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与他共度61世 张国荣的电影生命

_2 的灰(当代)
场景十四:兰若寺外树林
树林中,雨丝下,宁采臣狂奔回寺之际,燕赤霞在舞剑,真正的醉剑,光影之间,豪情万丈。更加豪情万丈的还有这首真正的醉歌:“道道道道道道,道可道非常道,天道地道人道剑道,黑道白道黄道赤道,乜道物道道道都道,自己嗰道系非常道……”天花乱坠信手拈来的歌词被如此巧妙地编排在类似Rap的旋律中,用一把粗犷嘶哑的老嗓子唱将出来,这种至情至性的豪气只有黄霑具有,就算是黄霑,也是在喝得有七八分醉时才写得出这样的歌,酒醒之后便成绝唱。黄霑与戴乐民合作的影片配乐也可以说是不世出的经典,古筝、琵琶、扬琴等传统乐器的巧妙运用使全片韵味幽远,充满盎然古意。
场景十五:水中居
正在与上钩者缠绵的小倩听闻宁采臣到来,飞身离开。这已经是我们看到的第三个上钩者,同时也更进一步,彻底地看到了树妖杀人的全貌。
水阁中漏雨,宁采臣脱下衣服遮挡,与小倩并肩而坐。长镜头特写在宁采臣的脸上,眉清目秀,轮廓分明,更有一脸水珠未干,衬得皮肤如玉琢一般透亮。小倩的深情在这一幕里也发挥到了极至,事实上她比宁采臣的担忧更多,心思更重,更渴望也更绝望,这一切都以一双眼来含蓄地表达,作为一个新人,王祖贤的表现超乎寻常。黑夜的水阁里,微风吹拂,发丝轻扫,阴阳隔界的一对情侣完全忘却尘世喧嚣,沉入无尽浪漫之中……
黎明请你不要来就让梦幻今晚永远存在
留此刻的一片真伴倾心的这份爱命令灵魂迎入进来
请你唤黎明不要再不要来现在浪漫感觉放我浮世外
而清风的温馨在冷雨中送热爱默默让痴情突破障碍
不许红日教人分开悠悠良夜不要变改
请你命黎明不必要再显姿彩现在梦幻诗意永远难替代
人闯开心扉在漆黑中抱着你莫让朝霞漏进来
黄霑之才,叫人无话可说。这部电影中三首歌都是由他包办词曲,却完全不像出自同一个人之手:《倩女幽魂》是混迹红尘的人生感悟,《道道道》是超然物外的洒脱不羁,而《黎明不要来》又是一首缠绵悱恻的情歌,风格各各不同。将同时推出的三首歌都赋予其独特的个性和鲜活的生命,这对黄霑来说,恐怕已经习以为常吧?更绝的是,其实《黎明不要来》根本不是为《倩女幽魂》度身定造,而是为另一部影片谱写的插曲,那影片搁浅后才被他放到这里来,竟然放得浑然天成无懈可击,实在令人叹服。当届香港金像奖上,《倩女幽魂》和《黎明不要来》同时获得提名,最后竟还是《黎明不要来》获奖,那飞蛾扑火一般的眷恋,对好时光逝去的恐惧,明知无望的祈求,永远会打在人心最柔软处,置之四海而皆然。
场景十六:兰若寺外树林
燕赤霞杀了女鬼小青。小青的扮演者薛芷伦是香港社交界名媛,此片中只是客串,不能期望过多,而小青害人时的狰狞嘴脸,才像是个真正的鬼,小倩就从来没让我们看见过。
每当这些人或是鬼在银幕上呼啸掠过的时候,仔细听,会听到音效中不仅有衣袂带风之声,还有飞机引擎的声音,那是音效指导程小龙的杰作,他是香港影坛最著名的音效师,导演程小东的亲兄弟,以精细逼真的音效制作见长,此片中大胆加入许多夸张的音效,渲染出神话一般的效果。
场景十七:郭北县衙门
意料之外地,王晶导演竟然在这里登场了,客串一个贪官。王晶的演绎和他的导演风格一样夸张,使人大有硬被胳肢之感,反而笑不出来。倒是客串师爷的胡大为先生偶尔冒出的两句国语另有雅趣,有点意思了。这一场里也透露了燕赤霞的身份,原来是一个辞了职的捕头,愤世嫉俗半路出家,难怪当道士当得不伦不类。
场景十八:兰若寺外坟冈
被燕赤霞拖着去乱坟冈里见到了小倩的墓,宁采臣终于明白小倩是鬼。
用情痴深如宁采臣,得知爱人与自己不是同类,仍然会有一瞬间的犹疑,人同此心,在所难免。问世间情是何物,这是一个多么复杂的命题,天地之大,并不是所有真挚的情感都有容身之处,且不说人鬼殊途,就算都是阳世为人,被身份所限,被地位所限,被环境所限,被际遇所限,被时间所限,被空间所限,被年龄所限,被性别所限……多少情感不能一帆风顺,多少有情人不能团圆。“宇宙是无限的,真爱才是永恒的”,不知道这句话只是他在危难之际的急就章,还是早有所念?难得他在这样的犹疑与恐惧之下,仍然不肯放弃小倩送给他的信物,闻得燕赤霞信心满满地保证“你放心,邪绝对不能胜正”,他的眼里不是放心也不是不放心,反而是更加担心。
场景十九:兰若寺
到底是淳朴少年,一颗赤子之心天地可表,宁采臣对小倩的疑虑没有保持多久,在她寥寥数语的解释下立即烟消云散。于是树妖姥姥开始发威,长舌如蟒蛇一般漫屋翻卷……《倩女幽魂》中特技场面极多,它被美国影评协会编写的《一生必须要看的1000部电影》列为仅有的九部华语电影之一,其重要原因就是出神入化的特技。其实如果采用如今的先进影像技术,再复杂的场景也不在话下,可是在1987年,剧组却是凭借钢丝、干冰、塑胶、树枝等土办法拍出了这些惊心动魄的画面。树妖姥姥这条舌头就是塑胶制作,镜头中生龙活虎上下翻滚,不但充满动感,而且气势逼人:舌头卷到地板上,地板逐条崩飞,直冲宁采臣脚下;宁采臣抓着梯子向上爬,舌头卷住底级向下拖,结果宁采臣手舞足蹈越爬越低……在惊险之余兼具爆笑的卡通效果。这些充满想象力的场面不知道是徐克还是程小东的杰作,在如今看来仍然令人赞叹。
小倩对宁采臣的一腔情意,也是感天动地,她比宁采臣更加知道树妖姥姥的残暴和威力,在这种情况下仍然多次舍身保护宁采臣,在最后关头更是用仅余的法力送他一个人逃生,完全放弃了自己的再生机会。
《与他共度61世》 第一部分 宇宙无限,真爱永恒《倩女幽魂》(5)(图)
m/data/upload-pic/14/3261-1175485514.jpg
场景二十:兰若寺外树林
宁采臣不肯独自逃生,与燕赤霞一起对树妖姥姥展开终级决战,开战前先被燕赤霞在树妖面前损了个够:“你说你杀的是坏人,我都不理,但是你看看这个书生,亭亭玉立,两袖清风,花拳绣腿,学非所用,一事无成,你还有什么好处?……”
五个成语虽然搞笑,还真是全部适用于宁采臣。难得小宁同学毫不尴尬,反而谦虚地推辞:“我没有你讲得那么好嘛。”
敌我双方动手之后亦是惊心动魄的大场面,长舌翻飞,火光四溅,白花花的粘液喷了燕大爷一脸。且莫觉得这些粘液恶心,午马大爷告诉我们其实都是炼乳来着,拍摄期间连敷了好几天的炼乳,老脸光滑了许多呢。
场景二十一:兰若寺后坟冈
战胜了树妖姥姥,掘出小倩的骨灰,燕赤霞大发了一通关于做鬼还是做人的感慨。燕赤霞其人,一张臭嘴巴一副坏脾气,却是一个至情至性之人,屡次三番地相救宁采臣,尽管宁采臣始终对他有一点戒备之心。老戏骨午马将这个配角演得可敬可畏而又可笑可爱,个性极其饱满,令人过目难忘,也获得了当届金马奖最佳男配角奖。
场景二十二:无名客栈
空旷无人的客栈,无精打采的店小二。关起门来,掏出五个骨灰坛分辨小倩。这样的场景中也能搞出喜剧色彩来,一声男鬼版“公子,你找我啊”,每每笑翻全场。而小倩就一如既往地与众鬼不同,端庄优雅地出现,敛衽拜谢二人的再造之恩。
生死决战暂时忘却,一对情侣的缠绵之间,泛出浪漫的音乐,柔和的灯光,窗外夜色中,无尽飞花掠过……“十里平湖霜满天,寸寸青丝愁华年。对月形单望相护,只羡鸳鸯不羡仙。”古往今来,有情人的追求其实都没什么不同,然而这是多少人都无法达到的愿望,正如聂小倩与宁采臣,虽然微笑,却彼此心知肚明:天亮之后,必将永不再见……事实上,妖气在黑夜之中就已经袭来。
场景二十三:阴世
这一场场面浩荡,特效繁多,动用了大批群众演员,下的工夫极大,但是观感却没有之前的段落好,或许是因为全部在阴暗之中,视觉冲击力不够强劲。
这一战打的是真正的关底大魔头,连树妖姥姥都敬畏的黑山老爷(咦,听起来倒像是天生一对)。一身大红嫁衣的小倩依然仙姿飘渺,燕赤霞依然雄姿英发,宁采臣也依然笨手笨脚,御剑飞行时竟然趴在剑上,一点都不潇洒。很奇怪宁采臣是怎么把那道燃烧的符纸吃下去的,因为左看右看一格一格地看都是真的将一把火吃到了嘴里,张国荣什么时候学会了这种法术?总之符一吃进嘴里就可以与鬼同界,“现在小倩可以看到你了!”现在所有的鬼也都可以看到他俩了,千军万马全部猛扑过来,燕大侠立即拔腿逃跑,紧张之余仍然不忘搞笑。最后的决胜之道似乎并不是燕赤霞的武术,也不是《金刚经》的法力,依然是聂小倩与宁采臣的舍身互救,终于使原本手无缚鸡之力的宁采臣冒着灵魂被摄的危险刺出了致命一剑,群魔咆哮,烟飞烟灭,一切归于原始的沉寂。
场景二十四:无名客栈
命运的安排,不可抗拒。虽然最终救出了小倩,但是群鬼的拉扯使燕赤霞不得不踹开窗户,小倩不得不缩于一角,要尽快返回骨灰坛;宁采臣不得不拼全身之力顶住窗户,连额头也要派上用场,结果……无法回头,无法转身,无法见到小倩最后一面。其实就算是两人能够见面,相聚又能有多久呢?太阳渐渐地升起了,匆匆忙忙的几句保重,小倩永远消失了影踪。
再见,就是永不相见。
当宁采臣绝望地转过身来,窗板跌落,阳光洒入,照到的只有地上的骨灰坛。“不许红日教人分开,悠悠良夜不要变改……”一句歌声倏然而起又倏然消逝,仿佛最后一个无力的挣扎。
场景二十五:青华县
这是小倩指定的埋葬地,或许是她的家乡。宁采臣实践了自己对爱人的诺言,理好她的坟,充满希望地问燕赤霞:“不知小倩投了胎没有?”而燕赤霞就最后一次展示了他的臭嘴巴:“其实做人,生不逢时,比做鬼更惨!”
阳光下,马蹄得得,天地辽阔,彩虹当头,少年郎充满朝气的歌声再度响起,一切仿若重生。
场景二十六:场外景
聂小倩的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而作为一个电影的故事,到这里才刚刚开始。《倩女幽魂》出品的当年,正是《英雄本色》方兴未艾,带动江湖英雄片潮流大行其道的年代,古装片衰败已久,在这种时候花大气力拍出一部古装文艺片来,真要佩服徐克的勇气和制片公司的眼光。《倩女幽魂》上映之初,票房平平,但是真金不怕火炼,随着观众口口相传,反应越来越好,竟然狂收将近两千万港币。同时,这部影片得到了业界的高度赞誉,不仅在香港金像奖、台湾金马奖和亚太影展上都获得了多个奖项,还扬威至法国影展、葡萄牙影展、米兰影展,在日本、韩国等亚洲地区更是大受欢迎。从此香港影坛古装文艺片复苏,成为新兴潮流,其中许多影片都脱不了《倩女幽魂》的影子,影响直至今日。
张国荣在当届金像奖上亦获得了影帝提名,不过不是凭《倩女幽魂》,而是稍后主演的《英雄本色II》。虽然我个人认为他在《倩女幽魂》中的表演更加精彩,但是想必我没有专业评委们有眼光,而且在当时英雄片横行天下的影坛,宁采臣生不逢时,没有条件跟宋子杰更无法跟高秋一争高下。但是他的演绎仍然使宁采臣留名影史,成为书生的经典形象;他的演绎亦使《倩女幽魂》成为脍炙人口的经典歌曲,不仅在香港,在大陆也广为流传。2000年他在上海八万人体育场连开两场个人演唱会,每场都有无数观众熟门熟路地与他合唱“人间路,快乐少年郎……”。“宇宙无限,真爱永恒”,这话原是没错的,在观众们的心里,他也和宁采臣一样,成为人生中永远的少年郎,纵使红尘里依稀有泪光,依然充满美梦与热望。
人生路美梦似路长路里风霜风霜扑面干
红尘里美梦有几多方向找痴痴梦幻中心爱路随人茫茫
人生是美梦与热望梦里依稀依稀有泪光
何从何去去觅我心中方向风仿佛在梦中轻叹路和人茫茫
人间路快乐少年郎路里崎岖崎岖不见阳光
泥尘里快乐有几多方向一丝丝梦幻般风雨路随人茫茫
《与他共度61世》 第一部分 《英雄本色II》英雄是怎样炼成的(1)(图)
m/data/upload-pic/74/9452-1175485674.jpg
《英雄本色II》
ABetterTomorrowII
导演:吴宇森
主演:张国荣狄龙周润发
首映:1987年12月17日
小马哥光荣复活
《英雄本色》的空前成功带动了日后持续多年的江湖英雄片热潮,《英雄本色II》应运而生。当然,最受欢迎的小马哥已经在《英雄本色》中壮烈牺牲,未免美中不足,于是《英雄本色II》想了个办法让小马哥借尸还魂,在续集中变成了他的孪生兄弟Ken。此兄从外表到言谈到细微的动作习惯全部是小马哥的翻版,剧情甚至还请他穿上了小马哥弹痕累累的故衣,就差没在脑门儿上凿一个“小马哥再世”的招牌,让饱含期待的观众们在他身上依稀重温了小马哥的过人风采。宋子豪和宋子杰兄弟也重新出山,宋子豪依然兄长风范,走上人间正道,宋子杰也成熟许多,致力于他热爱的警察事业……这时候发生了一桩伪钞案,涉及到宋子豪从前的大哥龙四,于是宋氏兄弟分别献身做了卧底,终于发现原来幕后主使另有其人……
影片秉承了《英雄本色》的暴力美学概念和义薄云天的江湖情谊渲染,剧情曲折,场面激烈,演员的演绎各有精彩,公映后受到观众热烈欢迎,票房达到二千二百多万,名列香港年度第六大卖座片。不过与《英雄本色》本尊相比,《英雄本色II》并不算是一个成功的续集,无论是在商业价值还是在艺术价值上都相差悬殊,在香港众多江湖英雄片中也只属泛泛之作。
影片的缺点主要在于细节不太合理,大局也略嫌失控:例如宋子杰作为已经与匪方正面接触过的警务人员,如何能够混进龙四身边做卧底?宋子豪作为龙四的旧部,与高英培一伙显然关系熟稔,又如何隐瞒得了自己有亲弟弟是警察的事实?高英培要求宋子豪射杀宋子杰的一场,气氛悲壮,几位演员都有极出色的表现,但是太显然地违背常理,无法令人感动。片尾决战中,子弹狂泻,衣袂飘飞,吴宇森风格毕现,但是几位英雄强悍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竟然被对方打得如马蜂窝一样仍然屹立不倒,浑身是血地潇洒笑谈……
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在于令人敬佩的人格,在于自然流露的气概,所以《英雄本色》中小马哥被打歪嘴打穿头张牙舞爪地死去,丝毫不影响他的英雄形象,而《英雄本色II》中几位大哥都成了打不死的英雄,一个个徒具外表上的豪迈,倒显得刻意和造作。至于《英雄本色》中认同的人间正道,到《英雄本色II》中被完全否定,一个个正面人物包括宋子豪和最有原则的坚叔都肆无忌惮地大开杀戒并以此为乐,仿佛整部电影就是以不受约束的宣泄为主,更是使“英雄本色”这几个字大打折扣。
龙四横空出世
《英雄本色II》中添加了一个重要角色龙四,作为喜剧明星的石天这回扮演悲情人物龙四,确实令人很有新鲜感,表演的本身也比较生动,展现了一个资深老演员的实力。但是他的戏份多而牵强,尤其是精神错乱后的情节以大段大段的篇幅来描述,失之喧宾夺主,实在看不出有什么意义。石天其人,不但是成功的演员,更是香港影坛举足轻重的人物,新艺城影业公司的“三巨头”之一,《英雄本色》监制徐克曾经的老板。据闻,一力主张为《英雄本色》拍摄续集的人是徐克,导演吴宇森虽然并不喜欢拍摄续集的做法,但还是听从徐克的意见写了一个剧本,讲述当年小马哥和宋子豪建立友情的经过,也就是《英雄本色》的前传。即将开拍之际,石天表示,希望在《英雄本色》的续集中参演,于是徐克火速修改剧本,为石天加了一个经历曲折、戏份吃重、具有充分发挥余地的角色——黑帮巨头龙四……若传闻属实,则龙四的大鸣大放也在情理之中吧!
片中龙四的一位朋友,改邪归正的神父Sam,虽然戏份不多,但也是由一位知名人物扮演,他就是出身台湾的资深导演、编剧、演员王正方,其电影作品《半边人》和《北京故事》都是在影坛轰动一时的名作,王正方本人还曾以《半边人》获得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当王正方的朋友听说他在《英雄本色II》中客串一个神父时都骇笑不止,因为王正方本人一点都不像神父,个性粗豪爽直,百无禁忌,还是一位著名的政治评论家,就台湾政局写过很多尖锐深刻的政论文章。在影坛回忆录《我这人长得别扭》里,王正方回忆了接拍《英雄本色II》的经过,当时他侨居纽约,因偶然的机会到香港,参加了《英雄本色》剧组的一次晚宴:
……因为《英雄本色》成绩傲人,欲罢不能,他们正在筹拍续集,本子已经写得差不多了,有一部分要在纽约市实地拍摄,到时候希望我能就地协助。藉着酒兴我当场拍胸脯答应,那还有什么问题!我在纽约设有独立制片公司,人头儿熟的很,闲话一句,来个电话敬请吩咐。……张国荣在后半夜赶到,身着牛仔裤在台上随兴唱了多支曲子。因为没有娱乐记者在场,大家玩得很随兴也极为尽兴。但是人丛中却看不见吴大导演的影子,正怀疑他是否不打招呼开溜了?恰好吴夫人正在不远处,走过去询问:“大嫂,老吴到哪儿去了?”“不就在那边吗?”她略略以下颔指向屋中一角,但见我们吴大导横卧在三只并排摆开的椅子上,不胜酒力早已熟睡多时矣!我说:“这怎么办?要不要先送他回家休息?”“没有关系,他通常都是这样。”张国荣正在唱一首节奏很快的新曲子,大家一阵蜂拥下池狂舞,这支歌一唱起来,张哥哥的臀部摆幅甚大,但是人家做这个动作硬是挺好看!……
《与他共度61世》 第一部分 《英雄本色II》英雄是怎样炼成的(2)(图)
m/data/upload-pic/94/7750-1175485694.jpg
宋子杰脱胎换骨
张国荣对小警官宋子杰的演绎,大概是《英雄本色II》唯一超越《英雄本色》之处。与《英雄本色》只隔一年,宋子杰的再度露面让所有人都惊奇不已:他太明显地成熟了,一张英气勃勃的面孔上已经带有历尽世事的沧桑,与一年前那个偏激执拗的杰仔全然不同。据说吴宇森导演对《英雄本色》中将杰仔拍得那么惹厌很抱歉,这一回着意改善了他的形象,希望给张国荣以更好的发挥;而张国荣自身的迅速成长也不可忽视:这一年来,他先后与吴宇森、徐克、程小东、关锦鹏这几位精英导演合作,出演了几部在香港电影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大制作,接触了港片最优秀的幕后班底,学习到了电影制作的更多细节,演技堪称突飞猛进,甚至可以在两集《英雄本色》中吴宇森客串的戏份里,代替吴宇森做导演了。这一年的张国荣三十一岁,从影已近十年,演绎角色超过二十个,由于剧本所限,个人发挥所限,个个角色都带有挥之不去的男孩气息,《英雄本色II》中的杰仔还是他第一次扮演一个成熟男人,他没有辜负这次机会,将杰仔这个热血青年的成长塑造得有纹有路,令人信服。
这一回我们看到的杰仔,不再动辄大喊大叫,遇事只是宽容地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这一回的杰仔也与他的大哥建立了充分的默契:“我以前太冲动,也许经过这一次之后,我会更加了解你。”他行事稳重,深沉,有胆识亦有谋略,也不再是那个需要女友来劝慰的懵懂少年,而是一个能够给妻子以安全感的丈夫……在突出表现他的勇气豪情的同时,张国荣也不忘刻画他人性化的一面,偶而的一点担忧、迟疑,反而令他的英雄形象更显丰富。杰仔临死前的一场,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都感动了无数观众:眼看着他挣扎着在生命最后一刻打电话问候他刚分娩的妻子,看着他满脸是血地憨笑着向Ken炫耀他初出生的美丽女儿,看着他在垂死之际努力地蠕动嘴唇为没机会见面的女儿起名字,看着他终于不支,缓缓在Ken的手臂中垂下了头……这个为理想执着一生的青年就这样牺牲在自己热爱的事业里,留给世间的只有淡淡一句:“我终于完成这件事。总得有人做吧。”
《与他共度61世》 第一部分 《英雄本色II》英雄是怎样炼成的(3)(图)
m/data/upload-pic/12/7638-1175485712.jpg
张国荣笑傲江湖
第七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上,张国荣凭《英雄本色II》中的宋子杰第二次获得最佳男主角提名。而那一年正是周润发横扫香港影坛的一年,不仅以《龙虎风云》中的高秋蝉联影帝,而且是以三个不同角色同时提名,而且三个角色分别来自不同导演创作的不同题材电影,演绎各有特色,张国荣在这样的较量中落败,实在是虽败犹荣。对他自己而言,这一年可以算是退出乐坛前电影成就最高的一年,他在这一年中主演了三部电影:《倩女幽魂》、《英雄本色II》、《胭脂扣》,三个角色都成为留名影史的重要人物,形象个性天差地别,其中英气勃勃的宋子杰和风流儒雅的十二少甚至是在同一段时间里扮演,充分体现了他对角色塑造的驾驭能力。
与此同时,他在歌坛的事业仍然势头不减,佳作迭出,拿下了这一年的全年销量冠军大奖、十大劲歌金曲金奖两项至高荣誉,并举行了七场世界巡回演唱会;“谭张争霸”也在这一年达到了高潮,成为香港歌坛空前绝后的一次惨烈对抗。其实自从数年前开始,声势不断暴涨的张国荣已经成为歌坛老将谭咏麟的强劲对手,“伦迷”(谭咏麟的歌迷)对他极为敌视,与“荣迷”的争斗不断发生,这种剑拔弩张的局面在张国荣迹近与谭咏麟平起平坐的1986年开始白热化,并在1987年初的“劲歌金曲颁奖典礼”上全面爆发。
那一晚,张国荣的《有谁共鸣》获得十大金曲的金奖,伦迷从他一出场就开始劲嘘不止,全场乱成一团,而张国荣就在这样的混乱中面不改色地微笑着唱完了《有谁共鸣》,并在间奏时从容说道:“有些人取得成就只需要很短时间,有些人要得到一些东西就需要比较长的时间,不过至少我一直用心去做,今天才能够站在这里!”典礼结束后,伦迷与荣迷在场馆门外开战,张国荣的车子被划得稀烂,张国荣自己困在场内六个小时不得脱身。……此后他转投新艺宝唱片公司,在老板陈小宝的支持下,越来越多地参与创作,作品越来越精良越来越受欢迎,但是成绩的辉煌也引来了更多的攻击,不断有人在各种场合对他辱骂,甚至会有花圈、冥纸、蟑螂送进家门……
许多人都不明白,包括张国荣自己或许都未曾想通:为什么他会招来这么多的磨难,刚出道时是,成名以后是,当红之际依然是。论才华,论勤力,论人品,都是众口一辞地叫好,可是总有非议甚至是特别恶毒的攻击存在。这其中不可否认地存在着早年演艺生涯中“轻佻、放浪、叛逆、颓废”的定位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与当时娱乐圈不健康的竞争风气有关,一定要从张国荣自己身上找原因的话,或许还因为他性格直爽,想什么说什么,无意之中就得罪了人。他的经纪人陈淑芬女士说,在结识张国荣之前,早已听说此人单纯无心机,喜欢开玩笑,而且经常不分轻重地乱开玩笑;做了他的经纪人之后,才发现情况比她预计的更糟,不得不亲自监控他的每一次采访,以防他在记者面前又说出什么孩子气的话来……
性格纯真其实不算是什么缺点,但是在风波险恶的演艺圈里足以致命。幸好张国荣另有其强悍的一面,对大大小小的磨难镇定从容一一熬过,始终笑傲江湖,连经常攻击他的媒体也不得不钦佩地说:“张国荣的生命力,简直异于常人!”浴血杀敌的英雄往往只存在于银幕之上,张国荣一生不曾手持双枪冲进枪林弹雨,但是他以自己的方式让我们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英雄本色”。
《与他共度61世》 第一部分 负情是谁的名字:《胭脂扣》(1)(图)
m/data/upload-pic/47/1273-1175485747.jpg
负情是谁的名字:我眼中的《胭脂扣》
《胭脂扣》
Rouge
导演:关锦鹏
主演:张国荣梅艳芳
首映:1988年1月7日
《胭脂扣》这部电影,我一直都不太喜欢。
与电影相比,我更欣赏原著。记得与它的第一次相遇,是在上大学的时候,那一年《霸王别姬》刚刚上映,我看了电影看不够,到处寻找《霸王别姬》的原著,而《霸王别姬》没有找到,却找到这位作者的另一部作品《胭脂扣》……啊,且慢,是有这部电影的,而且也是张国荣主演的吧,忙忙地买回来一看……就此泥足深陷。这也是一种缘分呢,不是吗?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逢李碧华作品必买:《青蛇》、《秦俑》、《诱僧》、《生死桥》、《潘金莲的前世今生》、《满州国妖艳——川岛芳子》……直到后来,眼看着李氏写作风格越来越凄厉越来越血腥,前年被一篇关于噬尸的文章彻底吓破胆后,终于没有继续追随她的新作……
《胭脂扣》一书,寥寥八万余字,说是中篇小说更准确一点,却在这短短的篇幅内,写尽时光流转空间暗换爱火翻腾人面变异,出人意料的高潮一环紧扣一环,气氛凄楚而瑰丽,笔力摇曳而沉雄,读来时而莞尔,时而屏息,时而几欲仰天长啸,时而忍不住泪盈于睫。我太理解这本书为何会成为李碧华的成名作——或许会有人不喜欢,但是怎会有人毫不动容,在李碧华其后的作品中,也可以说是佳作迭出,但是论及刻画情感的深度和时代空间的厚度,恐怕也只有《霸王别姬》可以媲美。就凭这部小说本身充足的戏剧感和丰满的人物形象,我对《胭脂扣》这部电影的寄望,一点都不比《霸王别姬》弱,素来也听惯了对这部电影的赞美之辞,谁知千方百计找来一看,却……完全不是我所想象。
如花和十二少两个人物,在原著中已经是性格鲜明呼之欲出,人生际遇令人慨叹,却都不是可爱的角色:十二少其人,俊美,儒雅,风度翩翩,在感情的投入上也可以说是尽了全力,但是世家子始终都有世家子的局限,终于在多方压力下与如花渐行渐远;如花则是李碧华小说中惯有的女性形象:痴情而自私,聪慧而毒辣,为了得到心爱的人,完全可以不择手段,菊仙、青蛇、川岛芳子、段娉婷……莫不如此。但是有心计的江湖女子如段娉婷,也不过是向对头告密,不惜害自己的爱人双目失明,也要长留他在自己身边;如花却是干脆夺去爱人的性命,既然我不能得到你,就叫所有人都得不到你,你也什么都得不到。书中借另一个主角袁永定之口评说:“……这种女人很可怕。她不爱你犹自可,不幸她爱上你,你别想逃出生天。化身为苍蝇,她也变作捕蝇草来侍候你。即使重新做人,她的阴魂不肯放过。”故事的结尾还刻意提起歌曲《卡门》:“……你要是爱上了我,你就自己找晦气,我要是爱上了你,你就死在我手里!”
问世间情是何物?永远没有标准答案。性格决定命运,也决定与命运相关的一切,包括爱情。我个人的爱情观是合则合,不合则分;就算我依然爱着你,也不会阻拦你去寻找别样的幸福;如果我依然爱着你,你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天长地久有很多种方式,不必靠无谓的牺牲换取,图穷匕现、血泪淋漓夺来的幸福又有什么味道,何况是以伤害他人为代价?但是这世上当然有许多人与我的爱情观是不同的,所以会有如花,对天长地久的极端渴望使她爱到死缠烂打,纵使阴阳隔世也不罢休。可悲吗?或许。可爱吗?不觉得。但是高超的小说家如李碧华,并不要求读者爱上她笔下的人物,而是通过人物丰富立体的性格,跌宕起伏的命运,引发读者的或是同情或是惊悚,或是怜惜或是慨叹,所以纵使不喜欢如花这个女子,也不妨碍我为她的故事投入感情。
然而电影的改编,使这个故事变得怪不可言。关锦鹏导演显然对如花这个女子寄予了深厚的同情和偏爱,一个个镜头一句句对白都把她塑造成一个楚楚可怜、惹人疼爱的弱者,原著中下大笔墨描写的心计深沉的一面未能得到充分铺陈,但是下毒谋杀十二少一节却又从原著中照搬,忽如其来地狠辣又忽如其来地一笔带过,不但使原著中尖锐的人性冲突味道全失,而且使如花的性格变得暧昧飘忽莫名其妙。
更加莫名其妙的还有一个所谓的负情人十二少。电影中的十二少,除了“南北行三间中药海味铺少东”的身份和“眉目英挺,细致温文”的形象未变之外,与原著中颇有差异:由于张国荣主演的缘故,比原著中的十二少多了一点天真,如果按照原定计划由郑少秋主演,可能就大有不同;由于是关锦鹏导演的缘故,比原著中的十二少多了一点懦弱,如果换个导演来拍,可能也是大有不同……关锦鹏导演是一个少有的常以女性角度来拍摄电影的男导演,电影风格比许多女导演还要阴柔,所有的男主角全成陪衬,性格一个比一个懦弱,毫无担当;但是《胭脂扣》中的男主角,不但是“弱”而已,而且“弱”得毫无道理。
《与他共度61世》 第一部分 负情是谁的名字:《胭脂扣》(2)(图)
m/data/upload-pic/79/3265-1175485779.jpg
无论是在电影中还是在原著中,单就十二少本身的行为来说,他已经做到了一个男人能为心爱女人做到的极至:送花牌,送铜床,轻怜密爱,处处言听计从,连老鸨都忍不住发话:“我从水坑口做到石塘咀,做了二十几年老板娘,还没见过一个孝子,像你这个温心老契,这么懂得温姑娘……”在父母不允的情况下,冒天下之大不韪离家出走与如花同居,甚至不惜低声下气学戏谋生,片中大老倌华叔一语道出他需要经历的磨难:“做徒弟都要先伺候师父,奉茶倒水端痰盂……我怕你这个太子爷受不了呢。”他也受了。关导演显然对这个角色也寄予了极大的同情,使他的付出尤以电影中为甚:
原著中,如花代十二少多方打点,免去了伺候师父的苦役;而电影让我们明明白白地看到:他连痰盂也都端了,自然是什么都做了,以一个太子爷的出身;
原著中,十二少跟如花吵过架,骂过人,更在家庭逼迫下向如花提出分手;而在电影中没有,两人从始至终不曾分开过,戏谈“为淑贤穿长衫”之际,已经是两人决定殉情之时;
原著中,十二少并没有吃鸦片,他看到如花身亡的惨状,慌乱欲逃,结果被如花事先下的安眠药毒倒;而在电影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他吃了。虽然在如花递过第一匙鸦片时有过一瞬间的犹疑,但是他还是接受了,在不知情地喝了如花的毒酒之后,又和如花一起一匙一匙吃了鸦片。至于为什么在这种情况下,如花死了而他没死——谁知道?去问关导演?
所以,如果原著中称十二少为负情人,尚可理解;电影中称他为负情人,“无胆鬼”,实在令人困惑:死都为你死了,你还要他怎么做?是因为他没有在复苏之后再次寻死?如花哀哀道来:“如果他是真心的,救活都可以再死,他偷生,他丢下我一个……”诸位看官,如果是你,不惜丢下一切与心爱的人殉情,结果在复苏之后,发现毒倒你的并不是鸦片,而是你倾尽所有去爱的人欺骗了你,暗暗下在你杯子里的安眠药,让你在自杀之前已被谋杀……你为何要为这个女人再死一次?如花因此失去十二少,根本就是咎由自取。而十二少并没有抱怨一句,只是从此了无生趣,再也没有爱过别人,与妻儿关系疏离,带着和如花一起染上的烟霞癖孤独终老,潦倒一生,五十三年后见到如花仍然一眼认出,可见一直念念不忘……这样的付出,还不够痴情么?
莫名其妙的情节安排,使电影《胭脂扣》的合理性大打折扣,一声声“负情”的质问和老年十二少的“原谅我”的无端愧疚令人不欲卒听。说到老年十二少,原著中没有安排他与如花会面的场景,一切由读者自己想象;而电影中,关导演又做了一个与原著大相径庭的改动:如花以一个决绝冷漠的近乎胜利者的姿态逼向落魄的十二少:“十二少,多谢你还记得我。这只胭脂扣,我挂了五十三年,现在还给你,我不再等了。”
痴缠了终生的专情女子,忽然死心放弃,原也是可能的;但是她没有在得知十二少存活的消息时死心,而是直到看到十二少的落魄模样后才死心,使这段感情,变得更加地立不住脚。以如花的个性,她为何要在这种时候选择放弃;一路痴缠到底,再弄死他一次,与他同去重新投胎,倒是更加顺理成章。原著中并没有排除这种可能,而电影中大力渲染了她见到老年十二少之后的绝望和漠视,几乎让人怀疑她爱上的根本不是十二少,只是记忆中那个风华正茂潇洒倜傥的太子爷;她的爱情也不是天长地久生死不变的爱情,只是一个风花雪月空虚唯美的幻像。
另外,《胭脂扣》原著中还有一条主线是现代社会里袁永定与凌楚娟的爱情,和如花与十二少的爱情交错对比,更显流年变迁人心变异的茫然,这条线在电影中明显弱化,被30年代的戏份挤得几乎没有立锥之地,失去了反衬的效果;而且出现得非常突兀,在电影院里放映时,屡屡被不知底细的观众们大叫“放错片啦!”
当然,我个人的一点点意见绝不会影响《胭脂扣》在华语影坛的重要地位,而且,话说回来,若能够抛开情节上的生硬来欣赏电影,它确实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影片艺术风格突出,细节极其精致,不但充分利用了《胭脂扣》原著中地道的欢场对白,而且将故事背景以绮靡的画面加以重彩描绘,无论是人物造型还是环境铺排,都营造了浓郁的30年代氛围。我个人印象最为深刻的几个段落有:
“愿那天未曾遇”,金陵酒家生旦初相会的一场——
如花的初次登场以男装亮相,简直是神来之笔。谁都看得出女主角的长相并不是原著中描绘的那样倾国倾城,甚至还不如男主角美貌,但是一袭利落的皂色男装使得这女人在一群庸俗脂粉中脱颖而出,卓而不群,照收惊艳之效。同时,导演安排女主角在初次亮相中吟唱南音《客途秋恨》,这在原著中是根本没有提到的,然而我们的女主角是谁,是歌坛天后梅艳芳,虽然据行家说她与张国荣唱的南音都是不像的,那位盲琴师寥寥两句的开口才是真正地道的南音,但是这段戏充分发挥了梅艳芳的舞台魅力,举手投足有板有眼,偶尔眼波一转光芒流泄,大有粤剧老倌的威仪。
同样惊艳的还有与如花也与观众初次照面的十二少,张国荣这一年三十二岁,正在步入他最好的风华,丰神俊朗,珠圆玉润,一出场真是令人眼前一亮,无可置疑成为全场焦点。这两人目光一对,立即胶着,然而彼此不发一言,只以身体周旋,以眼神进逼,一切的心动,情挑,诱惑,欲拒还迎,都在韵律铿锵的南音中流转,镜头含蓄而华美,动人心魄,堪称华语爱情电影中最为经典的段落之一。
“祈求在那天重遇,诉尽千般相思,”如花寻觅十二少未果,在路边望着台上伶人演唱《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一场——
一张憔悴的脸,一双泪花濛濛的眼,一丝幸福而凄凉的微笑,在周围满面无聊的看客中,无言地讲述着一个女人的恋恋情深。李碧华本人曾经赞道:“……张国荣、梅艳芳两个演员都为电影加了分,剧中人就好比是为他们两人量身定做的,尤其是梅艳芳,她本身就是又像妓女又像痨病鬼。”我个人倒不觉得梅艳芳像妓女,她演的妓女风尘有余,风情则欠奉,行走坐立的姿态很明显是在刻意地摇曳刻意地性感风骚,对镜梳妆等细节尤其造作;但是演起鬼来,她的表现简直可以用出神入化来形容。
她演的鬼,全片中从未以惊悚的鬼脸来吓人,但是眼皮略略一抬已经是鬼气森森,将那种阴郁的气质刻画得深入骨髓。更令人惊叹的是,《胭脂扣》中如花在二十三到二十四岁之间,梅艳芳也正是这个年纪,但是不要忘记如花其实已经是一个七十六岁的老鬼,而梅艳芳以二十四岁芳龄,将这个老鬼演绎得呼之欲出:爱恨交缠的幽怨,饱经世故的老练,宛若前尘带来的沧桑,从每一个特写中渗透出来,一双暮气沉沉的大眼中似乎蕴涵着整整一个时代的故事。或许这一切与梅艳芳本人从四岁开始跑江湖的阅历有关,纵观影坛再没有第二个女星可以替代,此片获得当届金像奖和金马奖的双料影后大奖,真可谓实至名归。
“只盼相依,哪管见尽遗憾世事”,十二少跑龙套落魄江湖,独自在落幕后的台上伫立,为爱侣戴上胭脂扣后抱头痛哭的一场——
这也是张国荣本人比较满意的一场,演尽了痴情人面对前路茫茫满目苍凉的无奈。论及张国荣在此片中的表现,也是有缺憾的,和如花同样是风情不够,挑逗得有些刻意——尤其是看了《阿飞正传》、《春光乍泄》之后再来看十二少,你会觉得他以眼神撩拨过路女子和如花的几场戏略嫌稚嫩,如果能够晚几年拍,由年近四十的他来出演,想必更成经典。但是张国荣仍然成功塑造了一个末世贵族的形象,使十二少超越了剧情的局限而深入人心,成为香港影史上独具异彩的代表人物,其精致的样貌,优雅而古典的气质,倜傥中带点颓废的风华,眉梢眼角如梦如幻若即若离的神情,处处韵味十足,可圈可点,无法联想到演员本人其实是英式教育背景,更有一个劲爆流行歌手、动感青春偶像的身份。
《与他共度61世》 第一部分 负情是谁的名字:《胭脂扣》(3)(图)
m/data/upload-pic/97/5327-1175485797.jpg
原著中十二少未曾正面出场,几乎始终都只在如花的回忆中出现;电影中原本也没有他的多少戏份,因为张国荣表现实在出色,关导演将他的戏份加了又加,算来也仍然只在一个半小时的影片中出场了三十二分钟(背面、侧面、被女主角挡住大半身的画面,已经全部计算在内),纵是如此,他仍然获得了当届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可见演绎功力得到业界公认;但是最后又以一票之差输给《七小福》中的洪金宝,据说落败原因是“戏份不足”,令人颇有点摸不着头脑。
“渐老芳华,爱火未灭人面变异”,老年十二少与如花的重逢的一场——
直到现在还有朋友在问那个老年人是谁演的,因为实在太不像张国荣了——当年拍摄时由于张国荣的皮肤太好,普通人涂一层就会满脸摺皱的皱纹水,在他脸上涂三层都毫无反应,结果只能破例为他定造一个石膏脸模戴上,导致面目全非;但是我自己在当年第一次看时已经认定他是张国荣:不仅因为他那独具特色的侧面轮廓不曾改变,而且,那双眼睛!哪有七十多岁的老人会有那样清澈明亮的眼神?不知道造型师有没有留意到这个破绽,为什么没有为他戴上浑浊一点的隐形眼镜,结果如花凑上去朱唇一启,就见这老人的双眼在黑暗中熠熠发光……呵,或许还是不要苛求这些细节吧,这个造型是张国荣仅存于世的老年形象之一,弥足珍贵。不过,以张国荣本人关于“优雅地老去”的向往,相信他若也有机会活到如此老朽,一定是一个风度翩翩充满魅力的老头儿,不会是十二少这般猥琐落魄。
《胭脂扣》中还有众多名人配角,不过大多被男女主角的光芒所掩,未见出众表现,唯有扮演十二少母亲的粤剧名伶谭倩红之出场可以算是惊鸿一瞥。据谭倩红自己讲,由于女儿是张国荣的歌迷,为了帮女儿接近偶像才接拍这部电影,但是在片中寥寥几次的出场中,已经精湛地演绎了一个大户之家掌门太太的形象,尤其在与如花会面一场,慈祥、亲切、始终面带谦和的微笑,眼神未见一丝锐利的光芒,却是处处刺中痛处,威势不容分说,不动声色之中全盘控制场面,如花连招架的机会都没有,已经败下阵来。
这部电影中值得一提的细节还有很多,比如音乐,黎小田亲自操刀创作的配乐极其贴合剧情的时代与气氛,一曲主题歌更是冠绝当日,流传至今。不满意剧情的我,自然也对这首歌的歌词大有意见,但是单就歌曲来说,实在是一首意境与韵律俱佳的好歌呀,无论是梅艳芳在电影中的演绎,还是张国荣在演唱会上的演绎,都是功力超群令人百听不厌之作。噫,这世上真正完美的爱情故事还是太少,有华丽凄迷的电影可看,有荡气回肠的好歌可听,已经很满足了吧?
誓言幻作烟云字费尽千般心思
情像火灼般热怎烧一生一世延续不容易
负情是你的名字错付千般相思
情像水向东逝去痴心枉倾注愿那天未曾遇
只盼相依哪管见尽遗憾世事
渐老芳华爱火未灭人面变异
祈求在那天重遇诉尽千般相思
期望不再辜负我痴心的关注人被爱留住
问哪天会重遇
《与他共度61世》 第一部分 《日落巴黎》(1)
《日落巴黎》:值得珍藏的半部“张国荣作品”
《日落巴黎》
SunsetInParis
嘉宾导演:吴宇森
主演:张国荣钟楚红张曼玉
首映:1989年4月23日
从“音乐”电影到音乐“电影”
巴黎,美丽而浪漫的都市,适合邂逅爱情的地方。
张国荣选择这个地方,来拍摄他的音乐电影,演绎一个关于缘起缘灭的爱情故事。
张国荣拍摄音乐电影已经不是第一次。1985年,在香港电视台播放歌曲时还只有简单音画对位MV的时候,是他率先提出创意,以自己的几首流行金曲为线索,拍摄了一部有人物有情节的音乐电影《惊情》,女主角是李丽珍。《惊情》讲述的是香港青年Leslie拾到一件神奇的旧西装,从而穿梭时空来到30年代的上海,与少女小蝶相恋,却因为战乱而不得不分开。回到80年代的香港,Leslie遇到酷似小蝶的少女,两人坠入爱河之后,Leslie才发现她就是小蝶的女儿……
《惊情》全长四十多分钟,其中一大半时间是在演绎歌曲,剧情铺陈并不多,是一部名副其实的“音乐”电影。这部华语乐坛首创的音乐电影在电视台播放时受到空前欢迎,一举打破收视记录,从而引发了歌手们竞相拍摄音乐电影的热潮,张国荣本人也曾经为老友梅艳芳客串过一部《梦里风情》,扮演梅艳芳的爱人,一位旧时代的书生。
1989年,即将告别乐坛的张国荣决定拍摄他的第二部也是最后一部音乐电影《日落巴黎》。这个时候的张国荣已经不仅仅是一名乐坛巨星,他的电影事业卓有成就,并且热切地盼望有机会成为一名导演,所以《日落巴黎》与其他歌手的音乐电影乃至张国荣本人的旧作《惊情》都颇有不同,七十分钟的影片中只收录了八首歌曲,而且淡化了歌手个人,更多地强调了“电影”的一面,大篇幅地刻画人物,展现剧情,突出演技。张国荣对这部影片非常投入,亲自邀请到合作甚笃的著名导演吴宇森和当红影星张曼玉、钟楚红同赴巴黎进行拍摄,亲自设计情节,亲自参与编剧、选景等多项工作——如果说一部电影只可以用导演的名字冠名为“某某某作品”的话,那么《日落巴黎》差不多可以当作半部“张国荣作品”来看。
世外桃源中的爱情童话
《日落巴黎》收录了八首张国荣当年新歌:《别话》、《想你》、《偏心》、《无需要太多》、《烈火灯蛾》、《情感的刺》、《最爱》、《由零开始》,其中三首是由他亲自作曲,四首是拿过金曲奖的名作。歌曲的顺序大致展示了剧情:离别后的思念——不该发生的感情——不顾后果的热恋——冲突和困扰——选择和决定——一切重新开始。张国荣扮演的男主角Leslie,是事业有成、爱情幸福的戏剧导演,却在去法国深造时爱上了邂逅的流浪画师,被闻讯赶来的未婚妻设计拆散,最终真相大白,Leslie孑身离去。
“恨事遗留始终不朽,千金一笑潇洒依旧,对对错错千般恩怨像湖水吹皱,曾被爱过痛过的我,曾被爱过痛过的你,原为了要我与你遇见再度分开……”张国荣在他的歌中,已经唱尽爱情的无奈。Leslie在香港的时候,以为Maggie就是他的整个世界,而命运又让他遇到了更可爱更具默契的Sherry,他是否还要忠于尚未与Maggie确定的终身?爱上这个俊逸的男子,并不是Sherry的错,面对Maggie的要挟,她是否有权利坚持?Maggie将Leslie视为自己的全部,不惜一切代价要留他在自己的身边,又是否值得同情?……情感去留,原无定数,太多合适的人相遇在不合适的时机,而在合适的时机遇到的,又不一定是自己生命中那个人。这三个人的一场相遇,或许只是命运的一个玩笑,如何能区分孰对孰错,留下的只有面对无常世事的一声叹息。
扮演流浪画师Sherry的钟楚红当时二十四岁,芳华正盛,美艳无匹,那种耀目的风情任何人都无法漠视,Leslie的一见钟情也就显得极其顺理成章。片中她留一头如云卷发,时而散落,时而挽起,时而配一袭简单长裙,时而着一身正式晚装……无论是在电话亭里的展颜一笑,还是清晨起身后的惘然四顾,都有各各不同的美丽。张曼玉这一年二十三岁,正在由花瓶向演技派明星转变,在片中扮演Leslie的未婚妻Maggie,大概是她从影多年唯一一个带点负面色彩的角色。两位女主角都是秀外慧中的一线明星,在片中几场对手戏都非常精彩,反倒是客串Maggie舅舅的吴宇森大人,导演水平震惊中外,演起戏来呢,还真是乏善可陈。
张国荣这一年三十三岁,历经演艺圈十三年的风雨洗礼,神情带点沧桑,容颜依然纯净,那个由他自己设计、风靡粤港地区的“鸭尾”发型使他平添几分大男孩的稚气,但是气质中的优雅淡定已经逐渐发散出来。他在片中扮演的Leslie是一个俗语所说的“负心汉”,始终处在自我挣扎之中,几处重要的情感转折表演精细颇有好戏可看,与女友分手后憔悴中不乏坚忍的形象是在他以往的正式电影中也未曾得见的。优美的音乐,华丽的背景,英俊的青年和温婉的女郎,这样的故事实在不应该以悲剧结尾呀,看着Leslie最后在日落时分的铁塔下黯然回眸,相信许多观众都在想:是不是到下一个街角的转弯处,他就会重逢那个深爱着的人呢?
跟张国荣畅游巴黎
巴黎是举世闻名的文化名城,名胜古迹众多,许多层面都代表着欧洲文明的最高成就。在描绘爱情故事的同时,《日落巴黎》还在音乐的衬托下花大量笔墨渲染了巴黎的美景,不妨作为花都巴黎的风光游览片来看看。
片中出现最多的景点是巴黎的地标埃菲尔铁塔,这座以设计师埃菲尔的名字命名的铁塔是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产业革命期间建成的,与巴黎众多传统建筑不同,它以七千吨钢铁焊接而成,但是精巧的设计使塔身优美细致,气势冲天,全无赘重之感。作为发生在巴黎的故事,《日落巴黎》岂可错失这个景观,Leslie刚到巴黎时就亲临现场,后来陪同Maggie游玩时也曾经过,全片最后一幕亦是在铁塔之下。
凯旋门也是巴黎最为著名的景点之一,Leslie在市内漫游时曾经在这里驻足良久。这座壮丽的建筑是为了纪念法国大军而在拿破仑的命令下建成,每一面都有精美的浮雕,其中纪念义勇军出征的《马赛曲》名扬四海。凯旋门的周围有十二条大道,正对面的香榭里舍大道一度是巴黎的贵族居住区,直到现在仍是全世界的时尚中心,建有众多的名牌商店、老字号饭店和剧院、咖啡馆等,片中的Leslie曾经到其中的一个咖啡馆光顾。
Leslie与Sherry的初相会,是在流浪画家的聚集地——小丘广场,Sherry一出场就跟人吵架,因为对方侵占了她占好的位置。在这个广场上你可以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流浪画家和摆满整条街的画作,可以随时坐下来请一位画家帮你画一张肖像……或许这些画家并没有什么名气,画作也没有很高的艺术水准,但是卖者和买者们共有的热爱艺术的心思使这个广场充满活力,使众多不太留心艺术的游客也流连忘返。
《与他共度61世》 第一部分 《日落巴黎》(2)
Leslie与Sherry的第一次交谈拍得颇为有趣:先是一个大型建筑的外景,那是巴黎歌剧院;然后镜头推向Leslie,他却是坐在位于阿尔市场区的无罪者喷泉旁边。对面的Sherry就坐在喷泉之下,她为Leslie画素描时我们可以看到她身后的泉水沿阶流淌,如一串串美丽的珠链铺陈。话说Sherry画的素描也很有趣:片中她为Leslie画的素描其实全都不是依照他本人而画,知情人一眼就可以看出那几幅都是在临摹张国荣1988年出版的写真集。
与Sherry熟识后一起漫游时,两人坐着看报纸的场地是金字塔广场,周围三面带柱廊的大楼和镜头中没有摄入的圣女贞德像是这个小广场的特色。Maggie来到巴黎后,Leslie带她游玩的则是塞纳河沿岸,他们坐着巴黎风味的游船经过了这条美丽的长河上各具特色的一座座大桥,在两岸的旧书铺挑选了明信片,还去参观了岸边另一个极负盛名的景点巴黎圣母院。这座巍峨的建筑在之后两年拍摄的《纵横四海》中也出现过,是全世界都十分熟悉的宏伟教堂。
巴黎的著名教堂很多,圣心院也是其中的一个。这座通体雪白的大教堂位于蒙马特山顶,在市区内几乎任何地段都可以遥望得到。大教堂的建筑风格是罗马式与拜占庭式兼具,正对大门处有依山而建的大排石阶,经常有游人坐着休息,同时还可俯瞰巴黎市容。Leslie在刚到巴黎时就曾经坐在这里,后来与Sherry重逢时也是在这片石阶之上。
Leslie与Sherry重逢后在一片树林里谈心,谈着谈着忽然就走到了凡尔赛宫里的御花园。凡尔赛宫是法国数朝王宫所在,建筑富丽堂皇,背后这片花园被称为法国式园林设计的典范,面积达一百公顷,站在宫门口的台阶上极目远望,只见一条中轴线上连绵不断的大型水池、喷泉、雕塑、草坪、花园,错落有致地延伸到近乎天边的郁郁森林。当Maggie找到二人时,他们的身边就是御花园中最著名的阿波罗喷泉:太阳神驾车冲出水面,海妖在四周吹响号角……这座喷泉美则美矣,但是奇怪地并不总是喷水,我曾经守在旁边良久都没能见到号角中有泉水涌出,所以看见片中的喷泉也没有水流,真是另有一种特殊的亲切。
巴黎的另一个著名喷泉位于协和广场,也出现在《日落巴黎》里,是Leslie与Maggie分手后忧郁地坐着冥想的那一个。这个喷泉是一式两座,体积并不很大,但是雕塑华丽,水柱曲线优美,夜色中华灯初上时,景色如仙境一般迷人。两座喷泉的中间就是来自埃及的巨型方尖碑,在片中没有出现。
Leslie一脸忧郁地从两扇铜门处走下来的地方是先贤祠,这座规模宏大、结构精美的建筑有一个由二十二根圆柱组成的大型门廊,Leslie靠在其中的一根圆柱上望向远方,情景颇为动人。这座建筑实际上是祭奠伟人的大祠堂,里面有许多著名人物的墓,倒也适合Leslie来缅怀自己失去了的爱情。
《日落巴黎》中值得一提的地方还有不少,比如说Leslie喝了几次咖啡的室外咖啡馆,在路边打鼓卖唱的流浪艺人,Leslie和Sherry边走边吃的“法棍”面包,住宅阳台上花枝缠绕的雕花铁栏杆,马路上建于拿破仑时代的小方石路面……都是独具巴黎风情的细节。当然,让男女主人公的日常事件全部发生在著名的旅游景点,处处刻意点缀巴黎特色,就像让我们专门到故宫约会,到长城谈心,到颐和园吵架,到天安门分手……想来不是不好笑的。这个缺点在张国荣的另一部巴黎故事《左右情缘》中已经荡然无存,不过《日落巴黎》的三位主人公中有两位是初到巴黎,爱去旅游景点也是顺理成章,何况这本来就是一部情调浪漫优美的音乐电影,或许不必以讲求真实性合理性的正式电影标准来要求它吧?
《与他共度61世》 第一部分 《阿飞正传》:时光是对的没说谎(1)(图)
m/data/upload-pic/87/5698-1175485887.jpg
《阿飞正传》:时光是对的没说谎,迷惑的是这心没了光
《阿飞正传》
DaysofBeingWild
导演:王家卫
主演:张国荣刘德华张曼玉刘嘉玲
首映:1990年12月15日
阴暗的楼道,一个人背对着我们大步前行,脚步声“咚咚”作响,嚣张地回荡在空旷的空间里。我们看不见他的脸,只能一路追随着他的背影,跟着他长驱直入,所向披靡,看着他闯入一个静寂的小店,自顾自地拿过想要的东西,对目瞪口呆的陌生女郎说:“你今晚会梦见我!”
《阿飞正传》,旭仔,张国荣。
如果只让我用一个词来形容旭仔,不会用“浮荡”、“空虚”、“颓废”、“失落”之类,我的直接印象就是——“性感”。整部《阿飞正传》用了大量笔墨来描绘他的性感,导演,摄影,剪接,尤其是张国荣本人的演绎,使一个个镜头都如一双双倾慕的眼睛,映射出一个华语电影中罕见的性感男人。那是一种令空气中欲望暗涌的,充满原始气息的性感,不是靠精致的外表或是健壮的身材,不是靠包装也不是靠裸露,而是言行举止之际眉梢眼角之间散发出来的气场,以逼人的强势笼罩所到之处的每个角落每个人:“一九六零年四月十六号下午三点之前的一分钟你和我在一起,因为你我会记住这一分钟。从现在开始我们就是一分钟的朋友,这是事实,你改变不了,因为已经过去了。我明天会再来。”
多么无厘头的交友方式,多么矫情的对白,设想现实生活中哪个男生来现身说法一下,一定撞得满头包,放在其他电影中,也一定具有周星驰式的喜剧效果,唯有依靠旭仔这种势不可挡的杀伤力,整个故事才变得深沉,浪漫,顺理成章。我们看到他从容地贴近她,盯住她,言辞斩钉截铁,眼中光芒闪烁,有一种几乎把对方吸住吃掉的强悍……在他转身离开的一刹那,那惶然的女郎完全手足无措,几乎主动迎接他的吻,而他并不是要吻,他只是微笑着离开,心里清楚地知道,一切才都是刚刚开始。
追溯时空的轨迹,望向1990年,年轻的张国荣也正在开始自己的新生。从艺十三年,他几乎已经经历了普通人的一辈子,光辉荣耀全部在手,江湖风雨一切见惯,却突然在事业的巅峰之际,宣布退出乐坛,此举如一颗巨型炸弹轰乱了娱乐圈也震动了全香港,成为当年演艺界最受关注的事件。三十三场令数十万歌迷肝肠寸断刻骨铭心的演唱会之后,三十三岁的他,即将飞得更高更远,奔赴异乡开始不一样的下半生了。
生活充满变数,许多不引人注目的小细节,可能造成出乎意料的影响,此谓“飞”来横福或“飞”来横祸。“告别乐坛”演唱会筹备期间,张国荣经朋友介绍,结识了声誉鹊起的导演王家卫,后者希望请他客串自己的新片。某个下午的某个咖啡室里,张国荣听王家卫介绍了剧情,立即决定接受他的邀请,利用演唱会举行前的一个月时间,出演这部新片。结果这部电影的剧本变来变去根本无法在他的演唱会之前投入拍摄,一直拖到1990年初,“告别演唱会”已经完成,张国荣宣布结束演艺生涯,登上飞机去了加拿大。等到《阿飞正传》开拍,王家卫急请张国荣回来,见到的是一个在异乡过得快活自在,因此体重暴涨,胖得圆滚滚的张国荣,令王导演叫苦连天。好在张国荣是一个极其敬业的人,不惜疯狂健身,日日在泳池里游上几十个来回,迅速地瘦了下来。这个时候的他,还不知道这位新晋名导的另类工作方式,不知道自己最终会变成这部电影的主演,要花费极大的精力与心血来投入,更不知道这部电影使他在影坛获得了空前的成就,激起了万丈雄心,将这只飞翔的鸟儿从远方引回故地,从此改变了他的下半生。
现在回头重看王家卫导演关于《阿飞正传》的最初设想,任谁都会觉得一头雾水,因为根本与最后的成片全无关系。王导自言对60年代情有独钟,打算拍一部具有浓厚60年代气息的电影,讲述1966年香港大暴乱期间,一个女恐怖分子与男警察的爱情故事;然后王导觉得大时代背景拍摄起来有困难,又决定讲述一个封闭空间里比较自我、比较个体的感情,于是又构思了一个女孩寻找爱情的故事:她与一位男侍相恋,却抓不住男侍的心,遇见了一位追求歌女的新加坡华侨,两人同病相怜,发展了一段若有若无的感情……最后以女孩车祸身亡而告终。这个故事听起来有点《阿飞正传》的味道了,但是似乎与后来的《花样年华》和《2046》更为相像呢。
王家卫本来打算邀请张国荣扮演的据说就是这位出场不多的男侍,关于这个人我们已经得不到更多的资料,只能够从大纲中感觉到他已经具有了“阿飞”的雏形。由于张国荣的演绎功力令王导演喜出望外,于是将剧本一改再改,戏份一加再加,一切面目全非,张国荣由一个客串变成影片的绝对主角,无名男侍人间蒸发,“阿飞”旭仔围绕着张国荣的身影,在导演的脑海中渐渐浮现……和其他与王家卫合作的演员一样,张国荣就在这样朝令夕改的过程中,拍了不计其数的莫名其妙的有时甚至完全不知道在演什么的镜头,既然无法捕捉剧情脉络,就只能尽力维持住个人表演水准:与张曼玉在床上缠绵的一场戏,看起来极其简单的一个镜头,王家卫要求重拍了四十七次,这是张国荣电影生涯中NG次数最多的记录,令他在多年以后都记忆犹新,而直到最后过关,他也不知道前四十六次到底不妥在哪里。或许王家卫就是用这个办法来使演员触摸到无聊得想死的感觉,让我们看到银幕上的阿飞咬弄着苏丽珍的指尖,眼神空洞地望向远方,烦躁而沉闷的气息弥漫在镜头内外。
《与他共度61世》 第一部分 《阿飞正传》:时光是对的没说谎(2)(图)
m/data/upload-pic/06/6390-1175485906.jpg
沉闷。一切仿佛都在刻画一个“闷”字,狭窄的房间,霉绿色的墙纸,徒劳地猛吹着的电扇,演员面如死灰的神情,惜字如金的对白,一个接一个的空镜,永远的暗夜,没完没了的雨水……如今已经接受了《东邪西毒》、《春光乍泄》的我们,自然会觉得《阿飞正传》是王家卫作品中更具故事性,更容易理解的一部,但是在当年,抱着欣赏《旺角卡门》的期待而走进电影院的观众们,那感觉恐怕只能叫一个不知所云。它完全不讲究传统电影的叙事方式,对事件的前因后果、人物的来龙去脉几乎全无交代,谁知道这男人是做什么的,什么出身,多大年纪,为什么毫无商量余地地就跟如胶似漆的女友分手?……
电影中不管这些,它只管沿着设定了的人物性格发展下去,于是这男人突然出现在另一个女人的家里,一半关心一半不耐烦地照顾着这个酒醉的老女人,听得出这两个人的关系是母子,可是他揩去女人嘴角的涎水,随手又厌恶地揩在女人的被子上,多么奇特的一对母子……按照王导演原本的想法,这一幕戏是有更多对白的,但是扮演母亲的潘迪华为了将酒醉的戏份演得更逼真,喝了太多的酒,醉得完全无法开口了,随机应变的王导演自然又让剧情沿着出乎意料的方向发展下去,变得更加地含蓄更添了无穷的想象空间。
我喜欢王家卫的电影,与艺术性流行性什么的无关,只是喜欢他的镜头风格,喜欢这种大片留白的叙事方式,一切若隐若现,欲露先藏,不同的心境有不同的感悟,甚至在每一次重看都有新的发现。旭仔对养母的感情,是复杂而有些暧昧的,他拒绝接近他的母亲,又憎恶别人接近他的母亲,不管对方是否能令母亲快乐,先假设他有不良动机,一举收拾了再说。狭路相逢勇者胜,收拾养母情人的这一幕拍得真是劲爆好看,一直不动声色的旭仔突然变得好勇斗狠,仿佛是隐藏多时的火山熔流终于得到出口爆发,嚣张狂暴的声势几乎撼动云霄。泄愤之后他冲出房间对着镜子一下一下地梳头,虽然无语,但是两眼冷冷如剃刀的刀锋,握住梳子的手势依然如砍人一样凌厉,几乎能看到火焰依然在他的全身上下升腾。
他征服所有人,男女老少,远近亲疏,他没输过。就算是暴戾的殴斗过后,他也有办法以一只耳环就收伏了舞女露露的心。露露其人,虽然俗艳,但却充满风情,一举一动全是诱惑,显然也是个占惯上风的主儿,看她后来将旭仔的朋友摆弄得服服贴贴就知道她的本事,但是在旭仔面前,什么手段都派不上用场。这里长长一段剧情都是露露在找话题,一会儿闲话家常,一会儿虚张声势,话多得小屋里几乎装不下,我们几乎能看见她的心思在飞速地转动,欲迎还拒,半就半推,竭尽全力要争得上游……这场暗战以旭仔的大获全胜而告终,这个男人一路不慌不忙,却是一出招立即得手,眨眼之间露露已经落入他的怀里……闭紧嘴巴不接受强吻吗,也没关系,他干脆捏住你鼻子:“你想你可以不呼吸多久?”
所向无敌。他坏,但是坏得有魅力;他邪,但是邪得很性感。天底下有无数的女人愿意被这种男人收伏,在他手底下被搓圆捺扁,甘之如饴。尽管一旦得手,他又回复了那副死气沉沉百无聊赖的德性,但是连那横陈在床上的懒散姿态也散发着写不尽的性感气息。正因为这种不可抗拒的魅力立住了脚,全片的剧情才得以立足,纵是在前因背景全无交代的情况下,也没人会质疑小混混为什么要跟他粘在一起,养母为什么坚持留住他,露露为什么不肯放手,而苏丽珍,走了还要回来。
梁凤英?你不是叫露露吗?
留意片尾的演职员表就知道,露露写给阿飞的本名“梁凤英”,其实是《阿飞正传》之执行监制的名字。看来王家卫先生喜欢用剧组工作人员的名字来称呼男女主角,并不是从《春光乍泄》始。事实上,王家卫风格的许多组成要素,在《阿飞正传》中都已经搭建完成了,其后的许多作品,只不过是不同程度的延续与完善:
比如充满哲理性的独白——这些独白本来是穿珠子的绳子,许多时候是因为王家卫那种漫无边际的拍摄方式,导致剧情串连不起来,最后总要靠独白来打补丁;但是王家卫先生的才华表现之一就是能够撰写出极具韵味和表现力的独白,让这些独白为电影增添非凡声色,反而成为绳子上的珍珠。《阿飞正传》一共拍摄了六十万英尺胶片,比一般电影多出三四倍,大有充足的材料来编成故事,独白算是寥寥无几;到了《东邪西毒》,素材严重不够,一部电影剪得跟MV一样,若不是靠那些如今已成经典的独白,真不知要如何让人看懂?
比如随处可见的时间标志——很多有个性的导演都有自己钟爱的标志,张艺谋钟爱大红灯笼,吴宇森钟爱白鸽,谭家明钟爱大海,王家卫他钟爱表。《阿飞正传》中,王家卫大量地运用了钟表的符号来突出时光流转,整部电影里钟表的出现达几十处之多,其中许多都是特写:苏丽珍小店里的钟,旭仔公寓里的钟,楼道里的钟,养母家里的钟,南华会的钟,旭仔的手表,床头座钟,警察的手表,小混混的手表……一而再再而三地冲击观众的视野,有些时候更是刻意突出表针走动的音效,甚至还有对白的提醒:“看住我的表……”“现在几点?……”“手表都没了……”叫你想不注意都不得。影片的主题歌中唱道:“时光是对的没说谎,迷惑的是这心没了光……”是的,时光在这部电影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一个人的一生被具化到几个时刻,一生中仿佛只有那几个瞬间值得回忆,却又被流光远远抛在身后,无法追回。每当看到那冰冷的时钟势不可挡地一步步向前运动,偶尔伴有惊心动魄的一声报时巨响,本已阴郁的电影气氛更显苍凉。
再比如风格突出的罐头音乐——许多电影都会使用罐头音乐,不过没有谁能够像王家卫一样,将这只罐头重新烹调成具有个人风格的大餐,每一段音乐都与整个电影紧密贴合,和电影本身互为经典,《阿飞正传》和后来的《春光乍泄》尤其是王氏音乐罐头的代表作。《阿飞正传》讲述的是发生在东南亚的故事,王家卫选用的却是拉丁音乐,其实他考虑到的并不是空间标志而是时间特征,因为片中的几首主题曲《LosIndiosTabajaras》与《AlwaysInMyHeart》等等都是60年代香港旧影院在开场前常放的音乐,他们在《阿飞正传》中时隐时现,若有若无,浪漫,慵懒,优雅,迷茫,那就是王家卫和许多老观众记忆中的60年代。
还比如王家卫、张叔平和杜可风的铁三角——将这三个人合在一起说,真是极大浪费,但是这三个人的组合才是王家卫风格的真正内涵所在,少提哪一位都完全不是那么回事。《阿飞正传》是一部让人无法忽视美术指导的电影,全片和谐而统一的灰绿色调,充满60年代风情的生活细节,大多拜张叔平先生的美术功底所赐;与众不同的拍摄角度,视觉冲击力强劲的画面风格,则与杜可风先生的天才技巧密不可分。这两位可以说是王家卫的左膀右臂,亦是其后几部作品持续成功的关键所在。
而与《东邪西毒》之后的其他作品相比,《阿飞正传》中还多了一位关键性的人物谭家明。这位昔日的大导演兜兜转转变成了王家卫的剪接师,《阿飞正传》全片几乎都是由谭家明从六十万英尺的胶片堆中一手剪成,王家卫并未参与什么意见,从这个角度来说,谭先生起码也应该算是《阿飞正传》的半个导演,欣赏这部电影时绝不应该忽略。他甚至自作主张把梁朝伟一段毫无关连的表演剪在结尾——梁朝伟为《阿飞正传》拍了三个星期的戏,几乎全部被删除了,但是由于向投资商承诺过片中有梁朝伟,所以必须把他剪进去,谭家明大胆地把他在阁楼里梳妆打扮的过程放在影片结尾,迎合了投资商,也为计划中的《阿飞正传》续集做了充满悬念的预告,而且,看上去天衣无缝,正如时光永无休止,万物终会循环,一个“无脚鸟”倒下去,千千万万个“无脚鸟”站起来。
我听别人说这世界上有一种鸟是没有脚的,它只能够一直地飞呀飞呀,飞累了就在风里面睡觉,这种鸟一辈子只能下地一次,那一次就是它死的时候。
《与他共度61世》 第一部分 《阿飞正传》:时光是对的没说谎(3)(图)
旭仔的独白+独舞,是《阿飞正传》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段落,亦是华语影史上最为经典的片段之一,也正是上述几种“王家卫元素”的综合,成就了这段神来之笔:
旭仔跳的这段舞,是60年代流行的恰恰。众所周知,张国荣是偶像歌手出身,当年尤以劲歌热舞冠绝乐坛,在80年代,说起谁的歌声最完美可能是见仁见智,但是说起舞台演绎的王者,十有八九非张国荣莫属。他具有极强的舞台感和音乐触觉,肯下苦功掌握技巧,又有才华来进行个性化发挥,所以跳起舞来韵味十足,不但普通的伴歌舞蹈驾轻就熟,就连探戈、华尔兹、Twist、爵士舞、踢踏舞、牛仔舞甚至芭蕾舞都有精彩的表现。说起来我怀疑王家卫先生在邀请张国荣客串的时候就打定了主意要安排他在片中跳一段舞,所以剧情尚未明朗之际,已经拍了一段张国荣独自跳恰恰的戏。
这一段不仅是乐曲选得富有表现力,而且摄影安排非常精妙:眼见着旭仔的身影先是对牢镜子,镜内镜外顾影自怜;兴至之处,双手一拍,人物舞向画面之外,人影还在镜中;随即人影出了画面,镜头缓缓移动,又将人物背影收回画面;人物继续舞动,转成侧面,消失在墙外,而由于摄影机的持续运动,几乎令人错觉人影依旧在视线之内;最后人物果真重新出现,又转成了正面……单就画面本身来讲,已经具有舞蹈的美感和动感,加上张国荣迷离沉醉的神情,柔韧轻摆的腰胯,看似随意、却是协调而富有韵律的步伐,使人物的每一寸肌肤都涌动着诱惑和欲望;简陋的公寓,窗帘,镜子,都弥漫着醉生梦死的色彩。
虽然没有背景,没有上下文,但是王家卫对这个片段非常满意,希望无论如何能够剪进片子里。这个任务交给了谭家明。谭大师在王大导拍摄的成堆素材中翻来翻去,找出了另一段没有背景也没有上下文的,是张国荣躺在床上吸烟的场面,另有张国荣录制的一段独白,长度刚刚好……OK,大事成矣。于是我们看到意味深长的一幕:露露离去之后,小屋里一片静寂,只有床头的闹钟一秒一秒地奋力走动着……旭仔如烂泥一般瘫在床上,情绪空虚而低落,点燃一支烟吸起来,百无聊赖地伸个懒腰,望向窗外……“无脚鸟”的独白响起……切换,旭仔开唱机,对住镜子,舞蹈,仿佛可以看到一丝丝活力重新回到了他的身体,“无脚鸟”又再出发……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