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开国十大元帅-叶剑英传

_20 《叶剑英传》编写组(现代)
方有了合同约束,劳资关系逐步走上正轨。资本家和工人从思想上弄清了只 有在生产的发展中才能使双方获得利益的道理,因而纠纷减少了,生产积极 性也更高了。
叶剑英、彭真和政府有关部门还采取由政府投资、银行贷款、开辟原料 来源和产品销路等办法,从经济上对公私营企业给以实际的帮助,解决企业 生产中的困难。
为了解决“城乡互助,内外交流”问题,叶剑英紧紧抓住了沟通城乡贸 易这个环节。市政府成立了城乡贸易指导委员会,积极地发展同许多地区的 贸易关系。1949
年 6 月,在叶剑英的直接领导下,市政府工商局举办了工业 展览会,邀请华北各地和其他解放区派代表团来北平参加,举行各种座谈会,
交流情况,了解对方的需求。叶剑英在贸易座谈会上就工业、农业和商业的 相互关系及贸易工作的重要性,作了重要讲话。他说:“在恢复和发展生产
的任务中,中心工作当然是发展工业;但要更好地发展工业,就必须重视发 展农业生产;农业生产发展之后,能供给城市以原料和粮食,能提高购买力,
扩大市场。在这里,城市要供给农村以农具、肥料等生产资料。为了工业农 业的发展,城乡必须互助。而工业农业经济,又需要经过商业才能沟通起来。
如果工农业产品没有销路,工农业生产就不能继续发展。因此,只有正确地 指导贸易,发展贸易,去扩张销路,才能发展工农业。”叶剑英的这些见解,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也符合当时北平经济建设的实 际,对于正确地发展生产起到了指导作用。展览会开得很成功。北平市与各
地成交了大批货物,开始建立了与各地交换物资的关系,扩大了北乎市工业 生产的原料来源和产品的销售市场,促进了生产的发展。经过半年多的时间,
北平市的生产得到迅速发展。公营企业的生产率有明显提高,私营企业的产 值也有了迅猛增长。
叶剑英在大力抓好北平城区各项工作的同时,对北平市郊区的工作也给 予了应有的重视,倾注了心血。
解放之初,郊区的土地问题尚没有获得妥善解决。农民们对生产抱着观 望的态度。叶剑英经过调查了解,责成市政府负责郊区工作的部门,尽快制
订相应的政策。不久,市政府宣布了土地“谁种谁收”的暂行政策,安定了 农民的生产情绪。政府给郊区农民贷款人民币 2000 万元,帮助他们购买农
具、种子、牲畜、肥料等。同时,组织兴修水利,打井修井,抗灾救灾。清 明节时,又发动群众植树,号召“一人一株树”,扩大城乡绿化面积。市政
府成立了郊区土改委员会,俱体领导郊区土改工作。经过近 1 年的时间,市 郊各区土改工作先后完成,生产进一步得到发展。
五发展科学教育事业
北平市作为文化古部,文化、教育、卫生等事业具有一定的基础。但是, 要按照共产党的政策来发展这些方面的事业,需要做许多艰巨的工作。
在教育事业方面,叶剑英同彭真等一起,首先研究了大学教育问题。1949 年 3 月上旬,他们提出了“关于公立大学的几个方针问题的意见”和“关于
私立大学的处理办法”。对于公立大学,实行“抓紧思想领导”、“进行合 并”、“迁移校址”等方针。对于私立大学,根据不同的情况给予不同的处
理,有的和公立大学合并,有的继续维持私办,有的实在办不下去,若校方 主动提出,可以实行接管。他们将这些意见向党中央作了请示报告,得到批
准,即付诸实施。
在中小学教育方面,叶剑英提出。必须按照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建立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教育内容,培养具有为人民服务思想和专门知识技
能的人才,以此为改造和发展北平市中小学教育的目标。为了有步骤、有计 划地实现这一目标,市政府对各中小学采取先维持原状,按时开学,再有步
骤地进行接管与改革。改革先从行政方面着手进行。在公立学校中实行机构 精简,撤换思想反动的或不称职的少数教职员。在经济上做到公开、节约,
杜绝贪污现象。在教学上,废止旧教材,使用新教材,增设新的政治课,对 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并逐渐建立起民主管理制度,启发学生树立民主自觉的
学习精神,扫除国民党时代对学生实行封建法西斯式控制的现象。
为了团结并改造旧教师,市政府协助教联筹委会举办各种讲座、座谈, 成立政治、国文、历史等学科的研究组织,并举办暑期学习会,将中小学教
员集中起来进行短期培训、学习。市政府还对家庭贫苦或因家在外地而断绝 了经济来源的学生,发给临时救济金,以保证家境贫寒的优秀学生获得求学
的机会。1949 年 6 月上旬,叶剑英出席北平市中小学教职员代表会议,在讲 话中对中小学教育工作者们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要给予新的一代科学的、
而不是愚昧落后的教育。二是要用新的道德来教育新的一代。三是要努力帮 助农民及其子弟提高文化水平。他还要求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加强自身的学
习,努力提高教育能力和水平。
在卫生事业方面,叶剑英领导市政府,重点开展了防疫、环境卫生、医 药救济、学校卫生等工作。解放前,北平城内包括天安门广场、东西长安街
等,到处都是成堆的垃圾。各级政府机关人员深入基层、居民中间,进行总 动员,突击大扫除。在 3 个月的时间内,全市清除了国民党统治时期多年积 下来的垃圾
20 多万吨,粪便 20 多万斤。与此同时,在城市和郊区对群众普 遍进行了防疫注射,给 5 万多名群众进行了免费治疗。
叶剑英在北平期间,还出席了一系列全国性会议,并在这些会上发表了 重要讲话。4 月 18 日,他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
式上讲话。他重点向大家介绍了时局特别是与南京政府进行和平谈判的情 况,同时要求青年一代发扬毛泽东主席倡导的愚公移山的精神,继续同帝国
主义和封建主义势力作斗争。他还要求青年们讲卫生、讲体育、讲学习,努 力完成历史赋予青年一代的使命。7 月 2 日,叶剑英出席全国艺术工作者代
表大会开幕式并发表讲话。他指出,文学艺术战线是一条重要的战线,文学 艺术工作者应该担负起肃清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残余,教育人民的任务,为
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7 月 14 日,叶剑英在全国第一次科学会议筹
委会正式会议上致词。他提出,一个真正的人民的科学家,要有坚定的人民 立场,老实的科学态度,科学队伍要真诚地团结起来,积极地为人民工作。
六廉洁奉公
“政者,正也。”叶剑英在领导市政建设中,要求政府的工作人员正人 先正己,搞好自身建设,廉洁奉公,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他自己作为一
市之长,则率先垂范,克己奉公。不论在工作上和生活上,不搞特殊化,不 贪图物质享受,保持入城前艰苦朴素的作风。
有一天,军管会物资部长童陆生找到叶剑英:“报告参座,现在物资部 分配得差不多了。我给军委机关分了一批东西,其中有些被服和办公用具,
每个领导干部都分配一点,您要点什么?”
“我?什么都不要。”叶剑英这阵子忙于给各单位分配物资,自己从未 想到要分点什么。
“我是正式向您报告这事,不是随便说的。”童陆生认真地说。 叶剑英抿着嘴笑了:“我是军管会主任,又是市长,领导接管了这些物
资,怎么能自己给自己分配呀!”市长正式地作了答复。 叶剑英领导接管的旧北平市党政军机构的物资,在仓库里堆积如山。其
中,有各种各样的高级家具,有成千上万件毛毯、被服,还有珍奇古董、名 人字画,他一件不要,两袖清风,廉洁奉公,以实际行动体现了中共七届二
中全会关于进城以后,要保持艰苦奋斗作风的精神,为军管会和市政府全体 同志树立了榜样。
在廉洁奉公方面,叶剑英“以身先之”,也要求下属这样做,决不许任 何人“以身害之”,即使是小事也不放过。市政府有一个留用的旧职员,经
常看戏不买票,戏院很有意见。事情反映到叶剑英耳朵里,他一了解,这个 人还有其他腐化行为。于是,果断决定将他开除了,并下令将此事登载在《人
民日报》(北平版)上,以便教育更多的人。
有一次,北平警备司令部副政委莫文骅,找到叶剑英,请求给警备部队 值勤的战士们批几辆自行车。未想到,这点小事,叶剑英反倒认真起来。
“哪里有自行车?”
“警备部队守卫的一座仓库里就有一批车子。可战士们一辆也没有动 用。他们成天跑路,能不能给他们解决几辆值勤用车?”
叶剑英沉吟了一会儿,说:“战士们自觉遵守纪律的精神,很使我感动。 批一些车子给他们,以便值勤,完全应该。可是,现在要东西的单位太多。
我们军管会所属单位应该以身作则,起模范作用。宁肯自己吃点苦,也要尽 量把东西分给别的单位才好。”他说到这里,用手指了指莫文骅,又指指自
己,笑着说:“我们之间的个人关系很好,但是不能私相授受啊!老莫,你 说对吗?”
莫文骅觉得叶剑英的话十分在理,当即表示:“参座讲得很对,我们是 应该高风格,先人后己。”
“我不批车子,部队不会有意见吧?”
“不会的。部队进城以前,进行过政治纪律方面的教育和大讨论,开展 了‘评入城资格’的活动,觉悟都有很大提高。他们感到,能入城参加警卫
工作,是一件十分光荣自豪的事。有些没被评上入城资格的战士,还哭鼻子 哩。”
叶剑英听了,哈哈笑起来。
七与南京国民党政府代表团和谈
人民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迫使蒋介石向中国共产党发出了虚伪的求和 声明,企图用缓兵之计,阻止人民解放军渡江南进。中国共产党为了迅速结
束战争,实现真正的和平,减少人民痛苦,同意在“惩办战争罪犯”、“废 除伪宪法”、“废除伪法统”等八项条件的基础上,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
1949 年 4 月 1 日,双方在北平开始谈判。中国共产党参加谈判的首席代 表是周恩来,代表有林伯渠、林彪、叶剑英、李维汉、聂荣臻。国民党方面
的代表是张治中(首席代表)、邵力子、黄绍竑、章士钊、李蒸、刘斐。
在这次正式谈判之前,叶剑英奉中共中央之命,以他特有的谈判经验和 魄力,在北平多次接待了南京方面的代表及有关人士,磋商和谈的有关事宜,
为双方的正式谈判铺平了道路。
1 月下旬,南京国民党政府代总统李宗仁和白崇禧派出他们的私人代表 刘仲华、黄启汉到达北平,求见中共中央的领导人。叶剑英根据党中央的指
示,在颐和园接见了他们,并进行了长时间的谈话。黄启汉、刘仲华介绍了 蒋介石下野的经过,以及李宗仁、白崇禧的处境和政治态度。他们谈到:李、
白同意以毛泽东主席 1 月 14 日《关于时局的声明》中指出的“惩办战争罪犯” 等八 条为基础,进行和平谈判。特意先派他们来北平同中共进行联络,表示
“求和诚意”,希望中共方面能尽早与李、白进行谈判。李、白愿与中共达 成默契,在京沪一带作战中与中共军队相配合,具体方案要等待叶剑英参谋
长指教。叶剑英认真听取了黄启汉、刘仲华的谈话,对他们表示:欢迎你们 到北平谈和平谈判问题。在当前的形势下,虽然中共完全可以用武力彻底消
灭国民党反动派,但我们仍然愿意同国民党南京政府和任何国民党地方政府 或军事集团进行和平谈判。他提醒国民党方面的人士要识时务,顺应潮流,
向人民靠拢,才有光明的前途。叶剑英同黄、刘谈话以后,立即将谈话内容 电告中共中央。周恩来以中共中央名义起草回电,肯定叶剑英同黄启汉、刘
仲华的谈话,指示要加强对桂系军阀的工作,加强对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内部 的分化瓦解。如果李宗仁、白崇禧确有接受毛泽东主席所提八条和反对美、
蒋的真意,就应当采取切实的行动。据此,叶剑英再次同黄、刘谈话。商定 刘仲华留在北平负责联络。黄启汉返回南京后,向李宗仁汇报了在北平见到
叶剑英的情况及谈话内容。李宗仁高兴地说:“总算很快就搭上了关系。”①
2 月上旬,叶剑英在百忙中接见了以大学教授和国策研究会人员为主组 成的“南京人民代表团”。叶剑英耐心地听取了他们的意见,并进行了友好
谈话,要求其为实现真正的和平而作出自己的努力。中旬,李宗仁政府又向 北平派来一个由主和派和上海资产阶级代表组成的“上海和平代表团”,其
成员是颜惠庆、章士钊、邵力子、江庸。代表团来平前,叶剑英即通知南京 方面三条注意事项: (1)双方谈话要守秘密,非经许可不得向报界发表;
(2)不准新闻记者随行; (3)以私人资格来平,不得代表政府。2 月 14 日,代表团飞抵北平。15 日,叶剑英到六国饭店会见 4 位代表。下午,设宴
招待代表团和同机到达的全体人员。然后,又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分别同代 表团成员进行了个别谈话。除和平谈判这一主题外,还有关于南北通商、通
航、通邮、通电等问题。颜、章、邵、江都向叶剑英表示了自己的意见。他
① 黄启汉,《一九四九年和谈回忆》,1980 年 1 月。
们的共同立场,是使革命带上温和色彩,南北议和,承认中共领导,排斥蒋 系,容纳桂系及江浙资产阶级。叶剑英对他们说,蒋、宋、孔、陈四大家族
发动的和谈,是美国指使下的和平攻势,并无和平诚意。现在,蒋介石、顾 祝同、孙科等正在美国策动下积极备战。中国共产党向来是主张和平的,蒋、
宋、孔、陈四大家族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是发动战争、祸国殃民的罪魁祸 首。现在要和平,必须在中共提出的八条基础之上,特别是第一条惩办战争
罪犯的基础之上,才有可能获得。叶剑英告诉他们,中共正在和各民主党派 商量战犯名单及其他和谈的有关问题。一俟准备就绪,即将通知南京政府,
约定时间地点,开始谈判。你们几位以私人资格先来商谈,中共甚表欢迎。 你们的意见,都将转达给中共中央。
叶剑英同 4 位代表商谈历时一个星期。接着,毛泽东和周恩来又在西柏 坡接见了他们,就和平谈判等问题广泛地交换了意见。毛泽东并请代表团转
交给李宗仁一封信。2 月底,代表团返回南京,被各界称之为“和平使者完 成了使命”。4 月 1 日,中共同南京政府经过 3 个月的反复联系、商讨的和
平谈判,终于在北平举行。谈判共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 4 月 1 日至 12 日,双方代表就各项问题广泛进行商谈,其中主要的是战犯问题和人民解放
军渡江问题。中共代表坚持无论和谈成功与否,人民解放军都必须渡过长江。 但在战犯处理、对待国民党政府和军队人员以及联合政府组成等问题上,中
共代表表示可以照顾到国民党各方的情况,给予宽大处理。在谈判过程中, 叶剑英还以北平市长身份,就北方和南方之间恢复通航、通邮及商业联系问
题,同国民党方面的代表交换了意见,欢迎他们在这些方面发挥作用。4 月
13 日至 15 日,谈判进入第二阶段。中共代表团在吸收南京政府代表团提出 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国内和平协定草案》。经过双方会商,达成《国内
和平协定》。中共代表团宣布 4 月 20 日为南京政府最后签字日期。
4 月 20 日,南京政府决定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4 月 21 日, 毛泽东和朱德向人民解放军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这样,叶剑英同中
共其他几位代表的和平谈判使命便告结束。
南京国民党政府虽然拒绝和平,但它的下属并不都是铁板一块。叶剑英 利用一切有利的条件和机会,争取尚未解放地区的国民党将领弃暗投明。他
听说原国民党北平市警备司令周体仁,要求回云南老家,便设宴款待,并请 他带信给过去在云南讲武学校的校友、国民党云南省政府主席卢汉,劝他认
清形势,顺应潮流,靠拢人民。卢汉在昆明认真考虑了叶剑英的传话,并设 法通过关系,与叶剑英取得联系。1949 年冬,在人民解放军大举进军西南的
情况下,卢汉决心起义。起义前夕,他派出亲信取道香港到达广州,向叶剑 英汇报起义打算。叶剑英立即将情况转报中共中央,中央很快作了具体安排。
12 月 9 日,卢汉率云南国民党地方组织、政、军系统成功地举行了起义,云 南人民获得了和平解放。在云南起义前后,叶剑英还派人争取了过去在粤军
中的老同事、国民党军第十八兵团中将司令李振,在成都前线起义,加速了 国民党军队在成都战役中的失败。
第二十五章解放广东
一“泉水”
1949 年 7 月,中共中央为了加强对广东、广西地区党政军工作的统一领 导,决定组建新的中共中央华南分局。8 且 1 日,中央任命叶剑英为华南分
局第一书记,张云逸为第二书记,方方为第三书记。华南分局隶属华中局领 导。随后,中央和军委又任命叶剑英兼任广东军区司令员、政治委员。中央
军委还决定,将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第四野战军第十五兵团作为一个临时 性的独立兵团,由第四野战军统一指挥,在叶剑英和两兵团负责人带领下,
向广东挺进。叶剑英离开北平之前,毛泽东几次找他谈话,就解放广东、广 西问题作了重要的指示。他告诉叶剑英,这次南下,先到江西赣州同四兵团、
十五兵团负责人及方方等人会合,然后召开会议,着重解决好党、政、军领 导机构的组成和各级干部的配备、解放广东的作战步骤、接收及管理广东的
各项政策、准备对付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和军事干涉等八个方面的问题。毛 泽东特别强调了团结问题,要求叶剑英和南下的同志,对原华南分局及各级
党委在广东工作的成绩要有恰当的估计,要处理好南下的部队官兵、地方干 部同当地干部之间的关系。
叶剑英向毛泽东汇报了南下的准备工作情况。他觉得干部不足是一个突 出的问题,并风趣地说:“主席,华南解放晚,别处都把干部要走了,剩下
能分配给我们的干部太少了,好比我们客家话中的‘水尾田’,流到最后剩 的水就不多了。您看怎么办?”
毛泽东一听笑了。他借叶剑英的比喻,也很风趣地回答:“‘水尾田’ 是‘水尾田’,但那里有一股泉水嘛。”①
毛泽东话音刚落。两人开怀大笑起来。叶剑英心里明白,毛泽东讲的“泉 水”,是指以方方为主要领导的原华南分局、两广纵队和人民群众,在那里
蕴藏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才资源。
毛泽东要求叶剑英自力更生地解决干部问题,同时也指示中央组织部尽 力为华南多分配一些干部。中组部从北平、山东、华北军大及一些大学生中,
挑选了一大批干部,陆续输送到华南。
① 叶剑英在中共中央华南分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1952 年 6 月 30 日。
二赣州会议定大计
1949 年 8 月 9 日,叶剑英离开北平南下,经武汉、九江、南昌等地,于
9 月上旬到达江西南部的赣州。赣州是一座具有二千多年历史的古城。发源 于武夷山脉和南岭山脉的贡水和章水,在这座城边汇合,成为赣江。此城距
广东北部边境约百余公里,是江西至广东的要冲。在叶剑英到达赣州之前, 参加解放广东的军队、地方的负责同志遵照党中央的指示也部陆续到达赣州
会师。他们之中有: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负责人陈赓、郭天民、刘志坚;第 四野战军第十五兵团负责人邓华、赖传珠、洪学智;原华南分局书记方方;
两广纵队负责人曾生、雷经天等。大家从四面八方汇集到一起,重任在肩, 都感到格外亲切和激动。他们在叶剑英的主持下,就解放和接管广东城乡的
一系列重要问题,开始进行紧张的运筹。
军事行动,是摆在众人面前最紧迫的问题。9 月 7 日,叶剑英首先主持 召开作战会议,分析敌情,制订广东战役作战方案。根据从各方面获得的情
报,广东守敌连同由闽、赣逃粤的国民党军第十二、第四兵团在年,共 3 个 兵团 11 个军约 15 万人,统由华南军政长官公署司令长官余汉谋指挥。其第
四、第二十一两兵团共 7 个军,沿粤汉路韶关至广州一线布防,企图阻止解 放军南进;其第十二兵团的两个军位于潮安、汕头地区,策应粤北作战;另
有两个军位于湛江、海南岛,保持其退路。叶剑英和陈赓等人根据敌情,决 定:依照军委意图,先消灭北江、东江一带国民党军队,进占曲江、惠阳,
创造条件,争取和平解放广州。如果国民党军队在广州顽抗,则坚决以武力 消灭之。为了达到战役的突然性,各部队必须于 9 月底以前到达预定地域集
结。十五兵团集结于江西南部的南康、信丰地区;四兵团集结于广东北部的 南雄、仁化、汝城一线;两广纵队集结于江西省兴国县以南地区。
作战会议根据敌情可能发生的变化,制订了两套作战方案。一是,如果 敌人扼守曲江、英德之线顽抗,四兵团主力则沿粤汉路向南攻击前进,十五
兵团则由集结地域插至英德或其以北地区,断敌退路,争取歼灭国民党军 4 个军的兵力。两广纵队经惠阳向南迂回,并相机占领惠州,视情况必要时以
一个军加强之。原华南分局领导的地方武装则积极向潮汕方向佯攻,牵制与 迷惑敌人。二是,如果国民党军集中兵力据守广州、虎门等地,四兵团则沿
粤汉路南下进至广州以北、以西,十五兵团进至广州以东,两广纵队插至广 州以南,截断广州、虎门之间的联系,合力聚歼广州之敌。
作战会议之后,叶剑英与陈赓联名将战役计划上报中央军委及四野总 部。中央军委于 9 月 12 日由毛泽东复电叶剑英、陈赓:“两兵团第一步集结
并休息数日,第二步齐头进至曲江、翁源地区并休息数日,第三步协力夺取 广州,除此以外均同意。”叶剑英和两兵团负责人根据军委的指示,立即部
署了军队的行动。
关于军队的指挥问题,第四野战军总部在 7 月下旬曾指示,由四兵团军、 政首长指挥两兵团的行动。自叶剑英到来以后,两兵团负责人一致请他统一
指挥。叶剑英考虑到自己是分局第一书记,不仅要管军队,还要管地方的事 情,难免分散精力,便仍坚持由陈赓统一指挥两兵团和两广纵队的作战行动,
并将这一意见上报给中央和华中局,得到批准。至于军队系统和华南分局的 关系,各兵团负责人都表示接受华南分局领导。凡属带方针性问题和全盘计
划都提交分局讨论,以取得党、政、军、民的一致配合,不再另组前委。
野战部队的行动计划确定以后,叶剑英又同方方一起,制定了广东地方 武装配合作战的计划。该计划对潮汕、惠州、西江南北岸、茂名等地的配合
作战问题,作了具体布置。叶剑英、方方向广东各区党委强调:“此次华南 解放战争,是华南最后彻底解放的一战。各地务必在党、政、军、民中,充
分动员,做好参战、支前工作。”①
9 月中旬,叶剑英主持召开了三次华南分局扩大会议,着重解决华南地 区党政军统一协调问题,以及后勤和支前工作问题。参加会议的有军队和地
方各方面负责人。在讨论中,大家感到,几十万大军入粤作战,后勤、支前 任务十分艰巨,所需要的粮食、油盐、菜蔬、草料、木柴、交通工具、民工
担架,数量都很大,要在短期内迅速筹集和动员起来,困难确实不小。此外, 两兵团官兵的夏衣都已破烂,急需更换,仅胶鞋就缺 20 多万双。
面对这些问题,叶剑英提出,地方和部队都要发挥积极性、主动性。一 方面,地方党、政、民在这一时期必须集中一切力量,用尽一切办法,努力
完成支前任务;另一方面,部队不要坐等,完全依赖地方的支前工作,而应 随时协助地方筹措粮草,动员民工,组织运输,并准备在必要情况下自己直
接就地筹粮。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不误战机。为了切实保证支前任务的顺利 完成,叶剑英主持华南分局作出了《关于支前工作的决定》。决定对支前工
作的任务、困难作了具体分析,对于支前的组织领导、粮食的筹集、民工担 架的动员以及公路、桥梁的修建部作了具体规定。决定要求广东全省特别是
粤北全区各级党政机关,必须将支前工作作为目前最重要最紧急的中心任 务,各方面的工作,都应围绕着这一中心任务来进行。
① 叶剑英、方方:《关于解放广东部署给各区党委的指示》,1949 年 9 月 15 日。
三与林彪的分歧
建立和健全组织机构,配备好干部,是摆在叶剑英面前的又一个重要问 题。他遵照中共中央的意图,经过反复思索,并与分局的负责同志们多次商
量,确定:广东省政府由叶剑英任主席,方方、古大存、李章达为副主席; 广州市军管会由叶剑英任主任,赖传珠、王作尧为副主任;广州市政府由叶
剑英兼市长,李章达、朱光、梁广任副市长,并安排对革命事业有贡献的一 至二位民主人士任副市长;广州警备司令部由十五兵团兼任。其他的机构设
置和干部安排,如省政府委员和广州市军管会成员的组成人选、广东各军分 区的划分以及广州卫戍部队、警备部队配置等等,也进行了商拟,统一了认
识。这些人事安排,都先后得到了中央的批准。时剑英还根据中共中央的指 示,召集华南分局和野战部队的负责人详细研讨了有关城市接收、城市管理、
外事工作等方面的政策,并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从 9 月 21 日开始,华南分局 在赣州召开干部大会,由叶剑英作综合报告,陈赓作军事问题的报告,方方
作了关于广东情况的介绍,两兵团的其他负责人,两广纵队负责人,粤东、 粤北、赣南三个区党委的负责人,也在会上讲了话。叶剑英在报告中谈了任
务和情况、城市政策、城市管理、团结会师、加强领导等五大问题。他首先 介绍了全国解放战争的大好形势,提出了解放华南的任务、途径和办法。同
时还提出了准备对付帝国主义可能发动的武装干涉和封锁的任务。他强调城 市管理要严格执行政策和纪律。最后,在谈到团结问题时,他说:“团结会
师,这是中央所再三指示我们的”,“团结问题要特别注意”,“现在是五 湖英雄集中在一起,要把英雄主义发挥到集体上去,要正确而恰当地去处理
事情。全体干部要团结起来。”①
叶剑英的这个报告,集中体现了 10 多天来一系列会议的主要精神,对广 东的解放及其以后各项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9 月 28 日,叶剑英和陈赓联名签发了《广州外围作战命令》,命令通报 了敌情,分析了粤敌今后的动向,下达了迅速解放全广东的任务。命令规定:
为便利作战指挥,以四兵团为右路军,十五兵团(欠四十八军)为左路军, 两广纵队、粤湘赣纵队、粤中纵队组成为南路军。命令对各路军的进军方向、
路线以及相互之间的协同,作了详细部署。
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的开国大典在北京举行。 叶剑英在赣州,从收音机里收听了这一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盛典的实况转
播。赣州市也举行了有解放军指战员和人民群众数万人参加的庆祝大会。在 这欢乐的时刻,叶剑英和南下的 20 多万指战员无不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振奋,
同时更加感到了肩上责任的重大。
从 10 月 2 日开始,各路军按照预定的部署,向余汉谋集团发起进攻,广 东战役正式打响。经过勇猛战斗, 10 月 7 日,右路军攻占粤北重镇曲江。
左路军亦于 10 月 6 日和 9 日进占翁源、新丰。南路军则沿和平、龙川、河源 向前挺进。10 月 10
日,人民解放军推进到清远、佛冈地区,眼看广州指日 可下。就在此时,第四野战军司令员林彪,忽于 10 月 10 日 7 时致电军委,
“建议陈赓兵团即由现地(英德、韶关线)沿公路直向桂林、柳州之线前进, 借以增大消灭桂敌的计算”,并称“目前似应以集中兵力歼灭白兵力为主”。
① 叶剑英在赣州干部会议上的讲话,1949 年 9 月 23、24 日。
林彪对当时形势和敌情的估计是:由衡宝南退之敌军七军、四十八军主力共
4 个师,已被四野部队包围于祁阳以北地区,敌其他各军亦正回头北援。韶 关至广州线之敌主. 力正向铁路以西撤退,广州必将放弃。
中央军委鉴于这种情况,于同日 23 时复电林彪、邓子恢及叶剑英、陈赓:
“完全同意陈赓兵团即由韶关、英德之线直插桂林、柳州断敌后路,协同主 力聚歼白匪”,“邓华兵团及曾生、林平等部,独立相机奔取广州。如何部
署,由叶、方、邓、赖筹商电告。”
林彪仍不满意中央军委关于“相机夺取广州”的指示,在军委复电后的 第二天即 10 月 11 日 10 时,他又向军委发出长达 1000
多字的电报,极力坚 持他不打广州的理由,认为:“为了广东之敌不退回广西,则我应暂不继续
进攻广东”,“首先达到歼灭广西之敌,然后在军政配合下,以四野部队解 决广东之敌。”如果目前拿下广东,在交通、供应、财政、军事等各方面都
对我军不利。“仅仅只有在政治影响上能有较大的收获,但实际的得失相比 并不合算”。因此,“建议陈、邓两兵团皆勿继续南迸,而以邓之两个军监
视广东敌人”,“陈赓部则西进,参加广西作战。只要广西敌被歼,很多敌 人皆可争取和平解决。故歼广西之敌,已成当前时局的中心环节。”“无论
祁阳以北之敌能否被歼,目前我军仍不宜攻占广东。”
叶剑英和四兵团、十五兵团负责同志收到中央军委 10 日 23 时电后,立 即进行认真的讨论研究,认为林彪估计广州之敌会向广西撤退集中,判断有
误。据当时从香港等地得到的情报,敌人是打算在广州外围抵挡一阵,然后 继续南逃,退入海南岛或从海上逃跑。而我军又正高速向广州挺进,战场形
势对我十分有利。如果此时四兵团丢开广州,西入广西,不仅广州一时不能 攻下,到广西也会由于路程太远而赶不上,难以断敌退路。有鉴于此,叶剑
英和两兵团负责同志果断地决定,直接给林彪发报,坚持四兵团先参加打下 广州,再入广西的原作战计划。电文中说:
“以目前情况,四兵团已前进到清源地区,本日在英德以南 60 里之连江 口,我先头部队正在围歼敌之两个团,十五兵团本日正围歼佛冈敌之一个团。
各兵团正以每日行 130 里以上速度向广州前进中。
“在此情况下,四兵团为贯彻执行断敌后路的任务,如向桂林,直线距 离有 1300 里,以时间计算,不如十八军、四十六军及十三兵团来得快。因此,
我们意见,四兵团不如直下三水,打下广州后不停留地用水路运输,经梧州 直取南宁。
“广州守敌增加了胡琏兵团。四兵团若不参加,仅邓、赖兵团两个军(6 个师)及曾、雷、林平部攻打,则时间拖长了。四兵团如立刻向桂林、柳州
前进,实际上仍须集结队伍重新动员的时间,一方面路远赶不上,另一方面 广州不能获得迅速解放,有两头失当的顾虑。”
这个电报是 11 日 13 时发出的。林彪收到后,于当日 21 时又致电军委并 叶剑英等人,称:“关于广东战役问题,我们意见已详本日 11
时电。在广东 敌人不与我作正面战斗的情况下,我们仍主张暂不夺取广州,以免促成粤桂 敌人之集中。”但是,对于叶剑英和两兵团负责人的来电,他也认为值得考
虑,在电报最后表示,“在对粤敌企图未判明和我军能否抓住敌人未得证实 以前,陈、邓两兵团目前仍继续照原计划向广州前进。”
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在全面研究了两广及云贵地区的敌我态势后,于 10 月 12 日 2 时和 6 时连续发电给林彪及叶剑英、陈赓等人,明确指出:“如广
州之敌并不向广西逃跑,则陈、邓两兵团仍执行原计划占领广州不变。” 林彪当天即复电毛泽东:“所考虑的诸点甚为正确”,表示同意陈、邓
两兵团继续向广州前进。①
10 月 13 日,叶剑英主持召开华南分局会议。与会同志一致表示,坚决 执行军委、毛泽东电示的方针,全力夺取广州。部队不停地向南猛进,连续
攻克敌占城镇。10 月 14 日下午,解放军攻占广州市,将胜利的旗帜插上了 五羊城头。此后,四兵团执行中央军委、毛泽东的指示,继续向南追击由广
州沿西江逃跑的余汉谋残部,于 24 日将敌第二十一兵团部及第三十九、第五 十、第二十三、第七十军等部包围于阳江、阳春间的平岗圩、白沙圩地区,
经激烈战斗,于 26 日将敌 4 万余人全部歼灭。
广东战役以后,四兵团及十五兵团一个军西入广西作战。十五兵团大部 留驻广东,在地方部队配合下,迅速追歼残敌,扩张战果,在不长的时间内,
将广东大陆全部解放。
四组织解放海南岛战役
1949 年 12 月中旬,随着广西战役的胜利结束,整个华南大陆全获解放。 这时,盘踞在海南岛(今海南省)和在湘粤桂战役后逃向该岛之敌余汉谋、
白崇禧残部,经过整顿补充,拼凑成了 5 个军共 19 个师,加上部分海军、空 军、特种兵和地方团队,共约 10 万人,在海南防卫总司令薛岳的指挥下,组
成了环岛的立体防御,企图凭借海峡天险,负隅顽抗,长期盘踞。这样,解 放海南岛就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
海南岛又名琼崖,位于南海北部,与雷州半岛隔海相望,海峡宽 11—27 海里,面积 3.3 万余平方公里,当时人口近 300 万,是中国仅次于台湾岛的
第二大岛,是华南的海上屏障,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岛上有中国共产党领导 的 20 余年来英勇坚持斗争的琼崖纵队(简称琼纵),建立了以五指山为中心
的根据地。华南大陆解放后,琼崖人民与琼崖纵队为了配合人民解放军渡海 作战,在中共华南分局和琼崖区党委领导下,一面不断粉碎敌人“清剿”、
“扫荡”,积极打击敌人,扩大解放区;一面大力进行迎接南下主力部队渡 海作战的准备工作。
中央军委对于如何解放海南岛问题,向四野及华南分局、广东军区先后 作了一系列重要指示。12 月中旬,军委明确指示,解放海南岛的任务,由四
十军和四十三军担任。1950 年 1 月中旬,军委又指示说:海南岛渡海作战, 应不依靠北风而依靠大机帆船;要充分看到解放军作战的有利条件;岛上有
琼崖纵队配合,敌人战斗力也较差;华南分局应加强对岛上敌军的策反工作, 分化几部敌军于作战时起义;争取在春夏两季内解决海南岛问题。遵照中央
军委指示,第四野战军命令第四十、第四十三军和加农炮兵第二十八团、高 射炮兵第一、第九团及工兵一部,共 10 万余人,组成渡海作战兵团,由中共
华南分局第一书记、广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叶剑英统一领导,第十五兵 团司令员邓华、政委赖传珠、第一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洪学智和第十二兵团副
司令员韩先楚具体组织指挥,发起海南岛战役。
初期,第四野战军首长根据渡海航行需要的季节、风向等方面的条件, 要求第四十、第四十三军力争在旧历年前,即 1950 年 2 月中旬以前行动,并
且要求一次能运送一个军的兵力登陆。然而,由于船只准备工作方面的困难, 加上部队缺乏渡海经验,需要进行海上训练,旧历年前行动实在来不及。考
虑到这种情况,叶剑英与第十五兵团负责人提议,经过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同 意,决定将渡海作战时间向后推迟几个月。
这期间,华南分局和广东军区电令琼崖纵队司令员冯白驹,要求其详细 报告岛上敌军兵力、布防情况和中共琼纵的战斗力及根据地分布情况。冯白
驹先后派出琼纵副司令员马白山、参谋长符振中等,带领约一个连的兵力偷 渡过海,到达广州,当面向叶剑英和十五兵团负责人汇报情况。叶剑英和十
五兵团负责人详细地了解了岛上敌情和琼纵的接应能力,研究了马白山、符 振中他们偷渡海峡的经验,认为旧历年前大规模作战虽然来不及,但可以部
分小部队实行偷渡,上岛与琼纵会合,先打小规模的运动战和游击战,并增 强岛上接应大军登陆的力量。
决心定下后,叶剑英即派洪学智到武汉,向林彪报告偷渡打算。林彪听 了洪学智的报告,没有明确表态。他让洪学智赶赴北京,直接向军委和总参
谋部汇报。朱德、聂荣臻在北京听取了洪学智的汇报后,经过研究,同意先
派小部队偷渡的计划。
1950 年 2 月 1 日,在叶剑英的领导下,广东军区和十五兵团召开了军以 上干部参加的广州会议。会议根据军委的指示和调查了解的渡海作战的各方
面情况,研究分析了解放军作战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确定了战役指导方 针。大家认为,从敌我的情况对比看,总的形势对我十分有利。敌人仓皇退
集,立足未稳,士气低落,战斗力差;解放军在全国胜利的鼓舞下,士气高 昂,同时有长期作战的锻炼,经验丰富,战斗力较强。敌军脱离人民,孤军
守岛;而解放军有琼崖纵队接应登陆,有根据地、游击区可以作登陆后的依 托,还有陆上岛上人民群众的支援,完全有胜利的信心和把握。但解放军也
有不利的因素,主要是:敌人有 30 多架飞机和 50 艘兵舰,对解放军渡海航 行威胁很大;解放军没有大规模渡海登陆作战的经验,更没有在海上同敌机
敌舰作战的现代武器和装备。根据这些情况,大家认为,要充分发挥解放军 的长处和优势,努力改变和避开解放军的短处,积极利用敌军的弱点,克敌
制胜。叶剑英和与会人员一起反复研究,制定了“积极偷渡,分批小渡与最 后登陆相结合”的战役指导方针。①不久,十五兵团根据中央军委和四野总部
的指示,组成前敌指挥部,具体指挥渡海作战。叶剑英在广州,一面掌握战 局的发展,一面全力领导支前工作。他在全省支前工作会议上,深刻而又形
象他说:“后勤、支前工作十分重要,它就像人的血管给人体的各部分输送 血液一样,要源源不断地把粮食、弹药和物资输送到前线,保证作战的需要。”
会后,在他主持下,华南分局作出了《关于支援海南岛作战的决定》。叶剑 英要求各级党政机关全力做好支前工作,一切为着争取海南岛战役的胜利。
并指定尹林平具体负责省支前司令部工作。经过 4 个多月的艰苦努力,为支 援海南岛战役共征集和修装了帆船 2600 余艘,动员船工 1.2
万余人,修建公 路 3200 余公里、桥梁 94 座、渡口 6 座,征集粮食 7000 余万斤,动员民工
96 万余人、牛车 4.5 万余辆次,运输了大批的物资。 渡海作战部队积极贯彻广州作战会议确定的战役方针,抓紧海上训练,
设法进行偷渡。结果,四十军某师一个加强营,于 3 月 6 日偷渡成功。叶剑 英得到消息,立即致电表示祝贺。接着,四十三军某师一个加强营也于 3 月
11 日偷渡成功。海峡天险终于被解放军勇士们突破了。有了两次偷渡的经 验,解放军逐步增加了登陆的兵力,先后又进行了两次较大规模的登陆。4 月 16
日晚,解放军主力发起大规模的渡海登陆作战。在军事进攻的同时,叶 剑英以广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名义,公开发表了告海南岛敌军官兵
书,号召他们认清形势,放下武器,进行战场起义或向解放军投诚,争取光 明的前途。这个号召书,对敌军官兵在政治上、心理上起到了动摇、瓦解作 用。4 月
17 日凌晨,解放军主力部队在琼崖纵队和先前偷渡登陆部队的配合 下,在海南岛北部海岸胜利登陆。4 月 23 比解放海口。敌军大势已去,全线
向南撤退。解放军于 24 日分成东、中、西三路,发起追击战。经过一个星期 的纵深追歼作战,歼灭守岛放军 3 万余人,其余国民党军逃往台湾。1950 年
5 月 1 日,解放军解放了全岛。
此后,5 月至 8 月,解放军又相继解放了万山群岛和南澎岛,粉碎了国 民党军对珠江口的封锁,开通了广州通向外洋的航道。至此,广东省除少数
岛屿外,全部获得了解放。
① 邓华:《解放海南》,1980 年。访问方强谈话记录,1987 年 2 月。
五领导两广剿匪作战
国民党军的正规武装被赶出华南大陆以后,各地仍残留有大批土匪武 装。他们明火执仗,为非作歹,直接威胁着新生革命政权和人民生命财产的
安全。面对这种情况,叶剑英提出,必须坚决地、尽快地剿灭华南地区的土 匪,建立革命秩序,保证城乡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他根据党中央关于剿匪
肃特的指示和中央军委、中南军区的部署,拟定了华南地区的剿匪方案。
剿匪工作先从广东地区展开。1949 年 11 月,叶剑英明确提出要把“剿 匪肃特,巩固治安”作为广东当前军事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12 月,华南分
局和广东军区联合起草并发出了《剿匪指示》。指示中说,“目前第一阶段, 以军事进剿上匪为主,配合政冶争取分化工作”;“第二阶段实行发动群众
反恶霸,结合清匪的方针”。指示根据广东匪情的特点,对剿匪中的具体政 策等问题作了明确规定。
1950 年初、中南军区要求在三、四个月内,迅速剿灭股匪、残匪,尔后 进一步发动群众,展开反霸斗争,彻底肃清散、潜匪。叶剑英和广东军区的
负责人,根据中南军区指示,分析了广东土匪的特点,制定了 1950 年剿匪计 划。同时确定,各地区的剿匪工作由该地区地方党委统一领导,执行剿匪任
务的部队首长参加地方党委任常委或第二书记,党政军各部门齐心协力,密 切配合;根据中央关于剿匪“必须军政结合,剿抚兼施”的原则,结合广东
匪情的特点,实行“以政治为主,军事为辅”的政策;发动和依靠群众,配 合军队剿匪;采取进剿、驻剿和清剿三个步骤,分别对付大股土匪、小股残 匪和散潜土匪。
从 1949 年底至 1950 年 3 月,广东军区部队除参加解放海南岛及沿海岛 屿者外,其余均投入了剿匪工作。经过几个月对北江、西江及其他地区的重
点进剿,几股较大的土匪遭到了沉重打击。但在美蒋集团有计划的布置和煽 动下,广东匪患仍很严重,有些地方匪情还有所发展。面对这种情况,叶剑
英和军区负责人,经过研究决定,于 3 月下旬召开了军区第一届剿匪会议, 着重批判了太平麻痹思想,纠正重生产、忙整编、忽视剿匪的偏向。4 月,
在叶剑英领导下,军区又召开了高于会议,进一步明确指出剿匪是当前压倒 一切的中心任务,并向部队下达了“土匪不灭,决不收兵”的命令。
经过半年多的进剿和驻剿,粤北、珠江等原来匪患较严重的地区和其他 地区的股匪,大部被解放军歼灭。以后,在叶剑英和华南分局的提议和主持
下,广东军区又几次召开剿匪会议,调整兵力部署,至 1951 年 5 月,又歼灭 土匪 2 万余人。至此,广东境内的股匪 10 多万人被基本肃清。
在领导广东剿匪工作的同时,叶剑英根据党中央指示,抓紧了广西地区 的剿匪工作。
1950 年 6 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帝国主义出动陆、海、空军实行武装干 涉。10 月,中共中央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中国人民志愿军
出国作战。在这种形势下,台湾国民党当局蠢蠢欲动,妄图趁机反攻大陆。 有鉴于此, 11 月 14 日,毛泽东电示叶剑英:为对付台湾蒋匪帮可能向广
东进犯,有增强广东兵力之必要。为此必须提前肃清广西匪患,以便从广西 抽出一个军增强广东。希望迅即前往广西帮助工作一个时期,抓住工作重点,
限期肃清土匪。11 月 17 日,毛泽东又发电指示:“只有迅速将广西土匪肃 清,广东土改完成,才能对付可能的事变。”
当时广西匪情十分严重。而解放军一些部队执行剿匪政策不力,致使土 匪的嚣张气焰没有受到应有的严厉打击。中央数次发电批评,指出要改变清
匪不力、手软的倾向。
叶剑英遵照党中央、毛泽东指示,立即赶赴广西南宁,经与张云逸等商 量,主持召开了中共广西省委扩大会议,讨论部署广西剿匪工作。会上,广
西各地委及军分区负责同志汇报了剿匪进展情况。中共广西省委书记兼省政 府主席张云逸作了工作报告。尔后转入分组讨论。大家在讨论中,对省委的
工作特别是剿匪工作的领导、部署提出了建议。11 月 30 日,叶剑英在会上 作了重要讲话,指出,今天的广西,是人民的广西,战斗的广西,是毗连着
越南,负有国际任务的广西。可是,广西虽然解放了,人民有了自己的政权, 但广大农村的封建势力尚未摧毁,公开的反动武装尚未消灭,土改尚未完成。
群众普遍有四个要求:要肃清土匪特务、要吃饭、要有人身安全、要有土地 进行生产。这四个要求中,最主要的是剿匪,匪不肃清,其他都谈不到。叶
剑英肯定了广西一年来工作中的主要成绩,同时指出了存在的缺点。他形象 他说:“世界革命与战争的音乐交响着,旋律一度比一度快,而我们打板的
人,还悠悠的敲着慢板,这就不合毛主席的拍子了。因此,我是来告诉同志 们,我们现在要把板子打快一些,才配得上世界的音乐。”他要求大家必须
好好体会毛泽东主席指示的精神,迅速地定期定额完成肃清全省土匪的任 务。对于如何完成广西当前的任务,叶剑英说:“完成任务的条件,决定于
正确领导,领导的正确性具体表现在:有重点,有组织,有办法。”所谓有
“重点”,就是把完成剿匪任务不单纯看成是军事工作,而是要看成整个工 作的重点,要确定重点地区,提出重点任务、重点要求。所谓“有组织”,
就是党、政、军、民、财,五管齐下,全面进行工作,组织工作委员会,以 总其成。所谓“有办法”,是对于收枪、反霸、没收、镇压等,要根据“首
恶必办,胁从不问,立功受桨”的政策,定出具体的适合于当地人民要求的 几条,使大家知道如何去做。叶剑英最后强调说:“一切工作都应该从发动
群众着眼,都是为了把群众发动起来。任何忽视发动群众,不与群众运动密 切结合的作风,都是有碍任务的完成的。”①叶剑英实事求是的发言,受到了
与会同志的欢迎。
叶剑英与广西省委、军区的负责人一起,认真分析全省的匪情,具体落 实了剿匪部署,将广西全省分为北区和南区两个重点区:北区为桂林、南宁、
梧州地区。这是一个三角地带,内有大、小瑶山,有土匪 2 万余人,是敌人 有计划布置的潜伏力量。解放军集中 13 个团的兵力进剿之。南区为玉林、博
白及钦廉地区,亦有土匪 2 万余人,解放军以四十五军为主,组织 10 多个团 的兵力进剿之。叶剑英说:“这南北二区的土匪,如能肃清,广西局面基本
上可以打开了。”剿匪部署下达后,各野战部队和军区负责同志,反复讨论, 统一了思想,决心定期定额完成任务。叶剑英对省委扩大会议的结果很满意,
并将情况向毛泽东作了汇报。
叶剑英在这年底从广西南宁回到广州以后,继续过问和抓紧广西的剿匪 工作。至 1951 年 5 月 1 日,广西军区按照党中央、毛泽东的要求,如期完成
了消灭广西全境股匪的任务。据统计,广西全省在一年零八个月的剿匪斗争 中,共歼灭土匪 46.3 万余人,缴获各种枪 50 万余支。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