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哲学.宗教 > 王阳明TXT下载

王阳明

作者:秦家懿(现代)
栏目:哲学.宗教
类别:现代
大小:194KB
评价星级:★★★★☆
下载次数:(本周:,本月:)
在线阅读  点击下载

书籍节选

书籍章节作者介绍
第一章 少年的求学生涯
第一节
少年聪悟,敏而好学
王守仁,字伯安,是浙江余姚人,他生于明宪宗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 死于明世宗嘉靖七年(公元1529年),青年时, 全家从余姚迁至山阴(越城), 他在距越城不远的会稽山阳明洞边盖了一间茅草屋,于是自称阳明子。后来这个号渊远流长,学术界又称王守仁为王阳明。王阳明从小就资质过人,非常聪明。传说他五岁那年,他的祖父见他一个人在屋中念念有声,非常奇怪, 暗自思量 :“这孩子在屋里捣什么鬼呢 ?”当他仔细一听,竟是平时自己读过的书,阳明背起来一字不差,全当嬉戏玩耍一般。祖父大为惊奇,装做生气的样子问他 :“你什么时候偷看了我的书 ?” 阳明见祖父生了气,只好如实回答 :“我没有看您的书,只是听着您读的时候慢慢记下来的 。”祖父大为高兴,料定阳明长大后必有大的出息,更加悉心教他念书,这也足可以看出王阳明儿时记忆力惊人。
王阳明十一岁时,祖父带他去北京金山寺游玩,大家游兴正浓,兴致正高时,客人请他的祖父赋一首诗来助兴,他的祖父冥思苦想,却不知如何下手,在旁的王阳明赶忙解祖父的围,说 :“平时祖父曾教过孙儿,这样的诗句还是让孙儿来对吧 !”随之一首诗脱口而出: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扬水底天。醉倚妙高台上月,玉箫吹彻洞龙眠。祖父和客人见他才思敏捷,妙语连珠,不禁大为惊讶,又出了一道题考他,王阳明张口又是一首: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山小月更阔。年仅十一岁的稚童,吐词就如此豪迈不凡,将人比作天,还要登高台吹箫赏月,诗句不仅有气吞山河的气势,而且富有耐人寻味的哲理意境。少年聪悟,为以后的深入求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可如果因此而得意洋洋,不求甚解,就将和王安石笔下的仲永一样,慢慢地懒惰、迟钝,而同庸人相差无几。王阳明正是在祖父的教导下,博览群书。从孔子的《论语》,孟子的《鱼我所欲也》 到唐朝的律诗绝句,宋朝的词,还有儒教,道教的教义,王阳明都如饥似渴地读着,他真恨不得读遍天下之书,了解世人深的思想。
在书的海洋中,王阳明尤其喜爱兵法,对《孙子兵法》更是爱不释手。每逢家中宴请宾客,阳明从来不到处走动,像父亲一样给众人敬酒,他悄悄地取来许多果核, 把果核当成士兵, 与别人摆起了兵阵,要知道这些果核都是他专门收集的呢!你摆一个龙门阵,我用八卦阵来克你,常常是客人的兵阵才摆出来没一会儿,王阳明沉思片刻,便已想出了克敌的阵势。偶尔想不出来,他就会缠住客人,让别人把这个阵势的来历、制法、优势讲个清楚。王阳明常常乐而不疲地做这个游戏,为此也没少挨父亲的骂,父亲总嫌他打扰了客人。
平时,与小朋友玩的时候,王阳明也是满肚子小故事,大伙儿都称他“智多星 ”,伙伴们常常坐在他的周围,聚精会神地听了一个又一个。而王阳明讲得最多的也是孙子。他特别佩服孙子的聪明才智。有一次, 他给小伙伴们讲了一个孙子出山的小故事: 话说孙子和他的师兄庞涓跟着师傅鬼徒子学习有四年之久,他们俩都想下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多么精彩,就去禀告师傅。鬼徒子一听,笑着对他们说 :“学习四年是否学有所成呢?我得先出个题考考你们,谁通过了就可以下山 。”自以为是的庞涓这下可高兴了,这还不简单,就是答道题吗。他催促着师傅快出,而谦虚的孙子在旁默不作声,鬼徒子说道 :“我现在坐在屋内,谁能让我走到屋外就赢了 。”庞涓想显示一下自己的聪明才干,不等师傅话说完就用开招术,骗师傅说房子要着火,拿走吃的,庞涓想师傅饿了就一定会出来??什么招术都用上了,就差点儿把师傅砍一刀,横着抬出来了。无奈鬼徒子坐在那里纹丝不动,稳如泰山。庞涓终于绞尽脑汁,懈气了。现在轮到孙子了,只听孙子毕恭毕敬地说 :“弟子浅薄,学业不深,未能想出妙计来。但是如果让师傅从屋外走到屋内,弟子倒有个办法 。”鬼徒子心中暗自思忖:这个徒弟平时沉默寡言, 但是颇有心计, 不知他有什么妙计让我从屋外走到屋内,反正怎么走都一样,不如看看他的计策到底是什么 ?” 于是,鬼徒子走到了屋外。就在他两只脚都迈出门坎时,恍然大悟,在无意之间自己中了徒弟的计策已经从屋内走到屋外来了??。每当王阳明讲到这里,就流露出一种赞叹敬佩之情,他太佩服孙子的足智多谋了,要是自己也能这样,那该多好啊!阳明十一二岁时又随父亲住在京师。京师既是人材会聚的地方, 又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 全国各地的大事都要向京师汇报,住在京师便可以知道天下大事。这使阳明大开眼界,从小满脑子就塞满了关系着国家命运,人民生存的大事,而且立下大志,要做一个像孔子一样的圣人,建立利国利民的丰功伟业。同时, 京师又是一个人才济济的地方, 云集着许许多多安邦治国,事功显赫的文臣武将。阳明非常钦佩他们的才能,常常缠着父亲带他一起去拜访。有一次,他听说陈泰的父亲屡屡用奇计而立战功,心中佩服得五体投地,又赶上他的父亲外出而不能带他去拜访,他就不顾身份低微,毛遂自荐自己去,听完陈泰父亲事迹后,还嫌不详细,又一个人去拜访陈泰父亲的故居直到全部弄明白为止。可见,少年时的阳明求学的精神是令人敬佩的。当然,阳明少年时的才思敏捷,学识渊博也离不开祖父、父亲、塾师的教导。阳明的先祖王性常,曾任兵部郎中。从他的二世祖开始,二世祖王彦达,三世祖王舆□,曾祖父王桀本来都有机会推荐升迁,可他们却不愿为官,都放弃了,甘愿过贫寒、俭朴的知识分子生活,除了干点儿体力活维持必要的生计外,他们主要的时间都用来读书,教导子孙做一个知书达理的人。
在阳明的家庭,读书也很有特色,他们并不崇拜当时的权威著作《四书》, 也不像一般人家为了中科举或高官, 而死学《四书》,把它捧上天。他们往往偏爱那些把道理寓于具体事情中,以理服人的书,像《礼记》、《春秋》、《左传》, 这都与他们不愿被功名利禄所牵扰,不愿被陈规陋俗所束缚,而宁愿保持像莲一样清白纯洁,刚正不阿的个性有关。他们也都不信鬼神,要眼见为实。
王阳明 在线阅读:
第 1 页第 2 页
下载地址: 点击下载TXT
更多>>

本栏下载排行

更多>>

随机推荐

更多>>

相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