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权力意志

_27 尼采(德)
在这个本质是虚假的世界上,真实性也许是一种反自然的倾向。因为这种真实只有
当它作为达到特殊的、更高级的虚假势能的手段时,才有意义。为了能够虚构一个真实
的、存在的世界,首先就要造就真实的人(也包括这样的情况,即有一种人自称是“真
实的”)。
质朴、磊落、不自相矛盾、持之以恒、不改本色、无褶痕、无绕行、无帷幕、无形
式。这种人就会按照自身的形象,设计出存在的世界,当作“上帝”。
为使真实性成为可能,则人的整个范围应该十分洁净、十分小巧和十分令人瞩目。
因为,这种范围无论如何是为真实性撑腰的口实。——谎言、诡计、歪曲事实肯定会招
致反感……
〈668〉
“意愿”,并不是“渴望”、企求、要求。因为,发号施令的欲望同意愿显然不同。
世上没有“意愿”这种东西,只有具体的意愿。因为,人们不应因状态而诱发目的——
就像认识论者所做的那样。他们心目中的“意愿”就像“思维”一样难以出现,因为它
纯系虚构。
对某事发号施令,这属于意愿(——当然,这不是说,意志会得到“履行”)。
力借以谋求发挥作用的、一般性的紧张状态——这不是“意愿”。
〈598〉
哲学家休养生息的情形有所不同。换句话说;譬如,他可以在虚无主义中休养生息。
认为,世上本无所谓真理,这就是虚无主义的信仰。对一个认识的斗士,一个同无比丑
陋的真理进行不懈斗争的斗士来说,这种信仰乃是一次尽情的全身运动,因为真理是丑
陋的。
〈704〉
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怎么一下子都成了令人气愤的歪曲和假造了呢?譬如,“人追求
幸福”——这有何真实可言呢?为了弄清什么是“生命”,何种追求与紧张状态才是生
命,那么上述公式肯定既适用于树木、植物,也适用于动物。“植物追求什么?”——
不过,这样一来,我们可就已经虚构了一个根本不存在的假的统一性了。因为,假如我
们把一个拙劣的统一性——植物摆在面前,这就等于忽略和否定了一种靠自身和半自身
首创性而得到巨大增长的事实。我认为最后的和最小的“个体”,在“形而上学的个体”
和原子论意义上说乃是不可理解的,我认为它们力的范围是持续推移的——这是显而易
见的。可它们中的任何一个,假如也是这般变化,它也是在追求幸福吗?——不过,一
切自我延伸、同化、增殖都是同对立物的抗争;质而言之,运动乃是与痛苦相联系的现
象:因为,假如这里的原动力抱有这样的希望,并且不断寻求痛苦,那么它所表达的应
是另一种意愿。——为什么原始森林中的树木彼此斗争不休呢?为了幸福吗?为了权力!
……
人,主宰着自然力的主人,主宰其自身的野性和恣睢的主人(渴望,学会了追随和
受用于人)——人,同史前人相比,乃是一种庞大无比的权力,——并非“幸福”这种
优势!怎么能硬说人是追求幸福的呢?
〈222〉
就无畏和向不幸挑战而言,高等的人有别于低等的人,因为,假如幸福说的价值标
准开始生效,上述表现就成了衰退的征兆(——生理的疲倦,意志力的贫乏——)。基
督教,由于它具有“极乐性”的视野,所以是受苦安贫一类人的典型思维方式。而充盈
之力却执意创造、受苦和灭亡。因为,基督教倡导的虚伪救世说在这种力看来乃是滥调
音乐,是等级制的嘴脸,是讨嫌。
〈302〉
我认为,人们总有一天会把人的价值巧妙地归位,使它回到只有它才适合去的角落
里。因为它是没落的价值。不少动物种类已经消失;假如人也消失,那么世界也许就什
么也不缺了。为了对万事都无动于衷,人们就得有足以当个哲学家的气质(——万事不
心惊)。
〈790〉
假如人们弄清了自己生命的“原因”,那么也就不难抛弃生命的“方式”了。这等
于就是对原因、目的和意义的非信仰标准,就是意志缺乏,假如快乐与痛苦这种价值跃
到前台,而且享乐主义——悲观主义的学说有了市场的话;忍痛割爱、听天由命、美德、
“客观性”等等,至少是忘本的标志。
〈12〉
宇宙学价值的衰落。
A.
作为心理状态的虚无主义必将出现。首先,假如我们寻找一切现象的“意义”,那
是找不到的。因为,寻觅者到头来总会失掉勇气的。那样一来,虚无主义就是旷日持久、
虚耗精力的意识,就是“徒劳的”苦痛,就是不安全感,就是缺乏休养生息、自慰的机
会——自惭形秽,就是人们自欺过久一样……下述现象在以前也许是有意义的,对一切
现象都使用最高道德标准和道德世界秩序;或者,增长人在交往中的爱与和谐;或者,
靠拢普遍幸福状态;或者,甚至走向普遍虚无状态——目标无论如何总还是意义。所有
这些观念的共性就是,通过过程本身实现一种目标。——然而,现在人们明白了,通过
生成达不到任何目的,实现不了任何目标……这样一来,对于生成的所谓目的的失望,
就成了虚无主义的原因。总而言之,就特定目的而言是如此;就迄今一切目的假说而言,
情况也是如此,因为假说与整个“发展”有关(——人不再是合作者,更不是生成的中
心)。
其次,一旦人们确立了一切现象和现象总体性,体系化乃至组织化,就会出现作为
心理学状态的虚无主义,以致那渴望荣宠的灵魂就沉缅于最高统治和管理形式的整个观
念之中了(——假如那是一位逻辑学家的灵魂,那么绝对的逻辑性和现实辩证法就愿意
同一切人达成谅解……)。这就是统一性即一切“一元论”的形式。由于这种信念的结
果,人就深深地陷入这样的感觉之中了,即认为人是同高踞于人之上的整体相连的,并
且是依赖于这个整体的,它就是神性的标准……“普遍的幸福,要求牺牲个人的幸福”
……
但是,请看!这种普遍的东西根本没有!人们从根本上失去了对自身价值的信仰,假如
不是这种无限宝贵的整体通过人起了作用的话。因为,人构想这种整体是为了能够信仰
自身的价值的缘故。
作为心理学状态的虚无主义尚不具备第三个形式和最后的形式。以上两点认识告诉
人们,靠生成是达不到任何目的的,而且一切生成都没有广泛的、可容个别人藏身的统
一性,就像最高价值中的情形一样。于是,剩下来的就是谴责整个世界都是假的,并构
想出一个位于此世彼岸的世界为真实世界的替身,然而,一旦人们明白了,臆造这个世
界仅仅是为了心理上的需要,明白了人根本不应这样做的时候,就形成了虚无主义的最
后形式。这种形式本身含有对形而上学世界的非信仰,——它摒弃了对真实世界的信仰。
假如人们站在这个立场上,那么就会承认,生成这种现实性乃是唯一的实在性。人们摒
弃了通向内部世界和虚伪神性的一切秘密途径,但人们是不会忍受这个世界的,虽然人
们并不想否认它。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当人们明白了,既不该用“目的”概念,也不该用“统一
性”、“真理”概念来解释生命总特征时,就产生了无价值性的感觉。因为利用上述概
念达不到任何目的,实现不了任何愿望;现象众多,但并不存在广泛的统一性。因为,
生命的特征不是“真实”,而是“虚假”……人们根本没有理由相信“真实的”世界……
简言之:我们拿来赋予世界价值的范畴,如“目的”、“统一性”、“存在”等等,现
在又通过我们之手抛弃了——于是,世界呈现无价值的外观……
B.
假设,我们认识到了不该使用上述三个范畴来阐明世界的原因,假如按照这种认识,
世界开始叫我们感到无价值了,那么我们就不得不问一句:我们对上述三范畴的信仰从
何而来,——我们是否试图找到使它们脱离信仰的可能!假如我们使三范畴贬了值,那
么它们对宇宙无用性的证明就不成其为使宇宙贬值的理由了。
——结论:对理性范畴的信仰乃是虚无主义的原因。——我用来衡量世界价值的那
些范畴,乃是同纯虚构的世界有联系的。
——推论的结果:我们迄今试图赖以使我们能够开始估价世界和最终造成世界贬值
的一切价值,当它们显得不适用时——用心理学的话来说——就都是以保存和提高人的
统治产物为目的的功利性观点的结果。因为,这些价值只是表面上投射到事物的本质上
罢了。把自身设定为事物的意义和价值的标准:这始终就是人的十足幼稚性的表现。
〈7〉
人活着本该为最高价值效力,尤其是在这些价值支配起人来困难重重、费用浩大之
时。——人们拥有社会的这些价值,目的在于制造价值的声势,仿佛这些价值真是上帝
的旨意一般,真就是君临众生之上的“现实性”、“真实的”世界、希望和未来世界一
般。现在,当价值的来龙去脉业已澄清之际,宇宙在我们眼里也就失去了价值,变成了
“无意义的”了,——不过,这只是一种过渡状态罢了。
〈36〉
哲学虚无主义者坚信,一切现象都是无意义的和徒劳无益的;然而无意义的和徒劳
的存在本不该有。它是由哪儿来的呢?人们又是怎么知道这种“意义”和标准的呢?虚
无主义在本质上都认为,枯燥无益的存在远景会使哲学家反感、无聊、绝望。这种见解
同我们具有的哲学家的敏感是矛盾的。这是那荒唐的估价造成的。因为,生命的性格定
会使哲学家开心,假如它有生存权的话……
不难理解,开心和痛苦,在现象内部只能具有手段的意义。因为剩下的问题就是,
我们是否真能见到“意义”和“目的”,无意义性或者其对立面的问题对我们来说是否
是不可理解的。——
〈675〉
一切贬值的价值。——我的要求是,既然人们从概念上取消了行为的行为者,并且
借此架空了行为,那就要再把行为者请回行为才是。我要求,既然人们从行为中取消了
目的,并且借此架空了行为,那就要把“目的”即干某事的“意图”重新请回才是。
一切“目的”、“目标”、“意义”都不过是与一切现象同时发生的意志的表现方
式和变态,也就是权力意志的表现方式和变态。拥有目的、目标、企图,拥有全部的意
愿,都与要强壮的意愿即增长的意愿差不多——此外,还有取得手段的意愿。
因此,行为和意愿中的一切最普遍和最低级的本能,始终是最不为人知和最隐蔽的
本能,因为我们就是准则……
一切估价都只不过是为这种意志服务的结果和更加狭隘的眼光。因为,估价本身就
是这种权力意志。
从这种价值中任何一个价值出发对存在的批判,都是荒谬和误解。假如这方面出现
了衰退过程,那么该过程仍旧服务于这一意志。
请评判一下存在本身吧!不过,评判本身仍然是这种存在!——因为我们作了否定,
我们就是始终装作我们本来的面目。
人们应该认清这个裁决生死的嘴脸的荒谬性;然后,要尽力摸清产生的结果。这是
很有代表性的。
〈1065〉
那位皇帝一直拿事物的易逝性来责备自己,意在不要过份看重自己,并且泰然处事。
可在我看来,一切都有无穷的价值,以致事情匆匆而过。因为,我要为每个现象寻求永
恒性。人们会把最昂贵的膏脂和酒浆倒在海里吗?——我感到欣慰的是,过去的一切都
是永恒的——因为大海还会把它们冲刷回来。
〈134a〉
我想要索还我们借给现实的和臆造的事物的一切美和崇高,因为此乃人的财富和产
物:是人的最美妙的辩护书。人就是诗人、思想家、上帝、爱、权力。啊!谈谈人的帝
王般的大方吧!人就是以这种慷慨大方,才把事物馈赠于人的,结果自身反倒贫乏了,
自感穷愁了!迄今为止,人最大的非我性就是他赞赏过、祟拜过自己,并且知道怎样隐
蔽自己,而他就是那个创造了崇拜物的人。——
〈930〉
人牺牲了多少好处,人又是多么无“私”啊!人的一切欲望和激情都想拥有自己的
权利——欲望离明智地利用自私还相当遥远!
人们不想拥有自身的“幸福”;为了能够相信人总是为自身着想,人必须成为英国
人。我们的渴望由于激动的时间过久,是不会闹事的——。他们聚积起来的力要寻求对
手。
第十八节
〈674〉
一个有机体内部产生的现象无穷无尽,我们意识到的那一部分纯系手段。因为,其
余的总体会以一种过激的方式证明某些“道德”、“无私”和类似的虚构乃是欺骗。要
以完全的非道德的观点出发去研究我们的有机体,这样做是有益的……
从原则上说,兽性功能比一切美好的状态和意识要高出千百倍。因为,后者一旦不
成其为兽性功能的手段,就变成了多余。整个有意义的生命,包括灵魂、心灵、善、道
德的精神在内。它们到底为谁服务呢?——服务于尽可能完美的兽性基本功能的手段
(营养手段、提高手段),主要是提高生命的手段毋宁说,原因首先在于被称之为“肉
体”和“肉”的东西上面。因为,别的都是小小的附属品。继续编织生命的整个链条,
这就是使命,要使这条链条日趋牢固有力——这就是使命。但是,请看!心灵、灵魂、
道德、精神却在密谋背离这原则的使命,仿佛它们就是目的似的!……生命的蜕化大体
是意识的特殊造假能力决定的。因为,至少生命是本能决定的,所以生命受害为时最长、
后果严重。
按照意识快乐或不快乐的感觉来衡量生命是有价值、还是无价值。你还能想出比这
更出色的对虚荣心的滥用吗?这的确只是一种手段:——同理,舒适感和非舒适感也只
不过是手段!
那么,价值依照什么标准来衡量自身呢?仅仅依照提高了的和组织好了的权力的份
额多少。
〈694〉
各按一个力寻到的对抗力(力的目的是要制服对抗力)的情形,由此引起的失败和
厄运的标准也必然提高。因为,只要一个力失去了对抗力,任何行动都必然成为痛苦的
一部分。痛苦只起刺激生命的作用,并且使权力意志得到强化!
〈696〉
意志的满足不是快乐的原因(我要特别批判这种极端肤浅的理论,——因为它用心
理学的方式胡乱编造后来的事情——);而是意志要向前进,并且始终主宰阻碍其前进
的障碍。快乐感就是意志的不满,就是意志倘若遇不到对手和反抗,就不会相应取得满
足感。——“幸福的人”:这是群畜的理想。
〈697〉
我们欲望的不满,这是正常的。譬如,对饥饿、性欲、运动欲不满,这本身根本没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