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出埃及记

里昂·尤里斯(美)
必读网(http://www.beduu.com)整理
◎关于《出埃及记》
里昂?尤里斯
谨以此书献给我的女儿——凯伦、我的儿子——马克和迈克尔以及他们的母亲。
《出埃及记》中的绝大部分事件都是真实的历史和档案记载,其中许多情节描述是根据历史事件编造的。因此,或许亲身经历了书中描述的那些事件的人,作为原型出现在书中时会有所变化。为避免误会,本书作者特别声明,除了那些公众人物,如:邱吉尔、杜鲁门、皮尔森等与那个特定时代有关的人物外,书中的全部角色皆为作者虚构。
目录
译者的话
中文版序
作者序
第一章 越过约旦河
第二章 我们的土地
第三章 以牙还牙
第四章 再现辉煌
第五章 雄鹰展翅
作者感言
◎《出埃及记》内容简介
故事围绕主人公——一位美国护士和一位犹太复国主义者(以色列自由战士)在“二战”后帮助那些纳粹集中营中的幸存者移民巴勒斯坦的危险经历,引申出犹太民族作为世界大家庭成员,在2000年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所遭遇的不公平对待;特别是每当世界各国的当权者在社会动荡时,都以种种原因将犹太人视为替罪羔羊,致使犹太民族屡屡成为各国社会动荡中的清洗对象;而犹太民族也在这种与强权和迫害争斗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宗教信仰、民族性格、组织结构、政治理念。书中以非常写实的手法,描写了纳粹集中营幸存者在移民巴勒斯坦的过程中,与“二战”后中东地区的托管者——英国政府以及阿拉伯国家和土著部落之间所生成的错综复杂的恩恩怨怨,直至1947年联合国大会表决将巴勒斯坦分治,继而承认以色列国的成立。书中主人公情感世界的描写,则是伴随着犹太移民的喜怒哀乐起起浮浮,最终以美国人的实际和开放,由两个年轻人实现了他们共同追求的事业目标,并将宗教信仰上的差异搁置于后,以有情人终成眷属而结局。
作者介绍:
里昂?尤里斯(1924-2003)是20世纪后半叶美国最著名的近代历史题材小说作家,他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影响了美国及西方世界的几代人,《出埃及记》是勒昂?优利斯1958年的代表作,小说一问世,即引起轰动,被翻译成50种文字出版,仅在美国市场,其精装版本销量就达到了2000万册,是公认与《飘》齐名的畅销作品;在随后经好莱坞明星保罗?纽曼领衔主演的影片公演后,里昂?尤里斯确立了他在美国及西方文坛的知名度。
◎《出埃及记》作者序
《出埃及记》讲述的是我们这个时代一个最伟大的奇迹,一个人类历史上无可比拟的事件,一个2000年前消失的国家的新生。
它以小说告知我们,犹太人是如何在经历了世纪的蔑视、屈辱、虐待、杀戮之后,以鲜血和勇气在茫茫荒漠中嵌入了一片绿洲。
以往充斥在我们美国各类虚构作品中的犹太人的形象,无不被陈腐地勾勒为是精明的生意人、出色的医生、卑鄙的律师、怪僻的艺术家……;无不被长篇累牍地描述为是对他们的同胞、对这个世界、对他们的亲朋好友充满了敌视;无不被表现为是极端的自我怜悯;同时又无不笼罩着先知者的光环。这些作品充满了对犹太人的偏见。
我要表现的是我的人民的另一面:在面对尚未觉醒的世界和除去自身勇气外一无所有之时,他们征服了不可征服的困难。
《出埃及记》讲述的是一个战斗的民族,他的人民决不因出身为犹太人以及为实现其尊严的付出而后悔。
他们的故事对我而言是一部现代启示录,特别是当我遍访以色列的城镇乡村之后。
希望本书也成为读者——犹太人或非犹太人——的现代启示录。
◎精彩评论
“一部畅销的原创小说……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深入浅出的启蒙特点”
纽约先驱论坛报
“令人激动的……一部巨作;以托尔斯泰的风格描写了犹太人为祖国的奋斗……非常感人”
旧金山观察者报
“一部至高无上的小说——个民族2000年梦想的追求”
基督教先驱报
“一部满怀热情、很有说服力的关于以色列诞生的小说……”
芝加哥论坛报
“对欧洲犹太民族遭受的非人待遇、19-20世纪移民巴勒斯坦的艰难、直至以色列成立的一个充满激情的总结”
纽约时报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将犹太人在人类历史上的苦难根源和以色列的诞生,透过文学作品的描述和感染力,呈现给世人的经典名著。作者充分利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民对战争期间犹太人惨遭纳粹屠戮的同情,使作品一经问世,即博得巨大反响。半个世纪后,综观因以色列的存在而引起的与阿拉伯世界无休止的领土纷争和流血冲突,以及美国和西方各国主流社会对冲突双方的基本倾向,不由不感叹《出埃及记》的影响力。可以说,里昂?尤里斯在50年前,以一部畅销小说的形式,普及和确立了美国和西方各国主流社会对犹太人和以色列的共识。
◎译者的话
这是一部曾经风靡西方世界的小说,作者站在一个犹太人的角度,对以色列的起因,以讲故事的形式,从历史、宗教、法律等方面,描述了犹太人在巴勒斯坦的存在,向读者呈现出一幅自19世纪末叶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犹太人大批移民巴勒斯坦的画卷。
本书作者里昂?尤里斯(1924-2003年)是20世纪后半叶美国最著名的近代历史题材小说作家,他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影响了美国及西方世界的几代人,尤其是他以人性加社会热点创作的小说,在被以好莱坞为首的美国影视界拍成影视作品后,更是家喻户晓,广为流传。里昂?尤里斯的创作生涯始于20世纪50年代,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他的作品长盛不衰,直至2003年辞世前,仍有数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出版的著作不断再版而且继续引人关注,堪称美国文坛史上的奇迹。
《出埃及记》是里昂?尤里斯1958年的作品,小说一经问世,即引起轰动,被翻译成五十种文字出版,仅在美国市场,其精装版本销量就达到了两千万册,是公认的与《飘》齐名的畅销作品。其后,《出埃及记》被改编成同名电影,并由好莱坞明星保罗?纽曼领衔主演。这部影片的公映,进一步确立了里昂?尤里斯在美国乃至西方文坛的地位。
里昂?尤里斯作为战地记者,亲历了1956年的阿以战争。战后在出版商马尔科姆?斯图亚特的支持下,为收集《出埃及记》的创作素材,他重返以色列,行程五万英里,采访了一千二百位各界人士,在厚厚的口述历史资料的基础上,撰写并于1958年由“双日出版公司”出版了他的这部惊世之作——《出埃及记》。
《出埃及记》的核心,是将犹太人在人类历史上的苦难根源和以色列国家的诞生,通过纪实文学形式的描述,呈现给世人;以文学作品的感染力,呼唤出对这段历史和这个民族的人文关照。半个世纪后,综观因以色列的存在而引起的与阿拉伯世界无休止的领土纷争和流血冲突,以及美国和西方各国主流社会对冲突双方的基本倾向,不由不感叹《出埃及记》的影响力。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它在五十年前,以一部畅销小说的形式,伴随着电影主题曲《出埃及记》的回响,重新塑造了犹太人在美国和西方大众中的形象。
《出埃及记》以两位主人公——一位美国护士和一位犹太复国主义者(“以色列自由战士”),在“二战”后帮助那些纳粹集中营中的幸存者移民巴勒斯坦的曲折经历为主线,展现出了犹太民族作为世界大家庭成员,在两千年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中遭遇不公平对待的历史脉络,尤其阐释了这样一个史事,即每当社会动荡时,世界各国的当权者都以种种原因将犹太人视为替罪羔羊,致使犹太民族屡屡成为各国社会动荡中的清洗对象,而犹太民族也正是在这种与强权迫害争斗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宗教信仰、民族性格、组织结构和政治理念。书中以非常写实的手法,描绘了纳粹集中营幸存者在移民巴勒斯坦的过程中,与中东地区的托管者——英国政府,以及阿拉伯国家和土著部落之间所产生的错综复杂的恩恩怨怨,直至1947年联合国大会表决将巴勒斯坦分治,国际社会由此正式承认了以色列的存在。书中对两位主人公之间坎坷爱情的描写,则是伴随着犹太移民的悲欢离合而起起浮浮,缱绻缠绵、回肠荡气,最终以有情人终成眷属而结局。
如果你有兴趣了解犹太人的历史,有兴趣追寻以色列国家诞生的阵痛过程,有兴趣探讨半个世纪来中东纷争的根源,就请你拿起这本书吧,当你放下它时,也许会得出自己的答案……
高卫民
2008/2/1
于北京
◎《出埃及记》中文版序
在西方风行多年并被拍成了电影的纪实小说《出埃及记》问世半个世纪之后,被高卫民先生译成了中文,这是一件值得推介的好事情。中国青年出版社决定出版这部小说的中译本,更是一件好事情。我们应该对高卫民先生和中国青年出版社表示感谢。
60年来,以色列的建国和阿以冲突爆发的缘由,一直是人们激烈争论的话题。对于中国读者来讲,这部小说中译本的出版,似乎更有意义,因为我们在过去几十年里看到的和听到的相关说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同冲突地区国家的关系,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由此留下了一些比较模糊的、不明确的、甚至是有些混乱的认识。20世纪80年代之后,我们的信息来源逐渐充实了,人们对阿以问题的认识也逐渐趋于个性化和理性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出埃及记》中译本的问世无疑会使关注这一问题的中国读者更形象地了解以色列建国的历史和阿以冲突的历史,有助于读者进一步完善各自的理性化理解。
这部小说的可贵之处首先在于真实,作者真实地描绘了那段跌宕起伏的、错综复杂的历史画卷。对于犹太人来讲,这是他们民族从此走向新生的历史,而对于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来讲,这又是他们民族走向苦难的历史。无论是对于犹太人来讲,还是对于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来讲,对这段历史的认识和反思都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从一定角度上看,对这段历史的真实描述,对于对阿拉伯人,特别是对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有着更深层次的益处,即有助于更客观地看到自己悲惨命运发生的缘由。
这部小说的可贵之处还在于,作者在颂扬本民族求生存求家园的斗争的同时,也表现了对普通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悲惨命运的同情,表现了同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和平共处的愿望。作者没有回避诸如1946年伊尔贡武装在耶路撒冷制造大卫王饭店大爆炸这一被广泛认为是恐怖主义行为的事件,也没有淡化双方冲突的血腥程度,没有回避犹太组织内部的种种矛盾和冲突,而是带着文学家的激情和史学家的严谨,对当时犹太人面临的内外矛盾做了比较理性的描述。
值得格外称赞的是,作者为创作这部史诗性的纪实作品,做了别人难以做到的大量的实地调查和案头预备作业,书中所描绘的事件几乎完全是真实事件的翻版,只是调换了当事人的姓名。看过这部小说,再同真实的历史事件核对,几乎找不到杜撰和夸张的痕迹,对巴勒斯坦犹太社团在建国前的组织形态的描述也完全是符合历史真实的。
需要指出的是,本书的几位主要人物,并不是以色列建国的主流力量的成员,而是激进民族主义派别伊尔贡(后来的利库德集团核心力量)阵营的活跃人物,对以色列独立战争(第一次阿以战争)的描写也侧重于伊尔贡成员的贡献。在根据小说拍摄的电影里,更集中反映了伊尔贡武装的活动,对那场战争的主力犹太武装哈加纳及其突击队帕尔马赫的作用则落笔较少,反应了作者暨犹太人内部对不同派别的犹太武装力量和政治力量对建国贡献描述的不同角度。如果结合阅读国内已经出版的关于以色列开国总理本-古里安和建国元勋拉宾和达杨等人的传记,读者的发现或许更多。
在阿以暴力冲突延续了60年而有望结束的时候,在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有望实现他们在60年前就得到了的建国权利的时候,这部描述阿以冲突的纪实作品的中译本问世,无疑对我们回顾和理解他们的过去有很大的帮助。
但这毕竟是一部小说,希望读者在阅读的时候,抱着一种平常心态,一部本民族作家为颂扬本民族新生写的一部小说,是不可能得到全体读者在情感上的共鸣的,也不可能替代更深层次的历史分析。如果读者在合上这本书的好时候,对那段历史有了比较形象的了解,对以色列为什么能走到今天有所感悟,对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不幸的根源有所感悟,并能引出对这段历史更多的兴趣甚至更多的思考,我想,本书的作者、译者和出版者都会感到欣慰的。
殷罡
◎越过约旦河 第十一节(1)
德国科隆,1938年
那时她七岁,爸爸约翰?克莱门特是著名的大学教授,生活是美好的,天天都像在过节。嘉年华狂欢节当然很诱人,但平常最让小凯伦兴奋的事情是陪爸爸散步。他们经常沿着莱茵河漫步在菩提树下,或者穿过有着世界上最大猴园之称的动物园,或者经过科隆大教堂,仰望着那两座五百英尺高、好像要刺破蓝天的塔尖。最令人难忘的是清晨和爸爸还有马克西米利安一起去森林公园散步,马克西米利安是一条在整个科隆都家喻户晓的名犬,虽然样子看起来有些滑稽。当然,去动物园时就不能带它去了。
有时他们会带上汉斯一起散步,但小家伙常常给人添很多麻烦。
像那样年纪的小姑娘同样非常爱她的妈妈,希望她也能够和自己,还有爸爸、汉斯、马克西米利安一起散步。但妈妈又怀孕了,脾气变得很坏。妈妈最好怀的是个妹妹,一个弟弟已经让她这样的小姑娘够受的了。
每逢周日,除去可怜的马克西米利安要看家,所有的人都坐上爸爸的汽车,沿着莱茵河去波恩的奶奶家团聚。那天可以见到很多姑姑和叔叔,还有讨厌的表兄弟,奶奶每次都要做很多很多小点心。
夏季来临,全家或者沿莱茵河北上,去黑森林度假,或者去勃伦纳山口一个泉水叮咚的花园饭店,那是在一个叫巴登-巴登的地方,多有意思的名字。
约翰?克莱门特教授是大学里的名人,每个人见了他都会摘下帽子,微笑着和他打个招呼。一到晚上,就会有一些教授和他们的夫人,或十五到二十名学生聚集在爸爸的书房里,他们唱歌、辩论、喝啤酒,直到天明。妈妈在肚子变大之前,也喜欢去和他们开个玩笑,或者唱唱跳跳。
在一个七岁的小姑娘眼里,这些都是美好的感受和回忆。
更令人难忘的时光是那些没有来访客人的夜晚,如果爸爸不必在书房彻夜工作,全家都会围坐在壁炉前,这时爸爸总会抽着他的烟斗,而小凯伦则坐在爸爸的膝前,盯着壁炉的火焰,陶醉在他那柔和深沉的声音讲述的童话故事里。
在1937年到1938年的那个岁月,这个世界发生了许多让人难以理解的怪事,人们好像受到了惊吓,连讲话都变得小心翼翼……尤其是在大学校园里。但嘉年华季节开始后,一切似乎又恢复了正常。
约翰?克莱门特教授开始了他的思考,特别是在疯狂与荒谬的环境里,他需要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克莱门特认为,一个科学家,完全能够像计算和描绘潮汐涨落那样描绘出人类历史的重大事件,甚至像仇恨的宣泄与失去理性,都有它形成的高潮与平静。人类生活在一片汪洋大海之中,只有极少数栖息在小岛高地上的人,才能侥幸远离汹涌澎湃的大潮。大学校园,约翰?克莱门特认为,就是大海中的一个小岛和避难所。
人类历史的中世纪,曾出现过十字军在仇恨与无知的驱使下屠杀犹太人的黑暗年代,但当犹太人作为黑死病的替罪羊和承担了向基督徒水井下毒的责任后,一切都已经成为过去。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文艺复兴,是基督徒们自己亲手拆掉了与犹太隔离区的隔离墙,从那个崭新时代开始,犹太人已经成为德国大家庭中的一员。每当人类面临巨大灾难,他们总是将自己的问题搁置一边,在和谐地融入各个不同社会之后,他们中间诞生了许多伟大人物:海涅、罗斯恰尔德、卡尔?马克思、门德尔松、弗洛伊德……和约翰?克莱门特一样,他们都把自己看成是一名德国人。
约翰?克莱门特认为,反犹太主义伴随着人类历史从未消失,经过科学论证,除了内容和程度略有不同,它已经成为人类生活的组成部分。当然,比起居住在东欧和半开化的非洲的那些犹太人,他是幸运的,亵渎耶稣的宣誓和法兰克福的屠杀毕竟属于上一个世纪。
德国可能会出现新一轮的反犹浪潮,但他不准备逃避。他坚信德国人民,在优秀文化传统的影响下,终将摒弃那些暂时控制了国家机器的变态狂人。
约翰?克莱门特密切关注着时局的发展:从疯狂的言论、报刊文章的谩骂和训令、抵制与犹太商界和学术界的交往、公众场合的羞辱,到开始野蛮殴打和强迫剃须,还有纳粹党徒的黑色恐怖,最终将犹太人集体送进各地的集中营。
◎越过约旦河 第十一节(2)
盖世太保、纳粹党卫军等法西斯组织相继成立,很快,每一个德国家庭都纳入了纳粹的审查名单,专制的魔掌越收越紧,直至最后那点微弱的不满也被扼杀殆尽。
约翰?克莱门特像许多德国的犹太人一样,仍然相信他们对这场临近的威胁享有免疫力。从祖父那代起在校园打下的良好基础,让他有了一个避难的小岛,他认为自己就是一个德国人。
那是个令人难忘的周日,全家都聚集到波恩的奶奶那里,连艾恩格叔叔也风尘仆仆地从柏林赶来。孩子们被安排到外面去玩,客厅的大门一直紧闭着。
回科隆的路上,妈妈和爸爸变得很沉默,大人有时真像个孩子。虽然一到家,小凯伦和弟弟汉斯就被哄去睡觉,但大人们密谈的事情正在一点一点地变成现实。如果你站在门口,透过门缝,可以感觉到妈妈越来越显得不安,不过爸爸倒还是一如既往的平静。
“约翰,亲爱的,我们应该考虑搬家了,这次我们是躲不过去的,我已经不敢再带孩子们上街了。”
“你这是妊娠反应,总爱神经过敏。”
“五年来你一直在说会好的,会好的,但结果却越来越糟。”
“只要我们待在校园里……还是安全的。”
“看在上帝的份上,约翰,不要再自欺欺人了。我们已经没有朋友,学生们也不会再来,我们认识的人甚至都害怕和我们打个招呼。”
约翰?克莱门特点上烟斗,叹了口气。米里亚姆偎依在他的腿边,头枕在他的膝盖上,他抚摸着她的头发。马克西米利安舒服地卧在壁炉前,不时低沉地哼哼着。
“我真希望你的勇气和判断是对的。”米里亚姆说道。
“我的父亲和祖父都在这里任教,这里是我出生的地方,我的全部和我的爱就是这个家,希望汉斯在我之后也能同样地爱它。有时我扪心自问这样对你和孩子们是否公平……但从内心讲我确实不愿离开,坚持一下吧,米里亚姆……一切都会过去……会过去的……”
1938年11月19日
二百个犹太教堂被摧毁
二百个犹太公寓被拆除
八千个犹太商店遭洗劫后被砸碎
五十名犹太人遭凶杀
三千名犹太人被毒打
二万名犹太人遭逮捕
自即日起,禁止犹太人从事艺术和商业!
自即日起,禁止犹太裔孩子进入公立学校!
自即日起,禁止犹太裔孩子出入公园和娱乐场所!
对所有德国的犹太人征收1.5亿美金的特别罚款!
自即日起,所有犹太人必须佩戴有大卫之星的黄色袖章!
糟糕的局势简直让人难以置信,但无情的潮水一浪高过一浪,终于淹没了约翰?克莱门特避难的小岛。小凯伦那天惊恐地跑回家,满脸鲜血,耳中回响着“犹太佬!犹太佬!犹太佬!”
如果一个人连情感和信仰都被彻底摧毁,结局一定很悲惨。约翰?克莱门特的自欺欺人,不但使自己也使家人处于了危险。他开始寻找出路,结果找到了柏林的盖世太保。从柏林回来后,他把自己关在书房里,两天两夜,趴在桌子上,目不转睛地盯着眼前的文件。这份不可思议的文件来自盖世太保,只要在上面签上自己的名字,他和他的家人就可以远离任何危险。这是一份救命的文件,他逐字逐句地斟酌着,直到认为自己理解了每个字的含义。
……我,约翰?克莱门特,经过详细考证,在此得出不容否认的事实,对关于伪造本人出身的行为供认不讳。我现在,直至永远,都绝不是一个犹太教徒,我是一名雅利安人……
签名!签名!他一次次拿起了笔,又放下。现在不是顾及尊严的时候,他已经不是一个犹太人……为什么不签?……既然没有区别,为什么不能签?
盖世太保的表态很简单,约翰?克莱门特只有一个选择,除非他签署这份文件,否则他的家人可以离开德国,而他将被扣为人质。
第三天早上,他走出书房,面容憔悴,边注视着米里亚姆焦虑的目光,边走向壁炉,将文件丢进了火焰。“我不能这样做,”他嘟囔着,“你立即和孩子们准备离开这里。”
现在,只要他的家人还在这里,他每时每刻都感到恐惧——敲门声、电话铃声,甚至脚步声都让他受到莫名的惊吓。
他制订了一个计划:先将家人送去法国,托那边的朋友暂时照顾;米里亚姆身怀六甲,不能远行,待分娩后身体恢复了,她可以和孩子们再一起去英国或者美国。
◎越过约旦河 第十一节(3)
事情并非没有指望,待家人安定后,他就可以考虑自己。德国有一些秘密团体,专门组织科学家秘密离开德国。他听说在柏林有一个组织,是些自称摩萨德?阿力亚?伯特的巴勒斯坦犹太人。
打点好行装,锁好了房门,约翰?克莱门特和米里亚姆静静地坐在那里,仍在绝望地祈盼着让他们能够解脱的奇迹。
就在那个晚上——临走前的那个晚上,米里亚姆?克莱门特开始了分娩前的阵痛,由于被禁止去医院临产,她只好待在自己的卧室里。又一个男孩诞生了,困难的分娩,使她需要几周的时间才能逐渐康复。
恐慌困扰着约翰?克莱门特,他有一种不祥之感,自己的家人正在掉进陷阱,随时都会面临即将到来的危险。
他发疯似的跑到柏林第十大街,摩萨德?阿力亚?伯特办公的那座大楼,在混乱的环境里,挤满了绝望、急于离开德国的犹太人。
直到凌晨两点,他才被带进一间办公室,一个疲倦不堪的年轻人接待了他。年轻人叫阿里?本-迦南,是个巴勒斯坦人,负责帮助德国的犹太人逃离。
本-迦南用充满血丝的眼睛看着他,叹了口气说道,“我来安排你的离开,回家等吧,克莱门特博士。我需要准备护照和签证……还要支付相关人员一些费用,大概几天时间,你会接到通知的。”
“不是为我,我和太太都不能走,我有三个孩子,你必须把他们送走。”
“我必须把他们送走,”本-迦南模仿着,“博士,你是个名人,我可以尽力帮助你,但我没有办法帮助你的孩子们。”
“你一定要帮助他们!”他刺耳地尖叫起来。
阿里?本-迦南一拳打在办公桌上,跳起来说道,“看看外面的那些人,他们都想尽快离开德国。”他从桌子那边倾过身,盯着约翰?克莱门特,“五年来我们一直在劝说你离开德国,现在好了,就是想走,英国人也不会让你前往巴勒斯坦。你不是一直强调‘我们是德国人,不会受到伤害吗?’上帝啊,我现在还能做些什么?”
阿里喘着气,颓然跌坐进他的扶椅,闭上两眼,脸上蒙上了一层倦意。随后从办公桌里抽出一沓文件,翻看着,“我已经拿到了四百个孩子的签证,丹麦的一些家庭同意接受他们。我们安排了一列火车,给你一个孩子的名额。”
“可我……我有三个孩子啊。”
“我有一万个孩子要考虑,但我拿不到那么多签证,赤手空拳我也对付不了英国海军的封锁。建议你最好让能照顾自己的大孩子先走,火车明天晚上从柏林波茨坦站发车。”
凯伦懒洋洋地抱着她最喜欢的布娃娃,爸爸半跪在她的面前,朦胧中,一股熟悉的烟斗丝的味道让她感到很亲切。
“旅行会愉快的,凯伦,就像是去巴登-巴登。”
“可我不想去呀,爸爸。”
“呃……看看和你一起的这些孩子们有多可爱。”
“可我不想和他们在一起,我要和你、还有妈妈、还有汉斯、还有马克西米利安在一起。我还想看到新出生的小弟弟。”
“不要这样,凯伦,我的女儿是不哭的。”
“我不哭……保证不哭,爸爸,我能很快再见到你吗?”
“我们一定会再见的……只要不放弃……”
一个女人来到约翰?克莱门特身后,拍拍他的肩膀,“很抱歉,要出发了。”
“我送她上车。”
“对不起……家长是不许上车的。”
他点点头,最后抱了一下凯伦,站起身,紧紧咬住他的烟斗。凯伦牵着那个女人的手,一步一回头,突然转过身,跑回来将布娃娃塞到爸爸手里,“爸爸……给你布娃娃,她会好好照顾你的。”
表情痛苦的大人们拥挤到了车厢旁边,即将离去的孩子们将脸紧贴在火车车窗上,呼喊着、飞吻着、挥动着他们的双手,极度恐慌地希望与父母再看上最后一眼。
他站在站台上,寻找着他的女儿。
钢铁的列车隆隆地启动了,那些可怜的父母跟在车厢旁跑着,向他们的孩子道一声临别的祝福。
约翰?克莱门特木然地站在人群旁边,当最后一节车厢驶过时,他看到凯伦静静地站在尾车平台上,将手放到唇边,用一个飞吻,表达了她与亲人生离死别时全部的爱。
他呆呆地注视着她的身影逐渐消失,然后低头看看手中的小布娃娃,喃喃自语着:“再见了,我生命的全部。”
◎越过约旦河 第十二节(1)
1939年圣诞节
欧洲爆发了战争,凯伦来到汉森夫妇家已经一年。在梅塔的钢琴伴奏下,她用银铃般的嗓音唱出了迷人的圣诞歌。然后,凯伦跑回自己的房间,从壁橱里拿出在学校制作的圣诞礼物,骄傲地递给汉森夫妇,礼盒上扎着她亲手书写的标签:送爸爸、妈妈,你们的女儿凯伦。
1940年4月8日
邪恶的夜晚充满了背信弃义,边境朦胧的清晨遭到了冰冷的铁蹄践踏,一批批头戴灰色钢盔的士兵,在晨雾笼罩下,沿海湾和运河漫上了丹麦的土地,机器人似的德国军队,静静地蠕动着,逐渐散开,消失在丹麦广袤的疆域里。
1940年4月9日
凯伦和同学们跑到窗前,抬头看着天空黑压压的德国飞机,正一架接着一架地降落在奥尔堡机场。
1940年4月10日
人们迷茫地走上街头。
“这里是丹麦国家广播电台,今天早上四点十五分,德国军队越过了我们在塞伊德和克鲁萨的边界。”
丹麦人被闪电战和这种专横的行为惊呆了,他们绝望地捧着收音机,等待着国王克利斯蒂安的表态。国王的表态如下:丹麦在未经任何抵抗的情况下,宣布无条件投降。波兰遭受的蹂躏让他们明白,抵抗是无用的。
梅塔?汉森跑到学校把凯伦接回了家,收拾行装准备去博恩霍尔姆或其他偏远的小岛躲避一下。埃格劝她冷静,看看情况再说。德国人要让政府正常运转,至少需几周、甚至几个月的时间。
纳粹党徒的十字标记和德国士兵的出现,唤起了凯伦对恐怖的回忆。最初几周,每个人都显得慌乱和困惑,只有埃格还很冷静。
德国行政和占领当局冠冕堂皇地表示:丹麦人和德国人同属雅利安血统,是他们的小兄弟,出兵丹麦是为防止布尔什维克的渗透,作为宗主国的楷模,丹麦政府将继续管理他们自己的内部事务。因此,当最初的震惊过去后,生活又恢复了表面的平静。
受人尊敬的国王克利斯蒂安每天照常从哥本哈根的阿迈里恩皇宫独自骑马出来,骄傲地穿过大街,后面跟随着景仰他的人民,在日常秩序下涌动的是消极反抗的情绪。
埃格似乎是对的,凯伦返回了学校,奥尔堡的生活一如往常,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过。
转眼到了1941年,德军占领丹麦已经八个月。有迹象显示,德国人与“模范的宗主国人民”之间的紧张与日俱增。作为占领者,他们对国王克利斯蒂安的冷漠感到不快,而丹麦人民对他们的蔑视和取笑更让他们大为恼火。
很快,占领初期在丹麦人民中间存在的那点幻想破灭了,包括它的设备制造、食品、地理编制,都被纳入了德国的总体规划,变成了德国战争机器上的一个组成部分。像它的斯堪第纳维亚兄弟挪威那样,丹麦人在1941年,成立了一个规模不大但非常坚定的地下抵抗组织。
德国驻丹麦地方长官沃纳?卑斯特博士,主张在作为楷模的丹麦采取温和的管理政策,只要丹麦人民给予合作。尽管这个针对丹麦的管理措施较之德国在其他被占领土上的措施显得温和,地下抵抗组织的发展还是如火如荼。抵抗成员并不指望武装起义或与德军正面作战,而是通过消极怠工和有预谋的破坏,逐步加深对德国人的仇恨。
沃纳?卑斯特博士对此并非束手无策,他把丹麦人中的纳粹同情者组织起来,对抗地下抵抗成员的威胁。在德国人支持下成立的海豹军团,变成了针对自己人民的恐怖组织。每一次的怠工和破坏,都会遭到海豹军团的报复。
海豹军团和其他由德国人扶持的恐怖组织加紧了他们的报复。随着紧张局势的升级,埃格开始担心,奥尔堡的人几乎都知道凯伦的身世,尽管目前还未出现反犹迹象,但这种可能随时会发生。他确信,德国人一定已经通过海豹军团掌握了有关凯伦的情况。因此,他和梅塔决定卖掉在奥尔堡的房子搬到哥本哈根去,理由是埃格在那有了份更好的工作,而凯伦可以受到更好的舞蹈教育。
海豹军团开始系统地摧毁丹麦人的娱乐场所和设施,德国人扶持的恐怖分子炸毁了剧院、酿酒厂、少年宫;丹麦地下组织则将所有提供德国战争机器服务的地方列为了打击目标。很快,白天也和黑夜一样,到处都是爆炸的轰鸣和飞溅的瓦砾。
◎越过约旦河 第十二节(2)
每当德军举行阅兵,大街上就空无一人,丹麦人以他们的不屑,回应着德军的炫耀;但在传统的节日里,悲伤的市民都会走上街头,当老国王每天骑马出来,成群的追随者就会以呐喊和欢呼,表达对德军占领的不满。
双方的积怨正在沸腾,一触即发。终于,1943年8月29日清晨,西兰岛的丹麦海军炸沉了自己的舰队,阻塞了港口的航道。
被激怒的德国军队进驻了政府的办公大楼和阿迈里恩堡的皇宫,皇家卫队进行了激烈的反抗。但一切很快就结束了,德国士兵取代了皇家卫队。为了让丹麦人民屈服,大批德军将领、秘密警察和盖世太保的官员来到丹麦。议会被中止了权利,令人气愤的法令必须执行,曾经被誉为是“楷模”的丹麦,终于被德国人抛弃了。
丹麦人民以更大规模的破坏,回答德军的占领。兵工厂、弹药库、工厂、桥梁都被炸得粉碎,在遭受了巨大的打击以后,德国人变得有些神经质。
德国占领军司令部颁布了新的法令:所有犹太人必须佩戴有大卫之星的黄色袖章。
当天晚上,地下组织的电台对此做出了回答:国王克利斯蒂安从阿迈里恩堡皇宫对德国占领军要求犹太人佩戴大卫之星袖章正式表态——丹麦人就是丹麦人,不分彼此,他将第一个戴上袖章,希望忠诚的丹麦人民都和他一样。
第二天,几乎所有的哥本哈根市民都戴上了黄色袖章。
德军不得不宣布废除了这个法令。
埃格对地下组织的活动并不积极,但律师所里的合伙人却都是地下组织的骨干,并不断接到行动的指示。到了1943年夏季末,他开始考虑如何能更好地保护凯伦。
“根据可靠情报,”他对梅塔说,“德国人近期将大规模逮捕犹太人,目前还不清楚盖世太保的具体行动计划。”
梅塔走到窗前,茫然地盯着窗外的湖水和通向古城的小桥,天色已晚,凯伦该从学校回家了。她为凯伦的十三岁生日做了精心安排,要请四十个孩子和凯伦一起,在趣伏里留下一个美好的纪念。
埃格点燃烟斗,盯着写字台上凯伦的照片,叹了口气。
“我不能失去凯伦。”梅塔说道。
“我们没有权利……”
“她不是犹太人,我们有证明,她是我们的孩子。”
埃格将手放在梅塔肩上,“奥尔堡会有人向德国人告密。”
“他们不会为了一个孩子去自找麻烦。”
“能对他们抱有幻想吗?”
梅塔转过身,“那我们就立刻给她洗礼,正式领养她。”
埃格轻轻地摇着头,梅塔咬着嘴唇跌坐进扶椅,“还能做些什么呢,埃格?”
“他们要安排所有的犹太人去海峡附近的西兰岛海滩,我们正在大量采购船只,瑞典人民愿意接收并帮助他们。”
“多少个夜晚我都彻夜不眠,一遍遍地对自己说,她不能离开我们,否则会有危险,她只有和我们在一起才最安全。”
“想想你都说了些什么啊,梅塔。”
梅塔看着她的丈夫,眼神中的痛苦和决心他从未见过,“我不让她离开我们,埃格,没有她我真不知道该怎么活下去。”
丹麦人都竭尽全力,帮助犹太人秘密去了西兰岛,然后从那里偷渡去了瑞典。
月底,德国人在全国对犹太人进行了大搜捕,结果一无所获。
凯伦在哥本哈根安然无恙地与汉森夫妇生活在一起,但梅塔对自己的决定深感责任重大。从那一刻起,德军的占领成了她无休止的噩梦,任何一丝传言都会让她恐慌,以至于有三到四次她曾带着凯伦跑到日德兰半岛她的亲戚那里去躲避。
埃格越来越积极地参与地下组织的行动,经常一周有三到四个晚上不回家,只要他不在,梅塔就觉得寝食难安。
丹麦地下组织经过整顿,将打击目标集中到了德军的运输系统,铁路线每隔半个小时都会遭到炸弹袭击,很快,全国铁路网就瘫痪了。
作为报复,海豹军团炸毁了趣伏里游乐园。
丹麦人民在全国掀起了反抗德军占领的大罢工,他们走上街头,设置路障,在哥本哈根,到处都飘扬着丹麦、美国、英国、俄罗斯的旗帜。
德军宣布哥本哈根处于战争状态。
沃纳?卑斯特博士从德?安格勒特大饭店的德军司令部发出叫嚣,要让哥本哈根的暴民尝尝鞭子的厉害。
全国大罢工遭到镇压,但地下组织的抵抗并未平息。
1944年9月19日
德军认为丹麦的警察都同情罢工者的诉求,要对失控的局势负责,计划对他们进行整顿,丹麦地下组织发动了一次大胆的袭击,摧毁了所有纳粹设立的登记站。
地下组织还制造小型武器,偷渡人员去瑞典参与丹麦自由力量的反抗活动。他们将打击的目标指向海豹军团,对他们的一些成员和那些丹麦的叛徒给予了正义的惩罚。
海豹军团和盖世太保对丹麦人民采取了疯狂和随意的屠杀报复。
不久,德国难民在联军的轰炸下大批涌入丹麦,他们就像苍蝇,到处都是,走哪儿吃哪儿,到哪儿住哪儿,连问都不问,最后发展到又偷又抢,丹麦人民对他们的行为非常鄙视。
1945年4月,各种各样关于时局的传言此起彼伏。
1945年5月4日
“爸爸!妈妈!战争结束了!战争结束了!”
◎越过约旦河 第十三节(1)
美国大兵和英国军队在丹麦自由抵抗力量的配合下,以胜利者的姿态进入了丹麦。这是令人难忘的一周,是对海豹军团和那些丹麦的叛徒,还有沃纳?卑斯特博士及盖世太保做出惩罚的一周,是让人高兴得发疯的一周,是丹麦议会在老国王克利斯蒂安亲自主持下复会的一周,他的讲话充满了激情与自豪。
对汉森夫妇而言,在解放日的激动过后,他们开始感到一丝惆怅。七年前,他们从死亡的坟墓里拯救了一个孩子,把她抚养成了一个大姑娘。凯伦的文雅、美貌和欢笑人见人爱,她的嗓音纯正甜美,她的舞蹈犹如两腿长上了神奇的翅膀,但是现在,他们要做出选择。
梅塔在处境艰难的时候曾发誓绝不放弃凯伦,如今她要为曾经做出的誓言付出代价,在德国人已经被打败的今天,她必须以基督徒的良心做出决定,而埃格同样要以丹麦人的诚信做出选择。面对凯伦的去留,在解放了的今天,反而让他们感受到了深夜的恐惧和心灵的空虚。汉森夫妇在过去七年苍老了很多,战争期间虽然精神高度紧张,总还有机会放松,不管多难,总还有欢乐的空间,但如今,当整个丹麦都在欢笑的时候,他们却很难再笑得出来。他们长久地待在凯伦的房间里,希望将她的音容笑貌和幸福的往事永远留在他们的记忆中。
凯伦意识到了这些微妙的变化,她爱汉森夫妇,埃格做事一直很讲分寸,在适当的时候他会对此做出解释。两周后,他们彼此之间越来越对这种关系感到不安。在又一次无言的晚餐后,埃格放下餐巾,站了起来。他慈祥的脸庞爬上了皱纹,语气低沉地说道,“凯伦,是去找你父母的时候了。”说完,他迅速转身离开房间,凯伦目送着他消失后,转过头看着桌旁的梅塔。
“我爱你们。”凯伦说完后,飞身跑回自己的房间,扑到床上大哭起来,她恨是自己把痛苦带给了汉森夫妇。过了几天,他们来到国际难民组织寻求帮助。
“她是我们收养的孩子。”埃格说。
工作人员在丹麦解放后从事这项工作刚刚几周,已经对接待像汉森夫妇和凯伦这样的家庭见怪不怪。日复一日,她不得不沉浸在诸如此类的悲剧之中。在丹麦、荷兰、瑞典、比利时、法国,像汉森夫妇这样藏匿、庇护和收养孩子的情况开始让这些家庭承受痛苦的选择。
“这是一件长期而困难的工作,你们要有思想准备。欧洲现在有几百万无家可归的人,我们实在不知道要多长时间才能让这些家庭重新团聚。”
他们向工作人员提供了有关凯伦的背景资料和来往函电,工作人员在了解到凯伦有一个大家庭,她的父亲是位名人后,给了他们一点点希望。
从那之后,生活对埃格和梅塔无疑是一种折磨,他们更加频繁地光顾凯伦那点缀着装饰和充满温馨的房间,久久凝视着她的冰鞋、舞鞋、与同学的合影、舞蹈比赛的奖状,还有她的追求者——那个叫彼得的男孩子的照片。
终于有一天,他们接到了去难民组织的通知。
“我们面前的事实是,”那个女士解释道,“所有的调查都毫无结果,我们会继续努力,但它确实是件费时耗力的工作。我个人的意见是,凯伦绝不可因此独自去德国寻找她的父母,哪怕有汉森先生陪伴。德国那边目前非常混乱,如果我们在这边无能为力,你们过去也不会有任何收获。另外我要告诉你们,越来越多的报告显示,情况很糟,无数犹太人都已经被杀害,死亡人数可能会达几百万。”
这是个令汉森夫妇尴尬的消息,无论如何,凯伦的家人如果遇害,他们也没有理由为能够留住凯伦而感到庆幸,但结果出乎他们的意料,凯伦表达了她自己的意见。
毫无疑问,凯伦从汉森夫妇那里得到了真挚的爱,但她总感觉他们之间存在一道陌生又无形的障碍。在德国占领期间,那时她才八岁,老埃格就叮嘱她不要透露自己是个犹太人,否则会有危险。凯伦出于对埃格的爱和信任,对他的要求言听计从,但即便如此,她一直奇怪为什么自己会与别人不同,而这种不同甚至会危及她个人的生命。这个问题一直憋在心里,一直没有答案。除此之外,凯伦的生活已经与犹太人毫无瓜葛,她感觉自己和别人没什么两样,但为什么这种无形的障碍还是存在?
◎越过约旦河 第十三节(2)
她的这些疑问或许会随着时间的逝去被淡忘,但汉森夫妇却在不经意间使她更加疑惑。汉森夫妇信仰丹麦传统的路德教,是虔诚和奉献的教徒。每个周日,他们都要带上小凯伦一起去教堂,而每天晚上就寝前,埃格都要诵读《圣经》中的章节。凯伦非常珍爱自己十岁生日时汉森夫妇送给她的那本小小的白色羊皮《圣经》,里面童话一般的故事让她着迷,特别是那些在《士师记》、《撒母耳记》、《列王记》里充满了仁爱、战争、激情的故事。每当沉浸在《圣经》的故事里,汉斯?克利斯蒂安?安徒生好像就在自己身边。
但《圣经》也让凯伦产生了困惑,有好多次她都想和埃格讨论一下她的困惑:耶稣出生于犹太人家,他的母亲和信徒都是犹太人,凯伦印象最深的前半部分描写的也都是关于犹太人的故事,那里面不是一再将犹太人称为是上帝自己选出来,去传播他的法治思想的人吗?
如果《圣经》的故事都是真实的,为什么作为一个犹太人会有危险,遭人嫉恨?凯伦一天天长大,也一天天从《圣经》里了解了更多。她看到在犹太人表现不好的时候常常被上帝惩罚,但他们真的就那么坏吗?
凯伦是个好奇心很强的姑娘,但只要一碰到这些问题,她就感到更加困惑。对《圣经》的执著探索,使她经常一个人在房间里,沉浸在有关章节中,希望找出破解谜团的答案。
了解越多,年龄越大,反而越困惑。到她十四岁的时候,她已经可以解读《圣经》中的许多章节和含义了。在《圣经?旧约》全书中,清楚地记载了耶稣的所作所为,现在问题是,如果耶稣能够复活,凯伦确信,他一定是去犹太教堂而不是基督教堂,谁让人们都一边在向耶酥祈祷,一边在憎恨他的人民呢?
凯伦十四岁时遇到的一件事一直令她难忘。丹麦的女孩子到了那个年纪都要去教堂举行盛大的仪式和祝福,她已经作为丹麦人和基督徒生活多年,但汉森夫妇还是感到犹豫。经过讨论,他们认为只有上帝才能决定这个事情,虽然最后推托是由于战争和局势不好,但凯伦明白真正的原因。
在刚到汉森夫妇家的时候,她需要得到的是关爱和庇护,但现在,她渴望得到认同。她的身世和过去就如同犹太人的遭遇,变成一个她要解开的谜。为了做一个真正的丹麦人,她一直将这些烫手的问题埋藏在心底,但无论如何,她的生活总是无法稳定,挡在她和汉森夫妇面前的那道无形的障碍,就是她的过去和她的信仰。
随着战争的结束,凯伦意识到她和汉森夫妇之间的关系要发生变化,她一直明智地让自己能够适应那个不可避免的分手时刻的到来。毕竟,作为凯伦?汉森仅仅是个权宜之计,现在,她渴望自己还是凯伦?克莱门特。她尽了最大努力去回顾自己的过去、父母和兄弟,支离破碎的记忆让她迷茫和懵懂,以至于她越来越焦虑地设计着会怎样与家人重新团聚。
战争结束后,凯伦已经为即将与汉森夫妇道别做好了准备。几个月后的一天晚上,她对汉森夫妇表示了要去寻找父母的想法。她对他们讲,难民组织的工作人员告诉她,如果她能够亲自去瑞典的难民营,找到家人的希望会比较大一些。尽管事实并非如此,但她不愿再让汉森夫妇为她的事情承受痛苦了。
临别时,看到埃格和梅塔伤心的样子,凯伦忍不住大哭了一场,在保证给他们写信和有机会就回来看他们后,凯伦?汉森?克莱门特将自己融入了战后返乡大潮的洪流中,随波逐流,那年她才十四岁。
◎越过约旦河 第十四节
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是如此残酷,刚刚离开丹麦时的生活就像一场噩梦,由于只能在各地的避难所里留宿,凯伦饱受惊吓,如果不是因为她的固执与顽强,她真不知道是否还能够继续走下去。
她先去了瑞典的难民营,然后转到比利时的一个城堡,那里滞留着成千上万无家可归和身无分文的流浪者、集中营的幸存者、躲避迫害的知名人士、山野丛林里的抵抗战士、挣脱苦役的劳工大军,凯伦每天都生活在流言和恐怖之中,每天身心都遭受着极大的刺激,由于战争,死亡人数的统计已经上升到了二千五百万。
后来,凯伦到了离马赛几英里外的法国南部狮子湾附近的拉?塞俄塔难民营。拉?塞俄塔是一个可怕的地方,布满了灰暗的钢筋水泥兵营,在泥泞的沼地上一望无际。由于难民人数每天都在激增,那里已经人满为患,物资短缺,死亡的幽灵到处游荡,在他们眼里,整个欧洲犹如一座坟墓。
在种族清洗中,有六百万人遭到了种族灭绝。凯伦第一次听到了那些可怕的名字:弗兰克、穆勒、希姆莱、罗森博格、斯特雷克海尔、卡特恩伯拉尼尔、海德里西,以及更多身份较低的恶魔:埃萨?考克——臭名昭著的文身人皮灯罩的制作者、戴特尔?威斯里克茨尼——癖好是将囚犯像牛羊一样带进他准备好的刑场后再集体屠杀、克莱默——以鞭打赤裸的女人和掠夺她们的首饰为乐,而一遍遍被提到最有名的杀人狂是埃伊克曼——一个说着流利的希伯来语的德裔巴勒斯坦人,一个种族灭绝的制造者。
凯伦对自己执意要打开心底那扇印着犹太人标记的秘密之门开始感到懊悔,在她面前展现的只有死亡,其中包括她的叔叔、姑姑,以及她的兄弟姊妹。
种族灭绝犹如一部精确运转的杀人机器:德国人最初处决犹太人的方式是枪毙,因速度太慢,在把运输力量和科学家集中起来后,他们研制出了密封毒气卡车,仍嫌速度太慢,他们又研制出了能在半小时内处决二千人的焚尸炉,在每个大的集中营里每天都要处决上万人。流水线似的杀人方式,说明种族灭绝是有组织有计划进行的。
成千上万的集中营囚犯面对毒气室死亡的痛苦,宁愿扑向带电的铁丝网。
成千上万的人死于疾病和饥饿,骨瘦如柴的尸体被扔进壕沟,在木柴和汽油的燃烧中化为灰烬。
孩子们被欺骗着离开他们的母亲,年老体弱的人们被塞进闷罐火车,失去自由的人们被以消除虱子的名义送进毒气室,每个人还发给一块用石头做成的肥皂。
母亲在进入毒气室前将孩子藏在挂衣架后面,但最终逃不过德国纳粹的魔爪。
成百上千的人赤裸地跪在他们自己挖掘的坟墓前,当枪口在他们脑后瞄准时,父亲用双手遮挡住孩子的双眼。
豪普斯特俄姆的秘密警察弗利茨?盖鲍尔喜欢亲手掐死女人和孩子,欣赏襁褓中的婴儿在冰冻的水桶里窒息。
海恩——经常在杀人比赛中打破一发子弹杀死几个人的纪录。
弗兰克?沃佐克——把人捆住双脚倒挂着,然后和人打赌,看他多久才会死去。
奥伯斯特俄姆的罗克埃塔——嗜杀成性、生劈活人。
斯坦尼尔——在人的头和肚子上钻孔、拔指甲、挖眼球,把赤裸的女人的头发绑在柱子上荡秋千。
弗朗茨?杰克埃恩将军亲自指挥了在基辅郊区的巴比?亚尔的大屠杀,在两天时间里,三万三千名犹太人被驱赶到一起,在旁观者的欢呼声中遭到枪杀。
海尔茨教授在斯特拉斯堡的解剖研究所,将女人作为他们的实验品,制造了一个个畸形和残废。
在达豪那个最大的“科研中心”,海因斯科尔博士给孩子们注射结核病菌后观察他们的死亡症状;舒茨博士感兴趣的是血液中毒;莱斯彻尔博士的研究方向是拯救德国空军的飞行员,在他的高海拔模拟实验条件下,活人像猪一样被冷冻起来,供他们通过特别的窗口进行观察;在科学探索的名义下,最令人发指的实验莫过于将动物的精液注射给人类。
亚诺斯卡集中营的司令官威廉豪斯让作曲家曼德谱写了“死亡探戈”,集中营里的二十万犹太人踏着它的音符走向死亡。威廉豪斯还嗜好将婴儿抛向空中练习枪法,他太太奥迪莉的枪法就是这样练出来的。
在立陶宛,宪兵用棍棒加拳脚把人活活打死,在克罗地亚,成千上万的人被天主教突击队杀害。
面对这些耸人听闻的暴行,凯伦感到像是在地狱里受着煎熬,她整晚整晚的睡不着觉,发生这些暴行的地方撕扯着她的神经。爸爸妈妈和弟弟们到底在哪儿?是在布痕瓦尔德集中营还是达豪的实验室?是在海乌姆诺的百万遇难者中间还是在梅德阿奈克的七万五千名死者中间?是在贝乌热茨、特雷布林卡、索比波尔、特拉夫尼基、波尼亚图夫、克里沃劳格被送上了毒气罐车还是在克拉希尼克的矿井里遭到枪杀?是在克鲁格被活活烧死还是在迪埃德辛被狼狗撕碎?抑或是在斯图霍夫饱受折磨而死?
鞭笞!电击!火红的烙铁!冰水中的洗浴!种族灭绝!
他们到底是在哪个集中营?霍伊塞尔、多拉、新加默,还是格劳斯-劳森?或是早已踏着“死亡探戈”的音符离开了这个世界?
难道他们的尸体已经在但泽的化工厂里被融化成了肥皂?
……还是在其他可怕的地方:达纳格埃恩、埃维瓦利、戈尔匹茨、维耶瓦拉、波特昆德……
死亡的幽灵游荡在马赛附近的拉?塞俄塔难民营的上空。
凯伦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脑海中总是浮现着那些地狱般的地方——基维奥利、瓦尔瓦、马格德堡、普拉斯左、塞切波尼、茅特豪森、萨克森豪森、奥拉宁堡、兰茨贝格、卑尔根-贝尔森、赖恩斯托夫、布利任。
种族灭绝!
福森伯格、拉文斯布鲁克、纳茨威勒。
地狱中的地狱是奥斯维辛,在那里:
死亡人数达到了三百万;
一座座仓库里堆满了死难者的眼镜、皮鞋、衣服、布偶、头发;
他们的金牙被拔下后熔化成金块(等待装箱送去希姆莱的研究所),他们的头骨经过精心加工变成了做镇纸的原料,他们的尸骨被焚化粉碎后肆意抛撒。
集中营的大门上居然还醒目地书写着:解放劳工。
凯伦?汉森?克莱门特沉浸在极度的悲伤之中,在惨不忍睹、闻所未闻的暴行面前,她感到迷茫困惑、欲哭无泪,逐渐失去了继续寻找家人的决心。当一个人的遭遇达到极限时,往往会伴随着转折的出现,凯伦的命运开始发生了变化。
◎越过约旦河 第十五节
一周后,凯伦收到汉森夫妇的来信,信中提到难民机构想知道她到底在哪儿,并问汉森夫妇是否知道她的母亲和弟弟们在哪儿。
只有约翰?克莱门特或他的委托人才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凯伦推测,由于父亲母亲被分别关押,他一定还不知道母亲和弟弟们已经死亡。汉森夫妇在随后的来信中表示已经给难民机构回函,但他们说和克莱门特之间的联系又中断了。
他还活着!几个月来在瑞典、比利时、拉?塞俄塔难民营的可怕经历都是值得的,凯伦又鼓起了寻找自己过去的勇气。
凯伦一直很奇怪,为什么拉?塞俄塔难民营会得到美国犹太人的资金支持,这里什么都有,但就是没有美国人呀。她曾经问过伽莉,她耸耸肩,“犹太复国主义运动是通过一个人向另一个人借钱,然后把钱给第三个人后安排第四个人去巴勒斯坦。”
“真是不错。”凯伦不禁说道,“这样,朋友之间的关系就变得牢不可破了。”
“敌人的联盟也是很牢固的。”伽莉顺口答道。
拉?塞俄塔难民的言谈话语、一举一动,看起来和别人没什么两样,凯伦私下观察着,他们之间的很多人和她一样,对自己因犹太背景而受到的影响深感困惑。
凯伦在学习希伯来语并能够与人沟通后,大着胆子去宗教营地做了一次考察。在那里,礼仪、服饰和祈祷方式还真的与众不同,海一样深不可测的犹太教,对一个十五岁的小姑娘充满了诱惑力。犹太教的基础,是一套复杂的法学伦理,其中一部分为文字记载,而另一部分源于历史传说,它们几乎涵盖了所有宗教细节,甚至包括如何在驼背上从事祷告,犹太教中最神圣的部分是有关摩西的五卷《律法》。
凯伦重新拿起了《圣经》,这一次,她似乎眼前一亮,有了新的感悟。她逐字逐句地体会着字里行间的含义,例如先知以赛亚的呐喊:“我们像瞎子似的触摸着面前的这道墙,犹如我们有眼无珠;我们在光天化日下跌倒,还以为那是在漆黑的夜晚;我们被遗弃在荒凉的角落,无奈地等待着死亡。我们像熊一样吼叫,像鸽子一样悲鸣……我们寻找着出路,但出路却远在天边。”
这真像是在讲述拉?塞俄塔难民营的故事,《圣经》里的故事都充满了对苦难的反思和对自由的向往,她和家人的经历不正是如此吗?
“只有上帝的慧眼,通晓着我们在人间被嘲弄和鄙视的演变;作为替罪羔羊,我们经受着诋毁和惩罚、屠杀和灭绝;但是,我们无法忘记你的存在,我们乞求你的恩赐,千万不要忘了我们……”
凯伦还是常常摆脱不掉自己的困惑,特别是上帝为什么会容忍他的六百万人民被杀害?经过认真思考,凯伦认为生活和阅历在将来会让她找出答案。
拉?塞俄塔的难民无不想立刻离开欧洲,尽快前往巴勒斯坦。唯一可以掌握他们情绪失控的力量,是巴勒斯坦过来的那些帕尔马赫组织成员。
他们对英国人和摩萨德?阿力亚?伯特之间的斗争毫无兴趣,他们对英国人竭力维护他们自己在中东的地位、石油、运河、与阿拉伯人的传统合作也毫无兴趣。
一年前,当工党开始执政并做出承诺,放开移民政策,将巴勒斯坦作为一个托管试点,甚至再次谈到了将巴勒斯坦作为英联邦成员国的可能时,曾有过一个短暂的瞬间,让每个人看到了希望。
但当工党政府听说阿拉伯沙漠下面蕴藏着沸腾的黑金时,就像过去的二十五年,在研究、讨论、协商的名义下,承诺再次被搁置了。
拉?塞俄塔的犹太人渴望去巴勒斯坦的情绪已经无法遏制,摩萨德的间谍在欧洲各国寻找着犹太幸存者,通过贿赂、偷窃或伪造文件,以及除暴力以外的一切手段,把他们带出边境。
当这种行动的背后出现国家和政府的支持时,它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天大的游戏。事情的起因,源于法国和意大利政府,鼓励两国的犹太难民,公开与摩萨德的合作。他们开放边境,接收难民,建立营地。意大利因受到英军占领的牵制,故法国成为了主要的难民中心。
很快,众多像拉?塞俄塔这样的难民营迅速膨胀起来。摩萨德以非法移民的方式,向欧洲的各个港口派出间谍,用美国犹太人捐献的资金,购买和维修船只,目的是冲破英国人的封锁,把难民偷运到巴勒斯坦。英国人针对摩萨德的行动,加强了海军力量,并在他们各地的使领馆成立了反间谍中心。
摩萨德的一条条破船,满载绝望的难民,驶向巴勒斯坦。英国人只有在他们进入三海里的禁区后才能拘捕他们,遭到拘捕的非法移民,都被暂押在巴勒斯坦的阿特里特难民营。
凯伦在知道父亲还活着以后,也向往尽快前往巴勒斯坦,她相信父亲一定会去那里。
尽管才十五岁,她也加入了帕尔马赫,他们经常举办篝火晚会,哼唱来自《圣经》的东方情调的歌曲,讲述丰衣足食的故事。他们纺着纱、开着玩笑,直到凌晨,他们会一致要求:“跳个舞吧,凯伦。”
她被任命为小队主管,负责照顾一百个孩子,一旦摩萨德的船只安排好了,随时准备起程前往巴勒斯坦。
按照英国政府的配额,每个月只有一千五百人能前往巴勒斯坦,其中绝大部分都是老人或孩子。
1946年4月的一天,凯伦离开丹麦后9个月,伽莉找到她:“过几天有条阿力亚?伯特的船过来,你和你那个小队做好准备。”
凯伦的心好像要跳出来了:“船名叫什么呢?”
“大卫之星。”
◎越过约旦河 第二十二节(1)
1939年夏的波兰华沙
孟德尔?兰道是华沙城里一个非常普通的面包师,与约翰?克莱门特相比,无论财富、地位、知识都是截然不同的两个社会层次的人,除了犹太背景以外,没有任何相同之处。
作为犹太人,每个人都因存在的不同而对这个世界有着不同的认识。克莱门特属于那种矢志不渝、追求人类大同的理想主义者,但孟德尔?兰道只是个小人物,只能根据自己的亲身感受,得出了与克莱门特完全不同的认识。
孟德尔?兰道没有克莱门特走运,他一出生就被认为是个外来人。七百年来,犹太人在波兰屡遭迫害、歧视和虐待。
波兰的犹太人是为逃避十字军的迫害,在中世纪“神圣的宗教清洗”前,从德国、奥地利、波希米亚跑到波兰的。
孟德尔?兰道如所有波兰的犹太人一样,耳闻目睹了老一辈的遭遇:宗教信仰被认为是杀生和巫术,做生意被诅咒为是奸商。
无尽的煎熬在一个复活节演变为一场灾难,疯狂的民众涌上街头,犹太人都被赶出家门,拒绝接受洗礼的人被当场处死。
他们还要承担额外的税赋,在种族隔离制度下被迫戴上黄色的臂章,名目繁多的排犹法律竟然达到一千零一条之多,为了彻底孤立犹太民族,他们被赶进了各地的犹太隔离区。
但奇迹就在这些隔离区里出现了,犹太民族没有因恶劣的生存条件消亡,反而发扬光大了他们的信仰和文化,繁衍壮大了他们的民族。在像外星人似的被与世隔绝之后,犹太人越来越转向他们的摩西去寻求法律的庇护,这些法律最终成为约束他们行为准则的有效律法。在隔离区,他们自己管理自己,家庭与社区的关系异常紧密,以致在隔离区消失之后,这种纽带关系仍然流传下来。
对波兰的统治者来讲,隔离区只是对付犹太人的手段之一,法律禁止他们拥有土地,由于担心犹太人的竞争力,法律还禁止他们经商和从事手工艺。
任何时候,只要波兰遇到天灾人祸,隔离区里的犹太人就被当成是替罪羔羊。成群结队的暴徒,在无知的仇恨和恐惧的驱使下,冲进隔离区,殴打和杀害犹太人,捣毁他们的家园,掠夺他们的财物,直到这种不光彩的行径成为暴徒们习以为常的消遣。
到了1648年,长达四个世纪鱼肉犹太民族的行径达到了它的顶点,在哥萨克人的叛乱中,五十万犹太人惨遭杀害,就连刚刚出生的婴儿也被失去理性的刽子手扔进坑里活埋。
欧洲中世纪的黑暗,在西欧各国已经成为过去,但在波兰却又死灰复燃。1648年的可怕悲剧,与数百年来对犹太民族的迫害,造就了隔离区高墙后面的一个奇特现象。
综观犹太民族的历史,每当黑暗的岁月让希望破灭,就会出现一些自我标榜为是“弥赛亚”的救世主。在1648年大屠杀那个最黑暗的时刻,又站出了一批这样的“弥赛亚”,他们每个人都自称是为实现弥赛亚的预言而生,每个人都有大批的追随者。
这些“弥赛亚”出现后,针对几个世纪来犹太民族的不幸,掀起了一股神秘主义和疯狂解读《圣经》的思潮。在他们绝望的救世企图下,他们的鼓吹者在神秘主义、占卜术、良好愿望的基础上,对《圣经》编撰了稀奇古怪的注解,希望通过一种称之为卡巴拉的思想体系,在上帝的引领下,让他们远离野蛮的杀戮。
当“弥赛亚”们和卡巴拉信徒们沉浸在自我标榜和对《圣经》的解读时,隔离区里又兴起了一股第三势力——哈西德教派,他们恪守苛刻的生活准则,专注于学术研究和宗教祈祷,渴望在虔诚的祷告和宗教迷信中,摆脱现实中的痛苦。
弥赛亚——卡巴拉——哈西德教派,无一不是苦难和绝望的产物。
孟德尔?兰道知道,欧洲的启蒙运动,揭开了历史崭新的一页。波兰人民为争取自由,经历了无数场战争、革命和争权夺利,而每当波兰面临边界威胁和领土纷争的时刻,犹太人就拿起武器,和波兰人民并肩作战,为国家的强盛,宁愿放弃自己民族的利益。
事过境迁,在1939年的波兰共和国,他和家人已不必寄居在隔离区里,三百万波兰犹太人,已经是国家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迫害并未随着共和而消失,不平等的税赋,经济上的限制,甚至在天灾面前,犹太人都要受到诅咒。
◎越过约旦河 第二十二节(2)
尽管犹太隔离区已经成为过去,波兰却更像是一个放大了的隔离区。自从1936年,孟德尔?兰道经历了发生在布热希奇、琴斯托霍瓦、布拉兹台克,以及马佐夫舍地区的明斯克的反犹骚乱和杀戮,耳闻目睹了那些咆哮着的流氓无赖,专门干着砸犹太人商店和剪犹太人胡须的勾当。
所以,孟德尔?兰道和约翰?克莱门特得出了完全不同的两个结论。他很清楚,犹太民族在波兰尽管已经存在了七个世纪,他们依然被看做是个外来民族。
他是个简单而又平凡的人,他的妻子利亚也是个最普通的女人,一个勤劳奉献的贤妻良母。
孟德尔?兰道总想给孩子们留下些什么,但他既没有哈西德教徒的宗教狂热,也不相信弥赛亚或卡巴拉的占卜术。
孟德尔仅仅保留着最基本的宗教信仰,像基督徒对待复活节和圣诞节那样对待自己的犹太节日。他不盲目崇拜《圣经》,但承认它的历史价值和对犹太民族的评价,有鉴于此,他没有让他的孩子们成为虔诚的宗教信徒。
孟德尔?兰道留给孩子们的是理想,那是一个遥远和梦一样的地方,犹太民族总有一天要返回巴勒斯坦去重建故土,要想与人平等,不能没有自己的祖国。
为了家庭的吃、穿、住、教育和关爱,孟德尔?兰道拼命工作着,他不奢望在有生之年能够看到巴勒斯坦,也不相信孩子们有这种可能,但他不能没有理想。
孟德尔在波兰的犹太人中间并不孤立,三百五十万犹太人里,成千上万人追逐着同一个命运,宗教界、劳工界、军人、商人,不同领域里出现的犹太复国主义,汇成了喷涌不息的犹太复国主义的泉源。
作为工会成员,孟德尔和他的全家,都是一个叫“救世军”的劳工组织的成员,以至于他们的日常生活,也都深受“救世军”的影响。一批批来自巴勒斯坦的说客,招兵买马、鼓动宣传、座谈、歌舞、诱人的期待,更加深了他们心中憧憬的那个理想。
和其他犹太复国主义组织一样,“救世军”经营着自己的垦荒中心,青年男女在那里接受各种培训,一旦他们在巴勒斯坦买下新的土地,经过培训的人们就被送去从事耕耘。
兰道一家六口,除了他和妻子利亚外,大儿子曼德科已经十八岁,身材魁梧,不仅是个面包师,还是“救世军”里的一个小头头;两个女儿——一个叫鲁思,十七岁,性格和妈妈一样,很内向,正在和一个叫詹恩的“救世军”小头头热恋着;另一个叫丽贝卡,十四岁;杜夫最小,是家里的宝贝。他只有十岁,大大的眼睛,金黄的头发,因为太小,“救世军”不要他。他很崇拜哥哥曼德科,在哥哥的默许下,经常跟着去参加一些集会。
1939年9月1日
在制造了一系列边境摩擦后,德国军队于今天正式侵入了波兰境内,孟德尔?兰道和大儿子曼德科应招参加了波兰军队。
仅仅二十六天,纳粹德国的军队就粉碎了波兰军队的抵抗,孟德尔?兰道和其他三万名犹太士兵,作为波兰军人战死沙场。
在这个危急时刻,兰道一家顾不上悲伤,曼德科从战场一回来,就带领全家投身到大势已去的华沙保卫战中。
德国军队进入华沙后,多数波兰犹太人对生活仍然抱有幻想,但救世军和其他犹太复国主义组织却已经感到,危险就在眼前。
有些组织选择了前往德军入侵波兰时,被苏军占领的波兰东部,有些发起了地下抵抗,还有一些在地铁里成立了避难所,救世军和大多犹太团体决定,要团结,要行动一致。
经过表决,救世军决定留在华沙,成立抵抗阵线,并保持和境内其他救世军组织的联系。曼德科被推选为军事首长,尽管他还不到十九岁,鲁思的男友詹恩做他的副手。
下一页 尾页 共3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