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前 言
拿到物理博士学位的美国人,一年不到八百人,全球可能也只有数千人。但是这一小群人的发现与创新科技却决定了我们的生活与思考方式。从 X光、激光、无线电波、晶体管、原子能及原子武器,到我们对时空的看法、以及宇宙的本质等等,这一切全都来自这些全心奉献的人士。当物理学家就等于拥有改变世界的庞大潜能,也代表可以分享荣耀的历史与传统。
身为物理学家,最重要的岁月莫过于念研究所与刚从研究所毕业的那几年。在这段期间,你探索自我,发展职业生涯。本书谈的就是我在一九八一年刚从研究所毕业的那段时期,那时我是世界顶尖的研究机构加州理工学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教员。
我在那里的经历很特殊。我刚到那里时,觉得茫然害怕,对自己的能力不确定,几乎设想不出自己的未来。但我非常幸运,因为我的办公室刚好跟本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理查·费曼(Rich-ard Feynman)在同一条走廊上。费曼在一九八六年的航天飞机委员会(Space Shuttle Commission)上成为全世界的头条人物,因为他把 O型环(O-ring)浸在冰水里,再拿它敲桌子,证明它变得易碎,ii他就这样解开了 O型环失灵的谜团。这就是杰出的费曼,一个以常识击败电脑模型、以洞察力超越方程式的人。此前一年,费曼令人爱不释手的自传《别闹了,费曼先生》跃登畅销书排行榜。一九八八年,费曼过世后,在大众心中他已成为现代的爱因斯坦。然而在一九八一年,费曼在物理界以外几乎鲜为人知,其实数十年来他早已是物理界的传奇人物。
我的博士论文是探讨无限维的量子理论,这引起一些物理界耆老的注意,并因而获得研究奖学金。但我真的适合这个出了两位诺贝尔奖得主、周遭尽是全球菁英学子的地方吗?我日复一日地到办公室,思索物理学中未解的大疑问。但我没有任何灵感,而且我很确定自己早先的研究纯粹是侥幸,我永远不会有任何重大发现。我突然明白为什么加州理工的自杀率在美国各大院校中名列前茅。
有一天,我终于鼓起勇气去敲费曼办公室的门,并且惊讶地发现他很欢迎我。那时他刚动完第二次手术——那场可怕的癌症最终仍夺走了他的生命——在其后的两年,我们谈过许多次话,我也趁这些机会问他问题,例如我怎么知道自己具备必要的能力?科学家究竟是如何思考的?创造力的本质是什么?从这位人生快走到尽头的着名科学家身上,我终于明白科学与科学家的本质。更重要的是,我对人生有了全新的见解。
本书从一九八一年的冬天开始,讲述我在加州理工担任教员第一年的故事。它描绘了一位年轻物理学家如何寻找自己在世界上的定位,以及这位人生已至暮年的着名物理大师如何用智慧帮助这位年轻人。但本书也谈到费曼在最后几年的故事、他与同为诺贝尔奖得主的莫雷·盖尔曼(Murray Gell-Mann)之间的竞争、以及弦论前 言iii的开端, 今天, 弦论已经成为物理学与宇宙学未知领域的卓越理论。
请注意,本书讲述故事,但它并不是小说。在跟费曼的许多次对话中,我都做了摘记和录音,因为我对他实在太敬佩。本书中的楷体字部分就是来自这些笔记、以及一些讨论的誊本。我在本书中所描述的一切,都是我的亲身经历。但我整合和改变了事件,除了历史人物、以及我引用的特定人物外,我变更了其他所有的名字与性格,以便以最贴切的方式来描绘我的经历。
我非常感谢加州理工大学,因为那是个充满活力、令人兴奋的研究环境,也因为在许久前,他们就对我充满信心;在此,也要特别感谢已故的费曼先生,他教导了我许多人生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