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完颜亮的一生

_10 明璧 (当代)
      ━━━━━━━━━━━━
      注:据《百官一》,只择部分记载明确的机构列入
    
    从这个表就能看出,“机构精简”能有多大的余地。比起前朝动辄一个衙门就编制上千人甚至数千人来说,正隆官制的“精干高效”绝非虚言。
    
    而自汉晋、隋唐至宋以来,中央机构的恶性膨胀、机构重叠、职能交叉、懒散低效的制度性弊病,在完颜亮时代终于有了一个轻松明快的答案。以袁刚先生所著《中国古代政府机构设置沿革》一书中的评价来说,
    
    几百年无法克服的官僚病,机构膨胀冗官问题,在没有历史包袱的女真人手中一两锹就铲除了,其意义无论是从制度史的角度还是行政学的角度,都是十分重大的。
    
    我个人看法,这个评价绝非言过其实。
    
    不过,看问题也要看两面;这另一面,就集中体现在新设立的宣徽院上。
    
    宣徽院,是负责宫廷事务的机关,但它又不负责大政,只管尽心伺候皇帝吃喝玩乐、起居度日。我们还记得,刚才的列表中,礼、兵、刑、工四部,以及枢密院,编制都没有超过100人。而宣徽院呢?
    
    光是直辖的弩手、伞子,就编制了239人!
    
    这还没算上直辖的控鹤那200人……
    
    我们刚才提到的四部一院,总共才311人;而仅仅是宣徽院的“弩手、伞子、控鹤”,就有439人!
    
    即便如此,也还没算上宣徽院内部的宫闱局(174人)、内侍局(70人,且未计入一大堆的这殿那殿、这园那园、这门那门的都监和同监)……
    
    放眼看去,
    
    从奏乐的教坊到看病的太医院,
    从管珍宝的内藏库到负责发药的御药院,
    从管皇袍的尚衣局到引导老外陛见的引进司,
    从做饭的尚食局到管杂物的杂物库……
    
    一言以蔽之,宣徽院简直就是一个“皇事总管”啊。
    
    不难看出,完颜亮把宣徽院的规模设置得如此之大,比起宫外政府机构来说,实在是太扎眼了——但是,皇帝要舒服,谁又能怎么样呢?
    
    由此,以宣徽院的设立为标志,大金又渐渐出现了一股潜流,那就是为皇帝提供享乐为主的服侍机关,自身又开始了新的攫取权力的循环。完颜亮在世时,没有人敢在太岁头上动土;但到了金朝后期,近侍开始弄权的时候,才真叫一个尾大不掉,情何以堪啊。
    
    这么看起来的话,后世的大金皇帝们到底还是没有彻底把完颜亮的改革精神学到手——别光顾了玩啊,完颜亮虽说设立了宣徽院,可人家同时也把政府机构改得有条不紊了,你们呢?
    
    ……
    
    在完善组织结构的同时,完颜亮还设定了所有机构各级官员的员额和品级;至此,正隆官制已经相当完善。
    
    那么,它究竟完善到什么程度呢?《金史·百官一》中给了我们很明确的答案:
    
      职有定位,员有常数,纪纲明,庶务举,是以终金之世守而不敢变焉。
    
    ——就连这部对完颜亮大泼脏水的《金史》,自己也不得不承认“纪纲明,庶务举”的“正隆官制”的威力,这个事实还不耐人寻味么?
    
    以前文引述过的袁刚先生所著《中国古代政府机构设置沿革》书中所述,
    
      ……完颜亮极富创新的汉化政府体制改革,理顺了政府各部门的关系,其后在(原书谬为“任”)世宗、章宗时期出现了大治局面,出现了“近古所未有”的“纪纲法度具周密”的状况。
    
    完颜亮种树在前,完颜后人荫凉之余却毫不感念,却反咬一口又一口,自身能力又一位不如一位,相形之下,也实在是令人无话可说啊。
    
    现在,简单总结一下正隆官制的特点:
    
    一、首创“首相负责”的一省制;
    二、强调制度性监督;
    三、职官、员额定编;
    四、机构、职位设置高度精干;
    五、重视皇帝私人享乐。
    
    如前所述,这次的改革力度极大,而且得到了相当高的评价。
    
    但是,改革到这里,依然没有完。完颜亮在确立正隆官制之后不过八个月,又一项重大改革措施出台了。
    
    如果说之前确立“正隆官制”,已经为完颜亮赢得了“改革家”之类头衔的话,那么此后的这个改革举动,可就完全是给他自己招骂了。
  
    
    是啊,谁叫他非跟死人过不去呢?
            十、正隆例降
  
  如前文所提到的,在确立“正隆官制”之后不过八个月的正隆二年(1157年)二月,又一道令人目瞪口呆的改革圣旨从大金的朝堂上飘落下来。
  
  ——这一回,就连坟里的死人,也能给气活了!
  
  具体说起来,其实倒挺简单:正隆官制,改的不是“官”么?而这次,轮到“官爵”的“爵”了。
  
  当年的大金,由于刚从血与火中建立不久,开国耆老元勋那都是一堆一堆的。战争年代,没有哪个统治者会傻到吝啬官品爵位,而不用这些去激励那些冲锋陷阵的军人们。问题是到了相对和平的年代,大批的官帽子和动辄极高的王爵们,弄得皇帝也挺别扭的,而这对于刚刚梳理出比较规整的正隆官制的完颜亮来说,感觉自然分外明显。
  
  其实臣子们的官爵再怎么高,对皇帝来说也还是臣子,完颜亮当然也绝没有嫉妒他们的道理。但是,超级高干们当年有如批发般诞生,而且一旦出现就不会轻易降级;不仅手握枪杆子,而且往往还坐拥巨大的实权——如此这般有名有权的“功臣集团”,对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显然是个不利的因素。
  
  实际上,历朝历代都有这个问题,那就是“坐江山的”该如何处理“打江山的”。处理的好,皆大欢喜;处理不好,往往就祸起萧墙。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就不展开说了,还是看看完颜亮是怎么行动的吧。
  
  为了讲清楚事情的经过,我们还是先从一个姓名长达六个字的重臣开始;实际上,他是我们故事里一个挺有分量的角色,在【下】篇里,我们还要提到他以及其他一帮人,这里,姑且只简单叙述一下吧。
  
  这位老先生全名叫耨碗温敦思忠,其中,“耨”字念……得了,就是英语的“No”的发音最贴切;而“耨碗温敦”是他的姓,“思忠”才是他的名。
  
  在金太祖时代,耨碗温敦思忠是位通信兵,任务就是在后方皇帝和前方军帐之间来回传递文书和诏令。如果只是拿着文本来回传递,那就太过平常了,也实在不够格被记录在史册上。原来,他的真本事在于“无纸化办公”:军事机密,都由诸将口述给他,他再奔回皇宫,面对皇帝复述出来;而后领旨,回到军帐再复述给将军们,“虽往复数千言,无少误”。
  
  简而言之,就是位有血有肉的收/发报机,呵呵。。
  
  后来他进了完颜宗翰的部队,任务依旧——完颜宗翰不是封了刘豫为大齐皇帝么?负责去刘豫那里宣布这个特大喜讯的,正是这位记忆力超级强悍的耨碗温敦思忠同志。
  
  后来,一直负责传递机密信息、经常有机会见到高级领导的耨碗温敦思忠官运不错,在退休前,一直干到了左丞相兼侍中,还被拜沂国公;尔后又被完颜亮起复,担任了尚书令这个极爽的职务。
  
  话说正隆改制后的某日,尚书令、齐王耨碗温敦思忠以身作则,率先提出了奏章,认为应该削减王爵、百官也不应该封妻。
  
  咦?完颜亮不正好也有这意思么?看来,耨碗温敦思忠还是挺善于揣摩上意的嘛……
  
  不过,要真这么认为,那可既高抬了耨碗温敦思忠,也小看了完颜亮——现在我们不妨反过来想一想,这个动议,也就是“削减王爵”,针对的到底是谁?他耨碗温敦思忠又不是傻帽,大天白日的非去得罪这些得罪不起的人,那不是吃饱了撑的兼活腻歪了么?
  
  原来,完颜亮事先跟耨碗温敦思忠通了气,让他来这么上奏一下,以便开始炮制新的文章。当然了,这一手也是历朝历代都在用,远非完颜亮一人的发明;只不过,完颜亮确实是运用的很熟练,很熟练啊——还记得以前在“杀宫”时代的萧玉旧事么?为了打造铁案,先诱使萧玉做伪证,再拿他的证词来打击政敌……这回,也差不多是这个过程。
  
  欲成事,舆论先行——既然朝臣都“看不下去”了,这个制度“当然要改”。于是,一场“改定亲王以下封爵等第”的行动平地而起;还是为了清晰省电起见,列表如下:
  
            部分王爵被降封情况列表
    ━━━━━━━━━━━━━━━━━━━━━━━━━━━
     姓  名 原  爵 新  爵    备  注
    ───────────────────────────
     完颜 杲 辽越国王 辽  王 原皇储享受最高待遇★
     完颜阇母 吴  王 谭  王 开国元勋,吴王为追封
     完颜 勖 周宋国王 金源郡王 初为秦汉,周宋为进封
     完颜宗翰 周宋国王 金源郡王 开国元勋,周宋为追封
     完颜宗望 辽燕国王 金源郡王 开国元勋,辽燕为追封
     完颜宗雄 秦汉国王 金源郡王 开国元勋,秦汉为追封
     完颜娄室 莘  王 金源郡王 开国元勋
     完颜希尹 豫  王 金源郡王 开国元勋
    ━━━━━━━━━━━━━━━━━━━━━━━━━━━
    ★“辽”在二十个大国王号中排名第一,地位最重
  
  值得提一句的是:由于“完颜”属于最尊贵的白号姓氏,按制度,封地均为金源郡;因此这些王爵除个别外,不管一字王还是二字王,全部被降封为金源郡王。但是,即便是“金源”郡王,毕竟也还是“郡王”,比“国王”当然要差点意思了,呵呵。
  
  上面还是能保留住王位的,更多的压根连王位都保不住:
  
             部分王爵被降级情况列表
    ━━━━━━━━━━━━━━━━━━━━━━━━━━━━━
     姓  名 原  爵 新 爵     备  注
    ─────────────────────────────
     完颜京  曹  王 沈国公 女真名忽鲁,完颜宗望之子
     赤盏辉  戴  王 景国公 枢密副使,后升济国公、荣国公
     完颜撒改 燕  王 陈国公 燕王为追封
     张中孚  邓  王 原国公 邓王为追封
     耶律怀义 萧  王 景国公 与赤盏辉爵位同,原文如此
     完颜活女 广平郡王 代国公 开国元勋,后升隋国公
    ━━━━━━━━━━━━━━━━━━━━━━━━━━━━━
  
  咔嚓咔嚓两刀下来以后,无论在世还是死掉的王,全部被降封——连完颜杲这样的原皇储都躲不开,连完颜宗翰和完颜宗望这样的超级重臣都躲不开,又有谁还能幸免呢?
  
  不仅如此。从表中我们能够看出,如今还能当王的,全是姓“完颜”的——按这次改革的规矩,“异姓或封公或一品、二品阶”。也就是说,只要你不姓完颜,那么要么封公,要么给个一品二品的散官官阶打发了事。
  
  这就是说,“正隆例降”这一刀,彻底断送了所有异姓对王爵的念想!
  
  当然如前人教导的那样,“青年都知道,要遵守规则;而老人知道,规则总有例外”,假如有位同志表现特别突出,是不是可以考虑适当照顾一下?
  
  当然可以了。
  
  那么,谁会比较突出呢?
  
  ——还有谁,能比率先提出“例降”这一主意的同志表现更突出呢……?
  
  就这样,从前的齐王耨碗温敦思忠,成为了“正隆例降”时期,唯一一位保留了王爵的异姓重臣。现在,这位广平郡王在清一色的完颜王爵们中间,那是相当扎眼啊……
  
  不仅如此。我们前面也提到,耨碗温敦思忠同时还建议“百官不当封妻”,也得到了完颜亮的赞成和批准。从此,官太太们再也没有什么诰命了,整个世界又清静了很多……
  
  但是该照顾的,还是要照顾的,对吧?
  
  于是,耨碗温敦思忠同志家中,排名第二的革命伴侣被荣幸地封为广平郡夫人……至于正室如何,金史没提,我也不知道……
  
  封王荫妻之余,耨碗温敦思忠还获得了完颜亮赐予的玉带。通过这个细节我们再一次地看到,完颜亮的行事风格实在是非常老辣,对于他需要的人,总会有适当甚至很高的回报的。
  
  ——如此一来,还愁没人乐意按他说的去做吗?
  
  所谓的“正隆例降”到这里还没有完。完颜亮命令成立专门的“局”,任务就是从重臣家里收取“告身”,也就是朝廷任命书。具体来说,凡是二品以上的活人,或者一品以上的死人,通通都要把告身收走;活的找本人,死的找家属。
  
  收走了以后,不就没有任命书了么?既然没有,那么再任命一个新级别,于理上,也没有什么说不过去的地方吧?至于新级别比以前的低,那也不奇怪,改革嘛……
  
  ——就这样,无论活的还是死的,高级官员们被整批地降了级!
  
  更狠的,则是随之而来的“肃清王爵思想流毒”的行动:不管公文还是私信,里面只要有“王爵”字样,通通要在规定限期内销毁或抹去。从现象上看,这已经颇有文字狱的味道了;好在我这篇文章不是当年写的,否则……本节删三抹四的,还怎么读的下去啊……
  
  有人说了,公文我可以抹,私信我可以烧,但是我家祖上忠烈,灵位和墓碑上刻有祖上的王爵位份,这我可没法弄。
  
  没法弄?那是你不想弄——“但有王爵字者”,“虽坟墓碑志并发而毁之”!
  
  挖人家的祖坟,砸人家的墓碑,目的就是去掉不合时宜的字样——这样的阴损缺德之事,也真亏完颜亮能想得出来、下得了手!
  
  “正隆例降”这场改革大戏,毫无疑问激起了人们、特别是高级官僚集团的强烈不满。但是谁也没有忘记完颜亮手边的那把屠刀,一切就在似乎很平静的气氛中顺理成章地进行着……
  
  虽然女真人未必有当时汉族人那样奉天法祖,但他们对于祖先,也一样是相当恭敬和尊崇的。说到底,人的本性是相通的,亲情也是共有的。而完颜亮如此铁腕而行,不仅大大削减了在世高官的利益,还要直接辱及他们一向为之骄傲的祖先,换是谁也受不了啊!
  
  不错,他要加强皇权,铲除那些若明若暗的不稳定因素。但是,即便要达到这个目的,就一定非得这么做、除此以外别无它路么?
  
  实在是不太理解啊。
  
  就这样,完颜亮这次的改革举措,又为自己埋下了仇恨的火种。在他夜夜笙歌的时候,不知道有没有想过:自己最倾心依赖的屠刀,也许真的就会有不顺手的那一天呢?
  
  
  正隆例降,总体来说消极意义远远大于积极意义。尽管此举沉重地打击了官僚集团赖以对抗皇帝的基础,再次强化了皇权,但是它也让朝野人心加速地流失而去。
  
  ——而非把一件本来未必是坏事的事做的如此之绝,绝的究竟又是谁的后路呢?
  
  但是完颜亮不管这些。他要改革的对象还有很多,官、爵之外,他的眼睛很快又盯向了更广泛的领域。
              十一、科举兴革
  
  
  机构、体制、官位、王爵改革以外,完颜亮始终也没忘记关注读书人、关注读书人的培养选拔制度。前文我们提过,完颜亮本人自幼就受到了极为正规的汉文化教育,而面对当年大宋的文治兴旺的景象,也是相当羡慕的。
  
  也因此,从他上台以后,相对不那么让他满意的、沿袭了辽宋风格的科举制度,也就成了完颜亮系列改革的一个重要领域。
  
  ——等等,那个“愚昧”、“落后”、“野蛮”的女真王朝,居然也设置了专为读书人博取功名的科举?
  
  当然有。
  
  而且,在天会元年(1123年)十一月,大金还在与大辽苦战、还有两年才能灭辽的时候,金太宗就已经开设了科举——说起来,女真当时确实比较落后,但也正因为落后,反而强化了它锐意进取、虚心学习的特性。以元朝王恽的说法,
  
    金源氏崛起海东,当天会间方域甫定,即设科取士,急于得贤。
  
  仿佛春风化雨般,一大批通过科举选拔出来的读书人,渐渐走上了大金的各级领导岗位,实际上也在逐渐扭转着大金初期清一色武将出身的局面。
  
  即便如此,大金初年的科举,还是有着很多问题的。如果我们具体分析一下,科举的技术细节,无非是以下五个问题,二十个字:
  
    啥时候考?
    在哪儿考?
    考啥内容?
    流程是啥?
    录取多少?
  
  就这么五个简单问题,大金初期的科举一个也没有回答好。节约用电是我们国家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之一,于是再次列表如下:
  
             金太宗时代科举制度简表
    ━━━━━━━━━━━━━━━━━━━━━━━━━━━━━
     考试时间 天会元年、二年(2次)、三、四、六、十、十二年
     考试地点 真定、燕州、沈州、蔚州、平州等
     考试内容 南选(经义)、北选(词赋+经义)
     考试流程 乡试→府试→省试→殿试(很快废除)
     录取人数 时多时少
    ━━━━━━━━━━━━━━━━━━━━━━━━━━━━━
    注:“省试”初设于天会十年,似为会试
  
  其中,天会二年居然会搞两次,而原因也很简单:“时以急欲得汉士以抚辑新附,初无定数,亦无定期,故二年二月、八月凡再行焉”。再算上天会元年十一月的初次科举,金太宗在短短九个月内居然连搞三次科举,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对于参考的读书人来说,能有这样的福气,以孙小美同学的话说,那真是“做梦都会笑”——别的不说,要是现今也在九个月内来三次高考,而且每次录取名额不重叠,你看看高三学生高兴不高兴?
  
  回到上表,我们不难发现:它不仅时间随意、地点偏少、内容不同、缺少殿试,而且录取人数也不定。作为一项国家制度,我们只能说:金太宗时期的科举,虽然有名有实,可也太不严肃了。
  
  而表中值得详细说明一下的,就是所谓的“南北选”。
  
  刚开始科举的时候,本来是无所谓什么南选、北选的;但是到了天会五年,金军锋芒所及,不仅大辽早已被绞杀了两年有余,就连北宋也接连被吞掉了河北、河东。虽然同是被占领的地区,原辽地和原宋地毕竟有所不同——主要就是,当时乐意而且能够为大金效力的原大宋子民还比较少,导致在这些地方“职员多阙”,人手明显不够。
  
  为此,金太宗特意降低了南方原宋地区的科举门槛,设立了所谓的“南选”;与之相对,“老”科举地区的考试,就变成了“北选”。
  
  按规定,当时的大金科举,设置了词赋、经义、策试、律科、经童五科(后世金帝又陆续增加女直(通“真”)进士、宏词科,总共变成七科;按《三朝北盟会编》记载,此外似乎还有一科叫“专经”,金史未见相关记述)。其中,前三科,也就是词赋、经义、策试考试合格,就是进士;后两科,也就是律科、经童考试合格,则是举人。
  
  至于咱们现在说的南北选,只涉及到前两科,也就是经义和词赋。而现在,托金太宗的福,南选的举子们就不用考词赋了,大大减轻了负担。理论上,这两科的考试内容如下:
  
  词赋科:试赋、诗、策论各一道;
  经义科:试所治一经义、策论各一道。
  
  这就是说,南选考试作文,一下就砍掉了60%的篇目;以今天打个比方,就是高考不搞五门了,改两门了……
  
  当然,只要定下录取比例,其实考几门对于考生来说都是一样的。但是,当时恰恰就没有固定的录取比例,所以,这个南选,对相应考生确实还是比较优待的。饶是如此,每回南选的录取人数也还是远少于北选,除去人为压抑因素以外,大概也只能从参试人数还是太少有关吧……
  
  然后,汉化颇深、锐意改革的金熙宗继续完善着科举制度——广告:省电确保可持续发展,yeah~
  
             金熙宗时代科举制度简表
    ━━━━━━━━━━━━━━━━━━━━━━━━━━━━
     考试时间 不详,但仍未规整
     考试地点 燕(河以北)、汴(河以南)、云中(关西+河东)
     考试内容 南选、北选(均为词赋+经义)
     考试流程 乡试→府试→省试
     录取人数 时多时少
    ━━━━━━━━━━━━━━━━━━━━━━━━━━━━
    注:“考试地点”所列为府试地点
  
  在金熙宗时代,大金对新征服地区的管理已经比较稳定,参加南选的举子数量也在增加,人手短缺的问题已经不那么突出了;于是他将南北选的考试科目统一起来,都要考词赋、经义。由此,南选考区内的读书人,可就没那么轻松了……
  
  不难看出,金熙宗的改革主要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虽然具有一定意义,却没有从根本上理顺科举的规制。顺便说一句,金熙宗还增加了武举科目,内容是射箭和兵书,呵呵……
  
  转眼间,就到了完颜亮时代。总的来说,完颜亮对科举可以说是相当重视;而且这个重视还不是那种心血来潮式的,它基本贯穿了完颜亮上台后的所有时间。
  
  首先,当然还是看见不爽的制度就要改——哪里不爽?还是那五个问题:
  
    啥时候考?
    在哪儿考?
    考啥内容?
    流程是啥?
    录取多少?
  
  完颜亮的回答很清晰,列表如下:
  
             完颜亮时代科举制度简表
    ━━━━━━━━━━━━━━━━━━━━━━━━━━━━
     考试时间 三年一期
     考试地点 各州(乡试)、五府(府试)、皇宫(殿试)
     考试内容 词赋
     考试流程 乡试→府试→省试→殿试
     录取人数 乡:1/3 府:1/4 省:500人 殿:现场决定
    ━━━━━━━━━━━━━━━━━━━━━━━━━━━━
    注:“府试”五府为大定府、大兴府、大同府、东平府、河中府;
    为照顾考生,后又加开封府
  
  通过和前表的对比不难看出,完颜亮已经彻底完成了金朝科举“格式化”的工作;就金代科举制度来说,如果说金太宗和金熙宗的作用是“开创”和“修补”的话,那么完颜亮的作用则是“彻底定型”。
  
  ——又是一项一锤定音、从此后世金帝只有遵循、最多不过小修小补的改革!
  
  比如,固定考期、制度性增加殿试、南北选被合并、经义和策试科被废、确立乡试和府试的录取比例、确立省试的录取人数……几条一列,五大问题就全面得到清理——这完颜亮的逻辑思维,确实是相当清楚、相当厉害啊。
  
  完颜亮对于科举还有一些细微调整。比如我们前文提到,词赋要“试赋、诗、策论各一道”;问题是,考试的范围又是什么呢?在正隆元年,这个问题也有了答案:《五经》、《三史》就是复习范围,大家回家好好准备去吧……
  
  此外,为了培养人才,完颜亮还在天德三年设立了国子监;按规矩,“词赋、经义生百人,小学生百人,以宗室及外戚皇后大功以上亲、诸功臣及三品以上官兄弟子孙,年十五以上者入学,不及十五者入小学。”由此,一个官办人才培养梯队渐次成型……
  
  不仅如此。我们说科举是个制度,而不光是个考试;这就决定了,为了科举,有必要专门制定相应规则。金太宗设置科举、金熙宗修补科举,却都没有制定专门的规则来约束科举;在这一点上,完颜亮又远远地走在了他们的前面——贞元元年(1153年),完颜亮颁布了大金第一项专门规范科举制度的成文法律《贡举程式条理格法》。
  
  以现在的眼光看,《贡举程式条理格法》的最重大意义不是它具体规定了什么,而是完颜亮居然会想到以法律来管理科举,管理这个完全自己说了算的领域——虽然还不能把这个事实无限拔高并荒谬地总结到“依法治国”的高度,但在那个皇权至上的年代,能有这个举措,也确实说明了完颜亮的水准很不一般、眼界很不寻常!
  
  截至目前,关于科举的话题实在是够严肃的,各位估计也看得比较累了。那么,我们就活泛活泛,开始列出几个完颜亮时代科举的八卦吧,供大家休息休息思想,呵呵……
  
  ★八卦之一:考试题目
  
  1、科举当然是为统治者服务的,这一点不存在任何争议。历来在主考官出题时,总能若明若暗地显现出当时的政治需求,完颜亮时代也不例外。下面是四次科考中的题目:
  
              完颜亮时代部分科举题目表
   ━━━━━━━━━━━━━━━━━━━━━━━━━━━━━━━━━
    时  间 次 第 种类 科目   题  目   时代背景/备注
    ━━━━━━━━━━━━━━━━━━━━━━━━━━━━━━━
    天德三年 第一次 殿试 赋题 天赐智勇以正万邦 政变上台一年多
    ───────────────────────────────
    贞元二年 第二次 殿试 赋题   王业艰难   正迁陵、立宗庙
    ───────────────────────────────
    正隆二年 第三次 殿试 赋题  不贵异物民乃足
    正隆二年 第三次 殿试 诗题   忠臣犹孝子   完颜亮亲自出题
    正隆二年 第三次 殿试 论题   忧国如饥渴
    ───────────────────────────────
    正隆五年 第四次 省试 赋题  事不避难臣之职  前线剿抚主将
    正隆二年 第四次 殿试 赋题 赏罚之令信如四时  称病延误军机
   ━━━━━━━━━━━━━━━━━━━━━━━━━━━━━━━━━
  
  看了以上作文题目不许笑,呵呵……
  
  ★八卦之二:主考官
  
  2、贞元二年第二次科举,迁陵、立宗庙等活动正在进行中。由于此前的迁都已经引发了很多反对意见(具体内容我们以后再详细介绍),因而这两个活动也亟待舆论引导。
  
  大局很明白了,下面的就是主考管揣摩完颜亮心思出题了。在省试中,主考、太常卿翟永固和翰林待制张景仁俩人琢磨了半天,想到立宗庙总归是完颜亮最关心的,于是将赋题定为《尊祖配天》。
  
  完颜亮一看,居然敢暗揣圣心?再说了,果真是“尊祖”,上台后那么多事情又该怎么解释?巨不高兴,于是把倒霉蛋之一的翟永固叫到跟前,来了以下一段对话:
  
    完颜亮:赋题不称朕意。我祖在位时祭天拜乎?
    翟永固:拜。
    完颜亮:岂有生则致拜,死而同体配食乎?
  
  别说,完颜亮这个问题是够刁钻的。是啊,金熙宗活着的时候还得规规矩矩拜祭金太宗,可等他们都死了,反而要并排摆在一起,不分主次共受子孙的拜祭?
  
  百分之百的鸡蛋里头挑骨头,存心找茬。但这又确实是个问题,估计这会儿的翟永固已经一脑门子汗了……
  
    翟永固:古有之,载在典礼……
    完颜亮:若桀纣曾行,亦欲我行之乎?!
    翟永固:……(汗)
  
  俩倒霉蛋,就这么被拉下去各打了二十板子。
  
  ★八卦之三:考生
  
  3、还是这场倒霉的省试,估计完颜亮是等考完了才知道题目的,因此并没有影响到按该题目《尊祖配天》开考。结果,一位中举进士叫张汝霖,所做的赋中有“方今,将行郊祀”一句。完颜亮只问了一句:
  
    汝安知我郊祀乎?
  
  张汝霖:……(汗)
  
  行了,拉下去三十板子。
  
  不过多说一句:因为本场考试挨板子的考官翟永固,和考生张汝霖都没有因为这件事受太大影响;翟永固还被任命为下一届殿试的读卷官。
  
  4、贞元二年的殿试,题目是《王业艰难》。一位考生叫赵可,答完卷子以后大概是出于少年心性,在考场——文明殿——里写了首戏谑词:
  
    赵可可,肚里文章可可。三场捱了两场过,只有这番解火。
    恰如合眼跳黄河,知他是过也不过。试官道王业艰难,好交你知我。
  
  结果,完颜亮亲自来视察考场,当即发现了这首极不严肃的小词。他命令手下人马上把它抄录下来,然后叮嘱主考说:这人最后是否考中,都要告诉我。回头赵可果然考中,这事也就算了——按《归潜志》的说法,赵可要真是落第了,完颜亮肯定要特别加恩,赐他进士及第的。
  
  赵可同学,后来出任翰林学士,呵呵。
  
  5、郑子聃(音“丹”,通“殚”)很早就文名遍天下。天德三年第一次科举的殿试后,完颜亮看了郑子聃的卷子,又让当时的著名文人杨丘行看。杨丘行说:可入甲乙。后来一拆卷,果然高中第一甲第三名。
  
  可是郑子聃同学对此极不满意,非常郁闷自己不是一甲第一。第三次科举,也就是正隆二年省试完后,完颜亮以第一名程文来问郑子聃,结果郑子聃很瞧不上。完颜亮问作赋如何,郑子聃回答说“甚易”,还说别人都不如自己。
  
  完颜亮怒了,于是特别指定郑子聃和其他几位有前科功名的人一起,混在这批新考生中一起参加殿试。考完结果出来,一共七十三人中第,郑子聃名列榜首。
  
  饶是见多识广的完颜亮,这回也是心悦诚服了。于是下令将郑子聃迁官三级,升任翰林修撰,又改侍御史。后来郑子聃的仕途也不错,最终迁侍讲、兼修国史。
  
  6、贞元二年的第二次科举,殿试第一是吕忠翰。当然,这个第一是完颜亮选出来的;在没公布结果以前,他又找来了当时很有文名的杨伯仁来看这份卷子。看完后完颜亮问他如何,杨伯仁说:“当在优等”。完颜亮这才得意地告诉他,“此今试状元也”!
  
  ——完颜亮的眼力和文化水准,确实还是相当过硬的啊。
  
  八卦结束,我们最后再来总结一下完颜亮的科举改革。
  
  总体而言,完颜亮的改革,将大金的科举完全制度化、正规化,并辅以专门制定的法律保证科举的正常进行,凡此等等,都有着标志性的进步意义。
  
  无论从哪个意义上讲,完颜亮的科举改革,对大金都是有着巨大贡献的。它不仅完善了科举制度,还根除了此前存在的不同地区考生之间事实存在的不平等,更加强调了公平和规范;如此设置,当然有利于真正的人才脱颖而出。
  
  也因此,完颜亮时期举办的四次科举,为大金筛选出不少栋梁精英;这批人在完颜亮之后的时代陆续发光发热,渐渐成为大金的股肱良臣。
  
  文章开篇时我们引用过元朝王恽评价金朝科举的话,下面是另一段:
  
    故文风振而人才辈出,治具张而纪纲不紊,有国虽余百年,典章文物至比隆于唐、宋之盛。
  
  这,正是对完颜亮“格式化”科举的最中肯评价。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