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感悟管理真谛:渔夫与管理学

_3 成君忆(现代)
  他敲开了路边一户人家的门,向那户人家的女人求助。女人看他可怜,就送给他们一些食物,还资助了一笔路费供他们返校。你猜这个大学生会怎样看待这件事呢?他回到学校,将此事广为宣扬。他认为他很有公关能力,因为他能够得到那个女人的帮助。
  没有人看出这个大学生的问题。大家都认为他很有能力,以至于他能够绝处逢生。但事实上他是一个忘恩负义的小人,他以为他用自己的公关技巧征服了那个女人,所以她才会资助他。就像企业的危机公关一样,公众的善良成就的是企业。那个善良的女人,莫名其妙地变成了一个公关的对象,变成了一个失败者。
  从这个故事中你可以看出,这个大学生是多么自我。自我让他变得狂妄,以至于他根本不懂得感恩。
  仅仅责怪学生是不够的。真正的问题在于,当一个孩子在寻找人生的答案时,他得不到正确的回答。
  从一开始,学校的教育理念就错了。老师们说,孩子们的人格是有缺陷的,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完善孩子们的人格。老师们认为,他们能够帮助孩子们培养出一个完美的自我。可是,他们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细节,那就是:无论自我如何完美,它都不过是一张虚假的面具而已。
  其实,孩子们的人格本来就是完善的。他们活得那样纯真,那样自然和谐,甚至让每个成年人都羡慕不已。可是,老师们一定要坚持认为孩子的人格是有缺陷的,否则,老师的价值如何体现呢?所以,老师们的动机也是自我的。
  一个错误的教育路线和一群错误的教育工作者怎么可能把孩子们培养成真正有爱心的人呢?孩子们学到了一些资料性和技巧性的知识,但他们忘记了爱,他们把爱也理解成了一种公关技巧。结果,学校没有能够培养出大人,倒是培养了一大群自作聪明的小人。
  《大学》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德这个汉字,古代写作"悳",直心即是德也。德的本意,指的是一颗天真率直的心。真心谓之德,真情谓之亲,草木萌芽者皆谓之民。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真正的大学之道,在于你能否明白你那颗晶莹透明的真心,在于你能否用那颗真心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生命,在于你能否到达本性纯洁的至善境界。
  第34节:大学之道
  接下来,《大学》就谈到了一个管理学的问题。
  管理是什么?
  为什么说《大学》谈的是一个管理学的问题呢?原因很简单,每个人活着都要管理好自己的人生。人生在世,所有的学问都是围绕这个主题来进行的。
  如果你理解了大学之道,你就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你的人生是幸福的,你的家庭是美满的,你与他人的关系是和谐的。如果有机会担任企业或某个社会组织的主管,你同样可以把它管理得健康有序。你会帮助身边的每个人,让他们也像你一样,用真心率性的态度来面对生活和工作。所以,大学之道就是真正的管理之道。
  在我们现在的这个商业社会,管理学是一种相当热门的学问。你到书店去看看,会看到很多畅销的管理学图书。这些图书的作者在告诉你一些概念,例如"管理就是决策"、"管理就是执行"、"管理就是效率"、"管理就是沟通"……以及管理是这个、管理是那个。那么,管理到底是什么呢?读者们得到了一大堆的概念,却仍然不得其解。
  我听说过一个美妙的佛教故事。故事说,在一个遥远的国度,有一位智慧的镜面王,在他身边有许多学者,常常因为一些不同的观点而互相争吵。刚开始,镜面王认为这些争论是有必要的,他可以通过这些争论去辨别和采纳最好的意见。可是到了后来,他发现他所采纳的意见往往并不正确。等到下一次争论的时候,镜面王说:"你们别吵了。我为你们准备了一个精彩的节目。"
  一只大象出现在舞台上。接着,又上来了几个盲人。镜面王吩咐他们,先摸一摸大象,然后告诉人们,大象是什么。
  摸着象耳的盲人争着说:"我觉得大象是一把大蒲扇。"
  摸着象腿的盲人说:"不对,大象是一根圆柱。"
  摸着象肚子的盲人说:"不对,大象分明是一堵墙。"
  摸着象牙的盲人说:"你们都错了,我觉得大象跟我小时候看到的牛角一样,尖尖的。你们要知道,那时候我还没有瞎呢。"
  虽然这些盲人都错了,但是他们仍然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镜面王说:"你们不要争论了。商量一下,给我一个正确的答案。"
  于是,盲人们就凑在一起,叽里咕噜了好久,然后向镜面王禀报说:"大王,我们经过民主评议,决定了一个正确的答案:大象是一根圆柱。"
  镜面王奇怪地问:"为什么?"
  盲人们回答说:"因为说大象是一根圆柱的人最多。"
  镜面王愣了好久,最后哈哈大笑地说:"你们这些盲人,并没有亲眼看到大象,也不了解大象的全貌,却在这里争论是非,真是可笑。可笑也就罢了,还搞什么民主评议,更是让人哭笑不得。"接着,他转身看着那些诚惶诚恐的学者,说:"尤其让我不可思议的是,你们这些学富五车的学者,那种自作聪明的模样,和那些摸象的盲人又有什么两样呢?"
  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你要去找到它。但是,许多人没有去寻找它,他们用自作聪明的方式、用争论的方式,或者用某种政治手腕来证明自己是对的。盲人摸象的故事虽然荒唐,却是现实的写照。
  你要看到大象的全貌。大象不是局部的,它是整体的。管理学也不是局部的,它也是整体的。人们普遍认为,管理学起源于19世纪末弗雷德里克·泰勒手中的那只秒表,弗雷德里克·泰勒也因此被称为管理学之父。然而100多年来,从所有的管理学理论和案例中,我们一直都没有看到一个整体的管理学体系。学者们研究管理学的方法,就像盲人摸象一样可笑。
  事实上,早在2400多年前,孔子的学生曾参在他的著作《大学》中,就已经给出了一个整体的管理学体系,被称为"三纲八目"。"三纲"就是前面我们学过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至于"八目",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后来,曾参的学生、也就是孔子的孙子孔伋,也有一部著作流传于世,名曰《中庸》。《中庸》的思想与大学之道一脉相承,所以,大学之道也被称为中庸之道。
  道德的"格"式化问题
  "格物致知"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说,它指的是人们进行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即:逻辑推理。大约在晚清时期,也就是达尔文的进化论传入中国不久,当时的中国学者就把科学叫做"格致之学"。但这个说法在13世纪,也就是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500年前,就被明朝的大学者王阳明给否定了。
  王阳明曾经像现在研究社会科学的学者一样"格物"。据说,他"格物"是相当认真的,可是"格"来"格"去,他怎么也找不到出路,竟然"格"得大病一场。后来,王阳明回忆从"格物"到发病、再到痊愈的整个过程,最后恍然大悟。于是,他终于大胆地否定了朱熹的说法,认为"格物致知"不是逻辑推理。他给出了另一种解释,即:"格去物欲,方能致知"。
  朱熹是王阳明的前辈,他老人家曾经自作聪明地对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四书五经"进行了"格"式化的注解。从那以后,人们看到的孔子学说,其实就是朱熹版本的孔子学说。
  第35节:人的原生态
  我们知道,社会科学是专门研究人的学问。这门科学认为,人是社会的动物。这种说法也对,但它会让我们的目光远离自然,远离老子、庄子、孔子以及孔子的学生们当年所说的"道"。虽然社会科学也谈到道德,但这种用逻辑推理的方法来建立的"格"式化道德并不具有道德本来应该具有的自由、快乐和爱,恰恰相反,它让人感到刻板、莫名其妙和压抑。花儿是不可能按照这种道德来成长的,人也不可能。100多年前,人们之所以颠覆中国传统文化,便是因为朱熹的这种"格"式化道德。
  朱熹的"格"式化道德是"存天理,灭人欲",达尔文主义的"格"式化道德却是"人欲即天理"。一种"格"式化道德打败了另一种"格"式化道德,却让孔子和洋溢着智慧的中国传统文化背了黑锅。
  天理即真理也,即"道"也。从表面上看,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哲学观与王阳明的悟道并无不同,其实大有区别。朱熹的哲学是推理出来,王阳明的"道"是感悟出来的。在朱熹看来,天理与人欲无法并立,只有革尽人欲,才能复尽天理。在王阳明看来,虽然天理只有通过"格去物欲,方能致知",但凡是符合天理的人欲无疑都是正当的。
  所谓符合天理的人欲,其实是为了满足生命成长的需要。你饿了就吃,渴了就喝,困了就睡,它们是应该被满足的。
  需要是符合天理的,所以"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本身就违背了天理。因此我们就不难理解,朱熹的"格"式化道德为什么会弄得天怒人怨。
  需要是符合天理的,但欲望不是,"人欲即天理"的理论混淆了需要与欲望之间的区别。欲望是一种病态的需要,是一种发了疯的需要。你饿了,需要一碗米饭,这理所当然。但欲望却是不可理喻的,你想要一万元钱,某一天你得到了,可就在你得到的那一刻,欲望会让你想要更多的钱。于是你想要十万元、一百万元、一千万元……永无止尽,直到你彻底崩溃。
  欲望甚至会剥夺你的需要。你需要吃饭,可欲望剥夺了你吃饭的权利,为了身材苗条它迫使你拼命节食。你需要睡觉,可欲望剥夺了你睡觉的权利,为了追求成功它迫使你拼命工作。你需要轻松,可欲望剥夺了你轻松的权利,为了占有它迫使你绞尽脑汁地巧取豪夺。
  需要是一种健康的生理反应,欲望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反应。需要是容易满足的,欲望却不容易满足。需要是为了满足生命的成长,欲望却在伤害生命的成长。但奇怪的是,人们总是为了满足欲望而剥夺自己的需要,结果就常常把自己的生命置于危险的境地。
  朱熹的道德成功论在用道德的名义剥夺你的需要,现代心理学的自我成功论在用欲望的名义剥夺你的需要。事实上,孔子很早就警告过人类,他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你不为自己的需要着想,就会让生命遭受到天诛地灭的厄运。
  需要是美丽的,欲望是丑陋的。通过这样的"格物致知",你就能够像王阳明那样,辨别出需要与欲望之间的差异。你只是需要,像花儿需要阳光那样需要,像树苗需要土壤那样需要。你体验着生命此时此地的存在,你满足着生命此时此地的需要。你吃饭,不是为了将来。你活着,也不是为了将来,而是为了现在。
  现在是真实的。你真实地活着,不再受到欲望的迫使。你自自然然地生,自自然然地死,自自然然地需要,自自然然地享受这个世界,一切都变得那样美好。从你悟道开始,直到你的肉体老去,你都将是明确的、自由的、快乐和充满了爱意的。你与生命已经合二为一。
  明嘉靖七年,王阳明病故。临终之前,他的家人、好友和学生问他还有什么遗言,他微笑着说:"我享受了我的生命,我的心灵充满光明,你们还要我说什么呢?"
  王阳明是一个真正理解了孔子的学者,他的人生也因此发生了令人欢欣鼓舞的转变。从表面上看,王阳明似乎去世了,但他的生命并没有消失,而是用另一种形式存在着。尽管现在的科学家还无法解释这种神奇的生命现象,但未来的科学一定会发现其中的真相。
  按照"能量守恒定律"的说法,能量是不生不灭的,只能从一种能量转换成另一种能量。生命意识也是一种能量,当一个人去世之后,他的生命意识转换成了什么呢?
  人的原生态
  科学研究常常用到逻辑推理,但真正的科学家在逻辑推理的过程中会时刻保持警醒,这样就能够及时发现问题。
  然而,伪科学不是这样。虚伪的科学家总是先确定一个观点,然后用证据和逻辑来证明这个观点是对的。这样,他们就能够把一个似是而非的观点论证得天经地义。
  达尔文曾经谈到他的祖父伊拉司马斯·达尔文的一件往事。当时,伊拉司马斯·达尔文还是一个十六岁的少年,他姐姐写信要他在斋期节制饮食,但他不以为然。他给姐姐回信说,他并不打算停止食用牛肉、羊肉和鹅肉,因为"无论哪一种肉都是草本植物"。
  第36节:真理的存在
  因为牛羊鹅鸭都是吃草本植物长大的,所以无论哪一种肉都是草本植物。这是一个很巧妙的逻辑推理,伊拉司马斯·达尔文为自己在斋期吃肉找到了理由。然而,如果他吃的是狗肉呢?狗是吃屎长大的,根据同样的逻辑推理,他会承认自己吃的是屎吗?
  牛羊鹅鸭的确是草本植物的另一种生命存在形式,伊拉司马斯·达尔文差一点就注意到了生命存在形式的转换现象。如果他当时能够警醒一些,就会顺着这个思路探索下去,通过生命存在形式的转换现象去发现生命的真相。
  可惜,伊拉司马斯·达尔文只是在为自己诡辩,他错过了一个伟大的科学发现。否则,他就不会提出进化论,他的孙子查理·达尔文也不会发表《物种起源》,人类的历史就不会是我们经过的那个样子。
  查理·达尔文用《物种起源》证明了祖父的进化论,而进化论也从此被奉为真理,这真是一件荒唐透顶的事。事实上,进化论只是一个假说,《物种起源》也无法证明什么。真理是客观存在的,它不需要什么证明。达尔文祖孙俩证明的,只是他们的自我而已。
  真理的存在不需要逻辑推理来证明,它需要你的感悟。王阳明说得很对:"格去物欲,方能致知。"只有格去物欲,才能在宁静中感悟到真理的存在。
  你感悟到它的存在,于是你就能够用诚实的态度来面对你的人生。你真实地活着,自我消失了,欲望消失了。你不再是一个虚假的妄想,而是一个真实的被称为"人"的生命,你重新回到了"人"的原生态之中。你不再用逻辑推理来设计你的生活,而是用心来感受你的生活。你自自然然地活着,自自然然地需要着。你活得那样真实、那样快乐、那样容光焕发,充满了盎然的生机。
  格去物欲,方能致知
  格物而后致知,致知而后诚意,诚意而后正心,正心而后修身。这样,你就能够管理好自己的人生。
  管理意味着爱。通过格物致知,你找到了真实的生命,你爱着它,像农夫一样呵护着它。在人类的历史上,农夫一直是最优秀的管理者之一,他们的管理能力能够帮助庄稼成长、帮助果树丰收。如今你也是这样,你的生命以一种植物的形式成长着,你在管理它,为它施肥、灌溉、除去害虫和杂草。看,你的生命成长得那样枝繁叶茂。
  修身而后齐家,齐家而后治国,治国而后平天下。当你成为一家之长,那就意味着你不仅要爱自己,还要爱更多的人。你和你的家人分享你的管理能力,帮助他们各自管理好自己,这样就能够营造出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环境。推而广之,你也能够帮助全国的每一个公民管理好自己,营造出一个国富民安的社会环境。这时,天下就仿佛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果园,太平盛世在每一棵果树身上得到了实现。
  《大学》中说:"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生活都过得乱七八糟,他是不可能懂得什么管理之道的。如果他是一位家长,他的家庭不可能和谐美满。如果他是一位国王,他的人民不可能幸福安宁。他也许能够在短期内聚敛很多财富,但那些财富又有什么用呢?管理之道,追根究底就在于格物致知--格去物欲,方能致知。
  格去物欲,方能致知。放下自我,立地成佛。所以,理解管理之道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也是很容易的事。你格去了物欲,你放下了自我,你不再是一个虚假的妄想,而是一个真实的生命。你看到了真实的自己,也看到了真实的他人。现在你是对的,世界也是对的。
  你爱着,无论穷达。穷则独爱其身,达则兼爱天下。
  返璞归真的管理之道
  从前,教科书上说管理者要履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四大管理职能。现在你知道了,管理的四大职能应该是:计划、组织、关注和帮助。第十章返璞归真的管理之道管理意味着爱
  管理意味着爱。这是从上古时期尧帝、舜帝和禹帝那里传承下来的管理思想,并且成为了中国上下5000年的主流管理文化。
  首先,你要爱自己,让自己保持一颗宁静的心,保持生命的本来状态。你是原生态的、自由的、快乐的、富有生命力的。
  其次,你要爱身边的每一个人。尤其是当你担任着某个群体或团队的主管时,你要爱他们,为每一个人的出路着想。
  因为爱,你才能做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从修身到齐家、治国、平天下,随着生命的成长,你的爱会开放出一片繁花似锦的动人春色。你爱着,所有的人都爱着,百花争艳,欣欣向荣。于是,管理学理想的工作绩效就在每个人的爱与欢笑中实现了。
  然而,惟利是图的价值观使得现代工商社会的管理者不理解管理学的真谛,他们也无法用他们的理论来解释19世纪以前人类曾经有过的辉煌灿烂的社会文明。例如,《管理实践》的作者彼德·德鲁克就曾经感叹说:"6000年前督造金字塔的那个人,肯定比今天任何一位CEO都懂得多。"
  第37节:返璞归真的管理
  他们不理解,他们无法解释,于是他们只好置之不理。
  泰勒的"最佳方法"
  古代的中国人说,管理意味着爱。现代的美国人说,管理意味着钱。
  古代的中国人说,管理意味着服务。现代的美国人说,管理意味着控制。
  所以,现代管理学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是为了钱,为了控制。你到图书市场上去看,几乎所有的管理学著作都在告诉你:管理的终极目标是为了最大化地赢利。为什么最大化地赢利会成为管理的终极目标呢?作为一个企业主,你要赚那么多钱干什么呢?如果仅仅是为了赢利,你是找不到出路的。赢利不是你的终极目标,让生命成长才是你的终极目标。
  为了钱,为了控制,于是就有了现代管理学这个概念。虽然那些学者并不理解现代的管理学与古代的管理学有什么区别,但他们仍然自以为是。他们说,管理学是从弗雷德里克·泰勒的一只跑表中诞生的。
  弗雷德里克·泰勒最初是宾夕法尼亚州米德韦尔钢铁厂的一位工头。作为一个基层的管理者,他为工人们的低效率感到苦恼。他确信,工人们之所以倾向于"磨洋工"的工作方式,完全因为他们是一群人性本恶的坏蛋。他要设计一种"最佳方法",让工人们在同样的时间内完成最大的工作量。他找到一个名叫施米特的铲装工人,要求对他的操作进行分解试验。
  施米特是一个大块头的荷兰移民。泰勒告诉施米特,如果施米特能够按照他的方法装运货物,他就能让施米特得到较高的工资待遇。由于金钱的激励作用,施米特答应了。
  接下来,泰勒手持跑表,对施米特的每一个操作步骤都做了监测。他还试着转换各种工作因素,以便观察它们对施米特的日生产率有何影响。他实验了各种程序、方法和工具的组合,最后为施米特制定了严格的操作规范。实验证明,施米特的生产率的确得到了显著提高。
  身体强壮的施米特成了米德韦尔钢铁厂的模范工人。既然施米特能够如此优秀,其他的工人当然没有理由继续"磨洋工"。这样,泰勒就成功地达到了他认为可能达到的生产率目标。在19世纪晚期,科学作为一个时尚的概念正在受到人们的热捧,泰勒毫不犹豫地把他的理论贴上了科学的标签。20年后,他出版了一本书,书名就叫做《科学管理原理》。
  事实上,这位后来被企业界和学者们推崇的效率专家一直是工人们憎恨的对象。在泰勒眼里,工人们不过是使用工具的工具、操纵机器的机器。他公开声称:"我们不需要工人有什么头脑,我们只要求他们听话,把我们指令的工作尽快地干好。"
  泰勒所谓的"科学管理原理",简单地说,就是通过研究、设计和制定严格的操作规范,让管理当局能够更有效地监视每一位工人的工作要素,以完成较高目标的生产效率。坦率地说,泰勒并不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设计操作规范的管理者,但他却被人们称为"管理学之父"或"现代管理之父"。后来,人们又把"现代管理之父"的称号送给了彼德·德鲁克,改称泰勒为"科学管理之父"。
  就在弗雷德里克·泰勒研究"最佳方法"的同一年,施米特的荷兰同胞赛缨尔·龚帕斯在工友们的支持下成立了"美国劳工联盟"。5年后,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一卷英文版出版发行。劳资冲突愈演愈烈,甚至成了那个年代政治运动的主题。从那时到现在,110多年过去了,人们仍然没有找到经营企业、管理员工和造就工作绩效的"最佳方法"。
  美国人之所以把弗雷德里克·泰勒称为管理学之父,是因为他们的历史渊源。但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一些中国的学者居然跟着这样鹦鹉学舌。这些狭隘的学者用西方人的说法否定了中国,尽管他们并不理解中国文明的奥秘。
  X理论和Y理论
  20世纪60年代,弗雷德里克·泰勒开始受到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猛烈抨击。后者指责他的管理方法把工人工具化,管理变成了简单的衡量,人的尊严却受到了践踏。于是,就出现了两种关于人性的基本假设,一种是X理论,一种是Y理论。
  X理论认为人性懒惰,所以总是逃避责任。只有少数人才能克服这样的劣根性,成为一个有雄心壮志的人,但绝大多数人必须用"胡萝卜+大棒"进行威逼利诱,使他们为完成既定的工作任务而努力。多少年来,企业主们一直都在使用这样的管理方法,但他们也会绝望地发现,"胡萝卜+大棒"作为一种管理工具的作用常常失效。
  管理者之所以使用物质报酬这根胡萝卜,是为了激发员工的欲望。你知道,人之于欲望就好比吸毒者之于药物,需求量会越来越大。作为人力资源成本,物质报酬的应用就会最终陷入绝境。
  从另一方看,员工也过得很艰难。为了得到那根胡萝卜,他不得不忍受大棒的惩罚,他并不喜欢那份工作,他只是喜欢那份工作后面的物质报酬而已。他很清楚,他与管理当局是一种交易关系,他会设法让自己的劳动更值钱。如果管理当局给出的物质报酬令他满意,他会装出一副很喜欢这份工作的样子。但如果他不满意,就会用各种不同的形式怠工、逃避或表示抗议。
  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心理学教授道格拉斯·麦格雷戈试图用Y理论来解决X理论所遭遇的困境。他认为:人是"需要"工作的,因为人"需要"成就自我,所以只要有效地引导和激发员工的这种"需要",他们就会积极进取,不仅能够承担责任,甚至还能勇于接受具有挑战性的新任务。
  第38节:管理学的发展史
  人本主义心理学极力主张采用Y理论,甚至连马斯洛也成了Y理论的热情拥护者。在这种被称为应用心理学的管理方法中,说服替代了命令--那些不能被说服的人则被认为是不成熟的,或者病态的。你应该积极,如果你不积极那么你就有病。你应该承担责任,如果你不承担责任,那么你就有病。你既然有病,就需要进行心理矫正。这样,管理就变成了一种心理专制。
  工作关系应该用爱与帮助来作为支持,但心理专制却是对人性的另一种暴力伤害。实践证明,用Y理论来做人事评价时,没有一个完全健全的人。所以,它虽然不像X理论那样假定人是懒惰和不负责任的,但它假定只有管理者是健全的,其他人都是病态的。当这个管理者面对上级时,他也莫名其妙地变成了病态的。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如果你总是以一个下级的身份接受评价和训导,那么你迟早是要发疯的。
  如果你能够冷静一些,你就会发现,你并不"需要"用那种方式成就自我。Y理论中假设的"需要",其实是一种假设的欲望。欲望才是病态的,用一种病态作为管理心理学的衡量标准,不把人整成疯子才怪。
  X理论错了,Y理论也错了,管理者的世界一片混乱,但他们不知道到底哪里出了问题。他们惊惶失措,到处寻找答案。
  他们都认为企业要做大做强,但他们却发现企业越大越脆弱。他们都认为企业发展壮大需要一大批忠诚而有能力的员工,但他们不知道如何在组织结构中培养这种忠诚。他们都希望通过先进的管理技术来解决管理中遇到的诸多难题,但他们不明白为什么管理技术在不断进步、管理难题却依然层出不穷……他们找到许多答案,这些答案看上去好像是对的,但有时候好像又错了。
  到底错在哪儿呢?
  一部管理学的发展史
  彼德·德鲁克说得很对,在人类的文明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经典的管理案例。每一个历史事件都是一个管理案例,值得我们去了解、去感悟。
  中国5000年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管理学的发展史,从商朝到周朝,从春秋、战国到秦、汉、唐、宋、明、清,不同的朝代,不同的政府当局,决定着不同的经营理念、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也决定着不同的管理绩效。透过那些起起伏伏的历史事件,你能够看到那么多杰出的管理者和学者为管理实践所做出的卓越贡献。
  事实上,也有一些学者研究过中国历史中的管理,但他们多半是在批评。他们用逻辑推理的方式批评,用论证的方式批评。他们认为中国是落后的,论证的结果也证明中国是落后的。就像某人认为你是个坏人,论证的结果也证明你是个坏人一样。然而,无论他们怎样论证,他们却无法解释为什么这么大一个国家能够生存那么多年:周朝生存了800年,汉朝生存了400年,唐朝生存了300年,即使是那个看上去弱不禁风的宋朝,也奇迹般地生存了300多年。你要知道,那时没有现代通信技术,如果有人谋反,政府当局是无法及时掌握情报的,但他们为什么能够创造出那样的管理绩效呢?而且,这样的管理绩效在西方从来不曾有过。
  即使是工商业也是如此。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富可敌国的企业家,例如:范蠡(曾经为越王勾践出谋划策,后来与美女西施泛舟西湖)、子贡(孔子的学生,曾经自费驾车周游列国,为保全鲁国的国家利益做出过卓越贡献)、吕不韦(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风流巨商,后出任秦国宰相)、沈万三(江南巨富,曾经资助朱元璋修建首都)、胡雪岩(胡庆余堂的企业主,曾经担任过左宗棠的军需供应商)等等。从历史上看,只要政府当局不搞计划经济,民间就会像雨后春笋一样,很快地诞生一批精英级的企业家。
  还有许多老字号,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剧变,幸存至今。六必居酱菜创建于1530年,至今已有475年的历史;广盛药铺创建于1541年,至今已有462年历史;张小泉剪刀创建于1663年,至今已有342年历史;荣宝斋创建于1672年,至今已有333年历史;武汉的两家药店,马应龙创建于1582年,叶开泰创建于1637年。要是追溯得更远一些的话,叶开泰大约发迹于朱元璋时期。尤其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每一个中国老字号的历史,其实也是一个家族的发展史,它经由一个家族世代相传,竟至于发扬光大成为一个全国性的知名品牌。在广告行为并不活跃的那个年代,他们是怎么做到的?这样的商业奇迹在西方也同样不曾有过。
  报纸上说,中国目前大约有1600家全国级的老字号,它们的经营状态很不好,可以说是步履维艰。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它们不过是一个个徒有虚名的品牌躯壳罢了,而它们原有的品牌文化早已在历史的风雨中失落了。如果中国能够梦回唐宋,用中国的传统文化搞市场经济,中国必定能够恢复世界第一强国的兴盛状态。
  返璞归真的管理之道
  他们总是把中国当作一个陈旧的、莫名其妙的文化概念,他们也因此错过了真实的管理智慧。他们总是自以为是地批评它,很少有人能够用一颗宁静的心来观照它。他们不了解中国历史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真相,更无法理解这种文化对于管理实践的重要性。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管理意味着爱,但他们却认为,管理意味着钱。在这个商业社会,金钱的多少决定着你的自我形象。你越有钱,你的自我就越强大。这就是你为什么要把企业做大做强的唯一动机。
  第39节:做一个优秀的自己
  问题恰恰就出在这里:管理需要以人为本,一个追求自我实现的管理者却不可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他只能以自我为本。
  最初你是一个X理论者,员工是你成就自我的工具,团队是你成就自我的工具,企业是你成就自我的工具,所有的一切都是你的工具。没有人愿意成为另一个人的工具,于是,麻烦出现了--员工个人的价值追求与管理者的经营目标之间出现了偏差,造成员工个人与企业管理当局之间的情绪对抗,导致管理制度的完善性不断受到挑战。
  后来你又成了一个Y理论者,你以为所有的人都和你一样充满欲望,你激励他们。有许多人曾经被你激励得热血沸腾,但逃跑的人越来越多。
  你尝试过许多管理理论,使用过许多管理技术,但仍然见效甚微。你和那个名叫圣地亚哥的老渔夫一样,在一个错误的世界里孤军奋战。你越来越脆弱,越来越恐慌,你越来越崇尚计谋,有时候洋洋得意,有时候垂头丧气。
  然而,真正的错误不是这个世界,而是你。你是一个自我主义者,你不懂管理,就像你不懂爱一样。你只能假装出一副爱的样子。作为回报,员工也假装出一副忠诚的样子。你以为管理是玩弄计谋,结果反而把事情弄糟了。
  你怎么会懂得爱呢?你是一个自我主义者,你眼里只有你的自我,以至于你错过了整个世界。你是那样狭隘,以至于你不理解爱,不理解一切与爱有关的行为、故事和特征。除非你能够放下自我,爱就会立即充满你的身心。
  当你真的放下自我之后,欲望就消失了,你重新成为一个原生态的人。你会怀着喜悦地开始一段新的职业旅程。你会选择一份你爱的工作,在那里,你是自由的、快乐的、富有创造力的。你不再痛苦,不再恐惧,你只是尽情在工作中享受那种创造的乐趣。
  你和团队之间的关系也变了,它不再是你的工具,恰恰相反,你是属于它的一分子,你终于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团队成员了。
  你会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管理实践的重要性,你会为中国历史上涌现出来的那么多杰出的管理者而欢欣鼓舞,你会用爱来重新理解管理和管理的职能。从前,教科书上说管理者要履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大管理职能,但现在你知道管理的四大职能应该是:计划、组织、关注和帮助。
  你关注每一位团队伙伴的需要,而不是他们的欲望。你不再利用他们,而是帮助他们。他们也和你一样爱着,每个人都是天使,公司就是天堂。
  做一个优秀的自己
  放下自我就对了。你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活出自己的生命。你扔掉了沉重的面具,你摆脱了所有的制约,你的创造力像鲜花一样怒放。第十一章做一个优秀的自己中国文化被颠覆了吗?
  你问:中国文化还在吗?或者,它是否被颠覆了?
  我很欣慰地告诉你说,它还在那儿,只是被人们遗忘了。它是一种博大精深的智慧,是鸟儿飞过的那一片天空,是鱼儿游过的那一片海洋。人类怎么可能颠覆天空和海洋呢?你只是看不见它而已。你在商务中奔走,你在酒吧里买醉,你在互联网上狂欢,你忘记了天空和海洋。现在,你恍恍惚惚地想起了什么,然后你问:那一片天空还在吗?那一片海洋还在吗?
  是的,它还在,它是永恒的。它永远在那儿等待着你,像天空等待一只飞鸟。它永远在那儿关爱着你,像海洋关爱一条鱼。只要你能够记起它来,你随时都可以投入它的怀抱。
  我听庄子讲过一个非常优美的故事。有一滴水在寻找海洋,他来自遥远的高山,在那里有许多滴水都在寻找海洋,于是,他们就组成了一支小溪,一路向着东方奔流。他们之所以选择这个方向,因为他们听说海洋是低位的。古代中国人把这种低位意识称为谦虚。你知道,美国人是不懂谦虚的,现代人也大都不懂,只有古代中国人才真的懂,因为他们曾经寻找过,他们经过了那一段寻找的历程。
  那支小溪的队伍一路向着东方奔流。最初他们是明澈的、欢快的,但后来他们遇到了许多挫折,他们走了很多弯路,还有许多垃圾也汇入了他们的行列,他们变得越来越混浊。于是,人们把他们叫做黄河。带领这条大河的那一滴水,被大伙儿尊称为河伯。
  一路上有千万支奔腾的溪水加入到黄河中来,气势显得那样浩浩荡荡,以至于隔着宽阔的河面,看不清对岸的牛马。河伯不禁得意洋洋,以为天下之美都被他一个人占尽了。他甚至开始怀疑河水奔流的方向,他已经占尽风光,为什么还要寻找海洋呢?
  但是,命运安排了这条大河的方向。无论黄河经历多少曲折,终将进入海洋。至于担任河伯的这一滴水,显然无法改变黄河的归宿。他只能选择继续担任河伯,或者让另一滴水接替他担任河伯。
  黄河在继续壮大,河伯也在继续狂妄和迷惘。后来他们终于到达海洋了,河伯看着浩瀚无边而又神秘的海洋,惊得目瞪口呆。好半天,他才回过头来,对海神说:"我曾经那样自以为是,我曾经那样迷惘,可是现在,我要被那些智慧的人笑死了。"
  第40节:雷峰塔的故事
  海神哈哈大笑道:"你之所以自以为是,恰恰是因为你迷惘,你以为可以用自以为是的方法解决你的迷惘。天底下有多少人都在这样自以为是啊。不过,现在你终于知道了,人们只会笑话那些不知道的人,却再也不会笑话你。你已经达到了海洋,你成了海洋中的一滴水,那就让我们一起享受海洋、一起进入海洋的深处去探索它的奥妙吧!"
  古代中国人到达过海洋,他们懂得海洋的奥妙。但你不懂,那个叫圣地亚哥的老渔夫也不懂。你们只是停留在海洋的表面,却在野心勃勃地妄想征服它或者颠覆它。然而,它随便一个波浪就能让你惨遭失败的厄运。
  你要进入它,用一滴水的方式进入它,用一条鱼的方式进入它。当你进入它,你与它融为一体,你就会立即获得庄子一样的自由和快乐。
  雷峰塔的故事
  它是海洋,它是"道"。你可以把它叫做中国文化,也可以把它叫做A文化、B文化。在人类的历史上,它曾经借着汉字的传播,几千年如一日地关爱着中国和许多国家的人们。它是真理,真理怎么可能被颠覆呢?即使汉字被颠覆了,它也不会被颠覆。即使人类被颠覆了,它也不会被颠覆。
  那么,你问,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
  你是问中国的历史变故吗?这事儿说起来有些麻烦。让我像庄子一样,给你讲一个故事吧。
  在中国古代有一座城市,名曰杭州。杭州有一片湖泊,名曰西湖。西湖边上有一座山峰,名曰夕照山,夕照山上有一座塔,名曰雷峰塔。关于这座雷峰塔的故事,要从唐朝末年的钱镠说起。
  钱镠20岁从军,纵横沙场,因抗击黄巢有功,成为杭州刺史。五代十国时期,钱镠拥有两浙十三州的领土,建国吴越,为吴越国的国王。按说钱镠以军人出身,年轻时也是一个杀人如麻的英雄,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触动了他,以至于他后来成了一位虔诚的善男子。他以一颗佛心来管理他的国度,在城市建设、水利建设和市场经济等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
  文化之于管理,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探究的课题。例如盛唐时期,你说是先有佛教文化的昌明、后有社会经济的繁荣呢,还是先有社会经济的繁荣、后有佛教文化的昌明?钱镠的管理绩效,同样是这样一个有价值的案例。整个五代十国时期,到处都是杀戮,到处都是人间地狱,只有两浙地区安定繁荣。从此,人们就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来赞美这个地方的地理人文。
  钱镠管理家庭的绩效,和他管理国家社会的绩效一样好,甚至更好。直到现在,《钱氏家训》仍然是世界上最好的家族信条之一。这样的信条使得他的子孙和他一样恪守善良,爱民勤政。尤其是他的孙子钱弘俶,建造了许多佛塔,其中就有这座雷峰塔。到了明朝,文学家冯梦龙写了一篇小说,在小说中,雷峰塔的建造者又变成了许仙。
  冯梦龙的这篇小说名为《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是白娘子传奇故事的原版。这个故事说,许仙是充满欲望的年轻人,渴望美女,渴望财富。你知道,欲望是一个妖孽,故事就把这个妖孽比喻成一个叫做白娘子的蛇精。可怜的许仙,被欲望折磨得病体恹恹,尽管他自己就是一个药铺的伙计,但他却救不了自己。心病还得心药医,佛法就是治疗欲望这种心病的心药。许仙便来到金山寺,请求法海禅师救助。
  法海送给许仙一只钵盂。许仙手捧钵盂回家,毅然把它罩在白娘子头上。立时之间,美貌的白娘子便现出了妖孽的原形。从此,许仙就皈依了佛门,四处化缘,一块砖一块砖地建造了这座雷峰塔。罩住白娘子的那只钵盂,就埋在塔下。
  耐人寻味的是,法海禅师在雷峰塔留有四句偈言,云:"西湖水干,江潮不起,雷峰塔倒,白蛇出世。"后来,到了鲁迅的那个年代,1924年秋天,雷峰塔真的倒了。雷峰塔一倒,白蛇也真的出世了。她一出来,故事就变成了另一个样子,妖孽变为正面人物,法海成了可恶的反派。
  "雷峰塔倒,白蛇出世"……就这样,中国人"颠覆"了已经传承5000年的传统文化,跟欧洲人当年"颠覆"上帝的情景几乎一模一样。
  人类怎么能够颠覆上帝呢?真实的情况是,当尼采宣布上帝死了的时候,他就开始神志不清了。上帝不可能因为你的宣布而死亡,你的宣布对上帝的存在没有任何影响。但是,当欧洲人相信上帝死了的时候,他们开始变得疯狂了起来。他们自以为是,狂妄自大,像疯牛病一样到处耀武扬威。于是,疯牛病立即传染到了整个人类。美国,日本,至今都是疯牛病肆虐的国度。
  人类也不可能颠覆中国传统文化中写意的"道"。"道"在每一个地方存在,在每一个时间里存在。"道"是永恒的,和西方的上帝一样永恒。"道"是绝对的,和西方的上帝一样绝对。
  当人们远离了"道"、远离了上帝之后,绝对的真理就消失了,人们只能在混乱中找到"相对的真理"。什么是"相对的真理"呢?就是人们在痛苦和慌乱中给出的一个自作聪明的答案,它现在看上去是对的,等一会儿再看又错了。
  第五部分:
  第41节:智慧与感悟
  从此之后,人类的历史就不再是一部寻找海洋的历史,而是一部寻找黄金的历史、一部暴力和厄运的历史、一部苦苦挣扎和寻欢作乐的历史。当你翻开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你只能看到血雨腥风中的英雄。英雄主义和娱乐主义成了人类对付痛苦的两种解决方案。
  关于娱乐,有一种很形象的说法,称为"搞笑"。通过搞来制造笑声,你就能够想象,人类到了多么无奈的境地。
  至于杭州,它还在那里,但它已经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那个杭州了。它不再是一座洋溢着浓郁的佛教文化的城市,而是一座像白娘子一样女性化的城市。
  智慧与感悟
  弗雷德里克·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是一个"相对的真理"。道格拉斯·麦格雷戈的Y理论也是一个"相对的真理"。这些"相对的真理"也许是对的、也许是错的,但经过逻辑推理和论证之后,它们至少看上去是对的。
  智慧是不需要逻辑推理和论证的,它需要你用心去感悟。你学了很多知识,你掌握了许多论据,但你不可能因此而掌握智慧。从学习的方面来看,这个世界上存在那么多资料,它们经过你的阅读之后就变成了信息,信息经过你的整理之后就变成了知识,知识经过你的应用之后就变成了经验,经验经过你的感悟之后就变成了智慧。从资料到信息、到知识、到经验、到智慧,就形成了一套逻辑推理,人们以为只有通过这样的推理过程才能到达智慧。其实那是一种盲目,知识丰富的人不一定有智慧,经验丰富的人也不一定有智慧。通过逻辑推理,你可能会到达智慧,但那是偶然的,不是必然的。
  你不必经过那个推理过程去追求智慧。很多时候,智慧是在无意中被感悟的,所以才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美妙情节。你无法追求智慧,你只能感悟。通过感悟,你可以省略那个过程中的许多环节。你不必有丰富的知识,也不必有丰富的经验,你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感悟到达智慧。
  六祖惠能一个大字也不认识,但他却成了一代宗师。你也可以像他一样,成为一个智慧的人。你阅读月亮和星星可以到达智慧,你阅读花草鱼虫可以到达智慧,你阅读历史可以到达智慧,你阅读生活可以到达智慧。
  管理学也是如此。你不需要学习很多知识,也不需要逻辑推理,只有那些不能感悟的人才需要不断地学习和逻辑推理。你需要的只是感悟。
  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经理人之一,他说过一句言简意赅的话:"宁静致远。"他说,你只能在宁静中去发现永远正确的行为方法。
  自我是一种病态
  有一次,希特勒来到一个精神病医院视察。他是国家的元首、伟大的统帅,走到哪里都会受到热烈的欢迎。然而,他遇到了绝无仅有的一次例外,那些病人很平静地看着他,没有人向他鼓掌,也没有人向他致敬。他很生气地问道:"你们知道我是谁吗?"
  病人们纷纷摇头。
  于是,希特勒大声宣布:"我是你们的领袖--阿道夫·希特勒,我的力量之大,可与上帝相比。"
  病人们微笑着,同情地望着他。其中一个人走上前去,拍拍他的肩膀说:"是啊,是啊,我们开始得病时,也像你这个样子!"
  自我是一个笑话。你的自我有多大,笑话就有多大。秦始皇是一个笑话,曹操是一个笑话,成吉思汗是一个笑话,可现代文化非要说他们是英雄。所以,现代文化是一个更大的笑话。
  秦始皇是一个变态狂,曹操是一个道德败类,成吉思汗是一个嗜血成性的恶魔,他们怎么会是英雄呢?如果他们是英雄,希特勒理所当然也是英雄。如果他们是英雄,疯狂的日本军国主义者个个都是英雄。可是我们知道,希特勒、东条英机之流的战争狂人、侵略者和强盗们曾经在人类面前犯下过多么令人发指的罪行。
  去年冬天,我和清华大学的一位朋友去圆明园怀旧。在萧瑟的枯树冷风中,圆明园显得非常凄美。当年,维克多·雨果称赞圆明园是一种如同月宫似的仙境、一件杰出的幻想艺术。1860年秋天,圆明园在遭到丧心病狂的洗劫之后,又被放火焚烧,辉煌的艺术奇迹顿时变成了一处废墟。雨果在《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中评说了这件事,他说:"那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场对圆明园的空前洗劫开始了,两个征服者平分赃物。然后,他们手挽着手,哈哈大笑着回到了欧洲。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国,另一个叫英国。"
  自我有两种病态,一种是强者的自我,一种是弱者的自我。强者的自我是狂妄的,弱者的自我是屈辱的。在当代中国人的心目中,火烧圆明园是一段屈辱的历史,圆明园的存在也成了一个巨大的国耻。按说,既然一个巨大的耻辱,就应该忘记它吧,但是,他们偏不,他们一定要强调这种耻辱,并且满怀着这种耻辱生活。我得诚实地说,在整个圆明园事件中,强者的自我是一种是可恨的病态,弱者的自我是一种可怜的病态。
  事实上,圆明园的存在从来都不是中国人的耻辱,而是当年侵略中国的英法联军的耻辱。它的确是一个巨大的国耻,但它不是中国人的国耻,而是英国人和法国人的国耻。无辜者没有耻辱。
  让我们谴责当年的强盗吧,也让我们谴责中国历史上的那些嗜血成性的英雄。我们不能一边谴责暴力,一边又崇尚暴力。当然,最好的选择是让我们忘记暴力。
  第42节:自我是一种病态
  然而,即使是在商业社会,你也是崇尚暴力的,市场竞争就是一场暴力的角逐。
  狼图腾
  自我是一种病态,而且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病态。如果你崇尚暴力,你就会培养崇尚暴力的员工。如果你崇尚计谋,你就会选拔善于出谋划策的员工。如果你在市场上用广告骗人,你的员工就在公司里用大话骗你。如果你只是在利用员工,你的员工也就只是在利用你。你不可能一边欺骗顾客一边指望顾客忠诚于你的品牌,你也不可能一边利用员工一边指望员工忠诚于你的公司。尽管这个世界上有许多傻瓜,但你不可能控制一切。
  有一则寓言说,一个牧羊人为了扩张自己的事业,决定招聘一批猎狗做帮手。他挑选了几条强壮的猎狗,每天训练它们如何捕捉小羊。他希望通过这批猎狗把邻近羊群中的小羊据为己有。
  这批猎狗异常凶猛,但牧羊人仍然不满意。为了鼓励它们,牧羊人说:"宝贝们哪,把你们身上的狼性爆发出来吧!你们要知道,你们的祖先就是狼呀!忘记你们作为一只狗的身份,要相信自己能够变成一只最杰出的狼!"
  它们中的许多猎狗果然变得杰出起来,因为它们把小羊们都捕捉到了自己的肚子里,包括邻近羊群中的羊和主人的羊。
  最后的结局是这样的,一位猎人出于义愤击杀了这些野性勃发的猎狗,而牧羊人也从此沦为穷光蛋。
  你知道,许多企业在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中,常常犯这种牧羊人的毛病。他们高扬狼图腾的大旗,鼓吹自我主义,宣扬欲望,鼓励贪婪。结果,员工们受到了一种不健康的热情的驱使,随时都可能会不计后果地胡作非为。管理所面临的风险,仿佛是一颗没有时针的炸弹,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炸响。
  作为一部伟大的文学巨著,《三国演义》一直是企业管理者喜爱的计谋读本。它里面充满了计谋,像《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所设计的那些计谋。然而,《三国演义》的价值是超越那些计谋的。你应该像诸葛亮一样"宁静致远",用一颗宁静的心去看待那些计谋与后果之间的关联反应。如果你真的看懂了《三国演义》的字里行间隐约透露的奥秘,你会成为一个智慧的人,而不是成为一个整天琢磨计谋的人。智慧来自心灵,聪明和计谋来自大脑,它们之间根本不是一回事。
  在《三国演义》里,曹操是一个整天琢磨计谋的人。他是一个自我主义者,聪明、能干、有魄力,而且善于控制,以至于他曾经取得过巨大的成功。但他是一个奸雄,当他在汉献帝殿前做丞相的时候,竟然"挟天子而令诸侯",严重践踏了一个臣子应该遵守的道德和职场伦理。从20世纪初期以来,有些和曹操一样卑鄙的学者试图为他翻案。想想看吧,你是一个领导,如果在你身边整天埋伏着一个曹操,请问你会做何感想?
  特别有意思的是,在《三国演义》跌宕起伏的叙说中,有几组关联性的情节。例如,前有曹操、后有司马懿,前有曹丕、后有司马炎。在曹操的精心策划下,曹丕篡夺了汉家的江山。在司马懿和司马昭的精心策划下,司马炎又篡夺了曹家的政权。曹操曾经取得过巨大的成功,最终成了一个巨大的笑话。
  至于司马氏家族的那些子孙,虽然也曾获得三国归晋的辉煌成功,却因为争名夺利、互相残杀,竟至满门灭绝。司马氏父子的老谋深算,最终也成了一个巨大的笑话。
  做一个优秀的自己
  表现自我是现代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一。然而,在管理学和管理实践中,再也没有比鼓吹自我主义更荒唐的事了。管理是讲究整体性的,如果你强调自我,就意味着把个体从整体中剥离了出来,导致个体与整体之间、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你越强调自我,矛盾和冲突就越激烈,管理上的麻烦问题就会层出不穷。
  对于现代人来说,诸葛亮已经成了一个不可理喻的人。他长得那么英俊,却一辈子和黄阿丑相亲相爱。他那么有智慧,却一辈子生活清贫。他那么有权力,却始终效忠于皇室。他为什么不去泡几个美女呢?他为什么不贪图一些物质享受呢?他为什么不像曹操和司马懿一样篡夺皇室的宝座,让自己或子孙做皇帝呢?
  现代人不能理解,就在那里用逻辑推理的方式研究诸葛亮的道德生活:他表面上和黄阿丑相亲相爱,暗地里一定包二奶啦;他的乐趣不在于贪图物质享受,而在于把持手中的权力啦;他之所以不能自己当皇帝,是因为有难言之隐啦……许多人还用"白帝城刘备托孤"这一情节做论证,说刘备临死前逼着诸葛亮发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毒誓,使得诸葛亮只能无可奈何地继续效忠刘备的儿子刘禅。
  如果诸葛亮真是这样一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那么当他去世之后,或者蜀国灭亡之后,他的政敌们一定不会放过他的那些污点证据。然而,诸葛亮以他纯真美丽的品格赢得了所有同时代的人的尊敬,包括他的敌人们。诸葛亮是一位真君子,现代人对诸葛亮的种种猜疑,完全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第43节:十问成君忆
  诸葛亮就是诸葛亮,他为什么要做曹操或司马懿呢?诸葛亮之所以是诸葛亮,是因为他做了一个优秀的诸葛亮。在历史上,诸葛亮的治身、治家、治国都堪称是管理学的典范。
  作为一个管理者,诸葛亮用他的一生做了一个优秀的自己。你也应该这样,用你的一生来做一个优秀的自己。甚至,你也要帮助你的家人、你的员工做一个优秀的自己。
  做一个优秀的自己,意味着你在做自己喜欢做的工作。如果你是一只眼睛,那就做一只明亮的眼睛。如果你是一只耳朵,那就做一只虔诚的耳朵。如果你是一朵花,那你就尽情地开放。如果你是一条鱼,那你就快乐地遨游。
  你是个体的,但你属于整体,像眼睛之于脸部、四肢之于身体、花朵之于山峦、鱼儿之于江河湖海。你不再为了表现自我,没有痛苦,没有恐惧,也没有矛盾和冲突。你放下了自我,一身轻松。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你会笑话那些自我主义的傻冒。
  创建一个天堂公司
  放下自我就对了。当你放下自我之后,你就明白了事情的真相。当你的员工们放下自我之后,他们就找到了真实的自己。
  从前你总是不甘于平凡的生命,现在你明白了,每一个生命都是不平凡的。从前你总是努力于塑造一个伟大的自我,你孤独,你痛苦,当你放下自我之后,却在无我的状态中享受到了整个世界。从前你总是寻找体面和较高报酬的工作,现在你在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并不怎么在意报酬。
  放下自我就对了。你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活出自己的生命。你扔掉了沉重的面具,你摆脱了所有的制约,你的创造力像鲜花一样怒放。你喜欢陶艺,任何泥土经过你的手就变成了艺术品。你喜欢画画,一张白纸经过你的手就变成了艺术品。你喜欢舞蹈,连走路都变成了一种艺术。即使是做一个清洁工,你也会享受到创造的乐趣。你经过了那里,清洁被创造出来了,你欣赏自己的杰作,快乐渗透了你的全身。
  放下自我就对了。当你放下自我之后,欲望就消失了。你不再想着去做一个有钱的富翁或一个有社会影响力的权贵,你只做你喜欢做的工作。你不在乎别人怎么看,重要的是你是否喜欢。你不再为了欲望而工作,而是为了爱而工作。你爱你的工作,以至于工作本身就变成了一种享受。生命变得神圣起来了,工作变得神圣起来了。
  放下自我就对了。当你放下自我之后,逆境和厄运就消失了。所谓逆境,是欲望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憎恨。现在,你知道上山有上山的快乐,下山有下山的快乐,你享受着随时随地的快乐,根本就没有什么逆境。
  多少年来,你一直都想做一个有钱的大富翁或一个有社会影响力的权贵,你到处竞争,到处争名夺利。别人有钱,你也要有钱。别人有豪宅,你也要有豪宅。别人有漂亮的女人,你也要有漂亮的女人。总之别人有什么你也要有什么,可是,你忙碌了一辈子,究竟过的是谁的生活啊?
  别人有钱你也有钱,那有什么意思?你得过一种与众不同的生活,一种自由的、快乐的、属于自己的生活,那就是:做一个优秀的自己,做自己喜欢的工作,沉浸到工作的创造状态中去。
  记住,这就是管理的秘诀:通过管理,你让自己成为一个原生态的人,你让员工们成为一个个原生态的人。这样,公司就不再是一条贼船,也不是一个狼的群体,而是一个快乐的天堂。在这个天堂里,所有的职业都变成了艺术,每个人都是艺术家,每个人都是职业冠军,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自己。
  你问:从前的那些管理工具还有用吗?那些组织结构、操作规范、管理制度……它们还有用吗?当然还有用,只是用处变了。从前你说:"人之初,性本恶。"你使用那些管理工具控制他们。现在你说:"人之初,性本善。"你使用那些管理工具帮助他们。
  十问成君忆
  这本书刚刚开始动笔的时候,就受到了国内外很多朋友和媒体的关注。在那个充满感悟与惊喜的写作过程中,他们提出了很多问题。现在,我把这些提问和回答(部分)列在下面,与诸位读者分享。附录十问成君忆第一个问题:海明威是一位伟大的美国作家,他的《老人与海》也曾经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你为什么会对他持否定态度呢?不是我否定了海明威,是海明威否定了他自己。我同情他,像同情历史上所有的悲剧英雄。
  漫画家朱德庸说,人生就是迷宫,你花了上半生找入口,然后花下半生找出口。出口在哪里呢?你找、找、找……最后找到一把手枪。当年,海明威就是用这把手枪毅然否定了自己的人生。
  人生就是迷宫,它有许多入口,却只有一个出口。如果你选择的入口错了,你怎么可能找对出口呢?海明威和他同时代的美国人一样,因为这个出口的问题而疲于奔命。直到现在,人们依然在为这个出口的问题而疲于奔命。
  第44节:超越原创者
  人生就是迷宫,但它看起来像是一幅藏宝图。人们怀着寻找宝藏的目的进入它,以为找到宝藏就找到了出口。其实,宝藏和出口根本就是两回事。宝藏是一个陷阱,出口则意味着希望。
  人生就是迷宫,它充满诱惑,而且能够挑战你的脑力。在网吧,寻宝游戏是孩子们最热衷的电脑游戏之一。后来,他们长大了,来到这个商业社会玩另一种寻宝游戏。成年人总是指责寻宝游戏荒废了孩子们的学业,殊不知寻宝游戏同样荒废了他们的人生。寻宝游戏是荒唐的,但它却非常刺激,以至于人们欲罢不能,直到筋疲力尽。
  孩子们与成年人的游戏其实差不多,唯一的区别只是形式的不同。但这两种游戏的结局是一样的,那就是:无论你怎样熟悉游戏规则,无论你怎样擅长夺宝闯关,最终你都将归于失败。
  就像《老人与海》中的那个渔夫一样,海明威也是一个筋疲力尽的游戏者。作为一个作家,海明威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是真实的。
  很少有人能够像海明威那样真实。海明威因为真实而绝望、因为绝望而饮弹自杀,所以,真实是需要勇气的。
  真实导致绝望,所以人们不敢真实。可是,唯有真实才能反思,才能让你把注意力从寻宝游戏中转移。人生就是迷宫,你的使命不是寻宝,而是要找到那个出口。现在你需要做的,是选择一个正确的入口。第二个问题:你否定寻宝游戏,是不是也在否定金钱和财富呢?19世纪以前,许多人认为贫穷是一种美德。后来,华莱士否定了这种观点,他认为贫穷是一种罪过,而致富才是一种美德。
  我既不关心贫穷,也不关心财富,我只关心快乐。快乐与贫富无关,与"道"有关。安贫乐道是一种美德,安富乐道也是一种美德。美德是一种内在的芳香,贫穷或者富有则是两种不同的外在的形式,如果我们仅仅只是在乎那些形式,就会错过了重点。
  华莱士说:"如果你不富有,你就无法拥有一种健全的生活。"他一定是穷疯了,才会这样胡说八道。在人类的历史上,从来就没有人因为追求财富而过上那种健全的生活。真实的情况是,只有当你健全地生活着的时候,你才可能创造出令人羡慕的财富。
  记住,贫穷不是美德,富有也不是美德,健全的心灵才是美德。贫穷不是罪过,富有也不是罪过,对贫穷的麻木和对财富的贪婪才是罪过。你需要的是一颗健全的心灵,只有这样,你才能在贫穷或者富贵中安之若素,才能依照你自己的生命方式快乐地成长,才能在成长中创造出真正属于你的财富。第三个问题:你说,如果中国能够梦回唐宋,就一定会恢复世界第一强国的兴盛。难道,唐宋时期的中国比现在的美国更强大吗?美国看上去的确很强大,以至于美国文化几乎成了全球化的代名词。作为一个有着上下5000年文明史的国家,中国正面临着美国文化的困扰。
  我的问题是:美国文化真的是我们学习的标准吗?
  美国文化有两个重要的特征:一是强调自我实现,鼓吹自信心和积极进取意识;二是看重人际关系与公关技巧。事实上,这是一种病态的文化,强调自我是一种病态,看重公关技巧也是一种病态。从病理上看,对自我的强调恰好反映了内在的脆弱,看重公关技巧则意味着爱的匮乏。请你试想一下,如果夫妇之间、父子之间讲究公关技巧的话,他们之间还有真爱吗?
  强调自我能够让你做成许多事。但是,自我是狭隘的,在那种狭隘的视野中,你很难想象你的所作所为会造成怎样的后果。自我与欲望有关,美国也因此成了一个充满欲望的国度,在经济学中,人们把这种欲望称为消费主义。
  美国文化其实是一种自我主义文化,美国经济其实是一种消费型经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国,美国在消费领域的产值已经占到GDP的三分之二。由于它的消费能力远远超出了它的生产能力,两者之间的缺口就要由那些生产能力远远超过国内需求的国家来弥补。美国从那些花钱节俭的国家购买产品,依赖巨额的外债过着奢靡的生活。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都意识到了美国存在的巨大的危机。
  你以为美国很强大吗?不,它只是看上去很强大而已。这种外强中干的文化,怎么会成为人们学习的标准呢?
  唐朝宰相张九龄讲过一个故事。故事说,冬天的夜晚,露宿街头的几个乞丐发现了一堆熊熊燃烧的篝火。在这个寒冷的夜晚,这堆篝火就是他们全部的温暖和希望。于是,乞丐们蜷缩在篝火周围,再也不肯离去。等到第二天太阳升起来的时候,在一堆冰冷的灰烬旁边,人们发现那些乞丐全都被冻死了。
  现在,美国文化就是这样一堆熊熊燃烧的篝火。它看上去很辉煌,但它的热能正在消耗殆尽。作为一个有着上下5000年文明史的国度,中国怎么能够重复那些乞丐的厄运呢?
  冷静地想一想,美国化的影响力之所以能够如此轻而易举地迅速扩张,并不是因为它的强大,而是因为我们失去了自己原有的文化传统。坦率地讲,中国的现状确实比美国落后,之所以落后,不是因为我们不够美国化,而是因为我们在模仿它,一个模仿者怎么可能超越原创者呢?
  中国的未来绝对不能美国化,原因有二:第一,中国不能沦为一个可怜的模仿者和跟风者,而是要设法培养自己的创造力;第二,美国自己也坚持不了多久,它必须开始思考文化转型的问题,否则它就会在不久的将来化为一片冰冷的灰烬。尽管美国是一个并不懂得"谦虚"为何物的国度,但如此巨大的危机感必然会让那里的人们为之警醒。
  第45节:什么是无为
  就像欧洲人当年背叛了他们的上帝一样,中国人当年也颠覆了自己的传统文化,以至于"近世以降,斯文见黜",而"经书之厄",亦"甚于秦火"。如今,要让现代中国人重新理解自己的传统文化,却并非容易。除了文字的变迁之外,最大困难在于,现代中国人所崇尚的功利型价值观与古代中国人所崇尚的功德型价值观分别属于两种不同的文化体系,我们很难用今天的小人之心去度古代的君子之腹。
  然而,中国要培养自己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就必须回到它原来的文化土壤中去。众所周知,在唐宋时期,中国文化盛开了群芳争艳的花朵。梦回唐宋,就是为了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与创造力之间的奥秘。
  你也许会认为,用唐宋时期的中国与现在的美国做比较,颇有一些"关公战秦琼"似的荒唐。但我所能设想的是,在一种充满智慧的文化土壤中,将会萌发出怎样一片欣欣向荣的春色啊!用唐宋时期的文化来培养今天的市场经济,必定能够重现一个生机盎然的中国。第四个问题:中国历史上有哪些高明的管理者?中国历史上有许多高明的管理者,但他们通常不容易被历史学家注意。历史学家往往会注意那些好大喜功的人,而真正高明的管理者决不会好大喜功。
  老子曰:"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他说,可以把管理者分为四个等级。最高明的管理者,会让员工们感觉不到他的存在。次一等的管理者,会让员工们亲近他、赞美他。再次一等的管理者,会让员工们畏惧他。而最糟糕的管理者,则会让员工们瞧不起他。
  为什么最高明的管理者会让员工们感觉不到他的存在呢?因为他是如此地无为,以至于员工们会觉得:"我们公司本来就应当是这个样子的。"如果你是一个有为的管理者,你一定会感觉员工们忽视了你,你一定会说:"不,公司本来不是这样的,是因为我的杰出的管理能力才使得公司发展成这样的。"
  一个有为的人不可能成为最高明的管理者。这是因为,他在追求自我实现,他要成为员工们心目中的英雄,他要员工们仰望他、崇拜他、敬畏他、赞美他。他不理解什么是无为,他也无法真正地无为,他担心:一旦无为,一切都会失去控制。
  现代管理学认为,管理的职能就是控制。因此,现代管理学无法理解什么是无为,它只能主张有为。西方学者翻译《老子》,通常把"无为"译成nonaction(无所作为)或者inactivity(不活动)。他们一直都很奇怪,无所作为怎么能达成管理的绩效呢?
  什么是无为呢?当一个女人怀孕之后,她总是希望自己能够生产一个称心如意的孩子,她想要一个男孩或女孩,她希望这个孩子健康、活泼、聪明、漂亮。于是,她总是很紧张,总是想有所为。她在房间里张贴了许多漂亮宝宝的图片,据说这样可以得到一个同样漂亮的宝宝。她迷信胎教,据说这样可以让宝宝变得更聪明一些。她拼命地进食各种富有营养的食物,为的是让宝宝的身体更健康一些。她甚至想用某种科学的方法决定孩子的性别和相貌。可是,这样拼命地折腾有什么用呢?孩子不可能按照她设计的那个样子成长。对于一个孕妇而言,她最好的选择就是无为--只有无为,她才能保持一种轻松的心情,才能自自然然地经过她的孕育期,才能给胎儿提供一种宽松、愉悦、健康的生长环境。
  所以,一个无为的管理者就像一个无为的孕妇。他像孕妇那样爱护着他的"胎儿",他感受着"胎儿"的变化,内心充满了欣赏和喜悦。他不会试图去控制什么,他只是爱着,无怨无悔地爱着,不求回报地爱着。所谓无为,绝不是无所作为,绝不是放弃管理,而是遵循生命成长的自然规律。于是,他就这样进入了最完美的管理境界,他在倾听生命的成长,他的内心充满了母性的光辉。他是那样爱着,以至于他全然忘记了自我。
  你问:中国历史上有哪些高明的管理者?我只能遗憾地告诉你说,他们几乎全都被人忘记了。当然,如果你一定要追问,我也可以找出几位。
  在中国古代,每论及管理之道,人们就会联想起尧舜。管理意味着爱,上古时期的尧帝和舜帝用自己的管理实践印证了这一管理学的真谛,以至于尧舜成了中国历史上最优秀的管理者典范。在他们的后面,夏朝的禹、商朝的汤、周朝的文王和姜尚,都是人们敬佩的楷模。
  西汉有两个值得大家注意的皇帝,一个是汉文帝,一个是汉武帝。汉文帝刘桓登基之前,因为高祖刘邦的皇后吕雉乱政,弄得天下一片混乱、危机四伏。汉文帝像一个慈爱的孕妇那样管理着这个千疮百孔的王国,不久之后就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太平盛世。那时候,吏治清明,民风淳朴,社会繁荣稳定。据说,经过汉文帝和他的儿子汉景帝两代人的治理,粮食丰收得连全国的仓库都储存不了,只能在院子里露天堆放;金库里也是长期堆满了钱币,以至于连串钱的皮绳子都朽坏了。然而,这么多的财富却被他们的继承者汉武帝挥霍一空,并导致西汉的衰落。历史学家们总是醉心于汉武帝的雄才大略和开疆拓土,却往往有意无意地忽略了这位皇帝的穷奢极欲和凶残暴虐。
  宋朝也有两个值得大家注意的皇帝,一个是宋仁宗,一个是宋徽宗。我们知道,历史上的大宋王国是一个看似弱不禁风的国家,却生存了319年,比它前面的唐朝、后面的明朝和清朝的生存时间更长。尤其是宋仁宗时期,堪称是中国5000年文化史的巅峰,寇准、梅尧臣、范仲淹、晏殊、欧阳修、曾巩、司马光、王安石、苏东坡等一大批文化名人依次闪亮登场,一时间群星璀璨,盛况空前。可以说,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经济最为发达的时期,大宋王国也肯定是当时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直到现在,大宋王国的管理绩效仍然是现代管理学无法解释的奇迹。公元1068年,也就是宋仁宗去世5年之后,就像汉武帝当年重用桑弘羊变法一样,宋神宗启用王安石变法,结果遭到司马光坚决反对。公元1102年,宋徽宗又启用蔡京变法,并最终导致北宋的灭亡。
  第46节:一个正确的人
  汉武帝与宋徽宗,虽然一个尚武、一个尚文,但他们的穷奢极欲却是惊人地相似。至于桑弘羊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用今天的观点来看,其实就是搞计划经济。从历史上看,只要管理当局能够奉行"无为而治"的管理理念,市场经济就会像春天的田野一样生意盎然、百花争春--与之相反,凡是搞计划经济的变法都会让国家惨遭衰败的厄运。第五个问题:他们说,《易经》里包含了天地之间所有的知识,以至于人们在读懂《易经》之后能够理解阴阳万物、能够知晓过去未来。是这样的吗?如果是这样,又如何去使用它呢?他们是谁?连老子都不谈论《易经》,他们为什么热衷于谈论《易经》?这是一个值得怀疑的问题。
  坦率地讲,我只是粗略地翻看过《易经》。直到现在,我也不知道《易经》的精义之所在。据说,能够看懂《易经》的人们大致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的人显得聪明机巧,第二个层次的人则缄默不语。我之所以不愿意研究《易经》,是因为我不愿意成为一个卖弄机巧的人。我想,也许我还没有到研究《易经》的时候吧。
  我相信《易经》里包含了天地之间所有的知识,我也相信每一个生命和物体中都包含了天地之间所有的知识。从一粒沙里可以看到世界,从一朵花中可以发现天堂,天地之间存在的每一部分都包含着它的整体。所以,一滴海水就包含了海洋的全部知识,一棵树苗就包含了生命的全部知识。你也是天地之间的一个存在,你也包含了天地之间所有的知识。
  那些知识就隐藏在每一个存在的暗示之中。谁来解读这些暗示呢?人生的存在是属于你的,你必须亲自来解读这些暗示。当年,周文王在羑里--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见诸文字记录的监狱--被商纣王拘禁了整整7年,那是一段多么孤独而又漫长的岁月啊,周文王在苦难中解读着自己的人生、解读着生命中那些莫名其妙的暗示,最后竟然演绎出一部博大精深的《易经》。
  1000个读者眼里有1000个孙悟空,但只有一个孙悟空是对的。如果你错了,你就不可能看到那个正确的孙悟空。《易经》也是如此--如果你能够从《易经》中看到周文王,就意味着你真正看懂了《易经》。问题是,如果你连自己都看不懂,你怎么能够看懂周文王呢?
  当你看懂了自己,你才可能看懂周文王、看懂《易经》。当你对了,这个世界就对了。世界是你的一面镜子,《易经》是你的一面镜子,所以,不要利用《易经》来投机取巧,当你试图利用《易经》来投机取巧的时候,你只能从《易经》里看到错误的信息。
  《易经》里包含了整个宇宙,你的生命也包含了整个宇宙,你就是一部《易经》。当年周文王能够从生命中演绎出《易经》,你也可以。所以,我关心的不是《易经》,我只关心我的悟性。
  怎样去悟呢?其实很简单,你只要进入你的生命就行。生命并不是一个难题,它是一个要被体验的奥秘。它之所以变成了一个难题,是因为你没有进入它的存在。你进入得越深,你就越宁静。当你在宁静中看到那些暗示的时候,你就会忽然莫名其妙地读懂了它们。
  所以,重要的是怎样做一个正确的人,而不是机巧。第六个问题:"以人为本"是当代企业管理者最时髦的口号,但这个口号很让人疑惑。究竟什么是"以人为本"呢?什么是"以人为本"呢?首先你得理解真实的人性,在人性真实的基础上才能"以人为本"。真实的人性就是人的原生态,所谓"以人为本"就是满足人的原生态需要。在企业生活中,员工的原生态需要就是希望有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和一个轻松的工作环境。这样,他们就能够享受工作,而不是把工作视为压力和负担。这样,他们就能够快乐地成长,并最终成为一个个艺术家类型的工作者。
  快乐成长是人的原生态需要,只有那些"放下自我,立地成佛"的管理者才能理解这种需要,才能给予员工们真正需要的那些帮助,才能做到真正的"以人为本"。
  与之相反,那些追求自我实现的管理者却只能利用员工,不可能真正地"以人为本"。在他们眼里,所谓"以人为本"其实是如何利用别人的弱点(例如虚荣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当他们做市场营销的时候大喊"以人为本",其实关心的是怎样更有效地榨取顾客的金钱。当他们做人力资源管理的时候大喊"以人为本",其实关心的是怎样更有效地榨取员工的劳动力。
  《人力资本》的主编孙虹钢告诉我说,"以人为本"甚至成了公司裁员的理由。很多著名企业的CEO,即便因为自己的无能而裁员,也会说裁员是"以人为本"的行为,因为这样可以让留下来的员工们保住饭碗……然而,如果还有节约成本的需要,他们还会继续裁员。所谓"以人为本"在他们眼里无非是一个骗人的幌子。第七个问题:老板总是希望员工们对自己、对企业无条件地忠诚。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CEO杰克·韦尔奇也有类似论调。可是,我们真的应该对老板和企业继续保持愚忠吗?谁在对老板和企业保持愚忠?如果这个老板只是在利用你,你怎么会对他愚忠呢?傻瓜才会对这样的老板愚忠呢!
  第47节:享受创造的乐趣
  事情的真相是,在这样的企业里,老板在利用员工,员工也在利用老板和企业,他们都在追求自我实现,都在利用对方。老板在假装关怀员工,员工在假装忠诚于企业,没有真正的"以人为本",也没有可笑的愚忠,只有相互利用。唯一的区别在于,通常老板比较强势一些。
  所以,在老板们那里,员工的忠诚度始终是一个难题。《把信送给加西亚》、《没有任何借口》之类的图书之所以受到老板们的热捧,是因为他们试图借助这些图书的说辞,来教化他们的那些员工。
  我在全国巡回讲学,有很多老板问到同一个问题:"如何加强员工的忠诚度建设?"我回答说:"我知道你的意思,无非是让我帮你更有效地去糊弄你的员工吧?"然而,没有一个老板勇于承认这个事实。我以为,对于这些老板而言,真正需要思考的难题是:员工为什么会忠诚于你?
  我们已经知道,现代管理学起源于员工偷懒。偷懒者在工作中没成就感,但在领薪水时有成就感。这样,职场就成了老板和员工博弈的竞技场。长期博弈的结果,就是每个人都为此感到疲惫。多么荒唐啊,职场本来应该是人们快乐成长的花园,结果却成了彼此折磨的地狱。
  有人说,在这个博弈的年代,忠诚已经成了一个遥远的传说。可是,一棵小草懂得忠诚,一棵花树也懂得忠诚,它们忠诚于自己的生命,以至于它们神采奕奕、青春焕发。和它们一样,每一个人类都应该忠诚于自己的原生态,忠诚于自己热爱的那份工作。这样,职场中的每个人都在享受那份工作、享受那种创造的乐趣。
  所以,最高明的管理就是让员工们恢复他们的原生态,以创造者的身份投入到他们热爱的工作中去。老板和员工之间的关系,不是博弈的双方,不是控制与反控制的对手,而是互相关爱、互相帮助的朋友。至于博弈,作为一种蠢人的游戏,把它扔到垃圾堆里去吧!
  当然,你可能不容易找到这样理想的老板和企业。但是,你一定可以找到自己的原生态,一定可以找到自己热爱的那份工作。如果你不能在富丽堂皇的花园里生长,你也可以在荒野上和山谷里扎根。哪怕是在贫瘠的山头上,你也应该让自己的花朵尽情地开放。第八个问题:你一直都在宣扬"人之初,性本善",原生态就是你说的"性本善"吗?"人之初,性本善"的人文理念在中国传承了几千年,却在现代社会遭到了质疑。为什么?因为达尔文主义出现了,物竞天择取代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忠孝友悌,竞争成了人类活动的主题。想想看,忙于竞争的人们怎么会有闲工夫与人为善呢?在这个竞争的年代,表达善意成了一种公关技巧,而那种真正的发自人们内心的天然的善意被忽略甚至被否定了。
  现在,人类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如何赢得竞争"这个焦点问题上。求职的人们在竞争。工作的人们在竞争。企业与企业在竞争。在这个竞争环境中,谁会抛下自己的利益于不顾、去追求什么善意呢?
  雷锋曾经是中国人热爱和学习的榜样。但现在,人们却不能理解他当年的所作所为,甚至有很多人认为,像雷锋那样默默无闻做好事的人,简直就是一个令人不可思议的大傻瓜。与雷锋有同样遭遇的还有一个人,那就是孔繁森。
  我想,雷锋和孔繁森之所以愿意奉献,一定是他们从自己的奉献之中感受到了某种生命存在的意义。于是,他们奉献并快乐着,无怨无悔……如果不是这样,那他们就是受虐狂,根本不值得我们学习。
  很少有人能够理解雷锋和孔繁森,就像很少有人能够理解"人之初,性本善"一样。1993年,在新加坡广播局与中央电视台联手举办的"国际大专辩论会"上,决赛的辩题就是:"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令人遗憾的是,无论是主张"人性本善"的正方,还是主张"人性本恶"的反方,事实上都没有弄懂什么是真正的人性。
  当人类动摇了"人性本善"的人文理念之后,人类就陷入了混乱之中。这就像管理学中那个著名的"手表定理"一样:有一只手表的人知道现在是几点钟,有两只手表的人则无法确定。如果人们不去核对当地的标准时间,那么所有手表和时钟都会指向一个奇怪的方向,致使人们陷入一种莫名其妙的混乱之中。
  每个时区的标准时间是一致的,错误的手表指针千奇百怪。机器运行的正常状态是一致的,不正常状态千奇百怪。人体的健康状态是一致的,不健康状态千奇百怪。人类的幸福状态是一致的,不幸福状态千奇百怪。同样地,人性的善意是一致的,恶念却千奇百怪。只有正确地理解和相信"人性本善",才能让人们从那种莫名其妙的混乱中解放出来。
  一位权威的新闻工作者对我说:"我不知道人之初究竟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但我相信人性本私。"我告诉他,人类有两种私,一种是需要,另一种是欲望。人之初的这个私,指的就是原生态的需要,就像花儿需要阳光、树苗需要土壤、庄稼需要雨水一样天经地义的需要。
  第48节:人会害怕失败
  "人之初,性本善",这个"善"说的就是人的原生态,当然也包括原生态的需要和原生态所有的生命特质。除了人之外,所有的生命都保持着它们的原生态,它们是美丽的。它们有需要,但它们没有欲望。只有人有欲望,只有人会远离他们的原生态,于是也就有了人类社会所独有的混乱、痛苦和罪恶。
  西方人说,人是有原罪的。这话不对,人之初的那些孩子有什么罪?他们是那样天真无邪,像伊甸园里无忧无虑的亚当和夏娃一样天真无邪,他们有什么罪?最初,亚当和夏娃是没有罪的,当他们偷吃了禁果之后,罪就出现了。他们偷吃的那个禁果,有人把它称为智慧果,但这种称谓是错误的。智慧怎么是罪呢?自作聪明才是一种罪。
  如果人类能够放下种种自作聪明的妄念,重新回归那种原生态,那么,人性本善的特质就会闪耀出生命的光彩。而久违的伊甸园,也将重新降临人间。第九个问题:你说,竞争是蠢人们的游戏,真正有智慧的人只关注自己的创造力。可是,我怎样才能拥有毕加索那样神奇的创造力呢?赵襄主向王子期学习驾车的技术。学习期满,两人一起比赛驾车。赵襄主换了三次马,可每一次都落在后面。于是,赵襄主不高兴地说:"你既然教我驾车,为什么不把技术完全教给我呢?"
  王子期说:"我已经把技术完全教给你了呀。"
  赵襄主问:"既然如此,你我就应该不相上下。可是,为什么我总是比不过你呢?"
  王子期说:"这是你的竞争意识造成的。在比赛的过程中,有时候你在我后面,有时候你在我前面,这很正常。但不正常的是,你的注意力不在如何驾车上,而是在竞争对手身上。当你在我前面时,你害怕我赶上你。当你在我后面时,你又害怕赶不上我。如此一来,你怎么能够专心致志地指挥马呢?这就是你之所以落后的原因。"
  赵襄主懊恼地说:"你说得很对,我的确有这样的恐惧,因为我害怕不能赢得比赛。难道,你要我放弃竞争意识吗?当我放弃竞争意识之后,怎么能够赢得比赛呢?这太不可思议了。"
  王子期说:"比赛的目的不是为了竞争,而是对你能否专心致志的考验。当你专心致志于驾车的时候,你的注意力在马身上。你会挑选最好的马,会给马提供最好的帮助。这个时候,你的眼里只有马的奔跑,你只在意自己能否让马跑得更快,你与马配合得那样默契,甚至已经与马合二为一,这样就能够让你的驾车技术发挥到极致。"
  比赛的目的是为了帮你做得更好。但对于那些蠢人而言,比赛的目的却是为了赢得竞争。在书画市场上,在那些画匠之间是有竞争的。但对于真正的画家而言,竞争这个词就显得非常可笑。
  让你的创造力得到更尽情的发挥,而不是赢得竞争。所以,你要做一个最优秀的自己,而不是模仿别人。可是,一个竞争意识太强烈的人会害怕失败,强烈的恐惧感会扼杀他的创造力。许多人总是抱怨中国落后,而中国之所以落后,就是因为这里的人们缺乏创造力。
  你就是你,你怎么能够变成毕加索呢?毕加索之所以是毕加索,是因为他做了一个优秀的毕加索。你不要去做一个毕加索的赝品,毕加索所拥有的创造力不可能复制给你,你必须找到属于你的创造力。
  技术可以学习,创造力却无法模仿。你要用自己的方式,活出自己的生命。你不一定像毕加索那样出名,也不一定像莎士比亚那样流芳百世,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你在用自己的创造方式,做一个优秀的你自己。你或许是一个有创造力的厨师,或许是一个有创造力的园丁,或许是一个有创造力的清洁工。当然,你不一定是最有名的厨师,但你一定得是有创造力的厨师。
  一个有创造力的人不会在乎他的身份、社会地位、职务薪酬、以及胜负,因为这些外在的形式会制约他的创造力。创造力来自你的原生态,持续的创造力来自你持之以恒的原生态。你喜欢你的工作,你享受着创造的乐趣。即使是做一个清洁工,你也能让这份工作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忘掉竞争吧,人生不应该是一场胜负游戏,而应该是一个快乐的过程。当你沉浸在那种创造的意境中的时候,没有竞争,没有模仿,没有欲望,只有快乐像一首歌在心中唱响。第十个问题:我也想成为一个有创造力的人。问题是,为什么我做不到呢?原因很简单,你是一种非原生态的存在。只有在原生态中,生命的能量才能自然、顺畅地流动,才能产生出创造力。
  你为什么不能回归你的原生态呢?障碍在哪里呢?
  第一种障碍:身份
  多少年来,你一直以某种身份的形式存在着。身份是一种工具,一种安身立命的工具。换而言之,你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用身份命名的工具。听上去很伤自尊,但你知道,我说的是事实。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要追溯到你求学的时候。那时你正在长大,你面临着人生的难题。老师和家长都告诉你说,你要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结果,你就成了一个有用的工具。
  第49节:快乐地成长
  孔子说,学问可以分为两部分:"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他说,从形式上看,上面这一部分我们把它称之为"道",下面这一部分我们把它称之为"器"。"器"就是工具。所谓"君子不器",就是说,君子是不会沦为某种工具的。可是,我们现在的学校恰恰就把学生培养成了某种不是人的工具。在学校里,学生们可以学到这样或那样的专业技术,毕业之后,他们会拥有一些做事的本领,可就是不懂得怎样做人。一个硕士研究生做人的涵养,甚至还不如一个不识字的老太太。
  孔子说:"君子不器。"他说,仅仅学会做事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专业是狭隘的,身份是僵硬的,但人的智慧却像天空和海洋一样广阔和柔软。当你拥有了那种智慧,你就能够自由地进入任何一个专业领域。19世纪以前的中国学者,几乎都是兼通文学、历史、天文、地理、政治、经济、哲学、中医、中药、风水、军事等许多领域的大家。只要你喜欢,你也可以。
  忘记你的身份,忘记你的自我,让自己的视野更开阔一些。如果你只是一味地存在于自己的身份中,你的视野就不可能开阔起来。你是如此狭隘,以至于你只能知其然,不能知其所以然。你是如此狭隘,以至于你只能用自作聪明的方式故步自封。
  世人往往把聪明与智慧混为一团,其实它们是两码事。聪明来自大脑,智慧来自心灵。你的心灵与智慧同在,但它与你的身份却格格不入。
  从你的身份里走出来吧,你将看到一个风和日丽的大千世界--那是属于你的世界,属于你我共同享受的世界。你不能占有它,但你可以享受它,用一种原生态的方式尽情地享受它。
  我们可以一起享受阳光、雨水、新鲜的空气,让我们各自的生命得到滋润和成长,用各自不同的创造方式--花儿开放的方式或者鸟儿欢叫的方式--快乐地成长。
  第二种障碍:名誉
  身份是一种愚蠢的自我意识,名誉是另一种愚蠢的自我意识。
  有人夸奖你聪明,他用许多笨蛋跟你做比较。有人夸奖你漂亮,他用许多丑陋的人跟你做比较。可是,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聪明?用一些笨蛋所证明的聪明?用一些丑陋的人所证明的美丽,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美丽?为了得到那些名誉,你在跟一群笨蛋竞争,跟一群丑陋的人竞争,这实在是太荒唐可笑了。
  尤其荒唐可笑的是,你可能并不比那些笨蛋更聪明,但为了赢得竞争,你会用卖弄聪明的方式区别于那些笨蛋。你也可能不是什么帅哥或者美女,但你会用乔装打扮的方式让自己看上去好像一位帅哥或者美女。然而,你只能自欺欺人,却无法改变事实。
  一位英俊的男士来到医院做身体检查,检查报告上说他有性功能缺陷。他涨红了脸对医生说:"你怎么能够给我这样一个难堪的检查报告呢?"
  医生说:"这个检查报告的确很有些让你难堪,但它是真实的。"
  "不!我不需要这样的检查报告。"那位男士叫喊道,"我需要一个完美的检查报告。我给你钱,你把它修改过来。"
  修改检查报告?这么做也许能够让他好受一些,却无法帮助他恢复健康。医生可以修改检查报告,但他的痛苦依然存在。
  和那位男士一样,你也很在乎自己的名誉。你变得受人敬重,但你的病痛依然存在。你得到社会的高度赞扬,但你的病痛依然存在。你的胸前挂满奖牌,但你的病痛依然存在。这些奖牌无法消除你的病痛,它们就像被修改过的体检报告,是一个自欺欺人的把戏。
  名誉是虚假的。如果你在乎名誉,你就会远离真实。人们之所以信奉达尔文,是因为他说,人是"最高等的动物"。于是,人们就为自己是"最高等的动物"而沾沾自喜。然而,那不是真实的。众生平等,人也毫不例外。
  抛开那些虚假的名誉吧,像小草一样真实地活着。有时候,人还不如一棵小草呢,因为小草永远正确,人却常常干一些自欺欺人的蠢事。
  第三种障碍:竞争游戏
  孟子曾经讲过一个农夫的故事。那个农夫站在田埂上,左看看,右看看,总觉得别人田里的秧苗似乎长得更加青翠挺拔一些。他着急得不行,回过头来对自己田里的秧苗说:"你们快点长高啊!不要总是这样低人一头,让我难受啊!"
  可是,秧苗们好像并不理睬他的心情。当微风拂过,它们会谦卑地弯弯腰,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别的动静。
  怎么办呢?情急之下,农夫想出了一个揠苗助长的"好"主意。他把秧苗拔高了一大截,可秧苗却在不久之后全都枯萎而死。
  生命的成长是一种原生态的机制。然而,当竞争意识进入你的头脑,你就会急于求成,就会惊惶失措,进而破坏这种机制。
  第四种障碍:贪婪
  人们会嘲笑揠苗助长的农夫,可是,怎样才能让秧苗长得更快一些呢?许多人会不约而同地告诉我说:"施肥。"
  就像秧苗需要肥料一样,生命的存在需要补充适量的营养性资源。接着,它们就会通过自身的机制,把这些资源转换为能量,用来支持自己的成长。
  第50节:十大读书感言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过于肥沃的土壤无法让生命存活,超过需要的营养补充变成了毒品。如果你总是给某种生物补充过量的营养,你就会伤害它的健康,让它因为腐败而死去。
  和秧苗一样,人也是一种成长的生命体。和秧苗不一样,人是一种有欲望的生命体。所有的生命都有自己的需要,需要是美丽的,但人类和它们不一样,人类会产生可耻的欲望。如果你无法控制自己的欲望,你就会变得贪婪。
  是的,生命的成长需要资源。但是,贪婪的欲望会让你不停地积累资源,根本不顾生命是否真的需要,并最终造成腐败。
  贪婪的人必然腐败,这是一个被人类历史印证了亿万次的事实。而人类依然在"前腐后继"地贪婪。
  第五种障碍:安于现状
  你已经占有了许多被称为财富的资源:身份、名誉以及一些或多或少的金钱和物质。你怎么舍得放弃它们呢?因此,你毋宁安于现状。
  可是安于现状怎么能够改变你的痛苦呢?安于现状只能让你忍受痛苦。为了守护着你的身份、名誉和财富,你只好忍受着这种痛苦。
  只有那些大彻大悟的人,才能看破身份和名誉的虚假性,才能理解金钱和物质的实际用途。他们理解自己的需要,但他们拒绝贪婪。他们追求成长的快乐,根本不在乎什么身份、地位和名誉。他们保持着那种原生态的存在,那种充满创造力的存在,像山谷中一棵野百合似的存在,像悬崖上一棵山楂树似的存在。
  五种障碍,其实皆源于自我。当你放下自我之后,身份就消失了,名誉就消失了,欲望就消失了,只有生命如此真实地存在。你存在着,富有创造力地存在着,艺术家一样地存在着。
  
首页 上一页 共3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