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社会交往技巧

_11 卡耐基 (美)
是有价值且有助于你谈判成功的。
(1)抽烟斗者 抽烟斗者通常运用烟斗作为谈判的支持物。对付这类对手的策略是,不
要和烟斗抢着吸引抽烟斗者的注意。例如,抽烟斗者伸手取火柴点烟时,这 是你应停止谈话的线索。等他点好烟开始吞云吐雾时,你再继续你的谈话。
如果你能很有技巧地去除此支持物,对你是有利的。最容易的方法是注视烟 斗。所有烟斗终究会熄灭的,必须暂时放在烟灰缸或烟斗架上,在对方有重
新拿起烟斗的冲动之前,给他一页数字、一本小册子,或任何能令他参与你 的谈话的东西。
(2)擦眼镜者 你的对手在摘他的眼镜,开始擦拭时,这是应当停止的线案。因为擦拭
眼镜是擦拭者正在仔细考虑某一论点的信号。所以,当擦拭开始时,不要再 施加压力,让你的对手有足够时间考虑,等眼镜再挂上鼻梁时,再重新谈判。
(3)松懈的对手 有些人精神松懈。不好好坐直、不够专注、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松懈
并没有什么不好,问题是,如果意见的沟通过于不精确,会阻扰谈判的进行。 使对手紧张、严肃一点的好方法,是用眼神的接触。你要谈判另一要点时,
运用眼神接触并确定你的对手是否同意,不管是如何松懈的人,几乎都会对 眼神接触有所反应的。
(4)紧张大师 有些人对面对面的谈判有恐惧感。很明显的神经紧张。焦躁不安、甚至
身子僵直。他们的谈话过于僵硬,不自然。此时你能做的是,放松对手的心 情,让他有宾至如归的感觉。慌张不安常发生于没有什么商业背景的人。他
们身处异地,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你可以建议比较舒适的座位安排,或者 采取主动,松解你的领带,卷起你的袖子,来表示一切会很舒适轻松的。有
些人太紧张了,结果如果你不小心的话,他们会让你也开始紧张不安。千万 不要令此种事发生。记住,没人想紧张、焦躁。每个人都想拥有舒适愉快的
感觉,所以如果你能消除对手的紧张不安,他会觉得好一点,对你心怀感激, 这有助于谈判的成功。
(5)膝盖发抖者 与膝盖发抖者商谈令人有挫折感,不过它有立刻呈现目标的好处;你必
须让对方的膝盖停止发抖。如果你不这么做,谈判不会有任何进展。使膝盖 发抖者停止发抖的方法是:让他站起来,去吃顿午饭,喝点饮料或散散步提
提神。因为你知道现在你的对手坐着的时候会膝盖颤抖,所以你必在散步、 走路时完成交易。顺便说说,美国国务卿亨利·基辛格是运用此技巧的佼佼
者,也是“走路谈判”的大力提倡者。
(6)凭直觉 人在商场上需要扮个大众脸,晚上在家中需要扮个隐私脸,很多人有此
想法。没错,你在办公室和在自己的卧室所表现的大多不同,但是记住,不 管你在哪里,你都是人。你不应该停止信任你基本的本能,不管你是在商业
交易或进行有关个人的谈判。
直觉不是什么神秘的事物,它仅意味着一位有直觉的人有极大的耐心观 察细节和行为的细微差异。关心你的对手,注意他的行为举止,如果事情似
乎不顺的话要有所警觉。常常任何迟疑、迟钝都可说是谈判失败的直接结果。 如果真是谈判所谈问题造成的,对此障碍须采取必要的对策,试着从其它方
式、角度来阐述你的论点。不过你的对手的反应,也可能因为其它因素,可 能是你阐明你主张的方式态度不适当。如果你的个性很强,那么可能你的对
手因此而感觉不舒适,因此对你们正在讨论的所有问题变得极端敏感。注意 咳嗽、弹指、转笔以及其它不耐烦和紧张的信号。它们必须予以处理,谈判
才能进行。简而言之,虽然在任何谈判时轻松地进行商议是最理想的,不过 事实上你不可能真正轻松。你必须时时刻刻谨慎注意、观察你的对手,并不
断地思考如何影响对方接受你的看法。不论你的对手是否由言语或揉弄头发 向你传达了信息,你必须对此信息作适当的反应,以利于谈判的顺利进行。
切莫使自己无后路可退
在纳塞担任埃及总统期间,埃及与阿拉伯国家、西欧、美国等的关系日 渐恶化,几近断交。最后,支持纳塞的,只剩下苏联一国。但埃及和苏联的
友好关系也仅维持了一段时间,苏联便弃埃及而去,使埃及在经济、军事上 陷入了孤立无援的状态。埃及为什么最后会沦落至这般境况?事实上,这是
纳塞总统凡事一意孤行,不预留后路所造成的后果。据说,为了要使士兵勇 往直前,争取胜利,中世纪时代的将领总是在每通过一座桥之后,便下令把
该桥烧毁,以断绝后退之路。作战如此,但是谈判便不能如此了。谈判时, 如果将后路完全切断,那么,当你在谈判途中遇到突发状况,而不得不“后
退一步”的话,其结果就相当凄惨了。“破釜沉舟”这种让自己无后路可退 的作法,将使你在谈判中丧失运用弹性的能力,所以,一个聪明的谈判者,
是绝对不会这么做的。
(1)“诉诸于法”的恐吓于事无补 在谈判时,律师或熟悉法律的人,往往会极尽恐吓对方之能事,这是一
种十分不理智的职业病,与自掘坟墓无异。熟悉法律规章的人总喜欢“玩法”。 因此当他们见到谈判无法达到其所预期的结果,或是期限已到,而对方未能
如数赔偿时,总免不了要以“诉诸于法”来恐吓。当然,若谈判者本身对案 件有充分的了解,对诉讼方面的问题业已准备周全,那么,“上法院”未曾
不是一种可行的解决的方法。然而,所谓的“诉诸于法”、“上法院去”, 通常是在谈判进行得不顺利时,谈判者于盛怒之下,脱口而出的一句气话。
这种情绪化的反应,在新来的律师和习惯于虚张声势的法律专家身上尤其常 见。他们嘴里口口声声要控告对方,事实上,对于有关的诉讼问题,自己却
连一点准备和把握都没有。倘若双方果真对簿公堂,便等于斩断了自己的后 路,而在以后的谈判中,除非能再找到足以说服对方的正当理由,否则的话,
谈判便成了一句无人应和的独脚戏,注定了必然下台的命运。因此,一位经 验丰富的律师,即使遭到对方“若不在约定期限内提出令人满意的答案,咱
们就法庭上见。”这样的恐吓,仍不会惊慌畏缩。他们会仔细审查该谈判案 件的内容,若自认为站得住脚,那么,便能肯定对方的威胁是出于经验不足,
或是对谈判内容并未彻底了解,根本不足为虑。当谈判期限一到,而对方又 未能诉诸于法时,他们先前的要挟恫吓,反而成了缠住自己手脚的绳子,一
点用处也没有。即使真的上了法院,在“胸有成竹”的情况下,经验丰富的 律师反而会为对方的必将败诉而暗自叫好。诉讼是必须“破财”的,若破了
财又无法“消灾”,即败诉的话,岂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更何况,即使胜 诉,其结果也未必比从谈判中所获得的协议来得理想。因此,一个精明的谈
判者,是不该随随便便提出“诉诸于法”的恐吓,来自掘坟墓的。
(2)把对手逼进死胡同 某位好友在从事谈判工作时,曾经遇上一位谈判老将,他以无比机灵巧
妙的手法,把好友逼进了死胡同,使他动弹不得,更别论施展什么谈判战术
和谈判策略了。试想,如果不是被对方逼得无路可走,根本不留下一丁点儿 的选择余地给他的话,至少,他能保留一些还手之力,也不至于如此惨败了。
在任何谈判中,如果能设法逼使对方往后退,退回自己的防线内,乃至进退 不得时,你便等于成功大半了。这就像篮球比赛,对方如无法攻到篮下,而
只能靠外线得分的话,其赢球的希望就十分渺茫了。纳赛的例子也一样。当 埃及与其它国家的关系逐渐恶化后,再也没有一个国家肯帮助它,而在只得
请求苏联伸出援手时,苏联明白,埃及已失去了所有的谈判筹码,它只能低 声下气地“哀求”,而无法与之平起平坐。在这种情况下,苏联又岂肯轻易
答应纳塞的请求,而不处处刁难,将其玩弄于手掌之中呢?
探查虚实
四个起决定性作用的重点,关系着谈判的成败:第一、你对自己的能力 了解多少?第二、你对对方的能力又了解多少?第三、对方对你的能力有着
什么样的了解?第四、对方对于自己的能力是否有正确而客观的评估?
面对同样的一件事,十个人可能会有十种不同的反应。谈判也一样,即 使是站在同一立场的人,所持的观点也不尽相同。所以,掌握这一“个别差
异”的事实,再将上述四个要点运用于谈判中,是谈判前必要的“准备工作”。
(1)考虑本身立场 无论在谈判前的准备阶段或谈判进行当中,无论谈判的内容是单纯或复
杂,也无论谈判期限的长短,都不能忘了一点:先看看自己是占了优势,还 是处于劣势。你必须从各种不同的角度详细研讨有关谈判的内容和事实。大
丰公司是零件制造厂商,振兴公司则使用大丰公司所生产的零件制成商品出 售,而振兴公司正与包括大丰公司在内的多家零件制造厂接洽承购零件事
宜。大丰公司制造该类零件的历史相当久远,也熟悉同行之间的竞争情况与 竞争方法。假设其它零件制造厂商所开出的价格无法与大丰公司竞争,则振
兴公司也正与大丰公司积极地展开交涉,希望能购买到大丰公司所生产的零 件。在这种情况下,占优势的,自然是大丰公司了。大丰公司如果了解自己
的有利地位,那么,坚持自己所提出的交货时间、付款方式、以及其它有利 于自己的条件,甚至还可以要求振兴公司,如果不接受所提出的条件,谈判
便就此一刀两断。以振兴公司所处的“挨打”地位来看,除了乖乖接受外, 是别无选择的余地了。但是,大丰公司如果未能充分坚持有利于自己的立场,
低估了自己的实力,那么,必然不敢以强硬的态度来坚持其所提出的条件, 谈判自然无法以“速战速决”的方式达成协议了。管理者从中可以了解到“正
确地分析本身的实力”是何等重要了。在谈判进行时,便应该特别牢记自己 所拥有的实力。因为谈判的局势不断在变化、在发展。谈判的主动权有时可
能属于你,有时则转移到对方手中;有时你可以强硬起来,咄咄逼人;有时 却只有挨打的分,毫无招架之力。所以,要正确地认识自身的实力,并随时
掌握谈判的微妙变化,如此,才能适时地施展原定的战术和技巧。
另外,管理者还必须知道自己的谈判对象是否是个高手。若是个高手, 那么,对于你所运用的种种策略或小动作,必须早已看得清楚明白。但是,
情况纵然如此,管理者还是应该按原定计划行事,该使用的技巧还是照常使 用,该坚持的条件更不必因此而让步,否则,对方或将以为你毫无准备,气
势自然节节上升,如此,你获得成功的希望就更加渺茫了。
(2)先“高估”对手的实力 至于对手的真正实力到底如何,这要等到谈判正式开始,而再经过实际
的交涉与观察才能获知。了解谈判对手的实力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能完全 了解,则无法拟定有效的战术和技巧,以化解对方的攻势。管理者通常会犯
高估或低估了谈判对手的错误。这种错误,有时在谈判的准备阶段就已酿成; 有时则在谈判进行中,因一时的失策而做了不当的判断。“谈判高手的经验”
告诉管理者,当管理者摸不清对方的虚实时,宁可高估,也不要低估了他们。 理由很简单,因为低估了对方的结果,对己方往往只有害处,没有好处。相
反地,如果管理者高估了对方,而在谈判过程中,逐渐发现其“不过如此”, 那么,当时所感受到的“惊喜”,则是笔墨难以形容的。比方说,假设买方
与卖方正为某项商品的交易价格僵持不下。买方认为该商品有缺陷,卖方应 该降价出售,但卖方却坚持不肯退回已收受的订金。最后,买方决定诉诸于
法律,谈判于是宣告破裂。
但买方忽略了一项事实:卖方拥有雄厚的财力。一笔诉讼费用,对他们 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已,而买方打的如意算盘却是,借着打官司来拖垮
对方。总之,不管诉讼的结果如何,买方将陷于不利的局面,而这就是低估 了对方的后果。如果买方能在开始时便对卖方的财力有正确评估,谈判又会
演变成什么样的局面呢?既然对方财力雄厚,那么,就算诉诸于法,自己也 无法获得什么好处;基于这样的认识,在谈判中,买方便会舍强硬而采取较
温和的态度,如此一来,即使谈判失败,损失也不会太大。如果买方认为卖 方财力雄厚,而采取温和退让的态度,但在谈判中,又发现根本不是这么回
事时,那又该怎么办呢?这就简单多了!买方不就可以趁机抓住卖方“财力 不够”的弱点,再提出有利己方的要求吗?
预先“高估对方”,谈判的局面尚还存有扭转的余地,但若低估对方, 一旦发现有误,则一切都将难以挽回了。谈判就像玩跷跷板,双方上上下下,
要使自己保持“在上”,使对方“在下”,就要看你如何削减对方的实力了。
(3)适度地让对方了解你的实力 在谈判前,管理者要预先评估本身的强弱与地位的优劣,并要设法探查
对方对于自己的了解程度。完成了这两项谈判的初步准备,才能够于谈判时 适时而有效运用谈判技巧。即使面对的是同一件事,每个人的反应也会有所
不同,尤其在事过境迁之后,其中的变化更是难以掌握。这种因人而异,说 不出所以然来的观念差异和随时可能有所变化的反应,是谈判者不可忽略的
一个事实。如果对方高估了你的实力,这还算好。但对方若是个谈判高手, 就不那么容易应付了。所以,最起码,管理者也必须设法让对方对于自己的
实力有正确的了解。在电视广告中,有种“反复强调法”经常被使用。据专 家统计,某商品广告在一分钟之内,竟然连续出现了 15 次之多。这种强迫接
受式的宣传手法如果安排得巧妙,观众是不会察觉到的。不过,反复地向谈 判对手展示自己的力量,有时也会有“弄巧成拙”的危险,尤其当对方是个
谈判高手时,“就像一部因故障而轧轧作响的破车,反复地夸耀自己,等于 暴露自己的无能”,情况不就更糟了吗?所以,在使用“反复强调法”以展
现自身实力的同时,应特别注意切莫让自己陷入不利的立场,也不要让对方 对自己产生误解。
(4)稳住阵脚 在谈判桌上,多少都有可能遇到不讲理的对手,在不该大声喊叫的时候,
偏偏叫嚣不停,甚至还拍桌子,百般威胁。不过,这一类的人通常不是虚有 其表的纸老虎或紧张大师,便是还不够成熟,只要你稳住阵脚,其实是不难
应付的。此外,有些谈判对手因自视过高、目中无人,非但对管理者提出无 理的要求,甚至还强迫别人无条件地接受。事实上,这种人往往与前者一样,
他们的能力并不如自己所想象的那么高。不可否认,当谈判对手过于自信, 表现出盛气凌人的高傲姿态时,会使人不得不屈从。但是,面对这一类的对
手时,如果管理者的姿态也与他摆得同样高,谈判则必然无法继续进行了。 相反地,有时候,管理者也可能碰到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的对手。也许对
方的能力很强,但却因为经验不足、事前的准备不够、或其它种种因素,反 而失去了信心。当对方自信心不足时,也将影响到整个谈判的过程。
所以,如果对方过于自信,就得设法挫挫其锐气,让他明白自身能力的 极限,使谈判至少能在较平和的气氛中进行。不过,管理者也必须顾虑到一
点,当一个人被指出“你的能力,其实并不像自己所认为的那么好”时,很 可能因此恼羞成怒,这么一来,如果谈判已进行到这种地步,也都难以继续
了。某公司正与一名职员谈论有关重新订立聘用合同的事宜。这名职员的能 力相当强,这是事实,但他所要求的待遇,却比公司方面原定付出的要高出
许多,他颇自信地表示:“我对公司的贡献是无人能及的。所以,如果公司 不能给予我合理的待遇,也就是我所要求的那个数字,那就太不公平了”,
公司方面当然也不否认这名职员的表现。然而,根据测评的结果,他所要求 的待遇,确实偏高了些。如何在承认这名职员对公司的贡献,但又不损及其
自信心的情况下,使双方达成协议呢?很简单,只要告诉这名职员,公司方 面目前还负担不起那么高的待遇,一切都可迎刃而解了。委婉的说明与温和
的态度,是使对方的“过分自信”无用武之地的最好方法。
(5)洞悉对方的思考模式 在谈判前的准备阶段,就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去了解谈判对手的自我评
价如何。如果管理者以前曾与该谈判对手接触过,那不妨再翻阅一下当时的 谈判记录。如果双方素昧平生,则可以从与对方谈判过的人那儿获得消息。
另外,从图书馆或对方所属的机关,也能找到若干基本资料,如年龄、经历、 教育程度、特殊专长等等,根据这些,一个人的轮廓大致便呼之欲出了。事
前的收集资料,再加上由实际接触中的观察所得,这对判断一个人来说,应 该是足够了。当管理者所面对的谈判对手是个太过自信的人时,如果只是一
味地表面上附和他,可能会引起对方“你已经同意我了”的误解。而这种退 让的态度,只能使其气焰更盛,所提出的要求更离谱。对付这种人,唯一的
方法,是适时地提出足以销毁其自信的有力事实来。一个灌满了气的气球, 是经不起一根细针轻轻一戳的。享特与一名土地掮客一块儿去为某块建筑用
地进行估价工作。这块土地先前曾以极低的价格出售过,但那位土地掮客却 不知有这么一回事,只是一再地坚持他所认为的“合理的价格”,还天花乱
坠地附带各种“为什么这块土地那么值钱”的不切实际说明。后来,大概由 于享特严肃的表情以及冷漠的反应,使他及时煞了车,并且如梦初醒地问道:
“这块地以前是不是卖过?”享特回答:“是呀,而且价钱比你所说的 便宜了许多。”结果,买卖自然以享特开出的价钱成交了。更有趣的是,那
名原本自信十足的土地掮客便突然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变得异常谦逊,对 享特提出的意见,毫无异议,一一采纳。
(6)让对方了解你的谈判内容
一家贸易公司正在召开业务会议;与会人士各执己见,几乎吵翻了天。 只有一名干部,从头到尾静静地坐在那儿,一句话也没说。
“你真了不起,在刚刚那种乱哄哄的场合,居然还能保持冷静!告诉我 你是怎么做到的?”
“其实也没什么,因为我根本不知道大家在讨论什么!”,这就是答案。 谈判时,就算你的能力再强、资料再丰富,要是对方根本不知道你在说些什
么,终究还是白忙一场,徒然浪费口舌。对方的沉默,往往是一种“我听不 懂你说什么”的警告。所以,此时此刻,管理者就应该停止“发表高论”,
再以各种方式,如直接询问或提出让对方不得不回答的问题,来探查其“沉 默”的原因。而当以上两种方式都试过,但对方仍旧毫无反应时,管理者就
可以肯定,对方十之八九是听不懂自己所说的了。这时候,管理者便应该改 用另外的叙述方式,以更平易、更直接的说法来表达自己的意见,或者暂时
停止谈判,再觅良策。谈判是一种双向的沟通,双方必须在彼此了解的基础 上展开争议,如果管理者的表达方式令对方有“不知所云”的感觉,那么,
就是再好的谈判技巧,也无用武之地了。
(7)充分了解实际情况 从事谈判时,往往会因未能掌握与谈判有关的完整而正确的事实,而遭
到意想不到失败。这种失败,对管理者的谈判力来说,是一大损伤。就如同 在沙滩上盖房子一样,即使房子盖得再好,大浪一来,顷刻间不就化为乌有
了。缺乏事实根据的谈判,只要对方一指出真正的事实来,你苦心架构的一 切,瞬间即成泡影。而想再回头重新收集资料,力挽狂澜时,谈判的主动权
早已落入对方手中,由不得你了。几年前,当立仁开始从事谈判工作时,就 曾因“不了解实情”而惨遭失败。那是一桩有关加油站的买卖。在谈判前,
立仁曾仔细地核对过该加油站每一年度的损益表与决算书;对于地上建筑物 与土地的价格,也调查得一清二楚。于是,立仁自以为已了解一切情况,应
该不会有什么问题了。始料未及的是,还是忽略了一项重要的事实:近年来, 该加油站附近的环境和治安每况愈下,不少同行早已因经营不善,而纷纷关
门大吉了。所以即使该加油站目前的营运状况再好,前途还是一片黯淡。就 因为忽略了这一事实。使立仁在谈判中一败涂地,但却也因此而学到了一个
教训:把握全部事实的重要性。从此以后,立仁给自己订下了一个基本原则: 凡是涉及估价的谈判,无论如何,一定要前往实地勘察。
果然,这个原则于不久后便发挥了作用。在加油站谈判结束后,立仁又 接受委托,为一家工厂进行估价工作。这家工厂所生产的商品,市场需求量
很大,利润颇丰。按理说,只要凭此条件,就可以高价出售了。不过,立仁 还是遵守了自订的原则,前往实地勘察。而通过实地勘察,竟然有了前所未
有的发现:该工厂的厂房和机器设备已经老旧不堪,若要全部以旧换新,少 说也要数百万元。为了追求利润,工厂的经营者一直忽略了设备的改善,但
若想维持目前的生产水平,则非立即投下巨额资金,来改善设备不可。而这 么一来,原有的高利润便相对地削减了。如果不经过实地勘察,谁又想象得
到该工厂实际上并不那么值钱呢?
(8)不可轻信谣言 谣言毕竟只是谣言,而非确实可靠的消息,但谈判者却经常被谣言所误
导,以致背离了事实。许多谣言,乍听之下仿佛真有这么一回事,但是,绝 大部分谣言都不值得相信。若轻易相信,管理者将成为最大的受害者。所以,
不要把谣言和事实混为一谈,这是谈判的规则。 在谈判中,如果被对方识破自己所持的所谓“事实证据”是根据谣言而
来,那么后果将会如何呢?很明显的,管理者的信誉必然从此一落千丈,而 此次谈判对自己来说,则是必输无疑的了。相反地,如果管理者发现对方所
持的资料是根据不正确的传闻而来,情况又将如何呢?只要管理者能掌握真 正的事实,当场揭发对方的错误,那么,不管对方原来的攻势如何凌厉,也
只能反攻为守了。在谈判中,如果对方只能“防御”,而无法展开攻势,那 时你是胜利在握。
在谈判之前,许多人往往因准备时间不够或者未曾意识到“收集完整事 实”的重要性,而遭致意外的失败。所以,对于对方所引以为据的事实,尤
其当该事实对谈判的成败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时,管理者应该特别留意,如果 可能的话,最好还是亲自查证。否则,如果为了一件子虚乌有的“事实”,
而从谈判中败下阵来的话,那就得不偿失了。
“移动”对方
应用物理学中的杠杆原理,可以帮助管理者实现谈判的目的,只需要找 到一个支点和一根木棍,就可以移动或撑起巨大而笨重的物体,这就是力学
中的“杠杆作用”。而谈判的目的,就是使对方往管理者所期望的方向“移 动”。要“移动”对方,就得看管理者是否能制造出可以“移动”对方的足
够长度与强度的杠杆。杠杆如果够长也够强,所发挥的作用力则愈大;杠杆 的作用力愈大,便意味着谈判力愈是强大有劲。假设现在有人委托你以高价
出售一块土地,而另外你的谈判对手也正在搜集有关这块土地的资料,以做 工厂扩迁用地。
据管理者所知,这名有意承购土地的谈判对手,正在两块工厂用地中作 最后的决策,而其中之一,就是管理者受托以高价出售的这一块。在这个时
候,管理者的杠杆还不够长也不够强。管理者只知道对方正在两块土地中做 一选择,他并不一定会购买管理者所代理的这块土地,即使有意购买,所提
出的价钱,未必适合于自己的理想。所以,仅仅掌握这一信息,杠杆作用还 是无从发挥的。那么,假定此时管理者又获得了一个更新的信息:对方似乎
比较中意于你所代理出售的那块土地。因为这块土地附近的公共设施非常完 善、劳动力来源充足、种种生活条件也相当不错,而邻近又有学校、休闲中
心,十分适合于设立工厂。此时,在种种令对方满意的设厂条件之外,管理 者又获知了一项最新的信息:此地就要建立一所可能是全国最进步、设备最
完整的医疗中心。而对此消息,对方显然尚未获知。现在,正是良好的时机, 可以把杠杆原理应用在谈判上了。但是要如何应用呢?对方之所以中意于管
理者所代售的那块土地,是看上了它优越的外围环境。因此,在谈判时,管 理者便应该将重点集中在土地周围的公共设施如何充实、文化环境如何优秀
等。事实上,这些事实如果能成为对方所关注的焦点,那么,谈判结果便对 自己有利了,自己就能以高价将土地脱手。
使对方的注意力集中于有利于自己的条件上,是杠杆作用的有效利用方 法之一。不过,此时此刻,你最好还是暂时按兵不动,不要直接提出有关医
疗中心的兴建计划。你的目的在于以高价卖出土地。所以,若是仅运用双方 所共同了解的事实,便能达到目的的话,则就大可不必再亮出最后的“王牌”
了。把“王牌”乱用于不必要的问题上,除了引起一阵无谓的混乱外,别无 他用。然而,如果谈判已进入最后阶段,只要再稍加一把劲,双方便能达成
协议的话,你就可以使用杠杆,也就是掀开王牌——医疗中心兴建计划了, 你必须让对方了解,一旦医疗中心成立,对于工厂及员工的健康将带来莫大
的益处。在谈判即将达成协议的前一刻,适时地提出有力的最新事实,杠杆 的作用力则将发挥至最大。
制造对方的“竞争对手”
如何才能迫使对方在最后的关键时刻做出有利于管理者的决定?这里提 供给你另一种方法——制造对方的“竞争对手”。管理者可以告诉对方,想
购买这块土地的还有其他人,如果他不能当机立断的话,那么。由于竞 争对手的出现,再加上患得患失的心理,经管理者这么一激,对方很可能便
再也毫不考虑地就答应你所提出的条件了。面临谈判时,应该时时不忘杠杆 原理的妙用,但也应该记住一点,如果对方是个谈判高手的话,他也可能运
用杠杆原理来对付你。在这种情况下,最重要的,是要及时洞察对方的意图, 才能谋求应对之策。
确定目标
管理者是否很想知道,为什么有些人很能看准时机,而其他人虽有同样 的条件,往往错失很明显的良机,只是一味苦干?有两家大汉堡连锁店设置
于某城市的大街上,不用说,这个地区交通繁忙,而这两家店生意都很兴隆, 位于这两家汉堡餐厅中间的是一家大商店,这家大商店原先是家杂货店,原
先的杂货店老板专门销售廉价的批发货,品种货色繁多,盒装的鲔鱼、沙拉、 塑胶碗、钓鱼杆等应有尽有。或许是他们的货物不合邻近人们的口味,或许
是因为老板们没缴税,不管是什么原因,反正这家商店倒闭了。而介于两家 汉堡巨人之间的这家商店则空了出来。比较缺乏想象力或较保守的人士或许
会说,利用此处开店最不可能的是汉堡餐厅,可是事实上,在此开店的新一 家汉堡餐厅,现在所经营的和另两家一样好。
就是这种现象让很多人搔头摸耳,大惑不解,毕竟此种情况的逻辑推理 应该是说:“在一个城市中的一个区域内,到底能卖多少个汉堡?”
可是,还有另一种逻辑推理在运作。在此地开新汉堡店的企业家没有采 用一般人平凡看法,找一处没有别的汉堡店的地区开业,很明显地,他们的
想法是这样:“在这个地区已经有两家成功的汉堡连锁店,这两家公司都是 以善于选择有利地点闻名。这就告诉了我,这地区有许多人喜欢吃汉堡。我
想我在此开业,也能成功,因为不像其他两家汉堡餐厅,我用的纯粹是新鲜 肉不用冷冻肉,所以我做出来的汉堡会比他们的新鲜,美味,而这点便能让
我竞争时立于不败之地。”
这或许就是这位新汉堡店老板所想的。事实上,事情的经过便是如此。 为了替他的新餐厅取得成功的定位,这位企业家运用了良好的定位方法:(1)
用新鲜肉而不用冷冻肉,提供另外两家所做不出的新鲜、美味的汉堡。(2) 利用竞争性的广告和有价值的定位吸引顾客光临。
定位是成功之要素
定位是一种商业技巧,利用此技巧,商业人士可以运用策略选择适当的 时机在市场上或公司里为自己“空缺”。不管是生意上进展或职业上升迁, 定位是成功要素。
想想寻原先默默无闻,结果在短时间之内成功的公司,不管管理者谈的 是《幸福》杂志或好莱坞影业公司,或者是数以百计的成功公司中任何一家,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成功企业家凭定位,适时地把他的产品销售到市场。 精明的企业家会定位他的产品,凭第一步先探知他的产品一定有市场,然后
经仔细的分析,他会发现为什么现在市面上的产品不能真正填补市场上这个
“空缺”。大儒家主义者或许会说好运气家族的财富、名声是新事业成功之 轮,但历史并不支持这个论点,虽然继承遗产,拥有哈佛法学院毕业证的朋
友没有什么不好,可是不能保证你的成功。福特汽车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公 司之一,它所拥有的财富和政治影响力足以吸引任何行业的专家。但是它所 出产的
Edsel 轿车,在市场上的定位实在糟透了,结果只好认栽。所以这位 汉堡店老板成功运用的法则是:找到具有竞争力的“空缺”,用自己的产品
或服务“定位”自己填补那空缺。
定位不只是管理者所选择的时机正确,也不只是管理者把现在市场没有 的产品推销到市场。要成功定位,管理者必了解市场,以及了解到底什么能
让顾客掏腰包,把钱交到管理者的包里。60 年代早期,英国兴起一股保龄球 狂热,保龄球馆如发雨后春笋地遍地开设,美国公众在各方面都是被剥削者,
就是保龄球也不例外。不下于八家有关保龄球的杂志很快地开办起来,而且 着实地大大宣传,热闹了一番。可是奇怪得很,没有一家是成功的。为什么?
定位不佳。是的,保龄球市场炙手可热,可是公众没有兴趣看保龄球的杂志, 事实上他们也没看。这和现在大众对慢跑、跑步的热爱成明显的对比。现在
市场上有好几家很成功的跑步杂志,其间的差别是这两种运动的爱好者却截 然不同。因此良好定位不是自然发生的。与其说它是一种方法,不如说它是
一个目标。因为,很明显地,有大多的资本雄厚、成功的企业因为定位不佳, 结果彻底失败,摔得鼻青脸肿。
找“空缺”
定位对想在公司、学术界或商界平步青云的人来说极其重要。就如同市 场内有“空缺”,组织内也有空缺。每个人都听说过公司新进人员平步青云、
呼啸飞过和好些默默工作多年、没有机会晋升的疲惫老员工的故事。为什么 这种看似“不公平”的情况会发生?事实上,个人的晋升是运用成功定位最 佳的例子。
首先要理清的是一种多年的错误想法,此想法或许是小学时老师教的。 那就是提升的奖赏,以及一切好的事情都落到递交最整洁、最正确测卷的学
生身上。或以另一方式来说,就是最好的工作者能获得最大的报酬。现在不 准备直接告诉管理者这想法不真实,而以一个简单问题来证明。如果管理者
有一位员工工作完美,勤劳认真,工作时间长,按时做好工作,他的生产力 绝佳,让管理者脸上很有光彩,请问管理者是否会:(1)提升他、而冒使用
新手的危险?(2)给他适度加薪,让自己对得起良心,还是仍留他在原来的
职位上?也许管理者会同意很少人处于此情况时会选择第一种方法作为答案 的。这种事一再发生,使管理者不禁对学校所教管理者的法则产生怀疑。不
过这不意味着唯有差劲的员工才获得晋升。事实并非如此,如果一个人工作 情况不佳,常常迟到,与同事疏远,或不合,到哪里都是讨厌鬼,那么他也
不能提升到其他勤勉的同事之上。这里提升的标准不是在勤勉和不胜任之间 的选择,而是执着,但仅执着专心于一个工作的员工,与具有同样执着而又
同时专注于本分工作的员工,二者之间作一选择。
常与部门主管碰头
在一家大公司的印刷部门,有两个员工,一个从事实际印刷工作,他操 纵印刷机,从外面商人那里购买印刷铅字和底片,做好所有印刷工作,一直
负责印刷成品完成。至于同一部门另一员工,他的工作是了解部门所需,安 排印刷事宜。他与各部门主管事先商讨各项印刷工作。然后亲自安排各个印
刷工作的完成。不像他那位同一部门的员工,他从来不需在公司待得很晚, 把印刷品赶印出来。他的工作和其他坐办公室的员工一样,白天就完成了。
请问,这两位员工管理者以为哪一位较有可能提升,明显地,是那位常与各 部门主管碰头的员工。这些各部门主管或许知道,还有一个人真正在操作印
刷机。但是就他们所知,他们常见的“这位员工才是真正管理、负责印刷的 人”。他们实在不在乎谁操作印刷机,他们要的是他们所需的印刷成品。管
理者可以想象出这位真正操作印刷机员工内心的愤恨。照他的想法,他是“真 正工作”的人,可是他的薪水与他的同事一样多。并不是他的同事是位不称
职员工,只是他的同事的工作较为明显可见,而且界定不是那么清楚。在公 司组织里,愈界定不明的职位愈是有利和容易提升职位。
打字员难以提升
很多女性当了多年秘书或“行政助理”后,提升至公司的经理、主管职 位。但是极少打字员或打字兼会计(不论其是男是女)能提升的。原因是:
愈界定明确的职位,愈难升迁至较好的位置。打字员的工作界定极为明确。 打字员必须坐在打字机前,在可予接受的打字速度下完成打字原稿,到底这
位打字员的工作业绩是好是坏很容易谈判。算一下她到底打了几张打字纸, 犯了多少错误。只要她这个职位符合公司的编制,她想在公司多久都可以。
不过很可能,她不管在公司做了多久,还是打字员。纵使她是个出色的打字 员,一分钟打 150 字不犯错误,她仍是个打字员,纵使她的工资要高于一分 钟 75
字的打字员,她必须要习惯她的打字工作已经耗尽了她的潜能。秘书就 不同。她拥有多样技能,故拥有众多的机会了解公司的不同领域。她也必须
为老板做打字、听写、归档、记录的工作,但是她无可避免地也会接触到公 司的业务及营业情况。如果她表现很好,她会了解公司的业务,并作决定如
何使业务更好。很多公司的秘书有很大的权力,因为她们为老板做事,而老 板直接了解她们的才能和忠心。经小心定位,许多秘书运用他们充当秘书时
学得的技能。很快便升至业务员或管理人员的职位。当然,在心思全放在打 字、听写技术增进上的秘书,极少会提升至较好、较高的职位。这说明了定
位的核心本质是“找空缺”,即足球竞赛时的找空间及空隙冲刺得分。
了解公司组织及社会运作方式的能力,是所有成功的要素。很明显地, 管理者必须了解那些是可能的,才能决定它对自己是否可能。辛苦耐劳做着
机械性工作的秘书或许有着模糊的概念,这些工作能使她在公司中提升。但 她没有清晰的观念,升迁将如何发生。秘书工作和一星期赚 600 美元的目标
似乎不相吻合。但这并不意味一位秘书不能在一星期内赚 600 美元。精明的 秘书会环视她的周围,决定在公司里谁正在从事她想做的工作,赚她想赚的
钱,然后看看如何能为自己定位,为自己晋升至那种职位而铺路。有此良好 方针的确定的秘书,便能为自己定好位。第一步是对她自己的需求要有明晰
的概念;第二步是振作精神决定如何运用现有职位实现她的人生价值。
靠练习和努力提高定位技巧
要能老练地为自己或自己的公司定位,需要多年的锻炼,而此技巧的精 通、娴熟,也只有靠练习和努力提高技能。定位的技巧也分为三个主要步骤:
(一)观察;(二)时机;(三)行动。这三个步骤不论单独或一齐来看都 很重要,在管理者努力成为定位专家之前,耐心和时机是两个需了解的重要
概念。如果管理者写的是学校的学期报告,做的是研究计划,那么你应该能 准时完成,因为学校是个秩序井然的场所,而在一定期间内完成一项明确工
作是学校井然有序的一部分。但是商场并不一定如此,除非默非定律:任何 可能出差错的事情终会出差错——之外,还有许多的因素促使管理者不得不
耐心地等待机会。这点很重要。管理者不能硬来。观察公司做生意需要的技 巧和机智,就和平原上的印第安人在观察河川捕鱼,观察森林捕猎物时所需
的技巧和机智一样。对平凡的肉眼来说,可能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生,但是受 训练的智慧之眼便能察觉隐在表面之后正在进行的事。事情依它们的速度进
行,而察觉到那个速度,调整自己的速度与它配合、前进,则取决于自己。 许多时候此意味着耐心等待时机,但是有时候意味着相反的事。常常,事情
进行速度太快了,你的确必须集中心力,把焦点对准正在进行的事情。在此 情况,管理者必须准备接受挑战——纵使你希望有更多的时间准备。在商场
上时机很重要,而察觉正确的时机是一项极具价值的技能。
第一步学习定位
定位不是立即可学会的东西。它更像是管理者在事业上必须培养的一种 思考方式。无论如何,管理者无法为自己定位,除非管理者先有很清楚的目
标。拿出一张纸,将其对折,其中一半写上“最近事业目标”另一半写上“可 填补的空缺”。绝大多数人都无法在纸上立即填上这空缺的名称。当管理者
做事、处理生意时,不妨好好思考那张空白纸,直到管理者至少在那张纸上 填上一个你想得到符合最近目标的职位。拥有清晰目标而能找到真正存在的
空缺是极重要的。成功的企业、成功的公司员工都是能察觉其周围所需的, 然后立即行动,填补和满足其所需。除非公司能满足市场顾客某种需求,否
则不会成功;除非个人能满足周围环境某项需求,他不能成功也不可能胜任 工作。
还有许许多多的空缺等管理者去补上。 当管理者在沉思自己的最近目标和获得它们的最好途径时,不要局限于
单线的思考。社会有许多需求,而且有许多方式能帮助公司。能帮助公司的 最明显方法是增加销售量,介绍新产品或新市场。不过更重要的常常是,如
何使公司业务更加有效益,增强公司竞争能力。60 年代晚期的华尔街证券事 业几乎惨遭失败,原因并不是证券交易情况不好,而是因为缺乏管理专业知
识和资料处理技术,处理不好剧增的生意。不管现在你是在找生意机会或为 公司工作,必定有“空缺”等着有策略的人去补上。一旦你发现了这个“空
缺”,下一步骤是规划行动计划并付诸实行。当然了,执行这计划的时机需 必须是正确的。
大公司的定位实例
假设管理者现在在一家中等规模公司会计部门做事,管理者想扩大自己 的领域,但是管理者不太知道如何进行。在管理者的工作期间,管理者不断
地为一些重复的数目序列所苦恼。每一次这些数目序列必须重新编辑,然后 以很小的差别出现。你发现这不仅浪费人力、物力、时间,也容易使人有挫
折感。于是管理者开始检查这个问题。知道不仅自己,同一部门的许多员工 也有同感。管理者作了一些研究、搜集资料的工作,发现在市面上有价钱较
为便宜的小电脑,可以使管理者的部门效益更高,管理更为容易。可以把经 常用到的数字输入记忆库,然后由印表机输出计算结果,如此可减少做重复
的计算工作。而且管理者发现这种电脑系统可以与较复杂的电脑连线,因此 具有未来发展的潜力。管理者把自己的研究结果和成本分析一并呈交自己的
主管,郑重推荐这笔买电脑的花费,不仅能为公司省钱,增加生产力,而且 使资料的处理、归档、运用,更具有效、便利。由于管理者察觉“空缺”,
管理者不久就成为公司新设的资料处理部门的主管。
新事业的定位实例
管理者担任一家大建筑公司的评估员已经很久了。管理者对自己的工作 不满意,想要独立作业多赚些钱,从事对自己有意义的工作。管理者参观过
的公司要兴建的社区工地,对社区远离人口众多地区感到惊讶,同时也对这 工程的预计规模颇感兴趣。此社区将会有许多房舍和家庭需要有人帮助服
务,管理者一直想搬到乡下去住,与自己的太太、家人商量此计划。自己买 了一栋公司的房子,与公司协商、合作,充当小承包商处理杂务开创事业。
公司喜欢这构想,因为管理者熟悉公司计划和房子的规格。可以确定的是, 管理者将会是这项发展计划里公司唯一授权的处理杂务人员。在公司计划推
行之后,一年之内管理者拥有自己成功的小事业,过着令他满足、快乐的生 活方式。
谈判前有效地运用定位
大体来说,定位常常很有效地运用在谈判前。其目的在于使管理者稳固 谈判有利立场,使管理者在市场上或公司里获得最好的位置。定位的技巧是
一个管理者必须持续不断追求的目标:唯有努力研究、勤奋练习,才能获得 成功,管理者必须学习观察自己周围的商业气候,以及调查有效的可能性,
找出“空缺”。任何成功的商业人士或专业人士,都具有极佳的定位感。知 道如何定位使自己获利和晋升。
制订具体的计划
一般来说,谈判的准备工作就是要制订一个简明、具体而又有弹性的谈 判计划。谈判计划应尽可能简洁,以便洽谈人员记住其主要内容,使计划的
主要内容与基本原则能够清晰地印在他们的大脑里,进而使他们能得心应手 地与对方周旋,而且能随时与计划进行对照应用。
计划必须具体,不能只求简洁而忽略具体。既不要有所保留也不要过分 细致。此外,计划还必须有弹性。谈判人员必须善于领会对方的谈话意图,
判断对方的想法与自己计划的出入所在,进而灵活地对计划加以调整。这些 当然都是纸上谈兵,实际情况往往迥然不同。在实际工作中,谈判人员要收
集许多情况,阅读档案中相关的大量文件,同时尽量与这次谈判有关的人员 交换意见,他们的见解往往会各不相同。当管理者乘汽车或飞机前往谈判的
路上,要利用这有限的时间,把杂乱如麻的情况,抽条剥蚕理出头绪。三个 不同阶段中所使用的技巧:
(1)集中思考:集中思考的目的是迅速地归纳有关问题。同时理出自己 的思路。集中思考阶段分两个步骤:第一步把与谈判有关的想法,通通写在
纸上;第二步是用另一张纸记下自己对于对方的判断和了解,包括他们在干 什么?他们在哪里?他们的外貌如何?管理者了解了哪些有关他个人的情
况?目前所知道他们在谈判中期望的是什么?管理者预测他的期望是什么, 以及我们还需要掌握什么情况等。同样地,把这些有关对方的一些问题的想
法及时记载下来。在集中思考阶段,如果管理者把有关谈判的临时主意和有 关对方情况的估计与猜测,列成两张表写在纸上,管理者的头脑就清楚了,
把它们放在一边,会对谈判产生重要作用,可供以后的谈判准备工作参考。
(2)确立谈判方向:“谈判方向”是指谈判者希望通过谈判所要表达的
“方向目标”。它是谈判者谈判的主导思想。但它有时会与经过双方共同协 商制定的洽谈目标略有出入。谈判方面的备忘摘要文字表达要力求简洁,最 多 15 至
20 个字,要是太冗长,就证明洽谈人员脑子里对于为什么来进行谈 判,没有一个很清晰的概念。因此,谈判人员的头脑要清楚。如果用了 20
几个字都难以表达清楚,那他就必须整理一下思绪了,要对原来的谈判方向 进行删减和修改,直到最多用 20 个字就能完全表达出来为止。
(3)计划的本质——目标:谈判的“目标”通常可以用一句话表达。比 如“我们认为谈判目标是”或者说:“我们声明谈判目标是”有时
候,目标不见得要和谈判方向完全一致。而准备工作的实际程序是:首先, 经过开拓思路阶段想出各种应对办法,然后逐步地制定出己方的谈判方向,
最后制定谈判议程表。值得注意的是,谈判议程表最多不要超过四个。如果 必要,可把其它问题作为附属列在主题下。准备阶段的最大目的是为谈判人
员提供一份在谈判大厅里放在他们面前的文件。要求文字简洁、易记,能对 谈判人员起提示的作用,使他们在全部精力投入谈判的同时,能够把握住谈 判进程。
掌握形成洽谈气氛的关键时刻
形成洽谈气氛的关键时刻往往是短暂的,可能只有几秒钟,最多也不超 过几分钟。实际上,当双方准备一起洽谈时,气氛就已经形成了,而且将会
延续下去,以后便很难改变。因为此时,热烈或冷漠、合作或猜疑、友好或 防范等情绪已经出现了,所表现的行动不是轻松便是拘谨;谈判的形式也已
经确定:谁发言、说多少,双方的策略已经明晰,甚至已逐渐达到知己知彼 的程度。当然,谈判的气氛不仅受最初几秒钟内发生的事情所影响,而且还
受到双方见面之前的交往情形,以及洽谈中彼此接触情绪的影响。但是,开 始见面形成的印象,比相见前形成的印象强烈得多,甚至会很快地取代以前 的印象。
有时,在谈判过程中,气氛会转换发展。但是,洽谈之初建立的气氛是 最关键的,因为这种气氛奠定了谈判的基础,其后虽然会有变化,但不会明
显地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当然这也是可能的,可是在目前阶段,我们还不 期望出现这种分歧)。开始时建立起来的良好谈判气氛也会恶化。管理者必
须在整个洽谈过程中采取积极的措施,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但是,建立良 好的谈判气氛,关键还是在开始阶段。因此,管理者要着重认真研究谈判开
始阶段所发生的事情,研究应该采取怎样的行动,以建立一个良好的谈判气 氛。
设想可能出现的场面
首先让管理者分析一下,当双方首次进行谈判时,最可能出现的场面是 什么。一见面双方首先互相问候,开始某种形式的对话。接着纷纷坐下,开
始对谈。这时,谈判人员除了已经有的初步印象外,他还会产生某种预感。
“说不定这次谈判会很棘手,”也许心中还会想:“天啊!我可得留神对方 这些人”。当然,反应也可能是积极的,比如:看来这准会有点结果。”从
见面形式、问候和坐定的方式,并不能完全解释为什么谈判人员会产生上述 各种情绪,因而需要深入地研究。
实际上,这时人的脑子所接收的信号已远超过了人们看到的表面现象。 人的大脑不仅反映出对方走路的样子及速度、说话的语气声调等等。甚至在
会谈开始时,双方随意谈及的问题,也都会对大脑有些刺激作用。
这些刺激因素,是由人的潜在意识接收下来并进行“翻译”的。但如何
“翻译”则取决于信号接收前的形势;比较典型的一种形势是当时至少有一 方感到谈判前景不妙,有一种担心、怀疑,甚至具防范的心理。此外,对方
当时可能刚经历了不同的,通常是不太好的境遇。比如,一方可能在办公室 碰到了什么麻烦,而另一方可能在路上遇到了不顺心的事。
可见,人脑所受到的许多刺激,由于它们在大脑里并没有立即清晰地反 映出来,因而很可能在“接收”的时候无意识地受到上述刺激的消极影响,
因而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否则,这些不利因素会使谈判“出师不利”。
建立柔和的谈判气氛
在研究影响谈判气氛的方法之前,必须先确定到底需要建立怎样的一种 谈判气氛。一般而言,大多的谈判,都希望能“达成和谐共识”。为达到此
目的,谈判气氛必须具有以下特点:真诚、配合、和谐、认真。取得相互合 作的洽谈气氛,需要有一定的时间。因此,不能在谈判开始不久就进入实质
性谈判。首先要花足够的时间,使双方协调一致,即协调敌我的思想和行动。 因此,谈判开始时的话题最好是轻松的,比如,双方可以随便聊聊以下内容:
①会谈前各自的经历——曾到过的地方,接触过的人等等。比较轻松的话题 还有:球赛、股市小道、高尔夫球等,甚至早上的新闻摘要(只要不给对方
带来不快)。②私人问题。表现出真正关心他人的情况,不带任何威胁的语 调。例如:开始可以这样说“你好!”,然后谈一些仅限私人间的话题如:
“这个周末我钓鱼去了。我很喜欢钓鱼,你周末是怎么度过的?”③对于彼 此有过交往的,可以先叙谈一下以往经历和共同获得的成功。这样的开场白
可以使双方找到共同的话题,为心理沟通预先做好准备。
实际上,在闲聊中,双方也同时在传递一些无声的信息,它同样具有很 强的感染力。这时,给人的第一个印象是形象。包括一个人的姿势。它可以
反映出这个人是信心十足还是优柔寡断,是精力充沛还是疲惫不堪,是轻松 愉快还是剑拔弩张。反映这些情绪的关键部位是头部、背部和肩膀。除了姿
势以外,形象还反映在谈判人员的穿着仪表上:他的服装颜色是深色还是浅 色,是流行的还是匠心独具的;是整洁还是不修边幅。但很快地,仪表留给
人的印象会被其它印象逐渐淡化。最强烈的印象,是双方目光的接触。而且 第一次的目光接触最为重要。从目光的接触中,可以了解对方是开诚布公还
是躲躲闪闪的,是以诚相待还是怀疑猜测的。除此之外,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的因素还有手势。很多情绪可以通过手势反映出来。比如,握手可以反映出
对方是强硬的、还是温和的或理智的。在西方,一个人如果在用右手与对方 握手的同时,又把左手放在他的肩膀上,这就说明此人精力充沛,或者说明
权力欲很强(这是一种过于激烈的举动,他想控制别人)。有时,人身上的 气味甚至也会成为影响谈判的因素。曾有一位能力极强的谈判人员,要不是
因为他身上的气味令周围的人无法忍受,他应该可以成为一位出色的谈判 家。洽谈的进展速度,实际上在洽谈之初就已经确定了,从双方互相问候、
步行速度就可以看出这一点,诸如客人走进房间的速度、主人从桌前站起来 或走上前的速度、以及双方聊天的速度等等。但这些动作的速度通常是难以
确定的。而经常遇到的问题是,由于洽谈人员拿不准该谈些什么而出现停顿 和冷场,从而减缓了随后谈判的速度;相反地,如果洽谈人员讲话速度很快,
滔滔不绝,慌慌张张,同样是一个不妙的开端。通常需要的是既轻松而又有 效率的谈判速度。
开场白阶段,不管是讲话速度还是无声的印象,都为谈判奠定了基调。 当坐到椅子上之前站着的时候,正是洽谈做开场白的最佳时刻。原因在于,
许多社交活动站着比坐着进行还更方便些。站着比较容易改变与对方的接触 角度,它可以离得近些,也可以远些,而坐定在某一地方就很难做到这一点,
况且坐在椅子上,经常要与对方两眼相视。另外,假如洽谈气氛在人们站着 寒暄时就已经建立起来,则由站立转为坐下,还可以被用来强调地表示下面
将从一般性寒暄转入正式的业务谈判,从而应该把精力投入到正式工作中 了。
开讲阶段的进行过程被人们称之为“入题阶段”。由于谈判即将进行, 双方都会感到有点紧张,因而,需要一段沉默的时间,以调整与对方的关系。
这段时间要持续多久呢?应占整个洽谈时间的 5%。也就是说,如果洽谈准
备 1 个小时,沉思时间为 3 分钟,如果洽谈准备持续几天,最好在开始谈生 意前的某个晚上,一起吃一顿饭。如果是以小组而不是个人为单位进行洽谈,
那么,掌握好建立洽谈气氛的时间,其意义更为重大。当分别由四个成员组 成的两个小组第一次会面时,大家首先忙于互做介绍和握手,此时可能显得
十分混乱,不会有什么真正的言谈交流。几秒钟之后,八个人站成一个圆圈。 这时,除一两个人偶尔发生的声音以外,一片沉默。其他人十分尴尬地站在
那里无所事事。
一般而言,在人数较少的时候,才能建立起较为积极的气氛。因此,最 好把八个人分为二到三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有双方的人。在比较小的范围内,
人们可能也的确可能立刻开始小声交谈。这种友好的交谈声是这八个人共同 发出的,使人觉得从一开始就建立了热烈的、互相交流的气氛。
开场方式
开场进行的一切活动,一方面能够为双方建立良好关系铺路,另一方面 又能够了解对方的特点、态度和意图。因此,在这个阶段,必须十分谨慎地
对所获得的对方印象加以分析。不仅如此,还要立刻采取一些重大措施,用 自己的方式对他们施加影响,并使这些影响贯穿于谈判的始末。管理者最好
把准备工作做得既周密又灵活。当坐下来转入正式谈判前,应该充分利用开 场阶段从对方的言行中所获得的信息。在这个阶段中,能够很快地掌握对方
洽谈人员两个方面的信息,即代表他有丰富的谈判经验和技巧,可以顺利地 发挥他的谈判作风。
对方谈判经验和技巧无须语言就可以反映出来。比方说:他的姿势、表 情以及他“入题”的能力。如果他在寒暄时不能应付自如,或者突然单刀直
入地谈起生意来,那么可以断定,他是谈判生手。谈判高手总是留心观察对 方这些微妙之处。对方的谈判作风,同样的可以在开场阶段的发言中反映出
来。一位经验丰富的谈判人员,为了谋求双方的合作,总是在开始时讨论一 般性的题目,另一种具有不同洽谈作风的人员,虽然他的经验同样丰富,但
其目的是为了对谈判产生影响,他显然会采取不同的措施。一进入谈判,他 就极力探求双方的优势和劣势,探听哪些是自己必须坚持的原则,以及在哪
些问题上可以让步,他不仅要了解“自己”的情况,甚至对每一个己方人员 的背景、价值观、以及每一个人有把握的和担心的事,以及是否可以加以利
用等问题,都要搞得一清二楚。这些信息,对于那些玩弄花招的,以牺牲对 方利益而谋取自己利益的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这些信息能成为他在以后
的谈判中使用的武器。如果把谈判比作游戏,而且彼此商定,游戏以一方的 胜利而告终,那么他的举动是无可非议的。当管理者一旦察觉到谈判中间将
会发生冲突,就必须万分小心。虽然,管理者还无法判定谈判将会怎样展开, 但是已经看见了“黄灯”。虽然,这并不等于表示“进攻”的“红灯”,但
起码已显示出对方有些神经质或是经验不足,或是对谈判有些不耐烦了。也 许对方十分好战,“黄灯”真正转成“红灯”,但对管理者来讲,这就极易
作出相对的反应了,披上管理者的战袍,投入战斗。
如果在这个阶段,管理者还不清楚对方这些行动的意思,而管理者在谈 判开始时,所采取的是与对方“谋求一致”的方针,这时就应该引导对方与
自己协调合作,并进一步给对方机会,使他们能够适应自己的方针,同时,
自己也应该有更充裕的时间和机会,把对方的反应判断清楚。 这时,管理者施展技巧的目的是努力避开锋芒,使双方走向合作。管理
者应不间断地讨论一些非业务性话题,并更加地关注对方的利益。这是这段 开场对话:
“欢迎你,见到你真高兴!”
“我也十分高兴能来这里。近来生意如何?”
“这笔买卖对你我都很重要。但首先我对你的平安抵达表示祝贺。旅途 愉快吗?”
“这个问题也是我们这次要讨论的,在途中饮食怎么样?来点咖啡好 吗?”
这并不是一个漫无边际的闲聊扯谈,虽然表面上它与将要谈判的问题不 相干。但是,如果对方在这段谈话之后,仍坚持提出他的问题,管理者就可
以认为“黄灯”有变为“红灯”的危险。如果能够接受这种轻松的聊天,虽 然这并不能改变“黄灯”仍然亮着的事实,但它告诉管理者它有转为“绿灯”
的可能。在这个阶段,管理者最容易犯的错误,是过早设定对方的意图。因 为无论如何,自己已经掌握了一些信息,对于这些信息,管理者还要随着洽
谈及实质性谈判的过程中,作出更深入的分析。
谈判能力
是不是一出手便能立刻击倒对方,才称得上是高手呢?其实不然。事实 上,大多数的谈判过程都是十分耗时的,谈判双方必须一谈再谈,对同样一
件事情反复讨论才能达成协议。所以即使是一个能力高强、身经百战的谈判 者,也不得不经过这样的过程,才能称得上“谈判成功”。总之是要一步一
步、慎重其事地来进行的。
(1)排除万难 大部分的谈判都必须克服许多困难,才能达到打击对方的目的。有些谈
判因为其本身牵涉的层面太过复杂,或者因为谈判双方关系的不正常,便会 使进行的过程倍加困难。而谈判的成功与否,不只影响到谈判者本身,甚至
与整个社会、国家都会有重大关系。埃及和以色列的和平谈判,就是十分典 型的例子。以、埃两国都是石油的主要产地,如果这两国进入战争状态,战
火将会蔓延到中东各地,导致世界各国发生石油危机,甚至成为第三次世界 大战的导火线,谈判的影响力之深远,由此可见一斑。
不管谈判中有什么困难或障碍,圆满地达成谈判目的,是谈判者所责无 旁贷的。那么管理者要怎么做,才能克服谈判中所遭遇到的各种困难呢?首
先,是观念上的修正,不要妄想谈判能一次就完成。大凡谈判都应分为几个 阶段,而与对方建立起亲密的关系,则是谈判初期的主要目标。等到关系建
立之后,才能深入谈及其它较复杂的问题,并且一一地解决,这就是克服困 难的最好办法。在谈判时,别忘了要时常留意对方对于自己的主张,究竟了
解至何种程度。有些人即使不了解管理者的本意,但为了维护自尊或由于缺 乏信心,说什么也不肯承认自己的无知。所以,只要认为对方对于管理者的
主张不甚了解,便应该找机会“测试”一番,如果连简单的问题也无法作答 的话,管理者就可以肯定对方的确是不了解管理者的意思了。
如果管理者在事先就知道谈判不易进行,或在手中握有足以支持管理者
想法的证据时,即可考虑将谈判分为几个阶段来进行。在第一回合的谈判中, 若是对方所提出的问题,是自己始料未及者,或者说出了令自己难以接受的
要求时,千万要保持冷静,小心应付。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只要管理者还有机会,第一次谈判时所无法解决的难题,往往能在第二、第
三次谈判中出现转机。总之,就是要能屈能伸,才不至于在谈判时把自己逼 入动弹不得的死巷子里去。
(2)创造“完美的结局”
“完美的结局”已成为好莱坞电影的公式。不论过程如何坎坷、遭遇如 何离奇,到了剧终,美丽的女主角与英俊的男主角必然“有情人终成眷属”,
看得观众如痴如醉,心花怒放。在谈判中,如果能把“渐进法”与“完美的 结局”二者结合起来,必能发挥巨大的效果。尤其争议较多的谈判,大半要
分为数个阶段进行。而其中对立较强烈的问题,则应设法尽早于最初的阶段 中解决,其余较容易的问题,则留在以后再逐项解决,如此一来,可以在谈
判的最后,获得一个令人满意的“完美的结局”。除了争议较多的谈判外, 带有若干弱点的谈判,也可用此种方式来进行。在谈判的前半段,管理者应
把重点放在那些较弱的项目,并且尽快获得协议。而谈判的后半段,则以讨 论其余较单纯的问题为主。
使用“倒吃甘蔗”的“渐进法”,以求得“完美的结局”时,最重要的, 是要了解在谈判中,哪些问题对你有利,哪些问题又对你不利,预先想好在
什么时候,谈什么问题。“经验是谈判的良师”。每一次谈判结束后,管理 者都应该做—番全盘研究,分析其间的得失,找出所犯的错误,以便作为下
回谈判时的参考。
先进行心理训练
曾经参与谈判的人,大概都有过“慑于某种气氛”的经验。在一世界性 的高尔夫球赛中,一位职业选手只要再轻轻一推,球便能进入两尺外的洞内,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