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传记 > 我的光荣与信仰TXT下载

我的光荣与信仰

作者:克莱伦斯·丹诺(美)
栏目:人物.传记
类别:国外
大小:294KB
评价星级:★★★★☆
下载次数:(本周:,本月:)
在线阅读  点击下载

书籍节选

书籍章节作者介绍
第1章 故事之始

不可讳言,是虚荣心在促使着我撰写这部自传。纵使我明白“在浩瀚无垠的时空里,任何人都显得微不足道”这个真理,但我仍怀有自己的自负。
在这个唯有形形色色的小说才可能畅销的时代里,我伏首案前,提笔记录一生,似乎是件荒谬可笑的事。因为,我此生的任何时刻,从未发生过可以编造成畅销小说的情节,而且更重要的是,我只愿毫无矫饰地叙述这一生的点点滴滴,尽可能地呈现事件的真相。
我发现大多数传记的开场白都是从祖先开始写起,这些作者试图将自己的血源和出身,与某些知名家族或要人搭上关系。当然,这是出于自负的心态,也是一种对遗传有着模糊的、不科学的偏见。我个人很少念及先人,当然我也有祖先,而且为数并不少。我知道所有祖先的名字,也可以一一罗列他们的事迹,但那样做实在是意义不大。
据我所知,我来自一个古老的家族,起源可追溯至亚当、夏娃,但我可不愿以此为豪。唯一能认定的是:它是少数源远流长的家族之一,可溯自一个与我同名的英格兰小镇,不过它现在的拼法已是略有改变了。不过这些都不重要,因为,我的祖先当然是来自更远古的年代。就算如此,那又如何?
属于我们这一支系的丹诺家族的远祖,是在美国独立战争前1世纪,来到新英格兰(美国东北6州之合称)的16个人之一。这位丹诺先生和其他15个人接受英国国王的馈赠,得到康涅狄克州新伦敦镇的土地。据说他是葬仪社的老板,这说明他很有生意头脑,选择了一个客源稳定的职业。人们或许可以找到其他更轻松的谋生方式,但若是生意能源源不断,当个生意人也是不错的选择。尔后,这位丹诺先生(或者是他的后裔)似乎忘了英国国王曾经慷慨赠地的恩惠,在华盛顿总统征召之下,竟揭竿而起对抗英国。
有个参加独立战争的先人,比什么都重要,因此,我应是有资格加入“美国爱国女会”--只不过我是男的。我颇以这位反叛英国的先人自豪,如果能在街上与他不期而遇,我会满心欢喜地对他欢呼致意!
我之所以描绘以上的林林总总,并不是喜欢缅怀先人或自抬身价,而是基于个人因素。这些事情对我的重要性在于:我是费尽千辛万苦、寻寻觅觅之后,才出生在这个家族。似乎越是沉湎于家族史,我越是不敢相信能存在于此时此刻,有时还得拧拧自己,确认这一切不是梦境。即便如此,我依然认为我就是我--那个真真切切源自亚当,经过物换星移、时移世易而来的人。
亲爱的读者们,你是否思考过这个问题: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几率何其渺茫?假使你的始祖是亚当,你将会有不计其数的直系祖先,但只要其中一位不在此列,你就不再是现在的你了。所以,我不再追根究底找出一脉相承而来的族谱,只想着双亲相遇的机缘巧合,以及自亚当之后历尽沧桑到双亲这一代,最后再生下我的可能--这微乎其微的偶然!
如果每个人都该对自己的命运负责,那么就有权对自己的诞生说上几句,更何况这个诞生是千载难逢的瞬间。对这纪念性的一刹那,我该说些什么呢?套一句律师们常用的行话:我甚至算不上是当事人。我个人认为,追溯到祖父母一代应该还不算太离谱,读者们也不需要了解自亚当之后我的先祖们所遇到的种种事件。在此,我愿意详述在我出生前七十五年,祖先们九死一生的冒险经历。
我的曾祖父母和外曾祖父母似乎都来自康涅狄克州,在那居住时,他们从未谋面。当时没有火车,更没有汽车,他们是从新英格兰驾着马车,跨越漫漫长路,历经千辛万苦之后来到此地。我的祖父母先出发,不知何故停留在纽约州洛彻斯特附近的小城汉利塔。我无法揣想他们停留下来的原因。我曾只身路经此城,但未做逗留。当想象着祖父丹诺老先生驾车数千里来到这几近荒芜之地时,我几乎想大声地告诉他,他把外祖父艾迪抛在后面啦!不久,外祖父也驶进这未知的西部,似乎是为他未出生的女儿找个伴侣。许多年后,我的父母便结了婚。
外祖父艾迪则是驾了好几个月的马车,方才在一处荒野扎营,此地即为后来的俄亥俄州温瑟镇。无疑,他们的马车行经汉利塔,这是西行必经之路,但因故未曾停留而错失了与我祖父母相遇的机会。过了几年,祖父从汉利塔驾着马车到西俄亥俄州的小村庄金斯曼,距离我的母亲诞生地温瑟镇只有25里。在此之前,我的出生几率是零。必须先要有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的相遇,我才有出生的可能,这对于来自康涅狄克州的父母而言,相遇机会可真是微乎其微。
祖父和外祖父都是一文不名的穷人,否则也就不需要离开新英格兰了。但他们的子女长大后都进了学校念书。离温瑟镇35里、金斯曼60里处有个名为安柏的小城,在北俄亥俄州的奥柏林附近,当地有所著名的学校,爱蜜莉·艾迪和艾米鲁斯·丹诺注定要进入这所学校。至于后续发展就留待读者想象啦!
只要想到我出生的几率多么微小,就不禁害怕--要把我遗漏于这个家族之外,简直是轻而易举的事。因此,对于命运当中可能出现的无限意外,我更是不敢想下去了。
显然,出生是我无能为力的事。假使早知道生命是这么一回事,而且有机会选择出生与否,我想我会拒绝这趟冒险的生命之旅,至少,此刻的心境是如此。就算生命中某些时刻不这么想,但整体而言,我认为人是不值一活的。这并不表示我消沉悲观,或这本书将令死气沉沉、毫无生气的生意人看了之后更加沮丧。因为,我只有在心情好的时候才会写这本书。
望着窗外,此刻阳光普照,小鸟们在晴朗的夏日里欢欣跳跃。我不禁自问:为何要端坐于此,绞尽脑汁回忆尘封迷茫的往事,而婉拒光明、温暖和多彩世界的邀约,何不出外尽兴一游?
不可讳言,是虚荣心在促使着我撰写这部自传。纵使我明白“在浩瀚无垠的时空里,任何人都显得微不足道”这个真理,但我仍怀有自己的自负。我知道,我浪掷一生的地球不过是无垠苍穹中漂浮的一粒尘埃;我知道,宇宙中有不计其数的世界,它们的体积和重要性,比起我安身的一小块墓地要大得多;我知道,此时此刻正有20亿人口占据着这颗我所依附的地球;我知道,在我写这页稿子的此刻,许多人正沉入永恒的梦乡不再醒来;我知道,50万年以来,人们生生死死,最终悄无声息地化解为构成现今地球的各种元素;我也知道,许多人对我一无所悉,而那些听说过我的人,即将化为树木、花草、动物或尘土的一部分,我却仍然伏首案前,任由团团迷雾笼罩心中,而且一一记录这短暂的人生里,曾经感动过我的人们,以及我的欲望、沮丧和绝望。
毫无疑问,本能的求生意念促使我们在生死之间,试图将人的存在定位得更悠远些。不管正确的理由何在,我现在伏首案前所做的,正是过去的人做过的,未来的人也会去做的--谈论逝去的时光。此时此刻,我就像棒球场上挥棒或通宵劲舞的小男孩般兴致高昂。沉湎往事,是因为所有的生物都需要一些活动,而我还活着。不管这个活动是环球旅行,或仅仅只是往返于卧室、餐厅之间,它都反映出人的情绪、欲望与精力。
年轻人的人生思索目光是朝向未来的,仿佛站在海岸边,面向广阔无垠、波涛汹涌的大海,憧憬着彼岸的光景。老年人的回忆,则是重新审视曾经历经大风大浪、而今即将画上句号的旅程,不再构筑城堡、拟定计划以及征服未来,萦绕脑海的是途中的艰辛坎坷、对同行旅行人的叨念,以及对无声无息地掉入冰冷深渊的伙伴们的痛心。老人们不再热望新的冒险,最大的野心不过是寻找一处温暖的港湾,安详地打个盹儿,一任飞逝而去的往事盘踞心中。于是,年长者所言所撰,便成了必须表达出来的叨叨絮絮的自传,而且我也不愿在静默中呆坐着,等待最后一夜的到来。
自传不可能完全属实,因为没有人能毫无偏颇地描述自己,每个事件多多少少掺杂了想象和梦想。
年轻人引颈观望大海对岸充满宝藏的乐土,老年人则面向渐行渐远的往事,透过一层迷蒙的薄雾,那些曾经熟悉的人、事和物,透显出一种奇妙瑰丽的组合。那些几近遗忘的男男女女和孩童,仿佛出现在遥远的岸边,他们的背影在柔和的夕阳余晕下,映照出昏暗或是放大拉长的轮廓。值此时刻,所有的人类,甚至任何生物体,都是唯我独尊的。个人位于大圆的圆心,其余个体在四周运转--每个的想法都是如此。
虽然智者告诉我们,在这生生不息的世界中,个人轻如鸿毛,但我们却如实地感受到,我们死后世界顿时寂灭。因此,在还能以说话、写字或其他任何方式宣告我们仍然活着的时候,便不自觉地请求周遭的人们停下脚步,将他们的眼睛、耳朵朝向我们、聆听我们,哪怕只是极短暂的时刻。这就是我目前正在期待的事,而且,我已无所事事,何不借此打发余生?所谓的人生,如同木偶在舞台上舞动而成。而今我所努力的,不在于放大这个小木偶,不在于我如何影响了世界,而是说明世界如何塑造了我。
希望各位不要认为这是一本充满悲伤、令人不快的著作而拒绝阅读。虽然用世俗的眼光来看,我并非乐观主义者,但我相信我对亲身体验的记述,应不会过于严肃或悲观。事实上,我从未严以待人,对待自己也是如此。我完全不是要说教或扮演指点迷津的角色。世人来到人生舞台上,下台鞠躬、隐身幕后,其实扮演着相同的角色;人们曾各自拥有不同的外貌和姓名;他们曾欢乐悲伤,而今多半长眠且被人遗忘。我的一生并不悲惨,在旅途将尽的此刻,了无悲叹。
每当傍晚悄悄来到,我是心满意足地等待入眠的那一刻--虽然算不上愉悦地期待。这段黄昏与破晓间的时刻,是最为静谧安详的。如今,我走过这工作、游玩、喜乐、悲伤交织的漫漫人生路后,清楚地意识到那和善的安眠之日急速奔驰而来。人人不可豁免的必死命运,并未带给我丝毫畏惧或痛苦。那么,读者朋友们又何必惶恐我的自传会使你们悲伤呢?
在岁月的积累下,就免不了有自己独特的人生态度。说明每段旅程中吸取的观念和经验、日积月累后所形成的想法和态度,比平铺直叙这个人的生活琐事要重要得多。因此,我的自传主要在于记录生命强迫我学得的新观念,而非将个别事件串成一本流水账。毕竟,思想、意念和情感才是生命本体。我衷心期盼有缘阅读此书的朋友,会因我的省思,而对人生有乐观的期待。
如同前文所述,我父亲的远祖曾是叛国者--在独立战争中举枪反抗英国。父亲在他居住的小区里,也是以反抗当地褊狭又自以为是的宗教和政治主张而闻名。照理说,我应该可以下结论说:家父身上流有反抗的血液。可是,成功的反叛者往往让后代子孙变得安逸、骄矜而脆弱,这和父亲的情况并不相同。或许可以这么解释,应该是“生活”塑造出反叛,而非血源。
父亲早年时期就有自己的信仰--卫理教会(Methodist),而非圣公会或长老教会之类的贵族教会。父亲的面貌在严肃中流露出和蔼,他一有闲暇就埋首阅读。我真希望多了解他的年轻时代,如此便可为我们家庭的发展,以及遗传和环境对后代的影响,增添更丰富有趣的题材。父亲和其他6个孩子随着祖父来到东俄亥俄州,当时这是边境地带。祖父想必很穷,生活充满了不安定性。我的伯父、姑姑们似乎都聪慧过人,但我未曾在他们家中看到过任何一本书。
不只祖父家中找不到书,事实上,整个小区里一本书都没有。我对书的第一印象来自家里,书橱里、桌子上、椅子上甚至地上都有书,房子小,成员多,家具寒酸,但四处都是书。不知父亲是如何筹钱买书的,因为他既无祖上留下的产业,也没有经训练学得的致富技能或技巧。
外祖父是个富农,全家从不进教堂。五六个子女里面,只有母亲喜欢看书。这些富裕且才智平庸的家庭成员认为:爱读书是个缺点,而且会是个坏习惯。若把工作时间用来看书、做研究,简直是“偷懒”和浪费。《穷理查的智慧书》(Benjamin Franklin's Almanac)上关于勤俭的愚蠢训诫,被这个家庭奉为圭臬。
在我记忆当中,只有一个舅舅相当博学,其他舅舅、姨妈根本不把念书当一回事。而我的7个兄弟姊妹里,就有6个爱好读书和求知,几乎愿意摒弃工作和娱乐来看书。为什么在七八个手足中,只有父亲渴望求知?为什么母亲是家中唯一对读书感兴趣的?而父母生下的7个孩子里,除了1个例外,其余的都热衷读书,这又是什么原因?
在父亲早年的生活圈里,为何唯独他一人独自痴心于阅读?而且这强烈的兴趣一直伴随并在精神上抚慰他,直到86岁寿终正寝。是谁在父亲心中播下阅读的种子?是遗传所致?但祖父不爱看书,显然不可能把对求知的热望传给子女。但结论是:祖父母、外祖父母各自养育了一个迥异于其他子女的知识爱好者--我的父亲和母亲。
我对曾祖父母一无所悉,想必他们默默无闻。
我的光荣与信仰 在线阅读:
第 1 页第 2 页
下载地址: 点击下载TXT
更多>>

本栏下载排行

更多>>

随机推荐

更多>>

相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