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苦 才是人生

_4 索达吉堪布 (现代)
将军一听非常生气,骂道:“你这老怪物,讲话太伤人!”
禅师哈哈一笑:“轻轻一拨扇,性火又燃烧。如此暴躁气,怎算放得下?”
从上面的故事可以看出,凡夫人不能过早地说大话,自认为一切都看得破、放得下,可是一碰到违缘,什么境界都一扫而光了。
6、八风吹不动
如今很多人,喜欢口口声声说:“一切得失都不存在。”但实际上,他平时的所作所为,完全是为了“得”而奔波、害怕“失”而操劳,有各种各样的得失和犹豫。
得与失、乐与忧、美言与恶语、赞叹与诋毁,这叫做“八风”,又名“世间八法”。
人们往往愿意接受正面的四种。有人对自己正面的赞叹了,就会很高兴;有人负面评价自己了,就会产生嗔怒。我们的情绪,常随世间八法而起起落落,所以一定要想方设法加以平息。
当然,光是口头上说平息,这人人都会。但在生活中真正面对时,大部分人却很难把持自己。
苏东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被派往江北瓜州任职时,与好朋友佛印禅师的金山寺,只有一江之隔。所以,他常和佛印禅师谈禅说道。
一天,苏东坡坐禅颇有心得,立即提笔赋诗一首:“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这诗表面是在赞叹佛菩萨,实则为自喻,说他不为八风所动。
写完之后,他很是得意,满心欢喜地派书童送往佛印禅师处,以求印证。禅师看后,批了两个字,就叫书童带了回去。
苏东坡满以为禅师会赞叹自己,急忙打开批示,只见上面竟然写着:“放屁!”他气坏了,当即乘船过江,找禅师理论。没想到,禅师早在寺院门口恭候他了。
苏东坡气势汹汹,一见禅师就劈头盖脸地质问:“我一直拿你当至交好友。我的修行境界,你不认可也就罢了,怎么可以骂人呢?”
禅师若无其事地说:“怎么骂你呀?”
他就把这两个字拿给禅师看。
禅师见后,哈哈大笑,说道:“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
苏东坡算是利根者,当下醒悟,十分惭愧。
如今很多人,喜欢口口声声说:“一切得失都不存在。”但实际上,他平时的所作所为,完全是为了“得”而奔波、害怕“失”而操劳,有各种各样的得失和犹豫。
世人很容易被八风所动,所以,只有证悟了空性,一切虚幻才会全部消失,才能达到八法吹不动的境界。无垢光尊者在《心性休息》中亦云:“观察空性如虚空,喜忧得失善恶无。”
退一步说,就算没有证悟空性,但若了知世间一切如过眼云烟,也可以断除很大的执著,不随外境所转,做到“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7、相信报应,方能苦从甘来
这个五光十色的世界中,有些人财势富足,有些人却穷困潦倒,连基本温饱都无法保证;有些人长相端庄,有些人却丑陋不堪,屡遭众人嫌弃;有些人生活幸福美满,有些人却一生受尽煎熬---他们各自不同的命运,并非无缘无故,也不是老天赐予,而完全是自作自受。
《现代因果实录》中讲了一个故事:
作者到国外旅游时,朋友请他到某地有名的娱乐园观光。娱乐园门口有辆豪华马车,有一匹纯白色的马,体态非常健美,沿着固定路线拉游客,饱览迷人的风光。
他早上去时,看见马的精神非常不错,到了黄昏时,见它依旧在拉送游客,此时已没有了神采,耷拉着脑袋,显得疲惫不堪。算了一下,从早晨到现在至少十二个小时了,他不由地想:“这匹马前世究竟种了什么因,生得这么俊美,却在此整天拉游客,难道它前生会欠下那么多人的债吗?”
他对马生起极大的悲心,回国之后,特意为此事请教一位老和尚。老和尚说:“这匹马过去世是一个白人奴隶主,在他的庄园里有一百多黑人奴隶工作,受尽了他的欺凌压榨。他死后堕入地狱受报,地狱报尽,现在又沦为旁生。他罪孽深重,不知还要当牛做马多少次。就是将来转生为人,也是贫穷卑下,苦不堪言。”
可见,因果确实非常可怕!
或许有人会问:“如果因果真的存在,为什么有些人做好事却没有善报,有些人造恶却没有恶报呢?”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就像农民春天播种时,不会马上看见果实一样,一个人行善或造恶的因与果之间,也需要一定的世间。
但因果终究是不虚的,只要造了“因”,“果”早晚都会成熟。有些人抱怨自己善事做得越多,生意越不顺利,越来越亏本,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就相当于农民种庄稼,今天刚种下去,明天就想收青稞、收麦子,是不可能的事!龙猛菩萨也说:所谓的业力,并不像用刀割身体即刻出血那样,立即就会感受果报,但是在因缘聚合时,往昔所造的善恶之果,必定会丝毫不爽地现前。
我们今生的贫穷或富裕,实际上跟前世所造的业有关;下一世的痛苦或快乐,则与今生所造的业紧密相连。佛经中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如是因,如是果,因果是丝毫不爽的。现在不少人想知道自己的前世如何,其实这用不着问别人,只要看看你的今生就知道了。
这一点,现在有些人也非常认可。记得有一次我生病了,遵照医嘱必须每天接受按摩。由于每天接触,有个按摩师和我混的很熟,他不但手艺高超,而且十分健谈。
他曾深有感触地告诉我:“你们学佛的都说因果报应,我观察了很多,真的是不爽啊!我隔壁的主人不孝父母,结果老婆跟人跑了。我也不知前世造了什么恶业,今生变成瞎子,但也不知道造了什么善业,让我拥有这份手艺,可以衣食无忧---看来,因果这东西叫人不得不信。”
他的话让我沉思良久,世间有些身体健全的人,却往往不如一个盲人。他们不知因果,肆意造恶,厄运降临时怨天尤人,殊不知这一切善恶因缘,皆是自己所为。
如果人人都能像这个按摩师一样相信因果,我想世界也会因此而多一些美好,少一些丑恶。
8、人有善念,天必佑之
我们来到人间,每个人都有天神保护,只不过自己不知道而已。中阴法门等密法中讲过:“人的身上有许多与生俱来的神,如肩神、护神、白护神、黑护神---”
我曾听到有位上师说:“现在的人,好像没有一个顺利的---今天这个不顺,家里发生了事情;明天那个不顺,工作上遇到了挫折---他们平时为了自己而害别人,又怎么会顺利呢?求了多少天尊也没用。”
的确,诸佛菩萨肯定有加持,护法圣尊也肯定有威力,但你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呢?不少人可能忽略了这个问题。
要知道,不管是什么人,若能知恩报恩、深信因果,不仅世人会恭敬他、帮助他,具有神通的护法天尊,也能完全了知他的心,饶益他就更不用说了。
我们来到人间,每个人都有天神保护,只不过自己不知道而已。中阴法门等密法中讲过:“人的身上有许多与生俱来的神,如肩神、护神、白护神、黑护神---”
打卦也常有这样的情况。比如,从卦象上看,某人最近遇到了不顺,原因是触怒了肩神、护神,或者地神,需要念什么经来遮除。可见,这些天尊是真实存在的。
当然,若想得到天尊护佑,行为高尚非常重要,印光大师曾讲过一个故事:明末李自成率军起义,老百姓家破人亡、琉璃失散。有个姓袁的人,因逃难时与儿子失散,后来想娶一妾以续香火。
他买回一个女子,进房便见她伤心地哭。袁公问她什么缘故,女子回答:“家中穷得没饭吃,丈夫饿极要自杀,所以我才卖身救夫。回想起来,我俩平日感情甚好,现在却活生生分离,怎不教人伤心?”袁公听了很感伤,天亮后将其送回家,又赠银一百两,叫夫妻俩做小生意度日。
夫妻俩非常感激,打算买一好女人,给袁公做妾生子,但一直没有找到。后来见一相貌端正的孩子要出卖,他们想:“未得女子,先买一童子服侍袁公吧。”于是把那孩子买下来,送到袁家。袁公细看再三,竟是失散多年的儿子。行善的报应,就是这么快、这么巧!
当然,这种情况,并非人人身上都会发生。但只要自己心存善念、多行善举,福报绝对会以各种方式出现。
世人喜欢追求名声、地位、财富,可是没有一定的福报,这无异于缘木求鱼。因为福报之树,永远扎根于善良的泥土中,这是它生存的唯一环境。如今有些人所享受的福报,也都是前世行善得来的。假如没有行善的“因”,福报的“果”绝不会产生。
知道这个道理后,求名利、求平安的人,应常处于善良的心行中,若能如此,福分便会不求自来。否则,为了名声、财富不择手段,纵然依靠前世所积的福分,暂时让自己得偿所愿,但这个享完之后,生生世世都会处于痛苦之中。
9、智慧驶得万年船
愚钝懦弱的人,在遭受坎坷时,总是叫苦不迭、怨天尤人。而有智慧的人,遇到逆境时临危不惧、毫不软弱,完全可以凭智慧来保护自己。
从前,吾仗那国有一位婆罗门子,幼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他们家境非常贫寒,只有一只山羊,村里人都鄙视、欺辱他们,其中有个盗贼尤为猖狂。婆罗门子忍不下这口气,于是准备惩治这个恶人。
首先,他借了很多财宝,放在家中最显眼的地方,然后请盗贼来做客。盗贼看到财宝,贪心大起,一边吃饭,一边打主意如何将财宝窃为己有。
夜晚,盗贼潜入婆罗门子家。刚下手,就被藏于暗处的婆罗门子抓住,并扬言要将他交给国王处治。盗贼非常害怕,主动交出五百个金币做罚金,请求饶恕。婆罗门子见以达到目的,就把他放了。
婆罗门子认识到家乡人的心机险恶,便和母亲一起迁居他乡。当经过曾欺负他们的财主家门前时,他心生一计,把羊牵到树林里,用树叶把所有金币包起来,让羊吞到肚子里,然后到财主家请求借宿。
财主起初不肯答应,正要回屋是,瞟见他手中牵的羊肚子特别大,就问是什么原因。
婆罗门子告诉他:“这是如意宝羊,能够随意赐予财物,所以和俗羊不同。”说罢,就以木杖敲打羊的肚子,羊从口中吐出了几块金币。
财主见此深信不疑,愿意用一万个金币买下这只“宝羊”。婆罗门子假装不肯,经财主再三请求,才勉强同意卖给他。于是,双方交钱授羊,皆大欢喜。
婆罗门子得到金币以后,即刻离去。财主也怕他待的时间过长会将“宝羊”讨回,故未挽留。
婆罗门子走后,财主迫不及待地敲打羊肚,让羊吐宝。哪知羊吐出几百块金币后,再也没有金币可吐了。财主十分焦急,用尽浑身解数也无济于事。最后,这只“宝羊”被折磨的忍无可忍,拼命冲出大门,飞也似的跑掉了。
后来,婆罗门子和母亲一路奔波,来到鹿野苑。婆罗门子为了找水进入森林,不料遇到“人熊”,无奈只得和“人熊”大战,身上的金币落得满地都是。他和“人熊”打斗了很长时间都不分胜负,便各自倚在树上休息。
这时,当地的暴君独自游玩来到林中,见婆罗门子气喘吁吁地靠在树上,就问他缘由。因母子二人也曾受过这个恶王的欺凌,所以婆罗门子就骗他说:“我在这里修‘财神本尊’得到了悉地,本尊赐予我很多黄金。”
国王一看,在远处果然站着一个怪物,可能就是“财神本尊”。它面前遍地都是金币,肯定是本尊所赐。
国王生起贪心,请求婆罗门子传他“本尊修法”。婆罗门子哪里肯传,百般推诿。
后来,国王愿意将身上价值连城的珍宝连同骏马一起供养,婆罗门子才勉强答应:“算了,就让你讨一次便宜吧!不过,这个法只能一个人修,你等我走了以后,就到本尊面前五体投地向他礼拜,然后请求本尊赐予悉地。这样,你就可以拥有更多财富了。”说完,婆罗门子拿起珍宝,跨上骏马,带着母亲远走高飞了---
通过这个故事可以了知,有智慧的人即便身单势孤,也能打败怨敌,巧妙地脱离困境;即便怨敌众多、逆境重重,也能以智慧轻松化解。
智慧的“防弹衣”百害不侵。有了它,纵然敌人率领千军万马,浩浩荡荡地前来攻击,单凭一人之力也足以应付,轻而易举地克敌制胜。
10、不要紧,一切随缘
对我而言,平时听到一丝不好的消息,或遇到巨大的违缘,首先看能不能挽救。如果不能了,就先让心平静下来:“不要紧、不要紧,慢慢来。”因为此时着急也没用,反而让自己头脑不清醒,不小心作出错误的决定。
做任何事情,提前要有一个安排,再一步一步去实行。不能急于求成,匆匆忙忙去做,否则就容易出问题。
尤其是成办一些大事,要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时间短了不行。比如我们修建一座大经堂,若要求一年内必须完工,这绝对不可能。即使有人答应,质量也不会好。所以,做事应当循序渐进,不能太心急,不然的话,肯定会忙中出错。
曾有这样一则故事:
胖嫂生了个可爱的小宝宝,不久她收到母亲的来信,拆开一看,只见信中写道:“我生了重病,在床上躺了好几天---”
信还没有看完,胖嫂就心急如焚,准备回家去看母亲。结果宝宝的小被子一时不见了,她翻箱倒柜找到后,抱起宝宝连夜赶路。
路过一片西瓜地时,胖嫂被瓜蔓绊倒了,手中的宝宝也飞了。黑灯瞎火的,她忍着痛到处摸,摸到宝宝后,急匆匆地又上了路。
终于来到母亲家,结果大门紧锁。胖嫂觉得可能出事了,一屁股坐在门口,大哭起来。
这时,母亲正好从外面回来。胖嫂一看母亲很健康,非常惊讶,忙翻出那封信再看,原来信后面还有一句:“现在我的病已经好了,不要挂念。”
母亲想瞧瞧自己的外孙,打开襁褓一看:外孙不见了,竟然是个大西瓜。
她们马上到瓜地里找,结果找到一个枕头。
她们又赶紧跑回家,发现小宝宝被扔在家里,因为睡得特别香,滚到床底下了。
这虽然只是民间故事,却有很深的寓意。有些人性子非常急,这样的话,任何事都做不好,因为心疼对做事很有影响。
对我而言,平时听到一些不好的消息,或遇到巨大的违缘,首先看能不能挽救。如果不能了,就先让心平静下来:“不要紧、不要就,慢慢来。”因为此时着急也没用,反而让自己头脑不清醒,不小心作出错误的决定。
因此,我们要养成沉稳的习惯,不要遇到一点点小事,就手忙脚乱、不知所措。
第五章 在说话中修禅
一个人所说的语言、身体的行为,实际上都是心灵的外现。有什么样的心灵,就会有什么样的语言和行为。
1、恶语伤人,会遭恶报
一个人所说的语言、身体的行为,实际上都是心灵的外现。有什么样的心灵,就会有什么样的语言和行为。
说话态度恶劣、语气生硬、暴躁无礼的人,任何人都不喜欢,他们势必招来诸多不满,甚至怨恨。先伤人,后伤己,一辈子都活在遭人嫌弃的生活中。
孔子在《论语》中说:“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意思是,如果一个人到了四十岁,还是经常让人厌恶,那么这个人的一生就完了。
生活中,言语不温和,是惹人讨厌的主要原因。有些人平常说话特别刻薄、粗鲁,什么话都说得出口;还有些人一旦为什么事生气了,气头上的话也往往是口不择言,就算气后意识到不对,但话已出口,想收回来就难了。
古人言:“利刃割体痕易合,恶语伤人恨难消。”用利刃割伤身体,伤痕容易愈合,而用恶语伤了人心,别人就会一直不忘、耿耿于怀。
尤其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如果用恶语中伤别人,别人脸上会立即面露不悦之色,性情爆暴烈者,甚至会当场以牙还牙。有的人虽不及时还击,但还是怀恨在心,每天“浇水施肥”,让恨的种子慢慢生根发芽。
曾经乌鸦和猫头鹰的故事,就很好地说明了言语不当会与人结怨的道理:
传说,乌鸦和猫头鹰有仇,其根源就来自于乌鸦对猫头鹰的一次恶语中伤。
很早以前,在森林里有许多鸟共住一处。一次竞选鸟王的盛会上,猫头鹰名列前茅,众鸟一致认同它的优点:有一双非常特别的眼睛,在夜晚办事能力极强;它头顶上的角坚而有力,小巧玲珑;其身体形象也比较庄严---总之,猫头鹰具有当鸟王的一切条件。
正在猫头鹰春风得意、昂首阔步地迈向豪华的宝座时,乌鸦发话了:“猫头鹰根本不配当鸟王!第一,人类公认它是一种不吉祥的鸟;第二,它头上那看似美丽的角,实际也是一种恶兆;第三,它的眼睛、嘴巴之所以为黄色,是以前偷吃母亲食物而感召的果报---”
真是一语惊人,众鸟皆对猫头鹰越看越不顺眼,猫头鹰的鸟王梦自然便落空了。
从此,猫头鹰同乌鸦结上了深仇大恨,直到今天仍未化解。
乌鸦与猫头鹰,仅仅因为几句话,便生生世世成为仇家。由此可见,我们在与人相处时,说话务必要谨慎,不要因为不必要的恶语而结下仇怨。
2、一谎折尽平生福
在做事的过程中,除非有利他的必要,否则,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妄语。不然的话,“妄语之过污身黑,如何洗涤亦难净”,你永远摆脱不了骗子的嫌疑,说什么都令他人难以生信。
有些人不管有事无事,都爱用谎言哄骗他人,并引以为乐。
我常听一些人得意地说:“今天把他们蒙的一塌糊涂,我的口才看来不错,三言两语就把他们骗了。”但是,别人不可能永远是傻瓜,一次两次被骗后,第三次他们还会相信吗?
一般情况下,只要你说一次妄语,别人便会产生根深蒂固的印象。当你再说真话时,他们会本能地觉得你的话有假。
《百喻经》中有一则故事:
从前有个蠢人,他的妻子容貌十分端正,两个人感情非常融洽。但日子一久,妻子有了外遇,想抛弃丈夫与情夫私奔。
她悄悄地对一个老太婆说:“我离开以后,你想办法弄具女尸放在我家,对我丈夫说我已经死了。”
老太婆趁她丈夫不在家时,将一具尸体放在他家。等他回家后告之:“你的妻子死了。”
丈夫一见尸体信以为真,痛哭流涕,遂将尸首火化,捡了骨灰装在口袋里,昼夜携带不肯离身。
后来,他的妻子对情夫产生了厌烦心,想起丈夫的种种好处,又再次返家对丈夫说:“我是你妻子。”
此时,丈夫无论如何都不肯相信了,他摇头说:“我妻子已经死了,你是什么人?竟敢冒充我的妻子。”
这就是说妄语骗人终会害己的下场。
所以,在做事的过程中,除非有利他的必要,否则,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妄语。不然的话,“妄语之过污身黑,如何洗涤亦难净”,你永远摆脱不了骗子的嫌疑,说什么都令他人难以生信。
3、为什么你会弄巧成拙
同样一件事情,以婉转的语言表达,不但不会得罪别人,还会得到对方的认可。但如果说话的方式不当,就算是让人欢喜的事,可能也会弄巧成拙。
要赞叹一个人,先了解他是很有必要的。
倘若了解别人,即使是一句真心的赞美,当别人听到之后,也会因此受到勉励,今后更加努力。反之,假如对别人不了解,夸奖得不恰当,有时很容易造成尴尬的局面。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少年时生活窘困,常和一些穷孩子放牛砍柴。后来,朱元璋做了皇帝,从前的一些穷朋友都想沾点光,弄个一官半职,于是,有两个人结伴去京城找他。
见到朱元璋后,一个人先开口:“还记得我们一起割草的情景吗?有一天,我们在芦苇荡里偷了些蚕豆,放到瓦罐里煮。没等煮熟,你就抢豆子吃,把瓦罐都打破了,豆子撒了一地。你抓一把就塞到嘴里,却不小心被一根草卡住喉咙,卡得你直翻白眼---”
听他在那儿喋喋不休讲个没完,宝座上的朱元璋再也坐不住了,当即下令把他推出去杀了。朱元璋又问另一个人:“你有什么要说的?”
那人连忙答道:“想当年,微臣跟随陛下东征西战,一把刀斩了多少‘草头王’。陛下冲锋在前,抢先打破了‘罐州城’,虽然逃走了‘汤元帅’,但逮住了‘豆将军’,结果遇着‘草霸王’挡住了咽喉要道---”
朱元璋听了,顿时心花怒放,随即下旨封他做了将军。
二人所说的内容,其实完全一样。但后者把朱元璋小时候偷东西吃的轶事,用特殊的“隐语”表达了出来,当事人听了,彼此心照不宣。而局外人听来,则是在描述朱元璋当年金戈铁马的生涯。
同样一件事情,以婉转的语言表达,不但不会得罪别人,还会得到对方的认可。但如果说话的方式不当,就算是让人欢喜的事,可能也会弄巧成拙。
所以,一个人不能想什么就说什么,运用智慧、拿捏分寸,有时候也很重要。
4、说话算数
极度喜欢的时候,不要许诺给别人东西;极度愤怒的时候,不要回复别人的书信。
真正讲信用的人,做事从不轻易承诺。一旦承诺了,犹如刻在石头上的花纹,永远也不会改变。
有句成语叫“一诺千金”,出自于《史记》的一个典故:秦末时,楚地有个人叫季布,他非常重视承诺,只要是答应了的事,无论有多大困难,都会想方设法办到。所以,当时楚国人有句谚语:“得黄金千两,不如得季布一诺。”
古人以说出来却做不到为耻,故从不轻易把话说出口。孔子在《论语》中也说:“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因此,我们平时讲话要再三思量,看看里面有没有“水分”。如果经常喜欢信口开河,养成了不好的习惯,以后再改就难了。
曾参是孔子门生中七十二贤之一。他在教育子女时,不仅严格要求孩子,自己也是以身作则。
一次,他妻子要到集市上办事,儿子吵着也要去。她不愿带儿子去,便说:“你在家好好玩,等我回来把家里的猪杀了,猪肉给你吃。”儿子听了非常高兴,便不再吵闹了。
这话本是哄儿子玩的,过后曾参的妻子便忘了。不料,曾参却真把家里一头猪杀了。
妻子从集市上回来后,气愤地说:“我是被儿子缠得没办法,才故意哄哄他,你怎么可以当真呢?”
曾参严肃地回答:“孩子是不能欺骗的!他不懂事,什么都跟父母学。你今天若骗了他,等于是在教他日后也去将假话。而且,他若觉得母亲的话不可信,那你以后再对他教育,他就很难相信你了。这样做,怎能把孩子教好呢?”
可见,父母不能为了让孩子听话,就随随便便许诺,诚实守信才是做人的美德。
同时,别人有求于自己时,我们也应慎重观察:如果有意义,就答应下来;如果觉得不妥,千万不可草率地许诺。先承诺再观察,是愚者的举动;先观察再承诺,才是智者的行为。如《量理宝藏论》云:“先许后察愚者举,先察后许智者轨。”
然而,有些人做任何事都不经考虑,别人拜托什么马上答应,这种“轻诺”往往不可靠。《老子》亦云:“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轻易许诺者,很少会守信用;常把事情看得太简单,做起来必定有很大难度。
我在建学校时,一个老板听说我有资金缺口,便自告奋勇地说:“虽然我已承诺供养某大德100万,说帮他搞一个建筑,但他建的不成功,干脆我把钱转到您这边建学校吧!”
我说:“既然你给别人承诺了,就不要改变。这个资金缺口,我慢慢再想办法。”
虽然他对我这边有信心,但从守信的角度来说,这样做不太合理。
古人说:“盛喜中,勿许人物;盛怒中,勿答人书。”也就是说,极度喜欢的时候,不要许诺给别人东西;极度愤怒的时候,不要回复别人的书信。
为什么呢?因为“喜时之言,多失信;怒时之言,多失体”。欢喜时说的话,多数难以兑现,容易失信于人;愤怒时说的话,因情绪不佳,往往会不得体。
真正有智慧的人,不会因一时兴起就开口许诺,否则,到时候很容易陷入两难的境地。
5、请别嘲笑有生理缺陷的人
“凡能伤人的恶劣言语,纵然对怨敌也不要说。否则,就算你让他一时哑口无言、无地自容,但你所骂他的那些话,就如同空谷的回声一样,终会成熟在自己身上。”
对于相貌丑陋的人,公开宣扬他们的缺点;
对生理有缺陷的盲人、聋人,当面称之为“瞎子”、“聋子”;
根据别人的身体特点起绰号,叫什么“跛子”、“矮子”、“大个子”、“塌鼻子”、“大耳朵”、“瘦子”、“大胖子”---
表面上看,这些似乎无伤大雅,但实际上,这种恶语的过失相当大。
《贤愚经》中有一则蜜胜比丘的公案,就说明了它的可怕果报:
在弥陀时代,有个蜜胜比丘很快证得了阿罗汉果位。众比丘问佛陀他前世的因缘。
原来,佛陀有一次去化缘时,路上遇到一只猴子。它供养佛陀蜜蜂,佛陀接受后它特别欢喜,然后就蹦蹦跳跳,不小心跳到一个大坑里摔死了。猴子死后转生为人,就是现在的蜜胜比丘。
比丘们又问:“他前世为什么是猴子呢?”
佛陀告诉大家:“过去迦叶佛住世时,他曾是一个年轻比丘,有次看见一位阿罗汉跳跃着过河,就讥讽他的姿势像猴子,以此恶语的罪业,他在五百世中转生为猴子。”
可见,我们不仅不能嘲笑别人的生理缺陷,就算是取笑他人像猴子、牦牛、狗、猪等,也有相当大的过失。
十七世大宝法王讲《佛子行》时也说过:
第一世噶玛巴杜松虔巴,因过去在迦叶佛时,取笑一名长得像猴子的比丘,以此恶业,五百世投生为猴子。之后转生为杜松虔巴时,长得也像猴子,并不好看。他还未出家前有一女友,因他长得太丑,就抛弃了他。他因此而生起出离心,并发愿未来要长得好看一点,不然很难度化众生。
恶语虽然只是语言上的业,但却能直接影响我们的身体,并损害我们的方方面面。因此,大家在生活中,无论对于什么人,最好用正知正念来摄持,千万不要说恶语。
萨迦班智达讲过:“凡能伤人的恶劣言语,纵然对怨敌也不要说。否则,就算你让他一时哑口无言、无地自容,但你所骂他的那些话,就如同空谷的回声一样,终会成熟在自己身上。”
此外,凡是指责对方过失,或口出不逊的语言,也都属于恶语。还有,尽管表面不是恶口骂人,但若通过温和的方式,使对方心不愉快,这种语言也包括在恶语中。
藏地有一句俗话是:“欢喜之食无大小,粗恶之语无多少。”意思是,供养他人的食品不管是大是小,只要表达了你的心意,就是好的;粗恶的语言不管说多说少,只要伤了别人的心,就不合理。
所以,只要让别人不高兴的话,我们应该全部断除。《大宝积经》云:“不求他过失,亦不举人罪,离粗语悭吝,是人当解脱。”若能不指责他人的过失,也不举发别人的罪过,远离恶语和悭吝,这种人就会得到解脱。
6、“说法第一”
发心若不是为了自己,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并不是一种取巧,而是一种游刃有余的智慧。掌握这种智慧,做起事定会事半功倍。
说话掌握一定的技巧,也是利益他人的一种方便。
比如,对医生一直讲天文学,他肯定不想听;或者,对一个不太聪明的人,拼命地讲难懂的逻辑推理,他也听不进去。
众生的根基千差万别,故而,往昔释迦牟尼佛应机说法,广开了八万四千法门,每一法门均是“应病予药”,治疗相应众生的心理疾病。
佛陀在世时,座下有十大弟子。其中,富楼那尊者是“说法第一”,对不同人说不同的话,是他的长项。
他见到医生的时候,就会说:“医生可以医治身体的病痛,但心里的贪嗔痴大病,你们有办法医治吗?”
医生回答:“我没有办法,您有吗?”
他说:“有!佛陀的教诲如同甘露法水,可洗清众生心垢。戒定慧三学如灵丹妙药,可以医好贪嗔痴的心病。”
见到官吏的时候,他会问:“你们可以惩治犯罪的人,但有办法让人不犯罪吗?”
官吏回答:“虽然有国法,但国法也不能使人不犯罪。”
他进一步引导:“除国法以外,你们和一切人民都应该奉献佛法,这样,这个世界的人就不会犯罪。”
遇到田里工作的农夫,他会说:“你们耕水田、种粮食,只能滋养色身,我教你们耕福田、养慧命的 方法好吗?”
农夫问:“耕福田、养慧命是用什么方法?”
他道:“信仰佛教,奉事三宝,对沙门要恭敬,对病人要看护,对慈善要热心,对双亲要孝顺,对乡邻要隐恶扬善,不要乱杀生灵,这都是耕种福田最好的方法。”
诸如此类,他总是在不同众生面前,根据他们的情况,宣讲让人能接受的道理,众人也乐于接受。
所以,发心若不是为了自己,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并不是一种取巧,而是一种游刃有余的智慧。掌握这种智慧,做起事定会事半功倍。
7、多说话有好处吗
“癞蛤蟆和青蛙,白天晚上叫个不停,叫得口干舌燥,也没有人去听它的。你看那雄鸡,在黎明按时啼叫,天下皆为之振动,人们早早就起来了。所以,多说话有什么好处呢?重要的是,话要说得切合时机。”
俗话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无论是什么样的人,说话都应该注意分寸。
有些人说话怕得罪人,整天三缄其口,什么都不敢说,这肯定不好。
与人交谈,要因人而异。对于正直、衷心的人,可以推心置腹,有话直说,不必隐讳;而那些试探自己的人,问长问短之后,就添油加醋、断章取义,臆造一些子虚乌有的事,对其就没必要说太多,否则,言多必失,容易成为惹祸的根源。
很多人不懂这个道理,常常给自己带来许多麻烦。其实,有些话,该说时一定要说;不该说时,最好不要说。
有些人整天嘴巴讲个不停,有用的一句也没有,只是爱说是非、挑拨离间。一讲人家的坏话,两眼都开始发光,口才也非常好;一讲有意义的道理,他就偃息旗鼓,开始打瞌睡了。
麦彭仁波切曾说:“语言若不庄重者,如同乌鸦众人恨。”乌鸦成天哇哇乱叫,人们把这声音视为恶兆,所以都讨厌乌鸦。同样,语言不庄重的人,说起话来东拉西扯、喋喋不休,势必会招来众人厌恶。
《墨子》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子禽向老师墨子请教:“多说话有好处吗?”
墨子答道:“癞蛤蟆和青蛙,白天晚上叫个不停,叫得口干舌燥,也没有人去听它的。你看那雄鸡,在黎明按时啼叫,天下皆为之振动,人们早早就起来了。所以,多说话有什么好处呢?重要的是,话要说得切合时机。”
8、闭嘴
“经常胡言乱语者,容易被别人了知其心,其嬉戏之语有时被理解为真实,其真实语有时又会被误认为玩笑,容易之事也因此而难以成办,诸弟子应闭口寡言为妙。”
我们说一句话时,先应考虑这话该不该说。毕竟,话一旦出了口,就覆水难收了。
有些人说话不管三七二十一,一股脑把想说的说完,只图一时痛快,结果却是自找麻烦、自食恶果。
所以,莲花生大士离开藏地时,教诫弟子:“经常胡言乱语者,容易被别人了知其心,其嬉戏之语有时被理解为真实,其真实语有时又会被误认为玩笑,容易之事也因此而难以成办,诸弟子应闭口寡言为妙。”
著名的乐索巴格西也说:“我们的口实在是深堕地狱的因。世上若有人肯听我的话,就应当将嘴锁上,把钥匙交与他人,直到迫不得已必须吃饭时才打开,平时都一直紧锁着。如果能这样,那该多好啊!”
宋朝的无门慧开禅师,也自称为“默翁”,他在诗里写道:“饱谙世事慵开口,会尽人间只点头。莫道老来无伎俩,更嫌何处不风流。”字里行间,不经意流露出禅师早已谙熟世事,既不在乎他人的赞毁,也懒于谈论他人的长短,真正进入了风流、自在、逍遥之境界。
世人常说“沉默是金”,确实也不无道理。所以,我们平时应当常观己过,时刻保持沉默。嘴巴用于有意义的事情上,不要动辄就给自他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9、哪些“闲事”必须管
在过失方面,与自己无关的闲事,就不要管;但在利他方面,即使与己无关,还是应该去关心。
有些人在吵架时,常会说别人:“狗拿耗子,多管闲事!”意思是,跟你无关的事,就不要多管,以免惹祸上身。
古人也讲过:“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你在什么位置上,做好本分的事即可,不要越俎代庖,去管你不该管的事情。
话虽如此,但“不要管闲事”也不能理解的太片面。
有些人觉得,不管是什么事,只要和自己无关,就不必瞎操心,应当视若无睹、充耳不闻。其实这是不对的。
1964年,美国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杀人案:当时38人目睹了一女子被陌生人刺杀,但在持续半小时、来回三次的刺杀过程中,竟无一人救助或报警。这种见死不救的行为,正是“不要管闲事”的真实写照。既然人人都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理念,又怎么会去见义勇为呢?
我还看过一则新闻:一个中年妇女同一个男子经过江边时,听见有人落水喊“救命”。男子准备去救人,那个妇女阻止道:“少管闲事,我们走路要紧,过一会儿他会自己浮起来。”结果,淹死的正是她的亲生女儿。
如今世态炎凉,很多人都只顾自己,不愿多管闲事,就怕惹上不必要的麻烦。常看到有新闻报道:某某小孩不慎坠楼,刚开始没有死,但附近的路人从他身边经过时,一个个视而不见,谁都不把他送医院,最后一个小生命就这样断送了;某某老人在街上犯了心脏病,辗转痛苦了很长时间,若有好心人送他去医院,肯定有存货的机会,可是,在“不要管闲事”的想法下,没有一个人伸出援手---
所以,假如片面地理解“不要管闲事”,只会让人心变得越来越冷漠。孟子曾说:“以天下兴亡为己任。”天下的兴衰、众生的痛苦,每个人都责无旁贷,并不是看似与己无关,就不必去管了。
总而言之,在过失方面,与自己无关的闲事,就不要管;但在利他方面,即使与己无关,还是应该去关心。
10、“若说悦耳语,成善无罪业”
人与人之间互相交流,语言是非常关键的,要想交流达到最好的效果,彼此之间应该多说让人欢喜的话。
佛经云:“故当说柔语,莫言不悦语。若说悦耳语,成善无罪业。”若说柔和的语言,不但不造罪,功德还会增上。反之,假如以刺耳的语言伤害他人,他人心灵上的伤痕,会很长时间都没办法愈合。
所以,“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当我们与人沟通时,说话要柔和委婉,不能用粗暴的语言。
有些人认为,粗语比较有力量,能成办一些事情。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法国作家拉封丹讲过一则寓言:
北风和南风比武,看谁能把一个人身上的大衣吹掉。
北风首先施展威力,猛厉地刮起来,那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反而把大衣裹得更紧了。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那人渐渐觉得浑身暖和,继而解开扣子,脱掉了大衣。
美语好比南风,粗语就像北风。愚者认为做事情时,必须用粗暴的语言才能成功;而智者以婉转的语言,就能把事情处理得非常圆满。
当然,与别人交谈时,除了说一些柔和的话语,还应该把意思表达清楚。《入行论》也说:“出言当称意,义明语相关。”不然的话,有些人滔滔不绝讲了半天,别人也不知道他在赞还是在毁,这样就很容易产生误会。
总之,我们说好不但要顾及别人的感受,还要主题明确。掌握了这样的交谈技巧,与人打交道就会轻松多了。
第六章 父母就是菩萨
我们孝养父母的时间,每天都在递减,如果不能及时尽孝,以后定会终身遗憾。
1、母心如水,子心如石
“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在这个以自我为中心的当今社会,太多子女纷纷以工资、家庭为借口,将父母拒在自己的世界之外,对他们身体的衰老、内心的孤独不闻不问,忘记了他们养育自己是如何含辛茹苦、任劳任怨。
藏地有一句俗话:“母心如水,子心如石。”孩子的心像石头一样坚硬,对父母总是无所谓;而父母的心,却像水一样柔软,始终惦记着孩子。就算孩子已四五十岁,按理说不需要担心了,可父母还是放心不下。
面对父母,我们为人子女的,理应扪心自问:真正做到“孝顺”了吗?“孝”字的结构,上是“老”、下是“子”,本义是子女应把父母顶在头上,可现在又有几人做得到?
春秋时期的郯子,是孔子的老师。他生性至孝,父母年老患有眼疾,他特别伤心,到处求医。听说鹿乳能治好眼疾,他便披着鹿皮,前往深山,混入鹿群中。
一日,猎人误认为他是鹿,正要举箭射他。他赶紧大叫,并将实情告之。猎人听后非常感动,想办法给他弄来鹿乳,并护送他出山。
古代有这样的孝子,令人非常敬佩。相比之下,现在很多人做得实在太差。且不说别的,单单是父母在家中叫你,好多人就不能一听到便应声,反而慢慢吞吞在做自己的事,将父母的呼唤置若罔闻。甚至即使回应,也是很不耐烦,没有一点恭敬和孝心。
包括一些出家人,可能空性观得“太好”了,把父母也观空了,觉得没什么。但从世间道德而言,对父母的孝敬不能缺少。
唐朝有个懒残和尚,可谓一代高僧。因母亲就生了他一个独子,他责无旁贷地负起孝养父母的责任。有时他穷得一文钱也没有,为了不让年迈的母亲挨饿,只有把自己的袈裟典当了,买米回来养亲。后来他在诗中也写道:“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从过去大德的历史来看,他们对父母是有执著,但这种执著并未影响他们成道。而如今有些人,出了家以后,对父母一点孝心也没有,这是极不应理的。
其实,不仅儒教推崇孝道,在佛教中,“孝养父母”也是最基本的善法。像《父母恩难报经》、《盂兰盆经》、《地藏菩萨本愿经》,都堪称“佛门孝经”,经中详细描述了父母恩重难酬,做儿女的应当如何报答。
佛教不管小乘、大乘,均认为父母是严厉对境,假如对其造业,果报相当严重。尤其是作为出家人,为了孝养父母,甚至可将信众供养自己的钱,给父母使用。佛陀时代就有位阿罗汉,父母非常贫穷,他想以衣食供养,但又不敢,于是请示佛陀。佛陀便召集僧众,并作开许:“假令出家,于父母处,应须供给。”
佛陀还亲口说:“今成得佛,皆是父母之恩。人欲学道,不可不精进孝顺。”
所以,不管是什么样的人,报答父母的恩德都不能忘。
2、尽孝等不得
我们孝养父母的时间,每天都在递减,如果不能及时尽孝,以后定会终身遗憾。
很多人从小对父母的态度比较随意,一直以为父母爱自己是天经地义。父母由于宠溺孩子,也不多加指责。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子女,等到想报答父母恩德时,父母可能已离开了人间,正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以前孔子带弟子出游时,忽然听到远处传来悲切的哭声。
孔子说:“快走,前面有贤人。”
他们走到前面一看,原来是杲鱼,他穿着粗布衣服,拥着镰镐在道路旁哭泣。
孔子问:“你又没什么丧事,为何哭得这么悲伤?”
杲鱼说:“我有三个过失啊!我少时好学,曾游学各国,而把父母放在次位,这是第一个错误;为了我的理想,整天侍奉君主,没有很好地侍奉双亲,这是第二个错误;与朋友交情深厚,稍微疏远了亲人,这是第三个错误。如今我想报答父母之恩,可父母却不在了,所以内心悔恨不已,才失声痛哭起来。”
孔子听后,对弟子说:“你们要以此为戒啊!”
对每个人来说,父母的生育之恩、养育之德,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诗经》中云:“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欲报之德,昊天罔极。”意思是,我可怜的父母啊,生我、养我多么不容易,而想要报答他们的恩德,这种恩德就像天一样浩瀚无际、广大无边。
所以,趁父母还健在时,子女一定要多尽孝,好好报答他们,千万别等他们不在了,才悔恨得失声痛哭。
3、孝顺并非只是给钱
如果认为“孝”就是养活父母,让父母吃好穿好,而没有用心恭敬他们,那跟养狗、养马又有何区别呢?
有些人在父母年老后,每个月寄一点钱,就认为自己很孝顺。其实这并不是“孝”。
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如果认为“孝”就是养活父母,让父母吃好穿好,而没有用心恭敬他们,那跟养狗、养马又有何区别呢?
那么,什么样才是真正的“孝”呢?
古代有个叫黄香的人,以孝闻名。他9岁时母亲去世,从此他更细心地照顾父亲,一人包揽了所有的家务事。
到了冬天,他害怕父亲着凉,就先钻到冰冷的被窝里,用身体温热被子后,再扶父亲上床睡下。到了夏天,为了使父亲晚上能很快入睡,他每晚都先把席子扇凉,再请父亲去睡---
像黄香这样无微不至地照顾父母,根据不同的季节,给予不同的关怀,才是子女应当做的。但我们有没有这样呢?每个人不妨想一想。
子女用钱孝养父母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在精神上给予安慰。作为父母,晚年往往会感到孤独、寂寞,始终觉得自己遭人嫌弃、没人理睬,因此,子女平时要多加安慰,让他们开心。
其实这也合情合理。当我们刚来到这个世界时,不会吃饭、不会穿衣、不会走路,而父母牺牲一切,悉心照顾我们长大,之后又关心我们读书、工作、成家---到了现在,我们长大成人了,而父母的身体已经苍老、体力已经衰退,这时候,如果对他们一点都不关心,那真是没有良心的表现。
有些人对父母关心很不够,好像从降生以来,父母从未关心过自己一样。当然,这也与父母的教育有关,包括一家人共同吃饭时,因为对孩子的宠爱,菜往往先夹在他碗里:“你是宝贝,最可爱的。”其实不应该这样,吃饭时,应让孩子先对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有种恭敬的表示。这样点点滴滴教,渐渐地,他就会对长辈有尊重之心。
子女长大之后,若想报答父母的恩德,不能只用物质来回报,因为当年父母对你的养育,并非只付出了物质,更付出了满腔的爱。所以,若想回报这种深恩,就要真正关心他们,常常想着他们,就像父母始终牵挂自己一样。
三国时期,有个人叫陆绩。他6岁那年,一次到袁术家里做客,袁术命人端出蜜橘招待他。他没有吃,而是悄悄藏在怀里。
后来,他向袁术行礼告辞,叩头时,怀里滚出了三个蜜橘。袁术大笑道:“你吃了不够,还要拿呀?”
他回答:“这么好的蜜橘,我舍不得吃,想拿给母亲尝尝。”
袁术听了大为惊讶,一个6岁孩子便懂得克制自己、孝敬长辈,实在是难能可贵。
因此,子女对父母的孝顺,也应该像小陆绩一样,时时都把父母挂在心上。
4、要把父母的话当菩萨语
佛教的《善生经》中也说:“凡有所为,先白父母。”凡是想要做的事情,首先应呈白父母,看能不能做。
有些人有了一点学问就傲气冲天,每当父母给他讲道理,就摆出一副不屑的神色:“拜托,你读的书都没有我多,还教我?”甚至大发脾气:“唠唠叨叨,讲什么呀?烦不烦!” 这无疑会伤了父母的心。
即使父母再没文化,他们的人生阅历也比你丰富,所说的话一定是为你着想。所以,子女要好好听父母教导。
古时候有个人叫杨甫,小时候父母十分疼爱他,可是,随着他一天天长大,父母一天天衰老,父母的话,他再也不爱听了,反觉得他们啰嗦。
一日,他觉得每天这样过日子,挺乏味的,便有了出家的念头。他听人家说,无际大师的道行很高,就决定辞别双亲,一个人去访师求道。
他找到无际大师,说:“我想拜在您的门下,学习佛法。”
大师告诉他:“你不如直接去找佛菩萨学习好。”
杨甫问:“我是很想见佛,但不知佛在哪里?”
大师告诉他说:“很简单,你赶快回家去,当你看到肩上披着棉被、脚上倒穿鞋子的那个人,就是佛的化身。”杨甫听完大师的话,一心一意想要见佛,就赶快回家了。
他到家后,已经是半夜。他敲着家中的大门,呼唤着母亲,请她来开门。母亲听到儿子回来了,高兴地从床上起来,来不及穿衣服,就把棉被披在肩上,有因为很急着想见儿子,鞋子也倒穿了,急忙跑来开门。
杨甫看到母亲的样子,“肩上披着棉被、脚上倒穿鞋子” ,突然想起了法师的话。母亲从以前到现在,对自己的教诲和包容,一点一滴,都浮现在脑海中。原来父母就是家中的活菩萨!
领悟到这点,他顿时哭了起来,抱着父母说:“孩儿不孝,居然不了解您们对我的用心,从今以后,我一定听二老的吩咐。”自此之后,杨甫便待双亲如同菩萨一般。
其实,父母对子女的爱出于真心,平时的教导必然有价值,子女不要轻易辜负他们的一片苦心。尤其是,父母因你做了错事而加以谴责时,所谓“爱之深,责之切”,你一定要虚心听受,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
就像孟子,他小时候厌倦学习,有一次不愿读书,从私塾逃回了家。孟母正在织布,见他逃学回来,一句话没讲,就把织布的梭子给弄断了,这意味着马上将要织成的一匹布全毁了。
孟子非常孝顺,忙跪下来问:“您为什么要这样?”
孟母告诉他:“读书求学不是一两天的事。就像我织布,必须从一根根线开始,然后一寸一寸地才能织成一匹布。而布只有织成一匹了,才有用,才可以做衣服。读书也是这个道理,如果不能持之以恒,像你这样半途而废、浅尝辄止,以后怎么能成才呢?”
孟子如梦初醒,从此一心向学,再也不敢旷课了。后来他学识渊博,继孔子而成为“亚圣”。
此外,还有一个故事:
晋朝有位将军叫陶侃,他小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含辛茹苦把他养大。母亲对他管教甚严,有什么过错,从不轻易放过。
他二十几岁时,在县里当小官,专门监管渔场。一次,他派人将一坛腌鱼送给母亲品尝。
母亲推知是公家的东西,不但没享用,还令差役把它带回去,并附了一封信说:“你做官,随便拿公家的东西给我,不但没有叫我高兴,反而叫我替你担忧。”
陶侃见信后,羞愧万分,从此终生不忘母亲的教诲,成了晋朝著名的清官。
所以,对父母长辈有益的责备,应乐于听受。
常言道:“老人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多。”“老人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多。”别看有些父母没文化,但他们吃的苦很多,懂得为人处世的分寸、接人待物的道理,这是比“纸上谈兵”更有价值的财富。
因此,我们在生活中处理各种问题时,应经常请教父母。他们的教导与指点,对自己会有很大帮助。佛教的《善生经》中也说:“凡有所为,先白父母。”凡是想要做的事情,首先应呈白父母,看能不能做。听了父母的建议,就可避免走许多弯路;否则,不经父母同意便去做,很容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