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地理 > 拐点:影响未来中国的12个月TXT下载

拐点:影响未来中国的12个月

作者:章敬平(现代)
栏目:历史.地理
类别:现代
大小:240KB
评价星级:★★★★☆
下载次数:(本周:,本月:)
在线阅读  点击下载

书籍节选

书籍章节作者介绍


前言
社改:中国的第二次转型(1)
年经事纬,序列胡温新政的12个月,诸如“孔子仁政现代版”之类的说法纷至沓来。不同的说法,自然有不同的道理,不同的逻辑。无所谓对或错。
综观2003年3月至2004年3月间的12个月,我个人以为,这是社会问题最为突出社会效应空前放大的12个月,更是中国社会体制改革最为突出的一年时光。此间的政改和经改固然都有堪为后人称道的表现,但较之社会体制改革前所未有的深度、广度和力度,我更愿意从社改层面,去概述一年间的“胡温新政”。
社改的建树,GDP风向标发生改变,社会政策取向着重公平,新三民主义,等等,无不喻示着从阶级斗争为纲向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第一次转型的结束,从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向制度建设社会良性变革的第二次转型的发端。我相信,它所凸显出的中国的第二次转型,对未来中国,具有太多的指标意义。
2003年3月15日,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整整四个月的胡锦涛,被人大代表的按纽推选为中国国家元首。次日,十届人大一次会议宣布温家宝为国务院总理。彼时,温由座位上“弹”起,恭敬地向台下左右两鞠躬,再转身离开座位,向主席台深度一鞠躬。被海内外称作“胡温新政”的新时代,由此开启。
社改殊有建树的一年

胡锦涛当选国家主席、温家宝出任总理后,中国在政治和经济层面的改革有目共睹,业绩亦可谓显著。尽管新一届国家领导人接棒后的前200天,中国遭遇了SARS冲击、海军潜艇失事、香港大游行等一系列严重的负面事件,但随后的局势,则如香港《文汇报》所言:“潮平岸阔,风正帆悬”。推经改,谋修宪,神五报捷,以及访美成功,被外电评论为胡温新政最为了不起的四大政绩。
政改层面,有亲大陆的港报认为,新领导层的修宪行动将政改决心彰显无遗。众所周知,相对于现行宪法的前三次修改,是次修宪,虽然不够高调,但“力度之大、内容之全面、涉及范围之广”是空前的。
经改方面,2002年秋天举行的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上,《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扫清了最终完善市场经济的思想和政策障碍。具体而言,表现为三个第一:第一次提出“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第一次提出“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第一次提出“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中国深层经济改革的大门由是洞开。
政改和经改固然都有堪为后人称道的表现,但较之社会体制改革前所未有的深度、广度和力度,我们更愿意从社改层面,去概述胡温新政的一年。“社改元年的表述,或是对这一年时间的最为贴切的表述。”一位表示认同的中共党建专家对我说:“春江水暖鸭先知,如果说政改和经改层面的内容相当于‘春江水’,那么社改就是‘鸭’,若干年后,我们回头看起于2003年3月止于2004年3月的一年,会发现,中国变革集中于暴风骤雨的政改和经改的传统,在这一年间,变成了和风细雨的社改,虽平和,欠激情,但润物细无声。”
细细察看这一年间的中国新闻,长时间牵引公众注意力的,不是安排未来政治格局的全国两会,也不是决定未来经改方向的十六届三中全会, 而是SARS危机、孙志刚事件、孙大午事件等等社会问题。当局对社会问题的正面回应的姿态,亦使社会改革的特征,殊为明显。
着意于政治改革创新的人们,之所以选择社改作为突破口,是中国在新政一年间的现实决定的。胡温新政的前半年,中国经济呈现出8.5%的高速增长态势。遗憾的是,这样的利好,旋即被更加凸现的阻碍未来经济发展的一系列社会体制层面的问题所遮掩。SARS不仅考验了新一届中国领导人经风雨的能力,还促使他们明白:经济改革所面临的任务已不可能仅仅在经济领域解决。于是2003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开始强调经济增长与协调发展并重。此间观察家评论道,这标志着中国改革在某重意义上,已经超越了单纯的经济改革,向社会层面的体制改革转轨。

拐点:影响未来中国的12个月 在线阅读:
第 1 页第 2 页第 3 页
下载地址: 点击下载TXT
更多>>

本栏下载排行

更多>>

相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