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隋唐五代史

_23 史仲文(现代)
  (五)陵寝建筑艺术隋唐五代的陵寝建筑,以"唐十八陵"的规模最大,成就最高,成为中国古代陵寝建筑史上一座宏大的艺术宝库。
  初唐以前,古代帝王主要以"覆土封斗"的方式建筑陵墓,建筑艺术成就多掩埋于地下,地面建筑非常简陋。汉文帝首先"依山为陵",绕以环城,四面辟门,附近建有祭庙。魏晋南北朝的帝王陵墓,大多"依山为陵",但"不封不树",地面没有"寝宫"、祭庙和神道等建筑。隋代曾经国运大昌,但迅速崩溃,陵寝建筑亦无显著特色。唐代是中国最强大的封建帝国,在长达三个世纪的岁月中,前后共有21 个皇帝,数以千计的妃嫔、太子、公主、近臣修建陵园。除了武则天和高宗合葬乾陵、昭宗李晔葬于河南渑池、哀帝李璟葬于山东河泽外,其余18 个皇帝的陵寝都分布在渭河以北的群山之际。西起高宗乾陵,东至玄宗泰陵,绵延100 多公里,形成了山、林、水、路簇拥环绕,多数陵园相互顾盼的巨型皇家陵寝园林。
  唐十八陵中,只有高祖献陵、敬宗庄陵、武宗端陵、僖宗靖陵仍沿用"覆土封斗"的模式构建,其他均采用"依山为陵"的定制修造。地面建筑也随之丰富起来。格局包括墓室、献殿、寝宫、陵墙、四门、角楼、石狮、神道及富有寓意的石人、石兽等成对雕像,神道外端建有门阙。形成了艺术门类繁多、地上地下、陵园山区浑然一体的建筑艺术的荟萃之所。
  散落在各地的五代帝王陵墓,规制似唐,而且颇具特色,丰富了中国古代陵墓建筑的艺术内容。
  1。唐昭陵的建筑艺术特色昭陵是太宗李世民的陵寝。建在礼泉县九嵕山上。墓室筑于半山腰南麓,深约250 米,前后置5 道门。墓门顶部建有神游殿。整座陵园呈方形,四周有夯筑的陵墙,四角建角楼,各面陵墙正中开一门。南面为正门,门内建献殿,门外筑有土阙三对,其余三门各建土阙一对。陵园北门内建有"祭坛"一座,供举行祭祀大典之用。祭坛内立14 尊石雕像,东西庑廊陈放著名的"昭陵六骏"浮雕。这六匹骏马都是唐太宗李世民心爱的乘骑,曾与他一起冒枪林箭雨,驰骋沙场,为国家统一立过战功,所以李世民特令为之造像,置列昭陵。在这六件珍品中,有两块于1914 年被盗卖国外,现存美国费城博物馆。其余四块陈列在陕西省博物馆。陵园东西南三侧,遍布陪葬墓,现发现的有167 座。陪葬者除庶出皇子、公主、妃子外,大多为有功于朝的文臣武将。陪葬墓各自营建茔域,立碑,刻石,并有其后代子孙从葬,庞大的陪葬墓群成为昭陵陵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2。唐乾陵的建筑艺术特色乾陵是唐朝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则天合葬的陵墓,也是唐陵中规模较大的一座。乾陵位于陕西乾县西北的梁山上。梁山分为三峰,北峰最高为主,南面左右两峰较低,好似门阙,所以唐高宗选择这一天然有利的地形为自己营建陵墓。
  乾陵地宫建在北峰南坡上,凿山为穴,拔地高104 米。墓道南北向,斜坡式,宽约14 米,深入地宫。经勘查,墓道、墓门全用石条层层填塞,条石之间以铁栓嵌住,缝隙又熔铁水浇铸锢闭,上面再夯土覆盖。墓室距地面深约65 米,迄今内部无损。室内情况,有待发掘。
  乾陵地上建筑有些已不存在,遗存至今的也多有破损。地宫和主峰四周为陵墙,东西1450 米,南北1582 米,近于正方形。四面陵墙正中各辟一门,门外各有石狮一对,土阙一对。陵墙四角建有角楼。南门为朱雀门,门内与陵墓正对建有祭祀用的主要建筑--献殿。门外左右列石狮、石人各一对,再往南,左右排列着当时臣服于唐朝的国内少数民族首领及国外君王石像60座,石像的背部刻有国名和人各,从遗址看,当时曾覆以房屋。蕃酋像南面有一道门,门外有土阙一对。再往南即是延伸数里的神道。神道最南端是第一道门,门外筑有土阙一对。神道自南向北两侧列有:华表一对,飞马一对,飞马东西侧即是高约40 米的东西乳峰,峰顶各有高15 米的土阙遗址,当初可能为楼阁建筑。神道再向北有朱雀一对,石马五对,石人十对,碑一对(东为无字碑,西为圣述记碑)。这些石雕造型庄重,雕工精湛,是很有价值的唐代石刻艺术珍品。陵内原有房屋约200 间,现已不存在。陵内曾广植柏树,文献称为"柏城"。
  乾陵前有皇帝近亲、功臣等陪葬墓17 座。已发掘的有:永泰公主墓、章怀太子(李贤)墓、懿德太子(李重润)墓和中书令薛之超墓、燕国公李谨行墓等。墓内通道、墓室残存大量壁画,极有价值。
  永泰公主墓位于乾陵东南1500 米。地上墓台为方形截锥体,底边55 米,高11.3 米,夯土筑成。墓台周围有墓墙,墓墙东西宽214 米,南北长267米,四角建有角楼。南面墓墙中央有一对土阙东西而立,距离约30 米,为进园入口。入口外依次列石狮一对,石人两对,华表一对。以上地面建筑有些已毁坏,只留残址。
  墓的地下部分由墓道、甬道、墓室组成,总长87.5 米,其南北纵轴线位于地上轴线偏右侧。墓室位于墓台下方,深16 米,分前后两室,中间有甬道相连,甬道中有石门。前后墓室及甬道绘有精美的仕女人物题材壁画,墓室穹窿顶部绘日月群星图像,甬道顶部绘宝相花及云鹤图。墓道两壁绘有龙、虎、宫阙和两列仪仗队。
  3。五代帝陵的建筑艺术特色五代时期已经发掘的陵墓有,南京附近的南唐二陵(李璟的钦陵、李璟的顺陵)和成都前蜀王建的永陵。从陵寝的规制看,近似唐陵。
  南唐二陵均依山为陵,地下墓室分前、中、后三个主室,每室左右建有侧室。二陵之中钦陵规模较大,全长22 米。前室、中室用砖砌造,后室用石砌造,长方形棺座位于后室北部,各墓室四壁皆仿木结构式样,砌有柱、枋、斗拱,并绘有彩画。中室石门上还有浮雕。后室地面铺青石板,石上刻有江河之图。四壁涂深红色,室顶用石灰粉刷,上绘天象图,室顶用从东西壁上挑出的石板叠涩,然后上面再密排石梁。其他二室皆用砖砌成攒尖穹窿顶。永陵是五代前蜀国主王建(公元907-918 年在位)之墓。陵墓建在成都城西部。
  陵的外形为半球形上堆,直径80 米,高14 米,陵台四周下部砌有条石四层。墓室共长23.50 米,分前、中、后三室,各室相连,中间设有木门。三室结构相同,皆用石块砌成拱券14 道为肋,券上再铺石板。中室最大,长12.10 米,宽6.05 米,高6.40 米,为主要墓室,室中置须弥座式棺床,上面雕有精美生动的花卉、凤凰和各执不同乐器的乐伎舞女24 人。舞女、乐伎面部丰腴圆满,姿态优美。棺床东西两侧有面相威武的石刻甲士12 尊及铁牛、铁猪各一尊面向棺床而立。这些陵墓雕刻都是极有价值的五代石刻艺术佳品。后室末端有一大石床,上置王建石刻坐像及哀册、谥宝等物。
  此陵最大特点是,墓室地面与室外地面相近,几乎是平地起坟,非常罕见,可能是为了避免雨水渗入。
  (六)园林艺术我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大体上分为五个时期,即殷末周初的萌芽期、秦汉之际的生成期、魏晋南北朝的转折期、隋唐两代的兴盛期,以及宋至清末的成熟期。
  隋唐的木结构建筑在技术和艺术方面已达到完全成熟,反映大自然山水风景之美的山水画已成为独立的绘画门类,描写自然风光的山水田园诗歌大量涌现。在这如此雄厚的物质基础和文化繁荣的社会条件下,隋唐的园林建造达到了全盛阶段。极具"皇家气派"的皇家园林,造园艺术大为提高的私家园林,兼具城市公共园林性质的寺观园林,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和艺术水平,构成了隋唐园林发展的庞大体系。遗憾的是,这些优美的园林均已无存,我们只能从历史文献及有限的资料中去了解它们的原貌。
  1。美如仙镜的皇家园林隋开皇二年(公元582 年),另建新都--大兴城。在建城的同时,也同步开始了水系工程的整理与修建,先后开凿了龙首渠、清明渠、永安渠、黄渠引水入城,并疏浚漕渠故道,开凿自大兴城至潼关长达三百里的广通渠,基本解决了城市供水、宫苑用水和水路运输,同时也为园林的建造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在此基础上,隋文帝杨坚于大兴城北建造了大兴苑。隋炀帝于大业元年(公元605 年),在汉魏洛阳故城以西约8 公里处营建东都洛阳,并利用洛阳优越的水利条件和运河之便,开渠引来谷水和洛水,在城西修建了规模极其宏大的"西苑"。
  公元618 年李渊代隋,建立了唐朝,改大兴城为长安,仍以此为都。除继续进行了城市建设外,又进一步修建和完善了隋代水利工程。在园林建造上除保留和继续修建隋大兴园(唐改名为禁园)、西苑(唐改名神都苑)外,唐太宗又于贞观五年(公元631 年)修造了行宫御园九成宫,贞观八年修建了大明宫,贞观十八年修建了离宫御园华清宫。此后,唐玄宗李隆基于开元二年(公元714 年),在长安城内兴建了兴庆宫,随后又在城东南隅修复扩建了曲江池和御苑芙蓉苑,并于城东北部和东侧修筑御用夹城通道,将城东北的禁园、城东的兴庆宫和芙蓉苑连在一起。以上众多皇家园林大多在隋代、唐初和盛唐修建。唐代皇室游园生活多样化,园林的规划布局也各具特点,形成了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三个类别。
  大内御园主要有西苑、禁园、大明宫、兴庆宫。
  西苑在洛阳城西侧,始建于隋大业元年(公元605 年),与洛阳城同时兴建。它方圆100 公里,地势为一片略有起伏的平原,洛水、谷水和涧水从苑中流过,水源非常充沛。园内分山海区、渠院区、无水宫室区、山景区等几大部分。每一景区都各成体系,同时又相互联系映带。其中尤以山海区和渠院区最具特色。
  西苑的布局以人工开凿的大湖--"北海"为中心,湖面周长十余里,湖中有用木石筑成的蓬莱、方丈、瀛洲等岛山,山高达35 米左右,上面分别建有通真观、习灵观、总仙宫、风亭、月观等台观殿阁。湖的北面有龙鳞渠,渠水婉蜒曲折流入湖中,沿渠建有16 院,院院有名,各院自成一组建筑。院外有水渠环绕,院内植杨柳修竹、名花异草。秋冬之际以彩锦结花缀于其上,池沼之内结彩锦为荷,色败即换。各院住四品夫人一位,美人20。各院东西南辟3 门,各门皆临渠而开,渠上架桥。此外,苑中还开凿有五个小湖,东为翠光湖,南为迎阳湖,西为金光湖,北为洁水湖,中为广明湖。湖中皆积土石为山,山上构筑亭殿。各湖之间开有沟渠并与北海相通,水深数丈,能通行龙凤舸,隋炀帝常泛舟湖中。
  据记载,隋炀帝建西苑之时,曾诏天下各方送花木鸟兽入苑,苑内金猿青鹿动辄成群,草木鸟兽繁息茂盛。为便于皇帝游园,又自京城开御道直通西苑,道旁植高柳长松。
  从上述可见,这座以水景为主的园林当初是经过周密规化、精心安排的。园中水景龙鳞渠、北海、曲水池、五湖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河湖体系,它不仅具有观赏作用,而且还起着组织园林空间和各景观的艺术作用。16 组建筑群以渠水为纽带,联成一个有机和谐的大景区,景区之中各院又自成一个独立小景区,园中有园,这种构图方式是前代所没有的。水系与山体的结合,又构成了层次丰富的立体式山水空间。西苑这座秀美的园林的建成,标志着我国古典园林已步入全盛时期。
  禁园位于长安宫城北面(隋为大兴苑),东西27.5 公里,南北23 公里。南面苑墙即长安的北城墙,北至渭河南岸,东临浐水,西面包括汉长安旧城。苑中树木茂密,建筑疏朗,皇帝多在此游憩娱乐,狩猎放鹰,此外还兼驯养野兽、马匹,供给宫中果菜鱼禽。苑内有鱼藻宫、九曲宫、望春宫、梨园等24 处重点建筑。
  著名的"鱼藻宫"在大明宫正北。引灞水入"鱼藻池",池中堆筑山岛,岛上建鱼藻宫,皇帝常在此宴乐或观彩舟竞渡。
  东内苑在大明宫东南隅,南北1000 米、东西约500 米,苑内有龙首殿、龙首池及教场、马坊、马球场等。
  大明宫是一座相对独立的宫城,面积约32 公顷,位于长安城外东北的龙首原上,地势居高临下,气候凉爽宜人。站于此处,长安市内街道坊市皆了如指掌。宫城南部为宫廷区,北部为苑林区。林苑区地势低下,中央有分东西两他的太液池,中间以3 米宽渠道相连,面积约1.6 公顷,池中有蓬莱山,山上广种花木并建有亭阁。
  兴庆宫位于长安城内东南面的兴庆坊,原为唐玄宗李隆基做太子时的府邸所在。公元714 年改建为兴庆宫,开元十六年(公元728 年)玄宗皇帝移居此宫听政。宫的北半部为宫廷区,南半部稍大为苑林区。
  苑内中心有一长圆形湖,面积约1.8 公顷,经龙首渠引浐水入湖,湖中植有荷花、菱角等,玄宗与杨贵妃常泛舟湖上。湖西南有花萼相辉楼和勤政务本楼两座主要建筑,楼前广场遍植柳树。湖东南有长庆殿、长庆楼等建筑。苑内种有上百种杨贵妃喜欢的牡丹。湖东北有一土山,山上建"沉香亭",亭周围牡丹尤其出色,玄宗与杨贵妃常到此亭赏花。
  华清宫为离宫御苑,位于今西安以东35 公里的临潼县,由宫廷区和苑林区组成,周围随山势筑有廓墙。宫廷区为一长方形宫城,坐南朝北。宫城分中、西、东三部分。中部由此向南有左右朝堂,弘文馆、修文馆。入津阳门,有前殿、后殿,再向南为内廷。内廷除殿宇建筑外,还建有16 处温泉浴池,即"十六汤"。西部有功德殿。东部主要有瑶光楼和飞霜楼,向南有莲花汤(又名九龙汤),是玄宗皇帝的御池,也是杨贵妃赐浴的地方。此池建筑豪华考究。另一御用汤池为"长汤",面积有数十间屋之大,池中用玉石雕成莲花状喷水口,汤中垒瑟瑟(珠宝名)及沉香(香木)为山,状似瀛洲、方丈。宫城之外筑有罗城一重,东部为嫔妃居住的宫院,西部为百官邸宅及衙署区。
  苑林区为骊山北坡山岳风景地带,沿山势地貌,规化出各具特色的景区景点。山麓遍植若干花卉、果木,修有马球场、赛马场。山腰地势险峻,有溪谷、瀑布,山林之中放养驯鹿。山顶朝元阁及其侧老君殿为道观,御道循山而下直抵宫城昭阳门,途中建长生殿供皇帝进香前斋戒沐浴。相传唐玄宗与杨贵妃曾于七巧节在此殿内海誓山盟,愿生生世世永做夫妻。白居易的《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记述的就是此段佳话。
  曲江池位于长安城东南隅,隋初曾引黄渠之水而入,扩大了曲江池的水面,隋文帝改名芙蓉池。唐开元年间又重修,池水更加充沛,复用曲江池旧名。池南有紫云楼、彩霞亭和芙蓉园,西有杏园、慈恩寺。芙蓉园隋代为御园,唐初曾赐与魏王李泰,后又赐东宫,开元之时又改建为御苑,平民百姓不得进入。
  开元前,曲江池不同于皇家园林和私人园林,平民百姓春天踏青、重阳登高,天旱祈雨,平时游赏都可到曲江进行。其中尤数中和节(二月一日),上巳节(三月三日),重阳节(九月九日),最为热闹。此时皇帝率嫔妃到曲江游玩并赐宴群臣,沿岸张灯结彩,池中游船画舫,百姓熙攘,车马填塞,长安城中几乎半空。这种在城市里面具有公共游览性质的园林,在封建社会皇权占统治地位的时代,是非常罕见的。
  2。清雅简素的私家园林自魏晋南北朝私家园林兴起后,发展至唐代更加兴盛。城市私园,郊野别墅园广泛兴建,其造园水平、艺术特色都有很大提高。唐代私家园林多集中在长安和洛阳两地,当时公卿贵族几乎皆有园林。在长安城南杜曲、樊川一带,园林方圆达数十里,泉石胜景,布满川陆。陪都洛阳有伊、洛二水穿城而过,城中沟渠纵横,水源丰富。达官贵戚凿池引水,置宅筑园之风不亚于京都长安。李格非在《洛阳名园记后》中记载:"园囿之兴废,洛阳兴废之候也。且天下之治乱,候于洛阳之盛衰而知,洛阳之盛衰,候于园囿之废兴而得。"江南地区的私家园林在隋唐之时虽无六朝兴盛,但扬州、成都等地,也都存在相当数量风格独特的园林。
  隋唐之时的私家园林,因大多建在城中和近郊,因此面积一般较小。在造园风格上,皇亲贵族、官僚世家的园林豪华绮丽,建筑物较多,士人园林则清新幽雅,简朴素淡,自然野趣较浓。士人园林的这一特点,对北方园林影响很大,后来一直是中国园林的重要特色。在造园手法上,因园林面积所限,所以更多地偏重象征性手法和借助于想象。在穿池堆山,模山范水上努力追求小中见大,此时用单石代山的作法更为普遍。山池是城市私园必不可少的主体景观,"山池"二字一度成了私园的代名词。为突破高墙深院造成的视觉局限,城市私园往往在靠近楼阁或在假山上建亭,以作远眺之用。此外郊野之园、文人之园,唐时已集观赏性和日常生活为一体,相互统一,相互渗透。如白居易曾对自家的洛阳私园做了这样的描写:"十亩之宅,五亩之园;有水一池,有竹千竿。勿谓土狭,勿谓地偏;足以容睡,足以息肩。有堂有庭,有桥有船,有书有酒,有歌有弦。有叟在中,白须飘然,。。时引一杯,或吟一篇,妻孥熙熙,鸡犬闲闲。优哉游哉,吾将终老于其间。"文人造园不仅继承了搜集奇花异草以做观赏的传统,而且取花木之品格以言志,如取松柏之高寒不凋,取梅花之冰清玉洁,取青竹之虚心劲节,取莲花之不染、不妖。
  唐代著名的私园很多,如白居易的庐山草堂。王维的"辋川别业",李德裕的平泉庄,杜甫的浣花溪草堂等等。
  3。吸引平民的寺观园林唐代佛教和道教在统治者的倡导、扶植下获得空前发展,寺院经济实力越来越大,寺庙道观遍及全国。一些大的寺院建筑规模极为宏大,除殿堂、寝膳、客房外,园林也逐渐成为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唐代对城市居民的管理实行严格的坊里制度,平民百姓不但没有活动游览的自由,而且也无进行这一活动的场所。在园林被统治者垄断独享的情况下,市民活动的唯一场所只能是遍布城郊的宗教寺观。平时市民可随便入寺观之内上香拜佛,聆听俗讲,也可到此以文会友,观赏壁画。遇到宗教节日,各种法会、斋会、精彩的杂技舞蹈表演,众多的商人摊贩,使寺观内外异常繁闹,大批市民涌到寺观。宗教寺观为宣传教义扩大影响,便努力创造条件改善环境吸引香客和游人。
  唐代长安、洛阳几乎每一寺观之内都种有花草树木,其中尤以牡丹最多,有些寺院还开渠引水,凿池筑山,形成了寺观园林特有的清幽之美。如长安著名的慈恩寺,花木繁茂,山池秀美,寺中牡丹、荷花闻名京城。当时到慈恩寺赏牡丹、赏荷花已成一种风气。此外,唐代全国的名山大川,也大多被佛、道二教所占,在这些风景优美的名胜区所建的佛寺、道观,即是宗教活动的中心,同时又是风景游览的胜地。
  七、隋唐五代的工艺美术远在若干万年前的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便开始了石、玉、骨、角等工艺品的制作,经历了商周奴隶社会第一次发展高潮和封建社会初期秦汉时代的空前大发展,至唐代工艺美术品的生产达到了全面的繁荣。唐王朝出现前夕,隋文帝杨坚于公元581 年建立了隋朝,完成了南北统一大业。由于社会环境较为安定,隋代在经济有较大发展的同时,工艺美术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白瓷的烧制成功,护胎釉技术的运用,丝织印染的集中统一管理,统治者对金银器、漆器等高级工艺品奇巧豪华的追求等等,为唐代工艺美术的繁荣兴盛奠定了基础。
  唐代作为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社会安定、民族团结,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人们思想解放。在这样的环境中,唐代的工艺美术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空前的成就。金银器以其空前的产量,精巧的设计,优美的造型,独特的装饰著称于世;空前绝后的铜镜艺术;著名的越窑青瓷,邢窑白瓷,举世闻名的唐三彩,花釉瓷的创烧成功;超越两汉的金银平脱、螺钿工艺,雕漆工艺的创造发明;丝织品中纬锦织造新工艺及"锦上添花"佳品等等。唐代是我国工艺美术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阶段,具有明显独特的艺术风格。它一扫汉魏六朝神秘色彩和宗教气氛,明显带有追求清新自由思想的倾向;它打破了古朴规整的装饰,刻意追求清新活泼的艺术风格;它改变了以动物纹样占主导地位的传统,广泛采用生动舒展,富有生命力的花草图案,从而形成了面向自然,面向生活,博大清新、华丽丰满的时代风格。
  唐朝经过"安史之乱",国势日衰。唐灭亡后,出现五代十国的割据混乱局面。这一时期在工艺美术上能够取得一些成就的,只有社会较为安定的西南前后蜀和东南的吴越。如吴越"秘色窑"烧制的精美瓷器,著名的蜀中锦等。
  (一)金银器隋唐五代的金银器,以其精美的工艺和宏大的生产规模,在历史上享有盛誉。近代以来,随着考古发掘的增加和科学研究的深入,人们进一步发现,隋唐五代的金银器无论在生产技术、制作工艺,还是在造型和纹饰方面,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成为中国工艺美术发展史上最有成就的一个历史时期。
  1。精湛的制作工艺隋唐五代的金银器生产,以盛唐时期规模最大,工艺最精。究其原因,具有四个方面的重要条件。一是盛唐时期生产力高度发展,政治、经济、文化、中外交流空前繁荣,为金银器的生产提供了综合国力的保证。二是王公贵族的"金银器为食可得不死"的迷信思想以及追求富贵奢华的强烈欲望,成为金银器生产的消费动力。三是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金银的冶炼技术、制作工艺、装饰技巧等,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使金银器的精工细作成为可能。四是唐代黄金白银的产地和产量急剧增加,当时全国已有贡金产地70 处,白银产地67 处,这就使金银器的大量生产有了物质保证。
  在封建社会,金银器是高级消费品。至隋唐,王公贵族的消费欲望已膨胀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都离不开金银器。据《旧唐书·尉迟敬德传》载:初唐时,李建成、李元吉预谋杀害李世民,"密致书以招敬德","赠金银器一车"。永徽六年(公元655 年),高宗想拉拢长孙无忌立"昭仪武氏为皇后",密"赐无忌金银器各一车"。睿宗时,其子李隆基为铲除太平公主,"赐功臣金银器各一床"。玄宗开元十七年(公元729 年),吐蕃献"金胡瓶、金盘、金碗、玛瑙杯各一",金城公主又"别进金鸭盘、盏、杂器物"等。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 年),"吐番遣使贡方物金银器数百事,皆形制奇异。"唐敬宗时,淮南节度使王播一次进奉大小银器3400件。当时,在长安、洛阳、扬州的市面上,还有很多店铺专门出售金银器。从考古发掘中得知,仅隋代的李小孩墓,就有金杯、银杯、银筷、银调羹、金项链、金手镯、金戒指等十几件之多。隋代的李静训墓,竟然出土了几十件金银器。尤其是那串镶有28 颗宝石的金项链,造型之美、工艺之精,反映出隋代金银器工艺的高超水平。唐代发掘出来的更加丰富,仅1970 年和1982年的两次发现,就足以令人惊异。1970 年在西安南郊何家村,发现了唐代一个贵族的两瓮窑藏文物,其中有金银器270 件。计有碗、盘、盆、壶、罐、盒、熏炉、熏球、钗钏首饰等。1982 年,在丹徒丁卯桥出土了银器950 多件。隋唐五代的金银器,不但数量称巨,而且艺术价值也非比寻常。隋代以前的金银器,以素面为主,较少纹饰;工艺技术较为简朴,造型款式缺少变化;实用价值强于艺术价值。而隋唐的金银器,在兼顾实用的前提下,更加讲究造型的多变、纹饰的俊美、技术的精湛、工艺的高超,成为富有审美价值的高级工艺品。
  唐代的金银器生产是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因为生产发达,出现了"官作"和"行作"。皇室使用的金银器,都是由少府监中尚署的"金银作坊院"所产,当时称之为"官作"产品。"行作",即民间金银行工匠制作,质量较差。
  唐代金银器的制作工艺,已较前代大力提高,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传统的锤打技术,是最早的制作工艺。金银的冶炼、鎏金、镶嵌、镂孔、线雕等技术,在春秋时也已出现。在秦代,工匠们已综合使用铸造、焊接、掐丝、嵌铸、锉磨、抛光、多种机械连接、胶粘等工艺。唐代全面继承了前代的制作工艺,技艺更加精湛、熟练、全面,仅金的加工方法就发展到14 种,即销金、拍金、镀金、织金、砑金、披金、泥金、镂金、捻金、戗金、圈金、贴金、嵌金、裹金等,并创造出切削、铆、大焊、小焊、两次焊、掐丝焊等新的造型工艺。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唐代制作的盘、盒、碗等金银器皿,都有车床切削加工的痕迹,螺纹匀密清晰,起刀点和落刀点明显,刀口跳动也历历可见。有的小型金盒上面,螺纹的同心度很高,说明当时已有简单的机械车床,切削加工已趋成熟,而且许多器皿集多种工艺技术为一身。这些都是唐代在金属制造工艺方面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唐朝衰落以后,大部分地区因战乱的影响,手工业的发展呈现停滞状态,只有在相对安定的西蜀和南唐地区,才有着一定的发展。1942 年在成都西郊发现的王建墓中,出土了奁盖、蝶形盒、碟、钵、剑鞘、颐托、搔手、小兽等十余种五代的金银器。说明五代的金银器生产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2。精美的造型和纹饰造型和纹饰,最能显示金银器的艺术性能。尤其是唐代的金银器,品类繁多,造型精美,纹饰丰富,艺术品位很高。唐代金银器的种类包括餐饮、妆奁、首饰、器用、鸟兽、花草等几十个品种。较为常见的有碗、盘、碟、杯、筷、壶、盒、匜、俎觞、鐎斗、熏炉、手镯、戒指、项链、饰花等。其造型,或因物象形,或变换款式,或加以剔透,或多样结合。富有清新活泼的气息。其花纹一般以动物纹、狩猎纹、忍冬草、蔓草、祥云、鸟兽、葡萄、莲花、宝相花等为饰。并在布局和结构上注重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图案主从的关系,构思精巧多样。唐代的金银匠师们,还大胆地吸收外来的装饰经验,巧妙地加以运用。如"舞伎八棱金杯",每一面都用高浮雕工艺做出一对深目高鼻多鬚的北方少数民族容面,显得新颖别致。
  唐代金银器的造型和纹饰,在不同的时期也有不同的特点。
  高祖至高宗时期(公元618-683 年),因太宗颇重节俭,世风不奢,器物的种类和数量较少。食器以碗、盘为主,饮器以杯、壶为主,药具有铛。造型多为圆形、八角和多角型器口。器壁较厚,装饰面的分割多为9 至14瓣。构图以点装和满底装为主,这种构图方式在唐代长期使用。图案中动物类形象较少,以龙凤类为多。植物花纹有折枝花、小簇花、串枝花、花结、团花等,吸收了中亚、西亚的不少经验。
  武则天至玄宗时期(公元684-755 年),国力强盛,奢靡之风顿起,官宦之家争相崇尚金银器物,致使金银器的种类和数量大为增加,出现了宗教用具、炼丹用具和杂器等新的种类。造型仍以圆型为主,多曲、多瓣、桃形器口开始出现。装饰面区大量采用6 或8 等份,构图多用散点装饰。动物形象除龙凤外,出现了飞狮、天鹿、天马、独角兽、犀牛、猴子、熊、龟、孔雀、鸳鸯、鸿雁、鹦鹉、练鹊、白头翁、鸂鶒、绶带鸟、蜂蝶等。植物以忍冬、莲叶、石榴、核桃、柿子形状组成,并赋予吉祥的寓意。如"连生贵子"、"多子多孙"、"事事如意"、"多福多寿"等。图案中的小簇花、串枝花的花头均结为一簇。团花、花结纹样繁多。折枝花的花叶、枝茎清晰美观。从器形和纹样上看,已经完成了民族化的过程,很难辨识外来因素,这一时期的金银器成为盛唐时期金银器工艺的艺术典型。
  肃宗至宪宗时期(公元756-820 年),由于遭受"安史之乱"的洗劫,生产破坏,因而也影响到金银器。此期金银器种类主要是食器和饮器,数量较前后各期都少。但造型和纹饰仍有特点。盘类多为三足,器形变大,出现椭方、龟背等形制,海棠口较为多见。双鱼壶等仿生器物开始出现。装饰面区多采用多层结构的6 等分法。构图中已见不到单点式。动物形象中,神兽极为少见,禽类多成双成对,摩羯纹已经成熟。植物纹簇花以多朵式为主,簇花与折枝花的区别已经消失,同向团花科发展。
  穆宗至哀帝时期(公元821-907 年),国力衰微,政局不稳,大唐已日渐没落,生产亦不景气,但前代的技术和经验为工匠艺人所继承和吸收,金银器的种类趋向繁杂,仿生器物增多,出现了高圈足,陪葬品微型化,装饰面多采用四或五等分。纹饰中出现了人物故事,摩羯纹普遍应用。十字纹折枝花首次出现。
  唐代的金银器生产,经由初唐时期的恢复发展,繁荣昌盛于盛唐时期,"安史之乱"后开始衰落。其间,金银器的产量无法确知,但其艺术价值却深为世人推崇,尤其是那些罕见的精品,例如:1982 年,在丹徒丁卯桥出土的银器中,有一件构思奇特的"涂金龟负论语玉烛"。此器是古代行酒令的器具。玉烛的基座为一银龟,昂头曲尾,背负一圆筒。筒上刻有龙凤和卷草,并有"论语玉烛"四字。筒内放有银质酒筹50 支,每支酒筹上都刻着《论语》章句。因圆筒像蜡烛,故称为"玉烛"。"舞马衔杯银壶",造型为皮囊状,壶体两面各有一匹浮凸的舞马,遍体鎏金,颈系彩带,嘴上衔着一只金杯,前腿直立,后腿曲膝,扬首摇尾作跳舞姿态。据史书记载,每逢节日庆典,唐玄宗都要举行盛大的宴会,并表演歌舞百戏,马舞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唐郑处海《明皇杂录》记载:唐玄宗命各地选善舞之马数百匹,配以舞曲驯之。"千秋节"(8 月5 日为玄宗生日,立为此节)宴会之上,舞马身披锦绣,络以金银珠宝饰物,在"倾杯乐"舞曲声中,舞马时而奋首鼓尾,纵横应节;时而腾跃三层板床,旋转如飞。或令壮士手举一榻,马舞于榻上,"舞马衔杯银壶"上的舞马衔杯图,正是当时庆典场面的真实写照。从银壶的皮囊式造型还可看出,它吸收了西域游牧民族工艺器皿的艺术风格。
  在日本奈良市一个收藏文物的正仓院内,有一只制作精巧、小巧玲珑的银制熏球。表面为圆球体,球内全部镂空,雕成各式各样的图案,中间分为上下两层。球体内有一只盛放香料的小碗,支在三重铁圈上。装置采用了罗盘的原理,小碗能够灵活转动,不管熏球位置如何,里面的小碗永远保持水平状态,香灰和火星绝不会漏到衣物上。这件器物,由日本的"遣唐使"从长安带回,至今已保存千年以上,成为中日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这些制作考究的金银器制品,真实地反映出唐代高超的金银器制作工艺。五代时期,天下纷争。不少北方的工匠师逃至南唐、西蜀,继续从事着他们的创造性生产,致使五代时期的金银器制作也有所发展。1942 年在成都西郊王建墓出土的金银器中,有一件透雕银奁盖,为正方形,边长约33 厘米,主图为双狮滚绣球,卷草式网状底纹,其上散缀着小花,双狮周围有小鸟、雏凤和云纹等装饰。表现出奇妙的构思和高超的制作工艺。
  (二)铜镜我国铜镜的发展历史大致可分五个时期。一、早期铜镜(约公元前2000-前781 年),自"齐家文化"到春秋早期。二、战国铜镜(约公元前475-前221 年):这是中国铜镜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三、汉代铜镜(公元前206-公元188 年):中国铜镜发展的第二个高峰。四、唐代铜镜(公元618-960 年):中国铜镜发展史上的鼎盛繁荣时期。五、晚期铜镜(公元960-1279 年):宋金时期的铜镜。
  隋唐时期由于国家的统一,经济的复苏与繁荣,人民生活安定富足。铜镜作为一种具有艺术特征的日用品,在日用需求和深厚传统的基础上,以其丰富广泛的题材、花式各异的造型和清新明快的构图,迎来了铜镜发展史上的极盛时期。
  隋朝由于为时短暂,在铜镜的制作上基本没有自己的风格,而主要以六朝形式为依据,并广泛采用汉代铜镜的式样制作。铜镜的纹样多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这"四神"和十二生肖为主。
  1。唐代铜镜制作的基本状况唐代铜镜制作的繁荣及高峰期的出现,有两个方面的直接原因。一方面,当时瓷器生产已经普及,许多日用生活品由铜器过渡到了瓷器,因而使铜器的工艺制作技术集中到铜镜上。另一方面的原因是社会风尚的推动。当时铜镜除了用于生活中的照面外,同时又是皇室赏赐百官、国际交往以及人们相互赠送祝寿的礼品。在这种社会风尚的促进下,铜镜的制作越发精益求精,涌现出很多具有高超艺术水平的制品。据记载,唐代每年都有两个造镜的高峰期,一是沿袭传统的端阳节造镜风俗,再就是八月五日的"千秋金鉴节"。八月五日是玄宗的生日,玄宗即位后将此日定为"千秋节"。是日,群臣纷纷向皇帝祝寿,除献甘露寿酒外,还以制作精美的铜镜作为祝寿佳品奉献,同时相互之间也以铜镜彼此赠送,所以"千秋节"又称为"千秋金鉴节"。唐代铜镜在造型、纹样、品种及铭文方面都突破了汉魏六朝规格化的程式,呈现出焕然一新、生动活泼、雍容华丽的艺术风格。较为突出的是,铜镜的图纹此时与其他物品的图纹一样,都开始大量采用生活气息浓厚的花草、鸟兽题材。这种把自然界中的美丽花鸟作为主要欣赏对象的倾向,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思想意识的开放,这与汉魏六朝时期人们在对天、神崇拜的宗教观念基础上形成的,以现实和想象中的动物为纹饰主体的手法截然不同。
  唐代铜镜纹样的发展大致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隋至唐初,图案多以四神、十二生肖、瑞兽、海兽、葡萄等为主。第二阶段是唐高宗至唐德宗时期,鸟兽、葡萄纹样逐渐稀少,鹤衔瑞草等花鸟、花卉、盘龙、人物故事图案大为流行。如装饰精美的双鸾衔长绶、宝相花、缠枝花、狩猎、打马球等。第三阶段是唐德宗以后,铜镜制作开始衰退,流行的八卦镜、万字镜、素镜等,完全失去了盛唐铜镜的富丽堂皇、绚烂多彩的风格。从铜镜装饰发展的这一侧面,可以看出唐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兴衰变化。
  2。唐代铜镜的纹饰特色唐代铜镜的纹样图案异常丰富,大体可分以下几种。
  海兽葡萄纹。这是一种具有外来文化色彩的装饰图案、葡萄自汉代始由波斯传入中国,其后便作为一种装饰图案逐渐流行,发展到唐代仍是一种重要的纹饰品种。这种图案以葡萄的枝叶果实为主要花纹,恰当地与海兽、狻猊(suān ní,传说中的一种猛兽。)、鸟、虫组合在一起,并以满花的形式装饰于铜镜的背面。葡萄纹饰多采用浮雕形式,镜体厚重,制作精巧。如1965 年前后在西安出土的"海马葡萄镜",长沙出土的"禽兽葡萄镜"等。这种铜镜陕西、河南出土较多,南方发现较少。
  花鸟纹。此类纹样是唐代铜镜中的代表,图纹布局主要以花枝和鸟雀组成。有雀绕花枝的小串枝花鸟,散装花鸟,其中尤以四鸟四花枝相间环绕的图案最为流行。鸟类有乌雀、鸳鸯、孔雀、鹦鹉、喜鹊等。鸟的姿态各异,有的展翅飞翔于花枝之间,生机盎然;有的双双足踏花朵之上,展示着生活的康乐美好;有的口衔同心结,成双成对,象征爱情的幸福美满。镜子四周点缀以蝴蝶、蜜蜂、蜻蜓等昆虫,内外图纹相映成趣,构成一幅自然情趣浓郁的优美图案。对称花鸟镜的图案基本上是两只鸟雀左右对称,挟镜钮而立,镜钮上下配置各种花枝图纹。此类铜镜虽系对称式,但也多为相似对称,图案在规则中富有变化,生动活泼。在鸟兽纹样中双鸾衔绶纹是盛唐时期非常流行的图案。如"双鸾衔绶纹镜",镜面有左右对称的鸾鸟,双翅舒展,长尾高翘,脖颈弯曲作舞蹈状,鸟嘴衔有向上飘动的双穗长绶带。相传鸾鸟形似五彩长尾山雉,高兴时喜欢起舞做乐,见之则天下安宁,所以古时把它看成一种吉祥禽鸟。"绶"与"寿"同音,以此喻吉祥长寿。
  花卉纹。此类纹样也是唐代铜镜中的主题图案之一。常见的有牡丹、莲花、宝相花等。初唐流行的多为小团花镜,镜中图案一般是六朵团花环绕成圈,锦团花簇,富丽庄严。及至盛唐,题材变得广泛丰富,花卉形态由图案化逐渐趋向写实,布局也由紧密繁缛变得开放活泼。有的花卉图案由4 种共8 朵瑞花组成;有的由雍容华贵的4 朵大花组成;有的由4 组并蒂大瑞花组成,还有的由两种不同形态的花枝交错环绕。这些花卉,或含苞欲放,或蓓蕾初绽,或绽蕾怒放,姿态各异,不拘一格。此外,花卉镜中还有以连理枝、并蒂莲、交欢草、同心结等图案装饰的,以喻夫妇生活幸福美好,爱情忠贞不渝。
  人物故事和神话传说纹。此类纹样也是唐代铜镜中较为普遍的图案。以社会日常活动为装饰题材的有马球、狩猎等,表现神话传说的有伯牙弹琴、孔子问荣启期、王子晋吹箫引凤、真子飞霜、嫦娥奔月、飞仙等。此外,还有盘龙纹、走兽纹、表号纹等。走兽纹有盘龙、龙虎、狻猊、嘉禾瑞兽等。唐代盘龙纹与我们今天所常见龙的样子已大体相似了。龙体常作单体蟠曲状,神龙跃入苍穹,吞云吐雾,姿态万千,气势雄伟,劲健有力。表号纹有四神、八卦、十二生肖等。"四神"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是汉代的传统纹样,隋和唐初较多采用。唐代佛教盛行,并且崇尚道教,所以在铜镜的纹样上也多有反映佛道二教内容的题材。
  唐代铜镜在纹样的组织安排上,主要有以下五种类型。一是对称式。这是最为流行的一种图式,图案大体上采取相似对称的方法安排,如对鸾、对舞狮、人物花鸟、鸾衔瑞草、嘉禾瑞兽等。二是散点式。宝相花多采用此种组织方法。三是单独式。常见如龙纹、万字纹、鸾鸟纹等。四是旋转式。如双鹦鹉、连枝宝相花等。五是满花式。主要为海兽葡萄纹。
  唐代铜镜上的铭文多采用五言七言诗句,或用骈体四言或四六对偶句。
  如具有赠别纪念意义的铭文:"月样团圆水样清,好将香阁伴闲身。青鸾不用羞孤影,开匣当如见故人"。再如回文体铭文更富有特色,它倒顺均可咏读,"月晓河澄,雪皎波清",倒过来就是"清波皎雪,澄河晓月"。唐代镜上铭文多用诗文,这与唐代诗歌盛行是有密切联系的。
  3。唐代铜镜的形制特色唐代铜镜在外形和式样上也有重大革新,它打破了以往圆形、方形以及尺码的局限,创造出了菱花形、葵花形、荷花形、钟形、四方委角形、带柄等各种样式的铜镜。尺寸大者直径约70 厘米,小者仅3 厘米。据记载,唐代以铸镜闻名的扬州,曾制造过可将骑马人物完全照于镜中的"方丈镜",以及要经过六、七十次冶炼的"百炼镜"。这些大型和高级的铜镜皆出于唐玄宗时代的盛世。晚期因此种铜镜耗费人力财力过大,朝廷曾禁止制造。从装饰技法上看,除有传统的浮雕、线雕、剔雕外,还有嵌宝石、鎏金、彩釉、漆绘、金银平脱、贴金银、镶螺钿等方法。金银平脱是将金或银薄片制成不同的花纹,用胶漆贴于镜的背面,然后再于其上涂漆数层,待干后再细加研磨,除去压在金银花纹上的漆层,显出金银花纹的光亮色泽。贴金银也称包金银,是将金银薄片錾出花纹包在镜上或捶入于带有凸起图纹的铜镜背面,使之紧贴于镜面。螺钿即是将贝片制成各种图案花纹,然后再用漆粘贴在铜镜之上。经打磨后,色泽晶莹,非常华丽。"平脱法"和"螺钿法"是唐代的首创,极大地丰富了工艺美术制作的方法。
  铜镜制作是一门工艺,它需要一定的技巧,其中包含着许多科学原理。
  从唐代铜镜的制作的原料看,主要是铜、锡、铅合金,比例大体为70:25:5。由于合金中锡的比例较大,所以颜色一般呈银白色,镜面光亮平滑。镜面形状已有凹凸等形式,类似今天公园里的哈哈镜。这反映出当时人们对光学原理已有一定的认识。宋代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曾写到:唐代造镜,大镜镜面便做的平滑,小镜则镜面凸起。因为凡是呈凹形的镜面,镜中人的影象就较大,而凸起的镜面,镜中人的影象就较小。小镜因不能照出人的全貌,所以常把镜面制成凸起状,镜中人物的影象缩小了,虽是小镜也能照出人的整个面部。
  唐代铜镜享誉海内外,国家常常将它作为国际交往的佳礼和国际贸易的重要商品。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发现有唐代铜镜,数量最大的要数一依带水的日本了。《东瀛珠光》一书对此作了详细介绍。这也说明,早在千年以前,铜镜就作为信物,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三)陶瓷陶瓷是一项伟大的发明创造,早在新石器时代(约10000-4000 年前),我国的先民们便开始烧制陶器,发展到隋唐时代,陶瓷工艺进入了繁荣阶段。"陶瓷"是陶器与瓷器的总称,陶器的发明较早,瓷器则是在制陶经验的基础上研制而成的,它大致产生于汉代。瓷器与陶器的三个主要区别是:第一,制胎的原料不同。陶器使用的是普通粘土,瓷器使用的是耐高温的瓷土。第二,焙烧温度不同。陶器的烧成温度一般在800-900℃左右,再高胎体就会变形;而瓷器的烧成温度通常在1300℃左右。第三,质地不同。陶器胎质疏松,吸水率高;而瓷器胎体致密,坚硬,不吸水。
  1。隋唐的陶器工艺和"唐三彩"
  我国的制陶工艺在长朗发展过程中,创造出了许多陶器的品种。汉代在以灰陶为主,兼有红陶、黑陶、白陶的同时,将铅作为助熔剂加入釉料,又发明了釉陶。釉陶有绿、黄、黑、褐等颜色。汉代以后,釉陶的生产陷入衰落时期,直到北朝和隋代,才开始由衰转盛,并有所改进和发展。从河南濮阳出土的北齐时代的陶器看,彩釉已从原来的单色发展到双色和三色。①隋朝虽历史短暂,但由于结束了长期的混乱,完成了统一大业,为社会生产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隋朝的陶器,在安阳的隋张盛墓、卜仁墓,西安的李静训墓,武汉周家大湾隋墓,长沙江西靖江等地的隋墓穴中都有很多发现,品种有釉陶、灰陶、彩绘陶等。其中釉陶除一部分日用品外,大多为殉葬明器。如张盛墓,李静训墓中都出土有釉陶罐、博山炉、陶鼎等器物。唐代,在釉陶的生产中出现了一朵奇葩--唐三彩。
  唐三彩是唐代三彩陶器的简称,属于一种低温铅釉的彩釉陶器。所谓三彩,实际上并不限于三种色釉,釉色常有黄、绿、褐、蓝、黑、白等多种,因为在釉色装饰上多以黄、绿、褐三种色釉为主,所以称之为三彩陶器。此外,还有以蓝色釉为主的,称之为蓝三彩,这类陶器较少见,更为珍贵。唐三彩大体上始创于初唐,那时作品较为简单,品种也较少。自高宗至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公元650-755 年),进入了极盛时期,这时的唐三彩制作精美,品种丰富,产量也很大。安史之乱以后,唐三彩的制作逐渐衰落。宋、元时代的三彩陶器,从整体上说已大大逊色于唐三彩。
  唐三彩制品主要是为殉葬而做的明器。唐代盛行厚葬之风,所以生产形成规模。据史书记载,当时王公百官,不惜破产倾资,竞为厚葬,偶人象马,雕饰如生,风俗流成,下兼士庶。厚葬需要大量明器,从唐墓的发掘来看,当时的殉葬明器除金玉类之外,三彩陶器占了相当的数量。这即是唐三彩在唐代盛行的原因之一。在唐朝墓葬集中的长安和洛阳,都出土了大量的三彩陶明器,如男女俑、陶马、陶驴、狮子、镇基兽,着甲武士、载人骆驼、十二生肖等。此外在唐代墓葬和遗址中还发现了很多唐三彩的日用器皿。如在西安十里铺337 号唐墓、西安东郊王家墓唐墓、韩森寨唐墓,以及河南偃师崔沈墓中,均发现了许多诸如罐、碟、碗、瓶、盒等类形的三彩日用陶器。在海外,如印尼、伊朗、伊拉克、埃及、意大利及东方的朝鲜、日本等地也发现过唐三彩的器皿和残片,这说明,唐三彩在当时除作为明器外,也被作为日用器皿和珍贵物品而大量生产。
  ① 参见《中国古代陶瓷》,文物出版社出版1986 年6 月第1 版。
  唐三彩的产地主要分布在陕西河南两地,如长安的西窑、洛阳的东窑,都是制作唐三彩的主要窑场,近年来在河南巩县也发现了唐代专门制作三彩陶器的窑址。
  唐三彩的制作工序基本分两步。第一步是烧胎涂釉,首先是用经过精炼的白粘土制成胎型,再经近千度左右的高温烧成陶胎,然后进行涂釉。唐三彩的釉料中加入了一定量的助熔剂铅,因而可使釉的熔点降低。第二步是烧釉,将挂好彩釉的陶胎,再一次放入900 度左右的窑中焙烧,胎体表面的釉料在受热熔化过程中向四外扩散流动,各种颜色相互浸润交融,便形成一种自然而又斑斓绚丽的彩色釉,由于铅的作用,釉面显出格外明亮夺目的光泽。唐三彩由于用料精细,制作规整,工艺独特,所以具有不变形、不裂缝、不脱釉的特点和斑驳华丽的艺术风格,倍受人们喜爱。
  唐三彩的器型种类非常丰富,大体可分为器皿、人物、动物、建筑模型四类,其中尤以人物俑、马俑、骆驼俑最多最出色。器皿有瓶、壶、杯、盘、碗、盒、盂、砚、枕、炉、柜等,它们样式新颖、釉色绚丽。如,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三彩盘、三彩粉盒,三彩坛、三彩绞釉小盂等,都是实用性、艺术性很高的佳品。人物俑有男俑、女俑、文官俑、武士俑、乐舞俑、牵马俑、骑马俑、骆驼俑、天王俑等。唐代工匠们运用生动写实的手法,对各类人物的社会地位、形态动作、性格特征等各方面的细节均做了认真细致的刻画,再加上巧妙的釉色点染,致使塑造出来的人物姿态优美,表情逼真。如西安鲜于庭诲墓出土的女俑,身披蓝色大衣,内着袒胸绿色襦衣,下穿黄色曳地长裙,面部丰腴,五官纤巧,体态端庄,风姿娴雅,性格温柔敦厚,典型地再现了教养有素的盛唐妇女的优美形象。同墓出土的骆驼载乐俑更为壮观,一匹强健高大的骆驼,昂首挺立,驼背上有一平台,平台之上五位胡、汉两族的乐舞伎正在欢歌起舞,一派盛唐时期经济蒸蒸日上的民族融合团结的景象。动物俑有马、驼、牛、羊、猪、狗、鸡、鸭、鸟等。动物俑中最为出色的是马俑和驼俑。它们不仅造型各异,比例恰当,而且肌肉的走向,完全符合解剖规律。骆驼昂首前行,步态稳健,身负重物,跋涉在丝绸之路上。马俑千姿百态,有的扬蹄飞奔,有的伫立徘徊,有的引颈长嘶,有的俯首寻觅。洛阳出土的珍品三彩黑马,体型矫健肥壮,头微下俯,双目寻视地面,身体乌黑明亮,面部、鬃毛、尾和四蹄雪白,配有绿、黄、白三色的鞍鞯。除上述三种类型外,唐三彩的造型还有房屋、亭阁、水池、假山等建筑模型。如陕西咸阳出土的三彩陶假山,不但山体峻秀,而且在假山周围还有十余人游赏交谈,充满生活气息。
  2。隋唐的瓷器瓷器也是我国的一项伟大发明。它的种类很多,隋唐时期主要品种有青瓷、白瓷、彩瓷、花釉瓷、黑瓷等。青瓷历史悠久,早在三千多年的商代就有了原始青瓷,隋唐时代青瓷的制作工艺已更趋成熟,并且仍旧是瓷器生产的主流。白瓷初始于北齐,但那时釉色不纯,还处于初级阶段。隋代白瓷工艺有重大进展,到唐代已步入成熟阶段。花釉瓷是唐代创造的一个瓷器新品种,为后来宋代的钧窑工艺奠定了基础。彩瓷出现在隋代,是一种在釉下进行彩绘的瓷器。黑釉瓷约出现于东汉,发展到唐代制作更为普遍。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瓷器发展到唐代,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不仅窑场遍及全国,而且各地制瓷中心都开始有自己的窑名,形成不同的风格体系。并且在陶瓷史上首次以窑名来代表瓷器的特色,这种传统一直延续到现代。
  (1)青瓷隋朝的历史虽然不长,但其制瓷工艺较前代却有很大提高,在我国瓷器的生产史上仍作出了重大贡献。
  隋代青瓷胎质细腻,器型开始增多,并创造了护胎釉(即在青釉下先施一层白色护胎釉)的使用,这样不仅掩盖了胎体的微孔和斑点,而且大大提高了瓷器的明亮度,使釉色更加光润美丽。近年来在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湖南、四川等省,都发现了隋代烧制青瓷的窑址。此外在河南安阳、江西清江县等地的隋墓中也出土许多青瓷器皿。如安阳卜仁墓的青瓷高足盘、碗、青瓷灯、鼎,青瓷四耳罐等,再如安阳张盛墓的青瓷浅腹敞口碗、莲瓣形瓷灯、粑花壶及样式新颖的奁形器。其装饰简单,造型比例恰当,轮廓线圆浑丰满。江西清江出土的六系壶、高足杯、唾盂、小丞、两盅盘、五盅盘等造型、釉色都较为复杂。除一般器皿外,隋代还出现了青瓷枕、腰鼓,棋盘等新器型。隋代青瓷的装饰技法主要是刻花和印花。
  唐代的青瓷仍然是瓷器生产中的主要品种。从历史文献及考古发掘看,当时名窑已遍及全国各地,如浙江的越窑(今余姚各县)、瓯窑、婺州窑(今金华),湖南的岳州窑(今湘阴),长沙窑,江西的洪州窑(今丰城),安徽的寿州窑(今淮南市),陕西的鼎州窑(今铜川),秦窑等,此外福建、湖北、四川等地也烧造青瓷,其中最著名的是越窑。
  越窑青瓷的特点是胎质坚硬细腻,釉色青翠莹润。西安唐李爽墓出土的越窑青瓷瓶,釉色纯青,晶莹光亮可以照人。据史料记载,越窑青瓷除用做茶具外,在宫廷还被用做酒器和乐器。
  由于越窑产品胎体制作精美,釉色青翠如玉,到唐代晚期便开始设官督造,以供宫廷享用,这种窑就是后来历代存在的官窑的前身。五代时期,越窑青瓷已被官府控制,成为专供王公贵族使用和进奉中央王朝的贡品,臣庶不得用之,故又称青瓷为"秘色瓷"。此时越窑青瓷不但产量很大,而且烧制技术更精,釉色也更加莹润亮洁,甚至绘金彩、饰金银,华丽超凡。另据后人记述,五代时期位于郑州一带的柴窑青瓷,"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明代有人还曾以"柴窑片瓦值千金"喻其名贵。
  此外,在《景德镇陶录》中,记载着唐代初期景德镇地区的能工巧匠烧制出的精美青瓷能与碧玉媲美。据《邑志》记述:唐武德中(公元618-626年),有镇民载瓷入关中,称其青瓷为假玉器,贡于朝廷名于天下。
  唐代青瓷的装饰手法,主要有刻花、印花、划花、堆贴和捏塑等。其纹样有山水花草、人物、鸟兽等等。青瓷的器型丰富多彩,有凤头壶、盘口壶、瓜体壶、执壶、敞口碗、海棠式碗、葵瓣口碗、莲花碗、敞口盘、葵口盘、墓志罐、茶具瓯、文具、水盂、枕、灯、印盒、粉盒等。如在绍兴古城户部侍郎北海王府君夫人墓中出土的短嘴长柄壶、小水丞、小圆盒、敞口盘等,在浙江上林湖、温州西山、萧山上董一带发现的双系壶、葵瓣浅口碗、天鸡壶、铺首敞口壶、褐色斑点小碗等,故宫博物院珍藏的青釉龙柄风头壶更是青瓷佳品,它综合运用了捏塑、堆贴、雕刻等多种手法,器型精巧别致,壶体各部纹样丰富繁杂。
  (2)白瓷目前,发现最早的白瓷出土于安阳北齐时代的范粹墓,但釉色不纯,尚处于初始阶段。到隋代,白瓷的烧制已有很大进展,在我国瓷器史上开创了一个新纪元。此时的白瓷,瓷土精细,胎体洁白,釉汁纯匀细腻,由于护胎釉的运用,更加提高了瓷器的洁白度。50 年代在西安姬威墓、李静训墓曾出土了大批白瓷器,如双螭柄双身白瓷瓶、螭把双系鸡首瓶、小瓷盒、白瓷盖罐等,造型优美,胎釉洁净。其中双螭柄双身白瓷瓶,打破了器皿造型中一器一身一颈一口的规律,巧妙地把两只瓶颈合为一颈,而器身却由两只修长匀称瓶身组成,一双高耸的双螭把,对称地连接于瓶身与瓶口,双螭张口紧含外侈的瓶口,造型优美奇特。安阳隋代张盛墓出土的各种生活器皿和人俑等白瓷达二百余件,大部分瓷器造型都较高大,其中一对文臣俑高72 厘米,发、眉、须、眼珠均挂以黑彩,人物造型端正富有神采。
  隋代,白瓷的应运范围较窄,仅限于上层贵族享用,尚未普及民间。进入唐代、白瓷日臻成熟,盛唐时期,白瓷的制作已遍布全国各地,著名的窑场有河北的邢窑(今河北临城、内邱一带)、定窑(今曲阳一带),山西的西窑(今平定县一带),四川成都的青羊宫窑、大邑窑,河南的巩县窑,江西景德镇的石虎湾窑、胜梅亭窑。南方的广州一带也有白瓷烧制。其中最负盛名最具代表性的是邢窑的白瓷。
  邢窑白瓷约在唐初开始生产,唐末开始衰落。李肇《国史补》中说:"内邱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可见当时邢窑产品流行很广。1980 年"临城邢瓷研制小组"先后对内邱、临城等地的古窑址进行考查,确认邢窑的窑址是在与内邱交界的临城境内。50 年代在西安高楼村、十里铺唐墓及三门峡水库工地出土有唐代白瓷执壶、碗盏之类器物,广州唐姚浮墓出土一对白瓷碗,据鉴定都是当时邢窑制品。故宫博物院收藏有邢窑烧制的短嘴执壶,宽圈足折边敞口碗,带系瓷罐等。从这些实物可以看出邢窑白瓷胎质厚而白细,瓷质坚硬;釉色白润晶莹而又微闪淡黄或淡青色;除器物的脚座、底部往往无釉外,器皿内外釉均匀;器型光素大方,不饰纹样;碗盘底多宽厚,如玉璧形,常称之为玉璧底;瓶多广口短颈,壶为短嘴。唐朝人曾以"类雪""类银""皎洁如玉"赞喻邢瓷的洁白晶莹。
  邢窑白瓷约在唐代晚期开始衰落,继之而起的是盛产白瓷的河北曲阳定窑,这即是后来成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的定窑的前身。1957 年曾在河北曲阳涧磁村、东西燕门村发掘出唐末至五代时期的白瓷碎片若干,其特点是凸边宽圈足,脚部底部不上釉,胎质细腻,色泽白润,唯胎质较厚,明显有别于宋代定窑的瓷,另外,四川大邑窑在盛唐时代也已烧造出质量颇佳的白瓷。诗人杜甫曾以这样的诗句加以颂扬"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成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可见大邑白瓷当时已享盛名。解放后虽经多次调查,但均未发现大邑窑的遗址。此外,河南巩县窑也是唐代著名的白瓷窑。1957 年在西安唐大明宫遗址发现一批唐代白瓷片,经对其瓷质、釉色鉴定后,初步定为巩县窑所产白瓷。这说明,当时巩县窑烧制的白瓷,其质量已达贡品水平。五代时期的白瓷窑址在江西景德镇也有发现,数量和规模均不及唐代。
  (3)彩瓷隋唐时期除青瓷白瓷外,还有黑釉瓷器及彩瓷流行。黑釉瓷历史悠久,在东汉时期便已出现,到东晋时进入成熟阶段,发展到隋唐,烧制更力普遍,在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地均有大量黑釉瓷器流行。如陕西铜川出土有黑瓷塔形盖罐,扬州唐城遗址也发掘出不少黑釉瓷残片。
  彩瓷是唐代创造或发展的各种彩釉瓷的总称,它包括花釉瓷、釉下彩绘及搅釉、搅胎等多种。
  花釉瓷是唐代的一大创造,它的制作方法是在黑釉、黄釉上加入铜、锰、磷酸钙等呈色剂,经烧制便显现出彩霞、浮云、树叶等形状的彩斑,格调豪放明快,简朴自然。这说明唐代的工匠们已掌握了多种色彩的呈色剂,并成功地运用到"三彩陶"及瓷器上。这种华美的彩斑装饰工艺为后来宋代著名的钧窑彩釉瓷的出现铺下了道路,特别是釉下呈色剂--氧化钴的(青花瓷的呈色剂)运用,直接为宋元名贵青花瓷烧制成功奠定了基础。唐代彩釉瓷的主要产地在河南的鲁山、禹县、郏县等地,器型有罐、瓶、壶、三足盘、腰鼓等。
  釉下彩绘瓷,是在瓷胎上用褐彩或绿彩以绘画的方法描绘出几何、云水、花鸟纹样,或在瓷胎上先刻划上花鸟等纹样轮廓、之后填入褐、绿彩后,再挂青、黄釉或白釉入窑烧制而成。其中白釉彩绘尤为柔和淡雅、清新宜人。这种釉下彩绘工艺的出现,在我国瓷器装饰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彩绘瓷器的出现最早可追溯到隋代的白釉黑彩瓷俑,但釉下彩绘则是唐代长沙窑烧制的新瓷种。50 年代在湖南长沙铜官镇瓦渣坪一带发现的釉下呈蓝绿、褐绿的彩绘瓷器及残片,其图案有几何、云水、花鸟等种类。1975 年在扬州唐城遗址发掘出了花色多样的彩釉瓷,如青釉褐绿彩双系瓷罐、青釉褐蓝彩瓷盂、白釉褐斑瓷羊、瓷狗、黄釉带字圆瓷盒、白釉绿彩瓷盘等。在陕西黄堡镇的唐代地层也有白釉黑花瓷器出土。1969 年浙江临安还出有五代时期越窑烧制的青釉褐彩绘云纹双系瓶等。这些最早的釉下彩绘瓷由于处于初创阶段,往往釉色不牢,有脱落现象,但毕竟开创了我国瓷器釉下彩绘的新纪元,为宋代和元代彩绘瓷的繁盛奠定了基础、搅釉和搅胎是将两种不同颜色的釉料或胎土搅合,使之呈现出如同木纹、石纹等式样的纹理效果,这是一种风格独特的制瓷工艺。这类唐代制品发现不多,其产地主要在河南、陕西、安徽一带,现在见到的有碗、盘、碟等小件器皿。其中搅胎为安徽寿县寿州窑所创。
  以上是对隋唐陶瓷种类的概略介绍。从总体上看,这一时期陶瓷的造型和纹饰除继承前代传统外,也显示出了隋唐时代的特色。从陶瓷造型上看,更加偏重了从实用功能出发。从南北朝时期出现的家具增高趋势,发展到隋唐时代已进入高潮,这时除床榻几案继续增加外,桌椅凳等新式高足用具、家具品种激增,人们已基本摆脱了席地而居的生活方式。随此变化,陶瓷器皿便从原来的放置地上而移到放在床上,桌上;从带有双耳、四耳、便于穿绳提拿,发展到安置把柄直接用手拿取。此外,由于唐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思想意识的解放,各个领域物品的图纹大量采用了生活气息浓厚的花草题材,所以,唐代陶瓷的仿生器型也从大多模拟动物造型发展到模拟植物造型,如瓜型瓶壶、花型碗盘等。
  从碗盘的造型看,唐代大量出现了四瓣形、五摺形、葵瓣口形等多种形式,并且深度增加,由六朝时期的浅腹平底,逐步发展为深腹加圈足,繁杂的瓶、壶造型更具时代风格。瓶壶一般颈部细长,盛唐出现加盖瓶,晚唐则只有直颈。壶类在唐代是广为流行的器皿,种类也很多。如天鸡壶,盘口,一边为鸡头,一边为龙柄,颈部成竹节形。凤首龙柄壶,凤头位于壶口之上,龙柄自足至口,龙爪紧攀壶身,式样尤为奇特。双龙柄壶,其壶耳为对称的双龙,龙头各与壶口相连,造型优美,前代未曾见,可能是借鉴隋朝双螭柄双身壶的造型而创造的。唐代各种造型的瓶、壶,故宫博物院均有不少收藏。此外,碗、盘、杯、罐、壶等器皿自唐代中期开始,从平底或圆饼底发展到出现圈足(因圈足宽厚,中空小,接近玉壁形也称玉璧底)。
  唐代陶瓷的装饰手法丰富多样,主要有五种:一是划花。即用工具在胎体上刻划出各种装饰图案,常见的有鹦鹉、鸳鸯、狮子、蝴蝶、花草、鱼戏水等。有的还利用器形本身特点,刻划上各种线条,构成瓜棱壶、莲瓣钵、摺形碗等应有的自然纹线。二是堆贴。在胎体上堆贴出花草、人物等图纹,有浮雕式的效果。三是印花。用陶模印出花纹。四是洒花。用不同釉彩洒出各种自然斑纹。此外,还有前面提到过的釉下彩绘等。
  唐代的陶瓷生产是我国陶瓷生产史上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陶瓷制品在日用生活中不仅广泛代替了漆器、金银器,而且通过丝绸之路和海运,还远销到世界各地。如日本、朝鲜、巴基斯坦、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埃及等地都曾发现过唐代陶瓷及碎片。唐高宗永徽四年(公元653 年),日本曾派人来中国学习制瓷工艺。天宝二年(公元743 年),鉴真和尚东渡后,在传去的各种工艺中便有陶瓷工艺。
  (四)漆器隋代的漆器实物目前尚未见有出土,但史书中有许多关于漆器的记载。
  《北史》曾记有隋文帝赐张渊绿沉漆甲之事。《漆书》引元珂的《南志》描述隋炀帝曾于流杯殿上作九曲漆渠,和宫人们作曲水流觞之饮。目前能见到的唐代漆器有:北京故宫保存的两种唐代乐器。一种为"忽雷"(琵琶名,有大小两件),另一种为"大圣遗音七弦琴"。由于历史远久,漆层已有很多脱落,色调暗黑,花纹不清晰。解放后,在太原金胜村唐墓中出土朱漆盘12 件。1955 年在洛阳出土一件"高士抚琴螺钿镜"。1957 年在三门峡黄河水库工地出土一"云龙螺钿镜"。此外,在日本也有唐代金银平脱漆器和螺钿漆器。
  关于隋唐漆器的生产和工艺情况,从历史文献和现有遗物中,可大致有所了解。从漆器的生产上看,自两晋南北朝之后由于青瓷的烧制成功,陶瓷生产发展很快,致使许多日用生活器皿及殉葬明器都用瓷器来代替,因而漆器的生产逐步减少,这也可能是现在隋唐漆器出土较少的一个原因。但作为一门具有几千年传统的工艺门类,隋唐的漆器仍保留着相当的生产规模。据《唐书·食货志》、《唐书·地理志》等史书记载,唐代在漆器的使用、贡赋、税收等方面作了许多规定。如:规定漆与竹、木、茶一样是课以同等税率的商品,襄州、澧州等地均以漆器作为主要贡品。《安禄山事迹》等书上记载,唐玄宗与杨贵妃赐与安禄山的器物中就有许多精美的漆器,安禄山进献的贡品中也有众多漆器。
  唐代漆器不仅保留了前代的生产规模,而且继承了漆器生产的许多传统工艺,并且有所创造和发展。从制作工艺看,主要向华美精细的装饰方面发展。如:金银平脱、雕漆、螺钿等工艺品,其髹(xiū,把漆涂在器物上)漆技艺已达到很高的水平。唐代漆器的主要品种有金银平脱、螺钿、雕漆、夹纻造像等。
  1。金银平脱金银平脱漆器,是由汉代的制作工艺演变而来的新工艺,唐代的手工艺人加以新的创造,使之达到极盛。其作法是,先将很薄的金银片制成人物花鸟等图案,然后用胶漆粘贴在漆器上,随后再涂上与底色相同的漆液两三层,等其干燥后,再进行研磨,以除去金银花饰上面的漆层,使金银花饰显露出来,而且粘贴上的花饰必须与漆器的整个漆面保持在一个平面上。这种工艺,唐代以前未曾见过,是唐代制漆工艺的一种新创造。
  盛唐时期,金银平脱制品在上层统治阶级中极为盛行,这充分反映了唐代在经济上处于鼎盛时期时,达官显贵们对物品富丽华美的追求与嗜好。现今可以看到的平脱漆器如: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金银平脱羽人飞凤花鸟镜",陕西西安唐墓出土的"银平脱宝相花镜",河南郑州出土的"金银平脱羽人花鸟镜",甘肃武威唐墓出土的"金银平脱宝相花漆碗""金银平脱漆马鞍"等,制作十分精巧,都是唐代漆器工艺中的珍品。此外,日本正仓院也收藏有唐代许多这类漆制品,如:金银平脱花鸟八角镜、盒子、胡瓶、古琴等。
  金银平脱制品由于费工费料、价格昂贵,所以自安史之乱后,被唐肃宗和唐代宗加以禁止。从这一侧面也反映出唐王朝国势正在一天天的衰落。进入宋朝,金银平脱制品几乎绝迹,明代甚至已不为世人知晓。
  2。螺钿螺钿是我国著名手工艺品之一,它起源甚早,远在周代时已经流行,发展到唐代制作工艺已达很高水平。它的制做工艺是将螺蛳壳或贝壳制成人物鸟兽花草等形象,然后镶嵌在漆器、雕镂器、木器或铜镜等的表面,以起装饰作用。贝壳由于质地晶莹洁白、色彩绚丽迷人,镶嵌在深色的漆器上后,显得皎洁明朗,从而使整个漆器更加富丽精美。唐代螺钿漆器与金银平脱在制作方法上的相同之处是,髹漆匠先要将各式贝壳磨制成薄片状的种种装饰纹样,有的还要加以雕镂,以增加图象的层次感。然后镶嵌粘贴在漆器上。它与金银平脱的不同之处是,螺钿的纹样大多高于漆面,从而使图案具有立体感。
  1955 年和1956 年在洛阳出土的"高士托琴螺钿镜"、"花鸟人物螺钿镜"及1957 年三门峡黄河水库工地出土的"云龙螺钿镜",制作都极其精美,不失为唐代螺钿的代表作品。日本正仓院收藏的"螺钿镶嵌五色琵琶""金银螺钿装唐大刀"等,也都是唐代螺钿佳品。洛阳唐墓出土的"花鸟人物螺钿镜",图案为:一棵造型优美的花树下,一老者在树的一边弹琴,另一老者在树的另一边持杯倾听,身后立一侍童。镜纽下半部几块山石,石面刻鸳鸯,小鸟在石上栖息,仙鹤在漫步闲游。图中人物衣纹、鸟雀羽毛、花草叶脉,均用细线雕刻,甚是精巧美妙。
  3。雕漆唐代以前的漆雕工艺,都是先在漆胎上雕刻一定的图案,然后再上漆。
  唐代对这一工艺进行了重大革新,创造了雕漆工艺品。唐代的雕漆是先在漆胎上涂数十层或上百层漆,然后进行阴干,待漆层稍干后,再于其上雕刻出山水花鸟、人物楼阁等各种装饰图纹。
  雕漆的种类很多,漆胎上纯用朱漆然后进行雕刻的品种称"剔红";用黄漆的称"剔黄";用黑漆的则称"剔黑";用多色漆层者称"剔彩";用红黑两色漆相间涂刷;再雕花纹的称"剔犀",这种雕漆品的花纹斜面成红黑相间的线纹。
  唐代的雕漆,在历史文献中有许多记载。如明朝著名漆艺家黄大成在其所著的漆艺专著《髹饰录》中,记载了唐代雕漆的品种与刀法等情况。但实物雕漆目前尚未发现,雕漆自唐代产生后,经宋元有很大发展,明代则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兴盛时期。
  4。库路真漆器"库路真"为一种漆器的名称,也叫做"库露真"。《新唐书·地理志》中记载,襄州制作的库路真漆器闻名全国,天下以此为规范,号称为"襄样",并且是进献朝廷的贡品。可见其制作精美,可惜目前尚无具体文献和实物可考。
  5。夹纻像夹纻(
  h),苎麻织成的布),是漆器的一种制作方法。早在两汉时期就已经流行。魏晋南北朝时,佛教盛行,便开始用夹纻漆器的制作方法塑造佛像。用这种方法塑造的佛像由于比铜像轻便,比泥佛坚固,而且柔和逼真,一时广为流行,其制作方法是先用泥塑成佛胎,然后用漆把麻布贴在泥胎外面,待漆干后,再反复涂漆多次,最后把泥胎取出,因此又有"脱空像"之称。夹纻像发展到唐代仍很流行。《唐书·武后本纪》记载:"垂拱四年(公元688 年)作明堂,命怀义作大夹纻像。"《太平广记》引王仁裕《玉堂闲话》:"曾游洪州信果观,见三宫殿内功德塑像,是玄宗时夹纻,制作甚妙。"据传唐代的夹纻造像大者"盘如千斛船,小指中容数十人并坐。目前日本存有唐代中日两国僧人合作制成的"毗卢遮那本尊像"和"鉴真和尚像",都是罕见的精品。
  (五)织染刺绣据文献和考古发掘,养蚕、缫丝、织帛、刺绣,远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商代甲骨文中已有"蚕、丝、桑、帛"的象形文字。西周至春秋战国,王公贵族已讲究服用精美的丝绸锦绣及棉麻织品。汉代是我国织染刺绣工艺史上第一个兴盛时期,已能用各种色线织成内容复杂和多层经线的锦缎。魏晋南北朝的战乱及人口的迁徙,增加了此项工艺的交流。隋完成了统一大业,社会有了较为安定的环境,织染刺绣从此又获得了大发展的时机。
  隋代的织染,朝廷没有专门机构来管理。如炀帝时,少府监下设司染署和司织署,后又合并为织染署。据文献记载,隋代织染手工业的规模及产量已很大,制作也很精美,到开皇中叶,京都库府布帛充盈。《隋书·音乐志》载:大业二年(公元606 年),隋炀帝杨广为了向国外使臣炫耀富裕,将东都(洛阳)长达八里的御道布满锦帐作为戏场,乐人舞伎均衣锦绣缯练。并将各色绫绮做成树叶花朵,于冬季缀宫廷树木之上,色败另换。巡游江南,龙舟连绵十余里,均以彩锦为帆。诗人李商隐《隋宫》诗曰:"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幛泥半作帆","锦帆百幅风力满,连天展尽金芙蓉"。可见当时丝织物的产量是很大的。
  隋代的丝织染品主要以河北定州(今定县)、相县(今临漳县)为主,南方四川成都以蜀锦闻名,江西豫章郡(今南昌)的织染也很发达。1959 年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的隋代古墓中出土了一批珍贵的丝织染品,其中"胡王锦"图案非常出色:主图为一个人牵着骆驼行进在丝绸之路上;辅图有联珠小花锦,在大红底面上作黄色联珠团花;采条锦,用菜绿和淡黄两色交替织成彩条纹;棋局锦,用黄白两色相间织成方格纹;织绮多为大红、油绿、前紫、浅绿,其上花纹多为连环套小团花加"贵"字,加卷叶纹,或对鸟对兽纹。同时出土的还有绞缬丝织品,颜色有大红、茄紫、墨绿等,此外还出土有少量刺绣残片,其绣法花纹简单,仅有人字及席纹两种。
  唐代少府监仍设织染署,署下分织■作十个:布、绡、录、纱、绫、罗、锦、绮、■、褐;组绶作五个:组、绶、练、绦、绳;绸线作四个:绸、线、弦、网;练染作六个:青、绛、黄、白、皂、紫。此外,官府还设毡坊使、毯坊使等专门管理毛制毡毯之类。除官办织染工场外,豪绅地方庄园也没有织染工场,城市中办有民间专业作坊,农村中还有大量家庭织染。《册府元龟》记载,天宝八年(公元749 年)官府收入的织染品中,绢有740 余万匹,锦有185 万屯,布有1605 万端。从这些数字可大致了解民间织染的规模和产量。
  五代时期,全国又一次陷入长达五十多年的割据战乱局面,受此影响中原大部分地区的手工业遭到严重破坏。但在西南的前后蜀和东南的吴越等地,由于能够维持社会的相对安定,织染等工艺仍取得了一些成就。如建都于成都的前后蜀王朝,各类手工业均有一些发展,其中丝织品在继承汉唐遗风的基础上,曾织造出被称作"十样锦"的十种美锦,因而著称于史。
  1。织造工艺唐代的纺织品主要有丝织品和麻棉织品。
  丝织品。唐朝的大部分州道均有丝织品生产,花色品种极为丰富,仅高级丝织品就有锦、绫、织成、绮等多种。初唐、盛唐时期,丝织品以河北、河南、山东的产品为最佳。如定州的两窠绫、幽州(今河北境内)的范阳绫;滑州(今河南境内)的方纹绫,兖州的镜花绫,青州(今山东境内)的仙纹绫。南方以四川的蜀锦最有名。初唐时,四川管理制造皇家用物的官员窦师纶,还曾创织出章彩绮丽的瑞锦、宫绫,其花纹有对鸡、斗羊、翔凤、游麟等十余种,蜀人称之为"陵阳公样"。中唐以后丝织品的生产中心开始由北方向南方各省转移,其佳品如越州(浙江境内)的异纹吴绫、单纹吴绫、盘绦绫、缭绫,江南道宣州著名的红线毯等。
  唐代在锦的制作上与前代不同之处是,已开始普遍用纬线起花。唐以前的南北朝时期虽然已经出现纬线起花的工艺,但中原地区普遍流行的却是经线起花的编织方法。运用纬线起花,其优点是它不仅可以使花纹繁杂清晰,而且还能充分显示出丝质的特有光泽,同时又可以增宽锦的幅面。此后,在纬线起花的基础上,唐代的织工又创造了经纬线配合起花的新工艺。后人常称汉锦为"经锦",唐锦为"纬锦"。纬锦的织机比经锦织机复杂,但操作却很方便。
  锦的图案丰富多样。最具时代特色,数量最多的是"联珠纹",此外,广泛流行的还有在四朵团花组成的空间内缀饰忍冬纹的"团窠纹";由花草鸟蝶自由散落组成的"散花";以成双动物左右相对组成的"对称纹";由万字、双胜、棋格、锯齿、十字等组成的"几何纹";用多色经线织成色彩相间、斑斓绚丽条纹的"晕■";在晕色彩条地上用纬线织出各形小团花者称为"锦上添花"。以上图纹在新疆巴楚、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甘肃敦煌等地均有发现。其中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晕■提花锦裙、晕■纹锦针线包,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晕■锦。
  从总体上看,唐代纺织品的图纹装饰,一方面继承和丰富了汉代固有的装饰传统,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以及思想的解放,开始形成清新活泼富丽丰满的时代风格。现实生活中生动活泼的鱼鸟和富有生命力的花草,日益成为丝织品图案的主要题材。在色彩艳丽的织锦上,鸟兽成双成对,左右对称;联珠团花,花团锦簇:缠枝花卉,柔婉多姿,开创了我国丝织图案崭新的面貌。由于佛教艺术的影响,新奇富丽的宝相花、莲花图案也广泛流行。
  丝织品中绫的生产在唐代已遍及全国,品种丰富多样,花色奇丽。诗人白居易在乐府诗《缭绫》中,曾对浙江缭绫做过这样的描述:"缭绫缭绫何所似?不似罗绡与纨绮,应似天台山上月明前,四十五尺瀑布泉;中有文章又奇绝,地铺白烟花簇雪。。。去年中使宣口敕,天上取样人间织。织为云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异彩奇文相隐映,转侧看花花不定。昭阳舞人恩正深,春衣一件值千金。。。缭绫织成费功绩,莫比寻常缯与帛。"由此可见唐代缭绫的名贵。
  织成锦也是唐代丝织品中的高级织物,它制作费工,价值昂贵。《中华古今注》记载:"天宝年中,四川贡五色织成背子,玄宗诏曰:'观此一服费用百金,其往金玉珍异并不许贡'。"《通鉴》记载:"唐安乐公主有织成裙,值钱一亿。花卉鸟兽皆如粟粒,正视旁观,日中影中各为一色。"从上面记载可见这种丝织品的贵重华丽。织成锦汉晋已有,唐代产量增多,当时不仅帝王公主享用,而且朝臣小吏也有用者。如天宝九年,安禄山入京,唐玄宗曾赐其织成锦帘二领,武则天也曾命制织成物品分送各寺院。1973 年在新疆吐鲁番曾有唐代的织成锦条带出土。
  此外,早在唐垂拱年间(公元685-688 年),唐代的织工们还创织出双面锦和缂丝。双面锦与明代改机相似,过去历来认为是明代所创。缂丝通经断纬,用各色小梭子局部挖花织成,过去认为起源五代时期。这两种丝织品在1973 年新疆阿斯塔那初唐张氏墓有实物出土,一件为彩绘木俑的服饰,一件为女舞俑的束腰带。宣州(今安徽宣城县)出产的红线毯也非常有名。诗人白居易《红线毯》诗对这种毯的制作、用途、特点等曾作过这样的描述,"红线毯,择茧缫丝清水煮,拣丝拣线红蓝染。染为红线红于蓝,织作披香殿上毯。披香殿广十丈余,红线织成可殿铺。彩丝茸茸香拂拂,线软花虚不胜物。美人踏上歌舞来,罗袜绣鞋随步没。太原毯涩毳缕硬,蜀都褥薄锦花冷;不如此毯温且柔,年年十月来宣州。宣州大守加样织,自谓为臣能竭力。百夫同担入宫中,线厚丝多卷不得。宣州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这里说的红线毯实际是用丝编织而成的一种丝毯。
  麻、棉织品。唐代麻织品是指用麻类纤维织成的布匹。种类有纻麻纤维织成的纻布,葛麻纤维织成的葛布,巴焦纤维制成的蕉布等多种。纻布当时全国各州道都有生产,葛布主要产在剑南道和山南道,蕉布则产于江南道的福州、泉州、广州等地。棉织品在唐代也广有生产,其中较著名的产地在岭南一带。据文献记载,唐开元天宝年间,长安已有专卖白叠布的商店。据传,唐文宗时,左拾遗夏侯考曾穿桂管布衫朝谒,文宗问其衫为何如此粗涩,夏侯考一五一十地回答说,此布厚实,可以御寒。文宗赞叹不已,也穿上桂管布,满朝文武皆仿效之,桂管布从此名声显贵。桂管布即棉布,因产于岭南桂管地区(今桂林)而得名。白居易有"桂布白似雪,吴锦软于云"的诗句。2。印染工艺唐代纺织品的印染主要有夹缬、绞缬、蜡缬等方法。关于这三种印染方法产生的年代,学者们说法不一,但多数认为三种方法汉代已有。
  夹缬是唐代非常流行的印花染色方法,它是用两片薄木板雕刻成相同的花纹,将绢布对折夹入两版之间,然后在雕空处染上各种颜色,使其形成美丽对称的花纹。现存实物有旅大博物馆收藏的一批夹缬丝织品,故宫博物院、中国历史博物馆及日本正仓院也有收藏。
  绞缬在唐代最为盛行,其方法是先在白色布帛上描绘花纹,然后用线缝扎,最后入染缸。由于线缝扎之处不能受色,便可呈现出种种白色花纹,而且花纹边缘带有晕染效果。1959 年新疆阿斯塔那唐墓曾出土有唐武则天时期(公元688 年)的绞缬裙,其纹为菱形网状,呈绛紫、茄紫两色。
  蜡缬即蜡染。它是在织物上先用熔化的蜡绘制出图案,然后入染,最后煮去蜡质,呈现出白色图案。入染时由于蜡的自然断裂,白色图案中会产生细丝状的自然纹理,风格尤为独特。新疆阿斯塔那唐墓出土有蜡缬绢和双色蜡缬纱等蜡缬精品。
  3。刺绣工艺唐代刺绣在前代基础上流行更广,制作工艺也有发展和创新。其绣品作工精巧,色彩华丽,唐代的文献和诗词中有很多记载。《杜阳杂编》记载:唐同昌公主出嫁时,有神丝绣被,上绣鸳鸯三千,间以奇花异叶,精巧华丽绝比,其上缀以灵粟之珠如粟粒,五色辉焕。白居易《秦中吟》中有"红楼富家女,金镂刺罗襦"的诗句。唐玄宗时,杨贵妃衣着华丽,宫内专为她进行服饰刺绣的绣工就有数百人。
  唐代刺绣的用途较前代更为扩大,除用作衣裙帐帷等日用品装饰外,还被应用到纯欣赏的艺术领域。如随着佛教的广泛流传,运用刺绣工艺绣制佛像、佛经越来越多。《杜阳杂编》记载:"永贞元年(公元805 年)南海贡奇女卢眉娘,年十四,工巧无比,能于一尺绢上绣法华经七卷,字之大小不逾粟粒,而点画分明,细如毫发,其品题章句,无有遗阙。"《丝绣笔记》中提到敦煌石室千佛洞藏唐绣观世音像一幅,长丈(约3.3 米)余,宽五六尺(约2 米),用极粗的丝线绣于粗纱布上。杜甫有"苏晋长斋绣像前"的诗句。
  唐代刺绣的针法也有发展和创新,除保留了传统的辫绣外,还发展和创新出直针、缠针、平金、套针、戗针、贴绢、堆绫和缀珠等手法。绣品纹饰主要为花鸟,动物多见性格温驯的鹦鹉、鸳鸯、绵羊等。唐代绣品在敦煌和新疆唐墓均有发现,如"灵鹫山释迦说法图"、"吉庆如意荷包"等,皆为稀世之宝。
  八、结语博大精深的中国古老文化,发展到隋唐五代达到了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随即又步入了两宋文化高峰期的前路之中。这一时期的艺术,也经历了空前的繁盛,涌现出灿如繁星的艺术家和层出不穷的千古佳作。展子虔的《游春图》和吴道子"满壁风动"的表现艺术,颜筋柳骨、颠张狂素,莫高窟与云冈石窟,《十部乐》和《霓裳羽衣舞》,长安城和安济桥,唐三彩与十样锦等等,从绘画、书法、雕塑、音乐、建筑和工艺各方面,充分展现了隋唐五代辉煌的艺术景观。
  当我们笔使神差地沉浸在隋唐五代这个宏伟壮丽、灿烂辉煌的艺术王国里时,我们总是感到充实,感到振奋,感到骄傲,同时也为国家的劫难和艺术的损伤而扼腕。但历史不是简单的舞台剧,隋唐五代也只能遵循着其自身的规律向前发展,当它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解体之后,那个伟大时代的艺术瑰宝和英雄业绩将永远地造福于人类,那个伟大艺术部类的累累殊荣将永远地属于我们炎黄子孙!
首页 上一页 共23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