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皇帝坐在龙案前,看着这金灿灿的饱满的麦穗,脸上露出了少有的笑容。当他听说是千百万黎民百姓响应皇帝的号召,齐拜地神才得到的丰收果实时,更流露出自己英明伟大的得意。
河南巡抚都御史徐缵也不甘落后,他找不出一茎五穗的麦穗,却想方设法在其他方面压倒四川。他煞费苦心地觅到一茎二穗的瑞麦百余本,带着百余人的地方官员,敲锣打鼓,浩浩荡荡地开往京城。他奏请皇帝说:“自从祭祀地神,我大明天下风调雨顺,一片丰收景象,真是种啥得啥,种一得俩呀。这些成果都是皇上分祭诸神,特别是祭拜地神,地神保佑的结果。”
嘉靖皇帝看到徐缵的奏辞,乐不可支,他想起前年河南灵宝知县曾上奏说:“黄河水清五十里”的神奇景观。现在那金灿灿的麦子不是这黄河之水福荫的结果吗?呵,天、地、水成就了中原大地的丰收。嘉靖皇帝一高兴,令人到国库里取出金银财宝、布匹绸缎嘉奖奏报的官员。
这些祥瑞之象的奏报,像五彩缤纷的浮云飘出一幅太平盛世的景象。嘉靖皇帝心里暗暗狂喜,立即脱下龙袍,穿上道袍,带着致一真人邵元节再次祭拜方泽坛。
皇帝与邵元节一起坐在金銮御驾里,谈论着分祀天地之神带来的变化,好不高兴。但当御驾行至顺贞门时,突然被一名手举诉状的汉子挡住。谁这么大胆,竟敢拦截皇帝的去路?
护驾的陆炳上去就是两脚,那汉子却纹丝不动,悄悄抬了一下草帽沿,望了望陆炳,仍然跪在路中,手持诉状。
嘉靖皇帝问道:“怎么回事,谁在捣鬼?”
陆炳退回来道:“禀报皇上,前面有人要递奏状,赶也赶不走他。”
嘉靖皇帝这么多日子都一直处于兴奋状态中,他想能有什么事?可能又是那些官员变着法子,故作惊人之举,好引起轰动效应吧。于是对陆炳道:“叫他把奏章递来。”
嘉靖皇帝因要与邵元节谈神论道,此时根本就不是皇帝的角儿,怎么会去关心那奏折?他把奏章一接,顺手丢在御驾里。
邵元节目睹了地方官员奏报祥瑞的场景,深感皇帝那呼风唤雨的能力,是修炼了几千年的道教宗意所无法达到的。要发展道教就离不开皇帝。在皇帝面前,他早已放弃了高傲,极尽媚态地称赞道:“皇上真是英明之主,才几年时间就使天下呈现太平盛世,贫道也感到不胜荣幸啊。”
嘉靖皇帝若有所思地说:“这都是神道的作用,要不是真人助朕一臂之力,大明江山哪有这般景象?朕还望真人多用法术,以福泽大明子民。”
出神武门不远,就到了祭拜的方泽坛。按惯例还是由邵元节先做法事,皇帝则在一旁认真观摩。
邵元节展开道袍在坛前像跳舞似的旋转不止,嘴里则“呜啊……呜啊”地叫着,不一会儿,那坛前似有旋风相助,风沙卷地而起,现出一片天昏地暗。
嘉靖皇帝拍手道:“好,好!这真是呼风唤雨的功夫啊。”
皇帝刚刚说完,天空便“轰隆隆……”打起响雷,接着电闪雷鸣,乌云在电闪雷鸣中与尘土搅和在一起,掠过方泽坛,向皇宫卷去。
嘉靖皇帝以为这是邵元节的神力所至,竟情不自禁地提起道袍,迎着狂风,在方泽坛前劲舞。邵元节看到至高无上的皇帝也在狂风中祭道,更加做出夸张的姿势。正在他们竞相与风共舞时,倾盆大雨自天而降。嘉靖皇帝还没有明白是怎么回事,全身已被淋得像落汤鸡一样。
陆炳看到皇上在雨中飞舞,担心这样会淋出病来,呼喊道:“皇上,快进辇内躲躲雨。”他看皇帝没有回应,冲上前去欲将他拉到御驾内。哪知皇帝固执地要与邵真人一起做完法事,大有不做完法事决不回宫的决心。经过陆炳再三劝告,他才极不情愿地进了御驾。嘉靖皇帝看到邵元节八十多岁高龄还能经得起倾盆大雨的冲洗,心里甚是佩服。他坐在御驾里,有意识地转转臂膀,以为自己能够挺住。一路上,皇帝抑制不住欣喜的心情,不知不觉地吟咏出一首《祈雨诗》:
默祷斋居秉至公,诚心恳恳惜民穷。
皇天有感驱炎魃,后土无私协化工。
四海虬龙腾甲翰,九重雷电鼓鸿蒙。
仁风镇日催霖雨,灌溉江山万物通。
御驾一回到皇宫,嘉靖皇帝便感到浑身酸软,四肢无力,睡在床上高烧不起。老御医守在床前给他细致把脉,才发现皇帝的身体虚弱得不行。他的脉搏微弱,体内精髓几乎被掏一空,那倔傲的血液像病态的骆驼一样在慢慢缓行,一遇风寒,无法抵御。御医谨慎地配了中药,才诚惶诚恐地离开。
皇后张氏虔诚地守在皇帝的身边,她一会儿摸摸皇帝的额头,一会儿听听他的心口,真是照顾得无微不至。嘉靖皇帝昏然地睡了两天才清醒过来,醒过来的第一句话便问:“邵真人还好么?他可真是神仙啊!”
张皇后劝说道:“皇上,你静一静,歇一歇。邵真人一切都好,你放心吧!”
嘉靖皇帝一看见新皇后,就把她的手拉在胸前说:“你看看,敬拜地神有多么灵验!那场暴雨真的是朕在拜地神时呼唤而来的,真是神奇啊!”他在胸前摸着她的手,仿佛有股暖流蹿入心中,燃起熊熊的欲火。皇帝继而又紧紧搂着皇后,要她即刻睡到床上。
张皇后小声地说:“皇上,好好休息,晚上再说,啊!”
嘉靖皇帝早已欲火攻心,精虫难耐,哪能等到晚上?他把皇后拖到自己的身边,就在她的身上乱摸一通。正在这时,老御医又来看望皇帝,他故意咳嗽两声,以引起皇帝的注意。谁知,嘉靖皇帝丢下皇后,一下子坐起来对着御医道:“你个灾星,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在这个时候来。滚!”
老御医早已忘记自己的荣辱,心平气和地说:“皇上息怒,您龙体尚虚,应该静养几天,千万不可大意。”说完,又对皇后道,“皇后,您应该回宫去了。”
对于嘉靖皇帝的身体,只有老御医心里清楚。皇帝自恃年轻气盛,身强力壮,实则其精血已经被情色掏空,再不静养,真要危及到大明江山了。
嘉靖皇帝暴怒地道:“她是朕的皇后,你有什么权力让她走开?”
老御医仍是心平气和地说:“皇上与皇后如此情深意笃,使奴才看到了大明的希望。皇上息怒,奴才与邵真人谈过,他说皇上欲要修炼成道,必须先要控制自己。皇上懂得的神道有奴才的万倍之多,奴才相信皇上是能理解的。”
嘉靖皇帝一听邵真人,再也不敢与御医硬顶,但他仍不耐烦地说:“好了好了,去吧去吧。”
老御医弯腰退出皇帝的寝宫,又急忙赶到后宫,告知皇后应暂时与皇帝分房。张皇后哪有不懂的道理,被迫忍着感情的煎熬躲着皇帝。
偏偏嘉靖皇帝对情色难于忍耐,而皇后又有意识地不满足他的需求。皇帝已经能起身下床,黄昏的时候,他带着德兴在宫中闲荡。走到雨花阁,嘉靖皇帝看到前面有个身影在夕阳余晖的映衬下,似粉红的荷花,娇艳迷人。皇帝有两夜未近女色,仿佛隔了半个世纪,饥渴得好像有虫子在体内蠕动。现在一看见那婀娜多姿的身影,恰似蜜蜂遇到鲜花被迷得发愣。他摆脱德兴,自己快步跟上夕阳余晖下的婀娜荷花,突然一个踉跄,直直地撞到荷花身上。
那小女子吓得惊叫一声“妈呀”,回转身来一看是个大男人,眉一皱,没好气地说:“你瞎了眼啦,专往姑奶奶身上撞?”
嘉靖皇帝笑着道:“这是缘分吧,天下那么多人,怎么只撞到你了呢?缘分呀!”
那女孩子并不买账地说:“请你放尊重点,这是皇宫,不是野外,如果让皇帝知道了不杀你的头!”
嘉靖皇帝作个怪相说:“什么,皇帝敢杀朕……哦,不,敢杀我的头?我今儿就要你,看谁敢动我一根毫毛。”说着,便上前就将那女孩子的手拉住。女孩用力挣脱,却被皇帝握得紧紧的。
“你再不放开,我喊人啦啊。”那女孩子威胁说。
突然,嘉靖皇帝将她一抱,使她两脚离地,身体悬在空中。“来人呀,来人呀!”她边喊边拼命地抖动着身体,抖的皇帝快要支撑不住了。
德兴听到这边的喊声,立即跑了过来。他隐隐约约看见两个人影,大声喊道:“皇上,您在哪里?快来救人啊,是个女孩子。”
嘉靖皇帝用低沉的声音喊道:“德兴,快来救人呀,是个女孩子哩。”
德兴跑过来一看道:“皇上,原来是皇上呀。”
那小女孩一听,根本不相信骚扰她的人是皇帝,更是气愤地说:“你们竟敢冒充皇上作奸犯科,看我不告你们诈骗罪。快放开我,不然我真要发火了。”
她这么一说,嘉靖皇帝越发来了兴致,更加抱紧她说:“原来你是吓唬朕……是吓唬我的呀。”
德兴站在一边也不好插话,由着皇上与女孩子调笑着玩。嘉靖皇帝倒有些着急了,又一次喊道:“德兴,你来呀。”
德兴战战兢兢地说:“皇上,您要奴才做什么?皇上,您说呀。”
那小女孩听到德兴口口声声喊他“皇上”,就有点胆怯了,停止挣扎,只是小声说:“你放了我,你放了我。”
嘉靖皇帝不再挑逗她,慢慢地把她放在地上道:“你要是高兴的话,跟朕到乾清宫玩,那里有很多好吃的,你吃什么都可以。”
他这么一说,小女孩反倒不害怕了,高兴地说:“你真的带我到乾清宫去啊!走,只要你不怕,我就不怕。”
就这样,嘉靖皇帝将一个不知名的小宫女带进了他的宫殿。
这次艳遇的小女孩给了嘉靖皇帝清新的感觉,如同吸进了一口鲜凉的甘露,令他回味绵长。嘉靖皇帝令德兴准备了丰盛的菜肴,与小女孩一起美美地吃了一顿。当月儿害羞地露出半边脸的时候,嘉靖皇帝以龙体之躯愉快地滋润着那清纯的小宫女,继续着他营造的美好的祥瑞。
第二天,嘉靖皇帝一身轻松地早早上朝,坐在龙椅上,仍然能感到昨夜的艳遇令人神清气爽,感到那种清纯给他的无限活力。再看看殿下齐整整站着的臣僚,真有了一种功成名就太平盛世的感觉。他现在是君临天下,对各种奏折都有能力当面处理。他当着众臣说:“朕决定分祀天神、地神以来,民风得以纯洁,社稷得以加强,这是朕梦寐以求的。朕希望诸臣尽职尽责,巩固现在的大好局面。”
这时突然从宫殿门外走进一人,他走到龙案前一跪道:“皇上,下臣有一事相奏。”
嘉靖皇帝就是想听听大臣的面奏,叙说全国出现的吉祥事情,所以就兴奋地说:“你说吧。”
那人呈上奏章后道:“下官是兵部主事赵时春,因看不惯有些人的随声附和,故意制造祥瑞太平的假象,蒙骗皇上,特上疏,请皇上细察。”
嘉靖皇帝一听,忙将那折子扔到赵时春的面前道:“什么臭折子,拿回去你自己想去吧。”
赵时春申述说:“皇上,现在山陕干旱严重,淮河水灾泛滥。有些人却不顾百姓死活,兴师动众搜索奇珍异物迷惑皇上,故意营造太平盛世的假象。皇上不但不严加制止,反而还大肆封赏。朝廷既然有钱,应该拿出来支援山陕、淮河的灾区百姓啊,为何要无端地将钱财赏给那些阿谀奉承之辈呢?”
嘉靖皇帝听后怒斥道:“你是哪里的逆贼?就你关心百姓死活,是吗?来人,把他拉下去关进大牢,削职为民。”众臣无不惊愕,纷纷低下头去。
随后,嘉靖皇帝暴怒地扬着双手道:“散朝。”
钟聚祥瑞 拜神求嗣
对自己诞生之地的渴望,使他心中涌动阵阵热流。美丽的家乡,真是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啊!面前的一麦九穗,千年灵芝,不正是人承天意,祥瑞所钟的写照吗?
整天驾着祥瑞之云在宫中浮来飘去的嘉靖皇帝,哪能容忍给他添愁的大臣呢?他一怒之下将赵时春打入监牢,但回去细细一想,好像还有一件不顺心的事没有处理。他传来陆炳道:“那本奏状呢?”
陆炳一时没有想起来,迟疑地说:“皇上是说……”
嘉靖皇帝急躁地说:“哎呀,就是在路上跪着上诉状的,想起来没有?”
陆炳把脑袋一拍道:“哦,皇上,下臣可能把它放在龙案上啦。”
嘉靖皇帝扫一眼龙案,并没有发现那本折子,立时怒容满面地说:“陆炳,你也应该多读些书,有点长进啊!怎么还是那幅榆木脑袋呢?”
陆炳可是嘉靖皇帝穿衩裆裤时的朋友啊。他俩自小一文一武老搭档,皇帝从来没有嫌弃过他,今天是怎么啦?陆炳苦笑着说:“是,是,皇上,下臣再去找找看。”
陆炳心想一定是丢在御辇里面了,就亲自到辇库的车上去找。他将御辇翻了个底朝天,就是没有看见那本奏状的影子。这怎么向皇帝交代哟,皇帝对此事的印象又如此之深。陆炳哪里知道,那奏状已经被别人悄悄拿走了。谁拿了呢?最有可能的是邵元节,但陆炳怎么也想不到他。
邵元节在那次祭神中,与嘉靖皇帝同坐在御辇里,下辇时他发现皇帝忘记了奏状,顺手拿起状子放入自己道袍的长袖中。待他展开一看,大惊!原来是状告建昌侯张延龄的。这张延龄可是张皇太后的弟弟,威震一方的权贵啊。
邵元节不知道该怎么办为好,不奏给皇帝吧,将落个欺君之罪。交给皇帝吧,又怎么解释状子在自己手中呢?真是两只胳膊挎篮子——左右为难啊。他到宫中已多年,对皇宫里的复杂关系略知一二,他拿着那本奏状不敢轻举妄动。
陆炳蔫蔫地回到乾清宫,嘉靖皇帝看见他那熊样,想起在安陆老家时两人的无拘无束,不忍心再为难他,大度地道:“算了算了,以后注意就是了。哎,陆炳,有没有老家的消息?”
陆炳回答说:“按说崔文该回来了,他去督办献皇帝显陵已经三年了。”
他们正说着,门外侍从高喊道:“崔文求见皇上——”
嘉靖皇帝立刻传旨:“宣他进来。”
崔文在门外抖抖那身青色的太监袍,迈着匆忙的碎步扑通一下跪到皇帝面前,满面泪水地说:“奴才崔文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
嘉靖皇帝用手轻轻拦住道:“免了免了,崔文,看起来你是经历风霜了,倒有点男子汉的味道啦。”
崔文急忙辩道:“禀报皇上,奴才是中宫内监,不敢造次。奴才向皇上禀报,先献皇帝显陵已经修复一新,万民景仰,湖广各地这几年也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先献皇帝之陵松柏苍翠,万木郁葱,花草繁茂,福荫一方水土,收到了前所未有的效果。”
嘉靖皇帝的脸上露出少有的笑容,不住地点头说:“好,好,你辛苦了,辛苦了。哎,家乡还有什么消息没有?”
还没等崔文回答,宫门外又喊道:“安陆州知州求见皇上——”
崔文急忙说道:“他们来啦。”
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六月底,湖广安陆知州带着十数人,随同崔文一起北上京城,向皇帝奏报家乡的祥瑞。那知州进宫跪下先向皇帝砰砰砰磕了三个响头,方才扬起头说道:“下官叩见皇上……”照例完成一套高呼万岁的礼仪后又说,“下官托先献帝和皇上的洪福,安陆州才得以连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在今年先献皇帝陵寝修复一新之时,阳春台上草木吐芳,百花争艳。白雪楼中暗夜独明,星光闪耀。更为奇特的是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有一只小白兔带着下官在阳春台草丛中穿梭,使下官无意中发现一株千年灵芝,还有一麦九穗。下官如梦初醒,心想这一定是皇上的福泽,是先献皇帝的恩惠。下官决定亲自把它们送到京城献给皇上,以谢皇上隆恩。”知府说完,将这两件宝物拿出来,呈献给嘉靖皇帝。
嘉靖皇帝用惊异的眼光看着这两个耀眼的宝盒,看着宝盒里面的奇物,嘴里禁不住赞叹道:“嗯,嗯,一麦九穗,比四川的一麦五穗还多,真是奇迹呀!”
崔文忍不住说:“皇上,这可是大喜大瑞呀,这一麦是皇上,九穗是九州,而且又出现在皇上的老家安陆,更是万幸吉祥。还有这千年灵芝,生长在安陆王府西南的阳春台上,定是天降灵物,保佑皇上身体健康,万寿无疆!”
嘉靖皇帝听了崔文的解释,乐得心花怒放,真以为是神灵的庇护,不敢对神有半点不敬,急忙令德兴将宝物供奉在最神圣的太庙中。
皇帝睹物思情,恨不得立刻飞到老家,登白雪楼吟诗,上阳春台歌唱,到鸭子坑戏水,游莫愁湖采莲。那里既有阳春白雪的高雅,又有田园牧歌的清韵,还有水乡山野的豪放。对自己诞生之地的渴望,使他心中涌动阵阵热流。美丽的家乡,真是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啊。面前的一麦九穗,千年灵芝,不正是人承天意、祥瑞所钟的写照吗?
这年八月,嘉靖皇帝下旨,特封兴献皇帝显陵所在之地松林山为纯德山,升安陆州为承天府,改县名为钟祥,并府治。
伴随着祥瑞升腾,嘉靖皇帝终于了却了自己的一桩心愿。但还有一个心愿却一直缠绕着他,仿佛就在眼前又虚无缥缈,他要努力到何时呢?
九月二十八,是个吉祥的日子,一大早,皇宫里响起一阵阵锣鼓声。这几年宫里的喜事接连不断,人们听到那吵闹的声音甚至有些厌恶。但进宫的人却兴高采烈,他们抬着举世无双的宝物,正大摇大摆地向乾清宫挺来。原来是周县县丞侯廷训专程来向皇帝敬献又一宝物的。
嘉靖皇帝仍然保持着对异珍奇物浓厚的兴趣,他坐在龙案前,看着两个人将宝物抬了上来。当侍奉的太监把那耀眼的红绸揭开,露出一个金黄色大瓜,这就是献宝人所称的佳瓜。只见那对佳瓜通体金黄,两只一般大小,瓜蒂相连,更为奇特的是在瓜的头部又生出新的嫩芽,有的已经形成枝蔓。
嘉靖皇帝看见甚以为奇,但看了半天,无法知晓这瓜的寓意,即刻传令邵元节前来解释这种神异现象,又令礼部查找根据。
听说皇帝要致一真人来阐释佳瓜的意义,送瓜人侯廷训喜不自胜。
邵元节一进入乾清宫,顿时觉得眼前金光四射。他走上前一看,情不自禁地啊呀一声,立即跪地拜道:“恭喜皇上,恭喜皇上。此宝乃是玉皇大帝所赐神果,世上五千年才能出现一次。这神果并蒂,说明它根深蒂固,都念着这棵根。一条根上两个金果,象征着事业和人口。果的顶端还发芽长蔓,事业会无尽地繁衍下去。玉皇大帝在给皇上报信儿哩,皇上治理的天下,一片繁荣,繁荣一片,祥瑞一现再现,接下来就是儿孙满堂,子嗣繁衍,天子英明永照了。”
邵元节刚说完,县丞侯廷训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情不自禁地高呼:“吾皇万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在场的所有官员也立即举臂跟着高呼“万岁”。
这时礼部官员也将研究结果奏报上来,他们知道皇上十年妻妾无数,却无一子降生的烦恼,便有针对性地解释说这一吉象显示“本枝繁衍之兆”。
嘉靖皇帝一听,自是喜上眉梢,心里一热,赏赐侯县丞一件朝服。令人将那对佳瓜供奉于内殿,让其帮助皇帝皇后早怀皇子。
邵元节面对金瓜说出皇上喜欢听的那番话,实际上他自己比皇帝还着急,正应了皇帝不急太监急的老话,而如今是道士急而已。他知道皇帝请他来到京城,令他统领道教,赐他致一真人,不是哄人好玩的,是有皇帝自己的目的的。现在皇帝迫切需要的也正是邵元节必须努力的。至今嘉靖皇帝成婚十年,两立皇后,被他临幸的嫔妃宫女无数,但十年不见一个皇子降生。皇帝无子就意味着国无储君,关乎皇室的延续,天下的稳定。一国君主血脉相承是每个皇帝的重大责任。这叫嘉靖皇帝怎么不着急,难道又要步武宗皇帝的后尘吗?
嘉靖皇帝一有时间,便使自己的灵魂飘荡在神仙的幻想里,道教的迷雾中,那是为了早得皇子啊!邵元节哪里不知道皇帝的心思呢?这年十一月,他在偌大的皇宫内定方位选地点,极力蛊惑皇帝在御花园内的钦安殿再建祈嗣专用醮坛。
嘉靖皇帝将此作为祈求子嗣的开始,对此特别重视。他令刚刚擢升为礼部尚书的夏言为醮坛监礼使,还配备专人充当词导引官,文武大臣如李时、郭勋、王宪等要轮流进香祈拜。
醮坛很快建成并投入使用。邵元节亲自登坛作法事,引导文武两厢信徒诵经念咒,烧香磕头。嘉靖皇帝为了向天神表达自己的虔诚,每天早晚亲自参加。一时间,钦安殿内一点也不安宁,整天烟雾缭绕,经声嗡嗡。这样折腾来折腾去,在皇帝临幸的后宫嫔妃中,仍然不见有人怀上半个龙子。
嘉靖皇帝希望早日得到皇子是众望所归,但皇帝自己不努力,而将希望都寄托在邵元节邵真人身上,久久又不能见效,这不能不激起大臣的反感。监察御史喻希礼第一个上疏,请求皇帝下令拆醮罢坛,还宫内以清静。
嘉靖皇帝看奏后,怒斥道:“希礼居心叵测,想致使朕迟迟不得子嗣么?”立即下旨将喻希礼削职谪边。
虽然如此,还是有人冒死进谏,劝说皇帝迷途知返。编修杨名上疏说邵元节言行滑稽,在内宫设醮坛,有失政体。嘉靖皇帝看后,气得七窍冒烟,又将杨名打进牢狱。
虽然被皇帝赐名为真人,但邵元节自己心里清楚,长期为皇上求子无果,是要担当责任的。如果有朝一日,皇帝清醒过来怪罪于自己,那不要杀头?而此时在大臣的一片反对声中,嘉靖皇帝也有些心灰意冷。邵元节生怕皇帝改变主意,转而听从大臣的意见。他故意装出胸有成竹地对皇帝说:“圣上求嗣心意如此虔诚,必然会有厚报。贫道以为在京城祭拜才是第一步,以下还有两步要走。”
嘉靖皇帝一听后面还有戏,急忙问道:“请真人多多指点,还有哪两步要走啊?”
邵元节故意捋捋白胡须说:“安徽有座齐云山,离天只有三尺三,去那儿求嗣最灵验,这是第二步。第三步就是贫道要回贵溪上清宫遥祈神灵,呼唤龙子。这几步走完,不出两年,皇上定得圣嗣。”
嘉靖皇帝着急地说:“真人一走,由谁去齐云山呢?”
邵元节闭着眼睛,又捋捋胡须道:“皇上放心,在宫内的大臣中会有人奏请皇上的。”
嘉靖皇帝半信半疑地道:“真的吗?但如果没有人愿意去,该怎么办呢?”
邵元节很有把握地说:“皇上放心,这事一定要是他自己奏请皇上才行,又不能下旨寻找,那样就不会灵验啦。”
听了邵元节的话,嘉靖皇帝心里平静了下来。他听说真人要回故里为皇子遥祈神灵,立即派中官太监赶赴贵溪龙虎山,加紧督造仙源宫,以等邵真人回去修炼。
果然不出几日,宫内有一名叫汪天官的官员上疏道:“微臣生于徽州婺源,近日多参加邵真人主持的祈嗣法事,深有所悟。想到齐云山菩萨有求必应,甚是灵验,微臣为大明江山着想,大胆奏请皇上应拜齐云山神灵。”
嘉靖皇帝览奏大喜,心里愈来愈佩服邵真人料事如神。
原来,汪天官是礼部的一名小官,喜好道教,他知道邵元节与皇帝的密切关系,便有意接近邵元节,两人一谈,对道教的理解如出一辙,遂成知心道友。这次邵元节有意帮助他在皇帝面前一展才能,所以很有把握地向皇帝说了那番神话。
嘉靖皇帝看罢奏折,喜出望外,果然在宫内有人上奏,立刻令人传旨汪天官。皇帝对他道:“朕曾听说齐云山神道十分灵异,朕思谋……”皇帝略微一停,挥手退去左右,接着又低声恳切地说,“朕久欲得一真龙天子以继位,朕欲派你前往齐云山代朕祈求上苍。神若有灵,定不负朕之一片诚意。”
汪天官一听皇上的御言,感激地跪在地上高呼皇帝万岁,谢恩而去。他走在路上想这次是代替皇上行事,非同一般。我一来回乡可以借机光宗耀祖,二来求神保佑,如果皇上能得一龙子,那我汪某不就会得到皇帝的赏识,升官发财吗?圣旨一下,早有主事的管家为钦差大臣备好兵马侍从、金银财帛等物。择个黄道吉日,汪天官就带着人马浩浩荡荡地出京了。
这日,从龙虎山传来消息,仙源宫已经装修一新。邵元节得知,便要与皇帝辞行。嘉靖皇帝见邵真人要走,依依不舍,执意隆重送行。
邵元节临走时,嘉靖皇帝拉着他的手一片凄然地说:“真人这一去,不知朕何时才能再次相见?”
邵元节表现出神仙的宽怀,故意掐着手指算算说:“皇上放心,一定要保重龙体,陛下多福多寿,命中多有龙子。但陛下切切记住要注意修养,久炼才能成道。”
嘉靖皇帝十分相信真人的话,听后心里非常高兴,却低声说:“朕已年近三十,至今无嗣,如果承蒙神佑,能育一二子嗣便心满意足了,哪敢多求呢?”
邵元节的心早已飞到龙虎山,但他还是宽慰皇帝道:“皇上放心,等日后你喜得龙子就知道贫道所言不虚了。”
邵元节一走,皇帝心里一片空虚,但想到真人所安排的两步同时在走,他又变得有所祈望,天天盼着他们能够传来好消息。
汪天官带着兵马侍从浩浩荡荡开到齐云山下,只见山峰壁立,直插云霄,云蒸霞蔚,雾谒飘绕,真乃仙境。打前哨的随员,像脱缰的野马直往山上涌去。山上的道人一见这些带刀佩剑的大兵,皆吓得躲藏起来。等汪天官进入道观,四处寻找不见一个道人。这时侍从向汪天官禀告道:“大人,全山找不到一个人。”
“在半个时辰前都已跑光了!”那侍从身后突然出来一个杂工模样的人说。
汪天官上下打量着这个人道:“你是干啥的,姓甚名谁,哪里人?”
那人回答说:“我是道房烧饭的,姓汪名妙清,婺源人。”
汪天官一听,高兴得很,正准备说是同乡同宗时,一想自己是朝廷高官,又是钦差大臣,怎么能跟他攀亲套近乎呢?于是变着口气说:“既是这样,就委屈你替咱们做顿饭吃吧。”他们从山脚爬到山上,又累又饿。
汪妙清很快将素菜淡饭端上来,一行人狼吞虎咽,吃个精光,丢下碗筷,各自去看齐云山风景去了。
只有汪天官非常着急。自己奉皇命而来,代行之事又是向天神祈求皇子,万一有个闪失不能完成君命,该当何罪哟。想到这儿,即刻命人将妙清喊来道:“你能给我把道长找来吗?”
妙清茫然地摇摇头。
汪天官又道:“那你知道拜八字谯吗?我此次来是代皇上求得真龙天子的,我早就差人通知观中道长道士们,你听说过吗?”
“我都不知道。我在这只管烧饭做菜。”汪妙清答道。
汪天官一听心里凉了半截。在这陡峭悬崖的山上,道士们都事先躲藏起来,到哪里去找呢?突然,他眼珠子一转对汪妙清道:“哎,道士们拜谯做法,诵经念咒的事,你听得多了,难道不会哼几句吗?”
妙清笑着说:“这,我当然会。”
汪天官两手一拍说:“这就好办!你听我的,这‘八字谯’就是‘我知神灵,神灵知我’八个字,记在心里就行了。只要你穿着法衣,焚香点蜡,跪拜念经,其他如敲锣打鼓要多少人,我就给你安排多少人,你就大胆去做吧,完事后自有你的好处。”
两人撮合好后,汪天官便召集众人,开始做求子法事。只听醮坛前鞭炮齐鸣,锣鼓震天。妙清袍笏上场,剑舞口诵,那认真的神态比道长做得还好。汪天官也紧跟左右,从容起拜。做到高潮处,鞭炮声、鼓乐声、诵经声交合如雷,响彻云霄。震惊声传到躲藏的道士们耳里,他们细细听那诵经声,那不是妙清的声音吗?至此道士们才明白这些官兵不是来滋事的,而是真心实意来求神的。
道长急忙出来跑到醮坛前,指责妙清不是真正的道人,怎么能做法事?要把他赶到一边去,由自己接手施法。可那妙清如入无人之境,丝毫不受干扰,沉着气一心诵经,直到累倒在斋坛前,才算功德圆满。
汪天官急忙把他扶了起来,只听他的嘴里还在不停地念诵经文。汪天官心想,这个道观虽然盛名在外,但对天神心最诚的道士就只妙清一人,皇帝这次一定能够得个真龙天子的。他情不自禁地合掌向醮坛前的真武神像拜祀道:“我神保佑,我要感谢邵元节真人的指点。”
汪天官浩浩荡荡地从齐云山回到北京,顾不上抹一下脸上的灰尘,急忙前往乾清宫向嘉靖皇帝禀报。
皇帝对汪天官到齐云山寄予莫大的希望,每当夜晚临幸嫔妃,总是事先默默祈祷神灵保佑。而天下一系列的祥瑞景象,更加激发出皇帝要播下龙种的斗志。
汪天官按常规行了大礼,对皇帝道:“皇上,齐云山真是神山啊!那里奇峰参天,幽洞入地,有怪岩悬崖搔首,飞泉空中弄姿。微臣遵旨,带领百人一直登上山顶,与道观内所有的道人,总有二三百人吧,齐诵经文,同拜天神,那声音震得方圆百里皆能听到回音,天神肯定接受了皇上的心愿。领我们做法事的道士入了神境,直至昏倒在地,还在诵读经文。齐云山老道长说请皇上一定放心,不出数月,定有龙子转世,福泽子民。”
嘉靖皇帝听得眉开眼笑,追问道:“那道长还说了些什么?”
汪天官脑袋一转道:“道长说当今皇上德高望重,为有道天子,给老百姓带来了无尽的福分。盛世太平,一片祥瑞。老道长说皇上一定能够健康长寿,多子多福。所以他在为皇上求子的时候格外认真,将一生的修炼都用上了,耗尽所有内力。”
嘉靖皇帝是最相信道长的话的,听了汪天官的转告,舒服得骨子里痒痒的。他当场宣旨道:“德兴,传旨,奖绸缎十匹、黄金百两给汪天官。”
汪天官慌忙跪地叩谢道:“谢皇上恩赐!”他在心里却更感激邵元节。
邵元节出了京城,心里总算松了一口气。他行走如飞地回到阔别已久的龙虎山,生怕嘉靖皇帝派兵追赶。他急步来到上清宫,进入仙源宫一看,大出意外,差点回不过神来。仙源宫已经被装饰得如同仙宫玉室,金碧辉煌。醮坛前的鎏金神像威武又不失慈祥,跟真的毫无两样。这是嘉靖皇帝给他提供的修炼成仙的绝佳的地方,比皇帝住的宫殿还要豪华壮丽。面对如此的恩惠,邵元节却无法静身修炼,为皇帝真心求子。他整天想着万一嘉靖皇帝一旦醒悟,会派追兵锦衣卫来抓他归案。
果然,几个月后,龙虎山来了一位不速之客,山门外远远传来“朝廷锦衣卫千户孙经来访”的喊声,不一会儿,孙经高声喊道:“邵元节邵真人接旨——”
邵元节听后,暗叫大事不好,惊吓得浑身是汗,脸色发白,心想旦夕祸福总是要发生的,只好硬着头皮出门迎接。邵元节颤抖着走出仙源宫,一见来人感到面熟,开口问道:“皇帝还好吗?”
孙经看他一开口只问皇帝,自己远道而来,却得不到一声问候,脸上流露出不高兴的神态。他隔了好一会儿才皱着鼻子说:“邵真人还念着皇帝,只可惜皇帝不在你眼前呀。”
邵元节尴尬地笑笑道:“千户远道辛苦,先休息一会儿吧。”
孙经没有兴趣与他寒暄,立刻严肃地再次高喊道:“邵元节邵真人接旨——”
邵元节这次学乖了,他虽然颤抖着身体,但也像朝廷中的大臣一样为表忠心,匍匐跪下,恭听圣旨。
孙经捧出圣旨宣道:召邵真人即刻进京,祈祷皇嗣降生。
一听圣旨,邵元节悬着的心才略微平静下来,他疑惑地问孙经道:“是不是皇上有小皇子了?”
孙经看到邵元节跪地接旨,自己已经找回了自尊,又看邵元节似雾水般迷惑,便在他面前吹嘘说:“邵真人如果能沉住气,在京城多住几日,不就能最先看到皇帝高兴的神态了吗?告诉你,就在你离京十数日,后宫传来喜讯,皇帝经常临幸的阎贵妃身怀龙种。你真是天神下凡,观音菩萨的化身啊。要不是你为皇帝祈子,皇帝还不要愁出病来?哎呀,如今,阎贵妃的肚子一天天大起来,皇帝再次邀请邵真人赴京,祈求神灵,保佑龙子顺利降生。”
邵元节的疑虑彻底打消,一点后怕也没有了。他一时感到自己轻飘飘的宛如神仙,能够神算五百年。他忘记了一切烦恼,也顾及不了什么潜心修炼,兴高采烈地随着孙经登程赴京而去。
邵元节的船在运河中日夜兼程,不几天便行至通州。到达离京城不远的潞河口,船上人看见岸上彩旗飘飘,锣鼓喧天,道路的两边整齐地排着兴奋的男女老幼,满头是汗,不停地摇旗呐喊“真人下凡,真人下凡……”孙经以为这些人是在欢迎哪位内阁要员的,上前一打听,才知道是朝廷组织的迎接邵真人的队伍。邵真人下了行船,坐上御轿,在欢迎队伍的蜂拥中飘向皇宫。
与真人分别几月,嘉靖皇帝日夜思念。如今妃子接上龙种,真人又在身边祈祷,嘉靖皇帝喜在心头,悦在脸上。他专门嘱咐詹厨师做出新鲜的蟠龙菜,用最隆重的礼仪款待邵真人。
邵元节被八人大轿抬到乾清宫。嘉靖皇帝热情召见,他握着真人的手,自己则感到飘飘欲仙,好像在仙幻冥蒙之中,口中念道:“真人,你是真神,要不是你一心祈祷,朕还不知道何年何月才有子嗣哩。”并当面赏赐邵元节五彩蟒服一套。
嘉靖皇帝择了黄道吉日,自己早早用香花玉液沐浴,静心醮斋。那一天,邵元节身穿五彩蟒服,头戴香叶道冠,目光闪烁,健步登坛。一时,钦安殿上又起香火,再生烟雾。邵元节左右指挥,整个殿堂灯火通明,氤氲缭绕。
嘉靖皇帝亲临祷告。他一派虔诚地端立于醮坛前,双手合十,架在胸前,嘴里默诵道经,意念皆从心出。看到皇帝那种虔诚的样子,钦安殿的四周墙壁都隐隐地发出清朗的诵经声。皇帝以为是成千上万的善男信女跟在自己的后面在向天、向地、向神祈求皇太子早日降生,以使朱家的天下绵延不断,代代相传,根固叶茂,福泽万民。皇帝仿佛听到神灵的一个信口“本神答应你……本神答应你……”这许诺撞在殿堂的四壁,回音不断。突然,嘉靖皇帝感到身上沁出一阵冷汗,眼前冒出一片金星,那片片五角星光一放大就是玉皇大帝、就是真武金身、就是如来佛祖、观音菩萨……他们都来了……扑通一声,皇帝不省人事地倒在地上。
侍奉的太监崔文惊呼道:“邵真人,皇帝他……”
邵元节如入无人之境,仍然在醮坛上做着他的法事。他是那样专注、入神,连皇帝要被神召去了就不知道。
张孚敬立即跑到嘉靖皇帝身边欲把他扶起,他对着邵元节大喊道:“邵真人,邵真人,快来救皇上,你看看皇上成什么样子了?”
大家把皇帝抬到乾清宫,喂了蜜糖银耳汤,皇帝才慢慢睁开眼睛。
邵元节煞有介事地说:“皇上如此诚心,用自己的灵魂祭天祀地,玉皇、真武定会显灵,保佑皇上抱个真龙天子,一了天下臣民心愿。”
嘉靖皇帝一听,眼睛睁得更大了,一下子恢复正常,坐起来惊喜地说:“朕刚才见到神了,他们跟朕拥抱、私语,保佑朕的皇子出世。”
亲随的大臣、太监齐声附和,有人说当时看到皇帝周身紫气缭绕,香烟升腾。有的说庆云飘扬,壁现霞光,吾皇大吉大瑞,万寿无疆。
邵元节以权威的口气说:“皇上刚才魂灵进入冥府,这是修炼的最高境界,只有如此,才能使灵魂与诸神对接。你们没有听说,这次汪天官到徽州齐云山,就出现了道长做法事,一直做至昏倒在地才叫圆满。皇上终于达到了这一境界,可庆可贺呀!”
嘉靖皇帝听到这些吉言瑞语,特别是邵元节的信口胡言,却信以为真,心里阵阵涌出蜜一般的液体,快感堆满脸部。但他冷静一想,冥冥中,太白金星曾告诉他,说朝中有政出多门的迹象。他当时躺在殿里的地上,就是好挨着地气苦苦地思索这个问题。对,是在思索这个问题的时候,张孚敬曾喊要救皇帝,说朕不成样子了。看来他是希望朕有个三长两短喽,这样他就可以控制朝廷……
皇帝相信星象所指有大臣擅权,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便找到理由,于嘉靖十一年(1532年)八月,敕令张孚敬致仕。
张孚敬入阁参与机务后,极力主张嘉靖皇帝应该果断削弱各路镇守太监的权力。这是几朝皇帝留下的关系到国家安危的最大隐患。皇帝在即位诏书中就有意从事这方面的改革,在登基初期也应急实施了这一计划,但是并不彻底。从朝廷到地方,宦官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仍然起着很大的作用,在镇守太监的作用下,致使皇帝的一些有利于推动农业发展的政策无法执行,几乎形成割据的状态,严重威胁着国家的政体。
但张孚敬的建议却遭到夏言的坚决反对。夏言以前长期在兵科供职,与各路镇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差不多已经形成夏言势力。他对嘉靖皇帝道:“现在天下太平,九州祥瑞。有人却要借拆除镇守太监,故意生乱,皇上应该明鉴。”
嘉靖皇帝不惜精力,用尽心思地求道拜神,不就是想在他治理的天下出现这种太平祥瑞的景象吗?这正应验了“嘉靖”的年号。所以,有谁要破坏这种和美的景象,皇帝会答应他吗?
然而,在张孚敬的不断努力下,嘉靖皇帝重新认识到镇守太监的危害。他先后下诏革除了云南、浙江、湖广、福建、两广以及独石、万全、永宁等地的镇守太监,使明代以来的宦官势力遭到沉重打击。就是在这些敏感的问题上,张孚敬与夏言相互攻讦,致使他在内阁中几起几伏,沉浮不定。
当时,行人司正薛侃上疏皇上,建言“择藩王居守京师”。张孚敬事先已得知此疏内容,却有意隐瞒,待送至嘉靖皇帝阅处,亲口对皇帝说:“皇上,这份上疏是出自夏言之手。”
嘉靖皇帝不知是怎么回事,认真地阅览起来。还没读罢,心中早已大怒。哼,以藩王来守备京师,这不是针对朕的吗?想以此方式驾空朕。好你个薛侃,谁指使你这样做的?嘉靖皇帝想到这里,认为自己的皇权受到了挑战,这是丝毫不能容许的。他立即诏令,将薛侃逮捕入狱,严厉审讯。
张孚敬知道嘉靖皇帝一看那本奏疏,必定会勃然大怒。一发怒,便会牵涉到夏言。所以非常得意,这会让夏言吃不了兜着走。但张孚敬的如意算盘打错了。薛侃案经过三法司严审,证明这件事与夏言毫无关系。嘉靖皇帝心下便想,张孚敬在这种大是大非问题上竟敢故意欺骗自己,中伤夏言,按说是犯了死罪的,朕且念他曾经有功,仅仅令他致仕而已。
但是,每次令张孚敬致仕,嘉靖皇帝心里总是空荡荡的。作为他登基之初的左右臂膀,桂萼已经辞世两年多,仅剩下张孚敬这一只胳膊,君臣之间却总是若即若离。作为臣子的张孚敬犹如水中的浮标,平静的时候是那么显眼,但一遇狂风波浪,又会被淹没其中。
嘉靖十二年(公元1533年)正月,皇宫还沉浸在新年的喜庆之中,远离皇宫的官员,一心想着法子为宫廷喜上加喜。这一天,河南巡抚都御史吴山带着一帮知府县衙敲锣打鼓、鸣鞭放炮地涌进皇宫。他给皇帝进献的是一头罕见的白鹿。这正值新春喜庆之际,大小官僚都无事可干,白鹿的出现,一下子牵动了宫中的臣宦,他们都发现了一件十分要紧的事,争先恐后地向皇宫涌去,向皇帝称贺表忠。
新春休假,嘉靖皇帝也有点寂寞了,突然来了这么多人,而且又有珍宝异物,又有称颂太平盛世、祥瑞一片的赞语,皇帝又找回了一代帝王的感觉。在这些臣僚中,皇帝独独不见张孚敬,心里不免有些失落,仿佛还有一丝怜悯。
实际上,嘉靖皇帝一点怜悯也没有。他是在一次偶然的梦中发现张孚敬的忠诚的。皇帝的梦都是在神仙星象中进行的。他是向来瞧不起牛郎织女星的,但那次偶然的梦境却是牛郎织女星双双跪在地上向他求情道:“皇上,皇上,是张大人除掉了那个恶徒……”
“恶徒?是哪个恶徒?”皇帝慢慢才想起来,张孚敬在致仕时还不忘国家大事,他把邵元节托给的那本奏状交给了皇帝。
邵元节在这上面玩了个小聪明,说是神灵让皇帝在那个时候看到这本奏状的。这个奏状就是状告张延龄的,即张皇太后的弟弟,按辈分他还算是嘉靖皇帝的长辈。
奏状到了皇帝手里,虽然晚了一点,但这并不是张孚敬的错。嘉靖皇帝相信这一点,因为这是邵元节邵真人预测好了的。
皇帝知道自己在这个时候,不能没有张孚敬。在那帮称贺道喜的臣僚陆陆续续离开后,皇帝亲自拟诏,复召张孚敬入阁议事。
皇子早殒 嫔妃成群
小女孩错误地估计了皇帝,她以为皇帝曾经临幸过自己,那片处女地上也播过龙种,只不过没有结果而已,难道说皇上真敢杀我?是的,就在几个月前,皇帝病后无聊散步的时候,他们偶遇了,皇帝当晚就将她临幸,那一次没给他留下任何印象。
邵元节在钦安殿祈求神仙保佑,足足花费了三个月时间,终于在八月的一天,阎贵妃那小山似的肚子突然一阵剧痛,跟着便是呼天叫地的嘶叫声。想必小龙子被禁锢十月有余,要大闹天宫了吧。侍女们急得不亦乐乎。这皇宫从武宗皇帝开始总有几十年没有生过皇太子了,大家都有些生疏。宫女们又都是些小女孩,老宫女早被打发到浣衣局去了。这些小女孩们手忙脚乱,不知如何是好。有的喊太医,有的请皇帝,有的找张太后。不一会儿,这些人都来了。
嘉靖皇帝看到现场如此忙乱,心爱的贵妃又在打滚似的喊爹叫娘,便令道:“谁在侍候娘娘?还不快去请邵真人来?”
这时,走出来一个小女孩,那长长的睫毛下一双水灵灵的眼睛看着皇帝道:“皇上,奴婢在此。”
嘉靖皇帝一看,好熟。是在哪儿见过呢?一时想不起来。但看她嬉皮笑脸的样子,皇帝格外恼火:“要发生天大的事了,你还在嬉笑,把她拿下去!”
那小女孩不甘示弱地说:“奴婢辛辛苦苦侍候贵妃,却落得如此下场,这儿还有天理吗?”
嘉靖皇帝不屑地回敬道:“天理?朕就是天理。再捣乱,朕就处死你。”
“皇上,今天是大喜的日子,饶过她吧。”站在皇帝身边的大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