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吸引定律的秘密

_4 紫雨(现代)
  二来出于好奇,也凑上一脚去当旁听。路上发生车祸,围观的人为了一大圈,你也去凑热闹,驻足观看。外境发生什么,你就被动地接受什么。你以为没什么影响,没什么关系,但是你在每一次的参与中,都
  牵动了情绪。而只要你牵动了情绪,这就表示你启动了宇宙能量的循环。强烈的情绪表示你启动了大的能量循环,微弱的情绪表示你启动了小的能量循环。没有情绪表示你没有启动任何能量循环。当你被动地被外境牵著鼻子走,被外境随便转移你的意识焦点与牵动情绪,你就是在默许创造。反之则是自主创造。
  当你有意识地选择你所想的,你所聚焦的,则你就是一个自主创造者。你创造一切你想要的经验,没有意外。你是一个顺心自主,心想事成的魔法师,你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能够作主。你会得到你所要的,而避开一切你所不要的。
  当你总是被动地任由外在的世界牵动你的思绪,无意识地想东想西,则你就是一个默许创造者。你创造你要的经验,你也创造你所不要的经验,人生显得很随机起伏。你要的经验有一些,你不要的经验也有一些,而你对这一切似乎无可奈何,束手无策,毫无办法。
  为什么大部分的人都无意识地聚焦?为什么大部分的人都是默许创造者?为什么大部分的人都会胡思乱想?
  因为,从你诞生到地球的第一天开始,没有人告诉你:聚焦很重要,你创造你自己的实相,通过聚焦。
  相反的,你外在的世界与环境,不断灌输你物质表象所归纳出来的原理,比如说某某人得到这种遭遇,是因为他做了些什么。
  比如这个人成功了,因为他做过了些什么;这个人失败了,因为他做过了些什么。
  世人有一个背离真相极远的想法,那就是“发生是行动促成的结果”,所以他们著眼于外在的、表象的、可见的、有形的原因,而完全地忽略了聚焦这内在的、本质的、不可见的、无形的决定性作用。
  既然想法对发生不重要,只有行动才重要,人们就会把注意力都分配到外面去,而很少分配到里面来。
  有没有听过一些人这样说?“我不知道为什么最近情绪总是很沮丧,但是不知道为什么?”
  很多人都常常情绪低潮,而且是低潮得自己都莫名其妙。
  你觉得他们的低潮是没有原因的吗?是凭空而来的吗?还是他们想了一些负面消极的想法,而逐渐累积产生的?
  人们已经习惯把两只眼睛看外面,而忘了留一只眼睛看自己、看里面。他们对外在发生的东西明察秋毫,但是对内在发生的却视若无睹。
  这些想法,每一个想法,当它们升起来的时候都会引发对等的情绪与感觉。
  一开始的时候细若游丝,没有训练过内观的人不会觉察,因为他们的观察力太粗,而且只观察外面而不观察里面。
  如果这个时候你没有转念的话,在吸引定律之下这些念头会吸引同频同质的念头,变得更强大。
  同样的,这些念头所引发的情绪与感觉也相应对等地变得更强烈。如果你还是没有察觉这个过程,你就会开始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兴奋或低潮的情绪(视乎你意念投注的方向与你所要的是否调和一致而定。如果是调和的话就是正面的情绪;如果不调和的话,就是负面的情绪)。
  你不了解这股情绪是如何产生的?是什么时候产生的?但这并不重要,因为它一样是有力量的!兴奋的情绪会让你一整天做什么事情都很带劲,低潮的情绪会让你一整天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劲!情绪酝酿的过程对你而言可能是隐晦的,但是它所集结起来的作用力量却是十分明显的!
  一开始的时候是意念,然后同频同质的意念会集结在一起形成意念丛,当意念丛再继续集结下去变得更浓稠密集,当它跨过某个临界点的时候,它将会一跃而起,以物质的形式显化出来!
  这个时候它就是活生生的,有形的,也往往在这个时候人们才开始注意到这股力量的存在。
  其实这股力量早在你的情绪酝酿集结的时候已经存在了,只是迟钝的人们往往非要等到它显化成物质形式的时候不可,才开始真正的意识到它的存在。
  敏感的人会在起心动念的那一个当下马上转念;迟钝一点的会在情绪开始变得明显的时候转念;但是大部分的人,是如此之迟钝,以至于非得等到显化成形时,才不得不正视它的存在,而改变自己的想法。当然也有一些人,即使事实已经摆在眼前了,依然不肯改变自己想法的,也大有人在。
  当事实摆在眼前的时候,你想要改变原有的想法,相对于物质显化之前来说是更难的,因为已经显化为物质的东西,相较于尚未显化的东西,更容易占据你的注意力!
  显化的渐进过程
  当你看到一则新闻,报道最近你家的邻里已经有好几家被爆窃。一开始的时候你只是产生轻微的不安,后来你遇到你的邻居,他告诉你他正是爆窃的受害者之一。他告诉你他被偷走了什么东西、他家凌乱的画面、他们的心情如何的恐惧。
  于是这个时候你的不安进一步升级,回家的时候你又跟家人讨论了这件事,担心忧虑的情绪开始弥漫整个家庭。于是你加固了门锁,希望这样有助于你把盗贼拒之门外。
  后来你又在电视机上看到关于爆窃率的提高,以及受害者的现身说法,接受访谈??这一路下来你不安的、恐惧的情绪不断地在升级。
  其实这些负面情绪正在反映给你知道:你聚焦的方向不对了,你聚焦在你不要的东西了,回头是岸吧!但是你不懂情绪导航的意义,所以你继续往这个方向这样注意这样想。
  过了半个月,你的家也被爆窃了??然后你会说,治安果真是越来越差了!本来发生在电视荧幕上的画面,终于也发生到你家里来了。
  只是有一件事情你不知道的就是:从你一开始去注意你不要的事件的新闻时,你所产生的不安情绪已经提醒你:这样想不对了!转念一想吧!
  但是你没有去留意,反而加倍关注这些你不要的事件的相关消息,并且跟人谈论。为什么发生的是你?为什么不是别人?其实都是你自己吸引回来的!
  你的注意就是你的邀请!任何未经邀请的,都无法擅自闯进。
  你不是在创造就是在损耗
  在每一个当下,当你的念头牵动情绪,你就启动了能量的循环。如果你不是把能量用在创造,你就是把能量用在损耗。当你能量调和的时候,感觉很好的时候,你就是在创造。当你能量对撞的时候,感觉不佳的时候,你就是在损耗。你会发现,当你能量调好,即使工作一整天你也不会累。就好象
  如果你曾经参加过你很喜欢的生活营,即使三天两夜你没有怎么睡觉,你的兴奋度还是会让你感觉到精神很好。当你聚焦在自己要的东西,完全忘掉烦恼,宇宙源能就能够源源不绝地倾灌你、流经你,你就会觉得很亢奋,不知疲累。
  相反的,当你能量失调,也就是在两个互相对抗的想法阵营中来回聚焦,你就会引发强烈的能量对撞。这种对撞会让你很疲倦,即使你呆坐一整天,什么事情也没有干,体力完好,你会觉得比下田耕种了一整天还要累。
  体力劳动所引起的疲惫是很快修复的,而且白天越累,胃口就越好,晚上越好睡。但是能量对撞所引起的疲劳却会渐进积累,如果你没有去释放它的话,你会一天比一天更累,而且白天越累,晚上就越难入睡,睡也睡不好,睡醒了感觉好像没有睡,永远感觉不够睡。
  宇宙源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但是如果你把它用在创造,就会经验越来越好,如果你把它用在损耗,你会觉得感觉越来越糟。任何人都有潜能成为伟大的创造者,一个人的平庸不是来自能力的浅薄,而是来自能量的损耗。
  如何发生与为何发生
  一切的物质表象,其根源都来自于物质底层的振动能量。换句话说,没有平白无故发生的东西,事出必有因。
  基于人们只是从有形的视角去解释现象,所以他们常常把“如何发生”与“为何发生”混为一谈。
  比如说,今天你过马路的时候,心神不宁,所以没有看左看右之后才过。你心里一边在想著你顾虑的事,身体却处在交通繁忙的街道,眼神茫然而空洞地看著来来往往的人潮与车辆。
  突然不知怎的,心里一股力量推了你一把,告诉你说似乎没有车了,可以过马路了。因为你处在心神恍惚的状态,所以你也没有回过神来,有意识地检查一遍才举步。
  相反的,你举脚就踏了出去,突然一辆急奔而至的轿车发出紧急的响笛声,突然把你惊醒,于是你马上回过神来,但是一切已经太迟了,已经来不及了!你的思想在这千钧一发的当儿,想要把你挪移到安全的地方,但是你的身体却跟不上思想的脚步(我们的身体怎么可能跟得上思想的脚步呢?一个念头的闪动可能只需要千分之一秒就完成了,身体要回应却需要几秒钟),结果被撞上了!
  于是你不省人事,被送到了医院。幸亏你大难不死,活了过来。
  事后人们问你:“为什么你会被车撞到的?”或者“为什么你会发生车祸的?”
  你的答案很可能跟所有人一样:“因为我过马路的时候不小心,以为没有车,所以就踏了出去。怎么知道,突然一辆车急奔而来,我闪避不及,结果被撞倒了。”
  这种回答方式看起来好像很正常,也很正确,好像没有什么值得进一步深入追究的地方。当事人这么说,难道还有假吗?还有什么值得追问下去的?
  但是有趣的是,如果你尝试换一个问句,你会得到的答案,却是一模一样的。
  比如我们这样问:“车祸是怎么样发生的?”或者“你是怎样被撞到的?”
  你的答案将会是一模一样,原套照搬的:“因为我过马路的时候不小心,以为没有车,所以就踏了出去。怎么知道,突然一辆车急奔而来,我闪避不及,结果被撞倒了。”
  我们都知道,“为什么”英文是Why,“怎么样”英文是How, 这是两个不同的问句。“为什么”问的往往是起因、根源性的问题,而“怎么样”问的往往是途径、过程性的问题。
  区分这两个问句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你会开始学会如何分辨,如何发生,与为何发生,其实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命题。
  为了让你更明显地看出其中的差异,我们这里举一个实例:
  “为何清朝会灭亡?”
  “清朝是如何灭亡的?”
  要回答第一个问题,你需要对各种因素作出分析。这些因素有些是明显而有形的,有些是隐晦而无形的。但不管是有形还是无形的,这些因素都是导致清朝覆灭的起因与根源性的动力。
  但是要回答第二个问题,就需要描述清朝的内忧外患,如何让它日渐没落,期间发生了什么事,导致国立日衰,民怨日起。在不同的阶段,都发生了些什么事,逐步推波助澜,以至于到最后被孙中山所推翻。
  如何发生与为何发生,看起来好像一样,其实是不同的。如何发生解答的是过程,为何发生解答的是原因。
  所以如果人们问你,“你为什么会被车撞上的?”和问你“你是怎么样被车撞上的?”,你的答案都是一样的话,那就表示,你跟绝大部分的人都一样,把现象和本质混为一谈。
  这就好像如果有人问你:自来水来自哪里?你回答说来自水龙头。没有人可以说你的答案是错的,但是却对得很有限。我们都知道,你家里的自来水供应,绝对不是装了一个水龙头就
  会有的那么简单。水龙头背后,还有著很大的画面是你没有触及的。有水龙头必须有水管,没有水管的话,水从哪里来呢?有水管也必须有蓄水池,否则水从哪里来呢?有蓄水池也必须有雨量,否则水从哪里来呢?那雨量从哪里来呢?从太阳的热力蒸发海面的水而来。
  所以,你被车撞,表面上看起来是因为过马路不小心,没有看清左右就踏出去。这是表面的答案。这表面答案底下更深沉的原因是:你与这件事、这个遭遇,达到了共振和鸣!
  场在形不灭
  从能量的角度来说,只要那种能量场(磁场)还活跃存在,只要你没有及时清除的话,它迟早都要显化为物质。换句话说,迟早要出事。
  你可以预防得了一时,但是你预防不了一世。物质总是跟著能量走的,现象总是跟著本质走的。只要那个能量场还是活跃的,在吸引定律之下,它就会自动运转,
  自行吸引一切同频同质的人事物时空,形成同频同质的场景与剧情,
  来到你的身边,进入你的经验,成为你的实相。这种能量场是怎么来的?是你自己通过聚焦吸引回来的。聚焦就是投注注意力。有时候你会聚焦在你要的东西,有时候你会聚焦在你不要的东
  西。但是因为人们已经习惯对自己不要的东西产生强烈抗拒,所以往往聚焦在自己不要的时间与能量,还多过聚焦在自己所要的。
  创造定律说,你会得到你所持续聚焦的,不管你要还是不要,也不管你是否觉察聚焦的过程本身。因为,不管是有意识的聚焦,还是无意识的聚焦,聚焦本身就足以启动吸引定律,启动宇宙的能量循环。
  自觉在创造方面并非必要,因为自觉与否,都无碍于吸引定律的
  运行。但是,创造有两种,一种是自主创造,一种是默许创造。如果你要的是自主创造,也就是只吸引来自己要的,自觉自己的
  聚焦过程本身,就变得很重要。因为,只有当你自觉,你才可能选择与过滤,什么是你要聚焦的,什么是你不要聚焦的。
  当你只是聚焦你所要的,毫无意外的,你的经验当中只会出现你想要的。当你在上游选择了你的意念,吸引定律就替你在下游选择了你的经验。
  但是,如果你对自己的聚焦过程习惯性是不自觉的,那你就会一时想你要的,一时想你不要的,于是你的经验中,要的与不要的都会有一些。
  如果你习惯性聚焦在你不要的比较多,你的经验中大部分就会出现你不要的。如果你习惯性聚焦在你要的比较多,你的经验中大部分就会出现你要的。
  自觉对创造是不必要的,但是对自主创造却是必要的!因为自觉与不自觉都好,吸引定律都是会根据你的意念蓝图去创造的!
  所以,说到这里,结论就很明显了:为什么大部分的人的经验与发生,都是乱七八糟而莫名其妙的?因为他们都是默许创造的!
  你聚焦过的想法都还存在,并且还持续振动,吸引其他同频同质的想法过来。
  这些想法会聚集到一块,成为意念丛。这些意念丛,是一个又一个的能量场,它们也持续在振动,继续在吸引同频同质的意念丛过来。
  当你时不时,久不久就激活它,它就继续是活跃的。活跃的意念丛和能量场是具有创造力的,它们会吸引同频同质的场景与剧情让你去经验它。
  要怎么知道某个能量场是活跃的,还是蛰伏的?只要你想起这个
  想法的时候,你还有著强烈的情绪感受,它就是活跃的。只要你时不时久不久总会想起它,它就是活跃的。
  当一个想法,你想起的时候,你已经没有感觉了,而且平时也完全不会想起它,那这个能量场就是蛰伏的、不活跃的、冬眠的。
  不活跃的能量场在你的经验中是没有创造力的,因为你的经验只会被活跃的能量场所占满!
  当你想起你的初恋,你还是感受到分手的撕裂感,这个能量场就是活跃的。当你想起你的初恋,你已经一无所感,甚至也不是记得很清楚了,这个能量场就是冬眠的。
  活跃的能量场具有创造性的力量。但它是否会具体落实成实相,最终还得取决于你有多常激活它。
  如果每当你想起感情这件事,你就会想起初恋的撕裂感,并且很频密、很习惯地这样想,你就有很大的可能吸引另一个跟他同频同质的对象。只是这次名字不一样,日期也不一样,因为改头换面了,时过境迁了,但是这个新任对象的频率和性质,跟初恋对象的频率和性质,还是一样的!
  相反的,如果你只是几年才回顾一次,每每想到的时候也只是很短暂的神伤,那这种激活就比较不会显化成实相。
  在我们人生的过程中,我们积累了很多不同的意念丛和能量场。虽然理论上每一个能量场都有显化成形的机会,但是可以放心的是:只有你常常激活并且牵动情绪的才会显化为实相,那些你渐渐淡忘的已经跟你即将经验的毫不相干了!
  时间只是一种观感性存在
  场在形不灭说,只要那种能量场还活跃存在,迟早要显化为物质,迟早要出事。
  不管时间过了多久,不管期间发了多少事,因为时间只是一种观感性存在。时间只是观感性存在,因为时间只是观者与观物之间的一个现象。
  你可以和早你八个小时的人进行即时通讯,即使你们存在于不同的时空,只因为地球是圆的。你们坐落在不同的时区和地区,你们的时差隔了八个小时,你们
  对时间的观感是不一样的。当你日正当午,他已经日薄西山。奇怪的是:你们却可以即时通讯。“即时”而不“同时”! 从能量创造物质的角度来说,同样的原理也是一体适用。只要那
  种能量场还活跃存在,不管过了多少时间,总有一天是要显化为物质,早晚是要发生出事的!这就是为什么,当仇恨的能量场继续活跃存在,互相加害的战争能够延续好几代,成为“世仇”。当爱的能量场继续活跃存在,互相善待的来往也会延续好几代,成为“世交”。所以,如果你的磁场里存在著你不希望显化的部分,比如恐惧、仇恨、匮乏、忧虑、受害,你就要及时清理你的磁场,也就是“清场”! 场在形不灭,场易形必随!
  你的情绪反应是你的内在导航
  你是否很早以前就发现,自己的心底有个声音,每每在人生的一些决策时刻,就会跳出来给你意见?
  你是否发现,每当你回忆一些不愉快的场景,或想象一些不希望它会发生的剧情,你的肚脐底下就会紧一紧?
  你是否察觉,有些人你第一眼就觉得有问题,后续再怎么努力调整自己配合下去,都无法完美共事,做出好东西?
  你的内在本体,是一个精神存在体,是宇宙源能的智慧。
  每当你升起一个新的愿望,你的内在本体马上调动宇宙的种种资源来成全你。它支援你的第一种方式就是给你提供全观而超前的指引。
  这种指引可以是单纯的感觉好或感觉不好的情绪,也可以进一步延伸扩大到“与神对话”,也就是跟你的内在本体一问一答。
  取决于你一向以来对这内在的指引有多相信,每个人与源头的沟通能力都有所差异。
  我们的本质既然是灵,与灵界沟通即是【通灵】,它是一种每个人本具的第一天性。但是因为长久被压抑与闲置,导致很多人的这种本能渐渐忘失。
  但因为它是我们的第一天性,所以即使我们怎么忘失,都不会丧失。只要从今天开始我们留一只眼睛看自己,多多留意自己的情绪,多留一些时间给自己,跟自己谈心,这种本能会很快地回来。于是你就会成为人们眼中直觉超灵,第六感超强的异类!
  根据宇宙的三大本质,一切的本质都是振动。既然是振动就有振动频率,不同的振动之间就会有振动频率的差距,简称【频差】。你和任何物事之间的真正距离,不是你和它之间的空间距离,是你和它之间的频率距离!就好象你想要收听FM988 的电台,如果你把收音机调到FM888,你是不可能接收到指定电台的信号,因为两者之间的频率差距太大。
  每一个愿望都有著自己的频率,我们目前的生活反映的也是我们当前主要的振动频率。如果无准确量化所在和所要之间的频率差距有多大,我们就无法知道,我们当下的每一个想法,到底是把我们带离愿望更近,还是带离愿望更远。
  好消息是:你的情绪,正是你与你所要的频率差距之量化标准。当你感觉越来越好,你就越来越靠近你的愿望;当你感觉越来越糟,你就越来越远离你的愿望。这种感觉是每一个当下的即时回馈,紧随每一个念头的升起而升起。如果你不学著去聆听内在的声音,感觉自己的情绪,你就无从得
  知你与愿望之间的距离到底在缩短,还是在加长?如果你不听自己的内在导航,那你要听谁的导航?每个人都希望你听他的,以他为第一优先,满足他的愿望,因为
  人都是自私的。不听里面的难道听外面的?不听自己的难道听别人的?当你听太多外界的声音,你会发现到自己会越来越混乱。每个人
  说的似乎都有道理,似乎都可以成立,但是很多时候却互相矛盾而对立,导致最后无所适从,不知道要听谁的。
  你没有更好的导航选择,因为不同的人给你不同的意见,每个人给你的意见都流露自他们自己那有限的视角,里面混杂著很多他们自己个人的价值观和经验谈。
  但是他不是你,他不知道你一路是怎么走过来的。他不知道你的信念和意愿,他不知道你的隐私与顾虑。
  只有流露自你内在本体的情绪,才能够提供你思绪的坐标,因为它从你还没有诞生到这个世界之前就已经跟你融为一体。它参与了你生命的全过程,它对你的爱未生不灭、至死不渝??因为它就是你!
  你无法单纯地信靠某种想法/说法,因为即使它们是对的,也未必适用于你,未必切合你的个人实际。
  你必须知道这个想法与你所要的之间的频率差距。否则,当你把不同的声音都听进去,每一个声音都有不同的频率高低,你会被这些主张撕裂!
  我们无法孤立地判断这个想法对不对、好不好,因为对不对好不好是相对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建立一个“相对于我所要的”这个坐标。
  凡是与我所要的调和一致的就是好的,感觉也会是好的;凡是与我所要的不调和一致的就是不好的,感觉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话要听谁的?当你不听你自己的,别人就会要你听他的。当你不跟著自己的蓝图而活,你就不可避免地跟著别人的蓝图来过活!
  情绪来自思绪之间的频率差距
  每一个念头都有自己独特的振动频率,有的念头频率高,有的念头频率低。因为念头闪动的速度太快,所以一般上你很难看清楚一天里面你想过的念头到底有什么。
  从创造的角度来说,你并不需要知道得非常清楚,你那个念头的内容是什么,但是你的确很有必要知道,这个念头的振动频率,相对于你的愿望的振动频率,到底有多大的差距?
  因为念头是具有吸引力的、具有创造力的,所以如果你想你要的的念头总量,大过你想你不要的的念头总量,那你所要的将不可避免地将会实现,显化成形。
  你不可能,也不需要,把每一个念头的具体内容都看得清清楚楚,但是你至少需要确定:你当下的这个想法,其指向与你所要的调和一致,还是背道而驰。
  比如说你想要买一间房子。跟这个愿望调和一致的念头包括:“新房子是新的开始,我的人生会有更好的开始。” “大家住得舒服一点,彼此之间的关系也会好一点。” “虽然现在我暂时还买不起,但是我相信很快情况就会改观,因
  为我学会了吸引定律!” 凡是与你的愿望调和一致的念头,就是其与你的愿望之振动频率差距比较小的念头,就是感觉比较好的念头。相反的,凡是与你的愿望不调和一致的念头,就是频率差距比较
  大的念头,就是让你感觉不太好的念头。举例:
  “头期款我都付不起,买房子谈何容易?”
  “分期付款我不确定是否每一期都供得下去,万一中途一时经济拮据,房子就被银行拍卖了!”
  “买房子已经是一笔开销,还要装修布置,算到来需要的款项真的是天文数字!”
  在每一个当下,你想的念头不是感觉好的念头,就是感觉不好的念头;不是频率差距小的念头,就是频率差距大的念头。
  当你从频差大的念头逐步过渡到频差小的念头,你的感觉就会越来越好,并且感觉到越来越有力量、越来越有希望。这个寻求从大频差到小频差过渡挪移的过程,就叫作调和能量,闭合频差。
  当你调和了能量,闭合了频差,你最直接的感觉是:感觉比刚才更好了!
  不同的情绪对应不同的思绪,不同的思绪引发不同的情绪。
  比如当你聚焦在想你付还不起,你就会引发恐惧与忧虑的情绪。但是当你聚焦在总有一天这间房子会属于你,你引发的将会是乐观与希望的情绪。
  因为吸引定律不会让你跨越太大的频率差距,它会把你跟原有的想法拉在一起,所以你不可能从很低潮的状态,直接跳到自信满满的状态。你只能够一个念头一个念头地,逐渐往更高的情绪刻度上移。
  凡是能够让你感觉比上一个念头好一些的想法,就叫作舒缓之想。调和能量其实就是一个“寻找下一个感觉更好的想法”一个过程。
  情绪反映你的振中心与吸引点
  你常常激活的想法拥有很大的创造力和吸引力,它会成为主导你整个人的信念,成为你整个人振动的中心点。
  因为你的本体是精神、是思想、是意识,所以你的中心点不是你的肉身,而是你的意念。
  你常常怎么想就会常常怎么创造,你常常怎么创造就会怎么常常经验。你常常怎么吸引就会拥有什么样的人生常态。所以你最常激活的想法就是你的振中心,你的振中心就是你的吸引点。
  成功者有成功者的振中心,失败者有失败者的吸引点。
  所以你会发现:成功者和失败者处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常态。成功者处在积极亢奋的情绪常态,而失败者处在消极低潮的情绪常态。
  人们以为,成功者正是因为他们成功了,所以他们才会有积极亢奋的情绪常态;失败者正是因为他们失败了,所以他们才会有消极低潮的情绪常态。
  其实这就是本末倒置,倒果为因了!因为思想先于行动,能量先于物质,一切的显化都遵循【意念造形——能量浇铸——物质填充】的先后次序。所以,一个人不是因为成功了才拥有成功的思想,而是拥有了成功的思想所以才成功。
  你的第一联想就是你的振中心,你的振中心就是你的第一联想。所以,改变了你的第一联想,你的振中心和吸引点都会跟著改变,命运从此也就不一样了!
  喜悦是你内的最高追求
  一切形式的追求,其背后的本质追求其实都是喜悦的追求。
  一样东西你会想要得到它,不管是一个人、一件事,还是一样物,都是因为你相信得到之后感觉会更好。
  注意,你经验到你要的东西之前,是否感觉一定会更好,你无法确定,你只是这样相信。
  任何的目标,只是一个召唤源能流经你的焦点。你会发现,即使你要的东西显化之前,当你一想到你要的那一面,你在当下已经预支了拥有的喜悦。
  在物质的层面上你还没有拥有它,但是在精神的层面上你已经在享用它!
  由此可见,重点不在于目标本身,重点在于流经的源能,因为想象本身就足以令人喜悦,显化的时候只是进一步放大与强化这种喜悦。
  这就是为什么说,物质只是精神的增强体验版,因为物质层面的体验,总是放大与强化原有的精神层面的感觉体验。
  生命就是源能生生不息的流转。一切追求的本质追求都是喜悦的追求。
  喜悦来自于聚焦所要,喜悦的感觉来自源能流经你,喜悦来自放任流入。
  有些东西,你得到之前会以为得到的时候会很喜悦,乃至你真的到手的时候,你才觉得不外如是。
  一切你要的东西,得到之后再也给不到你得到之前期待的喜悦。
  一切你要的东西,得到之后你会继续要其他的。因为每当一个愿望得到满足,你的视角就站在新的据高点,你就会又再总结出新的心愿。
  所以,有一天的时候你会突然领悟到:生命的重心不在于得到所要,因为你永远会有新的所要,这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生命的重心在于:享受愿望升起的时候,在你心中的酝酿与冒泡。
  感受愿望在心中冒泡,同时确切地知道,在这个心想事成的宇宙里,自己不可避免地会得到所要。这种愿望升起的时候引发的张力,然后又对其实现毫不怀疑的感觉,真好!
  终极的喜悦来自无条件的爱。
  无条件的爱来自于:我是如此的对源能上瘾,以至于我自主选择我的意识焦点,投放在令我喜悦的地方,而不需要特定的条件来成全。
  对源能上瘾的原因是:感觉很好。没有什么比宇宙源能流经你感觉更好!每当一个愿望升起,你就召唤源能流经你。如果你能够放任自流,没有什么比这更美好的事了!
  凡事都有两面,凡想都有两念。
  只要你每一次都选择聚焦在你要的那一面和让你越想越爽的那一念,你的人生根本就没有输的余地。因为不管后来你是否得到你要的东西,你都已经先得到了你要的欢喜!
  跟著喜悦的感觉走,跟著舒缓的想法走,你的人生就会越来越好,渐入佳境。
  空欢喜并不存在
  其实并没有空欢喜这回事。如果喜悦是你的最高追求、第一追求,则一切你所想要得到的东西,都只是因为你相信,拥有了它能够让你活得更好。你可以选择,在你要的东西显化之后才开始喜悦,或者在显化之前,就从你的想象中,预支这份喜悦。
  因此你要的任何东西,在它显化成形之前,你都可以提早在意念的层面得到满足。即使最后你要的东西没有在你预期的时间内实现,你也提前拥有了享用它的喜悦。
  所以,如果欢喜是你的最高追求,不管物质实相是否在你预期的时限内到来,拥有的喜悦都已经是你的了——在你【感觉做到好像是】的那一刻!
  你想过的都没有白费,你投射过的也不会浪费。你投射过的不会浪费,因为只要你保持那种磁场,场在形不灭,迟早都是会显化的。一切的目标只是帮助启动喜悦的工具。目标的实现与否是其次,过程的喜悦满满才是首要的。就算目标没有实现,过程喜悦就没有吃亏,因为喜悦是不会吃亏的!人生没有空欢喜,一切欢喜过的时光都是赚到了。你可以为结果而做,也可以为喜悦而做。
  结果是不可避免的,是自成的
  跟著喜悦走,结果自然成。
  至于那是你要的结果还是你不要的结果,取决于你聚焦的总倾向,而非你行动的指向
  要问自己的一个问题:是不是我事先预支喜悦,事后却没有得到自己所要的结果时,那先前的喜悦就叫做空欢喜,变得完全没有意义,和不值得体验?
  喜悦是一种工具还是一个目的?
  当你能够把喜悦本身当作一种目的,怀著满满的喜悦去享受整个过程,你就是处在创造的最佳状态!因为当你处在喜悦的时候,你就是处在最高的频率状态的时候,你有最小的阻力,最大的引力,一切你要的都会用最短的时间向你移动。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当你能够恒常保持在喜悦的超然状态,不轻易为外境动摇你的情绪,你就保持了一种很稳定的吸引状态。
  在造物显化之前,你就保持喜悦的状态,则即使造物这次不来,下次还会再来;下次不来,后次还是会来。
  场在形不灭,场易形必随。如果因为一时的不如意,一时得不到自己要的东西而怀忧丧志,则你连翻身回本的机会都失去了。
  空欢喜不空,投射过的都不会浪费,因为场在形不灭!
  放任定律是什么
  放任定律说:你必须与你所要的合一,你才能够得到你所要的。
  换句话说,你的振动频率,必须对上你所要的东西的振动频率,在频率上你跟你所要的合一了,在物质的层面上你才能够跟你所要的合一,也就是得到。
  吸引定律说:同频共振同质相吸。 创造定律说:你会得到你所持续聚焦的东西。 所以如果你聚焦在病情,你却想要恢复健康,这是办不到的。如果你聚焦在贫穷,却想要吸引财富,这是办不到的。 如果你聚焦在被人歧视,但是却想要被人公平对待,这是办不到
  的。 如果你聚焦在目前的处境,却想要实现心目中向往的愿景,这是
  办不到的。宇宙的使命是成全,愿景是如你所愿。宇宙是有求必应的,你要的都已经给你,但是为什么你却没有得
  到? 给,是给你了,但是合一??你合一了吗? 如果你想要收听FM988的电台,却把频率调到FM108去,你又
  怎会接收到呢? 你的信念和意愿必须合一,你的焦点必须锁定所要而非所是,你必须讲你要的未来而不是你不要的过去,你必须放手由它! 因为,如果你不放手,宇宙又如何接手呢?
  放任你不要的,才能领受你所要的
  吸引定律是还归己身的定律,也就是说,吸引定律的作用力是把同频同质的人事物时空往自己的身上堆。吸引定律是一种往内拉的作用力,而不是往外推的作用力。
  从表面上看起来,你我他各自有著自己的身体,截然分明,互不相乱。有人掴了你一掌,我不会觉得痛;有人中了我一拳,你不会觉得疼。你是你,我是我,我不会代你受苦,你不会替我受罪;思想各有主宰,身体各奔西东。
  也因为这样,当人们开始学习自然法则的时候,会对很多东西觉得匪夷所思,因为表面上看起来是这个样子的,实际上却不是这个样子!
  你是否知道,你看不过眼什么,你就吸引什么?
  因为当你看不过眼什么,你就会常常聚焦在你看不过眼的这件事情上。你会常常想、常常讲,甚至常常寻求志同道合的人对之加以批判。
  当你的批判性越强,你就越容易把这种事情吸引到自己的身上。一开始的时候可能是发生在你不认识的人身上,后来是你身边的人身上,到最后竟然发生在你自己的身上!
  你很愤怒,以至于都忘了问:为什么这件事会发生在我身上?你以为“既然这件事发生过在别人身上,那就有同等的机会会发生在我的身上,有什么好奇怪的?正是这件事情可能发生在每一个人的身上,所以我们更加要发挥团结的力量,纠众对抗!”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