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西晋风云

_7 孙 峰(当代)
  其实司马炎未必真的愿意再穿上丧服,虽然老妈还在,但是,老爸老妈都是偏心眼,这个司马炎心里有数。既然大臣们都说了,那也正好顺水推舟,自己给自己下台阶。又经过了好几个回合的说服与反说服,终于,司马炎来了一个180度的转弯,他说:世间最害怕的,还是内心的感情对父母不深厚,怎么能在乎穿不穿丧服呢?大家伙对我的规劝,我怎么能忍心不听你们的话呢?
  一则说得冠冕堂皇,二则把责任推给了你们,谁叫你们劝我呢?
  不过,并非所有的大臣都和裴秀的意见一致,中军将军羊祜就对傅玄表示了不同的看法:根据周礼,为父母服丧三年,即使是贵为天子也是一样,汉文帝把这个制度废除了,本来就不对;现在我们的皇帝很孝顺,虽然表面上去除了丧服,但是实际日常饮食等方面和过去服丧所做的是一样的,何不趁此机会在全天下恢复古代的礼仪呢?傅玄也不想恢复,就说:从汉文帝开始服丧是以日代替月,已经历经了几百年了,一旦恢复起来那太困难了。羊祜接着说:如果感到困难,那让皇帝自己尽尽孝,皇帝可以穿三年不是也行吗?傅玄回答:如果皇帝穿,臣子不穿,那就是说没有君臣了。说得羊祜不再说话。
  以傅玄的位置,估计司马炎也听到了朝臣们的不同声音,过了几天,有人继续巴结司马炎,请求司马炎恢复吃肉,穿色彩艳丽的衣服,彻底恢复正常生活,司马炎说:我们家是学生世家,历代都尊崇礼仪,我不能一时间就把这些都忘得一干二净!我接纳你们的建议已经够多了,你们回去还是看看孔子回答宰我的话吧,就不必再为此事争论了。”
  司马炎于是继续头戴白色孝帽,不吃鱼肉,只吃蔬菜,整整三年。
  《论语》上记载:宰我问孔子说:“守三年之丧,时间太久。正人君子三年不行礼,礼必消灭。三年不听乐,乐也必消灭。旧的米谷既死,新的米谷已生,尽心情就可以了。”孔丘回答说:“吃米穿绸,你心里是不是心安?”宰我说:“心安。”孔丘说:“你心里如果心安,你就去做。”宰我告辞后,孔丘说:“宰我是何等的不仁不义,儿子生下三年,然后才能离开爹娘怀抱。守三年之丧,是天下人共同遵守的原则。”
  由于司马炎的坚持,于是,就形成了一个规矩:不是正规的守丧三年,而是头戴白色孝帽,不吃鱼肉,只吃蔬菜。
  八十五、晋国初建(3)
  第二件事,高薪养廉。
  泰始三年九月,司马炎下诏:“古代的明君以人的德行用爵位加以昭示,以国家收取的税收来作为俸禄,即使是下等的文化人,也能吃到上等农民的贡献,国家给予的俸禄足以使公务员出门在外奉公忘私,也能够使大家回到家里,不仅足以养活亲人,还能够对其他人施加恩惠。现在公务员的俸禄标准不足以达到从事其他行业的水平,这不是国家尊崇人才和教化臣民的根本。从现在开始,我要求增加公务员的工资。”高新制度的实行,使得晋朝的公务人员没有了后顾之忧,并且以从事公务为荣,为晋王朝吸引了大批有用的人才。在高薪养廉的同时,要求各个郡、各个诸侯国的郡守和国相要3年1次下县巡察,任务是:一是,接见县级部门的官吏,查看当地的风俗好坏,规范当地的礼仪和法律,考察地方度量衡是否准确,到乡间对于老人嘘寒问暖,要亲自到百岁老人家中拜见;二是,要点检重审监狱里的犯人,详细查看当地百姓的疾苦和地方官员的得失;三是,要教导大家崇尚教化,勤于耕作,要勉励学者,勤于思考,遵守法律,不要传播学习百家中的那些个末等的学问,查看到的好学孝顺品行高尚的人,要向朝廷举荐;了解到的品行不好,不孝敬父母,不友爱兄弟,不遵守法律的,要予以制裁。四是,考评当地官吏成绩。当地的人民困苦,农业凋敝,社会治安不好,监狱的犯人又多,官场没有规矩,以下犯上,没有礼仪的,那对这个地方就要投否定票;对于官员自身的廉政尤其是对上阿谀奉承,自家莫名其妙的有钱的,要暗中观察上报。
  第三件事,颁布《泰始律》,建立法治社会。
  并把《泰始律》中的死刑条款抄写下来,在全国的各地驿马车站及招待官员的官舍,广为张贴,使人民周知。《泰始律》还是在司马昭执政的时候,就已经命令贾充、羊祜、杜预等人参考汉律、魏律开始编纂制定新的法律,其实,根据《晋书,刑法志》的记载,参与编纂的一共有14人,他们分别是:车骑将军贾充、太傅郑冲、司徒荀顗、中书监荀勖、中军将军羊祜、中护军王业、廷尉杜友、守河南尹杜预、散骑侍郎裴楷、颍川太守周雄、齐相郭颀、骑都尉成公绥、尚书郎柳轨及吏部令史荣邵等,其中杜预承担了大量繁重的工作。
  这14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为礼法之士,如贾充、郑冲、荀顗、荀勖等;一为玄学之士,如羊祜、裴楷等。到泰始4年,这部法律终于制定完成。就是我们通常称的《晋律》。《晋律》在体例的设置、条文的安排更为合理,用词也更确切。将《魏律》的《刑名》篇分成了《刑名》和《法例》,放在首要位置,完善了《魏律》的刑法总则部分;篇目也从十八到二十篇,丰富了内容。另外,把礼制和法律进一步融合,礼的内容有的直接写成了法律条文;设立了“杂抵罪”,成为后来官当的雏形;《晋律》还第一次正确区别了律和令两个重要法律概念,把法律解释为定罪量刑为主的法典,而政令则解释为规定国家制度的法典。在儒家文化的熏陶下,《晋律》最终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儒家化的法典。研究法制史的学者认为:西晋时期,确立律、令二分,并建立纳礼而入律令、违礼令而入律原则,这是律令制度发展的一大突破,借助“令篇”展现儒学思想。陈寅恪说:“古代礼律关系密切,而司马氏以东汉末年之儒学大族创建晋室,统制中国,其所制定之刑律尤为儒家化。”关于西晋时期编修律令呈现儒家化一事,今日已是学界共识。是此说的代表。
  《泰始律》颁布以后,据《晋书.贾充传》记载,司马炎下诏说:汉氏以来,法令严峻。故自元成之世,及建安、嘉平之间,咸欲辩章旧典,删革刑书。述作体大,历年无成。先帝愍元元之命陷于密网,亲发德音,厘正名实。……今法律既成,始班天下,刑宽禁简,足以克当先旨。——说明了晋律是崇尚刑宽禁简的儒家思想,而不是曹魏刻薄深文的法家思想。并且杜预认为,法律不是讲道理的书,而是官吏的量刑标准,因此,要简明扼要,言简意赅,叫人一看就明白,老百姓也不容易违犯。所以,《泰始律》只有2900多条,12万多字,《隋书·刑法志》称赞它“实曰轻平,称为简易”。
  法律颁布以后,司马炎还带头开始了学法、普法活动,还是让玉人裴楷在朝堂上逐条朗读,由司马炎亲自讲解。与学习法律相互配合,司马炎带领全体朝臣承包了1000亩土地,亲自耕作,——当然是姿态了,以显示重农务本;同时,大赦天下,与民更始。要知道,在前此一年,册立皇后和太子的时候,司马炎还没有大赦,可见其重视法律的程度。
  后来,张斐、杜预还对《泰始律》进行了注释,张斐的叫《律解》,杜预的叫《律本》,使这部法律更加容易理解,便于操作,经过司马炎的批准,这两部注解与法律具有同等的效力,因此,《泰始律》又叫做张杜律。
  第四件是,妥善处理淮南事件。
  这次事件与大名鼎鼎的石苞有关,从诸葛诞叛乱以后,石苞于259年接替王基,镇守寿春,迄今十年,士马强盛。当时,在淮南社会上流传着一种谣言,说是:宫中大马几做驴,大石压之不得舒。当时的淮北监军是一个叫王琛的人,此人是高门望族,应该不是太原王家就是琅琊王家,历来看不起石苞这样寒门出身又位高权重的人,王琛就给司马炎写密信,诬陷石苞和吴国交通。正巧当时宫中的预言家告诫司马炎说:东南方向将遭遇大的兵灾。
  而此时的魏吴关系经历了短暂的和平,又恢复了往日的不来往状态。在263年司马昭平定蜀国以后,由于国内平蜀之役耗费巨大,造成公私俱竭,司马昭否定了邓艾休养一年顺势平吴的想法,主动派遣吴国降将徐绍、孙彧到吴国和好,刚刚登基的孙皓就腿搓绳,到第二年派遣光禄大夫纪陟(其子纪瞻后为司马睿重臣)等人回报,签订互不侵犯条约;等纪陟等人逗留洛阳的时候,正赶上司马昭去世,到265年的11月才回到吴国,从此魏吴两国进入和平年代,但是好景不长,知道了司马昭去世,作为和好的邻国理所应当的需要吊唁,于是孙皓在泰始2年3月又派遣了张俨、丁忠来吊唁,可是等丁忠回来却对孙皓汇报说,司马炎刚刚即位,中原防备空虚,尤其是弋阳(河南省潢川县),可以轻易袭取。”孙皓就询问文武官员的意见,镇西大将军陆凯说:“北方敌人新近吞并巴蜀,派人前来我国求和,并不是求我们援助,只是为了养精蓄锐,等待时机。敌人势力正强,而我们竟想侥幸胜利,恐怕看不到利益。”孙皓虽不出兵,但也从此跟晋王朝断绝邦交。也就是说双方仅仅和好了一年时间就又断交了,而断交的原因在于孙皓。
  到了泰始4年,中原发生了大的水灾,受灾地区主要包括青州、徐州、兖州和豫州,吴主孙皓感觉是一个出兵捞取好处的好机会,准备出兵北伐。而孙皓想好兴兵的消息立刻被晋国边境将领探查,并报告给了司马炎,当时荆州州长胡烈报告了此事,而石苞也风闻孙皓的企图,开始动员部队和民工构筑工事,建设堤坝蓄水,加强防备。
  石苞的一系列行动不能不引起司马炎的高度警惕,前有监军的密报,后又有你自己的行动,还有即将有吴国采取行动的消息,难道你石苞真的要和孙皓联手图谋不轨?司马炎找到了自己的心腹羊祜,征求羊祜对这事的看法,羊祜说:根据以往的经验,吴国要入侵,每次都是东西一起出动,没有理由只在西部的荆州出兵,也许石苞也探听到了什么消息做对敌准备工作,怎么能从石苞这一点上就认定他要叛乱呢?
  但是,决策人不同于参谋人,他要的是全面排除,因此,司马炎还是有点疑惑。
  为了了解真实情况,司马炎传石苞的二儿子当时担任尚书郎的石乔上殿问话,可是左等右等,等了好几天石乔就是没来。——司马炎对待大臣是很宽松的,平时不怎么强调纪律,估计石乔这小子那天又早退,逛街或者是和妹妹压马路去了(因为《晋书》记载石乔还有秽行……)。另外有一个可能,那就是在宫中和尚书省里讨厌石家的人根本就没有通报!
  司马炎认定石苞必反。于是,命令自己的堂叔叔义阳王司马望率领大军前去淮南征讨石苞,并派遣另外一个堂叔琅琊王司马铀从山东回师寿春,并下密诏说:“石苞没有能力判断敌情,竟擅自兴筑城垒,阻遏河水,骚扰人民,予以免职。”
  对于石苞而言,一切情况表明自己即将成为第二个诸葛诞,凶多吉少。
  而此时,又是一个小人物改变了历史的走向。
  出了一个叫孙礫的人。孙礫也是司马家老家河内的人,也是出身寒微,不过被河内太守吴奋赏识任主薄,当时河内大姓云集,一起吃饭的时候,大姓们都不愿意搭理孙礫,吴奋大怒,并把孙礫介绍给石苞做将军的掾属。孙礫就从河内往淮南去,路过许昌,当时镇守许昌的是司马炎的堂叔父汝南王司马骏,这个司马骏和孙礫认识,孙礫现在路过此地,理所应当地要拜见一下司马骏,司马骏问孙礫去哪里,孙礫如实回答一番,司马骏已经知道皇帝已经派遣部队日夜兼行偷袭石苞,看在乡里乡亲的份上,对孙礫说了情况,并说了句:别去到是非窝里,自找麻烦!告别司马骏以后,孙礫一路快马加鞭,风餐露宿,一口气来到寿春,见到了从未谋面的石苞,把情况对石苞详细说了一遍,石苞一听大惊失色,不知所措,孙礫对他说,您要保全身家性命,还是把军权交出来,现在就走出寿春城,到驿站等大军来到,只有这样才能够打消皇帝的怀疑。
  石苞倒是从善如流,立刻单身来到驿站,等待中央军的到来。
  司马炎听说石苞这样,悬着的一颗心才慢慢放到肚子里。
  等到见到石苞,司马炎甚至有点不好意思,就为自己开脱道:你的儿子石乔差一点使你整个家门蒙受不幸。石苞一听大怒,从此把石乔废黜,并且不让这老兄出来做官。——石苞共有6个儿子,老大、老四、老五都早死,只剩下老二石乔,一废,后来老三石统继承了老爸的爵位;老小就是那个聪明过人、大名鼎鼎的石崇……
  对于司马炎来说,淮南事件这样的结局是最好不过的了,因为,他还将迎接吴国孙皓马上就要到来的挑战,如果此时发生内乱,后果将对刚刚建立起来的晋王朝产生难以预料的影响,而这一次,一个到最后也不过是尚书郎的小人物却办成了很多大人物办不下来的事情。
  是因缘?或是司马炎的福分?……
  八十六、祸不单行
  268年对于司马炎来说,可谓是祸不单行。
  刚刚服完老爸3年孝的司马炎又一次面临了亲人的辞世。就在这一年的3月,司马炎的老妈王元姬也去世了,享年52岁,司马炎哀痛欲绝,亲自写下老妈一生的行状,情真意切,哀婉动人,文章上记述了妈妈的人品德行,更多地诉说了自己失去亲人的哀痛之情,令人扼腕叹息。
  司马炎在老妈被封为太后以后,还给老妈配备了一整套的官吏班子,把那个在征蜀过程中被钟会拿下的诸葛绪任命为太后的卫尉,刘原为太仆,宗正曹楷为少府,俨然是另外的一个小朝廷。然而这一切都挽回不了老妈的生命,王元姬在临终的时候,让他最记挂的人还是齐王司马攸,老人哭着对司马炎说:“你的弟弟桃符性子急躁,可是,你这个当哥哥却不慈爱,我如果去世的话,恐怕你肯定对你弟弟不能相容,我把这话作为临终遗言交代给你,不要忘记我说过的话!”
  为了表达对妈妈的哀思,司马炎加封自己已经故去的外婆王朗夫人杨氏等为乡君,食邑500户。
  到第二个月,那个卧冰求鲤的王祥也随之故去了。我常常想,司马炎以中人之资,为何能同一华夏?除了孙皓的残暴昏庸以外,大约还与三司马为他留下一个又一个重臣和他们身后那些个庞大的家族有关吧,这些人要么德行堪称师表,要么智慧过人,要么文武双全,都受到家族良好的教育和熏陶,虽然,在晋王朝建立之初,象司马孚、王祥、郑冲、裴秀、贾充、何曾、荀颽、王沈等均已经老迈,基本上不再上朝,每次朝廷遇到大事,都是由侍中任愷到府中咨询,并且王沈(后来的企图篡位的王浚就是他是庶子,并非平吴的王浚,平吴的史书以王濬来进行区别)已经于前年去世,但是,他们的后人却是人才辈出,给司马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其实,就本人而言,也不怎么看好王祥这样的人,不过,世界上也就有这样的人,自身智慧倒不是一流,但是,温良恭俭让“德行”却是一流,并且一直是政坛上的不倒翁,身居高位,政绩全无,尸位素餐,与世沉浮,只不过是个象征。?传世的王祥的故事除了卧冰求鲤以外,还有在曹髦被贾充杀死以后,王祥哭着说,“老臣无状”,是对自己无力阻止暴行的谴责?还是对其他人的责备?不得而知,不过史书上记载:众有愧色。但也没有象陈泰一样伤心得哭死。等到司马昭被进封为晋王的时候,王祥、何曾、荀颽一起去拜见兼祝贺,荀颽对王祥说,晋王很贵重,我们去见的话,还是要行拜见的礼节。王祥说,晋王再贵重,那也是魏国的晋王,我们是魏国的三公,那有三公见到王拜的道理呢?我们从官阶上只和王相差一级,如果拜见的话,不仅损害魏国朝纲,而且也损害晋王的名声,君子爱人以礼,你们要拜你们去拜,我不拜。就这样,老何和老荀为自己的前途计,都对司马昭行了拜见礼,而王祥只行了作揖的礼节——没有低头。司马昭虽然心里不舒服,但是,嘴上还是连连称赞,说:没有想到还是你王祥对我关爱得深啊!——鬼才相信说的是真话呢。
  真奇怪这世界,有很多人建立了不朽的功业,却不登高位,甚至死无葬身之地,如邓艾;而也有很多人没做什么事情,没有建立什么功业,就身居高位,并且一而再,再而三的受到眷顾。……命运?
  等王祥死后,吊唁的都是些亲朋故友,他的族孙王戎说:王老可以说是清达了,他在正始的时候不是很能说话的人,但是,每次和他谈话,却道理深邃,可以说是他的德行太大以至于掩盖了口才了吧!
  不过,在我看来,这种人,活的时候也没给老百姓带来什么好处,所以老百姓也不感伤;士大夫也没来往,所以士大夫也不吊唁。这种人就象是一道有他没他都可以的菜,来去无声而已。
  我记得孔子说过乡愿的问题。
  乡愿是指那些貌似忠厚、实与恶俗同流合污的人。《论语·阳货》说:“子曰:乡原,德之贼也。” ,就是说乡愿其实是那些看似忠厚老实,其实是没有是非观念、明哲保身、没有大是大非观念的、并在一个地区中“德高望重”的人。孔子最痛恨的就是这种人,而孔子区别真正的德高望重的人和乡愿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有没有在大是大非面前的坚定的立场。《论语.子路》记载: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他6、70岁才进入高位,已经是老于世故了,纵观王祥一生的所为,是否有点乡愿的意思呢?
  大家心里都有一杆秤……
  虽然王沈和王祥去世了,但是,他们两个分别所代表的太原王家和琅琊王家,却在有晋一代名流叠出,成为数一数二的大贵族。
  除了失去母亲,失去重臣,严重水灾以外,南方的孙皓也没有闲着。
  他也将给司马炎带来新的麻烦和新的考验……
  八十七、晋吴交兵
  那么江南的孙皓究竟做了些什么呢?
  他在除掉拥立他的濮阳兴和张布以后,主要依靠自己的岳父和舅舅给自己看家,封岳父滕牧为高密侯,封自己的舅舅何洪等为列侯,等站稳脚跟以后,孙皓除了逼杀景帝老婆和孙休的二个大一点的儿子,这些年,孙皓还做了几件大事:
  一是,迁都武昌。265年冬天,西陵(湖北省宜昌市)防卫司令(西陵督)步阐,上书请求孙皓迁都武昌(湖北省鄂州市),孙皓批准。派最高监察长(御史大夫)丁固、右将军诸葛靓留守建业。说步阐建议迁都,其实大概还是孙皓的授意。原因很简单:有宫中的预言家预言说,荆州这个地方有天子气,并且,荆州的天子气还能够攻破建业,对于孙皓很不利。孙皓十分迷信,也很多忌讳,一听人家这样说,心里只犯嘀咕,于是,就想着迁都武昌,去压压那未来的天子气去,并且到武昌以后,把荆州所有大族豪门的祖坟,只要是和山岗联系的,都把它的脉挖断。
  要知道迁都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想想咱们普通人搬一次家都能浪费或者毁掉不少东西,何况是一个国都?并且,这孙皓还向来喜欢奢华,什么事情都要办的漂漂亮亮,他才满意。迁到武昌以后,毕竟武昌不是建业,一切供用都需要江南用船逆流而上,运到武昌,吴国军民劳累困苦之极。而迁到武昌的军民水土不服,个个思念老家,于是,又传出了童谣,说:“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可见当时民心所向。左丞相陆凯上书苦劝,孙皓就是不听。
  二是,杀人与喝酒。孙皓上台以后,杀了孙休的朱皇后,杀了濮阳兴,杀了张布,似乎杀人杀上了瘾。常侍王蕃和万彧、陈声有矛盾,多次在孙皓面前说王蕃的坏话。等丁忠从晋国回来,孙皓大会群臣,让大家一醉方休,王蕃沉醉,跌倒在地。孙皓疑心他故意装假,用轿把他送走。停了一会,再召见他;王蕃性情矜持,仪态庄重,晋见时希望不失态,所以还和平日一样。孙皓气得吼起来,大喝左右动手,卫士遂把王蕃拖到殿下,立即处斩。然后,孙皓率群臣出宫,登到来山之上(湖北省鄂州市,也称樊山、西山、寿昌山、樊冈),命亲信扮成一群虎狼,把王蕃的人头抛来抛去,争抢啃食;人头血肉模糊,完全粉碎。不过,后来这个陈声也没有躲过孙皓的魔掌。一次,孙皓的爱妾指使近侍到集市上抢夺百姓的财物,司市中郎将陈声倚恃孙皓的宠遇,将抢夺财物的人绳之以法。爱妾向孙皓诉怨,孙皓大怒,假借其他事端逮捕了陈声,命武士用烧红的大锯锯断陈声的头,将尸体投到四望台下。孙皓以杀人为乐,他引外面的水入宫,后妃、宫女、内侍有不合意的就立刻杀了扔进水里漂走,或者剥去面皮,挖凿眼睛成窟窿。
  除了杀人,孙皓还喜欢喝酒,不过他喝酒总是与杀人联系在一起。孙皓喜欢喝着酒,让自己的亲信侍臣嘲弄公卿,或者揭发公卿们的私密事情,以此为乐;并且每次要喝酒,一喝就是一整天,在座的人不论你能不能喝,必须要喝够七升,即使你往地上洒一点也好,这个数量必须达到——也不知道这又是孙皓什么忌讳?有些时候,公卿们喝醉了,做了点不雅举动或者误犯了孙皓的忌讳,孙皓对这还清醒,就立刻把大臣绑起来,甚至立即杀掉。当时有个叫韦曜的大臣,是负责撰写国史的,一般这样的人都会一点星象什么的,所以孙皓信这个,就对韦曜网开一面,孙皓知道韦曜不胜酒力,所以每次喝酒时,偷偷地把韦曜的酒换成茶,——过去孙皓做乌程侯,在今天的浙江湖州,那里产茶,这也是我们现在总说的“以茶代酒”的来历。不过,后来韦曜总是说实话,比如孙皓喜欢听某某地方有什么瑞应了,问韦曜,韦曜却回答说:“此人家筐箧中物耳。”意思说,这些事情都是些稀松平常的事情罢了,等等,孙皓渐渐对他不满意了,最后还是借故把他杀掉了。
  三是,再迁都。孙皓在武昌待了一年,就又迁回来了。原因是266年的10月,永安(浙江省德清县西)山区变民首领施但,因人民不堪暴政,聚众数千人,劫持了孙皓的庶母所生的老弟孙谦,起兵叛变。变民北上攻击旧都建业。部队快到建业的时候,人数已膨胀到一万多人。在距离建业30里时,部队暂停前进,一方面是等待黄道吉日入城,另一方面以孙谦的名义,派人招降留守建业的最高监察长(御史大夫)丁固、右将军诸葛靓。丁固、诸葛靓(投降东吴的诸葛诞之子)诛杀来人,率军迎击,在牛屯(建业城东南)会战,结果变民大败。只剩下孙谦独坐车中,遂被生擒。丁固不敢擅自处置,把经过奏报孙皓;孙皓下令斩孙谦,并斩孙谦的老妈以及孙谦的老弟孙俊。施但作乱,突然使孙皓想起了那个觇语,不是说荆州有王气,并且要破扬州吗?孙皓灵机一动,立刻派遣几百人拿着武器,摇旗呐喊着进入建业城,把已经抓到的施但老婆孩子都杀了,边杀边喊:“现在是天子派荆州兵来破扬州贼来了。”——好像是在演戏,谁知道10年以后从上流荆州,的确来了数万人马攻破了建业了呢?岂止是今天的几百人?
  完成了这出戏,266年的12月,孙皓心安理得地把国都又迁回到了建业。
  四是,大选美女。孙皓规定,凡是2000石以下的官员子女,必须每年都要申报名字,每到女儿15、6岁,都必须被孙皓先看一遍,如果孙皓看不上的,才能出嫁;除此以外,为了扩大选择面,孙皓还派遣黄门亲信到全国各地调查走访,采到后宫的美女达到几千人,但是孙皓还不满足,还是命令到处选美。根据《江表传》的记载,张布的女儿被孙皓选为美人,十分得宠,一次,孙皓问:“你爸爸呢?”张美人还算有骨气,回答说:“被贼所杀。”孙皓闻听不禁大怒,——这分明是说自己是贼么!立即亲手用大棒把美人打死。气头过去,平静下来,想想人家的美貌,还是思念不已,就命令工匠用木头刻了木制张美人,常常放在自己的身边。可是,木制的总归是木制的,不管用啊,这孙皓不仅是制作木偶的发明家,而且还懂得一点遗传学,他头脑一转,就问身边的人说,那个张布还有女儿没有?左右回答,有一个大女儿嫁给了死去的卫尉冯朝的儿子冯纯。孙皓一听,喜出望外,立刻派人不说二话,把张布的大女儿从冯纯家抢了出来,一见之下,果然和她妹妹一样是绝色美女,孙皓又是宠爱异常,立即封为左夫人,——其时皇后因为在朝臣的怂恿下多次劝谏孙皓,孙皓已经不喜欢了,只不过因为何太后利用孙皓迷信说不能改变皇后,才勉强保住皇后地位,——整天和张夫人在房中吃喝,——倒也少杀了不少大臣,——用金子给夫人做假髻等物,府库的金子全都给弄完了。不过这个张夫人也没有活多久,——和这样一个杀了自己父亲、妹妹的人整天呆在一起,能活多久?
  张夫人死后,孙皓哀思过度,把张夫人埋在宫中,并且用工匠做了很多个木头人做夫人的卫兵,这孙皓真是偏爱木头人啊,木头卫兵就能保护着张夫人不被其他男士勾引走了?除了这以外,孙皓有大半年懒得出宫,国人看到葬礼华丽,甚至都怀疑是孙皓已经死了,现在代理的是孙皓舅舅的儿子何都,因为何都和孙皓长得很象……
  五是进攻交趾。晋吴在交州的较量直接的动因是263年的东吴交趾叛乱,这可以追溯到263年孙休的督察官邓荀要征调30头孔雀,(《资治通鉴》说是30头,而《晋书》说是3000头,不知道谁说的正确)巴结孙休。但是,其实早在魏高贵乡公甘露二年(257年),吴将孙壹降魏,司马昭对他的封赏即透漏了这一信息:“其以壹为侍中车骑将军、假节、交州牧、吴侯,开府辟召仪同三司,依古侯伯八命之礼,衮冕赤舄,事从丰厚”(见《三国志,高贵乡公》)。在当时,遥领是一种虚衔,等到占领以后就变成了实封,既刺激将领的欲望,又显示当政者的一种企图和决心。
  263年,吴国的交趾郡吏吕兴杀掉太守孙谞和督察官邓荀,到264年,魏国灭了蜀国以后,命令吕兴为安南将军,并以投降的原蜀国南中霍弋遥领交州刺史,霍弋派遣部队从南中朝交趾进发,支援吕兴。吕兴很快就被手下功曹李统所杀,司马炎更以建宁爨谷为交阯太守,谷又死,更遣巴西马融代为交趾太守,马融也很快病死,南中监军霍弋又遣犍为杨稷代融,与将军毛炅、九真太守董元、牙门孟干、孟通、李松、王业、爨能等占领交趾。交趾的陷落,使吴国“大为震惧”,”《三国志,华覆传》记载:华覆说:“今胸背有嫌,首尾多难,乃国朝之厄会也。”促使孙皓下决心平定交趾。到268年,东吴的交州州长刘俊、总司令官(大都督)修则、将军顾容,先后三次攻击交趾郡(越南河内市东北北宁府)。杨稷也是先后三次击破攻击。于是,东吴帝国所属的郁林郡(广西桂平县)、九真郡(越南清化市)也都归附了杨稷。杨稷派将军毛炅、董元进攻合浦郡(广西合浦县东北),在合浦古城,大破东吴帝国军,斩刘俊、修则,东吴残军逃回合浦。杨稷上书司马炎,保荐毛炅当郁林郡郡长,董元当九真郡郡长。这是吴国的第一轮反击,主要由地方部队展开,但是都以失败告终。孙皓当然咽不下这口气了。
  269年,孙皓命令监军虞汜(虞翻之子)、威南将军薛珝(薛综之子)、苍梧太守陶璜帅军10万从荆州走陆路,监军李勖、督军许存从建安海道,大军相会于合浦,进攻交趾。270年,从海路走的李勖在海上迷路,杀了向导官冯斐,擅自帅军回师了。
  陆路的吴军和杨稷战于分水。陶璜被击败,退保合浦,亡其二将。薛珝大怒,想独自引军还家。陶璜趁夜以数百兵袭击董元,获其宝物,薛珝才向陶璜表示道歉;到271年4月,陶璜从海道出敌不意,直接到达交阯,晋将董元距之。大战在即,陶璜怀疑敌人的断墙内有伏兵,就排列长戟兵站在部队的后面,双方刚一交手,董元就假装退却,陶璜率兵追击,结果董元的伏兵果然杀出,可是,董元没有料到陶璜的长戟兵也从阵后杀出,结果短刀根本不是长戟的对手,董元有一次大败。陶璜把以前所得宝船上锦物数千匹贿赂当地的土匪头子梁奇,梁奇率领1万多部队来帮助陶璜。董元手下有一个勇将叫解系的在城内,陶璜引诱解系的弟弟解象,并让解象劝降解系,又让解象坐着璜轺车,在城外敲锣打鼓的招摇而过。城内的董元心里想:“解象什么也不是,就这样风光,解系看到以后,肯定会投降。”于是就中了陶璜的离间计,把猛将解系杀了。吴国虞汜杀了董元,杨稷就以部将王素代替。孙皓用陶璜为交州刺史。
  开始,霍弋派遣杨稷、毛炅等人的时候,和他们有约定:“如果敌人围城不满100天而你们投降的话,在蜀国的家属要被杀掉;如果超过100天救兵不至,那是我的罪过。”杨稷等人守城不满100天,粮食吃完了,请求投降,但是陶璜不允许,并且给城中粮食,让杨稷等人继续城守。陶璜手下的将领们都来劝谏,但是陶璜却说:“霍弋已死,南中肯定是不能救援杨稷他们了,可以等到他们约定的100天满了,然后受降,这样就能使他们的家属无罪,而我等也有仁义之师的美名,不仅可以教育国内的百姓,也可以使敌国感恩,这样不是很好的事情吗!”等到杨稷等约定的100期限满了以后,到271年的7月,晋国的救兵还不至,陶璜才接受了他们的投降。
  修则被毛炅所杀,修则的儿子修允随陶璜南征,城降以后,修允要求复仇,陶璜一是认为杀降不详,二是喜爱毛炅勇猛,(《汉晋春秋》称:“炅壮勇。”)因此不同意。后来,毛炅密谋袭击陶璜被发觉,逮捕毛炅以后,辱骂道:“晋贼!”毛炅也大声还骂:“吴狗!你们才是贼!”修允活生生地剖开毛炅的肚子,说:“你还能作贼不?”毛炅仍然骂道:“吾的志向是杀掉孙皓,你爸爸被我杀掉,就象杀了一条狗!”陶璜既擒杨稷等,一起把他们送到建业。走到合浦的时候,杨稷发病死去(有说是呕血死的)。孟干、爨能、李松等至建邺,孙皓将要杀掉他们。大臣们劝孙皓说,这些将领都是忠于所事,应该宽大处理,以教育守边的将士,孙皓就释放了他们,以后孟干逃回晋朝,爨能、李松等人却被孙皓杀了。
  晋吴的交趾之争,由于晋朝北方边境不安,加上南中的霍弋死去,使得司马炎没有精力组织有效的救援而在9年以后重新回到吴国手里,但是,交州作为吴国的大后方,仍然继续是晋朝的一颗随时能够利用的棋子,将在以后直接或者间接地决定着吴国的存亡。
  把交趾问题全部说完以后,我们接着回过头来,继续说说孙皓在268年要让司马炎闹心的一件事,也是孙皓继位以后做的可以称作第六件大事。
  那就是在一边部署平定交州的同时,正面进攻晋朝。你晋朝说的好听,说要和我和好,你却把刀子插到了我背后,我能善罢甘休吗?我孙皓也要给你晋朝一点颜色……
  也就是在268年这一年,孙皓第一次领兵到东关,并派遣丁奉出兵合肥,派施绩(东吴大将朱然之子,孙亮登基後恢复本姓“施”。)出兵江夏(今湖北省云梦县南),万彧出兵襄阳。司马炎命令以司马望统领步骑二万驻军龙坡迎击,声援二城,而荆州刺史胡烈这一路则打败了施绩。而东路的吴军由老将丁奉和诸葛靓率领进攻合肥,也被晋安东将军司马骏打退。
  东西两路均被击败的吴国不敢继续采取进攻态势,退回本国。
  虽然孙皓在对晋朝的进攻中并没有捞到多少好处,但是,他的敌对行为,就象蜀国姜维的进犯一样,立即惹起了司马炎的反感,晋王朝开始把灭吴工作摆上了议事日程……
  八十八、密谋伐吴
  就在268年孙皓入侵晋国以后,司马炎就有消灭东吴帝国的大志——距离司马昭原先的266年灭掉东吴已经过去了2年了。
  然而,晋武帝司马炎在考虑如何应对吴国之前,必须解决的问题是国内的饥荒和随之而来的西北地区的稳定。根据《晋书》的记载,其实,从司马炎登基以来,晋国的天灾人祸就一直不断,水灾、旱灾、虫灾、雪灾年年都有,加之伐蜀之役消耗了大量的物资储备,造成公私俱竭。再加上人心并非都对新建立的晋王朝服气,比如,据史料记载,象魏国的原太宰府警卫官(太宰中郎)陈留郡的范粲,自从齐王被废之日起,就辞职回家,不讲一句话,整天吃住在自己坐的车子上,从来不沾晋国的土地,一直几十年,最后死在自己睡觉的车子上。这当然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但是,也不同程度地表明,晋国的人心并不稳定,因此,摆在司马炎面前的最大挑战就是要使人民安居乐业,对这个新兴王朝感恩戴德。
  可是,老天爷却偏偏不给司马炎面子。不仅连年灾荒,而且还相继夺去自己的重臣,甚至是自己的亲生母亲。司马炎有点绝望,在他写给死去的妈妈的哀策中,他痛苦地写道:皇考背世,始逾三年。仰奉慈亲,冀无后艰。凶灾仍集,何辜于天。呜呼哀哉!也就是说,自己的老爸3年的孝期刚满,本想着能够好好地奉养娘亲,盼望着不再会有母亲不幸的到来,结果母亲去世的现实还是到来了,我司马炎对老天究竟犯了什么错啊!这里的凶灾,当然是指自己母亲去世的消息,但是,也可以解释为包括母亲去世这个不幸在内的一切灾祸。这几年来加之于司马炎身上的灾祸太多,他有点不知所措了。
  为了使老百姓能够生存,泰始二年,司马炎就曾经尝试建立常平仓,他下诏说:百姓们在丰收的年景往往大手大脚,到了荒年就穷匮了,……致使国家在丰年的时候收不到粮食,到了荒年,老百姓饥饿的时候,国家却拿不出粮食加以赈济,并且,也使得一些不法商贩利用囤积居奇,坑害百姓,如果国家建立长平仓,在丰年的时候用布帛以公道的价格从老百姓那里买来粮食,在荒年的时候再用公道的价格把粮食卖给百姓,就可以使老百姓免于饥寒,社会稳定。但是,当时的大臣们多数认为,目前吴国还没有平定,军粮也不多,如果抬高粮食价格,虽然对农民有利,但是,粮食价格抬高以后,将在今后的对吴作战中,使朝廷筹措军粮的成本大大增加,影响到统一大业。所以司马炎的打算没有被通过。到了泰始四年,司马炎亲自耕田以鼓励农作,并且,面对越来越严重的西北旱灾和中原水灾,他终于下定决心,设立了常平仓,丰年政府买进粮食,灾年卖出,以利百姓。
  对于中原的灾害,司马炎当然第一想到的是赈济灾民,如《晋书,武帝》记载,泰始4年九月,青、徐、兖、豫四州大水,伊洛溢,合于河,开仓以振之。泰始5年,青、徐、兖三州水,遣使振恤之。等等,然而,对于泰始4年和泰始5年(公元268-269年)河西、陇右地区连年的大旱,也许司马炎也知道那里庄稼没有收成,粮草全无,但是,史料上却没有见到晋国政府振恤那里羌胡的事情,也许当时帝国的确象司马炎说的那样,没有余力吧,后世的学者多责备晋政府的压迫性,剥削性什么的,假如我们理性地把当时的情景复原,也许我们会给出一个比较客观的评价,当时的羌胡、鲜卑等文明程度很低,也没有文字,不少部族还是吃人族,保留着吃人的习惯,鲜卑、氐族等都有;父亲死了,就把妈妈做老婆,哥哥死了,就把嫂子做老婆;等等,这对于一个崇尚礼教的晋王朝整个主流民意来说,无疑是难以接受的。如果你们家自留地里突然出现了一群语言不通、满身腥儃、时不时偷吃你家东西、老爸死了和老妈睡并生出一大堆孩子、相互杀人吃的野人,遇到了荒年,你家都吃不饱,你还能把你家的粮食拿出来给他们吃吗?
  关键是,在你心目中,不可能把他们定位为你的子民,或者是和你同样的人,过去,把他们请到你的自留地来,而现在自然的你想到的是,把他们逐渐的清理出去,而不是教化他们,赈济他们。所以,司马炎首先想到的是,那些被邓艾在与蜀国对峙的时候所招降的羌胡和数万鲜卑部众,西北地区原来自有疆界,但是邓艾为了排除姜维煽动胡人的危险,把他们迁到自己的眼皮子底下,便于控制。过去,他们是魏蜀两国争夺的人口砝码和潜在的兵力资源,如今,当对蜀战争结束,晋王朝的高官们突然发现,这漫山遍野的羌胡和鲜卑部众除了在战时状态下是急缺的兵员,他们在和平年代下也需要张着嘴巴吃饭,并且他们与汉人杂居,随时有可能出现骚动,司马炎对此丝毫也不能掉以轻心。而对于生活在恶劣环境下的鲜卑来说,进到相对环境较好的地区以后,再让迁回去,那是一百个不愿意。
  司马炎为了加强对西北地区的控制,应对可能到来的骚乱,决定分出雍州(陕西省中部及甘肃省南部)、凉州(甘肃省中部西部)、梁州(陕西省南部及四川省东北部)各一部分,设立秦州,州政府设冀县(甘肃省甘谷县),下辖陇西郡(甘肃省陇西县)、南安郡(甘肃省陇西县东南)、天水郡(甘肃省甘谷县)、略阳郡(甘肃省天水县东)、武都郡(甘肃省成县)、阴平郡(甘肃省文县)。司马炎认为胡烈在西部拥有威名,所以,任命他当州长。稍后,还任命了扬州刺史牵弘做凉州刺史。
  对于西北地区的部署,朝廷内部还是有人不太放心,据《晋书,傅玄传》记载,作为御史中丞的傅玄,以一个西北人士的眼光对司马炎上书谈了5件事情,除了前4件是说如何应对灾害等,第5件就是专门谈西北的战略部署,他说,“臣以为胡夷兽心,不与华同,鲜卑最甚。本邓艾苟欲取一时之利,不虑后患,使鲜卑数万散居人间,此必为害之势也。秦州刺史胡烈素有恩信于西方,今烈往,诸胡虽已无恶,必且消弭,然兽心难保,不必其可久安也。……惟恐胡虏适困于讨击,便能东入安定,西赴武威,外名为降,可动复动。此二郡非烈所制,则恶胡东西有窟穴浮游之地,故复为患,无以禁之也。宜更置一郡于高平川,因安定西州都尉募乐徙民,重其复除以充之,以通北道,渐以实边。详议此二郡及新置郡,皆使并属秦州,令烈得专御边之宜。”也就是说,他认为,由于应当安定和武威之间相距较远,如果羌胡叛乱,能够在这里东躲西藏,和官军打游击战,因此,应该在安定和武威之间再设置一个高平郡(宁夏固原县),以切断秃发部的河西鲜卑和乞伏部的陇西鲜卑之间的联系。对于司马炎在西北的人事安排,傅玄表示赞同。按道理说,胡烈和牵弘应该是比较合适的人选,傅玄没理由不赞同。
  胡烈,字武玄——日本战国的武田信玄原来取名于此啊,哈哈——是魏国车骑将军阴密侯胡遵之子,可谓是将门之后。大哥胡广,字宣祖,位至散骑常侍、少府。二哥胡奋,字玄威,以功累迁征南将军、假节、都督荆州诸军事,迁护军,加散骑常侍。胡烈本人,为将伐蜀,常为军锋。钟会反叛,胡烈与诸将都被闭在城内。胡烈年仅18的儿子胡渊,第一个率领士卒,攻进成都杀了钟会,名播四海。牵弘也是如此,他是魏国名将牵招的次子,史书上说,牵弘亦猛毅有牵招之风,以陇西太守随邓艾伐蜀有功,并且,在扬州刺史任上,与吴国大将军丁奉交手,打退了丁奉的进攻。史书对牵弘的评价是:“果烈”。
  还有比这样的猛将更合适的人选吗?
  但是,晋国朝堂上不同的声音也还是有的,比如,大司马陈骞就是一个例子,据《晋书,陈骞传》记载,(陈骞)因入朝,言于帝曰:“胡烈、牵弘皆勇而无谋,强于自用,非绥边之材,将为国耻。愿陛下详之。”就对司马炎的西北边将的安排提出了异议。不过,司马炎知道陈骞和牵弘有过节。那还是在陈骞做大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的时候,牵弘是他的直接下属,但是,牵弘却“不承顺骞命”,不听他的话。为什么呢?我们只能猜测,这也许和陈骞的出身,以及陈骞和牵弘的为人中寻找答案:
  大家都知道,陈骞的父亲是魏司徒陈矫,陈矫本来广陵的刘氏,为外祖陈氏所养,因而改姓陈。(这是《晋书陈骞传》的说法,而《晋书,刘颂传》却说,(陈矫)“出养于姑,改姓陈氏”。),而广陵刘颂,是汉广陵厉王胥之后。世代是当地的名族。广陵有雷、蒋、谷、鲁四姓,当时人们说:“雷、蒋、谷、鲁,刘最为祖。”后来,刘颂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陈矫,虽然一个是广陵的刘姓,一个是临淮的刘姓,但是毕竟是近亲关系,所以,被当时的人们讥笑。中正刘友就当面嘲笑刘颂,刘颂拿上古舜的后代姚姓和虞姓、陈姓和田姓本是一家,也通婚来勉强说事。刘友还要弹劾,被深得司马氏信任的陈骞阻拦,才没弹劾成。即便是这样,当刘颂问法律专家陈默、蔡畿的时候,二人异口同声地站在刘友一边,杜畿还说:刘友虽然冒犯了您,但是,社会舆论的确以为刘友是对的。可见,在当时,人们对陈骞家是个什么印象,虽然你位高权重,但是,那有怎么样呢?还是一个字:呸!另外,据史书记载,陈骞向来不敢忠正直言,但是,和司马炎说话,总是很傲气,似乎一副正直的模样;但是见到皇太子司马衷了,却异乎寻常的恭敬,大家都以为他人品近乎献媚。并且,陈骞的家风也不咋地。你说,这样的人品,这样的老爸,这样的家庭,能叫一个“果烈”的人服气?
  陈骞和牵弘根本就不是一类人,见面肯定得掐,谁也看不上谁。
  所以,司马炎没有理会陈骞的忠告就把目光转向了南方。
  很快的,在泰始5年2月,他就任命国务院左执行长(尚书左仆射)羊祜,当荆州军区司令长官(都督荆州诸军事),镇守襄阳(湖北省襄樊市);征东大将军卫瓘,当青州军区司令长官(都督青州诸军事),镇守临菑(山东省淄博市东临淄镇);镇东大将军、东莞王司马伷,当
  89、迷一样的人(1)
  晋初,人才辈出,但是,在我看来,只有一个人堪称西晋第一名臣,那就是羊祜。
  据《晋书,羊祜传》记载,“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人也。世吏二千石,至祜九世,并以清德闻。祖续,仕汉南阳太守。父衟,上党太守。祜,蔡邕外孙,景献皇后同产弟。”
  应该说,这段记述是再清楚不过的了,羊祜的爷爷,就是《后汉书》中所说的大名鼎鼎的“悬鱼太守”羊续,根据《后汉书羊续传》的记载,羊续十分清廉,常常是“敝衣薄食,车马羸败”,有一次,府丞给羊续一条活鱼,(主要还是想关心羊续的身体,后世总往贿赂上想,其实在当时鱼并不难得),可是羊续接受以后却挂在了房梁上;后来府丞又给羊续弄来一条,羊续指指挂着的干鱼,表明了自己拒绝的态度。后来,羊续的妻子带着儿子羊秘来看望羊续,羊续都没叫妻子进门,只把孩子带进屋,屋里只有布被子,几件衣服,吃的盐和几斤麦,什么都没有,羊续对羊秘说:“你看,我就这么多东西,怎么能养活你妈妈呢?”又让老婆孩子回老家去了。
  问题不是出在这里,而是出在羊祜的爸爸羊衜身上,首先是,《后汉书羊续传》只记载了羊续的一个儿子羊秘,再也没有说其他儿子的情况,也就是说在《后汉书》上是再也没有羊衜的头绪了。其次,《三国志》上没有羊衜的本传,只是在《三国志,吴书,吴主五子传》上记载,“……而谢景、范慎、刁玄、羊衜等皆为(孙登的)宾客,”,“羊衜辩捷,有专对之才。”在《三国志》注引《吴录》上记载,“(羊衜),南阳人。”与《晋书,羊祜传》上记载的是泰山人不同。但是,当时南阳是大城市,类似如今的上海,羊衜父亲在南阳当太守多年,羊衜在南阳出生也有可能,然后羊衜来到吴国为官,从而吴国人就以为他是南阳人,这样说似乎勉强还可以解释得通。可是,《三国志》注引的《吴书》却进一步说,“……而衜卒以此言见咎,不为恪等所亲。后四人皆败,吴人谓衜言有徵。位至桂阳太守,卒。”这就和《晋书》“衟,上党太守”的差异大了,并且,明确说,羊衜是做到桂阳太守,死了。
  在三国时期,上党当然是魏国的,而桂阳却属于吴国。如果说羊衜做为上党太守,把自己的女儿羊徵徽嫁给司马师,倒是令人可以理解,如果说是吴国的桂阳太守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敌国的辅政大臣的话,似乎有点悬。
  在《三国志,吴主传》上还记载,(吴赤乌二年)三月,遣使者羊衜、郑胄、将军孙怡之辽东,击魏守将张持、高虑等,虏得男女。也就是说,起码在司马懿活着的时候,吴国的羊衜还是作为吴国的大臣和魏国作战。
  难道说同一时期有一个吴国的羊衜,还有一个魏国的羊衜?还是说吴国的羊衜后来遭到诸葛恪的压制,而投降了魏国,做到了上党太守,把女儿嫁给了司马师?然后又回到吴国做到桂林太守,然后死去了呢?或者是《晋书》和《吴书》有一本是记载错误?按成书时间,《晋书》成书于唐代,而《吴录》等书籍成书于三国到晋初,而且是记述吴国的地方史料,似乎《吴书》可信度还高一点。
  如果结合《后汉书蔡邕传》的“……邕虑卒不免,乃亡命江海,远迹吴会。往来依太山羊氏,积十二年,在吴。”又似乎泰山羊家也有在吴地的痕迹。
  这就是羊祜的父亲之迷,而更大的历史谜团则是羊祜的母亲之迷。
  《晋书》记载的似乎也很明确:“祜,蔡邕外孙,景献皇后同产弟。”“景献羊皇后,讳徽瑜,泰山南城人。父衜,上党太守。后母陈留蔡氏,汉左中郎将邕之女也。”毫无疑问,蔡邕的女儿是羊徵徽和羊祜的妈妈。那么,后人的疑问随之而来,那这个蔡邕的女儿是不是历史大名鼎鼎的蔡文姬呢?
  关于蔡琰(也就是蔡文姬)的事迹,只存在于《后汉书·列女传》,《后汉书·蔡邕列传》和《三国志》记载,《后汉书·列女传》是这样记载的,第一次嫁给卫仲道,卫仲道早死;第二次婚姻,蔡文姬于董卓之乱后被匈奴骑兵捉获,嫁给南匈奴左贤王,为左贤王生下两个儿子;第三次婚姻,由于曹操与蔡邕素有交情,用金壁向南匈奴左贤王赎回蔡文姬,《后汉书·列女传》这样写道:“曹操素与邕善,痛其无嗣,乃遣使者以金璧赎之,而重嫁于祀。”,这里提到“痛其无嗣”,可见蔡邕没有儿子。那么,蔡邕除了蔡文姬以外,还有其他的女儿吗?曹操当时并不知道蔡文姬的才学,而且,把蔡文姬弄回来,也只是为了在中原保留一个蔡邕的血脉而已,进进老朋友的心意,如果蔡邕还有其他的女儿存在于中原的话,为什么还要把蔡文姬弄回呢?
  可惜的是,《后汉书·列女传》在写到蔡文姬救董祀以后,就没再往下写了,我们不知道结果是什么。
  有人说蔡文姬在董祀死后又嫁给了羊衜,生下了羊徵徽和羊祜;又有人说蔡邕还有其他的女儿,只不过当时曹操不知道而已,——作为老朋友的曹操不知道朋友几个儿女似乎说不通。我倒是愿意相信羊祜的妈妈就是写下那感天动地、才华横溢的蔡文姬,因为那样,两个了不起的女人,辛宪英和蔡文姬就是妯娌了,辛宪英嫁给了羊衜的兄弟羊耽,生下羊琇;而《晋书羊祜传》还记载“祜前母,孔融女,生兄发,官至都督淮北护军。初,发与祜同母兄承俱得病,祜母度不能两存,乃专心养发,故得济,而承竟死。”虽然历史上羊耽和羊衜都不起眼,但是娶的老婆却是那么厉害,羊衜前妻是孔融的女儿,后妻是蔡文姬;羊耽妻子是辛宪英。生的儿女也是世上无双,羊徵徽、羊祜、羊琇……羊家的男人怎么那么牛啊!
  现在假设羊祜的妈妈是蔡文姬的话,那么,蔡文姬的故事和谜团还没有完,那就是蔡文姬在匈奴生的两个儿子,也就是羊祜的同母弟弟又是谁呢?有人根据刘豹是左贤王的记载,认为,以后五胡乱华第一个起兵的刘豹的儿子、建立前汉政权的刘渊就是蔡文姬的儿子,如果那样的话,这个不简单的女人也太不简单了吧!
  根据《后汉书,南匈奴传》的记载,“单于羌渠,光和二年立。中平四年,前中山太守张纯反畔,遂率鲜卑寇边郡。灵帝诏发南匈奴兵,配幽州牧刘虞讨之。单于遣左贤王将骑诣幽州。国人恐单于发兵无已,五年,右部落与休著各胡白马铜等十余万人反,攻杀单于。单于羌渠立十年,子右贤王於扶罗立。持至尸逐侯单于於扶罗,中平五年立。国人杀其父者遂畔,共立须卜骨都侯为单于,而於扶罗诣阙自讼。会灵帝崩,天下大乱,单于将数千骑与白波贼合兵寇河内诸郡。时民皆保聚,抄掠无利,而兵遂挫伤。复欲归国,国人不受,乃止河东。须卜骨都侯为单于一年而死,南庭遂虚其位,以老王行国事。单于於扶罗立七年死,弟呼厨泉立。单于呼厨泉,兴平二年立。以兄被逐,不得归国,数为鲜卑所抄。建安元年,献帝自长安东归,右贤王去卑与白波贼帅韩暹等待卫天子,……”
  当时,在东汉中平五年(188年),汉中山太守张纯反叛,响应黄巾军起事。汉灵帝下诏调发南匈奴兵助剿。单于羌渠便派他的儿子左贤王助汉讨平张纯和黄巾军。但匈奴国内有一部分人反对出兵攻杀羌渠单于,于扶罗立为单于,但是,国人害怕于扶罗报复,就要反叛,于扶罗因匈奴国内政变,就带领自己的兵马到洛阳请汉朝廷出面裁决。但当时正碰上汉灵帝去世,董卓进京,汉朝天下大乱,自顾不暇,就没管匈奴的事。关键是史书记载的这一段话:“会灵帝崩,天下大乱,单于将数千骑与白波贼合兵寇河内诸郡。时民皆保聚,抄掠无利,而兵遂挫伤。复欲归国,国人不受,乃止河东。”这样,于扶罗不能归国,只好留处汉朝河东郡平阳县(今山西临汾市)。
  按照上下文理解,应当不是在匈奴后方的新单于叛乱,而是呼厨泉因为归国不了,自然又没有后勤保障,自己的老爸又被人杀死,皇帝又不管,所以才纵兵抢掠,也就是在这次匈奴的抢掠中,蔡文姬流落匈奴12年。但是,根据《后汉书列女传》的记载却是:“文姬为胡骑所获,没于南匈奴左贤王,……”此时如果寇掠洛阳的是于扶罗,那么于扶罗却是右贤王,而不是左贤王。也许于扶罗继位为单于以后,也封了另外一个左贤王,因为匈奴的左贤王相当于中原的太子,地位十分重要。也许是史料的误记?
  于扶罗单于在位7年,于公元195年去世,传位给他的弟弟呼厨泉单于。于扶罗生有2个儿子:长子豹,任左贤王;次子去卑,任右贤王。到建安元年(196年),汉献帝从长安东归京师洛阳时,匈奴单于派右贤王去卑率领数千骑兵前来侍卫天子,抗击李傕、郭汜等叛兵,一直把汉献帝护送到洛阳,后又送至许昌新都。
  所以,文姬归汉前生的儿子究竟是谁,我们已经不知道了,但是,可以确定的是,蔡文姬所嫁的人决不是匈奴一般的人,根据曹操专门派使者“以金璧赎之”,可以看出对方肯定是匈奴贵族。另外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根据《晋书刘渊传》记载,是刘豹妻呼延氏生下的刘渊,可以排除刘渊的妈妈是蔡文姬。
  但是,如果《后汉书,南匈奴传》误记,把于扶罗左贤王误记载为右贤王,(因为从他立为单于上看,似乎应该原来是左贤王的,虽然在《后汉书》和《晋书》上都把去卑记作右贤王,但是《魏书》卷95和《北史》卷93,却把去卑记作左贤王,以此类推,史书上的误记也不是没有可能的。),如果这样的话,那么,也许刘豹就是蔡文姬所生的孩子,——在蔡文姬的《悲愤诗》里描写的那个说,“人言母当去,岂复有还时。阿母常仁恻,今何更不慈?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顾思!”,并让蔡文姬,“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号泣手抚摩,当发复回疑”的孩子,就是以后的刘渊的爸爸?而蔡文姬就成了以后祸害中原大地的刘渊的奶奶了……
  但愿这不是真的。
  90、迷一样的人(2)
  上节我们说了羊祜迷一样的身世,但是,在羊祜的身上还有很多迷。
  他迷一样的行为。
  羊祜5岁的时候,一天,突然对乳母说,想玩自己的金环子,其实,他从来就没有什么金环子,弄得乳母莫名其妙,谁知,小羊祜竟然跑到邻居家东墙外的一颗桑树树洞里找出了金环子,邻居家主人大吃一惊,说,这是我死去的儿子的金环子,羊祜怎么得到的呢?乳母把经过说说,邻居家痛苦异常,人们都认为邻居家死去的儿子就是羊祜的前身。
  这个故事似乎有点牵强些,小孩子玩耍,一时间探到了桑树里有个金环子,可是又不敢私自拿回家,所以,这样对乳母说似乎也是稀松平常的事情,不足为怪。
  不过下一个,似乎就更为离奇。一个会相阴宅的术士,说羊祜爷爷的坟墓有帝王之气,如果在那里挖掘的话,就有可能无继承人。羊祜却把那里挖掘了。挖掘以后,看阴宅的人看到以后,又说:即使这样,仍然会产生断臂的高官。后来,羊祜真的因为骑马摔下来而折断了胳膊,一直到登上三公之位,却没有儿子。
  羊祜长大以后,身高七尺三寸,眉毛和胡须都长得很好看,口才非常好。泰山郡的将军夏侯威感到羊祜很优秀,就把自己的哥哥夏侯霸的女儿许配给了羊祜。郭奕曾经见到羊祜说:“我今天见到了活生生的孔门弟子颜渊了。”羊祜的岳父夏侯霸投降蜀国以后,夏侯霸的亲戚因为惧怕引起司马氏家族的嫉恨,遭到报复而纷纷和夏侯霸家断绝了关系,但是,只有羊祜还是和原来那样,对待自己的妻子不仅没有离婚 ,而且比以往的时候更加体贴。
  羊祜本人正直无私,和贾充根本不是一路人,但是,当贾充被任愷等所谓正直之士设计,被司马炎派往西北的时候,羊祜知道这个消息以后,却秘密地上表司马炎,不应当把老臣贾充放在外任,也许是羊祜以为朝中两派大臣有一个平衡比失衡要好吧,等到贾充知道羊祜的密表,十分感动地对羊祜说,没有想到您对我这样眷顾啊!
  本来司马炎派羊祜是镇守荆州的,也是为伐吴做准备的,按照一般的常理应该加强战备,训练士兵,修缮城防等等,但是,羊祜来到荆州却干些和军事无关的事情。比如,开设学校,招募教师,让失学儿童上好学——不务正业;把巡逻的兵员减一半,开垦荒地800顷——自毁长城(要知道当时魏吴还处于敌对状态,双方的战斗还时有发生);对于战斗中俘获的吴军士兵,如果想回家的,发给路费,随便回家——沽名钓誉;每次和吴国人交战,总是预先定下日期,象上古一样正面交战,不使用常用的阴谋诡计,有将领要进献计谋的,羊祜一看他来了,就好酒招待,只喝得来人大醉,什么也说不出来——迂腐不知兵;每次进攻到吴国境内,收割了吴国百姓的谷子打成粮食,总是用绢来补偿——你不是越补偿敌人越富裕吗?每次和军中一起打猎,如果获得的野兽是吴军士兵先打伤跑到晋国境内的,都包好送回去——小恩小惠;喜欢打猎,登山玩水,并且侍卫就那么十几个人,自己也只是穿着平常衣服——麻痹大意。
  然而,羊祜来到荆州以后,荆州的百姓远近都很感念羊祜的恩德;羊祜刚来的时候,军中只有够全军吃100天的军粮,但是到了第3年,仓库中就有足够全军吃10年的军粮;越是放还吴国的俘虏,吴国投降过来的越多; 到后来竟然吴国的普通老百姓也称羊公,不再称呼羊祜的名讳了。
  当时和羊祜相对抗的是吴国名将陆抗(陆逊之子),有一次,陆抗生病了,羊祜知道后赠给陆抗几包药,陆抗一点都不疑心就吃了,有人说那毕竟是敌人啊,会不会下毒?陆抗说,羊祜怎么是那种用毒药毒人的家伙呢!而陆抗给羊祜也送去了美酒,羊祜也喝了,毫不怀疑。从此,两境交好,秋毫无犯。这个故事在《晋阳秋》和《汉晋春秋》都有记载,应该是比较可靠的。
  但是,羊祜也使用诡计,不过史书没有记载是什么诡计,但是,石城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羊祜用计使吴国主动放弃了石城,后来,晋军占领石城以后,控制了石城以西的大片土地,使得很多吴国的老百姓投降晋国。
  谜一样的还有他的直觉。
  羊祜12岁的时候,爸爸羊衜就去世了,以后他十分敬重自己的叔叔也就是辛宪英的丈夫羊耽。羊祜小的时候,曾经在汶水河畔游玩,就象张良遇到黄石公一样,他也遇到了一个老人家,老人对他说:“小孩子你张了一副好面相啊,年纪不到60岁,你将要在天下建立大的功业。”说完就离开了,不知道去哪里了。
  羊祜曾经和王沈(王昶的侄儿,王浑的堂兄弟,太原王家的代表之一)一起被大将军曹爽征召。王沈去了,羊祜不去,等到曹爽被杀 ,王沈也因为是曹爽的下属而被免官,王沈见到羊祜对羊祜说,如今我还常常想到你以前说过的话啊。羊祜谦虚地说,出现这种情况,也不是我原来预先想到的啊。
  羊祜的感觉和他的谦虚都是让人感叹。尤其是他的先知先觉,有的时候甚至是匪夷所思。
  后来,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叛乱,晋军在征讨中,败多胜少。可是,羊祜却出人意表地上书司马炎,坚持伐吴意见,并说了一句咋看起来毫无道理的话:“吴平则胡自定,但当速济大功耳。”也就是说,吴国平底了,西北自然就稳定了。人人都知道要避免两面作战,可是羊祜却这样说,而且说的没有道理可言。充其量,里面的道理就是,很快地平定吴国,天下统一以后,少数民族因为惧怕统一后强大的国力,而自然屈服。但是,如果分兵打不下来吴国,而西北叛乱却象明朝李自成起义军那样呈了燎原之势,那怎么办?
  但是,迷一样的人就有谜一样的想法。事后的结果证明了羊祜多年前的断定。就在吴国灭亡的那一年,西北10年的叛乱被一个勇敢无比的小将军马隆彻底平定。可是,这种平定和吴国的被灭没有一点关系,只不过是偶然都出现在同一年中罢了。回过头来,让我们再看羊祜当时的话,似乎已经不是一种可以用逻辑分析的断言,而是一种令人难以琢磨的,类似箴言的预言了。
  羊祜还在朝中的时候,羊祜的堂姐夫王乂,使平北将军,经常对上的汇报,可是由于朝廷的公务繁忙,朝廷的回复往往不及时。王乂的儿子,也是羊祜的外甥王衍当时才14岁,在洛阳读书,就登门拜访副总理羊祜,把事情说的头头是道,羊祜身边的人都啧啧称奇;后来,王衍大点以后,一次又向羊祜汇报事情,也是引经据典,口吐莲花,可是羊祜却不以为然,气的王衍拂袖而去,等王衍走后,羊祜对自己手下的宾客说:“王衍将要因为自己的名气而被朝廷任命为大官,但是,败坏社会风俗的也一定是这个人啊。”——竟然和长期做中央组织部长、阅人无数的山涛看法惊人的一致,王衍小的时候曾经见到山涛,山涛嗟叹很久,是欣赏?是惋惜?还是什么,我们不知道,等王衍走后,山涛还是很长时间的注目着王衍的背影,说:哪个羊家的老夫人,竟然能生出这样的美娃子(宁馨兒)!然而耽误天下苍生的,未必不是这个人啊。——真可谓是英雄所见略同啊。后来,王衍的族兄竹林七贤的老小王戎在羊祜手下工作,在以后的吴国步阐投降之战中,羊祜曾经要用军法杀掉王戎。有过这样的过节,这两个谈吐过人的到处说羊祜的坏话,因此,当时的人们都说:“二王当国,羊公无德。”
  在羊祜的领导下,魏吴西线暂时平静,也许他是在怀柔在吴帝国势力很大的陆逊家族和长期驻守在吴国西部的步氏家族,而不仅仅是怀柔吴帝国西部边境的老百姓吧?如果拿下驻守吴国西部和中西部地区的这两大家族,等于就是砍断了吴国的左臂……
  91、骄奢昏君
  吴主孙皓继续过着他那种酒疯子、色鬼和杀人犯的生活。我看,很多亡国之君都是这样,而且特别迷信,也特别喜欢改年号。孙皓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从他继位的264年7月到被晋国灭亡的280年3月,十五年零八个月的时间里,孙皓就改了8个年号:元兴(264年七月—265年三月)、甘露(265年四月—266年七月)、宝鼎(266年八月—269年九月)、建衡(269年十月—271年)、凤凰(272年—274年)、天册(275年—276年六月)、天玺(276年七月—十二月)、天纪(277年—280年三月)。只要是天上下霜啦、地里挖出个石头啦、湖面扩大啦等等,都成了孙皓改元的理由,象天玺年号只用了5个月的时间,真是过足了文字游戏的瘾。我真不懂了,怎么叫彭祖的都这样:景帝的儿子赵王刘彭祖,史书记载,也是为人巧诈奸佞,卑下奉承,内心刻薄阴毒。喜好诡辩中伤他人。并彭祖多有姬妾子孙;孙皓另一个名字叫孙彭祖,就不用多说了;晋朝以后还有一个王浚的,叫王彭祖,也是一路货色。真晕……
  除了这些无聊的文字游戏,孙皓不得不考虑如何面对越来越拥挤的后宫生活。
  由于孙皓挑选了几千小老婆,原来居住的宫殿,已经人满为患了。孙皓走在宫中,到处都是人,女人和太监,再也没有了往日的宁静;小老婆群们也向孙皓诉苦说居住条件太差。据《太康三年地记》记载,当时孙皓居住的是孙权时候盖的太初宫,方圆300仗。
  300仗的宫殿已经不够孙皓一家住了。于是,他决定在267年春天在太初宫的东边营建昭明宫。
  左丞相陆凯,是陆逊的族子,当时已经69岁了,上书切谏,孙皓装聋作哑,就是不批复,到最后,孙皓派人回答说:你所说的的确是有大意思(有大趣),但是却和我的意见不合,那怎么办呢?我现在住的宫殿风水不好,理所应当不能再住了,怎么可以因为害怕百姓劳役,而忍心让我长时期地住在风水不好的宫殿里呢?父亲身体都不安生了,你们臣下做儿子的,还能有什么依靠?
  一副无赖相。就是在故意气这个老人家。其实,除了安排自己的小老婆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还在于术士对他说太初宫风水不好,这一点孙皓还是对陆凯说了实话了的。
  据《江表传》记载,孙皓建设新的宫殿,2000石以下的官吏都让亲自登山,监督民众砍伐木材。把原来环绕着太初宫的军营,都破坏掉了,并且在宫中建立亭台楼榭,“大开园囿,起土山楼观,穷极伎巧,功役之费以亿万计”。
  在孙皓的督责和全体朝臣的齐心努力下,工程紧锣密鼓地进行了一年,新宫就建起了,方圆五百丈,比原来的太初宫快大了一半。到这年的年底,孙皓高高兴兴地带着他的老婆群,搬进了新宫。
  把自己的老婆群安顿好,孙皓在269年正月立了自己的儿子孙谨为太子,并且将另外两个儿子分别立为淮阳王和东平王。
  在吴国朝堂之上,左丞相是忠直的陆凯、右丞相是孙皓的乌程时的近人万彧、司徒丁固、司空孟仁,还有镇军大将军是陆逊次子陆抗镇守着帝国的西部,大将军丁奉镇守着帝国的东部。虽然孙皓残暴荒淫,倒是还有不少能人在位置上保驾护航。
  可是,孙皓好像就想着不折腾不舒服似的,又任用了一个马屁精。
  此人就是汝南郡(河南省息县)人何定。
  这个何定曾经在孙权跟前当差。等孙皓即位,他上书请求调回皇宫服务。孙皓就任命他当楼下禁卫司令(楼下都尉),主管采购(典知酤籴事),后来又升他当事务总管,孙皓对他十分信任。这个何定曾经想给自己的儿子找少府李勖的女儿做儿媳妇,李勖看不上何定那家伙,硬是不同意。等到李勖、徐存率领大军从水路进攻交趾,在海上迷路而斩杀了引导官冯斐回师以后,这何定就在孙皓面前进谗言说,这两人枉杀冯斐,擅自退军,应该诛杀。孙皓大怒,将李勖、徐存全家斩首,并把尸体燃烧。何定又让将军们向他进贡名贵的猎狗,一只猎犬价值几千匹布帛,大家摄于何定的威势,不得不千里去外地购买,一个战士喂养一头猎犬,狗身上都佩戴着簪缨,每条狗的簪缨和其他装饰品都价值1万钱,让这样的狗来打猎捕兔供御膳房使用,可是捕到的兔子却寥寥无几。何定的捕猎行动不仅没有捕到多少兔子,却把吴国的军民弄得心惊肉跳,孙皓的堂兄弟孙秀,是孙权小儿子孙匡的儿子,任夏口的司令,虽然孙皓上演了一出迁都和还都的闹剧,但是对于孙皓来说,那个荆州兵破扬州兵的心结始终难以解开,因此,对驻兵夏口的孙秀一直很讨厌,270年,孙皓派遣何定带领5000人马和何定的那些个名犬,扬言到夏口捕猎,这孙秀心里吃惊不小,生怕孙皓以打猎为名,偷袭自己,——要知道孙家可是兵家之祖啊,——吓得趁夜带着老婆孩子,领着几百亲兵渡过长江,投降了晋国。
  晋国大喜,司马炎拜孙秀为骠骑将军、开府礼仪和三司一样,封为会稽公。——此孙秀与后来八王之乱中赵王伦手下的孙秀并非一个人,虽然两人去世的时间相错不远。
  左丞相陆凯曾当面责备何定说:“你亲眼看见,前前后后,侍奉君王不忠,败坏政府威信的臣属,有谁是寿终天年的?为什么一定要专门为非作歹,蒙蔽天子耳目?你应该痛改前非,不然,你会招来难以预测的大祸!”可是,孙皓却以为何定忠勤,还给他赐爵为列侯。
  虽然何定痛恨陆凯,孙皓也恼怒陆凯,但是,陆家是江南大族,况且陆凯的堂弟陆逊的儿子陆抗还是镇军大将军,手握兵权,防守着吴国西部边陲,孙皓也不敢拿陆凯怎么样。但是,269年,陆凯终于去世了,陆凯病重卧床,孙皓曾派立法署长(中书令)董朝,前去问他的遗言,陆凯强调:“何定不可亲信,应派他到地方政府任职。……文武官员中,姚信、楼玄、贺卲、张悌、郭逴、薛莹、滕脩,跟我的堂弟陆喜、陆抗,有的廉洁勤奋,有的才能出众,都是国家的栋梁,请陛下多多留意,向他们垂询时政,使他们能各尽忠心,补救国家万分之一的缺失。”
  陆凯逝世后,孙皓一直对他怀恨在心,直到陆抗也去世以后,孙皓终于爆发,把陆凯全家放逐到建安(福建省建瓯市)。
  名臣凋零、奸佞当道、主上残暴、国政日非的吴国,渐渐呈现出土崩瓦解之势,并且,吴国南面的交趾也吸引了吴国大量的兵力,此时正是席卷而下、一战定之的绝好机会,司马炎虎视眈眈,可是,一件情理之中而又意料之外的事却使得司马炎的平吴计划无限期推迟了。
  九十二、鲜卑首乱
  公元270年,晋国西北地区笼罩在一片浓浓的杀气之中。
  就在这一年的7月,秦州刺史胡烈率军讨伐鲜卑秃发树机能,双方在万斛堆(今宁夏中卫与甘肃靖远交界地区黄河北岸腾格里沙漠南缘,据《明史·地理志》记载,中卫“西有沙山,一名万斛堆。大河在南”;《读史方舆纪要》记载,(中卫)“西五十里,因积沙而成,或云即万斛堆。”)当时是胡烈被围,屯驻在这个地方,双方展开激战,而蔡东藩的《两晋演义》记载秃发树机能伪败,胡烈帅军三战三胜,最后被秃发树机能引诱到万斛堆伏击圈中,对此战斗细节,我找不到出处,不敢多说。
  都督雍州、凉州军区总司令扶风王司马亮派遣将军刘旗、骑兵都督敬琰率兵援救,一则可能是秃发树机能部队强悍,一则大约是因为你胡烈是秦州的,我刘旗是雍州凉州的部队,你胡烈一来可好,就显你了,要建头功,没门?不管是什么原因,这个刘旗拥兵不敢救援,眼睁睁地看着自己人被包围、斩杀。结果胡烈突围不成,兵败被杀。
  后世的人大多把秃发树机能的反叛,归咎于胡烈,他们大约是受了《晋书陈骞传》中陈骞的说法的影响。他们认为,在西北鲜卑并没有史料记载有什么动乱的时候,胡烈毫无缘由的就派兵去镇压,结果造成兵败被杀,并且还引发了秃发树机能的反叛,所以,胡烈罪无可赦。
  大概这些人是用脚思考的。
  一个身经百战的名将被有组织的鲜卑人杀掉,他的正规军被歼灭,那些鲜卑人其先还是良民?还没有被组织起来?即使是听到胡烈出兵讨伐他们之前临时组织起来也是不可能把一个正规兵团歼灭。历史虽然没有记载在胡烈出兵以前,西北鲜卑部落的真实状态。但是,从胡烈不得不出兵讨伐并从随后兵团被歼灭这一点看来,当时的西北鲜卑早已不是什么顺民了,我们不能说他们趁着饥荒,曾经驱逐杀掠汉民,抢夺财物,奸淫妇女,因为这没有史料证据,但是,他们想在这个新的土地上生存下来,并且,为了应对晋王朝可能的打击,他们已经做好了准备,而胡烈则想把他们驱逐出去,因此,双方发生冲突在所难免。
  胡烈被杀的消息传到洛阳,司马炎为之旰食。——过了饭点还没有吃饭,一直到很晚才勉强吃点东西。
  让我们也随着司马炎的思绪,来重新审视这个到晋代已经拥有200万之众的鲜卑民族吧。
  鲜卑是东胡的一支,言语和风俗与乌桓差不多。当秦汉时期,匈奴强盛的时候,打败东胡,鲜卑和乌桓都被匈奴奴役,后来,汉朝打败匈奴,南匈奴南迁,北匈奴远遁,原来塞北匈奴之地就没人住了,东胡各部开始南迁、西进,填补到塞北。到公元2世纪东汉桓帝的时候,东部鲜卑首领檀石槐统一鲜卑各部,建牙帐于高柳(今山西阳高县)北三百余里的弹汗山(今内蒙古商都县附近)仇水(今东洋河)。全盛时期,“尽据匈奴故地,东西万四千余里,南北七千余里,网罗山川水泽盐池。”但是,檀石槐死后,联盟迅速瓦解。在相互的争斗中,有的部落继续西南迁移,西边一直到今天的青海、甘肃等地,东边直到辽东,从分布上大致可分为东部鲜卑、北部鲜卑和西部鲜卑。东部鲜卑后来发展成为慕容氏、段氏、宇文氏;北部鲜卑主要是拓跋鲜卑;西部鲜卑主要是河西秃发氏、陇右乞伏氏和青甘的吐谷浑。后来,鲜卑慕容氏曾建立前燕、后燕、西燕、南燕;乞伏氏曾建立西秦 ;秃发氏曾建立南凉;拓跋氏先建代国,后改魏,终于统一北部中国。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后,鲜卑化汉人高氏与鲜卑化匈奴人宇文氏分别建立北齐、北周。出自慕容氏的吐谷浑,直到唐初才为吐蕃所灭。当然这都是后话。
  而如今叫司马炎头痛的秃发鲜卑,则是秃发树机能的老爷匹孤领着从塞北迁到河西的,主要的的游牧范围大致在东起甘肃平凉西北的牵屯山、靖远北的麦田城,西至青海湖东,南到青海贵德,北至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匹孤的儿子寿阗是在她妈妈睡梦中生在了被子里,因为鲜卑人称被子叫“秃发”,寿阗就以秃发作为自己的姓氏。
  如今这个秃发树机能就是“被子寿阗”的孙子。
  令司马炎头痛的事情还没有完。
  这个“被子”树机能,据《晋书》记载,是“壮果多谋略”。他在杀掉胡烈以后,开始向凉州进攻,并在金山击败了凉州刺史苏愉,从而占有了凉州全境。
  也许,胡烈的失误就在于:他没有承认既成事实,那就是,河西之地再也不是汉人的土地,他来了新的主人,您为什么不像朝中的那些人一样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呢?
  司马炎咽不下这口气,尤其是当他听到刘旗畏敌不进,致使胡烈被杀以后,勃然大怒,立即下诏贬自己的叔叔司马亮为平南将军,并要杀掉刘旗。司马亮和军司曹囧上书苦苦回护,并说,指挥的责任在司马亮,不关刘旗的事。司马炎斩钉截铁地说:当时即便刘旗不能直接到达,也应当能进多远进多远,让突围而来的败兵也有投奔的地方,今天,竟然坐着眼看胡烈的覆败,如果最不在刘旗,那自有所在!(如果刘旗没有罪过的话,那责任还应当有承担的人!)明摆着要追究司马亮的责任。没办法,司马亮你既然要承担责任,那就承担到底吧,再把你平南将军的官也给免掉。
  接着,司马炎任命了自己的姑父杜预代替死去的胡烈做秦州刺史,任命尚书石鉴做安西将军,都督秦州诸军事,讨伐秃发树机能……
  九十三、杜石争斗
  司马炎想到杜预去西北不是没有道理。
  从我们在钟会伐蜀和制定《泰始律》的时候介绍过杜预开始,我们就知道杜预是一个精通政治、经济、法律、军事、历史、历法、工程、文学,简直就是一个世所罕有的全才,还对《春秋左传》近乎痴迷,杜预所作的《春秋左氏经传集解》三十卷,是《左传》注解流传至今最早的一种,直到上世纪70年代杨伯峻先生的《春秋左传注》出现,杜预的《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应该是从古至今把《左传》从头至尾全部注释的完整保存下来的唯一的一本,收入《十三经注疏》中,至今是我们理解《左传》的重要参考。据《隋书·经籍志》记载,杜预的书保留到唐世,还有《春秋左氏传音》三卷,《春秋左氏传评》二卷,《春秋释例》十五卷,《律本》二十卷,《杂律》七卷,《丧服要集》二卷,《女记》十卷以及他的文集十八卷等。(难怪后代能出个大诗人杜甫呢。)
  虽然杜预出身不高,但是司马昭深深佩服杜预的才学,极力拉拢杜预,并把自己的二妹妹嫁给了他。然而即便如此,在杜预的前期仕宦生涯中,却是沉浮不定,司马炎即位以后,任命杜预做河南尹,而此时的石鉴是杜预的顶头上司,司隶校尉。两个人过去就有过节,而石鉴虽说表面上大声大气的,但是内心却是睚眦必报的主,——说石鉴这样可真没冤枉他,据《晋书束皙传》记载,束皙学富五车,名气很大,和石鉴素无仇怨,只是因为自己的哥哥束璆娶了石鉴的女儿,可是两人过不下去,就离婚了,这石鉴就指示束皙所在的地方一直压制束家兄弟。还有从石鉴提拔的人身上,似乎也能说明点问题,《晋书王宏传》记载:“司隶校尉石鉴上其政术代刘毅为司隶校尉,于是检察士庶,使车服异制,庶人不得衣紫绛及绮绣锦缋。帝常遣左右微行,观察风俗,宏缘此复遣吏科检妇人衵服,至褰发于路。”石鉴提拔的这个人为了邀功,设置关卡检查行人的时候,竟然检查到了女人的内衣了。按照物以类聚的基本原理,石鉴估计也是那种喜欢苛察,好找茬的主! ——加上现在是上下级关系,杜预认为:京师是首善之地,不应当苛查过细,只要把握住大的方向,其他具体的小事情做的差不多就可以了。这个理念当然与负责纠察百官和京畿地区的石鉴产生了直接的冲突,如果按您说的,还要我司隶校尉做什么?!石鉴就找个茬,参奏了杜预一本,大约也是京师治安不好,或者礼仪不修什么的,结果杜预被司马炎罢免赋闲在家。
  此时,叫司马炎想到杜预的,一则大约是杜预的才学,二则可能也是为了让自己的这样姑父咸鱼翻身吧。不过,以一个白身之人也不可能一下子任命一个主官的职务,司马炎先任命杜预为安西军司,给兵三百人,骑百匹,让他一路西去,到长安以后,司马炎才正式任命杜预为秦州刺史,领东羌校尉、轻车将军、假节。
  也不知道是司马炎脑子进水还是命运捉弄,紧随其后而来的,正是过去杜预的顶头上司,石鉴,这次,他被任命为安西将军,都督陇右诸军事。你说杜预倒霉不倒霉吧,还是做人家的直接下属。
  按理说杜预和石鉴都是出身寒素,本应该属于一个阵营中的人。可是,两人的性格脾气修养理念的差异,决定了二人谁也看不上谁。按石鉴的那种个性,他一上任就想借刀杀人,命令杜预象他的前任胡烈一样出兵攻击秃发树机能。可是当时的情况是,秃发树机能战胜之后,西北地区局势动荡,各种胡人也都蠢蠢欲动。
  杜预认为,此时正是鲜卑乘战胜之威,并且草长马肥之时,而晋军则粮草不继,接应部队悬远,他拒绝执行石鉴的命令,但是还是建议,应该等到明年春天以后,不光是我秦州,而是雍州和您石鉴本人,大家一起准备好粮草以后,全体出动才行,你现在叫我孤军进发,无疑是想害死我,公报私仇嘛,还捎带给石鉴上了一课,说了剿灭秃发的“五不可、四不须”。不仅不执行命令,还大唱反调,言辞之间又有一副不卑不亢、甚至是嘲讽的味道。石鉴接到杜预的书信以后,不禁大怒。我想,大约杜预不是假节的话,石鉴真敢把他杀了。
  回过头来再一想,如果自己硬着来,逼得杜预上书皇帝,说自己公报私仇,那也不妥。你杜预不是要采取先固守的策略吗?我就派人去看看你究竟做了些什么?使者去到秦州一看,果然见杜预派人加固城墙,修葺城门、府库、官舍等等。不过,什么事情的好坏,完全在于旁观者所站的立场。使者来就是找茬的,他和他的背后都选择性失明,没有看到城墙是否加固,只看到城门、官邸被粉刷一新。
  好!也就有戏!
  石鉴上书司马炎说,正是因为杜预拿军资来装饰城门,他杜预还装修官邸,所以才造成战备物资匮乏,影响军事行动。杜预来秦州之后就上书石鉴说过,“官军悬乏,宜并力大运,”说明当时的秦州军粮等战备物资是缺乏的,所以,才促使杜预采取守的办法。而在石鉴的眼里,这种因果关系却完全被倒置了。因为,石鉴明知司马炎不可能到着遥远的西北边陲来查看,反正由着我随便去说——从老石头以后多次把败仗说成胜仗、虚报杀敌人数,并屡教不改上来看,这家伙的确胆子太大,真能把白的说成是黑的。
  远在洛阳的司马炎不明底细,虽然恼怒,但是也还是保持一点清醒,没有完全听信石鉴的一面之词,而是派遣御史用囚车把杜预带回了洛阳审判,结果,被判决有罪,只是因为杜预属于是公主的老公,在“八议”之列,所以用他的侯爵(丰乐亭侯)才赎出一命,给予减免处罚。
  晋军还没出兵,就将帅不和,内讧起来。
  等到把杜预赶走以后,石鉴内心大爽,不过这种大爽并没有持续多久,原因是,秃发树机能并不买他的帐,他领兵不断打击秃发树机能,但是,事态正象杜预预料的那样,不仅秃发树机能兵势很盛,并且秃发树机能本人又善于用兵,几个回合交手下来,石鉴是损兵折将,不是人家的对手。
  心急如焚的司马炎只好又任命善于用兵、精于安抚的叔叔汝阴王司马骏为镇西大将军,都督雍凉等州诸军事,接替司马亮的职位,指挥西北战区的作战。
  而杜预被罢免以后,因为他足智多谋为世所公认,司马炎又经常把他找到宫中,以没有职位的前侯爵参与大政方针的讨论,很快的就又被司马炎起用为度支尚书,因掌贡赋和税租,量入为出。等石鉴从驻地回到洛阳汇报工作,冤家路窄,杜预这次也好不含糊,以他在西北的经历和与皇室的关系,一眼就看出石鉴说的那些个胜利完全都是假的,他上书弹劾石鉴虚报战功,可是,石鉴也不是软柿子,双方你来我往,弄得司马炎焦头烂额,边事都够我操心的了,你们还在内讧,司马炎一气之下把两个人同时罢免。
  ——又和了一次稀泥。
  然而,根据后来司马炎的诏书追究前事,说“往者西事,公欺朝廷,以败为得,竟不推究。”可以看出,石鉴在西北战场上以失败而虚报为胜利这件事情,应该是真的。不过,为什么司马炎对石鉴虚报战果并没有深究,仔细考证起来,也还真有点小意思,《晋书武帝》清楚地记载,(泰始6年)“诏遣尚书石鉴行安西将军、都督秦州诸军事,与奋威护军田章讨之。”也就是说,石鉴攻击秃发树机能也许是司马炎本人的意思,石鉴是在代替皇帝受过,能深究吗?
  没过多久,司马炎又重新起用了他们两人,杜预还做度之尚书,石鉴做了镇南将军,豫州刺史。杜预倒没什么,在任尽心尽职的。可是,石鉴这老兄还是老毛病不改,多上报杀死吴国士兵的人数,这次,司马炎老账新帐一起算,说,“……过去的事情,就没有深究你,很快就又任命你了,希望你能将功补过,但是,你却还是象过去那样和下属一起欺骗朝廷,以后迁还老家,终身不用!不过不要销除他的爵位和封给他的土地。”
  似乎,这下石鉴永无出头之日了。不过,司马炎老兄也真可爱,他总是说话前头说后面忘,过了很久,又任命石鉴为光禄勋、司隶校尉、后领司徒,开府。等杜预平定吴国,也才弄个司隶校尉,还没当上就死在去洛阳上任的中途——南阳邓县了。而石鉴没什么功勋,并屡屡犯错,可是职位却总比杜预的高,也真是老杜的克星。
  杜石争斗是晋王朝内部同为寒门出身的大臣个人之间的一次争斗,并不具有太大的代表性;在晋王朝内部,还有寒门与高门之间的对立;还有王族与戚族之间的对立;还有皇帝戚族之间的争斗;也有朝臣中所谓正直之士与奸邪之臣的倾轧等等,以后我们都要一一道来。现在说到杜预,就仅举杜预的例子,说说晋王朝时期寒门与高门之间大臣的隔阂吧:
  《世说新语,方正》记载了关于杜预的两件事情:一件是后来杜预被任命为镇南将军,朝中大臣都为他送行,“杜预之荆州,顿七里桥,朝士悉祖。预少贱,好豪侠,不为物所许。杨济既名氏,雄俊不堪,不坐而去。须臾,和长舆来,问:“杨右卫何在?”客曰:“向来,不坐而去。”长舆曰:“必大夏门下盘马。”往大夏门,果大阅骑,长舆抱内车,共载归,坐如初。”说的是杜预和杨济都豪爽,但是两个豪爽的人就弄不到一起,杨济是司马炎后来的老婆杨芷的叔叔,在宴会上坐一会就离开了,后来被和峤劝回。
  另一件大约也是在此次聚会上发生的:“杜预拜镇南将军,朝士悉至,皆在连榻坐,时亦有裴叔则。羊稚舒后至,曰:“杜元凯乃复连榻坐客!”不坐便去。杜请裴追之,羊去数里住马,既而俱还杜许。”一向骄奢的羊琇,进来一看杜预让大家坐在一张大席子上,羊琇立即不快,意思是杜预没有给每个客人准备一张席子,不尊重客人,扭头骑着马就走了,被和他关系好的又是“一肩挑”的裴楷追回。
  羊琇和杨济都是皇亲国戚,即便是你才高八斗,学富五车,骨子里还是看不惯你,这没办法,谁叫你出身不好呢?如果你是贵族,你连榻而谈也许会被人称赞为洒脱,但你是寒门,对不起,你真寒碜!
  虽然两人都分别被和峤和裴楷劝回,暂时大家面子上都好看些,但是,当时,那种豪门对于寒素人士的鄙视和那种骄奢、狂慢之态也跃然纸上了。
  94、连锁反应
  司马懿的伏夫人是个高产的女人,生下了4个儿子,其中司马京早亡外,其他三个分别为:老大司马亮,老二司马铀,老三司马骏。三人都很能干,并都被司马炎封王,咸宁年间的一天,伏太妃出洛阳城踏春,三个儿子全部出城陪侍,吹吹打打,那场面相当壮观,令在凌云台上看到的司马炎也不禁感叹道:“伏太妃可以说是富贵了”。
  司马炎派遣司马骏代替司马骏的同父同母哥哥司马亮做西北军区总司令,倒不是因为哥哥免职,而让兄弟接替,为了安慰自己的小奶伏太妃,更多的考虑是司马骏一向善于抚御、既有威严,对士卒和百姓又有恩惠。
  司马骏面临的西北形势十分严峻。
  一方面,名震西北的将军胡烈被斩杀,石鉴也屡出无功,胜少败多,晋军上下士气低落;另一方面,秃发树机能的胜利,不仅缴获了晋军大量的军需物资,壮大了自己,而且,秃发树机能的胜利迅速刺激了关中、陇上地区的胡人,不少内地的胡人开始有组织地发生叛乱,并向秃发树机能据守的万斛堆地区靠拢,致使整个关中民心摇动。
  面对这样的局势,司马骏深知,如果贸然出击,决胜负于一战的话,一旦兵败,后果将不堪设想。
  司马骏来到西北以后,立即改变了胡烈、石鉴急于剿杀的策略,而是采取稳扎稳打、巩固后方的策略,暂时维持敌我的现状,他上书司马炎,在各地督责农业和纺织,并且以身作则,自己、自己的手下将军和士兵,每人都承包10亩土地进行耕种,与民休息,逐渐恢复关中地区被战火毁坏的生产,并慢慢的恢复军队的士气,司马骏的做法深得关陇地区人民的拥护,几乎和羊祜在荆州的做法一模一样,而王爷司马骏本人也几乎和羊祜一样是一个正直无私、一心爱民的人,深得所在地区群众的爱戴。
  司马骏深知,在灾荒面前,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不是打仗,而是生活。只有辖区老百姓有饭吃,有衣穿,你的内部才有人真心拥护你,辖区才安定,才能谈得上对外打仗。
  同时,司马炎也下诏,对于在胡人的寇坏中深受其害的陇西5郡的平民免除赋税,穷的无饭可吃,无家可归的,给予赈济。
  在司马骏的经营下,虽然秃发树机能和其他胡人还不时的抄掠,但是总体上来看,西北局势还没有大坏。
  展眼就过了年,到泰始7年,皇太子司马衷已经年满12岁。1月,司马炎给自己的傻儿子举行了隆重的加冠礼,看着渐渐长大的儿子,司马炎对老婆杨艳说,也是该给儿子考虑娶老婆的时候的了。可是,我们真的不能不承认有些人真是先知先觉,就在皇太子没有加冠之前,皇帝司马炎还没有想到给儿子娶媳妇,就有人想到了,那个人就是贾充的老婆郭槐(和名将郭淮读音一样,也真有名将之风)。她提前贿赂了杨艳的身边人,盛赞自己的女儿如何如何好,用尽一切办法想把自己的女儿弄成皇太子妃。
  那么,我们要问郭槐为什么要一心一意的把自己的女儿弄成皇太子妃呢?
  你要说,这还不简单?皇太子妃就是未来的皇后,当然人人都想使自己的女儿成为未来的皇后啦。
  是的,不假,但是促使郭槐不惜一切代价要做成这件事的内在动力是什么呢?
  要弄清楚这,我们必须还得先提一提贾充复杂的家务事。这里至少要提到两个人:一个是魏中书令李丰。我们还记得他是在魏正元元年2月的时候,被司马师叫到家中所杀。李丰是贾充的岳父,李丰被司马师杀后,贾充立马和近乎是一个完美老婆的李丰之女李氏离婚,(李氏曾经写下《女训》,流传于世)李氏被流放,——与羊祜的做法截然相反——贾充却因为自己的“大义灭亲”,被司马家大为赞赏。但李氏在嫁给贾充以后已经为贾充生了两个女儿:一个是贾褒,一个是贾裕。我们要提到的另一个人,就是司马炎的同父同母兄弟司马桃符——齐王司马攸,大家都知道,贾充是司马炎的死党,在司马昭临死前除了提及桃符以外,对司马炎提到的第二个人就是贾充,但是说,儿子啊,贾充才是你的知己啊。司马炎上台以后,他为了弥补贾充和司马攸之间在过去自己夺嫡期间产生的嫌隙,让司马攸娶了贾充的大女儿贾褒,在司马炎看来,贾充成了司马攸的老岳父,过去的事,司马攸你也就多担待点吧,现在我们又成一家人了。这样,司马炎最亲近的两个人也结了亲,就避免了亲近大臣的不团结。
  贾充离婚李氏以后,又娶了城阳太守郭配的女儿郭槐,这个郭槐和李氏截然相反,不仅妒忌异常,这郭槐也曾给贾充生过两个儿子,一个贾黎民,一个贾爱民。贾充老来得子自然喜欢,乳母抱着儿子,贾充在乳母身边逗儿子,结果被郭槐看到,以为是贾充和乳母有染,等贾充出门,就把乳母用鞭子打死,两个儿子的乳母先后因为同样的原因被打死,两个儿子也先后因为思念乳母整天不吃不喝,最后也死去,只剩下郭槐生的贾南风和小女儿贾午了。不仅如此,而且郭槐还象母老虎一样,把贾充弄得唯命是从。晋朝建立以后,李氏遇到大赦回来,司马炎为了照顾贾充也是看在齐王妃的面子上,特别准许贾充可以设置两个正室夫人,贾充的妈妈柳氏也极力要求贾充把李氏领进门来,可是郭槐听说以后,抹开袖子指着贾充大声嚷嚷说,刊订《泰始律》,拥戴皇帝即位,我都有功劳,你怎么敢让李氏和我平起平坐!“恶人自有恶人磨”,母夜叉这样说了,贾充只好装好人,对皇帝的恩典坚决推辞,因为当时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司马炎的舅舅王虔的前妻就是毌丘俭的女儿,也是这种情况,朝廷也没办法决断,都是在洛阳另外再建一个宅子,而私下往来。由于郭槐不依,贾充只在永年里为李氏建了一个宅子,而从来都不敢去看望,表面上,贾充是身为宰相给大家做了一个表率,但是这样,贾荃、贾褒不依了,贾荃一直锲而不舍地以齐王妃的身份要求爸爸把妈妈叫回家,或者起码去看望一下老妈。
  说道这,大家知道郭槐的内在动力了吧?
  是吗?你李氏的女儿成了齐王妃就了不起了吗?就可以让离过婚的前妻回来压在我头上?我要让我的女儿成为未来的皇后!一旦女人之间发生关乎争夺床位的战争,所激发出来的强烈的动力,是男人们无法想象的。反正是郭槐无所不用其极,终于做通了皇后杨艳的工作。
  当司马炎问到给司马衷娶老婆的事情时,杨艳问司马炎:皇上中意的是谁家的女儿。司马炎说:卫瓘家的。杨艳却说贾充家的好。司马炎举出了自己的理由:卫瓘家的女人有5条好处,那就是贤良、多生孩子、长的美、个子高、白皙;贾充家的种妒忌、少生儿子、长的丑、个子低、皮肤黑(是从郭槐身上推出?)
  帝后之间在娶儿媳妇一事上,暂时还达不成一致的意见。
  老天没有给司马炎过多的时间来仔细推敲皇太子妃的人选问题。
  就在司马衷的成年礼刚刚过去,人们对于帝国的未来还忐忑不安的时候,并州突然传来了匈奴监国刘猛叛逃出境的消息。
  刘猛何许人?
  《魏书》卷95《铁弗刘虎传》记载:“铁弗刘虎,南单于之苗裔,左贤王去卑之孙,北部帅刘猛之从子,居于新兴虑虒之北。北人谓胡父鲜卑母为铁弗,因以为号。猛死,子副仑来奔。虎父诰升爰代领部落。诰升爰一名训兜。诰升爰死,虎代焉。”刘虎为去卑孙、诰升爰子、刘猛从子,则刘猛应该是去卑子、诰升爰兄或弟。林幹据《魏书•铁弗刘虎传》制成《铁弗匈奴(刘虎)世系表》,附于所编《匈奴历史年表》(中华书局1984年版)显示:南匈奴右贤王去卑——去卑子匈奴北部帅刘猛,去卑子诰升爰(一名训兜或训儿)——刘猛子副仑,诰升爰子刘虎(一名乌洛孤),虎从弟路孤——刘虎子务桓(一名豹子),务桓弟阏陋头——务桓子悉勿祁,务桓第三子刘卫辰——悉勿祁子某,卫辰子直力鞮,卫辰第三子勃勃(一名屈孑,亦作屈丐,后改姓赫连)。
  过去我们说过,216年7月,曹操罢黜单于,把匈奴汗国分为五部,并让右贤王监国,其中,“左部”一万余篷帐,住兹氏(山西省汾阳县);“右部”六千余篷帐,住祁县(山西省祁县);“南部”约三千余篷帐,住蒲子(山西省隰县);“北部”约四千余篷帐,住新兴(山西省忻州市);“中部”约六千余篷帐,住大陵(山西省文水县)。)匈奴说他们的祖先是汉王朝刘姓皇家的外孙,身上有刘姓皇家血液,遂取消原来的姓挛鞮,改姓刘。
  西北秃发树机能的叛乱,并击败晋军主力,迅速占领秦凉两州之地,这使得并州的匈奴刘猛也蠢蠢欲动,271年1月,匈奴中部帅刘猛叛变,从并州西以及河东、平阳向北逃出了边塞。
  晋武帝司马炎立即召开御前会议,商讨对策。
  杜预杜武库被司马炎想起。
  这一时代被人称作武库的人比较著名的大约有三个:一个是钟会,钟武库;一个就是杜预;另外一个是裴秀的儿子裴頠。赞美一个人是武库,大约是一是取起博学多才;二是文武双全,并且取其儒将之风。不过,在我们解读种武库的时候,多看到钟会要害人的本性,“但见其胸中矛戟森森”;而在看杜预的时候,我们真的被这个人的博才震慑,他怎么什么都会?裴頠则是“五兵纵横,”就博学上还是没办法和杜预相提并论的。
  这个杜武库果然名实相符。他上了关于筹备战略物质、赈济灾民、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军需物资运输、垦田开荒、安定边境等50多条对策,大都被司马炎所采纳。
  就在晋国朝堂上为西北和北部边境的叛乱焦头烂额的时候,南方的孙皓也来凑热闹,271年的3月,孙皓率领大军向寿春进发,司马炎赶紧派遣大司马司马望领骑兵3000,步兵20000进驻淮北,加强防备。后来才打听到,孙皓根本没有来犯的意思,倒是一个叫刁玄的人过去曾经出使蜀国,听说过司马徽和他人谈论朝代更替的一些预言,回来以后,刁玄知道孙皓喜欢这个,为了讨好孙皓,自己就瞎编了一些段子,比如:“黄旗紫盖见于东南,终有天下者,荆扬之君乎。”——这不明明是说孙皓吗?又有中原地区被俘虏的人和投降的人也说,在晋国的寿春城下,有小儿们说“吴天子当上。”这个吴天子不是明说我孙皓要当皇帝吗。孙皓全面搜集了几个方面的信息以后,得出结论:这可是老天爷的命令啊!三月,还是春寒料峭,兴高采烈的孙皓带领着太后、皇后、太子一起从建业西上,在他的脑海里,自己只要这样一路西上,晋军个个都会投降,直到洛阳,这是要顺天命。结果,老天爷不给孙皓的面子,下起了鹅毛大雪,道路泥泞不堪,几百个人才能推动一辆车子,吴国士兵们都是又冻又饿,南方的人哪受过这样的寒冷啊。大家都说,要是遇到晋军,咱们都投降。不只是士兵,随行的孙皓亲信大臣右丞相万彧也对丁奉、留平私下说,如果孙皓坚持不回的话,吴国的江山社稷事大,我们提前不能不回去。幸亏司马望不了解吴军的情况,要不是吴国要提前灭亡了,孙皓真的提前青盖入洛阳了。因为司马炎给司马望的命令是屯驻淮北防守,而不是进攻。孙皓一看这情况,只好下令退兵。
  东南地区是虚惊一场。司马炎刚缓口气,噩耗紧接着传来。
  这一年的4月,北地郡(陕西省耀县)胡人叛变,企图西上攻击金城郡(甘肃省兰州市东),凉州(甘肃省武威市)州长牵弘出军讨伐,顷刻之间,所有内地的胡人同时叛变,跟鲜卑部落酋长秃发树机能(时在万斛堆)结合,把牵弘包围在青山(甘肃省环县西南),牵弘大败,阵亡。
  这是秃发树机能叛乱以后,晋王朝丧失的第二个高级别的将领,对于司马炎的打击可想而知。并且,北地胡英勇善战,和秃发树机能一起占领了凉州和秦州广大地区,造成西域和中原的暂时隔绝,使得司马炎“每虑斯难,忘寝与食”。
  也许司马骏的策略好是好,但是太慢了,司马炎需要的是既能兼顾长远,又要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目前西北和北部的恶劣局势,不得不使司马炎考虑派遣朝廷的重臣,——那些历来被人们公认的智囊的人物。
  九十五、朝堂争斗(1)
  就在司马炎为西北愈演愈烈的胡人叛乱而忧虑的时候,朝廷上却为派遣什么人去而进行激烈的明争暗斗。
  就在这一年,原尚书令裴秀因为服用寒食散,体内燥热,本来应当还喝热酒,但是他反而喝起了冷酒,结果不治身亡,司马炎让贾充代替裴秀做尚书令,主持朝廷上的全面工作。贾充在职也并不是一无是处,比如,把一些重复的机构进行了精简,提高办事效率;也比较喜欢推荐有才能的人,对于想要提拔的人,从是想尽千方百计予以提拔;对于有背景的人,比如王太后的兄弟王恂,即使听说王恂在武帝面前说了自己的坏话,贾充还是不敢说个不字,反而在司马炎面前说王恂的好话。
  但是,晋朝人还有点和汉朝人相似,那就是崇尚质朴之风。在朝野主流民意上看来,贾充最大的缺陷就是毫无刚直之气,总是顺着司马炎说话,从来不敢进行劝谏。另外贾充还有历史污点,比如刺杀高贵乡公,比如毫无人情味地和李氏离婚,不要说羊祜啦,连郭淮都不如。不过这些不屑都藏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人们在有这样的想法的时候,不会想到如果高贵乡公把司马昭杀死,也就不会有今天的晋王朝,更不会有这些人等高居在现在的朝堂之上了,对一个人的看法没有道理可言,反正你贾充的做派,就连同样为人唾弃的何曾都不齿,更何况其他人了。
  不仅是人品的不屑,更重要的还是争权夺利。
  等贾充总理帝国事务以后,司马炎的臣下立即分为两大派别:一个是以贾充为核心的“拥贾派”,主要人物有:杨艳皇后的堂叔父杨珧,司马炎舅舅王恂(贾充略施手段拉拢过来),太子太傅、侍中、太尉荀颽,侍中、中书监荀勖,左卫将军冯紞,还有魏太尉华歆的孙子、侍中华廙等等。另外一个是以侍中任愷为首的“倒贾派”,主要包括:中书令庾纯、黄门侍郎张华、温颙、黄门侍郎向秀、中书令和峤(王浑的女婿)、博士秦秀(曹操假子秦朗之子)等等。有的是因为政见不同,有的是因为人品差异,有的是因为和其中一个集团的人有矛盾,从而加入到一派中。比如和峤当中书令的时候,就看不起中书监荀勖的为人,本来出行的时候,按照以往的做法是中书令和中书监是坐一个车子的,和峤就不和荀勖坐一起,后来朝廷上才改为中书监和中书令分别坐一个车子,连坐车都不愿意和人分享的和峤,难怪在杜预的践行宴会上会嘲讽杜预舍不得一人一个坐席啦。
  其实,“倒贾派”的外围还有王浑的儿子王济,以及王浑的另外一个女婿、被成为“玉人”的裴楷,(晋朝被人称为玉人的统共只有两个,另外一个是数十年以后的卫瓘之孙卫阶),从以后在齐王归藩一事上的王济、和峤等人的表现来看,“倒贾派”的背后不是没有齐王司马攸的影子。——也就是说,“倒贾派”很多也就是“拥齐派”,也许,羊祜就是从这个角度,才秘密建议不要调出贾充的吧?
  总而言之,大体上,贾充一派人大多比较圆滑,并且和皇室关联紧密,因此,比较得势;相对的,任愷一派较为正直,厌恶贾充等人的奸猾。贾充也曾经想把任愷支开,曾经对司马炎说任愷正直可靠,应该去辅导太子去。可是,司马炎正看好任愷,就任命任愷为太子少傅,还是皇帝身边的侍中。任愷两下跑,既随时在宫中陪伴司马炎,又时不时地去太子那里拉近乎。贾充是弄巧成拙。
  司马炎还在为西北局势操心,他想想自己即位以来,一直操心国是,兢兢业业,怎么到处出乱子呢?
  他问大家:我即位以来,是顺天应命,下达了大赦令,过去的既往不咎,你们说,我有什么过错?有什么成绩? “玉人”裴楷对武帝说:您知道吗?您受命以来,为天下的确做了不少好事,但是,之所以没有象上古的尧舜一样建立盛德,只是因为有贾充这样的人在朝廷当中罢了。陛下您应该引用天下的贤良之人,大家齐心协力弘扬正道,不应该因为和自己关系亲密就让他把持朝堂。
  任愷立马想起了贾充对自己实施的“调虎离山”之计,不失时机地向司马炎进言说:秦州和凉州覆败,影响到关中民心骚动,这件事请的确是国家最大的忧虑啊。应该迅速派人镇抚,这样才能够使人心有所依靠。这个人选自然不是威望高、并且有计略的重臣,是无法安定西北局势的啊!
  司马炎问:那谁可以担当此任呢?
  任愷说:贾充就是最合适的人选。
  司马炎问庾纯,庾纯也说,贾充最合适。
  于是,司马炎在泰始7年(271年)7月,下诏任命贾充为使持节(最厉害的那种持节,可以诛杀2000石以下的官员)、都督秦凉二州诸军事,并且原来的官职侍中和车骑将军不变——只是尚书令不得不拿下啦。看到贾充被拿下尚书令,并被赶离朝廷,“倒贾派”的人无不以手加额,拍手称快。
  只有“拥贾派”的人感到不安,如果贾充一走,他们的靠山也就倒了。
  贾充接到诏书,把任愷和庾纯恨得咬牙切齿,但是,又没有合适的理由推辞,现在国家危难正是用人之际,你总不能止步不前吧。一万个不想去也得去啊。
  贾充虽然能拖就拖,但是总有拖不过去的那一天,全体的官员都到郊区的夕阳亭为贾充送行。人还没到齐,贾充把荀勖交到身边,单独交换意见,贾充把自己一百个不愿意对荀勖说了一遍。荀勖脑子一转,说:您老是国家的宰相,竟然被一个匹夫左右,不是太笨蛋了吗!不过,这一任命,事关国家安危,正面推辞适得其反,推辞起来的确十分困难,不过,如果和皇帝联姻,把女儿嫁给皇太子的话,您做岳父的,肯定就不可能再外放了。
  贾充一听,峰回路转,紧接着问一句:那谁能够做成这件事呢?
  荀勖说:还是让我去给皇帝说说吧。
  贾充是千恩万谢。两个人转出小屋,和百官寒暄一番,还没等大家酒过三巡。又一个意外出现了。
  齐王妃贾褒(又名贾荃)和妹妹贾裕(又名贾濬)披头散发的来到宴会上,两姊妹担心贾充就此去了陇西,自己的妈妈到底怎么安排没个说法,想在贾充离开前给自己的亲妈个结论。两个姊妹来到贾充面前,痛哭流涕,叩头流血,向贾充以及在座的百官陈述妈妈应该回家的理由。叫贾充烦心的事够多了,去不去西北还是未知数,就是去了西北如果打败,自己的前途都不要说了,还说什么李氏回不回家?
  贾充的脸色青一块,白一块,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呵斥更是不能,虽然人是你女儿,可更是齐王妃啊。
  百官一看这情形,也不是喝酒的场合,纷纷借故散去。贾充只好叫来黄门把两个姐妹送回家。
  巧的是,没过几天,洛阳下起了罕见的大雪,平地积雪有两尺那么厚,道路阻断,根本出不了长途。贾充只好呆在家里,等待宫中工作的结果……
  九十六、明争暗斗(2)
  望着漫天飞舞的大雪,蜗居在家中的贾充心乱如麻。
  他捻着胡须,想到自己在这个乱世中跌跌撞撞走过的路。虽然自己出身名门,自己的父亲贾逵曾经担任豫州刺史,封为阳里亭侯。但是,在自己的童年,父亲就已经死去,如今,父亲的面容早已在自己的记忆中变得模糊不清了。自己目前成为晋王朝数一数二的人物,还不是看准了司马家的野心,象赌博一样把自己的脑袋和身家性命全部都押在了司马氏身上了吗?对于看准的事情,就一心一意的去做,而且不管世人如何评价。
  是的,我是曹魏的奸臣,但是,我是晋王朝的忠臣。世人说:“贾、裴、王,乱纪纲;王、裴、贾,济天下。”还是说我贾充、裴秀、王沈,我们三个,乱了曹魏的天下,但是成就了晋王朝的天下。什么事情都有破有立,只是你看的角度不同罢了。如果没有我在司马昭命悬一线的时候,示意成济果断杀死曹髦,我身被千载骂名的话,也许没有你们现在高居晋王朝的庙堂之上鄙视我了。
  是的,我是一个奴才,但是,所有的主子不是最需要忠实的奴才么?谁都喜欢听好听话,谁都不想自己的下属对自己忤逆,在我的权限范围内,我所能做的能够推贤进能,这也就足够了。至于皇帝的心思,军国的方向,还是皇帝自己拿主意,有必要和皇帝争得面红耳赤吗?和皇帝争来争去就是忠臣?也未必。
  贾充想到了自己刚刚去世的妈妈柳氏,柳氏听说成济把曹髦杀死,一见成济进家门,就对着他大骂、追打。骂他是奸贼。可是妈妈至死也不知道真正的奸贼竟然是自己的儿子。但是,骑虎难下,儿子只能如此,谁叫儿子当时是中护军,负责保护司马昭的人身安全呢?职责所系,我不认识任何人。老人家去世的时候,还念念不忘自己孝顺的儿媳妇李氏,当问及还有什么遗言的时候,老人家气鼓鼓地对自己说:“我要求你把李氏接进门,你都不听,我还有什么可说!”说完,就翻过身去,连看都不看自己一眼,老妈是怀着怨恨离开人世的。谁叫郭槐太强,知道自己的隐秘太多了呢?她可是个翻脸不认识人的主……
  死了的人就死了吧,想也没用。还是认真考虑考虑当下吧。虽然自己名义上是齐王司马攸的岳父,但是,那又能保证什么呢?兴许,贾褒、贾裕两个姐妹去夕阳亭大闹,也是受到齐王的指使,故意给我贾充难堪吧?起码,他司马攸没有制止吧?这两个蠢丫头!你们以为你老爸失势,会有你们的好果子吃?一纸休书的不是!让别人拿着当枪使!不过,也难怪女儿们,毕竟思母心切,也在所难免吧。
  如果荀勖的建议能够成功,自己依然是晋国的第一人,郭槐也就不总在家吵吵了……虽然,过去自己也不是特别看好司马衷,从不想把自己的宝贝女儿嫁给那个傻子,可如今,也考虑不了那么多了,这件事将直接关系自己在晋朝以后的仕途、命运,甚至是身家性命。——毕竟自己得罪的人太多太多了,也毕竟自己的所作所为太出格了,政敌随时可以把多年前自己的所为作为借口,把自己打入十八层地狱。除了紧紧地贴着皇帝,别无它途。而皇帝的脸阴晴不定,身边又有太多讨厌自己的人,不整天围在皇帝身边,能行吗!
  贾充在家中开始动员一切自己能动员的力量,投入到郭槐说服司马炎纳自己的女儿贾南风的大军中去了。
  虽然军国大事弄得司马炎焦头烂额的,但是,日子还得一天一天的过。闲来召集近臣喝酒赏雪倒也惬意。
  不过,酒喝着喝着就又扯到军国大事上去了。难怪人家说大事都是在酒桌上定下来的,自古依然,真是不假。
  趁着微醺,不知道是谁先扯到选太子妃这件事情上的。荀勖也插话了,但是,荀勖却没有直奔主题。他先说说目前局势严峻,人心浮动,皇太子已经加冠,如果尽快给太子成婚的话,将对国家安定起到不可估量的影响。接着,荀勖趁热打铁,盛赞贾充之女贾南风说:“贾充的这个女儿是才气和容貌都是绝世,无人可比。如果纳为太子妃,肯定能够辅佐东宫,就象诗经《关雎》说的那样,尽后妃之德。”——可见,要说谎就要说弥天大谎。
  冯紞一看,及时跟进,也对贾充之女赞不绝口。
  司马炎又问老臣荀颽,荀颽异口同声:“贾充女姿色并茂,可以作为最佳人选。”
  而杨皇后早已经被郭槐买通,自己的堂弟弟杨眺也多次提醒自己应该依靠一个有势力的大臣,自己虽然身为皇后,但是父亲杨文宗早死,娘家人也只有那些个堂兄弟们,儿子是个什么样子做妈妈的心里最清楚了,现在勉强被立为太子,还是有不少大臣并不满意,太子之位不是没有潜在的危机,而如果儿子的太子之位被废,别人的儿子做了皇帝,自己将何以堪!只有和朝中举足轻重的大臣联姻,才能保证太子之位的稳固。而这个朝中数一数二的重臣只有贾充了,何况如今贾充主动投怀送抱,焉能却之不顾呢?至于卫瓘嘛,老狐狸一个,并且人家也没那个意思,至于皇家主动求婚于人?
  因此,杨皇后也极力赞成。
  看到皇后大人也同意,“倒贾派”个个噤若寒蝉,虽然心中暗暗叫苦,但是都不敢再提异议——毕竟,任愷是聪明绝顶的人物,和贾充的争斗还仅仅处于地下,从未撕破脸皮。
  如果能够和贾充联姻,自然皇太子有了一个很大的靠山。卫瓘之女如何,那也只是从相貌上而言,但是太子的婚姻是注定要通盘考虑政治效果的。想到这里,司马炎开始怀疑自己原先的判断是不是显得有些幼稚?不过,从内心深处,还真是看好卫家。虽然司马炎还是心有不甘,但是,在大家一派赞扬声中,还是听从了众人的意见,决定纳贾充3女儿贾南风为太子妃,并把举办结婚的仪式选定在明年,也就是泰始8年(272年)的2月。
  虽然把贾充留下了,但是,派遣重臣安抚地方这一决策仍然还要贯彻。西北就暂时由着司马骏吧,北方的匈奴、鲜卑还是要有人去的。司马炎任命卫瓘为征北大将军、都督幽州诸军事、幽州刺史、护乌桓校尉,去对付北方边境上的危机。
  终于,贾充的心放下来了。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自己的尚书令又保留了下来。他暗暗发笑,你们不是要赶走我吗?人算不如天算,不是这场瑞雪,哪能如此?如果我去关中上任也就上任了,也就无力回天了。不仅如此,把那个曾和自己女儿竞争太子妃的卫瓘也支走了,真是天助我也!
  贾充高兴的直发疯……
  九十七、明争暗斗(3)
  贾充是留下了,但是,双方的争斗还没有完。
  271年,安乐公刘禅死了。昔日的蜀国皇帝死了,没有留下一点痕迹,死就死了。活着的人还继续争斗着。展眼过年,到了272年的2月,太子司马衷的婚事也如期进行,贾南风比司马衷大两岁,司马衷本来就是个智力低等儿,而贾南风充分继承了老妈郭槐的市井女人的泼辣和手腕,司马衷对她是言听计从,既喜欢又害怕。
  即使是太子的婚事也不能阻止双方的争斗。一些人情绪低到了最低点,而另外一些人却忘乎所以,这里面的巨大反差,往往会使双方的矛盾一触即发,只是没有遇到一个发泄的机会。而要寻找机会,随时都能碰到。只要对不上眼,什么事,何种场合都有可能成为那个机会。
  很快的,这个场合来到了,这个酝酿已久的矛盾突然之间在不经意中爆发了,它来的是那么猝不及防,也是那么剧烈,影响也是那么深远。
  女儿出嫁以后,志得意满的贾充在家中设宴款待朝廷的大臣们。庾纯本来就不想参加这种聚会,碍于脸面只得前往。等大家都坐下酒过三巡以后,他才姗姗来迟。
  因为世上传闻庾纯的祖上是伍伯出身,伍伯就是五长的意思,军队的班长,总站在队列的前面,也就是通常大家说的排头兵。贾充就乘着酒力,抬眼望去,用嘲讽的口吻对庾纯说道:“你在站队的时候,总是站在人前头,怎么今天却拉在了人们的后面了?”
  庾纯一下子就听出了弦外之音。
  由于听说贾充的祖上身份也不高,做过管理市场的小役吏——市魁 ,所以,庾纯立刻反唇相讥,不卑不亢地道:“刚才市场上有一点市井小事没处理完,所以来晚了。”
  说得贾充一时语塞,可又不好发作。在贾充看来,以自己宰相的身份来调侃别人,那是自己的特权,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没料到被机警的庾纯倒打一耙——他竟敢回嘴?,贾充越想心里越不是滋味。
  这样的调侃如果是朋友之间的话,也无伤大雅,钟会、司马昭等人还相互以对方父亲的名讳相互嘲弄呢。可是,对于心有芥蒂的贾充和庾纯二人,这样在大庭广众之下的相嘲却另有意味。
  等到酒到半酣,轮到庾纯给大家敬酒,敬到贾充那里,贾充还是耿耿于怀,推三阻四的,就是不喝,让庾纯站在那里难堪。那庾纯也是当时儒家的宗师,很有名望的人。知道贾充是想报复,可是,事情是你贾充惹起的啊,现在你还故意给我难堪?庾纯有点恼火了,对贾充说道:“我作为老者,给你敬酒,你怎么敢不喝!”
  贾充也机警了一回,马上接口道:“你都自称老者了,那你父亲更老了,你也还不回家赡养,还有脸在这说啥!”
  庾纯真火了,提着贾充的名,喝道:“贾充!天下弄成这样子,全是因为你贾充一人作怪!”
  贾充辩解说:“我辅佐两代君主,平定了巴蜀,我贾充有什么罪过,把天下弄成什么样子了?”——好像巴蜀不是你贾充平定的吧,不过钟会邓艾已成故人,也不好和你争功啦。
  显然,老头子庾纯给气糊涂了,也没在意贾充贪天功为己功的事,脱口就是一句语惊四座的话:
  “高贵乡公何在!”你贾充把高贵乡公曹髦给弄哪里去了!
  话说,揭人不揭短,打人不打脸。
  庾纯的这一句真可谓是“天上来语”,说得贾充一口气憋在那里了,脸涨得通红,什么也说不出口。
  贾充的手下就想上前把这个可恨的老家伙给拿下,中护军羊琇、侍中王济这一对皇室姻亲一看老头子要吃亏,赶紧驱散上来的贾充门下,才把庾纯护送出贾家。
  贾充是又气又羞,连夜写奏表,要求辞职。
  回到家中酒醒以后的庾纯也是后悔不迭,做的更是彻底,干脆把河南尹,关内侯的大印一起上交给司马炎。不仅如此,庾纯还上书司马炎严格反省自己,把经过详细说了一遍,“因为自己饮酒过量,等到行酒到贾充的时候,贾充不喝,双方言语往来,贾充呵斥我还不归养老父,我当时不服气,竟然直接提司空(贾充当时为司空)的名讳”。事实经过叙述一遍以后,庾纯开始检讨说:贾充斥责我,那是以教义教导我,在理。我却以下犯上,醉酒荒迷,请求免官并削土,治罪。
  贾充的摇尾系统立即上书弹劾庾纯,司马炎下诏把庾纯比做汉朝使酒骂座的灌夫,同意免去庾纯的河南尹职务。
  仅仅免去庾纯的官职,还不解贾充的气。
  因为庾纯的爸爸已经80岁了,晋国朝廷以庾纯因酒以下犯上为由头,开始对庾纯该不该辞官回家赡养父亲,进而庾纯是不是违犯礼仪展开调查。
  司马炎显得很民主,让全体大臣都各舒胸臆,大家纷纷上书表明自己的观点,归纳起来,大致有4种看法:
  一是,太傅何曾、太尉荀颽、齐王司马攸认为:根据礼法规定,老父80岁的话,一个儿子要在家赡养;90岁的话,一家孩子都不能从政。现在庾纯的爸爸81岁,还不到90岁,庾纯兄弟6个,有3个在家赡养老人,因此,不算忘了养活老人。司空这样说是用高标准,严要求,来要求庾纯的,可是庾纯因为醉酒而发怒,我们认为,应该对他进行道德谴责。
  二是,司徒石苞认为:庾纯不忠不孝,贪恋权位,应该除名并且削土。
  三是,石苞的下属司徒西曹掾刘斌认为:庾纯在对待老父的礼仪上没有错误。至于以下犯上,可以斥退,但是,就礼仪上来说,不应该对他进行道德谴责。
  四是,庾纯手下的部属们认为:庾纯本来就酒量不大,喝成大醉,酒醒以后,又十分悔恨过去的过失,态度很好。而当时是贾充因为忿怒才给庾纯去讲大道理,庾纯是因为喝醉才犯错的,并且现在有人想深文构成其罪,这是不合适的。
  分析这四种看法,按照史书的记载,其实,庾纯的罪过也就是揭了贾充的短而已。至于说庾纯归养不归养,贾充的说法毫无道理,人家庾纯没错。
  司马炎一看,看似4种不同的看法,其实就两种:一种是石苞,要求严肃处理的;一种是大多数的看法,就是没什么大错。说石苞吧,和贾充同僚多年,当然是唯贾充马首是瞻,不过,此人早已年老昏聩,大约此公这样支持贾充也是为了虑后。至于太傅何曾,虽然也追随贾充,但是内心却对贾充看不起;太尉荀颽呢,一般说来算是贾充的人,但是此人却是明于礼仪的,过去还亲自主持编写了《晋礼》,因此,在这个事上,他一看就知道庾纯没错,也不好信口开河;而齐王司马攸更是如此,决不是贾充一党;至于刘斌和庾纯的下属一致的看法也都是庾纯在礼仪上没错,只是庾纯的下属也倒打了贾充一耙。
  司马炎不愧是和稀泥的高手。他一看风头不对,即使仅仅罢免庾纯的官似乎已经让大家不是很满意了,还要怎样?就用安慰的口吻对下诏对大家说:
  “……现在我们责备庾纯,喝酒不少喝点,却非要喝醉,这是要求人家要象圣人那样,(有点太严)。”说到这,司马炎话锋一转,接着说:“我想,估计司空贾充当时也喝得稍微多了点,要不然您老也不会在大庭广众下,责备庾纯不归养老人的话,”——轻轻地把河南尹下属们对贾充是因为忿怒而指责,换为也是因为喝酒的原因。也就是说你们两个都醉了,两个都说的是胡话。——然后说,“古人说,喝醉的说的话,就象小孩子的话一样。就是说对于酒后的话,是不需要苛责的。”所以,对你们二位我都不处罚了,——可是,现在又明明是处罚了庾纯了呀。
  司马炎接着说:“处罚庾纯,不是因为别的,还是想给你提个醒,以后少喝点。”轻轻回护了前此免庾纯官的缘由,既冠冕堂皇,又给足贾充的面子。又任命庾纯为国子祭酒,——让你不做实际工作了,你的性格也不行,就管管学生去吧。还是加散骑常侍——待遇不变,说明还是我的近臣。
  从此,庾纯逐渐淡出倒贾派,本分起来,以后贾充倒是也没多找他的麻烦。因为,他知道,庾纯只是个老小孩,如今他经过这一折腾,也没实力、没勇气再拆台了。
  贾充的眼睛不敢瞄向其他和晋皇室有姻亲的人或者背景巨大的人,——比如,裴楷,他是王浑的女婿,王浑家和司马家关系非同寻常,——而是瞄向那个倒贾派的核心人物,不除掉此人,他贾充食无味、寝不安,而此人的智慧也绝非庾纯可比——那就是任愷。
  九十八、明争暗斗(4)
  任愷,字元褒,父亲任昊,是魏国的太常,主管宗庙礼仪。任愷娶的是魏明帝曹芳的女儿齐长公主。任愷能以魏国亲属的身份,又没有太大的家庭背景,到晋朝建立的时候,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冲击,反而深受司马炎的器重,可想而知,其才干的确不凡。史书评价任愷,军国大事小事,他全部掌管,而且管理得井井有条,十分能干;而且为人十分忠正,以天下社稷苍生为己任,司马炎很多事情都需要咨询任愷。
  庾纯的事情虽然是一个偶然事件,但是,司马炎也风闻任愷与贾充不和是导致朋党纷然的内在原因。那样处理庾纯,其实也是司马炎给双方留台阶,处理完庾纯的事,司马炎选择了一个合适的时间,别的人都不请,专门在式乾殿设宴安排任愷和贾充吃饭。
  此时的任愷仅仅是太子少傅、侍中而已,而对面的却是司空、尚书令贾充啊,可见司马炎对任愷十分看重,也许,下一步司马炎是有意提拔任愷的。
  三个人喝着酒,聊着天,气氛还算不错。说着说着,司马炎仿佛是无意之间似地对两个人说:朝廷应该团结一致,大臣也要和平共处。
  任愷和贾充赶紧出来下拜,表示谢罪。
  司马炎不想过多说些什么,他宽厚地让两个人起来继续喝酒聊天。
  但是,二人似乎都误读了司马炎的含义。他们认为,司马炎既然都知道了,但是并没有严厉指责两人,说明就是两人继续结怨下去,也没有关系。
  自从式乾殿宴会以后,两人见面都十分客气,在外人看来,他们两个彼此都很尊重对方,但实际上,相互结怨却更深了,司马炎的努力简直是白费了。
  贾充的手下对贾充献计说:如今任愷总揽门下省,经常和皇帝接触。应该上奏皇帝让他去负责组织人事,这样以来,他和皇帝接触的时间就少了,并且,选拔人才这件事情,涉及到三教九流,很难选拔准确,也很容易出现纰漏,一旦出现纰漏,就好下手啦。贾充连连点头称是。
  于是,等见到司马炎,贾充就盛赞任愷能力强,适宜提拔负责选举工作。听到贾充这样说,司马炎还以为两人真的和好了呢,还称赞贾充慧眼识才,当天就下令任命任愷为吏部尚书。被任命为吏部尚书的任愷兢兢业业,选举公平公正,深受人们的称赞,工作做到无可挑剔。贾充大为失望。
  不过,由于工作性质不同,任愷整天忙于事务性工作,所以,和司马炎接触的时候比以往少多了。这给了贾充、荀勖、冯紞等人可乘之机,一会说任愷奢侈浪费了,一会又说任愷那个啦,反正都是不大不小、捕风捉影的事。贾充让自己的手下高阳王司马珪上书说,任愷狂妄自大,家中竟然用御用之物。
  司马珪是司马孚的儿子,因为有才学向来为司马炎所器重,平常也不怎么得罪人,可是,当时贾充是尚书令,是自己的顶头上司,贾充软磨硬泡终于说服了这个老头子,参任愷一本。
  此事非同小可,如果你使用皇帝的用品,那可是有忤逆之心啊!是要杀头的。司法部门迅速介入,但是经过调查,证明任愷家中所用之物是齐长公主在魏国的时候,明帝赏赐的,根本与现在不沾边。
  ——其实,贾充何尝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不亲自出马?只不过讨厌讨厌你罢了,也把你拉出来晒晒,也叫皇帝恶心恶心你。
  但是,还是有明眼人在。
  山涛长期从事组织人事工作,看看任愷在组织部门所选拔的人,都不错,山涛就向皇帝建议,任命任愷为河南尹,负责京师的全面工作。
  可是,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在任愷任职期间,京师经常发生所谓偷盗案件,报案的人数比以往也猛增,而且这些案件都是那么蹊跷,长期抓不到罪犯。贾充们又开始诋毁任愷无能,促使司马炎罢免了任愷,任命他做一个负责宫廷安全事务的光禄勋。
  可是,任愷的麻烦还没有完。
  你负责皇帝的人身安全,最忌讳的是和朝中的其他大臣交往,这是规矩。可是,又有人控告任愷和一个叫刘友的人交往。刘友是什么呢?此人做过立进(今在何处不详,大约在洛阳附近)县令,因为侵夺民田,在263年被司隶校尉李憙弹劾,被处罚,以任愷今日的特殊身份竟然和这样一个罪犯交往,里面肯定有文章。(根据《资治通鉴》司马光的评述,似乎在263年刘友已经被诛杀,但是,从当年司马炎的诏书上看,并无诛杀刘友的痕迹,只是说让严加惩处;结合《晋书任愷传》的记载,刘友在当年应该未被诛杀,而是受到处罚,因此,司马光的评述应该是不确切的。)
  事情被交到尚书省负责处理,这可是贾充的后园子啊。昔日的光禄勋,今天成了阶下囚。
  但是任愷至死不承认。不过,正直的人到处都有,尚书杜友、廷尉刘良看不过,迟迟不下判。这杜友是什么人?《册府元龟》记载:杜友过去做廷尉的时候,赵王伦因为曾经让手下刘辑买工人居住的房子,将偷盗给皇帝做的御用裘服,大家都认为刘辑不用说了,该杀,至于赵王嘛,是皇亲,不能连坐,不算犯罪。杜友说,赵王也是和刘辑一样是犯罪。最后,在“刚正人”刘毅的支持下,司马炎采纳了杜友的意见,判决赵王伦也有罪,不过,因为其为皇亲,予以赦免。
  明托硬抗,这显然是没事找抽。贾充们立即上奏司马炎把三个人一起罢免,废为平民。
  从此,任愷彻底淡出晋朝核心层,经过接连不断的打击,任愷自己也心灰意冷,日日纵酒享乐,再也不可能咸鱼翻身,再也不能对贾充构成任何威胁了。
  虽然以后,还是被司马炎安排了一些无关紧要的位置,那只是象征性的安慰罢了,任愷再见到司马炎的时候,只是低着头哭泣,司马炎再三劝慰,任愷始终再也不发一言了。
  从此,倒贾派灰飞烟灭,彻底失败。
  事后,有人问和峤为什么不营救任愷呢?和裴楷同为王浑女婿的和峤说:元褒(任愷字)如北夏门,拉攞自欲坏,非一木所能支。(见《世说新语》)。意思是说,任愷受到打击以后,自己也不想再去和人争什么了,就象洛阳城北的北夏门一样,眼看着就要倾倒了,不是一根木头能支撑得了的啊!
  这就是成语“一(独)木难支”的来历。
  九十九、计杀刘猛
  如今再探讨刘猛叛逃的原因,我想大约有以下几个方面吧:
  一是,中央政府基于稳定的考虑,对匈奴部众,尤其是匈奴上层的控制逐步加强。从西汉末年呼韩斜单于投降以后,就被留在了中央政府,名义上还成为单于,但是位同列侯,朝廷按月发放工资;匈奴部众也和汉民一样,受州郡统一管理,只不过不用交租税。后来,随着部众人数的增加,中央政府意识到,这些人和汉民有一个根本的不同就在于,汉民的精神乃至实际领袖是皇帝,而匈奴的心中的领袖却是单于,而不是汉人的皇帝。继曹操把匈奴分为五部以后,晋武帝又在其中设置了3率、4率,进一步分化瓦解,并设置不隶属于州郡的护匈奴中郎将,剥夺了匈奴贵族在部众中的实际管理权。权力之争永远是一切争斗的根本原因,当这种剥权行动超出了被剥夺者所能承受的心理底线的时候,反抗在所难免。
  二是,部分达官贵人对胡人的歧视、压迫,造成不满。基于不同民族的文明发展状况,高等的汉人自然而然地对文明程度较低,物质匮乏的胡人产生天然的歧视。当时,在内地的达官贵人经常派人到胡人集居区购买胡人奴婢,被购买来的胡人则从事一些很下贱的工作。比如,根据《三国志陈泰传》的记载,在陈泰担任护匈奴中郎将的时候,不少洛阳的显贵托人给陈泰送钱,托他购买奴婢。陈泰将所送之礼皆挂在墙上,从不打开。再比如,在以后江统的《徙戎论》里也说道:“士庶顽习,侮其轻弱,使其怨恨之气毒于骨髓。”这种普遍的歧视和压迫,也造成了民族之间的隔阂和对立,激化了民族矛盾。
  三是,为了在匈奴各部建立威信。按照学者的研究,在当时中央政府分而治之策略的影响下,入塞的匈奴部众并不统一,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大的系统:一是南匈奴,名义上的正统,在河内河东;二是居住于原部的即太原附近的匈奴老王的各部;三是再往北的并州屠各匈奴。对于刘猛的世系,后世学者还存在争议,不再赘述。可以说的是,刘猛的叛逃从一定程度上,也是为其他各部族树立一面旗帜,号召大家统一到他的麾下。
  但是,从以后事态的发展来看,刘猛的如意算盘并未达到。原因不仅在于晋王朝反应迅速,而且在于其他部落并没有象他原先设想的那样,追随着他蜂拥而来,参加到反对晋朝的行动中来。相反的,对于刘猛反叛晋王朝的举动,即使在他自己的部族里也存在不同的声音。
  这次平定刘猛的具体细节,都已经湮没在漫漫的历史长河里了。甚至是交战双方的主将身世、经过了多少次战斗、具体交战的地点等等,我们都感到迷茫。关于这次平叛,只是散见于《晋书,北狄传,胡奋传,武帝纪》等中。并且相互记载的内容还有些许的差别,不过,通过仔细的甄别,我们还是能够大致得出整个事件的脉络:
  在得知刘猛叛逃以后,晋王朝迅速派遣饶骑将军路藩帅军前去征讨。路藩与刘猛所部进行了数次交战,并且取胜。为了稳妥期间,晋朝加派徐州刺史胡奋,任命他为监军、假节,顿军硜北(今为何处不详),作为路蕃的后继。
  但是,胡奋此前仅为2000石的官员,且属于武将,晋朝最高层感觉有必要再派遣一个朝廷重臣做总监军,于是又派遣娄侯、尚书何桢为监军、持节,总统进讨事宜。何桢到任后认为,刘猛的军队凶悍善战,要采取绞杀战术,必须要调集大部队来,而且,旷日持久,虚耗民力。他感觉只能智取,不宜强攻。于是,何桢充分利用刘猛屡次失败,部众士气低迷,将领各怀异志的机会,利用反间计,成功说服刘猛的左部帅李恪,杀死刘猛率众投降。
  史称:从此以后,匈奴震服,很多年都不敢反叛。
  可惜,何桢这位重要人物正史竟然无传,唐代刘知己在《史通·内篇》也说这是史家的疏漏:“当三国异朝,两晋殊宅,若元则、仲景,时才重于许、洛;何桢、许询,文雅高于扬、豫。而陈寿《国志》、王隐《晋史》,广列诸传,而遗此不编。此亦网漏吞舟,过为迂阔者”。查阅《三国志》注引裴松之《文士传》,《事类赋》引《晋书》,《太平御览》引《何祯别传》、《唐六典》引《魏志》、《三国志·魏书·杜挚传》裴松之注引《庐江何氏家传》,胡三省注引《三十国春秋》和《艺文类聚》等书,我们大致可以知道何桢的简要经历。
  何桢字元干,从小的时候,父亲就死了。十几岁就博览群书,名驰淮南地区。曹丕时代,何桢曾经写了一篇《许都赋》,受到曹丕的激赏,公车征为秘书郎。在职一个多月,一次曹丕见到何桢,就问主事的人说:“我本意是提拔何桢为秘书长的,怎么才叫人家做秘书?”就任命何桢为副秘书长。后来,何桢随从司马昭平定诸葛诞的叛乱,当时何桢就已经是最高法院院长了,持节到淮南地区代表皇帝抚慰将士。入晋以后,何桢位居尚书,他和羊祜二人关系非常好,为莫逆之交。到晋武帝平定吴国的时候,王浑在与吴国丞相张祶大战以后,还给老臣何桢写信,报告战况。《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均载有“《何祯集》五卷”,可惜没有流传下来。
  北方匈奴的叛乱经过整整一年的时间终于平定下来,让司马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但是,司马炎还没歇过神来,晋帝国的西南边境又出了一件惊雷般的大事。
  一百、步阐之变
  272年的9月,司马炎迎来了两个人,一个叫步玑,另一个叫步璿,兄弟俩,他们都是吴国前任西陵督步协的儿子,现任西陵督步阐的亲侄子,他们来到洛阳的目的有二:一是传达步阐投降晋国的消息;二是作为人质留在洛阳,表示步阐投降的真实性。
  在汇总前方将领的密报、核实二人的确切身份、并与朝臣密谋以后,司马炎喜出望外。
  这的确是天大的喜讯。就在这一年的元月份,何桢用离间计轻松拿下刘猛,历时一年的并州匈奴叛逃事件得以平息。随后四川也发生了胡人骚乱,进而引发了晋军内乱,牙门将张弘竟然杀了益州刺史,幸亏临近的广汉太守后王濬及时果断出击,很快击杀张弘,平定了叛乱。晋朝政府顺便任命王濬为益州刺史,很快的,晋朝廷又要把王濬提拔为大司农。当时吴国有童谣唱:“阿童复阿童,衔刀浮渡江。不畏岸上兽,但畏水中龙。”羊祜一直琢磨这个童谣的含义,大致意思应该是说吴国害怕的是水军,以后灭吴的话,应该是水军能够立功。当听到朝廷要提拔王濬的时候,远在荆州的羊祜突然恍然大悟,因为王濬起家就是跟着羊祜,做参军,因此,羊祜知道王濬的小名就叫“阿童”,于是,他秘密地给司马炎写信,要求朝廷继续留任王濬为益州刺史,监益州诸军事,加封龙骧将军,并且密令王濬开始修造舟楫,为从水上伐吴做准备。四川的造船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王濬造船的木屑顺江而下,引起了吴国建平太守吾彦的警觉,他上书孙皓,要求增加建平的兵力,但是孙皓毫不在意。吾彦只好用铁索锁住长江两岸。
  而此时,竟然传出了西陵督步阐投降的消息!难道天上竟然真的掉下馅饼了?
  因为,司马炎深知西陵对于晋国和吴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他把目光投向了西陵。
  西陵(也就是夷陵),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而得名。秦国时候,西陵隶属于南郡。到三国时原来的南郡逐渐分划为南郡、江夏、襄阳、宜都、建平等五郡。赤壁之战后吴蜀平分荆州,南郡的江南部分借给蜀。蜀分南郡,立宜都郡,西陵隶属于宜都郡。关羽败亡后,宜都和南郡之地又被吴国占领。 据《水经注》记载,在西陵县境内有三处吴国故城遗址:步骘城、步阐城和陆抗城。西陵(今宜昌)主要有三个大的特点:
  一是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素以“上控巴蜀,下引荆襄”,“三峡门户、川鄂咽喉”而著称。尤其是晋国兼有四川以后,西陵更成为扼守吴国上游的门户,为兵家必争之地,尤其是在三国时期是典型的兵法所说的“争地”。
  二是地形复杂,道路险狭。山势险要,地形复杂,从陆路进攻不利于大军展开;水上进攻呢,虽然西陵地处下游,但是距西陵峡峡口只有二十里,西陵上游的江水落差很大,水流湍急。进攻方从上游来是很容易,但是回却很难,可以说,西陵还属于兵法上的“挂地”。
  三是“蛮夷”很多。在战时,夷族的向背往往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方面。
  由于西陵对于吴国的重要性,自陆逊击败刘备,夺取西陵以后,就担任了宜都太守,前后在西陵长达10年之久;其后,在孙权称帝的吴黄龙元年(229年),“拜(步骘)骠骑将军,领冀州牧。是岁,都督西陵,代陆逊抚二境”,步骘以重臣坐镇西陵17年;随后,是步骘之子步协、步阐,算到今天,布家在西陵共计43年的时间;其后,还有陆胤、陆抗等人接任西陵督或者西陵都督。可见吴国西部地区的防务一直掌握在布家和陆家两大家族的手里。
  那么,如今站在司马炎面前的这两个人所说的吴国西陵督步阐又是什么样的人呢?
  步阐,是吴国前丞相步骘的二儿子,步骘死后,步阐的大哥步协仍然统领步骘原来的部队,被任命为西陵的统帅,但是规格比老爸要低一些,他爸爸步骘曾任西陵都督,而步协是西陵督,管理的范围和职权有一定差别,步协死后,步协的儿子步玑继承了步骘的爵位临湘侯,而步玑的二叔步阐则掌握了实权,统领老爸和哥哥遗留下来的军队,被吴国朝廷任命为西陵督,加封昭武将军,另外被封为西亭侯。本来步阐好好的,没做什么错事,过去还秉承孙皓的意思劝说孙皓迁都武昌,可是,到272年,孙皓不知道那根筋痒痒了,提前也没打声招呼,硬是要把步阐调到建业身边做一个绕帐督。据后人考证吴国中央军有10余种之多,绕帐兵只是其中一种,主要是宿卫皇帝。
  你也不想想,把一个军区司令调到中央做一个禁卫军的首领,从实权上说明明是不升反降,人家心里是啥滋味?不过,孙皓可不管那些,也许他还在内心深处念念不忘那个荆州兵克扬州兵的谣言,开始慢慢削弱荆州将领的实权,只是目前,他还不敢动陆抗,既然是这样,柿子捡软的捏,先拿下步阐吧!
  孙皓的命令是在这一年的八月下达的,步阐突然接到征召的命令,大为惊慌,认为一定是自己有什么过失,而且又担心有人在孙皓那里说了自己的坏话。经过反复协商,步阐决定孤注一掷,向晋国投降,也许是,步阐相信西陵易守难攻,能够坚守住,也许是他要保住这块地盘,为自己将来在晋朝储备一个更大的砝码;也许是难舍故土;总之,他没有象在他之前和在他以后投降晋国的将领那样,(如孙秀等人)离开原来驻守的地方,逃往到晋国。
  司马炎在大喜过望之余,立即任命步阐当西陵军区司令长官(是都督西陵诸军事,而不仅仅是西陵督)兼首都卫戍司令(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宰相级待遇)、高级咨询官,兼交州(越南北部)全权州长(空头官衔),封宜都公。可谓是一大群官职。——只是不知道这些个任命是否送到了步阐的手上。与此同时,司马炎派遣荆州(湖北省北部)州长杨肇率军前往西陵迎接步阐;另派车骑将军羊祜(时驻襄阳)率步兵直指江陵(东吴荆州州政府所在县·湖北省江陵县);巴东郡(重庆市奉节县东)监军官(监军)徐胤,率舰队顺长江而下,攻击建平郡(今重庆市巫山县),援救步阐。这样的战役目的很明确:以羊祜率领主力大军5万进攻位于陆抗防地的东面江陵,企图牵制陆抗,使之不能西上剿灭步阐,如果陆抗胆敢弃江陵于不顾,以羊祜5万大军估计能够攻克江陵,到那时候,无疑在陆抗和吴国下游腹地插上一根钉子——按照晋国的乐观估计,陆抗是不会弃近在咫尺的江陵于不顾,而全军西上消灭步阐的;同时,徐胤舰队从四川东下牵制吴国西陵西部的建平,使之也不管东向西陵,这样以杨肇3万兵力接应步阐应该是绰绰有余的。
  我们不知道这样的战役部署到底是司马炎的策划,还是羊祜的策划,历史没有详细的记载,从《晋书武帝纪》的表述上看“遣车骑将军羊祜出江陵……” ,似乎可以认定,这主意是司马炎的杰作;但是,《晋书,羊祜传》上却说,“诏祜迎阐。祜帅兵5万出江陵……”,似乎又有点羊祜自作主张的意思。不过,从中国史书历来为尊者讳的传统做法上分析,大约能够认定这一高招,可能来自司马炎的猪脑子里。因为,这一战略思路,以一部接应步阐,一部作为疑兵,牵制对方,无疑是正确的。但是,从兵力配置上来看,从一开始主题就不明确,主次不分。到底你要搞清楚此次会战的目的是什么?毫无疑问,是解救步阐。那么,既然如此,就应该分清主次,主力部队当然是羊祜所部的5万人马,理所当然地要用于主攻方向,即西陵;而如果有必要牵制陆抗的话,也只能用偏师作为疑兵,功其所必救。那么,江陵是陆抗必救的点吗?晋国朝廷想当然地这样认为,似乎江陵看似必救,但也未必。因为江陵城高池深,如果一时难以攻下,而等到陆抗消灭步阐腾出手来,那深入吴国腹地的晋军,形势十分危险了。
  因此,看似晋军气势汹汹而来,但是,真正用于解救步阐的兵力,也只有杨肇的3万人马,在兵力上并不占绝对的优势。——史书没有记载杨肇究竟带了多少人马,但是,从以后司马炎呵责羊祜的诏书称羊祜拥兵8万解救步阐的话上,去除羊祜亲带的5万,剩下的3万当属杨肇所领人马,也许杨肇实际所领还不足这个数字。
  当晋军三路杀来的时候,对面吴国的镇军大将军陆抗究竟要如何面对呢?
  西晋风云
  紧接着上部的内容,自西晋武帝司马炎太康元年写起,描写了统一后的西晋错综复杂的政治环境,描写了在大一统环境下,西晋上层社会骄奢淫逸的社会生活和隐藏的尖锐的社会矛盾。武帝去世后,继位的晋惠帝司马衷无力左右政权,权力落入皇后贾南风之手,随着太子司马遹年龄渐长,双方矛盾逐渐尖锐,最终导致贾皇后设计杀掉司马遹。一石激起千层浪,司马氏皇族诸王围绕权力之争展开了长达十余年的内乱,八王之乱使西晋的社会矛盾更加尖锐,益州氐族李雄、并州匈奴刘渊相继建立政权,青州王弥、羯人石勒纷纷反叛,西晋政权一下子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一0一、擒杀步阐
    接到步阐叛降晋国的确切消息以后,当时驻扎在乐乡(湖北省松滋县东北)的吴国镇军大将军陆抗,就立即命将军左奕、吾彦、蔡贡前往讨伐。
    对于来势汹汹的晋军,陆抗分别采取了以下部署:
    一是,命令先期到达西陵的参战部队,构筑围城工事。陆抗下令:各路大军火速包围西陵,包围以后,从赤谿(今地不详)到故市(西陵城西北),不分日夜构筑工事,把西陵城围得水泄不通,对内包围步阐,对外抵抗晋军。
    二是,命令江防舰队司令留虑和镇军将军朱琬逆长江西上,迎战从四川东下的徐胤。
    三是,命令公安(湖北省公安县)防卫司令(公安督)孙遵沿长江南岸,迎战羊祜;同时,命令江陵守将张咸固守江陵,并毁坏江陵附近的水坝。
    四是,陆抗决定亲自统率主力部队,进入西陵围城军营垒阵地,迎战杨肇。
    先说先期来到西陵的吴军。
    长途奔来的吴军各路人马,本来兴冲冲地做好了打仗的准备,现在却叫大家当泥瓦匠,还没明没夜地加班加点,一时间,吴军上下怨声载道。不少将领对陆抗建议说:“现在正应乘三军的锐气,急行发动攻击。等到晋援军到时,我们已克服西陵,为什么用包围的方法,白白伤害自己人民和士卒!”陆抗却说:“西陵地势险要,城墙坚固,粮食又十分充足。而且,所有抵抗外敌的防御工事,都是我从前当西陵防卫司令时策划建设的,今日反过来,由我自己去攻击,恐怕短时间里难以攻取。如果晋军来到而我们却没有防御措施,腹背受敌,将如何抵抗?”但是,大家还是坚决请求发动攻击,尤其是宜都太守雷谭说的十分恳切,陆抗为了要大家心服,下令作一次攻击,果然一无所获。于是,各位将领才带领士兵们专心构筑围城工事。
    除了直接援救步阐的晋荆州刺史杨肇和从巴东顺流攻击吴国巫山的徐胤以外,还有晋车骑将军羊祜的五万人大军直指陆抗眼皮底下的江陵。明眼人一看便知,羊祜攻击江陵的举动又是一出“围魏救赵”之计。
    是孤注一掷全力拿下西陵,还是解救近在咫尺的江陵呢?
    在陆抗身边的将领们都认为陆抗应留在乐乡,就近指挥,可以兼顾两头,不应该亲自围攻西陵,而陆抗却坚持率主力大军西上西陵。他说:“江陵城池坚固,兵力充足,用不着担心。而且,就算江陵陷落,晋军得到江陵,也不能据守,我们的损失微乎其微。可是,晋军一旦夺取了西陵,长江南岸山区蛮族,一定大为震动,后患无穷。”于是亲自率军西上西陵。
    大概陆抗是这样想的:如果救援江陵,那势必是被晋军牵着鼻子走,形势陷于被动,那么,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何况你还不一定能打下江陵呢?如果我先击败西陵,你羊祜自然会撤走。
    话虽这么说,战局瞬息万变,谁也说不好结果会怎样。因此,即便是亲自帅军全力围攻西陵,陆抗还没有忘了江陵的防守。过去,陆抗认为江陵之北地势平坦,道路四通八达,曾经命令江陵防卫司令(江陵督)张咸,在各河建立水坝,阻截河水,灌入平地,用来切断两国交通;一则防止叛徒逃走,一则抵抗晋军侵入。
    羊祜想利用这个人工水道,用船运粮,生怕吴国破坏水坝,就假装说他要破坏水坝,用步兵进击。
    陆抗得到报告,下令张咸立即把水坝破坏;陆抗手下的将领都十分困惑,一再劝阻,但是,陆抗全然不听。等羊祜的大军推进到当阳(湖北省当阳市东)时,吴国江陵附近的水坝已经全部吴人破坏,羊祜只好下令放弃船舰,改用车辆运送粮草,道路泥泞,运送起来十分困难。
    11月,晋王朝荆州刺史杨肇,率军抵达西陵,另外两路晋军也相继抵达攻击位置。
    一时间,晋吴两国在三个地方开打。
    东吴围城军将军朱乔的大营司令(营都督)俞赞逃亡,(此处断句问题,也可以翻译为逃亡晋国的是两个人:朱乔和俞赞,中华书局版《三国志陆抗传》即如此断句)投奔杨肇。
    陆抗说:“俞赞是军中的老军官,对我们军力配备情形,知道得一清二楚。我常担心我们的少数民族部队,他们平常没有严格训练,如果敌人进攻,一定先攻击我少数民族部队驻守的营垒。”于是,陆抗连夜把少数民族部队调到别处,而用精兵代替原来少数民族士兵驻守的地方。第二天,杨肇果然向原来少数民族士兵驻守的地方发动攻击,陆抗早有准备,立即下令反击,利箭巨石,如同雨下,杨肇兵团伤亡巨大。
    杨肇整整进攻了一个月的时间,到了12月,杨肇不仅无计可施,而且部队也疲惫之极,再无取胜的可能。
    为了避免被全歼,杨肇主动放弃阵地,在夜色掩护下撤退。
    陆抗打算追击,但又怕城内的步阐抓住机会突围,自己的部队人数不足以应付两面作战。于是,就传令各军狂擂战鼓,作出要大举追击的姿态,并轻装备部队,从后边衔尾追赶。撤退中的杨肇兵团在夜色中失魂落魄,草木皆兵,在西陵崎岖的山路上拼命狂奔,很多士兵丢盔卸甲,扔下武器,自行离开队伍,杨肇兵团大败而归。
    杨肇的失败,直接影响到整个战局。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