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隋唐五代史

_2 史仲文(现代)
  5。严守律法前面一节已经介绍过唐前期的刑律及司法程序,这里着重叙述体现"贞观之治"的另一个侧面--太宗君臣自觉"守法"和严格执法。
  (1)自觉守法贞观五年,张蕴古为大理丞。有一个叫李好德的人患有疯病,"言涉妖妄",诏令下狱。张蕴古认为此人疯颠有征,不应治罪。太宗已经准备宽赦,张蕴古即向李好德通风报信,并与之"博戏",被持书侍御史权万纪发现,太宗大怒,令斩张蕴古于东市。过后,太宗深以为悔,对房玄龄说:"蕴古身为法官,与囚博戏,漏泄朕言,此亦罪状甚重。若据常律,未至极刑。朕当时盛怒,即令处置","遂即决之,岂是道理"。于是下诏:"凡有死刑,虽令即决,皆须五覆奏。"①从此,死刑必经五覆奏便成为制度。用制度来制约自己的威权,确保皇帝能够恪守律令,换句话说,以法制约皇权,这在古代帝王中实属罕见。
  在处决张蕴古之际,大臣"竟无一言,所司又不覆奏"。记取这一教训,太宗还要求大臣经常提醒他自觉守法。如对大理少卿戴胄说:"朕法有所失,卿能正之,朕复何忧也!"②贞观十一年,太宗以近来执法偏严,问大理卿刘德威。刘德威回答说:"此在主上,不在群臣。人主好宽则宽,好急则急。"懈决的办法是:"陛下傥一断以律,则此风立变矣。"太宗悦而从之,"由是断狱平允"③。魏征更是直言进谏,强调"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指出太宗"作法贵其宽平",而"罪人欲其严酷,喜怒肆志,高下在心",结果是"舍准绳以正曲直,弃权衡而定轻重"。这种"任心弃法",必然"取怨于人"。太宗手诏称魏征所言,"皆切至之意"④。
  在实践中,太宗能够经常注意诏敕与律令是否相违,以减少皇权对法律的干预。贞观四年,当他发现所颁诏敕与律令相违时,便要求各主管部门"不得顺旨便即施行","必须执奏",再作定夺。同时强调:"法令严肃,谁敢为非?"六年,又检查自己说:"朕比来临朝断决,亦有乖于律令者。"
  ① 《旧唐书》卷71《魏征传》。
  ② 《魏郑公谏续录》卷下。
  ① 《贞观政要》卷8《刑法》。
  ② 《贞观政要》卷5《公平》。
  ③ 《资治通鉴》卷194 太宗贞观十一年正月。
  ④ 《魏郑公文集》卷1《理狱听谏疏》。
  再次要求大臣不要"以为小事,遂不执言",指出"大事皆起于小事,小事不论,大事又将不可救。社稷倾危,莫不由此。"⑤尽量避免以言代法,反复强调臣下不得盲目执行"有乖于律令"的诏敕圣旨,作为一个皇帝,能够"守法"到如此程度,在历史上实属凤毛鳞角!
  太宗带头守法,并常常要求臣下奉公守法。一是"虑公等不尊法式,致有冤滞";二是虑其"徇私贪污","见金钱财帛不惧刑网"。因此,他告诫臣下:"卿等若能小心奉法,常如朕畏天地,非但百姓安宁,自身常得欢乐。"①君臣共相"守法",出现了全社会"法平政成"的局面,即所谓"太平之基,率由兹道"②。
  (2)严格执法太宗不单自觉"守法",同时也不徇私情,严格执法。贞观十七年,太子承乾谋反。太宗姐长广公主之子、洋州刺史赵节,也"预其反谋",按律当诛。长广公主的丈夫、中书令杨师道奉诏与长孙无忌等共同审理承乾谋反案,杨师道私下为赵节求情,太宗立即将杨师道由宰相罢为吏部尚书,停止其审理此案。长广公主见丈夫救不了自己的儿子,便亲自出面,"以首击地,泣谢子罪"。太宗"亦拜泣",但对姐姐说:"赏不避仇雠,罚不阿亲戚,此天下至公之道,不敢违也,以是负姐。"③赵节与其他主谋,"皆伏诛"。罢免姐夫、斩杀外甥,在人情与法律面前,太宗表现出的不徇私情,严格执法,确实难能可贵!这也是他关于"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④思想的一个典型实证。
  太宗严格执法,带动了一批"多所弹纠,不避权要"的执法官吏。戴胄、高季辅、薛仁方等,都是史册中所记载的佼佼者。以戴胄为例,贞观元年的一天,长孙无忌作为国舅被召入宫,忘记解下佩刀。尚书右仆射封德彝认为是监门校尉失职,罪当死,长孙无忌也应罚铜20 斤,太宗同意了。时为大理少卿的戴胄认为,校尉与长孙无忌"同为误",按律条规定:"供御汤药、饮食、舟船,误不如法者,皆死。"据此,罚铜"未为得衷"。封德彝"执议如初",戴胄坚持"校尉缘无忌以致罪,于法当轻。若论其误,则为情一也",怎么可以"同为误"而"生死顿殊"呢?于是,免校尉之死。戴胄既没有因长孙无忌是国舅而阿谀,也没有因封德彝是宰相就屈从,而是坚持按律法行事。史称其"前后犯颜执法多此类",太宗称其"法有所失,公能正之,朕何忧也"。①薛仁方勘问蜀王妃之父,也是一件特殊案例。贞观七年,太宗第三子、蜀王恪的岳父杨誉,依仗权势争夺官婢,触犯律条。都官郎中薛仁方的职权之一,就是审理有关奴婢的一切案件。因此,依法将杨誉"留身勘问",即拘留审查,尚未定罪。杨誉的儿子为千牛卫府的卫官,是皇帝的侍卫武士,便在殿廷上告薛仁方非法拘留其父,并造谣说薛仁方"以国戚之故,横生枝节"。太宗听信一面之词,下令杖薛仁方100,撤其职务。魏征立即阻止道:⑤ 《贞观政要》卷1《政体》。
  ① 《贞观政要》卷6《贪鄙》。
  ② 《旧唐书》卷185 上《良吏传》序。
  ③ 《资治通鉴》卷197 太宗贞观十七年四月。
  ④ 《旧唐书》卷70《戴胄传》。
  ① 《旧唐书》卷70《戴胄传》。
  "仁方既是职司,能为国家守法,岂可枉加刑罚,以成外戚之私乎!"特别指出:"世家贵戚,旧号难治","此源一开,万端争起","岂可以水未横流,便欲自毁堤防?"②太宗深感"响者不思",取消了撤薛仁方职的原议。正是贞观君臣严以执法,"深恶官吏贪浊,有枉法受财者,必无赦免",才使得"官吏多自清谨","王公、妃主之家,大姓豪猾之伍,皆畏威屏迹,无敢侵欺细人。"③这正是"贞观之治"得以实现的原因之一,也是"贞观之治"的重要内容之一。
  6。渐不克终太宗在位23 年,比较明显的分为两个时期。前期"居安思危,孜孜不怠",大约到贞观十一年(公元637 年)前后,便如魏征所言,"虽有善始之勤,未睹克终之美"①。
  贞观初期,太宗经常对大臣们说:"安不忘危,治不忘乱,虽知今日无事,亦须思其终始。常得如此,始是可贵也。"贞观六年起,态度即有所变化。九年,虽然不忘"当思善始令终,永固鸿业",但却沾沾于自己的"武胜于古"、"文过于古"、"怀远胜古"的功业,以为"既有此功业,何得不善始慎终耶?"②已经不是孜孜以求致治,而是想靠功业保其"慎终"了。十一、十二年,魏征连连上疏提醒太宗:"功业虽盛,终不如往初。"十三年,特别写了著名的《十渐不克终疏》告戒太宗。上疏中系统地列举了太宗"渐不克终"的十大表现,切望太宗"思而改之",避免"亏一篑之功"。太宗的"渐不克终",主要表现在三方面的变化上。
  一是由清静简约到骄奢纵欲。贞观初年,厉行节俭,禁止营建宫殿,甚至表示要"抑情损欲,克己自励"。但当经济恢复、社会安定之后,便下诏修复洛阳宫,被张玄素谏止。过了一年,刚修建成仁寿宫(后改名九成宫),又下令修复洛阳宫,戴胄进谏,虽赞扬其直言,实际并未接纳。不久,即动工修建。至贞观八年,皇甫德参上言"修洛阳宫,劳民",反被加以"谤讪"之罪。虽然如此,但这时太宗在谏诤面前尚能有所克制。而十一年营建飞山宫,为杜谏者之口,竟说什么"若不为此,不便我身"。到十五年,为营造之事简直近于蛮横无理了。这年年底的一天,宰相房玄龄等在路上遇见少府少监窦德素,问"北门(宫门)近何营缮"。太宗知道了,对房玄龄发脾气:"君但知南牙(衙)政事,北门小营缮,何预君事!"①到晚年,土木之工更加连绵不断,太宗贤妃徐惠上疏指出:"北阙初建,南营翠微,曾未逾时,玉华创制。虽复因山藉水,非无架筑之劳,损之又损,颇有工力之费。"②仅玉华宫的兴建,虽令俭约,但备设太子宫、各司官衙,苞山络野,所费已经要用"亿"来计算了。
  营建宫室如此频繁,极大地加重了百姓的徭役负担。贞观十一年时,已② 《魏郑公谏录》卷2《谏解薛仁方官加杖》。
  ③ 《贞观政要》卷1《政体》。
  ① 《旧唐书》卷71《魏征传》。
  ② 《贞观政要》卷10《慎终》。
  ① 《资治通鉴》卷196 太宗贞观十五年十二月。
  ② 《旧唐书》卷51《贤妃徐氏传》。
  经出现了"供官徭役,道路相继,兄去弟还,首尾不绝,远者往来五六千里,春秋冬夏,略无休时"③的情况。可太宗竟说出"百姓无事则骄逸,劳役则易使"这样的话,一反贞观初年"必须先存百姓"、"治国犹如养病"的认识和做法。
  贞观十八年以后,越发好大喜功,不断用兵高丽,"士马疲于甲胄,舟车倦于转输"。第一次东征,大部分船舰由江西数州所造。第二次东征,则征发江南、剑南12 州制造。蜀人苦造船之役,许以"船庸"代役,而一艘大船的造价相当于2236 匹绢的价格。加之地方官吏催逼"严急","民至卖田宅、鬻子女不能供",剑南所属雅州、邛州、眉州的獠民起而反抗。太宗一面急调陇右、陕中府兵2 万前去镇压,一面被迫取消剑南的"船庸",改由官府支付,征东之事作罢。这差不多是在走隋炀帝的老路了,当初"唯令百姓安静,不有怨叛而已"④的话早被他抛到了脑后!
  "渐不克终"的第二表现,是由任贤举善到随心好恶的转变。魏征的《十渐不克终疏》中,如果说1、2、5、7、9、10 等条主要指的是太宗由简约到奢纵的变化,那么4、6、8 等条则主要指的是太宗在用人方面"渐不克终"的情况。这中间,包括由"亲爱君子,疏斥小人"到"近昵小人,疏远君子"的变化,从"求贤若渴,信而任之"到"由心好恶,疑而远之"的变化,以及"君恩下流,臣情上达"向"恩礼不加,忠款莫申"的转变①。贞观初年,当有人劝太宗用"阳怒"来试探群臣,"执理不屈者"是直臣,"畏威顺旨者"是佞臣时,太宗表示以"至诚治天下",对前代帝王"以权谲小数"接纳臣下深"耻之",所以不予采纳。可到后来,对于贞观名臣疑心越来越重。十七年初,魏征去世时太宗悲痛自己失去一面"可以明得失"的镜子,然而不到半年时间,对这位已逝的大臣却"疑其阿党",竟然下令推倒亲为其作碑文的墓碑,停止已经许衡山公主配魏征长子的婚嫁。十九年东征高丽,命侍中刘洎与高士廉、马周等辅皇太子监国。当太宗因病返还途中,竟听信褚遂良的"诬奏","乃赐(刘)洎自尽"。②杀戒一开,接二连三。副相张亮曾"频谏"太宗停征高丽,当有人告其"有异志"时,大臣中也有言其"反形未具,明其无罪"者,太宗根本不听,竟斩张亮于市。事后,他本人也承认张亮"反形未具","至今追悔"③。最后的二、三年间,就连太宗的"亲故"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也都越来越谨小慎微了。一次,太宗让元勋们"攻朕得失",长孙无忌作为国舅也只是称"陛下武功文德,跨绝古今","臣顺之不暇,实不见陛下有所愆失。"④至于房玄龄,张亮被斩之后不久,也因"微谴归第"。虽然史书未载是什么过错,但一个"微"字可以表明是很小很小的过失,正应了魏征在《十渐不克终疏》中所说"诘其细过","一朝疑而远之"。如此的君臣关系,还谈什么"上下同心",只能是"人思苟免,莫能尽力"了。
  "渐不克终"的再一个表现,即是"从谏如流"向"不欲人谏"转变。
  ③ 《旧唐书》卷74《马周传》。
  ④ 《贞观政要》卷10《行幸》。
  ① 《贞观政要》卷10《慎终》。
  ② 《旧唐书》卷74《刘洎传》。
  ③ 《旧唐书》卷69《张亮传》。
  ④ 《旧唐书》卷65《长孙无忌传》。
  以谏诤著称的魏征,对于太宗的这一转变感受可以说最为深切。贞观六年,魏征已经发现苗头,指出太宗由贞观之初的"从谏如流"变为"谏者颇忤",到八年时已是"不好直言,虽勉强含容,非曩时之豁如。"①十一年,魏征连上《论时政疏》4 篇,还特作1 篇《理狱听谏疏》,指出太宗"喜闻顺旨之说"而"不悦逆耳之言"。十三年的论太宗"十渐不克终",已经发展到"虑人致谏"而"意在杜谏者之口"了,以至于"亲狎者阿旨而不肯言,疏远者畏威而莫敢谏"。十七年魏征去世后,骨鲠直谏者已自不多了。十九年刘洎赐死之后,再没有直言无隐、触犯"龙鳞"的谏诤之臣了。长孙无忌的"顺旨不暇",褚遂良的歌颂"陛下盛德不可胜载",标志着"贞观之治"的时代即将结束。
  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 年)五月,嗜服丹药以求长生的太宗皇帝,中毒至死。53 岁的"贞观之治"开创者,连同他的业迹一起成为了过去。
  ① 《资治通鉴》卷194 太宗贞观八年十二月。
  (四)武周改制唐太宗在位期间,久久陷于废立太子的烦恼之中。最终,废掉长子承乾、贬黜四子魏王泰,在外戚、元老重臣长孙无忌"固欲立晋王"的情势下,太宗立了连自己都认为"懦,恐不能守社稷"①的九子李治为皇太子。接着,他又为这个未来的朝廷作了精心的安排,形成以"元舅"长孙无忌为主要支柱的最高决策核心。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 年)五月,太宗临终前将后事托付给长孙无忌、褚遂良,以为只要这两个人"尽诚辅佐",便可以"永保宗社"②。同年六月,皇太子李治即帝位,是为高宗。
  然而,太宗、长孙无忌费尽心机的种种安排,却埋下了巨大的隐患。历史没有按照他们的主观愿望发展,相反,演变出他们所始料不及的结果。1。永徽之政高宗即位的第二年正月初一改年号为永徽,共6 年,即公元650-655年。
  (1)贞观遗风高宗自即位始,长孙无忌便"以元舅辅政,凡有所言,上(高宗)无不嘉纳。"③太宗贞观年间的政策,大体沿袭下来。
  太宗遗诏"辽东行事并停",高宗立即宣布"罢辽东之役及诸土木之功"。永徽元年(公元650 年),立妃王氏为皇后,效法太宗"日引刺史十人入閤,问以百姓疾苦,及其政治。"④当年,太宗亲撰《帝范》12 篇以赐太子,高宗此时尽其所能努力实践。
  例如,《帝范》中有《戒盈》、《崇俭》两篇,高宗即位后很注意力行。叔父滕王元婴"颇骄纵逸游","以弹弹人"、"以雪埋人",恣意取乐,高宗赐书告诫这位叔父。滕王不听,又"数犯宪章",高宗竟削减这位叔父"邑户及亲事帐内之半,于滁州安置"①,以示惩劝。再如,《帝范》中有《纳谏》一篇,高宗也极力仿效。左武侯属吏卢文操跳墙盗窃左藏库财物,高宗以其职司纠察,却自为盗,罪当死。谏议大夫萧钧以为,卢文操其罪难饶,但法不至死,若处以极刑,天卞必然会说"陛下重货轻法,任喜怒杀人。"高宗最终免去卢文操死刑,并对周围的侍臣称赞萧钧为"真谏议也"②。总之,在太宗《帝范》的训导下,在元老重臣们的辅佐下,高宗大抵因循着太宗后期的遗训:"汝无我之功勤,而承我之富贵,竭力为善,则国家仅安。"③后来,睿宗时的一位监察御史韩琬,将太宗与高宗即位之初的政治实施情况作了一番系统比较:"贞观、永徽之间,农不劝而耕者众,法不施而犯者寡;俗不偷薄,器不污窳;吏贪者士耻同列,忠正清白者比肩而立;罚虽
  ① 《资治通鉴》卷197 太宗贞观十七年十一月。
  ② 《旧唐书》卷801《褚遂良传》。
  ③ 《资治通鉴》卷199 高宗永徽二年闰九月。
  ④ 《资治通鉴》卷199 高宗水徽元年正月。
  ① 《旧唐书》卷64《滕王元婴传》。
  ② 《新唐书》卷101《萧瑀附钧传》。
  ③ 《资治通鉴》卷198 太宗贞观二十二年正月。
  轻而不犯,赏虽薄而劝;位尊不倨,家富不奢;学校不厉而勤,道佛不惩而戒;土木质弗厚,裨贩弗蚩。"④此中,虽不免夸大之辞,但"永徽之治"作为"贞观之治"的延续,确也是事实。因而,司马光概括道:"永徽之政,百姓阜安,有贞观遗风。"⑤(2)元舅弄权永徽之政的另一个方面,过去谈论较少,这就是长孙无忌要巩固既得权益。
  太宗晚年,健在的开国元勋已经不多。长孙无忌的双重身份使其威权日隆,大有左右朝政之势,以至太宗在决定立太子问题上都得遵从他的意愿。为巩固既得权益,扶植一个懦弱而便于控制的外甥当皇帝,当然会更有利于自己操纵权柄,这就是长孙无忌"固欲立晋王"的真实意图。太宗虽然看出李治的懦弱性格,对他并不很放心,因此特意为其留下一部《帝范》。然而,书中却"无一言及此以警策之"①。结果,仅仅永徽的6 年间,长孙无忌"以元舅辅政",便露出种种"弄权"的迹象,甚至不惜制造冤案。
  吴王恪,太宗第三子,杨妃所生,高宗的兄长,有文武才,太宗常称其"类己",一度打算立为太子。长孙无忌"固争,以为不可"。太宗甚至质问长孙无忌,是不是因为吴王恪不是你的亲外甥?虽然太宗遵从长孙意愿立晋王为太子,但吴王恪"名望素高,甚为物情所向"。高宗即位后,元舅辅政,"深所忌嫉"吴王恪。永徽三、四年之交,长孙利用"房遗爱谋反"事件,"遂因事诛(吴王)恪,海内冤之。"②懦弱的高宗,对此一言不发。倒是吴王恪理解同父异母的弟弟,临死前大骂长孙无忌"窃弄威权,构害良善"③,以提醒高宗。紧接着,长孙与褚遂良又诬陷17 岁就追随太宗征战、屡建功勋的江夏王李道宗"与房遗爱交给",将其配流象州,江夏王病死路途。历来史家对此愤愤不平,写道:"无忌、遂良衔不协之素,致千载之冤。"④在元舅与"顾命大臣"的包围和控挟之下,素称懦弱的高宗既然不能总决朝政,便移情于后宫。可后宫也是矛盾重重,王皇后不能生养,萧淑妃所生素节几岁时便能诵古诗赋500 余言,深为高宗所喜爱,萧淑妃也因此受宠。王皇后与萧淑妃争宠的后宫矛盾,也逾越宫墙反映到朝堂上,自然是依元舅及遗臣的意图办。王皇后的舅舅柳奭时为中书令,劝皇后立后宫刘氏所生陈王忠为皇太子,一以巩固皇后地位,二则可断萧淑妃将来当皇太后的路。王皇后便让柳奭走长孙的门路,于是长孙与褚遂良等一起出面,"固请立忠为储后,高宗许之。"①在后宫,想宠爱萧淑妃、喜爱萧妃所生素节,也要受到皇后、元舅的干涉,高宗只得寄情于当年太宗的才人武氏。结果,引出了太宗、长孙等根本想象不到的局面。这一变化,正是发端于元舅弄权的"永徽之治"期间。
  (3)皇后废立④ 《全唐文》卷304《上睿宗论时政疏》。
  ⑤ 《资治通鉴》卷199 高宗永徽元年正月。
  ① 《资治通鉴》卷198 太宗贞观二十二年正月胡三省注。
  ② 《旧唐书》卷76《吴王恪传》。
  ③ 《资治通鉴》卷199 高宗永徽四年二月。
  ④ 《旧唐书》卷60"史臣曰"。
  ① 《旧唐书》卷86《燕王忠传》。
  太宗才人武氏,即后来的女皇武则天(公元624-705 年),正是在"永徽之治"的年代登上历史舞台的。
  太宗去世后,才人武氏随同其他宫人一道被安置在长安城中的感业寺,削发为尼,陪伴"青灯古佛"。先前,高宗被立为太子之后,"入侍太宗,见才人武氏而悦之"。太宗晚年,常不住长安,太子便与这位仅比他大4 岁的才人发生了暧昧关系。永徽元年(公元650 年)五月,太宗去世周年,高宗到感业寺行香,见到已经削发的昔日情人,"武氏泣,上亦泣",双双落泪。"王后闻之,阴令武氏长发,劝上内(纳)之后宫,欲以间(萧)淑妃之宠。"武氏被王皇后作为抵消萧淑妃恩宠的工具,最迟不过永徽二年便被召入宫中。"初入宫,卑辞屈体以事后;后爱之,数称其美于上,未几大幸,拜为昭仪"②。昭仪,正二品,位列九嫔之首,仅次于正一品的淑妃、德妃、贤妃。
  正当长孙无忌等谋立太子忠,冤杀吴王恪、江夏王道宗,"窃弄威权"
  之际,高宗对后宫王皇后、萧淑妃"更相谮诉"、争风吃醋也越来越烦恼,因而"不信后、淑妃之语,独信昭仪"。武昭仪利用后、妃之间的矛盾,"伺后所不敬者,必倾心与相结,所得赏赐分与之。由是后及淑妃动静,昭仪必知之,皆以闻于上。"①高宗总共12 个子女,最后的4 男2 女都是武氏生养,足见其独占帷房和专宠的情况了。
  然而,要以武昭仪取代王皇后,懦弱的高宗说什么也下不了决心。永徽五年初,武昭仪以惨痛的代价,亲手葬送了刚刚出生不久的亲生女儿,使高宗误以为是王皇后所为,"由是有废立之志"。首先是将王皇后的舅舅柳奭罢相,接着便是高宗与武昭仪一道去走"元舅"的门路,幻想得到支持。在种种厚赏、封其子官爵之后,高宗以王皇后无子、武昭仪已生子,欲行废立。可长孙"元舅"置若罔闻,"对以他语,竟不顺旨"。武昭仪又让其生母杨氏到长孙府第,"屡有祈请,无忌终不许"。高宗"畏大臣不从",主要是"畏"元舅"不从"。果然,长孙无忌"不顺旨",事情就难办。
  武昭仪明白这一点之后,就不再指望元老望族的支持,而在长孙集团以外寻求声援。第一步,敕禁王皇后母魏国夫人"不得入宫",切断王皇后交通外廷的联系;再贬王皇后舅舅柳奭为州刺史,使已然失宠的王皇后更加弧立。进而,在长孙集团对立面"潜布腹心"。中书舍人李义府正为长孙无忌贬黜,叩閤上表请立武昭仪为皇后,立即破格提升为中书侍郎。卫尉卿许敬宗、御史大夫崔义玄、御史中丞袁公瑜等,皆成为武昭仪的心腹。长孙集团的举动,有了对立面的监视,很快便能够传入宫中。
  永徽六年九月,长时间看"元舅"脸色行事的高宗不再像先前那样"懦弱",执意要废王皇后、立武昭仪。褚遂良"以死争之",高宗"大怒",不再管他是什么"顾命大臣",命人立即将其带出去。侍中韩瑗、中书令来济纷纷上疏"濒死固谏",高宗"皆不纳"。随后,战功卓著的元老李勣一句话,"此陛下家事,何必更问外人!"高宗得到这一暗示和支持,废立皇后之意"遂决"①。三两天之内,贬褚遂良为潭州都督。十月中旬,下诏废王皇后、萧淑妃为庶人。数日后,立武昭仪为皇后。十一月,举行册立皇后大② 《资治通鉴》卷199 高宗永徽五年二月。
  ① 《资治通鉴》卷199 高宗永徽五年十月。
  ① 《资治通鉴》卷199 高宗永徽六年九月。
  典,由司空李勣主持。同时,在肃仪门举行百官朝拜新皇后的仪式。朝皇后,自此始。
  永徽之政,自元年正月立王皇后始,以六年十一月朝拜武皇后终,历史将步入一个大的变革时期。
  2。二圣决政文武百官朝拜武皇后的第二年正月,废太子忠为梁王,立武皇后所生长子弘为皇太子,改年号为显庆。自显庆元年(公元656 年)正月,至弘道元年(公元683 年)十二月高宗病逝,高宗、武后共决朝政,当时称为"二圣"。(1)尽贬遗旧武则天虽然争得了皇后的位置,但她深知贬一个褚遂良并没有改变长孙无忌控制朝政的格局,这批元老遗臣仍然具有随时可以再行废立皇后的实力。而素称懦弱的高宗做了皇帝以后,眼见"顾命大臣"弄权却无能为力,也想要摆脱"元舅"等的挟制。这样,在皇后与元舅的政争中,高宗倾斜到皇后一边。失去对外甥皇帝的控制,长孙无忌的彻底失败也就注定了。
  显庆二年,反对立武皇后的侍中韩瑗、中书令来济分别被贬振州(今海南三亚一带)、台州(今浙江临海)为刺史,"终身不听朝觐"。同时,以李义府为中书令、许敬宗为侍中。褚遂良再贬爱州(今越南清化),王皇后舅舅柳奭从荣州贬往象州(今广西象州一带)。四年,许敬宗采用了当年长孙无忌以"房遗爱谋反"牵连吴王恪的手法,通过太子洗马韦季方、监察御史李巢"朋党事",牵连上长孙无忌,"懦弱"的高宗仍然是只听一面之辞,下诏削去长孙无忌太尉之职及封邑,带扬州都督衔安置黔州(今四川彭水),按一品供给。接着,再株连褚遂良、柳奭、韩瑗、于志宁、高履行等。褚遂良已死,追削官爵。
  长孙无忌被贬两个月,即显庆四年六月,诏改《氏族志》为《姓氏录》。《氏族志》是太宗时所修,虽然说是"欲崇重今朝冠冕","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①,但仍然承袭着"关中之人雄,故尚冠冕"的遗习,除了皇族、外戚,依然维持旧的门阀等第。此时,以长孙无忌为代表的关陇集团已然被摧垮,门阀政治残存也要随之而终结,修改《氏族志》成为势在必行。许敬宗等以先前的《氏族志》"不叙武氏本望,奏请改之"。于是,以礼部郎中孔志约等参与修订,除了"以后族为第一等"外,"其余悉以仕唐官品高下为准","士卒以军功致位五品,豫士流"②。这一修订,彻底打破原先姓谱的框框,结束了用官府颁布姓族等第来维系旧日门阀制度的历史。
  七月,许敬宗奉旨覆按长孙无忌一事,遣袁公瑜赴黔州逼令长孙无忌自缢。柳奭被杀于象州。韩瑗虽死,开棺验尸。此外,长孙氏、柳氏被贬者13人,于氏被贬者9 人。以武皇后为代表的寒族势力,击败以长孙无忌为代表的门阀关陇集团,在"吾国中古史上为一转捩点","开启后数百年以至千年后之世局"①。
  显庆五年冬,当这一个年号即将结束时,武皇后的政治地位进一步提高:
  ① 《旧唐书》卷65《高士廉传》。
  ② 《资治通鉴》卷200 高宗显庆四年六月。
  ① 陈寅恪:《记唐代之李武韦杨婚姻集团》,《历史研究》1954 年第1 期。"百司奏事,上或使皇后决之。后性明敏,涉猎文史,处事皆称旨。由是始委以政事,权与人主侔矣。"②(2)更为文治高宗摆脱了"元舅"、遗臣的控制,却又出现了皇后与皇帝权力相当的情况。史称:"初,武后得志,遂牵制帝,专威福,帝不能堪。"③龙朔二年(公元662 年),改百官名,以门下省为东台,中书省为西台,尚书省为中台,侍中为左相,中书令为右相,仆射为匡政;六部、二十四司、御史台、九寺、七监、十六卫,俱以义训更其名。三年,右相(中书令)李义府仍然主管选拔官吏,"怙武后之势,专以卖官为事,铨序失次,人多怨。。(dú,音独)","帝颇知其罪失,从容诫义府","义府勃然变色,腮颈俱起",问高宗"谁向陛下道此?"高宗说:"我言如是,何须问我从所得!"李义府"殊不引咎,缓步而去"④。由这件事确实可以看出,武皇后的势力已经膨胀到"帝不能堪"的程度。麟德元年(公元664 年),武皇后引方士入宫"行厌胜"之术,高宗知道后"大怒,将废为庶人"。西台侍郎(中书侍郎)同东西台三品(同中书门下三品)上官仪附合说:"皇后专恣,海内失望,宜废之以顺人心。"⑤高宗命其起草废后诏书。皇后在高宗身边的亲信立刻跑去报信,武后赶到时废后诏书正拿在皇帝手中。一番申诉,懦弱的高宗心又软了下来,"羞缩不忍,复待之如初",上官仪成了替罪羔羊。事过以后,帝、后之间取得谅解,弥合了夫妻关系中的裂痕,确如史书所说:"待之如初",出现了"上每视事,则后垂帘于后,政无大小,皆与闻之"的新的平衡与和谐,因而"中外谓之'二圣'"①。
  武皇后垂帘参政,不少史书称"天下大权,悉归中宫","天子拱手而已"。这中间有多少属于推测且不评论,但《新唐书·则天武皇后传》有一句话确是大实话:"后乃更为太平文治事"。除了编纂上千卷的各类书籍外,主要是大兴科举,广聚寒门文士。
  首先是科举科目的明显变化:"永徽已前,俊、秀二科犹与进士并列。
  咸亨之后,凡由文学一举于有司者,竞集于进士矣。"②同时,数量也显著增多。太宗贞观年间,进士总共205 人,最多一年24 人。而高宗自麟德元年至弘道元年,进士绝不少于293 人,最多一年79 人③。进士科考试,也转而以文词为主。德宗时的礼部员外郎沈既济总结唐前期的科举时,看到这一变化所产生的影响:"太后颇涉文史,好雕虫之艺,永隆中始以文章选士。及永淳之后,太后君临天下二十余年,当时公卿百辟无不以文章达。因循日久,寝以成风。"④唐代文坛空前繁盛,显然是武皇后这一"更为太平文治事"的直接结果。
  在大兴科举的同时,麟德以后高宗与武皇后还创设了一些前所未有的广② 《资治通鉴》卷200 高宗显庆五年十月。
  ③ 《新唐书》卷105《上官仪传》。
  ④ 《旧唐书》卷82《李义府传》。
  ⑤ 《新唐书》卷105《上官仪传》。
  ① 《资治通鉴》卷201 高宗麟德元年十二月。
  ② 《唐摭言》卷1《述进士上篇》。
  ③ 据徐松《登科记考》统计。
  ④ 《通典》卷15《历代制下》注引。
  选官吏的制度。乾封元年(公元666 年)初,"二圣"率文武百官及内外命妇登泰山行封禅礼后,文武官三品以上赐爵一等,四品以下加一阶。此前,入三品都是以恩旧特拜,入五品则需考绩叙进,散阶从五品也要奏取进止。"乾封以后,始有泛阶入五品、三品"。①泛阶一开,五品、三品高官再也没有从前那么尊贵了,整个官僚队伍中补充进来大批的"寒门"之士,改变着先前的高门勋贵结构。上元二年(公元675 年),为了便于岭南、黔中选拔人才,又创设"南选"之制,以选补使深入其地,选补地方官。
  在广召文士的变革中,为人瞩目的是"北门学士"之设。大约在武后垂帘参政之后,便以"广召文词之士入禁中修撰"为名,召入刘祎之、元万顷、范履冰、苗楚客、周思茂、胡楚宾等。"朝廷疑议及百司表疏,皆密令万顷等参决,以分宰相之权"。②因其特许由宫城北门即玄武门出入禁中,故时人谓之"北门学士"。这批人或以文藻知名,或出身进士,入宫的最初数年确实修撰了一批署名武则天著的书卷,如《列女传》、《臣轨》、《百僚新诫》、《少阳正范》等,多是规范太子及臣民行为的说教,作为对先前颁布的《唐律》的补充。涉及文艺科技的《乐书》、《兆人本业记》等,久已失传。但武皇后对他们的要求绝不仅此而已,主要是使其"分宰相之权"。范履冰、周思茂"在禁中最蒙亲遇,至于政事损益,多参预焉。"③特别是刘祎之,"则天临朝,甚见亲委","时军国多事,所有诏敕,独出祎之,构思速敏,皆可立待。"④这批经武皇后亲自选拔的文士,刘祎之、范履冰官至同中书门下三品,进入宰相班子;元万顷至凤阁(中书)侍郎,周思茂至麟台(秘书)少监,一直到武则天称帝之前才换掉。
  (3)天后建言在"二圣"的平衡与和谐中,武皇后的政治实力逐步增长。上元元年(公元674 年)八月,在尊高祖为神尧皇帝、窦皇后为太穆神皇后,太宗为文武圣皇帝、长孙皇后为文德圣皇后的同时,高宗皇帝称天皇、武皇后称天后。被尊为天后4 个月,武则天为进一步施展影响和发展实力,上书天皇高宗,"建言十二事":"一、劝农桑,薄赋徭;二、给复三辅地;三、息兵,以道德化天下;四、南北中尚禁浮巧;五、省功费力役;六、广言路;七、杜谗口;八、王公以降皆习《老子》;九、父在为母服齐衰三年;十、上元前勋官已给告身者无追核;十一、京官八品以上益禀入;十二、百官任事久,材高位下者得进阶申滞。"①显然,这是一份涉及时政,包括经济、军事、社会、任官等内容的施政纲领。高宗"皆下诏略施行之",天后全身心地投入到"参决"军国大政之中。因此,史册中有引天后"忧天下至矣","不爱身而受百姓"②等自白者。
  如果说乾封元年封泰山是凭借着连年丰收,"米斗五钱,豆、麦不列市"的经济形势,那么其后却是连年灾荒。总章二年(公元669 年),海水泛滥淹没2 县,漂泊民房6800 余,溺杀9070 余人、牛500 余,损田4150 顷。同
  ① 《通典》卷34《文散官》注。
  ② 《旧唐书》卷190 中《元万顷传》。
  ③ 《旧唐书》卷190 中《周思茂传》。
  ④ 《旧唐书》卷87《刘祎之传》。
  ① 《新唐书》卷76《则天武皇后传》。
  ② 《资治通鉴》卷203 则天后光宅元年十二月《考异》。
  年七月,剑南19 州大旱,百姓乏绝达36 万余户;冀州暴雨毁屋14390 余、毁田4496 顷。三年,天下40 余州旱、霜、虫灾,"百姓饥乏,关中尤甚,诏令任往诸州逐食"。"建言"中的一、二、四、五条,正是为的解决饥荒等问题。直至永隆二年(公元681 年),天后仍"著七破间裙","务遵节俭"①。"息兵",更是针对东征高丽、新罗,西拒吐蕃,罢安西四镇,连年用兵、四方应付的局面。六、七、十二条,说的是纳谏、杜谗、任贤。十、十一条,意在笼络官僚队伍。习《老子》,显然是表示尊奉李唐先祖的意向。"父在为母服齐衰三年",意在提高女性地位。
  天后的"建言十二事",使其声望又有新的提高。上元三年,"高宗以风诊欲逊位",即打算退位,"令天后摄知国政"。中书令郝处俊竭力反对,中书侍郎李义琰附和郝处俊,逊位之事遂止。但从郝处俊的语言中透露出,高宗是"欲躬自传位于天后"②。不管高宗出于何种想法,这都是一个十分值得重视的讯号,即皇位不由皇太子继承,而打算由天后接替。于是,宫廷中又接连演出一系列的废立事件。
  上元二年四月,皇太子李弘突然死于洛州合壁宫绮云殿,成为一桩疑案。一个多月后,李贤被立为皇太子。调露二年(公元680 年)八月,又废太子李贤为庶人,幽于别所。同时,立李哲(显)为皇太子。弘道元年十二月,高宗病终,遗诏:"皇太子即位于枢前。园陵制度,务从节俭。军国大事有不可决者,取天后处分。"③继位不足两个月,中宗李哲被废黜,改以李旦为皇帝,即睿宗,"皇太后仍临朝称制"。武则天亲生的4 个儿子,就这样依次死的死、贬的贬、废的废,真正开始了"圣衷独断"的"则天朝"。
  3。武周革命从嗣圣元年(公元684 年)二月废中宗、立睿宗起,到天授元年(公元690 年)九月改唐为周,历史又经过了16 个风风雨雨的年代。
  (1)平息叛乱太后临朝称制,废黜中宗、追杀李贤,改东都为神都、改三省及诸司官称,朝野议论纷纷,比为西汉初年日后"贻祸于汉朝"。光宅元年(公元684年)九月,已故司空李勣之孙徐敬业冒名扬州司马,杀长史陈敬之,据扬州起兵,称上将,以匡复中宗为名,并由骆宾王写成著名的《讨武氏檄》,散发各州、县,大造反对武则天的舆论。接着,楚州(今江苏淮安)司马李崇福率所部山阳、盐城、安宜三县响应。楚州属县盯眙虽不顺从,但很快就被徐敬业派兵攻占,打通了从苏北直趋洛阳的水路。扬州,作为控制东南的重镇和运河的枢纽,被徐敬业起兵占据,对于刚刚临朝称制的武则天来说,显然是迎头一击。同时,内史(中书令)裴炎在朝堂又以吕后之祸影射武则天,劝其还政于皇帝。面对朝野的反对势力,武则天采取了决断的措施:一面以左玉钤卫大将军李孝逸为扬州道大总管,率兵30 万从洛阳沿运河汴水东南而下,讨伐徐敬业;一面"收(裴)炎下狱",以谋反罪将其斩首。前后44天,扬、楚、润三州俱平,10 余万叛军烟消云散。第二年正月,以铲除朝野
  ① 上引均见《旧唐书》卷5《高宗纪下》。
  ② 《旧唐书》卷84《郝处俊传》。《新唐书》卷115《郝处俊传》同。
  ③ 《旧唐书》卷5《高宗纪下》。
  反叛,改年号为垂拱。
  4 年后,太后加尊号"圣母神皇",又激起一次更大的宗室起兵事件。
  垂拱四年(公元688 年),太后的侄子武承嗣指使人在白石上凿刻"圣母临人,永昌帝业"8 个字,派唐同泰奉表进献,谎称得于洛水,是一件天降祥瑞。五月,下诏亲拜洛水,接受"宝图",告谢上天,群臣朝贺,并命诸州都督、刺史及李唐宗室、外戚于十二月拜洛前10 日毕集神都。7 日后,太后加尊号"圣母神皇",称"陛下"。六月,作象征权力的"神皇三玺"。这一系列举动,李唐宗室认为是"太后潜谋革命,稍除宗室"。高祖十一子韩王元嘉、十四子霍王元轨、十九子鲁王灵夔、太宗八子越王贞等,"内自不安,密有匡复之志"。诸王散布"神皇欲大享之际,使人告密,尽收宗室,诛之无遗。"越王贞之子琅琊王冲"又诈为皇帝玺书云:'神皇欲移李氏社稷以授武氏'。"八月,琅琊王冲命其博州长史萧德综等募兵,"分告韩、霍、鲁、赵及贝州刺史纪王慎,令各起兵共趋神都。"①太后以左金吾大将军丘神勣为清平道行军大总管率兵讨伐,前后仅7 日,琅琊王冲即兵败被杀。越王贞为响应儿子,在豫州起兵,太后命左豹韬卫大将军鞠崇裕为中军大总管,率兵10 万征伐,越王贞兵败自杀,前后仅半月余。博州、豫州平定之后,太后用酷吏周兴审讯诸王,自杀的自杀,伏诛的伏诛。史称:"自是宗室诸王相继诛死者,殆将尽矣。其子孙年幼者咸配流岭外,诛其亲党数百余家。"②十二月,太后神皇按预定计划"拜洛受图","皇帝、皇太子皆从,内外文武百官、蛮夷各依方叙立,珍禽、奇兽、杂宝列于坛前,文物卤薄之盛,唐兴以来未之有也。"③实际上,这是太后神皇击败李唐宗室后的一次盛大庆典。同时,明堂建成,顶端为圆盖,九龙捧之,"上施铁凤,高一丈,饰以黄金",强烈地显示出"以凤压龙"的意识。从圣母神皇向大周皇帝迈进,只剩下时间安排了。
  (2)任用酷吏在武装平息公开起兵的反对派势力的同时,武则天以"大臣未附,委政狱吏,剪除宗枝",任用了一批酷吏,"起告密之刑,制罗织之狱"①。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 年)三月的一份诏书中,开列的酷吏有丘神勣、周兴、来俊臣、索元礼等27 人。来俊臣、万国俊等专门编写了一本《告密罗织经》,"屠覆宗枝朝贵,以作威势"。他们"招集无赖数百人,令其告事,共为罗织","欲诬陷一人,即数处别告,皆是事状不异,以惑上下"。索元礼等又特制十号大枷,名以"定百脉"、"喘不得"、"突地吼"、"著即承"、"失魂胆"、"实同反"、"反是实"、"死猪愁"、"求即死"、"求破家"。又有"泥耳笼头,枷研楔毂,折胁签爪,悬发薰耳,卧邻秽溺,曾不聊生,号为'狱持'。或累日节食,连宵缓问,昼夜摇撼,使不得眠,号曰'宿囚'。"②刑讯酷法,"或以椽关手足而转之,谓之'凤凰晒翅';或以物绊其腰,引枷向前,谓之'■驹拔撅';或使跪捧枷,累甓其上,谓之'仙人献果';或使立高木,引枷尾向后,谓之'玉女登梯';或倒悬石缒其首,
  ① 《资治通鉴》卷204 则天后垂拱四年七月、八月。
  ② 《旧唐书》卷6《则天皇后纪》。
  ③ 《资治通鉴》卷204 则天后垂拱四年十二月。
  ① 《旧唐书》卷186 上《酷吏传》序。
  ② 《旧唐书》卷186 上《来俊臣传》、《索元礼传》。
  或以醋灌鼻,或以铁圈箍其首而加楔,至有脑裂髓出者。"③告密、罗织、酷刑,使得当时公卿"多因入朝,默遭掩袭",因而每每入朝都要先与家人诀别:"不知重相见不?"
  自高宗病逝、太后追杀废太子李贤,至万岁通天二年(公元697 年)处死来俊臣,14 年间酷吏经办的主要政治案件近50 例。这中间,又可以天授元年(公元690 年)改唐为周略作分界线。前7 年太后临朝称制,任用酷吏主要针对李唐宗室和勋贵大臣中的反对派,大有斩尽杀绝之势;后7 年女皇以周代唐,任用酷吏主要是为防范可能出现的种种颠覆活动。
  前7 年,能够同太后争夺皇权和皇位的对手,自然是唐高祖、太宗、高宗三代皇帝的皇子。因此,太后借助酷吏之手,将他们一批批杀掉。附和三代皇子的大臣,也一并铲除。待到改唐为周、女皇登基时,三代皇子中只剩下女皇自己亲生的两个小儿子--李显、李旦,而且李显流放在外,李旦虽有皇帝之名,却被软禁于"别殿"。24 名宰相中,除寿终3 人外,被杀、被贬者17 人。其余4 人,武承嗣、武攸宁是太后的本家侄子,另2 人(邢文伟、岑长倩)1 年后也陆续被杀。对此,宋代学者有一较客观的评述:太后"稍图革命,然畏人心不肯附,乃阴忍鸷害,肆斩杀怖天下。内纵酷吏周兴、来俊臣等数十人为爪吻,有不慊若素疑惮者,必危法中之。宗姓侯王及它骨骾臣将相骈颈就铁,血丹狴户,家不能自保。太后操奁具坐重帷,而国命移矣。"①应当注意的是,太后任用酷吏只以其为"爪吻",从不委以朝政。27 员酷吏中,除傅游艺1 人外,即使丘神勣、周兴、来俊臣、索元礼也从未授以相职。同时,太后还特意保护了狄仁杰、徐有功、杜景俭、李日知等一批执法平恕的良吏,作为酷吏的对立面。徐有功官为司刑丞(大理丞),主管刑狱,"酷吏所诬构者,有功皆为直之,前后所活数十百家。""太后虽好杀,知有功正直,甚敬惮之。"当时,在"被告者"中间流传这样一句话:"遇来(俊臣)、侯(思止)必死,遇徐(有功)、杜(景俭)必生。"②尽管酷吏们对狄仁杰、徐有功、李日知等恨之入骨,屡屡诬陷,以至下狱用刑,太后都亲自干预,不许加害。
  女皇登基后7 年,政局日趋稳定,虽然仍以酷吏不断打击"反逆"者,但已出现一些新的气象。
  (3)兴周代唐拜洛受图之后11 个月,即永昌元年(公元689 年)十一月,太后便着手改制代唐的准备了。首先,改用周历,以永昌元年十一月为载初元年正月、十二月为腊月、夏历正月为一月。同时,改造照、天、地、日、月、星、君、臣、人、载、年、正12 个新字。太后自名"曌"(
  hào,即照),改诏为制。载初元年(公元690 年)二月,太后又兴殿试,亲自策试贡士,成为科举史上一创举。七月,神都洛阳东魏国寺僧法明等撰《大云经》4 卷,上表进献,说"太后乃弥勒佛下生,当代唐为阎浮提主,制颁于天下。"①"阎浮提"是释家对人世的称呼。经过一系列舆论准备,圣母神皇进而成为圣神皇帝了。③ 《资治通鉴》卷203 则天后垂拱二年三月。
  ① 《新唐书》卷76《则天皇后传》。
  ② 《资治通鉴》卷204 则天后天授元年七月。
  ① 《资治通鉴》卷204 则天后天授元年七月。
  这年九月九日(壬午),67 岁的圣母神皇武曌宣布以唐为周,改元天授。天授元年九月九日(公元690 年10 月16 日),被称为武周革命日。接着,群臣上尊号,称大周女皇为"圣神皇帝",李唐皇帝降为皇嗣,赐姓武氏,皇太子降为皇孙。随即,追赠武氏先祖,以其生父武士彟为太祖孝明高皇帝,生母为太祖孝明高皇后。封异母兄元爽子承嗣为魏王、元庆子三思为梁王,堂侄懿宗等10 余人为郡王,诸姑姊皆为长公主。
  女皇革唐命之后,仍然十分注意选拔人才。天授二年(公元691 年)十月,下制令百官自举。长寿元年(公元692 年)一月,女皇引见巡抚使所荐举的人才,分别试用,"高者试凤阁舍人、给事中,次试员外郎、侍御史、补阙、拾遗、校书郎。"试官制度,自此始。史称:女皇"虽滥以禄位收天下人心,然不称职者,寻亦黜之,或加刑诛。挟刑赏之柄以驾御天下,政由已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竞为之用。"②司马光的这一概括,既指出女皇用人之道的得失,又高度评价了其用人的成就。
  在"英贤竞为之用"的同时,女皇开始逐步整治酷吏。仅天授二年一月,丘神勣、周兴、索元礼先后以罪死。对付周兴,更是以酷治酷。来俊臣向周兴请教用火瓮逼供的方法后,立即如法泡制,"请君入瓮",周兴不用推问便叩头伏罪。索元礼"残酷尤甚",女皇"杀之以慰人望"①。长寿元年,监察御史严善思奉女皇命,"引虚伏罪者八百五十余人,罗织之党为之不振"。右补阙朱敬则上疏请"窒罗织之源,扫朋党之迹",女皇"善之,赐帛三百段"。侍御史周矩上疏指责酷吏"皆相矜以虐",请"缓刑用仁",女皇"颇采其言,制狱稍衰"。②二年二月,酷吏万国俊诈称岭南流人谋反,矫制赐自尽,一朝杀300 余人;又有酷吏刘光业等5 人分道验按流人,争相杀人,刘光业一路杀700 人,王德寿一路杀500 人,少者也不下100 人。女皇"颇知其滥",下制六道流人并家属皆任其还乡里,"(崔)国俊等亦相继死,或得罪流窜"。直至万岁通天二年(公元697 年)六月,来俊臣欲罗织诸武及太平公主、皇嗣等与南北牙禁军"同反",借此以"盗国权",被告发后下狱,处以极刑。来俊臣党徒,全部流放岭南。酷吏时代,随之告终。"士民皆相贺于路曰:'自今眠者皆背始贴席矣。'"③十月,一向反对酷吏和用法平恕的狄仁杰、杜景俭被委任鸾台侍郎(门下侍郎)、凤阁侍郎(中书侍郎),并同平章事。狄仁杰、杜景俭拜相,显示出女皇政治由酷吏横行向贤臣当国的重大转变。娄师德举荐狄仁杰,狄仁杰"以举贤为意",所引拔者桓彦范、敬晖、姚崇等,"至公卿者数十人",特别是三番两次地推荐张柬之,称其为"真宰相才",都已成为佳话。①至于社会安定,人户繁衍,经济发展以及解决逃户的政策等,都将在经济卷详述。
  边防方面,女皇委任娄师德"总司军任,往还灵、夏,检校屯田",连年丰收,可使西北镇兵"数年咸得支给"②。自高宗咸亨元年(公元670 年)② 《资治通鉴》卷205 则天后长寿元年一月。
  ① 《资治通鉴》卷204 则天后天授二年一月。
  ② 《资治通鉴》卷205 则天后长寿元年八月。
  ③ 《资治通鉴》卷206 则天后神功元年六月。
  ① 详见《旧唐书》卷89《狄仁杰传》、卷93《娄师德传》。
  ② 《旧唐书》卷93《娄师德传》。
  吐蕃攻陷龟兹,唐廷罢置安西四镇,西北边境屡遭吐蕃侵扰。女皇长寿元年(公元692 年),以王孝杰为武威军总管,与左武卫大将军阿史那忠节率兵反击吐蕃,"克复龟兹、于阗、疏勒、碎叶四镇"。女皇大喜,对侍臣们说:"今既尽复于旧,边境自然无事。"③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 年)契丹兴兵侵扰河北,圣历元年(公元698 年)突厥深入定、赵,掠杀吏民。女皇以狄仁杰为河北道行军副元帅、知元帅事,并亲自送行。唐军先后数次击退入侵之兵,河北遂安。
  4。女皇晚年由酷吏横行转向贤臣当国,标志着女皇政治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1)复立庐陵女皇改制代唐之后,必然要在储君问题上遇到无法回避的麻烦。传位亲生儿子,等于李唐皇朝复辟,武周政权一世而亡。要想保存武周皇朝,就得传位武姓侄子,可将来怎么可能侄子作了天子而给姑母立宗庙呢!这个麻烦,困扰了女皇多年,也引出不少喋血惨案。天授二年(公元691 年),女皇登基刚刚一年,洛阳人王庆之等数百人受指使上表,请立武承嗣为太子,宰相岑长倩、格辅元以为皇嗣在东宫,不宜有此议,奏请切责上书者。由于"大忤诸武意",结果被来俊臣诬以谋反,"皆坐诛"。凤阁(中书)侍郎李昭德则假借圣命杖责王庆之,宣称:"此贼欲废我皇嗣,立武承嗣。"①然后,杖杀之。可是,女皇的举棋不定,等于助长着武承嗣、武三思等武姓子侄们的欲念,以至与酷吏联手陷害李姓宗亲。长寿三年(公元693 年)一月,前尚方监裴匪躬、内常侍范云仙"坐私谒皇嗣腰斩于市"。接着,便有"告皇嗣潜有异谋者",来俊臣严刑拷问皇嗣左右之人,"不胜毒楚,皆欲自诬"。幸有太常工人安金藏"剖心以明皇嗣不反",才使皇嗣幸免。这一段时间,酷吏来俊臣贬而复用,女皇堂侄武懿宗推鞫制狱被称作"周兴、来俊臣之亚",多少都与储君之争联系在一起。
  万岁通天二年(公元697 年)前后,张易之、张昌宗"兄弟皆得幸于太后",武承嗣、武三思等都"候易之门庭,争执鞭辔",诸武的权势受到抑制。而边境形势也与朝中储君之争紧紧联系在一起。契丹李尽忠、孙万荣起兵营州,攻陷幽、冀、赵数州,抄掠河北,打着"还我庐陵王、相王"的旗号,表示拥护皇嗣。圣历元年(公元698 年),突厥默啜可汗拒绝前去迎娶其女的淮阳王武延秀(武承嗣之子),说:"我世受李氏恩,欲以女嫁李氏,安用武氏儿。闻李氏惟两儿在,我将兵辅立之。"②在这样一种形势面前,武承嗣、武三思更迫不急待地"营求为太子",用"天子未有以异姓为嗣"作理由,多次指使亲信游说女皇。女皇仍然犹豫不决,狄仁杰进言道:"姑侄之与母子孰亲?陛下立子,则千秋万岁后,配食太庙,承继无穷;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而祔姑于庙者也。"又劝召还被废黜的庐陵王李显。另两名宰相王方庆、王及善也这样相劝于女皇。吉顼更通过张易之兄弟向女皇进言。圣历元年三月,庐陵王秘密回到神都洛阳。九月,皇嗣李旦请逊位于庐陵王,③ 《旧唐书》卷93《王孝杰传》。
  ① 《资治通鉴》卷205 则天后天授二年十月。
  ② 《唐会要》卷94《北突厥》。
  女皇复立庐陵王为皇太子。先前,为讨击突厥,"募人月余不满千人,及闻太子为元帅,应募者云集,未几,数盈五万。"①黜啜可汗闻知此讯,退还漠北。第二年,又以皇嗣李旦为相王。
  此后,诸武气焰进一步受到抑制,言路放宽,先前的冤狱大多得到昭雪。例如,大足元年(公元701 年),苏安恒上疏请女皇"禅位东宫,自怡圣体。"早在14 年前,刘祎之就因讲了类似的话而被视为叛逆,下狱致死。如今,女皇不仅没有加罪苏安恒,还召见了他,赐食后慰谕而遣之。第二年,苏安恒又上疏,说女皇"贪其宝位而忘母子深恩",再次要女皇"高揖机务,自括圣躬"②。尽管言辞激烈,女皇仍未加罪。平冤昭雪,长安二年(公元702年)八月下敕,不再追查扬州及豫州、博州起兵事件的余党。十一月,命监察御史苏颋"按覆(来)俊臣等旧狱,由是雪免者甚众。"神龙元年(公元705 年)正月初一,女皇大赦天下:"自文明以来得罪者,非扬、豫、博三州及诸反逆魁首,咸赦除之。"③所有这一切举措,预示着女皇最终将"还政"于唐。
  (2)宠信二张女皇自临朝称制以来,先后有男宠僧怀义、御医沈南璆等。万岁通天二年,女皇的女儿太平公主又将"年少,美姿容,善音律"的张昌宗荐给她的皇帝母亲。张昌宗又把他的哥哥张易之拉进宫闱。兄弟两人深受宠幸,诸武也都尊称易之为五郎、昌宗为六郎,时称"二张"。圣历二年,置控鹤监,以张易之主其事,张昌宗、吉顼、田归道、李迥秀、薛稷、员半千等皆为控鹤监内供奉。久视元年(公元700 年),改控鹤监为奉宸府,以张易之为奉宸令。女皇"欲掩其迹",命"二张"与文学之士在内殿修撰《三教珠英》,"尽收天下文词之士为学士"。文士之外,崔融、苏味道、王绍宗、郑愔、杨再思、韦承庆、崔神庆、房融等朝臣也先后依附于"二张"。
  女皇年事已高,"政事多委易之兄弟",显然包含着对李唐宗亲和武氏子侄两个方面的不信任,试图建立起一个以"二张"为核心的亲信势力,如同当年的"北门学士"那样。因此,"二张"的势力迅速膨胀起来,以致武三思等都要"每折节事之"。一时间,朝臣与"二张"的矛盾激化起来。长安三年,宰相兼洛州长史魏元忠屡挫张氏亲近,称"二张"得势是"小人得在君侧",女皇十分不悦。恰巧女皇身体不爽,"二张"担心女皇晏驾后会被魏元忠所诛,便密谋诬陷魏元忠说过"主上老矣,吾属当挟太子而令天下"。这自然是女皇最敏感的问题,下魏元忠诏狱。命太子、相王及诸宰相审理,反复不决。宰相朱敬则以及宋璟、张说、张廷珪等大臣都为魏元忠辩护,女皇虽然觉察到魏元忠被诬,但仍"以昌宗之故,特贬授端州高要尉。"①长安四年,朝臣又两次群起而攻"二张"。女皇4 次下制鞫审"二张",又4 次赦免,甚至不听"易之兄弟谋反"的种种议论,表明她确实打算另建一支亲信势力,以平衡李、武两大势力的矛盾,从而维护自身的统治地位。然而,宠信"二张"过了头,女皇差不多将自己完全置身于朝臣的对立面上,埋下了难以挽回的深刻危机。
  ① 上引均见《资治通鉴》卷206 则天后圣历元年。
  ② 《旧唐书》卷187 上《苏安恒传》。
  ③ 《资治通鉴》卷207 中宗神龙元年正月。
  ① 《旧唐书》卷92《魏元忠传》。
  (3)政变退位先前狄仁杰称为有"真宰相才"的张柬之,又经姚元之(后改名崇)荐举,长安四年被女皇任命为同凤阁鸾台平章事,进入宰相班子。张柬之拜相后,便积极着手"匡复之事"。朝臣与"二张"矛盾的加剧,大大缩短了实现"匡复"的进程,很快就形成一个以诛"二张"为借口的政变集团。
  这个集团中,张柬之是主谋,姚元之是重要幕后人。另一名宰相崔玄。。兼太子右庶子,显然代表着东宫。袁怒己时为相王府司马,代表着相王府。桓彦范为司刑少卿,张柬之以宰相兼秋官(刑部)侍郎,是司法系统的代表。敬晖以中台右丞(尚书右丞)兼羽林将军,桓彦范也被张柬之用为羽林将军,部分禁军的指挥权在握。经过短短两个多月的密谋准备,女皇的2 子1 女,即太子李显、相王李旦、太平公主,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左右羽林将军杨元琰、李湛等,都在诛灭"二张"的号召下集合到一起了。
  神龙元年正月,张柬之、崔玄。。、敬晖、桓彦范、袁怒己发动政变,顺利通过玄武门,突入宫中,抓住"二张",当场斩首。接着,杀其亲党,流贬依附"二张"的宰相韦承庆、房融以及崔神庆、李峤、宋之问、杜审言等数十人。第二天,女皇颁下《命皇太子监国制》。第三天,女皇传位于皇太子。第四天,皇太子李显即帝位,是为中宗。第五天,女皇已退位为皇太后,徙居上阳宫。第六天,中宗带领百官给已经退位的女皇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后因张柬之、崔玄。。、敬晖、桓彦范、袁怒己5 人同时封王,史称这次宫闱政变为"五王政变"。
  二月初一,中宗再次带领百官到上阳宫问候皇太后起居。此后,每10日探望一次。十一月壬寅,虚岁 82 岁的武则天崩于上阳宫仙居殿。遗制:"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①神龙二年正月,中宗护送武则天灵柩回长安。五月,举行安葬仪式,与高宗合葬乾陵,并在陵前竖起无字碑,任后人评说其功过是非。
  ① 《资治通鉴》卷208 中宗神龙元年十一月。
  (五)开元全盛自神龙元年(公元705 年)正月女皇武则天退位、唐中宗再度称帝,至先天二年(公元713 年)七月唐玄宗诛灭太平公主势力,整整8 年半的时间,皇帝换了4 人,在位多则5 年有余,少则不足20 天。不少人蠢蠢欲动,觊觎皇帝宝座,蹀血不断,祸变再三。
  唐玄宗李隆基一踏上政治舞台,便处在政争的漩涡之中。从皇室庶子到太子监国,再由太子监国到登基称帝,8 年多的政治实践造就他成为"一代英主",迎来了唐代历史上又一个更为繁荣昌盛的治世--开元盛世。
  1。玄宗出世唐玄宗李隆基(公元685-762 年),又称为"孝明皇帝"、"明皇"、"唐明皇"。
  李隆基的降生,正当社会变革的时代。高宗病逝东都之后,武则天先立三子李显为中宗,不到两个月又改立小儿子李旦为睿宗,但"政事决于太后"。睿宗虽以刘氏为皇后,不到半年又册封"姿容婉顺,动循礼则"的孺人窦氏为德妃。过了一年,垂拱元年(公元685 年)八月初五,德妃生下一男,取名隆基。
  在此之前,隆基已有两个哥哥。大哥名成器,刘氏未立后时所生。二哥成义,掖廷宫人柳氏所生。此后,还有3 个弟弟。隆范,崔孺人所生。隆业,王德妃所生。隆悌,宫女所生,晚出早亡。大哥成器已立为皇太子,垂拱三年又封成义为恒王、隆基为楚王、隆范为卫王、隆业为赵王。兄弟5 人,"尝号五王,同开邸第"。隆基排行居三,被亲切地呼为"三郎"。5 人之中,隆基"生而聪明睿哲",深受祖母武则天喜爱。
  不想,几年后老祖母竟然登基称帝,改周代唐,降皇帝李旦为皇嗣,以皇太子成器及隆基诸皇子为皇孙,改"李"姓为"武"姓。父皇被降为皇嗣,隆基兄弟便不能再住皇宫了。天授二年(公元691 年),陆续"出J ","开府置官属"。每月朔(初一)、望(十五)前往朝堂拜见女皇祖母时,隆基的车骑都很"严整"、威风。禁卫宫廷的金吾将军武懿宗是女皇的叔伯侄子,每每"欲折"隆基之威。一次,惹怒了年仅7 岁的小隆基,责骂武懿宗说:"吾家朝堂,干汝何事?敢迫吾骑从!"①女皇听说后,"特加宠异"。但不久,更大的灾祸便降临隆基全家。
  长寿二年正月(公元692 年12 月),长兄成器生母刘氏与隆基生母窦氏朝见婆婆武则天,因被宫人"诬谮""厌蛊咒诅"而"同时遇害",连尸骨都不知弄到什么地方。史书只记道:"梓宫秘密,莫知所在。"②父亲的皇嗣地位摇摇欲坠,哪还敢吱声。隆基兄弟5 人一律降为郡王,成器为寿春郡王、成义为衡阳郡王、隆基为临淄郡王、隆范为巴陵郡王、隆业为中山郡王(后改彭城郡王),皆"入J ",实即"幽闭宫中",不得任意外出。年不及9岁的隆基,"幼失所恃,为窦姨鞠养"①。太常工人安金藏剖腹"以明皇嗣不
  ① 《旧唐书》卷8《玄宗纪上》。
  ② 《旧唐书》卷51《昭成皇后窦氏传》。
  ① 《旧唐书》卷52《张皇后传》。
  反"之后,李旦从此"止于宫中朝谒,不出外朝","公卿以下皆不得见"②。李旦、隆基父子,实际都被幽闭宫中。
  过了5 年多,女皇的三子李显被立为皇太子,皇嗣李旦于圣历二年(公元699 年)正月复为相王。这年十月,太子、相王诸子复"出J ",结束了长达6 年的幽闭生活。隆基兄弟5 人,在东都积善坊相王府侧"分院同居",称为"五王子宅"。伯父为皇太子、父亲为相王,行动又有了自由,15 岁的隆基真是如鱼得水一般欢快!
  大足元年(公元701 年)十月,在神都洛阳住了将近20 年的女皇带领太子、相王、宗室子弟及文武百官西入关中,回到京师长安,并改年号为长安。17 岁的隆基,初次来到西京,被赐宅兴庆坊,在京城东隅。隆基兄弟列第分院,称为"五王宅"。此间,隆基历任右卫郎将、尚辇奉御等职。两年后,又随女皇祖母倾朝东来神都。
  隆基21 岁那年,即神龙元年,在社会呼唤"复李氏社稷"的潮流中,女皇传位于中宗李显。二月,复国号为唐,礼仪制度皆如高宗在位时旧制,复"神都"为东都。隆基生父李旦加号"安国相王",隆基姑母太平公主加号"镇国太平公主",隆基迁卫尉少卿。
  2。宫闱平乱中宗是在"复李氏社稷"的社会呼声下复位的,可他却没有"尽依贞观、永徽故事",反而容忍"行则天故事",结果导演出了一幕幕的宫廷蹀血事变。
  (1)铲除诸韦中宗复位后,韦氏亦复立为皇后。韦氏因长期与中宗同被"幽闭","备尝艰危,情爱甚笃",因而中宗发誓:"复见天日,当惟卿所欲,不相禁制。"韦氏"再为皇后,遂于朝政"①。
  女皇时代参决百司奏章的上官婉儿,被封为婕妤,仍然"专掌制命"。
  上官将情夫武三思推荐给韦后,促成三思与韦后的奸情。武氏宗亲借助韦后,势力复振。至神龙二年七月,谋诛"二张"、劝女皇传位中宗的敬晖、张柬之等,俱被武三思等"构诬"至贬死。"三思威权日盛,军国政事,多所参综","令百官复修则天之法"。兵部尚书宗楚客、将作大匠宗晋卿、太府卿纪处讷、鸿胪卿甘元柬,皆武三思私党,"递相引致,干黩时政"。又有侍御史周利用、冉祖雍,太仆丞李悛,光禄丞宋之逊,监察御史姚绍之等,"常为其耳目",时人呼之为"三思五狗"②。
  安乐公主是中宗与韦后在患难中所生,倍受宠爱。此时,安乐公主早已嫁武三思次子崇训,韦、武两家又成了儿女亲家。安乐公主恃宠骄恣,开府置官,"皆出屠贩,纳赀售官","侯王柄臣多出其门"③。甚至伪造诏敕,掩住文字,让中宗"署可"。发展到后来,竟然要求中宗立她为皇太女。其夫武崇训,已是从三品的左卫将军。
  ② 《资治通鉴》卷205 则天后长寿二年一月。
  ① 《资治通鉴》卷208 中宗神龙元年二月。
  ② 《旧唐书》卷183《武承嗣附三思传》。
  ③ 《旧唐书》卷83《安乐公主传》。
  韦后、安乐公主为实现一己私利,与武氏宗亲联手,"复修则天之政"。神龙三年二月,中宗竟又颁敕,令天下不得再言"中兴",表示要承袭武周,不改其政。
  中宗有4 个儿子。长子重润系韦后所生,武则天时被诬陷曹杖杀。次子重福乃后宫所生,中宗复位后被韦后"所谮",贬为员外刺史,不许视事。三子重俊亦后宫所生,中宗复位的第二年秋被立为皇太子。四子重茂也是后宫所生,下面另叙。三子重俊被立为皇太子,深为武三思等忌恨。三思子崇训教安乐公主"凌忽重俊,以其非韦氏所生,常呼之为奴",并不时劝公主"请废重俊为王,自立为皇太女"①。太子重俊"不胜忿恨",与朝野反武三思的势力汇合一起,得到一定的同情与支持。
  神龙三年七月,太子重俊与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等"矫制"率羽林千骑兵300 余,攻入武三思、武崇训府宅,杀其父子及亲党十数人。然而,他们事先既无预谋,得手后又盲无目的,当斩关突入宫中,在玄武门下遇右羽林大将军刘景仁所率百余人阻挡时,便"孤疑,按兵不战","冀上(中宗)问以杀三思之意"②,结果失利。李多祚被倒戈的羽林千骑兵斩杀,太子重俊逃往终南山为左右所杀。
  这一回合虽然尽诛武氏余孽,却牵连到相王。韦后对相王诸子顿生戒心,出隆基为潞州别驾、隆范为陇州别驾、隆业为陈州别驾。
  从此,韦后、安乐公主更加肆无忌惮。景龙二年(公元708 年)二月,韦后亲党散布皇后衣箱中有五色云出现,说是"天意以为顺天皇后宜为国母"。安乐公主不仅没从丈夫武崇训被杀引出教训,反倒与长宁公主、皇后妹郕国夫人、上官婉儿及其母沛国夫人、尚宫柴氏、贺娄氏等"树用亲党,广纳货赂,别降墨敕斜封授官","又引女巫赵氏出入禁中,封为陇西夫人"③。武崇训被杀后,安乐公主又另嫁武三思的叔伯侄子武延秀。"延秀既恃恩,放纵无所忌惮",连公主府的属官都看出"延秀有不臣之心"①。
  隆基自京师来到潞州(今山西长治),潜识英豪,暗结亲党。作为州的副长官,1 年半的时间,隆基并无什么特殊的政绩,但其政治抱负则由这里发端。
  朝廷方面,韦后、安乐公主、武延秀等确实"可谓贵矣,可谓宠矣!权侔人主,威震天下","言正者获戾,行殊者见疑",使"海内寒心,实将莫救","怙侈灭德,神怒人弃"②。景龙四年四、五月,连续有人上奏"韦后、宗楚客将为逆乱","安乐公主、武延秀、宗楚客图危宗社",虽然惨遭杀戮,但韦后亲党也感到"忧惧"。于是,韦后、安乐公主母女"合谋"进毒。六月初,中宗被毒死,韦后秘不发丧,亲总朝政。一是伪造"遗制",立四子重茂为皇太子,皇后临朝摄政。二是命从父兄韦温"总知内外守捉兵马事"。三是安插亲党,"台阁要司,皆以韦氏子弟领之,广聚党徒,中外连结。"一切部署停当,才让16 岁的太子重茂即帝位,是为殇帝,又称少帝。
  ① 《旧唐书》卷86《愍节太子重俊传》。
  ② 《旧唐书》卷109《李多祚传》。
  ③ 《旧唐书》卷51《韦庶人传》。
  ① 《旧唐书》卷183《武承嗣附延秀传》。
  ② 《旧唐书》卷77《柳亨附柳泽传》。
  几天后,宗楚客秘密上书,称引图谶,"谓韦氏宜革唐命"③。
  与此同时,一个歼灭韦后亲党的计划也酝酿成熟。
  初怀抱负的临淄郡王隆基,景龙三年冬自潞州返回京师。在长安的半年时间,"数引万骑帅长及豪俊,赐饮食金帛,得其欢心。"④"万骑"是宫廷禁军,隶属左右羽林军。把目光盯住这支禁卫力量,正表现了他的深谋远虑。结果,万骑帅长葛福顺、陈玄礼、李仙凫等都被拉了过来。他如"风云玄感"的刘幽求,宫苑总监钟绍京等,都成为隆基依靠的骨干。争取太平公主的支持,更显见隆基的政治策略。太平公主是中宗、相王的亲妹妹,韦后等虽然"用事禁中,皆以为智谋不及公主,甚惮之。"①隆基准确把握了姑母的政治态度,"乃与太平公主谋之,公主喜,以子崇简从。"②景龙四年六月二十夜,临淄王隆基与太平公主子薛崇简以及刘幽求、折冲麻嗣宗、宫苑总监钟绍京、万骑帅长葛福顺、王仙凫、陈玄礼等,突入宫禁。二更时分,斩屯卫玄武门的韦后从子播、族弟璇等。三更刚过,左、右万骑在葛福顺、王仙凫率领下已会合于凌烟阁前,隆基即由玄武门勒兵攻入太极殿。韦后被飞骑军士斩首,安乐公主被万骑军士斩首。武延秀逃了出来,也被军士杀死。其时,上官婉儿已由婕妤进为昭容,闻知事变,带领宫人迎接隆基,被斩于旗下。禁卫宫中的诸韦和韦后亲信,全部斩首。第二天,紧闭宫门和长安城门,分派万骑搜捕诸韦亲党,先后斩除韦温、宗楚客、宗晋卿等。诸韦门宗强盛,在城南杜曲镇聚族而居。崔日用率兵至杜曲,尽诛诸韦。
  诛灭韦后亲党,将临淄王隆基一下子推向历史舞台的中心位置。这一"拨乱反正"之举虽然为其登上皇帝宝座奠定了基础,但接下来还有整整3 年的艰难历程,才打通实现"开元之治"的道路。
  (2)诛灭"太平"
  铲除韦氏的当天,少帝重茂以临淄王隆基为平王,兼知内外闲厩,押左、右万骑,并迎相王入辅少帝。3 天后,太平公主传少帝命,让位于相王。隆基生父再复帝位,为睿宗。平王隆基为殿中监、同中书门下三品,大哥成器、二哥成义分别为左、右卫大将军,四弟隆范、五弟隆业分别为左、右羽林大将军。数日后,以平王隆基有大功,立为皇太子。七月,改年号为景云。中宗、睿宗是亲兄弟,睿宗是以"皇太弟"的身份继承皇位的,又成为动乱的借口。
  先前被韦后发往均州的次子重福,已决定调任集州刺史。有个叫张灵均的人对重福说:"大王地居嫡长,自合继为天子。相王虽有讨平韦氏功,安可越次而居大位。"①重福在张灵均、郑愔等人鼓动下,顿生觊觎之心,派家臣王道先赴东都"潜募勇敢之士"。重福到达后,王道便带领所募亡命之徒直取左、右屯营兵,并裹胁了不少不明真相的人。但因洛州司马崔日知先已略闻风声,左、右屯营不为所动。东都留守又出兵搜逼,重福投河自尽。一次小小的谋夺帝位的兵变,很快就平息了。
  ③ 上引均见《资治通鉴》卷209 睿宗景云元年。
  ④ 《新唐书》卷121《王毛仲传》。
  ① 《旧唐书》卷183《武承嗣附太平公主传》。
  ② 《旧唐书》卷8《玄宗纪上》。
  ① 《旧唐书》卷86《庶人重福传》。
  然而,帝位之争,在宫闱之中却久久未息。
  隆基被立为皇太子后,睿宗立即召拜姚元之、宋璟入朝为相。姚、宋二相"协心革中宗弊政",当时普遍认为"复有贞观、永徽之风"②太子隆基的姑母太平公主,在"诛二张,灭韦氏"的政争中都起过重要的决定作用,因而睿宗常常与这唯一一位亲妹妹"图议大政"。太平公主若是未入朝,睿宗便命宰相到公主府去请示。每逢宰相奏事,睿宗总要问是否"与太平议",然后再可否。结果是:"公主所欲,上(睿宗)无不听。自宰相以下,进退系其一言","权倾人主,趋附其门者如市"①。睿宗的这种"归妹怙权",与太子隆基、姚宋二相的"革中宗弊政、复贞观之风"显然势不两立!于是,太平公主开始散布流言:"太子非长,不当立。"刚刚被立为皇太子3 个多月,隆基就又面临着姑母的挑战了。
  景云二年(公元711 年)正月,太平公主与窦怀贞等结为朋党,欲"引(韦)安石预其事",韦安石反而劝谏睿宗"无信谗言以致惑"。暗中拉拢不成,太平公主竟乘辇亲自到通中书省的必经之路光范门,公开要宰相们"易置东宫"。众皆失色,唯宋璟当面抗争,使公主无言对答。在姚元之、宋璟、张说、郭元振以及韦安石等的支持下,经过一系列努力,睿宗采纳了姚、宋的三点建议:其一,将睿宗长子成器、高宗长孙守礼两个容易被利用来在太子问题上作文章的人物调离京师。其二,将掌握左、右羽林军的两个弟弟调任太子左、右卫率,巩固东宫的实力。其三,将太平公主及其丈夫武攸暨安置于蒲州(今山西永济)。紧接着,宣布太子监国。至此,太平公主"怙权"受到一定遏制,太子隆基初次挫败姑母的废黜阴谋。
  当太平公主探知三点建议出自姚、宋密谋,便大加责难太子。太子隆基对姑母的权势尚存惧心,赶忙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上奏表示:姚、宋"离间骨肉,请加罪黜"。经过商议,贬姚为申州刺史、宋为楚州刺史。两天后,成器、守礼调任刺史之命也取消了。然而,太平公主仍然安置蒲州,隆范、隆业两兄弟仍然为左、右卫率"以事太子"。睿宗的这一平衡姑侄权势之争的做法,不仅没有使矛盾缓和,反倒愈演愈烈。"素怀淡泊"的睿宗,面对亲妹妹与亲儿子的激烈争夺,束手无策。在安置公主蒲州后不到两个月,睿宗召集三品以上大臣商议,"欲传位太子,何如?"谁也不知如何回答。几天后,睿宗下制:"政事皆取皇太子处分。"①这更加惹起太平公主的反对,以至逼得太子隆基不得不表示"让位"于大哥成器,请召回姑母。睿宗仍然在亲儿子与亲妹妹之间搞平衡:为维护儿子太子的地位,"不许"让位;为袒护妹妹的利益,"许"其返还京师。
  太平公主自蒲州回到长安,更加紧了营私、结党、排除异己的活动,再度出现"归妹怙权"的局面。窦怀贞、崔湜、岑羲等,陆续被提升为相。窦怀贞为侍中后,"每退朝,必诣太平公主第。"崔湜"私侍"公主,公主欲引以为相,睿宗不用,"公主涕泣以请,乃从之"。而支持太子隆基的韦安石、郭元振、张说等,则一并罢去相职,史称"皆太平公主之志也"②。延和元年(公元712 年)七月,西边天空出现彗星,太平公主及其党趁② 《资治通鉴》卷209 睿宗景云元年七月。
  ① 《资治通鉴》卷209 睿宗景云元年六月。
  ① 《册府元龟》卷259《监国》。
  ② 《资治通鉴》卷210 睿宗景云二年十月。
  机唆使"术人"向睿宗报告:"据玄象,帝座及前星有灾,皇太子合作天子,不合更居东宫矣。"③试图以此挑拨睿宗与太子之间的关系,制造太子想要篡夺皇位的流言。不料睿宗早有此意,立即表示:"传德避灾,吾意决矣。"太平一党弄巧成拙,急忙"力谏不可"。睿宗以中宗为例,告诫太平公主,并下制令太子隆基即皇帝位。太平公主阻止不了"传位",便劝睿宗"虽传位,犹宜自总大政",企图架空小皇帝。睿宗又是折衷之道,达成妥协。一面断然传位,一面又对太子说:"朕虽传位,岂忘国家!其军国大事,当兼省之。"八月,太子隆基即位,是为玄宗,尊睿宗为太上皇。三品以上除授及大刑政决于上皇,余皆决于皇帝。随即,改年号为"先天"。
  玄宗继位,丝毫没有能够改变太平公主的"怙权"。相反,倒是"太平公主依上皇之势,擅权用事",以至"宰相七人,五出其门;文武之臣,太半附之"①。交待一句,当时"宰相有七"不错,当以"四出其门"较为确切。他们是:窦怀贞、崔湜、岑羲、萧至忠。此外,依附太平公主的还有:太子少保薛稷、雍州长史新兴王李晋、左羽林大将军常元楷、知右羽林将军事李慈、左金吾将军李钦、中书舍人李猷、右散骑常侍贾鹰福、鸿胪卿唐晙,以及西明寺僧慧范等。其中,薛稷是东宫属官,却倒向太平公主一边。新兴王李晋,也是"甚有威名"的。尤其是禁军将领"常元楷、李慈掌禁兵,常私谒公主。"②宫人元氏,也为崔湜收买,在玄宗服用的"赤箭粉"中放毒药,欲置玄宗于死地。决胜的时刻终于逼近了。
  先天二年(公元713 年)七月,太平公主一党密谋"废立",决定:初四,由常元楷、李慈率羽林军突入玄宗议政的武德殿,窦怀贞、萧至忠、岑羲以宰相身份在南衙举兵响应。宰相魏知古得知这一密谋,"预奏其兆"。玄宗立即会知隆范、隆业两个弟弟以及宰相郭元振、龙武将军王毛仲、殿中少监姜皎、太仆少卿李令问、尚乘奉御王守一、内给事高力士、果毅李守德,决定抢先动手。在此之前,荆州长史崔日用入朝奏事,已经向玄宗提出"先定北军,后收逆党"的宫闱战的具体策略。初三这天,玄宗与王毛仲等取闲厩马及卫兵300 余人,出武德殿,入虔化门,召常元楷、李慈,当即斩首,实现了"先定北军"这一计划。"次收逆党"也很顺利,在朝堂、内客省分别捉拿了宰相萧至忠、岑羲与李猷、贾鹰福,皆斩之。窦怀贞闻变外逃,自缢而死,追戮其尸。七月四日,太上皇颁布诏命:"朕将高居无为,自今后军国刑政一事以上,并取皇帝处分。"①太平公主逃入山寺,过了3 天又回来,赐死于家。"穷治公主枝党",一直延续到年底。
  十一月,玄宗加尊号为"开元神武皇帝"。十二月初一,改年号为"开元"。从此,唐朝才进入"开元之治"的新时期。
  3。贤臣当国经过8 年半的再三祸变,不仅全社会"想望太平",玄宗更是"求治甚切"。骊山讲武立威的同时,玄宗召见了先前外贬的姚元之,"谘以政事"。③ 《旧唐书》卷 8《玄宗纪上》。
  ① 《资治通鉴》卷210 玄宗开元元年六月。
  ② 《旧唐书》卷183《武承嗣附太平公主传》。
  ① 《旧唐书》卷7《睿宗纪》。
  姚元之"备陈古今理乱之本",使玄宗"心益开,听之亹亹(wěi,音伟)忘倦。"②姚元之提出了所谓"十事要"以说玄宗:其一,政先仁义;其二,不求边功;其三,中官(宦官)不预公事;其四,国亲不任台、省官;其五,行法近密佞幸之徒;其六,除租庸赋税之外苛取;其七,止绝建造寺观宫殿;其八,对臣下接之以礼;其九,凡在臣子皆得触龙鳞、犯忌讳;其十,书两汉外戚危乱朝政永为殷鉴③。玄宗皆纳之,作为施政大纲。大政方针确定后,任用贤能方面新的特色,成为"开元之治"的一项重要内容。
  (1)注意宰辅《明皇杂录》卷上记道:"开元中,上急于为理,尤注意于宰辅"。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 年)十一月李林甫兼中书令之前,玄宗始终是注意宰相的选拔与任用的。
  姚元之提出"十事要"后,立即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开元元年(公元713 年)十二月改年号后,即以姚元之兼紫微令(中书令改称),为首相。为避"开元"这一尊号,姚元之复名崇,遂称姚崇。10 余日后,又以卢怀慎为同紫微黄门平章事,即副相。姚崇"善应变,故能成天下之务"①,因而当时多认为他是"救时之相"。卢怀慎为官"忠清直道",中宗后期多次上疏"陈时政得失",如今与姚崇同时为相,"自以为吏道不及崇,每事皆推让之",当时人称其"伴食宰相"②。一个"救时之相",一个"伴食宰相",司马光通过对开元最初几年朝政的考察,得出结论:"(姚)崇,唐之贤相,怀慎与之同心戮力,以济明皇太平之政"③。
  开元四年十一月,卢怀慎病危,上表举荐宋璟、李杰、李朝隐、卢从愿,称其"并明时重器,圣代良臣"。十二月,姚崇任满3 年,亦举荐宋璟接替首相之职。闰十二月,玄宗以宋璟兼黄门监(侍中改称),紫微(中书)侍郎苏颋同平章事。这更是一对"同心戮力"的宰相。宋璟素以刚正著称,前面所叙顶撞太平公主"易置太子"便是突出一例。宋璟为相,"务在择人,随才授任,使百官各称其职;刑赏无私,敢犯颜直谏。"史称玄宗"甚敬惮之,虽不合意,亦曲从之。"④何以得如此?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苏颋的默契配合。苏颋"少有俊少,思如涌泉",中宗时文诰多出其手,玄宗仍以其"掌文诰"。苏颋与宋璟同知政事的3 年中,"璟刚正,多所裁断,颋皆顺从其美;若上(玄宗)前承旨、敷奏及应对,则颋为之助,相得甚悦。"⑤宋璟、苏颋的这种默契配合,比之姚崇、卢怀慎的"同心戮力"可谓更进一步了。
  到开元八年正月,接替宋璟、苏颋的也是一对刚柔相济的"良相",即张嘉贞、源乾曜。他两人虽然不如前面两任政绩卓著,但相比后来,"寅亮帝道,弼谐王政,恐一物之乖所,虑四维之不张,每克己励精,缅怀故实,② 《大唐新语》卷1《匡赞》。
  ③ 参见《新唐书》卷124《姚崇传》。
  ① 《大唐新语》卷1《匡赞》。
  ② 《旧唐书》卷98《卢怀慎传》。
  ③ 《资治通鉴》卷211 玄宗开元三年"臣光曰"。
  ④ 《资治通鉴》卷211 玄宗开元四年闰十二月。
  ⑤ 《旧唐书》卷88《苏瓌附苏颋传》。
  未尝有乏"①,也是有足称道的。
  自开元十一年正月贬张嘉贞、用张说兼中书令以来,10 余年间,几乎每届宰相之间都有不和的情况。先是张说与张嘉贞"不平",继而是张说与源乾曜"不相平"。张说罢相后,李元紘、杜暹先后为同平章事,共知政事。但李、杜"多所异同,情遂不叶,至有相执奏者"②。接下来,侍中裴光庭与中书令萧嵩"同位数年,情颇不协","争权不协"③。裴光庭死后,韩休为同平章事,"守正不阿,(萧)嵩渐恶之",两人常常"争论于上(玄宗)前"④。开元二十一年底,玄宗将萧、韩两人一齐罢免,改任裴耀卿、张九龄并同平章事。第二年五月,以裴耀卿为侍中、张九龄为中书令,大体恢复了开元初年宰相"同心戮力"的状况。
  玄宗"注意于宰辅",开元前期的10 余年,宰相"同心戮力",奠定了太平之基。开元中期的10 余年,宰相基本不和,但玄宗尚能处置得当,大体是3 年左右一换班,既不许争斗不休,形成朋党;又不偏袒某一方,出现专权。从而,保证了朝政安定,实现治平。
  (2)出入常均重视地方治理,玄宗也有其独特之处。
  诛灭太平公主数日后,玄宗即下敕:"自今已后,都督、刺史每欲赴任,皆引面辞。朕当亲与畴咨,用观方略"。⑤从一开始,就显示出对治理地方"方略"的高度重视。开元二十四年,仍然念念不忘地方吏治,下敕称:"诸刺史、县令,与朕共治,情寄尤切"①。因此,《新唐书·刑法志》这样概括开元前期、中期的地方治理情况:"玄宗自初即位,励精政事,常自选太守、县令,告戒以言,而良吏布州县,民获安乐。二十年间,号称治平,衣食富足,人罕犯法。"
  玄宗亲选太守、县令,贯彻并推行了一项"出入常均"的措施。开元二年正月下制:"选京官有才识者除都督、刺史,都督、刺史有政迹者除京官,使出入常均,永为恒式。"②这里的一"出"一"入",实即京官与地方官的交流,并要形成制度。六年,再颁敕"于京官中简择历任有善政者补署"刺史。八年又敕:"诸司清望官阙,先于牧守内精择。都督、刺史等要人,兼向京官简授。其台郎下除改,亦于上佐、县令中通取。"③十二年,在《重牧宰资望敕》中重申:"三省侍郎有缺,先求曾任刺史者。郎官缺,先求曾任县令者。"④制敕接二连三地颁发,京官陆续被择选出京。李濬,在玄宗尚为太子时,被选为太子中允。开元初,出为麟州刺史,政有能名。又授润州、虢州、潞州刺史,"所历皆以诚信待物,称为良吏。"⑤开元十二年山东旱灾,
  ① 《贞观政要》序。
  ② 《旧唐书》卷98《李元紘传》。
  ③ 《旧唐书》卷99《萧嵩传》、卷84《裴行俭附光庭传》。
  ④ 《资治通鉴》卷213 玄宗开元二十一年三月、十月。
  ⑤ 《唐会要》卷69《都督刺史以下杂录》。
  ① 《唐会要》卷81《勋》。
  ② 《资治通鉴》卷211 玄宗开元二年正月。
  ③ 《唐会要》卷68《刺史上》。
  ④ 《全唐文》卷35。
  ⑤ 《旧唐书》卷185 下《李濬传》。
  玄宗命台阁名臣以补刺史,黄门侍郎王丘、中书侍郎崔沔、礼部侍郎韩休等5 人出为刺史。十三年,玄宗"自选"诸司长官有声望者大理卿源光裕、尚书左丞杨承令、兵部侍郎寇泚等11 人为刺史,命宰相、诸王及诸司长官、台郎、御史"饯于洛滨,供张甚盛",玄宗还"自书十韵诗赐之"①。大批京官被选为刺史,不仅加强了对地方的治理,也起着改变"轻外官"观念的作用。在"出"的同时,玄宗更注意"入",选调政绩卓著的地方官为京官。
  前面叙述过的宰相姚崇、宋璟、张嘉贞、源乾曜、杜暹、萧嵩、裴耀卿等,都是从地方官直接拜相的。"诸司清望官"包括三省副贰,也多优先从刺史中"精择"。《旧唐书·良吏传下》中,开元前期、中期的不少地方大员,都因"政术有闻"而"入"朝为官。倪若水为汴州刺史,"政尚清静,人吏安之",又上表谏止宦官奉旨江南采集禽鸟,玄宗手诏称其"守节弥固,骨鲠忠烈",入拜户部侍郎。姜师度历任陕州刺史、河中尹、同州刺史,以疏决水道、设置盐屯、引水种稻为己任,"公私大收其利",入为将作大匠。崔隐甫初为洛阳令,"理有威名",历华州刺史、太原尹,"人吏刊石颂其美政",开元十四年入为御史大夫,"在职强正,无所回避",玄宗也谓其"海内咸云称职,甚副朕之所委"。地方官入朝,较京官体察民情,可使下情上达,决策比较符合实际。
  开元前期、中期,京官出为刺史,经过几年,再"精择"入朝为三省副贰及"诸司清望官",这种情况比较普遍。由内而外,再由外入内,上下交流,出入常均,使得京官与地方官的素质得到提高,有力地推动着"开元之治"的实现。
  注意宰辅、出入常均,是玄宗任贤致治的两个突出特点。后世的宰臣、史臣都很追慕开元盛世的"多士盈庭",称赞道:"开元之初,贤臣当国,四门俱穆,百度唯贞"②。
  在叙及开元前期、中期"贤臣当国"之时,还要提到的是玄宗的求谏纳言。
  前面姚元之所上"十事要"的第九要便是纳谏诤,玄宗回答:"朕非唯能容之,亦能行之。"两个多月后,果然"行之",下制"求直谏昌言、弘益理政者。"当时,不单朝官、外官,就是平民百姓,也多有上书陈时政、直言切谏的。开元五年,玄宗在东都召见僧一行,"访以安国抚人之道,言皆切直,无有所隐。"永穆公主出嫁,"敕有司优厚发遣,依太平公主故事"。僧一行直言相谏,以为"太平骄僭,竟以得罪,不应引以为例。"这样一提醒,使得玄宗"遽追敕不行,但依常礼。"①道士叶法善也常"以理国之法,数奏昌言",玄宗往往于"听政之暇,屡询至道"②。和尚、道士尚且如此,内外臣僚更不例外。同时,根据宋璟建言,恢复了太宗时的谏官议政制度,使得中枢决策在博采的基础上更符合实际,减少失误。
  玄宗前期、中期的求谏容纳,虽然常常与太宗的求谏纳谏相提并论,但玄宗关于谏诤的思想则远不如太宗。太宗的求谏纳谏明确贯穿着"君臣同心,共成治道"的思想,而玄宗则缺乏这样的认识。在具体做法上,如导人使谏、
  ① 《资治通鉴》卷212 玄宗开元十二年六月、十三年二月。
  ② 《旧唐书》卷9《玄宗纪下》"史臣曰"。
  ① 《旧唐书》卷191《一行传》。
  ② 《旧唐书》卷191《叶法善传》。
  反对盲目顺旨、区别直谏与讪谤等方面,玄宗也都去太宗较远。由此不难明白,为什么开元年间没有产生出魏征那样的典型。
  4。抑欲而昌玄宗即位后半年多,即先天二年(公元713 年)三月,晋陵县(今江苏常州)一个从九品的县尉杨相如上疏言时政,提出:"隋氏纵欲而亡,太宗抑欲而昌,愿陛下详择之。"玄宗"览而善之"①。当时,首要的任务是如何对付太平公主,玄宗仅于夏收之际停修大明宫,敕以农务方勤,罢之以待农闲。翦灭太平公主一党后,立即在行动上遵循曾祖父"太宗抑欲而昌"的做法,抑情损欲,刻厉节俭,屡禁奢靡,以求"返朴还淳,家给人足"。
  (1)销毁服玩韦后乱政、"太平"怙权的那些年,达官贵戚竞相浮华,以致奢靡成风。安乐公主命人织成百鸟毛裙两件,自己一件,韦后一件,计价百万。这两件毛裙,正看为一色,旁看为一色,日下为一色,影中为一色,仿佛百鸟并见裙中。自安乐公主作成此裙,百官之家多仿效,致使"江岭奇禽异兽毛羽,采之殆尽。"②至于太平公主,除遍占京畿"膏腴"田园,"绮疏宝帐,音乐舆乘,同于宫掖。侍儿披罗绮,常数百人,苍头监妪,必盈千数。外州供狗马玩好滋味,不可纪极。"③就是玄宗即位后的第一个上元节,太平公主尚"依太上皇之势"弄权之际,长安仍"夜开门燃百千灯",凡4 日。二月,又追作去年"大酺",上皇、玄宗父子并王公贵戚登楼临观"百司酺宴,以夜继昼,经月余日"。左拾遗严挺之上疏陈"四不可",劝谏玄宗"以天下心为心,深戒安危之理"④。
  开元二年七月,当大政初定之后,玄宗便针对"风俗奢靡"的社会流弊,断然采取了三项措施:其一,乘舆服御、金银器玩,令有司销毁,以供军国之用。其二,其珠玉、锦绣,焚于殿前。其三,后妃以下,皆不得服珠锦绣。3 天后,又对百官的服、用作出规定。同时,罢两京织锦坊,禁采珠玉、织锦绣,违者杖一百、受雇工匠减一等杖八十。司马光把这一举措看得很重要,称赞说:"明皇之始欲为治,能自刻厉节俭如此"①。"始欲为治"与"能自刻厉节俭",被紧密地联系到一起,也是为了对照玄宗"晚节犹以奢败"。但在当政之初,玄宗针对往昔弊政造成的"互相夸尚,浸成风俗",提出"返朴还淳,家给人足"②,确实成为移风易俗,实现"大治"的重要内容。(2)罢遣宫女销毁服玩一个月后,玄宗命有关部门准备车牛,在内朝正殿南面的侧门崇明门将后宫用不着的多余宫女遣送回家。为此,还专门下了一道敕旨,表示"往缘太平公主取人入宫,朕以事虽顺从,未能拒抑"。如今人颇喧哗,"以为朕求声色,选备掖庭",使其醒悟:"见不贤莫若自省,欲止谤莫若
  ① 《资治通鉴》卷210 玄宗开元元年三月。
  ② 《旧唐书》卷37《五行志》。
  ③ 《旧唐书》卷183《武承嗣附太平公主传》。
  ④ 《旧唐书》卷99《严挺之传》。
  ① 《资治通鉴》卷211 玄宗开元二年七月。
  ② 《册府元龟》卷56《节俭》。
  自修,改而更张,损之可也。"③显然,这是出于平息舆论,表示不求"声色"。但玄宗的"见不贤莫若自省,欲止谤莫若自修"这两句话,不仅表达了他的损情抑欲,更见其知过自省之所在。
  (3)诏禁厚葬过了一个月,又颁下一道《禁厚葬制》。厚葬,既无益于死者,又有损于生业。然而,"近代以来,共行奢靡,递相仿效,浸成风俗,既竭家产,多至凋弊。"修筑坟墓还不算,还要"别造田园,名为下帐,又有冥器(随葬器物)等物,皆竞骄侈。"为改变这种风习,特地"申明"丧葬的"约束":冥器等物,规定"色数及长短大小";"园宅下帐,并令禁绝";"坟墓茔域,务遵简俭";"送终之具,并不得以金银为饰"。在这些具体规定之外,还特别明确了违背规定的惩罚措施:"违者,先决杖一百;州县长官不能举察,并贬授远官。"①(4)自上而始一年之中,接二连三地采取断然措施,目的都很明确,是要针对开元之前种种弊政造成的奢靡之风。由此,确实看到玄宗"求治甚切"的心情。"隋氏纵欲而亡,太宗抑欲而昌",在这鲜明的对比中,玄宗选择了"抑欲而昌"的明智做法。
  可贵的是,玄宗深知"文质之风,自上而始"②,首先从自己做起,从宰相做起。
  前面僧一行谏永穆公主出嫁宜依常礼,是玄宗从自身做起的一例。开元七年,王皇后生父王皎去世,皇后的孪生兄弟、国舅王守一要仿效睿宗窦皇后生父窦孝谌墓葬"故事",筑高坟大塚。宋璟、苏颋二相"请一依礼式",更何况开元二年又新颁《禁厚葬制》,玄宗同意了。第二天,王守一仍然请依窦孝谌"故事",玄宗又"准依旧例"。宋璟、苏颋、再上言玄宗,以为"高坟乃昔贤所诫,厚葬实君子所非",既已作为制度,"不因人以摇动,不变法以爱憎"。玄宗急忙改过,对宋璟等表示:"朕每事常欲正身以成纲纪,至于妻子,情岂有私?"③"自上而始",开元年间的宰相中,不少人都以"清俭"著称。姚崇"无居第,寓居罔极寺,以病痁谒告",每遇大事,玄宗即"令(源)乾曜就寺问崇"④。姚崇临终前留下遗嘱,告诫子孙"各守其分",还特别"属以薄葬"①。王夫之更有高见,认为"唯开元之世,以清贞位宰相者三:宋璟清而劲,卢怀慎清而慎,张九龄清而和,远声色,绝货利,卓然立于有唐三百余年之中,而朝廷乃知有廉耻,天下乃藉以乂安。"②开元君臣从自身做起,自上而始,使得奢靡风俗基本得到抑制,逐渐形成"返朴还淳"的气象。"开元之治"的实现,可以说正是以"返朴还淳"为其起点的。
  ③ 《唐会要元》卷3《出宫人》。
  ① 《旧唐书》卷8《玄宗纪上》。
  ② 《册府元龟》卷56《节俭》。
  ③ 《旧唐书》卷96《宋璟传》。
  ④ 《资治通鉴》卷211 玄宗开元四年十一月。
  ① 《旧唐书》卷96《姚崇传》。
  ② 《读通鉴论》卷22《玄宗三》。
  5。完善法制承袭贞观法制的宽仁慎刑原则,继续完善法制建设,是"开元之治"的又一重要方面。
  (1)宽仁为本先天二年(公元713 年)十月,姚元之上"十事要",第一要便是:"自垂拱已来,朝廷以刑法理天下,臣请圣政先仁义,可乎?"玄宗表示:"朕深心有望于公也。"③这是为了改变武周时代"以威制天下,渐引酷吏"的弊政。
  先天二年八月,首先宣布:"凡有刑人,国家常法。自今已后,辄有屠割刑人骨肉者,依法科残害之罪。"④这不仅是对酷吏苛刑、滥刑的禁断,而且具有立法的意义。因此,开元年间基本上废除了"屠割骨肉"的酷刑,大体是按照"国家常法"施以死刑、流刑、徒刑、杖刑的。十二年四月,因杖刑过重而致人殒毙,又新颁敕命:"今后抵罪人合杖,敕杖并从宽,决杖六十"⑤。杖刑从一百减为六十,定为常式。
  为了确保禁断苛刑,开元初年的另一措施便是罢黜"身在"的酷吏。在"穷治"太平公主"枝党"的过程中,已经开始清查尚在的酷吏及其子弟。二年二月,下敕,以涪州刺史周利贞等13 人"皆为酷吏",比周兴、来俊臣等"事迹稍轻",一律"放归草泽,终身勿齿"。至十三年三月,仍然不忘酷吏的危害。当御史大夫程行谌奏武周时代酷吏23 人"残害宗枝,毒陷良善,情状尤重,子孙不许与官",玄宗立即采纳并颁敕:其"身在者,宜长流岭南;身没,子孙亦不许仕。"①在对酷吏实行"终身勿齿"的同时,玄宗"思徐有功用法平直"②,以其子徐■为恭陵令。表彰徐有功,显然是要官吏"用法平直"。开元年间,涌现了一批执法清严的官吏。李杰,为河南尹,"勤于听理,每有诉列,虽衢路当食,无废处断,由是官无留事,人吏爱之。"③李朝隐,更是"素称清正,断狱亦甚当事"。开元十年迁大理卿,武强令裴景仙"乞取赃积五千匹,事发逃走",玄宗命抓获"集众杀之"。李朝隐"执奏",以其"乞赃,犯不至死"。玄宗不许,李朝隐坚持再奏,强调"为国惜法,期守律文,非敢以法随人"④。玄宗最终准奏,杖裴景仙一百,流放岭南。这既表现出李朝隐的刚正,又体现了"宽仁为本"的原则。宋璟为相时,"刑罚清省";罢相后处理"作乱"案件,仍然贯彻宽仁的原则。开元十年八月,京城长安发生左领军兵曹权楚璧"作乱"事件,权梁山自号"光帝",西京留守王志愔惊恐至死。玄宗自东都洛阳派河南尹王怡前往处理。王怡治狱"连逮甚众,久之不决"。玄宗以宋璟为西京留守,宋璟来到长安,"止诛同谋数人,余皆奏③ 《开元升平源》,下引不再注。
  ④ 《旧唐书》卷8《玄宗纪上》。
  ⑤ 《唐会要》卷40《君上慎恤》。
  ① 《唐会要》卷41《酷吏》。
  ② 《资治通鉴》卷 211 玄宗开元二年闰二月。
  ③ 《旧唐书》卷100《李杰传》。
  ④ 《旧唐书》卷100《李朝隐传》。
  原之"①,事情很快便解决了。
  史书称道:"开元中,玄宗修道德,以宽仁为理本"②。这一概括,是言之有据的。
  (2)行罚先亲严以执法在很大程度上标识着"励精求治"的决心,而其难又难在如何对待皇亲国戚、宠幸近密的违法行径上。所以,姚元之上"十事要"的第五事便是:"比来近密佞幸之徒,冒犯宪网者,皆以宠免,臣请行法,可乎?"玄宗的决心也很大:"朕切齿久矣!"开元前期,君臣们大体做到了法不阿亲。
  开元二年正月,玄宗同父异母弟薛王业的舅父王仙童,即睿宗王德妃的兄弟,侵暴百姓,被御史弹劾。薛王业向玄宗求情,即命紫微、黄门(即中书、门下)复核。宰相姚崇、卢怀慎共同奏道:"仙童罪状明白,御史所言无所枉,不可纵舍。"玄宗听从了姚、卢二相的意见,处罚了王仙童,"由是贵戚束手。"③王皇后的妹夫、尚衣奉御长孙昕,与御史大夫李杰有过节。开元四年正月的一天,长孙昕约同妹夫杨仙玉在里巷伺机殴打李杰。李杰上表陈诉,大臣被打,实为辱国。玄宗大怒,令斩长孙昕、杨仙玉等。散骑常侍马怀素以为正月不宜行刑,累表陈请。玄宗改斩刑为朝堂杖毙,以谢百官,表示:"为令者自近而及远,行罚者先亲而后疏。"④同时,以敕书慰问李杰,说:"昕等朕之密戚,不能训导,使凌犯衣冠,虽置以极刑,未足谢罪。卿宜以刚肠疾恶,勿以凶人介意。"①处置长孙昕等,既显示出玄宗"行罚先亲后疏"的法制思想,又表明了他"励精求治"的决心。
  (3)刊定法典《唐律疏议》颁行之后,大体相沿使用。而随着社会变动和各项制度变革,令、格、式则有待继续完善。
  开元年间,多次删修格式律令。三年正月,颁《开元格》10 卷。七年三月,颁《开元后格》10 卷、《开元令》30 卷、《开元式》20 卷。十九年,颁《格后长行敕》6 卷。二十五年九月,颁《开元新格》10 卷、《格式律令事类》40 卷。二十六年,完成《大唐六典》30 卷。其中,开元二十五年的刊定,是一次最全面的修订,"总七千四百八十条,其千三百四条于事非要,并删除之。二千一百五十条随文损益,三千五百九十四条仍旧不改。"②总成《律》12 卷、《律疏》30 卷、《令》30 卷、《式》20 卷、《新格》10 卷、《事类》40 卷。《事类》40 卷,"以类相从",将格、式、律、令处理同一类事务的条款编在一起,虽说是"便于省览",实则在古代法制史上是一项创新。
  鉴于法典日趋完善,至开元二十五年,全年断死刑仅58 人,大理狱院一
  ① 《资治通鉴》卷212 玄宗开元十年八月。
  ② 《旧唐书》卷118《杨炎传》。
  ③ 《资治通鉴》卷211 玄宗开元二年正月。
  ④ 《旧唐书》卷100《李杰传》。
  ① 《资治通鉴》卷 211 玄宗开元四年正月。
  ② 《通典》卷 165《刑制下》。
  片冷落。史称李林甫、牛仙客"二人皆谨守格式,百官迁除,各有常度"③。《大唐六典》30 卷,虽然像是唐代官制沿革,但其"以令式分入六司"
  ④,因而又具有行政法典的意义。
  6。开元之盛经过玄宗君臣"同心戮力"的治理,终于使唐代社会达到鼎盛,出现了"开元全盛"的景象。
  当时的一个吏部员外郎以为:"国朝故事,莫盛于开元、天宝之际。"
  为此,他这样记述了当时的盛况:"开元初,上励精理道,铲革讹弊,不六七年,天下大治,河清海晏,物殷俗阜。安西诸国,悉平为郡县。自开远门西行,亘地万余里,入河湟之赋税。左右藏库,财物山积,不可胜较。四方丰稔,百姓殷富,管户一千余万,米一斗三四文,丁壮之人,不识兵器。路不拾遗,行者不囊粮。"①言词之中,虽不无粉饰夸大,但对照开元年间的政治、经济、法制、军事等方面的情况,仍不失为一篇实录。玄宗的经济思想及开元年间的经济措施、经济发展,都在经济卷详述。军事,亦有专篇。如果说当时人旨在记述当时的盛况,那么当"盛世"过后,史家便着眼于"盛世"的来之不易了。中唐以下,朝野无不向往昔日的"开元全盛",评说不乏典册。然而,结合史实作出系统总结的,还应当说是《旧唐书·玄宗纪下》后面那一段唐代"史臣曰":"我开元之有天下也,纠之以典刑,明之以礼乐,爱之以慈俭,律之以轨仪。黜前朝侥幸之臣,杜其奸也;焚后庭珠翠之玩,戒其奢也;禁女乐而出宫嫔,明其教也;赐酺赏而放哇淫,惧其荒也;叙友于而敦骨肉,厚其俗也;蒐兵而责帅,明军法也;朝集而计最,校吏能也。庙堂之上,无非经济之才;表著之中,皆得论思之士。而旁求宏硕,讲道艺文。昌言嘉谟,日闻于献纳;长辔远驭,志在于升平。。。年逾三纪,可谓太平。"典刑、礼乐、慈俭、轨仪,杜奸、戒奢、明教、惧荒、厚俗、明军法、校吏能,日闻献纳、志在升平,等等,都是对实现"天下大治"的经验总结。"开元握图,永鉴前车",正是中唐以来评说其"全盛"的根本目的!
  "开元全盛"掩盖着的另一面,也是不允许忘记的。且不说杜甫的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对照,就是《兵车行》中"君不见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等句,已足以教人们如何认识"全盛"了。
  ③ 《资治通鉴》卷214 玄宗开元二十四年十一月。
  ④ 《直斋书录解题》卷6《唐六典》。
  ① 郑棨:《开元传信记》。
●  (六)周边关系唐代前期,从太宗至玄宗的130 年间,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开放时期,被视为是当时"世界历史演进的重心"①。谈唐代的兴盛,必不可免要谈唐政权与周边的种种关系。
  唐朝本土,太宗时分为十道,玄宗时分为十五道。本土之外,与周边关系大体有两种基本情况:一是内附关系,二是朝聘或"朝贡"关系。内附各政权,唐廷在其地设都督府或州,以其首领为都督或刺史,子孙世袭,在其管辖范围内有自主权,有朝贡和出兵助战等义务。这种府或州,统称羁縻州,受唐廷诸道都督府或都护府统领。而仅有朝聘或"朝贡"关系的各政权,与唐政权则无隶属关系,即使某些接受唐廷封号的,也不表示臣属关系。
  关于羁縻州的情况,可以视为唐代边疆变化的一项重要标志。《新唐书·地理志七下》专篇记录"开置之目,以见其盛":"突厥、回纥、党项、吐谷浑隶关内道者,为府二十九,州九十。突厥之别部及奚、契丹、靺鞨、降胡、高丽隶河北者,为府十四,州四十六。突厥、回纥、党项、吐谷浑之别部及龟兹、于阗、焉耆、疏勒、河西内属诸胡、西域十六国隶陇右者,为府五十一,州百九十八。羌、蛮隶剑南者,为州二百六十一。蛮隶江南者,为州五十一;隶岭南者,为州九十二。又有党项州二十四,不知其隶属。大凡府州八百五十六,号为羁縻云。"羁縻州地域如此广大,部族如此繁多,但经济文化则偏于落后。其内附,除了被击败,大都希望得到唐廷的保护,并从经济、文化交流中受益。唐廷接受内附,则主要是为"表威化之远",声扬国威。因羁縻州"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对唐廷实际利益影响不大。但国力盛衰,却又由此体现出来。兴盛之时,羁縻州先后来归;中衰以后,羁縻州纷纷脱离。
  以下,分别叙述边疆和战及唐与海外联系。
  1。边疆和战隋、唐与秦、汉在边疆问题上的最大相似之处就是,北方面对着一个强大的游牧政权,骚扰、抢掠以及威胁着中原政权的存在;同时,它又控制着西域各个政权,阻隔东西交往的通道。唐代前期的边疆形势可以概括为:击灭突厥,开通西域,中国既安,远人自服。
  (1)北灭突厥隋末丧乱,东、西突厥乘机复振,一跃而为雄据漠北、力控西域、势倾中夏的强大军事集团。当时的割据者,薛举、窦建德、王世充、刘武周、梁师都、李轨、高开道等,"虽僭尊号,俱北面称臣,受其可汗之号。"突厥控制的势力范围,"东尽契丹,西尽吐谷浑、高昌诸国,皆臣之。控弦百万,戎狄之盛,近代未有也。"李渊兴唐,"起义太原,刘文静聘其国,引以为援。"①始毕可汗因此"益骄踞",李渊"每优容之",多所厚赐。武德三年处罗可汗助秦王攻刘武周,途经并州,"留三日,城中美妇人多为所掠"。颉利可汗承其父兄之业,对唐延更为"言辞悖傲,求请无厌","有凭陵中
  ① 详见罗香林:《唐代文化史》,台北商务印书馆1974 年6 月版。
  ① 《通典》卷197《突厥上》。
  国之志"②。武德四年,率万余骑攻雁门。五年,南下汾州,攻围并州。七年,颉利、突利叔侄二可汗"举国入寇"。八年,颉利集兵10 余万饱掠朔州后,攻袭太原,守将张瑾全军覆没。九年,太宗刚即位,颉利又以20 万精骑直逼关中。前锋攻破武功,京师戒严。太宗以疑兵计化险为夷,迫颉利于渭水便桥"刑白马设盟"而退兵。
  渭桥之盟回来,太宗以前代君王"不使兵士素习干戈,突厥来侵,莫能抗御,致遗中国生民涂炭",每日"引诸卫骑兵统将等习射于显德殿庭",使之"唯弓兵马,庶使汝等斗战,亦望汝前无横敌。"经太宗"教射"和"亲自临试","士卒皆为精锐"③。同时,开始征点丁男为府兵,扩大兵源,推行军功政策。
  突厥内部,却向相反的方面转化。颉利"纵欲肆情,穷凶极暴",是"主昏于上"。别部薛延陀、回纥等"自立君长,将图反噬",是"众叛于下"。突利被疑,由是怨憾,是"兵挫将败"。"塞北霜旱,粮糇乏绝",可以攻取。"颉利疏其突厥,亲委诸胡",胡人翻复,内必生变。汉人被虏,保据山险,王师既出,必然响应④。这正是战略反击的有利条件。
  贞观三年(公元629 年)十一月,太宗命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李勣为通汉道行军总管,计6 总管,10 余万兵,分道出击突厥。第二年正月,李靖出奇制胜,定襄大捷,颉利逃窜。李勣在白道截击,降其部众5 万余。颉利欲施缓兵计,遣使谢罪求和,太宗将计就计。李靖等心领太宗意图,"督兵疾进",出其不意,大破颉利。李勣又断其漠北退路,颉利西逃吐谷浑,途中为大同道行军副总管生擒,时值贞观四年三月。颉利俘献京师,薛延陀、回纥、仆固等部"咸请上尊号为'天可汗'"①,太宗成为"西北诸蕃"的最高首领。接着,分颉利故地为6 州,置定襄、云中二都督府。太宗以颉利族人思摩统领其地,后为薛延陀所迫,思摩又还归唐廷。二十一年灭薛延陀后,于其地置六都督府、七州。次年,黠戛斯酋长入朝,以其地置坚昆都督府。高宗时,先后置单于、安北二都护府。单于都护府统管碛口以南突厥诸部,安北都护府统管碛口以北诸蕃,北至安加拉河、叶尼塞河汇流处。
  武则天时,颉利"疏属"骨咄禄自立为可汗。至其弟默啜可汗,又恢复昔日盛况。玄宗初年,默啜在内乱中被杀。天宝初,东突厥彻底灭亡,其地尽为回纥据有。
  (2)打通西域隋末唐初,西突厥统叶护可汗"霸有西域",西域诸国王悉授(以)颉利发,并遣吐屯一人监统之,督其征赋。"②为打通东西方交往之路,唐与西突厥在西域进行了一番激烈的争夺。
  高祖时,吐谷浑再起,其王伏允复据南疆与青海。贞观八年,伏允拘留唐鸿胪丞赵德楷,太宗遣使"十余返,竟无悛心"③。九年五月,西海道行军大总管李靖统率侯君集、李道宗、李大亮等行军总管及突厥、契苾之众,屡② 《旧唐书》卷194 上《突厥传上》。
  ③ 《旧唐书》卷2《太宗纪上》。
  ④ 详见《旧唐书》卷68《张公瑾传》。
  ① 《旧唐书》卷3《太宗纪下》。
  ② 《旧唐书》卷194 下《突厥传下》。
  ③ 《旧唐书》卷198《吐谷浑传》。
  破吐谷浑,伏允兵败自杀。其部众立伏允嫡子慕容顺为可汗,归附唐廷。数月后,慕容顺被部下所杀,子诺曷钵立,唐封以河源郡王。十四年,太宗以弘化公主嫁诺曷钵。至高宗时,吐谷浑被吐蕃吞灭。
  降服吐谷浑后,河西走廊打通。进而,便是开启"西域三门户"之一的高昌。高昌地处今新疆吐鲁番地区,"厥土良沃,谷麦岁再熟,有葡萄酒,宜五果","有文字,知书计,所置官亦采中国之号"。唐初,高昌王麹伯雅卒,子文泰立,遣使告哀。贞观四年,唐破东突厥,伊吾(今新疆哈密)归附,麹文泰亲王长安朝见太宗。其时,"西戎诸国来朝贡者,皆途经高昌"①,唐与西域的这条交往之路基本畅通。可是,随着吐谷浑与西突厥的崛起,通道受阻。特别是麹文泰臣服西突厥后,"商胡被其遏绝贡献","西域使欲来者,文泰悉拘留之"②。贞观十三年底,以侯君集为交河道行军大总管统兵平定高昌。第二年,麹文泰惊惧而死,子智盛继立。唐军攻破其城,麹智盛出降,高昌国灭。以其地为西州,又另置安西都护府,留兵镇守。"唐地东极于海,西至焉耆,南尽林邑,北抵大漠,皆为州县,凡东西九千五百一十里,南北一万九百一十八里。"③平定高昌,为唐打击西突厥在西域的势力奠定了基础。其先,高昌与西突厥屡攻焉耆,夺其城,掠其民。唐平高昌,焉耆请为声援。高昌既灭,西突厥竭力笼络焉耆,结成姻亲,相为唇齿,共拒唐廷。贞观十八年,安西都护郭孝恪请准讨击,夜袭王庭,俘获焉耆王突骑支。
  焉耆往西,即龟兹(今新疆库车一带)。击灭东突厥后,龟兹虽然对唐"岁贡不绝,然臣于西突厥"。郭孝恪讨击焉耆,"龟兹遣兵援助。"贞观二十二年底,左骁卫大将军阿史那社尔、右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安西都护郭孝恪等率铁勒十三部及突厥骑兵征讨。第二年(公元648 年)底,攻占龟兹,生擒其王诃黎布失毕。龟兹相那利"潜引西突厥之众并其国兵万余人,来袭孝恪"①。唐军反击获胜,共破其大城5 所。
  龟兹既定,西域震骇,各部族首领乘机摆脱西突厥控制,服属唐廷,贡使往返,商贾不绝。这段时间,正值西突厥统叶护可汗为其伯父莫贺咄所杀,内乱不已。唐朝逐步打通天山南路向西的通道,亦即裴矩《西域图记》中所说"中道"。
  西突厥内乱,西域诸国先受乙毗沙钵罗叶护可汗节度,后又多附乙毗咄陆可汗。乙毗射匮可汗击败咄陆,归顺唐廷。太宗晚年,阿史那贺鲁率部内附,置瑶池都督府。太宗去世,阿史那贺鲁吞并射匮。高宗初年,贺鲁自立为沙钵罗可汗,总有西域诸郡,"数侵扰西蕃诸部,又进寇庭州"。显庆二年(公元657 年),高宗命右屯卫将军苏定方等4 将分南北两路讨击贺鲁,在伊丽水(今伊黎河)、碎叶水(今伊黎河西南楚河)一带,彻底击败西突厥,俘获贺鲁,"分其种落,置昆陵、濛池二都护府,其所役属诸国,皆分置州府,西尽于波斯,并隶安西都护府。"②第二年五月,将安西都护府由高昌移至龟兹,仍以高昌旧地为西州。安西都护府下统 4 镇,焉耆、龟兹、于
  ① 《旧唐书》卷198《高昌传》。
  ② 《旧唐书》卷198《高昌传》。
  ③ 《资治通览》卷195 太宗贞观十四年九月。
  ① 《旧唐书》卷198《龟兹传》。
  ② 《旧唐书》卷194 下《突厥传下》。
  阗(今新疆和田)、疏勒,称"安西四镇"。安西与昆陵、濛池都护府的设置,保障了天山南、北路的畅通。
  高宗咸亨元年(公元670 年),吐蕃进犯西域,"与于阗合众袭龟兹拨换城,陷之。"唐廷被迫"罢安西四镇","吐谷浑全国尽没"于吐蕃①。唐朝通往西亚之路,复又受到威胁。西突厥余部乘机骚扰,东突厥余部默啜可汗也一度深入西域地界。到武则天长寿元年(公元692 年),武威军总管王孝杰、武卫大将军阿史那忠节"大破吐蕃之众,克复龟兹、于阗、疏勒、碎叶等四镇,乃于龟兹置安西都护府,发兵以镇守之。"万岁通天元年(公元 696年),吐蕃又"清去安西四镇兵,仍索分十姓之地,(武)则天竟不许之。"②长安二年(公元702 年),为加强对西域广大地区的统管,武则天又于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北庭镇)置北庭都护府。
  至此,安西都护府领天山南路"四镇"及葱岭以西、阿姆河以南16 都督府,西达波斯都督府(今伊朗东部边境的扎博勒)。北庭都护府领天山北路昆陵、濛池二都护府,昆陵都护府统西突厥五咄陆部23 都督府,濛池都护府统西突厥五弩失毕部,西尽咸海西岸。在安西、北庭两大都护府的统管之下,西域大体稳定下来,"丝绸之道"的畅通得以保证。此外,在锡尔河以南至阿姆河一带,又有"昭武九姓",高宗时即置康居都督府以统之。
  (3)和亲吐蕃吐蕃(bō,音波) 源出西羌,很早就活动在西藏高原一带。六、七世纪之交,农、牧业都有发展。"其人或随畜牧而不常厥居,然颇有城郭。"其王称赞普,相称大论、小论。"用刑严峻,小罪剜眼鼻,或皮鞭鞭之,但随喜怒而无常科。囚人于地牢,深数丈,二三年方出之。""军令严肃,每战,前队皆死,后队方进。重兵死,恶病终。"③当时,西藏高原上有三股势力。西部是羊同,以畜牧为业。中部和北部是苏毗,以射猎和畜牧为主,也兼营农业。西南部是吐蕃,其赞普居跋布川(今西藏琼结)。7 世纪初,吐蕃朗日论赞吞并了苏毗。其子松赞干布又击灭羊同,统一了西藏高原,定都逻些城(今拉萨市)。
  松赞干布,公元629-650 年在位,此间,吐蕃创制了文字,又制订了成文法典《十善法律》。唐太宗贞观八年,吐蕃"始遣使朝贡",太宗差行人冯德遐前往抚慰。松赞干布向唐求婚,太宗未许。松赞干布以为吐谷浑"相离间",便发兵进攻吐谷浑,尽占其地,屯兵20 万于松州(今四川松潘)西境。十二年,太宗以侯君集为行军大总管,统3 总管5 万步骑大败吐蕃于松州城下,松赞干布退兵谢罪,因复请婚,太宗应允。十四年,吐蕃相禄东赞进献黄金、珍玩以为请婚之礼,太宗许以文成公主妻松赞干布。第二年正月,命江夏王李道宗持节送文成公主入吐蕃,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今青海境内鄂陵湖和扎陵湖)迎接,"见道宗,尽子婿礼"。唐蕃和亲以后,其"酋豪子弟,请入国(子)学以习《诗》、《书》。又请中国识文之人典其表疏。"①文成公主入吐蕃,带去蔬菜种子、精巧的手工艺品、药物等,如文成公主答
  ① 《旧唐书》卷5《高宗纪下》。
  ② 《旧唐书》卷196 上《吐蕃传上》。
  ③ 《旧唐书》卷196 上《吐蕃传上》。
  ① 《旧唐书》卷196 上《吐蕃传上》。
  尼泊尔公主时所说,"世间诸工巧,妆饰与烹饪,耕稼纺织等"②。高宗初年,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又"请蚕种及造酒、碾硙,纸墨之匠,并许焉。"③松赞干布卒后,赞普年幼,委政禄东赞。禄东赞死,其次子钦陵等"专其国"。唐蕃之间,为争夺西域发生了多次战争。高宗时,吐蕃大败唐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于大非川(今青海湖西),尽没吐谷浑。既而,唐工部尚书刘审礼与吐蕃战于青海,兵败而死。"安西四镇"为吐蕃控制20 余年,武则天长寿元年(公元692 年)才又归唐。
  中宗时,唐蕃通好,以所养雍王之女为金城公主,嫁吐蕃赞普尺带珠丹。景龙四年(公元710 年)正月,中宗亲送公主至始平(今陕西兴平),由左骁卫大将军杨矩护送入吐蕃。金城公主又带去锦缯数万、杂伎诸工以及龟兹乐舞。睿宗至玄宗前期,唐蕃间西域之争时有发生。如开元二年秋,吐蕃10万之众进犯临洮军及兰州、渭州,掠监牧羊马而去,唐以摄左羽林将军薛讷等截击。十五年春,吐蕃又大举进犯甘州、瓜州。十七年,唐朔方节度使王祎大破吐蕃,拔其石堡城。吐蕃频遣使请和,玄宗令忠王友皇甫惟明、内侍张元方出使吐蕃。十八年冬,吐蕃赞普遣其重臣名悉猎入朝上表,称"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于是,唐蕃"仍于赤岭各竖分界之碑,约以更不相侵。"①二十四年以后,吐蕃又西攻勃律,毁分界之碑。二十九年,金城公主卒,吐蕃40 万入犯陇右,夺石堡城,进至河源军(今青海西宁)。
  (4)六诏归一唐初,云南地区"群蛮"聚居,名号繁多。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 年)置姚州都督府(今云南姚安北),统管羁縻州 13 州。太宗时,置戎州都督府(今四川宜宾西南),统管羁縻州30 余州。
  当时,在石城(今云南曲靖西)以西滇池周围居住着西爨,又称"白蛮"。由曲、靖州(今云南昭通一带)往南至步头(今云南建水)居住着东爨,又称"乌蛮"。白蛮的经济、文化,较乌蛮发达一些。
  在洱海周围,居住着所谓的"河蛮",又形成一个中心。太宗贞观二十二年,右武候将军梁建方击败松外蛮,松州(今四川松潘)边外诸蛮70 部、10 余万户相继归附。梁建方遣奇兵出巂州(今四川西昌),突然出现在西洱河(今洱海),酋长杨盛大惊,与各部首领请归附。"西洱河大首领杨同外、东洱河大首领杨敛、松外首领蒙羽皆入朝,授官秩。"①高宗初年,西洱河大首领杨栋附、显和蛮大首领王罗祁、郎昆黎盘四州大首领王伽冲等率部内附,入贡方物。其后,吐蕃屡攻西洱河诸蛮,西洱河皆臣吐蕃。玄宗开元元年,河蛮首领入朝,授以刺史。
  正当"群蛮"逐渐发展之际,在西洱河周围形成六股势力,因其称呼王为"诏",遂自号"六诏"。六诏名称及居地分别是:"蒙巂诏,居阳瓜州(今云南大理市西南一带);越析诏,居越析州(今云南宾川);浪穹诏,居浪穹州(今云南洱源);邆赕诏,居邆备州(今云南洱海西北一带);施浪诏,居舍利州(今云南洱海东北一带);蒙舍诏,居蒙舍州(今云南巍山② 王沂暖译:《西藏王统记》第五章。
  ③ 《旧唐书》卷196 上《吐蕃传上》。
  ① 《旧唐书》卷196 上《吐蕃传上》。
  ① 《新唐书》卷222 下《两爨蛮传》。
  一带)。蒙舍诏在最南,故称"南诏"。六诏之中,蒙巂、越析二诏势力较强,蒙舍诏(南诏)则较弱。
  蒙舍诏之王姓蒙,父子以名相属。始祖舍龙,舍龙生龙独逻,又名细奴逻。高宗永徽四年(公元653 年),细奴逻遣其子逻盛入朝,高宗授细奴逻为巍州刺史。第二年,蒙巂诏蒙敛、和舍等作乱,唐廷命姚州道总管进讨。咸亨(公元670-674 年)间,唐廷以西爨酋长王仁求讨平蒙敛,蒙巂诏北迁样备(今云南漾濞一带),蒙舍诏(南诏)兼有阳瓜州之地。武则天时,逻盛入朝,其妻生盛逻皮,逻盛喜曰:"吾且有子,死于唐地足矣。"②武则天赐其锦袍金带以归。玄宗初年,逻盛卒,盛逻皮继立。盛逻皮子皮逻阁,玄宗封以台登郡王。开元十六年,皮逻阁继立。为扩充势力,皮畹阁开始攻灭西洱河诸蛮。二十五年,战胜河蛮,攻取太和城(今云南大理县)。第二年,玄宗赐皮逻阁名归义,进爵云南王。皮逻阁乘机请"合六诏为一诏",玄宗以五诏"持两端,宜其残破"。当时,正是唐蕃争夺茂州(今四川茂县)之西安戎城的激战时刻,助南诏攻五诏,无疑会牵制吐蕃。玄宗派遣中使王承训、御史严正诲赴皮逻阁军,先灭越析,次灭三浪(浪穹、邆赕、施浪),再灭蒙巂,建立了以西洱河地区为中心的南诏政权。二十七年,皮逻阁迁其都城至太和城。
  在建立南诏政权的过程中,皮逻阁逐渐完备了各项主要制度。设官,羽仪长8 人,兵、客、户、刑、工、会六曹曹长各1 人,大将军12 人,清平官6 人,地方分设8 节度使。"凡丁壮皆为战卒","农收既毕,兵曹长行文书境内,诸城邑村谷,各依四军,集人试枪剑甲胄腰刀,悉须犀利,一事阙即有罪。"①玄宗天宝以后,南诏与吐蕃成为唐政权西南边境的两股强大政治势力。
  (5)渤海兴起唐朝东北边境,居住着奚、契丹、室韦、靺鞨等族。
  奚,聚居滦河上游,西接突厥,东邻契丹,分为5 部,每部酋长1 人,称俟斤。逐水草,以畜牧为主。太宗贞观二十二年,率部内附,置饶乐都督府,以其大酋长可度者兼领,以其5 部为5 州。武则天时,契丹反唐,奚与契丹"递为表里,号曰'两蕃'"②,唐廷也常以范阳节度使为押奚、契丹两蕃使。
  契丹,居外辽河上游,西接奚,东邻高丽,南至营州(今辽宁朝阳),北为室韦,逐猎往来,居无常处,君长大贺氏,分为8 部。若有征发,诸部"皆须议合,不得独举。猎则别部,战则同行。"①突厥强盛时,长期受东突厥控制。太宗贞观初,其君长摩会率部内附。二十二年,窟哥等部又请内属,置松漠都督府,以窟哥兼领。武则天时,松漠都督李尽忠与其内兄孙万荣,俱为营州都督赵文翙侵侮,起兵杀赵文翙,占据营州,唐廷连派大将多次征讨,都被打败。不久,李尽忠死,孙万荣代领其众,由于奚与突厥的袭击,孙万荣以轻骑败走被杀。玄宗初年,复置松漠都督府,以李失活兼领,所统8 部因其旧帅为刺史。其后,又通姻好。开元后期,契丹使臣入朝贡方物,② 《旧唐书》卷197《南诏蛮传》。
  ① 《蛮书》卷9、《南诏野史》卷上。
  ② 《旧唐书》卷199 下《奚传》。
  ① 《旧唐书》卷199 下《契丹传》。
  不为宰相所礼,因而起兵抄掠边境。唐玄宗以张守珪为幽州节度使,进行防御经略。开元二十三年,以契丹知兵马中郎李过折代理松漠都督。
  室韦,居黑龙江上游及额尔吉讷河一带,西邻突厥,东接黑水靺鞨,南为契丹,北至大海,分20 余部,互不统属,首领号"莫贺弗"。高祖时,曾向唐廷贡方物。太宗贞观初年,以东突厥被击灭,遣使贡丰貂。中宗时,请助唐攻讨突厥。玄宗时,入朝10 次。在室韦居住的广大地区,唐廷还设置了室韦都督府,以统管其地。
  靺鞨,分粟末、黑水两部,西接室韦、契丹,东至于海,南为高丽,北抵室韦、北海。黑水靺鞨居北,粟末靺鞨在南。隋末,有酋帅突地稽率部内属。唐高祖仍以其地置燕州,以突地稽为总管。其子李谨行,高宗时曾于青海破吐蕃,封燕国公。玄宗时,黑水部全盛,分为16 部。开元十三年,在黑水靺鞨置黑水军,次年又以其最大部落为黑水都督府(今伯力),其余各部为属州,均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唐廷"置长史,就其部落监领之。"②十六年,赐其都督姓名为李献诚,授以云麾将军兼黑水经略使。唐政权在黑龙江流域建起了较为完整的行政、军事机构,势力范围远及黑龙江入海口和库页岛。
  渤海,本靺鞨粟末部,先附高丽。高丽亡后,其首领大祚荣据东牟山,筑城居之(今吉林敦化),自立为振国王,通使于突厥。其"地方二千里,户十余万,胜兵数万人"①。中宗时,始通使往来。玄宗先天二年(公元713年),以大祚荣为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以其所部为忽汗州,置都督府(今吉林敦化),命大祚荣兼都督。至此,始去靺鞨之号,专称渤海。开元七年,大祚荣卒,嫡子大武艺继位,承袭封号。大武艺一面拓展疆土,一面派遣学生到长安入太学,学习唐朝的文化、制度。二十六年,大武艺病卒,子钦茂继立,遣使入朝"求写《唐礼》、《三国志》、《晋书》、《三十六国春秋》,许之。"②肃宗时,发展成"海东盛国",这是后话。
  2。海外联系唐朝前期国势的富强,使得对外关系空前发展,玄宗时达到顶点。
  (l)海东关系唐朝与海东的关系,主要是与朝鲜半岛、日本的关系。
  唐朝初年,朝鲜半岛上是高丽、百济、新罗三国鼎立,"世为仇敌,数相侵伐"。高祖时,以其三国"俱为藩附,务在和睦"③,分别遣使通好。太宗贞观十六年,高丽西部大人(酋长)泉盖苏文杀高丽王高建武,立高藏为王,自立为"莫离支",相当于唐朝兵部尚书兼中书令,专擅其政。同时,联络百济,合攻新罗。新罗求助于唐廷,太宗遣使劝谕高丽,令勿攻新罗,泉盖苏文不听,太宗乘机发兵。十八年,以刑部尚书张亮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率战船500 艘,载甲兵4 万余,自莱州渡海趋平壤;以太子左卫率李勣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率步骑6 万及西北胡兵趋辽东。第二年二月,太宗率② 《旧唐书》卷199 下《靺鞨传》。
  ① 《资治通鉴》卷211 玄宗开元元年二月。
  ② 《册府元龟》卷999《请求》。
  ③ 《旧唐书》卷199 上《新罗传》。
  诸军自洛阳出发,"亲征辽东"。唐军陆路连破辽东、白岩、盖牟数城(今辽宁沈阳、抚顺一带),海路攻占卑沙城(今辽宁金州),耀兵于鸭绿水。但当进军安市城(今辽宁辽阳)时,高丽拼死固守,终不能克。九月,太宗"以辽东仓储无几,士卒寒冻,乃诏班师。"①在此同时,百济乘机袭取新罗20 余城。其后数年,与唐中断往来。高宗时,百济与高丽、靺鞨又夺新罗城池,新罗向唐乞援。显庆五年(公元660年),高宗命左武卫大将军苏定方率水陆10 万之众渡海,与新罗合兵攻破百济,以其故地原有5 部,分置熊津、马韩、东明等五都督府,因其酋长为都督、刺史。不久,百济旧将起兵抗唐,立故王子扶余丰为王,恢复大部故地。唐廷留镇百济的将军刘仁愿、刘仁轨坚守熊津城(今韩国公州)。百济引日本救兵以拒唐军。刘仁愿、刘仁轨击败百济、日本联兵,尽占百济之地。新罗渐次据有百济,唐与新罗联合,对高丽造成南北夹击之势。
  高宗乾封元年(公元666 年),高丽泉盖苏文死,其子男生代立为莫离支。男生、男建、男产兄弟"各树朋党,以相攻击"。男生被逐,其子献诚向唐廷求援。高丽内乱,为唐朝攻取造成极好机会。年底,即以李勣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率众出击高丽。总章元年(公元668 年)九月,攻占平壤。年底,分高丽5 部为9 都督府、42 州,总隶于安东都护府,以薛仁贵为安东都护,镇守平壤。
  新罗与唐朝,大体保持友好往来关系。高丽亡后,新罗王金法敏逐渐统一了朝鲜半岛。新罗接受唐朝制度、文化极为广泛,如设官有宰相、侍中、司农卿、太府令,都城平壤仿长安分宫城、皇城和外廓城等。文化典籍、佛教、佛经,传播更多。开元二十五年,玄宗选邢é出使新罗时说:"新罗号为君子之国,颇知书记,有类中华。以卿学术,善与讲论,故选使充此。到彼宜阐扬经典,使知大国儒教之盛。"①仅此即可见新罗文化的发达,亦可知唐朝文物制度对新罗的影响。
  日本,曾派出遣隋使4 次,隋朝遣使日本1 次。隋炀帝时,遣隋留学生高向玄理等,直至唐初才回日本。唐朝前期,日本所派"遣唐使"(日本派遣出使唐朝的使者)不少于10 次,每次都有留学生、学问僧同来唐朝,如玄宗开元二十年多治比广成一行竟多达594 人。日本著名的"大化改新",就是在高向玄理等留学生的协助下进行的。所颁行的班田制、租庸调制简直就是受唐朝的直接影响,其后形成的从中央到地方的完整官制系统也大体依照唐制而成。
  人员往来,形成中日文化交流的一个高潮。武则天长安三年(公元703年),其朝臣真人(相当唐朝户部尚书)粟田来唐,武则天宴于麟德殿。玄宗初年,粟田再次来唐,"尽市文籍,泛海而还"。其副使朝臣仲满,"慕中国之风,因留不去,改姓名为朝衡,仕历左补阙、仪王友。"②朝衡又作晁衡,留唐朝京师数十年,与诗人王维、李白交往颇深,王维、李白都有诗作赠别晁衡。唐朝赴日最有名的僧人就是鉴真和尚,6 次东渡,终于成功,对日本的建筑、医学、艺术都作出重要贡献。
  (2)南亚交往
  ① 《旧唐书》卷 199 上《高丽传》。
  ① 《旧唐书》卷199 上《新罗传》。
  ② 《旧唐书》卷199 上《日本传》。朝衡,本名阿倍仲麻吕。
  唐朝的南方和西南方,当时主要有林邑(今越南南方)、婆利(今马来西亚)、真腊(今柬埔寨、老挝)、骠国(今缅甸)、泥婆罗(今尼泊尔)以及天竺等国,"贞观、开元之盛,来朝者多也"①。
  其时,天竺分为五天竺,即中天竺、东天竺、南天竺、西天竺、北天竺。唐高祖时,中天竺王尸罗逸多(玄奘《大唐西域记》称为戒日王)征服其余四天竺,"威声远振,刑政甚肃"。太宗贞观十年,唐僧玄奘到中天竺取梵本经论650 余部,受到尸罗逸多隆重的奖励。十五年,尸罗逸多自称摩伽陀王,遣使朝聘,太宗厚礼回报。二十二年,王玄策出使天竺,尸罗逸多卒,发生内乱,叛臣阿罗那顺篡位自立,发兵攻击王玄策,掠夺诸国贡物。王玄策逃往吐蕃,吐蕃、泥婆罗出兵8000 余,从王玄策击败阿罗那顺。此刻,玄奘早已回到长安,开始翻译经论,并将其取经经历和各地风土人情撰成《大唐西域记》12 卷。
  其后,五天竺诸王朝贡不断。玄宗之世,遣使次数更多。开元八年,南天竺王尸利那罗僧伽请以战象及兵马助唐攻大食、吐蕃,玄宗"甚嘉之,名军为怀德军"②。
  (3)中亚之争唐朝西部边境与波斯(今伊朗)接壤,太宗时波斯被大食击败,波斯王于贞观二十一年遣使来唐,请求援助。高宗龙朔元年(661 年),波斯王卑路斯"频被大食侵扰,请兵救援",唐因其地置波斯都督府,以卑路斯为都督。然其地"渐为大食所侵"①,仅部众犹存,继续与唐廷保持来往。
  大食,即哈里发或伊斯兰帝国,穆罕默德建立。唐太宗初年,穆罕默德攻取麦加,统一阿拉伯半岛。随后,东灭波斯,向中亚发展,高宗永徽二年,哈里发遣使东来,唐与大食开始正式交往。龙朔三年(公元663 年),大食击破波斯、拂菻。玄宗以前,大食攻占阿姆河、锡尔河流域,"西域康国、石国之类,皆臣属之"。开元初,太食又遣使来朝,"唯平立不拜"②。西域诸国,如安国、康国、俱蜜、吐火罗、石国纷纷上表,请求唐廷发兵征讨大食,救其苦难。其时,大食、吐蕃共立阿了达为王,攻拔汗那,拔汗那兵败奔安西求救。监察御史张孝嵩率兵万余出龟兹西数千里,大破阿了达,唐之声威复振西域,"大食、康居、大宛、罽宾等八国,皆遣使请降。"③唐与大食在争夺西域的过程中,促进了东西方的种种交往。
  拂菻,又称大秦,即东罗马,东南与波斯接壤,隋炀帝欲通拂菻而不能致。唐太宗贞观十七年,拂菻王波多力遣使来朝,献方物,太宗以玺书答慰,回赠绫绮。大食强盛后,渐陵其国,臣属大食。高宗、武则天时,遣使来朝。玄宗开元七年,又两次来朝。唐与东罗马的交往,当确信无疑。
  ① 《旧唐书》卷197《南蛮西南蛮传》"史臣曰"。
  ② 《旧唐书》卷198《天竺传》。
  ① 《旧唐书》卷198《波斯传》。
  ② 《旧唐书》卷198《大食传》。
  ③ 《资治通鉴》卷211 玄宗开元三年十一月。
  四、极盛转衰唐代社会由治转乱的明显标志,无疑是安史之乱。同时,整个天宝(公元742-756 年)间经济持续发展,人户、耕地、仓储、百工、钱币以及治安等,都达到或显示着唐朝的鼎盛。然而,唯独开元后期以来的朝政与上述盛况形成强烈的反差,鲜明地暴露出"气盛而微"的衰象,导致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莫大遗憾。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