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御医

_2 赵阳 (现代)
  另一位比较有名的医家是周澹,他曾担任北魏的太医令,北魏太祖拓跋当时迷恋道教,有个大臣向太祖进献了服食仙经数十篇,于是拓跋设置仙人博士一职,立仙坊,将西山封闭起来,专门用来炼百药仙丹,而且还让一些被判死罪的囚徒试吃这些丹药,不过都没有效果。负责此事的周澹因为需要四处去采集炼丹的药物,觉得非常辛苦,曾试图让皇帝废掉此事,他让妻子收买仙人博士的小妾,从小妾口中得知仙人博士的一些不可告人的秘密,并以此威胁仙人博士停止炼丹。仙人博士无奈只好向拓跋请求辟谷,并获得允许。周澹以为没有仙人博士了,炼丹之事自然就不会再做,但是太祖痴心不改,又设炼药官,继续炼丹。由于炼丹屡次失败,拓跋 也感到炼丹之事希望不大,渐渐才放弃。拓跋之后,拓跋嗣即位,他患有头晕的顽疾,经常头晕目眩,周澹用药把拓跋嗣给治好了,因此又受到拓跋嗣的器重,还被封为成德侯。
/* 25 */
  为皇帝炼丹的“山中宰相”
  在魏晋时期,服食金石之风更为盛行,炼丹术也因此更加发展。服石与炼丹早在先秦时候就已经萌芽,在秦汉时期更加发展,秦始皇曾经多次派人去寻求长生不老的仙丹,汉武帝也曾经服食“玉屑”而求长生。魏晋时期道教兴盛,道教推行的神仙思想也是对炼丹术的一个推广。陶弘景因为博学多识,对医学研究颇深,在当时很有影响,得以在宫中做官,后来他辞官开始隐居生活,陶弘景与后来的梁武帝萧衍有很深的交情,梁武帝起兵伐齐夺取政权时,经常会向山中隐居的陶弘景讨教国家大事,请陶弘景为他出谋划策,为此,陶弘景还得了“山中宰相”的雅称。
  陶弘景10岁时就已经读了葛洪的《神仙传》,葛洪是当时最有名的炼丹家,受其思想影响,陶弘景也潜心于研究炼丹之术。梁武帝萧衍称帝以后,更加器重陶弘景,一直想让陶弘景出山做官,但陶弘景始终没有答应。梁武帝也是迷恋炼丹的皇帝,他赐给陶弘景黄金、朱砂、曾青、雄黄等炼丹的原料,陶弘景就用这些原料炼出一种叫“飞丹”的丹药,并献给梁武帝。
  陶弘景在炼丹寻仙药的同时,也倾心研究本草药学,写就《本草经集注》3卷,这本书是对《神农本草经》的一次总结和完善,记载的药物种类达730种,按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及有名未用等分为七类,除有名未用类,其他每类再分成上、中、下三品。强调了药物的性味、产地、采集、鉴别等内容,书中为区分药物的寒热性味,用朱点标注为热,墨点标注为冷,无点则为平。还总结了治疗疾病的一些通用药物,比如治疗水肿的药有大戟、甘遂、泽泻、葶苈、芫花、巴豆、猪苓、苇根等,治疗黄疸的药有茵陈、栀子、紫草、白薇等。另外在书中还特别提出了药物的配制、加工炮制方法。
  陶弘景还非常重视养生,他的另一本著作《养性延命录》也是集合前人对养生保健的论点加以总结而成的,里面很多的观点对于现代的养生都非常有意义。
/* 26 */
  太医署、尚药局、药藏局三足鼎立
  隋唐五代时期随着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在医药方面,为了保证皇室成员的身体安康,在前代医疗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更完善的系统,执行这套系统的三大机构就是太医署、尚药局、药藏局。太医署设立了更全面的官职,除了掌管全国的医疗工作之外,也更多地充当了医药大学的角色,并逐步把进行医学教育、培养医学人才作为重点,从而保证了不断为宫廷输送医疗人才。尚药局是宫廷内皇帝及皇后等专门的医疗保健机构,负责宫内的疾病治疗、御药的制作及试尝。药藏局则是特别为太子设立的,负责给太子治病保健,以利于太子更健康地成长。五代时期是一个处于过渡期的朝代,因此在医学方面上没有隋唐那么兴盛,制度主要承袭前代,但更为简化。
/* 27 */
  太医署——御医人才的培养基地
  在隋文帝时,太常寺下设太医署,其中太医令2人,从七品下,丞2人,从八品下,主药2人、医师200人、医生120人、药园师2人、医博士2人、助教2人、按摩博士2人、祝禁博士2人。隋炀帝时又增设医监5人、医正10人。太医令为行政管理长官,太医丞为副手。医师、医正、医工是负责具体诊治、护理病人的医生。医博士主要的职责就是教授医学。到唐代,太医署仍属太常寺主管,有太医署令2人,从七品下,太医丞2人,医监4人,同为从八品下、医正8人,从九品下。唐代太医署明确设立医师、针师、按摩师、咒禁师四科,每科都由博士来教学;而太医署内的主药、药童则负责药材方面事宜;唐在京师还建立了药园,种植草药,同时药园师可以在药园中,结合实际的药草,给药园生传授药草知识。太医署内的学制要求十分严格,仅以医科一科为例,对于医科下面不同的学科都规定了学习期限,如体疗科(相当于内科)的学制为七年、疮肿科(相当于外科)、少小科(相当于儿科)学制为五年,耳目口齿科(相当于五官科)学制为四年,角法科(相当于外治法)学制为三年。针对学习的考核也非常多,各科教授的博士每月要进行有关的月考,太医令在每季会对太医署内的学生进行季考,太常寺则会在年终进行总试。考试内容广泛,对于每科学生要达到的程度要求也很高,比如学本草的,要求做到看一眼药形,就能准确说出该药的药性;学诊脉的,不但要会背各种脉诀,还要在实际诊脉中能够正确辨别浮沉涩滑等不同脉象。考试成绩优秀的学生可以得到晋升,有机会成为医师,甚至进入宫中做御医。一旦学业不精,随时都可能被淘汰。太医署在教学方式上,一般是先学习基础学科,考试通过后再进行小班分科学习,同时也非常重视学生的实际临床经验的培养。由于医学教育制度的正规化,使得隋唐时代在医学上人才辈出,太医署就像宫廷的一个医学人才库,随时都可以为宫廷提供更多的御医。 
/* 28 */
  尚药局——直接为帝王服务
  隋唐尚药局因为掌管着皇帝及后宫的医疗,所以地位是最高的,太医署的最高长官的官阶也必须在尚药局最高长官之下。隋文帝时门下省设有六局,尚药局也是其一,设典御2人,侍御医、直长各4人,医师40人,尚药局的典御为正五品,侍御医也有正七品。隋炀帝时尚药局改在殿内省六局之下,设奉御2人,正五品;直长4人,正七品;还有侍御医、司医、医佐员等。唐代又将隋的殿内省改为殿中省,置监1人,下设六局,尚药局仍在其中,设有奉御2人,直长2人;侍御医4人,从六品上,负责诊疗;司医5人,正八品下;医佐10人,正九品下。以后尚药局又改称奉医局。有按摩师4人,咒禁师4人,书令史2人,书吏4人,直官10人,主药12人,药童30人,合口脂匠2人,掌固4人。尚药局的尚药典御,也就是后来的奉御主要是管理为帝王制作御药、诊断处方等工作,直长为副手,辅佐他们;侍御医则主要为皇帝诊断疾病;司医负责协助侍御医的工作;主药、药童则是进行药物加工制作的。
/* 29 */
  药藏局——专为太子的保健机构
  从隋代开始专门为太子设立了保健机构,属门下坊,设有六局,管理太子医疗的叫药藏局,分别设置监、丞各2人,还有4名侍医。太子药藏监为正七品。唐代太子东宫的门下坊改为佐春坊,药藏局设从六品下的郎2人,丞2人,正八品上侍医4人,后又增设典药9人,药童18人等。药藏郎为主管,丞辅佐郎。皇太子如果生病了,先由侍医诊断后提出处方,典药、药童根据处方制药,药制好后,由医官和大臣品尝之后才能给太子服用。此外,太子内官中还有掌医3人,从八品,主要是治疗太子宫中宫女的疾患。
/* 30 */
  医疗管理制度执法严苛
  唐朝对制药有明确的规定,将药材分为上、中、下三品,上药为君,中药为臣,下药为佐。合药时要按照一君三臣九佐的不同分量入药,制成汤、丸、膏、散之用。唐代的尝药制度也很繁琐,御药制成后,要由中书、门下长官及诸卫上将军各派一人和殿中省监和尚药局奉御共同监督,然后由医佐以上相关人等试尝,尝完后封印,写上药方详细组成,注明制成的年、月、日,最后每个到场的人都要签名。皇上要吃的那天,奉御还要先尝,殿中监接着再尝,最后皇太子还要尝,都没有问题了,才能给皇上服用。尚药局制作用的御药材,每季都要由太常来检查,如果有变质腐烂的,就不能再用。
  在唐代对御医的管理制度很严格,唐律中明确规定,制作御药如果跟处方不相符,包括药量不符、合成方法不对、服药说明书写错误等,依律可处以绞刑。如果分拣药物时出错,也要受到一年徒刑的惩罚,而相关医官也要遭到降职处罚。御医如果在诊治皇上疾病时出问题,那罪过更是不堪设想。
/* 31 */
  看画看冰疗隋炀帝燥热顽疾
  隋炀帝在历史上臭名昭著、荒淫无度,由于贪恋酒色、终日享乐,身体极度虚弱,为此他找了一些方术之人,给他做成方士大丹,这种方士大丹其实是一种壮阳药,隋炀帝经常服用这种药,因为服用过量,使得心中燥热无比,喝多少水都无法解渴。这下可忙坏了诸位御医,可是来了四五个御医,治疗都不见效果,隋炀帝一气之下,把这些御医都砍了头。御医们诚惶诚恐,非常害怕,谁也不敢再去给隋炀帝看病。这时御医莫君锡主动请缨,莫君锡不但医术卓越,而且在绘画上也有很深的造诣。他看过隋炀帝的病以后,禀告隋炀帝说,皇上患的是“真水不足,龙雷之火上越”,用普通的药恐怕治不好,我需要去求一个仙人,用天池之水来灭掉皇上体内的火。接着莫君锡献上两幅画,让隋炀帝在他出去求药的时候,将画挂在一个安静的房间内,自己独自静静欣赏。莫君锡献的这两幅画,一幅叫做《京都无处不染雪》,隋炀帝看了此画,觉得心脾凉透、积热全消。另一幅是《梅熟季节满园春》,又看得隋炀帝馋涎欲滴,津液顿生,口干舌燥的感觉在赏画中竟不知不觉地消失了。
  过了几天,隋炀帝再去叫来莫君锡,跟他说看了他的画以后已经感觉好多了,是不是再喝了他求来的天池水就能全好了,莫君锡说,皇上这些日子整日精心赏画,看到梅林、飞雪,口中津液涌出,其实这就是我所说的天池水,这些津液能够慢慢去除掉陛下身体内的火,现在您的病情不是已经好转了吗,只要再慢慢调养一段时间,自然就会痊愈。隋炀帝这才恍然大悟,连连称是。
  莫君锡运用的是一种条件反射式的暗示疗法,病人看到一些东西后自然产生心理变化,这种心理变化又演变成生理的反应,从而达到一种调节心智的作用。通过这样的方法给皇上治病可以说是非常独到了。关于治疗隋炀帝的这个病例也有另外一些记载,莫君锡先是用了两贴解热散火的凉药给隋炀帝吃,然后建议隋炀帝经常在面前多放一些冰盘,边看边玩,看冰跟看画都有异曲同工之妙,通过看冰,从心理上获得一种清凉的感觉,燥热口渴的症状也自然会渐渐缓解。于是隋炀帝不管到哪里,面前都少不了放上冰盘,效果也十分显著。宫内的嫔妃知道皇上需要冰块,为了争得皇上宠爱,四处购买冰块,争相为皇上献冰,一时间还让冰价成倍上涨。
/* 32 */
  钻研病因的太医博士
  巢元方是隋代太医署里的太医博士,后来升做太医令,在医学理论方面很有建树。他在任太医令的时候,隋炀帝曾派他去诊治开河都护麻叔谋的中风病,巢元方看后,开出了杏仁五味蒸羊肉一方,用嫩肥羊蒸熟掺药再吃下去,这种药物和食疗并用的办法,很快治好了都护大人的病。
  巢元方的特长是医学理论的研究,他主持编纂了我国第一部论述疾病成因的书籍《诸病源候论》,针对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和五官科等疾病的病因、病理和证候做了详细的分析,虽然没有对治疗做详细的论述,但是研究病因是治病的第一步,因此了解病原,对于医生治疗的指导作用也是非常大的。
  《诸病源候论》中对于病因的分析有很多都是具有创造性的。比如对于疫疠,就是我们今天说的传染病的发病原因,指出是因为自然界中存在的一种“乖戾之气”,人传染上就会生病,病发后的症状都是相似的。而这种病通过预先服药,是可以预防的。在当时能够对传染病的特点有如此的分析,并且还能够指出预防的概念,确实是非常难得的。对于一些过敏性的疾病,巢元方书中说跟人的秉性素质有关,实际上表明了一些人存在着过敏性体质。这些观点,为医家更好地治疗提供了更准确的理论依据。
  书中在叙述病因的同时,也对一些病证的预防、保健等有所分析。特别是对小儿科和妇科的很多观点都非常朴实,诸如说小儿的护理不能娇生惯养,要顺其自然,新生儿皮肤娇嫩,要多进行日光浴;还主张穿薄衣服,这样冬天才能够耐寒,增强体质;在饮食方面,在孩子稍大一点时,吃母乳的同时还要添加辅食;对于护理,还提出慎护风池的简易方法,要多抚摸孩子的风池穴位等等。还提到妇女怀孕的时候也应该做一些劳动,才能增强骨气,对于养胎十分有利,同时巢元方还探讨了妇女生产的产式及难产的原因等,这些观点在我们今天的生儿育女中也都有所应用。
  巢元方对一些病证的描述非常精辟,一看就能知道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哪种病证。比如说消渴症,就是渴不止,小便多,病变时经常会长疮或者有口发甜的现象,而且此病都是肥胖贪吃才会得,一看这些症状就知道是糖尿病。比如石淋,症状是小便时石出,细的像麻豆,大的像皂荚的核儿,病发时疼痛难忍,而石排出后疼痛马上就会停止,这跟我们今天的肾结石或输尿管结石的症状都是十分吻合的。这些症状的准确描写,如果没有深入广泛的临床实践是难以做到的。
/* 33 */
  我国史上第一部药典主要出自御医之手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药典主要出自御医之手
  本草学发展到隋唐五代时期逐步趋于成熟。苏敬是当时一位著名的药学家,一直在朝中做官,他以治疗脚气而出名,著有《脚气方卷论》等书,书中对脚气的病因、病名、治疗以及预后都有所论述,更值得称赞的是他提出并主持编纂了《新修本草》。
  苏敬在研究了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后,认为有必要进行更全面的修订,于是他上奏唐高宗,希望能够获准修订本草。唐高宗李治采纳了他的建议,于是由苏敬负责主持,征召了当时各个方面的专家,医学专家、科学家、文史专家以及行政官员等二十余人,其中有多名御医在内,他们包括:尚药奉御许孝崇、胡子彖、蒋季璋,尚药局直长蔺复、许弘直,侍御医巢孝俭,太子药藏监蒋季瑜、吴嗣宗,药藏丞蒋义方,太医令蒋季琬、许弘,太医丞蒋茂昌等。最终编写成的《新修本草》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国家颁布的药典,也成为医家必读的药学书籍,而且成为唐太医署里一本正规的医学教科书。
  《新修本草》分为药解、图经、本草三部分,其中《新修本草》20卷、目录1卷、《新修本草图经》7卷、《新修本草图》25卷,目录1卷,共54卷。本草部分主要描述药物的性味、产地、采集要点、治疗功效等;图经部分是对唐代以前医书的一个创新,第一次应用了图解的方式来直观地表现药物的形态,为了更准确地描绘这些药物的形态,书中所绘的药材都是从这些药材出产地征集上来,全部都是当地地道的药材,再根据这些药材进行图绘,保证图绘的准确性;药解部分对每一种药物都做了详细的文字注解。这部图文并茂的医书共记载了850余种药物。 《新修本草》将药草的分类增加了两种,分为玉石、草、木、禽兽、虫鱼、果、菜、米谷及有名未用等九类。其中还记载了用白锡、银箔、水银调配补牙用的填充剂,成为最早有关补牙的史料。
  这本书由于编纂的内容翔实、具有权威性,在当时的影响力非常巨大,颁布后,很快在全国流行起来,对于药物标准的规范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颁行后不久还传到日本,公元701年,日本制定的医药律令中,明确在医学生的必修书中加入了《新修本草》,而且还规定学生学习《新修本草》的课时必须达到310天,足见日本医学界对于《新修本草》的重视程度。
/* 34 */
  李世民御驾探望百岁御医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名传千古的皇帝,他领导唐朝进入了繁盛的“贞观之治”。他通情达理,体恤下情,对待身边的御医也是非常尊敬,他对当时的名医甄权、孙思邈都非常欣赏,能放下帝王的尊严,和他们平等交流,这些故事都被后人传为佳话。
  甄权是隋唐两代的名医,他学习医术源自一片孝心。甄权小时母亲经常生病,因此甄权和弟弟甄立言就立志钻研医术,结果双双都成为著名的医生。甄权擅长针灸,隋鲁州刺史曾患有风痹,不能弯弓射箭,很是苦恼,甄权运用针灸,结果一针下去,刺史就能拉弓射箭了。甄权还曾经治疗一个因脖子肿大无法进食的官员,甄权以三棱针刺少商穴,刺到微出血,一顿饭工夫,病人气息就通了,第二天就能正常吃饭了。仁寿宫的宫女患有脚疾,没法走路,甄权也是用针灸刺了4个穴位,宫女很快就能下地行走了。甄权用药治疗也很有一套,他曾用防风汤辅以针灸治好了安平公的偏风症,以茯苓丸治好安康公的水胀、小便不通。甄权写的《药性论》,专门论述药物的性味、有毒无毒、功效、主治、配制方法等。
  甄权倡导养生之术,提出吐故纳新可以清肺,是健身延年的有效方法,并主张饮食不必甘美,就是这些朴实的养生之术,使得甄权成为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百岁御医,深得唐太宗李世民的尊重,在他103岁的时候,唐太宗亲自到甄权家中探望,向他咨询养生及药性问题,甄权一一作答,唐太宗十分满意,并赏赐了他。在唐太宗探望甄权的那一年,这位长寿御医安然长逝了。
  唐太宗李世民对于比自己年长18岁的孙思邈一直也是非常爱惜,曾经多次邀请他到朝中做官,即使孙思邈拒绝,唐太宗也丝毫没有表现出反感,仍然以礼相敬,可见这位明君对人才的器重。唐太宗特别喜欢研究甄权和孙思邈都曾整理过的《明堂人形图》,这是一部关于人体经络学的图书,李世民从中学到不少人体知识,当他了解到人体的五脏六腑都在背上时,想到当时唐代的一个刑罚,就是鞭背,鞭背是当时唐代刑律中的一种,属于比较轻的刑罚,唐太宗觉得鞭背能引起人体五脏六腑的损伤,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死亡,那这样鞭背就不能算是轻刑,因而下令“制决罪人,不得鞭背”,在刑罚中取消鞭背。
/* 35 */
  熏蒸疗法解决吃药难题
  许胤宗早年在南朝陈国为官,由于治好当时陈国柳太后的中风病而出了名。隋朝时担任了尚药局奉御。许胤宗诊治疾病时特别讲究用药,而且在用药方法上也有所创新。柳太后得的是中风,中风之后面部神经麻痹,嘴也失去了正常功能,不能吃东西,更别说给她吃药了,这可难坏了给她治疗的御医。许胤宗给柳太后看过之后,就命人做了十多剂治疗中风的黄芪防风汤,其他御医看了说,明明知道太后不能喝药,还做这么多汤药有什么用啊!许胤宗笑答说,虽然太后现在不能用嘴喝,但是我可以用其他办法让太后服药。他叫人把滚烫的汤药放在太后的床下,汤气蒸腾起来,药气在熏蒸时便慢慢进入了太后的肌肤,并从肌肤进入身体,药效逐渐发挥,达到了调理气血的作用,柳太后的气血得到调理,在被汤药熏蒸了数小时后,病情终于有了好转,其他御医们都惊叹于许胤宗竟然能想到如此绝妙的办法。熏蒸施药法应该是我们现代雾化吸入疗法的前身,今天先进的气雾剂乃至超声雾化器都不是什么稀罕之物,不过对于一千多年以前的医家来说,能够想到这样的方法治病,真是令人叫绝的一件事。
  许胤宗还擅长治疗骨蒸疾,也叫痨病,就是我们今天的结核病。唐代关中地区流行骨蒸,这种病有传染性,很多医生都治不好,但是许胤宗却是“每疗无不愈”。治一个好一个,令同行望尘莫及。于是有人建议许胤宗:“您医术如此高,应该写书流传给后人啊!”而许胤宗却说:“医术的道理是很深奥的。就拿脉象来讲,脉象的变化很微妙,但就在微妙的变化中也还含有不同的脉理,区别起来十分困难,就算医者心中能够体会、感受得到,但用语言恐怕还是说不清楚。再有,诊脉是治病最关键的一环,诊好脉,可以在用药时完全对症,只要单用一味药,就可能直攻病灶,使病痊愈。很多医家不能够准确地辨别脉象,仅凭一些主观猜测,因此开出很多药,这些药可能有对症的,但是主药和辅药混在一起,互相产生作用,使主药的药效也失去力度,所以很难治愈病证。医者行医过程是十分复杂的,如果胡乱写一些经验,后人分辨不清,反而会产生不良效果。”许胤宗的这番论点确实有他的道理,我们也能从这位医家身上看到他务实严谨的科学态度。许胤宗也是一名高寿的御医,享年90岁。
/* 36 */
  为治病敢把皇上扎出血
  唐高宗李治也是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也许是受了父亲唐太宗的遗传,高宗从小体弱多病,因此也很爱钻研医学方面的知识,他让人主持编写的《新修本草》,为中药学的发展建立卓著的功劳。而且他比父亲李世民更胜一筹的是,对于“长生不老”的仙丹,没有像父亲那样迷恋,而是能够持唯物的态度来看待生死。
  李治三十多岁的时候,经常感到头晕目眩,稍微劳累一点,就越发严重,后来竟然发展到眼睛看不见东西了。御医秦鸣鹤和张文仲奉诏入宫为他诊治,秦鸣鹤看过之后认为是风热之毒侵袭至头部和眼部造成的,于是大胆地提出用针刺百会穴至出血,应该就可以治愈。皇后武则天这时正野心勃勃,期待李治的病最好谁也治不好,自己好有机会掌权。不过在皇上面前,武则天还是表现出对皇上的无比关心。听到秦鸣鹤说要用针刺皇上的头部,就大声斥责说:“你小小一个御医,竟敢在皇上头上扎针,还要刺出血,难道不想活了吗?”吓得秦鸣鹤赶紧磕头请罪,这时唐高宗却很镇静,他拦住武则天说:“秦御医是在讨论病情,不必治罪,我现在被这个病折磨得十分痛苦,也许秦御医所说的这个办法行得通呢?朕就不妨试一试,秦御医,你就来给朕进行针刺治疗吧!”于是高宗命秦鸣鹤给他施针,秦鸣鹤赶紧稳定了刚才战战兢兢的心情,沉住气,准确地找到穴位施针放血,由于秦鸣鹤正确地判断了病情,所以神针一下,唐高宗果然感觉轻松许多,过了一会张开眼,欣喜地说,朕的眼睛看得见了!这时武则天也只好识趣地对秦鸣鹤表示感谢,并大加赏赐。高宗能够让御医放手在自己身上诊治的勇气实在令人佩服,而秦鸣鹤为救皇上,大胆医治的精神也令人感叹,幸好他做了明君的御医,如果换了是秦始皇或者隋炀帝之类,估计早就一命呜呼了。
/* 37 */
  因病学医终成百岁药王
  孙思邈从小身体就很弱,常常得病,家里为给他治病,几乎倾家荡产,稍大一点的时候,他又目睹了隋文帝时长安一带流行瘟疫的悲惨景象,给他留下很深印象,于是他立志学医,到二十岁时孙思邈就已经学识渊博,他结识了当时的太医令谢季卿及甄权、甄立言兄弟,并向他们虚心求教,医术更为精进。孙思邈是一个全能医生,各个医科的疾病都难不倒他,而且对于养生、食疗、针灸乃至炼丹也都有所涉猎,也许是因为他小时候的经历,所以他更愿意为平民百姓治病,隋唐两代的几位皇帝先后邀请他去宫内做官,他都婉言拒绝,依然在民间行医,不过由于他医术高超,经常要被召到宫中来诊治皇宫贵人们的疾病。
  唐仁宗时候,宫中一位才人生病,双目赤红,而且凸出,但是却什么也看不见,非常痛苦,宫内的御医认为是内火,所以用去火药医治,但是一直都没有什么效果。仁宗叫来孙思邈,孙思邈诊脉后认为这位才人不是单纯的热火,接着孙思邈又诊出才人肝脉弦滑,就询问才人的月事情况,宫内的御医说才人已经三个月没有月事了,应该是怀孕了。孙思邈却认为,才人的病是因为年轻气血旺盛,经血不通,肝火上行才导致目疾,并不是怀孕。孙思邈开了通经药,果然才人月事正常了,双目自然就复明了。
  史上还有孙思邈“悬丝诊脉”的传说,他曾经给唐太宗长孙皇后看病就是用此法。悬丝诊脉是指病人和医生分处两室,互不见面,医生通过搭在病人手腕上的一根丝线来诊脉。孙思邈给长孙皇后诊脉时,宫内的御医开始用丝线拴在冬青根、铜鼎足部和鹦鹉上来试探孙思邈,这种小伎俩一点也没有难倒孙思邈,很快就被一一识破。孙思邈给皇后悬丝诊脉之后,认为皇后是滞产,开出一方催产药,使得皇后顺利分娩。
  孙思邈医德高尚,治病救人不分贵贱,因此无论是皇上还是平民百姓都对他十分敬重。他提出“大医精诚”,就是告诫医生,即使医术有多高明,治病的时候都要心平气静,排除杂念,不能心存私利,无论对什么样的病人都要一视同仁。孙思邈在晚年著述颇多。最著名的就是《千金要方》,又名《备急千金要方》,30卷,后又有《千金翼方》30卷。这些书中涉及范围非常广泛,而且由于孙思邈在民间行医,经验十分丰富,所以创造性地发明了很多民间治病的土方。比如用动物肝脏来治疗夜盲症,用葱叶作为尿闭症的导尿管进行导尿术等等都是非常实用的治疗方法。书中对药物的论述也非常多,孙思邈被誉为“药王”,他经常到深山中采药,对药物的了解非常透彻,在书中他指出,凡草石药皆须土地坚实、气味浓烈,不然治病不愈;凡麦门冬皆微润抽去心;栀子者,去皮;用蒲黄者,汤成下等。对于草药如何处理才能达到最佳功效,书中都提出了明确的说法。
  孙思邈活了101岁才离开人世。他死后,尸体过了一个月,颜色容貌仍然跟活人一样没有变化,当人们把他尸体抬起来的时候,感觉非常轻,就像只有衣服一样,令人们十分惊诧。这位具有传奇色彩的药王,在死后又给人留下了传奇的一幕。
/* 38 */
  漂亮公主引致御医史上的最大惨案
  这本来讲的是一个漂亮公主的故事,但是由于她的短命,却招致了历史上最残忍的一次御医被屠的惨案。这个美丽的公主就是唐懿宗李的女儿同昌公主。李有八个女儿,同昌公主是长女。她的母亲是号称长安第一美人的郭淑妃,同昌公主也是天生丽质,温文娴雅,性格温顺,善解人意,是父亲的掌上明珠。同昌公主长大后,嫁给了新科进士韦保衡,唐懿宗在自己的宝贝女儿出嫁时,为她准备了举世罕见的豪华嫁妆。而韦保衡娶了这金枝玉叶的妻子,算是三生有幸,一路飞黄腾达,很快就做到了集贤殿大学士。韦家对同昌公主也是丝毫不敢怠慢,伺候得非常精心,公主整天养尊处优,什么都不用管,吃有人喂,行有车坐,到哪都跟着一群侍从,公主吃的山珍海味都让人咋舌,一道她平时经常吃的菜“灵消炙”,是用喜鹊舌、羊心尖烹制出来的,而做这道菜一整只羊只有四两能用作原料;公主喝的“玫瑰露”,必须用清晨在盛开的玫瑰花上才能收集到的露水。
  如此奢侈的生活并没有给同昌公主带来无尽的幸福,这么天天养着,缺乏锻炼,加上公主自幼身体就很弱,嫁到韦家后三天两头就生病,身体越来越差,韦家人为此寻遍名医,给她吃了无数的名贵药草,公主的主管御医韩宗绍、康仲殷带着十几个有名的御医差不多天天泡在公主的病榻前,为公主治病,但是无奈公主体质太弱,病情越来越恶化,御医们最终还是没能挽回公主的性命。公主这一死可不得了,韦家如临大敌,他们明白皇上知道自己爱女的死讯肯定会追究责任,韦家商议半天,觉得只有将御医当作替罪羊,才能保全自己。于是韦保衡在向唐懿宗报告公主死讯时,就添油加醋地说是御医诊断不当,投错了药才使得公主身亡。唐懿宗正在悲愤当中,自然对此深信不疑,于是拉来韩宗绍及康仲殷等御医,不由分说当即全部斩首,又将他们的亲族三百多人也都关进了大牢。
  唐懿宗悲痛之中的过激之举,引起了各方的不满之声,朝中大臣刘瞻正义直言,向懿宗进谏,奉劝皇上平息心中的愤怒,公主之死乃天意,御医已经尽心了,如今他们已经被斩,如果再灭了他们的九族,那会引起天下人更多的怨言。但懿宗正在气头上,根本不听劝阻。刘瞻无奈,又联合京兆尹温璋再次进谏,结果却遭到皇上的革职处罚,温璋含冤自尽,刘瞻也被贬职离开长安。这时韦保衡为扩张势力,又向唐懿宗进谗言说刘瞻是御医的同谋,使得刘瞻又被降了一级。同时他们还以莫须有的罪名把刘瞻的一些同僚都贬了职。
  一个美丽温柔的公主香消玉殒,没想到却有那么多御医及其家族乃至朝中大臣为之付出了如此沉重的代价。这次御医的惨案可以说是御医史上最惨烈的一次,更让人感受到御医所面临的动荡不安的命运。后来唐懿宗病重将死的时候,当时给他治病的御医段 、符虔休、马及、赵等人也都被打入牢狱,幸好懿宗在弥留之际还算仁慈,留下不杀诊治御医的遗诏,放了他们一条生路。
/* 39 */
  武则天时代的御医三杰
  张文仲、李虔纵、韦慈藏都担任过武则天的御医,张文仲一直在宫中看病,最后还升任尚药局的最高领导奉御,一直到死。李虔纵跟张文仲是老乡,也在宫中做侍御医。韦慈藏行医时喜欢带着一条黑狗,在民间行医十分出名,进宫后还担任过主管皇宫御膳的光禄卿,晚年辞官回乡,三人在当时可谓引领一个时代的知名医家。
  苏良嗣是武则天时期的一个高官,一天,苏良嗣在上朝时突然晕倒,慌乱之中,武则天派人赶紧召来张文仲、韦慈藏看看是怎么回事,张文仲诊脉后,认为苏良嗣是因为忧郁愤怒过度,邪气旺盛引起的气晕症,如果再累及两胁也开始疼的话,就很难治了。不到一顿饭的工夫,苏良嗣果然开始说两胁疼痛。张文仲又说,如果疼痛至心,那就不可救药了。又过一会儿,苏良嗣真的又开始心中绞痛,没到一天就死了。
  张文仲善于治疗风疾,风为百病之长,游走无定,与湿合则为风湿,与热合则为风热,与寒合则为风寒。风疾的症状也很多,头晕昏厥,四肢麻木,口眼歪斜等等。武则天曾下令让张文仲主持各地名医,来编纂治疗风疾的各种医方。张文仲把风分为一百二十四种,气分为八十种。指出治疗的药物差别基本不大,但是因为人的性情各有差异,有些庸医不了解药的性味功用,不知道用药的时节,因此施药后就不能达到治疗的效果。张文仲编撰了治风疾的四季常服及轻重大小诸方共十八条,呈报给武则天。张文仲还撰有《随身备急方》等书,但是他的医著都已经佚失。后来,唐代的另一位著名医家王焘在他整理的《外台秘要》中收录了张文仲的百余条医方,使得张文仲的经典药方得以流传下来。在《外台秘要》收录的医方中,还记述了张文仲对于服石的观点,当时炼丹服石仍然比较盛行,唐朝的几代皇帝,诸如唐穆宗、唐武宗、唐宣宗等都是服石而死。张文仲说服石以后与常人就会不一样,因此要注意五乖、七急、八不可等等。
  说到《外台秘要》,我们还要提一下他的作者王焘,这个人严格地说应该是个医学爱好者,用我们今天的话说他算是御医的一个“粉丝”吧!王焘是个孝子,母亲南平公主生病多年,他常年服侍身边,同时也激发他对医学的追求,后来他在门下省任给事中二十多年,曾经负责管理弘文馆,弘文馆是当时唐代的国家图书馆,王焘在弘文馆里有条件看到各种各样的书籍,于是他利用职务之便,采集了大量名医的医方,最终编成了40卷的《外台秘要》,书中收集医方6000多个,这对于一个医学门外汉来讲,真的是十分了不起的,唐代的名医像张文仲、孙思邈等的验方都被他收录到书中,而且都标注了出处,所以,虽然张文仲等一些名家自己的著述散佚了,但还能在《外台秘要》中找到部分散在的记载,可见这部书对于医学的贡献是多么重要。
/* 40 */
  一语中的受宠,一丹献错遭砍
  这里说的是隋唐两代的两位御医的故事,他们完全不同的命运也让我们能够再次感受到御医无奈的命运。
  隋代医家许智藏,很早就以医术而闻名。隋文帝时他去外地做官,不料秦孝王杨俊突然生病,秦孝王是文帝的第三个儿子,隋文帝非常着急,派人火速将许智藏召回宫内给儿子治病。秦孝王生病时做了两个梦,头一晚上梦见自己的亡妃崔氏,崔氏跟他说:“我本来要迎接你,可是听说许智藏要来了,他来了,我肯定要受苦,这可怎么办好?”第二天夜里,秦孝王又梦见崔氏说:“妾有办法了,我藏到你的心脏深处就能避开他了。”等许智藏来诊过脉以后,说:“孝王的病已经深入到心脏,很快就会发痫,恐怕没法救了。”果然没多久,秦孝王就神志失常,最后发羊痫风而死。虽然没有救治成功,但是隋文帝对于许智藏精准的判断非常惊讶,还是给了他很多赏赐。隋炀帝即位后,许智藏辞官在家,隋炀帝身体不适的时候,要么派人到他家讨个处方,要么就把他接到宫中,让许智藏给自己诊治,许智藏每次开出的处方都非常有效,隋炀帝也十分信任他。许智藏也是个高寿医生,活了80岁。
  另一个要说到的是唐代的李玄伯,是唐宣宗年间的御医。唐宣宗李忱是一个谦恭谨慎、虚心纳谏、爱护百姓的明君,他统治的朝代也是一代太平盛世。虽然唐宣宗是一代明君,但是却也没能逃脱迷信的束缚。唐代是炼丹的一个全盛时期,各代的皇帝几乎都热衷于炼丹,唐宣宗一样没能抵御住吃仙丹求长寿的奢望,非常迷恋仙丹。他对于会方术的人都会大加赏赐,而底下的臣子为投皇帝的喜好,自然也会想方设法来满足皇上的愿望。御医李玄伯想方设法与道士虞紫芝、山人王乐炼成了一副丹药,献给宣宗,本想能够得到皇帝的赞赏,谁知宣宗吃下之后,竟然背上长起了毒疮。古代炼丹,一般都是用五金、八石、三黄为原料,炼成后的丹石其实就是砷、汞和铅的制剂,这些都是毒物,吃下去哪能不中毒呢!李玄伯的仙丹没能让皇上长寿,最终宣帝也没能逃脱毒发身亡的厄运。而李玄伯等人,在唐懿宗即位后,也都被处死。
/* 41 */
  一代女皇的长寿保鲜绝招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而且是一个活了81岁的长寿女皇,这里不论她的政治业绩,只讲讲她在养生保健上的独到之处吧。
  武则天是非常讲究保养的人,御医们也为她的皮肤护理开出了很多美容秘方,有两个很有名的美容秘方是武则天常用的。一个是“益母草泽面方”,这个方子收录在苏敬编辑的《新修本草》中,后来王焘在《外台秘要》中也有所收录,后世的医书中也曾经收录并改名为“神仙玉女粉”,到明代李时珍时,在《本草纲目》中又恢复原名收录。益母草是妇科的良药,既可内服,也可外用。外用敷面,有治疗肤色黑、祛除面部斑点和皱纹等功效;经常使用能使皮肤滋润有光泽。益母草泽面方具体的做法是,每年农历五月五日采集根苗全具的益母草,采集的益母草上不能带一点土,否则就没有效果。将采来的益母草晒干,粉碎后过细罗,加入适量的面粉和水,调和成鸡蛋大小的团药,晒干,然后用黄泥土制成炉子,炉子四边各开一个小孔,炉上层和下层放入炭火,两层间放置药丸,点火烧制。大火烧一顿饭时间,改用文火慢慢煨制24小时,中间不能灭火,最后炼出的上等药丸应该是药色洁白细腻的。药丸一般制好取出后要凉透,放入瓷钵中,用玉锤(或鹿角锤)研粉,过细罗,再研,如此反复,粉越细越好。接着将玉粉或鹿角粉掺入药内,然后将药放入瓷瓶密闭,用的时候再拿出来。制作这种药丸非常讲究,包括采药的时间、药材的品色、制药过程中的火候等等,如果做不好,药丸变黑、变黄,都会失去功效;制作这些药丸的主药、药童,都必须严格按照要求才可能制作成功。王焘在注解中说:刚开始用这个药洗面,会觉得手开始变得润滑,脸上也有了光泽,以后逐渐会面生血色,脸色红润,如果长年使用,四五十岁的妇人,看上去也会像十五六岁的女子一样年轻。武则天八十岁的时候,还能保持秀美的容貌,看来跟她经常使用这个美容秘方不无关系。
  另一个美容方,是御医张文仲给武则天开的,叫常敷面脂,收录在王焘的《外台秘要》中。面脂作为养颜美容用品,在唐代很为流行,相当于我们今天的面膜,有别于今天的是,那时候的面膜都是用天然的药材制成的。这个方子的主要成分是用细辛、葳蕤、黄芪、白附子、山药、辛夷、川芎、白芷、瓜蒌、木蓝皮,加猪油炼成的。制作方法也很复杂,药要切碎,然后用酒浸泡一晚,再煎制,慢慢形成凝固,才能成为面脂。葳蕤、瓜蒌、猪油有滋阴润肤的功效,细辛、白附子、辛夷可以祛风通窍,黄芪可益气补肾,川芎、木蓝皮能活血保湿。所以这个面膜用后可以光洁皮肤、祛皱保湿,疗效还是很显著的。
  武则天养面首之事,虽然褒贬不一,但是从古代房室养生的角度来看,如果和谐有节,一样也可以达到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的作用,所以这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揭示武则天长寿的原因。武则天宠爱的几个年轻面首中,还有一个是她的御医,名叫沈南,此人长得年轻俊美,又会医术,所以在武则天面前也很受宠。他还说,武则天血气衰弱,通过药石来补气是很难的,应该采取元阳方法,阴阳合才会令血气充足,对于武则天养面首从医学角度加以支持,这令武则天非常高兴。沈南的医术不见得有多高明,不过因为侍奉了女皇而出名,在御医史上也是一桩奇事。
/* 42 */
  最高领导是翰林
  两宋时期特别是北宋,是中国医学史上的辉煌时期,除了前代医学发展的铺垫作用,宋代帝王对医疗的高度重视,也是这一时期医学快速发展的一个契机。
  北宋在中央设置了翰林医官院。翰林最早在唐朝已经设立,翰林院招募有识之士,是为国家储备人才的地方,这些翰林学士以文学擅长,主要是为皇帝草拟诏书。而到北宋时期,翰林院的权力逐渐扩大,主管天文、书艺、图画、医疗四局,翰林医官院掌管着为朝廷提供医药、派遣御医、选拔人才、编纂医书的重要职能,是宋代医疗的最高管理机构。公元1078年改名为翰林医官局,但在职能上没有变化。
  翰林医官院初建时期,定员在140人左右,但后来管理不善,冗员大增,最高的时候竟然达到1000多人,经过减员,逐步缩小了编制。医官在宋代刚开始为武阶,后来改为文阶,共有14阶:和安大夫、成和大夫、成安大夫为从六品,是官职最高的;成全大夫、保和大夫、保安大夫、翰林良医为正七品;和安郎、成和郎、成安郎、成全郎、保和郎、保安郎、翰林医正为从七品。之后又添加了8阶,变为22阶:包括翰林医官、翰林医效、翰林医痊都为从七品;翰林医愈、翰林医证、翰林医诊、翰林医候都为从八品;翰林医学为从九品,是最低者。现在人们习惯把医生称为“大夫”,这大约从宋代就开始了。
  这个时期的御医都是从翰林医官中进行选拔的。对于翰林医官的录用,首先要具备年龄在40岁以上、必须经过正规医学知识学习的基本条件,才可以参加经义或方脉用药的录用考试,通十分为满分,通六、七分以上者就算合格,可以进入翰林医官院。南宋宋孝宗时,曾经下诏,从民间征召名医,由各地方保举医疗人才,经初试合格者,参加第二年的省试,从省试合格的人里面,五人选一名,作为候补医生,这些候补医生还要再参加一次省试,依然是从合格者中五人取一名,成绩为八通的可以进入翰林医官院做翰林医学,六通的则可以做翰林医候。
/* 43 */
  太监管着御药院
  宋代撤销了隋唐时期专为太子设置的药藏局,翰林医官院下设的机构主要有尚药局、御药院、太医局和保寿粹和馆。
  尚药局隶属殿中省,负责宫廷的所有御药、和剂,由典御、奉御负责管理,下设医师、御医、医正、医佐、药童、药工、掌库、库典、直史、书吏、贴书等等,人员配备齐全,从管理层、医生、制药、库房、病案整理等负责人员一应俱全,已经成为一个完备的宫廷医院。尚药局的医生都是皇帝的御医,因此挑选十分严格,要经过翰林院的考试,皇帝亲笔御批之后才能进入尚药局供职。医疗的惩罚制度在宋代也非常严酷,如果御医治疗疾病没有效果,一般都要被罚款、撤职,甚至有可能被流放。
  御药院是宫中的御用药房,掌管宫内药品的采购、保管、加工制作等,设有典御、药童、匠等岗位。皇上吃的药直接由御药院制成后试尝,然后进给皇上,因此责任也非常重大,直接管理者又增加了由内侍省派来的太监,由他们进行监察,检查最后的成药和处方上的分量、调剂方法是否一致,是否符合药理,稍有差错,御药院的御医就会被处以绞刑。宋代,皇上外出巡视的时候,尚药局、御药房也要派人随行,每次一去就得跟着二十多人,以备皇上在巡视途中生病之需。御药院还有一个职责是为皇上制作禁方,这些禁方是历代宫内秘不可宣的药方,御药院炼制成功后,把这些秘方整理好,后来的《御药院方》就是我国的第一部皇家的御用药方集。
  太医局则发展成专门培养医学人才的医学院。设有提举、判局、教授、医学博士、助教等。他们是从翰林医官或者从太医局毕业的学生中选拔出来的。学生一般有120至300名,北宋对太医局进行了改革,不再隶属太常寺,提举、判局这些管理者也必须由医家充任。专业上分为方脉、针灸、疡科三个专业,其中包括了九个分科。
  保寿粹和馆主要是给宫中的人们进行养病治疗的地方,建于政和四年(公元1114年),十年之后被撤除。
/* 44 */
  太医局专司教育
  太医局在医学教育方面的作用,在宋代有了更为长足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医学教育基地,源源不断地为翰林医官院提供优秀的人才,并输送到宫廷。
  太医局首先对学生的来源严格把关,通常在每年春季招生,规定年龄在15岁以上,有召命官、使臣或翰林医官做保,学生3人一组,结为连保,在太医局旁听一年后才能获得一个候补的入学资格。所谓的候补入学资格,就是不能马上就进入太医局学习,因为太医局每科的学习人员都有定员,只有等有了空缺,获得候补入学资格的学生才有机会参加这科的选试。选试的题目是问答题,考官会提出10道题目,这些题出自《难经》、《素问》、《诸病源候论》、《神农本草经》等书的内容,回答出5道以上为合格,由太常寺发给一个正式入学资格的“牒”,这样才可以进入太医局开始真正的学习。学制为三年,毕业还要有考试,考试优秀的,可以选送到翰林医官院。
/* 45 */
  学医要经“三舍考选法”
  到宋神宗熙宁时期,在全国推广新的教育制度模式,这种制度也推广到太医局的医学教育,叫做“三舍考选法”,即将学生按照入学的时间分为三舍。初入学的为外舍,学期1年,经私试、公试合格后升入内舍,私试指的是学习中的月考,公试则为学习期满后进行的年度考试;内舍学期是2年,经舍试,即2年考一次,可升入上舍;上舍还要再学习2年,经舍试后合格者才授予官职。太医局实行的三舍法,在熙宁九年时,学生定额为300人,外舍200人,内舍60人,上舍40人。对于学生的考核分为理论考试和实际临证考查。理论考试每月一次私考,每年一次公考,考试成绩评定分为优、平、否三等;舍考一次,成绩优、平者,可由外舍升内舍,内舍升上舍。在注重理论学习的同时,这个时期也非常重视实际临床经验的培养。在学习过程中,太医局的学生要轮流为其他太学生及将士诊疗疾病,来培养、提高他们的实际诊疗能力。他们在诊疗过程中,必须对治疗经过、用药、治疗效果等做详细而真实的记录,每年太医局会在年终根据实际临证疗效的优劣来进行考查评定,实际临证考查分为三等,全部正确的十全为上等,有一次失误的十失一为中等,有两次失误的十失二就为下等,表现优秀者还会给以适当的奖励。如果10个病人只治愈了5位,即十失五,那么按规定就会被开除学籍,毕业后这些学习成绩都将是学生分配的参照标准。
  医学教育制度的改革,对医学人才的培养非常有利,但是在北宋末期,随着三舍法的废止,医学教育的发展也出现了低潮。到了南宋,战乱不断,因此太医局几经废止和恢复,因此也没有更大的发展。当时记载的太医局考试题目,看起来都是非常难的,不过因为考风腐败,舞弊现象屡见不鲜,因此这些题目也说明不了什么,还是有很多不学无术的人通过不正当手段进入太医局学习,这也大大妨碍了那个时期医学教育的推进。
/* 46 */
  宋朝皇帝勤学医
  宋朝的医学能较快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历代皇帝对医药的倡行和积极参与。因此生在宋朝的御医无疑是幸运的,他们备受统治者的关注和青睐。在医学教育、医学资料整理、编写校订医书以及颁布医药法令方面,宋代皇帝都重视有加。
  在宋太祖赵匡胤时,就下令组织医官们修订了宋代第一部药典《开宝新详订本草》,还开了皇上为医书写序的先河,以后各代都有效仿。宋太宗赵光义在未登基前就喜爱医术,还收藏了千余条名方,继位后,他又下令让各个翰林医官敬献家传验方,并向民间征集各种良方,最后由御医王怀隐等人编成了《太平圣惠方》,宋太宗不但为此书做了序,还赐了书名。宋真宗赵恒是个十分重视养生的皇帝,御医赵自化写了一本《四时养颐录》,是关于药膳养生的,他读后觉得不错,改名为《调膳摄生图》并为之作序。之后,宋真宗还选了两本经典的养生强体的书籍印刷发行,颁布天下,把养生之术推广到民间。宋仁宗时,还专门设置“校正医书局”,负责对前代重要医学书籍进行搜集、整理、考证、校勘,其时整理出版的医书就达509部。
  宋徽宗赵佶也曾诏令御医们编写了《圣济总录》200卷,他自己还写了一本《圣济经》10卷,总结了相关的医学理论和养生保健方法,宋徽宗认为养生要“阴阳适平”,还要重视饮食调养,起居、情志的调养,反对药石补养等等,这些养生论点出自一个威仪天下的皇帝,而且具有相当的科学性,足以看出宋徽宗对医学的研究也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这本书的内容对今天的医疗保健也很有参考价值。
/* 47 */
  宫中生育也有序
  由于皇帝们重视医学,就连宫中皇后及妃子怀孕、生育也都有一套完善的专门流程,保证生育的顺利,在产后孕妇的调养以及皇子的保健方面也很有规矩。
  宫内如果哪个嫔妃怀孕,尚药局就会派专门的御医来负责。在妊娠7个月的时候,就要计算好分娩的日期,并命人准备好单独的产房。在分娩前,皇上会赐给很多物品,包括金银绸缎,也包括很多食品,这些食品都是对孕妇身体有益的。比如胡桃、桂圆、栗子、枣、藕、羊肉等可以补血、健脾、益气,沉香酒、生艾、地黄可以活血止血,御医会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来选择补充什么样的滋补品。
  在分娩时,太医局还要再派产科大小方脉的医官来宫中值班,画出生产示意图,把胎儿的大概方位画出来,以便生产时参考,同时还要根据产妇的状况开列饮食禁忌单、适合的药材、催生用品等,并安排好生产时需要进行辅助的人员。生产完毕,根据当时的习俗还要举行一系列庆祝仪式,胎儿的护理以及产妇产后的调理也都非常注意。
  宋时,婴儿降生三日叫三朝,七日叫一腊,十四日叫二腊,二十一日叫三腊。从一腊到三腊都要给赏赐。三朝时“落脐灸囟”,有三朝洗儿的风俗,给新生儿灸囟,用香汤加葱蒜为之洗浴,可以帮助婴儿通血脉,避风邪,这些新生儿保健方法也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在婴儿满月时还要有满月洗儿会等等,这些都需要宫中负责的医官来根据婴儿出生后的情况进行安排,繁文缛节还是很多的,这也是出于对产妇和胎儿的安全考虑。从中也可以看出宫中对于生育的重视。当然御医官如果安排妃子的生育事宜非常妥当,没有出现什么不良状况,也会是一件很有功劳的事情。
/* 48 */
  自己给自己治病的御医
  钱乙是宋代有名的儿科医生。他的父亲擅长针灸,但是性格散漫,喜欢喝酒游玩,钱乙三岁的时候,父亲跑去海上漫游,从此杳无音信,钱乙的母亲也早就去世,三岁的钱乙被姑母收养,钱乙的姑夫是个医生,见他可怜,就教了他医术。长大后,钱乙知道父亲的事情,决心寻找父亲,他前后出外找了五六次也没有结果。直到三十多岁的时候,钱乙的父亲才回家来。钱乙的一片孝心不但感动了父亲,旁人也对钱乙的行为大加赞扬。钱乙对于教自己学医的姑夫也是心存感激,在姑夫去世之后,他把姑夫当作亲生父亲一样为他操办丧事。钱乙做人的品格如斯,行医更是医德高尚。
  钱乙最擅长的是小儿科,他成名出道在山东一带,当时他应用小儿科的《颅囟方》治愈了很多小儿疾病。宋神宗元丰年间,长公主的女儿腹泻不止,非常危险,钱乙正好酒醉,看过之后说:“不要紧,她是要发疹,疹出以后自然就好了。”旁边的驸马都尉认为他说的是醉话,钱乙则默不作声。第二天,孩子果然出了麻疹,疹子一发出来,也就不再腹泻。大家这才觉出钱乙的高明,长公主于是奏请皇上,希望授予钱乙翰林医官院翰林医学的职位,并赏赐他官服。第二年,皇子仪国公又患上了抽搐症,御医们也毫无办法,长公主在朝见皇上时就推荐了钱乙,皇上立刻召钱乙入宫,钱乙推荐黄土汤药方,皇子的病竟然神奇般地痊愈了。神宗皇帝非常高兴,但是对于钱乙在方中应用黄土,觉得很是奇怪,就特地召见钱乙询问是什么道理,钱乙回答说:“脾土能治肾水,肾水受制则肝木自平,木平而风自止。”钱乙通过土来平定水,水克制住了,风也就自然平息了。神宗为此提升他做太医丞,从此钱乙名声大振,很多人都请他来看病。
  有个皇族家的孩子生病,钱乙看完后说,这种病不用治就会好的。转身时看到另一个小儿子,钱乙指着这个孩子说:“你们倒是要注意这个孩子,他很快就要发病。不过三天后自然就会转好。”家里人都很生气,说这个孩子好好的,哪里来的什么病?没想到第二天,孩子果然癫痫发作,孩子三天后自然病愈。家里人都觉得不可思议,问钱乙是怎么回事,钱乙说我上次来的时候,看到这个孩子面部呈现很深的红色,两眼直视,这是心肝受到病邪侵袭造成的现象,所以会导致癫痫。之所以会自然转好,是因为邪症过了一定时辰之后就会发生变化,自然就会好了。
  还有一次,一位贵族的王子呕吐腹泻,医生用药后不但没有见效,还增加了咳喘,钱乙来看了说:“这个病本是体内热火形成的,脾脏受到伤害,现在用的这些药药力过强,更加深了孩子体内燥热。再这样治下去,他恐怕连大小便都不通了。”于是钱乙开了石膏汤,用来清火平喘,孩子的家里人认为钱乙说得没道理,把他开的方子搁在一边,说什么也不用。钱乙说,你们不用这药,过两天还得找我来治。过了两天,孩子的情况还是不见好转,家人无奈,只好又来找钱乙,钱乙过来还是用石膏汤治疗,这回喝下石膏汤,孩子的病很快就治好了。
  钱乙入宫做医官没有多久,就因病辞职了。宋哲宗时再次召他入宫做御医,仍然没有做多长时间,钱乙又因病告退。钱乙的病是一种周痹症,他知道自己的这种病如果发展到内脏就没办法治愈了,所以钱乙决定把病控制住,让病灶仅停留在四肢,这样虽然四肢废了,但是至少可以保全生命。于是他自己配制了药物,日夜服用,过了不久,他的左手、左脚就开始痉挛,不听使唤了,钱乙反倒非常高兴,说自己把病灶转移成功了。接着他又让人晚上在菟丝子生长的地方,拿着火把照,等火灭掉了,挖掘菟丝子的根部,挖到像斗一样大的茯苓,又吃了一个月的茯苓,从此钱乙的左半身就瘫痪了,但是他的病证基本得到了控制,于是他拖着病体,坚持为人看病治疗。钱乙自己虽然患病,但是靠自己有效的办法,最终仍然活到了八十二岁的高龄。
  钱乙处方通达,不只是墨守一家之言,对各种疾病的治疗都非常精通,也不会拘泥死守古法,经常能临证治疗,所以对一些疑难杂症很有办法。在儿科治疗上,他认为小儿与成人有不同的特点,掌握了这些特点,才能针对小儿的疾病做出正确判断。在望闻问切四诊上,钱乙更重视望诊,因为小儿脉搏微弱,加上诊脉时小儿经常会哭啼,脉很难诊得十分清晰,加上小儿因骨气未成,形声未正,形态变化无常,闻诊也不容易看出病证,再加上向小孩问诊,更是无法确定真伪,因此望诊对于小儿疾病的判断就非常重要。钱乙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了很多给小儿望诊时如何能够发现病证的方法,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 49 */
  针灸铜人诞生,针灸考试扎铜人
  针灸学一直是中医学中最具有中国特色的治疗方法。北宋初,也有一些前世的针灸书籍流传于世,但是错误百出,容易引起误导,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宋仁宗赵祯诏令翰林医官院医官、尚药奉御王惟一,考证针灸之法,铸造针灸铜人,作为针灸之准则。
  王惟一是宋代著名针灸学家,曾任翰林医官院医官、尚药局奉御,他对古医书中之有关针灸理论、技术、明堂图经等都有深入研究。奉旨后,他又进一步对人体解剖、穴位、经络走行、针灸主治等进行细致研究,撰成《铜人腧穴针灸图经》3卷。宋仁宗看后认为书中论述虽然精辟,但是学习的人执行起来可能还是会有偏差,于是继续下令王惟一制作针灸铜人模型,以便更感性化地认知针灸理论。公元1027年,王惟一制成了两个铜人,这两个针灸铜人,高度跟成年男子一般,外壳可以拆卸,胸腹腔也能够打开,可以看见腹腔内的五脏六腑,位置、形态、大小比例都基本准确,在铜人身体表面刻着人体十四条经络循行路线,各条经络之穴位名称都详细标注,都严格按照人体的实际比例。两个铜人铸成后,一个放在翰林医官院保存,一个放在大相国寺仁济殿中。针灸铜人的制成,使经穴教学更为标准化、形象化、直观化,很快针灸铜人就成为针灸教学的模型,对于指导太医局里的学生学习针灸经络穴位非常实用。
  有了针灸铜人,学生在进行针灸考试时,通过针灸铜人进行实际操作的考查,也能使学生的学习水平得到更真实的体现。铜人扎针灸考试的方法非常科学,考试前会将铜人的表面涂上蜡,用来遮盖铜人上刻的穴位、经络说明,穴位上的针孔也被黄蜡堵塞,铜人体腔内还要注入水银或水。学生考试时,根据考官的出题,用针扎向铜人的穴位,如果针刺的部位不准确,针就不能扎进铜人体内;如果取穴正确,正好扎在被堵上的铜人穴位点,那么针很快就能刺进去,并刺到体腔内,这样拔针之后,水银或水就会从针孔中射出。学生对于穴位掌握得是否准确,可以非常明显地考查出来,而且标准统一,对于针灸教学是一个极大的促进。
  针灸铜人铸成后,颇受人注目,宋金战争时,金人曾以索取针灸铜人作为一项议和的条件,可见针灸铜人的重要性。但经过金元明清几个朝代后,针灸铜人还是没有保存下来,至今下落不明,在明代时曾经复制了宋的针灸铜人并被保存下来。
  王惟一在完成针灸铜人制作后,又重新编成了《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由翰林医官院刊刻印行,政府颁行于各州进行推广。《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的经络腧穴图还被刻于大相国寺仁济殿的“针灸图石壁堂”,这些刻石有部分保存至今,残碑现分别展陈于中国历史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和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它们为研究我国医学史及针灸学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 50 */
  做了武官又做御医
  刘翰是北宋时著名的医家,他出生在医学世家,五代后周时曾任护国军节度巡官,是一名武官。因为家传,刘翰对于医学也情有独钟,他向朝廷进献了自己收藏的《经用方书》、《论候》、《今古治世集》等医学著作,得到后周皇帝周世宗的信任,任命他为翰林医官。到宋太祖时候,刘翰又做了宋太祖的随行御医,跟随宋太祖北征,经常给宋太祖治病。刘翰的医术十分高明,曾经在太常寺翰林医官的考核选拔中得了第一名。宋太宗时,他和另一位御医马志一起为宋太宗治病,因为治疗有功,又被任命为尚药奉御,还曾做到了翰林医官院的最高职位翰林医官使。后因给一个官员诊治失误,被贬了职,不过他的医术确实无人能及,所以不久又被恢复了尚药奉御及翰林医官使的职位。
  刘翰的主要成就是主持修订了《开宝本草》,这是宋代第一次对前代本草进行的总结和修订,其中收集了药物900多种,修正了在分类上的一些错误,在排版上,也将来源标注得十分清楚,白字为神农说,墨字为名医说,是唐人还是今人的注释,都会在书旁特别标清楚。这本书也成为宋代一部重要的官方药典,为以后本草的再次修订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从来不看医书的御医
  陈昭遇也是医学世家,当时因为“治疾无不效者”而被推荐到翰林医官院做了医官。他对于药术十分擅长,而且医德高尚,因此非常受人爱戴,世人都叫他“神医”。陈昭遇习医看病有个非常特别的地方,就是他不看书,问他学医都看了什么书,他回答说没有看过。大家对此难解其中的奥妙,陈昭遇则解释说,我每天拿着药囊,四处为人看病,一天下来差不多要医治百余位病患,对于各种病证的证候,我都默记在心中,然后针对他们的不同体质,按照古方来处置,这些病人现在都痊愈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口传心传,历多达妙”的道理吧,看得多了,见识得多了,总结出的经验多了,自然就能药到病除。反过来,有些人只知道死读方书,但是还是不会医治。陈昭遇注重临床实践,认为只有在实践中治疗才是最好的行医方式,陈昭遇也用这套独特的行医方法,身体力行地治愈了各种病患。
/* 51 */
  道士领皇命,还俗编医书
  王怀隐是京城建隆观里的道士,因为医术高明,经常被宋太宗请去诊治皇上的疾病,宋太宗时,下诏命王怀隐还俗,并任命他做了尚药奉御,后又做了翰林医官使,于是王怀隐就从道士变成了皇上的御医。
  王怀隐在给皇上服务的同时,还受诏组织人马编写了宋代第一部大型的方书。当时宋太宗下诏在全国各地征集医疗处方,收集到了10000多个,这些医方最终经过王怀隐等人之手整理,并增加了许多史籍上的可用医方,编写成了《太平圣惠方》一书。
  这本书共有100卷,由政府印刷颁行。1~2卷论述的是诊法和处方用药,3~7卷论述的五脏诸病,8~14卷讲伤寒,15~59卷是内科杂病,60~68卷为外科的内容,69~81卷为妇科,82~93卷为儿科,94~95卷为服食及丹药,96~98卷为食疗及补益。99卷为针经,100卷为明堂灸经及小儿经。全书共分为1670个门类,记载了药方16834条。每一门类,均以《诸病源候论》的病因、病理和证候等医学理论为纲,其后附录所汇集的有效方药,强调医生治病必须要先判断病情的轻重,得病部位的深浅,辨明虚实表里,然后才能进行选方用药。
  书中重视脏腑疾病,把“脏腑疾病”列在各种疾病之首,对于脏腑疾病的病理、虚实寒热、主证诸方都做了详细的划分和论述,比如有肝胆病方13种,心与小肠疾患14种,脾与胃疾患18种,肺与大肠疾患14种,肾与膀胱疾患16种等等。对五脏用药,也有明确归类,其中肝脏用药28种,心脏用药23种,脾脏用药25种,肺脏用药26种,肾脏用药21种;此外,还总结出95种病的通用药,并选用了一些前代罕用或不用的药物。
  《太平圣惠方》后经何希彭选其精要,辑成《圣惠选方》,作为太医局学习医学的教材应用了数百年,其影响十分深远。
/* 52 */
  皇帝下诏御医主编的两部方剂巨著
  宋时设立了官办的专营药品买卖的“熟药所”,熟药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中成药,主要有丸、散、膏、丹等多种中成药。宋代设立这样的药房,可以减少汤药煎制的复杂过程,后来改名为“和剂局”。不过和剂局在根据医方配制熟药时,有的时候因为药方抄写不当,或者药方残缺不全,经常也会出很多纰漏。于是宋徽宗年间下诏针对和剂局的各类医方进行校正、编纂。陈师文、裴宗元、陈承受命担任了这次编撰工作。
  陈师文、裴宗元、陈承三人都是当时有名的医官,也当过太医令、医学博士等职,他们校订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又名《和剂局方》,共5卷,21门,记载医方297首,成为和剂局的制剂规范。此后该书又经过多次增补,内容日益丰富。公元1151年,经许洪校订后颁行全国,由5卷增至10卷,载方达788首,书中对每个方剂的药物组成、主治的病证都有详细描述,最重要的是把药物的配制比例、炮炙过程做具体说明,这对和剂局就有非常好的指导意义,药房只要按照书中的方法进行成药的制作,非常简单易行了,所以很受药局的欢迎。
  《和剂局方》记载的药方数目虽然不多,但是都是比较常用的方剂,而且经过实践证明都是有疗效的,所以很多方剂流传至今仍在应用。比如益气健脾的四君子汤,理气和中的藿香正气散等等。
  宋徽宗时还有一部宋代最大的方剂书《圣济总录》,他是由曹孝忠等八位御医花了七年时间主持编写的。全书共200卷,分为60门,收录了医方近20000条,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等13科,还包含其他养生知识,可以说是宋代的一部医科全书。曹孝忠在宋徽宗时任太医局提举,在医学上也有很高造诣。
  《圣济总录》中,探讨了补益的理论,补法分为益气、益精、益血脉、壮筋骨、驻颜色等方法,补益的要点是要适当,不能太过,补得太过也会伤元气。同时在书中还把各种补法进行了分类,诸如补虚益气、补虚益血、补虚消痰、补虚进饮食等等,对每类都列出相对应的方剂。
  书中还讲述了饮食的注意事项。根据《素问》中饮食理论,曹孝忠在《圣济总录》也强调,饮食应该以五谷为先,五肉为益,五果为助,五菜为充。五谷是指黍、麻、菽、麦、稻等谷物,五果指枣、李、杏、栗、桃等水果、坚果,五肉指牛、犬、羊、猪、鸡等禽畜肉食,五菜指葵、韭、薤、藿、葱等蔬菜,简单的理论确是非常实在的饮食之道。同时,还提出饮食相宜,还可治病。在生病的时候,可以先了解病因后,通过饮食来调理,如果饮食达不到治疗效果再去吃药。这些对于跟饮食密切相关的一些疾病是可行的,诸如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等,我们现在也依然推崇先控制饮食、再做药物治疗的方法。
/* 53 */
  “民间御医”偏方治大病
  宋代由于皇帝对于医疗的重视,历代皇帝也都略通医术,因此对于医术的看法也是比较客观的,在宫中皇上的疾病如果御医不能治好,通常都会到民间去征召高手来给皇上看病,而这些民间医生往往应用一些偏方治好了皇上的病,宋代这样的“民间御医”事例有不少记载。
  宋仁宗时候,总是头晕目眩,一直卧病不起,御医开出的各种药方都不见疗效,于是征召民间医生入宫,民间医生用针灸的方法,针刺皇上脑后的风府穴,刚刺完,宋仁宗就觉得头脑清醒许多,没有多久病就好了。
  宋徽宗的嫔妃患咳嗽,整日不能安睡,非常难受,负责诊治她的李御医用了很多药都不见效,因为这个嫔妃当时正受宠,所以李御医非常担心,如果治不好,可能自己性命不保,果然,宋徽宗下诏说如果三日内再治不好,就要将李御医杀头。李御医回家后,十分苦闷,这时忽然听到外边喊:“咳嗽药,一文钱一贴,吃了晚上就能睡好觉!”情急之下,他就买了十贴,这是一种浅绿色的药粉,用碎葱姜蒜泡成的淡齑水滴几滴麻油后服用。李御医怕药性太强,于是把服用剂量减少了一些,分两次给徽宗的爱妃吃下,结果当晚这个爱妃竟然真的不咳了。后来李御医向卖药的小童索要医方,原来只是用蚌粉在新瓦上炒红,拌入少许青黛制成的粉黛散而已。
  宋徽宗喜欢吃冷食,经常腹痛,御医给他服用了很多药也不见效。于是请来民间医家杨吉老来看,杨吉老诊脉后说,皇上的这个病需要服理中丸,徽宗一听,大为不满:“御医给我开的也是理中丸啊,吃了很多了,也没有用!”杨吉老说:“您的疾病是因为食冰过多,所以我这个理中丸所用的汤使不同,要用冰煎药,这样药丸能够直达病原,才能治好。”徽宗半信半疑地吃了杨吉老做的理中丸,竟然真的痊愈了,杨吉老也因此入宫做了御医。杨吉老说的“汤使”,是指中药汤剂中的引经报使药,引经报使药又叫引经药,它是一种可以引导其他药物直达病原的药物。如果运用得当,药力就会大大增强。同样的理中丸在御医和民间医生手里因为用了不同的引经药,就发生了如此大的差别,让人不能不感叹医术的深奥。在今天,这个理论在中医药学上仍然被运用,诸如桑白皮是肺经的引经药,在治疗肺燥所致的咳喘方剂中就会加入桑白皮做引药;香附、柴胡是肝经的引经药,在治疗肝气郁滞、胁肋胀痛时会加入柴胡、香附为引药等等。
  宋孝宗患了痢疾,御医们也是束手无措,御医总管也是屡屡受到责骂。有一天,他路过一家小药铺说能够治痢疾,就把掌柜召进宫中,这位掌柜是个隐名的江湖郎中,问了孝宗的情况后,得知孝宗喜欢吃海鲜,经常吃螃蟹,痢疾就是因为吃海鲜过多造成的。于是就开了一个药方,采新鲜的河藕用金杵臼细细捣成汁,把藕汁和热酒调和后服用。果然孝宗的痢疾很快就治好了。为此,孝宗赐予药铺掌柜金杵臼,又加官为防御。这家小药铺就打出了“金杵臼严防御”的招牌,从此名声大振。
  御医局限在宫中给皇帝治病,接触的病人自然不如江湖游医那么广泛,而且治病时也多会采取相对保守的治疗方法,因此有时不能药到病除;相反,这些江湖游医,由于他们见识多广,又敢于用药,被召进宫中给皇上看病往往能收到奇效。所以这些“民间御医”在宫廷医疗中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 54 */
  治病有功不忘谢扁鹊
  许希小的时候得了一场大病,后来经过一个神医治疗了很长时间,才好了起来,但是家中为了治他的病耗费了不少家财。许希病好后,开始发愤研习医书,并在家乡行医治病,慢慢有了名气,后来他的父母过世,许希独自一人到京都闯荡,结识了不少著名医家,跟他们学到了很多东西。他最擅长针灸,名气越来越大,很多显贵人士也来找他看病,他曾经受诏到宫中给宋仁宗的姐姐看病,治好后许希更是名声大振。
  景年间,宋仁宗胸口总是剧烈疼痛,非常难受,御医们开了很多药方,吃完了仍然不能缓解病证,于是许希受诏入宫给仁宗诊治,许希看过之后说,皇上的病要在心下包络之间的地方针刺三下就可以治愈了。皇帝身边的御医、大臣和后妃们一听都大吃一惊,说心脏是重要的部位,在心脏附近施针实在太危险了,宋仁宗听左右这么一说,也有点担心后怕,正在犹豫不决的时候,有讨好皇上的侍臣愿意为仁宗以身试针,看到许希试针之后侍臣并没有什么异样,宋仁宗才允许许希为他施针,许希针刺之后,仁宗的心口疼真的给治好了,宋仁宗高兴地任命许希为翰林医官,又赐给他金银绸缎。
  许希向皇上行礼感谢皇上恩典之后,又转身向西方行了个礼。宋仁宗大惑不解,就问他为什么。许希说,扁鹊是臣的老师,今天治好皇上的病,不是臣的功劳,是臣的老师在暗中帮助,臣怎么敢忘记老师呢?臣希望皇上能够恩准我用这些金银兴建一座扁鹊庙,来表达我心中对老师的敬意。仁宗立即同意,并封扁鹊为灵应侯,扁鹊庙修好之后,引来很多学习医术的人到这里参拜,后来宋政府把太医局也设在扁鹊庙的旁边,许希在这里教学行医,官至尚药奉御。
  针灸从唐代开始作为一个分科在治疗中就起到很好的作用,唐高宗时就曾请御医为自己的头部扎针放血,从而治愈了头痛的顽疾。宋代对于针灸就更为推崇,许希用针灸治疗比起其他御医用药治疗效果立竿见影,也说明了针灸疗法的独到之处。许希在生前还著有一本《神应针灸要诀》,记录了自己对针灸疗法的心得体会和针灸治疗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可惜这本书没有流传下来。
/* 55 */
  不做御医留美名,却做奸臣乱朝政
  王继先是南宋时期一个很受宠的御医,但是他又勾结秦桧,搅乱朝政,一生功过参半,最后也没得到好结果。
  王继先出生在一个医学世家,他们家族以“黑虎丹”闻名,号称“黑虎王家”。王继先继承家学,对医术也非常精通,他因为给太后治病,药效显著,因此入宫成为宋高宗的御医,世人也称他“王医师”,还被授予了和安大夫之职。建炎年间,金军突袭扬州,高宗半夜仓皇而逃,因惊吓过度,出现了阳痿的症状,高宗非常苦恼,于是请来王继先,王继先给高宗服用了淫羊藿,这是一种壮阳益气的药,高宗服用后,果然有了效果,从此就更加依赖王继先。
  王继先还奉诏带领张孝直、柴源、高绍功等人重修本草,修订后的成书命名为《绍兴校定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又称《绍兴本草》,这也是南宋唯一的一部药典性本草著作。这本书主要修订的是唐慎微的《证类本草》,《证类本草》也是宋代医学史上一部比较重要的书籍,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高度评价了此书。《证类本草》刊行后几经修订,王继先校订后的《绍兴本草》也是其中的一次修订。修订成书的《绍兴本草》有32卷,收录了药物1748种,还新添了如炉甘石、锡蔺脂、豌豆、胡萝卜、香菜、银杏等6种草药,这部书对于南宋的医学也算是做出了不小的贡献,是王继先在医学上的主要业绩。
  不过,王继先没有把他的聪明才智全部用到医学研究上,这可能跟他本人的性格也有关系。他为人奸诈狡猾,又善于阿谀奉承,虽然只是一个御医的身份,但仗着高宗对他的宠信,在朝中专横跋扈,横行霸道,谁也不敢惹他。他与秦桧两人臭味相投,很快结为兄弟。王继先利用御医之便,向秦桧报告高宗的举动,两人勾结一气。到后来金兵进犯时,他竟然还怂恿朝中大臣向金兵求和,他的这些做法招致了很多朝臣的不满,侍御史杜莘老上书弹劾了王继先,在上书中,列举了他的十大罪状,如广造宅第、侵占民房、私置兵甲、诬陷亲人、贪污行贿、霸占民女等等,宋高宗碍于大臣们的强烈反对,也只好遵从大臣们的意愿,将王继先及其家族子孙统统罢官,贬至福州,全部家财也被没收。从此,这个曾经辉煌一时的御医也就销声匿迹了。
/* 56 */
  辽帝喜欢汉医治病
  辽、西夏、金、元四个朝代都是我国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相对于汉人,他们在医疗上还是相当落后的,但是医疗制度关乎统治者的安危,因此这四个朝代,医疗同样得到足够的重视,并且都参照前代的经验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制度。
  辽是契丹族人建立的,他们没有医药,治病还崇尚巫祝,但是他们对中原文化还是抱着学习和接受的想法,入主中原后,他们也得到了大量的宋代留下的书籍、医疗设施等等,辽代皇帝还组织人马来翻译这些文献,学习汉人的医学知识。辽代实行的双轨官制,即北院官和南院官。北院官治理国政,基本都是辽官;南院官管理民事及征战,基本都是汉官。在医疗方面设有太医局,属于北院管理,官职有太医局使、副局使及都林牙使。另外还设了承应小底局,由数名汤药小底官组成,他们负责皇太后、皇后、太妃、太子等的医疗。汤药局由南院管理,专门负责制药。逐渐辽代的皇帝也习惯了汉人的做法,生病的时候也会让御医来诊治,当时汉医李爽、陈秘、王继恩、赵安仁等都曾在太医局里任职,辽代皇帝也很重视学习中医,辽景宗耶律贤就是学习颇有成就的一位皇帝,他的针灸术非常有名。
/* 57 */
  西夏王看病求助邻国御医
  西夏是比较落后的少数民族,在跟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不断接触中,才逐渐改变了以前治病不用医药的看法,并开始学习宋朝传下的医学知识,但是始终没有建立自己的医疗制度体系。西夏国的皇宫贵族生病的时候,如果本国不能医治,他们还会向外求助,西夏王李仁孝曾经派人到金国求助,希望他们派人来医治患病的西夏大臣,当时的金世宗完颜雍派出了保全郎王师道前去,金世宗担心如果治疗有误会影响两国的交往,还格外指示王师道说,在西夏国治病时要见机行事,如果病人病情严重,就不要治了,否则治坏了反倒让西夏国不满意;如果病情不重,能够治愈,也不要耽搁太久,必须在一个月内回来。王师道到西夏国后,按照金世宗的旨意,不到一个月就治好了西夏大臣的病。
/* 58 */
  金代汉族御医备受歧视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