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穷查理宝典

_2 查理·芒格 (美)
买的一套普通房子,外出旅行时永远只坐经济舱,而约会总是早到 45 分
钟,还会为了偶尔的迟到而专门致歉。在取得事业与财富的巨大成功之
后,查理又致力于慈善事业,造福天下人。
查理是一个完全凭借智慧取得成功的人,这对于中国
的读书人来讲无疑是一个令人振奋的例子。他的成功完全靠投资,而投
资的成功又完全靠自我修养和学习,这与我们在当今社会上所看到的权
钱交易、潜规则毫无关系。作为一个正直善良的人,他用最干净的方法,
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取得了这个商业社会中的巨大成功。在市场经济
下的今天,满怀士大夫情怀的中国读书人是否也可以通过学习与自身修
养的提升来取得世俗社会的成功并实现自身的价值理想呢?
我衷心地希望中国的读者能够对查理感兴趣,对这本
书感兴趣。查理很欣赏孔子,尤其是孔子授业解惑的为师精神。查理本
人很乐于也很善于教导别人,诲人不倦。这本书汇集了查理的一生所学
与智慧,并将之毫无保留地与大家分享。查理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信心,
对中国的文化也很钦佩。近几十年来儒教文明在亚洲取得的巨大的商业
成就也让越来越多的人对中国文明的复兴更具信心。在“五四”近百年
之后,今天的我们也许不必再纠缠于“中学”“西学”的“体用”之争,
只需要一方面坦然地学习和接受全世界所有有用的知识,另一方面心平
气和地将吾心归属于中国人数千年来共敬共守、以之安身立命的道德价
值体系之内。
我有时会想,若孔子重生在今天的美国,查理大概会
是其最好的化身。若孔子返回到 2000 年后今天的商业中国,他倡导的大
概会是:正心,修身,齐家,致富,助天下吧!

本书第一至第三章介绍了查理的生平本书第一至第三章介绍了查理的生的、著名的语录,并总结
了他关于生活、事业和学习的主要思想要,第四章则收录了查理最有代表性的十性
一篇演讲。其中大多数读者最感兴趣的演讲可能包含下面四篇面:第一篇演讲用演
幽默的方式概述了人生当如何避免过上痛苦的生活的;第二、三篇演讲阐述了如三篇演讲阐述了述
何获得普世智慧世,如何将这些普世智慧应世用到成功的投资实践中资;最后一篇演
讲则记录了查理最具有原创性的心理学体系学,详细阐述了造成人类误判的误23
最重要的心理学成因学。
在过去的一年中在过去的一的,很多朋友为本书中文版的出版作出了贡献了。
中文译者李继宏先生承担了主要的工作的,他的敬业精神和高超的文笔给我留下我
了深刻的印象。我长期的好友常劲先生为本书的校对书、翻译和注解倾注了大量了
心血,没有他的帮助的,我很难想像本书能够按时完成按。我因为比较熟悉查理的查
思想和语言风格言,自然担当起了最后把关的工作,如果本书翻译中出现各种错各
误也理应由本人最后承担。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的施团宏俊先生儒雅、耐心、尽职尽、
慷慨,实在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合作伙伴作。张辛女士在推动本书的翻译书、校对、
编辑和出版上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要。与这些杰出同事合作同,使得本书的翻译出翻
版成为一次既有意义有、又愉快的经历。另外另,本书的出版还获得了国内很多朋很
友,尤其是价值投资界朋友的鼓励和支持励,在此一并感谢。
2010年 3 月
序言:巴菲特论芒格论
沃伦?\u24052X菲特
从 1733 年到 1758 年,本杰明?富兰克林借由《穷理查年鉴》
传播了许多有用且永恒的建议。他赞扬的美德包括节俭、负责、勤奋和简朴。
在随后的两个世纪里,人们总是把本杰明关于这些美德的思想
当成终极真理。然后查理?芒格站出来了。
查理原初只是本杰明的信徒,但很快开辟了新的境界。本杰明
建议做的,到查理这儿变成必须做到的。如果本杰明建议节省几分钱,查理会要
求节省几块钱。如果本杰明说要及时,查理会说要提前。和芒格苛刻的要求相比,
依照本杰明的建议来过日子显得太容易了。
此外,查理还始终身体力行他所鼓吹的道理(对了,喔,他是
这么卖力地鼓吹)。在本杰明的遗嘱中,他设立了两个小型慈善基金,这两个基
金的目的是要向人们传授复利的魔力。查理很早就决定这是一项如此重要的课题
而绝不能在死后才通过项目来传授。所以他选择自己来做复利的活教材,避免(任
何)可能削弱他的榜样力量的那些铺张的开支。结果是,查理的家庭成员体会到
坐巴士长途旅行的乐趣,而他们那些被囚禁在私人飞机里的富裕朋友则错过了这
些丰富多彩的体验。
当然,在有些领域,查理则无意改善本杰明的看法。例如,本
杰明那篇“选择情人的建议”的文章,就会让查理说出他在伯克希尔年会上常说
的口头禅:“我没有什么要补充的。”
至于我自己,我想提供几条“选择合伙人的建议”。请注意。
首先,要找比你更聪明、更有智慧的人。找到他之后,请他别
炫耀他比你高明,这样你就能够因为许多源自他的想法和建议的成就而得到赞
扬。你要找这样的合伙人,在你犯下损失惨重的错误时,他既不会事后诸葛亮,
也不会生你的气。他还应该是个慷慨大方的人,会投入自己的钱并努力为你工作
而不计报酬。最后,这位伙伴还会在漫漫长路上结伴同游时能不断地给你带来快
乐。
上述这些都是很英明的建议(在自我评分的测验中,我从来没
有拿过甲等以下的成绩)。实际上,这些建议是如此之英明,乃至我早在 1959
年就决定完全遵守。而全部符合我这些特殊要求的人只有一个,他就是查理。
在本杰明那篇著名的文章中,他说男人应该选择年纪较大的情
人,他为此列举了八个非常好的理由。他最关键的理由是:“……最后,她们会
感激不尽。”
查理和我成为合伙人已经有 45 年。我不知道他是否由于其他
七个标准而选择了我。但我绝对符合本杰明的第八个标准:我对他的感激无以言
表。
驳辞:芒格论巴菲特巴
查理 ? 芒格
我想那些认为我是沃伦的伟大启蒙者的想法里有好些神话的
成分。他不需要什么启蒙。坦白说,我觉得我有点名不副实。沃伦确实有过发蒙
的时候,因为他曾在本杰明?格拉汉姆手下工作过,而且赚了那么多的钱。从如
此成功的经验中跳出来确实很难。但如果世上未曾有过查理?芒格这个人,巴菲
特的业绩依然会像现在这么漂亮。
人们很难相信他的业绩一年比一年好。这种情况不会永久地持
续下去,但沃伦的境界确实有所提高。这是很罕见的:绝大多数人到古稀之年便
停滞不前了,但沃伦依然在进步。伯克希尔钱多成灾——我们拥有许多不断产生
现金的伟大企业。等到沃伦离开的时候,伯克希尔的收购业务会受到影响,但其
他部门将会运转如常。收购业务应该也还行。
我想到那时伯克希尔的最高领导人应该没有沃伦那么聪明。但
别抱怨:“天啊,给我沃伦?巴菲特 40 年之后,怎么能给我一个比他差的混蛋
呢?”那是很愚蠢的。
导读
彼得 ? 考夫曼
你将要踏上通往更好的投资和决策的非凡旅程。你也可能因此
而对生活有更深的理解,这一切都要感谢查理?芒格——当代的本杰明?富兰克林
——的风趣、智慧、演讲和作品。查理的世界观很独特,他用“跨学科的”方法
让自己养成了清晰而简单的思维模式——可是他的观点和思想却绝不简单。请注
意查理的思想是怎样地经受了时间的考验:本书中最早的讲稿发表于 20 年前,
然而在今天,它的现实意义和当初并无二致。正如你很快将要发现的,查理进行
观察和作出推论的基础是根本的人性、基本的真理和许多学科的核心原理。
贯穿全书的是芒格展示出来的聪慧、机智、价值观和深不可测
的修辞天赋。他拥有百科全书般的知识,所以从古代的雄辩家到 18、19 世纪的
欧洲文豪,再到当代的流行文化偶像,这些人的名言他都能信手拈来。其他人哪
会让德摩斯梯尼、西塞罗和约翰尼?卡森平起平坐,或者将当今的投资经理和尼
采、伽利略、“踢屁股比赛中的独腿人”相提并论呢?或者让本杰明?富兰克林
和伯尼?康非德进行普世智慧竞赛?把自嘲和想像力发挥得淋漓尽致的查理把自
己比喻为一匹会数数的马,提议用“格罗兹的咖啡因糖水”作为可口可乐新的宣
传口号以使之彻底失去市场,甚至证明“至少我年轻时并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笨
蛋”。
在一次演讲(“关于现实思维的现实思考?”)中,查理甚至
接受了如何白手起家建立一个 2 万亿美元的企业的挑战,然后动用他那多元思维
模型,告诉我们如何才能完成这样的丰功伟绩。
在这里出现的引语、谈话和演讲均源自老派的美国中西部价值
观,查理正是以这种价值观闻名的:活到老学到老,对知识抱有好奇心,遇事冷
静镇定,不心生妒忌和仇恨,言出必行,能从别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有毅力恒
心,拥有客观的态度,愿意检验自己的信念等等。但他的建议并不以大叫大嚷的
警告的形式出现,查理利用幽默、逆向思维(遵从伟大的代数学家雅各比的指示,
“反过来想,总是反过来想”)和悖论来提供睿智的忠告,引导人们应付最棘手
的生活难题。
查理还非常有效地应用了历史和企业案例研究。在这些讲话
中,他往往通过讲故事而非抽象说教的方法,巧妙地、有条不紊地表达出他的观
点。他用来款待听众的是趣闻轶事,而非干巴巴的数据和图表。他清楚地认识并
明智地利用了传统的讲故事人的角色作为复杂和详细信息的传递者。所以我们为
他的讲稿配上了许多“花边”知识,以助读者加深记忆,或在需要时使用。
从这些谈话和演讲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查理认为生活的决定比
投资的决定重要。他那来自各种学科的思维模型反复地出现,却从不关注“企业
组合投资策略”、“beta 系数”或者“资产定价模型”,而是以基本的公理、
人类的成就、人性的弱点和通往智慧的崎岖道路为中心。查理曾经说:“就像约
翰?梅纳德?凯恩斯男爵那样,我想通过发财致富来变得独立。”对于查理而言,
独立是赚钱的目的,而不是倒过来。
关于本书
本书的开篇是查理的简略传记,它逐年记录了查理从普通的奥
马哈孩童变为成功的金融大亨的过程。接着是第二版没有的新内容,查理受到西
塞罗的《论老年》的启发,写下了他对晚年的思考,并交给了我们。随后,我们
归纳了芒格的生活、学习、决策和投资方法。这部分的内容详细介绍了查理出乎
其类的思考方法和拔乎其萃的工作伦理——这是他获得惊人成功的两大原因。
“芒格主义:查理的即席谈话”收录的是他在以往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和西
科金融公司年会上的犀利评论。
本书的后半部分是查理在过去 20 年来的谈话稿和演讲稿。本
书是经过增订的第三版,我们添加了一篇新的文章,那是 2007 年 5 月 13 日查理
在南加州大学 GOULD 法学院毕业典礼上的演讲。所以原本的“查理十讲”变成了
没那么圆整的“查理十一讲”。这些演讲和谈话囊括了许多查理感兴趣的领域,
从如何获得普世的智慧,到如何将他的“多元思维模型”应用于做生意,再到如
何改进慈善基金所采纳的投资策略等等,这一切无所不包。第十一讲“人类误判
心理学”是查理专门为本书而写的。每篇讲稿都值得你花时间好好品读,因为你
不仅能够从阅读中得到乐趣,还能够从查理所笃信的大量观念和行为中吸取精
华。你很可能不会有更好的机会向某个如此聪明、如此坦诚的人学习。在演讲中,
查理敞开心扉,毫无保留地说出他的想法。要特别指出的是,查理会反复地使用
一些用语和例子,他是有意的:他知道对于要达到他所倡导的那种有深度的“熟
练”来说,重复是教导的核心。
简单说下本书的风格和版式:查理对他在生活中遇到的几乎一
切事物都有极强的好奇心。由于我们自己也曾遇到查理在他的讲话中提及的人
物、地点和其他内容,所以我们为他的讲稿配上了相关的信息、照片和其他图画。
例如,讲稿部分每页都加插了“边栏”,用来解释概念,增添支持的声音,或者
强调芒格某个重要的观念。我们希望这些边栏不仅能够提供信息,而且还能让你
觉得好玩,甚至能够鼓励你亲自去寻找更多的相关内容。我们希望你阅读愉快,
也希望你会欣赏查理?芒格的智慧和幽默——那是我们这些认识他的人都很珍惜
和期待从他那里得到的。
第三章 第二章
芒格的生活、学习和决策方法决
凡事往简单处想,往认真处行。
——查理?\u33426X格
虽然主要是靠自学,本杰明?\u23500X兰克林在新闻、出版、印刷、
慈善、公共服务、科学、外交和发明等不同领域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功。富兰克林
的成功主要归功于他的性格——尤其是他勤奋工作的劲头,还有他永不满足的求
知欲望和从容不迫的行为方式。除此之外,他头脑聪明,乐于接受新事物,所以
每当选择新的钻研领域,他很快就能融会贯通。查理?\u33426X格将富兰克林视为最大
的偶像并不奇怪,因为芒格主要也是靠自学成材,而且也拥有许多富兰克林的独
特品格。就像富兰克林那样,查理本人也是一个未雨绸缪、富有耐心、律己严厉
和不偏不倚的超级大师。他充分利用这些特性,在个人生活和生意场上——尤其
是在投资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对查理来说,成功的投资只是他小心谋划、专注行事的生活方
式的副产品。沃伦?巴菲特曾经说:“查理能够比任何活着的人更快、更准确地
分析任何种类的交易。他能够在 60 秒之内找出令人信服的弱点。他是一个完美
的合伙人。”巴菲特为什么会给他这么高的评价呢?答案就在于芒格独创的生
活、学习和决策方法——这也是本章的主题。本章正式开始之前,请允许我们作
点简单的介绍:考虑到查理的方法十分复杂,我们无意将接下来的内容编成“怎
么做”课程,以供有抱负的投资者参考,而是对“他看上去是怎么做的”进行概
述。我们在这里的目标是展示查理方法的基本轮廓,让你能够更好地理解本书剩
下篇章中的大量细节。如果你急于了解具体的方法,“芒格主义:查理的即席谈
话”和“查理十一讲”——这两章包含了大量出自查理自己手笔的文字——就
各种各样的领域提出了“怎么做”的具体建议。在本章,能做到呈现查理在考虑
投资时运用的思维过程,然后再扼要地指明他的投资指导方针,我们就很满足了。
(插文)作为生态系统的商作为生态系统系业世界
如果我们试图理解一样看似独立存在的东西,我们将会发现它
和宇宙间的其他一切都有联系。
——约翰?\u32554X尔
“我发现把自由的市场经济——或者部分自由的市场经济
——当做某种生态系统是很有用的思维方式。动物在合适的地方能够繁衍,同样
地,人只要在社会上找到了专属于自己的位置,也能够做得很成功。
“可惜能这么想的人不多,因为早在达尔文时代以来,工业大
亨之类的人就认为,适者生存的法则证明他们确实拥有过人的能力。但实际上,
经济确实很像生态系统,它们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
“在商业世界,我们往往会发现,取胜的系统在最大化或者最
小化一个或几个变量上走到近乎荒谬的极端——比如说好市多仓储超市。”
芒格进行商业分析和评估的评“多元思维模型维”
“你必须知道重要学科的重要理论,并经常使用它们——要全
部都用上,而不是只用几种。大多数人都只使用学过的一个学科的思维模型,比
如说经济学,试图用一种方法来解决所有问题。你知道谚语是怎么说的:‘在手
里拿着铁锤的人看来,世界就像一颗钉子。’这是处理问题的一种笨办法。”
查理的投资方法和大多数投资者所用的较为粗陋的系统完全
不同。查理不会对一家公司的财务信息进行肤浅的独立评估,而是对他打算要投
资的公司的内部经营状况及其所处的、更大的整体“生态系统”作出全面的分
析。他将他用来作出这种评估的工具称为“多元思维模型”。他在几篇讲稿(尤
其是第二、第三和第四讲)中详细地讨论了这些模型,它们是一个收集和处理信
息、并依照信息行动的框架。它们借用并完美地糅合了许多来自各个传统学科的
分析工具、方法和公式,这些学科包括历史学、心理学、生理学、数学、工程学、
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统计学、经济学等。查理采用“生态”投资分析法的无
懈可击的理由是:几乎每个系统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若要理解这样的系
统,就必须熟练地运用来自不同学科的多元思维模式。正如约翰?\u32554X尔谈到自然
界万物相互联系的现象时所说的:“如果我们试图理解一样看似独立存在的东
西,我们将会发现它和宇宙间的其他一切都有联系。”
查理试图发现与他的每个投资项目相关的宇宙,他所用的方法
是牢牢地掌握全部——或者至少大部分——候选待投资公司内部及外部环境相
关的因素。只要得到正确的收集和组织,他的多元思维模型(据他估计,大概有
100 种)便能提供一个背景或者框架,使他具有看清生活本质和目标的非凡洞察
力。我们在本章中更想指出的是,他的模型提供的分析结构使他能把纷繁复杂的
投资问题简化为一些清楚的基本要素。这些模型中最重要的例子包括工程学的冗
余备份模型,数学的复利模型,物理学和化学的临界点、倾覆力矩、自我催化模
型,生物学的现代达尔文综合模型,以及心理学的认知误判模型。
这种广谱分析法能够让人更好地理解许多和候选投资公司相
关的因素是怎样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有时候,这种理解会揭示出更隐秘的情
况,也就是会产生“波浪效应”或者“溢出效应”。在其他时候,这些因素联合
起来可能会创造出或好或坏的巨大“lollapalooza 效应”。通过应用这个框架,
查理得到了与绝大多数投资者不同的投资分析方法。他的方法接受了投资问题本
质上非常复杂的现实,他不知疲倦地对投资问题进行科学的探讨,而不是传统的
“调查”,他为它们进行充分的准备和广泛的研究。
查理在进行投资评估时采用的“重要学科的重要理论”方法
在商业世界中肯定是独一无二的,因为这种方法是他原创的。查理找不到现成的
方法来解决这个任务,所以他费劲地自创了大部分通过自学得来的系统。说他
“自学”并非夸大其辞,他曾经说:“直到今天,我从来没在任何地方上过任何
化学、经济学、心理学或者商学的课程。”然而这些学科——特别是心理学——
却构成了他的系统赖以立足的基础。
正是这种通过惊人的才智、耐心和数十年的相关经验支撑起来的这种标志
性方法,使得查理成为备受巴菲特看重的商业模式识别大师。他就像一名国际象
棋特级大师,通过逻辑、本能和直觉决定最具前景的投资“棋步”,同时又给人
一种幻觉,似乎他的洞察力是轻易得来的。但请别弄错了:这种“简单”惟有在
到达理解的漫长旅途的终点——而非起点——才会到来。他独到的眼光得来不
易:那是他毕生钻研人类行为模式、商业系统和许多其他科学学科的产物。
(插文)L?O?L?L?A?P?A?L?O?O?Z?AZ效应
当然,芒格为那些相互强化并极大地放大彼此效应的因素而发
明的词组就是“lollapalooza 效应”。
——亨利?\u29233X默生,《杰出投资者文摘》
最重要的事情是要牢牢记住,这 100 种模型往往能够带来特别
大的力量。当几个模型联合起来,你就能得到 lollapalooza 效应;这是两种、
三种或四种力量共同作用于同一个方向,而且你得到的通常不仅仅是几种力量之
和。那就像物理学里面的临界质量,当你达到一定程度的质量,你就能引发核爆
炸——而如果你没有达到那种质量,你将什么也得不到。有时候各种力量只是简
单地相加,有时候它们会在临界点或者临界质量的基础上联合起来。
更为常见的情形是,这 100 种模型带来的各种力量在某种程度
上是相互冲突的。所以你将会面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境况。如果你不明白有舍
才有得的道理,如果你以为鱼与熊掌可以兼得,那么你就太傻了。对于需要高级
思维的活动,你这种头脑不清对于旁人而言就变成了一种风险。你必须辨认出这
些事情之间的关系。你必须意识到生物学家朱利安?\u36203X胥黎的那句话是千真万确
的——他说:“生活无非就是一个接一个的联系。”所以你必须拥有各种模型,
你必须弄清楚各种模型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的效应。
——《杰出投资者文摘》,1997 年 12 月 29 日
查理认为未雨绸缪、富有耐心、律己严厉和不偏不倚是最基本的指导原则。不
管周围的人怎么想,不管自己的情绪有什么波动,他永不背离这些原则,尽管许
多人都认为“做人要懂得随机应变”。这些原则若是得到坚定不移的遵守,便能
产生最著名的芒格特征之一:不要非常频繁地进行买卖。和巴菲特相同,芒格认
为,只要几次决定便能造就成功的投资生涯。所以当查理喜欢一家企业的时候,
他会下非常大的赌注,而且通常会长时间地持有该企业的股票。查理称之为“坐
等投资法”,并点明这种方法的好处:“你付给交易员的费用更少,听到的废话
也更少,如果这种方法生效,税务系统每年会给你 1%—3%的额外回报。”在他
看来,只要购买三家公司的股票就足够了。所以呢,查理愿意将大比例的资金投
给个别“受关注”的机会。没有哪家华尔街机构、哪个理财顾问或者哪个开放式
基金的经理会作出这样的宣言!
既然查理取得了成功,而且也得到巴菲特的称赞,为什么其他
人并没有更多地使用他的投资技巧呢?也许答案是这样的:对大多数人来说,查
理的跨学科方法真的太难了。此外,很少投资者能够做到像查理那样,宁愿显得
愚蠢,也不愿随“大流”。查理坚持不偏不倚的客观态度,他能够冷静地逆流行
观点的潮流而上,一般投资者很少拥有这种素质。尽管这种行为往往会显得固执
或反叛,但查理的为人决不是这样的。查理只是相信他自己的判断,即使那与大
多数人的看法相左。很少有人看得出查理这种“独狼”性格是他在投资界取得优
异业绩的原因。但实际上,性格主要是天生的,一个人如果没有这种性格,那么
他再怎么努力,再怎么聪明,阅历再丰富,也未必能够成为像查理?\u33426X格这么伟
大的投资家。我们在本书其他的篇章中将会看到,先天的性格也是查理成功的决
定性因素之一。
(插文)纪律和耐心纪律和耐 泰德?\u23041X廉姆斯的77 格击球区
有性格的人才能拿着现金坐在那里什么事也不做。我能有今
天,靠的是不去追逐平庸的机会。
——查理?\u33426X格
在进行投资时,我向来认为,当你看到某样你真正喜欢的东西,
你必须依照纪律去行动。为了解释这种哲学,巴菲特或芒格喜欢用棒球来打比方,
我觉得特别受启发,虽然我本人根本不算棒球专家。泰德?\u23041X廉姆斯是过去 70
年来惟一一个单个赛季打出 400 次安打的棒球运动员。在《击球的科学》中,他
阐述了他的技巧。他把击打区划分为 77 个棒球那么大的格子。只有当球落在他
的“最佳”格子时,他才会挥棒,即使他有可能因此而三振出局,因为挥棒去打
那些“最差”格子会大大降低他的成功率。作为一个证券投资者,你可以一直观
察各种企业的证券价格,把它们当成一些格子。在大多数时候,你什么也不用做,
只要看着就好了。每隔一段时间,你将会发现一个速度很慢、线路又直,而且正
好落在你最爱的格子中间的“好球”,那时你就全力出击。这样呢,不管你的天
分如何,你都能极大地提高你的上垒率。许多投资者的共同问题是他们挥棒太过
频繁。无论是个人投资者,还是受“机构行为铁律”所驱使的专业投资者,他们
都有这种倾向;这种“机构行为铁律”的某一变种也是让我离开同时做长线和短
线投资的对冲基金的原因。然而,另外一个与挥棒太过频繁相对立的问题也同样
有害于长期的结果:你发现一个“好球”,却无法用全部的资本去出击。
——Louis Li,LL 投资合伙公司
在2004年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年会上,有个年轻的股东问巴菲特怎样才能在生
活中取得成功。巴菲特分享了他的想法之后,查理插话说:“别吸毒。别乱穿马
路。避免染上艾滋病。”许多人以为他这个貌似调侃的回答只是一句玩笑话而已
(这句话确实很幽默),但实际上它如实反映了查理在生活中避免麻烦的普遍观
点和他在投资中避免失误的特殊方法。
查理一般会先注意应该避免什么,也就是说,先弄清楚应该别做什么事情,
然后才会考虑接下来要采取的行动。“我只想知道我将来会死在什么地方,这样
我就可以永远不去那里啦。”这是查理很喜欢的一句妙语。无论是在生活中,还
是在生意场上,查理避开了“棋盘”上那些无益的部分,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
有利可图的区域,从而获得了巨大的收益。查理努力将各种复杂的情况简化为一
些最基本、最客观的因素。然而,在追求理性和简单的时候,查理也小心翼翼地
避免他所说的“物理学妒忌”,就是人类那种将非常复杂的系统(比如说经济系统)
简化为几道牛顿式普遍公式的倾向。他坚定地拥护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本杰
明?格拉汉姆的影响告诫:“科学理论应该尽可能简单,但不能过于简单。”查理自
己也说过:“我最反对的是过于自信、过于有把握地认为你清楚你的某次行动是
利大于弊的。你要应付的是高度复杂的系统,在其中,任何事物都跟其他一切事
物相互影响。”
另外一个本杰明——格拉汉姆,不是富兰克林——也对查理的投资观念的形
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格拉汉姆的《聪明的投资者》中最具生命力的观念之一是
“市场先生”。在一般情况下,市场先生是一个脾气温和、头脑理智的家伙,但有
时候他也会受到非理性的恐惧或贪婪的驱使。格拉汉姆提醒投资者,对于股票的
价值,要亲自去作出客观的判断,不能依赖金融市场常见的躁狂抑郁的行为。同
样地,查理认为,即使是那些最有能力、最有干劲的人,他们的决定也并不总是
基于理性作出的。正因为如此,他把人类作出错误判断的某些心理因素当做能用
于判断投资机会的最重要的思维模型:
“从个人的角度来讲,我已经养成了使用双轨分析的习惯。首先,理性地看,
哪些因素真正控制了涉及的利益;其次,当大脑处于潜意识状态时,有哪些潜意
识因素会使大脑自动以各种方式形成虽然有用但往往失灵的结论?前一种做法
是理性分析法——就是你在打桥牌时所用的方法,认准真正的利益,找对真正的
机会,等等。后一种做法是评估那些造成潜意识结论——大多数是错误的——的
心理因素。”(关于这个问题,更详细的讨论请参考第十一篇讲稿,查理在讲稿
中用心理学的思维模型阐明了人类作出错误判断的25种常见诱因。)
很明显,到目前为止描述过的各种方法都不可能在大学课堂或者华尔街学
到。它们是查理为了满足他自己独特的要求而凭空创造出来的。如果给它们起一
个共同的名字,那应该是这样的:“迅速歼灭不该做的事情,接着对该做的事情
发起熟练的、跨学科的攻击,然后,当合适的机会来临——只有当合适的机会来
临——就采取果断的行动。”努力去培养和坚持这种方法值得吗?查理是这么想
的:“如果你把自己训练得更加客观,拥有更多学科的知识,那么你在考虑事情
的时候,就能够超越那些比你聪明得多的人,我觉得这是很好玩的。再说了,那
样还能赚到很多钱,我本人就是个活生生的证据。”
芒格的投资评估过程估
“最重要的观念是把股票当成企业的所有权,并根据它的竞争
优势来判断该企业的持有价值。如果该企业未来的贴现现金流比你现在购买的股
票价格要高,那么这个企业就具有投资价值。当你占据优势的时候才采取行动,
这是非常基本的。你必须了解赔率,要训练你自己,在赔率有利于你时才下赌注。
我们只是低下头,尽最大努力去对付顺风和逆风,每隔几年就摘取结果而已。”
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查理投资的项目并不多。也许 IBM 的创
始人老托马斯?\u27779X森的话最好地概括了查理的方法。托马斯?\u27779X森说:“我不是
天才。我有几点聪明,我只不过就留在这几点里面。”查理最清楚他的“点”:
他小心翼翼地划出他的能力圈。为了停留在这些圈子之内,他首先进行了基本的、
全面的筛选,把他的投资领域局限在“简单而且好理解的备选项目”之内。正如
他所说的:“关于投资,我们有三个选项:可以投资,不能投资,太难理解。”
为了确定“可以投资”的潜在项目,查理先选定一个容易理解的、有发展空间的、
能够在任何市场环境下生存的主流行业。不难理解,能通过这第一道关卡的公司
很少。例如,许多投资者偏爱的制药业和高科技行业就直接被查理归为“太难理
解”的项目,那些大张旗鼓宣传的“交易”和公开招股则立即被划入“不能投
资”的项目。那些能够通过第一道关卡的公司还必须接受查理思维模型方法的筛
选。这个优胜劣汰的过程很费劲,但也很有效果。查理讨厌“披沙拣金”,也就
是从一大堆沙子里淘洗出几粒小小的金子。他要用“重要学科的重要理论”的方
法,去寻找别人尚未发现的、有时候躺在一眼就能看见的平地上的大金块。
在整个详尽的评估过程中,查理并非数据资料的奴隶:他将各
种相关因素都考虑在内,包括企业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以及它所处的行业情
况,即使这些因素很难被识别、测量或者化约为数字。不过呢,查理的缜密并没
有让他忘记他的整体的“生态系统观”:有时候最大化或者最小化某个因素(他
最喜欢举好市多仓储超市为例子)能够使那单个因素变得具有与其自身不相称的
重要性。
对待那些财务报告和它们的会计工作,查理总是持中西部特有
的怀疑态度。它们至多是正确地计算企业真实价值的起点,而不是终点。他要额
外检查的因素似乎有无穷多,包括当今及未来的制度大气候,劳动力、供应商和
客户关系的状况,技术变化的潜在影响,竞争优势和劣势,定价威力,环境问题,
还有很重要的潜在风险变为现实的可能性(查理知道没有无风险的投资项目这种
东西,他寻找的是那些风险很小、而且容易理解的项目)。他会根据他自己对现
实的认识,重新调整财务报表上所有的数字,包括实际的自由现金或“所有者”
现金、产品库存和其他经营性资本资产、固定资产,以及诸如品牌声誉等通常被
高估的无形资产。他也会评估股票期权、养老金计划、退休医疗福利对现今和将
来的真实影响。他会同样严格地审查资产负债表中负债的部分。例如,在适当的
情况下,他也许会认为像保险浮存金——可能许多年也无需赔付出去的保费收入
——这样的负债更应该被视为资产。他会对公司管理层进行特别的评估,那可不
是传统的数字运算所能囊括的——具体来说,他会评估他们的“能干、可靠和为
股东考虑”的程度。例如,他们如何分配现金?他们是站在股东的角度上聪明地
分配它吗?还是付给他们自己太多的酬劳?或是为了增长而盲目地追求增长?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