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御医

_3 赵阳 (现代)
  金代的基本设置都沿袭宋,同时根据女真族的特点做了一些调整。金代设有太医院、御药院、尚药局等宫廷医疗机构,金代把宋代的翰林医官院改为太医院,归吏部领导。尚药局、御药院则归属管理宫廷事宜的宣徽院。金代太医院里设置正五品太医院提点、从五品太医院副使、从六品太医院宣判、从八品总判院事、从九品太医院管勾,还有都监、同监等。金代的太医院官阶已经增至25阶,最高的为保宜大夫,其次为保康大夫、保平大夫、保颐大夫、保安大夫、保和大夫、保善大夫、保嘉大夫、保顺大夫、保合大夫、保冲大夫、保愈郎、保全郎、成正郎、成安郎、成顺郎、成和郎、成愈郎、医全郎、医正郎、医效郎、医候郎、医痊郎、医愈郎等。尚药局里的官员有正五品的尚药局提点、从五品的尚药局使、从六品的尚药局副使。御药院设从五品的御药院提点,正八品的御药院直长,还有御药院都监和同监,掌管宫廷的御药。金代太医院的医生也多是由宋时汉人的御医来担任。金代虽然在医疗上比较重视,但是御医因为大多数是汉人,因此也得不到应有的尊重,金国的几代皇帝一怒之下杀死御医的事情也非常多。比如海陵王完颜亮生性残忍,他的皇子得病死了,完颜亮降罪到太医院,把太医院副使谢友正杀头,并将御医安宗义等施以杖刑并予以革职。另一名太医使祁宰,医术精湛,因治病有功多次受到奖赏,有一次在给王妃看病时,祁宰看完颜亮心情不错,就大胆地向完颜亮上奏自己对国事的看法,完颜亮觉得一个小小御医,还想操心国家大事,十分恼怒,二话没说,就将祁宰斩首。金世宗时,无辜的祁宰得到了平反,他的儿子也当上了尚药局都监。金宣宗完颜时,御医侯济、张子英给皇太孙治病时也因用药不当,遭到杖责除名的惩罚。在汉人御医服务少数民族统治者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两者之间始终存在着矛盾。
/* 59 */
  元代太医院院使官阶高达正二品
  元代是这四个朝代中最昌盛的时期,医疗机构方面在宋、金的基础上,有了一定的发展。设有太医院、典医监等机构。太医院仍作为医药卫生的管理部门,掌管各种医疗事宜、提供宫廷御药、管理医疗人员,隶属宣徽院。太医院一度曾改名为尚医监,后又恢复太医院之名。元代当时把人分为十个等级,即官、吏、僧、道、医、工、匠、娼、儒、丐,医排在第五,说明元代对行医之人的尊重。元代太医院的最高管理者已经位居正四品,还曾经升级为正二品,这在中国历代可能是御医所能达到的最高官位了,足见元代对医疗的重视。元太医院一般设有太医院提点、院使、副院使、院判等,医生的官阶包括保宜大夫、保康大夫、保安大夫、保和大夫、保顺大夫、保冲大夫、保全郎、成安郎、成和郎、成全郎、医正郎、医效郎、医候郎、医痊郎、医愈郎等15个官阶,不同时期也稍有不同的变化,基本职责没有太大变化。太医院下面设有广惠司、回回药院、御药院、御药局、行御药局、御香局、大都惠民局、上都惠民局、医学提举司等机构,分别管理宫廷和民间的医事活动。其中,御药院统一负责宫中各种药品的管理,包括各地进献的名贵药材,同时还要制作宫内需要的成药。回回药院,主管御用的回回药物的炮制和用药事宜,都是由回族的医生来担任。元代的御香局,是管理各种后宫御用香料的机构,从唐代以来,后宫对于化妆美容都更为重视,也开始有了专门为宫内的各位娘娘制作美容用品的机构。典医监是隶属储政院的为东宫太子提供医疗保健的机构,有掌印官、卿、太监、少监、丞和经历、知事等,掌印官在元代蒙语里又叫做“达鲁花赤”。典医监下设有广济提举司、行典药局、典药局。行典药局负责东宫的药品采办,典药局则是对东宫的药品进行管理。
/* 60 */
  考医也要“科举试”
  辽、西夏、金、元四代很看重学习汉人的医学,因此医学教育在这四个朝代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推广。辽代因为战事仍频,没有制定正规的教育制度,不过重视学习医术和重用汉人医官也体现了辽代对医学的推崇。金代设立了司天医学试科,医科分为十科,每月都进行常规考核,根据考核的成绩进行奖惩,每三年举行一次大考,不是医科的学生也可以来参加。
  元代将医学分科扩大到大方脉、杂医科、小方脉、风科、产科、眼科、口齿科、咽喉科、正骨科、金疮肿科、针灸科、祝由科、禁科等13科,后来又将大方脉和杂医科,正骨科和金疮肿科,口齿科和咽喉科,祝由科和禁科合并,改为9科。公元1272年,设立医学提举司,作为太医院所属的专门负责医学教育的机构,同时也负责太医院官的考核以及整理校正医学书籍、监察药材的品质等工作,医学提举司设医学提举和副提举,为从五品。元代的医学教育已经不再集中在太医院,而是推广到各地方机构来组织。元世祖忽必烈时,授予太医院副使王安仁金牌,让他到全国设立医学学校,各地医学学校都设教授1名,由朝廷委任,医学教授还可以免除差役,医学学校中还有辅佐医学教授的学录、学正等人员设置,由太医院指定人选,地方县则设学谕1人,由各地医学教授选聘。
  元代各科医学生学习的公共课程为《素问》、《难经》、《神农本草经》。又按不同专业分科学习《圣济总录》中的内容,以及《伤寒论》及《千金翼方》,后来不但要学习医学理论,还将四书也作为必学课程。元代医学教育的考核也比较严格,定期会对医学学生进行考核,根据学习的优劣进行奖惩。考试的题目由医学提举司按照各科统一出题,元代医学考试的内容规定不但要考核医学理论,还要考核四书五经。对于医学教授教学水平也有规定,每次医学提举司所出的题目,医学教授也要选择其中的3道进行解答后上报,作为对医学教授水平的一次考查。如果教出的学生不合格,就会罚俸,严重者还要撤职。在元仁宗时,还制定了“试验医人条件”,对于医生有了资格认定的办法,跟元代的科举考试模式一样,每三年的八月举行乡试,考试合格者第二年二月份再到元大都进行一次会试,进入太医院者则需要年龄在30岁以上,医术精道,医德高尚,由各地方保举推荐。他们是在八月的乡试中各科取前100人,再参加第二年的会试,取30人,这30人中,再比试一次,叫御试,御试的一甲、二甲、三甲有机会可以进入太医院或者医学提举司任职,也有的可以去医学学校担任教授。
/* 61 */
  既给皇上治病,又帮皇上治国
  历史上能够以一个御医身份参与朝政,一边照顾龙体的健康,一边辅佐皇上治理国事,而且深得皇帝的信赖,这样的御医史上罕见,许国祯就是这样的一位出色的御医。
  许国祯的祖父、父亲都曾任朝中官员,而且也都会行医治病,所以许国祯得了家传,年轻时就已经以医术出名。元世祖忽必烈还未登基时,许国祯就已经授命来掌管医药。她的母亲韩氏是一位食医,曾经侍奉忽必烈的母亲庄圣太后的饮食,深得太后的信赖。庄圣太后五十三岁时,生了一场大病,许国祯为其诊治,很快就治愈了。太后病愈后还特别赐给许国祯白银五十三锭。
  许国祯为人正直,当时有个御医在治疗王妃的眼疾时,因为用针不当,使王妃的眼睛失明,忽必烈大怒,立刻就要杀了这个御医,许国祯这时站出来说:“虽然论他的罪应该死,但是御医也是一个普通人,治疗王妃的贵体,心情难免会紧张,一时造成了失误,如果因为这件事情杀了他,以后谁还敢给皇亲国戚来看病呢?”忽必烈到底还是一个通情达理的明君,平心静气之后,觉得许国祯说得有理,就赦免了那个御医。还夸赞许国祯性格耿直,适合做个谏官。
  蒙古族是游牧民族,非常喜欢喝马奶,忽必烈因为喝马奶过多,患上了一种脚病,许国祯给他开了一付药,忽必烈刚喝了一口,觉得实在是太苦了,说什么也不肯再喝了。许国祯劝说忽必烈说,古人云,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今天皇上如果不喝下这药,以后病情加重还是一样要受苦的呀。忽必烈听不进去许国祯的劝告,一直没有吃药,结果脚病越来越重,最后忽必烈只好再次叫来许国祯,对他说,当初没有听你的话,现在真的让这个病折磨得够呛,看来还是你说得对,为了治好病,药再苦也得吃!许国祯借机又对忽必烈说,既然已经知道了良药苦口的道理,那么忠言逆耳我不说皇上也能明白了!在治病的同时,还不忘给皇上灌输治国之道,可谓用心良苦的御医,忽必烈也确实是非常器重许国祯,不管他说什么,都不会怪罪他,相反只要说的有理,就会嘉赏他。
  在忽必烈出征时,许国祯也会辅佐在他的身边,给忽必烈出谋划策,立下不少功劳,在后来忽必烈即位后的朝政治理中,许国祯也提出了很多建议,并向皇上推举了很多有识之士,忽必烈还授予他集贤大学士、光禄大夫,召见他的时候,都称他为许光禄,许国祯在朝中的地位非常显赫。
  许国祯主持编纂了《御药院方》一书。《御药院方》以宋、金、元三朝御药院的医方为基础,进行校勘,修改了其中错误,并补充了遗漏。全书共11卷,收方1000余首,包括内、外、妇、儿、五官、养生、美容等多方面内容。这本书收集的验方,主要是宋、金、元三代的宫廷秘方,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宫廷用药的经验。光是美容方面就有60多个方子,其中黑发方37首,润发方7首,生发方1首,美面方18首,洁牙方4首。黑发方以丸剂为主,润发方以汤剂稍多,生发方仅膏剂1首,美面方亦以膏粉剂为主,洁牙药多为粉剂或汤剂。对于美容方的使用方法也提出了很多注意事项。比如黑发多用温酒或盐汤送下,染发类均须少量多服,润发多为汤洗,美面则以膏涂之,亦可用汤洗之,美容的同时还应注意饮食禁忌,如何首乌丸忌猪肉、无鳞鱼,巨胜丸忌羊血、生葱、萝卜,神仙六子丸忌萝卜、生韭、蒜等。
  许国祯还主持了修定本草的工作,修订工作花费了四年时间,这也是元代唯一的一次修订本草,成书后定名为《大元本草》,今已失传。许国祯的儿子许 跟随父亲学医,学成后与父亲共同侍奉忽必烈,并在太医院内任职,也得到世祖忽必烈的喜爱。
/* 62 */
  忽思慧——中国元代的“大长今”
  忽思慧是蒙古人,他最擅长的是食疗,这在宫廷中也是皇帝非常关心的事情,所以忽思慧做了宫中的饮膳御医,专门负责宫中的饮食调理,负责皇帝及后宫的营养保健工作,他对各种食品的营养保健功能、滋补药品的作用、饮食卫生乃至食物的毒性等都非常有研究,因此他做出的御膳不仅有营养,而且在保健和治疗疾病上也有一定的帮助。元仁宗时,因为数年在外征战,四处奔波,操劳过度,肾气亏虚,患了阳痿症,十分痛苦。忽思慧根据元仁宗的情况,做了“羊肾韭菜粥”为他调治。元仁宗每天坚持喝粥,不到三个月的时间,病就痊愈了,不久王妃也怀了孕,仁宗喜上加喜,大大奖赏了忽思慧,同时让忽思慧将此粥列为宫廷膳食良方,此后也经常服食。
  忽思慧作为一个饮食御医,不光会做各种有营养的膳食,还不忘整理自己的心得,并结合前代各家本草、名医方术、民间饮食的经验,在公元1330年编撰了《饮膳正要》一书,这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较为系统的介绍饮食保健营养的专著,对今天的饮食搭配、合理进食及治疗慢性疾病等都有很好的指导意义。《饮膳正要》共分三卷。第一卷分“养生避忌”、“妊娠食忌”、“饮酒避忌”、“聚珍异馔”等六部分;第二卷分“诸般汤煎”、“神仙服食”、“食疗诸病”、“食物利害”、“食物相反”、“食物中毒”等十一部分;第三卷分“米谷品”、“兽品”、“鱼品”、“果品”、“菜品”、“料物性味”等七部分。其中包括药膳菜肴94种,汤粥类35种,抗衰老药膳方剂29种等,并配有插图。
  书中收集的各种食疗配方,集合了回、蒙、汉各族的饮食,对于研究各民族的饮食特点也非常有价值。如“烧水札”用酥油、水和面,包水札(水札是一种水鸟),入炉内烤熟;还有将羊放在地坑中烤熟的“柳蒸羊”,都是很有民族特色的食品。还有一些非常简单的食疗食品,如茄子馒头等,在《饮膳正要》中还收录了一些如“回回豆子”、“赤赤哈纳”等罕见的原料。
/* 63 */
  太医院围着皇上转
  明代是个高度中央集权制的国家,在宫廷医事上也是以太医院为中心,设置了非常细致的各类机构,而且互相制约。明代的太医院不同以往朝代的太医院,前代太医院无论职能如何变化,在中央和地方都能起到一定作用。明代完全不同,太医院几乎变成了皇帝的专属,名义上还是全国最高的医药管理机构,实际上都是在皇宫内为皇帝和皇室贵族服务,宫廷之外的医疗更多地转向由地方机构来管理。这时的太医院应该说就是纯粹的御医院了,虽然仍然是管理者的角色,但是太医院下的其他医疗机构都相对独立,不完全由太医院统一领导,太医院的职责主要是培养御医、派驻御医和对御医进行选拔。不过一旦在诊治过程中出了问题,太医院却要承担很大的责任,可以说,明代的太医院担当着一个左右为难的角色。
  明代的太医院建制分为三个阶段,从医学提举司到太医监再到太医院。医学提举司主要是沿袭元医学提举司的职能,进行医学教育的推广。设有提举为从五品,同提举从六品,副提举从七品,医学教授正九品,其余还有学政正、官医及提领等职,均为从九品。
  三年后,医学提举司改名为“太医监”,主要的任务是帮助皇帝来监察全国的医药事务,主管官员少监升为正四品,监丞正六品。公元1367年,“太医监”改名为“太医院”,第二年,朱元璋登基,太医院的建制基本定型,设有院使、院判、同知、典簿等官,院使为正三品,院判正五品,同知正四品,典簿正七品。其后又改为设太医令、丞、吏目、御医四种职位。到公元1389年,重新规范太医院官职,改成院使、院判、御医、吏目四级,另设医生、医士数名,同时正式敕封太医院为正五品衙门。御医当时为正八品,吏目为正九品,官阶还是比较低的,这个编制一直延续到明末。
/* 64 */
  南北两院制,北院握大权
  明代的太医院还有一个特色,就是两院制。因为明始建于南京,因此最初是在南京建的太医院,迁都北京后,兴建紫禁城时,在紫禁城的东南又新建了一个太医院,从此形成了以北京太医院为首的两太医院制。由于政治中心的北移,南京的政治势力基本上已是形同虚设,北京的太医院在建制规模上完全占有了主导地位,加上北京的太医院直接为皇宫服务,地位也就更加显著,北京太医院的人数最多时已经达到160人以上。而南京太医院基本上都不再设院使、御医、吏目等官职,仅仅设置一些医士充数,最多的时候也不过60人,仅仅负责南京一带的医药工作。太医院属吏部和礼部同时管辖,院使院判的职位都是由两个部同时选拔考核,最后核定人选的。不过皇上往往会根据个人的喜好,亲自选定。
  北京太医院除统管全国医政管理之外,同时负责皇帝包括皇子、后妃、大臣等人的医疗。院使、院判、御医等,要分班在宫内的御药房轮值。帝王出巡,太医院官也要随从侍奉,医官加上御医及药员每次都要跟上二十多位一起护驾。
  北京太医院要制定、监督、执行和协调国家的医政法令。由于受到皇权的独裁,太医院很少能亲自订立制度,基本上都是从上至下实施,皇上一句话就是一道令,太医院的医官们不管是否合理,也会跟着执行。明嘉靖世宗皇帝朱厚在一次瘟疫流行时,下令太医院筹置药方和药品下发,药方定好后他要亲自检查后才下发下去,以一国之君,连治瘟疫的方剂也要钦定,这更促成了太医院惟命是从、不敢负责的惰性。明代对于医药事故的处罚,相对唐、宋来说略微轻一些,诸如唐宋御药制作出错,要处以绞刑,而明代仅处以杖刑一百下。药材拣选制作不精细的,从原来的杖刑一百减少到六十。
  负责帝王的医疗保健是太医院最重要的职能之一。在宫廷中还设有很多其他的保健机构,诸如御药房、典药局、安乐堂、浣衣局、月子房等等,这些机构的办事人员都要从太医院中输出,同时太医院管理着整个宫廷的药材的采购、保存、制作、发放。太医院和这些医疗机构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哪个环节出了纰漏,都有可能牵扯到太医院这里。
  太医院唯一比较有发言权的职责就是负责医官、医生的选任、差派、考核、奖惩等。宫廷各医疗机构以及地方医疗机构的人员派遣都由太医院来统筹安排。
  明代的医学教育都以地方教育为主,中央没有专门的医学教育学校,而太医院所需要的御医都需要自己来培养,太医院内设十三科,以培养御医的后备人才。御医的培训也有统一标准:必须是正宗的医户子弟,术业精通,有培养前途的经考核考试选拔后方可入学;入选学生须进行分科学习;分科学习同时还要学习相应其他相关内容;根据学习的课程,每年有四次考试,考试成绩的优劣决定日后的升迁等等。太医院针对每个学生的情况,向皇上或者直接管理的吏部和礼部推举人才。
/* 65 */
  御药房里三件事,件件要命
  明代的御药房是为皇帝健康服务的一个最直接部门。明初叫尚药局,后改为御药局,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在紫禁城的文华殿后面又建了圣济殿,作为御药房办公所在。圣济殿在李自成攻入紫禁城后被烧毁,清代在圣济殿旧址上建造了藏书的文渊阁。圣济殿御药房由提监和太监管理,设有尚药奉御、直长、御医、药童、吏目等人员,人数随时增减。公元1587年,御药房下又设置了御药库,建在圣济殿的后面。当时还刻了一枚“御药库关防”的印章,由提督太监掌管,日常御药房的药品调入、领取等事项,都要有这个御药库关防作为凭证;同时御药库所有药品清单、药品进出记录等定期要清查造册,之后送礼部存档。一旦有什么意外发生,这些记录就是追究责任的依据。明代宦官专权也体现在医疗制度上,御药房的最高负责人不是院使、院判、御医这些专业的医生,而是由太监来管理,这也是一件令人奇怪的事情。
  明代御药房管理的都是宫廷用药,因此每个环节都有严格规矩,不允许出半点差池。每天由太医院的院使、院判、御医分两班值班,每天要做三件事。
  一件是药材的管理,对于各地进贡来的药材、药品,要根据质量优劣进行分拣,礼部也会派官员来监察药材选拣的过程。分拣后进行详细登记入册。
  第二件就是随时听从宫内差遣,给帝后们诊治。明代给皇上皇后治病已经形成一套流程,大病小病都照此执行。诊脉时,先由值班的太医院院使或院判诊脉,接着再由值班御医诊脉,之后发表各自的诊脉意见,大家一起拟定一个处方,处方上将药帖连名封记,药方下要写明本方的药性、治疗病证的效果等等。
  第三件事情就是根据药方监督御药煎制,在御药制作时,要有太医院院官和内臣一同监视,做好后每剂药都分成两付,其中一付先要由御医、院判、内臣三人尝过之后,没有问题,才将另一付进献给生病的皇上,这一系列的诊治、制药过程,都要在专门的医簿上做详细的记录,这些记录由所有参与诊治及制药、尝药过程的医官、御医、内臣签名后,加盖“中书省印合缝”,以备查考。如果皇上服用后,治疗效果不佳,这些医簿上记录的相关人等就会招致麻烦,甚至惹上杀身之祸。
  所以,每天基本上所要做的三件事并不是很复杂,但是每一件事情都是跟皇上的性命相关,好则万事大吉,加功行赏,坏则严惩不贷。因此,到宫中当值做御医是荣辱未卜的事情,尽管当时进入宫中的御医都是经过礼部在太医院的严格考试,优等者才能有资格到御药房轮值,但是大家也都明白,进入宫中当值,所担当的责任之重大也是非比寻常的,所以也有一些人为了保全性命,宁可放弃进宫做御医的机会。
/* 66 */
  后宫医疗各就各位
  在明代直接为宫廷服务的医疗机构划分很细,宫中每个医疗机构都承担着不同的职责,为宫内除了帝王之外的人员服务。
  典药局是为皇太子服务的。明洪武年间设立,其中设郎1人,丞2人,内使10人,另有司药、典药等医官。典药局的御医也是由太医院推举医士,吏部审定后来任命。太子是皇权的继承人,明代有过多次的太子争夺皇权的事件,因此太子的安康也十分重要,典药局所负责的事情和规则基本上都与御药房一致,只是服务的对象有所变换而已。
  明初的时候,在后宫设了六局,其中由尚食局来负责后宫医药。内舍有司药2人,典药2人,掌药2人。负责的人员都是女医官,明永乐后才改为太监充任。当时对女医官的管理也很严格,其中有一条格外突出,就是规定女医生进入宫中为后宫诊病必须验身,检查是否怀孕。这个规矩是慈圣皇太后时期定的,当时发生了一件事情,慈圣皇太后患眼疾,让医妇刘氏、彭氏入宫,因为治疗效果不错,就把她们留在宫中。彭氏当时已经怀孕,为了贪图皇太后的奖赏,于是一直隐瞒不报此事,后来竟然把孩子生下来,并将孩子淹死。这件事情哪里能瞒得住,不久就被人发现并上报了皇太后。这种事情本来应该处以死罪,但是慈圣皇太后因彭氏治病有功,于心不忍,就没有杀她,而是打了三十大板,降职到礼仪房。从此以后宫中就立下了进宫女官要进行验身的规矩。
  为后宫所设的医疗机构还有安乐房、月子房等。安乐房分为内安乐堂和安乐堂两种。安乐堂为宫内太监治病,内安乐堂是为宫内嫔妃治病养病的场所。设有医官3名,医士36人。医士由太医院派遣,药材也由太医院负责统一配给。安乐堂确切地说就像一个养老院,宫内的嫔妃年纪大了,生病多了,就会被送到这里休养,如果身体状况十分差,无法救治,就会送到浣衣局,这里算是宫妃们的终老之地,死后会在西直门外设的净乐堂火化。在明代宫内嫔妃的归宿都有制度管理,一方面体现了对待后宫的人性化,另一方面也是防范宫中的帝王私密之事外泄,所以进入宫中的人员想自由出宫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明代对于后宫嫔妃的生育更为重视,专设的月子房就是供后宫嫔妃生育时进行医疗保健的专用场所。对于生育也制定了制度,每年明朝廷要派人到各地挑选奶口(乳媪)、稳婆、医婆,挑选都要经过复杂的程序,家庭情况、身体情况等等都要考察清楚,符合宫内各项规矩者,才能够入宫。奶口就是奶娘,最为重要,如果她乳养的皇子长大荣登皇位,那奶口也会与荣俱荣。经过挑选后,挑出的40名奶口会先送到锦衣卫的奶子府集中起来,提供很好的居住环境和丰富的饮食,让她们精心保养,以保证奶水的充足和质量。另外还有80名是候补奶口,也叫做点卯奶口,她们随时补足宫中奶口不足的空缺。没有得到传唤的,会被发遣回家,这时又会选新的奶口再补充进来,这样,始终能随时根据宫中的需要提供有充足奶水的奶口。稳婆和医婆则是专门负责给宫中后妃接生保健的女医,稳婆主要是要从民间挑选接生技术好、品行好的人来充当,除了负责宫中嫔妃的接生之外,稳婆在挑选奶口时也要对奶口进行例行的身体检查;宫中选宫女时,稳婆也负责检查宫女身体及检验是否是处女等。医婆则是负责料理产妇的身体,她们要精通医脉,知道产后如何保养,饮食及卫生禁忌等,帮助产妇尽快恢复。这群特殊的女医们在月子房里保证宫内嫔妃的生育,为王室传宗接代所起到的作用也是不可忽略的。
/* 67 */
  一代为医,代代为医
  受到元代世袭制度的影响,明代也继承了这种世袭的制度。明政府将户口分为民、军、医、儒、灶、僧、道、匠等,规定每户必须子袭父业。就是说一旦被划归医户,那么他的子孙就必须世代行医,只有残废或年逾七十不能行医了,才可以退休。这种医户制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各家的医术能够代代相传,但是却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医学人才的发展,甚至在后来的科举考试,医户也不能参加,医户的发展仅被局限在医业之内,想做官都难。这种医户世袭制度的弊病日渐显现,在明末终于被废止。
  医户世袭制度对明代医学人才的补充还是有所作用的。虽然医生在明代地位不高,但是明政府还是给予了一定的重视。在制度上后来也有所宽松,增加了医户子弟进入仕途的途径。一条是在太医院增设了医学,挑选各地医户子弟中的优秀人才进行培养,不过人数很少,因此竞争十分激烈,入选后学成的学生就能够进入太医院任职。另外一条是明代在各地也兴办医学,鼓励医户子弟入学深造,以备朝廷不时之需。
/* 68 */
  御医选拔三条路:考试、推荐和捐钱
  对医学人才的选拔都是通过考试、推荐及捐纳钱财免试为官。考试有针对入选太医院学生的,有针对医士的,还有针对医官升补的。太医院学生学习期满后考试合格,可以在太医院做医士,如果不合格,就重新学一年再考。如果三次都没考核通过,就会被退学。医士考核是针对各地医学学生进行的选拔,这里除了医学世家的可以参加,另外一些受到推荐的精通医业的人也可以参加。太医院里的医官升补考试主要是御医、吏目的升补,吏目由医士升补,御医由吏目升补。升补的条件都非常严,比如医士升御医,医术优异者,在内廷做满3年,或者外派工作满6年,可以考试升补御医,后来又改为内廷做满6年或者外派满9年。而御医升做院判,要做满9年,如果有空位才可以升职,没空位则规定暂不升职,但可以升俸。
  推荐选拔是当时选才最主要的方式,推荐的人选经过朝廷考核,有时帝王可能还会亲自过问,之后可以进入太医院。明初的唐毓、徐富等都是因名而被举荐进入太医院的。洪武年间,吴彦高因为治愈了皇上的疾病而受宠,进了太医院做官。明代最有名的是戴思恭、盛寅、许绅、吴讷等人,其中许绅曾经做到工部尚书一职,官至一品,可谓御医史上的奇迹。而另外3人也是做到太医院最高院使。
  明代还实行了捐纳钱财为官的方式,这种方式,慢慢导致了不良风气的出现,浑水摸鱼的现象屡见不鲜,很多人利用不正当的途径希望升迁,使得一些在民间通过世袭家学潜心研究医术的人才难以出人头地。
/* 69 */
  好药源源上贡,香料最吃香
  明代社会经济相对稳定,而且科学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医学在明代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并且明代各类医家都非常重视药物学的研究。为了保证为王室保健服务和进行医学研究的宫廷用药,明代对全国的药物产出、采集、纳贡、贮藏、调拨等等都做了明文规定。御药房下设的御药库和太医院下设的生药库,都是专门从事药品收贮的机构。生药库主要是为普通民间医疗机构的惠民局之需而建,收集的药材主要用于惠民局药局向民间贫困病人施药以及遇到天灾瘟疫的时候发放防病药品。
  上贡药品的来源都是各地进贡的地道药材,中央对各地的药材每年征收一次。比如浙江的紫菀、江西的香蒲、湖广的贝母、白花蛇、朱砂、麝香,四川的附子、天雄、犀角、琥珀,山西的苍术、辽东的人参等,对这些地方都有规定数量的进贡标准,必须按时按量上缴。为此,各地的药农因为如此沉重的上贡负担十分不满,为安抚民心,明朝采取变通的方式,把贡药的十分之一折成银两作为给药农的酬劳,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药农的怨愤,不过明朝对上贡药品的需求量日益加大,这点酬劳加上再被地方官吏层层克扣,药农依然是苦不堪言,而宫中的用药就是靠着各地的不断上贡才得以保障。
  明代由于经济的强盛,对于周边各国的影响也十分大,所以药材的另一个来源是国外进贡的进口药材。这些药材包括犀角、硫磺、苏木、苏合油、胡椒等。最受宫廷喜欢的是香料药、苏木、胡椒。香料类的种类非常多,包括降真香、木香、丁香、檀香、沉香、乳香、金银香等等。在明代香料不但已经成为宫廷中最不可缺的药材,连民间也都有所流行。当时用香料主要是浴佛浴身、进行宗教祭祀、熏衣、去除异味、美容等。而香料在治疗上也得到普遍使用,甚至都到了滥用的地步,御药房及生药库中的香料药多得不计其数。这些香料大都为国家统一控制,珍贵的香料民间很少能够找到,曾经有一段时间,香料、苏木、胡椒等药材还被朝廷当作俸禄来发,开了以药代俸的先河,而珍贵药品被当作赏赐品更是屡见不鲜。
/* 70 */
  先关御医再吃药,用药见效才放人
  盛寅从学医到成为御医的过程一直是起起落落,充满了传奇色彩。盛寅的医术应该算是偷学来的。当时他从师一个叫王宾的老师,王宾曾经想向戴思恭求习医术,但是他觉得自己年岁大,不能做戴思恭的学生,有一次趁戴思恭出诊,王宾就趁机偷走了戴思恭的医书,学到不少精华。王宾死前,家中无子继承自己的医术,于是就将他偷来的戴思恭的医书悉数传给了盛寅,盛寅因此医术长进神速,不久也就成了名医。
  盛寅当上御医也很偶然,这要从一个太监说起。永乐初年,宫中的一位太监患了胀病,盛寅给他诊治后,很快就治愈了,太监又得以回到宫中。明成祖朱棣在校场练习射击时,太监前去服侍,明成祖看见这个太监非常惊讶,问道:“不是说你病死了吗?怎么又活了?”太监于是把盛寅如何治愈他的前后经过一一讲给明成祖听,成祖听后非常欣赏盛寅,于是召他入宫,让他给自己诊脉。盛寅诊过脉后,说从皇上的脉象看是有风湿病,并开了药,明成祖吃后果然见效,于是封盛寅做了御医。
  有一天早上,盛寅在御药房里,突然感到一阵头晕目眩,就像要死了似的难受,旁边的医生们都不知道怎么才好,后来有位民间医生自荐来给盛寅看,之后用甘草浓煎后令盛寅服用,结果很快盛寅就苏醒过来。大家都有些疑惑不解,民间医生说,其实盛寅是因为没有吃早饭,胃气虚弱,进了药房后,不能抵御药气的熏蒸,中了药毒,所以昏厥过去。被救的盛寅非常高兴,并告知皇上奖赏了这位民间医生。
  明仁宗朱高炽在东宫做太子时,他的妃子张氏有十个月没有来月经,御医们都诊为怀孕了,向太子贺喜。只有盛寅反对,认为张氏根本没有怀孕,张氏赞同盛寅的说法,就让盛寅来给自己看,盛寅看完开出了一张方药,太子一看是破血剂,对盛寅的诊断不太相信,因此没有用此方。过了几天,张氏的病又加重了,没办法又召盛寅来看,盛寅看过之后,还是开了原来的处方,张氏对太子说,还是吃了盛寅的药试试吧,太子虽然没有别的办法,但还是担心吃了盛寅的药,如果张氏真的是怀孕,孩子就保不住了,于是太子命人把盛寅先关起来,等见到药效以后再做定夺。盛寅的家人听到这个消息也很害怕,心想这下盛寅弄不好就要被分尸而死。还好,盛寅的诊断是对的,张氏用完药,瘀血排出来,月经也正常了。太子非常高兴,令红仗给盛寅开路,说给他压压惊,护送他回家,并大加赏赐。盛寅经过这一劫,虽然大难不死,但也受惊不小,太子继位后不久,盛寅就请求被派到南京太医院任职,以免日后再生是非。
/* 71 */
  三朝得宠,不被治罪反升职
  戴思恭算得上是明代杰出的一位御医,一方面是他自己的医术确实高明,另一方面也得益于皇上对他信任有加,使得他能够在宫廷内如鱼得水。
  戴思恭也是医户出身,从小深得家学,他和弟弟戴思温跟着父亲戴士尧还拜金元时期著名的医家朱震亨为师,戴思恭的聪慧好学也最受师父的赏识,终于得到师父的真传,学成后医术闻名江浙。明朝洪武年间被太医院推荐,从而被封为八品御医,明太祖朱元璋因为他治疗的效果好,非常赏识他。
  朱元璋时,其子燕王朱棣就是后来的明成祖得了瘕证,就是寄生虫病,御医们用药治了很多次也不见效果,朱元璋叫来戴思恭,戴思恭诊过脉后,又问了用药的情况,接着他又问燕王平时都喜欢吃什么,燕王回答说:“就是特别喜欢吃生芹。”戴思恭听完了说,这下明白了,这是吃了不洁净的生芹引起的寄生虫病。戴思恭开了一剂药,燕王吃下去之后当晚就泻下很多寄生虫,病也就好了。
  后来戴思恭又治好了晋王的偏瘫,朱元璋非常高兴,但是没多久,晋王的病再次加重,御医们不及抢救就一命呜呼了,朱元璋十分气愤,把相关御医全都抓来,准备治罪。戴思恭出来请求说:“我上次为晋王治病时就跟皇上您说过,他的病已经是病入膏肓了,现在暂时治好了,但是一旦复发,可能就性命难保了,出现今天这样的情况是难免的,并不是御医不称职。”太祖朱元璋听后,也觉得有道理,就赦免了御医的死罪。
  公元1398年,朱元璋生了重病,他感觉自己恐怕快不行了,就下令把医官们都逮捕起来,惟独没有抓戴思恭,还安慰他说,你是医术高明而且心地善良的御医,你不用害怕,我不会治你的罪。不久,太祖朱元璋病逝,明惠帝即位,许多御医都因此被治罪,而只有戴思恭逃过此劫,还被升做太医院使,戴思恭以他的医术仁心赢得了皇帝的心,也让自己在这样飘忽不定的御医生涯中能够站得稳脚跟。
  戴思恭侍奉了三朝皇帝,到七十八岁才告老还乡,不过皇上遇到疑难病证,还会召他回宫,由于他年事已高,还特意让他入宫看病时可不必行跪拜之礼。戴思恭八十二岁死的时候,明成祖还下旨来祭奠这位德高望重的御医。
  戴思恭的主要著作有《证治要诀》十二卷;《证治要诀类方》四卷;《推求师意》二卷;以及校补老师朱震亨的《金匮钩玄》三卷。《证治要诀》中,主要是发展了老师朱震亨的学术思想,强调“重在养阴”的学术观点,把常见病按照病证进行治疗的办法进行分类,先论述病因,再指出病原,之后分析出属于哪种病证,并针对病证来说明治法,提出药方。
  而在《推求师意》一书中,他又发扬了老师的观点,把老师的一些说法加以补充和发挥。诸如朱震亨提到“气有余便是火”,戴思恭则进一步补充:气属阳,动作火,捍卫冲和不息之谓气,扰乱妄动变常之谓火。还说火之为病,其害甚大,其变甚速,其热甚彰,其死甚暴。且人身之火各脏皆有。戴思恭对师父理论的发挥可谓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戴思恭的《证治要诀类方》主要是把《证治要诀》中的各类病证所引用的诸方,分为汤、饮、丸、散、丹、膏六大类整理编纂而成的,对于临床应用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 72 */
  无心插柳却平步青云的御医
  由于明代医事制度的严格,加上皇帝的喜怒无常,并不是所有的名医都愿意进入宫中为皇上看病,吴杰就是这样一个御医,本来不想做御医,没料到做了御医后却一发不可收拾,飞黄腾达了起来。
  吴杰是江苏人,明弘治年间,因为医术高超被举荐到京师参加礼部的考试,按照当时的规定,如果礼部考试中得到一等评分,就可以进入宫中的御药房为皇帝治病,稍差一点的可以留在太医院工作,再差的就只能遣送回原籍了。吴杰在这次考试中高中一等,但是他觉得在御药房工作风险太大,好不容易考到京师来,如果在宫中工作失误,搞不好被遣返回乡,连行医的资格都没有了,不如在太医院里更为稳妥一些。于是他请求不要把他调入宫中,而是在太医院里供职,礼部尚书批准了他的请求。不过吴杰到太医院没有多久,因为医术精良,还是被派到了御药房。
  吴杰在宫中的确有出色的表现,明孝宗朱樘不论走到哪儿都带着他,让他随时给自己诊病。吴杰还多次治好明武宗朱厚照的疾病。有一次,皇上咽喉痛,吴杰去看过,给皇上服了上清丸,一剂药就治好了。又有一天,皇上从外边打猎回来,过度劳累,突然口吐鲜血,吓坏了左右大臣,赶紧叫来吴杰看,吴杰给皇上服了一剂犀角汤,结果皇上就没事了。皇上的御马官得了腹痛症,吴杰看后开出理中汤,也是立见效果。皇上对吴杰每次诊治都能这么快就治愈非常满意,每次治好病都赏赐他,并给他升职。于是,吴杰很快从医士升到御医,做了3个月御医后又破格升为院判,3年之后又荣升院使,这种平步青云也是非常少见的,很多御医苦熬一辈子都很难达到这样的位置。
  吴杰出色的医术,不但让他升官发财,而且使他更加得到皇上的宠信,吴杰非常善于诊脉,在用药方面也不拘泥于古方,而是根据实际的脉象来决定处方,因此能够对症下药,疗效就十分明显。
  明武宗要去南方巡视,吴杰认为皇上身体欠安,不宜远行,就劝阻他不要去,武宗执意要去,还生气地将吴杰赶出去。在南巡途中,果然不出吴杰所料,皇上病在了路上。吴杰赶到时,发现皇帝已经病危,当时的一位权臣心怀鬼胎,说皇上病重,想让皇上留在当地治疗,吴杰看到情况危急,对皇帝身边的太监说,现在皇帝病重,如果不赶紧赶回京城,一旦出了意外,我们可能都会招致死罪,在他的坚持下,太监们护送明武宗返回了京师,虽然回京后明武宗就驾崩了,不过朝臣们对当时吴杰的处理还是非常满意,并没有怪罪他。
/* 73 */
  救了皇上的命,吓死自己的命
  明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这一年在紫禁城的宫中发生了一桩骇人听闻的宫廷事变——壬寅宫变。这次事变的主谋是十几名年轻的宫女,事发的当晚,明世宗朱厚正在爱妃曹氏宫中,当夜深人静时分,杨金英等宫女从外边走进来,杨金英先扑到床前,用绳子套住了嘉靖帝的脖子,其他宫女也都蜂拥而上,按住嘉靖帝,并使劲地扯紧绳子,慌乱之中,绳子被打成了死结,结果怎么也勒不紧嘉靖帝的脖子,加上嘉靖帝挣扎的声音传出去,宫女中有人开始害怕,其中一个宫女溜掉跑去告诉了皇后,皇后急忙叫人来解救,结果这几个企图弑君的宫女都没有逃脱,全部被抓了起来。
  事情到这里还没有结束,宫女们虽然没有勒死嘉靖帝,但是这么多人一气折腾,加上惊恐,嘉靖帝早就气绝昏倒过去,于是御医们都被叫来抢救,御医们谁也没见过这种场面,都慌得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当时的太医院院使许绅没有办法,只好硬着头皮上去诊治,他知道皇上已经昏迷时间不短了,不用药性较强的药可能很难有挽救的机会,于是大胆下了重药,嘉靖帝吃完之后,过了七八个时辰终于呻吟出声,吐了好几口紫血。之后,再经过许绅一段时间的调治,嘉靖帝才慢慢康复。这次宫变具体的原因因为涉及宫廷隐私,历史上的记载很少,一般的说法是因为嘉靖帝是个昏庸无度之君,他不理朝政,居然有二十多年都不上朝,但是他十分迷恋神仙丹药,不惜一切代价来炼制丹药,他多次下令召民间幼女入宫,这些宫女进宫后成为嘉靖帝炼制丹药的牺牲品,遭受了惨绝人寰的摧残,宫女被逼发生宫变也是无奈之举。
  御医许绅把嘉靖帝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于是受到了嘉靖帝最高规格的奖赏,被封为太子太保、礼部尚书,官居一品,这在御医史上也是御医所受到的最高礼遇了,金银财宝的赏赐更是不计其数。按理说这下可以过上大富大贵的日子,前途一片光明,可是许绅经过此事后,想起当时的情景还是胆战心惊,久而久之,落下心病,经常神志恍惚,最后终于一病不起,他知道自己的病是因为这次事变生出来的,不是药物所能治疗的,果然不久,许绅就死了,死后还被赐谥号“恭僖”,并封他的儿子做了官。许绅之死也让我们看到,作为一个御医不管医术怎样,如果不能承受相当的心理压力,就很难生存下去。
/* 74 */
  一书写就针灸十大真经
  杨继洲在明嘉靖帝时成为御医,在万历年间也一直做太医院的医官。他行医四十多年,临症经验十分丰富,最擅长的就是针灸。杨继洲学习医学也是家传,他家里收藏了很多医学古籍,他一直都坚持不断地研读,最终自己也写就了一本《针灸大成》。
  这本《针灸大成》汇集了明代以前二十余本重要的针灸医学名著,并总结了杨继洲自己行医多年的经验,一共分为十卷,可以说卷卷都汇聚了针灸的真经。卷一讲的是针灸的源流。卷二是针灸辞赋,是总结各代针灸名家临症的技巧,将它们变成辞赋,便于记诵。卷三是针灸歌诀,也是将各种针灸经验加以提炼,其中的《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被历代针灸家所推崇。卷四汇集了各代名家包括他自己的针灸补泻法,对于针灸医家有着很实际的价值,杨继洲还提出了在一些重要部位禁针、禁灸的概念。卷五论述了针灸的几个主要穴位的用法和配穴的方法。卷六和卷七论述的是人体十四经脉和经穴,介绍了针刺部位的深浅、主治的病证等等,还对针灸和药物结合治疗做了论述。卷八为治疗部分,分门别类地介绍了各种病证运用针灸治疗的经验。卷九采取问答形式,讲述各种疾病的病因、病理以及针灸治疗方法等,其中有一部分是杨继洲的医案总结。卷十主要介绍的是小儿推拿疗法。
  这部书总结了前代的针灸精华,并融入了杨继洲自己的实践心得,书中很多的观点都是有创新的。诸如提出了将按摩和针灸结合在一起,并通俗易懂地将按摩经验编成口诀,在临床上实用价值很高,稍有一些针灸常识的人都能通过这些口诀进行简单操作。在针灸补泻法的论述中,杨继洲还提出了自己总结的十二字手法、下手八法,烧火山、透天凉等数十种单式和复式补泻手法,这些招式看起来像武侠招数,其实对于针灸的医家来说,到今天也仍然十分形象生动,具有实际意义,这也是杨继洲的贡献所在。
  在治疗方法上,针对不同的病证,他也提出了不同的针灸手法,治偏正头风痛,杨继洲认为,有痰者的针灸方法是“风池刺一寸半,透风府穴,此必横刺方透也”。无痰者,则应该“合谷针至劳宫”。口眼歪斜者,则要“地仓针向颊车,颊车针向透地仓”。两眼红肿者,则以鱼尾针透鱼腰,还提出了节气灸的保健疗法。虽然是一部针灸的著作,但是在书中也提出了针灸、药物并重的思想,在杨继洲自己治疗的医案中,有以针灸为治疗手段的,也有以药物治疗为主的,还有两者兼用的。对每个病证一般都会介绍两种以上的处方,一个是主方,另一个是备用方,因此他记录的三百多种病证,处方却达到了一千多个。
/* 75 */
  从古代秘籍中发现的灵感
  李时珍的名字在中国的医学史上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他家也是四代行医,十几岁的时候曾一心想通过科举做官,但是屡屡失败,最终还是决定继承父业,学习医术,苦读十年之后,终于有所成就,开始随父亲一起出诊行医,医术日益长进。经常有当地的王府贵人请他去看病,有个富顺王的孙子有怪食癖,爱吃灯花,李时珍看过之后,知道是因为肚中有虫才引起的,用了驱虫药就把他治好了。后来恭王朱英俭把他请到王府内做了自家的专职医生,恭王的儿子得了暴厥症,也是李时珍把他抢救过来的,恭王在嘉靖年间向朝廷推荐了李时珍,李时珍得以进入太医院做了太医院院判。在太医院时候,李时珍有机会和宫中的名医们交流,了解了更多的药材种类,也积累了更多的临床实践经验。同时他得到很多机会阅读前代大量的医学秘籍,从这些书中汲取了不少营养,但是他也越来越感到,这些书籍有很多欠缺之处,比较混乱,也缺乏整理,这样肯定是无法普及的。由此激发出他的灵感,要写一本更为全面、准确、实用的医学书籍,这也就是后来我们看到的《本草纲目》。
  李时珍在做御医的时候一方面没有得到充分施展才华的机会,另一方面他不愿意拘泥于宫中,仅为少数皇亲贵族看病,加上著书需要很多实践的准备,所以李时珍在太医院仅仅干了一年,就辞掉了官职,全部精力投入到撰写《本草纲目》中。李时珍的这部《本草纲目》之所以能够闻名于世,也与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分不开。为此,他参考了各类古今书籍近千种,并且跋山涉水到各地进行实地考察,前后花了二十七年的准备收集资料的时间,经过三次大的修改,最终才得以完成,写成这本书时李时珍已经年近七十。
  《本草纲目》一共有190余万字,52卷,收录了1892种药物,其中新增的药物包括植物药171种,动物药88种,矿物药59种,其他药56种,共计374种。书中还绘制了1109幅图,其中1031幅都是他亲自绘制的,还包含附方11096个。书中每药都以正名为纲,附释名为目,然后以集解、辨疑、正误,来详细介绍其土产形状,最后介绍气味、主治、附方等等。纲目分明,条理清晰,博而不繁,详而有要,考证准确,论据充分,是比以前任何一部本草著作都更加系统、完整、准确的本草书籍。
  《本草纲目》有几个最突出的特点,一个是打破了前代按照药的上、中、下品来分类的原则,而是采用了根据药物的属性来进行分类的规则,这对药物学的分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次,在书中李时珍提倡科学用药,对于那些迷信仙丹的说法提出了批判,他认为那些服食水银、雄黄可以成仙之说都是荒谬之谈,说“血肉之躯,水谷为赖,何能堪此金石重坠之物在胃肠乎?求仙而丧生,可谓愚也矣!”另外,李时珍特别重视养生学,书中采集了不少养生保健的医方,载有服药健身长寿的案例数十例,有益肝补肾方、补脾方、健脾益胃药粥、保健药酒等等。这本书不仅是一本药学书,在其他自然科学方面,如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地质学、化学、物理乃至天文、气象等许多领域,都有涉及,显示了李时珍极其深厚的知识底蕴。虽然《本草纲目》在李时珍死后三年才得以刊行,不过它的出版,引起很大的轰动,此后不仅在全国流行,更在世界范围成为一部重要文献。
  李时珍还著有《濒湖医案》、《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等著作,虽然李时珍做御医没有功成名就,但是确从做御医的经历中激发出一部创世巨作,在中医药学的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 76 */
  出自宫廷画师之手的药物宝典
  《本草品汇精要》是一部历经重重磨难的药物宝典。这部药典是明孝宗朱樘下诏编修的,最初是由太医院使刘文泰负责主持编写,刘文泰是个不学无术、一心想升官的贪心御医,他曾经多次行贿礼部尚书邱,希望能够从院判升到院使,后来遭到吏部尚书王恕的阻止,刘文泰听从邱的主使,设计诬陷王恕,最终王恕遭贬职,刘文泰的这种行为在朝野当中受到群臣的指责。
  明弘治年间,明孝宗下诏修订本草,为此还引发了翰林院和内阁与宦党和太医院之间的争夺主编权力的争夺,明孝宗最后又改任司礼监太监张瑜为首,太医院从院使到御医、医士,还包括宫廷画师共49人参与编修,编纂小组设有总督、提调、总裁、副总裁、纂修、验药等职位。《本草品汇精要》为了迎合明孝宗爱书画的喜好,所以参与编修的人员里加入了宫廷画师,制作时没有用当时已经成熟的雕版印刷技术,而是由8位御用画师用他们的笔精心手绘出来的,这是我国的第一部大型彩绘药物图典。两年之后,这部独一无二的药典完成后,这部书包括正文42卷,另有目录、序例1卷,把入药之物分为玉石、草、木、果等10部,每部分为上、中、下三品编写,收录药品1815种,图文并茂,其中工笔彩绘图有1371幅。 明孝宗非常满意。不幸的是明孝宗不久后偶感风寒,被刘文泰等人盲目下药医治,结果竟然一病不起,没过多久就一命呜呼了。张瑜、刘文泰等人都因此被关进大牢,刘文泰后来幸免于死,被遣返回乡。而刚刚由他们修订好的《本草品汇精要》虽然获得皇上的首肯,但没有谕旨批准发行,加之主编都被治罪,所以这部精美的医书也被列为禁书,没能刊行于世。直到清康熙时,有人发现了该书的定稿本,献给爱好医学的康熙帝,康熙立即诏命重抄摹绘,发行了康熙重绘本,至此这本书也算能够得以流传下来。此后,这本书不断被重抄摹绘,抄本多达十六种,并随着对外经济的发展,还传到了意大利、德国、英国、日本等地。16种重绘本中只有4种是完整版本,而且都流失到了国外,由于药典的绘图精美,流传到国外,不谙中医的外国收藏家把它作为一种书画藏品,而它的医疗价值一直被忽略。20世纪30年代初,收藏在罗马国立中央图书馆的《御制本草品汇精要》开始被国人关注,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在21世纪初与罗马方面达成了协议,获得了拍摄全部精装本的权利,并于2002年在国内首次出版了这部《御制本草品汇精要》的全部36册精装本。经过500多年之后,这个举世瞩目的药典终于得以以真面目出现。
/* 77 */
  太医院里两对父子兵(1)
  由于明代的医户制度,医术世袭还是明代医学流传的主要方式,龚信、龚廷贤两人就成为在太医院里任职的父子御医。
  父亲龚信因其医术在中原一带出名,被荐入太医院任职。他最大的贡献是著有一部《古今医鉴》的书籍,这是一本综合性医书,共8卷,书中采集各家经典学说,并加入自己的临床实践,分门别类地论述诸病证,不但对病源病理做了详细的论述,而且在方药上也非常广泛,很多民间验方都颇有价值。在书中首次记载了“麻疹”一词,并详细叙述了麻疹的症状、并发症、治疗方法与预后等,并和痘症作了鉴别。龚信的这本《古今医鉴》体现了他在医学理论及实践上的造诣,并且影响了他的儿子龚廷贤、龚廷器,孙子龚守国、龚守宁等,他们也同样在明代医学领域有突出业绩,特别是龚信之子龚廷贤,医术甚至超过了父亲,这对太医院里的父子兵,也被人们传为佳话。
  龚廷贤自幼跟随父亲学医,并经常与名家共同研讨医术,他在各地行医,治疗了很多达官贵人的疾病,龚廷贤轻名禄,讲医德,一边认真研究医理,一边在实践中及时总结经验,他在中州大梁行医时,赶上那里瘟疫流行,当地的医生只是按照书中记载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并没有什么效果,而龚廷贤根据自己的经验,结合每个病人实际情况来选择用药,结果救活了很多人。后来他到京师,被推荐进入太医院做吏目,后又升为御医。当时鲁王府的王妃得了病,派龚廷贤去看看,在龚廷贤精心治疗下,使鲁王妃得以治愈。鲁王拿出千金酬谢他,龚廷贤却不肯接受,只是提出希望将自己多年的医方整理成书,鲁王于是拿这笔酬金赞助他出书。龚廷贤所写的《鲁府禁方》,分为四卷,卷一为中风、伤寒、瘟疫等32类,卷二有鼓胀、水肿、积聚等35类,卷三分妇人、小儿等23类,卷四分痈疽、疔疮、救急等26类,书中也包括鲁王府内收藏的秘方。龚廷贤除了这部书之外,其他著述也颇丰。其中比较有名的包括《万病回春》、《寿世保元》、《种杏仙方》等。《万病回春》有8卷,书中载有内科病证88种,妇科病证13种,儿科病证63种,外科病证22种,其中对于中风的论述非常出色,涉及中风的证候诊断、鉴别诊断、病因病理、证候特点、治法处方、预后预防等等。书中记录了很多龚廷贤亲自诊治的医案,比如,给刘尚书的夫人治疗妊娠呕吐,刘夫人怀孕后呕吐不止,饮食不下,心中烦躁,头晕目眩,其他医生都给他开出了调脾胃之药,如二陈汤、藿香正气散、保生汤之类,但是都没有效果,龚廷贤诊脉后,认为这是血虚气盛有火,如果不养血,火就不能降下来,火降不下来,呕吐就不能停,于是给她开了茯苓补心汤加姜汁,炒黄连、竹茹,刘夫人服了两剂就不再呕吐了。还有他治疗一位胃病病人,这个病人已经五十多岁,患病八年了,吃饭稍稍吃得多一点,就会胃脘胀痛,每次吃完,胀气从两肩下及胸,次至胃口,痛不可忍,必须叫人将手使劲地按压痛处,等到胀气顺出后,才不会疼痛了。龚廷贤给他治病时,这个病人已经被折磨得瘦如干柴,龚廷贤用神佑丸让他服用后,再用参苓白术散进行调理,才医好了他的胃痛。
  在明代太医院里还有另一对父子名医,就是薛铠、薛己。薛铠在弘治年间被征入太医院做医士,他精于儿科治疗,他主张治病要遵循五行生克之理,不必死板地按方施治。他写的《保婴撮要》是一部非常有价值的儿科专著。共有20卷,前10卷为论述婴儿出生护养法、儿科疾病诊法以及幼儿内科杂病的诊治,后来薛己还为父亲补充了很多医案。后10卷是论述幼儿外科、皮肤科、痘疹等病证的诊治。其中有很多观点都很有创新,比如他认为小儿破伤风是因为脐带传染,可以用烧断脐带的办法来防治。哺乳中的婴儿如果生病了,应该要调养哺乳的母亲,如果母亲病了,孩子吃过母乳,也会被传染生病。婴儿太小,如果生病,一般很难服药,薛铠建议让母亲来服药,药通过母亲的乳汁传至孩子体内,也同样达到给孩子治病的效果。
  薛铠在医学上的成就比起儿子还是较为逊色,薛己刚开始以疡医出名,是一个外科名医,后来又对内科也颇有研究,在明正德年间做了御医,5年后就提升为南京太医院的院判,后晋升为院使。他治病也有自己的独到观点,认为治病一定要先分析出正确的病因,治疗中也不是一成不变地选择古方,可以根据实际临证在古方中加减一两味,即采取辨证的治法,这样往往能收到奇效。薛己编著的医书非常多,有《外科枢要》、《内科摘要》、《女科撮要》、《疠疡机要》、《保婴粹要》、《外科心法》等等,由于他诊治的病人非常多,因此在书中记录了丰富的诊治医案,后世将他编写的书籍都以《薛氏医案》来命名出版,其中很多医案都非常经典。比如记录他在外科治疗上,记载治疗张通府耳患肿块案,张通府耳后发际处有一肿块,无头,肉色不变,按之微疼,开始薛己认为是痰结,后经过诊脉,认为不是痰结而是生疮,就以人参、白术、黄芪、当归、川芎、炙甘草做托里,少加金银花、白芷、桔梗以消毒,张通府喝降火化痰汤药,再外贴凉药,觉得寒冷彻脑,肿块处感觉特别热,头也更加沉重,饮食也减少,于是薛己又用四君子汤加藿香、炮干姜数剂,这回胃口渐渐好了,肿块出脓包开始形成,针刺破后,又用补剂调理一个多月,才治好。在女科治疗的医案中,还提到一个高龄产妇的问题,当时有位三十五岁高龄的女子生产,薛己预料到生产时一定会比较困难,于是就事先准备了加味芎归汤备用,那个女子生产时果真难产,于是赶紧服用薛己已经备好的催产的加味芎归汤,才得以顺利分娩。薛己的这些医案对于研究当时医学临床治疗意义非常大。
/* 78 */
  太医院里两对父子兵(2)
  这两对父子兵在明代御医行列也算是风光无限的人物,对于后世所做的贡献更是不可小视。
/* 79 */
  古墓再现尘封五百年的御医身世
  1993年,上海打浦桥出土了一具墓葬,墓葬中盖有“明故太医院御医东川顾君之柩”的锦罩,这是我们第一次能够见到一个御医的棺木,尽管在史载中很难找到这位御医的资料,不过细心的专家们还是从棺木出土的文物中,渐渐理清脉络,把这位顾氏御医的身世揭示出来,原来这个御医还是一位心理医生,也曾经在明史上留下美名。
  这位御医名叫顾定芳,顾家在上海是名门望族,顾定芳小时候体弱多病,但从小勤奋好学,起初他想通过科举成名,但是运气不佳,屡次不中,后来在家潜心研究医学,直到嘉靖十七年,终于有机会参加京师太医院的御医选拔,并被录用,从而当上了御医,这一当就是十四年。
  顾定芳在朝廷多年,亲眼目睹了朝中的尔虞我诈,对这些达官贵人的心理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研究,从而提出了自己对于心理疾病的诸多看法。
  顾定芳认为斡旋在官场中钩心斗角的人需要具有超常的心理承受力,而多数人在这样的压力之下,很容易导致疾病。官场中人经常会患有“热中”症状,这种热中病就是火气积压在腹部,很容易造成中风、抽搐等疾病,而且会形成“症结于中”,顾定芳所指的症结是各种囊肿、肿瘤疾病,这些病证都是由于心理压力过大,影响到身体气血的变化,而导致疾病。今天我们同样也将心理压力作为导致肿瘤的一个因素来讲,而活在五百多年前的顾定芳当时能够做出这样的分析确实非常可贵。
  顾定芳提出心理引发疾病的理论后,更加强调心理治疗,他认为“上治治心,中治治形,其下则不论于理矣”,也就是说治病需要从心理入手治疗才为最高境界,明世宗曾经召顾定芳来询问用药的事情,顾定芳在回答时,用药如用人,接着明世宗又问,那养生之道又是什么呢,顾定芳回答说是清心寡欲。简单的几个字,却是极具概括的经典总结。顾定芳在诊治心理疾病,采用跟患者面对面谈话的轻松方式,由于他精通儒家,在治病时还常常应用儒家的学说来给病人讲道理,开解病人,顾定芳的心理疗法在宫中十分出名。
  顾定芳晚年因患肺病辞职回乡,而他的长子顾从礼,因为修建上海古城墙而闻名,他的尸体被发掘后,至今还在上海自然博物馆中陈列。
首页 上一页 共3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