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中国人的性格历程

_3 张宏杰 (现代)
  没有想到,美国给我的第一印象居然是落后。
  与中国一座座挺拔、亮丽、巨大而喧闹的新兴城市相比,美国大部分城市小,矮,旧,静。十八、十九世纪的石砌教堂与三三两两的两三层小楼沉默寡言地蹲踞在狭窄的街道两旁,实在缺乏气势。美国人似乎没有以高为美的观念,他们的城市建设原则似乎是不到迫不得已,不拆旧屋,不盖高楼。除了曼哈顿这个事出有因的例外以外,大部分大城市,都是在市中心才无奈地拥挤起几座高楼大厦。在东海岸旅行,高速公路两边永远是各色树种混杂的树林,除此之外什么都看不见,让人怀疑美国是不是整个就是一片大森林。
  事实上,还没有踏上美国的国土,美国的"落后"就已经初露端倪。刚登上美国西北航空公司的航班,就发现向你微笑的居然不是所谓的"空姐",而是"空姨"。这些中年妇女大多相貌平平,个别人还体型硕大,以致在过道行走都有些困难。对于已经习惯于在飞机上饱餐秀色的中国男人来说,不免会有些诧异。
  到了美国之后你会发现,不仅是飞机上,美国的所有服务场所都缺乏美女。中国的饭店、酒楼、商场、甚至银行的储蓄所,经常有"领班小姐"、"导购林肯纪念堂小姐"、"导储小姐"笑靥迎人,让男人们享受"养眼"这一超值服务。而美国人似乎没有把相貌、年龄与职业联系起来的习惯,上述场所大把大把地充斥着中年男女。甚至电视主持人中也鲜有俊男靓女,打开电视,经常是四五十岁的大叔大婶坐在那里侃侃而谈。美国许多著名的专栏节目主持人都是越老越吃香,据说观众欣赏的是他们的专业知识和口才、气质,乃至性格魅力。一个在美国生活多年的华裔朋友对我抱怨说:"中央四台美女太多了,让你注意力分散。因为除了脸蛋出色之外,她们的出色之处并不多。"从这一点来看,美国人甚至对美女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歧视心理"。除了"养眼"机会缺缺之外,对于在中国惯于享受生活的成功人士们来说,不方便之处还有太多。比如,为了环保,所有的美国宾馆都不提供拖鞋和一次性牙刷牙膏。如果你想出去买这些东西,你又会发现,美国城市不像国内那样,走两步就能在街头巷尾甚至居民楼头发现一个小卖点。美国城市规划刻板严格,一般情况下,你走过好几个街区,才能发现一个超市。
第53节:被误读的美国 (2)
  以前对那些携款潜逃美国的官员我一直满怀愤懑,到了美国不久我就开始对他们产生同情。美国人的生活太不适合他们了。在美国,似乎很少有人能像国内的领导干部以及白领们这样天天为饭局所困扰,一顿饭吃几个小时之后还有什么洗头洗脚唱歌推油这些数不清的"潇洒"项目。在美国,如果哥几个想按照国内的习惯出去潇洒潇洒,就会发现可去的地方寥寥无几。美国可绝不是像中国那样遍地洗头房足浴城歌厅按摩中心,甚至连饭店酒楼都不多。美国饭店里一般没有包间雅座,人们通常都是吃完就走,很少见到中国这样一顿饭可以吃上几个小时,甚至通宵酣饮的场面。夜晚的美国城市,比中国要冷清安静许多。没有耗资巨大的亮化工程,没有持续到深夜的车水马龙,也没有供哥几个坐在街边吆五喝六喝啤酒的大排档小吃摊。偶尔有几个路人,也是行色匆匆。在这样一个语言不通,生活习惯迥异的所在,那些贪官们除了蜷缩在新购置的豪宅里,看看中央四台外,还能做什么呢?
  二禁欲的美国
  大部分中国人的美国观是由好莱坞大片、摇滚乐、现代美国文学拼接而成的,在我们的印象里,美国似乎是一个"开放前卫"的、"热情奔放"的或者说得直接点,是个"放纵"的国度,红灯区和赌场遍地,声色犬马,纸醉金迷。美国人在我们的印象里似乎都是白天刚刚结识,晚上就可以上床;街上每个人都可能手持武器,身藏毒品;大部分人似乎都忧心忡忡,神神叨叨,不得不依赖心理医生度日。
  其实大谬不然。
  美国社会远比当代中国保守、古板。举一个例子,时到今日,美国的某些小城小镇(当然是极少数)仍是实行"禁酒"。2001年5月29日,总统布什的女儿詹纳和芭芭拉在奥斯汀一家墨西哥餐厅买酒时被警察抓获,成为当天的重要新闻。因为得州法律规定,21岁以上的成年人才能买酒或喝酒。
  在美国,政府抵制"黄色"比中国要认真得多。比如,性用品商店里未成年人绝对进不去。在电影大国美国,情色片"色"的程度在西方情色片中是最保守的,比如,他们规定,即使是情色片,也不允许出现男子正面裸体镜头。甚至连画报上的美女穿衣时胸可以低到什么程度都有严格规定。
  来美国前,想象中的美国人生活中应该个个我行我素,崇尚个性。谁知与美国人接触,完全不是如此。绝大多数美国人衣着整洁,举止严谨,十分讲究礼仪。与美国人谈话,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们开口必先微笑,交谈时,总是笑意盈盈。熟悉美国人的华人朋友说,美国人生活中的繁文缛节,种种穷讲究,比中国人多多了。在公共场所,一个人进门时发现后面不远有人,他一定会替后面人把门开着。后面的人一定会对他说一声"THANK YOU",他也一定会回一声"YOU ARE WELCOME"。男士和女士一同出门,男士一定会为女士开门,说"你先请"。在人群中,一个人不慎打了喷嚏,一定会对周围的人说对不起,周围的人也一定会对他说"上帝保佑你"。
  一般中国人也许不太了解,美国是一个由清教徒建立起来的国家。新教认为,努力工作就是对上帝的侍奉。这些被称为"清教徒"的美国创始者,提倡禁欲,克己、节俭,敬畏上帝,辛苦工作,他们工作压力之大,劳动强度之高,敬业精神之强,不但远甚于中国人,也甚于欧洲人。大多数美国人是没有夜生活的。他们住在城郊,附近根本没有娱乐场所,一下班就赶紧开车回家,看一会儿书或电视,就早早洗洗睡了。有一次我们夜里从城中回到郊外朋友家中,发现时间虽然不过晚上十点,车窗外却已经家家灯火全无,漆黑一片,寂静无声。因为第二天早上他们要早早起床,去为自己和家人的前途辛苦打拼。
  普通美国人强调家庭价值,强调把时间留给孩子。有了闲暇时间,他们的休闲方式不过是修修草坪,晒晒太阳,陪陪老婆逗逗孩子。我在参观美国博物馆的时候,最深的印象是大部分美国人都是带着孩子来参观,大人们弯下腰或者蹲在地上,对孩子们谆谆讲解,那份亲子之情,令人颇为感动。
第54节:被误读的美国 (3)
  我到美国的那一天,2004年11月2日,正是美国大选的日子,朋友特意载我到一个投票点去看了一下。第二天大选结果出来,与国内看到的预测不同,布什以较大的优势胜出。我问美国朋友,为什么布什能胜出?朋友回答,因为现在的美国人更保守了。在物质进步与道德完善两者中大部分美国人更重视道德价值。他们宁可自己失业,也支持布什捍卫美国人的传统道德,也就是提倡上教堂,提倡青年人保持贞洁,反对同性恋,反对坠胎。当然,也包括去攻打伊拉克,"解放生活在暴政下的人民"。
  果不其然,布什成功连任后,美国政府宣布将在"禁欲"式性教育项目方面投入更多资金。所谓禁欲式教育是指只教育青年人如何保持婚前性纯洁,不提供避孕知识甚至禁止提及避孕。
  三苍蝇蚊子到底是从哪飞来的
  记得改革开放之初,全体中国人都有一个深重的忧虑:国门一打开,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苍蝇蚊子飞进来了,怎么办?
  然而,在美国浮光掠影地走了几个地方,发现美国并没有那么多的苍蝇蚊子。
  到美国前,我最大的担心是我的英语如此之"破(POOR)",一个人在东海岸游荡,障碍重重,会不会找不到路?会不会吃不上饭?会不会订不到旅馆?会不会被纽约地铁里的黑人抢劫,然后流落街头,再被同性恋者挟持去强迫吸食大麻之后再残忍地强奸?
  在美国呆了几天,这些担心烟消云散。我发现美国人不像一些中国人那样对熟人朋友像春天一样温暖,对陌生人像冬天一样冷漠。美国人对陌生人通常不设防,对任何人都随时准备主动展露微笑,道一声"HI",并且随时准备帮助别人。
  美国的国家公墓
  抵达华盛顿的第一天我想去白宫看看,可是不知道怎么走。我拦住了一位匆匆行走的高大白人。
  他停下来,说了一大堆纯正而悦耳的英语,我百分之九十没听懂。我说,对不起,我英语很差,听不懂你说什么,我再问别人吧。
  他遗憾地耸耸肩,却不甘心,站到路旁,打开了身上的大包,掏出了一张地图。他在地图上比划了半天,我听明白他的意思是坐地铁最方便,不过要倒一站。
  看着我为难的样子,他收起地图,"FOLLOW ME"。
  他在前面匆匆地走,我在后面紧紧地跟。进了地铁站,他教我在售票机上买完了票,仍然不放心,干脆自己买了张地铁票,和我一起上了车。他说,他要去的地方,也大致顺路。
  在地铁里我们简单地聊了会天。他尽量用最简单的英语,说他没有去过中国,但是公司派他去过日本,他知道许多中国城市的名称,比如北京,上海,香港。
  下了地铁之后,他匆匆地带我出站,看起来他是有点着急。我告诉他不必出地铁站了,我到地面上再问别人。他却说没关系。
  到了街上,他详细告诉我走哪条街,确信我听明白了,才放下心来,匆匆大步离去。
  在美国呆了几天,发现美国"活雷锋"还真不少。有好几次,我在路边打开地图,都有人主动走上来微笑着问我:"我可以帮你吗"?
  另一个难忘的"活雷锋"出现在曼哈顿。那是去自然历史博物馆时,向一位老太太问路。老太太估计有八十岁了,满脸皱纹,佝偻着身子,颤微微地比划说,前走,再左拐,见到一座有特殊标志的大门,就到了。记住,门口有两块特别大的标牌。
  我道了谢,就迅速朝前走去。因为我知道有些美国人习惯帮人帮到底,如果我走得慢些,老太太说不定还要坚持带我去呢。这么大年龄了,行动不便,还是别麻烦人家了。
  前行了三百多米,左拐,路边有一个竖着天体模型的大门,嗯,就是这里了。我刚想进这个大门,身后响起了一个苍老的声音:"不是这里,还在前面。"我一回头,吓了一跳,原来老太太正倒着小步,一直努力在后面跟着我。她说这是天空博物馆,再往前走一段,那个有两块大标牌的,才是自然博物馆。"我估计你就会错走到这里,果然让我料到了。"老太太微笑着说,气喘吁吁。
第55节:朝鲜日记(1)
  因为有了这些乐于助人的美国人,所以以我如此恶劣的英语,居然能横行东海岸。渐渐地,我有了一个感觉,美国并不险恶,特别是和中国相比。你不必像在国内旅游那样,时时提心吊胆。在华盛顿,我在郊外朋友家里住了几天,这个地方非常僻静,朋友说,他们上班时经常忘了锁门,因为这个小区几十年来还从来没有出过盗窃案。在美国,一个人日常生活中的精神成本也许比中国人要低,起码在日常生活中,他不必长那么多"心眼",花那么多精力用于相互提防。我们国内大力号召的"五讲四美三热爱"和"八荣八耻",原来都被美国人悄悄实践了。
  当然,在美国,也不是没有人不排队,也不是没有人随地吐痰,也不是没有坑蒙拐骗。然而,在我有限的美国旅行经验里,看到的上述现象,都是发生在唐人街。
  在美国期间,我去过三处唐人街。从其他街区进入唐人街,差别一目了然。走在唐人街,你会发现这里如同国内一个落后的县城一样脏乱差,污水横流,垃圾遍地。没有草坪,没有松鼠,也很少见到鸽子。
  美国一家博物馆里的游人
  只有在唐人街,行人面容冷漠,行色匆匆,视红灯如无物,惹得司机大声地揿喇叭。只有在唐人街,街边摆满了小摊,摊主一边剔牙一边大声吆喝。
  在唐人街的小吃店里吃饭,店主少找了一块钱。我一问,店主立刻面无表情地递过一块钱过来,倒是不用废话。在一家华人旅行社刚刚订好到大瀑布的旅游,回到旅馆,就被熟悉行情的华人老板告知,旅行社多收了你们三分之一的价钱。我们马上回去找,旅行社老板也和那位店主一样,不做解释,痛痛快快地把差价找给了我们。
  据说唐人街里的中国人,百分之八十是没有身份的偷渡客,其中以福建农民居多。替这些人办"身份"的华人律师,花招之多令美国政府防不胜防。几乎所有的证件都是伪造的,许多还是委托国内单位伪造的。很多人就用百分之百的假材料获得了绿卡,最后入籍。
  在唐人街拜访一位在这里居住多年的远房亲戚,他忧心忡忡地对我们说,从中国来的新移民给美国人的印象大都不佳。他们不但大笔地用现金买房,把房价炒到普通人无法负担,而且会在开车时任意抢道,在公共场所旁若无人地大声喧哗。他略有些夸张地说,许多人都说中国人已经成为世界上的污染源,最起码他看到,中国的非法移民已经把美国社会风气带坏了。在其他地方规规矩矩的白人,到了唐人街,就学会了闯红灯。
  他说,如果他是美国总统,一定严格控制移民,特别是中国移民。
  他的话让我大笑不已。我说,看来苍蝇蚊子的起源及飞行方向,是一个需要重新研究的问题。
  中国人身上有羊性
  亦有狼性
  我们历史上曾经是狼
  渐渐被驯服为羊
  通过对比草原民族与农耕民族的命运演变过程,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中国文明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是如何失去它的现实、理性与活力而陷入僵化、保守和昏愦的。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天命。"兴于忧患"和"衰于安乐",是国家与民族发展的永恒规律。
  朝鲜日记
  一
  赴朝鲜前三天,丹东国际旅行社发来一张传真,是《赴朝旅游须知》:
  新义州到平壤的沿途不允许向窗外扔任何纪念品和食品,以免引起朝鲜人民的误解。
  沿途景物不许拍照。
  不许携带手提电话、望远镜、朝鲜币进入朝鲜。
  对朝鲜政治、经济状况不要妄加评论,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特别是对朝鲜人民爱戴的领袖不要加以评论。向金日成主席献花和照相时要保持严肃,不能模仿领袖的姿态照相。
  到了丹东,导游又告诉我,最好不要带有文字的东西进入朝鲜。因为朝鲜海关检查时紧时松,遇到紧张时,这些东西都要被没收。路上看的几本杂志只好存放在朋友家。
  二
  新义州不大,车辆稀少。一路上喧闹兴奋的游客都静了下来。过鸭绿江大桥前,导游已再三嘱咐,到了朝鲜,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第56节:朝鲜日记(2)
  我们乘坐的是朝鲜的国际列车。外表比较陈旧,不过车窗很宽大,里面全部是包厢。车出了新义州火车站,忽然看到街道上一位妇女面带笑容,朝列车挥手。再往前走,三三两两的人站在在铁路两边路边看火车。不少人向火车招手致意。原来,他们是向"外国朋友"表示友好。
  从新义州到平壤,路上再没经过城市,只有农村和小镇。朝鲜的每个村庄房屋样式非常整齐划一,一般是灰瓦白墙的平房,也有的是别墅式小楼,不过施工比较粗糙。一路所经过所有的院落周围,都是一米左右高的白墙,可以看得出全部是刚刚粉刷过不久。可能是因为刚刚过去的几大节日,也可能是为了迎接外国旅客的到来。
  农田里没有防护林,望过去坦坦荡荡。村庄里也很少见到树木。许多山坡上植上了树,不过都还没有长成材。看来成材的树木都被砍掉了。没见到柏油路,也没有见到沙石路,我们看到的只有土筑的公路,仅容一车通过。不过我们并没有见到汽车,上面走着的都是牛车,偶尔还可以见到拖拉机。一路所见的牛车都是木制车轮,粗犷朴拙,连铁皮都没包。
  一个老人挺着胸膛站在田间小路上,一只手背着,另一只手向火车频频挥舞。穿着蓝色制服系着红领巾的小学生们也专门停下来向火车招手,等火车过去才继续走路。
  我拿出照相机想拍几张照片,和我同包厢的一位老人劝我不要惹麻烦。他是锦州市人大的主任,前锦州市长。一上车他就说车厢里可能有窃听设备,因此建议大家不要轻易发表言论。和他同行的锦州朋友一致表示同意。
  朝鲜导游学生模样,看上去十分憨厚,也很乐于和我交谈。他是平壤旅游学校的学生,这次是上车实习。他说今年对朝鲜人民来说是特殊的一年。四月十五日是伟大领袖金日成的生日,是朝鲜人民最大的节日"太阳节",今年又是伟大的领导者金正日同志诞生六十周年,四月二十五日是朝鲜人民军建立七十周年。"几天前在平壤隆重地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伟大的领导者亲自检阅了军队。晚上,朝鲜青年举行了盛大的主题游行。"所以今年是一个非常幸福的年份。你们能在今年来到朝鲜,是非常幸运的。
  今年是"主体"九一年。朝鲜从一九九二决议废除了公历纪年,以伟大领袖出生的那一年为"主体元年"。有了金日成大元帅的朝鲜人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太阳民族,伟大领袖金日成是太阳民族的始祖,所以,伟大领袖的生日被定为"太阳节"。
  导游和我讨论了国际问题。他说美帝国主义的干涉是朝鲜问题的原因。911事件说明,美帝国主义在世界各在都遭到了惨败,美帝国主义在世界上到处都是敌人,所以,他们迟早是要失败的,朝鲜很快就会统一。
  三
  在平壤郊区的公路上,看到一辆公共汽车,不但里面挤满了人,外面的车门上还"挂"了七八个人,看起来相当惊心动魂。这是进入朝鲜境内看到的第一辆公共汽车。
  下午三点半,火车"正点"抵达平壤。听说朝鲜现在遇到了暂时的经济困难,电力火车经常会因为停电而晚点,这段路走上八个小时、十个小时都有可能。我们一路顺风,二百二十公里的路只用了五个小时就到了,不可不谓顺利。
  平壤是一座宽敞、整洁、高大的城市。马路动辄一百米宽,车辆稀少,一尘不染。高层建筑很多,居民楼动辄二三十层高。所有的建筑都是水泥本色。
  第一站是"主体思想塔"。车过大同江桥,宽阔的江面两侧,一座座高大的建筑疏朗有致地林立在灿烂的阳光之下,江面上整齐地腾起几柱雪白的喷泉,据导游讲高度达一百多米。壮观、平静、美丽。江边上那座高耸入云的宝剑型纪念碑就是主体思想塔。
  所谓"主体思想",也就是"金日成思想"。其大概意思和中国的"自力更生"相近,强调一个人的命运要掌握在自己手中,本民族的命运要掌握在本民族的手中。导游讲,朝鲜人民就是在"主体思想"的光辉指导下,独立自主地打败了美帝国主义对朝鲜的侵略。
第57节:朝鲜日记(3)
  主体思想塔是在金日成大元帅七十周年时建立的,高一百五十米,连同上面的红色火炬高一百七十米。下面是一面墙,上面镶嵌着一百五十多块铜牌,是一百五十多个国家在建设主体思想塔时赠送的,上面用不同的文字刻着"伟大的主体思想万岁"、"主体思想无限光辉"之类的文字。两边有六组人物铜雕,分别代表大丰收、知识至上、铜墙铁壁等意义。朝鲜的国徽,由镰刀、斧头和毛笔构成,毛笔位于中间,表示朝鲜劳动党特别重视知识的作用。
  阳光特别好,主体思想塔前的广场开阔整洁,人的心情不由得不愉快。在别人照相的时候,我脱离大部队,来到塔身左侧。这里有三三两两的市民在树荫下休息。他们衣着都很整洁,有的在看书,有的在眺望,还有一对穿着深蓝制服的高中生模样的学生,在雕塑下说着什么,两个人的表情都有点害羞,像是在谈恋爱。应该也是早恋吧,朝鲜人一般都是二十八岁以后才结婚的。穿着红裙子的小孩子正在蹦跳玩耍,看到戴着"朝鲜之旅"牌子的我,立刻警惕地跑开了。大人们则对我视而不见,一副见多识广的样子。
  下一站是万寿台。中间不知道为什么在一处广场上停了一下。正是五点多钟,马路边上突然出现了无数下了班的平壤人,排着长队在等公共汽车。队伍起码有二百米长。广场的一端有一面画壁,上面是微笑着的伟大领袖金日成,镜片明亮,牙齿洁白,笑容慈祥,完美无瑕。我把"朝鲜之旅"的牌子摘下来放进口袋,拦住一个过路的青年,请他给我照一张相。他好奇地看着我的傻瓜相机,拿过去摆弄了一下,又还给了我。不知道是不会用还是不明白我的意思。突然,他用手托住自己胸前的金日成像,比划着问我为什么不戴领袖的像。我对他大声说着汉语"中国",他好像通一点汉语,用汉语问我"你的民族?"这时,周围已经围上了十多个朝鲜人,而且还有越来越多的趋势。都好奇地看着我和我手中的相机,其中一个青年还往地下吐了口痰,粉碎关于朝鲜人不随地吐痰的说法。眼看全广场的人都向我涌来,我急忙冲出重围,回到了大部队那里。这时我才注意到,朝鲜人衣服上都别着领袖像,无一例外。所以一个外国人在朝鲜很容易被区分出来。
  四
  晚上住在"西山宾馆",是市郊一座三十层高的大厦。第一顿晚餐比游客们想象的要丰盛。有烧牛肉、炸鱼、炒狗宝、烧菠菜四样菜,还有饺子、米饭和啤酒。每一样饭菜都分盛四个小盘,所以摆到桌上,共二十多盘,显得丰盛无比。一开始大家以为米饭是限量的,所以一上来赶紧每人盛了一碗。然而吃完试着再要,很痛快地就端上来了。以后几天的经验也证明,在朝鲜如果你饭时努力吃,就没有饥饿的威胁。那些背了大包小裹面包、方便面、饼干的人看来失策了。
  吃完了饭,到总台换了十元外汇券,在商品部买了一本朝鲜外文出版社出版的《我所认识的金正日》。朝币对人民币的比率是一比四,十元外汇券相当于四十元人民币。而这本书不过四百多页,小开本,纸张比较粗糙。由于是关于领袖的,定价和别的商品比起来,还算是相当低廉的。中国人在这里终于尝到了当"老外"被宰的滋味。据说在黑市上,一元人民币可以换几十朝币。
  房间的电视也是从日立牌的,还是手动的那种。有三个台,都播送着歌颂节日的歌舞节目。报幕员的声音颤抖而激动,台下的掌声热烈而整齐。看不懂,关了看书。床头灯是二十度的灯泡,昏黄暗淡。
  拉开窗帘,窗外的巨大的平壤城一片漆黑。没有路灯,没有霓虹,甚至居民楼里也没有电灯。只有零零星星的楼房闪着灯光。这些三四十层的住宅建筑因为没有电,下班后人们得一层层爬上去。
  五
  第二天的第一站是平壤地铁。平壤地铁长度达三十公里,我们要去的是复兴站,应该是最漂亮的一站了。电梯足足有三百米长,因为这个站深达一百米,在世界上应该是最深的地铁了。壁画自然是伟大领袖和伟大的领导者。我问导游为什么要修这样深,导游说这个他不太清楚。估计是为了备战吧。
第58节:朝鲜日记(4)
  第二站是大学习堂,藏书可达三千万册,全国十七岁以上的公民都可以入内学习。当然,整个大学习堂里人并不太多。
  第三站是凯旋门。高六十米。和平壤市的大部分建筑一样造型呆板。据说六十米的高度是为了比巴黎的凯旋门高一米,主体思想塔的高度也恰比美国华盛顿纪念塔高一米,不知道是不是巧合。
  朝鲜人对高度的崇拜质朴可爱。从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平壤的建筑一座比一座高。凡是路过纪念性建筑,导游都要提一下高度。在市中心,还耸立着一座金字塔型的水泥大厦,高三百多米,因为资金不足,已经停工多年,一直没有封顶。
  下一站是中朝友谊塔。相比主体思想塔及旁边的电视塔,这个一九五九年建筑的纪念塔就显得太矮小了。塔室里面有两本手写的纪念册,上面是一些朝鲜战争中牺牲的中国志愿军英雄的名字。一个自费旅游的志愿军老兵颤抖着手,从名册上找他战友的名字。在大家的帮助下,不久他找到了。他说,朝鲜战争时他是副排长,这个战士是他排里的。说着眼泪流了下来。
  中午回到西山饭店吃午饭。下午要参观祖国解放战争纪念馆,即朝鲜战争纪念馆。我们参观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馆,在毛主席像边上,一幅巨大的标语牌,上面用朝鲜语写着:"在中国的五星红旗里,有朝鲜人的鲜血。"
  大家听完了导游的翻译,都小声说,是翻译反了吧。
  回去研究朝鲜外文出版社的书,才发现导游翻译的没有错。那本书上说:"从1945年11月到1949年9月中共和国民党时行内战时期,由于蒋介石军队的美国的援助下向中共军队发动进攻,中共面临了危机。在这紧急关头,约25万名朝鲜青年参加中国东北解放战役,英勇战斗,为中国共产党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可以说是以德报德。"
  在祖国解放战争纪念馆中,中国人民志愿军馆不过是一个分馆,导游甚至连"黄继光"、"邱少云"的名字都没有听说过。
  参观完纪念馆,下一站是万景台金日成故居。这是平壤市郊的一个园林,中间是金主席家的三间草房。周围古木参天,鲜花遍地,风景十分优美。
  晚上还有一个重头节目,就是"阿里郎"文艺演出。本来赴朝三日游的报价是一千八百元,但由于朝鲜举办了这个"阿里郎"演出,外国游客必须观看,票价是二百六十元人民币,所以整个团费就变成了二千零六十,几乎相当于从辽宁到海南双飞五日游的价格。
  演出在能容纳十万人的五一体育场。这个带遮阳蓬的巨大体育场确实十分壮观,在整个亚洲也应该是一流的。所谓阿里郎演出,实际上就是大型团体操表演。我们进场时,全场正响起热烈的掌声,原来第一幕已经接近尾声,背景台上出现了一轮巨大的太阳,场地里人们也站成阳光幅射状。
  接下来的一幕一开始阴风四垂,背景台上打出了旧社会朝鲜的悲惨景象,乞丐、孤儿、死尸¨¨¨场中团体操队员也悲天抢地,捶胸顿足。然后,背景台上映射出两条巨大的铁索,一道道闪电劈向索链,场地中,队员们朝着一个方向齐心协力地舞动,做竭尽全力状。突然,铁索断裂,阳光迸发,金日成将军微笑的画像出现在背景台上,整整齐齐坐在两侧看台上的朝鲜人民齐刷刷热烈鼓掌。
  接下来的几幕,分别表现北朝鲜的"苦难的行军",朝鲜人民如青松翠柏屹立在大雪之中;朝鲜的儿童,祖国的未来;朝鲜的农业和畜牧业,一群鸡鸭兔子之类地场地中欢快地跳舞;南北统一;朝鲜的体育;朝鲜的军队,一群军人进行枪刺肉搏表演。
  朝鲜的团体操确实是世界第一,其整齐准确规模庞大编排精心让人叹为观止。旁边的上海人说,上海八运会的团体操,就是请朝鲜人去进行指导的。
  六
  第三天的上午没有什么安排,只有购物一项。然而,平壤的外国人商店确实没有什么可买的。工艺品做工有些粗糙,标价却不低。我想买一枚金日成或者金正日的像章,商店里却没有。我问导游怎么才能得到一枚领袖的像章。
第59节:台湾的N个细节(1)
  导游郑重地说,一般外国人是不能得到领袖像章的。不过,如果你是真心敬爱伟大领袖和伟大的领导者的话,你可以提出申请,如果朝鲜政府审察合格,会派一名部长发给你领袖像章,不过这个周期最快七天,最慢十五天。因此,很遗憾,你没有办法得到领袖的像章。
  真是很遗憾。
  回国的车十一点准时发车。这次随车的是另一个导游,他到新义州接下一个团。一路上和他聊了很久。和他聊起朝鲜历史,他所知道的朝鲜历史名人除了金日成、金正日、金正淑、金九之外,只有檀君和李舜臣。前者是朝鲜始祖,后者是李朝的抗日英雄。关于朝鲜的始祖,这位导游又提出了新的说法。历史上,朝鲜是以五千年的檀君为始祖。但解放后,朝鲜已经成为太阳民族,和以前有了质的不同。太阳民族的始祖是金日成大元帅。因此也可以说朝鲜有两个始祖:传说中的檀君和现实中的金日成大元帅。
  他对中国显然很隔膜。他不知道什么叫英特网,他认为北京只有一个五星级宾馆。他问我是不是被因为工作出色思想先进被建行选派出来到朝鲜参观。
  回去的路上,又和锦州市人大主任坐在了一起。谈起对朝鲜的观感,他一路赞不绝口。这倒不是说给朝鲜导游听的,看得出来他确实很感慨。他一路指着窗外说:你看,人家这农村搞得多整齐,房前房后干干净净,你再看中国,前头一个柴火垛后面一个粪堆。你看平壤市多干净,市民素质多高。这说明人家管理上有一套办法,人家思想统一,劲往一处使。你再想想中国,到处是办证的广告,和人家朝鲜怎么比。虽然人家穷,但人家精神状态好,走路都刷刷的。
  大家纷纷点点称是。
  对"阿里郎"表演他更是叹为观止,认为比奥运会开幕市还要好看。
  朝鲜导游立刻坐到他身边,记下了他的单位和他的话,说要回去汇报。
  台湾的N个细节
  一、摩托车
  2007年3月1日到7日,我应台湾"中国哲学会"的邀请访问台湾。
  到台湾的第一个早晨,是被摩托车的噪音叫醒的。拉开窗帘,不远处是一个十字路口,数十上百辆摩托黑压压地停在人行道后面,骑士们都戴着安全头盔,绿灯一亮,一拧把手,比赛一般齐齐向前射去,马达声震耳欲聋。
  在台湾几天,耳朵里灌满了这种巨大的轰鸣声。台北称摩托为"机车",其数量之多几乎赶得上大陆的自行车,速度极快,与其他车辆并驾齐驱,毫不谦让。
  这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前几个月,广州刚刚通过了"禁摩令",成为大陆又一个禁摩的城市。"禁摩"似乎成了城市发展和进步的象征。可是台北的摩托居然还如此"猖狂"。
  去开会路上,鉴于"机车"影响我的安眠,我热心地向同行的台湾学者、台湾大学的杜教授介绍了大陆的禁摩情况,并问台北市有没有考虑要禁掉?
  杜教授很惊讶,他说,这怎么可以,这是人民的行路权啊!机车是有很多缺点,噪音大,不安全,污染重。但是,它方便,占道少,价格低廉。你考虑过没有,使用机车都是什么人?主要是中低收入者。仅凭这一点就决定它不能被禁掉。因为制定公共政策,要优先考虑弱势群体的利益。你都禁掉了,他们买不起汽车,怎么办?
  二、物价
  台北的物价很贵。
  一"粒"普通的富士苹果30台币,约合人民币7元。芒果一"粒"60元,人民币15元。为了保护果农的利益,这个水果大省的水果可一点也不便宜。连地瓜都16台币一斤,合人民币4元。
  至于其他日用商品的价格,也基本是大陆的三倍左右。一瓶纯净水25台币,约合人民币6元。一碗普通的面条60台币,人民币15元。水饺一"粒"5台币,人民币1元多。书更是贵得离谱,我的《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人民币28元,台湾版的价格是480台币,换成人民币,是120元。
  可是也有一些价格比大陆便宜,比如风景区和博物馆的门票。开完会,政治大学的曾教授驱车带我们去野柳地质公园玩。这里是一片风蚀海岸,处处是磨菇石,风景优美,景观独特,差可比拟为大陆的石林。票价40台币,约合人民币10元。荷兰人在淡水建的"红毛城",也是这个价格。唯一贵一点的,是"故宫博物院",160台币,合人民币40元。不过,相对于台湾每月16000台币(约合4000人民币)的最低工资标准,这个价格也不能算高。
第60节:台湾的N个细节(2)
  风景区和博物馆,是属于所有国民的"公共产品",应该惠及所有国民,特别是其中的"弱势群体"。相比之下,大陆大部分风景区和博物馆的门票,对农民、下岗工人及其他城市低收入者来说,是太高了些。
  为什么台湾的穷人可以享用这些"公共产品"呢?同行的台湾教授说,原因很简单,在台湾,一个人再穷,他也和那些亿万富翁一样,拥有一张选票。这个答案也许过于简单化了,也算聊备一说吧。
  三、一切向钱看
  在野柳地质公园游玩,印象最深的是诺大个风景区,居然没有一个卖旅游纪念品的摊子,也没有一个流动小贩。没有人来向你兜售纪念品,没有人来拉你照像,纠缠你骑沙地摩托车……你所看到的,只有清可见底的海水,天工造化的奇石,你能听到的,只有天风、海涛。整个海滩安静惬意。
  在台北至高雄的火车上,四个小时的车程中,卖食品的小车只来过一次。
  在台北和高雄机场的候机厅里,商店、咖啡厅的密度要远远小于北京机场。
  三月六日,我乘火车从台北去高雄。去火车站前,我背着沉重的大包,先去超市买了水,又到街上买了"便当"(盒饭)。按照我的大陆经验,这些东西进了车站就要翻倍。等到了车站,我惊讶地发现,站内的物价居然一点也不比超市贵。上了车,巡回手推车上的"便当"也和外面是同一价格。我平生第一次知道,原来火车站里的东西,是可以和外面一样便宜的。
  钱是好东西。然而,钱可以,也应该挣得优雅些。当"一切向钱看"的口号公然在所有场合喧嚣,当"市场原则"冲决一切罗网,甚至冲决基本社会正义,当为了一点点小钱,人们急赤白脸,你抢我夺时,这个时代是不是就显得过于粗鄙、浮躁、冷漠?
  四、人文关怀
  登上香港到台北的飞机,在入口处取了两份台湾报纸:中国时报和联合报。
  打开报纸,首先看到的不是政治新闻,两份报纸的头题不约而同:"多吃维生素可能致死"。
  在台北捷运站(地铁站)坐电梯,电梯上方的电视里播放的广告不是洗发水和减肥药,而是这样的内容:老人小孩上街,要穿明亮衣服(这样会降低交通事故率)。老人安心,全家放心。配合着动画提示和一家台湾人灿烂的笑脸。
  在台北街边,有时会看到警察局帖出的招帖画,用漫画的形式告诉你如何防止街头的诈骗者。
  在捷运站月台候车时,队伍面前,有一个屏幕,上面显示着下一班车的目的地,以及还有多少秒到站。这样准确的告知让旅行者很安心。
  在台北火车站买去高雄的车票,意外地收到两张票。一大一小。问旁边的人,这张小票是做什么用的?回答是,如果你上车想睡觉,可以把这张小票插在前排椅背上。这样,乘务员在查票时就不用叫醒你了。
  五、文明素质
  包括我在内的几位大陆学者,不约而同地遇到了同样的问题:
  第一次过马路时,看不见对面的红灯,只要路口无人无车就要往前冲。直到旁边的同行者提醒,才看到那么多人齐刷刷地站在白线后等着。
  第一次出席欢迎宴会,拿起筷子就夹菜。吃了几口之后,才发现别人都是用菜盘中的公筷和公勺来取菜的。
  第一次在台湾坐电梯,很自然地挑人少的左侧站立。站了一会儿,才发现不对劲。原来,这里的人都自觉地按提示,站在右侧,把左侧留给有急事的人通行。
  ……
  其实,这些都是常识。只不过这些常识因为"无用"而被忘记了。
  在台湾,有无数细节折射着人们的文明素质:
  火车车厢里,提示牌上滚动着这样的提示:在火车上请把手机调到振动,谈话请小声,以免影响他人休息。
  如果你向一位女孩问路,她会马上向你展示温婉的笑容。如果你不小心碰到了他人,总上他先转过来对你说"对不起"。
  台北市政府那一站的十字路口,有一个残疾人,被人用手推车推着,兜售手帕纸。有时,他会很不礼貌地从背后用手里的纸条捅你。但是很少有人对他怒目相加,大部分人都会微笑着对他说,对不起,我不需要,谢谢。
第61节:台湾的N个细节(3)
  六、和气生财
  因为被摩托车吵醒,我去找招待所的管理员,一个五十多岁的很瘦的女人。
  她检查了一下我的房间,发现上面有一个小窗没有关严。她奋勇地踩着桌子椅子上去关好,然后不停地对我说对不起对不起。
  第二天早上,她特意跑到我的房间来问昨晚休息得怎么样,我说很好,她冷不防地给我鞠了个九十度的躬,连声说,谢谢您!昨天实在对不起了!
  以后每天遇到我,她都会问我休息得怎么样,然后给我鞠上一躬,弄得我十分地不适应。
  台北的大部分商家,从商场到小吃摊,在接到付款后都会向你道声谢谢。找你零钱时,许多人都是用双手奉还。
  在台湾宾馆住宿,退房的时候,是没有"查房"这一环节的。
  七、传统节日
  这次去台湾,我留心的一个重点是观察"传统文化"在台湾的留存情况。
  三月四日是元宵节,这一天,台北街头非常热闹。台北市举行了规模盛大的灯会,许多文艺团体上街表演。锣鼓喧天,人来人往,人山人海。看当天的电视,高雄也举行了灯会,陈水扁出席开幕仪式。南部的一个城市还燃放长达十三公里的鞭炮,创造了一个吉尼斯纪录。
  当天中午,我们在野柳。正好遇到野柳举行"迎神轿"活动。十几个穿着传统中式服装的男子,抬着一座打扮着花花绿绿的轿子,上面坐着一个金面的神像,一路吹吹打打,向海边进发。同行的台湾学者说,这是"迎神赛会",与其他地方的迎神赛会不同的是,这个神轿,要由四个人抬着,在海里游上一圈。
  在地质公园参观时,恰好遇上当地渔民举行"开渔仪式"。十数艘渔船在海面上兜着圈子,并且不停燃放烟花爆竹,以祈祷今年渔业丰收。
  在台湾,清明、端午、中秋,都会放假一天。虽然没有赶上其他节日,但仅据元宵节的观感来看,台湾的传统节日味道确实很浓。
  台湾是一个"温良恭俭让"的社会。"温良恭俭让"应该是我们传统的一部分。在大陆,我到访过一些原本文化发达,因交通形势改变而衰落的小乡镇。比如以前的西塘,乌镇,福建的永定,山西的几个小县城。这些地方的人都有一个普遍的特点,就是待人和气,温文有礼,客套十足。到了台湾,感觉也是如此。和台湾人说话,是是是,对对对,对不起,谢谢不离口。台湾人的文明素质较高,不仅是现代化的结果,也是"民族传统"传承的结果:其实,我们的祖先们从来没有像我们这代人这样鄙俗、冷漠、无知、"一切向钱看"。
  保护传统文化,是台湾文化政策的核心部分。
  做为一个政党,国民党是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为已任的。
  孙中山在与第三国际驻中国代表马林的谈话时强调,"中国有一道统,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相继不绝。我的思想基础就是这个道统。我的革命就是继承这个正统思想而发扬光大"。
  1952年,从大陆溃退台岛后的国民党,把"保卫中国文化","实行民主宪政","平均社会财富"作为所谓"复兴基地"建设的工作重点。其中,"保卫中国文化",又因为扫除台湾岛上日式教育文化遗存的需要和大陆文化大革命的刺激而愈为台当局所重视。当然,这一切者是在"一个政党,一个领袖"的专制政体下实施。蒋介石的手段不外乎新生活运动的那老一套。蒋介石时代,自小学至大专院校,均讲授《生活与伦理》、《中国文化基本教材》及《国民思想》等课程,冀使中国文化和道德"得以生根阐扬"。
  虽然民进党执政后,学校教育中"中华文化"的内容有所减少,但还是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我住的地方旁边,就是"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的图书馆。我曾经专程去查阅过台湾的中小学教材。在高中阶段,台湾的学生课本里有六册"中国文化基本教材"。书前的编辑大意说,此教材的目的,"在于陶铸高中学生优雅之气质,高尚之品德,并启导人生意义,宏扬中华文化。"一、二、三册是伦语选读,四、五册是孟子选读,第六册则是大学、中庸讲读。这一套书,基本上涵盖了"四书"的所有主要内容。这次开会,与会台湾学者中,也以研究探讨中国传统"心性之学"的居多。
第62节:台湾的N个细节(4)
  八、迷信
  传统文化留存的另一个重要表征,是"迷信盛行"。
  台湾的电视台,有一百多家。节目形形色色,无所不有。
  跳到一个频道,叫山水台。节目名"奇门遁甲断天机"。
  一位女观众打电话进来,说自己的老公有了外遇,怎么办?
  屏幕上的"老师"说,那你就要"斩桃花","造合和"。
  "斩桃花"不能乱来。那些书上说的招术,比如说,把自己的月经偷偷放进老公的饭里让他吃下去,这样的方法,是不能乱用的,必须在有老师指导下用才管用。我教你一个简单的方法:
  你先生用手帕吗?不用啊?那么你买一条给他用。他用了一百八十天后,你把他的手帕和你的四个角系在一起,放在他的枕头下,就可以了。
  至于造合和,你到寺院里找那些会密咒的法师,他们都会做。
  又跳到另一个台,主持人正在那里大谈风水。说他三年前在一个舞会上遇到巨商王又曾。那时候王又曾红光满面,身体很好。可是现在犯了事,被追捕,身体也垮了,为什么呢?因为他的祖坟出了问题。
  原来,王又曾家的祖坟风水很好,是"麒麟金龟穴",非常非常好。可是,前几年,那里建了一个电塔,一下子,王就倒运了。
  第二天开会时,我和台大一位副教授聊起这个话题。我说你信风水吗?他说,我信。风水里其实包含着很多道理的,不过你要深入研究,才能有心得。电视上许多是胡说八道的。
  据说,台北的101大楼的设计中处处体现着风水原理。101的大门开在信义路上,这个方位"左青龙、右白虎、后有靠"。楼体八个倒梯形方块的设计原型來自中国的"鼎",是风水中的"聚宝盆"的隐喻。
  后来到哲学系二楼,参观他们的研究室。在公用书架上,插满了《因果报应之理论与事实》、《甘露法雨》、《新紫微斗数》、《新手相术》之类的书。在"无神论"教育下成长起来的我,看着这些书名,总有些惊心动魄之感。
  台大的那位副教授说,台湾佛与道两家特别流行。信佛的人,占台湾总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五。而信基督教的人,不过百分之三。
  在台湾的行程中,寺庙是最频繁出现的景观。几乎每个镇上,都会有一座大庙。在台北市的低收入者聚居区,"开庙如开店",庙堂和商店一样,开在门市里,招牌上写着什么"姜王庙"、"王母娘娘庙"、"同玄宫"……门前放着一个大大的香炉。同行的台湾学者说,许多庙,供的都是乱七八糟的"新神"。比如,这一带有一个人死了,后人梦中遇到他指点什么事,很灵验,一传十十传百,很多人就信奉起来,给他盖一个庙。这些庙,现在许多演变成了非法敛财的地方。
  九、电视政治
  在其他场合,台湾人都是那么"温良恭俭让",女人说话嗲兮兮,男人都有点娘娘腔,文明得有些"文弱"。只有在有关政治的论坛上,火药味实足。
  台湾的电视乏善可陈。那些滥得不行的综艺类节目对大陆人来讲一点也不新鲜。因此每晚只好锁定在政治类的节目上,听台湾人在电视上唇枪舌剑。
  好在这样的节目不少。在台湾的那几天,正好赶上"中正纪念堂"改名。四五个频道长篇大论地讨论这个话题。有一个频道的节目名就是"有钱改名,无钱为学生提供营养餐",意思是说,民进党在台湾开展的正名运动,浪费许多台币,却没有什么实际意义。请的来宾中,四分之三的人都是反对改名的,只有四分之一的人支持。反对派呈一面倒的压倒之势,对在坐的民进党政策会副执行长极尽嘻怒笑骂之能事。这位副执行长连话都抢不到,十分可怜。
  这位副执行长好容易抢到发言机会。他说,要把"蒋庙"改掉,是因为这是一座象征"威权政治"的建筑,建筑理念充满专制精神。
  旁边的一位民意代表马上拦住说:"胡说!现在的'总统府'不也是威权政治的建筑吗,要知道,那是日本总督府啊,为什么陈水扁还住在那里?还有台北的许许多多建筑,这个部那个部,不都是威权时期建的吗?你们都要改名吗?你们这样做,到底是为了转型正义,为了台湾前途,还是为了台独?"
第63节:台湾的N个细节(5)
  那个戴眼镜的民进党说:"所有这些威权时期的建筑,都应该改名。因此,党内的主流意见,是迁都,迁到中南部去,把台北的老建筑进行统一规划,取消它们的政治功能,代以文化旅游功能。"
  民意代表又打断他:"纯粹放屁!迁都?迁到中南部?这明显是为了选举。中南部是你们的票仓,你们提出这个建议,不过是为了讨中南部的好。你们只说中南部,让每一个中南部的人都感觉他们有希望成为首都人。中南部有那么多城市,为什么不明确说要迁哪一个?"
  打进来的电话也多是反对改名的。有一个观众说:"你们要拆蒋介石的庙。请问,如果不是蒋介石来台湾,是毛泽东来台湾,有你们民进党吗?"
  那个民进党回答说:"为什么总要别人来呢?为什么不是我们台湾人自己管自己呢?"
  又有观众打电话进来说:"如果不是蒋介石带来那么多美元来,台湾的经济能发展得起来吗?蒋介石也不是一点好事没做嘛!你们是数典忘祖!"
  看台湾的政治类节目,一言以敝之,就是"百无禁忌",谈什么都可以,怎么谈都可以。越是老百姓,越是民意代表,越是要骂人。越是骂,越是激烈,越出惊人之言,就越受欢迎。
  估计台湾人的这种政论风格还会继续一段时间。从长时间的威权统治下解脱出来,物极必反的"反威权"的心态正盛。长时间不许开口后,"嘴瘾"现在正浓。这也是台湾议会打架风盛行,"政治乱象"不断的一个原因吧!
  十、陈水扁和马英九
  在台北,我遇到的学者对陈水扁都没有好感。人们普遍认为,他不过是一个权力狂,为了谋取选票不择手段。
  不过,在高雄,到火车站接我的司机却激烈地为陈水扁辩护。这位司机说,所谓陈水扁的贪腐案,性质和马英九的特支费案是一样的,都是制度上出的问题。在这些特别经费,大家原来都误以为是津贴性质的,所以才会用于个人消费上。
  谈到礼券案,他说,礼尚往来嘛,朋友要送陈淑真东西,又不知道她喜欢什么,就送些礼券啦。
  我问他,陈水扁任内,经济发展乏善可陈,民生领域问题很多,这总是他的败笔吧?
  他说,经济问题啊,他有许多想法,做不到啊!国民党在国会和他捣乱啊!
  我说,国民党控制国会,是陈水扁第二个任期内的事。第一个任期,国会是听他的啊!
  司机想了想,说,陈水扁刚上台那阵,基层权力还不在民进党手里,他想做事,做不了啊!
  似乎陈水扁毫无过错,所有的问题,都是环境和他人造成的。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深绿的典型心态。
  台湾的政治地图是北蓝南绿。收入高、教育高的人集中于北部,他们认为国民党是一个有执政经验的成熟大党,而民进党从上层到下层,素质都很差,除了搞选举,一无所能。一位教授曾这样和我说:"陈水扁,不过就是一个本科生嘛!"
  "两低一高"的农民、"本省人",南部居多。"年龄高,学历低,收入低",他们是民进党的主要支持者。他们坚定地认为,民进党是从民众中出来的,是和民众心连心的。他们认为,台湾的困境,都是因为大陆的"打压"才造成的。民进党要搞台独,要制宪,都是基于"台湾人"的根本利益。而那些国民党的外省领袖,关键时刻,是有可能"出卖台湾"的。
  政大的一位教授曾不屑地说:"民进党执政这么些年,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最受伤害的就是支持民进党的人。可是,他们还是听信陈水扁的。为什么?因为他们没长脑子,没有分辨利害的理性,只会受意识形态催眠。"
  民进党搞民粹主义,搞族群分裂,尽显民主的弱点与漏洞,这是我接触的台湾学者对台湾式民主的普遍看法。谁掌握了用意识形态迷惑老百姓的技巧,谁就可以获胜。他们说,这种让人无可奈何的"台湾式的民主"让他们对政治不想过问。然而,即使如此,他们也认为,民主毕竟也有收获。毕竟,一切都被放在了阳光下。毕竟,他们相信,台湾人交了学费后,总会明白过来。一个成熟的民主社会的运作,是要付出时间和代价的。
  出乎我的意料的是,台湾的学者大多数对以清廉自持的马英九也没有什么好感。政大的那位教授就说,马英九才具平平。如果做一个大学教授,或者是一个律师,会做得很好。可是搞政治,他缺乏魄力,也缺乏手腕。台湾需要的是蒋经国那样有大心胸的领导人。至于王金平,只不过是一个政客,而不是政治家。
  另一位学者则说得更极端。他说,国民党是一个带有浓厚封建气息的政党,他们的领导人,是要靠上一代提拔的。马英九就是这样被提拔上来的。这样一个政党,是期待圣人贤王的,马英九就是要做这样的道德领袖。其实,一个民主社会,是不需要道德领袖的。谁也不可能做一个完人。
首页 上一页 共3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