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普.生活 > 儿子,你尽管说TXT下载

儿子,你尽管说

作者:玛丽·鲍尔斯—林琦 (美)
栏目:科普.生活
类别:国外
大小:421KB
评价星级:★★★★☆
下载次数:(本周:,本月:)
在线阅读  点击下载

书籍节选

书籍章节作者介绍
  为什么说男孩的情感很重要(1)
  情感丰富不是女性的专利,相反地,它能让男孩在感受自己和他人的时候更加人性化。
  ——约翰·林琦 《隐藏的痛苦》
  耶利米是一个很活跃的四岁男孩,但是他总是欺负她刚刚出生的小妹妹。当他被鼓励着说出“妈妈不能陪我玩,我伤心极了”这句话之后,他的“敌对”行为在两天之内就减少了一半。这一现象令他的父母亲都不敢相信,他们几周来一直都在劝阻他欺负小妹妹,但却没有效果。与这件事相仿的是,当十二岁的米切尔向父母坦陈了“他已经被女朋友甩了,自己的感觉坏极了”这件事之后,他就不再狂躁了。而且他的父母注意到在把他的感受告诉父母之后,他的面部表情也轻松多了。
  任何年龄段的孩子都能够认识到并表达出自己的情感,由于口头表达能力的局限,低年龄的孩子大多数时候是用行为来实现表达,但是,如果教他掌握了有关的词汇,即使是2岁的孩子也更愿意用语言来表达他们的情感。耶利米和米切尔最初都是用行为来表达他们的情感的,但当他们的父母亲注意并重视了对他们的引导,情况就得到了改善,孩子们正是通过这种日常生活中的潜移默化来建立起情感的,像这样教会耶利米表达内心感受和倾听米切尔诉说自己的苦衷这种小事情,实际上是非常重要而且积极的培养步骤。
  当孩子不能用口头方式表达情感时,他就会转而用行为动作方式来表达情绪。事实上,一些诸如头痛、消化系统不适(胃痛)等症状在青少年中发生率很高,这种心理和生理的关联已经引起行为医学界的注意,本章将着重从生理学角度讨论大脑-情感-身体之间的关系。
  特伦斯·瑞尔在1999年问一位美国老人怎样造就一个好男人时,这位老人回答:好男人就是适时地会笑会哭而且有责任感,这个回答不同于我们的文化中对男子汉的规范。虽然相对来说美国的文化还算是比较重视个人感受的,但是直到今天,对男孩的情感仍然远不如对女孩的情感那么重视。鉴于这种现象的存在,我们应该大方地告诉男孩怎样正确认识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在重点介绍男孩的情感之前,有必要先来了解一下情感在人类社会中的一般作用。
  情感的作用
  各种各样的情感及其表达方式伴随着人类历史而存在着,但仅仅知道这些是不够的。人们在科研和临床方面一直关心着忽视了情感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并且努力探索着解决情感问题的有效手段和实用方法。如果不能正确理解情感的作用,就极易导致对抗情绪,当我们在教育男孩时不经意地忽视或者明确地压制他们的情感时,这种对抗就必然会发生。
  思考一下,我们每个人为什么会有情感?它有什么作用?一个说法是,情感使人类的生存变得更加多姿多彩,我认为情感的存在提升了人的生存质量,至少表现在这四个方面:个人需求、个性标志、沟通方式、思想意识。
  情感表达了需求 婴儿如果不痛哭可能就得挨饿,他们天生就会看别人的脸色,而且他们需要大人的慰藉。随着他们的长大,他们的需求也在发展,并且不断把生活中的各种需求表达出来。
  情感给了我们个性 它是阅历的组成部分,并且让我们具有了独特的个性。她或他都以自己的方式体验着生活,我们大家是靠“看”来认识别人,靠“感受”来认识自己的,个体的个性反映在种种感受上。
  情感促成了人们之间的表达和沟通 必须从情感上才能衡量一个人是否孤独。人们总是把自己的经历与他人分享,有时候即使是完全的私人经历也不例外。情感让我们大家紧密联系起来,使我们的生活变得颇有滋味。
  情感与思想是紧密联系的 一些理论家强调,没有情感的伴随就不会有思想意识,别的不说,至少这种伴随关系会使情感从正反两方面影响记忆中的印象和其他知觉能力,而印象和知觉能力反过来又控制着我们的情感。
  从男孩到男人
  如果不能诉说自己的需求;如果不能很好地认识自己的个性;如果没人和他沟通;如果他的思想与情感不一致,男孩的生活将会是什么样子?假若存在这些情形,那男孩将会变得孤傲而且听不进话去,他们会对自己的处境和能力持怀疑和恐惧的心理,他们会感到孤独并对生活中发生的一切表现得极其冷漠。
  事实上,很多从事男性研究工作的人(基莫尔 1987;莱温特 1995;琳琦和基尔马丁 1999)都撰文说明了这点,即许多男孩恰恰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长大的。长大后的男人往往发现自己很孤单;不能确认并表达自己的情感;思想意识和情感不能很好地结合起来。这个问题的根源并不是性别造成的,而正是由于严格地坚持了男性的特点所致(诸如:坚强、独立、竞争意识,绝不儿女情长等等)。文化给了男性这样的要求:体格健壮并成长为家里的顶梁柱,这是男孩甚至整个社会的价值观。
  于是,很多歪曲的情况发生了,其中之一就是错把“强壮”和“深沉”等同起来,而且进一步成为男子汉的标签了。我并不认为这一切都是由男性造成的,而把这种现象看作是对男性的“拔高”。这种毋庸置疑的男子汉概念和规范对男孩子极具影响力。简单地说,女孩子往往可以不受性别规则的限制,而男孩子就只能按男性的标准来做事。男孩子是以放弃体验完美生活或表现完全特征的权利来适应这种不容商量的规范并被人们接受自己的,结果到他们长大成人后才被发现在人格方面有很多缺陷。
  为什么说男孩的情感很重要(2)
  男孩情感的不利因素:畏惧心理
  对男孩情感不利的因素是无处不在的。我一说到这个话题,家长、学校、所有的女人和男人都会不太自然(只有男孩自己看上去很轻松),很可能男孩的家长就是最大的负面影响,他们觉得把“男孩”和“情感”联系起来不那么可接受,或者说是荒唐的。
  最初,这种局面让我很惊讶,但是当我注意到种种拘囿男孩情感的文化传统的时候,我明白了。在我走访了一些男孩的家长之后,我清晰地掌握了男孩的情感在家长心目中的地位。原来家长对男孩情感不以为然的态度是来源于无法想象男孩子的情感表达会导致什么后果,他们担心,一旦男孩子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会被人不理解、嘲笑或遇到其他不公正的待遇,并被看作是欠缺男性化的。大家都认为男孩是否表现得够男人味(用十分狭隘的观念作为准则)是评价男孩的首要标准,在这种习惯意识下,男孩子的心理和生理都很可能受到伤害。
  当然,男子汉的概念是我们的文化氛围造就的,美国的情形是:在表露情感方面,男孩子比女孩子受到的限制要多得多。在我们的文化中,把缺乏情感和够男子汉气等同起来是司空见惯的。于是,虽然家长们主观意图仅仅是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被别的男孩嘲笑,但客观上的负面影响却是维护并保持着这种荒诞不经的习惯意识。下面这些故事将让大家看到即使是出于家长想保护孩子的好意,这种负面的氛围也会给男孩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
  耶利米的故事
  萨姆是一位很聪明而且善于表达的父亲,他有两个儿子, 15岁的史蒂文,14岁的耶利米。萨姆很赞同男孩子应该表达自己的情感,但在实际抚养自己的儿子时,他却只把注意力放在如何保护耶利米的情感不受到别人的冷落,而不是耶利米表达情感的能力。萨姆把这解释为“在尊重孩子的个性上做出的明智选择”,耶利米无论如何都不外露情感,相反大儿子史蒂文却很敏感并及时地把自己的内心感受表现出来。另外,耶利米在幼儿园的时候就和好几位喜欢打闹的小朋友成为好朋友,他们也都是从不情感外露的小家伙们,他们直到整个中学时代都在一起,结成了一个小有名气的“团伙”。
  我仔细地听萨姆回忆起耶利米在幼儿园时期就不再和爸爸妈妈吻别了,他和他妻子,特丽女士都非常羡慕那些女孩儿的父母们,人家能得到的吻别仪式男孩子的家长却很少能得到。当他们拥吻耶利米时,小家伙几乎不会有任何的回应,而且他的那帮小朋友们也都这样。无奈之下,萨姆和特丽也不在坚持要求孩子这样做了,转而尊重起儿子的这种在人前不露声色的个性来了。因为这群小男孩们不赞同这样的行为,一切公开的亲情表示就都停止了,这是发生在幼儿园秋天开学的时候的事情。遗憾的是,从此以后即使在家里耶利米和父母亲的亲密景象也越来越少了。
  放弃这种亲昵行为对于萨姆和特丽这对慈善的父母来说是一种牺牲,他们很愿意拥抱“乖巧的”大儿子,他也很接受这种爱的行为。按照耶利米家长自己的说法,耶利米以及他的那些伙伴们在气质上有点不同寻常。虽然这么解释可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并不意味着这种气质的孩子的情感就不重要,而恰恰说明了他在情感表达上的困难。
  在和他们的讨论中,我提出了萦绕在心头的疑问:一个年仅四岁的孩子究竟为什么不能自在地把自己的感受表现给别人呢?特别是对自己亲爱的父母亲也如此。我提出这点之后,大家都沉默了一会儿。萨姆首先告诉我,作为家长当时他们考虑的是尊重孩子的意愿,他们认为强制孩子和他们吻别是很困难而且不恰当的事。事实上,尊重意愿对孩子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培养感受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也同等重要。当时的情形所导致的后果我们大家都能想象得到,萨姆和特丽克制住了而没有再鼓励他们的儿子表达情感,如果他们努力去要求儿子,那就意味着他破坏了小伙伴集体的行为规则。
  米切拉的故事
  米切拉的父母是萨姆的邻居,他们讲述了过程类似但结果完全不同的故事,当他们的女儿米切拉长到四岁时,她开始拒绝家长拥抱或亲吻她,在家或在学校都不行。米切拉的家长把她形容成一个脾气暴躁的孩子,她宁愿跑开也不和别人拥抱。像萨姆和特丽一样,他们也选择了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不强求她和他们亲热。但是等孩子长到八岁时,她开始自愿地拥吻父母亲了,而且整个中学阶段都是这样。是什么造成这种差别的?
  是什么左右着孩子的情感表达
  当然,主宰个性和行为特点的因素绝不仅仅只有一个或有限的几个,不过,发育心理学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帮助。下面的内容看上去有些抽象,但我认为对于男孩的情感发展具有非常实用的帮助。
  对发育的剖析
  发育心理学遵从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延续和转变”,在生命历程中,每个人的个性特征和行为习惯要么延续要么转变。《相互影响理论》(萨莫罗夫和詹德勒,1975)与《基因环境学》(斯卡尔和麦卡特尼 1983)都持这样的观点:环境条件应该与孩子的成长相适应,也就是说:孩子和他们的成长环境具有相互作用,并贯穿成长过程而同步发展。儿童的成长(包括感知能力、情感、气质等等)会得到环境(父母、家庭、伙伴、学校等等)的响应,环境因素反过来又分别影响着孩子的成长,而且这个作用与反作用的过程不断地持续着,并且环境和儿童的相互影响方式在不同的文化传统中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这看起来有些复杂了,不过我认为可以归结为:儿童和环境一起延续并转变着。
儿子,你尽管说 在线阅读:
第 1 页第 2 页第 3 页
下载地址: 点击下载TXT
更多>>

本栏下载排行

更多>>

相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