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中国人的性格历程

_2 张宏杰 (现代)
  尹保云在《韩国的现代化道路》中这样描述古代朝鲜社会:
  封建主义的束缚下,广大人民一直处在极端落后愚昧的状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散漫的、糊口水平的农业社会生活。同旧中国的广大人口一样,他们习惯于儒教的传统的统治方式,重人情,讲关系,不重法律,不讲原则。老百姓习惯给官送礼,请官吃喝,搞好关系,遇到问题也可以通融。官也习惯于吃喝和受贿,在酒席桌上变卖国家的原则。只要在官府找到靠山,日子就好过得多,税收也可以减免。即使触动了刑律也可以买通官府而得到宽大处理。
  仅仅读这一段描写,你能分出它是中国还是韩国吗?
  然而在如此多的相同之下,却隐藏着一些微妙的不同。
  (二)
  韩国人和中国人最大的不同就是一刚一柔。
  中国国土广袤,气候变化很大,东西南北的民性本也有万种差别。千百年来,由于不断迁移融合,逐渐形成了宽容和平,随遇而安的统一性格。
  朝鲜国土面积狭小,只相当于中国一省,地理环境比中国还要封闭,几千年来逐渐形成了单一民族。由于地理接壤,朝鲜人的性格气质与中国东北人相近,都是粗朴豪爽,刚强不屈,并且由于半岛和山区的封闭性,朝鲜人形成了特有的固执坚定。
  中国历史上经历了很多变故,有过很多次的逆来顺受。所以,中国人经验丰富,深通妥协的智慧,善于随机应变,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
  朝鲜自古与外界交往不多,历史简单得一张纸就可以写尽,所以民族性格中保留了许多上古遗风,血液里还残存着游牧于阿尔泰山时代的凶悍野性。
  从汉末到清末的两千年间,朝鲜屡遭外族入侵,但却从来没有接受过异族的全面直接统治。他们在危险和挑战面前总是毫不犹豫地选择直接抗争,并且总是从自己的倔强刚强中得到回报。公元612年,好大喜功的隋炀帝率领水陆两部共130多万人浩浩荡荡远征朝鲜。这个数字几乎和当时的朝鲜全国人口差不多了。当时,隋朝正值全盛,四夷宾服,汉朝版图全部恢复,只有这个小小的朝鲜还没有屈服,以如此巨大的兵力来征讨此弹丸之地,每个隋朝人都认为易如反掌。如果按照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朝鲜人的最佳选择当然是俯首称臣。然而朝鲜人却不懂什么叫"识时务者为俊杰",他们选择了"以卵击石",并且居然凭借难以置信的顽强,硬是在辽东城和平壤城前挡住了隋军,隋军损失惨重,大败而回。
  隋炀帝恼羞成怒,他倾全国之力,再三再四挥兵东指,然而,还是不能深入朝鲜一步。隋朝因为远征朝鲜而耗尽国力,不久灭亡。
  时隔二十年,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唐太宗又率兵来到平壤城下。他不相信朝鲜人像传说中的那样顽强,他认为隋朝的失败是因为隋炀帝的无能。这个十八岁起兵所向无敌的皇帝希望自己为中国挽回面子。然而,同样是三次远征,同样是三次惨败。
  朝鲜人就像一把没有弯折过的钢刀,一次次的反抗像一次次淬火,结果是使这把刀越来越锋利。面对外族,他们没有中国人这样深刻的屈辱记忆和心理伤害。所以他们不懂什么叫"屈服"、"隐忍"、"大度"、"圆融"。他们只知道"以血还血"、"以牙还牙"。虽然经过了千年死气沉沉的封建统治,他们的血性并没有消磨,他们的骨头一如既往的硬。当他们在二十世纪醒过来之后,这种刚健立刻化为经济建设中的奋斗精神,化为体育场上的拼搏意识,化为国际交往中的强硬不屈。
第27节:我们应该向韩国人学习什么(18)
  (三)
  韩国人和中国人另一个本质上的区别是一个认真一个不认真。
  几千年来,中国的经济文化一直领先于朝鲜。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文化普及,经济发达,社会流动性大,人际之间的竞争也就非常激烈,中国人在这种磨练中变得越来越精明。而朝鲜社会长期经济十分落后,文化也不普及,普通百姓长期处于闭目塞听状态,所以社会成员受中国文化的负面影响也较小。正像中国边远地区的人们通常都比较淳朴自然一样,朝鲜人身上也保留了更多的自然本性。
  中国人的信仰可虚可实,可进可退。在号召和呼吁时,是堂皇正大的礼义纲常,然而在处理实际问题时,又常常迂回前进,紧贴利益。在中国,能够通达权变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人物。历代伟大的君主或者杰出的大臣都是深通阴阳两道的人物,他们一手紧握道义,一手紧握利益,两手都抓,两手都硬,进退自如,功成名就。在中国,真正严格信奉儒学的只有读书时的知识分子和道学家。读书人一旦走入社会,就学会了"变通",不再做书呆子;而道学家则历来是被人嘲笑的对象,"道学"两个字成了骂人的代名词。至于普通百姓,则从来没有理会过那些天理人欲的大道理,他们更多是遵照习俗活着。
  韩国人祭孔图
  而朝鲜人则远比中国人心实。他们不懂什么叫融合、迁就。朝鲜佛教远不如中日两国发达,因为朝鲜士人既然接受了儒学就要彻底放弃佛教。在儒学传入朝鲜后,儒教与佛教之间发生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激烈斗争,把佛教彻底赶出了意识形态领域。韩国学者黄秉泰称韩国的儒学类同于"原教旨主义者",坚持学说的绝对纯洁,毫不走样。黄秉泰说:"由于继承了朱熹理学这一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文化体系,韩国儒学一直忠实地搬用它,并严格地奉行它。""它的目的不是满足韩国社会制度和人民的文化需要,而是要求韩国社会制度和人民必须遵循的永恒而又普遍的道德、政治准则。""韩国的理学虽然来自中国,但它却比中国的理学更为周密、更为正统。"古代朝鲜的读书人普遍都"认死理"、"读死书"。他们紧抱朱子学说的教条不放,并且贯彻到日常生活中,一举一动都到书上查根据。在他们的带动下,程朱理学在朝鲜被世俗化了,成了普通百姓的生活准则。现代儒学家杜维明教授指出:"另一有趣的现象是儒家传统的民间化","韩国人说韩国是儒学的母国,不能说完全没有根据。"
  (四)
  韩国人和中国人的第三点不同是一个急躁一个从容。
  韩国人的褊急性格是举世闻名的。到了韩国,你会发现韩国人最常用的口头语是"快点快点"。韩国人什么都快,走路快,开车快,经济发展快,当然盖好的大楼有时候倒的也快。韩国人的最大缺点是没有耐性,考虑问题容易偏激片面。
  而中国人的慢性子也是闻名遐迩。在中国,政府官员的首要素质就是"成熟稳重",什么事都要"研究研究"。中国人看问题最讲究全面辩证,四平八稳。麦喜温说:"中国人的另一个长处是悠然的态度。中国人来访时,无论让他怎么等,他都不会生气。神经麻木、悠然和韧性的结果使中国人总能达到目的。中国人认为发火是白耗体力。"
  形成这种反差的原因同样在于地理和历史。由于面积小人口少,朝鲜作为一个国家,反应能够相当迅速。一片云彩过来,全朝鲜都要下雨;国王的命令,第二天就能得到回应。由于历史简单,文化较浅,对挫折的记忆不深,朝鲜人也很少有中国人那样患得患失心理。
  而中国的体积使它的动作不能不缓慢悠然。这就像一只大象,再怎么敏捷,看上去也是笨头笨脑。在资讯时代以前,一个消息从中国一端传到另一端,往往需要数个月甚至半年的时间。皇帝的命令,即使是十万火急,用六百里快马日夜兼程地传递,等到了目的地,也可能成了明日黄花。中国太大,情况太复杂,任何一项措施,慎之又慎,否则很可能覆水难收。庄子在几千年前就对此有明确的见解,他说,"治大国若烹小鲜"。意思是一个体积庞大的国家经不起折腾,否则就会像煎小鱼一样,翻腾几下,这条小鱼就碎了。
第28节:我们应该向韩国人学习什么(19)
  由于这种庞大,使得历代中国政治家的大脑不堪重负。于是,他们选择了偷懒的办法,什么事都一刀切,什么事都按旧例来。遇到矛盾的最佳选择就是搁置起来,不予处理。于是问题越来越多,制度越来越畸形。黄仁宇老先生一再痛切中国没能实行"数目字上的管理",其实就是由于手工时代,"数目字上的管理"根本无法应付中国的巨大和复杂。所以,科学理性的管理最终在西欧小国而不是中国这样的大国发芽发展起来,并且在韩国这样的小国被迅速应用,而中国至今仍然不得不借助一刀切的老法宝。由此也可以得出结论,中国的停滞,中国人的工具理性缺失,中国人缺乏时间观念和忽视精确,都与中国的体积密切相关。从这个角度,我们也可以更清楚地看到秦始皇统一中国的丰功伟绩的另一面。
  (五)
  由于以上几点原因,韩国人和中国人相比,恰比少年之于老人。
  中国人习惯喝茶,越烫越好,一壶茶可以消磨一个下午。韩国人没有喝茶的习惯,他们喜欢喝凉水,即使是大冬天,也是一扬脖子,咕咚咕咚灌下去。
  中国曾经大富大贵过,也曾经几度败落;中国有过长时期的天下太平,也有过记不清的暴政、混乱、灾难。在漫长的历史中,所有可能发生的事情都在中国发生了。中国人实在是世界上最见多识广的民族,所以他们也积累了最丰富的生存智慧。中国太老了,他退尽了火气,磨光了锐气,一切都不相信,一切都别太认真,一切都慢慢来,一切都四平八稳,全面辩证,水来土掩,兵来将挡。
  而韩国人则如同一个未经多少世事的少年人,还没有被世事磨去棱角,还没有失去自信的能力。他血气方刚,身手敏捷。
  西方炮舰的重击惊醒了睡梦中的中国。屡遭重创之后的中国慢慢清醒,开始了自强过程。由于头脑长久不用,关节锈得太死,一生积习太深,所以自强的过程异常艰难痛苦。在迫人而来的形势面前,中国的举动显得过于迟钝,软弱无力并且犹豫不绝。他时时刻刻摆不脱过去的经验束缚,动不动就习惯性地想走老路。在一再的打击下,他彻底丧失了自信,从原来的极刚愎顽固一变而为极懦弱自卑。他环顾自己家里,觉得样样不顺眼,处处不如人。于是把自己的旧家底起名叫"四旧",一把火烧光,一点点地搬进西方家具。可是由于房屋格局和西方不同,洋式家具怎么也放不下。于是"对付"的老本能又发挥作用,折掉一条腿或者去掉一扇门,甚至把电冰箱当成大衣柜使,弄得不伦不类,还起名叫"中国特色"。
  环顾整个世界历史,没有哪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比老大中国更曲折、更艰难、更痛苦。一百多年来,我们一直认定文化是罪魁祸首,一再为选择什么样的新文化而不断争吵,长期陷入主义之争的泥塘而不能自拔。老祖宗流传下来的儒教文化和优良传统,被我们当成"封建"扔得差不多了;然而几千年形成的顽固积习,直到现在仍然沉重地压在中国人身上。这一事实让我们再一次看清,"文化"和"民族性"并不是完全一致的。"文化"是一种观念,而"民族性"则是一种习惯,一种更多属于下意识的东西。就像挖鼻孔一样,观念上明知不雅,可有时手指不知不觉就循着快感伸了进去。
  在1840年中国惊醒的那一刻,朝鲜还在中国的身边睡大觉。中国都开始洋务运动了,朝鲜人还没有醒。直到被日本人吞并了,韩国人才猛醒过来。
  当危机到来的时候,老人和少年的反应当然不同。
  韩国人强烈的自尊心受到了强烈的刺激,刚刚经受的耻辱像火一样每分每秒都在烧灼着他。急躁的性格让他匆匆忙忙地踏上了现代化之路。
  由于政治环境和急切性格,韩国人幸运地没有陷入"主义"之争,他们另辟蹊径,务实地选择了经济发展这条道路。
  韩国人的顽强和刚烈在经济发展中表现出来。他在现代化过程中用极大的意志力去克服几千年养成的惰性,以"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今后种种譬如今日生"的决绝去改变自己旧日的生活习惯。他说到做到,雷厉风行。
第29节:我们应该向韩国人学习什么(20)
  1961年,朴正熙发动政变,闪电般地夺取了政权,用铁腕结束了韩国独立后十多年间的政治软弱和社会混乱。朴正熙给韩国政府注入了一种强烈的军人气质。他推行"更生"政策,对腐败的旧政府进行了一次大清洗,使大批年轻军人掌握了政权。在此后十多年间,他一次又一次掀起反腐败运动,禁止官员们喝咖啡、跳舞、听日本音乐。他一次又一次数量惊人地清洗哪怕有轻微腐败的官员,用专制手段建立了一支唯意志力和清教徒精神的官员队伍。
  在其他后发展国家,腐败的集权官僚队伍都是社会进步的最顽固障碍。而朴正熙却借用了韩国社会根深蒂固的权威主义传统,用官僚集权专制,把全国组织成了一支发展经济的军队。韩国人的服从意识、秩序意识、集体意识、等级意识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韩国公司都有点像军事化组织,要求雇员剪短头发,穿灰色制服,左胸口袋上写着姓名标志,还使用许多军事术语式口号,如"工业战士、边建设边战斗"、"出口战"、"占领100亿美元出口高地"等。企业家把员工的思想统一起来,使他们像孝敬父母一样忠于公司,使他们能忍受恶劣的条件,在低收入情况下加班加点。
  韩国人的急性子和勤奋是经济发展的内燃机。1960年以前,韩国人曾经被认为是一个懒惰的民族。然而现在,韩国人以一种完全不同的风貌出现在世界面前。韩国人的步速世界第一,比香港、东京还要快。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普通的韩国人都自愿加班加点工作,不要加班费。结果,仅仅几十年,韩国就成长为一个经济巨人,由世界上最穷的国家变成第十一个经济大国。
  韩国人的认真专注,一丝不苟,使他们在学习西方过程中从不应付苟且,而是做就要做到最好。十几年前还有许多经济学家嘲笑韩国的汽车想打入美国的想法。而今天韩国的汽车产量超过百万辆,大宇集团的汽车就定下目标每年45万辆出口到美国。韩国手机起步很晚,然而短短几年,三星手机就在世界手机市场占据领先位置。
  经济发展所收获的并不仅仅是物质财富,更重要的是造成了社会结构的变化。朴正熙用铁腕手段去打击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对整个政治体系进行彻底的改造。官僚机构由过去抑制社会活力的工具变为服务于经济发展的现代型管理机构。改变了"官本位"、崇尚"主义"、"空想"的社会风气,创造出尊重科学、理性和个性以及重视实利的社会精神气质。
  随着教育的普及,韩国人的参政意识、参政能力大幅度提高。他们用韩国人特有的不屈不挠精神去争取民主,为了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昌盛大声呼号。虽然人口比中国少很多,在争取民主的过程中,他们流的血却是中国的许多倍。在学生运动和示威游行中,即使面对比自己强大数倍的军警和强烈的催泪瓦斯,人们仍然猛冲而不会退却。经过民众的牺牲和一些开明的政治领袖的顺应潮流,使韩国幸运地比较顺利地由权威型政治转变成了民主政治。
  社会进步使韩国人的精神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1960年代以前,韩国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韩国人也是世界上最被人瞧不起的民族。梁启超在《朝鲜灭亡之原因》中甚至把朝鲜亡国归因于朝鲜人的国民性。他认为朝鲜人是个爱说空话、窝里斗比中国还严重、厚颜无耻、性格阴险、贪图安逸的民族。
  韩国人自己也承认民族性存在着致命缺陷。朴正熙上台的宣言中,就直言不讳地指出了韩国人的缺点:
  缺乏独立精神、懒惰和不劳而获的愿望、缺乏开创精神、缺乏进取精神、可恶的自私自利、荣誉感的缺乏、缺乏良好的判断力。
  他举出"人民的缺点如逍遥自在、趋炎附势、游手好闲、奴才主义,以及依赖别人的恶习"。
  他宣布:"我们的革命的最终目的是消灭我们的祖先留下的不幸的遗产:相互憎恨和宗派主义、浪费、混乱、懒惰、不诚实。"
  现在,我们可以看到,朴正熙的目的大部分都已经达到了。韩国人现在在世界上以团结、民族主义、勤奋好强、整洁、认真而闻名。
第30节:我们应该向韩国人学习什么(21)
  从厕所的变化看改造民族性
  (一)
  厕所是个被谈烂了的题目。外国人谈,中国人也谈,出国回来的中国人更要谈。在某种意义上,已经出现了一种"比较厕所学",厕所被当成了中西文明的一个文化表征。有人从北京人早上边排队上厕所边聊天解读东方的日常生活伦理,有人从中国公厕的开放性解读中国人的集体主义意识,有人从中外厕所的外表差距解读中外文化的"象征意识"和"实用意识"的差别。
  近几年来,到韩国旅游的中国人越来越多,谈韩国厕所的人也越来越多。几乎每篇访韩游记中都要提一提韩国的"化妆间"。2000年一位游客在游记中写道:
  汉城的公共设施很完备,最感慨的是公厕。不要说宾馆饭店的厕所,就是小到只有几张餐桌的小店其厕所都十分干净。我没有见过有收费的厕所,但所有公厕都提供卫生纸洗手设备和镜子,大单位的厕所还有供残疾人用的专位,设计得十分周到。相比之下我们许多公众场所的厕所简直令人可怕。人家那把厕所称为化妆间,真是名符其实,我在那总能看到韩国妇女在镜前描眉画目。
  厕所在这里成了衡量中韩差距的一把尺子。不少去过韩国的人都说,"韩国人是出了名的爱干净","韩国人是个极重整洁的民族"。"韩国人连扫大街的都非常干净"。自然而然,厕所被提升到了民族性的高度进行解读。
  厕所确实是中国人自卑的原因之一。外国人到过中国,印象最深的除了长城、故宫的辉煌,也许就是中式厕所的恶臭了。不少老外把对中国厕所的印象形诸文字,许多次地被《参考消息》转载回来,让中国人无地自容又无可置辩。
  正因为厕所作为一个事物之小,之不重要,所以才最有力地说明了"中国处处不如人",说明了"中国人素质低",这个小小事物雄辩地定义了中国的落后,给中国人的自卑感提供了一个最直观的依据。厕所成了一个隐喻,从厕所出发,我们可以引申到中国人随地吐痰,中国城市脏乱差,可以引申到中国人不遵守交通秩序、没有公德心,甚至可以引申到水土流失,环境破坏,引申到假货横行,贪污腐败……似乎"厕所"是民族性的最佳解读角度。结论大致是,只有当中国文化的"总病根"被彻底挖出斩断,中国人改变了"民族性",中国的厕所才能彻底没有臭味。
  (二)
  厕所确实具有极强的象征力。
  一百年前,中日韩三国农村的厕所处于同一水平。都是在地上挖一个坑,上面放两块木板。
  一百年后,日本人发明了一种新式便器,便后它会自动喷出温水把人的屁股冲洗干净,然后再进行烘干。日本人的厕所简直跟闺房一样,里面不仅芳香扑鼻,还像工艺展览室一样放置着各种花束等装饰品。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韩国开始在厕所里采用水冲设备。经过几十年发展,已经接近于日本厕所的卫生水平。而且,韩国人还独出心裁,把厕所的名字改为化妆室,引起中国人的阵阵惊慕。农村经过新村运动,也基本都用上了现代化厕所,不过,在边远地区,个别地方还在使用旱厕。
  而在中国,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许多高级厕所比日韩还要豪华。但是,在广大农村,基本上还是和一百年前一样,没有丝毫变化。
  在这里,厕所反映出同是东亚文化圈三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不同速度。
  (三)
  其实,如果我们把视野再放宽一点,我们就会发现,厕所比较学会得出另一种结论。
  清乾隆四十五年六月,一支朝鲜使臣队伍从平壤出发,奔赴承德,代表国王去祝贺乾隆皇帝七十大寿。行走在队伍中的一个叫朴趾源的读书人使这次出使被历史记住。秀才朴趾源文笔优美,学识丰富。他对文化母国中国充满了兴趣。回国后,他把所见所闻写成了《热河日记》一书。这本书从一个朝鲜人的视角,观察了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
  《热河日记》的心态和现在出游欧美日本的中国游客的心态惊人地相似。那就是毫无保留地赞美他所遇到的一切。在朴趾源的眼里,当时的中国就如同现在的美国和日本,先进发达得无以复加。
第31节:我们应该向韩国人学习什么(22)
  刚刚跨出国门,朴趾源就对边境对面的中国城镇大加羡慕。"屋脊穹崇,门户整齐,街巷平直。两沿若引绳然,墙垣皆砖筑。乘车及载车纵横道中,摆列器皿皆画瓷,已见其制度绝无村野气。"
  穿着麻质服装的传统家庭样式。
  朴趾源突然心情大坏,竟想立刻转身回国。"忽然意沮,直欲自此径还,不觉腹背沸烘"。原来,他受不了中国的先进与落后的朝鲜的巨大反差。"此妒心也"。他怕自己再继续前行,会更为自己国家的落后而痛心。他知道,他所看到的不过是中国的一个边境小镇,"天下之东尽头",再往前,让他惊讶的东西会更多。
  路上遇到普通农家,也要赞美一番:"周视铺置,皆整饬端方,无一事苟且弥缝之法,无一物委顿杂乱之形,虽牛栏猪栅莫不疏直有度,柴堆粪庤亦精丽如画。"
  朴趾源赞美中国的"粪庤"说:"粪溷,至秽之物也,为其粪田也则惜之如金,道无遗灰,拾马屎者奉畚而尾随。积庤方正,或八角,或六楞,或为楼台之形,观乎粪壤而天下之制度斯立矣。"
  恐怕从来没有中国人用"精丽如画"这个词形容过"柴堆粪庤"。
  住在小镇上,他抓紧时间出门游览,结论是这个小镇"繁华富丽,虽到皇京想不更加,不意中国之若是其盛也。左右市廛连互辉耀,比雕窗绮户,画栋朱栏,碧榜金扁,所居物皆内地奇货。"
  这个敏锐观察者的结论是中国处处是完美,几乎每一点都比朝鲜优秀。在当代知识分子看来到处繁文缛节陈规陋习的满清在他看来却是"中国万事莫不简便而无一冗费"。他认为朝鲜必须迅速全面地学习中国,才能改变落后面貌。
  113年后的1893年,中国已经陷入极度衰弱之中,在列强的凌辱之下毫无还手之力。然而此时比起朝鲜,仍然领先很多。那一年秋天,中国的武官聂士成考察东三省,顺路入朝鲜境。他把所见所闻也写了一本日记,笔下所记几乎全是朝鲜的落后面貌。
  一入朝鲜,当地知府就率卫队出来迎接。"其队伍仍古制,用火枪,尚逊中国鸟枪兵,衣较笨。府城墙高不过八尺,皆乱石堆砌,楼堞颓坏,内无街道,民居错杂,住低小草房,门前污秽。"
  看了这段描写,我们就能明白为什么百年前朴趾源对中国城镇那样惊慕了。
  不久,知府摆宴相请,"人一小桌,器用铜质,腥闻不能入咽。"
  几天后,他到了富宁府。"城内荒陋至极,民苦可知。朝鲜民情太惰,种地只求敷食,不思蓄积,遇事尤泥古法,不敢变通,读书几成废物,平居好游,文理欠通,笔谈数十句,多半费解,谈时务辄加菲薄,可憎可怜。"
  朝鲜之游给聂士成留下的印象是朝鲜的贫穷,朝鲜男人的懒惰,朝鲜上层社会的拘泥古法,不思进取,不敢变通。那个时候,中国人的观念已有所变动,开始向西方学习,兴起洋务运动。而朝鲜还坚持闭关锁国,对外界不闻不问。
  几乎所有的观察者都和聂士成一样,认为这个国家毫无希望。在中日甲午战争开始后不久,英国驻朝总领事希利尔在一封信中写道:"我的观点,可以说同对这个国家有任何体验者的观点一样,设计任何计划留给朝鲜人去贯彻都是白费时间。腐败太泛滥,以至于没有丝毫改善的希望。"
  甚至直到1961年,韩国看上去仍然是个"没有希望的国家",处于世界上最贫穷和政治最腐败的国家之列。那时的中国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而韩国比中国还要穷。美国人说,他们看到的韩国是个"无底的,无希望的深渊"。
  现在,中国人到了韩国,正犹如三百年前朴趾源到了中国,处处留下惊叹和赞美,并且和朴趾源一样,深为本国的落后而痛心。
  朴趾源到了中国,惊讶于中国城镇的整齐富丽。而如今人们到了韩国,第一个深刻的印象就是韩国的干净。
  "与北京明显不同的是,汉城的街头没有我们这里享受惯了的纷扬的灰尘和污染的气流。眼见之处,除了真正可称是纤尘不染的街道以外,就是大片大片碧绿的草坪。蓝蓝的天空如同刚刚水洗过了一般,洁净清爽;白云悠悠,似天马行空。"
第32节:我们应该向韩国人学习什么(23)
  朴趾源赞美中国普通人的素质高,现在是中国人赞美韩国人:
  "社会风气好得使你不好意思不给老人让座。遵守交通法规也形成了风气。没有随便穿马路的,大家都在斑马线前等小绿人灯亮起来才走。"
  聂士成叹惜朝鲜人的懒惰,而现在人则赞美韩国人的勤奋:"据说,从街头行人的步速可以看出一个地方人的勤奋和对时间的珍惜程度。在亚洲,东京街头的步速比欧美人快得多,但香港人匆匆忙忙的身影又把日本比下去了。但据观察,韩国人的步速比香港人还要快。连日本人也不得不感叹:现在的韩国人跟日本人以前一样,努力工作。"
  1446年朝鲜颁布的《训民正音》
  如此排列,让人有天晕地转,时光错位之感。真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仅仅几十年间,韩国与中国间的领先与落后地位完成了戏剧性的转换。仅仅二百年前,起码在东亚,中国还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典范。中国人并不是自古以来就"脏、乱、差",韩国人并不是一直比中国人干净,所谓"韩国人出了名的爱干净","韩国人在环境卫生方面是中国人的模范"也不过是经济起飞之后的事。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厕所或者粪堆与"根性"、"民族性"的关系并不那么直截了当。
  从历史的角度对比一下中西厕所文化,会更让人大跌眼镜。
  读到"欧洲"这个字眼,我们就会想起古老的城堡,如茵的绿草,想起西方古典文学里描写的西欧宫廷里的大理石地面,镶金廊柱,枝型炷台,想起王子与公主们气势恢弘的盛大舞会。且慢,先让我们读一段1589年印刷的《不伦瑞克的宫廷规矩》:
  "每一个人,无论是谁,无论白天黑夜,饭前饭后,都不能在走廊里,居室内、楼梯上或者螺旋形的石阶上随便解手或乱丢污秽之物。"
  原来,西欧宫廷的金色大厅里,大理石地面上,一不小心,你有可能会看到一堆大便。试想,如果一个中国人在明朝中期出访欧洲,在国王的宫殿里发现随地便溺的痕迹,他会惊讶到什么程度:肯定会比今天进入中国旱厕的欧洲人更吃惊。
  甚至到了1731年欧洲还在随地大小便。那一年出版的一本《骑士风度的伦理学》中建议读者,"从一个正在解手的人身旁走过时,应当装没有看见。向这个人打招呼是有悖礼貌的。"
  正像在其他方面一样,中国的厕所也领先了欧洲起码两千年。中国厕所落后于欧洲,不过是近二百多年的事。上推二百年研究"比较厕所学",我们会得出一系列与现在完全相反的结论,也许会导致欧洲人猛挖自己身上的"劣根性"。欧洲人的洒着香水风度翩翩温文尔雅,是在他们通过工业化富了之后的事。在那之前,他们不但随地大便,而且还往桌子上吐痰呢!
  中世纪的欧洲《礼仪书》中说:
  痰不要吐到桌子上,也不要飞过桌子。
  1774年,欧洲的《礼仪与基督教礼貌守则》中说:
  我们再也不能原谅那些把痰吐到窗外、墙上或者家具上的人。
  至少到那个时候,我们比现在的欧洲白人要文明得多。我们的老祖宗再不争气,也绝对不会把痰吐到桌子上。
  穿着传统韩国服饰的一家三口
  (四)
  如此广征博引,并不是要证明中国厕所臭得有理,中国人随地吐痰光荣。我想证明的是,中式厕所、随地吐痰、脏乱差,或者"缺乏公德心"、"不守交通规则"、乃至"忍耐"或者"缺乏精确性",都不是中国人特有的根性。
  事情其实一目了然。
  人穷志短。一个民族在困难的时候容易自卑。中日韩三国在开国之初都被认为是缺乏公德心的社会。津田左右吉在1916年在《我国国民思想的研究》中指出日本国民性中"公共意识不发达"。韩国教育家金在恩也曾经说"韩国人的心灵深处潜藏着权威主义、利己性、无秩序主义等等"。
  韩国人在亡国于日本的时候,也痛思本民族落后的根性,写出了一本《民族改造论》,呼吁彻底改造国民性,才能再造韩国。梁启超也在《朝鲜灭亡之原因》等文章中对韩国人的性格大加鞭鞑。甚至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韩国人还自认为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到了七十年代,经济起飞之后,韩国人就开始挖掘自己身上优于其他民族的地方,得出的结论是韩国人的国民性是世界上最好的。
第33节:我们应该向韩国人学习什么(24)
  同样,日本人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还在臭骂自己的文化,到六十年代末日本经济崛起之后,一部分日本学者便开始吹嘘自己的民族文化。他们强调,日本之所以经济成功,是因为日本人的儒教文化与中国有本质上的不同。
  韩国人如今痛斥中国球迷的不文明行为。实际上,中日韩三国的球迷看球都有过乱扔垃圾的习惯。最早是日本球迷从西方学到了退场时带走垃圾的良好习惯。然后是从来不向日本人服输的韩国人也开始这么做。
  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有长远眼光,有对本民族历史文化的正确判断和基本自信。只有跳出把一切都往民族性这个筐里面装的心理定式,才能实事求是地解决问题,才能避免文化自卑或者文化自大。这样,发展才有立脚点,看问题才能看得清楚。不然的话,病急乱投医,把溃疡当绝症治,恨不得换心换肾换肝换肺,把自己的一切都换掉,结果只能是丢失了自我,变成一个没有根基的民族。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性,就如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一样,这是客观存在的现实。民族性的形成有多种因素。有地理因素,气候因素,文化因素,还有制度因素。民族性也是在不断变化的。比如在封建时代,韩国人的保守忍耐是出了名的,而在现代史上,韩国人争取民主时表现出的斗争精神也是举世闻名。因此,民族性中我们可以分解出可以改变的部分,不可改变的部分,或者说需要改变的部分和不需要改变的部分。在可以改变的部分中,又有容易改变的部分和不容易改变的部分。比如韩国人的急性子可能就不好改变。
  中国人国民性中主要的负面成分,是由制度和社会发展水平造成的。或者我们应该重新定义某些"劣根性"。事实上,许多所谓的"劣根性"反映的是前现代化的社会性格。散漫、一盘散沙、懒惰,这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小农社会生活节律相适应;不敢独立思考、缺乏开创性、因循守旧,这是专制社会培养出来的顺民品质;而缺乏自尊、没有原则、动物式生存,则反映了严酷的生存条件对人性的扭曲。而诸如"团结、合作、爱国、清洁、开放、学习"之类的优秀品质是现代社会对人们的要求。两千年来基本停滞不前的中国与近几百年迅猛发展的西方猝然相遇,自然会感到撞击的巨痛。从后现代化的欧美日韩,看前现代化的中国,就如同把参天大树和一颗刚刚发芽的小苗做对比,其差距自然触目惊心。然而,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中国并没有落后的专利,欧美也不是注定永远先进。谁能说,领先了世界几千年的中国不会再次领先呢?那个时候,是不是又要挖掘中国独具的"优根性"呢?
  所以,我们是不是应该把大部分的"劣根性"或者所谓的"中国国民性"改名为"前现代化社会性格"?
  中国社会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实际上都是前现代化或者现代化进程中的问题,而并不是因为中国根性而特有的"中国问题"。我们社会中屡屡为人批评的没有公德心,不遵守规则,即是因前现代化的社会体制使广大民众没有充分体会到国家主人的感觉和对规则的充分信任,他们自我感觉基本还是几千年来被政府管理的被动者,所以没有做主人的自豪感、责任心和积极性。所以他们往市政府的广场上乱扔垃圾。在他们的眼里,这个耗资巨大的广场建设的时候并没有征求他的意见,也不考虑普通市民的喜好,只是官员们的政绩工程,所以他们激不起珍惜之情。所谓中国人善于忍耐,是因为中国人表达的渠道还不够畅通,或者反映的问题并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如果建立了有效的机制,中国人也会眼睛雪亮,雷厉风行。几千年的积习之所以现在还有力地影响着我们,是因为还有适合它们生存的土壤。
  就从小小的厕所来说,它反映的问题有如下几个:第一,中国物质上还不够富裕。第二,政府和普通民众还没有把解决这个问题列到比较重要的日程。第三,中国的城市建设和旅游开发规划中还存在许多死角。第四,中国政治现代化有待提速,这从不少地方大建不切实际的豪华公厕作为形象工程上可见一斑。
第34节:我们应该向韩国人学习什么(25)
  对一个人来说,性格决定命运,命运又反过来影响性格。对一个民族来说,历史决定性格,性格又反过来影响历史。
  一个人不走出自己的思维误区,不改变自己错误的行为模式,而仅仅要改变自己的性格,是不可能的。同样,一个民族,不谋求社会机制的改革,而单纯要改变落后的民族性,也是不可能的。只有充分现代化的社会,才能产生"现代性格",否则,无论用多么大的力量去进行思想改造、进行宣传鼓动,进行典型引路,都如沙上建塔,是一种不可能成功的本末倒置。
  中国是个多灾多难的国家,中国人的性格气质因此存在许多缺陷。只有像韩国人那样奋然前行,用大力气去改变社会机制中至今仍然存在的种种不合理,才能使中国人的性格气质发生根本性改变。反思国民性的努力应该最终指向对制度对经历的反思。只有在中国真正雄起在世界上之后,只有在一个成功、公平、每个人都能扬眉吐气的社会里,中国人才能重拾春秋的刚强和盛唐的自信,重新找回一个泱泱大国人民的感觉。
  中国人身上并没有"过滤性病菌",中国人的缺点并不是什么无药可治的"劣根性"。换句话说,中国人没有必要自卑,更没有理由放弃。不过,如果不从制度方面去努力,而一味炼文化气功,是治不了大病的。
  (五)
  与"劣根性"相伴相生的一个词,是"中国特色"。其含义大致都是中国人与众不同,适用于地球上其他地方的东西不一定适用于中国,或者暂时不适用于中国。
  九十年前,袁世凯就认为,皇帝制比民主制更适合中国人。因为中国人的"特色"是"皇权思想"。
  据我研究,袁世凯产生这个奇怪的想法,是和厕所有关的。袁世凯的女儿袁静雪在《我的父亲袁世凯》中写道:
  "他所住的居仁堂,是安装着卫生设备的,但是他除了每个过年时洗一次澡以外,其余时间从不洗澡。
  "他也从不用洋恭桶,却用一个定制的木制马桶。这个马桶比一般的要高,他坐在上面,就仿佛坐在一个凳子上似的。
  "有一次,我问他:'爸爸,为什么不上澡房去?'他笑着回答说:'那个味儿不好。'澡房里的恭桶可以抽水,他反认为气味不好,用马桶却认为没有气味,这真是奇怪的逻辑。"
  你想想,一个认为抽水马桶味不好而中式马桶味好的袁世凯,是不是长了一只"袁氏特色"的鼻子?他用这只鼻子嗅到的气味自然与众不同,也就难怪他最后判断错了政治风向,因为帝制而身败名裂了。
  天底下并没有"中国特色"或者"劣根性"的"非典型"绝症。因此,中国人和中国社会的种种"缺点毛病"并不可怕。适用于其他民族和社会的方子到了中国,大抵也会药到病除。但是,如果我们非得坚持"中国特色"的诊断,采取"中国特色"的疗法,只在家里跳大神,或者走街串巷找什么"猪肉炖大枣"、"糖水熬白梨"之类的偏方,那可是真正的危险了。
  四韩国人对我们的启示
  大智若愚还是大愚若智?
  一直以来,中国都被周围国家认为是个巨大的威胁。中国的崛起过程屡受"中国危胁论"困扰。
  然而,天日昭昭,世界古代历史上找不出比中国更善良的大国,中国的善良已经可以被称为懦弱。从秦始皇时代起,中国人的对外关系史就是一部防御史,长城可以作证。历史上很多时候,中国需要用宝贵的粮食、丝绸甚至公主来换取和平。至于"黄祸",那是游牧民族的光荣或者罪恶,中国不过是诸多被摧残者之一,把账算到中国头上实在是本末倒置。在有记载以来的对外关系史中,中国一直奉行"厚往薄来"政策,朝贡关系实际上是中国用本国人民的血汗劳动换取一个虚无的面子,它给中国带来心理上的愚蠢的满足,给另一方的却是巨大得惊人的利润。
  近现代史上,也找不出中国这样心慈手软顾全大局凡事忍让的模范国家。拼光了家底惨胜日本之后,大陆和台湾立刻争先恐后地向日本人表现"以德报怨"的慷慨大度。中印战争中印度军队一触即溃,四散奔逃,第二天却发现中国军队已经退回自己境内,并且把俘虏的军车擦得锃明瓦亮,完璧奉还。在本国人民忍饥挨饿的时候,中国的大米被源源不断地送到别的国家,用来结交第三世界朋友。
第35节:我们应该向韩国人学习什么(26)
  在全世界对中国的种种做法大惑不解的时候,中国却在暗暗冷笑,冷笑这些国家的惊讶。也不怪他们,他们才有几百年的历史!他们出过几个哲人!他们懂得什么叫"大智若愚"吗?他们懂什么"上善若水"吗?它们懂得"人心向背决定斗争的胜败"吗?他们的语言里有"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三分何等清闲"这样的闪光字句吗?那些动不动就把"某国的利益"挂在嘴边的国家是何等地愚蠢啊,他们为了一时的小利,互不相让,刀兵相见,短视无知!他们如果翻翻中国古书,就会发现他们实行的是"霸道",必定会败在"耻于言利"的"王道"脚下。中国的政策表面上看起来软弱,实际上却是无比强大,如太极拳一样,无形无迹,绵里藏针。中国目光远大,心胸宽广。总有一天,大家会看到中国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中国就是国际上的雷锋。总有一天,我们会感动他们,让他们放弃争夺,倾心向化,拥戴中国为领袖,在中国的带领下,一起建立全世界的美好明天。所以,在别人越是喊"中国威胁论"的时候,我们就越是要老老实实,安安分分,让事实戳穿那些别有用心的谣言吧!
  然而,事实却让中国一再尴尬。中国的忍让似乎没有感动任何人。日本人得了便宜还卖乖,说什么也不肯向中国道歉,还动不动搞一些参拜靖国神社、修改教科书之类的小动作刺激中国。印度人更是老实不客气。既然中国人退了回去,我就当仁不让把你的领土改成我国的一个邦。然后我还要试射原子弹,并且向全世界公布就是为了针对中国。中国地图上的南海诸岛其实大半已经被其他国家实际控制了。至于援助他国的大米,有的居然在后来被用做与中国军队作战时的沙袋。
  韩国人给我们上了一课
  类似中日钓鱼岛这样的争端,其实早在韩日之间上演过。
  韩国海军舰艇在独岛水面上巡弋
  韩日之间,有一个小岛,长不过200米,全是礁石,不生草木。韩国人称之为独岛,日本人命名叫竹岛。这个小岛在韩日关系中的地位,恰如中日之间的钓鱼岛。二战前,日本占有该岛,独立之后的韩国宣布对该岛拥有主权。
  日本人保卫领土的决心在钓鱼岛问题上给中国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当初他们也是以这样的决心去保卫竹岛。他们把这一问题写进教课书,并且在一切可能场合宣布自己对竹岛的主权。与此同时,1953年5月,日本右翼人士趁韩战正酣,登上了这个无人小岛,修建了标志物。
  这一切,与日本人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做法如出一辙。只不过当初他们遇到的是刚直的韩国人而不是智慧的中国人。
  而韩国人是怎么做的呢?
  在日本人登上独岛之后,一个23岁的韩国青年洪淳七趁韩战进行期间枪支管理不严,通过非法手段采购了一批枪支,召集几个热血青年,渡海登上了独岛,赶走了日本人,在岛上升起了第一面韩国国旗。
  在那之后,洪淳七靠着一杆步枪,独自一人,守卫独岛三年八个月之久。在他的日记里,载着无数次和日本舰艇、渔船对峙的记录。直到1956年,韩国政府从韩战中脱身出来,派出海上警察守备队上岛,洪淳七才结束了神圣的"守土护国大业"。韩国政府没有惩罚他的"无组织无纪律"行为,反而颁发勋章,表扬他的爱国行为。
  目前,韩国军队已牢牢控制了这个小岛。韩国在独岛长年派驻34名警察,同时配置了驱逐舰、快艇、直升机,随时戒备日本渔船和海军舰艇的侵犯,令日本船只不敢轻易越过雷池一步。日本人除了口头抗议,别无他法。
  "太智慧"的中国人和"太冲动"的韩国人
  不管中国人的做法是否真的智慧,韩国人的一些做法看起来确乎太冲动、太孟浪、太不理智。
  每个人都知道韩国的崛起和繁荣离不开日本。韩国和日本还同属美日韩军事政治同盟。韩国对日本的依赖远大于中国对日本的需要。可是韩国人从不掩饰对日本的仇恨,在对日关系上从来不会因为顾全大局而做任何让步。他们表达对死不认错的日本人的愤怒,从来是点火就着,怎么激烈怎么来。日本那边在历史问题上稍稍做一点手脚,韩国这边立刻就烈火燎原,杀声振天。小泉参拜靖国神社后,20名身披国旗的韩国青年聚集在汉城的"独立门公园",大声抗议后用刀把自己的小指头剁下,装在信封里寄往日本驻韩国大使馆。9名韩国人集体绝食,要求日本道歉。韩国政府立刻采取最为强硬的外交行动,召回驻日大使。无数韩国人上街烧毁日本国旗,开展抵制日货行动。
第36节:我们应该向韩国人学习什么(27)
  韩国人不会像中国人那样地别出心裁,把日本人分为一小撮战犯和广大善良的日本人民。他们恨所有日本人,甚至恨乌及屋,拒绝日本人的一切。在韩国,如果谁买了一辆日本汽车,过不了几天,这辆车的玻璃、轮胎、外壳就会一一被人砸坏。在韩国的香烟摊上,往往贴着"不吸日本烟"的标语。在赵薇用日本军旗装作自己的装饰时,韩国名星金喜善却因为有人要求她用日语道别而被激怒。
  1992年,韩国外长李相玉明确要求日本政府向战争受害者及其家属进行赔偿,韩国政府为此成立了解决该问题的专门班子。
  在所有对日争议中,韩国人和韩国政府都是:针锋相对,寸步不让。
  按照中国人的判断,这些举动都是属于小不忍则乱大谋,都是属于给两国关系制造麻烦,都是不理智、不沉着、不智慧,势必影响两国政治关系的大局,势必损坏日韩经济贸易关系,到头来害了自己。
  奇怪的是,韩国人的刚烈居然并没有影响韩日关系的"大局"。日本人频频向韩国人示好,日韩经贸关系飞速发展。早在1995年,双边贸易额已达485亿美元。两国还一起举办了世界杯。
  更为奇怪的是,死不道歉的日本人居然单单向韩国人道了歉!1992年,日本首相宫泽喜一在出访汉城的3天里,先后8次表示谢罪。1998年,韩国总统金大中对日本进行了为期4天的访问。访问期间日韩发表了联合宣言,日本首次承认了对韩国的侵略,并正式道歉。
  "宋襄公主义"的根源
  耻于言利是中国传统。
  中国人其实不是不要利益,中国人要的是"利益最大化"。怎么才能达到利益最大化呢?那就是"仁义"。"欲先取之,必先予之","水能利万物而不争,故能胜"。要想做成大事,就要树立自己"仁义"的形象,以此来感化他人,征服他人,使人乐于为己所用。"仁义"的诀窍就是"吃小亏占大便宜",用自己一时的退让、牺牲,来换取牢固的声誉,换取他人无条件的信任,以利于开基立业。所以,历代群雄纷争之时,那些杰出人物总是要克制自己一时的欲望,祭出仁义的大旗,把自己的军队包装成"仁义之师","吊民伐罪"。所以刘邦进咸阳时先要约法三章,刘备败走时浩浩荡荡地带着逃难的百姓,李自成定天下时提出"迎闯王不纳粮"。
  作为最精通中国社会运转奥秘的伟人,毛泽东对"王道"、"仁义"的运用达到了最出神入化的地步。红军和共产党,正是因为自己"上门板","睡大街","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因为自己"艰苦卓绝"、"关心群众",因为自己的"忍辱负重"、"坚忍为国",因为自己无与伦比的牺牲精神,才逐渐打破了共产共妻的反动宣传,一点点地感动了斯诺、史沫特莱,感动了鲁迅、闻一多、沈钧儒,一步步地赢得了全国人民的真诚拥护,最终夺取了政权。
  开国之后,正如同把军事斗争经验运用于经济建设一样,毛主席把思想政治宣传工作经验运用到了国际斗争之中。他试图用中国人民令人吃惊的自我牺牲精神、坚忍为公精神来感动世界,在国际社会来个农村包围城市,团结带领第三世界国家来争取世界革命的伟大胜利。所以,在中国还很困难的时候,一艘艘载满粮食的大船驶往世界各地的第三世界兄弟国家,在与周围所有国家的争端中,中国都是高姿态、大气度。
  然而,国际社会就是一个巨大的利益角斗场,一个巨大的利益交换市场。国际社会并不是中国社会,中国人的那一套迂回曲折的大智慧在这里是对牛弹琴。国际社会的规则是赤裸裸的,直截了当的,如果你不按利益原则出牌,那么你得到的只有损失和失败。在这里,任何的无私奉献,任何的过度忍让,最终都会伤害自己。
  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指战员共同庆祝停战实现
  在国际上,做"活雷锋",历来没有好下场。早在明朝万历年间,日本侵略朝鲜,中国派出重兵,以惨重的牺牲,保卫了朝鲜。然而,时至今日,韩国和朝鲜的历史书中记载得更多的,不是中国军人的大量死亡,而是一些不守军纪者在朝鲜的抢掠奸淫。我们对印度人的大度,只换来了印度人更大的耻辱感和对中国人更深刻的仇恨。直至今日,印度人还是把中国看做最大的危胁。而中国人对印尼排华事件的一声不吭,则更引起了东南亚各国的疑惧,他们普遍以为中国人沉默的背后,会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巨大决心。在领土问题上,中国越是示弱,别人就越是疑惧,他们不能相信一个如此巨大的国家会真的如此软弱。中国人的"活雷锋"行动除了让大家不解外,并没有换来任何好处,也没有交下一个真心朋友。反倒是动不动把"美国的国家利益"挂在嘴边,欠缴联合国会费,不见兔子不撒鹰的美国,在国际上纠集了一帮铁杆哥们,横行霸道,呼风唤雨。
第37节:我们应该向韩国人学习什么(28)
  我们不知道这个世界是否会最终走向大同。不过,从有国家起的远古,到可以预见的将来,决定国与国之间关系走向的都会是实力原则和利益原则,而不是什么虚无缥缈的"道义"。
  四、独岛的光荣与钓鱼岛的痛
  (一)大智若愚还是大愚若智?
  一直以来,中国都被周围国家认为是个巨大的威胁。中国的崛起过程屡受"中国危胁论"困扰。
  然而,天日昭昭,世界古代历史上找不出比中国更善良的大国,中国的善良已经可以被称为懦弱。从秦始皇时代起,中国人的对外关系史就是一部防御史,长城可以做证。历史上很多时候,中国需要用宝贵的粮食、丝绸甚至公主来换取和平。至于"黄祸",那是游牧民族的光荣或者罪恶,中国不过是诸多被摧残者之一,把帐算到中国头上实在是本末倒置。在有记载以来的对外关系史中,中国一直奉行"厚往薄来"政策,朝贡关系实际上是中国用本国人民的血汗劳动换取一个虚无的面子,它给中国带来心理上的愚蠢的满足,给另一方的却是巨大得惊人的利润。
  近现代史上,也找不出中国这样心慈手软顾全大局凡事忍让的模范国家。拼光了家底惨胜日本之后,大陆和台湾立刻争先恐后地向日本人表现"以德报怨"的慷慨大度。中印战争中印度军队一触即溃,四散奔逃,第二天却发现中国军队已经退回自己境内,并且把俘虏的军车擦得锃明瓦亮,完璧奉还。在南海诸岛争端、钓鱼岛争端中,别的国家纷纷出动军舰,果断地进行武力占领,中国却安于由"人大"发表几句严正声明。华人在印尼被屠杀,其惨无人道令全世界发指,唯有中国一声不吭。在本国人民忍饥挨饿的时候,中国的大米被源源不断地送到别的国家,用来结交第三世界朋友。
  在全世界对中国的种种做法大惑不解的时候,中国却在暗暗冷笑,冷笑这些国家的惊讶。也不怪它们,它们才有几百年的历史!它们出过几个哲人!它们懂得什么叫"大智若愚"吗?它们懂什么"上善若水"吗?它们懂得"人心向背决定斗争的胜败"吗?它们的语言里有"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三分何等清闲"这样的闪光字句吗?那些动不动就把"某国的利益"挂在嘴边的国家是何等地愚蠢啊,它们为了一时的小利,互不相让,刀兵相见,短视无知!它们如果翻翻中国古书,就会发现他们实行的是"霸道",必定会败在"耻于言利"的"王道"脚下。中国的政策表面上看起来软弱,实际上却是无比强大,如太极拳一样,无形无迹,绵里藏针。中国目光远大,心胸宽广。总有一天,大家会看到中国是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中国就是国际上的雷锋。总有一天,我们会感动他们,让他们放弃争夺,倾心向化,拥戴中国为领袖,在中国的带领下,一起建立全世界的美好明天。所以,在别人越是喊"中国威胁论"的时候,我们就越是要老老实实,安安分分,让事实戳穿那些别有用心的谣言吧!
  然而,事实却让中国一再尴尬。中国的忍让似乎没有感动任何人。日本人得了便宜还卖乖,说什么也不肯向中国道歉,还动不动搞一些参拜靖国神社、修改教课书之类的小动作刺激中国。印度人更是老实不客气。既然中国人退了回去,我就当仁不让把你的领土改成我国的一个邦。然后我还要试射原子弹,并且向全世界公布就是为了针对中国。中国地图上的南海诸岛其实大半已经被其它国家实际控制了。至于援助他国的大米,有的居然在后来被用做与中国军队作战时的沙袋。
  (二)韩国人给我们上了一课
  类似中日钓鱼岛这样的争端,其实早在韩日之间上演过。
  韩日之间,有一个小岛,长不过200米,全是礁石,不生草木。韩国人称之为独岛,日本人命名叫竹岛。这个小岛在韩日关系中的地位,恰如中日之间的钓鱼岛。二战前,日本占有该岛,独立之后的韩国宣布对该岛拥有主权。
  日本人保卫领土的决心在钓鱼岛问题上给中国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当初他们也是以这样的决心去保卫竹岛。他们把这一问题写进教课书,并且在一切可能场合宣布自己对竹岛的主权。与此同时,1953年5月,日本右翼人士趁韩战正酣,登上了这个无人小岛,修建了标志物。
第38节:我们应该向韩国人学习什么(29)
  这一切,与日本人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做法如出一辙。只不过当初他们遇到的是刚直的韩国人而不是智慧的中国人。中国在类似的情况下选择了"顾全中日关系大局"的做法,仅仅发出抗议,听任日本人出动军舰对钓鱼岛的实际占领,并且严防国内的保钓人士做出"过激"行动。
  而韩国人是怎么做的呢?
  在日本人登上独岛之后,一个23岁的韩国青年洪淳七趁韩战进行间枪支管理不严,通过非法手段采购了一批枪支,召集几个热血青年,渡海登上了独岛,赶走了日本人,在岛上升起了第一面韩国国旗。
  在那之后,洪淳七靠着一杆步枪,独自一人,守卫独岛三年八个月之久。在他的日记里,载着无数次和日本舰艇、渔船对峙的记录。直到1956年,韩国政府从韩战中脱身出来,派出海上警察守备队上岛,洪淳七才结束了神圣的"守土护国大业"。韩国政府没有惩罚他的"无组织无纪律"行为,反而颁发勋章,表扬他的爱国行为。
  目前,韩国军队已牢牢控制了这个小岛。韩国在独岛长年派驻34名警察,同时配置了驱逐舰、快艇、直升机,随时戒备日本渔船和海军舰艇的侵犯,令日本船只不敢轻易越过雷池一步。日本人除了口头抗议,别无他法。
  我写过一些关于韩国文化韩国精神的文字,网友的评论里有许多指责我对韩国精神的揄扬,认为是夸大其辞。可惜,在抗日战争中我们没有出现过安重根,在抗日战争后我们没有出现过洪淳七。
  不知道有没有人注意到,在日本与周边国家的领土争端中,只有对中国占有上风。面对北方四岛和竹岛的被占,日本人都不得不忍气吞声。
  (三)"太智慧"的中国人和"太冲动"的韩国人
  不管中国人的做法是否真的智慧,韩国人的一些做法看起来确乎太冲动、太孟浪、太不理智。
  每个人都知道韩国的崛起和繁荣离不开日本。韩国和日本还同属美日韩军事政治同盟。韩国对日本的依赖远大于中国对日本的需要。可是韩国人从不掩饰对日本的仇恨,在对日关系上从来不会因为顾全大局而做任何让步。他们表达对死不认错的日本人的愤怒,从来是点火就着,怎么激烈怎么来。日本那边在历史问题上稍稍做一点手脚,韩国这边立刻就烈火燎原,杀声振天。小泉参拜靖国神社后,20名身披国旗的韩国青年聚集地汉城的"独立门公园",大声抗议后用刀把自己的小指头剁下,装在信封里寄往日本驻韩国大使馆。九名韩国人集体绝食,要求日本道歉。韩国政府立刻采取最为强硬的外交行动,召回驻日大使。无数韩国人上街烧毁日本国旗,开展抵制日货行动。
  而中国人呢?还是人大发展声明。有的网站怕惹麻烦,发表声明:本站不欢迎对日话题,见贴即删。
  韩国人不会像中国人那样地别出心裁,把日本人分为一小撮战犯和广大善良的日本人民。他们恨所有日本人,甚至恨乌及屋,拒绝日本人的一切。在韩国,如果谁买了一辆日本汽车,过不了几天,这辆车的玻璃、轮胎、外壳就会一一被人砸坏。在韩国的香烟摊上,往往帖着"不吸日本烟"的标语。在赵薇用日本军旗装作自己的装饰时,韩国名星金喜善却因为有人要求她用日语道别而被激怒。
  在中国政府声明对日索赔是个人行为,政府不加评论的同时,1992年,韩国外长李相玉明确要求日本政府向战争受害者及其家属进行赔偿,韩国政府为此成立了解决该问题的专门班子。
  在所有对日争议中,韩国人和韩国政府都是,针锋相对,寸步不让。
  按照中国人的判断,这些举动都是属于小不忍则乱大谋,都是属于给两国关系制造麻烦,都是不理智、不沉着、不智慧,势必影响两国政治关系的大局,势必损坏日韩经济贸易关系,到头来害了自己。
  奇怪的是,韩国人的刚烈居然并没有影响韩日关系的"大局"。日本人频频向韩国人示好,日韩经贸关系飞速发展。早在1995年,双边贸易额已达485亿美元。两国还一起举办了世界杯。
第39节:我们应该向韩国人学习什么(30)
  更为奇怪的是,死不道歉的日本人居然单单向韩国人道了歉!1992年,日本首相宫泽喜一在出访汉城的三天里,先后8次表示谢罪。1998年,韩国总统金大中对日本进行了为期4天的访问。访问期间日韩发表了联合宣言,日本首次承认了对韩国的侵略,并正式道歉。
  到现在为止,日本还没有正式向中国道歉。
  这一次,中国人的外交智慧不但世界看不懂,连中国人自己也看不懂了。
  (四)"宋襄公主义"的根源
  耻于言利是中国传统。
  中国人其实不是不要利益,中国人要的是"利益最大化"。怎么才能达到利益最大化呢?那就是"仁义"。"欲先取之,必先予之","水能利万物而不争,故能胜"。要想做成大事,就要树立自己"仁义"的形象,以此来感化他人,征服他人,使人乐于为已所用。"仁义"的诀窍就是"吃小亏占大便宜",用自己一时的退让、牺牲,来换取牢固的声誉,换取他人无条件的信任,以利于开基立业。所以,历代群雄纷征之时,那些杰出人物总是要克制自己一时的欲望,祭出仁义的大旗,把自己的军队包装成"仁义之师","吊民伐罪"。所以刘帮进咸阳时先要约法三章,刘备败走时浩浩荡荡地带着逃难的百姓,李自成定天下时提出"迎闯王不纳粮"。
  做为最精通中国社会运转奥秘的伟人,毛泽东对"王道"、"仁义"的运用达到了最出神入化的地步。红军和共产党,正是因为自己"上门板","睡大街","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因为自己"艰苦卓绝"、"关心群众",因为自己的"忍辱负重"、"坚忍为国",因为自己无与伦比的牺牲精神,才逐渐打破了共产共妻的反动宣传,一点点地感动了斯诺、史沫特莱,感动了鲁迅、闻一多、沈钧儒,一步步地赢得了全国人民的真诚拥护,最终夺取了政权。
  开国之后,正如同把军事斗争经验运用于经济建设一样,毛主席把思想政治宣传工作经验运用到了国际斗争之中。他试图用中国人民令人吃惊的自我牺牲精神、坚忍为公精神来感动世界,在国际社会来个农村包围城市,团结带领第三世界国家来争取世界革命的伟大胜利,使自己超越马恩列斯,成为人类史上最伟大的人物。所以,他的外交路线中没有绝不许提"国家利益",在中国人成批饿死的时候,一艘艘载满粮食的大船驶往世界各地的第三世界兄弟国家,在与周围所有国家的争端中,中国都是高姿态、大气度。
  然而,国际社会就是一个巨大的利益角斗场,一个巨大的利益交换市场。国际社会并不是中国社会,中国人的那一套迂回曲折在大智慧在这里是对牛弹琴。国际社会的规则是赤裸裸的,直截了当的,如果你不按利益原则出牌,那么你所得到只有损失和失败。在这里,任何的无私奉献,任何的过度忍让,最终都会伤害自己。
  在国际上,做"活雷锋",历来没有好下场。早在明朝万历年间,日本侵略朝鲜,中国派出重兵,以惨重的牺牲,保卫了朝鲜。然而,时至今日,韩国和朝鲜的历史书中记载得更多的,不是中国军人的大量死亡,而是一些不守军纪者在朝鲜的抢掠奸淫。同样,抗美援朝过去四十年后,朝鲜人已经忘了是中国人主导了那场战争。在他们自己的教科书中,那场战争的绝对主角是在他们伟大领袖的领导下的朝鲜军队,中国人似乎没帮上什么有用的忙。我们对印度人的大度,只换来了印度人更大的耻辱感和对中国人更深刻的仇恨。直至今日,印度人还是把中国看做最大的危胁。而中国人对印尼排华事件的一声不吭,则更引起了东南亚各国的疑惧,他们普遍以为中国人沉默的背后,会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巨大决心。在领土问题上,中国越是示弱,别人就越是疑惧,他们不能相信一个如此巨大的国家会真的如此软弱。中国人的"活雷锋"行动除了让大家不解外,并没有换来任何好处,也没有交下一个真心朋友。反倒是动不动把"美国的国家利益"挂在嘴边,欠缴联合国会费,不见兔子不撒鹰的美国,在国际上纠集了一帮铁杆哥们,横行霸道,呼风唤雨。
第40节:汉城散记(1)
  我们不知道这个世界是否会最终走向大同。不过,从有国家起的远古,到可以预见的将来,决定国与国之间关系走向的都会是实力原则和利益原则,而不是什么虚无缥缈的"道义"。
  (五)对钓鱼岛问题的重新思索
  领土争端,历来是谁先下手谁主动,土地在谁手中谁主动。这是由实力原则派生出的一条铁的规律。中印战争中,虽然印度一败涂地,但结果是印度人更牢固地控制了那片相当于三个台湾的肥美土地。除了再来一场大战,任何人也不会相信中国人有其他办法要回那片土地。而现在的印度军队与六二年已不可同日而语,再打一场战争,中国将付出百倍代价。在南沙诸岛的争夺中,中国军队趁越南南北战争无暇顾及而占领了其中一些岛屿。现在想来,那是何等英明的决断。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试想北越统一后的今天,中国再想占领这些岛屿,将付出多么大的牺牲。而现在,越南除了把那些岛屿画在地图上过过嘴瘾,又有什么办法呢?独岛之争就是一个最好的启示。如果当初我们像韩国人占领独岛一样果断占有钓鱼岛,日本人也只能像在独岛问题上一样,发发抗议,喊喊口号罢了,何至于今日,这个小岛成为全民族的伤口。
  事实上,在钓鱼岛问题上,日本人的策略比我们高明得太多。日本人放任那些右翼分子上岛进行疯狂表演,在"民主、自由"的招牌下纵容他们在岛上建立灯塔、木旗、石碑、神柱乃至简易机场来宣示主权,进行实际占有。然后日本政府再从占有者手中进行租借,神不知鬼不觉地实行了军事占领。
  而中国呢,一开始是自己主动退到了中线,宣布搁置争议,实际上就是示弱。然后在日本人并不与你同样"搁置"的时候,迟迟不敢采取果断措施,而是满足于连篇累牍地发表我们的历史证据,发展到最后连日本人都承认了:对,这个岛是你们先发现的,可是现在在我手里,你用嘴是夺不去的。
  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中国政府严厉禁止民间保钓行动。从晚清以来形成的固定思维让李鸿章的幽灵一直盘绕在中国外交决策者脑海。别惹人家!顾全大局!可惜的是,人家并不顾全大局。人家做的是实实在在的功夫,我们品尝到的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不断品尝的苦果。
  汉城散记
  一火力壮
  仁川机场入关大厅"韩国人"通道里,站着一个漂亮的姑娘,一只纤手拖着小小的旅行箱。白裙子下面,秀色可餐的小腿一丝不挂。再往下看,居然光脚加平拖!
  飞机上刚刚播报,外面温度零下四度。在她前后,韩国大姨们都穿着厚厚的羽绒服。
  第二天清晨,我起得早,出去溜达,温度大约是零下七八度的样子。冷清的街头走过两个上班的小姑娘,不但短裙,而且开气,抱着膀子瑟缩在寒风里,那种大无畏地拥抱想象中的春天的精神,真是令人欷嘘不已。
  在汉城街上,也经常可以看到高大骨感的帅哥,穿着薄薄的白汗衫,背着大大的黑色旅行包,大踏步潇洒地走过。
  汉城王宫
  火力壮的当然都是年轻人,但也不全因为年轻。韩国人普遍比中国人经冻,大冬天里也大口大口地喝冷水。并非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是因为受西方人的影响,而是古来如此。朝鲜开天辟地以来一直是个穷国,老百姓喝不起茶,不管什么时候,都是一瓢凉水了事。历代相沿下来,倒是造就了一副钢筋铁骨,在体育场上经常干得安于饱暖的中国人没电。
  吃的也是如此。韩国饭店,干净是没说的,大快朵颐不可能。你看林林总总上来N小盘东西,无非是泡菜、咸黄瓜、黄豆牙,高级点的再给你来一盘苹果片,吃了半天,嘴里还是寡淡得要命。小国寡民的朝鲜,千百年来就是这样吃过来的。
  路上我和韩国导游谈起这个吃。年轻的女导游和所有的韩国人一样,都是坚定的民族主义分子,一切都是韩国的好。她说,韩国之所以发展得快,是因为人们不在吃上浪费精力。韩国人把省下来的精神都用到了正事上,工作啊,学习啊,旅游啊,享受生活啊,没时间研究吃。
第41节:汉城散记(2)
  言外之意,是说中国人太专注于吃了。
  无独有偶,一位中国人的看法和她如出一辙。在汉城我见到了一位金先生,原是中国辽宁大学的教授,现在在庆熙大学做研究,在韩国已经呆了十年。他说去年回了一趟国,最突出的感受是,吃在中国人生活中的位置太突出了。他回国后,天天被"接风"、被"招待"、被"安排",成天晕晕乎乎,体重长了十斤。据他观察,中国政府官员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是吃,他们每天都要为"安排"、"接待"的场所、规格、陪客级别大动脑筋,为连续不断的豪饮大伤身体。
  他说,如果中国的政府官员能把用于吃的精力省一半出来用于工作,中国就会大不一样了。
  二讲政治
  原以为资本主义社会里,商业气息应该淹没一切,人们掉在钱眼里,不再胡思乱想,社会因此高度稳定。没想到,在韩国的几天,天天碰到政治这个词。
  到韩国的第二天,是三月一日,韩国独立纪念日。大巴行驶在汉城街头,忽见大队全副武装的警察,"嚓"、"嚓"、"嚓"列队跑步前进,一辆辆警车红灯闪烁。大巴上一车骚然,每个人忙着问导游,出了什么事。导游说前面的广场上,正在举行纪念独立日的集会。
  果然,车行不远,前面人潮如海,横幅条条,一线慷慨悲愤的女声通过高音喇叭,在空中凄厉地回荡,下面林立的手臂都高擎着一面小白旗,随着这个声音的起伏而一遍遍饱含情绪地汹涌。
  导游说,这是反对亲朝鲜者的集会。他们要求政府,清除社会上的朝鲜间谍。
  这情景对我们来说,熟悉而又新鲜。我们在关于"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的纪录片,在《青春之歌》之类的电影中,无数次地看到这样横幅蔽空的镜头,无数次地听到这样饱含着热泪和激愤的声音。可是在现实生活中,这却是第一次见到。
  韩国特色的街头政治
  其实,在韩国,你时时处处可以遇到"政治"。政治如同逛商场上医院一样,是韩国百姓社会生活的一个普通组成部分,不值得大惊小怪。在青瓦台对面,站着一个人,穿着厚厚的白色羽绒服,身边立着一块纸板,上面写满了韩文。导游说,那是一个示威者,示威的原因是对政府的某一项政策不满。无人围观,甚至无人理睬。早上出去溜弯,经常会看到有人推着自行车,上面树一牌子,上面写着"天理教"或者"××党"的汉字加一大堆韩文。后面跟着五七个人举小旗,鱼贯而进。韩国人早都习以为常,没有人侧目而视。
  韩国人通过"讲政治"达到社会和谐,只不过,韩国"讲政治"的主角是平民百姓,听众是政府。
  三素质问题
  每一个出入国门的人都要谈一谈国民素质问题,我虽再三克制,最终也不能免俗。
  在韩国,很少见到汉字。遍地韩文,偶尔夹杂着英语。
  在上岩的世界杯体育场门口,树着可爱的吉祥物塑像,底座上少有地同时标着三国文字,韩、英、汉。韩文和英文是用来标明这个吉祥物的名称,汉字则是用来提示"请不要用手摸"!
  韩国旅游点针对中国人的提示
  在一家小小的韩国快餐馆,最醒目的地方贴着一张歪歪扭扭的汉字:"禁止吸烟"。环顾四周,并没有"NO SMOKING"。
  韩国人小家子气,韩国人有暴发心态,韩国人不懂得尊重人,可那是韩国人的问题。我们要解决的,是我们自己的问题。
  领我们走的韩国女导游个子小小的,却非常吃苦耐劳。一路上不停地打电话、讲解、回答这个和那个的问题,还要为别人背包、拿相机。你从来见不到她的疲倦、厌烦、冷淡。
  从她身上可以看到韩国人的死心眼儿。问她一个问题,比如车窗外那座大楼是做什么的,她若不知道,就会满世界打电话,问家人问朋友,上午没问出来下午接着问,非得给你个正确答案。到了她认为值得一看的地方,她就会一丝不苟地讲解,一点也不省略,即使大家都表现出对这个景点不感兴趣,你也得耐心地听她认真地说完,才能去下一个地方。
第42节:汉城散记(3)
  导游的性子也很质朴直率。时间长了,她会很坦率地和你交流。我问她对中国人的看法,她说她原来是带日本团的,现在带中国团感觉很不习惯。因为中国人随地吐痰,酷爱照相,不给小费,不遵守时间,经常为了等一个人而耽误大家的行程。并且经常会提出些额外的要求,比如从赌场回来后,还要求再送他回去翻本。
  素质问题通常是在细节上表现出来。走在韩国,你经常会感到所谓现代化了的韩国不过如此,和中国的北京上海或者大连比,楼没有中国高,路没有中国宽,建筑没有中国的豪华,也没有什么亮化工程、大广场和大草坪。韩国的城市普遍比中国大城市旧、挤、日常。但是在一些细节上,你还是会感觉到韩国的不同。
  韩国的每一座楼,特别是居民楼上,都会用大型字体在楼体上部和下部两次清晰地标明楼名、楼号,让人一目了然。而中国的居民楼往往只是在下面钉一个小牌,找起来就费劲多了。
  在爱宝乐园,在公园,在超市,凡是人多的地方,到处都排着队。即使排出数百米长,人们还都气定神闲。在南山韩屋村的一个院子里,正进行着传统婚礼的表演,没有人指挥,人们自觉地在前面留出一个空地,整整齐齐地坐在四周,虽然人山人海,但没有人图省事从空地中穿过去。
  还有一点令我印象比较深的是,韩国的中小超市内,只有收银员,而没有售货员。没有人站在货架横头虎视眈眈地盯着你。韩国的居民楼,基本见不到防盗窗。人们的相互提防意识明显不如中国人强烈。
  韩国车多,公路上从来都是车满为患。可是没见到一个违章的,车流滚滚而塞车情况很少发生。在错车之际,经常看到两车互相谦让。回国之后,两天之内我见到了四次闯红灯,其中两次是我坐的出租车,至于抢道、违章并线、违章调头,一路皆是。说实在的,我很看不惯那些出了几次国就对国内这不满那不满的人,可是刚刚从韩国回来那几天,原来许多习以为常的东西让我觉得有点别扭。
  对一个个体来说,突破规则会带来高效率。而人人都不遵守规则,则会带来全社会的低效率,最终危害到每一个人。这个道理谁都懂。可是我们每个人都无可奈何地陷在低效率中无法自拔。原因很简单,我们不认为自己是这个社会的主人,我们是被管理者被控制者,所以能从被约束、被控制中小偷小摸地得到一点额外的"自由",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一个重要的快乐源泉。机场办出关手续的出口前有一条黄线,前一个人走过去办手续,后一个人应该站在黄线外等候。只有我们这一队中国人,总是要把脚踏在黄线上,或者把半个脚掌伸到黄线外,似乎这黄线就是人生竞技场的起跑线,我们必须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占一点便宜,以便在下一步无序竞争中取得更大的优势。
  四还是素质问题
  我们这个旅行团里有好几位是年轻商人,家资颇巨,都受过高等教育,神态中上流社会的见多识广和优越感一目了然。一路上他们谈论的,多是他们认识的哪个哥们儿,在哪哪好使。某某富商靠上了某某高官,如何霸道地在竞争中把另一个人干得惨败。某某利用人脉关系,玩空手道,如何漂亮地赚了一大笔。诸如此类。
  让我感兴趣的是他们谈论这些话题时的津津有味和炫耀心态。他们谈起官商勾结,谈起黑社会的名头,都是一副欣赏、羡慕甚至崇拜的口气。无怪如此,无视道德、迷信权力、哥们义气的市井文化就是他们取得成功的文化背景。
  和他们在一起,东北人的粗犷热情也扑面而来。每天晚上,都有人请大家出去喝酒,一路上有什么困难,每个人都纷纷伸手。进了赌场,这些人更是出手大方。东北人的匪气和豪气到哪都四处洋溢。当然,还有村气。
  其中一个少妇,三十出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省财政厅,干几年觉得坐班没意思,就下了海,开了一家典当行。当然,资本是来自她做政府官员的父亲。她张口闭口都是对韩国的挑剔,比如早餐的面包不如法国烤得好,咖啡不如美国的,服务员不如日本,让她不能忍受。
第43节:中国人和犹太人:异与同(1)
  第一天结束行程,导游说,明天的"MORNING CALL"是七点半。这位某财经大学毕业的少妇问,什么叫"猫宁靠"?
  我说,就是"叫早"。
  她恍然大悟:"噢,叫早,对,在欧洲,那些宾馆都有叫早的。"
  第二天,在大巴上,这位少妇很有优越感地问导游:"我怎么感觉你们韩国没有什么高楼呢?最高的也就二十多层,这也叫发达啊?"
  你看,虽然去了N趟欧美日,我们东北女人还是改不了村姑本色。
  中国人和犹太人:异与同
  一惊人的相似
  中国人和犹太人交往不多,却有着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
  第一、中国人和犹太人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之一。
  犹太文明的《圣经》深刻地影响了世界,而中国人的《老子》、《论语》则构成了东方文明的基石。
  人类历史上出现过许多伟大的民族。比如建造了金字塔的古埃及人,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的古巴比伦人,以及建立了尼尼微图书馆的古亚述人和以腓尼基字母闻名的古腓尼基人。可惜的是,由于几千年连绵不绝的战乱和迁徙,他们中的绝大部分都已经消失在民族融合中,难寻影踪。只有与他们同时创造过辉煌文明的中国人和犹太人抵抗住了时间的淘洗,硕果仅存。他们不仅顽强地继承了祖先们的基因和血统,更令人惊讶的是他们还基本保留着祖先们创造的文化特征。时至今日,中国人特别是中国农民,生活中仍然充斥着祖先崇拜的意识形态,为人处事依然恪守血缘和"拟血缘"原则。这是孔子和孔子以前的中国人留给他们的精神遗产。而犹太人特别是正统派的犹太人和中国传统士大夫一样,相信"天不变道亦不变",相信上帝规定的生活方式是永远不可改变的。他们在生活中顽强地坚守着公元前一两千年形成的一系列古老习惯,比如行割礼,守安息日。有的人,甚至还顽强地或者说偏执地永远戴着那顶黑圆帽,穿着厚厚的黑外套,即使盛夏也不脱去。如果让他们回到《圣经》时代,他们也许会比生活在现代社会更如鱼得水。
  第二、中国文化和犹太文化都十分自大。
  一般来说,文化自大心理是原始民族的心理特征。美洲的印第安人认为自己是精选的民族,是人类的楷模;西印度群岛的加利比人认为只有他们才是人,其他种族都是动物。实际上,各民族的早期史诗中常常都流露出这种独尊自大的心理。中国人和犹太人都把这一特征完整地保留下来了。从夏代开始,中国人一直认为自己处于世界的中央,自己才是唯一文明的民族。其他周边民族都是进化不全的人种,"犬羊之性,饮血茹毛"。而犹太人的自大一点也不逊于中国人。在犹太教中,一条基本的教义就是犹太人是上帝的"特选子民",在世界万民之中是最受上帝垂青的,并且和上帝立有约定,世界末日时,上帝必然救赎他们。《圣经·申命记》中说:"耶和华神从地上的万民中拣选你,特作自己的子民。耶和华专爱你们……"因此犹太人一直认为,他们天生就与众不同,是天之骄子。
  第三、两个民族身上都有着强烈的"东方特征"。他们都崇尚中庸,强调和谐。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犹太教核心法典《托拉》的真谛是"有害于己的,勿施同胞"。他们做事都讲究适度,善于妥协和让步。因此在西方人看来,中国人和犹太人都具有做事圆通、善解人意、乐于应酬、注重实惠、在不影响大局的情况下善于妥协、见风使舵等等"东方品质"。
  第四、中国文化和犹太文化还有一些共同的缺点,比如都重男轻女。与过去的中国人一样,正统的犹太教徒严格遵守着"男尊女卑"和"男女授受不亲"传统。虽然在欧洲熏陶了一千多年,可是犹太人没有接受欧洲人的"女士优先"观念。出入大门之时,犹太人总是男前女后。男女青年在大庭广众之下拥抱亲吻这种在欧美司空见惯的镜头,在犹太人社区是绝对看不到的。在正统的犹太社会,异性在公开场合甚至不能握手,即使在生意场上也是如此。
第44节:中国人和犹太人:异与同(2)
  在传统中国,生了男孩叫"弄璋",生了女孩叫"弄瓦",而犹太民族的性别歧视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就如《塔木德》宣称的:"生育男孩子的人是有福的,生育女孩的人则是悲哀的。"犹太人家里生了男孩,在出生后的第一个星期五的晚上、第八天行割礼之后以及头生男孩出生一个月之后,都要大排燕宴,大事庆祝,而生了女孩则悄无消息,不事声张。
  第五、中国人和犹太人身上都有着一系列优秀的品质。就像李慎之先生总结的那样,他们一样都是极其勤劳的民族;一样都是极其节俭的民族;一样都是善于经商的民族。当然,最常被人提起的是以下这个共同点:据说,中国人和犹太人是世界上最热爱学习的两个民族。这两个民族都非常重视教育,"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砸锅卖铁也要供孩子上学。因此在欧美的大学生中,犹太学生与中国学生通常被认为是最优秀的学生。
  第六、流散到国门之外的中国人的命运与流散中的犹太人更是惊人地相似。他们都顽强坚持着自己扎眼的民族特征,很难与当地文化顺利融合,往往抱团扎堆,形成唐人街或者犹太社区。他们表现出特殊的经商才华,迅速成为当地的富有阶级,又往往都会成为侨居国社会矛盾的替罪羊,时不时遭到大规模的抢劫和屠杀。
  在全世界范围内,相去遥远又有着如此多相似之处的一对民族,仅此一例。
  二鲜明的反差
  不过,两个民族的不同也十分刺眼。
  虽然同样都是极其好学、并且被认为是智商最高的两个民族,但是到今天为止,占人类总数五分之一的大陆中国人还没有得过一项诺贝尔奖。相反,从1901到2001年,世界上共有152位犹太人获得诺贝尔奖,占获奖总数的22?35%。而其总人口,在全世界不过占三百分之一。
  近代以来,中国人除了杂交水稻外,在科学技术领域没有取得过一项有世界影响的成就。而许多关乎人类命运的伟大发明都诞生于犹太人之手:光速是犹太人测出来的,人类的四种血型是犹太人发现的,RNA和DNA的生物合成机制由犹太人揭示,"夸克"这个词是犹太人告诉世界的,原子弹、氢弹等都是犹太人发明的……甚至乳罩、避孕药、牛仔裤这些影响着当今世界每一个人的产品,发明权都属于犹太人。如果没有犹太人,当今世界是什么样子,令人难以想象。
  虽然中国人的经商才能举世闻名,并被认为毫不逊色于犹太人,但是近代以来,还没有中国大陆人占据过世界富豪排行榜的前列。而据《福布斯》杂志排行,最富有的40大富豪中有45%是犹太人;占美国人数不到3%的犹太人却操纵了美国70%以上的财富。
  耶路撒冷
  进入近代以来,中华文明从古代的高峰迅速跌落,陷入被动挨打的窘境,一度濒临亡国灭种的边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了每个炎黄子孙的梦想。然而,在西方文明的严峻挑战面前,中华民族的反应显得过于迟钝,在接受现代文化的路上走得跌跌撞撞,多灾多难。到现在为止,虽然我们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是人均GDP,仍然处于非常落后的水平。
  大约在中国人喊出"自强"口号的同时,1860年代,犹太人提出了犹太复国主义思想。经过近百年的努力,他们建立了以色列国,迅速实现了民族的全面复兴。这个建立在政治上十分落后的中东地区的小国一再创造出让世人惊叹的奇迹:
  他们在中东地区这个"民主的沙漠"中成功地建立起了现代民主政治,并且凭借这套政治体制获得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动员力。新生的弱小以色列,竟然能连续六次击败比它强大得多的阿拉伯联军,在枪口下的沙漠中顽强地生存下来,并且成为"袖珍超级大国"。一个地狭人稀、战事不断的中东小国,却以GDP总值超1200亿美元、人均GDP约1.8万美元的成就,跻身世界发达国家行列。
  为什么有着那么多相似之处的两个古老民族近代以来的发展曲线呈现如此巨大的差异呢?
第45节:中国人和犹太人:异与同(3)
  三文明的进化
  生物进化的过程中有这样一个明显的规律:越是与世隔绝的地方,物种就越停留在原始阶段。澳大利亚与其他大陆的分离很早,一直在孤立状态中发展,因而保留了许多原始动植物,包括哺乳动物中最低级的单孔目动物,比如鸭嘴兽和针鼹,它们像鸟一样产卵,却和哺乳动物一样用母乳来哺育孵化出来的小兽,这一矛盾的特性加大了它们哺育期的生存危险,导致他们在其他地方早就消失于激烈的生存竞争中。只有在澳大利亚,因为缺少天敌,这些进化不彻底的奇特物种才得以幸存至今。
  而文明的进化也一样如此。在人类社会中,文明发展水平最低的是澳大利亚的土著居民。他们与其他大陆完全隔绝达30000年之久。几十年前,他们的文明还全都停留在食物采集阶段,茹毛饮血。比他们强一些的是美洲的印第安人。他们在15000年前脱离亚洲群体,迁入美洲,继承自亚洲人类的文明基因促使他们部分脱离了原始阶段,在墨西哥、中美和秘鲁也发展起给人印象深刻的文明。不过由于他们从15000年前开始,一直处于完全与世隔绝的状态,所以印第安文明发展缺乏后劲,达到的水平完全不能与欧亚大陆相比的。欧洲人一旦踏上这片大陆,他们迅速面临末日。
  比印第安人文明程度更高一些的是非洲文明。非洲的一部分由于与世隔绝,和澳洲一样处于原始阶段,而另一部分由于通过地中海和中东与欧亚大陆一直保持着断断续续的交往,所以从欧亚大陆学到了部分农业、炼铁技术,得以建立起了一些较大的古代帝国,实现了比美洲更高级的政治统合。
  人类社会文明的核心无疑是欧亚大陆。"它自新石器时代以来,一直是世界历史的真正心脏地区。……人类最先进、最持久的文明就是在那里发展起来的。"(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确实,在古代,这片大陆占地球面积的五分之二,人口却占了人类的十分之九。人类几乎所有顶级的文明成就,都出现在这片大陆上。
  人类文明发展的这种阶梯结构一目了然地说明了地理环境与文明发展的关系。著名人类学家弗朗兹·博亚兹说:
  人类的历史证明,一个社会集团其文化的进步往往取决于它是否有机会吸取邻近社会集团的经验。一个社会集团所获得的种种发现可以传给其他社会集团;彼此之间的交流愈多样化,相互学习的机会也就愈多。大体上,文化最原始的部落也就是那些长期与世隔绝的部落,因而,它们不能从邻近部落所取得的文化成就中获得好处。
  欧亚大陆上的居民显然拥有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最优越条件。广袤的草原把亚洲和欧洲联系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说,欧亚大陆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民族交流史、竞争史、冲突史、战争史、融合史。这个大陆的各个民族几千年来通过战争、商业、爱情和外交使节,在相互毁灭、杀戮、欺凌、通婚和交换的同时,也深深地相互汲取,相互影响,相互撞击,由此造成了文明在几千年中一直高速演变和发展。
  这其中最突出的代表就是犹太文明。
  四颠沛流离中的开放与坚守
  犹太文明的发端,得益于地理环境。
  《圣经》把犹太人的故乡迦南地描绘成"流着奶与蜜的土地"。而事实上,迦南的富饶仅仅是与沙漠对比的结果。迦南面积狭小,地形复杂,水量不足,耕地和牧场的数量极为有限,绝不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
  不过,这片土地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那就是它的开放性。它处于地中海边,是三大洲的交汇之地,在地图上很难找到一块土地比它与外界交流更方便的了。"从历史的角度看,犹太民族恐怕是历史交往最频繁的民族。远古时代,他们与西亚地区的迦南人、亚述人、腓力基人、巴比伦人等广泛交往。"(张倩红:《犹太文化的现代化》)
  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定居了一千多年。这一千多年是他们历史上第一个辉煌时期。他们建造了高大辉煌的第一圣殿和第二圣殿,向世界奉献出了《圣经》,出现了大卫王和所罗门王这样伟大的人物。这是犹太历史上的黄金时代。
第46节:中国人和犹太人:异与同(4)
  从很早开始,犹太文明的发展就与它被欺凌、被压迫、被征服的历史联系在一起。上帝的意旨是奇妙的。民族征服在给犹太人带来沉重痛苦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文明基因。"此后,犹太人作为被征服者又与希腊、罗马文化有了交往。经过长期的接触、融合和扬弃,最终希伯来文化与希腊文化一起,孕育了基督教文化。"(张倩红:《犹太文化的现代化》)
  在这个黄金时代之后,犹太历史进入了漫长的黑夜,被驱逐、被欺凌、被屠杀成了这个民族生活的常态。在罗马人统治了巴勒斯坦之后,他们的圣城耶路撒冷被全部摧毁,并且被用犁铧翻耕成平地。他们如同一盆被打翻的水,流向四面八方:向东流亡到了印度和伊朗,向西流到了英国和意大利,向南流到了炎热的非洲,向北流到了寒冷的高加索。
  两千年里,他们没有祖国,没有土地。两千年间,因为坚守独特的宗教,他们在世界许多地方都遭受着无穷无尽的歧视和迫害。他们的命运还不如乞丐。大公和国王们为了繁荣本地经济,往往允许犹太人在自己境内住上一段时间。然而,就在犹太人给国王们创造了许多财富之后,就被一道突如其来的命令驱逐出境,并且不许携带任何财产。这几乎已经成了一种规律。1182年,法国国王宣布驱逐境内所有犹太人,没收他们的全部财产。但过了不久,他发现自己的主要税收来源断了,于是大发宏恩,令犹太人返回。英国也在1253年宣布,除了少数王室仆人外,所有的犹太人都必须离开英格兰和威尔士,不过他们的财产却不许带走。在中世纪和近代欧洲,犹太人受到的大规模集体驱逐达到三十四次。即使某地的统治者大开宏恩,允许他们较长时间定居,也会把他们像麻疯病人一样隔离在"隔都"之内,给他们佩戴上污辱性的徽标,以和其他民族相区别,违者将被处以死刑。一个戴有徽标的犹太人随时都会受到人们的污辱,只能低眉垂首,低声下气,而且常常成为污物、石头和唾沫的袭击对象。如果过马路时听到一位基督徒对他喊道'犹太人,向我致敬",那么这个犹太人必须脱帽致意。更为悲惨的是,一旦居住地出现了什么社会矛盾和问题,他们往往被当成替罪羊,遭到大面积的抢劫和屠杀。在近代之前,犹太民族的命运一直是一条滑落曲线。
  就是在这样的艰难困苦、颠沛流离之中,这个民族居然奇迹般在生存了下来。老子说,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犹太文明和中国文明一样,本来在一千年的定居中形成了极强的保守性,有人甚至说"犹太民族的所有倾向都是保守的"。如果没有环境的变化,犹太民族势必会走向自骄自大和自我封闭,然而命运却强制他们与陌生的异族交往,去适应、接受和学习异质文化。"大流散把他们卷入了一种强制性的历史交往之中。……这种特殊的历史遭际,使犹太人的交往活动无论是从深度上还是广度上来说都远远超越了其他民族"。(张倩红:《犹太文化的现代化》)公元8世纪阿拉伯人征服西班牙之后,许多犹太人随着阿拉伯人来到了西班牙,从8世纪到13世纪,犹太文化与阿拉伯文化在地中海区域,特别是伊比利亚半岛的交融与结合,孕育了塞法尔迪文化。它不仅发展了犹太宗教,哲学及文学,而且也滋润了8到13世纪还相当贫瘠的欧洲文化土地。后来随着犹太人向东逃亡,犹太文化与日耳曼及斯拉夫文明的交融又产生了犹太文化的又一分支:意第绪文化。在犹太文明史上,意义最深远的一次文化融合是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的"犹太启蒙运动"。在摩西·门德尔松的号召下,大批犹太人勇敢地冲破一些僵化的"犹太传统","冲破隔都的禁锢",在保持自己民族特性的同时,又全方位吸收欧洲启蒙运动的文化成果,把自己"改造成真正的欧洲人",使犹太民族完成了从中世纪民族到现代民族的化蝶之旅,催生了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和优秀的文学作品。近现代以来,犹太人大批流入美国,犹太文化与美国文化交融形成了颇具特色的美国犹太文化,深刻地影响了美国文化的发展。"正是广泛的历史交往才使犹太人承担起了'中介性客民'的社会角色,才使犹太文化具有了边际性特征,才使犹太民族成为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民族。"在广泛交游中,犹太人形成了一般民族没有的世界性眼光和雄大气魄。
第47节:中国人和犹太人:异与同(5)
  耶路撒冷犹太教圣迹哭墙
  波兰犹太思想家多伊彻说:作为犹太人,他们的"超前"优势恰恰在于生活在不同文明,宗教和民族文化的交界线上,他们诞生和成长在不同时代的交替点上。他们的思想成长在最为扑朔迷离的相互沟通,相互滋养的文化影响之中,他们生活在他们所居住的国家的隐蔽处和偏僻角落。他们中的每一位都既在其社会之中又超然其外,既属于它而又超乎它。正因为如此,才使得他们创造了超越其社会,超越其国家,也超越其时代和同代人之上的思想,才使得他们的精神能遨游在宽阔的地平线上,遨游向遥远的未来。(转引自张倩红:《犹太文化的现代化》)
  当然,任何事情都有它的反面。文化融合带来的往往是文化独特性的消亡。历史上,有多少民族,因为在文化交往中的策略失误,走上了一条由同化到消亡的衰败之路。犹太文化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它在历史的跌宕起伏中阴差阳错地把握住了文化的"闭合性"与"开放性"的最佳尺度。虽然分散在世界各地两千年,互不通声息,但是不论在非洲高原,还是英国小镇,犹太人每天都念着同样的祈祷词,都同样行着割礼,守着安息日,一丝不苟地捍卫着大卫王时代留下来的古老习俗。正是因为坚守了这样的文化根基,保持了清醒的文化独立意识,犹太文明才得以在强烈的文化撞击中没有被击碎,在几千年颠沛流离中没有被毁灭。
  说来令人叹息,促使犹太民族保持民族特性的最主要原因是世界对他们的拒绝。正是从罗马时期即已形成的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对犹太人的歧视和迫害,成了锤炼犹太人民族意识,强化犹太人民族精神的强化剂。许多流散到异国他乡的犹太人一开始真诚地想融入当地文化中去,成为所在国的一员。然而,他们遇到的几乎无一例外是粗暴的排斥和冷酷的拒绝。在哈斯卡拉时代,一些犹太人急于融入社会主流,他们放弃了犹太人视为生命的犹太教,主动改信了基督教,然而,他们所得到的仍然是社会的猜疑和轻视,仍然视他们为"外来人"和"不可信者"。排犹主义时刻提醒犹太人,让他认识到自己的与众不同。在犹太人看来,坚守自己的文化传统,就是对那些迫害自己的人最好的反抗。"犹太民族这一与众不同的反抗形式,使他们在肉体上受迫害时,善于从精神方面保护自己。在物质生活艰辛困顿时,努力保持精神生活的丰富多彩;越是受到压抑,就越是寻求精神上的奋扬和超越……"(徐新:《反犹主义解析》)虽然饱经磨难,这个民族的精气神也没垮,犹太人一直认为,这种悲惨的命运是上帝对他们的考验。他们始终保持着惊人的乐观和自信,相信上帝会信守对这个民族许下的诺言,让这个民族最终回到"流着蜜和奶"的巴勒斯坦,使这个古老民族再次繁荣。一千多年里,在世界各地,犹太人的祈祷词中都有这样一句:"明年在耶路撒冷"。
  从一方面看,犹太民族的命运的不幸,人类史上罕有其匹;从另一方面来看,他们又得天独厚。失去了地域疆界的犹太民族成功地把守了自己的文化疆界。在与其他文明的交往中,犹太人始终处于既冲突又吸纳,既分裂又融合的关系,精神上始终保持着紧张和警惕,意志力不断受到锤炼,自身不断丰富和发展,从而使犹太文化成为一种真正具有世界性特质的贯通东西,融会古今的文化体系。
  天道好还,否极泰来。经过两千年的锤炼和考验,犹太人终于迎来了他们的另一个黄金时代。从近代开始,这个一直在灰暗的命运中苦苦挣扎的民族突然迸发了惊人的活力,喷发出炫目的光彩。古老的犹太文明与西方文明经过一千多年痛苦的交织融合,终于在此时结出了远远超乎人们想象的丰硕果实。
  犹太新年哭墙祈祷
  五新生的犹太人与古老的阿拉伯人
  不知道是祈祷的作用,还是签署了《旧约》的上帝终于想起了履约,反正难以想象的奇迹终于发生了:公元1948年5月14日,来自波兰的犹太人本-古里安在迦南故地向全世界庄严宣读了一份宣言:
第48节:中国人和犹太人:异与同(6)
  今天……根据我们天然和历史的权利以及联合国大会的决议,宣布在以色列土地上建立一个犹太国家--以色列国。
  一个灭亡了两千年的国家又一次复活,这在人类史上是第一次。
  不过,这个重新建立在迦南故地的以色列,已经不是两千年前那个犹太王国。土地依旧,国名依旧,宗教依旧,但是,犹太人已经不再是以前的犹太人了。两千年前离开这片土地时,他们的思维方式,精神结构与周围的阿拉伯民族没有太大区别。再回到这片土地,犹太文化的内涵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它由原来一个单纯的古老的小民族文化,变成了极具包容力的博大精深的现代文化。他们和周围的阿拉伯人已经有点格格不入了。
  几次中东战争充分显示了两种文明的力量差别。
  犹太人的复国引起了阿拉伯人的强烈反应。就在以色列国宣布成立后不足24小时,五个阿拉伯国家联合攻入了以色列,誓要把犹太人赶进大海。阿拉伯联军的总兵力约有10万,无论在军备及人口上都占尽优势,而新生的以色列国只有3万人左右的临时组成的军队,只拥有一辆坦克。强弱悬殊,而且三面受敌。敌强我弱,一目了然。然而经过七个月的恶斗,以色列人奇迹般地大败阿拉伯联军,将自己的领土扩充了三分一。
  1967年的六天战争,以色列同样以弱胜强。战争之初,以色列总兵力为25万人,阿拉伯联军为32?8万。以色列拥有飞机286架,坦克和装甲车2500辆,火炮750门,导弹50枚。而阿拉伯联军的数量分别是576架、4183辆、3246门、160枚。可以说,以色列仍然处于绝对劣势。然而以色列采取先发制人、各个击破的方针,经过六天作战,以色列夺取了西奈半岛、戈兰高地和加沙地带,还有耶路撒冷。把国土面积扩大了4倍。战争中,埃及、约旦、叙利亚三个阿拉伯国家遭受严重损失,伤亡和被俘达6万余人,而以色列仅死亡983人。
  即使是阿拉伯人打得最成功的,被认为使阿拉伯人"一定程度上恢复了民族自尊和自信的"1973年的十月战争,也只不过是双方伤亡比例缩小了一些而已。为收复在六天战争中失去的土地,经过周密的准备之后,埃及、叙利亚于1973年10月对以色列发动了突然袭击。战争结果是,阿拉伯国家死亡8446人,被击毁坦克2554余辆,损失飞机约392架。以色列军队死亡2838多人,损失坦克840辆、飞机103架。阿拉伯国家并没有实现收复失地的目标。
  通过这几次战争,以色列确立了对阿拉伯国家的绝对军事优势,保住了国家的未来。
  几次中东战争中,令人印象最深的,是以色列的团结和阿拉伯国家的不团结。
  按理说,新生的以色列很容易陷入分裂。以色列文化是典型的多元文化。以色列国内,有着从伊拉克、也门回来的东方犹太人,也有从西欧回来的阿什肯纳兹人,还有从非洲回归的黑皮肤犹太人。分离了上千年的各个族群,相互之间的陌生感不亚于不同的国家。据统计,从世界各国流回以色列的犹太人,至少讲着八十二种语言。以色列虽小,国内族群间的血缘差异,文化差异,语言差异,经历差异,却复杂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特别是阿什肯纳兹人和东方犹太人成为以色列的两大构成部分,他们从外表到内心都存在巨大差异,有人称之为"两个以色列"。来自欧洲的犹太人相当一部分体征上表现出中北欧人特征,比如淡黄色的头发,白色的皮肤和蓝色的眼睛,操意第绪语。而东方犹太人则是深肤色、黑头发、褐色眼睛,操阿拉伯语。西方犹太人多是复国主义者,他们的教育程度一般比较高,为人处世更倾向遵循西方规则。而东方犹太人绝大多数都不是犹太复国主义者,而是迫于形势而逃到以色列来的难民,他们对政治不感兴趣,只关心自己的生活。建国以后,各个族群间的冲突和矛盾持续存在,东方犹太人为了获得更好的经济待遇经常进行街头抗议。同时我们不要忘记,在以色列的全部人口中,还有五分之一,也就是一百万左右,是阿拉伯人。从这个意义上,小小的以色列是世界上最难团结的国家。
第49节:中国人和犹太人:异与同(7)
  然而事实上,以色列人在建国后表现出来的团结精神和奉献精神却让人印象十分深刻。以色列建国之后取得的所有成绩,首先都要归功于它的民主政体。在欧洲飘泊了几千年的阿什肯纳兹人带回了成熟的民主思想。在他们的主导下,以色列从建国之初就建立起了成熟的民主体制。以色列在选举中采用比例代表制,选举体系十分公平,比较充分地反映了选民意志,使各个利益集团的代表都有机会进入权力机构。犹太人在哭墙前祷告以色列的地方政府拥有很大的自治权力,可以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和民间组织的积极性,释放民众的活力。阿拉伯公民除了可以不服兵役外,也全面享有所有其他公民应有的民主权利,他们组建了主张把耶路撒冷还给巴勒斯坦的政党参加大选,他们完全掌握着自治城市的政治和行政事务,并通过他们在以色列议会中的当选代表来代表阿拉伯人利益,这些代表在政治舞台上相当活跃,十分充分地行使着自己的权力。建设性的争吵是团结的基础。虽然建国以来,发生了近200次内阁危机,但是在民主机制下,以色列却能保持健康的团结,不同民族群体之间的社会冲突得以控制在适度的水平,保持着强大的动员能力和高效的决策能力。犹太人在议会争吵不休,一旦发生危机,立刻会协调起来,并肩作战。战争时拯救以色列的不是上帝,而是犹太人举国上下一致的迅速反应。以色列常备军的规模并不大,但是在高效的政治制度支撑下,它的战争动员能力极强。以色列人戏称自己是"11个月不在岗的士兵"。在发生战斗情况18小时内,以色列全体预备役军人就都可以领取到武器,完成集结;24小时内,预备役部队机动到位;36小时内,预备役部队投入交战。
  虽然一直在战争中生存,但民主制度使以色列成功避免了军人干政。1967年六日战争爆发前,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形势越来越紧张,约旦、埃及、叙利亚、伊拉克等国相互签订了战争互助条约,准备对以色列一致作战。事已至此,以色列总理艾希科尔仍然希望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危机,举动优柔寡断,以色列面临巨大危险。如果在专制制度下,局势发展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由于领导人的软弱和准备不足,导致战争的失败。另一种是通过政变、内讧等方式,推翻旧的领导人,然而这种自我冲突会消耗大量的内部能量,对外战争也会大受影响。民主政治在此时显示了它的优势,在成熟的民主运作下,6月1日,工党成功邀请反对派加哈尔集团加入内阁,同时力邀西奈战争英雄达扬出任国防部长,主战派主导了政府,迅速开始了有效的战争准备。政府改组仅仅四天,6月5日,内阁就批准了达扬拟定的军事计划,决定先发制人,主动开战。6月5日到6月11日,以色列闪电般击败埃及、叙利亚和约旦三国,取得了辉煌的战争胜利。有人说,民主会使一个国家变得软弱混乱,危机时刻和战争年代,集权更有力量。以色列却颠覆了这种说法。
  反观阿拉伯,政治上的落后直接导致了他们军事上的失败。
  由于历史传统,中东地区阿拉伯国家通常实行家族独裁统治,贪污和腐败困扰着几乎每一个阿拉伯国家,用人唯亲,管理无能,严重削弱了他们的军事力量,他们虽然拥有世界经济的命脉--石油,却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
  政治体制与国家力量的关系,对比一下中东的两个最直接的敌人,以色列政府和巴勒斯坦政府就一目了然。由于民主体制的约束,以色列政坛一直相对清廉,建国几十年没有出现过重大贪污案。由于没有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虽然尚未建立国家,巴解组织"主流派"如今已经变得很腐败。民族前途危机重
  重,难民遍地,贫民生活无着,法塔赫的官僚们却开着豪华小车招摇过市,有人还把老婆孩子送到巴黎去花天酒地。大敌在侧,法塔赫内部的各派系却一直忙着相互倾轧,甚至窝里斗。不少东耶路撒冷的阿拉伯人"一想到将要生活在巴勒斯坦当局的统治之下,人们的恐慌就溢于言表"。法国报纸的一篇报道说,据调查,在以色列占领区生活的20万巴勒斯坦人当中有百分之七十的人愿意留在以色列的统治下而不愿回归阿拉伯人自己的政权。当以色列总理在2004年2月放出试探气球,表示可以考虑把加利利三角交给巴勒斯坦方面时,当地居民的反应十分强烈。一位当地居民说,"以色列的地狱胜过巴勒斯坦的天堂"。一位阿拉伯青年舒哈萨德对此做了注解:"现在在这里我们可以无拘无束地发表看法,而且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因为你不危害以色列的安全。在那边,只要一议论阿拉法特的老婆,你就会被抓起来打个半死。"另一个年轻人,29岁的伊萨姆-阿布-阿鲁则换了一种说法,称"沙龙先生想要我们加入另一个国家,那里没有议会,没有正派出身的警察,也没有一所像样的大学。我们在西岸都有亲戚,但我们宁可活在以色列的统治下。"
第50节:中国人和犹太人:异与同(8)
  耶路撒冷第一圣殿时代的金烛台
  犹太人早就完成了精神上的现代化,而他们的阿拉伯邻居基本上还保持着两千年前他们离开时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权威政治,专制政体,暴力至上。从文化上来说,阿拉伯世界的文化同质性有利于他们的团结。事实上,二十世纪以来,阿拉伯国家中不断涌现出"民族领袖",比如前埃及领袖纳赛尔、前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利比亚领袖卡扎菲,试图统一阿拉伯广大区域。但他们的统一构想,几乎无一例外是建立在强权和暴力的基础之上。萨达姆入侵科威特,就是其大阿拉伯思想的具体体现。这种中世纪的强权理念不但不利于统一,而且割裂着阿拉伯世界,使得阿拉伯国家尔虞我诈,你争我斗。即使面临共同的敌人,也不能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
  在历次战争中,阿拉伯国家最大的敌人都不是以色列,而是他们自己。第一次阿以战争中,几个阿拉伯国家在政治上各有打算,军事上缺乏协调。埃及的法鲁克国王对发动这场战争最为热心,因为他急于确立自己在阿拉伯国家的领袖地位。约旦国王的打算则是想把巴勒斯坦的一部分吞并,建立"大约旦王国"。叙利亚的目的也是想瓜分巴勒斯坦的土地。因此,战争一开始,埃及国王就不得不分出主要兵力,来提防和监视自己的两个同伴。在战争过程中,这几个国家各自为政,互不协调,战争还没有结束,它们就为了巴勒斯坦的未来安排而激烈争吵起来,使以色列得以从容各个击破,转败为胜。
  第三次中东战争中,阿拉伯国家虽然在以色列周围集结重兵,四面围困,但缺乏统一行动的部署和密切协同的作战能力。在战争进行过程中,各国军队相互隐瞒战争进程真相,各自为战,互不支援,因此整个战争中,从战略上、战役上则始终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把战争主动权拱手让给了以色列人。
  犹太民族和阿拉伯民族的力量本来是不对称的,以色列实际控制的区域不到3万平方公里,人口仅600多万,阿拉伯人则拥有22个国家,拥有近三亿人口和超过140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然而,政治体制的差别,使这两者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戏剧性的逆转。阿拉伯的劳伦斯的名言现在听起来仍然是那么令人不寒而栗:"只要阿拉伯人还在内斗不休,只要阿拉伯人还喜欢贪婪、野蛮和残忍,那么阿拉伯人就还是弱小的民族,愚蠢的民族!"
  六兴于忧患,衰于安乐
  辉煌的中华文明的诞生,也是原始文化交流和撞击的结果。
  上帝对中国人,比对犹太人要宠爱得多。他把犹太人放到了中东沙漠的狭小绿洲里,而他给中国人提供的土地要肥沃和宽广得多。考古学家的工作成果证明,中国文化形成初期是多中心、多元化的。新石器时代早期,中国大地上诞生了许多文明的萌芽点,如同星辰一样,散落四方。在东方,有山东的龙山文化和大汶口文化。在南方长江流域,有良渚文化和屈家岭文化。在燕山山系,有红山文化。在西部,有齐家坪文化。西南,则有四川的三星堆。这些早期文化都拥有各自强烈的个性特征,说明它们都是在相互隔绝中独立诞生的。
  中国中原腹地平原广阔,河流纵横,交通便利,给文化间的交流带来了极大方便。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口的增长,各个文化点开始扩展和交流。这种交流的频繁和迅速的程度,甚至让考古学家感到惊异。公元前3500年左右,山东大汶口村出现了一种用来在祭礼时盛酒的陶鬶,它薄胎素面,造型奇特。龙山时期,也就是公元前2900年到公元前2100年,这种陶鬶广泛出现在了山东、河南、浙江、江西、陕西、甘肃、湖北等省的原始文化遗址中。到了公元前1900年的二里头文化时期,它的出现范围更广,从辽宁、内蒙古,到四川、湖南的遗址中都发现了这种陶鬶。这一事实,充分说明了上古时代,原始部落间文化交往的频率之多,传播的速度之快,范围之广。正是这种广泛而迅速的交往,促使各个文化圈相互启发、相互激荡、迅速成长。虽然山泽未辟,交通困难,在龙山文化时代,中国大地上从甘肃到辽宁、从内蒙古到两湖,原始人群在宗教信仰、思想观念、政治制度方面都呈现出了惊人的一致性。他们都用动物的肩胛骨卜算部落的命运,都用玉器和陶制酒器来祭祀祖先,甚至这些礼器上的花纹都惊人地相似。
第51节:中国人和犹太人:异与同(9)
  中华文明就是在这种文明点的相互交流撞击中不断融合,不断实现质的飞跃。最终,位于黄河中游地区河南一带的原始部落在交流中取得了最高的文明成就,成了中华文明的核心区域,出现了统一国家的雏形。这一荣誉之所以被河南独占,不是因为它的文明起源最早,也不完全是因为它土地肥沃、气候温和,主要是因为它处于八面来风的地理位置。它恰处于各文化点的中心,与周围各个文化区交流都非常便利,从其他文化中吸取到的信息和营养最全面最充分;与此同时,它受到周边文化区的冲击、压力最大,遇到的挑战也最严重,因此也需要它做出最强有力的反应。正是因此,它的发展最快,最早确立了优势地位。
  在黄河中游形成的华夏民族,开始了不断向外扩张的进程。他们在黄帝等首领的带领下,不断地与周围民族冲突和交往,并把它们逐步同化。在这个过程中,华夏文化获得了极为丰富的异质营养,促进了汉文化的发展壮大。所以说,在文明的初起阶段,中国是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的。
  但是,当整个中原地区都获得了充分的开发之后,民族交流给中国文化带来的动力基本枯竭了。中国地理环境的重要特点是封闭性。与地中海沿岸相比,中国大陆是个内向的闭合体。它的西北是帕米尔高原,虽与外界有丝绸之路一线可通,但断断续续,不成规模。西南部的青藏高原,成为中国西亚及东南亚之间交往的天然障碍。北方蒙古草原人烟稀少,自古视为沙漠。而东南部则是浩瀚的大海,对于一个非海上民族来说,它的阻隔作用比陆地还要严峻。这种地理环境把中国与世界的其他部分分隔开来,难通消息。这种阻隔是如此有效,以至玄奘要去一次印度,得走上十来年;甘英出使罗马帝国,也是无功而返。因此,有人把中国文化称为"墙文化"。
  在中华文明形成不久,"墙文化"的负面影响就显露出来。从先秦开始,中国人的视野就被局限在中原地区,他们骄傲地认为中国居于世界中央,"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认为自己的文明永远高于周围的四夷。
  中古以来,在欧亚大陆,中国成为与外界交流最少的"特区",成为欧洲人眼中最神秘的国度。和世界其他大文明相比,中华文明的发展演变过程呈现出强烈的独立性和个性化。在两千年的封闭之中,中国人建起了世界上最有效律、最严密的中央集权,保证了大部分时间东亚这片封闭的土地处于统一和稳定之中。在数千年间,中原和外界的交往被简单地限定于和北方草原民族的战争或者和亲,除了佛教文化外,中国几乎没有从欧亚大陆其他文明体中吸收什么异质文化营养。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自视为"天朝上国",自给自足的经济体系让我们感觉不到探索外部世界的必要,也取消了人类天然的好奇心。任何有机质在过于封闭和稳定的环境下都会变质,近亲杂交和自我克隆导致的只能是物种的衰落。几千年里,祖先留下的几本经典成了我们这个民族学习的唯一教材。几千年来一直咀嚼着同一块馍馍,结果只能是越来越味同嚼蜡。中国变得越来越自闭,越来越自大,越来越守旧,越来越没有创造力。到了明清时期,这种虚骄的"上国心理"又演变成了"闭关锁国"的国策。在外部世界发生了激烈变革的大时代,我们却充耳不闻。
  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说:"中国人只跟着祖先的足迹前进,而忘记了曾经引导他们祖先前进的原理。他们还沿用祖传的科学公式,而不究其精髓。他们还使用着过去的生产工具,而不再设法改进可革新这些工具。因此,中国人未能进行任何变革。他们也必然放弃维新的念头。他们为了一刻也不偏离祖先所走过的道路,免得陷入莫测的歧途,时时刻刻和在一切方面都竭力仿效祖先。人的知识源泉几乎已经干涸。因此,尽管河水仍在流动,但已经不能卷起狂澜或改变河道。"
  正是这种缺乏与异质文化交流形成的强大惰性,导致我们这个民族在鸦片战争以来屡次外部刺激面前反应迟缓,应对乏力,导致了中国文化现代化转型的艰难与吃力。
第52节:被误读的美国 (1)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天命。犹太人被命运驱赶,四处流亡,却最终获得了世界性的眼光和思维习惯,"兴于忧患"。中国人被上天眷顾,安放进隔山限海的安乐之境中没有外部压力地生活了几千年,最终却成了一潭死水,固步自封,可谓"衰于安乐"。
  但是,天命从来不是不变的。凡事天命居其半,人力亦居其半,正所谓心能尽性,人能弘道。现在,大海和天空已经向中国打开,中国不再是难以交往的"远东"。现在是我们敞开心胸,不报成见地吸收其他文化的营养,特别是政治文明的营养的时候了。如果在人类政治文化的主流价值已经彰显无疑之际,仍然将视线拘泥于这片土地的特殊性上,逆天而行,抱残守缺,燕巢幕上,自得其乐,那么离大戾自然不远。尚书早就说过:"天作孽,犹可为,自作孽,不可活。"
  被误读的美国
  一落后的美国
  在我父亲为数并不太多的藏书里面,有三本是关于美国的。一本是八十年代初出版的小册子《美国探亲纪实》,一本是稍后一点的《美国走马观花记》,另一本是1994年出版的陈燕妮的畅销书《告诉你一个真美国》。
  对于世界上那只头号"纸老虎",他们那一代人除了"无比仇恨"以外,其实还深怀着一种隐秘的好奇。"工人都有小汽车","餐厅里跳脱衣舞","二流演员当总统"……这些印象错综在一起,形成一种霓虹灯似的光怪陆离的效果,让他们那一代在义愤填膺的同时,又不免滋生一点深藏心底的困惑、羡慕甚至憧憬。
  是的,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比美国更令中国人不解并向往。当世界的大门打开之后,绝大多数中国人选择了飞往美国的机票。美国代表了整个西方世界。从八十年代之初起,几乎每个会写字的中国人从美国回来后都要写一点游记或者感想,迫不及待地报告种种令人震惊的发现:美国人成天大鱼大肉,沙发彩电坏了,不修,往大街边一扔,换新的!成人用品商店公然开在路旁,各种"不堪入目"的物件公开买卖,红灯区里到处"上身脱光"的大幅广告!高速公路遍布全美,四通八达,从东海岸开到西海岸看不到一个红灯!U.S.A的一切都在中国人的经验之外,"富"得、"黄"得、"发达"得几近不可想象,似乎与中国不在同一个星球上。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