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开国十大元帅-叶剑英传

_19 《叶剑英传》编写组(现代)
四“搬师请贤”
学校要办好,教员是关键。然而,教学工作刚开始的时候,教员却非常 缺乏。叶剑英带领部分干部,调查了解教员队伍情况,发现能够上课的教员 只有 36
人,按学校教学单位所需教员数额计算,缺额达 75%。面对这一困 难,叶剑英想到了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利用旧军官作教员,创办陆军
大学的经验。于是,他果断地提出:“在那些脱离敌人营垒的旧军官和被我 们俘虏过来的人中,吸收一些有真才实学的人来学校任教。”他把这种做法
称之为“搬师请贤”。经过各方面的努力,学校陆续接收了一大批投考来的、 起义来的和解放来的国民党军旧军官。对此,有的同志不大理解。个别学员
甚至说:“常败将军教常胜将军,这是给自己抹黑!”有的教员也说:“过 去没有他们,我们一样办教育。”叶剑英听到这些反映后,就及时做思想工
作,并提到校党委会上进行专题讨论。他说:“争取、团结、改造、使用旧 军队和旧军官问题,在党的七大文件中,已有明确的论述。中国的旧军官人
数很多,不能简单地对待,必须争取、改造和使用他们,因为这不是少数人 的问题,我们的眼睛要看到几百万。”他在讲到争取、改造旧军官的可能条
件时,特别引用了《共产党宣言》中的一段话:“在阶级斗争接近决战的时 期,统治阶级内部的、整个旧社会内部的瓦解过程,就达到非常强烈、非常
尖锐的程度,甚至使得统治阶级中的一小部分人脱离统治阶级而归附于革命 的阶级,即掌握着未来的阶级。所以,正像过去贵族中有一部分人转到资产
阶级方面一样,现在资产阶级中也有一部分人,特别是已经提高到从理论上 认识整个历史运动这一水平的一部分资产阶级思想家,转到无产阶级方面来
了。”①他以马克思、恩格斯的教导来统一大家的认识,并要求学校各级党的 领导人及有关同志,对旧军官要做到思想上重视,态度上诚恳,政治上平等,
生活上关心。因此,这些刚从旧营垒转到革命道路上来的同志都心悦诚服地 接受帮助、教育、政治思想水平不断提高,在教学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叶剑英的言传身教,对旧军官的改造、团结起到了特殊作用。他早年追 随孙中山革命,毕业于云南讲武学校,曾执教于黄埔军校,后来又去苏联共
产主义劳动大学学习。回国后,到中央苏区任红军学校校长,抗日期间又作 过多年统战工作,可以说集军事、政治、外交才能于一身,在军内外颇有影
响。旧军官出身的教员虽然大都毕业于中外各种军事学校,但在叶剑英面前, 多属晚辈。他们敬佩叶剑英,也愿意聆听他的教诲。当时,有些教员,一时
还放不下过去的“官架子”。叶剑英就诚恳地对他们说:我和你们一样都是 从旧社会过来的,旧军队那一套再拿到革命队伍中来,还有多大意思呢?人
过来了,架子也要放下来;架子放下来,才能从思想上站过来。话不多,却 很能启人深省。叶剑英从来不以老资格自居,而是以诚相待,平等相处,使
一些原来对共产党有误解的人,逐渐地消除了误解。有一位姓周的教授,资 格老,水平较高,在同行中有一定威信,人皆呼之为周老。叶剑英尊重他,
也称他为“周老”,常同他商量教学中的问题,并通过他做旧军官的思想工 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 1972 年 5 月版,第 1 卷第 261 页。
五教学民主
叶剑英十分重视教学民主。他认为,教学民主既是教学原则,也是教学 方法,当教员与学生之间、教员与教员之间、理论与实践之间发生矛盾时,
可以通过发扬教学民主来解决。他将整个教学过程分为教学准备、施教、检 查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是作好教学的准备工作,写出讲授提纲。由主讲的教学 组根据上级的方针和计划,拟出草案,然后到学员中深入进行调查,了解学
员的文化程度、有无作战经验以及对课目的要求与建议。在此基础上写成讲 授提纲,再将提纲交给有学员代表参加的教育准备会反复讨论、修改、补充,
最后通过。有了讲授提纲,还要确定讲授方法,准备模型、沙盘、图表等教 学器材,便于学员听课和理解。
第二阶段,主要是授课。教员授课不是一个人,而是由若干教员、助教 组成的教学组。整个教学组的教员都一起去上课,其中一人主讲,其余旁听。
叶剑英强调授课要有针对性。一次,他在听取教育部同志的工作汇报中,了 解到教军事地形学的教员提出了“三不讲”,即学员用不着的不讲,学员接
受不了的不讲,没有准备好的不讲。他认为这“三不讲”的经验很好,随即 向全校教员进行推广。在授课的基础上,要组织好讨论。讨论时,学员围绕
教员讲授的内容进行理解、消化,有实践经历的学员可以结合自己参战的经 验和战例进行发言,这样不仅可使其他学员受到教育,也可以使教员从中受
到启发。最后是做好总结,不仅要总结课目内容,而且要总结教学方法及学 员们的学习心得。
第三阶段,主要是通过考试来检查教学的效果。由上而下定期召开教学 检查会,由下而上召开学员代表座谈会,总结检查教育计划、教材内容、教
学方法和教学保障等。
叶剑英办校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是理论联系实际。他要求把学校的教学 与正在进行的解放战争的实际结合起来。校教育部经过研究,随即抽出一批
教员组成战斗参观团,先后前往太原、济南等地,实地参观人民解放军正在 进行的太原战役、济南战役等战役、战斗,收集有关资料和作战经验,回校
后给大家作战役报告,使教员和学员受到了生动实际的教育。
这一系列的教学原则与方法的实施,使学校的教学活动呈现出生动活泼 的局面。教员积极、认真、负责地施教,学员主动地进行学习,教学质量不 断提高。
为了办好学校,使教育质量更上一层楼,叶剑英深入动员各级干部带头 学习。一次,他在校党委扩大会议上谈到干部的学习问题时,说:“干部学
习是一个任务,不是一个额外负担。古语说过‘不教而战是谓弃之’,意思 是说:军队一定要有教育,如果不经过教育,而拿去打仗,那就是抛弃。我
们的部队是有教育的,远至红军成立以至现在,我们就抓紧军队的军事政治 教育工作,教育早就成为我军的生活要素。不论在前方或在后方,只要有点
滴时间,我们就进行军事、政治教育,这是我们经常的工作。但今天根据我 们学校的具体情况,必须要向全校干部提出‘不学而教是谓害之’的警语,
作为加强干部学习的动员。”①他认为,要办好学校,必须把全校中、高级干
① 叶剑英在华北军政大学校党委扩大会议上的结论,1948 年 11 月。
部先动员起来,弄通思想,带头学习,才能纠正经验主义与事务主义的思想 作风,推动学校教学工作的发展。他对干部(包括教员)的学习提出了以下
几个方面的具体要求:(一)关于学习态度。要有虚心的态度,提倡“相师”, 即相互为师。干部与干部之间,上级与下级之间,教员与学员之间,互相学
习。(二)关于学习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马列主义理论,这是最基本 的。二是军事科学,包括战略、作战艺术,还包括国家的经济与政治问题。
三是教学业务,学习自己要教别人的东西,先学后教。四是党报,通过学习 党报,了解时事,了解政策,了解马列主义和军事科学。(三)关于学习的
组织检查。采取查笔记、查书本、查写作的办法。查笔记,就是要求读书要 写摘要;查书本,就是要求在读过的书上画标记,写眉批;查写作,即要求 写读书心得。
叶剑英要求全校干部认真学习,自己更是以身作则,抓紧时间,刻苦读 书。萧克回忆说:“剑英同志很重视学习。他很用功,读书多,知识面很宽,
很有学问。有一次,他送给我两卷本的《苏联国内战争史》让我读。我发现, 他在书中作了不少眉批,划了许多圈圈点点,可见他看得非常认真、细致。”

① 萧克:《记叶剑英同志二、三事》,载 1983 年 7 月 10 日《解放军报》。
六物质保障
叶剑英对学校的后勤工作倾注了大量心血。他对校务部的同志说,物资 保障用之于人,要保证身体健康;用之于工作,要保证教学需要。校务部根
据他的指示,组织建立了器材室和印刷厂,统一管理全校教学器材采购、制 作、供应和教材、资料的印刷。学校还建立了生产基地,开展农副业生产,
改善全校人员的生活。
叶剑英十分重视群众对后勤保障工作的反映,及时提出改进措施。一次, 他在听取学校各单位的情况汇报时,一大队政委徐兴华背了一首学员写的打
油诗:“生活太单调,出去逛逛庙,庙中泥菩萨,比我更枯燥。”他听后很 感兴趣,问清了此诗的来龙去脉:原来,由于学校住房紧张,许多干部学员
家属来到学校后,住房一时解决不了,只好与爱人分住。这些干部南征北战 多年,同家属团聚很少,现在家属来了,却没有住处,思想上不免有些情绪。
一个星期天,几个团职学员出去散步,来到镇外的一个小土地庙。其中一人 在庙门上写下了那首诗,另一个学员见了,又补上两句:“转身往回走,回 去睡大觉。”
叶剑英让徐兴华将这首打油诗重念了一遍,略一沉思,也加上两句:“楼 下死了人,楼上不知道。”意思是说,这么大的事情怎么不报告。他当即指
示,来队家属住房问题要马上解决。经过研究,决定将各队住处进行调整, 腾出一些房子,作为来队干部家属的临时住房。
住房问题解决后,又出现了吃饭问题。来队家属增多了,学校的存粮很 快就吃完了,影响了学员的生活。有的学员又编了顺口溜:“华北军大开饭
店,老婆小舅来吃饭,队上存粮两千斤,不到三月全吃完。”有的领导听了, 觉得是发牢骚。叶剑英了解情况后,认为不能简单地把它看成是牢骚怪话。
家属吃粮不能从学员的口粮中扣,更不能降低学员的口粮标准。他立即向华 北局写了报告,使干部家属吃粮问题得到解决。后来,全校随队家属越来越
多,产生了许多实际问题。叶剑英对政治部、校务部负责同志说,应该将干 部家属组织起来,学习文化,同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政治部、校务部
经过反复研究并报叶剑英等领导同意,成立了一个家属半工半读学校,将干 部家属动员起来,每日半天学习政治和文化,半天学习织布、织毛巾。同时
建立子弟学校,使适龄儿童能上学读书。这样,干部家属每月可从学校得到 一部分劳动收入,又提高了文化水平。干部子女也有了受教育的机会,使干
部解除了后顾之忧。①
① 徐兴华:《叶剑英同志在华北军大》,载《星火燎原》第一期,1983 年。
七教学水平的新高度
1948 年 8 月 24 日,叶剑英根据党中央的通知,前往西柏坡参加中共中 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根据战争形势的发展,继续强调了 1947
年中央前委 在陕北靖边县小河村召开扩大会议确定的战略目标,在 5 年左右的时间内从 根本上打倒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会议结束后,叶剑英返回军大,立即召开一
系列会议,传达中央政治局 9 月会议的精神,研究贯彻落实的措施,同时总 结学校 4 个多月来的工作。他在校党委扩大会议上所作的结论性报告中,提
出了完成学校任务所要抓的 6 个方面的问题,即教育方针;教学民主;干部 坚持学习;加强纪律性;争取、团结、改造、使用旧军官;接受批评建议。
后来,他将这一报告记录稿又进行了整理,于 11 月 17 日呈报给党中央和中 央军委,并写信给军委毛泽东主席和朱德、周恩来副主席。信中说:
“我在军大校党委扩大会议上的结论,初步整理了出来。这里的干部学 员,要求铅印,以资研究,但不知其中有无不妥或锗误之处?谨将原件呈上,
请审查指正,并示知可否付印,以便遵照。”12 月 3 日,朱德复信给叶剑英, 信中说:“在校党委扩大会议上讲话我已看过,你们在校内做教育是好的,
不长的时间,得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者学者都有进步,特别是争取了解放 军官的学与教,这是一个创造。讲话可以印,可以作他校借鉴。”
1948 年 12 月中旬,叶剑英任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兼市长以后, 仍然兼华北军大的校长、政委,对学校的各项重要工作实施领导。学校日常
工作则由萧克副校长主持。经过 1 年的工作,学校在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 绩。朱德在华北军大成立 1 周年之际,特意为之题词祝贺:“你们进行了很
多工作。收集了过去的战争经验,编写了许多教材,训练了一部分教员,教 育毕业了一大批学生。这是你们与全体教职员努力的结果。你们的教育方法,
走上了正规化的道路,为国防教育打起了新基础。”朱德的题词,代表了中 央军委对叶剑英领导和主持的华北军政大学工作的评价。华北军政大学的创
办,在人民解放军军事教育的历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页。
第二十四章新北平市长
一从石家庄到北平
1948 年冬,人民解放军发起的平津战役的隆隆炮声,在华北大地上空震 响。战役进行过程中,叶剑英即同彭真一起被召到西柏坡毛泽东简陋的办公
室里,领受了接管北平的重任。叶剑英被任命为中共北平市委副书记、北平 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兼北平市市长,彭真被任命为中共北平市委书记,赵
振声(即李葆华)为第二副书记。毛泽东满怀期望地对他们说:这次接管北 平,影响到中外,你们务必达到像沈阳、济南那样的接收和管理成绩,不要
落在沈阳和济南之后,特别要防止出现一些‘左’的做法。
按照党中央的通知,从各地抽调的参加接管北平的干部,先到保定集中。 叶剑英于 12 月 15 日从石家庄到达保定,一面等待参加接管北平的干部前来
报到,一面筹备建立接管组织机构等具体事宜。
1948 年 12 月 17 日,中共北平市委第一次会议在保定举行。会上,叶剑 英宣布了中央批准的北平市委、市军管会、市政府的组成及主要负责人的任
命,并作了重要讲话。他说:这次接管北平,意义十分重大。北平是一座中 外闻名的历史文化古城,接管工作进行得如何,直接关系到共产党和解放军
的声望,也影响到其他尚待解放城市的接管。我们每个人都要认清自己肩上 的责任。叶剑英对进城初期的主要任务作了简练的概括,这些任务是:迅速
消灭混乱现象,安定社会秩序,系统地进行接管工作;肃清反革命残余;动 员力量,向城市输送煤、粮等生活必需品,力求保证对城市人民的供应;迅
速恢复生产。他特别告诫大家:要严格执行政策,遵守纪律,注意保持无产 阶级的优良作风,防止剥削阶级思想作风的侵蚀和影响,防止少数人腐化堕 落。
根据市委的决定,北平军管会下设物资和文化两个委员会,具体负责接 管工作。物资接管委员会由戎子和任主任,文化接管委员会由钱俊瑞任主任。
叶剑英要求两个接管委员会的干部,认真学习中央的方针政策,搞好对接管 对象的调查研究,对哪个部门准备接管什么,被接管的单位在什么地方,里
面有什么人员和物资,都要尽量搞清楚,不能打乱仗。他提醒大家,根据东 北和其他解放区接管城市的经验,应该做到各按系统,自上而下,原封不动,
先接后分,不要搞得支离破碎。
从 1948 年 12 月下旬开始,接管人员先后抵达北平城西南的房山县。这 时,国民党驻守北平的华北“剿匪”总司令傅作义,虽然已同中共进行和平
谈判,但在军队改编等重要问题上,仍犹豫不决,观望等待。对此,解放军 平津前线司令部根据中共中央关于保护文化古都,力争和平解放北平的指
示,在继续同傅作义谈判的同时,积极做好攻城的准备。
叶剑英和彭真利用解放军同傅作义谈判的这段时间,抓紧训练接管干 部,组织大家学习党中央《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新年献辞和毛泽东关于时局
的声明,提高对全国形势与和平解放北平必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明确军管时 期的任务和政策纪律。叶剑英给接管干部作了几次形势报告,他说:将革命
进行到底,消灭反动势力,特别是消灭国民党军队的办法有两种,一是用武 力解决,一是通过和平谈判,将国民党军队和平改编。消灭反革命军队是要
消灭作为四大家族支柱的武装力量,而不是把他们个个杀掉。因此,用和平 谈判、和平改编的方法,解决反动军队,同样可以达到消灭反动势力的目的,
这与将革命进行到底是完全一致的。①大家听了叶剑英的讲话,澄清了一些模 糊认识,更加积极自觉地投入到和平接管北平的各项准备工作中去。
这年底,叶剑英与华北军大学员李刚在房山县良乡结婚,后因感情不合 于 1955 年离异。
① 叶剑英在北平接管干部大会上的讲话,1949 年 1 月 2 日。
二“联合办事处”主任
1949 年 1 月 21 日,解放军同傅作义经过多次谈判,终于达成了《关于 和平解决北平问题的协议》,北平获得了和平解放。接管大军随即移驻北平
西郊的青龙桥一带,叶剑英则住进了颐和园内万寿山上的益寿堂。几天以后, 平津前线司令部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决定成立由中共和傅方参加的“北平联
合办事处”,负责进行北平的接管工作。中共参加办事处的代表是叶剑英、 徐冰、陶铸、戎子和。傅作义方面的代表是郭宗汾、焦实斋、周北峰。叶剑
英任联合办事处主任。
1 月 29 日,叶剑英在颐和园景福阁主持召开准备进行北平接管工作的重 要会议。为了开好这次会议,前一天,叶剑英给傅作义写了一封亲笔信:“宜
生先生勋鉴:联合接交机关拟于明日(二十九日)下午二时在城郊开筹备会, 请转告贵方参加人适时到会为荷。”①傅作义接信后,准时派出代表携带他的
亲笔复函赴会。傅作义在复函中写道:“剑英先生勋鉴:一月二十八日大函 敬悉,兹派郭宗汾、焦实斋、周北峰前往参加,即请查照,并颂时祺!”②
会议开始后,叶剑英再次表示欢迎傅方代表同中共进行合作。他在讲话 中高度赞扬傅作义对北平和平解放作出的贡献。着重申明“联合办事处”机
构应该遵循的三条原则:“第一,双方在共同工作中,如果出现原则问题的 分歧,希望朋友们要从共产党人的原则立场来理解我们。这种立场就是:维
护最大多数人民的长远利益。第二,共产党人是履行诺言的,凡是我们通过 了的决议,签过了字的文件,我们是坚决执行的。第三,我们愿意和真诚的
朋友长期合作,并且希望有更多的贵方的有识之士同我们合作。如果能将北 平的经验推广到太原、大同、南京乃至全中国,那就更好了。”
傅方代表频频点头表示赞许。郭宗汾说:“叶先生的讲话很谦虚、和蔼, 所讲的几个原则我们都同意,回去一定转给傅先生。”
随后,叶剑英向郭宗汾等仔细询问了城内国民党军队、警察、特务的情 况,了解了治安、交通、金融、粮食供应的情形。傅方代表提出联合办事处
的性质问题,叶剑英明确答复这个机构属于工作机关而不是政权机关。③1949
年 2 月 2 日,北平军管会从西郊进驻城内。2 月 3 日,人民解放军举行盛大 的入城式。叶剑英同平津前线司令部及华北局、北平市其他领导人一起,在
前门箭楼上检阅了参加入城式的队伍。2 月 12 日,北平市各界人民在天安门 广场集会,欢庆解放。叶剑英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宣布北平市在军事
管制的时期,要完成“系统建立人民的革命政权,推行新民主主义的政策”,
“消灭一切混乱现象,建立人民民主的经常的秩序”等六大任务。他坚定地 表示:“我们中国共产党北平市委、军事管制委员会和北平市人民政府,在
中国共产党平津前线总前委领导下,在人民监督和协助下,坚决地为完成上 述任务而斗争。”
叶剑英的宏亮声音,通过扩音器传遍了天安门广场的每个角落,通过无 线电广播传到了中国已解放的地区和尚未解放的地区,传向了全世界。后来,
毛泽东主席见到叶剑英,风趣地说:“我听收音机了,你那个讲话真是‘声

② 在北京市档案馆查阅的资料。
嘶力竭’啊,为新政权呐喊,就是要有这么一股劲头!”
三紧张接管
从 2 月初开始,北平的接管工作在叶剑英、彭真的领导下全面展开。根 据中共中央的指示精神,叶剑英与市委、军管会的负责人经过多次讨论、研
究,将接管工作大体划分为政权接管、物资接管、文化接管三个方面,并组 成相应的机构进行对口接管。叶剑英同彭真一起,对接管工作从整体上实行
有力的领导与指挥。在接管的指导思想上,叶剑英再三强调要依靠党组织和 人民群众。他说,北平的地下党组织和广大工人、职员、学生、群众及一切
进步力量,是中国共产党进行接管工作的支柱。只有紧紧地依靠他们,接管 任务才能顺利完成。
叶剑英直接组织并参加了对旧政权机构的接管。首先接管的是旧北平市 政府机构。1949 年 2 月 3 日,叶剑英市长和徐冰副市长,召集旧北平市政府
人员,宣布对市政府进行接管,并交代了中共的方针政策。2 月 4 日下午 3 时半,在原国民党市政府会议厅举行了隆重的接管仪式。此后,叶剑英又有
步骤地领导接管了各区政权,并先后建立起了各区人民政府。①
物资方面的接管情况比较复杂。军管会所属的物资接管委员会,负责接 收敌伪产业及公共物资财产,没收官僚资本,直接代管属于国家的企业。叶
剑英每天都要听取物资接管委员会主任戎子和的汇报,及时掌握接管进度, 处理工作中遇到的难题。
一天,叶剑英了解到这样一件事:西郊有一支骆驼运输队,大约有二三 十人,靠从门头沟往市区运煤为生。中共方面去接管时,没有傅方代表参加,
也没有带联合办事处的介绍信,只召集他们讲了一番话,宣布将运输队接管, 让其照常运输。可是,第二天这几十人都跑光了。有的同志觉得一个小骆驼
队,跑了也没什么。叶剑英却从中发现了问题。他责问接管的干部:“为什 么不请傅方代表参加呢?进城之前,我们就已反复强调,要准备同党外人士
合作共事,而我们一些同志对此认识不足,习惯于自己包打天下。尽管有了 联合办事处这样的组织。也不注意很好地去发挥作用,这不对嘛。”
叶剑英在同傅方代表的合作中,既坚持原则的坚定性,又注意策略的灵 活性。每逢合作中遇到矛盾,他总是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有理有利地予以 解决。2
月中旬的一天,戎子和在组织接管一座仓库时,遇到了阻力。他向 叶剑英请教办法。叶剑英没有就事论事地答复,而是告诉他,在联合办事处
工作,要多开动脑筋,注意方式方法,讲究策略艺术。既要充分发挥对方代 表的作用,又要加快接管工作的步伐。在大的原则问题上不让步,但在一些
小的、具体的问题上,就不要同对方过于计较。有些对方认为有用而我方觉 得无关紧要的东西,对方即使一时不愿交,也不要强求,将来都会变成我们 的。
戎子和从叶剑英的一席话里领会到了高超的斗争艺术、工作方法,并向 参加接管的同志们作了传达,大家都感到工作的方向更明确了,工作进展也 更为顺利。
接管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叶剑英总是要求参加接管的干部, 加强政策纪律观念,严格请示报告制度。尽管如此,有时也发生一些问题。
如物资接管委员会财政部未经请示,接管了存放在荷兰领事馆的联合国经合
① 访问焦实斋谈话记录,1986 年 2 月。
总署援华的一部分面粉,引起了涉外事件。叶剑英高度重视这件事,立即报 告党中央,对有关人员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然后,他根据中央指示,以
军管会主任的名义,致信经合总署的代表,义正辞严地反驳了对方对中共的 攻击,妥善地处理了这一事件。
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工作,政权和物资方面的接管取得很大成绩。原旧 政权下属的一些主要单位都被顺利接收过来。其中,有国民党军“华北剿总”
系统和伪中央系统在北平的党、特、军、政、警等机关;有四大家族掠夺华 北人民的中央、中国、交通、农业各银行在平分行;有作为华北交通、联络
枢纽的铁路、邮政、电讯全部系统。有石景山发电厂、炼钢厂、兵工厂等重 要工业企业。被接管的职工及一些技术人员等,共 9 万多人。
关于文化方面的接管,虽然由军管会的文化接管委员会具体负责,按系 统按部门进行接管,但叶剑英感到文化教育部门的知识分子多,接管的政策
性很强,因此,大小事情他都亲自过问。他反复告诫大家:对于知识分子一 定要按党的政策办事,除个别反动的以外,所有的知识分子都要接收过来,
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为新中国服务。文化接管委员会每接管一所大学,他 事先都要了解这所学校的历史和现状,一再交代要关心和爱护知识分子,妥
善处理师生员工中的问题。一些大学被接管后,钱俊瑞前去作报告,每次报 告的提纲,叶剑英都亲自审阅。他还定期邀集北平一些有名望的知识分子开
座谈会,向他们讲解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回答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并诚恳 地征求他们对建设新北平的建议。被邀集的著名知识分子中,有陆志韦(燕
京大学校长)、叶企苏(清华大学校长),张奚若、钱伟长等人。由于正确 贯彻执行了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北平市的知识界绝大多数都拥护共产党的领
导,并对接管工作给予了有力的支持和配合。经过一段时间的紧张工作,完 成了对清华、北大、戏剧学校、电影制片厂、北平图书馆、故宫博物院以及 新闻出版等
30 多个文化部门的接管。
3 月上旬,接管北平的主要工作基本结束。叶剑英于 3 月 10 日签署了《北 平市军管会关于处理旧人员和接管工作的指示》。这个文件指出,3 月份的
中心任务应该是如何把从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下解放出来的北平更好地领导和 管理起来,使中国共产党更进一步和北平 200 余万人民紧密结合在一起,为
肃清潜伏特务及反动政权统治的残余,为建设新北平而奋斗。同时,向军管 会各部门提出了后续任务。
北平接收工作,历时 3 个多月,进行得稳妥、周到、顺利,没有出大的 乱子。这是中共中央正确决策、领导的结果,同时,也是与叶剑英、彭真及
参加接管的广大干部忘我的工作以及傅作义方面的配合分不开的。北乎接收 工作的成效,赢得了中外舆论的赞扬。国民党统治区出版的《新闻天地》有
一篇文章这样写道:“叶剑英领导的中共干部,为了打稳中共未来首都的基 础,接管是审慎、周到、仔细、严密的”,“几乎做到尽善尽美的程度。”
这个看法是对北平接收工作的一种客观而又公正的评价。
四整顿秩序,恢复生产
1949 年 3 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后不久,党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确定 由西柏坡迁往北平办公。叶剑英于 3 月 24 日赶往涿县高碑店,迎接北上的毛
泽东和中央其他领导人。25 日,又与在北平的其他负责人一起,陪同毛泽东、 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在北平西苑机场检阅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
四野战军一部。
当叶剑英将主要精力转向城市的治理和建设时,摆在他面前的,是一个 百业待举、百废待兴的局面。如何创业兴业,使全市各项工作逐步开展起来?
他同市委、市政府其他负责人研究确定,首先必须加强新生革命政权的建设, 建立和完善各级政府机构。
市政府是北平市的最高执政机构。在如何建立新的市政府的问题上,有 关部门曾提出了两个方案:一是以旧架子为基础,加以改良和精减;二是另
起炉灶。叶剑英坚持认为,按照马列主义关于国家政权的学说,必须打碎旧 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政权机构。他和彭真对两个方案反复研究,感到第一
种方案虽然较简便,但依然是“旧瓶装新酒”,如果以旧政府机构和人员为 基础,组成新班子,其旧作风的残余很容易保留,无论怎样改良和精减,也
很难完全跳出旧圈子。因此,倾向于采取第二种方案,以中共的干部组成新 的骨干队伍,负责领导市政府各部门的工作。同时吸收一部分思想比较进步
的原旧政府机构人员参加工作。叶剑英十分重视从旧人员中发现和选拔人 才。在市政府 4 月份召开的一次干部大会上,他诚恳地说:“我们对于一切
能为人民做事的干部,要尊若贵宾,若有人才被埋没了,未被发现,可以自 告奋勇,申请担负重责,为人民挑一个更重的担子,我们是欢迎的!”在叶
剑英的关照下,新的市政府留用了一批经过改造愿为人民服务而又有真才实 学的人员。他们在工作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在确定了市政府的建设方案并付诸实施以后,叶剑英又主持研究制定了
《关于废除伪保甲制度建立街乡政府初步草案》。草案明确规定了彻底废除 旧政权后过渡时期的城区(郊区)的政权组织系统和产生办法,城区和郊区
的街乡按照这一草案规定,迅速将各级基层政权组织建立起来。
衣食住行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这方面问题解决得好坏,直接影 响到人心的向背和新生人民政权的威望。在中共北平市委的领导下,叶剑英
带领军管会和市政府的同志们,一开始就抓紧了安定全市 200 多万人民生活 这一基本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解决粮、煤、水、电的供应和统一货币。军
管会和市政府在进城前,叶剑英和彭真就指示军管会有关部门,从华北其他 地区调运和储备了大批粮食、煤炭及油盐等物资,进城后,采取各种方式将
必需的生活资料供应给市民,保证他们的生活需要,并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制 定的金融货币政策。市政府按照中央规定,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人民币为
北平市本位币,以冀南银行发行的钞票(简称冀钞)和东北银行发行的流通 券(简称东北券)为辅币,对伪金元券实行收兑办法,并在市民中进行宣传
动员,让工人、学生及其他劳动人民享受优待兑换。不久,又对银元实行了 禁止流通、买卖的政策。通过这一系列措施,逐步稳定了北平市场物价,人
民生活得到稳定并有所改善,从而安定了民心。
要使民心向党,安居乐业,还需要进一步整顿治安、建立革命秩序。北
平曾经是国民党反动派在华北的政治、军事中心。解 次后,潜留了大批特务, 散兵游勇、土匪小偷、银元贩子也到处为非作歹。加之流散在民间的武器被
匪特利用,严重危害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社会秩序的稳定。这些情况,使 叶剑英焦虑不安。北平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是即将成立的新中国的首都,是
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必须迅速地有步骤地采取措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治安 问题。叶剑英以军管会主任名义发出布告,明确提出要保障全体人民的生命
财产,维护社会安宁,确立革命秩序。接着,陆续发布了关于“收缴一切非 法武器”、“北平市国民党特务人员申请悔过登记实施办法”、以及“一切
社会团体均须申请登记”等布告和通知。在发布这一系列布告和通告的同时, 他和彭真领导警备部队和公安部门采取有力措施,坚决打击和肃清暗藏的敌
特,捕捉劫盗匪徒,处理散兵游勇。同时,开展号召反动党团人员和特务分 子自首登记活动。到 1949 年秋仅半年时间,就破获潜藏特务匪徒策划的各种
阴谋暴动案 83 起,总共肃清职业特务 6700 余名,查处散兵游勇 3.7 万多名。 破获制造伪钞、盗窃、抢劫案件 1.4
万多件。收缴了大批敌特电台、枪枝和 炸药。
初步解决了治安问题以后,叶剑英紧接着将改进交通秩序、整顿摊贩的 问题提上了日程。当时,市内摊贩大都占据要道、路口等繁华地区,妨碍交
通,时常引起车祸,并有特务坏人混入摊贩队伍,乘机捣乱,秩序十分混乱。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搞好市政建设,叶剑英责成市政府有关部门调查研究摊
贩市场的情况,尽快拿出整顿的意见和办法。5 月 23 日晚,他与彭真一起, 专门主持召开了北平摊贩代表座谈会。会议一开始,他谦虚地称代表们为“先
生”,说:“我们对摊贩还没有管过,我们还是学生,你们是先生,要同你 们商量一下,如何管理。集中大家的意见以后,我们便去办。这里,我先向
大家提一个问题。”他看了看众人,问道:
“过去,国民党的市长们,国民党的市党部和你们开过会没有?对你们 用什么方法管理?”
在座的摊贩代表们闻听此言,情绪一下活跃起来:
“那些大官我们连见都见不到,还同我们开什么会呀!”
“警察宪兵动不动就用皮带抽打我们!”
“他们对我们的办法是强制和压迫!” 叶剑英听了大家的意见,继续说道:“是呀,国民党不把人当作人看待,
而是当作毛驴一样看待,说打就打,这是他们的反革命本性决定的。只有共 产党和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府,才真正把人当作人看待,尊重人民,全心全
意为人民服务。”
接着,叶剑英深入浅出他讲了对摊贩进行管理的必要性,提出了整顿的 明确要求:第一,位置要摆得适当,需要迁移的就选择地方迁移,有的可就
地整理。第二,要有手续,登记,领牌照,要纳税。第三,摊贩们要组织起 来。他说,“有组织则秩序容易搞好,且可以避免坏人侵入,什么事情都可
以有秩序的办理。”
就在这次座谈会后,叶剑英根据同摊贩代表商量的办法,以市长名义发 布了《北平市人民政府关于管理摊贩及棚户暂行办法》,对依法办理登记手
续,领取营业牌照,按章交纳租税等事项作出了明确规定。经过整顿,全市
4.2 万户摊贩各得其所,秩序井然,既保护了摊贩的合法营业,又使市政和 交通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市政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发展生产。也就是把一个消费的城市改变为 生产的城市。”叶剑英 1949 年 4 月在北平市人民政府第一次科长以上干部会
议上讲的这一番话,道出了他治理北平市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
发展生产,繁荣经济,是改善人民生活,巩固新生人民政权的物质基础。 而这个问题,对新生的北平尤为重要。解放前的北平市,经济凋零,生产甚
少。解放以后,官僚资本企业已被没收、接管,变为公营企业。对私营民族 工业则采取了保护的方针。为了迅速恢复和发展北平市的生产,叶剑英同市
委、市政府其他领导同志,遵照党的“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 外交流”的“四面八方”政策,认真钻研经济建设和生产问题,循序渐进地
开展了各项工作。
叶剑英和彭真深入到各厂矿,调查研究,召开厂方、工人各种座谈会。 向工人群众、民族资本家和工商业者宣传解释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并对各厂
家分别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经过反复动员,广大工人和业主的积极性有了明 显提高,他们抓紧生产,使工厂产品的产量迅速回升。
在动员生产的基础上,叶剑英领导市政府,进一步抓了公营企业和私营 企业的管理问题,以进一步解放生产力,促进生产的发展。在公营企业中,
强调对管理工作进行改革,克服部分领导者中存在的强迫命令、脱离工人群 众等官僚主义倾向。同时,建立有工人参加的工厂管理委员会,实行民主管
理,贯彻群众路线。在私营企业中,着重根据党的“公私兼顾、劳资两利” 的政策,抓了劳资关系的调整,并实行了劳资双方签订集体合同的制度。双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