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隋唐五代史

史仲文(现代)
《隋唐五代史》
  史仲文 胡晓林 主编
隋唐五代政治史
  本卷提要
  本书分五大阶段--隋朝兴亡、唐朝兴盛、极盛转衰、由衰而亡以及五代十国--叙述了此间380 年的治乱演变之迹,考察了当时政治制度的设置与变革、施政方略的确定与实行。在此基础上,对于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都作出了较为细致的记述或分析,力求将人物、事变与制度、施政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血有肉地反映出古代中国这一辉煌的历史年代的盛衰变化。叙述中,对于学术界长期探讨、争论的某些问题,还作了一点新的解释,或提出新的疑问,以期加深研讨,形成共识。边疆的和战、海外的交往,都分阶段辟有专节叙述,表现出隋唐五代时期的华夏民族在当时人类发展史中的影响与地位。
  一、隋唐五代政治概述隋唐五代是中国历史进程中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其发展大致呈现为五个阶段。隋朝兴亡,是一个独立阶段。唐朝历时290 年,明显地表现为三个阶段,由兴而盛、极盛转衰、由衰至亡。五代十国时期,又为另外一个阶段。隋朝在北周统一北方的基础上,结束了南北朝长期对峙的局面。设官确立三省六部制、建立郡县两级制,刑法制定《开皇律》以及选官创建科举制、军事完善府兵制和推行各项经济措施,加之营建东京、开通大运河,为整个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给唐朝的强盛打下基础。
  隋炀帝的暴政造成隋亡唐兴,更为唐太宗君臣提供了取鉴求治的经验教训。在重新调整了君臣、君民关系,确定了政治基本方针之后,唐将隋朝行之有效的各项制度进一步完善,并切实贯彻和推行,出现了"贞观之治"。最高统治集团内新旧势力又进行了半个多世纪的较量,经过武周改制,唐代社会进入了"开元全盛"时期。
  天宝年间,人君德消政易,宰相专权误国,边将包藏祸心,终于导致了长达8 年的"安史之乱"。随后,地方藩镇割据,内廷宦官专权,朝中朋党相争,边疆报警不已。唐宪宗重振皇权、削弱藩镇,出现短暂的"中兴"。然而,在纷繁的矛盾中,藩镇连兵可使朝廷流亡,宦官弄权能够废立皇帝,强盛的唐帝国没有能够再度辉煌起来。
  自唐懿宗起,"国有九破,民有八苦"的状况愈演愈烈,民众的反抗斗争此起彼伏,唐政权步入了名存实亡的绝境。各地节镇相互兼并,形成新的瓜分格局,唐朝最终为后梁取代。
  五代十国,是唐末藩镇割据的延续。中原相继建立了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后晋又引来辽兵南下。后周世宗思求致治,功志未就而逝。环绕中原另有前蜀、吴、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后蜀、南唐、北汉等十国先后割据。除相互吞灭外,最终都归于北宋政权。
  二、隋朝兴亡(一)文帝兴隋公元581 年,北周大丞相、都督内外诸军事、隋王杨坚废掉周静帝,登上皇位,改国号为隋,年号为开皇,仍以长安为都,建立了隋朝。史书多称隋朝的第一个皇帝为文帝,又称为高祖。
  1。杨坚代周杨坚(公元541-604 年),弘农郡华阴(今陕西华阴)人。父亲杨忠曾辅助宇文泰建立政权,受封为十二大将军之一,后升柱国,晋爵隋国公。杨坚继承了父亲的爵位,又将女儿许配周宣帝为皇后,因而地位显赫。可惜周宣帝无道,"刑政苛酷,群心崩骇"1。恰好宣帝早亡,年仅8 岁的儿子即位为周静帝。杨坚趁机"入宫辅政",总揽军政大权,革除周宣帝所行苛政。为避免北周宗室诸王"生变",杨坚找借口将赵王、陈王、越王、代王、滕王等宇文氏宗亲都召到京城,以便控制。然而,一些手握重兵的北周地方军政长官,眼见杨坚要取代北周政权,便起兵发难。相州(今河南安阳)总管尉迟迥、青州(今山东益都)总管尉迟勤伯侄二人统兵数十万,北结突厥,南联陈国,与杨坚对抗。益州(今四川成都)总管王谦、郧州(今湖北安陆)总管司马消难,相继起兵。赵王等"五王"也"阴谋滋甚","伏甲以宴",使杨坚几乎遭"刺杀"。杨坚一面分兵三路,出击地方起兵;一面陆续灭除北周宗室诸王。几个月后,反对派的势力被消灭,年幼的周静帝只能完全听任其外祖父的摆布了。大象二年(公元580 年),杨坚自称隋王,准备演出"禅让"的把戏。第二年二月,便出现了本节开头所写的那种情景。
  2。改革制度隋文帝即位后,在政治制度方面多所厘定,为后代沿袭。
  (1)重定官制文帝代周之后,立即废弃北周推行的六官之制,转而初步确立起三省六部制的格局。
  中央设三师、三公及尚书、门下、内史、秘书、内侍五省。尚书、门下、内史三省为主管全国政令的核心机构。尚书省置令1 人,左、右仆射(yè ,音叶)各1 人,下设吏部,礼部、兵部、都官、度支、工部六曹,每曹设尚书1 人,六曹尚书分统三十六侍郎。开皇三年(公元583 年),改度支为民部、都官为刑部,以左仆射判吏、礼、兵三部事,右仆射判刑、民、工三部事。
  五省之外,有御史台、都水台以及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九寺,还有国子、将作二寺(监)。
  职事官之外,又置上柱国、柱国、上大将军、大将军、上开府仪同三司、开府仪同三司、上仪同三司、仪同三司、大都督、帅都督、都督,共11 等勋1 ①《隋书》卷1《高祖纪上》。
  官;特进、左、右光禄大夫、金紫光禄大夫、银青光禄大夫、朝议大夫、朝散大夫,共7 等散官,作为荣誉称号,授给有功劳的文武官。
  地方设官,最初沿袭北齐、北周的州、郡、县三级制,开皇三年废除郡这一级,实行州、县两级制。州分上上至下下,共9 等。以刺史为一州之长,以长史、司马为辅佐。县亦分9 等,以令为长,另有丞、尉、正为辅佐官。汉、魏以来,州郡县等地方长官都是自选僚佐、属官,北魏、北齐开始改由吏部选派。隋文帝定制:所有"品官,皆吏部除授,每岁考殿最。刺史、县令,三年一迁;佐官,四年一迁"①。
  武官设置,由军事卷叙述。
  (2)初兴科举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旧弊,在北周时逐渐被认识,开始注重"才干"。隋文帝即位后,彻底废弃旧制。开皇七年定制,每州每岁贡士3 人。州、县保举贡士的标准是文章华美,特别优美者州可保举应秀才科,受特别考试。开皇十八年下诏,京官五品以上,地方官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②。这是"正史"上明确记载的以科举士,显示出科举制度的形成。史书记载,大都称隋炀帝始建进士科。但《旧唐书·房玄龄传》却写着房玄龄18 岁"本州举进士",以此推算,以隋文帝开皇年间(581-600 年)已开进士科。
  (3)修订刑律隋朝代周之后,文帝即命高颎、杨素等主持修定新律。裴政是主要修定人,上采魏晋旧律,下及齐梁,沿革轻重,务取平允。新律废除历代枭首、轘裂(车裂)等酷刑,除谋叛以上罪一概不用灭族之刑。死刑,分绞、斩2等。流刑,分1000 里、1500 里、2000 里3 等。徒刑,分1 年至3 年共5 等。杖刑,分50 至100 共5 等。笞刑,分10 至50 共5 等。废除前代审讯酷法,责打不得超过200,枷杖大小也都有规定。民有枉屈,可依次上告,直至朝廷。开皇三年,因刑部所奏每岁断狱数多达上万件,文帝认为刑律还是太严,又命苏威、牛弘等再次修订,删去死罪81 条、流罪154 条、徒杖等罪1000多条,仅留500 条,分为名例、卫禁、职制、户婚、廐库、擅兴、贼盗、斗讼、诈伪、杂律、捕亡、断狱12 卷。这就是史书上所说的《开皇律》。实施3 年后,下令诸州长史以下、行参军以上官员,"并令习律,集京之日,试其通不"。同时,废除妻、儿连坐之法。开皇十二年下诏,各州死罪囚,"悉移大理(寺)案覆",十五年又规定:"死罪者,三奏而后决。"①新定刑律,较之秦汉刑律有很大改进。
  然而,在以权代法的社会里,法律条文与法律使用有很大出入。文帝本人在朝廷上就曾律外杀戮官员,还允许长官对下属"于律外斟酌决杖"。结果,造成"上下相驱,迭行捶楚,以残暴为能干,以守法为懦弱"②的混乱局面。
  3。统一南北
  ① 《隋书》卷28《百官志下》。
  ② 《隋书》卷2《高祖纪下》。
  ① 《隋书》卷25《刑法志》。
  ② 《隋书》卷25《刑法志》。
  文帝代周建隋,控制的仅仅是大半个中国。当时,江陵尚有后梁,江南更有南朝的陈国。陈以建康(今江苏南京)为都,统治着长江以南的大片地域,西达两湖、两广,与隋对峙。
  后梁是南朝梁武帝嫡长孙萧詧投靠北周后,在江陵建立的一个附庸政权。萧詧死后,传位萧岿。开皇二年,文帝纳萧岿之女为晋王杨广妃,即后来炀帝萧后。萧岿死,萧综立。七年,萧综入长安朝见,萧岩趁机驱后梁文武官及10 余万百姓投奔江南,文帝立即废掉后梁。紧接着,就准备渡江灭陈。南朝更替,到了陈后主陈叔宝时,已经腐朽不堪,君昏臣乱,民吏共愤,注定要灭亡!文帝一登基,便有灭陈的打算。开皇元年三月,以贺若弼为吴州总管,镇广陵(今江苏扬州),以韩擒虎为庐州总管,镇庐江(今安徽合肥)。九月,以长孙览、元景山并为行军元帅,兴兵伐陈,命尚书左仆射高颎节度诸军。恰逢陈宣帝死,陈遣使求和,隋以"礼不伐丧"为借口班师。实际是灭陈时机不成熟,北方突厥大举南侵,形成对隋的更大威胁。文帝很快便确定了先破突厥、再灭陈国的战略方针。
  在对付突厥的同时,采纳了高颎的献策,对陈乃不断小股骚扰,因以"废其农时,焚其粮储",同时麻痹其军心,最终造成"财力俱尽,陈人益敝"①的状况。崔仲方提出"声东击西"的军事部署方案:长江上游"速造舟楫,多张形势",下游各州"更帖精兵,密营渡计"。陈必然在上游"令精兵赴援",隋军在下游"即须择便横渡"②。
  经数年准备,在击破突厥南侵之后,开皇八年三月下诏伐陈。文帝的诏书列举了陈后主20 条罪状,抄录成30 万份散发江南,造成舆论攻势。十月,设淮南行台省于寿春(今安徽寿县),以晋王杨广为尚书令,总成灭陈之政令。晋王杨广、秦王杨俊、清河公杨素并为行军元帅,总共八路兵马,统兵总管90 员,军兵51 万多人,皆受晋王杨广节度。左、右仆射高颎、王韶分别为晋王元帅长史、司马,参决军中一切事务。
  面对如此攻势,陈后主君臣仍以"王气在此","长江天堑,古以为限隔南北",不加防备,还是"奏伎、纵酒、诗赋不辍"①。开皇九年大年初一,陈后主君臣尚在睡梦中,贺若弼、韩擒虎已趁守军酒醉偷渡过江。20 天后,隋军攻入建康皇宫,陈后主与贵妃张丽华等藏在景阳殿外的枯井中,被隋军兵士用绳子拉上来投降了。长江中、下游的陈军,听说建康城破、后主投降,纷纷解甲归顺。至此,对峙了近300 年的南北政局,归于一统。
  陈亡以后,江南旧习依然。隋委派地方官的制度,遭到顽固抵制。一时间,自长江南岸至泉州,再到岭南,士族和土豪相继起兵。有的称天子,置官署;有的称大都督,领州县。"陈之故境,大抵皆反,大者有众数万,小者数千,共相影响,执县令,或抽其肠,或脔其肉食之。"②文帝派杨素为行军总管,率兵征讨。先平江南,再定闽越,最后会同高凉冼夫人安抚岭南。大约两个月,到开皇十年年底,陈旧境全部平定,隋的制度才渐次得以推行,统一形势日趋稳定。
  ① 《隋书》卷41《高颎传》。
  ② 《隋书》卷60《崔仲方传》。
  ① 《资治通鉴》卷176 长城公祯明二年十二月。
  ② 《资治通鉴》卷177 文帝开皇十年十一月。
  4。勤劳思政唐朝初年,对隋文帝的评价普遍认为他是一位"勤劳思政"的"励精之主"③。史书这样记载:文帝"每旦听朝,日昃忘倦,居处服玩,务存节俭,令行禁止,上下化之。"④(1)躬勤节俭在历代帝王中,隋文帝是以勤于政事、务存节俭著称的。
  勤于政事,除了坐朝处理军政大事,从早到晚,不知疲倦之外,文帝更经常下到社会当中,路遇上书奏事之人,即驻马"亲自临问"。有时派人到各地暗中采听民情,了解吏治得失。史称:"人间疾苦,无不留意"。开皇十四年,关中大旱,引起饥荒。文帝派左右之人出宫,看视百姓所食。带回来的都是些豆渣、杂糠,文帝"流涕以示群臣,深自咎责",决定亲自带领关中饥民"就食于洛阳",取消御膳中的酒肉之设。第二年东拜泰山,路上与就食洛阳的饥民相遇,命左右随行不准驱赶,饥民与文帝的侍卫"参厕"而行。遇有扶老携幼者,文帝还给让路,"引马避之,慰勉而去"。在道路艰险处,见有负重者,则"令左右扶助之"。到达齐州(今山东济南),文帝仍以民情为念,立即"亲问疾苦"①。
  与勤政并行,文帝一生都十分简朴。早在北周辅政时,便提倡节俭,积久成习。"其自奉养,务为俭素,乘舆御物,故弊者随宜补用;自非享宴,所食不过一肉;后宫皆服浣濯(huàn 
  huó,洗过)之衣。"②一次,文帝配止痢药需用胡粉1 两,找遍整个后宫竟没找到。还有一次,要找一件织成的衣领,后宫也没有。上行下效,文帝在位的24 年间,整个社会形成了节俭的风尚。一般士人,便装多用布帛,饰带不过铜铁骨角之类,很少有人穿绫罗绸缎,更没有佩金带玉的了。独孤皇后尚简,但性尤妒忌,这也促成文帝"傍无私宠"。独孤皇后卒,文帝也仅宣华、容华二贵妃而已。
  (2)奖惩严明文帝本人躬勤节俭,使其在吏治方面尤其注重奖良惩贪。
  岐州刺史梁彦光多年有惠政,"奏课连最,为天下第一"。开皇二年,文帝驾临岐州(今陕西凤翔),知其能干,下诏褒奖。梁彦光后来调任数州,都能够"以德化人",使得"吏民感悦"①。
  县令之中,房恭懿为政在京畿各县称"最",文帝召至卧榻前,"访以理人之术",认为很有才干,便破格提拔为州司马。所到之处,"有异绩","政为天下之最",文帝又破格提升他为州刺史。同时,对各州官员表彰房恭懿"志存体国,爱养我百姓","令天下模范之,卿等宜师。。(Xiào,受启发)也。"②直至 文帝后期,仍然很注意县令的政绩。临颍令刘旷,史书记载称其为"不知何许人也",但其"清名善政,为天下第一",文帝闻知③ 《贞观政要》卷1《政体》。
  ④ 《隋书》卷2《高祖纪下》。
  ① 上引均见《隋书》卷21《高祖纪下》。
  ② 《资治通鉴》卷180 文帝仁寿四年七月。
  ① 《隋文》卷73《梁彦光传》。
  ② 《隋文》卷73《房恭懿传》。
  则召见他,认为"若不殊奖,何以为劝"③,下优诏破格提拔为莒州刺史。另一方面,对于贪残不法的官吏,惩处尤其严厉,甚而过于杀戮。一次,文帝命身边侍臣送西域朝贡使出玉门关,此人所到之处,都接受地方官馈赠的"小物"或鹦鹉、麖皮、马鞭之类,文帝"闻而大怒","亲自临决"。后来,他甚至暗中派人给地方官送贿赂,一有受贿,立即处死,决不宽容。就是亲生儿子,也因贪残被文帝惩处了好几个。秦王杨俊,文帝第三子,官至并州总管二十四州诸军事。初有政绩,大加奖励。后来渐渐奢侈,违犯规定,"出钱求息,民吏苦之"。再后更加放肆,"盛治宫室,穷极侈丽"。文帝发现后,免其官,勒令"就第",即禁闭起来。太子杨勇,也因自身好色奢侈才被文帝疏远,加之独孤后、杨素、杨广等串通一气,最后遭废黜。5。周边关系文帝在位期间,与周边政权的关系,主要是抗击突厥,进攻高丽,以保证境内安定。
  (1)抗击突厥北周末,突厥沙钵略可汗(hán ,音寒)立,兵力最强。另有菴罗为第二可汗,与阿波可汗、达头可汗、贪汗可汗并称四可汗。沙钵略弟处罗侯,不得可汗名号,与沙钵略不睦。
  文帝即位后,不再像北周那样重赂突厥。沙钵略妻是北周赵王之女千金公主,要沙钵略为宇文家族报仇。沙钵略与前北齐营州(今辽宁朝阳)刺史高宝宁合兵攻陷临榆镇(今山海关)。开皇二年五月,高宝宁引突厥入犯平州(今河北卢龙),沙钵略联合四可汗尽起突厥兵40 万进犯长城。年底,纵兵深入,武威、天水、金城(今甘肃兰州)、上郡(今陕西富县)、弘化(今甘肃庆阳)、延安等郡,人畜被掠一空。
  昔日,长孙晟送千金公主入突厥时,与处罗侯秘密结盟,并察看了山川地形,了解到突厥各部强弱实情。这时,长孙晟向文帝提出了"远交而近攻,离强而合弱"①的策略。具体做法是:西面联络达头、阿波,使沙钵略分兵防其右部;东面联络处罗侯和奚、契丹等,使沙钵略分兵防其左部。突厥可汗之间,彼此猜疑,趁衅出击,定可一举而功成。文帝采纳了这一建议,分派使臣往东、西两处"远交"势力较弱的达头、阿波、处罗侯以及奚、契丹,使其内附,造成沙钵略与各可汗间的猜疑。开皇三年四月,命卫王杨爽为行军元帅,分兵八路出塞抗击突厥。杨爽大破沙钵略军,窦荣定击败阿波军。长孙晟劝阿波归附,沙钵略袭取阿波居地,阿波逃归达头,与达头合兵攻沙钵略。贪汗与河波友善,被沙钵略夺其众而废黜,也逃归达头。突厥内部相互攻杀,都派使入隋请和求援。文帝仍然施行"离强合弱"之策,一概拒绝,任其自然残杀。
  沙钵略屡为隋军所败,开皇四年九月遣使求和,千金公主自请改姓杨氏,为文帝义女。文帝封千金为大义公主,遣使致书沙钵略允其以"翁婿"之亲相认。此后,阿波势力渐强,东与沙钵略接境,西有龟兹、铁勒、疏勒等地,因号西突厥,突厥分为东、西两部。五年七月,沙钵略为达头、阿波所困,③ 《隋文》卷73《刘旷传》。
  ① 《隋书》卷51《长孙览附晟传》。
  又怕契丹夹击,向隋求援。文帝已然掌握突厥内部力量的消长,命晋王杨广出兵相援,击败阿波。沙钵略归顺隋室,称"大隋皇帝真皇帝也",表示"永为藩附"①。
  沙钵略死后,其弟处罗侯立,称莫何可汗。文帝命长孙晟赐其旗鼓,西击阿波,阿波被擒。莫何死,沙钵略子雍虞闾立,号都蓝可汗。沙钵略另一子染干,号突利可汗,居北方。文帝依然"远交",许突利娶隋安义公主为妻,故意赐予优厚,以离间都蓝。都蓝果然被激怒,与达头合兵袭突利。长孙晟设计挟持突利到长安归降,文帝封其为启民可汗,命高颎、杨素率兵大败达头、都蓝。启民招收旧部,居五原(今内蒙古五原南)。都蓝被部下所杀,达头自立为步迦可汗,屡为隋军所败。仁寿三年(公元603 年),步迦所部大乱,铁勒、仆骨等部归附启民。步迦逃奔吐谷(yù,音玉)浑,启民成为东突厥可汗,完全依附隋朝,北部边疆基本安宁。
  (2)进攻高丽文帝即位,高丽王高汤遣使朝贡,授为大将军,辽东郡公。开皇二年正月、十一月,两次遣使贡方物。三年正月、四月、五月,不断遣使来朝。平陈之后,高汤担心隋攻高丽,便"治兵积谷,为拒守之策"。文帝以其"专怀不信,恒自猜疑",赐玺书责其"诚节未尽"①。不久,高汤病卒,其子高元继立,文帝准其请,特封为高丽王。十八年春,高元率靺鞨之众万余骑入犯辽西,营州总管韦冲将其击退。文帝大为恼怒,命汉王杨谅、宜阳公王世积并为行军元帅,带领水陆军兵30 万,分两路进攻高丽。陆路遇大水,粮草不继,军中发生疾病;水路遇大风,船舰飘没。史称,死亡兵士十之八九。此间,正值隋与突厥达头、都蓝决胜之际,文帝趁高丽王遣使谢罪,宣布罢兵。百济王闻知隋军将征高丽,急忙遣使请为隋军向导。文帝既已罢兵,告其使者,高丽"服罪",不可再伐。高丽王知道此事后,兴兵侵扰百济。隋在辽东一带,则基本安定无事。
  ① 《资治通鉴》卷176 长城公至德三年七月。
  ① 《隋书》卷81《高丽传》。
  (二)隋之强盛仁寿四年(公元604 年)七月,文帝逝于岐州(今陕西凤翔北)的仁寿宫大宝殿,次子杨广继位,是为隋炀帝。第二年正月,改年号为大业,隋朝进入一个新的统治年代。
  1。杨广夺位杨广(公元569-618 年),又名英,文帝次子,生母独孤皇后。自幼敏慧,深受父母宠爱。开皇元年,立为晋王。20 岁时,节度八路兵马,指挥灭陈。不久,转为扬州总管,每年一次入朝觐见父皇、母后。
  杨广长兄杨勇为皇太子,参决军国大政。可惜杨勇多内宠,昭训云氏专擅东宫内政,深为独孤后不满。杨广每次入觐,都在母后面前"弥自矫饰",独孤后越发称赞杨广。当其"知皇后意移,始构夺宗之计"。派心腹暗示越国公杨素,转述皇后的意思。"皇后遂遗(杨)素金,始有废立之意。"①开皇二十年,突厥犯塞,晋王杨广为灵朔道行军元帅,杨素为长史,杨广趁机"卑躬以交"。在独孤皇后和重臣杨素的支持下,文帝终于废黜杨勇,立杨广为皇太子。此时,反对废长立幼的元勋高颎已被文帝罢免,正由杨素接替其尚书左仆射之职。文帝改年号为仁寿,每年避暑仁寿宫,朝政遂为杨广、杨素等把持。
  杨广为皇太子不到4 年,文帝就一病不起,"事无巨细,并付皇太子。"仁寿四年七月,文帝已经"卧与百僚辞诀,并握手歔欷"了,杨广与杨素却在传递宫内外的消息。所写字条被宫人误送到文帝手中,文帝开始懊悔。随即又见宠妃宣华夫人陈氏神色慌乱,忙问其故,说"太子无礼"相逼。文帝悔恨交加,说"畜生何足付大事"!急命兵部尚书柳述、黄门侍郎元岩拟诏召回杨勇,杨素立即与杨广合谋,"矫诏执(柳)述、(元)岩,系大理狱",派东宫兵士把守宫门,妃嫔及宫人都"出就别室"。不久,文帝即亡,宫内外"颇有异论"②。
  文帝死后8 天才发丧,太子杨广宣布即皇帝位。同时,矫诏赐故太子杨勇死,追封房陵王。接着,汉王杨谅以其父、兄死得不明不白,起兵问罪。杨广派杨素讨平,杨谅除名为民,幽禁而死。大业元年(公元605 年),隋炀帝杨广开始了他的统治。
  2。公共工程炀帝即位后,倾全国之力兴办了两大公共工程,一是营建东京,二是开凿运河,给中华文明史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1)营建东京文帝开皇二年,曾命高颎等在长安旧城东南建造新都,取名大兴城。第二年春初具规模,即迁都入大兴城,成为唐代长安城的前身。
  炀帝大业元年三月,下诏命尚书令杨素、纳言杨达、将作大匠宇文恺营
  ① 《隋书》卷45《房陵王勇传》。
  ② 上引均见《资治通鉴》卷180 文帝仁寿四年七月。
  建东京(今河南洛阳)。上年平息汉王杨谅起兵后,炀帝就宣布了准备新建洛阳的意图:"洛邑自古之都","控以三河,固以四塞,水陆通,贡赋等",地理位置重要;而长安地处关中,与大河以东相距"悬远",遇有战事,"兵不赴急",更何况"南服(指南朝故地)遐远,东夏(指北齐旧土)殷大",如今平息了汉王,"因机顺动,今也其时"①,正是时机。从大业元年三月始,每月役使民工约200 万人,营建洛阳新城。同时,建造新城内的显仁宫和西苑。新城在旧城以西约18 里。
  经过1 年左右的艰苦施工,到大业二年正月,东京新城竣工。最北为宫城,是皇宫所在。宫城以南为皇城,是官衙所在的行政区。皇城之外为外郭城,即大城或称罗城,是官吏私宅和百姓住处,其间洛水横贯,北有36 坊,南有96 坊,另有东、南、北3 市。宫城、皇城、大城都有城墙,俨然3 个相联系的建筑群。营建之初,即迁来天下富商大贾数万家。随后,又陆续命江南诸州"科上户分房入东都住,名为都京户,六千余家";河北诸郡"送工艺户陪东都,三千余家"①。这种迁徙,既削弱了当地的豪族势力,又增进了洛阳的繁荣。
  东京的营建,不如西京大兴城,只有炀帝君臣来此小住时,才似"国都"。然而,洛阳在战略上和经济上却是一座相当重要的城市。大业五年,改东京为东都。
  (2)开通运河为了便于联系和控制关东与江南广大地区,炀帝尽快地建成了全国的水路交通系统。
  文帝开皇四年开广通渠(又名富民渠),引渭水经大兴城到潼关入河,主要解决的是关中运输。炀帝开通大运河,成为联络全国的水系。大运河的开凿,分三期工程,前后6 个年头,但实际用工时间仅6 个月左右。
  下诏营建东京的同时,开始一期工程,征调河南诸郡民工上百万,开凿通济渠。自洛阳新城西苑,引榖、洛二水达于黄河;又自板渚引黄河水,疏通荣泽至大梁(今河南开封)以东的旧有水道,经泗水入淮,到达山阳(今江苏淮安)。又征淮南民工10 余万疏通邗沟故道,从山阳引淮经扬子(今江苏仪征东南),达于长江。整个一期工程,自大业元年三月下诏动工,至八月炀帝下江都(今江苏扬州),仅仅费时4 个月。开通之后,水面宽40 步,渠旁皆修有御道,种上柳树。自东京至江都,沿渠2000 余里,建离宫40 余所。
  二期工程为永济渠,大业四年正月动工,征河北诸郡男女民工上百万,引沁水南通黄河,北至涿郡(今河北涿州),约2000 里,可通龙舟,后称"御河"。
  三期工程为江南河,大业六年年底开通,自京口(今江苏镇江)至余杭(今浙江余杭),长800 余里,宽10 余丈,可通龙舟,沿途有驿宫、草顿。三期工程完成之后,南自余杭,中经江都、洛阳,北达涿郡,南北联成一气。再加上文帝时开通的广通渠,水路运输可达关中。大运河的开通,很长时期都是南北交通的大动脉。沿岸的不少城市,后来都发展为繁荣的都会或人文、物资荟萃的地方。
  ① 《隋书》卷3《炀帝纪上》。
  ① 杜宝:《大业杂记》(《指海》本)。
  历来的史书多指责炀帝"虐用民力",以至"丁男不供,始役妇人"。
  如果仅就某一单项工程集中动用民工多达百万之数,似乎过分。但以文帝时所定丁男"每岁二十日役"计算炀帝建东京、开运河,包括挖长堑、筑长城、造宫苑等等,全部用工数并不为过。
  3。复兴文教文帝晚年,"不悦儒术,专尚刑名"。仁寿元年(601 年)夏,借口设学多而未精,"废天下之学,唯存国子一所,弟子七十二人。"①针对上述情况,大业元年秋,炀帝下诏强调:"君民建国,教学为先","其国子等学,亦宜申明旧制",即恢复文帝前期的"儒雅之盛"。不论在家、在学,只要"学行优敏,堪膺时务"者,"即当随其器能,擢以不次"②。州、县之学,相继恢复。数年间,"天下儒术之士,悉集内史省,相次讲论。"①三年改官制,以国子学为国子监,主管全国教学之政令,统国子学、太学等。先前以国子祭酒为长官,而今又增置国子司业为副长官。同时,增置国子丞3 人,主持日常教学事务。大业八年以后,炀帝渐渐步文帝后尘,戎马不息,空有建学之名了。
  比起文帝,炀帝更较重视艺文。早年间,炀帝即喜好读书著述。开皇十年为扬州总管后,置王府学士达百人,命其修撰。称帝后,修撰一直未停。前后长达20 余年,"自经术、文章、兵、农、地理、医、卜、释、道乃至蒱博、鹰狗,皆为新书,无不精洽,共成三十一部,万七千余卷。"②这些著述虽已失传,但炀帝对于文化事业的重视与贡献却应引起注意。
  由于喜好读书,因而重视图书的管理和整理。大业三年改官制时,对于掌管图书的秘书省不断充实力量,到十一年增至117 人,以先前王府学士补充。当时,在西京嘉则殿有书37 万卷,炀帝命秘书省认真整理,得"正御本"37000 余卷,藏于东都修文殿。又命秘书省抄写50 份副本,分上、中、下三品,分别收藏在西京、东都的宫、省、官府。这部分图书,后来成为唐初整理全国藏书的基础。
  4。改定制度大业三年(607 年)四月,炀帝对隋朝建立20 多年来的政治制度,又进行了一番改定。
  (1)重定官制这次改动,废除三师、特进官,分割门下省、太仆寺的部分职掌,另外成立殿内省。尚书、门下、内史三省与秘书、殿内,共称五省。增置谒者台、司隶台,与御史台合称三台。分太府寺部分职掌,成立少府监,改原先的内侍省为长秋监,改国子学为国子监,连同已改的将作监、都水监,总为五监。尚书省六曹,各增侍郎1 人,为尚书副职。诸曹侍郎改郎,员外郎(又
  ① 《隋书》卷75《儒林传》序。
  ② 《隋书》卷3《炀帝纪上》。
  ① 《隋书》卷75《褚辉传》。
  ② 《资治通鉴》卷182 炀帝大业十一年正月。
  称曹郎、承务郎)改定为2 人。这一结构,一直沿袭至清。
  殿内省统尚食、尚药、尚衣、尚舍、尚乘、尚辇6 局的格局,也为唐、宋因袭。
  文帝时的11 等勋官、7 等散官,都罢掉。自一品至九品,置光禄、左光禄、右光禄、金紫光禄、银青光禄、正议、通议、朝请、朝散等9 大夫,建节、奋武、宣惠、绥德、怀仁、守义、奉诚、立信等8 尉,作为散职。先前的国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侯、伯、子、男的九等爵,仅保留王、公、侯三等。
  地方建制,改州为郡,为郡、县两级。郡置太守,京兆(西京所在)、河南(东京所在)则置尹。郡分上、中、下3 等,罢长史、司马,以赞务1人为郡守的副职。县仍置令,以所管政务是否繁忙和地处冲要情况,分为数等。
  (2)推进科举在强调"君民建国,教学为先"的诏命中,炀帝已经提到"课试"生徒以"进士者"。改官制的同时,又下诏"选贤与能",认为"帝王之功,岂一士之略",命五品以上文武职事官"宜依令十科举人"。所谓"十科",即孝悌有闻、德行敦厚、节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挠、学业优敏、文才美秀、才堪将略、膂力骁壮。"有一于此,不必求备。朕当待以不次,随才擢升。"①五年六月,又下诏诸郡,以学业该通、才艺优洽,膂力骁壮、超绝等伦,在官勤奋、堪理政事,立性正直、不避强御4 科举人。这都是要求地方贡举,称乡贡。
  隋朝时间短促,国子学、州县学又兴废不断,因而由生徒考试入选者颇少,大都由乡贡而入仕。秀才科,在当时等为最高。《隋书·文学传》中,刘臻、崔儦是隋以前"举秀才"的,文帝时"举秀才"的有王贞、杜正玄、杜正藏,炀帝时"学业该通,应诏举秀才"者有杜正伦。整个隋朝,"举秀才止十余人"①。明经科,起于隋。文帝时,有韦云起"明经举,授符玺直长"②。炀帝时,孔颖达"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③。进士科,《北史·杜铨传》叙其族孙之孙,称杜正藏兄弟大业中"应诏被举。时正藏弟正仪贡充进士"。这是炀帝时开进士科的最早记载。
  (3)改修刑律文帝晚年,用法益峻,喜怒无常。炀帝针对文帝"禁网深刻"的情况,又敕令改修律令。
  大业二年十月,下诏改修《开皇律》。牛弘、刘炫等于第二年四月改成,共500 条,分为18 篇:名例、卫宫、违制、请求、户、婚、擅兴、告劾、贼、盗、斗、捕亡、仓库、厩牧、关市、杂、诈伪、断狱。颁行全国,称为《大业律》。比较《开皇律》,五刑之内,降从轻者约200 余条;枷杖决罚讯囚之制,也轻于旧律。文帝时规定,官吏犯罪,子弟不得为宿卫近侍之官;有叛逆罪者,家口籍没。炀帝"诏革前制",强调"罪不及嗣","犯罪被戮
  ① 《隋书》卷3《炀帝纪上》。
  ① 《旧唐书》卷70《杜正伦传》。
  ② 《旧唐书》卷75《韦云起传》。
  ③ 《旧唐书》卷73《孔颖达传》。
  之门,期以下亲,仍令合仕,听预宿卫近侍之官。"①"久厌严刻"的百姓,一时间颇"喜于宽政"。
  炀帝晚年,也走文帝的老路,更立严刑,甚至恢复轘裂、枭首等酷刑,终至"天下大溃"。
  5。经略四方炀帝即位后就打算"通西域,经略四方",因而命裴矩主持西域与隋沿边商贸之事。裴矩深知炀帝"方勤远略",便在与西域商贾交往中了解"其国俗山川险易",撰写了《西域图记》3 卷,记述西域44 国概貌。序文末尾写道:"故皇华遣使,弗动兵车,诸蕃既从,浑、厥可灭。混一戎夏,其在兹乎!不有所记,无以表威化之远也。"②"混一戎夏","表威化之远"两句,可谓正中炀帝下怀,炀帝便将经略四方、打通西域之事"咸以委之"。(1)打通西域东突厥启民可汗已然臣服隋朝,炀帝趁机宣扬声威,使远近畏服。大业三年(607 年),"出塞耀兵",启民奉诏召集所部及奚、室韦等酋长数十人到炀帝大帐朝见。炀帝为"夸示",先命宇文恺作大帐,帐下可坐数千人。启民等见状,进一步表示愿为"臣民",并请求"变改衣服,一如华夏"。炀帝心中暗喜,但以"碛北未静,犹须征战",要其"但存心恭顺,何必变服"③。启民病死后,其子始毕可汗继立,与隋仍然保持这种关系。十一年八月,中原动乱,始毕入犯,围炀帝于雁门郡(今山西代县)。九月解围,但不再朝隋。
  西突厥阿波之后为泥利,泥利可汗被铁勒击败死,泥撅处罗可汗继立。
  炀帝即位时,处罗正与铁勒屡相攻战,势力衰减。七年炀帝西巡,召处罗不至,其酋长射匮遣使求婚。裴矩建议用计离间,以分裂其国。炀帝许以射匮为大可汗,发兵攻处罗,然后允婚。射匮立即兴兵,大败处罗。炀帝又以"殊礼"接纳处罗。处罗、射匮相互牵制,西突厥不复为隋之边患。
  自文帝开皇三年大败吐谷浑以来,朝贡不止。文帝晚年,吐谷浑内乱。
  大业四年,裴矩暗示铁勒出兵攻击吐谷浑,大败之。吐谷浑主伏允遣使请降求救,炀帝派出两路兵马追击,伏允遁逃。次年三月,炀帝亲临西平郡(今青海乐都),四面围击吐谷浑。隋军伤亡颇重,右屯卫大将军张定和、左光禄大夫梁默等战死。至六月,攻破吐谷浑都伏俟城(今青海湖西岸),伏允率残部数千骑投奔党项。
  攻破吐谷浑,炀帝进驻张掖,命裴矩引高昌王麹伯雅、伊吾吐屯设与西域27 国来张掖朝会,吐屯设献西域数千里之地。至此,炀帝得到西域自西平临羌城(今青海湟源)以西,且末以东,祁连以南,雪山以北,东西4000里,南北2000 里的大片疆土,设置了西海(治所在今青海湖西岸)、河源(治所在今青海兴海东南)、鄯善(治所在今新疆若羌)、且末(治所在今新疆且末)4 郡。郡下设县、镇、戍,迁徙轻罪犯来充实这些郡、县。在河源郡积石镇大开屯田,防御吐谷浑残部,保障通西域之路。
  ① 《隋书》卷25《刑法志》。
  ② 《隋书》卷67《裴矩传》。
  ③ 《资治通鉴》卷180 炀帝大业三年七月。
  裴矩《西域图记》序文中特别提到,自敦煌至于西海(今地中海),共有三条通路。北路从伊吾(今新疆哈密),经铁勒、西突厥可汗庭向西,为天山北路。中路从高昌(今新疆吐鲁番市东南),经焉耆、龟兹(qiūCí,音丘词,今新疆库车)、疏勒(今新疆喀什市疏勒),越葱岭而西北,为天山南路的北道。南路从鄯善(今新疆若羌),经于阗(今新疆和田南)、朱俱波(今新疆叶城)、喝槃陀(今新疆塔什库尔干),越葱岭而西南,为天山南路的南道。中路与南路,即著名的"丝绸之路"。炀帝对西域的经略,确立了华夏大地自公元7 世纪起,以敦煌为咽喉之地,伊吾、高昌、鄯善为三大门户,沟通欧亚大陆交通的基本格局,这是应予足够评价的。
  (2)经略东南大业三年三月,因海师何蛮等人每年春秋二季"天清风静,东望依希",炀帝便命羽骑尉朱宽入海"求访异俗",海师何蛮同行,到达流求(今台湾岛)。由于语言不通,带了1 人回来。第二年,又命朱宽前往"慰抚","流求不从,(朱)宽取其布甲而还"。当炀帝完全开通西域之后,六年正月便派武贲郎将陈稜、朝请大夫张镇州(又作张镇周)率兵从义安(今广东潮州)渡海出击。二月到达,流求人初以为商旅,纷纷来贸易。当其发现是来征战的军伍,流求国王渴剌兜立即派兵迎战,多次被张镇州击败。渴剌兜亲自迎战,终被陈稜战败斩杀。隋军"虎男女数千而归",献于朝堂①。
  对东南亚地区,炀帝一面"志求珍异",一面"威振殊俗"。大业元年正月,群臣多言"林邑多奇宝",刘方又新定交州(治所在今越南河内),炀帝便命刘方为行军总管,经略林邑(今越南南部)。大军水陆并进,林邑国王梵志据险死守,又用象军抵御,终为隋军击败。四月,梵志弃城入海,隋军刻石纪功而还。四年三月,"募能通绝域者"。屯田主事常骏、虞部主事王君政应募请出赤土国(今马来半岛南部),炀帝命其带丝绸等5000 段,以赐其王。十月,常骏等到达,受到热烈欢迎。赤土国王表示:"今是大国中人,非复赤土国矣。"①随后,赤土王遣其子那邪迦随常骏入朝贡方物。六年,常骏带那邪迦在弘农(今河南灵宝)谒见炀帝,炀帝赐以官位及物品。(3)疆域之盛炀帝经略四方,至大业五年,共置郡190、县1255,民户为890 余万,疆域西至且末郡(治所在今新疆且末),北到五原郡(治所在今内蒙古五原南),东达辽东郡(治所在今辽宁沈阳北),南抵日南郡(治所在今越南荣市一带)。史称"隋氏之盛,极于此矣。"②十一年正月初一,大宴群臣,"遣使朝贡"者有:突厥、新罗、靺鞨、毕大辞、诃咄、传越、乌那曷、波腊、吐火罗、俱虑建、忽论、诃多、沛汗、龟兹、疏勒、于阗、安国、曹国、何国、穆国、毕、衣密、失范延、伽折、契丹等20 余国③。终隋之世,以此最为盛况空前了。
  ① 详见《隋书》卷81《流求国传》、卷64《陈稜传》。
  ① 《隋书》卷82 卷《赤土传》。
  ② 《资治通鉴》卷181 炀帝大业五年六月。
  ③ 《隋书》卷4《炀帝纪下》。疑断句有误,姑从之。
  (三)隋室乱亡隋朝到炀帝大业五年(公元609 年),可谓鼎盛。持续不到二、三年,社会积弊便陆续暴露出来。
  1。逞欲无厌炀帝执政14 年,第一大弊政是"负其富强之资,思逞无厌之欲"④。他凭借着社会安定积累起来的民力和财富,穷极侈靡,主要表现在游玩和夸示上。
  大业元年开通济渠的同时,命人往江南采伐木材,建造龙舟、楼船等。
  八月,下江都(今江苏扬州)。炀帝乘4 层龙舟,最上层有正殿、内殿、东西朝堂,中间的两层有房室120 间,下面一层为内侍们住处。皇后乘翔螭舟,规模较龙舟小些,仍为4 层,金玉装饰。另有"水殿"9 艘,皆高3 层,设浮景。以朱鸟、白虎等命名的大船数千艘,为后宫妃嫔、诸王、公主、百官、僧、尼、道士、外邦使者等分乘。挽船的民工多至8 万人。又有平乘、青龙等名号的船数千艘,乘载十二卫甲士及兵器帐幕。整个船队,前后200 余里,两岸还有骑兵护卫。所过州、县,500 里以内"皆令献食,极水陆珍奇"。吃不完,"将发之际,多弃埋之"①。
  大业三年二次出游。五月发河北10 余郡丁男凿太行山,达于并州(今山西太原)。六月猎于连谷,至榆林郡(今内蒙古托克托),御北楼观鱼于河套,宴群臣。七月发丁男百余万筑长城河套一段,八月入楼烦关(今山西宁武境内),至太原。又上太行山,开直路90 里。九月游济源(今河南济源),返回洛阳。
  四年第三次出游,至五原(今内蒙古五原一带)。四月置楼烦郡(治所在今山西静乐),起汾阳宫。七月发丁男20 万筑长城。八月赴北岳恒山祭祠。第四次出游向西,时在大业五年。四月猎于陇西,继而渡河至西平郡(今青海乐都),陈兵讲武。五月猎于拔延山,围场2000 里。六月至张掖,亲临观风行殿,盛陈文物,设鱼龙鳗宴,招待高昌王、伊吾吐屯设。
  第五次出游为二下江都,时在大业六年三、四月,住至第二年年初。
  七年二月第六次巡游,自江都乘龙舟入通济渠,达于涿郡(今河北涿州),准备用兵高丽。以后的3 年,主要在督促对高丽的征战上。
  十一年五月第七次巡游,至太原,避暑汾阳宫。八月至雁门郡(今山西代县),被突厥始毕可汗围困30 多天,整天抱着幼子啼哭,不知所为。
  一年以后第八次出游,三下江都,就再也没能够生还。
  巡游的种种耗费,已经无法统计。下面,仅举几件"夸示"的实例,以见其侈靡之费。
  大业三年北巡,命宇文恺造观风行殿,由"六合板"组合而成,上面可容侍卫数百人,下面有轮轴,能够移动。又作行城,周围2000 步,以"六合板"等木板为骨架,以布帛等为外面的装饰。巡幸五原时,"行宫设六合板城",高36 尺,上加女墙,总计42 尺,开南北门。这种"观风行殿"、"行④ 《隋书》卷4《炀帝纪下》"史臣曰"。
  ① 《资治通鉴》卷180 炀帝大业元年八月。
  城"、"行宫",在西游张掖时,也曾带去,或另行制作。此外,还有"六合殿、千人帐,载以枪车"。用兵高丽时,也曾"夜中设六合城,周回八里。城及女垣,合高十仞,上布甲士,立仗建旗。""高丽旦忽见,谓之为神焉。"①六年正月初一,已有自称"弥勒佛"的数十人冲入东都皇城,夺取卫士兵仗。正月十五,仍然尽集各国酋长及使者,在皇城外端门街盛陈百戏。演奏乐舞者多达18000 人,声响传于数十里之外。灯光照耀如白昼,从黄昏到天明。整个演出活动,一直持续到正月底。各国商贾都希望到东都的东市进行贸易,炀帝下令东市家家整饰店面,广积珍货,商人要衣饰华美,卖菜也得用龙须席铺地,再摆菜蔬。外邦商客经过酒食店,店主须得盛情邀入,醉饱出门,不取分文,并要说:"中国丰饶,酒食例不取值。"外商中也有明白人,指着用绸帛缠饰的树问:"中国亦有贫者,衣不盖形,何如以此物与之,缠树何为?"①一句话,问得国人无颜对答。
  2。用兵高丽炀帝的第二大弊政,是三次对高丽用兵。其结果,引起了全国范围的反隋浪潮。
  文帝开皇十八年用兵高丽,失利退回。著名学者刘炫"以为辽东不可伐",作《抚夷论》以警世,可惜"莫有悟者"②。
  大业三年,炀帝北巡,在启民可汗处见到有高丽使者,便命其带话给高丽王高元,要其效法启民"举国从化",如若不朝贡,将率兵东巡。随即,课天下富人买军马,一匹贵至10 万钱。又派员检查兵器,务求精新,检查不认真的,立即斩首。到大业七年二月,炀帝乘龙舟自江都直达涿郡,下诏征高丽,调集天下兵员,在涿郡集中。东莱(今山东掖县)海口造船300 艘,官吏监工严急,民工昼夜泡在水里,腰身以下腐烂生蛆,死去十之三四。河南、淮南、江南造军用车5 万辆,送高阳以供军士载衣甲帐幕。运送军需及粮食的民工,经常有数十万人往返于路途,昼夜不断。山东负担最重,民工死亡过半,田地荒芜,米价腾贵。加之官吏贪残,百姓多无生路,于是纷纷聚众起义。
  八年正月,各路应调兵士全部聚集涿郡。炀帝分左、右各十二军,向平壤进发。总计军士113 万多人,号称200 万,运送军需的民工更多出一倍。炀帝规定,"军事进止,皆须奏闻待报,毋得专擅",结果多次贻误战机,陆路一城未能攻下。其中,有九路兵马渡过鸭绿水,距平壤30 余里,却被击退。30 万之众,仅一路兵马未败,退回辽东时只剩2700 人。海路到达平壤附近,也被击败而回。
  初次用兵高丽,遭此惨败,炀帝不仅不醒悟,反而下诏再征天下兵员,并招募勇士号为骁果。第二年四月,再踏征途。大军渡辽进攻辽东(今辽宁辽阳)时,改事事奏闻待命为"听以便宜从事",领兵官有了一定的主动权。但高丽守军拼死拒守,双方死伤惨重。正当此时,隋朝后院起火,礼部尚书
  ① 《隋书》卷12《礼仪志七》。
  ① 《资治通鉴》卷181 炀帝大业六年正月。
  ② 《隋书》卷75《刘炫传》。
  杨玄感在黎阳仓(今河南浚县南)督运军粮,倒戈指向东都洛阳。炀帝闻讯后,连夜退兵。军用物质,全部遗弃。杨玄感虽然很快就兵败自杀了,但在达官中却开了起兵反隋的先例。炀帝因此大开杀戒,说"玄感一呼而从者十万,益知天下人不欲多,多即相聚为盗耳。不尽加诛,则后无以劝。"①株连被杀者多达3 万人,流放6000 余人。杨玄感开仓赈济,凡领取粮米者尽行活埋于洛阳城南。从此,官、民纷纷相聚起义,政府军已经征讨不过来了,直至隋室彻底灭亡。
  平息了杨玄感起兵,炀帝仍不悔悟,以为经过屠戮,又可以为所欲为地第三次用兵高丽了。大业十年二月,诏百官议东征,一连好几天都没人敢说话。当时形势已乱,再征天下兵员,各郡都留而不发,或是兵丁在路途中不断逃亡,因而兵力不似前两次强盛。七月,炀帝到达辽西怀远镇,却未敢渡辽东进。海路经毕奢城(今辽宁金州),直取平壤。高丽久战,困惫不堪,高元遣使求和。炀帝心理得以平衡,下令撤军,回到东都。当要求高元来长安朝见时,高元不来,炀帝又命将整装,打算第四次东征,可时局已经不允许他为所欲为了。后来,魏征评论炀帝用兵高丽,成为千古定论:"内恃富强,外思广地,以骄取怨,以怒兴师。若此而不亡,自古未之闻也。"①3。除谏掩过炀帝的两大弊政发展到如此不可收拾的地步,又是与他"恃才矜己,傲恨明德","除谏官以掩其过"②的政治品德紧紧扣在一起的。
  炀帝拒谏饰非,在历代帝王中是很有名的。他曾经对秘书郎虞世南说:"我性不喜人谏。若位望通显而谏以求名,弥所不耐。至于卑贱之士,虽少宽假,然卒不置之地上。汝其知之!"③这就是说,炀帝企图通过虞世南让群臣知道,位望已经显达的人还想用谏诤来沽名钓誉,更加不能容忍;至于地位低下的人,虽然可以宽恕,但终不让其有出头之日!炀帝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大业三年北巡启民可汗部,为向突厥"夸示",命宇文恺造大帐外,又调集天下散乐演奏。开国元勋高颎此时正主管太常寺,认为散乐"久废",重加征集是"弃本逐末",炀帝很不高兴。同时,高颎以炀帝待启民"恩礼过厚",担心突厥"颇知中国虚实,山川险易,恐为后患",先后同几位大臣议起此事,包括渡江灭陈的名将贺若弼。炀帝知道后,立即以"谤讪朝政"为名,"下诏诛之,诸子徙边"④。贺若弼亦被诛,另一大臣苏威"坐与相连,免官"。高颎、苏威、贺若弼等,是隋朝历史上仅见的几位名臣,竟因谏止炀帝"夸示"突厥而遭杀戮或罢免,谁还敢再议论朝政,只能任凭炀帝为所欲为了。
  十二年三下江都之前,右候卫大将军赵才以"百姓疲劳,府藏空竭,盗
  ① 《隋书》卷67《裴蕴传》。
  ① 《隋书》卷81《东夷传》"史臣曰"。
  ② 《隋书》卷4《炀帝纪下》"史臣曰"。
  ③ 《资治通鉴》卷182 炀帝大业九年八月。
  ④ 《隋书》卷41《高颎传》。
  贼蜂起,禁令不行",劝谏炀帝"还京师,安兆庶"①。炀帝大怒,将其拘禁起来。朝臣多不愿南下,却都不敢再说什么。一个六品散官上疏"极谏",炀帝也不因其官卑而宽恕了,当场杖杀于朝堂。启程那天,又一个九品散官在洛阳城正南的建国门上表谏止南行,炀帝更加怒气冲天,就地斩首。
  到了江都,面对动乱的时局,炀帝更有两样忌讳:一是"恶闻贼盗",二是"讳人言反"。因此,各地告急求救的文书,无人敢据实以奏。"故出师攻讨,多不克捷。"②炀帝被杀前夕,已有宫人发现禁军策反,报信给萧后,萧后令其"奏之",炀帝听罢不信,反而大发雷霆,认为这不是宫人"所宜言",将其斩首。其他宫人回禀萧后,萧后无可奈何地说:"天下事一朝至此,势已然,无可救也。"③从此,再无人说什么了,炀帝的死期也就到了。4。普天共讨自用兵高丽,开始动荡的社会渐渐形成两大反隋阵营,一是以民众为主的聚义,一是以官宦为主的割据。
  (1)民众聚义大业七年,炀帝大举用兵高丽的前夕,山东百姓不堪其苦,首先打出反隋义旗。王薄作《无向辽东浪死歌》,在长白山(今山东章丘境)聚众起义,避役民众纷纷投奔。刘霸道、孙安祖、张金称、高士达等陆续聚众举义。窦建德注意招贤纳士,远近来归附者尤多。
  第二次用兵高丽,民众厌战,聚义规模越来越大,起义地域不断扩展。
  山东的平原、济北、济阴、北海诸郡,西北的灵武,江南的余杭、吴郡等,聚众多者达10 余万,少者亦数万。
  杨玄感起兵后,民众举义遍及大河南北,直至江淮、岭南、关中。局部地区起义,转向全国范围的起义。大业十三年初,各地义军已汇合成三支骨干队伍,一是翟让、李密领导的瓦岗军,在中原抵御着隋朝的主力;二是窦建德领导的河北义军,打击了隋朝在河北的主力;三是杜伏威、辅公祐领导的江淮义军,牵制着隋朝在江淮的力量,打破炀帝保据丹阳(今江苏南京)的迷梦。
  (2)官军割据自大业十二年起,各地官宦也趁机起兵反隋,各霸一方,试图夺取天下。最先,罗艺据有涿郡及附近各郡,自称幽州总管。
  大业十三年,称兵割据者有:梁师都据朔方,北连突厥,称梁帝;刘武周据代北,北连突厥,称帝设官;薛举据陇西,自称秦帝;李轨据河西五郡,自称河西大凉王;萧铣据巴陵,都江陵,南至岭表,拥兵40 万,称梁帝;李渊据太原,攻占西京长安,坐镇关中,另立炀帝长孙杨侑为帝,以炀帝为太上皇,改年号为义宁,史称杨侑为隋恭帝。
  ① 《资治通鉴》卷183 炀帝大业十二年七月。
  ② 《隋书》卷41《苏威传》。
  ③ 《隋书》卷36《炀帝萧皇后传》。
  (3)丧身灭国大业十三年,即义宁元年(公元617 年),炀帝的势力只剩江都、东都两个据点。义宁二年三月,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等禁军将领,煽动骁果卫士入宫。前面已经叙及,消息报知炀帝,炀帝竟然不信。
  其实,他也知道大势将去,对着镜子对萧后说:"好头颈,谁当斫之!"因而,"引满沈醉","荒淫益甚"。当其被禁军兵士看押起来时,竟问道:"我何罪至此?"回答是:"陛下违弃宗庙,巡游不息,外勤征讨,内极奢淫,使丁壮尽于矢刃,女弱填于沟壑,四民丧业,盗贼蜂起;专任佞谀,饰非拒谏,何谓无罪!"炀帝无奈,承认"我实负百姓"。但又不甘心,说:"至于尔辈,荣禄兼极,何乃如是!今日之事,孰为首邪?"回答说:"溥天同怨,何止一人!"①这段对话,可谓炀帝后半生的总结。随即,被军士缢杀。东都留守、越王杨侗闻讯后,在洛阳称帝,改年号为皇泰。
  隋朝早已是名存而实亡了,炀帝的"丧身"正是其"国灭"的标志。接下来,便是李渊兴唐的兼并战争了。
  ① 《资治通鉴》卷185 高祖武德元年三月。
  三、唐朝兴盛经过短暂的隋朝,新建起的唐帝国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少有的繁荣昌盛、灿烂辉煌的朝代。唐朝从兴起到灭亡,历时290 年,明显地表现为由兴而盛(公元618-741 年)、极盛转衰(公元742-859 年)、衰而至亡(公元860-907 年)三个阶段。自本章始,依次分三章叙述。
  (一)李渊兴唐公元618 年,隋大都督内外诸军事、大丞相、相国、唐王李渊在长安新城太极殿(隋大兴殿)即皇帝位,国号唐,年号武德,宣布唐朝开国,是为唐高祖。早在7 日前,隋恭帝即已下诏退位,"改事唐朝"。
  唐朝的兴建,表面形式与隋相似,但在实际上却经历了相当艰难的征战旅程。
  1。晋阳起兵唐之兴起,始于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
  李渊(公元566-635 年),祖父李虎是西魏最高军事长官"八柱国"之一,官尚书左仆射,封陇西郡公,北周追封唐国公。父李晒,北周安州总管、柱国大将军,继承唐国公封爵。李渊7 岁时,继承了唐国公封爵。隋文帝独孤皇后,是李渊的从祖母。李渊在隋朝,历任谯、陇、岐等州刺史,荥阳、楼烦等郡太守,以及殿内少监、卫尉少卿。
  隋炀帝大业九年(公元613 年),李渊为卫尉少卿,正逢第二次用兵高丽,奉命督运于怀远镇。途经涿郡,曾与宇文士及"夜中密论时事"①,即取天下之事。杨玄感起兵反隋后,李渊调任弘化郡(今甘肃庆阳)留守,兼知关右十三郡军事。十一年四月,改任山西、河东黜陟讨捕大使(亦作抚慰大使),副使夏侯端劝其起兵,李渊"深然其言"。十二年底,李渊以右骁卫将军为太原留守。太原乃军事重镇,兵源充足,粮草可支10 年,因此李渊"私喜此行"。一面留长子建成在河东,"潜结英俊";一面带次子世民到太原,"密招豪友"。兄弟二人"倾财赈施,卑身下士","故得士庶之心,无不至者"②。晋阳地方官吏、豪绅,如晋阳令刘文静、鹰扬府司马许世绪以及崔善为、唐俭、武士彟等,都以李渊有"四方之志",纷纷劝其起兵。
  如果说此前李渊只有反隋的意向而无实际行动,那么自大业十三年五月便由暗集力量转为公开起兵。
  这一年三、四月,刘武周起兵反隋,并引突厥进逼太原。李渊借机命次子李世民、晋阳令刘文静及亲信长孙顺德、刘弘基分头募集兵员,10 多天内便募得1 万人。负责监视李渊的副留守王威、高君雅发现李渊"有异志",便打算诱骗李渊到晋祠祈雨,暗下毒手。晋阳乡长刘世龙探知消息,密报李渊。李渊与世民、刘文静决定先发制人,使开阳府司马刘政会告发王威、高君雅暗中引突厥犯境,将其二人囚禁。过了两天,突厥数万人马果然骚扰晋
  ① 《旧唐书》卷63《宇文士及传》。
  ② 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卷1。
  阳,李渊一面"勒兵为备",一面"开诸城门",突厥不敢贸然进攻。李渊便名正言顺地将王威、高君雅斩首,公开打出反隋的义旗。
  2。攻取长安晋阳起兵之后,李渊、世民父子的目标十分明确:乘虚入关,攻取长安,号令天下,新建皇朝。
  大业十三年六月,李渊传檄文于河东各郡,号称"义兵"。西河郡(治所在今山西汾阳)不从,李渊命大郎建成、二郎世民率众攻取,往返9 日,首战告捷。当天,即定入关之策。随后,建置大将军府,分左、右三军。建成为陇西公、左领军大都督、左三军统军,世民为敦煌公、右领军大都督、右三军统军,裴寂为大将军府长史,刘文静为大将军府司马,长孙顺德、窦琮、刘弘基等分为左、右统军。七月,以四郎元吉为太原郡守,留守晋阳宫,李渊亲率建成、世民并甲士3 万誓师后,挥兵南下,指向关中。隋武牙郎将宋老生屯兵霍邑(今山西霍县),以精兵2 万阻挡。时逢阴雨连绵,粮草不继,李渊下令退兵,李世民"切谏乃止"。八月,建成、世民以骑兵力挫隋军,宋老生被斩杀,攻占霍邑。数日之内,连下临汾郡、绛郡,进抵龙门。隋骁卫大将军屈突通镇守河东(治所在今山西永济蒲州镇),断绝津梁,阻隔关中。裴寂主张"先克河东,然后西上",世民则认为兵贵神速,宜早入关。李渊"两从之,留诸将围河东,自引军而西。"①李渊父子带领主力渡过黄河,命建成、刘文静等以数万人屯守永丰仓和潼关,以防东来之隋军;命世民率刘弘基等数万人定渭北诸县。李渊之女平阳公主,此时也带领精兵1 万多人与世民"会于渭北",并与其夫柴绍"各置幕府,俱围京城,营中号曰'娘子军'。"①世民在渭北"收纳英俊,以备僚列"。
  刘弘基等南渡渭水,屯兵长安故城之后,世民引兵向西,驻扎在秦阿房宫旧址,拥兵13 万。李渊命建成率精兵进驻长乐宫。
  此刻,隋刑部尚书领京兆内史卫文升、左翊卫将军阴世师、京兆丞骨仪正尊奉代王杨侑据城坚守。李渊来到长安城东,集20 万大军合围,多次遣使到城下照会卫文升等人,表示"尊隋之意",都无回答。
  大业十三年十一月,建成所部首先登上城头,长安城迅速被攻占。李渊"约法十二条,悉除隋苛禁"。数日后,立代王杨侑为帝,即隋恭帝,改年号为义宁。李渊自长乐宫入长安城,为假黄钺、使持节、大都督内外诸军事、尚书令、大丞相,进封唐王,改武德殿为丞相府,独揽军国机务。半年之后,也即晋阳起兵整整一年,隋恭帝退位,李渊登基,宣告唐朝建立,时为武德元年(公元618 年)五月甲子日。六月,以世民为尚书令,裴寂为右仆射、知政事,刘文静为纳言。数日后,立建成为皇太子,以世民为秦王,元吉为齐王。
  3。削平割据
  ① 《资治通鉴》卷184 恭帝义宁元年九月。
  ① 《旧唐书》卷58《柴绍附平阳公主传》。
  刚刚建起的唐朝,仅据关中一隅,面对的是各路义军和割据势力。李渊父子以关中为依托,确定了先固根本、再取关东的战略总方针。自攻取长安,至讨平山东,经过7 年的征战,定陇右、复代北、围洛阳、战虎牢、决洛水、下荆襄、战江淮、平山东,才完成统一大业,建立起巩固的中央集权的政治统治。
  李渊父子攻占长安后,在金城(今甘肃兰州)称秦帝的薛举便以10 万之众进逼渭水,直接威胁着李渊势力的发展,世民率兵将其击退。李渊称帝后,薛举立即亲自带兵直逼岐州(今陕西凤翔)一带。刚刚受封秦王的世民,奉命率八总管迎战。薛举又以其子薛仁杲进围宁州(今甘肃宁县),打算直取长安。薛举突然病死,薛仁杲继立,屯兵折墌城(今甘肃泾川东北)。秦王采取"闭壁以折之,待其气衰而后奋击"①的策略,与薛仁杲相持了60 多天。薛部粮尽,军心不稳,唐军于浅水原一战决胜,薛仁杲投降,陇右平定。数月后,刘武周采纳其大将宋金刚的建议,"入图晋阳,南向以争天下"。武德二年四月,宋金刚率2 万精兵入犯并州(治所在今山西太原),"又引突厥之众,兵锋甚盛"②。太原是李渊父子的发祥地,又是军事重镇,故命齐王元吉为留守。齐王抵挡不住刘武周、宋金刚的攻势,高祖命裴寂督军增援,也被打得全军覆没。刘武周进逼太原,齐王携家连夜逃回长安。高祖叹道:"晋阳强兵数万,食支十年,兴王之基,一旦弃之。"③宋金刚又连续攻陷浍州(今山西翼城)、晋州(今山西临汾)等地,据守蒲坂(今山西永济北)的隋将王行本与之呼应。于是,河东大片土地尽为刘武周所有。高祖无奈,手敕"宜弃河东之地,谨守关西而已。"秦王立即上表,以为"太原王业所基,国之根本,河东殷实,京邑所资。若举而弃之,臣窃愤恨",请"精兵三万,必能平殄武周,克复汾、晋。"①十一月,秦王率兵自龙门乘坚冰渡过黄河,进驻柏壁(今山西新绛西南),与在浍州的宋金刚对阵。唐军仍然"深壁高垒,以挫其锋",并命李仲文坚守浩州(今山西汾阳),切断对方的运粮通道。两军相持了5 个月,宋金刚援绝粮尽,被迫北撤。秦王开始出击,有时昼夜行军200 里,一日八战,穷追不舍。介休一战,彻底击败宋金刚。刘武周闻讯,率百余骑弃太原北走突厥。秦王进驻晋阳,并、汾旧地迅速收复。
  正当唐军经营关中、代北之际,中原局势发生着急遽变化。
  先前,有4 支重要的军事力量在逐鹿中原。他们是:李密的瓦岗军、窦建德的河北义军以及隋朝旧部王世充、宇文化及。武德元年九月,宇文化及缢杀隋炀帝后北上,在魏县(今河北魏县、大名间)称帝,国号许。武德二年四月,王世充在洛阳称帝,国号郑。瓦岗军先后被宇文化及、王世充重创,于武德元年十月经魏征劝说归唐,唯有徐世勣尚控制着东至海、南至江、西至汝州(今河南临汝)、北至魏郡(今河南安阳)的广大地区。后经魏征劝降,徐世勣亦归唐,被赐李姓。为避秦王名讳,去"世"字,称李勣。这时,窦建德也建号大夏,正向西进。武德二年闰二月,攻杀宇文化及。九月,攻占已经归唐的相州、黎阳,俘李神通、李勣、魏征以及高祖妹同安长公主等。
  ① 《旧唐书》卷55《薛举附仁杲传》。
  ② 《旧唐书》卷55《刘武周传》。
  ③ 《资治通鉴》卷187 高祖武德二年九月。
  ① 《旧唐书》卷2《太宗纪上》。
  王世充趁机发展势力,夺得唐在河南的部分地盘。
  陇右巩固、汾晋平定之后,武德三年七月,高祖命秦王率大军出关东向。这时,中原地区只剩王世充、窦建德两支劲旅了。
  唐军东向,首当其冲的是王世充的郑军。秦王首战告捷,占领了进围洛阳的要道慈涧(今河南新安东),并迅速完成对洛阳的合围,使王世充完全处于孤立挨打的地位。王世充多次提出"息兵讲好",秦王都严辞拒绝。河南各郡、县相继为唐所有,洛阳完全成为一座孤城。但郑军实力尚强,拼死拒守。到第二年二月,攻守双方仍然呈胶着状。唐军部分将士久战思归,连总管刘弘基都建议班师。高祖以洛阳守备坚固,久攻不下,也密令秦王退兵。可秦王以为:"洛阳孤城,势不能久,功在垂成,奈何弃之而去!"①坚持围攻,决不撤兵。三月,洛阳严重缺粮,眼看就要被攻破。当此紧要关头,窦建德接受了王世充的求援,率10 万大军攻陷荥阳,到达成皋(今河南汜水)东原,要唐军退回潼关,复修前好。
  原来,武德三年初,窦建德俘李神通、同安长公主、李勣等人后,高祖曾"遣使与之连和",窦建德遣还同安长公主等。趁着唐、郑相争的机会,窦建德在河北、山东不断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地盘。此刻,眼见王世充要遭灭顶之祸,颇感"郑破则夏有齿寒之忧",决定发兵相救,并以为"郑拒其内,夏攻其外,破之必矣,""唐军破后而郑可图,则因而灭之",然后再以"二国之众,乘唐军之败,长驱西入,京师可得而有"②。
  面对两面夹击,秦王分析了唐军内部的两种基本主张,采纳了郭孝恪、薛收的意见,一面命齐王统兵继续围攻洛阳,一面亲领3000 余精骑赶赴虎牢,与窦建德周旋。五月,秦王计败夏军,俘窦建德。虎牢一战,不仅击溃河北劲旅,也决定了洛阳的命运。当窦建德被押至城下时,王世充知道大势不可挽回,开城投降。
  自武德三年七月唐军出关,至四年五月占领洛阳,前后10 个月。围洛阳,8 个月;战虎牢,两个月。结果,"一举两克",唐军取得决胜中原的辉煌战绩。
  窦建德兵败身亡不到一月,刘黑闼在漳南(今山东武城东北)起兵反唐,半年之内尽复窦建德旧地,兖州徐圆朗举兵响应,战火再起。武德五年正月,刘黑闼自称东汉王,以洺州(今河北永年东南)为都。三月,唐军决洺水以灌刘黑闼。两个月后,复引突厥重返山东。高祖派齐王东讨失利,又命太子出征。太子建成依魏征建议,改用招抚,放还俘虏,安定民心。结果,刘黑闼失去支持,于六年正月被杀。
  其它割据势力,或彼此吞没,或内乱降唐。唐军以征讨而削平的尚有3地:江陵萧铣,自武德二年高祖命赵郡王李孝恭、行军总管李靖"规取",至武德四年十月唐军压境,举荆襄之地而降,两湖至岭南归唐。
  江淮辅公祐,自杜伏威入长安后,于武德六年八月在丹阳(今江苏南京)称宋王反唐。高祖命李孝恭、李靖征讨,至七年三月俘获辅公祐,江淮平定。武德七年五月,李勣讨平徐圆朗。
  至此,唐朝削平割据的征战宣告结束,社会逐渐转趋安定。
  ① 《资治通鉴》卷188 高祖武德四年二月。
  ② 《旧唐书》卷54《窦建德传》。
  (二)完备制度高祖即位之初,所行制度大都因循隋朝。随着征战的渐渐结束,各项制度都不断有所更改。自太宗至玄宗,逐步完备底定。这一阶段的政治制度,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为后世提供了一个比较完善的制度模式。
  1。中枢决策大一统帝国的兴盛,使得中央集权制得以充分发展。决策系统以皇帝为中心,由宰相、中书省和门下省共同组成。
  (1)皇帝制度军国大事,皆由皇帝最后决定,以诏敕下达有关部门。诏敕的形式共7种:册书、制书、慰劳制书、发敕(手诏)、敕旨、论事敕书、敕牒。其中,册书、制书最为隆重、重要,发敕(手诏)最为常用。诏敕若涉军国大事,必须用皇帝之玺。隋朝以来,便有皇帝八玺制度。八玺名为"神宝"、"受命宝"、"皇帝行宝"、"皇帝之宝"、"皇帝信宝"、"天子行宝"、"天子之宝"、"天子信宝",分别用于不同场合。八玺由门下省符宝郎掌管,须经皇帝批准,当面启用。
  辅助诏敕而行,另有符节制度。当时,有铜鱼符、传符、随身鱼符、木契、旌节等。使用与掌管,都有严格规定。所有符节都分左、右两半,左半由门下省符宝郎掌管,右半由各有关部门执事官掌管。有事用左符传命,左右符合,方可施行。
  当时,皇帝的至高无上之权是受到一定制约的。中书省"掌军国之政令",负责拟定诏敕。门下省"掌出纳帝命",如觉不妥,有权封还中书省。就是说,皇帝的旨意必须经中书省出旨、门下省审覆画可,才能颁于尚书省施行。不经这样的程序,就是违制,可以不承认。这一制度,太宗时执行得最有成效,因而失误少。
  围绕皇帝制度,皇储制度也较前代完备。皇太子所居东宫,建置了一套体系完备的职官系统,俨然一个"小朝廷"。
  此外,围绕皇帝的礼仪制度、舆服制度、陵寝制度、后宫制度、宗室制度,也都进一步发展起来,达到前所未有的完备程度。
  (2)宰相制度隋朝尚书、内史、门下三省长官虽然"共执朝政",但被正式称为"宰相"者唯左、右仆射,而三省的运转轴心在尚书都省。这就是所谓"参议国之大事"的三公,"坐于尚书都省。朝之众务,总归于台阁。"①而到唐初,则以三省长官为"真宰相",因而称"其制定于唐"②。三省名称,已固定为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三省长官分别为左、右仆射各1 人,侍中2 人,中书令2 人。三省长官,"自武德以来,常于门下省议事,即以议事之所谓之政事堂。"③实际上,政事堂主要是协调中书、门下两省关系,即中书出令、门下封驳,争论不决,则先在政事堂议定,然后再奏闻。
  ① 《隋书》卷28《百官志下》。
  ② 《文献通考》卷49《职官考三·宰相》。
  ③ 李华:《中书政事堂记》,《全唐文》卷316。
  武则天当政时,政事堂成为宰相议决军国大事的最高决策机构。宰相在政事堂议政,实行轮流"秉笔"之制。秉笔宰相称"执政事笔",即首席宰相,主持政事堂会议,总其记录。有诏敕签发,需宰相同署名者,除特别重大之事,可由秉笔宰相代署。光宅元年(公元684 年),裴炎以中书令"执政事笔",便将政事堂由门下省移到中书省。从此,决策重心由门下省转至中书省。但此时的宰相仍是兼职宰相,即"午前议政于朝堂,午后理务于本司"④。三省长官,在政事堂议政是宰相,回到三省则是各部门长官。
  到玄宗时,政事堂改为中书门下,政事印改为"中书门下之印"。正堂为宰相议政和办公之所,后院设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分曹以主众务",为处理各项事务的秘书机构。至此,政事堂制度进一步完备,成为宰相决策和日常办公的重要权力机构,宰相也不再回本部门主持工作了。鉴于仆射为从二品,侍中、中书令为正三品,"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自太宗时,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魏征以秘书监参与朝政。"其后,或曰'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之类,其名非一,皆宰相职"①。但因其本官品位稍低,实际只是副相。太宗晚年,又有"同中书门下三品"的名号,即"同侍中、中书令"官品,可进出政事堂。至中宗时,虽为仆射,但不带"同中书门下三品"衔,则不得参议朝政,不能入政事堂。"同中书门下三品"(简称"同三品")逐渐成为固定职衔,取代"参知政事"一类名号为副相。高宗、武则天时期,又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简称"同平章事"),"外司四品以下知政事者,遂以(同)平章(事)为名。"②玄宗以后,"同三品"又为"同平章事"所取代,成为副相的一种固定名称。
  (3)决策程序自隋入唐,三省分工明确。中书、门下两省,是中央决策系统的两个关键部门。两省均在皇城之北,合称"北省",以别于在皇城内的"南省"--尚书省。
  高祖武德三年(620 年),改内史(内书)省为中书省。高宗、武则天、玄宗时,一度改名西台、凤阁、紫微省,随即又恢复为中书省。置中书令2人,正三品,曾随省名改称西台右相、内史、紫微令、右相,被尊称为"令公"。中书令为正宰相,后来在政事堂办公,中书侍郎便成为本省实际长官。中书侍郎,置2 人,正四品上,曾随省名改称西台侍郎、凤阁侍郎、紫微侍郎。中书舍人,置6 人,正五品上,亦随省名改称,具体负责本省的中心工作。其中1 人为"知制诰",专门负责起草诏敕,列席政事堂会议。6 人分别联系尚书省六部,协助宰相处理有关奏章。
  门下省自隋炀帝改官制,逐渐摆脱宫廷杂务,至唐初已完全成为专司封驳、参决政事的重要决策部门。高宗、武则天、玄宗时,一度改名东台、鸾台、黄门省,不久即复为门下省。武德三年,改纳言为侍中,置2 人,正三品,曾随省名改称东台左相、纳言、黄门监、左相。侍中为正宰相,玄宗以后不再任命,门下侍郎始终为门下省实际长官。门下侍郎,置2 人,正四品上,不任命侍中以后升为正三品,曾随省名改称东台侍郎、鸾台侍郎、黄门④ 《通典》卷23《职官五·吏部尚书》。
  ① 《新唐书》卷46《百官志一》。
  ② 《旧唐书》卷5《高宗纪下》。
  侍郎。给事中,置4 人,正五品上,直接负责本省中心工作,审定诸司奏抄,"驳正违失";"诏敕不便者,涂窜而奏还,谓之'涂归'。"①总括起来,唐朝这一阶段的决策程序大致如下:无论是"朝参"时皇帝与宰相议政,还是皇帝本人提出议题,都要先经政事堂会议商议决定,再由中书省知制诰拟就诏敕,送门下省审覆,如无不当,然后呈奏皇帝批准。诸司奏章,也得先经政事堂五房提出处理意见,政事堂会议议决后,再送中书、门下两省走程序。
  2。行政体系(1)中央体制这一阶段,中央行政体制是典型的尚书省六部与诸寺、监上下相系,协同运行的机制。尚书省与诸寺、监之间的职掌,是从隋朝逐渐开始分工明确起来的。尚书省是中央行政管理的中枢,掌政令;诸寺、监是中央事务机关,承受尚书省政令,分别负责某具体方面的事务。这就是唐太宗所说:"尚书省天下纲维,百司所禀"①。
  尚书省在高宗、武则天时,曾改称中台、文昌台、都台,别称南省。名义上以尚书令为长官,但极少授受,故以左、右仆射为实际长官。左、右仆射,各置1 人,正二品,"总判省事"。
  尚书省总办公厅称尚书都省,又称都司、都台、都堂,以左、右丞为长官,各置1 人。左丞正四品上,"通判都省事",分管吏部、户部、礼部十二司;右丞正四品下,分管兵部、刑部、工部十二司。又有左、右司郎中各1 人,从五品上;左、右司员外郎各1 人,从六品上,"掌副"左、右丞所管诸司之事。左、右仆射,左、右丞,左、右司郎中,左、右司员外郎,都在尚书都省办公。
  尚书省统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六部。各部长官为尚书,各置1 人,正三品;各部次官为侍郎,各置2 人,正四品下(吏部侍郎为正四品上)。六部各领四司,每司各置郎中1 人,从五品上;员外郎1 人,从六品上,掌管本司事。吏部、户部、兵部司,有时各置郎中、员外郎2 人。六部二十四司主各项政令,具体分工是:吏部,掌官吏铨选、考课、封爵、勋赏,分领吏部、司封、司勋、考功四司。
  户部,掌天下田户、度用、钱帛、仓贮,分领户部、度支、金部、仓部四司。
  礼部,掌礼仪、贡举、祭享、朝贡,分领礼部、祠部、膳部、主客四司。兵部,掌武官选授、疆域版图、车乘传驿、戎器仪仗,分领兵部、职方、驾部、库部四司。
  刑部,掌天下刑律、官奴役隶、经费审计、门禁关津,分领刑部、都官、比部、司门四司。
  工部,掌土木营造、屯田职田、山泽苑囿、舟楫河渠,分领工部、屯田、虞部、水部四司。
  ① 《新唐书》卷47《百官志二》。
  ① 《旧唐书》卷70《戴胄传》。
  尚书省之外,负责行政事务的机构为九寺、五监以及秘书、殿中二省。
  九寺长官称卿,各置1 人,除太常卿为正三品,其余皆为从三品。次官称少卿,各置2 人,除太常少卿为正四品上,余皆为从四品上。各寺皆置丞,"掌判寺事",2-6 人不等,除太常丞为从五品上,余皆从六品上。大理寺之外,其它八寺皆领"署"一级机构,分管各项具体事务,置令、丞为正、副长官。九寺是:太常寺、光禄寺、卫尉寺、宗正寺、太仆寺、大理寺、鸿胪寺、司农寺、太府寺。
  五监,即国子监、少府监、将作监、军器监、都水监。其中,国子、少府、将作三监设置稳定,军器、都水二监废置不常。国子监,掌教育训导之事,置祭酒1 人为长官,从三品;司业2 人为副长官,从四品下。少府监,掌手工技巧之事,置监1 人、少监2 人,为正、副长官。将作监,掌土木营建之事,定置监1 人、少监2 人。少府、将作二监,都有"署"一级下属机构。
  秘书省、殿中省长官称监,从三品;次官少监,从四品上,以丞"掌判省事"。下属机构称局,类似寺领署。秘书省,掌天下经籍图书,撰修碑志、祝祭之文以及天文历法。殿中省,掌舆乘服御之事,为天子衣食住行服务。直至玄宗前期,尚书省始终处于行政管理的中心地位,中书门下发出的诏敕皆由尚书省转发诸寺、监,或根据诏敕制定具体政令交发有关部门施行。诸寺、监呈皇帝的表章,也交尚书省转中书门下奏闻,批复后仍由尚书省下达有关寺、监执行。尚书省的政令有两种,一是根据诏敕制定的具体施政方案,称"施行制敕",主要用于军国大事;一是用于日常政务的程式,称"省符",即所谓"大事则听制敕,小事则俟省符"①。大体来讲,六部与寺、监存在相对稳定的政令承受关系,如户部对口太府寺、司农寺,礼部对口太常寺、光禄寺、鸿胪寺、国子监、秘书省,等等。
  (2)地方体制隋朝的两级地方行政体制,到唐太宗时又开始朝着道、州、县三级制演变。边疆地区,在隋朝都督、都护制中又增加了羁縻府州制的内容。
  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 年),分天下为十道,作为监察区划,不设专职官员,不定期遣使分道巡察。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 年),增为十五道。每道置采访使1 人,京畿、都畿二道以御史中丞领使职,其余各道一般以其大州刺史或大都督府长史兼领,职责为监察官。其后,逐渐干预地方政务。
  州,按户口多少分为上、中、下三等,又按其地位轻重分为京、辅、雄、望、紧若干等。京州为京都或陪都所在地,后改称府。辅州以下,主要是为限定官员转迁次序而设。太宗贞观十三年(639 年)统计,有358 州。玄宗开元二十八年(740 年),有328 州。长官为刺史,上州从三品,中州正四品上,下州正四品下。以别驾、长史、司马协助刺史理事。京州为雍州、洛州,玄宗开元元年分别改为京兆府、河南府,长官为尹,以少尹为副。
  县,京城诸县为京县,京郊诸县为畿县,其它地区按户口多少分为上、中、中下、下四等。为官吏转迁,又分赤、畿、望、紧若干等。贞观十三年,有1551 县。开元二十八年,增至1573 县。长官为令,京县正五品上,畿县正六品下,其它县自从六品至从七品。设丞1-2 人,为令之副。
  ① 《唐六典》卷23《将作监》。
  高宗至玄宗期间,边疆地区陆续设置了安西、安北、单于、安东、安南、北庭都护府,统管归附的各族部,有大都护府、上都护府之分。大都护府设大都护1 人,由亲王遥领,副大都护、副都护各2 人,实际主持府事。上都护府设都护1 人、副都护2 人。
  都护府统领归附的各族部,主要通过羁縻州来实现。太宗平定突厥后,西北部族内附,便在其地列置羁縻州,大者为都督府,小者为州,"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虽不交纳贡赋,但必须为"边州都督、都护所领"①。
  3。监察制度以官吏监督和言官谏诤为主要内容的监察制度,自太宗至玄宗前期发展到相当完备的程度,在当时的政治领域中起着显著的积极作用。
  (1)监察机构隋炀帝改官制,以御史台、司隶台、谒者台共掌监察。唐朝废谒者台、司隶台,以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武则天时,改御史台为左肃政台,增置右肃政台,后仍复为御史台。玄宗初年,以保留在东都洛阳的御史台称东都留台,亦称东台或留台。
  御史台最高长官为御史大夫,置1 人,从三品;副长官为御史中丞,置2 人,正五品上。下属有三院:台院、殿院、察院,分别为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的办公处所。
  御史大夫、御史中丞除了主持本部门公务,另有三项职掌。其一,与刑部尚书、大理卿组成三司,联合审理案件。其二,奉帝命审查囚徒。其三,受理御史奏弹之事。鉴于御史大夫不常置,御史中丞久而久之便成为实际长官。一人在京城负责御史台事务,一人在东都负责留台事务。
  三院御史,侍御史主弹奏,殿中侍御史主殿廷秩序,监察御史主巡察。
  御史台纠察内外官员,职任颇重。为防其恣意专横,又有尚书左、右丞对御史台进行监督的规定:"御史有纠劾不当,兼得弹之。"①殿中侍御史中有2 人分知东、西推,监督太仓、左藏库出纳。同时,尚书省刑部还有比部司,为专门的财政监察、审计部门。
  武则天时,增创了知匦制度,成为御史台之外的另一条监察渠道。垂拱二年(公元686 年),命铸铜匦,分东、南、西、北,接纳四方投书。设知匦使1 人,以谏官掌领其职,接受投诉;设理匦使1 人,以御史中丞或侍御史1 人充任,处理投诉。
  (2)言官制度唐太宗兼听纳谏,推进了言官谏诤制度的发展。
  在决策的中书、门下两省,设置专司规谏讽谕的职官,有散骑常侍、谏议大夫、补阙、拾遗,均分左、右,"左"隶门下省,"右"隶中书省。谏官两省对置,更有利于减少决策的失误。散骑常侍,左、右各置2 人,正三品,多安置元老旧臣,规讽过失者少,侍从顾问者多。谏议大夫和补阙、拾遗,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言官、谏职。
  ① 《新唐书》卷43 下《地理志七下》。
  ① 《旧唐书》卷43《职官志二》。
  谏议大夫,左、右各置2 人,正五品上,是最重要的谏官。魏征、褚遂良等,都任过此职,再逐步进至宰相。
  补阙、拾遗,武则天时始置,左、右皆各2 人,分别为从七品上、从八品上。
  谏官言事,一是廷争,二是上封。廷争,即在朝廷上当面直言皇帝过失。太宗时,"中书门下及三品以上入内平章国计,必使谏官随入",对于军国大事有所谏议。上封,即书面指陈为政得失。玄宗曾下敕令:"谏官所献封事,不限旦晚,任封状进来,所有门司不得有停滞。"①谏官言事,一是对皇帝规谏,一是指斥宰相过失。每逢廷议,"非谏职,不当先谏官言事。"②4。刑律法制太宗至玄宗前期逐步确立起的刑律法制,在中国古代法制史上是一个高峰,奠定了宋、元、明、清各代刑法制度的基础。
  (1)唐律疏议自高祖即位,至玄宗前期,有过多次较大的立法活动。
  武德元年(公元618 年),根据隋朝开皇律、令制五十三条格。随即命尚书左仆射裴寂等撰定《武德律》,大略以《开皇律》为准。
  太宗继位后,命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主持重修律令。贞观十一年,修成《贞观律》500 条,分12 卷(篇)。"比隋代旧律,减大辟者九十二条,减流入徙者七十一条","凡削烦去蠧,变重为轻者,不可胜纪。"①同时,又编《贞观令》30 卷、《贞观式》20 卷、《贞观格》18 卷。唐代刑书中的律、令、格、式4 种形式,自此开始齐备。律是刑事法规,令是国家制度法规,格是国家机关行政法规,式是国家机关公文程式。
  高宗时,又令长孙无忌、李勣、于志宁等以《贞观律》为本进行修定,仍为500 条,12 卷,称《永徽律》。同时,修成永徽令、格、式。永徽三年(公元652 年),又诏以律文为经,对500 条律文逐条逐句进行诠释,并设问答,辨析疑义,补充疏漏。这些解释文字称"疏",与律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总计30 卷。第二年颁行天下,"自是断狱者皆引疏分析之"②。疏与律合而为一,称《永徽律疏》。
  武则天垂拱元年,颁行过垂拱律、格、式。
  玄宗时,对《永徽律疏》多次修改,成为后世所称的《唐律疏议》,留传至今。同时,修成《大唐六典》30 卷,记录国家机构职掌及其活动,为中国最早一部综合性行政法规。
  《唐律疏议》30 卷,分12 篇502 条。名例篇57 条,是总纲,内容为五刑、八议、十恶。卫禁篇33 条,为警卫宫廷、守卫关津的条规。职制篇59条,是官吏违法失职的惩罚条规。户婚篇46 条,是户籍、田宅、赋役、婚姻、家庭方面的条规。厩库篇28 条,为牲畜、饲养、仓库管理方面的条规。擅兴
  ① 《唐会要》卷55《谏议大夫》。
  ② 《旧唐书》卷166《白居易传》。
  ① 《旧唐书》卷50《刑法志》。
  ② 《旧唐书》卷50《刑法志》。
  篇24 条,是征集兵士、大兴土木方面的条规。贼盗篇54 条,为维护统治政权、个人生命、财产不受侵犯的条规。斗讼篇60 条,是斗殴伤人的处罚条规。诈伪篇27 条,是对欺诈伪造的惩罚条规。杂律篇62 条,为不能归入前面九篇的形形色色犯罪,如奸情、契约、借贷等民事纠纷。捕亡篇18 条,处罚逃犯、惩治追捕逃犯不力的条规。断狱篇34 条,是关于司法审判和监狱管理的条规及处罚条例。
  唐律不仅继承、发展了前代律法,大大地丰富了刑事立法的内容,而且十分重视经济立法和民事立法,制定了众多调整经济关系和民事关系的专门条规,成为一部颇具代表性的完备的古代法典。
  (2)诉讼审判以刑部为中央司法行政机关,以大理寺为中央审判机关,以御史台实行对执法的监督,这一司法体制自隋至唐逐步完善、健全。地方州、县虽然也建立起相应的法曹、司法等建制,但基本是与行政机关合一的,由刺史、县令亲掌司法行政与审判。
  大理寺是中央最高审判机关,审理中央百官犯罪和京师徒刑以上案件(徒刑以下案件归京兆府),以及刑部转来的地方死刑案件。刑部掌全国司法行政,负责审核大理寺及州、县审判的案件,认为判决不当则改判,或驳令重审。重要案件,须送中书门下详覆,门下省的给事中可援引律条进行裁正。死刑必须奏报皇帝批准。御史台的监督,大案要案则由御史中丞、刑部尚书、大理卿共同审理,称"三司推事";府州案件,有时由监察御史、刑部员外郎、大理司直(或大理评事)共同前往审理,称"三司使";自诉冤枉和疑难案件,由皇帝命门下省给事中、中书省中书舍人、御史台御史组成"小三司"共同审理。
  各级审判机关的权限,规定十分明确。地方"杖罪以下,县决之";"徒以上,县断定送州复审讫"①。死刑必须皇帝最后裁定,有时还要命中书、门下及尚书、卿、监共议,然后再由皇帝裁决。除恶逆以上和奴婢杀主,一次复奏即可执行外,其它死刑均须决前"二日中五复奏,下诸州三复奏"①。5。科举制度隋朝始兴科举,秀才、明经、进士等科初具规模。到了唐代,大大地发展起来,成为一项比较完善的选举人才的制度。
  (1)取士科目《新唐书·选举制上》概括唐代取士之法,分"岁举"、"制举"两种情况。岁举,"其科之目,有秀才,有明经,有俊士,有进士,有明法,有明字,有明算,有一史,有三史,有开元礼,有道举,有童子。而明经之别,有五经,有三经,有二经,有学究一经,有三礼,有三传,有史科。"天子自诏,"以待非常之才",叫做"制举"。
  岁举是"常选",每年都要举行一次。少数年份因天灾歉收、兵变动乱等原因暂停。岁举各科中,以进士、明经两科规模最大。进士科自高宗以后,越来越受应试者的垂青。"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至
  ① 《唐律疏议》卷30《断狱》。
  ① 《旧唐书》卷50《刑法志》。
  岁贡,常不减八、九百人。"②应试人多,考中极少,因而当时将进士登科比作"登龙门"。明经科以熟读经书为主,考试较进士科为易,录取也不似进士科严格,因而在当时也有很多报考者。进士、明经两科之外,其余10 科多不受人重视,往往无人报考,以至时开时停。本来,秀才科等最高,隋炀帝时尤其如此。可到唐太宗时,"有举而不第者",于是停举。玄宗时,一度恢复,"应者多落",因而废绝。其他科目,多为中唐以后所开科目,既不为人们重视,录取又颇滥,不时停其科。孝廉举,本是沿袭下来的一个科目,也在"岁举"之列。唐太宗曾亲试孝廉,却不合格,以后也未能发展起来。岁举中,另有武举一科,始于武则天长安二年(公元702 年)。有长垛、马射、步射、平射、筒射,又有马枪、翘关、负重、身材之选,每年准明经、进士例举送。
  制举是"制诏举人,不有常科",随皇帝临时所需列定科目。如太宗贞观十一年四月,诏河北、淮南举孝悌淳笃,兼闲时务;儒术该通,可为师范;文辞秀美,才堪著述;明识政体,可委字人:并志行修立,为乡闾所推者,给传诣洛阳宫①。又如玄宗开元九年以"边境未清,统边须将",下诏有可以运筹决胜、斩将搴旗,或足拟万人之敌、堪为一堡之雄者,各听自举,玄宗亲试。
  (2)士子来源前面谈到,唐代取士大致分岁举与制举两种情况。岁举应试者,一是由学馆出身的生徒,二是由州郡贡举的举人。
  由学馆出身应试者,为数最多。当时,国子监所统,有国子学、太学、广文学、四门学、律学、算学、书学,以《新唐书·选举志上》的统计,在学生徒2280 人。弘文馆、崇文馆、崇玄馆,还有不少官宦子弟为学生,其教学、考试,"如国子制"。东、西两京所设馆、学之外,地方也都设学,京都学生80 人,大都督、中都督府、上州各60 人,下都督府、中州各50 人,下州40 人,京县50 人,上县40 人,中县、中下县各35 人,下县20 人。玄宗以前,对学馆出身十分重视,"进士不由两监(按:东、西两京国子监)者,深以为耻"②。玄宗时,还曾下敕,"罢乡贡,举人不由国子及郡县学者勿送举"③。礼部考试,也是"先两监而后乡贡"。
  不由学馆而举者,称为乡贡。唐代的乡贡,不同于前代,不由州郡长或大中正推举,而是想应举之人以"怀牒自列于州县",参加考试,然后到尚书省"疏名列到,结款通保",再由户部"集阅",进行统考。唐代以乡贡入京考试之人谓"举人",不同于明清称乡试录取后之人为举人。唐代所谓"举人",只是可由此而应进士试,当时又称为"举进士"。乡贡,每年仲冬,随各州进贡品而入贡举人。每岁随物上贡举人,都以京兆府(西京长安所在州)为最多。玄宗后期,"禄者以京兆、同(州)、华(州)为荣,而不入学"①,乡贡逐渐受重视。随之而来的弊端就是:膏梁之族挤入乡贡,学馆读书视为鄙事。
  ② 王定保:《唐摭言》卷1《散序进士》。
  ① 《旧唐书》卷3《太宗纪下》。
  ② 《唐摭言》卷1《两监》。
  ③ 《文献通考》卷29《举士》。
  ① 《新唐书》卷44《选举志上》。
  (3)中试授官岁举各科出身虽各不同,但考试时间和考场主考人是相同的。主考官初为吏部考功员外郎,玄宗开元二十四年改由礼部侍郎充任,一直沿袭下来。礼部考试毕,送中书门下详覆,然后放榜。
  各科考试,规定明确。择其秀才、明经、进士等科,转录如下:秀才科,试方略策5 道,以文理通粗程度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4 等,为及第。
  明经科,先帖文,然后口试,经书问大义10 条,答时务策3 道,亦为4等。
  进士科,试时务策5 道,帖一大经,经、策全通为甲第;策通4、帖过4以上为乙第。
  这种常科及第后,只是获得了出身,即有了做官的资格,并不是立即就可以做官,还得有一定的选限方可赴集而试。玄宗开元三年(715 年)六月的一道诏书说得很明白:"明经、进士擢第者,每年委州长官访察行业修谨、书判可观者,三选听集。"①经过吏部试判,中者才授官。
  秀才等为最高,授官时品阶也高于其他科。上上第,正八品上;上中第,正八品下;上下第,从八品上;中上等,从八品下。
  明经科,上上第,从八品下;上中第,正九品上;上下第,正九品下;中上第,从九品下。
  进士科,甲第,从九品上;乙第,从九品下。
  制举则与岁举不同,登科后便可授官,但也有等第之分。如太极元年(712年),玄宗即位后制举,韩休、赵冬曦应贤良方正科,对策并为乙第;张九龄应道侔伊吕科,对策第二等。
  ① 《册府元龟》卷635《考课一》。
  (三)贞观之治随着削平割据势力的战争节节获胜,太子建成与秦王世民之间的明争暗斗愈演愈烈。经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成为唐朝第二代皇帝--太宗,改元贞观。太宗君臣"共理天下",励精图治,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治世--贞观之治。
  1。太宗其人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9-649 年),高祖李渊次子,生于"武功之别馆",即李氏家族的旧宅之一,位于武功南18 里,南临渭水。
  世民生母窦氏,是隋神武公窦毅的女儿,"文有雅体。又善书(法),与高祖书相杂,人不辨也。"①隋炀帝大业九年(公元613 年),45 岁便去世了。世民孩提时多受母亲教诲,窦氏也最喜欢世民。高祖称帝后,世民每侍宴宫中,"思太穆皇后(窦氏)早终,或歔欷流涕"②,怀念之情常常见于言表。
  世民兄弟22 人,窦氏所生4 人,依次为建成、世民、玄霸、元吉。玄霸夭折,故晋阳起兵时只有建成、世民、元吉3 人参与其谋。
  起名世民,也有一个说法。4 岁那年,在岐州有个书生自称善相面,说此子"年将二十,必能济世安民",李渊便"采'济世安民'之义以为名"③。隋炀帝大业九年,李渊为世民娶了长孙氏为妻。其父长孙晟,是隋右骁卫将军,曾献破突厥之策。长孙晟病故后,长孙氏与兄长长孙无忌由舅父高士廉收养。高姓是渤海著名大族,从魏至隋,俱为显官。高士廉颇涉文史,才望素高。长孙氏"少好读书,造次必循礼则"④,与世民尚武,喜好迥然。长孙氏与世民的婚姻关系,又将渤海士族高姓牵联进来。
  世民初露锋芒是在16 岁那年,即隋炀帝大业十一年。四月,李渊携家至河东赴任。八月,炀帝北巡,被突厥始毕可汗围于雁门郡(今山西代县)。世民应募入伍勤王,隶于屯卫将军云定兴。他提出"多齎旗鼓为疑兵"的策略,迷惑始毕。东都及诸郡救援赶到,突厥解围北去。
  第二年,李渊为太原留守,只带世民赴任。在征讨历山飞魏刀儿的别将甄翟儿时,于西河郡永安县雀鼠谷打了一场遭遇战。甄翟儿以2 万之众围李渊5000 兵,世民轻骑突围,救李渊脱险。
  雁门郡解围,雀鼠谷披靡,史书虽有夸大,但确不失为世民疆场征战的风格。
  在太原的半年多,世民进一步显露出"安天下之志"。晋阳令刘文静提出"乘虚入关,号令天下,不过半年,帝业成矣"的设想,世民深以为"正合吾意",暗中加紧部署。到大业十三年,18 周岁的世民已经"聪明勇决,识量过人。见隋室方乱,阴有安天下之志,倾身下士,散财结客,咸得其欢
  ① 《新唐书》卷76《太穆窦皇后传》。
  ② 《资治通鉴》卷190 高祖武德五年十一月。
  ③ 《旧唐书》卷2《太宗纪上》。
  ④ 《旧唐书》卷51《文德皇后长孙氏传》。
  心。"①起兵入关、削平割据之后,他又面临着一场新的厮杀。
  2。蹀血禁门从晋阳起兵到削平割据,李世民都起着重要作用,战功显赫。特别是在削平割据的多年征战中,秦王更是屡建奇功。早在高祖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太子建成便"疾秦王世民功高,颇相猜忌",太子詹事李纲"屡谏不听"②。
  武德四年决胜中原,一举两克,俘窦建德、降王世充后,高祖以自古以来的官号"不称殊功,乃别表徽号,用旌勋德",给秦王"加号天策上将、陕东道大行台,位在王公上。"③天策上将府置官署,"掌国之征讨",设长史、司马各1 人,从事中郎2 人,军谘祭酒2 人,典签4 人,主簿2 人,录事2 人,记室参军事2 人,功、仓、兵、骑、铠、士六曹参军事各2 人,参军事6 人。"掌国之征讨",表明这是当时最高军事征战机构;设立官署,实际是秦王的军事决策集团。随着"海内渐平",秦王"乃锐意经籍,开文学馆以待四方之士"。著名的"十八学士"是:杜如晦、房玄龄、于志宁、苏世长、薛收、褚亮、姚思廉、陆德明、孔颖达、李玄道、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颜相时、许敬宗、薛元敬、盖文达、苏勗。这实际上是一个以房玄龄、杜如晦为首的政治决策集团。大约在武德五年前后,秦王府成为一个人才济济、文武具备、实力雄厚、"中外归心"的强大政治势力。"秦王恃有大勋,不服居太子之下"①,是当时朝臣中人所共知的事实。
  以太子建成为首的东宫集团,这时也深感受到严重威胁。武德五年十一月,刘黑闼二次起兵,太子中允王珪、太子洗(xiǎn,音显)马魏征以为"秦王功盖天下,中外归心",而太子"仅以年长位居东宫,无大功以镇服海内",便建议太子"自击之以取功名,因结纳山东豪杰,庶可自安。"②太子采纳此议,立即请战。高祖准奏,以太子统兵东讨,陕东道大行台、山东道行军元帅、河南河北诸州并受太子节制,得以全权处理军政要务。齐王元吉随同太子一道东征,大约在此时被拉拢。
  处于太子与秦王的明争暗斗之间,齐王不能不考虑自己的地位。跟随秦王,将永无出头之日。投靠太子,在他看来更有利于自己:"但除秦王,取东宫如反掌耳。"③东宫与齐府"连谋"后,齐王多次劝太子除掉秦王。武德七年,太子私下招募长安恶少2000 余人,"畜为宫甲,分屯(东宫)左、右长林门",号称长林兵。齐府也"募壮士,多匿罪人",以亡命之徒来扩充私人武装。同时,太子、齐王"又外结小人,内连嬖幸"。朝中大臣、高祖最宠信的宰相裴寂公开支持太子集团,高祖宠妃张婕妤、尹德妃完全倒向太子一边。太子东宫、秦王府、齐王府三大集团势力渐渐呈现2∶1 的局势,东宫、齐府联合外廷、后宫"共倾世民",以致秦王发出"我当此日,不为兄
  ① 《资治通鉴》卷183 恭帝义宁元年三月。
  ② 《资治通鉴》卷187 高祖武德二年九月。
  ③ 《旧唐书》卷2《太宗纪上》。
  ① 《资治通鉴》卷190 高祖武德五年十一月。
  ② 《资治通鉴》卷190 高祖武德五年十一月。
  ③ 《旧唐书》卷64《巢王元吉传》。
  弟所容"①的感叹!
  武德九年,暗斗转向明争,进入白热化阶段。
  太子、齐王一方,与后宫"日夜谮诉"秦王,欲高祖"密杀"或降罪秦王。秦王一方,房玄龄、长孙无忌、杜如晦则"共劝世民诛建成、元吉"。太子、齐王以秦府"智略之士"中最令人担心的是房玄龄、杜如晦,便在高祖面前"谮而逐之"。局势进一步恶化,长孙无忌与舅父高士廉、秦府将领侯君集、尉迟敬德等,"日夜劝世民诛建成、元吉"。恰逢突厥数万骑兵入塞侵边,太子趁机提议齐王替代秦王督诸军北征。齐王进一步要秦府将领尉迟敬德、程知节、段志玄和秦叔宝一同出征,想借机把秦府精兵转到自己手中,然后谋杀秦王。
  这一阴谋,很快被太子率更丞王晊知道,并秘密告诉了秦王。秦王急召长孙无忌、尉迟敬德等商议,又秘密召回房玄龄、杜如晦。经过周密策划,决定在玄武门伏兵截杀建成、元吉。前一天,秦王密奏太子、齐王"淫乱后宫",并说"臣于兄弟无丝毫负,今欲杀臣"。高祖愕然,决定"明当鞫问"。第二天,六月四日,高祖召集裴寂、萧瑀、陈叔达等大臣在太极宫"泛舟"等候3 个儿子到来,而秦王正率领尉迟敬德等9 人伏兵玄武门内。玄武门是宫城北门,为内廷警卫驻扎重地,出入内宫的必经之路。此时,太子、齐王得到张婕妤关于秦王向高祖密告的情报,齐王主张"勒宫、府兵,托疾不朝,以观形势",太子以为"兵备已严,当与弟入参,自问消息。"这天值班宫门的将领是常何,本为太子亲信,十分放心。谁想,常何早已将秦王等人引入玄武门内埋伏好了。当两人行至临湖殿方觉有变,掉转马头欲回宫、府,秦王已策马迎面而来,齐王仓皇张弓,连射3 箭,皆未射中。秦王一箭,首先射杀太子。尉迟敬德带领70 骑赶到,射中齐王坐骑,秦王纵马追赶,兄弟两人在地上厮打。尉迟敬德赶到,射死齐王。这时,宫、府精兵正在拼死攻打玄武门,守卫宫门将士多有死伤。当尉迟敬德手持太子、齐王人头赶到,"宫、府兵遂溃",血战才算告一段落。
  秦王派尉迟敬德到海池舟中面见高祖,说:"秦王以太子、齐王作乱,举兵诛之,恐惊动陛下,遣臣宿卫。"①高祖见事已至此,为尽快平息变乱,"降手敕,令诸军并受秦王处分",军心始才安定。
  六月七日,立世民为太子,并下诏:"自今军国庶政,无大小悉委太子处决,然后闻奏。"不几天,高祖手诏"朕当加尊号为太上皇",表示了要提早退位的意愿。八月,高祖传位于太子,李世民在东宫显德殿即位,是为唐太宗。第二年正月,改年号贞观,历史进入"贞观之治"的年代。
  3。以静求治李世民被立为皇太子后,开始执政,当即"令百官各上封事备陈安人理国之要。"②正式即位后,"安人理国"更是首当其冲的要务。
  (1)确定国策武德九年(公元626 年)十月,太宗君臣进行了一场辩论,终于确定下
  ① 《贞观政要》卷5《忠义》。
  ① 上引均见《资治通鉴》卷191 高祖武德九年六月。
  ② 《旧唐书》卷2《太宗纪上》。
  "以静求治"的基本国策。
  大乱之后,能否实现大治?不仅群臣异论,就是太宗本人也信心不足,发出"大乱之后,其难治乎"的感叹。唯有魏征信心十足,说:"乱后易教,犹饥人易食","若圣哲施化,上下同心,人应如响,不疾而速,期月而可,信不为过,三年成功,犹谓其晚。"尚书右仆射封德彝则以为,夏商周三代以后,人心渐渐地浇薄,所以秦朝专用刑律,汉朝杂以霸道,不是不想教化,实在是想教化而不能。魏征反驳,引用了历代乱后致"太平"的事例,说"若言人渐浇讹,不及纯朴,至今应悉为鬼魅,宁可复得而教化耶?"①太宗最终采纳了魏征的建议,制定出"偃革兴文,布德施惠,中国既安,远人自服"的基本方针。经太宗君臣"力行不倦",数年之后"天下大宁,远戎宾服"。太宗回忆说:"凡此等事,皆魏征之力也。"②由此,足以显见当初那场争论对实现"贞观之治"是何等的重要!
  其实,太宗一即位就提出了"为国之道,安静为务"的方针。当时,突厥颉利可汗兵临渭水之北,太宗智退颉利,订立"便桥之盟"。然后对大臣们说:"我所以不战者,即位日浅,为国之道,安静为务。""一与虏战,必有死伤","结怨于我,为患不细"③。这时,太宗的"安静"主要指避免征战。经过"理政得失"的讨论,"安静"又被赋予新的含义,即"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紧接着,强调"君依于国,国依于民。"④贞观初年,太宗接二连三地申明:"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人君简静乃可致耳"①。"简静"是为"不夺农时",不夺农时是为"存百姓"。围绕"存百姓"这一宗旨,以"简静"为施政方针,太宗君臣"夙夜孜孜",终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
  (2)去奢省费这主要表现在戒兴宫室、禁止王公奢靡诸方面。
  太宗即位后,所住宫殿还是隋朝建造,已然破旧。原打算建造一殿,"材木已具",但一想起秦始皇营造宫室而亡的教训,便不准备兴建了。当时太宗患有"气疾",不宜居住潮湿,因而公卿奏请"营一阁以居之"。太宗说:"朕有气疾,岂宜下湿?若遂来请,糜费良多","而所费过之,岂为人父母之道也?"虽然大臣们请求再三,太宗"竟不许"。四年,又对大臣们说:"崇饰宫宇,游赏池台,帝王之所欲,百姓之所不欲","劳弊之事,诚不可施于百姓"②。贞观前期,太宗基本上没有大肆兴修土木工程。十一年洛阳大水,冲毁百姓房屋,太宗还下令拆掉洛阳的一些宫殿,将木材分供百姓整修居室。
  太宗两次释放宫女,一次在即位之初,放还宫女3000 余人;一次在贞观二年,又放还宫女数千。释放宫女,一是"省费",二是"息人",即令其婚配,生男育女,增加人口。
  禁断王公奢靡,自贞观元年便下令:"自王公以下,第宅、车服、婚嫁、
  ① 《贞观政要》卷1《政体》。
  ② 《贞观政要》卷5《诚信》。
  ③ 《旧唐书》卷194 上《突厥传上》。
  ④ 《资治通鉴》卷192 高祖武德九年十一月。
  ① 《贞观政要》卷1《君道》、卷8《务农》。
  ② 《贞观政要》卷6《俭约》。
  丧葬,准品秩不合服用者,宜一切禁断。"限制王公贵戚过分奢侈。十一年,针对勋戚之家"以侈靡而伤风,以厚葬为奉终"的情况,专门下了一道《戒厚葬诏》,违者"随状科罪"③。由于太宗的提倡和限制,贞观年间"风俗简朴,衣无绵绣,财帛富饶无饥寒之弊"①。
  (3)轻徭薄赋轻徭薄赋,为的是"使民衣食有余"。已经颁行的均田令和租庸调法,太宗继位后切实地加以推行和落实。
  贞观初,长孙顺德拜泽州刺史,发现前刺史张长贵、赵士达"并占境内膏腴之田数十顷,顺德并劾而追夺,分给贫户。"②十一年河南暴雨成灾,太宗下诏"废明德宫及飞山宫之玄圃院,分给遭水之家"③。就整个贞观年间的情况看,推行和落实均田令的重点在宽乡,奖励垦荒。贞观元年,"朝廷立议,户殷之处,得徙宽乡。"④同时,考课地方官,也以"安置客口"、"善相劝勉"者为最。直至十八年,太宗在灵口(今陕西临潼零口)见丁男受田30 亩,达不到田令规定的100 亩,"夜分而寝,忧其不给",下诏州府"录尤少田者,给复移之宽乡"⑤。
  "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不在薄赋,而在轻徭,这主要是汲取隋炀帝"徭役无时,干戈不戢"的教训而确定的。除去前面所说为了去奢省费,在限制役使民力方面,太宗还用法律加以约束。《唐律》中明确规定:"修城郭、筑堤防,兴起人功,有所营造,依《营缮令》,计人功多少,申尚书省,听报始合役功。或不言上及不待报,各计所役人庸,坐赃论减一等。"⑥一面去奢省费,一面促进生产,使民衣食有余。其核心是与民休息,不违农时,所体现的正是以静求治的施政总方针。贞观五年年底,太宗君臣把与民休息提到治国方略的高度,还用养病来作生动的比喻,说:"治国如治病,病虽愈,犹宜将护,傥遽自放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①经历了隋末丧乱而创建的政权,犹如久病初愈,尤其需要悉心护养,才能康复强盛起来。(4)实现"大治"
  在"以静求治"的决策下,太宗君臣孜孜以求,推行均田、奖励垦荒、轻徭薄赋、劝课农桑、设置义仓、救灾备荒、兴修水利、去奢省费,"行之数年,天下大治而风移俗变"。
  京畿地区,首先恢复和发展。贞观三、四年,关中丰收,流散人口纷纷回乡。但关东广大地区,还是"人烟断绝,鸡犬不闻"②的荒凉景象。
  到贞观六、七年风调雨顺,"频致丰稔",关东普遍恢复和发展起来,一改昔日凋残破乱的面貌:"行旅自京师至于岭表,自山东至于沧海,皆不赍粮,取给于路。入山东村落,行客经过者,必厚加供待,或发时有赠遗。③ 详见《唐大诏令集》卷80。
  ① 《贞观政要》卷6《俭约》。
  ② 《旧唐书》卷58《长孙顺德传》。
  ③ 《旧唐书》卷3《太宗纪下》。
  ④ 《旧唐书》卷191《崔善为传》。
  ⑤ 《册府元龟》卷105《惠民》。
  ⑥ 《唐律疏议》卷16《擅兴律》。
  ① 《资治通鉴》卷193 太宗贞观五年十二月。
  ② 刘肃:《大唐新语》卷13《郊禅》。
  此皆古昔未有也。"③八年、九年、十三年、十四年、十五年、十六年,都是丰年。德宗时,宰相杜佑总结这段历史时写道:"自贞观以后,太宗励精为理(治)。至八年、九年,频至丰稔,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外户动则数月不闭。至十五年,米每斗值两钱。"④这些记载,虽然不免夸张,但"外户数月不闭"反映的是社会安定,米价不断下跌表明农业持续发展,"使民衣食有余"的目标大体实现了。因此,人口增长比较迅速。高祖在位时,全国不满200 万户。贞观末年(公元649年),全国民户近380 万,23 年间净增180 万。
  4。任贤纳谏"贞观之治"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太宗的任贤纳谏分不开的。因而,任贤与纳谏便成为"贞观之治"的重要内容。
  (1)任贤致治在确定"以静求治"基本国策的同时,太宗又提出"致安之本,惟在得人"的问题,把"致治"与"得人"联系起来。贞观二年(公元628 年),太宗颇感自己"居深宫之中,视听不能及远",而所委任的官吏"实治乱所系,尤须得人"①,再次强调"得人"与"治乱"的关系。到晚年,太宗总结实现"大治"的三条经验中,第二条便是"进善人,共成政道"②。这表明,太宗始终把"得人"视为"致治"的关键,因而多次要求宰相放下"细碎务",专门"求访贤哲"。
  "得人"关系"治乱",太宗择官时特别强调:"任官惟贤才"。所谓"贤才",魏征有过解释:"太平之时,必须才行俱兼,始可任用。"③"才行俱兼",也就是才德兼备。在总体上,太宗始终遵循着这一衡量、选拔人才的基本准则。不论至亲、勋旧,还是"微贱"、"昔仇",只要"才行俱兼",就及时任用。相反,如果"才行不至",即使亲贵,也不虚授。国舅长孙无忌既是至亲,又是元勋,七年,太宗封其为司空,有人以为这有"私亲之诮",太宗立即表示:"朕之授官,必择才行",长孙无忌"雅有武略","功绩才望,允称具瞻,故授此官","盖是取其才行"①。魏征出身"微贱",又曾劝太子建成早谋秦王世民,可谓太宗"昔日仇敌",但其"雅有经国之才",太宗任以"枢要之职",所陈要事太宗无不"欣然纳受"②。而太宗从叔父李神通,既是宗室亲王,又有当初响应举义之功,武德九年计功行赏时被排除在一等功臣之外,位居房玄龄、杜如晦之后,因而"不服"。太宗当面指出:义旗初起,"叔父虽率兵先至,未尝身履行阵",后来"(窦)建德南侵,全军陷没","刘黑闼翻动,叔父望风而破",既无将才,又无军③ 《贞观政要》卷1《政体》。
  ④ 《通典》卷7《历代盛衰户口》。
  ① 《贞观政要》卷3《择官》。
  ② 《新唐书》卷105《褚遂良传》。
  ③ 《贞观政要》卷3《择官》。
  ① 《旧唐书》卷65《长孙无忌传》。
  ② 《旧唐书》卷71《魏征传》。
  功,"不可缘私滥与勋臣同赏"③。李神通被说得哑口无言,只得位列房、杜之后。不久,"有筹谋帷幄定社稷"之才的房、杜擢升为宰相。
  至于"有德无才"或"才优行薄"之人,太宗大体做到知其善恶,舍短取长,但终不重用。特别是"才优行薄"者,即使再有资历,也不重用,许敬宗就是明显的例子。许敬宗"善属文",早年与魏征同为李密幕僚,后为"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太宗用兵高丽,命其马前草拟诏书,"词彩甚丽,深见嗟赏",但直至太宗去世,前后30 多年,"位不过列曹尹"而已。相反,马周、刘洎等是太宗即位后才入朝为官的,不过六七年,皆为宰相。以"文学宏奥"而论,马周、刘洎比不过许敬宗,但太宗对他们的作用却"相殊",完全是由于许敬宗"才优而行薄故也"④。
  为了保证"广任贤良",太宗特别注意杜绝谗邪。他总结实现"大治"
  的第三条经验便是:"斥远群小,不受谗言"。当时,太宗君臣除了经常论说"谗佞之徒,皆国之蟊贼",还定下一条规矩:谗人者"当以谗人之罪罪之"。一次,监察御史陈师合上《拔士论》,"毁谤"房玄龄、杜如晦"思虑有限,一人不可总知数职",想动摇二人的相权。太宗对主管选官的吏部尚书戴胄说:"朕以至公治天下,今任玄龄、如晦,非为勋旧,以其有才行也。"同时指出:陈师合"妄事毁谤,止欲离间我君臣。"于是,以谗人之罪罪之,"流陈师合于岭外"①。还有一次,有人告魏征谋反,太宗说:"魏征,昔吾之仇,只以忠于所事",如今提拔任用,"何乃妄生谗构?"②连问都不问魏征,便将诬告之人斩首!谋反罪是要斩首的,诬告魏征"谋反",以谗人之罪罪之,所以诬告者被斩首。这一有力措施,确保了"贤能"人尽其才,共成治道。
  当实现"大治"之后,太宗说道:"我平定四海,天下一家,凡在朝士,皆功效显著"③。从贞观年间决策集团的构成来看,确实体现了广任贤才,共成治道的特点。最高决策集团的成员,大致来自四个方面:一是秦王府的"亲故",如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二是来自太子东宫的"昔仇",如魏征、王珪等;三是起于"寒微"的"贤才",如马周、刘洎、戴胄等;四是高祖时的"遗老",如萧瑀、封德彝等。太宗依重秦王府"亲故",大胆信用"昔仇"和"寒微",联合高祖"遗老",加速了"大治"的进程。再从"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看,也是新旧、官民、士庶、夷汉同时并用。后代对于"贞观之治"的评论,都非常看重任贤致治这一点。《旧唐书》中,"史臣"再三强调:太宗"拔人物则不私于党,负志业则咸尽其才","终平泰阶,谅由斯道"①。"所谓猛将谋臣,知机识变。有唐之盛,斯实赖焉。"②(2)纳谏共治纳谏与任贤,是关系治乱的两个密不可分的方面,太宗不只一次对大臣们说:"君臣本同治乱,共安危。若主纳忠谏,臣进直言,斯故君臣合契,③ 《旧唐书》卷60《淮安王神通传》。
  ④ 《旧唐书》卷82《许敬宗传》"史臣曰"。
  ① 《贞观政要》卷6《杜谗邪》。
  ② 《贞观政要》卷6《杜谗邪》。
  ③ 《旧唐书》卷65《高士廉传》。
  ① 《旧唐书》卷3《太宗纪下》"史臣曰"。
  ② 《旧唐书》卷68"史臣曰"。
  古来所重。若君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亡,不可得也。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③这里,既把"纳忠谏"、"进直言"提到关系治乱安危的高度,又将二者视为君明、臣贤的标准,只有明君与贤臣"合契",才能保其国、全其家。因此,贞观初年太宗"志在君臣上下,各尽至公,共相切磋,以成治道。"④为了确保"臣进直言",在制度上明确规定:宰相"入内平章国计,必使谏官随入,得闻政事,有所开说。"⑤同时,三令五申,要求中书省、门下省"坚守直道","勿上下雷同",甚至批评中书、门下"比来惟觉阿旨顺情,唯唯苟过,遂无一言谏诤者"⑥。再就是实行重赏,鼓励直谏。太宗刚即位,有个叫元律师的人被判死罪,大理少卿孙伏伽进谏:此人"法不至死,无容滥加酷罚"。太宗认为很对,便赐给兰陵公主园,值钱百万。有人认为,孙伏伽所谏极平常,赏赐却太丰厚。太宗说:"我即位来,未有谏者,所以赏之。"⑦贞观元年,为简点中男入军之事,敕文连下三、四次,魏征执奏不可,以至太宗发怒,再出敕旨,魏征仍然坚持不可,掌管签发诏敕大权的黄门侍郎王珪"不肯署敕"。太宗召二人质问,魏征"正色"对答,并指出太宗即位以来"大事三数件,皆是不信,复何以取信于人?"①太宗最终停止简点中男入军,赐魏征金瓮一口,赐王珪绢50 匹。总的来说,贞观年间,切谏有功者,太宗通常都要给予物质鼓励。上述措施,概括起来,就是魏征后来所总结:"贞观之初,恐人不言,导之使谏。"②特别要提出的是,为了导人使谏,太宗十分注意自己的态度。一是放下君王的架子,不假"辞色","接群臣辞色愈温";二是"恣其陈述",言者无罪。他常对大臣说:"每有谏者,纵不合朕心,朕亦不以为忤。若即嗔责,深恐人怀战惧,岂肯更言?"③君明臣贤,在太宗"导人以谏"的鼓励下,朝廷上下,谠言直谏,成为一时之风尚。新、旧《唐书》列传中,直谏的记载比比皆是。著名的有薛收谏猎,太宗赐金40 锭;温彦博谏长安令杨纂失察,罪不当死;虞世南谏田猎、谏山陵之制不宜过厚、谏勿以功高自矜、勿以太平自怠;马周谏大安宫宜崇奉、宗庙宜亲祀、乐工王长通等不宜赐官,太宗购大宅值200 万以赐马周;王珪谏出庐江王瑗姬、谏祖孝孙不宜令教女乐;姚思廉谏幸九成宫,太宗赐帛50 匹;高季辅指陈时政得失,太宗赐钟乳1 两;张玄素谏修洛阳宫,太宗赐帛20 匹;褚遂良谏宠魏王泰太过、谏告成东岳即罢封禅;张行成言天子以四海为家,不宜以东西为限,太宗赐马1 匹、钱10 万、衣1 袭;刘洎力谏不宜与群臣论难,恐致阻进言之路,等等。④在众多的直谏者中,最杰出的当首推魏征。自太宗即位,至魏征去世,前后17 年间,陈谏200 余事。太宗将魏征比作"可以明得失"的一面镜子,经常对大臣们说:"贞观之后,尽心于③ 《贞观政要》卷3《君臣鉴戒》。
  ④ 《贞观政要》卷2《求谏》。
  ⑤ 《唐会要》卷55《谏议大夫》。
  ⑥ 《贞观政要》卷1《政体》。
  ⑦ 《贞观政要》卷2《直谏》。
  ① 《贞观政要》卷2《直谏》。
  ② 《贞观政要》卷2《直谏》。
  ③ 《贞观政要》卷2《求谏》。
  ④ 赵翼:《廿二史札记》卷19《贞观中直谏者不止魏征》。
  我,献纳忠谠,安国利民,犯颜正谏,匡朕之违者,唯魏征而已。"①与朝廷上下直谏成风相呼应,太宗纳谏之风影响到后宫。长孙皇后往往在太宗一时不能接受臣下直谏时,努力进行规劝,起到调节作用。一次太宗罢朝回后宫,怒气冲冲地说:"会须杀此田舍翁!"长孙皇后忙问要杀谁,太宗说:"魏征每廷辱我。"长孙皇后急忙退入内室换了一身朝服出来,郑重地向太宗表示祝贺:"主明臣直,今魏征直,由陛下之明故也,妾敢不贺!"②太宗转怒为喜,杀魏征的念头也烟消云散了。
  总之,从认识到实践,贞观君臣确实是"协力同心,极言无隐,共相匡辅,共成治道"的。
下一页 尾页 共23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