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丘吉尔传

_10 马丁·吉尔伯特(英)
隆美尔在非洲战役中自始至终表现出他是运用机动部队的能手,特别擅 长于每次战役之后迅速整编,连续作战,争取新的胜利。他是一位卓越的军
事赌博家,善于掌握供应问题,而且藐视种种障碍和困难。德国最高统帅部 最初是放手让他去干,后来对他的成就感到惊愕,怕他受骗上当,因此有意
抑制他。隆美尔热心进攻,猛打猛冲,一往无前;他识破了韦维尔的诈骗术, 使英军遭到惨重损失。因此,丘吉尔在 1942 年 1 月在下院讲话时,对这一位
德国将军赞叹不已。他说:“我们遇到了一个非常勇敢善战的对手,而且如 果我们可以撇开战争造成的破坏来说,他是一位伟大的将领。”
隆美尔咄咄逼人的攻势,对英军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1941 年 3 月 2 日,韦维尔向英国统帅部最高负责人丘吉尔报告说,阿盖 拉隘路是全局的核心。如果隆美尔突破阿杰达比亚,那么班加西和托卜鲁克
以西的一切据点便岌岌可危了。但是,只要英军据守在阿盖拉的门户,德、 意法西斯的进攻就会遇到困难。那里有良好的地形,但是没有很好的布防,
部分原因在于托卜鲁克向外运输的任务过于紧张,而班加西的港口还不能使 用。
3 月 17 日,韦维尔将军和迪尔将军到昔兰尼加,亲自进行视察。他们乘 汽车经由安恃拉特到阿盖拉,迪尔立即感觉到防卫阿盖拉与班加西之间大片
沙漠地带的困难。他在 3 月 18 日从开罗发给国内帝国副总参谋长的一封电报 中说道,显著的事实是:在阿盖拉与班加西以东的那些盐田之间的沙漠,一
片空旷,很适宜于装甲车辆的行驶;因此,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较强 的装甲部队将获得胜利。步兵在这里无用武之地。当然在这些辽阔的沙漠中,
给养问题仍然存在,而且完全有利于守方。
面对人数众多、装备精良的隆美尔装甲大军,韦维尔处境险恶。目前, 他正在心急如火地解决防务方面的难题。原来,在他攻克班加西之后,为了
对希腊提供最大限度的援助,为了尽早解放墨索里尼在东非的殖民地,他只 在昔兰尼加留下少数装甲部队和一个只受过部分训练的澳大利亚师。近来,
意大利的空军正配合隆美尔加紧袭击班加西,使英国的供应船只不能利用该 港,这也增加了防守的困难。
为了鼓舞士气,增强抵抗的信心,3 月 26 日,丘吉尔首相紧急电告韦维
尔将军:“我们对德军迅速向阿盖拉进军当然是关心的。他们的习惯做法是:
“只要不遇抵抗,就向前推进。我想,你正等待着这只乌龟把头伸得长长的, 然后把它一刀两断吧。我看很有必要让他们及早尝尝我军战斗力的味道。第
七装甲师的情况如何?现在何地?务请电告你的估计。”
第二天,3 月 27 日,韦维尔将军将其处境以及准备采取的措施,电告首 相:“目前,我在昔兰尼加的兵力甚为薄弱,而又无法获得最感需要的装甲
部队的增援。第二装甲师的一个旅驻在昔兰尼加,另一个旅在希腊。第七装 甲师正返回开罗,由于没有备用的坦克,所以依靠修理,但很费时间。今后
一两个月的形势令人焦虑。但是,敌人也有其极为困难的问题。我确信,敌 军的人数是大大地夸大了。不过我不敢随意地大胆使用我的少数装甲部队。
不过我在尽力采取步骤增援昔兰尼加。我本身的主要困难是运输。”
3 月 31 日,英国人所担心的隆美尔对阿盖拉的进攻果然开始了。尼姆将 军奉命在敌人进逼时,打一场拖延战,然后退到班加西附近,并尽量持久地
掩护该港。他还奉命在必要时破坏该港,然后撤退。因此,在激战两天后, 布置在那里的一个英国装甲旅就缓缓地撤退了。在空军方面,当时轴心阵营
确实比英军强得多,除了墨索里尼的百余架飞机整天进行袭扰破坏外,隆美 尔最近又从德国调来 100 架战斗机,100 架重型轰炸机。韦维尔将军 4 月 2
日报告,昔兰尼加的前哨部队受到德国一个装甲师的袭击,昨日有几个哨所 受到破坏;尼姆的装甲旅损失严重,大部分车辆在短期内不能修复重新参加 战斗。
丘吉尔对北非前线的情况十分关注,4 月 2 日晚上电示韦维尔说:“看 来极需切断德军对昔兰尼加的推进。使德军遭受任何挫折,将对我们的威望
产生深远的影响。为了策略上的目的而放弃阵地是完全可以的,但是果真要 从班加西撤退是使人极为难受的。我不明白,敌军在这条漫长而缺水的海岸
公路上经过长途跋涉以后,怎能构成相当雄厚的兵力,而且我不认为敌军在 进攻昔兰尼加以后还有多么强大的兵力。如果你能歼灭这一小股向你进攻的
敌军,你便可在长时期内高枕无优了。当然,如果敌人得以继续向前挺进, 他们便要使你逐步丧失你的胜利成果。”因此,丘吉尔要求韦维尔努力坚持
战斗,除非万不得已,不能撤退。
远出丘吉尔所料,4 月 2 日,英国第二装甲师的支援部队,被隆美尔和 墨索里尼联合组成的坦克大军,逐出阿杰达比亚而撤至其东北 35 英里的安特
拉特境内。韦维尔将军于 3 日飞临前线,归来后报告说,装甲旅的大部分遭 到占优势的德国装甲部队的攻击,已溃不成军。这将使班加西以东和东北的
第九澳大利亚师的左翼失去掩护。“他们的撤退或许是必要的,”他说,由 于敌人在利比亚的兵力强大,第七澳大利亚师不能开往希腊,而必须调往西
部沙漠。英国第六师仍未装备停当,必须留作后备。这就要推迟对罗得岛的 进攻。作为英联邦带有关键意义的沙漠侧翼阵线几乎在一日之内便崩溃了。
这一出乎预料的新形势使丘吉尔坐卧不安。他于同日(4 月 3 日)致电 仍在雅典的陆军大臣艾登先生:我们“已撤出班加西,形势严重,因为德军
一经立足于那里的飞机场,便可能阻止我们利用托卜鲁克港。远比夫地 重要的是具有这样的思想:我们不能和德军对阵,他们一上战场就足以把我
们逐退数十英里。这可能在整个巴尔干和土耳其引起最恶劣的反响,应尽力 订出调动部队的妥善计划,但无论如何要战斗。能否从海上袭击他们的背后,
以切断沿海公路?即使因此而放弃罗得岛的进攻,亦在所下惜。”
第二天 4 月 5 日,艾登大臣从开罗发给首相的复电说:“迪尔和我于今 晚安抵开罗,已同韦维尔与恃德进行了充分的讨论。我们一致得出的结论是:
德、意军队在昔兰尼加的努力是德国在进攻巴尔干以前安排的一种主要牵制 行动。这样的论断并不足以减少间接威胁埃及的严重性,因为预料敌人显然
是要尽量利用已取得的任何机会。不幸,德军初次出动所获得的成就比预期 的要大,并且正在乘胜前进。”最后他表示要努力贯彻首相的指示,争
取早日扭转局势。
为了加强前方作战的领导,按照丘吉尔的意见,韦维尔让奥康纳将军接 任前线司令官的职务。这位将军当时尚未恢复健康,他向总司令表示,在战
争中间,他最好不要接替尼姆的司令职务,他可以利用对于当地的专门知识 从旁协助尼姆。韦维尔同意了。这次商定的办法未得顺利进行,或者说没有 实行多久。6
日夜间,英国大批军队从班加西撤退。第九澳大利亚师也沿着 海岸公路向东撤退。为了避免交通拥挤,尼姆将军偕同奥康纳将军乘坐一辆
汽车,未带任何护卫,从一条小路抄过去。在黑暗中,他们突然被一队德国 巡逻兵截住,从车窗伸进手枪对着他们。这两位英国将军还未来得及抵抗,
就被擒住作了隆美尔的俘虏。尼姆曾获得维多利亚勋章,而奥康纳从各方面 来说都是英国最有经验最有成就的沙漠地区司令官。韦维尔失去这两位英勇
善战的陆军中将,有如失去左右臂,不胜悲痛。
4 月 6 日下午,韦维尔、艾登、迪尔、朗莫尔和坎宁安在开罗中东总司 令部举行会议,会上讨论了在哪里据守的问题。韦维尔决定在可能范围内据
守托卜鲁克,并按照他个人素日行动敏捷的习惯,于 8 日晨同澳大利亚的莱 维拉克将军一起飞往该地;他把菜维拉克目下暂时充任司令官。艾登和迪尔
启程返国,而战时内阁则正等待着他们满载在雅典和开罗搜集的情况归来。 据韦维尔报告,第九澳大利亚师的撤退似乎未遇到阻碍,但不得不把
2400 名意大利俘虏留在巴尔卡。不过,他于同日又电称,西部沙漠的局势已 经大大恶化。德军已从沙漠路线向梅基利进发。第二装甲师由于机件损坏和
遭受空袭,又损失了一些车辆。第三装甲旅简直没有作战能力。
丘吉尔闻讯,4 月 7 日,又给韦维尔将军发去以下电报:
“托卜鲁克有意大利军队筑起的永久性防御工事,你肯定能够据守,至 少要守到——或除非是——敌人派来强大的炮队时为止。敌军能够在几个星
期内作到这一步,似乎令人难以置信。敌军要想拿下托卜鲁克并向埃及挺进, 势必要冒很大的风险,因为我们能够从海上增援,并威胁他们的交通线。因
此,托卜鲁克似乎是应死守而决不作撤退之想的一个地方。希望将你的意见 告知。”
韦维尔于 4 月 8 日飞往托卜鲁克,并下令保卫这一要塞。黄昏时分,他 动身返回开罗,途中飞机引擎损坏,他们被迫在黑暗中着陆。飞机撞毁,他
们步出飞机,站在空旷的沙漠上,不知身在何处。这位总司令决定将他的秘 密文件焚毁。他们等了好久,看见一辆车上的灯光。万幸,这原来是一队英
国巡逻兵,他们走近时声势逼人。在开罗的人员因韦维尔失踪,在这 6 小时 中一直惶恐不安。
韦维尔总司令回到开罗后立即复电。他在详述部队的情况后说:“虽然 敌军经过初步行动已经困顿不堪,但是我觉得,我们不会有多长的喘息时间,
我仍然是很焦虑,托卜鲁克并不是一个好守之地;其后方的漫长的交通线几 乎毫无掩护,而且交通混乱。”
由于这封电报的最末一句话似乎并未说清是否据守托卜鲁克的问题,于 是,丘吉尔在同三军参谋长秘密会商后,于 4 月 10 日,又对韦维尔发了以下 的电报:
“我们在等待你对战局的全面估计。在此期间,你也应当知道我们对于 这一问题的看法。此间认为,如下经过长期抵抗就放弃托卜鲁克要塞,是不
可想象的。我们有一条安全的海上交通线。敌人的防线是漫长的,而且如果 得不到从容布置的时间,也一定是脆弱的。只要我们守住托卜鲁克,即使守
军只有少数可以袭击敌军交通线的装甲车辆,那么敌人要敢越过托卜鲁克, 就只有进行一次突然袭击。如果你放弃托卜鲁克,并跋涉 260 英里而退至马
特鲁港,你自己不是还要面对同样的问题吗?我们确信,你应在托卜鲁克坚 持作战到底。”
鉴于上述情况,尽管存有许多困难,韦维尔还是作出了据守托卜鲁克的 决定。他建议,在已迪亚——塞卢姆地区驻扎一支部队,尽量提高其机动性,
以便保护交通线,并在敌人进攻托卜鲁克时袭击其侧翼或后卫;同时,在马 特鲁港地区按计划布防,防止敌人各个击破。这位中东总司令在做出上述部
署之后,深感实力有限。特别是在机动部队与装甲部队方面,经过一年的沙 漠征战,损耗巨大;再加上最近对希腊的支援,主力部队的调走,他手下的
军力非常空虚了;尤其是目前又碰上一个诡计多端、勇猛顽强的对手,确实 困难颇多。他望眼欲穿地盼望最高统帅部运来重武器,但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这是在同时间竞赛啊。
4 月 12 日,德、意法西斯联军又重新发起了进攻。以墨索里尼的一个装 甲师和步兵师为先导,首先攻占巴迪亚,接着隆美尔以重型坦克和摩托化步
兵迅速推进到托卜鲁克周围。其后,德、意空军又轮番轰炸。韦维尔鉴于形 势已变,有的将领被俘,立即改组指挥系统,并加强战地动员工作,号召将
士坚守阵地,勇敢杀敌。经过两天两夜激战,终于打退了德意法西斯的进攻, 并生俘德军二三百名。敌人坦克和飞机的损失,远远超过英军的损失。这次
战斗使隆美尔初次尝到失败的滋味。与此同时,英国海军在地中海切断敌军 的供应方面,也获得显著成就。16 日凌晨,从马耳他岛驶出的 4 艘驱逐舰,
发现一支由五艘德国和意大利的大型船只组成的运输船队,船上满载军人和 机动车辆,井有三艘意大利驱逐舰护航。这支运输船队和所有的护航舰都被
击沉了。在这场战斗中,英国只损失了一艘驱逐舰。
这两个陆上和海上的胜利,振奋了人心,有力地鼓舞了在北非沙漠浴血 奋战的前线战士。丘吉尔首相立即打电报祝贺。他说:“打得好,托卜鲁克!
应当把托卜鲁克看作一个出击港口,请勿把它看成一个‘赘瘤’。”从此, 在北非战场出现了犬牙交错的拉锯形势。
4 月下旬,希特勒又为墨索里尼在利比亚增派了强大的装甲师。这个师 拥有 400 辆坦克,其中有 138 辆是中型坦克。如果隆美尔能解决供应问题,
这将给英军带来巨大威胁。这时韦维尔十分焦急,他火速给丘吉尔发了个电 报,要求到 5 月底能力中东前线提供两团巡逻坦克,以代替被击毁的坦克,
而目前在埃及则有足够编成 6 个坦克团的受过训练的优秀人员。韦维尔进一 步强调了这种巡逻坦克的重要性。他说:“在沙漠作战中,步兵坦克的速度
和活动半径都嫌不足,务请总参谋部鼎力协助。”
丘吉尔读了这封令人吃惊的电报之后,决定不再考虑海军部的反对,径 行派遣一支运输船队装载韦维尔将军所需要的全部但功克,通过地中海直接
开往亚历山大港。于是,他以个人名义写了一份致伊斯梅将军转三军参谋长 的《备忘录》。这个《备忘录》要求海、空军密切配合,尽速将 307 辆坦克
运往北非前线。国防委员会决定,这个计划称为“老虎”计划,这支运输船 队于 4 月底冒着风浪启航了。
不久,韦维尔将军又报告了关于隆美尔的军授即将抵达的消息,这更加 令人不安。他们预计,希特勒的第十五装甲师、第五轻摩托师和墨索里尼的
阿里埃特师、特兰托师装备齐全后,将于 6 月中旬进军,而不是在 7 月以后 进军,这比以前的估计提前了两个星期。
在这以后的日子里,丘吉尔急切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老虎”计划的命运 上了。他希望这批“虎仔”被送到战场之后,能力扭转战局发挥重要作用。
特别是在英国撤出希腊并在克里特岛遭到失败之后,举国上下迫切希望在西 部沙漠击溃隆美尔。作为中东总司令的韦维尔,更希望早日粉碎隆美尔和墨
索里尼的猖狂进攻,从而解除托卜鲁克之围,使一切得到补偿。因此,他对
“老虎”计划抱有信心。他知道,经由地中海运给他的 300 辆坦克的努力意 味着什么。他精神焕发,准备再战,以振士气。
5 月 7 日,丘吉尔致电韦维尔说:“你和你的将军们可以自行判断,战 术上的可能性是在塞卢姆,还是在托卜鲁克。但是如果‘老虎’计划成功的
话,那就可以放手大干了。‘老虎’计划一经完成,我便立即命令从马耳他 岛抽调‘旋风’式飞机给你。那些德国鬼子一旦丧失主动权,就远不是那样
危险可怕了。我的心和你在一起。”
韦维尔是个雷厉风行、果敢顽强的将军。他力图争取主动,想趁那声势 逼人的德国第十五装甲师从的黎波里长途跋涉尚未全部到达之前,趁班加西
还未彼敌人有效地开辟为供应捷径以前,击败隆美尔。因此,他甚至想在按
“老虎”计划运到的坦克能参加作战之前,就向隆美尔的军队发动进攻。5 月 15 日,在戈特将军的指挥下,一支大约配备有 55 辆坦克的部队,一举攻
克塞卢姆和卡普措堡,在左方的一支部队则向西迪阿最兹进军。但是,这次 行动的结果并不十分乐观。在初步进军肃清了塞卢姆——巴迪亚地区的敌军
以后,德、意装甲部队接着反击,迫使英军撤退到哈尔法亚。这次行动俘获 德军 500 名,并且使敌军在兵员与坦克方面都遭受重大损失。虽未完全达到
预期效果,但对振奋全军士气却起了一定的作用。
可是,灾难不久就降临了。在其后的一星期中,德国第十五装甲师陆续 开抵前线。这样,在隆美尔获得增援之前击败他的机会就丧失了。尽管事前
进行了准备,但“虎仔”的起卸、装配以及使它们适合沙漠作战的工作,都 受到严重的耽搁。用装甲兵的术语来说,“虎仔”的断奶和“长牙时期的病
痛”都需要一段时间。使人焦虑的是,许多步兵坦克运到后,尚不能马上投 入战斗。
5 月 26 日,德、意联军继续向哈尔法亚推进,当晚就夺取了隘口北部的 高地,从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科尔斯特里姆警备队所据守的全部阵地,英军
试图夺回这一高地的反攻未能得手。第二天早晨,敌军在猛烈炮击之后,以 至少两个营和 60 辆坦克的兵力开始发动进攻,这使人数不多的守军处境十分
危险。守军经过激烈战斗才撤出阵地,但损失惨重,英军的坦克只有两辆还 能使用,科尔斯恃里姆警备队损失官兵 170 多人。失去哈尔法亚,对日后英
军的反攻造成了严重的障碍。
为了避免被动挨打的局面,韦维尔于 6 月 15 日提前开始了他的“战斧”
作战计划。由克雷将军统率英国的装甲部队,梅塞维将军统率第四印度师和 第二十二警备旅。全部力量约 2.5 万人,主动向德、意法西斯军队发动了攻
击。最初,虽然敌人在哈尔法亚周围的防守顶住了南北两面的夹击,警备旅 还是在下午攻克了卡普措堡,俘虏敌军数百名。这个旅的一部分部队又向塞
卢姆西面的防御地带推进,但是被敌人挡住了。16 日下午,敌人出动了强大 的坦克部队从西面包抄过来。隆美尔的意图很明显是要围歼英国进攻的部
队。这时英国第七装甲师及其支援部队,都出动去应付这一威胁。他们在西 迫俄马附近与敌军交锋,但因寡不敌众而被迫撤回。因此,应由该师掩护的
一个主要进攻侧翼就陷入了危险的境地。在这次历时二天的战斗中,虽说德 军也损失了 100 辆坦克,死伤 1000 多人,但他们在各方面都占有明显的优势。
丘吉尔听到“战斧”失利的消息后,来到恰特韦尔庄园,他郁郁不乐地 徘徊于幽谷之间达数小时之久。他独自在想:“韦维尔已经是一个心力交瘁
的人了。可以说,我们已把这匹驯良的马骑得走不动了。五六个各不相同的 地区的非常任务都压到总司令一人身上,而且各战区的战事时得时失,尤其
严重的是失利的战局,这种种情况所形成的压力是军人当中很少有人碰到过 的。”在中东前线视察工作的艾登大臣说,“韦维尔一夜之间老了 10 年。”
还有人这样评论:“隆美尔已经把韦维尔新近赢得的桂冠,从他的头上扯下 来扔在沙漠中了。”
经过反复考虑之后,为了及早扭转战局,丘吉尔认为应该进行一次人事 调整。他和内阁和军界有关方面商量之后,决定让印度总司令奥金来克担任
中东总司令,而让韦维尔去担任印度军总司令。与此同时,还任命前贸易大 臣奥利弗·利特尔顿为战时内阁的国务大臣;他的身份是战时内阁驻中东代
表,他的主要职责是要替中东最高司令部主持一切非军事事务,并遵照英国 政府的政策,协调国内外关系。丘吉尔希望这一切人事更动将给英国在中东
的行动带来新的活力。经过一番组织上和物质上的准备之后,丘吉尔决定发 动一次取名为“十字军战士”的战役。他要求有一支相当于两个步兵师和一
个装甲师的军队准备就绪,首先向敌人发起局部进攻。如果一切进展顺利, 大规模战役随即展开。计划是:击败隆美尔的军队,肃清昔兰尼加之敌;进
军至的黎波里;在法国如果提供协助和提出邀请的情况下,进入法属西北非 洲。
这位首相认为,在秋季和冬季的几个月份,是开展“十字军战士”行动 的好时机。德国空军已经撤离西西里岛。苏联前线耗尽了意大利海军所需要
的燃料。双方力量对比正在发生有利的变化。如 今英国的坦克总数为 724 辆, 包括 367 辆巡逻坦克,另外还有后备的 200
辆。英国空军也比以前有所加强。 在总数为 1311 架的现代作战飞机中,有 1072 架是可以使用的,此外还可从 马耳他出动 10
个中队。在敌人方面,隆美尔的非洲军团包括第十五和第二十 一德国装甲师和第九十轻装师,以及七个意大利师,其中有一个装甲师。敌 人的坦克实际数量是 558
辆。轴心国的空军包括 190 架德国飞机、300 多架 意大利飞机。
1941 年 11 月 18 日,盟军开始对隆美尔发动攻击。丘吉尔希望这次战役 能取得可与布莱宁和滑铁卢相媲美的胜利。战役进行初期。一切进展都很顺
利,敌人节节败退,损失惨重。仅 11 月 18 日一天,就损失坦克 55 辆,在战 役进行期间,英军一直掌握着制空权,给法西斯军队以有力的杀伤。海军配
合得也很好,主动作战,连续袭击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的运输船队。11 月 24
日夜间,“K 舰队”的“曙光”号和“佩内洛普”号从马耳他出发,准确而 及时地击沉了敌人所迫切期待的两艘运油船“昔罗西达”号和“马里乍”号,
给敌人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据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一书披露,根据德国统帅部的记载 获悉,从 1941 年 11 月 18 日到 1942 年 1
月中旬,敌人在“十字军战士”行 动中所受到的损失,包括那时在巴迪亚、塞卢姆和哈尔海亚被切断之后被俘 的守军在内,大约为德军 1.3 万人,意军 2
万人,总计 3.3 万人,连同坦克
300 辆。在此期间,英军损失 17704 人,坦克 278 辆。这些损失的 9/10 是在 这次攻势的第一个月里发生的。
至此,英军在沙漠上的压力才得到某种程度的缓和。从齐亚诺的日记中 可以看出,这一打击在罗马军界人士中所产生的忧郁不安情绪。
“1941 年 12 月 7 日。利比亚传来的消息很糟。我军已不再作长期抵抗 之类的尝试。为了力保山地,他们须与敌人脱离接触,并要断然脱离。
如果不取得比塞大港,利比亚就完了。今早,领袖为东非的轻微损失所 激怒。11 月份战死在贡德尔的有 67 人,被俘 1 万人。不须多加思索,人们
就能看出这些数字意味着什么。”
“1941 年 12 月 19 日,利比亚消息仍然不好,尽管我们指挥部的官方态 度是乐观的。愿上帝惩罚人云亦云的乐观主义者!坑害我们的就是他们这些
人。他们毁了我们,同时隆美尔宣称他将以单薄的装甲兵力攻入突尼斯,因 为他不想当英国人的俘虏。卡瓦菜罗一直还在不断发誓说,谁也不能使他从
锡尔特的废墟上后撤,而墨索里尼却相信他。”
正当墨索里尼和隆美尔在中东遭受打击的时候,日本法西斯头子东条英 机于 12 月 7 日愉袭了珍珠港,从而挑起了太平洋战争。这使动荡的世界更加
动荡了。正是:火上浇油火更旺,美国参战威力壮,有人惊恐有人喜,首相 心花大开放。欲知丘吉尔如何动作,且看下章分解。
第二十七章 珍珠港事件之后 风雨同舟共患难,英美首脑多会谈; 运筹帷幄商大计,正义事业大发展。
1941 年 12 月 7 日,日本 6 艘航空母舰,载着 423 架飞机,对珍珠港进
行了猛烈的突然袭击。美国海军蒙受了重大损失。这次美国太平洋舰队有 18 艘舰只沉没或受重创,188 架飞机被毁,159 架被炸坏,美军死亡 2403
人, 重伤和失踪 2233 人。但总算逃过了更大的浩劫,因为航空母舰幸亏出海去 了,而且日本轰炸时漏掉了海军船坞内的油库和潜艇库,不然损失更惨。
12 月 7 日,就在日本袭击珍珠港的那天晚上(伦敦时间),丘吉尔正在 别墅同美国大使怀南特和艾夫里尔·哈里曼共进晚餐。
他们在饭后新闻节目里,收听到日本舰队袭击珍珠港的消息。这时丘吉 尔立时警觉起来,因为在 11 月 11 日伦敦市长官邸的午餐会上,他曾经说过,
“如果日本进攻美国,英国将接着在一小时内宣战。”他从桌旁站起,走过 客厅来到办公室,要求尽快接通美国总统的电话。这时哈里曼也跟着走过来,
他猜想首相将采取某种不可挽回的行动,就说:“这可是非同小可的事件, 你不认为最好先证实一下吗?”
两三分钟后,罗斯福总统的电话接通了。“总统先生,这件关于日本的 事是怎么一回事?”
“十分确实。”罗斯福回答说,“他们已经在珍珠港向我们进攻。现在, 我们大家是风雨同舟了。”
“事情至此就变得简单了。我祈祷上帝保佑您!” 丘吉尔说着放下电话,他心里思忖:“日本做了件多么愚蠢的事!既然
美国参战,战争一定会胜利。” 随后,丘吉尔命令首相办公室值班人员,设法打电话给下院议长、国会
的各党领袖和其他有关人士,要在次日召集两院联席会议。首相还亲自打电 话给外交部,要他们准备毫不拖延地办理对日宣战事宜,以便及时赶上国会
开会,并且嘱咐一定要召集并通知战时内阁的全体成员,以及已经获得这一 消息的三军参谋长和陆海空军各大臣。
丘吉尔把以上事情做好之后,又接连起草了三个电报。第一封电报是发 给爱尔兰自由邦的行政首领德瓦莱拉的。电报说:“现在,你的机会到了。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再次成为一个国家吧!我愿在你所希望的地方同你会 晤。”
第二封电报是发给蒋介石的。这时丘吉尔想到了正在奋斗中的中国。他 认为,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必须加强同中国的联系,而这时中国战场有着特殊
的重要意义。丘吉尔在电报中写道:“英帝国和美国已经受到了日本的攻击。 我们一向是朋友,而现在,我们面对着一个共同的敌人。”
第三封电报是发给他的亲密朋友、罗斯福的顾问哈里·霍普金斯的。在 丘吉尔最困难的时刻,是霍普金斯冒着生命危险只身飞往战火纷飞的伦敦,
沟通了丘吉尔和罗斯福的联系,并在他的促进之下,美国的军援源源不断地 送到英伦三岛。如今,丘吉尔是怀着惊喜的感恩心情来发这封电报的。他写
道:“在这历史性的时刻,非常想念你。”
丘吉尔办完这些事情之后,他想到床上休息一会儿,但一反常规,说什 么也睡不着,许多问题萦聚在他的脑海里。他自言自语地说,“没有一个美
国人会认为我是不对的,如果我宣布说,有了美国在我们这一边,这对我说 来是最高兴的事。我不能预言事件的发展如何。我并不擅自以为已经精确地
衡量过日本的武力,但是现在,就在这个时刻,我知道美国已经完全和拼命 到底地投入了这场战争。因此,我们最终将赢得胜利!”
的确丘吉尔自任首相以来,日子是不好过的,他经过敦刻尔克的大撤退; 经过法兰西的崩溃;经过奥兰的那次可怕的插曲;经过希特勒入侵的威胁,
当时除了空军和海军以外,英国几乎成了一个没有武装的国家;经过那潜艇 战的生死搏斗——险些输掉的第一次大西洋战役。但经过 17 个月的孤单奋
战,如今局面已经大为改观了。英国不仅和具有强大武装力量的苏联结成了 盟友,现在又加上了美国,这是丘吉尔所盼之不得的。他想,只要三国同心
戮力,生死与共,就具有两倍甚至三倍于他们敌人的力量。尽管前面还有许 多灾难和无法估量的损失与艰苦,但是对于战争的结局已不再有什么疑虑 了。
尽管大局如此,但还有不少人对美国的力量估计不足。有些人说,美国 是软弱的。有些人说,他们永远是不团结的。他们将在远处闲逛。他们将永
远不会与人揪做一团。他们永远经不起流血牺牲。他们的民主政治和定期选 举制度,将使他们的战争努力瘫痪。他们在敌友的眼中,都将不过是地平线
上的一个模糊的斑点。但是,丘吉尔却对这个国家充满信心,他曾经研究过 战到最后一寸地的南北战争,美国人的热血曾经在他的血管中流动。他想起 了 30
多年前爱德华·格雷对他讲过的一句活:“美国好像是一只巨大的锅炉, 一经在它下面生起火来,它就能够产生无穷的力量。”丘吉尔越想越对反法
西斯前景感到乐观而且富于希望。因此,当他去睡觉的时候,“心中充满了 并且洋溢着感情与感想,所以睡了一个得到拯救而心怀感激的人所睡的觉。”
珍珠港事件的第二天,12 月 8 日,英国战时内阁立即授权对日本宣战。 由于艾登已经启程赴莫斯科,丘吉尔故而直接负责外交部事务。他签发了这
样一个照会送交日本大使:
“联合王国国王陛下政府,于 10 月 7 日晚获悉日本武装部队未于事前以 宣战方式或以宣战为条件的最后通碟方式发出警告,即企图在马来亚海岸登
陆,并轰炸新加坡与香港。
“鉴于这类无端侵略的粗暴行动公然违反国际法,特别是违反了日本与 联合王国均系订约国的有关开始敌对行动的第三次海牙条约第一款的规定,
联合王国国王陛下政府派驻东京大使,已经奉到训令以联合王国国王陛下政 府名义通知日本帝国政府,两国之间存在着战争状态。”
议会在下午 3 点钟开会,尽管发出通知的时间短促而议会大厅却坐满了 人。按照英国宪法,国王根据阁员们的意见而宣战,因而使国会面对着既成
事实。这样英国就在美国国会能够采取行动以前就对日本宣战。荷兰王国政 府也宣战了。丘吉尔在发言时说:
“最重要的就是不应当低估了我们在此间,或在美国不得不遇到的那些 新发生的危险的严重性。敌人已经大胆地进攻,这可能由于轻率而起,但是
也可能由于自信其实力。英语世界和我们的英勇的俄罗斯同盟国正在受到的 这种考验,肯定地将是艰苦的,特别是在这开始的时候,并且可能是长期的,
但是当我们环视这个世界的阴暗景象时,我们却没有理由去怀疑我们的事业 的正义性,或者怀疑我们的实力和意志力是否将足以支持这个事业。”
“我们这边至少拥有地球上 4/5 的人口。我们对于他们的安全和他们的
未来是负有责任的。”丘吉尔说,“在过去,我们有过一道闪烁的光;在目 前,我们有了一道发着火焰的光;在将来,就会有一道照耀全部陆地与海洋 的光。”
这些事情办完之后,丘吉尔决定马上前往美国与罗斯福会晤,以便两国 领导人深入讨论当前世界反法西斯局势和英美两国联合作战问题。丘吉尔这
一计划征得内阁同意后就上书国王请求批准成行。他在给国王的信上写道:
“在我的思想上已经形成了一个信念,认为那是我的职责,即应当毫不迟延 地访问华盛顿,只要此事为罗斯福所赞同,而我相信他会赞同的。关于英美
防务与攻势的全部计划必须根据现实情况予以商定。我们也必须目意,勿让 我们从美国获得的那部分军人和其他援助受到大于恐怕是无法避免的损失。
当我在华盛顿时,艾登先生将在莫斯科,这样三大盟国间的一些重大问题当 可更易于解决。”
日本愉袭珍珠港成功之后,随即加快了对东南亚的进攻。按照东条的要 求,日本南方军的作战计划主要是摧毁美、英、荷在东南亚的主要基地,强
占菲律宾、关岛、香港、英属马来亚、缅甸、爪哇、苏门答腊、婆罗洲、西 里伯斯、俾斯麦群岛、荷属帝汶等重要地区。为了实现这一计划,南方军主 力包括 11
个师团和两个飞行集团。海军出动了第二舰队、第三舰队、南遣舰 队和第十一航空舰队。陆海军航空队的第二线飞机共 700 架左右。总共约 40 万人。
12 月 8 日这一天,日本侵略者同时对泰国、马来亚、菲律宾、关岛、威 克岛、吉尔伯特群岛以及香港发动了进攻。关岛于 12 月 10 日被日军占领,
美军 330 人全部投降,同一天,日军还占领了吉尔伯特群岛中的马金岛和托 拉华岛。威克岛上的美军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击沉日舰二艘。12 月 16 日,
进攻珍珠港返航的一部分日本舰只前去增援,到 12 月 22 日,美军被迫投降。 守卫香港的英军吹嘘说,他们至少能守六个月,但到 12 月 25
日就投降了。
马来亚战役是日军侵占南洋各地的最重要战役之一。担任陆上作战的是 山下奉文指挥的第二十五军,由四个师团组成。海军专门建立了马来亚作战
舰队。马来亚在航海、经济和战略上都有重要的意义,是英帝国主义侵略亚 洲各国和争霸东方的重要据点。所以英国先后调集陆军 10 万人来保卫马来
亚,司令是帕西瓦尔中将。英国海军以新加坡为基地。12 月 2 日,3.5 万吨 的战列舰“威尔士亲王”号和战列巡洋舰“却敌”号抵达新加坡,组成了新
的远东舰队,司令是菲利普斯海军中将。英国政府想以此显示威力,试图阻 止日本南进。然而,日本侵略者早就包藏祸心,蓄谋已久,决不是两艘战舰
所能阻挡得住的。
12 月 8 日凌晨,日军开始在泰国最南端的宋卡、北大年和马来亚的哥打 巴鲁登陆。黎明时,日本第三航空队大举轰炸,以消灭英国空军,主要目标
是哥打巴鲁和吉打省。两天之后,英国飞机被消灭 1/3 左右,剩下的飞机都 退到新加坡去了。第二天,12 月 9 日,“威尔士亲王”号和“却敌”号由四
艘驱逐舰护航,开出新加坡,准备去截击日本的运兵船。10 日正午时分,这 两艘战舰在关丹以东约 40 英里的海面上被日本飞机发现了。这时日本航空兵
的大量飞机蜂拥而至,对“威尔士亲王”号和“却敌”号进行猛烈袭击,至
14 时 50 分,两舰全部沉没。这次战斗大大提高了空军在海战中的作用,对 以后的海战有深远的影响。“威尔士亲王”号号称“不沉之舰”,它的沉没
对英军士气影响极大。英国军事史学家富勒写道:“这个损失对新加坡的精
神影响是灾难性的。”而且,“它预示着未来的灾难”。“事实上,至少是 在这个时候,新加坡本身存在的理由同这两艘军舰一齐消失了——它现在是
一个没有舰队的海军基地。”
英国首相丘吉尔对此大失所望。据丘吉尔的回忆录披露,那天他正在开 箱子的时候,床边电话铃响了。那是第一海军大臣打来的电话。他的声音奇
特。他怀着极为悲痛的心情说:“首相,我不得不向你报告,‘威尔士亲王, 号和‘却敌’号都被日本人击沉了。汤姆·菲利普斯将军已经淹死!”“你
确信这是真的吗?”“一点也没有疑惑。”于是,他把话简放下。幸而他是 独自一个人。丘吉尔在回忆录中写道:“在全部战争过程中,我从来没有受
到过一次更直接的震惊。有多少努力、希望和计划随着这两艘战舰沉入 了大海。当我在床上辗转反侧时,这个消息的可怕的感觉深深地渗入我的心
扉。在印度洋或太平洋中,除了正在急速返回加利福尼亚的美国在珍珠港残 存的主力舰外,没有英国或美国的主力舰了。在这广漠的一大片海洋上,日
本独霸,商我们则到处都是脆弱的和没有防御的。”
这时,丘吉尔将于 14 日启程赴美的一切计划正在秘密准备中。在这 96 个小时内事务是非常纷繁的。11 日,他必须对下院就新局势作详尽的说明。
他认为,虽然盟军在利比亚和太平洋战场遭受挫折,使人们感到忧虑,但是 在苏联前线所取得的重大胜利,有力地揭露了希特勒的东方战场所造成的致
命错误,并且在冬季仍然要显示其威力。潜艇战暂时已在控制中,英国的损 失大大减少了。但是,坚信最后的胜利是可以获得的。
丘吉尔用冷静的叙述事实的方式指出,的确,我们不应当低估在马来亚 和夏威夷所受到的损失的严重性,不要低估已经袭击了我们的这个新敌人的
力量,我们还要经过一个十分艰苦的时期,这就需要人人很快作出新的努力; 不过,在困难面前,也必须看到有利条件。“现在,不但英帝国,而且美国
也在为生存而战斗;俄国在为生存而战斗,中国在为生存而战斗。欧洲的降 伏于敌人残暴统治下的所有被征服国家的一切精神和希望都寄托在这四个伟
大的作战国家的身上。我以前曾经说过,人类的 4/5 站在我们这一边。这可 能是说少了。曾经能够给人类带来这些可怕祸害的,只不过是这些结帮成伙
的恶人和他们的军事或党派组织而已。假如我们不能给他们一个千年难忘的 历史教训,那的确会给我们这一代带来耻辱。”
正当美国大事进行战备动员的时候,丘吉尔经过长途跋涉于 12 月 22 日 抵达华盛顿。他受到了罗斯福总统的热烈欢迎。两人热烈握手,相互拥抱。
他们的工作日程安排得满满的。每天有几个小时的晤谈,并且总是在一起进 午餐。哈里·霍普金斯经常陪着他们。这里的晚餐充满亲近友好的气氛,具
有社交的性质。罗斯福拘泥于礼仪,每次都亲自配好开头饮用的鸡尾酒,而 丘吉尔也总是在总统坐上轮椅以后,把轮椅从客厅推到电梯上,以表示尊敬,
并因此联想起沃尔特·雷利爵士把他的外衣铺在伊丽沙白女王面前的故事。 丘吉尔在回忆录中写道:“这位杰出的政治家把他的意志贯彻到美国的现实 生活中将近
10 年之久,而他的心思似乎对激动我心弦的那些推动力都作出了 响应。我对他已经产生了一种非常强烈的爱慕之情。”在这里两位领导人进
行了卓有成效的而又不拘礼仪的工作会谈。有时总统来到首相的房间里,有 时首相来到总统的寝室里。而霍普金斯就在丘吉尔卧室的对面,因此相互交 谈十分方便。
以小时计算的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圣诞节很快地到来了,美国今年的圣
诞节是在备战中度过的,在白宫的花园里,摆上了传统的圣诞树。除夕之夜, 罗斯福和丘吉尔站在阳台上向人们祝福。这天晚上,丘吉尔对聚集在幽暗中
的三万多群众作了精彩的而又富于鼓动性的感情充沛的演说。他一开头就把 群众深深地吸引住了。“我在远离我的本国,远离我的家庭的地方,然而我
实在不能说我觉得远离了家乡,度过这个纪念节日。不管是由于我的母亲方 面的血缘关系,还是由于我经过多年的活动频繁的生活而在这里发展了的友
谊关系,还是由于说同一种语言,跪在同一个圣坛之前,以及在很大程度内 追求同一个理想的伟大民族的共同事业中所存在着的崇高感情关系,我在这
里——合众国的中心和最高地点感觉不到自己是一个异乡人。我感觉到团结 一致和兄弟般的联合,加上你们欢迎我的盛意,这使我相信我是有权利坐在
你们的炉边来分享你们的圣诞节的欢乐的。”
“这是一个奇异的圣诞节前夕。差不多全世界都陷人生死搏斗中,而国 与国之间却用科学所能发明出来的最可怕的武器互相进攻。”丘吉尔说,“假
若我们不能确信把我们引向战场的并不是对于任何别国人民的土地或财富的 贪欲,并不是卑俗的野心,也不是损人利己的不健康的欲望,那么,我们这
个圣诞节对我们来说将是不幸的。在席卷了所有的陆地和海洋井越来越逼近 我们家园的战争的狂风暴雨当中,在一切纷乱当中,我们今天晚上在一座茅
屋小舍之内,在每一个豁达的心中都得到精神上的安宁。因此,我们至少可 以在今天晚上把围困着我们的那些忧虑和危险丢开,而为儿童们在一个暴风
雨的世界里求得快乐的一晚。所以这里只有一个晚上,整个英语世界的每一 个家庭都应该是一个光明灿烂的、快乐与和平的岛屿。”
丘吉尔向孩子们祝福。他说:“让孩子们享受他们嬉笑快乐的一晚吧。 让圣诞节老人的礼物使他们玩得更高兴吧。让我们这些成年人,在再次回到
我们的严肃任务和我们前面的那些非同等闲的年代以前,尽情地和他们一起 享受无限的快乐吧。我们决心要凭我们的牺牲和勇敢而使得这些孩子们不致
被别人夺去了他们的遗产,或者被否认有生活在一个自由和美好的世界上的 权利。托上帝的慈意,愿大家度过一个快乐的圣诞节。”
在圣诞节日这天,总统和首相同赴教堂。丘吉尔在简单的仪式中似乎得 到了安宁,并欣赏地唱起著名的赞美诗,其中有一首《啊,小市镇伯利恒》
是他从来没有听见过的。这对于一个信仰宇宙是在精神统治下的人来说,这 可以使他的信念大大坚强起来。这一天丘吉尔异常兴奋,几乎一夜没有睡好。
他对他的私人医生说:“这是一场新的战争:俄国打了胜仗,日本参加进来 了,美国也完全卷入了。”
圣诞节过后,丘吉尔又向美国国会发表了讲话。他说:“我们并无窥测 未来奥妙的天赋,但是我仍要声明,我的坚定不移的希望和信念,这就是在
未来的岁月中,英、美两国人民,为了他们本身的安全,也为了所有人的利 益,将要庄严、正直与和平地并肩前进。”场内爆发了一阵自发的热烈掌声。
当天下午,丘吉尔及其随行人员与美国军政要员,举行了“阿卡迪亚” 的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决定建立一个联合指挥体制,即联合参谋长委员会,
总部设在华盛顿。确定希特勒是主要敌人,认为太平洋战争暂时必须是一场 固定阵地的战争,目前主要是阻止日本人的进攻。为了便于联合作战,统一
对敌,会议还决定在太平洋地区建立 ABDA(美国、英国、荷兰、澳大利亚)
联军司令部,由英国韦维尔将军任总司令。
“阿卡迪亚”会议又继续了两周。为了建立反法西斯大同盟,丘吉尔、
罗斯福曾进行了大量的工作。至 1942 年元旦之前,在《联合国家宣言》上签 字的一切手续都准备好了。在世界各地,经过一个星期的大量电报往来之后,
在大同盟的所有国家之间达成了协议。“联合国”一词是由罗斯福提出的, 用来代替“协约国”这个名称。丘吉尔认为这是一个重大的改进。他随即指
出拜伦的《蔡尔德·哈罗德游记》一诗中的几行给罗斯福看:
这里,联合国拔出刀来的所在, 我们的同胞们那天在战斗! 这是许多将永垂不朽的事——而且一切都 将永垂不朽。
1 月 1 日清晨,罗斯福乘坐轮椅到丘吉尔的房间来,就联合国家宣言的 文本进行了最后的讨论。随后,就在那天的上午,由罗斯福代表美国,丘吉
尔代表英国,李维诺夫代表苏联,宋子文代表中国,在总统的书房里签署了 这个庄严的文件。汇集其余 22 个国家的签字任务留给美国国务院去办理。宣
言的全文如下:
美利坚合众国、大不列颠和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联盟、中国、澳大利亚、比利时、加拿大、哥斯达黎加、古巴、捷克斯洛伐
克、多米尼加共和国、萨尔瓦多、希腊、危地马拉、海地、洪都拉斯、印度、 卢森堡、荷兰、新西兰、尼加拉爪、挪威、巴拿马、波兰、南非联邦和南斯
拉夫各国的联合宣言。
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对于 1941 年 8 月 14 日美利坚合众国总统与大不列 颠和北爱尔兰联合王国首相所作联合宣言称为大西洋宪章内所载宗旨与原则
的共同方案业已表示赞同,深信完全战胜它们的敌国对于保卫生命、自由、 独立和宗教自由并对于保全其本国和其他各国的人权和正义非常重要,同时
它们现在正对力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的力量从事共同的斗争,兹宣告:
(一)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 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二)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 战协定或和约。
现在或可能将在战胜希特勒主义的斗争中给予物质上援助和贡献的其他 国家得加入上述宣言。
《联合国家宣言》的签订,有力地巩固和发展了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虽 然各个战场还要经历不少艰难险阻,但是历史的潮流不可阻挡,正以排山倒
海之势向前发展。丘吉尔的美国之行,美不胜收。如今他怀着满心的喜悦, 乘风破浪,又回到暴风骤雨之中。正是:首脑外交穿梭行,发展巩固大同盟。
欲问后事如何,且看下章分解。
第二十八章 第二战场之争 局势稍好生歹意,第二战场耍诡计; 借故拖延玩辞令,只缘首相有私心。
1942 年,对反法西斯同盟国来说,是艰苦奋战的一年,是“命运的关键” 的一年。苏德战场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反法西斯战场,苏联红军承受 400 多万
装备最精良的法西斯军队的进攻,情况虽较上年度稍有好转,但斗争仍然是 十分艰难的。为此,斯大林元帅多次提出要英美两国在法国北部开辟第二战
场,借以减轻苏联战场上的压力。
在亚太战场,西方国家由于长期奉行绥靖政策,对日本帝国主义的进攻 缺乏准备,因此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接连失利,蒙受了重大损失。即使如此,
丘吉尔却和孤军作战时的情况大不相同了,如今有了苏联和美国两个强大的 盟国,英国可以得救了。正如他在回忆录中所写的:“人人都欣慰地看到,
作为一个国家,一个帝国,我们的生命不再有什么危险了”,“危亡的威胁 基本上消除了。”但对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丘吉尔却一直采取消极的拖延 态度。
当时,美国总统也在为苏联操心。罗斯福同他的参谋部一道拟订开辟第 二战场的计划,以便减轻苏联军队的负担。为了使这一计划得到贯彻,还特
派总统顾问哈里·霍普金斯和陆军总参谋长乔治·马歇尔将军前往伦敦同英 方讨论落实。为此,4 月 3 日,他给丘吉尔写了一封信。信中说:
“哈里和乔治·马歇尔所要告诉你的一切,均是我由衷之言。你我两国 人民要求开辟一个战场,以便卸下俄国人肩上的压力。两国人民很有智慧,
完全能够看到俄国人今天所杀死的德国人和所摧毁的装备比你我两国加起来 的总和还要多。即使还没得到全盘的成功,这毕竟是一个巨大的收获。必须
实现这个计划!只有这样,叙利亚和埃及才能转为安全。纵使德国人发现了 我们的计划,也毫不足惧。”
1942 年 4 月 8 日,霍普金斯和马歇尔将军奉总统之命抵达伦敦。他们带 来了一个内容详尽的备忘录;这个备忘录是由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所拟订并
经罗斯福批准的。这个《西欧作战计划》指出:“西欧被美国和英国选择为 发动第一次主要攻势的战场。只有在西欧,英美两国的陆上和空中的联合力
量才能充分发挥,而且也才能给与俄国最大限度的支持。
“发动这次攻势的决定必须立即作出,因为在许多方面都有必要进行大 量的准备工作。在这次攻势发动以前,必须牵制住西欧的敌军,同时还要运
用策略并组织突击,使敌人捉摸不定;这样作的结果会使我们获得有用的情 报,同时也得到可贵的锻炼机会。
“进攻的联合力量应该包括 48 个师(其中包括 9 个装甲师),英国应该 承担 18 个师(其中包括 3 个装甲师)。支援进攻的空军需要 5800
架战斗机, 其中 255O 架应由英国供给。
“问题的关键是速度。限制我们实行这个计划的主要因素是缺乏攻击时 使用的登陆艇以及缺乏从美国运输必要的部队前往联合王国的船只。在不影
响其他战场的主要行动的情况下,这些部队可于 1943 年 4 月 1 日前载运完 毕;但是,只有在
60%的运输工具不是由美国来负担的条件下,这项任务才 能完成。如果此项调动完全依靠美国船只,那么进攻的日期必将推迟到 1943 年的夏末。
“由于大约需要 7000 只登陆艇,因此目前的建造计划必须大大加快,以 达到这个数目。就目前来说,接待和调动大批美国陆、空分遣队的准备工作,
必须加速进行。”
这次同英国人会谈,使霍普金斯筋疲力尽,他病了两三天,但是马歇尔 仍抓紧时间和英国三军参谋长举行会谈。丘吉尔对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一直
持消极态度。他总是强调客观困难。在 4 月 14 日夜间,英美双方在唐宁街
10 号首相官邸举行的最后一次会议上,丘吉尔说:“在今后的两三十月内, 我们无法在没有支援的条件下来对付日本在印度洋上的海军力量。目前,我
们还没有完全了解美国海军在太平洋的意图和动向。在那个地区,首要的任 务是在航空母舰的飞机方面取得压倒日本人的优势。我们本身不久将有三艘
航空母舰前往印度洋,这三艘航空母舰在适当时候将同‘狂暴’号会师。” 英国首相虽然在口头上不反对开辟第二战场,但对于横渡海峡进攻大陆的时
间及其细节,一直强调“要视形势的发展和准备工作的进展而定”。
英国统治集团的传统政策是,尽可能借用他人之手进行战争。几个世纪 以来,英国都是利用殖民地国家的居民组织起来的军队去攫取新的殖民地,
并奴役那里的人民。在欧洲,英国凭借自己的金融和经济实力建立对敌斗争 的欧洲国家联盟,而主要承担斗争重担的步兵总是由参加联盟的其他欧洲国
家提供。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损失较大,丘吉尔和英国其他活动家引 以为戒,决心在这次反轴心国的战争中把主要重担加在同盟国的肩上。不过
应当指出,英国的空军和海军在战争中还是起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在保卫 英伦三岛期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丘吉尔政府在有了强大盟友之后,决定英国军队主要在近东和地中海地 区为自己的帝国利益进行殖民战争,而在欧洲大陆消灭德军主力的任务完全
由苏联承担。希腊记者 I·杰烈比在他的《丘吉尔秘密》一书中写道:“丘 吉尔希望苏联在战争中流血牺牲,希望在胜利时苏联已经完全筋疲力尽,无
法在欧洲和世界起首要作用。红军经过战争初期的短暂失利之后,已经成为 决定同盟国能否胜利的重要因素。这时,丘吉尔企图通过战争削弱苏联的想
法更加强烈。战争主要是在陆地上进行的,俄国人单独承担对德作战的重担, 他们期待形成钳形攻势夹击敌人。为了援助俄国人,本应在开辟东线战场的
同时重新开辟西线战场。斯大林焦急不安地紧急呼吁开辟西线第二战场,可 是丘吉尔却始终支吾搪塞。他希望俄国人孤立地同德国人斗。这样,不论战
争的结局如何,双方都将财尽力竭。”
按照丘吉尔的意图,英国应当主要在外围作战,用局部性的打击、海上 封锁、空袭工业枢纽和居民点等办法削弱敌人的实力,竭力避免在西欧同德
国主力激战,以免造成重大的实力伤亡。因此,从 1941 年到 1942 年,虽然 苏联政府一再提出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问题;但是,丘吉尔总是顽固地拒绝
这一正当要求。
然而,美国首脑对开辟第二战场的看法与英国却有所不同,他们出于对 战争全局的总体利益的考虑,同意开辟第二战场。罗斯福清楚,纳粹头目们
十分害怕第二战场,而开辟第二战场必将大大缩短战争进程并减少牺牲。因 此,1942 年 4 月,美国总统的私人代表哈里·霍普金斯和美国陆军参谋长马
歇尔将军,到伦敦同丘吉尔以及英国其他领导人讨论在西欧登陆的问题。当 时商定,1942 年小部分英美部队(初定 6 万人)首先在西欧登陆,然后在
1943 年再向西欧投入大部队。
这一决定是不符合丘吉尔的意愿的,因此没有多久他和英国的其他领导 人就拒绝执行这一决定。美国人认为英国人愚弄了他们。英国伊斯梅将军在
回忆录中写道,当时参加会谈的所有人都热情很高,没有一个人表示不同意,
“美国朋友带着错觉回国,他们还以为我们已经同意”于 1942 年和 1943 年 在欧洲登陆。原来丘吉尔故意迷惑美国代表。伊斯梅又说:“美国人会认为
我们在对美关系上背信弃义。”丘吉尔在开辟第二战场的问题上确实做出了 许多背信弃义的事,而且对苏联政府的背信弃义行为要比对美国政府的多得 多。
丘吉尔的私人医生,从 1940 年 5 月开始同他亲密相处长达 25 年的莫兰 勋爵写道:“丘吉尔花言巧语,千方百计地拖延开辟第二战场的这个不吉祥
的日子。”战时内阁秘书对莫兰说,拖延开辟第二战场是丘吉尔继“1940 年 取得成功之后的最大成就”。毫无疑问,秘书最能反映自己首长的看法。莫
兰指出,丘吉尔本人“从不宣扬他推迟进入法国的功绩,之所以对此保持沉 默,是不是怕后人责怪他拖延了战争进程”?
丘吉尔虽然不愿意在西欧采取重大行动,但是英国人民却希望自己的国 家诚挚地履行对苏联的盟国义务。英国进步党派和爱国人士,要求英国政府
履行开辟第二战场的诺言。全国各个城市在迅速开辟第二战场的口号下,举 行无数次的游行和集会。英国人民懂得,不履行对盟国的义务不仅对苏联,
就是对英国本身也是危险的。
在 1941 年 10 月举行的机器制造业工人代表会议上,一位工人在讲话中 说:“我们同其他各个企业的工人一样,对于政府没有采取一切可能手段支
援俄国感到无比忧虑。我们要大声疾呼地说出各个工厂企业的疑虑,那就是 政府正在出卖俄国,之所以没有开辟第二战场,就是因为政府内有哈利法克
斯分子、穆尔—布拉巴宗分子和马杰森分子①。我们警告政府,工人决不允许 出卖俄国,因为他们知道,出卖俄国也就是出卖他们自己。工人要求英国也
像俄国那样作出贡献,强烈要求立即开辟第二战场。”
为了盟国之间更好地协同作战,1942 年 5 月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访问 伦敦。他问英国政府,关于 1942 年从苏德前线至少诱开德军 40
个师的前景 如何。丘吉尔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详细地谈了西欧登陆的条件,海上警 卫的作用,空军对登陆的意义,谈了部队最好在加米瑟堡和布雷斯特地区登
陆,等等,但是绝口不谈登陆的时间和登陆军队的规模等具体内容。据美国 历史学家 G·菲律说,在 5 月 21 日至 26 日,英苏就第二战场问题进行会谈
时,丘吉尔“表现审慎、含糊。关于美国和英国准备在何时何地在西线反击 德国的问题,不作正面的肯定回答”。因为丘吉尔知道苏联外长要从伦敦前
往华盛顿访问,所以他建议莫洛托夫回国途中再在伦敦停留,那时他“将根 据华盛顿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情况给以具体回答”。
1942 年 5 月 30 日,苏联外长在同罗斯福总统及其顾问会谈时,美国政 府提出 1942
年开辟第二战场的问题。这次会谈时,由哈佛大学的斯拉夫语言 学和文学教授塞缨尔·克罗斯担任翻译。他的会谈笔记有如下记载:在莫洛
托夫提出第二战场问题之后,“总统问马歇尔将军,情况是否已经清楚,我 们可否告诉斯大林,说我们已经做好开辟第二战场的准备。将军回答:‘可
以。’于是,总统请苏联代表通知本国政府:‘我们希望在今年开辟第二战
① 这些人都是著名的反苏分子和臭名昭著的绥靖主义者。
场。’” 在同美国人继续会谈的过程中,以及后来同英国人的会谈中,三方都同
意发表公报,其中包括 1942 年美英两国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内容。美国官 方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学家深信 1942 年 5
月华盛顿会谈的成果,就是明确 了开辟第二战场问题。例如麦特洛夫和斯内尔写道,苏联已经得到“1942 年
开辟第二战场的肯定许诺”。罗斯福给丘吉尔的信中,说明了他为什么给此 许诺。他写道:“必须使苏联外长的出访带回一些实际的成果,并向斯大林
提交一份满意的报告。”从罗斯福 6 月 6 日打给丘吉尔的电报可以清楚了解 为什么必须这样做。总统的电报写道:“应当承认,我是在焦急不安地注视
着俄国前线。”
就在莫洛托夫出访之时,希特勒正在策划一场规模庞大的夏季攻势。其 目的在于“消灭苏联人全部残余的防御潜力,并尽量切断他们的主要供应来 源”。希特勒在 4
月 5 日发布的夏季攻势命令中指出,“为要达到这一目的, 我们的意图是守住中线,在北线则要攻陷列宁格勒。而在陆军的南翼前
线,则强行突破,直捣高加索。在开始的时候,现有的一切军队都要联合起 来,以供南部地区主要作战行动之用,目的是在顿河前面歼灭敌人,以便获
得高加索地区的产油区域,并跨越高加索山脉我们必须设法打到列宁格 勒,至少要使这座城市在我们重型武器轰击之下,达到无法再成为军需和交
通运输中心的地步。”
作为这次主要作战行动的准备,希特勒命令曼施泰因的第十一集团军占 领塞瓦斯托波尔,并将苏联红军从克里米亚赶出去。由陆军元帅博克率领下
的南方集团军群,为执行此项任务,已集结了 100 个正规师。分别编成 5 个 集团军,其中有 60 个德国师,其中包括 8
个装甲师,其余则为罗马尼亚、意 大利或匈牙利人的部队。在东线的 2750 架德国飞机中,有 1500 架已被派出 支援南方作战。
这一场大战役原来打算在 5 月底开始,但是,苏联人竟然先行出击了。5 月 12 日,铁木辛哥在哈尔科夫以南发动了一次猛攻,深深切进德国战线。但
是,他的南翼是脆弱的,德国的一系列进攻迫使他放弃了已经占领的一切地 方。这次“破坏性”的进攻,虽然使苏联红军伤亡惨重,但是却使德国人的
计划推迟一个月之久。当这场战役还在进行的时候,德国第十一集团军已开 始攻击塞瓦斯托波尔。经过一个月的围困和苦战,这个要塞终于陷落了。
丘吉尔也在焦虑地注视着苏德前线的激战。他最担心的是,如果苏联政 府在短期内得不到英美的军事援助,可能不愿单独对德作战,而同德国签订
和约退出战争。因此,他虚伪地许诺在 1942 年向苏联提供军援。苏联外长从 华盛顿返回伦敦时,英国政府同意在 1942 年内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但以后他
看到苏联战局逐步取得有利的进展,他又反悔了。丘吉尔在给苏联政府的《备 忘录》中写道:“我们正在为 1942 年 8 月或 9
月登陆一事进行准备事前 很难预料到时候能否具备实现登陆的条件,因此我们在这方面无法作出许
诺。但是,如果条件正常而又合理的话,我们将毫不犹豫地实施计划。”
丘吉尔和为他辩解的历史学家认为,《备忘录》中最重要的是附加条件
(“因此,我们无法在这方面作出许诺”),而肯定承担开辟第二战场义务 的部分毫无意义。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在《备忘录》的写法上故弄玄
虚,以便利用它作为背离苏英公报行为的辩护词。随同霍普金斯和马歇尔参 加 1942 年 4 月关于第二战场会谈的美国将军魏德迈写道:“英国人巧妙地进
行谈判,尤其发挥了他们善于运用多义词的特长,使写进公报的话模棱两可。 这是典型的马基雅弗利①作风。我不认为,欺骗是某一位与会者的个人特征。
但是,在谈判涉及国家利益的时候,我们英国同事的良心是有弹性的我 是在英国的最好时刻看到英国玩弄外交手腕的见证人。”
1942 年 7 月,丘吉尔和罗斯福没有邀请苏联政府参加而单独举行会谈, 重新研究他们在开辟第二战场问题上所承担的义务。在丘吉尔的鼓动之下, 他们决定
1942 年不在欧洲登陆,而进入北非。这粗暴地背弃了对苏承担的盟 国义务。英国的所有高级官员都对此怀有不安情绪。首相身边的官员、副外 交大臣卡多根②在
1942 年 7 月 7 日的日记中写道:“已经通知艾登大臣,首 相打算停止第二战场的准备工作并公开告诉俄国人。我们不能这样做,这样
做会产生不良后果。我们还必须做好准备,一旦苏军突破前线,我们应当毫 不迟延地溜进大陆。”
丘吉尔准备亲自向苏联政府通报上述决定。为完成这一微妙的使命,他 决定于 1942 年 8 月绕道开罗访问莫斯科。正是:心怀鬼胎访苏京,能言善辩
玩辞令。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章分解。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