,而不是与游击队玩躲猫猫。尽管他已竭尽全力,但还是无法维持高句丽局势的稳定。
  有鉴于此,李治发布了一道釜底抽薪的命令:筛选三万八千两百户比较富足或者人丁兴旺的高句丽居民,将其分别安置在江南、秦岭以南和长安以西的空旷地区,为大唐拓荒;以贫困且老弱人士为主的家庭则继续留在高句丽故土内,受安东都护的管辖。
  这样一来,薛仁贵同志的工作果然轻松了许多,东北方也逐渐安宁了下来。
第七章 高句丽亡国(5)
  总章二年(公元669年),太子太师、司空李世勣病重。为表示安抚,李治将他所有在外为官的子孙全部召集回京,以便床前尽孝。
  李世勣的表?非常奇怪。凡是皇家御赐的药物,李世勣都是恭敬地接受并立即服用;但若是家人请来瞧病的,无论是正儿八经的医生还是装神弄鬼的巫婆神汉,李世勣一概不准放进门来。
  面对心急如焚的家人,李世勣坦言了自己的想法:
  我本是山东一个种田的粗汉,三生有幸,遇到了明主,位列三公,得到了这种想都不敢想的富贵;拼杀一生,居然还能活到近八十岁,这都是上天冥冥的保佑。如今若是上天要收我回去,也是命中注定,怎能再向医生乞活?
  话说到这份儿上,家人也只能垂泪作罢。
  同年十二月,司空、太子太师、英国公李世勣病?,年七十六岁。入殓当天,李治在西汉未央宫遗址的阁楼上遥望相送,失声痛哭。为表彰李世勣灭东突厥和薛延陀等汗国的不世之功,他下令将其陵墓按照阴山、铁山和乌德鞬山的形状修建。因李世勣长子李震已过世,特命由其子李敬业继承祖父的爵位。
  呜呼,一代名将就此谢幕!
  和李靖相同,李世勣也是早年以战功扬名,后入朝辅佐君王。二人在为官与处世的哲学方面也颇为一致:坚决不做出头鸟,高调做事,低调做人,只求一生平安。
  只是李世勣比李靖更加通晓人情世故,善于揣摩主上的心理,且行事更为谨慎。被贬时,他二话不说?立即奉命上任。李治时期,他从不公开对政务发表意见。但是当李治私下试探他时,他却毫不含糊,旗帜鲜明地站在了皇帝一边。在随后的一系列战争中,无论是后方统筹还是前线坐镇,他都表现神勇。更难能可贵的是,完成任务后,他立刻老老实实地回到家里,从不居功自傲。
  这么能干、忠心又谦逊的人才,如何能不重用?
  可是,李世勣真的是这样地表里如一吗?
  要说这李世勣,确实是重情义。自打他跟随李密投降了李渊父子,此后不管是自己被俘还是被人以亲人的性命相要挟,他都一心一意地跟着老李家,从未产生过动摇。
  ?姐姐生病。身为尚书仆射,他亲自为姐姐熬粥,以至于胡子被风吹起的火苗烧到。姐姐十分过意不去,劝他:“家中有这么多仆人,何必如此辛苦?”李世勣的回答却让姐姐当场落下泪来:“并非家里无人。只是姐姐年事已高,我也已年迈,二人都已土埋半截,就算是想经常给姐姐煮饭,又能再煮上几次呢?”
  应该说,李世勣人品确实不错,但也仅限于道德品质。至于官场表现,那完全另当别论。
  且不说李世民逝世前与他的那段勾心斗角,就是在玄武门之变前后那段风云变幻的时期,李世勣和李靖也是践行发扬明哲保身的原则,绝不接近任何一方?每日除了上下班外绝不在工作岗位多逗留半分钟,也从不和人议论时事。
  高宗时期,他越发地小心谨慎。作为前辈,他还很乐意提携优秀的年青官员,只是他的教导大都无关业务。
  渭南县尉刘延祐二十岁不到就进士及第,在首都特别行政区同级官员中排名第一,可谓前程似锦。李世勣也很看好他,曾劝他说:“你年纪轻轻便有如此盛名,以后更要加强自我约束,不要总想着爬到别人头上去。”
  瞧这话说的,不知道的还真以为李世勣是在妒忌,于是便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实上,了解他的人都知道,李世勣说的可都是大实话。
  其实正是中国人奉行了若干年的中庸之道:不落人后,不超人前。与同事相处,最好就是大家都差不多,一旦比别人先进许多,即使是自己辛苦努力的回报,也会有人(而且是不少人)说风凉话,猜测你是通过非正当途径得到的“超额利润”。于是先进者会被孤立和疏远,不再被原先的群体所认同和接纳。
  这还算好的,若再有人妒心大发,串通起来诬告一把,即使不家破人亡,也势必会不得安宁。在一人专制的皇权制度下,这种例子实在是太多太多。
  为了能有个圆满的下场,以李世勣为代表的聪明人索性装傻充愣当哑巴,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反正我老?实实干活,别找我麻烦就成。
  但是人就免不了嫉妒,对于比自己牛叉许多的人难免会产生酸溜溜的感觉。强人自有他的道理,或许是天生脑袋好使,或许是付出了更多的努力,又或许是上面有人。发现了差距,不管服不服气,事实得承认,竞争要良性。更何况,优秀的人也不是全方面优秀,落后者也并非一无是处。人们如果能够认清方向并踏实努力,即使不能超越追赶的目标,也一定能大大超越原来的自己。
第七章 高句丽亡国(6)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