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完颜亮的一生

_9 明璧 (当代)
    ——指挥权归军队,行政权归中央,具体说就是归中央的文官管。被金灭掉的大宋实行的恰好是这个策略,结果武将倒是不造反了,可面对大敌,战斗力却弱得可怜。
  
    而就在这两极之间,各个王朝的最高统治者始终是摇摆不定:一方面要保持战斗力,一方面又要小心被自己的枪杆子掀翻——个中滋味,难啊!
  
    显而易见的是:指挥权是没法完全从军队剥离的,当然个别犯规的例子也不是没有——比如委派太监监军的情况,一般来说,往往败得比较惨。毕竟,指挥军队是一个专门职业,派外行来领导,想不出漏子也难——更何况,如果各级指挥员全是非军人,这仗也甭打了,还是直接投降吧。
  
    那么,各朝各代真正煞费苦心琢磨的,其实就是军队的行政权这一块。按具体操作来说,就是先把这个行政权切得碎碎的,然后再反复权衡:到底要往中央的怀里拽过来多少……
  
    比如,中央六部的兵部,它分到的是人事权(奖惩晋黜);
    户部,分到的是财政权(后勤供给);
    刑部、大理寺,分到的则是司法权(刑狱勘验)……
  
    用小刀子把行政权剁碎了再瓜分,这军队自己就是想反天也反不过来了——虽然真打仗的时候要付出一些内耗的代价,但总比官兵们众志成城地打到皇宫里来要强一些吧?
  
    扯得够远了。回到我们现在手的都元帅府,它到底又有什么特征,让完颜亮心中不爽呢?
  
    以刚才分析的特点来看,“都元帅府体制”显然是把行政权拿得太多了——当然,正八经的“都元帅府”倒未必如此,但是手下的“元帅府”们个个如狼似虎,这总帐,当然也只能记在都元帅府这个大头上了。
  
    说起来,仅仅在两年前,完颜亮自己还曾经就任“都元帅”这个职务,按说,他应该是对这个体制、这个衙门留有一些怀念的吧?
  
    可是,他同样也就任过领“行台尚书省事”呢——那个行台尚书省,现在不还是给砍了?
  
    不再是“领行台尚书省事”、不再是“都元帅”而是“皇帝”的完颜亮,看待一切问题,当然要从“皇上”的角度出发;所做的决定,自然也会以此为纲。那么,折射在他的视网膜上的都元帅府体制,又是个什么形象呢?
  
    ——都元帅府手握大金重兵,势焰熏天,即便皇帝本人都未必能够彻底驾驭;
  ——属下各元帅府因军事需要部署各方,朝廷无从辖制,从体制上已经先天地决定了“军事割据”的现实危险性。
  
    一言以蔽之,就是指挥权和行政权高度统一在了军方自己手里。那么接下来的改革,目的也就很清楚了——把行政权“多往中央怀里拽拽”:
  
    1、废都元帅府及各元帅府;
    2、废各元帅职衔;
    3、复立枢密院,作为大金最高军事机关。
  
    ——慢着,这不就是把都元帅府改了个名字么?哪看见“拽”的动作了?
  
    说到这里,我们再回顾一下前文吧——前面我们提到,当年的两大元帅府被分称为“东朝廷”、“西朝廷”,这就是说,当时的驻军,实际上是全面管理着当地的民政的。而真正负责管理当地民政的行政机构,也就是枢密院,编制上隶属于元帅府,是不折不扣的下级。
  
    这样一来,无论是从历史还是从现实角度,军队管理地方都是名正言顺的。
  
    而现在呢?曾经被元帅府压得翻不了身的枢密院重新登场,而且这一登场就连升N级,不仅越过了昔日上级元帅府,甚至取代了都元帅府,直接跃升为中央最高军事机关!
  
    更狠的伏笔还在后头——“中央最高军事机关”,听着挺过瘾吧?但是,它只是最高的“军事机关”,而不是最高的“机关”;从编制上看,它现在又有了个新上级,这个上级不是皇帝,而是尚书省!
  
    正是那个三省之首的,尚书省。
  
    尚书省,又是干什么的?我们后面还要提到,这里就简单说一句吧:它什么事都管;如果能把机构比喻成一个人的话,那它就是总理。
  
    而现在,枢密院成了尚书省的直接下属,而枢密院的长官——枢密使,也成了宰相的手下。这就意味着,在争夺军队的行政权的斗争中,代表皇帝完颜亮、代表中央朝廷的文官,终于获得了重大的胜利。
  
    回想当年,金太祖设立都元帅府,而且以皇储完颜杲为都元帅,其本意是无非是希图借助皇储的尊崇,来震慑住军事贵族们。但是真理总有走形的时候,架不住在实践中越来越歪,以至于这个体制,渐渐蜕变为军事割据体制的保护伞。那么现在对它断然予以废除,应该说,是一个很具进步意义的举措;它的实质,就是中央彻底收回军队的行政权。
  
    从历史源流来讲,作为最高军事机关的枢密院并非大金的发明,很早以前就已经有了。而且,曾被灭掉的大辽和北宋,用的也是枢密院体制。那么,完颜亮为什么非要挑选这种制度,来作为都元帅府体制的替代者呢?
  
    莫非,完颜亮居然会从失败者的惨痛经历中,去学习什么先进经验……?
  
    确实是个有点费解的问题——如果估计不错,我个人认为完颜亮这一步的动机有三:
  
    1、向往汉文化,有意借鉴宋的做法,肯定是个重要因素(关于完颜亮时代的汉化,后文还要详细提及);
    2、都元帅府体制弊病丛生、恶例频频,已经到了不改不行的程度;
    3、为了皇权的稳固有效,先下手为强。
  
    说起来,枢密院体制要想玩转,必定需要一个能力极强的皇帝才行——它本来就是皇帝亲手打造的矛盾体制,从结构设计上就先天地规定了文官和武将之间的尖锐冲突;也因此,水准平平的皇帝不仅不可能坐收渔翁之利,倒很可能会被彻底架空。
  
    或许,以完颜亮的自负,让他根本不觉得这也是个问题吧;于是,改革就这么进行下去了。
  
    由此,大金实行了二十五年的都元帅府体制,终于退役了。
  
    说到这里,就着“完颜亮之后的金朝都元帅府和枢密院”这个话头,我们再泛泛扯上几句吧。
  
    我们都知道,老兵不会死,而且他连消失都不会——在完颜亮之后的金世宗时期,在那个“拨乱反正”的气氛中,被完颜亮废除的、象征着军权的都元帅府,终于还是被恢复了;倒是被完颜亮新推的、象征着朝权的枢密院,却被废止了。说起来,这套做法,倒颇有“敌人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朋友”的味道啊。
  
    当然的当然,老兵依然不会死,他也依然不肯消失——只实践了五年,金世宗又觉得不妥,终于还是恢复了完颜亮时代的先例;他把枢密院恢复了,并再次废掉了都元帅府——而这个格局,终金世宗一朝也未再改变。
  
    再后来,历经金章宗、金卫绍王两代,都元帅府和枢密院两家,就在有你没我、不共戴天的气氛中,此起彼伏地势不两立着。
  
    最后到了金宣宗时代,两个机构终于同时登场了——按我们前面的分析,都元帅府体制和枢密院体制,象征的正是中央对军队行政权的“放”与“收”,本来就是水火不容的;现在可好,大伙一起上了……
  
    ——实在是搞不明白那位金宣宗和中央朝廷,到底在想什么呐?
  
    ——而到了那个简直是在胡来的年代,整个大金也只剩下二十三年的阳寿了……
  
    好,扯了这么远,最后概括一下吧:
  
    完颜亮“改都元帅府为枢密院”的改革,实际上是确立了“中央指挥枪”的体制。虽然有大辽和北宋的前车之鉴,但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关键是看怎么用。还是那句话:没有一定水准的皇帝,绝对是玩不转这个设置的;而大辽和北宋的败亡,也不能简单归结于“中央指挥枪”的原则是个谬误。
  
    扯远说一句:从日后的大金会出现“并行的都元帅府和枢密院”来看,至少是金宣宗,在平衡朝权和军权方面,手腕是远远不如完颜亮了……
  
    总得来看,在完颜亮时代(终末期是另一回事),没有任何将领敢于蔑视中央朝廷、蔑视完颜亮的权威。说到这里,我们又想起了他的那句名言:
  
    国家大事,皆自我出。
  
    ——到现在,军队这边也搞定了。
  七、三省之变(上)
  
  大金南部的“政治特区”行台尚书省,被朝廷拿下了;
  象征着军权的都元帅府,也被朝廷以“枢密院”的名义收编了。
  
  下一个,又该轮到谁了呢?
  
  既然已经去除了两大“外在”不稳定因素,接下来该整理的,当然就是“内部”了——完颜亮的下一刀,砍向的正是“朝廷”,也就是中央政府。
  
  中国古代中央政府,一直在不断地变迁、演化着;而要想把它几句话说清楚,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单独写几本书都够了。在这里,我们只要记得一个大致的粗线条的经过就是了:
  
           周朝三公九卿到底是怎么回事介绍表
    ━━━━━━━━━━━━━━━━━━━━━━━━━━━━━
     机 构 首长职衔 权责领域  备 注  合    称
    ─────────────────────────────
          太师
      ˉ   太傅  协助天子   ˉ      三公
          太保
     ────────────────────────────
          少师
      ˉ   少傅  三公副手   ˉ   三孤
          少保
    ─────────────────────── 九卿
     天 官  大冢宰   邦治  首相总管
     地 官  大司徒   邦教  土地税赋
     春 官  大宗伯   邦礼  礼仪外交  六官
     夏 官  大司马   邦政  军事军政
     秋 官  大司寇   邦禁  狱讼刑罚
     冬 官  大司空   邦工  工造建筑
    ━━━━━━━━━━━━━━━━━━━━━━━━━━━━━
  
  这个理论上挺完美的三公九卿制度,并没有经受过实践的考验。然后,中央的实权部门,就按下表所示开始进化:
  
              尚书省由来介绍简表
    ━━━━━━━━━━━━━━━━━━━━━━━━━━━━
     朝代  礼仪虚位  实权机构 机构来源    备 注
    ────────────────────────────
     周朝   三公   九 卿    -     理想设置
     西汉   三公   九卿寺   复古
     东汉  三公九卿  尚书台 九卿寺之少府寺 光武帝改
     魏晋  三公九卿  尚书省    -
    ━━━━━━━━━━━━━━━━━━━━━━━━━━━━
  
  从九卿寺的少府寺的下属单位中,尚书台(省)渐渐分离出来,从此走上了全面抢班夺权的道路。从魏晋起,尚书省的头面人物尚书令,不仅跟“九卿”之类过去的上级们同属三品,而且要是不按姓氏笔画为序的话,朝会座次还要排在九卿之前。
  
  以此为界碑,尚书省这个全新的中央实权部门,已经毫不谦让地踏上了历史的舞台。
  
  历史演进的头绪太多,我们还是粗枝大叶地拣最白描的线条来勾勒一下吧:
  
             尚书省内部机构进化简表
    ━━━━━━━━━━━━━━━━━━━━━━━━━━━━━━
     朝代 名 称 内置         名称
    ──────────────────────────────
     西汉 尚书台 五曹  常侍 二千石 民 客 三公
     东汉 尚书台 六曹  吏  二千石 民 客 三公(分二曹)
     魏晋 尚书省 六部  吏部 左民 客曹 五兵 度支 祠部
     隋朝 尚书省 六曹  吏部 礼部 兵部 都官 度支 工部
     唐朝 尚书省 六部  吏部 礼部 兵部 民部 刑部 工部
    ━━━━━━━━━━━━━━━━━━━━━━━━━━━━━━
  
  要说明的地方有四处:
  
  1、本表所列的时代,只是个泛称,并不意味着整个朝代都是这样;
  2、本表忽略了一会儿五曹、一会儿六曹、一会儿七曹等等的南北朝时代;
  3、“左民”近似于“民部”;“客”、“客曹”近似于“外交部”;“都官”近似于“刑部”;
  4、此外,唐朝部分是开国时的建制,其中的“民部”还没来得及避李世民的讳。
  
  至此,整整齐齐的六部已经成型——天下大事很多吧?没关系,只要硬往里塞,基本上啥事都能找到上级主管部门……
  
  但是,这还只是尚书省的内部建制;而我们一般说的“三省六部”,还有两个省,又是怎么回事呢?
  
  说来说去,还得回溯一下当年尚书台的由来。我们记得,它是从汉朝的九卿寺之一的少府寺里分离出来的;而这个少府寺还是挺牛的,人家不仅贡献了一个尚书台,而且还先后贡献出了中书和门下——后来的所谓三省,居然全是出在这个寺里!
  
  先说中书。中书中书,妙就妙在这个“中”字上——实际上,在秦汉时代,“中官”就是宦官;而宦官要是有行政职务,就要加个前缀“中”字。
  
  由此,中书省的来历一目了然:它就是从日夜与皇上厮混的太监群里分离出来的宫廷机构。
  
  而太监们能住在哪里?首先,他们肯定住在皇城里;其次,一些贴身太监还要住在禁宫内。而这个中书,正是来自离皇帝最近的禁宫。
  
  在当时,禁宫也叫禁省;而在其中新建立的中书,也就被名正言顺地称为中书省。由此,“省”这个机构称呼开始传染,很快就波及了过去也在皇城内、新搬出去不久的“尚书台”——从此,才有了所谓的“尚书省”。
  
  类似的,“门下”也出自汉朝时代的少府寺。所谓“门下”,就是“黄门之下”;当年汉宫廷的宫墙都是黄色的,黄门之下,自然意味着皇宫以内。但是虽然也在皇宫,它却不如“中书”那样直接驻扎在禁宫之内,只能在皇宫内、禁宫外摆摊设点。
  
  三省逐渐定型以后,名字改来改去,细节乱七八糟,但是这个框架却结结实实地保留了下来。
  
  由此,我们就可以把江湖上著名的三省来拉个关系表:
  
             三省位置与皇权关系简表
    ━━━━━━━━━━━━━━━━━━━━━━━━━━━
     名 称 办事机关位置 等“高”线层次 与皇帝亲密度
    ───────────────────────────
     尚书省   皇宫外     1       ★
     中书省   禁宫内     3     ★★★★★
     门下省 皇宫内、禁宫外   2      ★★★
  ━━━━━━━━━━━━━━━━━━━━━━━━━━━
  
  从上表不难看出,如此的设定,注定会激励与皇帝亲近的人设法攫取更大的权力;而在那个皇帝即国家的时代,很多事情确实很难分清是皇帝的家事还是天下的大事。
  
  而这些灰色的模糊地带,就让蝇营狗苟的人们有了弄权空间。
  
  为了清晰省电起见,还是列表:
  
             唐玄宗时代三省职权简表
    ━━━━━━━━━━━━━━━━━━━━━━━━━━━
     名 称    职权(古文版)   职权(白话版)
    ───────────────────────────
     尚书省  统会众务,举持绳目  天下的各种行政事务
     中书省  侍从献替,规校非宜  作为侍从,并处理奏章
     门下省  献纳制册,敷扬宣劳  呈递奏章,转发谕旨
    ━━━━━━━━━━━━━━━━━━━━━━━━━━━
  
  实际上,这个概括还是太简略了。我们姑且以某大臣向上递交一份奏章,来看看三省流水线的工作过程吧:
  
     奏折呈报
      ↓
     门下省(收阅,审查合规)
      ↓
     中书省(览奏,草拟简报及批示)
      ↓
     皇 帝(浏览摘要,同意处理意见并签字)
      ↓
     门下省(研究谕旨,觉得问题很重要,批示不妥当,封驳并复奏)
      ↓
     皇 帝(真麻烦,再次“画可”,其实就是写个“可”字)
      ↓
     门下省(通过,留为存底,重抄一遍发送)
      ↓
     尚书省(执行谕旨)
  
  以我们现代的眼光看,一封电子邮件就解决的问题,何苦搞得如此大费周章……但是这个制度非常重要,它不仅把皇帝从繁重的脑力和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以更好地照顾后宫人员的情绪,而且还以烦琐的手续确保了规范化的公文审批,并以机构互相制衡,防止单独某家机构垄断了真正的皇权,可谓一石多鸟的典型。
  
  从这个流程来看,似乎中书省最厉害(那可是替皇帝拿主意啊),门下省次之(你再怎么牛,老子一样可以顶回去),最不济的就是尚书省。其实,牛来牛去,也不过是文牍主义;可最终能把指示变成真事的,还只能是尚书省。
  
  也因为有了独一无二的执行权,尚书省历来稳坐三省之首。
  
  然后,三省六部制又穿越了唐、宋,一直到了我们眼前的大金……呼,长出一口气:终于把话题拉回来了……
  
  到了完颜亮时代,他终于觉得这个已经实行了整整八百三十四年、从中原王朝照抄来的三省制有问题了。
  
  而这位没有“祖宗遗制”包袱的女真人,终于做出了历朝历代君主也许想过,却没有真正完成的改革动作。
  
  这一年是正隆元年(1156年),也是完颜亮上台的第七个年头。
    八、三省之变(下)
  
  三省制,到底有什么问题?为什么要改它?
  
  以我们前文的介绍,已经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三省中的中书省,职权是替皇帝浏览并批示奏折;而门下省,则负责审阅这些以草拟谕旨形式下发的批示,并转交尚书省执行。
  
  门下的作用,是找一拨人把关,把住“中书”批示的关;
  中书的作用,是找一拨人替皇帝分担批阅奏折的任务;
  只有尚书省,老老实实地在执行谕旨。
  
  一切的根源就在中书:为什么要有人替皇帝批阅奏折?
  
  答案只有一个:皇帝自己批阅不过来。
  
  那么,皇帝为什么会批阅不过来?
  
  答案有两个:
  
  皇帝愿意去做,但是即便尽全力也忙不过来;
  皇帝压根就懒得做,所以无论如何也批阅不过来。
  
  虽然第一个答案基本是肯定的,但是第二个答案才往往是真的——皇帝要治理国家,还要和群臣斗心眼,还有后宫一大堆烂事,确实也够辛苦的。
  
  枯燥的公务忙都忙不过来,看着身边的万千春色,想着自己喜欢的事情,怎么会不偷懒?
  
  而在偷懒的过程中,皇权已经不自觉地假手于人——在三省制八百多年的实践中,“中书”无数次地以皇帝代言人自居,仗势欺人倒没什么,关键是它怎么敢自以为是天子的化身?“门下”也不省心,欺负不了禁中的“中书”,总能欺负宫外的“尚书”吧?
  
  而它们所凭恃的,不过是因为“离皇帝比较近”而已。只因为“比较近”,就理所当然地要分走一部分至高无上的皇权么?
  
  历朝历代的君主们都默认了这个现实——但是,完颜亮不干!
  
  就在正隆元年(1156年)的元月,刚过完“龙兴节”、已经34岁的完颜亮,颁下诏令,断然废掉了中书省和门下省!
  
  与此同时,尚书省的头头——尚书令被任命为全国最高行政长官,实际上相当于今天的国务院总理。在尚书令下,依次是左丞相、右丞相、(尚书)左丞、(尚书)右丞、参知政事(副丞相)。这几位实际就构成了内阁,而尚书令就成了首相。
  
  顺便说一句,这次改制中,“平章政事”这个官也被取消了,而它以前的位置,正在右丞相和左丞之间。为什么要废掉它呢?不太清楚,不过完颜亮以前就任过的“都元帅”、“领行台尚书省事”可也都被完颜亮自己给废掉了,呵呵……
  
  如果再用最简单的线条,忽略其它因素白描一下,就是这样的:
  
  正隆改制前:
  
            皇 帝
             ↓
     ┌───────┬───────┐
     ↓       ↓       ↓
  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
  
  正隆改制后:
  
            皇 帝
             ↓
            尚书省
           (宰相们)
  
  体制的变化对皇权的保证,实在是一目了然……
  
  变三省为一省,完颜亮的这个改革,意义十分深远:
  
  ——以辽宋来看,实际上已经有了这样的趋势,但是毕竟没有做绝,而这一回,算是给已经实行了八个多世纪的三省制画了一个大大的句号。
  
  后世的元朝忽必烈就吸取了正隆改制的特点,虽然设立了所谓的“中书省”,但它不过是把“尚书省”生生改了名而已,不仅照样下辖六部,而且也没有门下和“尚书省”,依然是一省制。
  
  到了明朝,由于胡唯庸的谋反大案,宰相这个职位和沿袭元朝名称的“中书省”都受累被废,有明一代未再恢复。此时,六部被提拔为皇帝直辖,后来又因实践需要设立了内阁制度。由此,三省六部制才终于比较彻底的物我两忘,而古代中国的中央机构的改革,由此走上了另一条路;以至到了今天,六部的名声很大,却有很多人并不知道它以前曾是尚书省的下级……
  
  回到这次改制,我们不难看出:正隆改制,实际上适应了封建时代中央政府的进化规律,也就是日益集权化、日益中枢化、日益皇权至上化。只不过,这个规律并没有明白地写在每个朝代的大殿里,很多皇帝视而不见、很多皇帝有心无力、很多皇帝得过且过、很多皇帝奉尊祖制,以至于虽然有很多优点,但也明显干扰了中央集权、实践中问题丛生的三省六部制能够畅行历史达八百多年。
  
  而我们说完颜亮的改革是极有魄力的,从这一点就能看出。作为一个没有历史包袱可背、同时又对皇权极度重视的女真人,他的这次改革,从客观上看,完全有资格被记录为中国政治体制演化的里程碑——在他之后,历经明朝,终于在清朝由雍正建立了军机处,从此,中国封建皇权的集权化走到了登峰造极的最顶点。
  
  在这个进程中,完颜亮的贡献是不容抹杀的。
  
  虽然我们现在一提“封建社会”就觉得很落后,为当年的中国没有机会进入资本主义而遗憾,但同样在封建主义社会内,也有低级和高级的阶段之分。以我个人的观点,以建立三省六部制为限,之前的时代是封建社会的初级阶段;三省制被废以前属于封建社会中级阶段;内阁制以后为高级阶段——再往后走,如果没被推翻就该轮到君主立宪了,呵呵……
  
  当然,为封建社会分阶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以上也只算我的一家之言吧。无论如何,完颜亮的这次改革,实际上是自觉不自觉地吹响了中央机构向内阁制演化的号角。
  
  以集体宰相制为平台,首相负责制为核心的新一代中央政府机构已经隐然成型,从此,完颜亮就会更少被掣肘,能够专心做他自己喜欢的事情了。
  
  就又想起了那句话:
  
  国家大事,皆自我出……
  
  但是,正隆改制还远没有完。仅仅三个月后,又一场改革风暴将在大金的朝堂上骤然而起;而完颜亮,也注定因此再一次地被记入史册。
 九、正隆官制 
    
    废掉中书、门下二省,皇帝专权显然更便捷了:从此,皇帝只要直接指挥尚书省就够了。
    
    问题是,天下诸事全交给尚书省打理,这权力是不是有点大得没边儿了?谁来保证尚书省的作为都是对的呢?回头他们胡作非为,又靠谁来管呢?
    
    靠皇帝本人?——完,他又得累死。
    
    没办法,还是必须设置专门针对尚书省的监督机构。
    
    于是,御史台的作用开始大大强化。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御史台本来就是个“纪委+监察部”的角色,任务就是瞪大眼睛,对朝中人事吹毛求疵——这话倒未必有贬义,不吹毛,如何能找到疵(黑痣)呢?呵呵……
    
    而强化御史台职能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将原来隶属于中书省及门下省的言官职位,重新编入御史台的建制中。由此,过去的左右谏议大夫、司谏、补阙、拾遗……们统统不用转业或复员,直接到御史台报到就行了。
    
    强化御史台职能的第二个举措就是机构升级。不仅人员编制总数增加到到六十多人,而且级别上也有了新待遇:御史台的头头御史大夫,现在已经是正三品,和六部尚书平级了……
    
    这时候,是正隆元年(1156年)四月,距废中书、门下二省不过三个月的时间。
    
    扯远了说一句,在这次改革后十六年,也即金世宗大定十二年(1172年),御史台的机构又被升格,从御史大夫开始,每人升一级;这样一来,御史大夫的品级就提到了从二品。
    
    回到御史台,关于它的话题还没有完。不错,现在已经有御史台可以监督尚书省了,但是谁来监督御史台呢?绝对的权力绝对腐败,谁敢说御史台就不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胡说八道呢?
    
    在实践一年多以后,完颜亮还是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于是,在御史台内部,他又设立了两个新部门;哥俩名字挺象,一个叫登闻鼓院,一个叫登闻检院。
    
    “登闻鼓”这个名字来自北魏世宗年代,在衙门的“阙左悬登闻鼓”,目的是“人有穷冤则挝鼓”,达到申冤的目的。历经唐宋流转,登闻鼓三字已经渐渐有了“不平则鸣”的味道;而如今完颜亮设立这个登闻鼓院的目的,显然就是为了纠偏;具体说,就是纠御史台的偏。
    
    那么,“登闻检院”又是干嘛的呢?
    
    答案很简单:登闻检院,就是专门给“登闻鼓院”纠偏的……
    
    由此,中央机构的“监督食物链”正式形成。与此相对应,地方上也设置了负责监督的提刑司(后改为按察院)——当然,与御史台、登闻鼓院等等这些机构类似,名字也是从大宋那里沿袭过来的。
    
    而所有这些谏官,不仅能对监督对象指手画脚,而且还可以跨建制联名弹奏;在琢磨别人的同时,还得防着来自内部的明枪暗箭——至此,“自查互纠”也不是一句空话了……
    
    这样一来,谏官们自相牵制,而尚书省又是众矢之的,如此强大的监督力量却不会失控;对完颜亮来说,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当然,一些技术细节还是值得讨论的:比如,负责监督尚书省的御史台,居然隶属于尚书省;再比如,负责监督御史台的登闻鼓院,居然隶属于御史台……这叫啥呢……说到底,体制还是没有完全理顺。
    
    以上介绍的这些,还只是“正隆官制”改革所涉及的一小部分内容。从前文介绍我们知道,大金立国很短,过去构建的基本是部落时代的官制框架;尔后经过汉化颇深的金熙宗的全面改革,才有了如今大金的官僚体制。
    
    而金熙宗推行的“天眷官制”,只是沿袭“唐宋之旧”,粗线条地勾勒出三公、三省六部的大致模样,以改革成效而论,实际上只走了一小半。很多职能部门的权限尚未划清,也还有很多职能部门设置不合理、不好用;这些问题,现在轮到完颜亮来给出新答案了。
    
    由于涉及部门比较多,我们就把改革举措大致拉个单子吧:
    
    1、废中书、门下二省
    2、提升尚书省为全国最高行政机关
    3、尚书省内设六部,不再按唐宋旧制规整人数,而是灵活编制
    4、尚书省内设院、台、府、司、寺、监、局、署、所等,分管不同业务
    
    关于院、台、府、司、寺、监、局、署、所的大致职能,列表如下:
    
             正隆官制尚书省内部机构简表
      ━━━━━━━━━━━━━━━━━━━━━━━━━
       职能分类         机构名称
      ─────────────────────────
       国家行政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军事指挥  枢密院
       宗庙皇室  太常寺 大宗正府
       文化教育  翰林学士院 秘书监 国子监 弘文院
       监督司法  大理寺 御史台
       经营制造  太府监 少府监 军器监 都水监
       宫廷事务  殿前都检点司 宣徽院 卫尉司
      ━━━━━━━━━━━━━━━━━━━━━━━━━
      注:谏院似应隶属御史台,以及三司、司农司等,在此均略过
    
    经过完颜亮的料理之后,整套中央机构顿时清晰了很多。如果一个个细细研究,我们又会有什么感觉呢?
    
    好像跟汉朝很象……
    好像跟隋朝很象……
    好像跟唐朝很象……
    好像跟宋朝也很象……
    
    ——大杂烩?
    
    事实上,正隆官制可完完全全不是一个复古、抄袭的什锦拼盘。以现代的眼光看,它是一个编制极为精简、机构设置相对合理、只不过借用了前朝机构名称却重新清理过的一套高效的中央政府编制体制。
    
       部分机构人员编制简表
      ━━━━━━━━━━━━
       名 称   编制人数 
      ────────────
       礼 部    82
       兵 部    51
       刑 部    89
       工 部    34
       枢密院    55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