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家园

_82 酒徒 (现代)
“当然是上报朝廷,下安黎庶了!”襄城郡守郑勃第一个回答。虽然他自己根本不相信这个答案。
“大丈夫立世,当建功名!”
“功名自在马上取!”
众将领你一句,我一句,满不在乎地响应。他们没料到眼前这位看上去满脸络腮胡子的新任上司还喜欢文人们才会热衷的调调。同样的答案他们已经说了千百回,根本不用仔细思索,张口就来。
“大伙若是以此言去号令麾下弟兄,不知道弟兄们会做何反应?”李旭轻轻摇头,对众人背熟了的答案极不满意。
“这个…嗨,在弟兄们面前,谁还会掉这文儿!”县尉周英性子最直率,拍拍自己后脑勺,讪笑着回答。
“就是,那些粗痞,让他们懂得号令就是了,又何必跟他们罗嗦!”昭武校尉黄乔补充。新来的上官没什么架子,所以他也不想隐瞒自己的真实想法。官军在进行大的战役前,通常都会由主将向弟兄们说一番激励士气的话,但底下的弟兄们只是看他的面子才胡乱叫嚷几声而已。至于点将台上的大人物具体说的是什么内容,弟兄们听不清楚,也没心思去听。
大多数将领们的想法其实都和黄乔差不多,并不觉得李旭的问话有什么新意。有人甚至因而心生隔阂,认为主将大人明明出身行伍,却偏偏玩那些监军才喜欢玩的花活,远不如刚才拍胸脯保证大伙粮饷时模样来得亲切。更有甚者,竟偷偷地向同僚撇嘴,示意大伙刚才可能看错了人,到头来难免只落下一场空欢喜。
“不知道周县尉是哪里人?”不理会众人的小动作,李旭从帅案后走出,踱到周英面前,看着他的眼睛询问。
“启禀大将军,末将,卑职,卑职是宜阳人!”周英不知道李将军问自己的籍贯做什么,楞了一下,局促不安地回答。虽然生得虎背熊腰,但与旭子相比,他依然矮了大半个头,肩膀也窄了不止一寸。因此回答对方的话时只能仰视,仿佛犯了错的弟子对着严格古板的授业恩师。
“家乡附近还平安么,有没有乱匪?”李旭无意向对方施加压力,稍稍将身材侧开了些,和气地问道。
“托大人的福!”周英习惯性地抱了抱拳,用一种近乎拍马屁的口吻说道,“还算安宁,没打到县城门口!”
“我又不是洛阳府尹,你家那边有没有乱匪,托我什么福?”李旭笑着摇了摇头,伸手压下周英的胳膊,“你出来多久了,担心家里人么?弟兄们想早些回去么?”
“怎么不担心呢!宜阳的青壮几乎都被我带了出来。一旦土匪杀上门,县令麾下根本没兵可用!弟兄们日日问我什么时候回去,烦得我耳朵都起了茧子!”周英见李旭一直态度平和,心情大定,罗罗嗦嗦地倾诉。
“是这样啊!”李旭笑了笑,未做任何品评。然后慢慢踱到襄城郡守郑勃面前。没等他开口询问,郑勃主动应道:“襄城的情况还不如宜阳。卑职那边多山,大小土匪一窝挨着一窝的,剿都剿不过来。去年那会儿他们就差点打到郡城根下,今年,嗨,谁知道呢。要不是皇命在身,卑职早就带着弟兄们杀了回去!”
“我那也差不多!”黄乔见李旭将目光转向自己,主动回答。
“大将军还是莫要问了,大伙都很为难!”来自南阳的督尉杜子贵红着眼睛,申诉。他是菊潭人,老家在一个月前便陷入了贼手,父母妻儿生死不知。而身为郡兵大将的他却干耗在荥阳城中,根本没办法回师为家人报仇。
“我那情况和你们差不多!”李旭轻轻叹了口气,说道。“陛下委我以六郡抚慰大使之职,其中最大的那个郡却被叛贼罗艺占去了三分之二,我从来没能要回。如今博陵军主力荥阳,不知道罗艺那厮会不会趁机生事!”
“那罗艺,罗艺不是刚刚向陛下悔过了么?”裴仁基听得心焦,大声追问。
“他的确悔过了,麾下的士兵却一个没有裁。”李旭摇头,苦笑,“以幽州各地的赋税,绝对养活不下整支虎贲铁骑。没有粮饷时,他不抢我还抢谁?更倒霉的我家南边的窦建德这阵子也闹得越来越大了。一旦他们两个联起手来,我这六郡抚慰大使,就连家都回不得了!”
这些话都是实情,所以说出来给人的感觉绝非作伪。众将领听了,不由得陪着主帅一道叹气。都说世事艰难,为将者不易。能不能建立功业还很难说,连自己的老婆孩子都不知道什么时候保不住。
“所以,诸君可问问麾下弟兄,愿意跟我早日平了瓦岗,回家去保护自己的老婆孩子么?”李旭突然挺直身躯,大声发问。
刹那之间,军帐当中一片寂然。不是为了朝廷,也不是为了功名,只为了早日能回去保护自己的老婆孩子。大将军的问话虽然糙,听在耳朵里,却仿佛有一碗酒在五腹六脏中烧,直烧得人热血沸腾,豪情万丈。
“诸君愿意跟我一道平了瓦岗,保护自己的老婆孩子么?”李旭用目光扫过每个人的脸,再度询问。
“愿意!”周英大声叫道,“愿意追随于大人马后!荡平瓦岗!”
“荡平瓦岗!荡平瓦岗!”众将一同大呼,声音震得毡做的帐顶上下震颤。已经迷茫很久了,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如此朝廷,大伙继续为其战斗下去还有什么意义?但今天,有人用一种特别的方式告诉了他们,他们不是为朝廷而战,不是为了功名而战,仅仅是为了自己的家人在乱世中不受伤害。
乱世将致,如果我们不能改变这个国家,至少在灾难来临的那一天积攒起足够的力量以保护自己家人。在众人的呐喊声中,李旭又回忆起了自己当年的梦想。
他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并且永远不会放弃。
第四章 变徵 (三 下)
调动起所有人情绪后,旭子趁热打铁将众将近期需要执行的任务一一分派了下去。
即将进行的战斗会是一场可能要持续两、三个月的大对决,夺回运河不过是其中第一步。根据手中所掌握的情报和多年来的用兵经验,李旭不认为瓦岗群雄会坐视官军重新掌握河道的控制权。
通济渠对瓦岗寨来说和它对朝廷的作用同样重要。当年,瓦岗军就是*劫掠河上的过往船只,慢慢积累到了坐大的本钱。如今,据李旭了解,瓦岗军换了另一种方式利用运河。他们对民船和商船只收取保护费便给予放行,对官船才会完全截留。
所以,在运河东岸的据点也受到官军攻击后,为了保证通济渠这一活的财源,李密即便不愿意仓猝与官军交战,也不得不领兵出山。如此,战役将转入第二阶段,由各路官军直接面对瓦岗主力兵马。而此刻瓦岗军战斗力最强的破阵营和其主将徐茂功都在百花谷,只要扼守虎牢关的裴矩、秦叔宝等人能堵住该营东归的道路,徐茂功将对运河附近的战斗鞭长莫及。
除非徐茂功冒险放弃刚刚到手的百花谷,从虎牢关*近黄河的一侧绕路而归。那样,战役将进入第三,也是非常关键的阶段。李旭会安排另一个更完美陷阱在半路上等着他。
为了保守秘密,旭子只给将领们分派了第一阶段作战行动中各自的目标。对于第二阶段,他只是简略的推测了一下其可能,并没有详细说明自己的打算。为了确保切断徐茂功和李密二人之间的联系,他毅然命令各路兵马之中战斗力最完整的一支,虎牙郎将王辩及其所部移防荥阳城,与裴仁基所部虎牢守军形成犄角,遥遥锁住百花谷。
至于战役可能进行的第三阶段,旭子把其藏在了自己的内心深处。如果老天一定要安排两人进行一场对决,李旭希望,决战的时间尽量晚一些。他需要一点时间磨合麾下各路兵马,他更需要一点时间让自己的心肠硬下来,对当年生死与共的朋友举起黑刀。
“瓦岗外营诸军当中,也有几支战斗力非常强的,大将军请务必小心些!”待其他将领纷纷离开后,借故留下来裴仁基低声忠告。
“多谢德本兄提醒,我对敌情了解不多,瓦岗诸营的具体情况如何,还请德本兄详细告知!”李旭笑着向对方抱了抱拳,回应。
二人曾经在辽东共过一段事,所以旭子还保持着当年彼此之间称谓习惯。裴仁基却不敢在他面前妄自尊大,赶紧躬下身躯,结结实实还了个全礼,“大将军折杀末将了!你我现在是主从,末将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德本兄切莫这样说,在外人面前,我自然要摆摆大将军的模样。此刻帐中仅剩你我,咱们再绷着身份说话,不也太矫情了么?”李旭又笑,低声抗议。
“那末将恭敬不如从命!”裴仁基再次向李旭做了个揖,才歪着身子在紧临帅案的胡凳子上坐了半个屁股。
“本来我该带着叔宝和士信一道来见你,以全你们兄弟之情。可徐贼茂功声势迫人,所以我不得不把两员悍将留在虎牢关中,以免徐贼嗅到什么破绽!”坐稳之后,裴仁基主动解释。
“德本兄谨慎些是对的,徐茂功用兵的确狡诈多变!至于叔宝和士信,我想我们将来会有很多机会再见!”李旭笑了笑,对裴仁基的安排表示理解。内心深处,他曾经对自己孤军奋战在雍丘、开封一带时,前来汇合的是王辩而不是秦琼和罗士信隐隐有些失望。但过后想想,两位故友现在的地位也的确尴尬,所以很快便看开了,不再抱怨对方的冷漠。
“他二人皆万夫之敌,可惜被埋没在了郡兵当中!”裴仁基听李旭的话里没有怪罪自己的意思,笑着补充,“我能顺利掌控齐郡精锐,也多亏了他们两个。前些日子我已经将两员虎将的具体功劳写到表章中,着人送入东都了。但东都那边做事的风格,唉,大将军想必比我还清楚…”
提到朝廷在人才使用和选拔方面的种种弊端,李旭和裴仁基相对摇头。前者因为幸运有皇帝陛下于背后撑腰,仕途上还算顺利。而后者虽然在和李旭初次相见时就有光禄大夫,武贲郎将的虚衔,此后却于宦海中沉浮不定,熬得头发都白了,才勉强补又到了一个通守的实缺。
几声长叹之后,双方彼此之间的距离立刻拉近了不少。“德本兄还是坐正了身体说话吧,否则你不舒服,我看着也浑身别扭!”李旭笑了笑,请求。
“嗨,嗨,不是很久没见到仲坚了么?没想到你性子还像当年那样率直!”裴仁基不好意思地摸了摸自己的头,笑着在胡凳上坐实。“其实我更愿意站着,骑马骑惯了的身体,坐下来屁股上就如同生了疮般难过!”
“那就一道站在舆图旁说话!”李旭指了指铺在地上的敌我形势图,建议。
“也好,记得当年咱们在辽东时便是如此!”
话题转到行军打仗方面,裴仁基立刻放开了所有拘束。蹲下身去,用手点了点运河东侧那些标明瓦岗各营大体规模的数字,笑着说道:“想必你这百战之将也不会光看人头数。瓦岗军中能战的各营士卒反而不多,倒是那些稀松平常的熊将,个个恨不得坐拥百万熊兵!”
“我跟他们交过很多次手,感觉当时的瓦岗内营士卒虽少,战斗力却与官军旗鼓相当。至于外营,终归是群乌合之众!”李旭轻轻摇头,对瓦岗军的战斗力做出评价。
“对,内营后来改做了破阵营,想是效仿三国高顺之故事。如今驻扎于百花谷,对虎牢、荥阳两地虎视眈眈。外营还是按众贼入伙前各山头划分,老巢在何处的,便唤做什么营。情况大体如此,但也不可一概而论。若说瓦岗军现在的情况,还真的跟将军不无关系!”裴仁基笑了笑,补充。见李旭满脸不解,他又用手指了指通济渠旁*近原武一带的平原,低声问道:“我记得仲坚曾经在这里跟李密交过一次手,用千余骑便破了他数万大军?”
“那次是他太嚣张了。原本没那么容易取胜,李密仗着自己一方人多,信心过满,反被我抓到了机会!”李旭想了想,承认。此战是他指挥过的经典战斗之一,至今回忆起来依旧令人热血彭湃。所以话说得虽然谦虚,兴奋的语气却在不知不觉间流露了出来。
裴仁基抬起头,有些诧异地看了李旭一眼。转念一想对方如今不过二十刚出头的年纪,心中也就释然。顿了顿,说道:“据我所知,自从运河边上败给你之后,李密便在瓦岗力主整军。各外营兵马也的确集中到山寨中整训过一段时日。但后来粮草运输不便,再加上你和张须陀老将军逼得紧,贼众便不得不又化整为零了。这一化,便再也合不起来!”
“想必是在那次整训中,徐茂功又替别人做了嫁衣!”李旭对土匪一直没什么好感,所以不禅从最坏的角度推测他们的行为方式。“以李密的为人,他不可能完全信任徐茂功。只会借徐茂功之手为自己训练兵马,然后再将训练好的士卒交到自己最信任的人手中。”
“也不完全如此。我想应该是有人被你打疼了,所以吸取了教训!”裴仁基摇了摇头,并不完全赞同李旭的看法。“后来瓦岗军中的济阴营、济阳营和齐郡营便脱颖而出,为将者还是原来的人,士卒战斗力却大为改观。将军这次渡河作战时,对这三个营和李密的蒲山公营还要多留意些!”
“齐郡营?”李旭对这个名字非常敏感,皱着眉头追问。
“是啊,大贼孟让原籍就是齐郡,与叔宝和士信还算得上是老乡。”裴仁基点点头,回答。“此人勇力说得过去,谋略也堪称上上之选,因而深受李密器重。此外,济阴房献伯、济阳王伯当两个本事也都不差,这两年瓦岗军四下攻城略地,*得便是徐茂功的破阵营和另外这三支主力!至于李密的蒲山公营,则是从各营抽调精锐组成的,号称可以以一当十。张老将军便是丧在这个营手里,你遇到后千万小心!”
“多谢德本兄指点。否则,我还真小看了对手!”李旭咀嚼着蒲山公这三个字,半真半假地说道。
裴仁基所提供的信息有很大一部分是李旭已经探听明白的,也有一小部分此前闻所未闻。从了解敌情角度上看,裴仁基在执掌齐郡精锐后,的确于军务上下过一番功夫。这让李旭更放心自己的背后,认为即便裴仁基不是徐茂功之敌,至少在与虎牙郎将王辩联手的情况下,也能将瓦岗破阵营挡在主战场外。想到这,他忍不住问道:“齐郡子弟的士气如何,刚才我只顾及鼓舞郑老将军等人,一时竟忘了关注你这边!”
“大将军尽管放心,只要粮草充足,咱们齐郡精锐的名字可不是白叫的。况且这是一支哀兵,自从张老将军故去后,弟兄们就一直想着找机会给他报仇!”
“那我就放心了!”李旭脸上浮现出一丝轻松的笑容,他知道自己取胜的把握又增添了许多,“你麾下这支劲旅先按兵不动,替我将瓦岗破阵营钉死在荥阳西侧。这样,我才能集中全部力量去对付李密!”
“我就知道你眼界不会这么窄,只想着打通运河。”裴仁基用拳头重重地捶了李旭肩膀一下,笑道。“当年在辽东,你便是个胆大包天的!“
“我想尽快结束这场战事。再这样耗下去,好人坏人就全死光了。”李旭叹了口气,黯然道。“打完了瓦岗,我在河北还有很多事情要做。罗艺、窦建德、高开道,这些人没一个好相与的!况且还有虎视眈眈的突厥人,一旦他们南下…….”
一旦刘武周勾结突厥南下,河东太原与河北涿郡都是其必取之地。在数日前接到雁门关再度有变的消息后,李旭便对北方提心吊胆。比起各地盗匪来,突厥人的行径更可怕。他深知草原民族处理失败者的习惯,也亲眼看过雁门附近那些曾经被突厥人攻破的堡寨。
那是比地狱还难以让人忍受的惨景,凡看在眼里者无不怒火添膺。他上次放始毕出关,又将甘罗归还与骨托鲁,便存了让草原上两群狼相斗的侥幸心思。只可惜还没等两群狼斗起来,边关上倒有无数隋将争先恐后引其入室了。
“还是那句话,只要粮草充足,我绝对不会放任徐贼茂功回师!”裴仁基听不懂李旭的忧虑,但他有足够的官场经验赢得上司的好感。
“没问题,我明天便带人去开官库!”李旭笑着保证。
大隋朝存放粮食的官库建立于征讨南陈之时,后来逐渐成为一种惯例。在太平年代,官府每年收上来的米粮大概有三分之一要流入各地官库。大业八、九、十这三年,因为征讨高丽和平息内乱,存粮曾经被消耗掉一少部分,但各地官仓依旧呈大半满状态。只是杨广一直申明他要用其中的粮食做第四次东征之用,因此没有圣旨,地方官员们宁可看着百姓们饿死,也不敢打官库的主意。
李旭在守卫黎阳时已经冒险开过一次仓。事后的境遇证明,只要你拿出足够理由,朝廷未必会追究擅动存粮之过。当然,这个结果可能只适用于他和宇文士及,换了别人,掉不掉脑袋还很难说。所以,这次他见郡兵们缺乏补给,首先便想起了管城内的几个巨大的官仓。
只是他把问题看得简单,地方官员却给吓了个半死。第二天,没等李旭把自己的话说完,荥阳郡太守虞世会立刻将头摇成了波浪鼓,“不行,不行,绝对不行。除非你拿陛下的圣旨来,否则,我决对不能命人将仓库的钥匙给你!”
“我已经让弟兄们去仓库门口等着了。”李旭陪着笑脸,说道。“各路将领都亲自到了,如果郡守大人不肯答应,岂不是让大伙失望!”
“他们失望不失望我不管,照看好官仓却是我的分内之责!”虞世会吹胡子瞪眼,派头摆了个十足。
“郡守大人还是通融通融吧,大不了你先把出库多少的帐记录在案,过后我想办法补!您尽管放心,该按什么规矩来,我决不会坏掉!”李旭轻轻拱手,暗示自己一定会给予重谢。
“那也不行,一旦你将来失言,我找谁去?况且万一被人弹劾了,你有金刀护身,我却只有一颗脑袋,岂不白白给你顶罪。今天除非你先拿出刀来将我砍掉,否则,休想在我这将钥匙取走!”虞世会一甩袖子,将坚挺的后背留给了李旭。
“那我只好用陛下赐的金刀将仓库的门劈开了!”李旭好像也给惹出了几分火,一转身,带着亲兵扬长而去。
“我一定会写折子弹劾你!”虞世会怒不可遏,冲着李旭的背影大叫。
“请便,那是大人份内之责!”李旭头也不回地出门,飞身跳上战马。
郡守衙门的官员哪曾见过这种阵丈,一个个唬得噤若寒蝉。在他们的印象里,虞郡守和新来的李大将军两个都是好脾气的,怎么今天说翻脸就翻脸,一点准备时间都不给大伙留?抱怨归抱怨,众人却不敢真的让李旭用御赐金刀去砍粮库的黄梨木大门,万一那石头般坚硬的木头将金刀给镚豁了,恐怕谁都担待不起。
因此,有机灵者赶紧把仓库钥匙取出来,快马加鞭给李旭送去。其他人则围着郡守虞世会说话消火,免得老大人被气伤了身体。足足折腾了小半个时辰,虞世会终于平静下来,瞪着眼喝道,“都围在这里做什么,去几个人,将出库数量入帐。再去几个人以我的名义写一份奏折,我要弹劾这胆大包天的狂徒!”
“是,属下尊命!”众幕僚慌不迭代地答应,然后着手去执行太守大人的命令。须臾,弹劾李旭的奏折写好了,主簿拿来请虞世会过目。老太守粗粗扫了一眼,命令,“用印吧,找快马送到江都去!”
“是,遵……遵命”主薄咧了嘴,吞吞吐吐地回答。“大人,南边的道路刚刚打通,是否安宁还一定呢。要不,要不咱们将这份奏折送到东都去?”
“笨蛋,东都的官员能管得了姓李的么?”虞世会抬手敲了主薄脑袋一记爆凿,呵斥。
“可,可,路上未必安宁啊。咱们又不像宇文大人,来回都有很多人护送!”主薄向后将身体缩了缩,委委屈屈地提醒。
“笨蛋,当然是等姓李的打通了运河之后再送了。枉跟了我这没多年,怎地这么不开壳呢,你?”虞世会像一头吃饱了肚子的狐狸般眯缝着眼睛,反问。
第四章 变徵 (四 上)
管城仓里的规模虽然没有黎阳仓和洛口仓那样大,却也是大隋朝倾数年之力才积攒满的,总量足够十万兵马吃上两年。驻扎在管城附近的各路“饿棍”早就打上了粮仓的主意,只是苦于一直没人敢带头开仓而已。此刻见到李旭从郡守那里诈了钥匙来,岂还会再客气?将军们一声令下,士卒们肩扛手抬,不到两日功夫,便为各自营内补充了足够吃上三个月的粮秣。
武将们算盘打得精,虞世会手下的文官也不傻。无论各支队伍搬走多少存粮,他们帐面上统统再加上一成“消耗”。至于这些消耗最后去了哪里,李旭也不多问,只要郡守府的幕僚将帐单交上来,他一概看都不看便在其上用印。
见新来的讨捕大使如此体贴,文官们也自然有所回报。在征调民夫、修整器械方面大大出了一把力。虞世会手下的主簿袁丰甚至打开了府衙金库,将本来归属于朝廷调度的肉好拨出十余万贯,交给李旭作为奖励有功士卒之资。当然,虞大人将此事又作为一大罪状,写到了弹劾李旭的奏折中。反正眼下南去的道路不通,江都方面一时半会儿接不到他的奏折。待朝廷接到了奏折,荥阳附近的战事想必已经结束,朝廷怪罪不怪罪李旭,都无关紧要了。
如是又折腾了三、伍天,在乡情和饱饭的双重刺激下,平素蔫头耷拉脑袋的郡兵们还真被刺激出几分士气来。李旭见军心可用,便拉出了队伍,气势汹汹地扑向通济渠。
通济渠北段共有四个城市卡在河道上,其中雍丘、陈留两地已经被李旭收复了,瓦岗军一时还无力回夺。另外两个城市一个唤做浚仪,位于通济渠东岸,目前被瓦岗贼周巅、李德仁和周北洮三部合力把守,城内大约有十余万残兵。另一个城市为荥泽,守卫此城的是李密麾下爱将杨德方和郑德韬,城中虽然只有两万兵马,战斗力却远比浚仪城中那伙人强悍。在围杀张须陀老将军的大海寺会战中,此部曾为主力之一。
郡兵们刚刚开始协同作战,照常理应该先拿实力较弱的练手。李旭却力排众议,出了管城后,直接沿官道杀奔了荥泽。众将领说服不了他,又被博陵军先前的战绩壮得胆涨,因此无论情不情愿,都硬着头皮跟着博陵军并肩前行。
眼看着大队兵马扑到了荥泽城外,李旭却突然又改了注意。绕着城南兜了半个***,跨过通济渠,命令大伙在济水与运河之间的三角地扎营待命。
众郡兵没有战马代步,怎禁得起他这样折腾,因此在扎营时偷工减料,把四十余座连营扎得东倒西歪。李旭从周大牛等人口中得知后,也不出言干涉,只是命令张江、王须拔等人拿出精神头,给郡兵们作个表率。如是一来,双方的对比愈发明显了,即便是河上的渔夫河山寨的樵子,一眼也能分辩出哪座营地是博陵军所建,哪座营地是郡兵所立。
“大将军想诱杨德方出城决战么?”王君廓看得纳闷,偷偷走进中军,向李旭询问。
“君廓以为,咱们将军营扎成这般模样,会不会多给杨德方些信心?”李旭没有回答王君廓的话,笑着反问。
“说实话,若荥泽守军为卑职所带,定会杀过来打上一场。即便打不过博陵精骑,只要把郡兵杀散了,至少也能混个不胜不败!”王君廓笑了笑,回答。在博陵军这十几个月,他从李旭身上学了不少用兵之道。特别是骑兵破敌之术,基本已经窥得门径。因此看到郡兵那幅不着调模样,自然就想到了“倒卷珠帘”这一经典骑兵战术。
“以君廓目前的进境,已经可以独当一面了。”李旭点点头,十分满意王君廓给出的答案。他根基浅,罕有名士和世家子弟肯主动前来投*,所以非常注重从麾下中、低级军官中选拔人才。因此,王君廓、郭方等被招安入伍的前土匪头目升官极快,几乎每隔上数月便能窜起一到两级。
“多谢大人眷顾!”王君廓知道李旭不喜欢繁文缛节,因此也不虚情假意地自谦,双拳前抱,一揖到地。
“但杨德方多半不会出来!”没等王君廓的心情从兴奋中平静,李旭摇了摇头,低声道。“你的军职照升,但判断敌情上,仍需要再多下些功夫?”
“为何?”王君廓被李旭说得一楞,没上没下地追问。
“你只看到了咱们这边乱成了一团糟,却不了解杨德方的禀性。他不是个喜欢冒险之人,况且又曾经在我这里吃过一次亏。因此即便想把场子找回去,也会多加几分小心!”李旭微笑着,以王君廓能听懂的语言解释。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在他眼中,此刻的王君廓还处于知己而不知彼的阶段。所以看战局稍稍有些一厢情愿。而通过对敌情的分析总结,旭子却认为杨德方轻易不会出战。其中原因一是由于此人文官出身,胆量有限。二是因为瓦岗军将横贯大半个河南的济水当作了一条重要的通道,下拨给济阳、济阴和定陶等地的物资都要从锁定两条水路的荥泽中转,因而城中粮草财帛极多。万一丢了此城,其中损失杨德方担待不起。
“那大将军又卡在这里不是白白浪费功夫么?”王君廓沉吟了半晌,依然不能完全心服,嘟囔着问。
“所以要你带人出去!”李旭用手向指了指,“过了济水向东二十里便是原武。此城规模甚小,又刚投降瓦岗没几个月。趁着敌军都以为咱们图谋荥泽时,我给你一千骑兵,你今天半夜渡过济水,去给我将县令捉来!拿下此城后便迅速领军回撤,至于防守事情,我会安排别人去做!”
“末将遵命!”王君廓喜得眉开眼笑,大声回应。
李旭麾下目前只有不到四千骑兵,因此能带领一千骑兵单独作战者,至少级别是个郎将。到了这个位置上,自称为末将,便名正言顺了。因而王君廓十分高兴,接了令箭后便风风火火地出去点兵,发誓要不负大将军信任。
李旭看着他离开,又从帅案上抓起一支令箭,交给了已经被朝廷破格升为鹰扬郎将的王须拔,“王将军,你也点一千骑兵后夜出发,连夜去攻阳武。我派郑勃紧随在你身后。你争取在明天日落之前,把阳武县令给我捉回来。守城的事便交给郑勃,他麾下士卒众多,刚好在城里落脚!”
“是!”王须拔答应一声,也接令去了。
紧接着,李旭有连发令箭,着周大牛带领士卒巡营,以免杨德方真的大着胆子来袭。又令郭方带人检点粮草辎重,以免夜里有人不小心走了水,导致大军未战先溃。待把一切安顿停当,天色也已经大黑。旭子这才松了口气,命亲兵端了霄夜来,和亲信们边吃边商量下一步的具体动作。
“将军想把王伯当,王当仁等贼也诱下山来么?”待周围没有了外人,张江坐到李旭对面,低声询问。
“王当仁和瓦岗军未必是一条心,所以在大局尚不分明情况下,他未必肯来。倒是王伯当,此人和李密关系一直走得近,肯定不会看着我在荥泽城外折腾。我猜用不了几天,他便会带兵杀到。至于周巅、李德仁和周北洮,他们三个来不来都关系不大。来了顶多给瓦岗军壮壮声势,不来,待荥泽一失,咱们顺通济渠杀过去,他们也不敢死守浚仪!”凭着对瓦岗军的了解,李旭做出初步判断。
“只怕没等你攻下荥泽,李密便汇合大军杀过来!”张江想了想,不无担心地说道。
眼下李旭手中官军数量不少,但战斗力十分堪忧。特别是在虎牙郎将王辩被派去荥阳后,剩下与博陵军并肩作战的已经是清一色的郡兵。如果能将他们重新打散整编,也许还能增强几分战斗力。而博陵军麾下偏偏又没有足够的将领,因此,即便匆忙将郡兵的指挥权力集中起来,也不过是汇集了一群乌合之众,还未必用现在这样分散开安全。
“我只怕他不肯来,慢慢跟我拖延时间!,李密若是来了,这仗才更好打。”李旭点了点头,回应。
见李旭脸上的表情并不轻松,张江笑了笑,道:“所以你就派人去捉阳武和原武的县令,不,人家现在可都是郡侯。”
为了鼓励大隋官员投降自己,李密向来不吝啬封官许愿。阳武和原武两城的县令既没有名气也没有政绩,只因为不待瓦岗军攻到城下便主动投了降,所以现在都已经是郡侯,光禄大夫。李旭兵出管城,先把这两个倒霉鬼抓到手。对瓦岗军而言,则不异于在脸上被人抽了个大耳光。如果李密视而不见的话,河南诸郡那些正盘算着顺应天命的地方官员,肯定会重新考虑考虑新的主子能力问题,怀疑瓦岗军是否能给自己提供保护。
“咱们手上抓了两个侯爷,该能换回张老将军的头颅了!”此刻李旭所想的和张江所猜却不完全相同。叹了口气,他又低声补充:“那天跟裴仁基议起军务,我才发现咱们的时间确实紧迫。能将战事早结束一天,便多一天准备时间。”
第四章 变徵 (四 中)
张江已经追随旭子多年,无须猜测便明白肯定是河北又出了什么事情。想了想,问道:“莫非罗艺又要生事?他可真会挑时间!”
“不是罗艺,是窦建德和高开道!”李旭先摇了摇头,然后有点了点头,很犹豫地回答。“我今早出城前刚收到家中送来的急信,薛大将军再次奉旨去征讨窦建德,结果刚过了拒马河,便遭到了贼军的偷袭。混乱之中难辨敌我,两万大军折了一万五千余。只有四千多轻骑护着薛家父子逃回了涿郡!”
闻此言,所有帐中所有幕僚都忍不住倒吸冷气。这一年多来大伙追随在李旭身后东征西讨,对河北的地理情况早已了然于胸。众所周知,矩马河处于涿郡与河间郡的交界处,纸面上还属于李旭的管辖范围。窦建德能在矩马河南岸成功偷袭薛世雄,至少说明他的势力已经掌握了大半个河间郡。而就在数个月前,此人还被杨义臣老将军撵得东躲西藏,惶惶不可终日。
局势变得太快了,简直快得令人目不暇给。众人离开河北不过五个多月,地方局势已经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由此算来,此番南下的决策真的有些鲁莽了。毕竟河北才是大伙的家,而河南各地,大伙打得再好,终不过是为他人做嫁衣。
“恐,恐怕这不是窦建德下得手吧!”听众人都不吭声,行参军时德方按耐不住,结结巴巴地说道。
他本是一个四处游历的书生,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被河间大户临时推举为芜蒌县令。但没等他将县令的位子坐稳了,治所便为高士达的乱军所围。为了避免城中百姓被屠杀,时德方不得不开城降了贼。暗地里却派遣心腹,偷偷地将高士达军的详细情况告知了李旭。
后来李旭和杨义臣二人联手讨贼,高士达和刘霸道两个见事不妙打算弃城而走。又是时德方用分兵计将其骗住,最后导致高士达和刘霸道全军覆没,双双身死。
贼军被剿灭后,李旭和杨义臣念时德方之功,本想联名上书朝廷,举荐他当河间郡太守。可时德方却不肯再做担惊受怕的地方官,非要效仿古人投笔从戎。恰巧李旭自觉麾下人才匮乏,便将其揽入幕内做了个行参军。
相处时间长了后大伙才发现,此人不但兵略所知甚少,说话还略微有些口吃。时德方自己也明白自己的弱点,所以平素议事时一直只带耳朵,从不发言。但今天突然开了一次口,虽然所表达的意思含糊不清,却也可谓一语中地。
“德方不要急,有话慢慢说。你认为是有人冒充了窦建德,从背后给薛将军下了黑手?”李旭听时德方分析的情况和自己心里原来的推测差不多,心中一喜,和颜悦色地安慰道。
“窦,窦贼若,若战力这样强,就,就不会被追,追入豆,豆子岗了!”时德方越急话越不利落,只憋得满脸通红,也不过短短续续地向外蹦了几个字。
“是罗艺干的!”话说道了这个份上,博陵军的其他幕僚已经猜出了大概。窦建德在去年秋天刚刚接管了高士达的余部,短短几个月内,根本不可能坐稳河北道绿林大当家的位置。而高开道继承的是格谦的基业,家底更是单薄。眼下这两个贼正围着豆子岗跟太常少卿韦霁周旋得不亦乐乎,即便得知薛世雄要领军南下的消息,恐怕也腾不出手来偷袭他。何况豆子岗到矩马河之间还有数百里之遥,眼看着几万土匪过境,河间郡尚控制在朝廷之手的几个大城不会没有任何反应。
“问,问题不,不在谁偷袭了薛,薛世雄。而,而在薛,薛将军能不能重,重整旗鼓!”从众人脸上的表情上时德方受到了鼓励,紧张的心情稍微放松了些,说出的话也流畅了许多。
这才是最令李旭烦恼之处。原来在河北北部共有薛、杨、李、罗四支势力,前三家联起手来,自然能逼得虎贲大将军罗艺难以动作。而眼下杨义臣身在江都,薛世雄又刚经历一场大败,挡在罗艺南下路上的,就只剩下半支博陵军了。
虽然只在博陵六郡经营了一年多,但众将士早已把该地当作了自己的巢穴。眼看着朝廷大厦将倾,这世道不知要乱致几时。有一个稳定的后方便等于多了五成生存机会。哪怕大军在外作战遭到什么不测,只要将领们能平安转回老巢去,加以时日,便可以将元气慢慢养起来。但如果前方战事未定,后方的老巢又被人抄了,那可就大大的不妙了。即便众人能顺利剿灭瓦岗贼,在这兵祸连结之时,一伙无根之萍能漂泊得了多久?
一时间,所有人的心情都沉重了起来。大伙期望形势不会向最坏方向发展,但同时却清楚地知道,如果换了自己在罗艺的位置上,也绝不会放弃这么好的扩张机会。
但以从目前情况看,想让博陵精骑立刻北渡黄河,与留守在家中的弟兄们一道迎战幽州军显然不现实。非但朝廷不会准许李旭这样做,那些曾经被博陵军打怕了的大小山贼闻讯后也会趁机围追堵截,为幽州大总管罗艺创造机会。
如果李旭不断然回军,光凭赵子铭等人的能力绝对挡不住罗艺麾下的虎贲铁骑。那可是整个大隋朝攻击力最强的一支队伍。人数虽然不多,但在平原之上,即便李旭亲自带着博陵精骑与之对阵都未必能讨得好处。更何况眼下博陵军中精锐和能战之将大多数都在河南,赵子铭麾下有的只是数万步卒?
怎么办?到了这种地步,平素信心满满的博陵诸将也有些进退失矩了。大伙纷纷转过头,期待李旭能像领兵打仗那样,瞬间便能拈来一处妙手,杀得敌人魂飞魄散。可这次,旭子令大伙失望了。他紧紧地皱着眉头,在飞来横祸面前,居然也是一筹莫展。
“大伙好好想想,咱们有没办法破这个局?”沉思了一会儿后,李旭心里依然没有个万全之策,不得不将目光望向众人,以求大伙能群策群力找到一个应急办法。
众人面面相觑,刹那间,军帐里静得连人的呼吸声都清晰可见。帘外的夜风和涛声交相呼应,声声急,声声催人老。
“伐,伐谋!”时德方见大伙半晌都不说话,站起来,结结巴巴地回答。
“伐谋,怎么个伐法?”仿佛在黑夜之中看到了一盏灯光,李旭的眉头猛地向上跳了一下,惊问。他知道自己麾下的幕僚多是通过科举考上来的,虽然个个都很饱学,但为政经验却缺乏得很。倒是眼前这个时德方,既能被地方豪门看中,又能被土匪看好,最后还能平平安安地于乱军中脱身,一身求生的本事决不可小瞧。
众幕僚都收起了先前对时德方的轻视之心,静静地听他说伐谋之道。论领兵打仗,李旭麾下众幕僚和将领随便拉一个出来,都强于时德方数倍。但论起为政谋略来,恐怕除了留守在博陵的军司马赵子铭,再无第二人有时德方眼界高了。
“罗,罗艺羽翼未丰,一,一定不愿过多冒险!”时德方喘了口气,慢慢回应。“所,所以大将军,先,先派人火速写一封信给罗艺,说河北各地盗贼,盗贼肆虐。欲,欲举他为讨,讨捕大使……”
既然李旭来不及亲自领兵回师对付罗艺,那最好的办法就是使诈将其骗住,拖延其大军南下的时间。因此,时德方以为,与其等罗艺打上门来,不如自己先送一个更大的好处到门上去,让他左顾又盼,难以取舍。
以目前河北各地的局势来看,能和博陵六郡的诱惑性相提并论的,自然是六郡之外的广袤土地。特别是在杨义臣奉命南返江都后,曾经被他和李旭二人并肩从土匪手里收复的各州郡缺乏一个强有力的将领坐镇,已经形成了巨大的权力空档。取这些郡县一不需罗艺派兵作战,二不会让其背负上反复无常的骂名,只需要朝廷一道圣旨,他便可以名正言顺地接管河间、渤海、平原各郡,从而将实际控制地域向南推进数百里,把北至辽东南至黄河的数万顷沃土尽归掌握。
比起通过苦战去攻取博陵,并从而结下李旭这个并不好惹的仇家,进而冒损兵折将的风险。光明正大地取得数万顷沃土,再通过几年休生养息将其变为自家的立足根本。这两者之间哪个对自己更有利?以虎贲大将军罗艺的眼光不会看不出来。
“计是好计,只怕大将军的信还没到,罗艺已经动手!”张江听时德方说得头头是道,不觉心动,反复思量了片刻,问道。
“不,不会。罗,罗艺缺,缺粮。不,不会在麦熟之前动手”时德方连连摇头,非常肯定地回答。
“可罗艺如何会相信我能举荐他为河北道黜陟讨捕大使?我不在朝中,怎么可能影响到陛下的决定?”李旭想了想,又问。
“不,不需要影,影响。罗,罗艺只,只需要将,将军一个态度!”时德方继续摇头,笑容之间却充满自信。
第四章 变徵 (四 下)
罗艺不需要李旭有举荐其为河北道讨捕大使的能力,他只需要对方表明一个态度。无论后者是明着承认或者暗中默认自己在河北的主导权,幽州军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将河间、平原、渤海等郡收入囊中。
眼下薛世雄部已残,窦建德等人尚未成气候,放眼河北也只有博陵军能给幽州方面制造一些麻烦。至于朝廷的反应,罗艺在自封为幽州大总管时就没考虑过,如今他在辽东和幽州的根基已经渐渐稳固,更不会考虑那个连自保都快成问题的朝廷了。
但李旭到底肯不肯做些配合呢?幽州大总管罗艺心里对此没有半点把握。自己这个邻居的脾气是出了名的倔犟,就像一块生铁般坚硬且毫无弹性。原来作为同僚时,罗艺对这种脾气非常赞赏。他认为年青人就该有些性格,如果个个都像官场不倒翁般,打起交道来就无趣得很了。可现在,他更希望李旭把眼界放高明些,认清大隋朝已经行将就木的事实。与其继续尽一名臣子的责任为其殉葬,不如借机将自己的事业再向前推进一步。
人不是牲口,不需要名种名血。那些世家贵族子弟能做到的事情,罗艺一样能够做到,甚至做得更好。多年来,正是凭着这种信念,幽州大总管罗艺从一个寒门出身的侍卫,慢慢爬到旅率、督尉、郎将、将军的位置,最后成为割据一方的诸侯。如今,他希望自己能像传说中那些前辈英雄般,将整个家族再向前推进一步。
再进一步,便可化家为国。
就像百余年前那个刘寄奴,人们提起他的名字来只会记得他曾经建立的丰功伟业,决不敢再看低其给人打柴担水的过往经历。就连他曾经居住过的,到处流满污水,苍蝇乱飞的小街,也会被人用盖着青瓦的砖墙围起来,成为文人墨客们留连忘返的风景。
他希望李旭能理解自己的心情,因为二人的出身和经历几乎完全相同。有时候看着李旭成长的轨迹,罗艺甚至感觉自己看到的是自己被缩略后的影子。但他又非常担心李旭即便理解自己,也拒绝合作。因为在同样的年龄时,大隋旅率罗艺自己也是个恩怨分明,不会因为利益而改变做事原则的人。
所以在第二次用计将薛世雄部推向深渊后,罗艺并没有立刻领军南下。他一边陈兵数万于桑干河畔,向周边诸郡展示自己的信心和实力。另一方面,又派遣自己麾下最干练的心腹刘义方前往博陵投书,表达对这支邻近势力的仰慕与尊重。
对于拥有大隋朝最强大攻击力量的幽州军来说,罗艺这样做已经仁至义尽。如果对方的主事者足够聪明,他会迅速对形势做出判断,从而选择与彼此都有利的回应。甚至在刘义方未到达之前,博陵方面就应该能看出来怎样做对自己最有利,从而接受幽州方面送上们来的人情。
交涉的过程显然并不顺利。从薛世雄战败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半个多月,刘义方离开蓟县也足足有了十余天,依然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从南边传回来。
罗艺等得心里有些冒火。但在诸将面前不能表现出来。他麾下有一大堆没经历过大战的年青将领,早就憋着一股劲儿要和博陵军打上一场。有人是为了幽州今后的发展大局,有人干脆就是想得到击败冠军大将军的虚名。如果作为主帅的罗艺再控制不住局面的话,说不定个别胆大包天者就会绕过他,主动挑起事端。
当然,如果对方继续执迷不悟下去,罗艺也不忌惮稍微给之以教训。威名是打出来的,幽州军虽然是头老虎,毕竟已经许久没露出牙齿。偶尔让别人看清楚些,对今后问鼎逐鹿之事也不无裨益。
但那是最后一步,不到万不得已罗艺不想为之。姓李的是个死人堆里爬出来武将,能力肯定比幽州军那些天天叫叫嚷嚷的年青人们高出数倍。与他死拼到底,最后幽州军即便取得胜利,也会伤筋动骨。不利于自家今后发展,也白白便宜了其他逐鹿者。
“这个李仲坚,希望他聪明些!”被等待的滋味折磨得心神不宁,罗艺从帅案后站起来,迈步走向议事厅的窗口。机灵的侍卫们赶紧跑上前,替大将军打开楠木雕出来的窗子,半天阳光立刻直泻而入,照得兵器架上的弯刀凛然生寒。
窗外已经是阳春三月,天气依然有些冷。早开的杏花瑟缩着,用带血的冻脸迎住刺骨地寒风。那是北国特有的景色,凄厉、豪迈。就像燕赵大地上的很多男儿一样,宁可绚烂之后便化作红泥,亦不愿窝窝囊囊地走过此生。
天蓝得剔透,风冷得甘洌。如果不是心中的那个梦已经燃烧了多年的话,罗艺甚至想就这样安稳下去,守护一方以待乱世结束。但他知道自己沉静不下来,眼前的诱惑太大,大到人总觉得其伸手可得,几乎不用耗费半分力气。
目光掠过雕梁画栋,他的注意力被远处的喧闹声所吸引。距离议事厅百余步处座落着一个小校场。自己的儿子罗成正在那里指导新从军的亲兵们练武。按照幽州军的传统,主将的亲兵优先从中、低级将领的后人中选拔。那些被选中的年青人刚入军时便与少帅在一起摸爬滚打,对今后整个幽州军的发展和他们个人的成长都非常有好处。
四名长枪手被罗成喊出列,与他对练合击战术。手持长槊的罗成武学造诣方面显然高出这些同龄人太多,以一敌四,却逼得对方破绽频出。很快,一名长枪手便因为步子迈得过大失去了同伴的保护,罗成迅速用长槊将此人与其他同伴分隔开,隔、荡、挑、刺,干净利落的几招后,槊锋贴着对方小腹走空,然后胳膊平推,用槊杆将其扫倒在地。
“你已经死了!”不顾倒地者涨红的脸,罗成笑着叫道。然后迅速拧身,避开刺到身前的另一杆长枪,紧跟着,用腋窝夹紧枪杆,槊锋贴着它蛇一般游过。
“我死了!”第二名亲兵不待罗成判定,主动丢下兵器,退出战团。剩下两名对手见势不妙,转身欲走,罗成快步追上去,在每人的头盔上狠狠地敲了一下。
“铛!”金属造的头盔与四尺槊锋相碰,发出刺耳的噪音。两名亲兵承受不住,双双抱着脑袋蹲在了地上。“将后背露给对手死得更快,跟你们说过多少次了!”罗成将长槊丢给身边的士卒,然后快步上前,将抱着头呻吟的两名亲兵拎了起来。“去,每人围校场跑十圈,长了记性再归队!”他大声喝令,满脸的恨铁不成钢。
“成儿,过来一下!”罗艺见儿子训练要求有些过于严厉,手扶窗棱,大声喊道。
“父帅稍待,我立刻就来!”罗成干脆地回答了一声,然后从亲兵手中接过面巾,擦净脸上的汗水和泥土。又仔细检查了所穿的银甲锦袍,待发现浑身上下都收拾得干净利索了,才微笑着走向幽州军的议事大厅。
父子两个的长相差别很大,罗艺年青时吃过很多苦,所以肤色偏暗,骨架粗壮,笑容中也总带着股沧桑感。但罗成却完全继承了其母家族的优点,生得唇红齿白,猿臂狼腰,笑脸如此刻的阳光一样灿烂。
看到儿子那轻松的表情,罗艺一肚子想说的话反而找不到头绪。“别把他们逼得太急,要一步步慢慢来。这些人将来都是你的臂膀,万一伤到哪个,就得不偿失了!”想了一会儿,他才面前说道,却不晓得儿子到底能听懂多少。
“您不是常说严师出高徒么?况且他们若这点小苦都吃不了,怎能再跟着我上战场。还不如留在后方作个文官,至少能活得久一些!”罗成笑了笑,满不在乎地回答。在他眼里,父亲人越老心越软,完全不像小时候把自己绑在胸口前冲锋陷阵的父亲。那时候自己脸上被溅满了敌人的鲜血都不准哭,现在稍为对部属严厉些他反要横加干涉。
“嗯,你去吧,你有你的炼兵方式!”罗艺笑着挥了挥手,不愿在这些细节上和儿子过多纠缠。蜜罐里长大的后辈不是自己,没有那些在别人麾下当小兵的经历,便不会像自己一样懂得体谅普通士卒的心情。
望着儿子挺拔的背影,他突然觉得心里有些空。儿子和校场上的那些青年都是生来就有封爵的,对于他们来说,父辈们曾经不惜以命相换的功名与财富几乎是唾手可得,无须支付任何代价。
这样的青年人面对坚固的城墙和漫天羽箭,能够鼓起自己当年同样的勇气么?
罗艺不知道,他宁愿不去追寻那个答案。
第四章 变徵 (五 上)
壮武将军刘义方比预计时间晚了四天才返回幽州地界。车驾进入蓟县时已经是半夜,他却不顾疲惫,直接闯到了大总管罗艺的府邸。主从二人秉烛商讨了两个多时辰,直到窗户纸发亮,才红着眼睛各自去休息。
第二天上午堪堪过了巳时,罗艺便迫不及待地赶到了议事厅。命令亲兵擂鼓聚将,召集麾下所有肱股共同商讨下一步的举措。
与博陵方面交涉失利的流言早已在军中传开,所以年青一代的将领们个个擦拳摩掌。幽州素来重军功,而眼下在罗艺的治地附近又缺乏堪与虎贲铁骑抗衡的对手。因而攻打博陵是很多军官近年唯一可把握的机会,倘若错过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盼到。
一些沙场老将和文职幕僚却面色凝重。眼前的富贵来之不易,他们不希望因为某个决策的仓猝而将已经握在手中的繁华也赔进去。况且兵危战凶,影响胜负的因素很多,不仅仅是敌我双方的军力对比。一场偶然发生的暴雨、一次毫无征兆的瘟疫,都可能毁灭一支百战雄师。所以能将决定做得慎重些,大伙还是慎重些为妙。以免投机不成,反被人倒追上门,连安身立命的资本也丢掉。
冒进和持重两派的争执由来以久,谁都说服不了谁。因此每每外界出现风吹草动,双方私底下肯定又是一番唇枪舌剑。但有罗艺在帅位上镇压着,大伙都尽量把攻击范围限制在对事不对人的框架内。偶有违反,也很快纠正过来,不让幽州道整体蒙受损失。
这一次,罗艺没给任何人逞口舌之利的时间,众人刚刚到齐,他便命令刘义方将一封据说是冠军大将军李旭的亲笔信取了出来,当众朗读。
整封信写得文四骈六,根本不像由武人所写。但字里行间所表达的意思幽州众人还是听明白了,博陵军在敷衍他们,并且是以一种蔑视的眼光来敷衍。说什么“武将之责,但在守护”,好像幽州军就是一伙饿红了眼的强盗,打下天下来为的就是坐地分赃一般。谈什么“严整军纪,多行仁义”,仿佛全天下除了他李大将军外,别的武将都是纵兵行凶的歹徒,早晚必遭天遣。你李旭既然有圣人心肠,为什么不把五个半郡的基业奉献出来,然后归隐林泉?还不是做着拥兵自重,寻找适当机会逐鹿天下的打算?
但这封信又不能完全看做敷衍,至少李旭在信中声明了,如果幽州大总管罗艺南下剿灭窦建德,他将“擂鼓鸣角以壮将军行色”,并且答应在窦建德、高开道被剿灭后,立刻上本皇帝陛下,表虎贲铁骑“匡扶朝廷,解民倒悬”之功,决不眼睁睁地看着幽州众人的战绩被某些居心叵测的官吏给抹杀掉。
‘李旭身边有个高明的谋士在指点。’听完信后,无论冒进派还是稳健派,都不约而同得出了如是结论。对于那位近邻的秉性,本着知己知彼的念头,很多幽州将领都多少做些了解。在他们看来,李旭属于脾气极为刚直的那类武将,很少绕弯子跟人说话。包括上一次来信请求虎贲铁骑北上草原抄突厥人后路,也是聊聊数语便将利害关系解释得明明白白。根本不像这一回,给了人无穷的遐想空间,实际上却等于什么好处都没答应。
光凭这封信便作为宣战借口显然有些牵强,那只会让旁观者觉得幽州军是恼羞成怒。但就此便把博陵军当作盟友更不可能,对方答应的是待幽州军解决掉窦、高两路乱匪后,替所有将领向朝廷表功,而不是举荐罗艺做河北讨捕大使。况且此举前提是幽州军真的能剿灭叛匪,重建河北秩序。在窦、高二贼没覆灭前,博陵军等于和幽州军之间什么实质性的协议都没有。
“小子倒是奸猾!请问刘将军,大帅委托你的另一个使命,博陵方面答应没有?”跟身边几个同样年青的将领小声嘀咕了几句后,曹元让沉不气,第一个站起来表达自己的愤怒。
“没有!”刘义方摇头苦笑,“他们说官府不与民争利,铁器在本朝虽然属于官府转卖。但六郡和幽州都属于大隋境内之地,无须像对突厥、高丽那样严格限制。所以只要咱们这边允许行商买卖生铁,并在税费方面慎重斟酌,粮食和生铁之间的流通自然由民间便可带动起来,根本无需官府再横插一手!”
“那还犹豫什么,直接打过去就是了!大帅所提的两个建议他们都不肯接受,分明是仗着有昏君撑腰,不把咱幽州放在眼里!”没等刘义方把话说完,曹元让已经气得满脸乌青,咆哮着道。
幽州大总管罗艺一共委托了刘义方两项使命,第一项是与博陵方面相约共同出兵,替朝廷扫荡河北各郡叛逆。第二项便是按照一个双方彼此都能接受的价格,准许幽州以生铁、马匹和皮革交换博陵六郡的粮食。这两项协议无论达成哪一项,在外界看来都等于将博陵绑上了幽州战车。但是刘义方去了小半个月,居然半点好处都没捞到。
“至于生皮和战马,对方倒是开了个口子!”不理会曹元让的愤怒,刘义方耸耸肩膀,继续道。他很看不起诈诈唬唬的曹元让。但却不愿意跟此人伤了和气。因为对方真实情况绝对不像其表面上露出来的那般浮躁无知。此人之所以于大庭广众下一再装疯卖傻,不过是其背后势力的一种处事手段而已。这一点,明眼人从曹元让去年与忠武将军步兵两个起争执后的处理结果上就能看得出来。蓄意污蔑上司的曹元让不过是被降了一级官,而追随了罗艺多年的步兵却被派去塞外坐镇。与其说是罗公看重了其独当一面的能力,不如说被踢出了幽州军的决策圈外。
“他们说自家货源价格远低于幽州所供应,数量也能满足军中所需。所以多谢大帅美意。至于民间买卖,六郡从未禁止过,自然也不会过多干预!”
此话一落,曹元让的气焰登时小了半截。铁矿、生皮和战马三项,是整军备战所必须。因此幽州方所提出的交易要求,不仅仅是只对自家有利。李旭治下六郡的铁矿产量不高,生皮和战马更是稀缺。若是李旭想发展壮大实力,幽州所提供的三样货物缺一不可。但博陵方面却利用幽州各地税赋过高的弱点变相谢绝了这个提议,并且通过货源与价格的探讨,隐隐点明了他们可能还存在一个联系十分密切的盟友。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