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耶稣学自许多人:埃及人、印度人、尼泊尔、西藏、拉达克(Ladakh)、波斯--可能还有其它民族--的术士(magi)。而我在寻求真相(the Truth真理)。你能帮我找到吗?哪「我是」的真正名字是什么?
在你的书中,你提到有大师们走在地球上。人如何可以成为大师?应该研读什么书?
华特,于华盛顿州的奥林比亚
亲爱的华特:
你说你在找寻真理,并问我可否帮助你找到。答案是,不能。我无法帮助你找到你的真理,只有你自己才能。你必须进入你的内在,在那里去寻找。它不存在于你外在的任何地方。
我觉得你的第二个问题十分有意思:什么是神真正的名字?如果你想要更明白,请重读《与神对话》第一册。
神没有「正确的名字」。神只有你给他的名字,而这名字会随着时间、随着地点、随着人而改变。对神面言,这是十分美好的--尽管对人面言显然未必如此。在你读过《与神对话》之后,你还会认为只有一种「正确」的方式来称呼神吗?还会认为以其它方式称呼神就不对吗?如果你还有这种想法,你就需重读这书了。
你在信中也问到,如何成为大师。我再度推荐你去读《与神对话》。我认为这本书把成为大师的步骤说得很清楚。你无需去读任何别的书,甚至无需读现在这本书,也不需去上任何学校。
人生不是学校,你没有什么需要学习,你已经知道。人生只是机会,让你去做你已经知道的人,去表达你已经知道的事。
祝你好运,华特!
《与神对话问答录》16
相关搜索: 问答, 对话
十六、有没有一个世界是没有悲伤的?
亲爱的尼尔:
我正要读完你的第一本书--那真是一部不寻常的对话。其中的启示是很有启发性的。关于感受、思维、经验与言语的「是/非」(am-notness)概念,只有像你这样有宏大视野的人才能接收得到。以感恩为祈祷之内容(而非以请求供给为祈祷之内容),可以助人改变「发起思维」的模式。由你的神我(Godself)所提示的神圣三位一体--知、经验,与是(bein)--真是让人大开眼界:物理的、非物理的、后物理的(the physical,the non-physical,the meta-physical)三者的三位一体。我们都是灵魂,但我们总是不听灵魂说话。你跟大能者的对话是爱的展示,但必须在读过几次之后才能有得当的领会。
1.灵魂处于身体的什套地方?
2.心、智与印象是跟灵魂有别的存在体吗?或者,是灵魂的三个层面?
3.努力与命运有何关连?
4.欢乐的生活是创造出来的,还是预先注定的?
5.有没有一个世界是没有悲伤的?这样的世界可以重新创造出来吗?如果可以,由谁来创造?
6.在治疗上,冥想的作用是什么?我们应该冥想什么?
7.是否有些印象是蚀刻在灵魂上而无法擦掉的?这些是否会在不同的「世」(births)循环出现?
8.什么是神永恒的工作?是创造新世界吗?假设如此,那什么时候?
祝福,关怀与爱。
阿腾,于印度的帕蒂埃拉
我大洋彼岸的亲爱朋友:
我很高兴你觉得《与神对话》的内容有趣和有益。我要逐条逐条的回答你的问题,以便你可以配合你的问题来看。
1.灵魂所在的位置和常见的信仰不一样,它不在身体的任何特定地方。事实上,身体的任何一处都没有不是灵魂居住的。说灵魂在「第三眼」--前额正中央、两眼之上--处,而不在左脚大姆趾处,是不正确的。说灵魂在太阳神经丛而不在右肩,是不正确的。说灵魂在心脏右侧而不在阳具上,是不正确的。身体没有任何处所是灵魂不在之处。其实,身体是活生生的神的神殿。是此生中灵魂的家与庇护所。因此,灵魂在耳,在膝,在颈,在阴道,在踝,在胃。但如果你真的想看到灵魂,(噢,真的可以做得到!)深深的看入你所爱者的眼睛就可。如果你对着镜子深深看入自己的眼睛也可以。但要小心。如果你不习惯,会让你不知所措。
2.灵魂是你(在此生和他生)所曾有过的感觉之总合。因此,我可以接受你的说法,它是多面的,包括心,智与印象。
3.没有「命运」这么个东西。因为,如果有所谓的命运,则必须有某人去决定你该如何。然而,除了你自己之外,没有人可做此决定。假设你如此坚定不移的实践你对自己的决定,以致后果似乎是无可避免的,则在他人看来,就似乎是命定。然而,那其实是你的意图之结果。「命运」一词意谓宇宙中有某种力量、某种能量、某种程序在运作着,是你无法控制的。但就以你是谁及你是什么而言,却是不可能的。我们要就是我们经验的创造者,要就不是。如果我们不是,则可能受制于「命运」。但我们不可能既是又不是。我被告知,那神圣者--而这是我们每一个--时时刻刻都在创造。这意谓我们每一个人,身为那神圣者的个体面向,都在创造和共同创造我们各自的和集体的实相。这使得「命运」不能成立,因为「命运」意谓着我们之中的某一个(神,宇宙,某人或某物)需为我们之中的另一个创造某一后果(而且是无可避免的后果)。这样的情况是不可能的。
4.正如前面所解释的,人生没有任何的事物是预先注定的。
5.在我们的物质宇宙中,从没有一个世界是没有悲伤的,因为没有悲伤的世界,就不可能有欢乐。如果除了欢乐之外,没有别的,则我们就无法体验欢乐,也不知道欢乐是什么。请记得《与神对话》中的教诲:设若没有你所不是的,则你所是的就不是(In the absence of the which you are not,that which you Are is not,这句也可译为「如果『不是你』的事物都下存在,则你就不是你」。为对此点懂得更为清楚,请读读Hampton Road出版社出版的《小灵魂与太阳》(The Little Sound and the Sun)。
6.我不能确定建制化的(也就是对抗疗法的)医学是否已经为冥想找到了一个清楚界定的地位,视之为治疗法的一种。但我相信已为期不远。至于我们应冥想什么,则没有一个「正确」的答案。你喜欢冥想什么就冥想什么,或什么都不冥想。你知道,你可以名副其实的观「空」(nothing)。至于我,则集中注意力于所谓第三眼的地方,直至我看到蓝白色舞动的光或焰。这让我充满了喜悦。
7.凡是蚀刻在灵魂上的印象都无法擦去。这是一个没有「取消」键的计算机。印象往往在生生世世重复经验。
8.神没有永恒的「工作」。神永恒的喜悦是供给你工具与机会,让你在每时每刻去表达并体验你对自己最伟大的意象之最恢宏版本。神的伟大功能是在你之内,以你之身,并借着你而欢庆他自己,认识他自己,表现他自己,并重新创造他自己。
这就是神。这是「成为神」(God-ding)!
《与神对话问答录》17
相关搜索: 对话, 问答
十七、接受讯息,找到正确的生计
我在想,你有一个特殊的组织吗?它做些什么事?另外,你如何得到你的讯息的?你只是闭上眼睛,等待讯息,然后把它写在纸上吗?
我现在住在瑞士的山间小衬。我正在找一份好职业,但我却不知道什么职业对我是好的。我定愿意为世界更好而工作,因此我在找寻着某种东西,可是我不知道那是什么!
爱你的安琪莉克,于瑞士
亲爱的安琪莉克:
让我们一个一个的谈谈你提出的问题。
1.我们有一个非营利性组织,是由我自己和少数几位朋友设立的。它叫作「再创造基金会」。宗旨是想把人还给他们自己。我们在各地提供静修处,演讲和讨论课,还有工作坊。我们也出版小册子,制作录像带和录音带,以帮助人们跟《与神对话》中的讯息保特接触。
至于我如何接受到讯息,在《与神对话》第一册中有相当详细的说明,但我愿在这里简单的告诉你:我只是坐下来--通常都是在静夜--写下问题,而以我脑中的思想为答案接受下来:当思想来临,我就尽快的在活页纸上把它们写下来。我常常跟这些思想争吵,常常发现自己在问问题,或坚持要弄清楚。书中的对话完全是在静夜中我心中出现的东西。没有做过编辑,没有做过修改,没有经过删除。我并不需闭上眼睛来等待讯息,因为当我的问题或意见一提出,讯息立刻就来。事实上,讯息来得如此之快,以致我只能勉强赶上,因为我字字都用手写。当这种情况发生,我就会要请求我的心放慢点,而我的思想事实上也就会慢下来。神似乎很好商量呢!
至于你对正确而恰当职业的寻求,我想建议你再读一读《与神对话》中有关正当生计的部分。去创造和走入你人生中「是」的位置,而非「做」的位置。一旦你充分体验到你选择要去创造的「是」,则适当的「做」就会出现在你的生活中。有关这个过程的运作,如果你想知道得更
为详尽,请从我们的基金会订购一本《荷光者》阅读。
祝好运,安琪莉克!
《与神对话问答录》18
相关搜索: 对话, 问答
十八、什么是值得冒险的?
亲爱的沃许先生:
我刚从纽约市回到安崔克,读完了《与神对话》第一册。我为此书感谢你,感谢神!这当然不是唯一读它的一次。你跟神的对话坚定了我多年的一些想法。这些想法这么清晰的写下来让大家消化吸收,真是好事。
有几个问题想问:
你向神请问过圣诞节的事吗?我们应以如何不同于今日的方式庆祝它?
如何传播《与神对话》?
本书的重点有没有简要版而低价位的小册子?
我们如何得以与此宇宙或其它宇宙中的人沟通?
我们如何得以化解语言与偏见的鸿沟?
我们如何得以跳出当前的处境来思考?
我们如何得以确定什么事情是值得冒险的?
真诚的祝福!
马歇尔,于纽约州的机械城
亲爱的马歇尔:
先说圣诞节:没有,我没有跟神谈过这件事。但我倒真有一些意见。你问:「我们应该如何以下同的方式庆祝?」《与神对话》中说,在神的用语里,没有「应该」或「不应该」。因此,我认为神会说:「你想怎么庆祝就怎么庆祝。」这全以你想要体验什么而定,以你如何看待自己而定,以你如何用你的人生来表述自己而定。我们所做的一切皆是我们关于自己的表述!包括我们如何庆祝圣诞节,或是否要庆祝它。
其它的问题:如何传播《与神对话》?
我不知道,但不论你怎么做,都请下要做任何太「炫」的事。
是否有廉价而扼要的小册子?有。有两本:《荷光者》和《再创造你自己》:这两本书将《与神对话》的要点浓缩化、结晶了。可以向基金会订购。
⊙我们如何得以跟这个宇宙或其它宇宙中的人沟通?
沟通简单。只去想就可。我是真的这样认为。只去想你希望做的沟通即可。去想那讯息,去想你要给此讯息的人。如果此人现在不存在于形体(也就是说,他们是你所谓的「死者」,则他们就会立即接收到这讯息。如果他们存在于形体中,则可能比较难以接收,这得以他们的环境而定(包括他们的精神环境,所信的和所恐惧的等)。
再者,如果他们现在还在形体中,何不大声说给他们听呢?
⊙我们如何得以消除语言的和偏见的鸿沟?
用领会、接受,并实践这最高的真理:我们全都是一体。如果人人秉持这个真理,则世界明天就会改变。是我们的分别念--以为我们彼此是分别的,以为我们与神是分别的--制造了我们所有的不幸、痛苦、悲伤和孤单寂寞,以及我们所有的自以为是。
⊙我们如何得以跳出当前的环境而思考?
以不执着于后果。当我们不担忧后果时,我们就不担忧当前所进行的事。你在一个更大的网络中来看待自己。你在一个更大的网络中来看自己的意义与目的。于是你可以重新定位你目前的经验。你名副其实的是使之蜕变了。你不再视之为恼人的。当你下再这样看待它,它就下再是这个样子。你「升到上面」去了。你超越了。
⊙我们如何得以知道什么是值得冒险的?
如果我们能知道,就不算「冒险」了。生命就是一场冒险。你需要保证?那你就走错了场地。然而却有一个方法让你可以得到你想要的,那就是一直去想要你想要的。这是智慧。这是高明。《与神对话》详细说明了这个程序,让我们可以去创造我们所选择的事物。这个程序是有用的--除非它无用。我们每个人都在演化,都在变。有时候我们将这个创造程序用得如此有力,如此有效,以致连我们自己都听到了!有时候,不论我们多么努力,却似乎都不能得出我们想得出的成果。因素很多。有许多复杂的因素涉入其中。请重读《与神对话》。它把这些都做了解释。
关于冒险,请记得法国诗哲阿波林天(Apomnaire)的智能之言(《与神对话》第二册中曾经提到过):
「到边缘来。」
「我们不能。我们怕。」
「到边缘来。」
「我们不能。我们会掉下去! 」
「到边缘来。」
他们去了。
他推他们。
而他们飞起来。
有人曾说:「将你的恐惧称之为冒险。」我喜欢这个说法。
十九、关于天灾和音乐
亲爱的沃许先生:
我先要感谢你,充分信任自己来聆听神的话语,并有勇气把你奇妙的书写下来,出版。以下定我的几个问题:
1.为什么有些天灾会发生在某些地区?比如内布拉斯加州似乎常有龙卷风,洛杉矶常有地震等等。这只是地理原因使然,还是有过去的事件或什么而导致的负面振动?
2.音乐与神之间的真正关系是什么?音乐对我们的影响--如果有的话--是什么?为你拨出的时间与你的倾听而感谢你。
祝平安!
玛莉,于罗德岛
亲爱的玛莉:
你问到一些从未有人问过我的问题。对你第一个问题的回答是:内布拉斯加的龙卷风和洛杉矶的地震并非起源于过去事件的负面振动。在物质宇宙中,有法则在运作,造成后果。重力法则即是其中之一。你提及的地理现象是这些法则的外观。这些法则,就如一切物理效应般,是可以防止或克服的。而在这样做时,我们就重新创造了。
好,现在谈谈你关于音乐的问题:生命中的一切都是振动。音乐是我们的眼睛所不能看到的振动,却可以听到。音乐是神的语言之一。音乐以数学为基础(宇宙中的一切皆是如此),藉由声音而呈现生命的高等振动。音乐对你的影响?依你的选择而定。它的振动可以让人非常安静,也可以使人激奋,或感到阴森,或使人充满灵感。有些音乐,就像某些光的频道一样,可以很有治疗效用,会浸透和影响每一个细胞。
二十、不要放弃等待
亲爱的尼尔:
我感到非常挫败。神究竟是《圣经》中的神(报复心强的、好审判的、好惩罚的),还是你书中的神(全不在乎你的日常经验,你跑出去玩就是)?我感到筋疲力尽。我感到孤立无援。我一生都在祈祷,却从来没有感到他在身旁或有回应。我已竭尽所能的去祈求我现在最需要的「东西」:内心的平静。我读《圣经》,我哭,我求,我嘶叫,我愤怒,全都无用。我放弃了。凭耶稣之名,我求他收我的灵魂。我曾告诉他我是何等疲惫--全都无用,我花了一百五十美元去求真言咒语,我花了两百五十美元去看精神医生--什么结果也没有!好几年来,我试图打坐,却从不能平息我的意念,从来就没有过!我对自己的厌恶越来越强。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要写这些。我仍旧在寻求,寻求,寻求。
MM,于科罗拉多州银角
嗨!MM:
听起来就像你现在正是我当初与神对话时的样子。好时机!再没有比厌倦更好的位置了。这是一个重新开始的位置。这是放手的位置。这是「放弃」的位置。你正在放弃直至现在所继续的事,正在准备去创造新的实相。
MM,我明白你现在所经历的状况,我明白你这么多年来所经历的状况。我的朋友,现在,你已经放弃了一切,但仍有一件,我希望你也放弃,然后你就准备好了。我希望你放弃「你得不到答案」的想法,我在此以身为例告诉你,你可以得到回答。神绝不会弃你于不顾:而如果以前你不曾接收到神的任何回应,那不是因为他没有回应,而是因为你--像我以前一样--未能聆听。请相信我。神在回应。正在此刻。你一生一世的每时每刻。
不过,我在这里想谈谈你对神的看法,因为我觉得你冤枉了她。你藉用《与神对话》的语法说神「全不在乎你的日常经验」,只让你「跑出去玩就是」。MM,这样说是误会,我不希望你陷入其中。神在乎你的经验。神只是不在乎你以什么方式去创造它。
想象慈爱的父母看着孩子在院中玩耍的情况。他们不在乎孩子是在玩官兵捉强盗,还是在玩捉迷藏。他们不在乎孩子发明的游戏是什么。但他们在乎孩子是否安全,是否玩得快乐。所以,他们要确定的是,院子要安全,而如果孩子碰伤了或呼救,父母会在那里,会跑到院子里去看看怎么回事,会把事情弄好。
神也是一样。她给我们玩具,让我们玩最奇妙的「游戏」(人生),并提供安全的场所。然后,他就任我们自己去经历,而对我们是玩官兵捉强盗还是玩捉迷藏,全无偏好。但只要我们求救,神就会在那--马上在--会来把事情弄好。
这不是神「不在乎」我们的日常经验。这是他对我们有足够的爱,给我们自由去做我们想做的事,并答应我们,任何时候我们需要他,他马上就在。对我来说,这是个恰到好处的神。
所以,求神来回答你吧!求神向你显示,给你帮助,让你有特殊的洞察,以便有助于你。但要留意。他的响应可能不是以你预料的方式。它可能是你听到的下一首歌,看到的下一场电影,下一本书。它可能是你在街上遇到的朋友的偶然话语,或半夜来到脑际的一个意念。所以,要警觉!要注意!要聆听!因为你不知道何时,以何方式,神以鼓励的言词来到你身边!
二十一、地狱,滚你的蛋吧!
亲爱的尼尔:
我刚听完你的卡带。我想让你知道,你说得非常好,但有些地方我却有些搞不清楚!在卡带上你说「感冒、离婚或被『炒鱿鱼』是自己创造的」说法,是「新时代的胡谄」。然而你在你的月刊中又说我们创造我们的实相。到底什么是什么?感冒、离婚或被炒鱿鱼,是我们创造的吗?是不是啊?
我的另一个问题与地狱有关。你在《与神对话》申说,并没有一个像「地狱」一样的地方是死后灵魂要去之处。但在脱口秀中,一位女士报告她自己的濒死经验,说她经历过魔鬼、咆哮的生灵和地狱般的情景。我确信她经历过她所报告的那些事。而你怎么解释她的经验呢?
多谢你,尼尔。
柴克,于密苏里州
亲爱的柴克:
你问到了一些最难回答的问题。我在那卡带中所说的意思,不是我们没有创造我们的实相(确实是我们创造的),而是指当我们正在感受那不好的经验时,某人却不识趣的说,那是我们自己创造的。我说的「新时代胡谄」是指这个。换言之,当有人正在承受某种不愉快的经验时,我们无需在这时候告诉他「你知道,这一切都是你自己创造的」,这是他那时最最不愿听到的。先给救援,再用智慧棒暍--这才是我经常建议的!
对你的第二个问题,我的回答是:在最终实相中,没有像「地狱」这样的地方。但在来生--也像在此生一样--你可以创造你所选择的任何经验。如果你说有「地狱」,则你就会经历到「你所说的地狱」!但是,一旦你厌倦了这个经验,你就可以因选择「地狱,滚你的蛋吧! 」而让地狱「消失」。有些人可能下会选择让地狱「滚蛋」,因为他认为自己罪有应得。如果是如此,那就是你会去经验的情况。但重点是,并没有一个「地狱」般的东西。你有能力去创造你所渴望或期待的任何经验。这也就是说,你对某一事物的意念(思想,思维)乃是将之创造出来的源头。
《与神对话》第三册中关于这一点有十分详细的解说,罗宾·威廉斯的电影「美梦成真」(What Drsms May Come)也是。如果你想试试一次难以置信的形而上经验,就请去看看这部电影。《与神对话》第三册中的许多真理,这部电影都有惊人的描述,包括我们创造我们的实相--生前的与死后的我们可以选择以其它肉身重返此世,「重新来过」,去会晤相同的人。关于死后的生活和宇宙更广大的实相方面,这是好莱坞最大胆的制作。令人屏气凝神,吃惊于其特殊效果,实在是一部杰出的电影。你一定没有看过这种片子!
二十二、我们在出生之前就创造了我们的实相?
亲爱的尼尔:
谢谢你以这样直接而易懂的方式来传递真理。你的著作真的是我生命中的福气。
我的问题是:
从你的对话中所接受的讯息,或由你的对话中推论,你认为我们一生中某些最重大的事情都是在我们此生之前就已创造的吗?我指的是使我们的人生有重大改变的里程碑。或者,你觉得我们只是在每件事情发生时创造它们的?
多谢你花时间来回答这些问题。一年前发生了我一生中非常痛苦的事,有时我仍在为它挣扎。
多谢你。
珍,于加州的磨坊谷
珍,你提出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下过,你的问题意味着有「时间」这么个东西。关于这方面,我请你重读《与神对话》第二册。当你重读过后,你将会对我以下要讲的话更为明白。
珍,一切都发生在同时。所以以最广义的意义来说,我们确实在此生前就在创造事件与经验,而又是一边走一边在创造。两者都是对的。珍,诀窍是生活在矛盾中。我知道在我们的世界中,在我们的结构中,我们不想要矛盾,但我的朋友,最终的实相中却充满了它们。至于一年前发生的痛苦经验,珍,去寻索它何时发生或为何发生恐怕是没什么帮助的。该问的不是这个经验何时被创造或为何被创造。真正的问题是:我要它怎么样?在跟它的关系中,我是谁?所以,珍,你是谁?在你跟你所经历的事情之关系中,你是谁?你选择自己是谁?珍,这才是问题,这是唯一重要的问题。
在回答这个问题中,珍,你会痊愈。
二十三、「知道了计划」是否会消除我们的经验?
亲爱的沃许先生:
为《与神对话》《第一册》谢谢你。我已经读了三遍,而每一遍都感动。知道神不是暴君,真是太好了。
在第一章中,神说,把「我们是谁」的记忆放下,以便去体验我们是谁。知道了真相,或把此真相向我们揭露,是否会改变或取消我们的经验?
那做灵性追求的人--就是那从绝对界域来到物质界域的人--何以似乎把一生花在对绝对的寻求上,而此处本是他们的来处?
你的任何回答我都将极为珍惜。祝永远走在阳光中,愿你的心中充满和平。
爱你的菲利浦,于田纳西州琼斯波露
亲爱的菲利浦:
你提出了两个非常深刻的问题。我恭喜你对《与神对话》的数据有这么深刻的探讨。让我们看看我能否找到得当的回答。
让我先从你的第一个问题开始。我的体验是,我们并未用我们的一生去寻求绝对。我的体验是,我们用我们的一生在寻求我们自己。我觉察到在我们内心深处,我们人人都渴望认知和体验我们真正是谁。一旦我们认知并体验到这个(这可能得用许多世),我们就会想要去创造我们真正是谁,并重新创造我们自己。「遗忘」是我们被赐予的礼物,以便我们可以体验另一种礼物--重新创造我们自己。如果我们已经知道了我们是什么,我们就不再能创造这样的自己。然而我们又「不可能不如此」。因此我们就做次好的。我们忘记我们是那样,因而在我们准备好之后,在下一个最高层次上去记得和再创造我们是那样。
回到你的第一个问题:没错,当更大的计划向你揭露时,你的经验会改变。凡是发生在你身上的事都会把你改变。事实上,这就是一切发生的事之所以发生的理由。但是,你的经验不会被「取消」。请记得,你正在创造一切你正在经验的事。你把每一刻和每一刻所包含的一切拉向你,用之为完美的工具,以完美的创造来创造你完美的自己。在你的创造中有完美,因此,你让自己去记得你所忘记的,非常好。而这经验发生的时刻,也无疑是完美的时刻。我无法告诉你究竟有多少的读者来信,说到《与神对话》交到他们手上正得其时,正得其法。我从不为此吃惊。
也请记得,《与神对话》中所披露的讯息一点也不会妨碍你的意志自由。你可以选择要不要相信这讯息。你可以完全决定你怎么看待这本书。这书对你的意义是你给予你自己的,因此,对你而言它是什么,完全由你创造。在人生的游戏中,你是裁判。
最近,一位新闻记者去采访一所裁判学校,他想搞清楚这些「穿蓝衣服的人」究竟在干什么。因为这些人在压力颇大的情况下必须做出难以评断的判决。他认为这足以写成一篇很好的特写。
记者先去访问一个生手裁判,他当裁判才一年,现在在做假期充电。记者问他说:「请告诉我,你怎么做你做的那些事的?诀窍在什么地方? 」
这生手裁判回答说:「简单,坏球我就说坏球,好球我就说好球。是什么我就说什么。」
那记者又去采访该校的一位老师,他当裁判已经好几年了。
「嗯,」这个略有年纪的人若有所思的说,「没这么干净利落。并非样样事都非黑即白。所以,对我来说嘛,如果看起来像坏球,我就说是坏球,如果看起来像好球,我就说是好球。我看是什么样就说是什么样。」
最后,记者又找到了校长,一个满邋遢的老头子,他蹲在本垒后面已有二十七年历史。
「哼,」这最老的裁判说,「在我说它们是什么之前,它们什么也不是。」
二十四、能加速开悟吗?
亲爱的沃许:
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加速开悟的过程,比如「攀岩捷径」之类,或运用人有能力的「我是」(I AM,神)之指令?
史蒂夫,于密执安州的萨林市
亲爱的史蒂夫:
以我所知,「加速」开悟过程最迅速的方法是开始认真想象什么是你自己最伟大的意象之最恢宏版本。那看起来是什么样子?你会怎么穿着?你会吃什么?你会去什么地方?你会跟谁去?你会做什么(和不做什么)?你会说什么话?
仔仔细细的去想。从你对自己最高的意象中回答这些问题,把答案写下来。如果必要,请很详细的写,并向自己解释。图像一旦描绘完成,就立即实践。穿哪些衣服,做哪些事。说哪些话。(这就是「我是」之指令涉入了!)不去思、不去言、不去行任何别的事。
一开始,可能看似骄肆,因为,请相信我,你对自己的意象是非常崇高的。你周围的人都会奇怪,不晓得你在搞什么鬼。但不用在意。忘了他们。他们不知道你是谁。可是要记得,如果你实践你的愿景,你周围的人会东倒西歪。你会觉得那些你原先以为最爱你的人离弃了你。甚至你的家人都会责备你。我记得,即使我只是改变饮食,都会遇到甚大的困难,可是那件事的本身其实是很容易的。我家人有一半在嘲弄我。真是很疯。你会以为我犯了什么滔天大罪,其实我只不过改变了我的饮食而已。但是,你得明白,我所选择的饮食激怒了他们,因为他们视之为对他们的批判!即使我根本没有这样做。
如果你遭受攻击,请记得,所有的攻击都是一种求救。你只要继续走你的路,做你的事,把你的意象提得越来越高,依此意象之指导而生活。跟所有的人分享你对自己的所知所觉,分享你自己的所行所是。跟你所触及的人分享你自己,分享你的新我,正如分享百万元的礼品一样。
你的人生将永不再相同。沉重感将离你而去。你将会走在开悟的快速道路上。
如果你仍然觉得你需要实用的工具,我建议你看《与神对话》第一册的《导读》(Guidebook to Book Ⅰ)。如果你从头到尾忠实的去做导读中的每个作业与练习,我想你就给自己提供了工具和作息,使《与神对话》中的智能在你的生活中发生作用--当然,这会加速你的开悟。
二十五、身在此世却不属此世
亲爱的尼尔:
我们如何能跟流行接触而又不失自己的中心,自己的平静之所?许多新闻都是为了刺激观众,以提高收视率。当然,「大众要看的新闻」永远是以死亡与暴力为首。所以我想要在新闻前与新闻后打坐。我确信那是一种内在的东西,一种过滤器,可以使我不至于陷入这些操纵人的技巧中。你的看法呢?
约翰,于新罕布什尔州的恩菲德
亲爱的约翰:
「身在此世却不属于它」向来就是挑战。你的打坐想法非常好。打坐,打坐,打坐。每天早上,每天晚上,每天午后,如果能,都打坐。打坐使你开向你的内在,而这是你的真相,是你的真理之所在。这会平衡你向外暴露而造成的后果--外面不是你的真相,而是关于你的谎言。要时时记得这个。外在于你的,是关于你的谎言。你最内在的经验之外的一切都是幻相。是捏造出来的。那是由大众意识创造出来的,你可以装成它那个样子,但它并非你是谁。
在我的世界里,我致力于控制来到我体系中的一切。不仅是食物,也包括意念与图像。或许后二者更为重要。因此,当我认为电影不再对我有营养时,我就不再看。如果我正在看,而感到它不再能营养我,我就离开。我站起来,走出去。我会为同样的原因而把一本书放下。我会为同样的原因而放掉某些意念。
当我感到特别「开」的时候,我不看报纸。这是我可以感觉到的。那是一种「开」的感觉。那是一种心情的--心理的--灵魂的赤裸。那种感觉真不错,那种感觉真好。就像赤身裸体一样。当我赤身裸体的时候,我几乎总是觉得好。赤身裸体觉得不好不舒服几乎少见:其实,我从不曾有这样的记忆。有许多人赤身裸体会感到不舒服,但是我不一样。那是很好的感觉,自由的感觉,但也是一种易于受伤的状态,需得小心的注意那些进入我的空间来的东西。因此,当我觉得我在「开」的时候,我甚至不让自己接近报纸。我会去找一本书(通常是我自己写的!)或听听某一首美妙的音乐。最好不过的,则是在这段时间任某种东西从身上飘走,而非流向我。我坐下来写。也许是给朋友写一封信。也许是写我的月讯。
所以,约翰,我的劝告是,在你发展出「拉上拉链」的能力之前不要去看报纸,不要看电视新闻,不要把自己暴露在这种能量之前,或任何负面的数据之前。「拉上拉链」是指在你的心灵命令之下,关起你的「灵场」,你的光环。为了「身在此世却不属此世」,我们有时必须这样做。
那是一种我们培养出来的技巧,一种能力。其实,我们大部分人很早就培养出来了。对许多人来说,最大的挑战是开向更高的界域、更温柔的能量和人生更纤细的微波。你的挑战则是在俗世中保护这些。因此,你应心存感谢。
二十六、为什么会有动物虐待?
亲爱的尼尔:
就可理解的范围而言,我可以理解对于人类的虐待与残忍,但是《与神对话》第一册却没有提到动物。我在这里天天看到和听到人类屠杀、残害和折磨动物的消息。大型的残杀则有屠宰场、养鸡场等等。动物是无辜的牺牲品。我不敢想象它们所承受的痛苦。这又是为了什么?恳请为我向神求问--并请求问我能帮点什么忙?
多谢。
萝瑞,于蒙大拿州的卡里斯波
亲爱的萝瑞:
宇宙中没有对与错。事物只是事物。我们对事物所贴的对错标签只是为了界定我们是谁。每一次我们用名称指事物时都是如此。不过,当某一社会中绝大部分的人称某一事物为错时,这社会就会认那事物本质上是错的--这样,就会产生问题。社会忘记了那是它所做的决定。换句话说,是社会制造的。由无中生有。你明白吗?大部分人无法承担这个层次的责任,所以他们装作是别人制造的。通常那就是神。神决定的。神这么说的。好啦,人不用负责了。他们只是在遵从神的命令而已。然而神并没有下命令,这一切都是人自选的。
说神下命令要人服从,是神话。
我在回答问题之前先做了这一小段说教,是因为免得去论断人如何对待动物。在大师的心中,没有论断。有的只是观察。大师观察,却永不论断。大师纯是观察。首先他观察行为,然后观察结果。大师只是让他的学生去经历其自己行为的结果,而不是去改变学生。如果学生体验负面结果的时间够长,他就会来见大师,说:「师父,我一直以做这种事来伤害自己。我如何才能不这样做以伤害自己?」
大师很少会以答案来响应,而总是以重复一遍学生的问题:「这是一个好问题,」他会说,「你如何才能不以这样做来伤害自己? 」
学生于是会找出他自己的答案,从自己的内心把它找到,也就是走向他自己的智慧。假如大师给他答案,学生所得到的将是知识。然而大师所想要的却是学生走向智慧。这两者是不一样。
如果我是大师,我也将以你的问题来回答你。我会说:「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你如何能有助于终止虐待动物?」因之你会去找你自己的答案,那适合你的,那于你而言为真的答案。
如果你经常问自己这个问题,如果你思索它,如果你去实践你所得的答案,你将会走到这一步。下久,你将得到那于你为真的答案。萝瑞,这是唯一有重要性的答案。事实上,这是唯一的答案。
萝瑞,不仅你的问题和有关动物虐待的问题是如此,任何人所问过的任何问题皆如此。不幸的是,对生命中的一切神秘之事我们太急于知道答案了。我们不要等。我们不肯自己思索答案。我们更不肯为结果负责。因此我们向别人去寻求答案。我特别强调「别人」两字,是因为我们认为这些「别人」是「那有答案的人」--所以,他们的名字值得特别强调,不是吗?
在宗教和最高真理方面,我们这种态度最一致、最彻底。我们不肯以自己的经验为工具来找出我们自己最高的真理,却任凭他人告诉我们真理是什么。我们不仅是任许,而且是要求。我们把他们披上长袍,对他们上香,低声下气的说话,然后恳求他们告诉我们什么是什么。然后,我们会做一件极为特殊的事:如果我们同意穿长袍的人所说的话,我们就把他们奉为圣人,咬文嚼字的遵从他们的教诲(不论对我们有效或无效)。如果我们不同意他们的教诲,我们就称他们为渎神者,我们会严厉的谴责他们(甚至会残杀他们)。如此,我们还是去做我们想要去做的--只不过避免自己去负责任。
没错,人对动物做着一些可怕的事。(人也对人类如此,不过,正如你所说的,这是另一回事。)请神解释何以如此,就如请神解释宇宙的源起与结构。两个问题都同样复杂。再者,神会是第一个向你这样指示的「人」:解释是不重要的。唯一重要的讨论是:你如何可以帮忙。我的回答是:做你想去做的。
可供选择的方法无以数计:你可以有成打的方式让你的意见被人听到,影响情势,使他人的行为发生改变或中止。但要记得一点:你的成功或失败不应以你将此行为做了何种程度的终止为衡量标准:永不可如此。在你能说能做的都说了和做了之后,你仍可能没有阻止任何事情。所以重点不在阻止的行为。重点是在清楚的宣示你是谁。这才是满足的所在之处。这才是胜利的所在之处。这就是活着的全部意义;是你去做你所做的事,有你所有的东西之全部意义。
这就是做任何事情的唯一原因。
记得这一点。
二十七、我想改变我的行为,却似乎做不到!
亲爱的尼尔:
我有点麻烦,很想知道你能不能帮助我。坦白的说,是我性格方面的问题。我似乎总让人人起毛,让别人气结,对日常的事十分不耐。总的说一句,我是个很难搞的家伙。
可是让人吃惊的是,读了你的书后,情形非但没有好转,反而更坏。我的意思是说,我一向是个急性子,常常跟人家搞不好。在我读了《与神对话》第一册之后,我认定自己得去改变了,明白这不足我想要的自己。我甚至宣布绝不再对别人和他们的需求做不通情理的反应--可是我却立刻又重蹈覆辙,而且变本加利!我似乎无法阻止这种损人不利己的行为!
我知道,在我的内心深处我是一个人人都会爱的人--而不论你相不相信,还真的有人爱我。但是,虽然我感觉到我的人生中有些爱,却也觉得实际上没有人喜欢我。这是不一样的。我知道,除非在我最亲密的圈子里的、除非是知道我真正是谁的人,否则就不会喜欢我。而就如我已说过的,我似乎比以前更无能改变我那不讨人喜欢的行为。
你能帮我吗?我觉得读你的书给了我很大的洞察,可是当我要实行时,又变得牛头不对马嘴。
尼克,于密苏里州的坎萨斯市
亲爱的尼克:
谢谢你那么坦白。观察自己,坦诚的评估正在做的事,需要勇气与力量。这不是一个小小的起步,而是一大步(是许多人从没有做过的),我赞美你。
首先,我得告诉你的是,我一点也不吃惊事情在变得更好以前会先变得更坏。《与神对话》告诉我们,在你宣布你自己是什么、做什么或有什么的一刻,一切与之不似的东西都会汇聚于此。这是因为「如果没有你所不是的,则你所是的就不是」。(尼克,如果你还未能掌握此言的意义,请再去读读这一句。)
如果没有冷,热即不是热。如果没有上,下即不是下。如果没有短,长就不存在,也不可能被人经验到。因此,宇宙总让你去经历那你所不是的,以便创造一个脉络,让你可以在其中恢恢宏宏的去体验你所是的。
脱出困境有途可循。我可以送给你一个六字真言,可以让你在下一刻重新创造你关于自己最伟大的意象之最恢宏版本。这些字会激起我说的所谓「脉络再造」。换句话说。它会创造一个新的脉络,使你可以把你现在的经验(不论是什么)放在其中,并创造你的下一步行为。这六字真言就是:「爱现在怎么做?」
如果每当生活中发生任何事情,你就暂停五秒钟,问自己这个问题,你就可以创造一个新的脉络,让你在其中重新考虑你的反应。当你对事物的反应变为你对此问题的反应,你的行为就会改变。这也许并非每一次,甚至也并非第一次就可以成功。但是,不用很长的时期,你(和他人)就会观察到你的行为有了真正的改变。
记得要感谢每一个时刻,以及每个时刻为你所带来的一切--尤其是当它为你带来艰困的时候。如果世界给你输入的数据包含着一些平常会让你不耐、起毛、损人不利已的事,你就感谢这个时刻。要看出它给你的机会。要看出那礼物。并把它不只变为对自己的礼物,也变为对他人的。因为他们因新的你得到了恩宠。
二十八、相对法则的解释
亲爱的尼尔:
《与神对话导读》(The CWG Guidebook)第55页上说:「当你宣称你是什么的一刻,一切与之不似的东西都会来到你的生活中。」这可是一种测试?
在月讯第18期中,你说:「你称自己为什么,你就为自己召唤什么。」然而你又说,你想要是什么,你就称自己为什么。
如果我说:「我是爱,我是健康,我是富裕。」那么,依你的说法,我是否得预料与之相反的或不相似的事物会发生?我胡涂了。我称自己为我想要的那些东西,因为我已经经历过那些与它们「不相似」的东西了。那为什么「相反的」会出现或发生?
珍妮,于加州西埃拉马德利
珍妮,因为如果没有你所不是的,你所是的就不是,这正是我在前一封信中对尼克所解释的宇宙律。只要你仍存在于「相对界域」(相对于绝对界域而言)中,则除非你所处的环境含有你所不是之物,你就不能体验你所是。
比如,珍妮,除非有我们所谓的「矮」存在,你就无法体验「高」是什么。如果没有「矮」,「高」就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它可以是一个概念,但不可能是经验。如果没有「上」,就不会有「下」。(这种情况是航天员真正经验到的!)如果没有我们所称的「坏」的东西,则「好」只能是想象。我们无法经验到「好」。因此,严格说来,在最高的意义上,没有「坏」这个东西,因为即使于你来说是「坏」的,也于你是「好」的.。这是所有的大师都知道的秘密。这是何以所有的大师们都奉行一个律令:不论断,不谴责。
当你明白所谓的「坏」经验和「坏」结果之所以出现在你的生活中,是为了让你可以体验你真正是谁时,你很快就不会再对它们耿耿于怀。当某种「坏」事发生,你不会前思后想。即使你对它的第一个念头也和以前不一样了。你不会诅咒、谴责,却实际上会感谢,以一种升华的态度感谢。这是说,你看到更大计划的展现,看到所发生之事的更广泛意涵,因而对这一切正在发生的事产生立即的感谢。
这种感恩之情发生于我所称为的「脉络再造」(recontextualization)的奇妙过程中。当我们在一种新的脉络中去看事物时,我们会对原先可能诅咒的事物变得感谢。这是奇迹。你对某一事物的看法改变了,因此你对它的经验也改变了。你外在的事物并未改变。你生活的环境和条件可能和原先完全一样。但你对它们的体验却完全不同了。而当你对它们的体验改变,当你称它们为别的东西(礼物、恩赐,而非诅咒),你外在的环境和条件也会跟着改变--这是大奥秘。因为,外在的改变是跟在你内在改变之后发生的,而非之前。这叫作「由里向外生活」。
所以,珍妮,祝福、祝福、再祝福你的敌人吧!为迫害你们的人祈祷。因为神在《与神对话》第二册中所说的话是对的:「除了天使以外,我没有送给过你们别的。」而当你的生活看似分崩离析时,它可能正在凝聚--生平第一次凝聚。
二十九、命令宇宙
亲爱的尼尔:
谢谢你写了《与神对话》第一册。在五十二岁之年,我仍在为我的梦而追求!不喜欢放弃。我应该这样吗?在「要」(wanting)之中有负面的吗?
爱你的。
莱丽叶,于德州奥斯汀
亲爱的朱丽叶:
「要」什么不是好事,因为它制造了「没有」(not having)你所选择之物的经验。让我解释一下。你的每一思、每一言、每一行,都是有创造力的,所以如果你有「要」某物之念,你就会在你的经验中制造出此念。这是说,此念真会在你的现实生活中现形。因此,如果你想「要」什么东西,则你就会经验到它:就是「缺」它的经验!反过来说,如果你想「有」某某东西,则你就会经验你有那东西。你明白吗?语言文字是非常重要的。意念是有创造性的。这就是为什么我总是说「我选择」如何如何,而不说「我要」。「选择」是更为有力的表述。它是指示性的,它会召来。
有些人很难接受这一点,因为那好像是对神发令。然而这正是神邀请我们做的。站在生命的盛宴之前选择吧!发出你的命令。告诉宇宙你选的是什么。表明你的喜好。命令神,要他给你所想的。
这听起来似乎是亵渎,我知追。「我们该要求神吗?」然而,我说的不是「要求」(demand),我说的是「命令」(command)。只有当你自己是神,你才能明白这一点。因为诸神命令,等而下之的存在体才要求。你没有要求,只有命令。命令宇宙。发号施令吧!宇宙放在那儿就是为了让你去这样做的。它--整个的宇宙--当作工具给予你,以便你可以再创造你下一个关于自己最伟大的意象之最恢宏版本。
所以,茱丽叶,不要「要」。因为,如果你说你「要」某某东西,你就会发现你真的就「缺」它。宁可「选择」。命令。召唤。什么是最好的方式让你可以召来你所选择的下一个实相?做感恩祷告,感谢它已经给予了你。这印证了此言的真实性:「即使在你求以前,我就已经答应了。」
《与神对话》三部曲中,还有许多地方说到以感恩做为创造的工具。是感恩,而非骄傲。重新去看看这方面的数据,对你会有用的。
三十、我如何可让奇迹发生?
亲爱的尼尔:
我大概算是孤高的人,只求神的帮助,而不求人的。我聪明,强壮,有见识,跟神有很好的关系。而这从我很幼年的时候就很自然。
《与神对话》第一册只不过证实了我早巳知道的真理——在我读这书之前甚久就知道了的。我曾一再试着直接从神那里接受讯息,但到目前为止尚没有成为事实。
你可以给我什么建议呢?我真的需要你的帮助!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从内心里觉得我所需做的是向神求它。但我的一切努力都失败了,可是我求取成功的意志却没有丧失。我如何可以让我那最渴望的事在我的生活实相中发生?
约翰
亲爱的约翰:
从宇宙中接受任何东西最快的方法,就是把它给予别人。关于这个议题,《与神对话》中所提供的诀窍就是「做泉源」。以此三字,神告诉了我们生活中发生奇迹的公式,使得无法用其它方式在生活中发生的奇迹得以发生。
你那么多年来渴望生活中发生奇迹却没有发生,其原因我猜可能是在你内心深处,你觉得你不配接受奇迹,或者你根本不相信它会发生。因此,它就下可能实现。许多人——我甚至认为大部分的人——都有这样的想法,也因而大部分生活中就真的未曾发生奇迹。而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神的这些行为被人称为奇迹,因为在人类的生活中发生得如此之少。但这并不是神给的恩宠少,而是由于人开敞的接受这恩宠是如此之少。然而,由于人未能找到易于接受神恩与神迹的方式,神便设计了第二道计划,这计划,如果你愿意,或可称之为「落回」(fall back)。依此计画,我们所有的人,甚至那些不能接受神之奇迹的人,都可藉由此而获得同样赐予了他人的奇迹。
因此,你必须做的只是这样:我不知道你向神所求的是什么,但不论是什么,你都要去找一个目前有此需求的人,自己先去为此人做此奇迹的泉源。于是你会发现,从你流出的东西会给予你。因为凡你给予他人的,就会给予你。持续的做此事。不要止于一人。找出四五六七八九个要你自己想要之物的人,非常非常想要的人,并找出方法来给予他们。
凡你给予别人的也会给予你——还有另一个原因,而且是最重要的原因,是《与神对话》中的最高真理,那就是:我们只有一个。因此,以善意将你想接受的给予出去,它也就会给予你,因为除你自己以外没有别人。
给予他人何以会在你自己的生活中产生同样的结果,还有非常扎实的形而上原理及原因。你所未曾经验的是我所谓的「有」。你身体里的每个细胞都否认你已经有了你希望接受到的东西。然而,当你把想要的东西给予同样渴望的人时,就在此一刻,你体验到你有了它。你身体的细胞唯一需要的讯息就是这个,以便在你生活中以实质的形态呈现你所寻求的事物。相信我,真的是这么发生的!
你未能经历到你希望有的事物之另一原因,跟《与神对话》中与此有关的观念有关,即「凡我们要的,就不可能有」。神永不会给我们我们要的,因为「要」某某东西这行为的本身就会把它推开。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要」某一事物,就是向宇宙宣布你现在没有它。当然,这跟最高层次的实现是相反的。
三十一、什么都不要「要」,因为你「要」的会让你「缺」
亲爱的尼尔:
《与神对话》很棒。不过,只有一小点让我有点难解。你说,「要」反映了「缺」,而这正是宇宙会给你的。后来(原书49页,中译本第80页)你让神说:「我要你所要的。」这意谓着神要我们缺乏我们所要的。你的语意学的精准,意谓了神或宇宙的心态是「咬文嚼字的基本教义派」。可是宇宙性的心灵一定能懂语文背后的意义才对。所能「呈现」的一定比此更多。请阐释一下「呈现新实相」的问题。
阿尔荻,于加州旧全山
亲爱的阿尔荻:
你说的那两件事--「要」反映了「缺」和神说「我要你所要的」--之间并没有冲突。事实上,神的话也是说「神缺你所缺的」。或者,换个方式说,你在有的经验就是神在有的经验。为什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
很简单。你与神是一体。凡你所经验的,没有不是神经验的。反过来说,神正在有的许多经验却不是你正在有的。事实上,你在有,因为你是神的部分;只是你未觉察。你的觉察是有限的。神却不是。
当你说「我要」某某东西时,就是对宇宙表明你现在没有那个东西。因为如果你有,你就不会要。而「没有」之表明是强有力的。事实上,它是创造性的。其实,你的思、言、行都是有创造力的。神的那句话--「我要你所要的」--也是有创造力的。神此话的意思等于是说:「我创造你所创造的。」而这是十分真切的。因此,阿尔荻,什么都不要「要」。而宁把每一种欲望都以感谢之词呈现,比如:「感谢你,神啊,现在给了我这个。」
你知道我所听过的最有力量的祷词是什么吗?只是一句话。一定要记得,就是:「神啊,谢谢你,帮助我明白这个问题已经为我解决了。」
以后,当你日趋精纯,你会慢慢不再去渴望你现在所没有的任何事物。这表示,你开始明白,你目前所有的就是恰好的。这是一种非常高的领会,也是非常有用的领会。它使得我们随时随地都感到幸福快乐。这是真正的炉火纯青。请记得,阿尔荻,你所抗拒的就会坚持,因此,对你现在所有的抱着感恩,而对生活中任何「美好」的事物--不论它们在你整个的经验中占的比例多大--都更加珍惜。因为凡你所珍惜的,你就把它扩充:因为凡是被珍惜的,就会增加。
三十二、自此以后你可不向任何人求任何东西了!
亲爱的沃许:
你从神那里得到启示说,我们有神力可以把任何我们想要的东西变现到现实中来;可是为了出版月讯,你还是得要求——也就是需要——读者出钱。我觉得十分有趣。
我这样说对吗?你是从「要」或「缺」的立场走到这一步吗?你是仍不相信你有那神力来把出版费变现出来?还是你认为要读者捐钱是你变现的方式?对我来说,那可以从「无有之乡」(nowhere)把「东西」带到「此时此地」(now-here)的信念与认知,已经变成了开发基金财源(读者)的办法了。
无意批评。只是观察。真心祝好。
萝娜,于加拿大
亲爱的萝娜:
求读者捐助当然是一个变现的办法!不然又是什么呢?我们人人都是创造者,而有足够的东西供人人之用。在这种情况下,你认为我们不该要求别人把盐从桌子的那一端传到这一端吗?如果吃饭吃到一半,我想要多一点盐,而我看到盐罐在桌子的另一端,那么,我站起来,走过去拿盐和我请别人把盐递过来有区别吗?当别人递给我,我就找到了把它拿过来的方式。我把它变现到我面前来了!原先它在桌子的另一端,现在在我面前上这并不比另一种方式不合法。
你真的认为《与神对话》的教诲就是要我们此后终生都不要向人要任何东西吗?如果是如此,那么我们必须再做更清楚的解释。要求某种东西,并非表示你「需要」它。它仅表示你现在选择要有它。这有甚大的不同。
每个月,我们把好几百份的月讯免费送给那些出不起钱的读者。他们只要要求做奖助订户,我们就邮递过去。没错,这样做需要钱。没错,我们时常要求宇宙藉由读者捐献的方式把这个钱带给我们。没错,萝娜,如果你给我们六块美金,我们会很高兴的接受。萝娜,每一份奖助月讯所花的钱要远远超出这六块钱,但我们选择这个数目,是因为我们知道六万元左右就可支付我们的债务,因此我们请每位读者捐六块钱。许多读者把这钱给我们,我们非常感谢你们愿意跟我们一同缔造这奇迹!这不是丰富宇宙的一种纯粹的变现吗?你可以确信它是。
三十三、如何「留在灵性之路」上?
亲爱的尼尔:
我发现我「飘离」我的灵性之路了。有什么建议吗?
黛比,于麻萨诸塞州麦德福
亲爱的黛比:
对于这个问题,《与神对话》说得非常直接。「如何留在灵性之路上」,或如何在此生经验我们所渴望的任何事物,神的指示是「你为自己选择什么,就给予他人什么」。黛比,这样做之所以有效,是因为除你之外没有别人。因此你给别人什么,就是你给自己什么。你可能认为这说不通。但请试试看。你不久就会发现那是一种「奇迹方式」。这就是为什么所有的大师都以大同小异的言词教我们「你希望别人怎么对你,你就怎么对别人」。
所以黛比,我的建议很简单,你想不从「灵性之路」飘开吗?那么,就让别的某个人不要从灵性之路飘开!当你把这灵性「稳定」之礼送给他人,你就会发现你在内心找到了它。
伟大的秘密就在这里:凡你没有的,你不能给出去。凡你选择给出去的,你就有很多。宇宙永远支持慷慨。
三十四、当你破产,做信仰之跃
亲爱的沃许:
当你说到基金会有六万元的债务,并请我们收到月讯的人各捐六元时,我立刻想到去年我就是奖助读者之一。在写此信时,我仍旧在「经济挑战」中,也仍旧在信赖那「那完美的计划」,而最重要的,是相信沃许先生建议的有力祷词:「神,感谢你让我记得你已帮我解决了这个问题。」
这个祷词一再证明有效。不过,在写此信之际,我名下的财产却只有一百美元,而我的收入状况三十个月来都并未改善,进帐是零元。(显然这是我自己所创造的,像个非营利组织。)很显然我虽已把《与神对话》读了三遍,但我在保持并传授其中的讯息方面仍有困难。为此,我想买一本《与神对话第一册导读》,然而十三块美金却无法列在我的预算之内。
现在,基金会需要读者助一臂之力,我想想这也是当务之急。如果用十二点九五元我买一本导读,基金会可得到利润四点九毛五,这样,我再加一点零五元,就等于捐给基金会六美元了,而我也得到了很想要的导读!当然,这样我就只剩下八十五元。但那又怎样呢?问题已经为我解决了。
我希望这有点用。我相信上千上万的人会捐款;因为你,尼尔,你的妻子南希和所有与「再创造基金会」有关的人都给了我们这些人太多了。
杰夫,于爱达荷州格林吉维尔
亲爱的杰夫:
你的信让我感念。这样的响应正是我与南希和「再创造基金会」所有的人所深深感谢的。多谢你。不过我想告诉你,你的信让我在心中起了一点小小的恐惧。我不喜欢恐惧,但是当它来的时候,最好的办法是让它透明。
我的恐惧是,当别的人看到了你的信时,我会像其它组织的募款者一样,被指控要人人做「信仰之跃」,相信「神会供应」,因而不管有钱没钱,把钱拿来。
有些人会认为我这种行径满烂的,我心里有某部分也会有同样的看法。这就是我从来不会说:「有钱没钱送钱来,神会供应一切。」这永远不会是我的请求,永远不会是我说的话。如果我们需要六块美金应急,我们期望的则是那付得起的人,而且是无割舍之痛的人。
我这样说绝不表示《与神对话》中的讯息是不正确的。只要我们真的相信神会供应,神就会供应。到最后一切都没问题:而当我们不带预期的走过一生,我们所过的就是真正的神圣生活,免于失望和灰心,不会去要求任何东西,以为没有它我们就过不了--事实上,就以我们是谁,我们是什么而言,什么都不要,我们仍旧过得了。
这是一个很深的话题,我不想在这里长篇大论。我这里要清楚表明的是,我不要任何人觉得他们必须用捐钱给我们的方式来证明他们相信并接受《与神对话》中的讯息。以我看,宗教组织和灵修组织把自己搞砸正是在这个地方:这是我切切以为不可的。
虽然如此,我还是要告诉你,你透明、开敞和诚挚的沟通,你的信念,你的善意与好心,将在我心中永远留为把原则化为行动的范例。我今晚特别用了一些时间向神默祷,求她温柔的照顾你的处境,能做什么便做什么来回应你的信念。所以,期待小小的奇迹吧!
三十五、需要更多的钱吗?伸手抓吧!
亲爱的尼尔:
我是如此的兴奋,以致不知如何写起!
首先最重要的是,我要感谢你有勇气出版你与神的对话,感谢神用那么易懂的语言跟你说话。我正在一读再读第一册和第二册,而现在正准备以「导读」为助来研习第一册。
昨天晚上我研习「导读」中的第十一章《赚钱游戏》(The Money Game)。我年已七十一,每月从「社会保险」领取三百七十八元。我跟女儿、她十四岁的儿子和五岁的女儿同住。我女儿竭尽所能的「赚钱养家」。但或许由于以前对钱的习惯想法,我那十几岁的孙子总是觉得「钱不够用」,他的情况比我们家中的其它人都严重。
在我读完那一章之后,我打开钱包看看,里面有八块钱,于是我给了他五块。然而今天上午,我到店铺去取水(我们水龙头的水是不能喝的),通常我都是在店铺外面的饮水机中取水。可是今天,店外在油漆,饮水机被盖了起来。因此我到店里面。在内华达州这里,处处都有桥牌机--包括超市--我决心玩四个两角半的--结果我得了加倍。
旁边的是座检两点桥牌机。我不喜欢这种机器,几乎没有试过。但有某种力量拉我到这机器前面。我放进五枚两角半的硬币,结果转中四个两点,它给了我两百五十元!
当我继续前行,往眼科医生那里去时,我原以为我要付上两次治疗的五十元;到了那里却得知我去年十月就已付过了!
当我从家中出来时,我跟女儿都没有钱可还四十元的仓储费,也没有钱可买食物,这情况要到下个星期五才能好转。可是当我回家时,我给了她一百元,于是我们就一同去缴仓储费(由于火灾,我们的家具存在那里几个月--这是另一番故事)。我们到银行存款,当我在签支票时,有人给了我女儿三张免费电影票,因为停车场正在举办促销。而当我们到达仓库,她要付的却不是四十元,而只需付十三元。神真的满有幽默感的--他笑了一整天,说: 「看吧,看吧!」
真的,神,你真的做了--真的一直够用!我知道这还只是开始,我必须不断的检讨我的思、言、行,一直到往日的意念完全被那对我们最好的意念所取代。
现在我有一个问题想请教你。二十多年来,我认为我都过着充实、活跃而健康的生活,而且这情况会继续,至少到我一百二十五岁。因此目前我还很年轻。不过,如果我们有能力可以永远活下去,并选择如此,地球不会人口过剩吗?如果会,我们应怎么做?我们的科学家会找出办法,让我们生活在海上或其它星球上吗?
祝福你,尼尔,为你所做的一切感谢你。我有一种感觉,觉得第一百只猴子不远了。
爱你。
乔伊斯,于内华达州韩德森市
我亲爱的、亲爱的乔伊斯:
我很久很久没有接到像你这样让我鼓舞的信了。我很兴奋于你发现这个原则生效,而神用以向你证明的速度则让我吃惊得喘不过气来。
敬覆你的问题:宇宙中有足够的空间让所有的人择选永远活下去(其实我们人人都「永远活下去」,但我知道你问话的本意)。下过,如果人人都选择留下来,这地球确实会变得人口过剩。所以,答案是我们必须找到另外一些地方居住;而在未找到之前,在未能发展出前往哪里居住的方法之前,地球人口不应扩充,免得超出地球的承载能力。
科学家终将会找出方法让我们可以到宇宙的其它处所,但目前,我们最好是善待我们的资源;这是我们目前所未能尽力的。我的朋友、演员兼环保运动分子丹尼·魏佛创立了「生态经济」〔Ecolonmics,这是丹尼斯自造的一个字,把生态(ecology)与经济(economics)结合在一起,用以描述一种新的观点,以看待我们这时代的生态挑战与经济挑战〕研究所,对这方面有许多的资料。你可以和他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