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中药学

_18 (现代)
  【古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寒热、鬼疰蛊毒、鼠瘘、恶疮疽,蚀死肌,破石癃。”
  2.《药性论》:“治瘰疬,通利水道。”
  3.《本草纲目》:“斑蝥专主走下窍,直至精溺之处,蚀下败物,痛不可挡。”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主要含有斑蝥素,此外还含有油脂、蚁酸、色素等。
  2.药理作用:斑蝥素有抗癌作用,尤其对小鼠腹水型肝癌及网状细胞肉瘤有抑制作用,它能抑制癌细胞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抑制其生长分化。斑蝥素的各种衍生物能刺激骨髓而有升高白细胞的作用;斑蝥素还有免疫增强作用、抗病毒、抗菌作用以及促雌激素样作用。斑蝥丹灸对家兔实验踝关节炎有明显消肿作用。此外,斑蝥素可刺激人和动物皮肤发红起泡。
  3.临床研究:用斑蝥素糖衣片(每片含斑蝥素0.25mg),治疗原发性肝癌,每服1—2片,日3次,饭后口服,服药期间多喝浓茶或开水,同时配以化疗或放疗。共治疗300余例,总有效率为65%(中华医学杂志,1975,(7):503)。用脂溶性斑蝥素片(含斑蝥素0.1mg,食用植物油20mg)每日口服o.o2mg/kg或者用万分之一斑蝥素油纱外敷肝区,1—2日更换一次。治疗甲型肝炎100例(黄疸和非黄疸型各半),用药后2—5天症状消失者占70%,其余30%在6—8天内症状消失。用药14—20天肝功能转为正常者65%,其余35%于21—30天转为正常。(自然科学,1980,3(6):458)。用斑蝥、巴豆各一份,研成细末,净水调敷患侧下关、太阳、四白、迎香或面神经运动点,治疗38例周围性面瘫,结果痊愈30例,显效4例,好转1例,无效2例(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87,(3):130)。另有用斑蝥治疗痛经、神经性皮炎,风湿痛,过敏性鼻炎,气管炎,寻常疣,甲沟炎等。
  4.不良反应:斑蝥素的毒性最大,斑蝥酸钠次之,羟基斑蝥胺和甲基斑蝥胺的毒性很小。急慢性毒性研究结果表明,肾脏对斑蝥素的敏感性很高,无论灌胃或腹腔注射给药,均可引起肾脏功能障碍。犬和小鼠还可以发生肝细胞浊肿、坏死及脂肪变,心肌浊肿及肺瘀血等。
  正常人口服斑蝥的中毒剂量为0.6g,致死量为 1.3—3g。中毒表现为消化道、泌尿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口腔烧灼感、口渴、吞咽困难、舌肿胀起跑、气喘、多涎、恶心、呕吐、胃出血、肠绞痛,尿急、尿频、蛋白尿、管型、血尿、排尿困难以及头痛、头晕、高热、休克等。斑蝥素对人的致死量为30mg。
  
  穿山甲Chuanshanjia
  《名医别录》
  为鲮鲤科动物鲮鲤Manis pentadactyia Linnaeus的鳞甲。主产于广西、广东、云南、贵州,亦产于浙江、福建、湖南、安徽等地,尾部甲片药效大,以广西产品为佳。全年均可捕捉,捕捉后杀死置沸水中略烫,取下鳞片,洗净,晒干生用;或砂烫至鼓起,洗净,干燥;或炒后再以醋淬后用,用时捣碎。
  【性能】 咸,微寒。归肝、胃经。
  【功效】 活血消癥,通经,下乳,消肿排脓。
  【应用】
  1.癥瘕,经闭。本品善于走窜,性专行散,既能活血祛瘀,又能消癥通经。治疗癥瘕,可配伍鳖甲、大黄、赤芍等药用,如穿山甲散(《妇科大全》);治疗血瘀经闭,可配伍当归、红花、桃仁,如化瘀汤(《经验方》)。
  2.风湿痹痛,中风瘫痪。本品性善走窜,内达脏腑,外通经络,活血祛瘀力强,能通利经络,透达关节。治风湿痹痛,关节不利,麻木拘挛,常配川芎、羌活、白花蛇等药用;治中风瘫痪,手足不举,可配大川乌等研末调敷,如趁风膏(《三因极一病方论》)。
  3.产后乳汁不下。本品活血走窜,擅长通经下乳,为治疗产后乳汁不下之要药。可单用研末,以酒冲服,谓之涌泉散(《本草纲目》);临床常与王不留行、木通、黄芪同用,如山甲下乳汤(中山医学院《中药临床应用》);若配黄芪、党参、当归、白芍等补益气血之品,可治气血虚乳汁稀少;若配伍当归、柴胡、川芎等,可治因肝气郁滞而致乳汁不下,乳房胀痛如下乳涌泉散(《清太医院配方》)。
  4.痈肿疮毒,瘰疬。本品能活血消痈,消肿排脓,可使脓未成者消散,已成脓者速溃,为治疗疮疡肿痛之要药。疮痈初起,常配银花、天花粉、皂角刺等以清热解毒、活血消痈,如仙方活命饮(《校注妇人大全良方》);治疮痈脓成未溃则配黄气、当归、皂角刺以托毒排脓,如透脓散(《外科正宗》);治瘰疬,可配夏枯草、贝母、玄参以散结消瘰。
  【用法用量】 煎服,3~10g。研末吞服,每次1~1.5g。
  【使用注意】 孕妇慎用。痈肿已溃者忌用。
  【古籍摘要】
  1.《本草纲目》:“除痰疟寒热,风痹强直疼痛,通经脉,下乳汁,消痈肿,排脓血,通窍杀虫。”“穿山甲,古方鲜用,近世风疟、疮科、通经下乳,用为要药。…… 谚云:‘穿山甲,王不留,妇人食了乳长流。’”
  2.《本草经疏》:“性走,能行瘀血,通经络,故又有消痈毒,排脓血,下乳,和伤,发痘等用。”
  3.《医学衷中参西录》:“穿山甲,味淡性平,气腥而窜,其走窜之性,无微不至,故能宣通脏腑,贯彻经络,透达关窍,凡血凝血聚为病,皆能开之。”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含硬脂酸、胆甾醇、二十三酰丁胺、碳原子数26和29 的二个脂肪族酰胺、L-丝-L酪环二肽和D-丝_酪环二肽以及挥发油、水溶性生物碱、18种元素、16种氨基酸和无机物。
  2.药理作用:水煎液能明显延长小鼠和大鼠凝血时间,降低血液粘度;水提醇沉剂有直接扩张血管壁降低外周阻力,显著增加股动脉血流量的作用;水提液和醇提液有抗炎作用,水提液尚有抗心肌缺氧、升高白细胞的作用;
  3.临床研究:用穿山甲散(炒穿山甲、醋炒莪术、醋炒三棱、醋炒五灵脂、醋大黄、麝香等)治疗8例卵巢肿瘤,取得满意效果(江西中医药,1981,(3):35)。以穿山甲复方(穿山甲12g、人参9g、川石斛12、生牡蛎30g)为主,结合其他排石通淋中药,治疗泌尿系结石29例次,排出结石13例,排石率为65%(山东中医杂志,1982,(5):276—279)。:以6:4的穿山甲、肉桂制成散剂的癃闭散治癃闭,每日2次,每次10g,蜜水冲服,20天为1疗程,共治癃闭(前列腺增生症)45例,结果近期痊愈29例,总有效率为93.8%(中医杂志,1982,(7):29)。此外,穿山甲临床上还可用于治疗特发性血尿、手术后出血、复发性口疮、急性乳腺炎等。
  4.不良反应:个别患者在无适应症情况下,自行服炮穿山甲15—20g,几分钟后出现腹胀纳呆,次日出现目黄,身黄,肝功能异常(浙江中医杂志,1989,24(12):550)。
  (上海中医药大学 杨柏灿)
第二十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
凡能祛痰或消痰,治疗“痰证”为主的药物,称化痰药;以制止或减轻咳嗽和喘息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止咳平喘药,因化痰药每兼止咳、平喘作用;而止咳平喘药又每兼化痰作用,且病证上痰、咳、喘三者相互兼杂,故将化痰药与止咳平喘药合并一章介绍。
化痰药主治痰证。痰者,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子,它“随气升降,无处不到”,所以痰的病证甚多:如痰阻于肺之咳喘痰多;痰蒙心窍之昏厥、癫痫;痰蒙清阳之眩晕;痰扰心神之睡眠不安;肝风夹痰之中风、惊厥;痰阻经络之肢体麻木,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痰火互结之瘰疬、瘿瘤;痰凝肌肉,流注骨节之阴疽流注等,皆可用化痰药治之。止咳平喘药用于外感、内伤所致的各种咳嗽和喘息。
应用本章药物,除应根据病证不同,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的化痰药及止咳平喘药外,因咳喘每多夹痰,痰多易发咳嗽,故化痰、止咳、平喘三者常配伍同用。再则应根据痰、咳、喘的不同病因清机而配伍,以治病求本,标本兼顾:如外感而致者,当配解表散邪药;火热而致者,应配清热泻火药;里寒者,配温里散寒药;虚劳者,配补虚药。此外,如癫痫、惊厥、眩晕、昏迷者,则当配平肝息风、开窍、安神药;痰核、瘰疬、瘿瘤者,配软坚散结之品;阴疽流注者,配温阳通滞散结之品。治痰证,除分清不同痰证而选用不同的化痰药外,应据成痰之因,审因论治。“脾为生痰之源”,脾虚则津液不归正化而聚湿生痰,故常配健脾燥湿药同用,以标本兼顾。又因痰易阻滞气机,“气滞则痰凝,气行则痰消”,故常配理气药同用,以加强化痰之功。
  某些温燥之性强烈的刺激性化痰药,凡痰中带血等有出血倾向者,宜慎用;麻疹初起有表邪之咳嗽,不宜单投止咳药,当以疏解清宣为主,以免恋邪而致久喘不已及影响麻疹之透发,对收敛性及温燥之药尤为所忌。
  根据药性、功能及临床应用的不同,化痰止咳平喘药可分为温化寒痰药、清化热痰药及止咳平喘药三类。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化痰止咳平喘药一般具有祛痰、镇咳、平喘、抑菌、抗病毒、消炎利尿等作用,部分药物还有镇静、镇痛、抗痉厥、改善血液循环、调节免疫作用。
第一节 温化寒痰药
本节药物,味多辛苦,性多温燥,主归肺、脾、肝经,有温肺祛寒,燥湿化痰之功,部分药物外用有消肿止痛的作用。温化寒痰药,主治寒痰、湿痰证,如咳嗽气喘、痰多色白、苔腻之证;以及由寒痰、湿痰所致的眩晕、肢体麻木、阴疽流注,以及疮痈肿毒。临床运用时,常与温散寒邪,燥湿健脾的药物配伍,以期达到温化寒痰、湿痰的目的。
温燥之性的温化寒痰药,不宜用于热痰、燥痰之证。
半夏 Ban xia
《神农本草经》
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 Breit.的块茎。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主产于四川、湖北、江苏、安徽等地。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时采挖,除去外皮及须根.晒干,为生半夏;一般用姜汁、明矾制过入药。
【性能】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
【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外用消肿止痛。
【应用】
1.湿痰,寒痰证。本品味辛性温而燥,为燥湿化痰,温化寒痰之要药。尤善治脏腑之湿痰。治痰湿壅滞之咳嗽声重,痰白质稀者,常配陈皮、茯苓同用,如二陈汤(《和剂局方》);湿痰上犯清阳之头痛、眩晕,甚则呕吐痰涎者,则配天麻、白术以化痰息风,如半夏白术天麻汤(《古今医鉴》)。痰饮内盛,胃气失和而夜寐不安者,配秫米以化痰和胃安神。
2.呕吐。半夏味苦降逆和胃,为止呕要药。各种原因的呕吐,皆可随证配伍用之,对痰饮或胃寒所致的胃气上逆呕吐尤宜,常配生姜同用,如小半夏汤(《金匮要略》);配黄连,则治胃热呕吐;配石斛、麦冬,则治胃阴虚呕吐;配人参、白蜜,则治胃气虚呕吐,如大半夏汤(《金匮要略》)。近代以本品制成注射液肌注,用治各种呕吐。
  3.心下痞,结胸,梅核气。半夏辛开散结,化痰消痞。治痰热阻滞致心下痞满者,常配干姜、黄连、黄芩以苦辛通降,开痞散结,如半夏泻心汤(《伤寒论》);若配瓜蒌、黄连,可治痰热结胸,如小陷胸汤(《伤寒论》);治梅核气,气郁痰凝者,配紫苏、厚朴、茯苓等,以行气解郁,化痰散结,如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
4.瘿瘤,痰核,痈疽肿毒及毒蛇咬伤。本品内服能消痰散结,外用能消肿止痛。治瘿瘤痰核,常配昆布、海藻、贝母等;治痈疽发背、无名肿毒初起或毒蛇咬伤,可生品研末调敷或鲜品捣敷。
【用法用量】煎服,3~1Og,一般宜制过用。炮制品中有姜半夏、法半夏等,其中姜半夏长于降逆止呕,法半夏长于燥湿且温性较弱,半夏曲则有化痰消食之功,竹沥半夏,能清化热痰,主治热痰、风痰之证。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不宜于乌头类药材同用。其性温燥,阴虚燥咳,血证,热痰,燥痰应慎用。
【古籍摘要】
1.《名医别录》:“消心腹胸膈痰热满结,咳嗽上气,心下急痛,坚痞,时气呕逆,消痈肿,堕胎。”
2.《医学启源》:“治寒痰及形寒饮冷伤肺而咳,大和胃气,除胃寒,进饮食。治太阴痰厥头痛,非此不能除。《主治秘要》云:燥胃湿,化痰,益脾胃气,消肿散结,除胸中痰涎。”
3.《本经逢原》:“半夏同甘苍术、茯苓治湿痰;同瓜蒌、黄芩治热痰;同南星、前胡治风痰;同芥子、姜汁治寒痰。惟燥痰宜瓜蒌、贝母,非半夏所能治也。”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块茎含挥发油,内含主成分为3-乙酰氨基-5-甲基异噁唑、丁基乙烯基醚、茴香脑、苯甲醛、?-榄香烯等,还含?-谷甾醇、左旋麻黄碱、胆碱等及葡萄糖苷,多种氨基酸,皂苷,及少量多糖、脂肪、直链淀粉等。
  2. 药理作用:可抑制呕吐中枢而止呕,各种炮制品对实验动物均有明显的止咳作用。半夏的稀醇和水浸液或其多糖组分、生物碱具有较广泛的抗肿瘤作用。水浸剂对实验性室性心律失常和室性早博有明显的对抗作用;半夏有显著的抑制胃液分泌作用,水煎醇沉液对多原因所致的胃溃疡有显著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此外,煎剂可降低兔眼内压,半夏蛋白有明显的抗早孕活性。
  3. 临床研究:半夏现代临床还用单用或配伍他药治诸多疾病,如半夏配生姜、茯苓煎服,治疗病毒性心肌炎11例,结果临床症状均消失,10例心电图恢复正常 (上海中医药杂志,1983,9:26);生半夏,加陈醋、温开水调匀,敷患处,治疗颈部淋巴结炎30例,效果满意(时珍国药研究,1991,1:36);制半夏加食醋浸泡,苯甲醇过滤,口服,治疗慢性咽炎564例,治愈342例,好转170例,无效52例(现代应用药学,1993,2:25);制半夏先煎,加醋及鸡子清,搅匀,徐徐含咽,1日1剂。治疗痰火互结,咽部充血水肿之实证失音患者33例,服药2~3天痊愈(中国中药杂志,1992,3:142);另生半夏研末溶于米酒或50%乙醇中,取上清液滴耳,对急性中耳炎有较好的疗效(黑龙江中医药,1990,4:39)。另有报道以生半夏配生姜煎液口服,预防脑CT增强扫描副作用800例,结果副作用明显减少,且止吐效果达98.7%(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2,5:299)
  4.不良反应:生半夏对口腔、喉头、和消化道粘膜有强烈的刺激性,可导致失音、呕吐、水泻等副反应,严重的喉头水肿可致呼吸困难,甚至窒息。但这种刺激作用可能通过煎煮而除去。实验证明,半夏对动物遗传物质具有损害作用,故用于妊娠呕吐应持慎重态度。久用半夏制剂口服或肌注,少数病例会出现肝功能异常和血尿。
  误服生半夏中毒时,可给服姜汁、稀醋、浓茶或蛋白等。必要时给氧或作气管切开。以生姜30g,防风60g,甘草15g,煎汤,先含漱一半,再内服一半,或以醋30~60ml加姜汁少许,漱口或内服。临床用生半夏时必须煎熟,以避免中毒。
  附药 水半夏
  为天南星科植物鞭檐犁头尖Typhonium flagelliforme (Lodd.) BL.的块茎。主产于广东、广西、云南。深秋采收,用石灰水浸泡1天,搅拌去皮后晒干或烘干。味辛,性温,有毒。功效与半夏类似,但无降逆止呕作用,兼有止血之功。临床多用于咳嗽痰多,痈疮疖肿,蛇虫咬伤,外伤出血,用法用量同半夏。
天南星 Tian nan xing
《神农本草经》
为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Arisaema erubcscens (Wall.) Schott、异叶天南星A. heterophyllum Bl.或东北天南星A.amurense Maxim.的块茎。天南星主产于河南、河北、四川等地;异叶天南星主产于江苏、浙江等地;东北天南星主产于辽宁、吉林等地。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外皮,晒干,即生南星;用姜汁、明矾制过用,为制南星。
【性能】苦、辛,温。有毒。归肺、肝、脾经。
【功效】燥湿化痰,祛风解痉;外用散结消肿。
【应用】
1.湿痰,寒痰证。本品性温而燥,有较强的燥湿化痰之功。治湿痰阻肺,咳喘痰多,胸膈胀闷,常与半夏相须为用,并配枳实、橘红,如导痰汤(《传信适用方》);若配黄芩等,可用于热痰咳嗽,如小黄丸(张洁古《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2.风痰眩晕、中风、癫痫、破伤风。本品归肝经,走经络,善祛风痰而止痉厥。治风痰眩晕,配半夏、天麻等;治风痰留滞经络,半身不遂,手足顽麻,口眼喎斜等,则配半夏,川乌、白附子等,如青州白丸子(《和剂局方》);治破伤风角弓反张,痰涎壅盛,则配白附子、天麻、防风等,如玉真散(《外科正宗》)。治癫痫,可与半夏、全蝎、僵蚕等同用,如五痫丸(《杨氏家藏方》)。
3.痈疽肿痛,蛇虫咬伤。本品外用能消肿散结止痛。治痈疽肿痛、痰核,可研末醋调敷;治毒蛇咬伤,可配雄黄外敷。
【用法用量】煎服,3~l0g,多制用。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阴虚燥痰及孕妇忌用。
  【鉴别用药】半夏、天南星药性辛温有毒,均为燥湿化痰要药,善治湿痰、寒痰,炮制后又能治热痰、风痰。然半夏主入脾、肺,重在治脏腑湿痰,且能止呕。天南星则走经络,偏于祛风痰而能解痉止厥,善治风痰证。
【古籍摘要】
1.《开宝本草》:“主中风,麻痹,除痰,下气,破坚积,消痈肿,利胸膈,散血堕胎。”
  2.《本草纲目》;“治惊痫,口眼喎斜,喉痹,口舌疮糜,结核,解颅。”
  3.《本经逢原》:“南星、半夏皆治痰药也。然南星专走经络,故中风、麻痹以之为导;半夏专走肠胃,故呕吐、泄泻以之为向导。”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三萜皂苷、安息香酸、氨基酸、D-甘露醇等。
  2.药理作用:煎剂具有祛痰及抗惊厥、镇静、镇痛作用;水提取液对肉瘤S180、HCA(肝癌)实体型、子宫瘤U14有明显抑制作用;生物碱氯仿部位能对抗乌头碱所致的实验性心律失常,并能延长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有效不应期。
  3.临床研究:制南星为主配决明子、蚕蛹等制成片剂口服,治胆固醇升高者158例,甘油三酯升高者132例,β脂蛋白升高者116例。结果有效率分别为90.5%、90.5%、83.62%(中西医结合杂志,1987,9:522);天南星、生蒲黄共为细末,醋调成饼,包涌泉穴,12小时易之,治疗小儿多涎症132例,痊愈118例,好转11例,无效3例(四川中医,1986,10:13);以天南星、三七、白附子等制成“强力消炎胶囊”口服,治急性牙龈炎、牙周脓肿等多种口腔病,总有效率为83.9%(中成药研究,1986,6:21)。
4.不良反应:天南星对皮肤、粘膜均有强刺激性,人口嚼生天南星,可使舌、咽、口腔麻木和肿痛,出现粘膜糜烂,音哑、张口困难,甚至呼吸缓慢、窒息等。皮肤接触可致过敏瘙痒,尚有报道长期使用天南星可引起智力发育障碍。误服本品中毒者,可服稀醋、鞣酸或浓茶、蛋清等洗胃,或服鲜姜汁或鲜姜汤内服解毒。口腔糜烂者,可用双氧水和复方硼酸溶液漱口,并用龙胆紫涂口腔,必要时给以吸氧,或气管切开。皮肤中毒时,可用水或稀醋、鞣酸洗涤。
  附药 胆南星
  为天南星用牛胆汁拌制而成的加工品。性味苦、微辛,凉。归肝、胆经。功能清热化痰,息风定惊。适用于中风、癫痫、惊风、头风眩晕、痰火喘咳等证。煎服,1.5~6g。
  
禹白附 Yu bai fu
《中药志》
为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Typhonium giganteum Engl.的块茎。主产于河南、甘肃、湖北等地。秋季采挖,除去残茎、须根外皮;用硫黄熏1~2次,晒干。或用白矾、生姜制后切片。
  【性能】辛、甘,温。有毒。归胃、肝经。
【功效】祛风痰,止痉,止痛,解毒散结。
【应用】
1.中风痰壅,口眼喎斜、惊风癫痫、破伤风。本品辛温,善祛风痰而解痉止痛,故适用于上述诸证。治中风口眼喎斜,常配全蝎、僵蚕用;治风痰壅盛之惊风、癫痫,常配半夏、南星;治破伤风,配防风、天麻、南星等药用。
2.痰厥头痛、眩晕。本品既祛风痰,又能止痛,其性上行,尤擅治头面部诸疾,治痰厥头痛、眩晕,常配半夏、天南星;治偏头风痛,可与白芷配伍。
3.瘰疬痰核,毒蛇咬伤。治瘰疬痰核,可鲜品捣烂外敷;治毒蛇咬伤可磨汁内服并外敷,亦可配其它解毒药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3~5克;研末服0.5~1克,宜炮制后用。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本品辛温燥烈,阴虚血虚动风或热盛动风者、孕妇均不宜用。生品一般不内服。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主含β-谷甾醇及其葡萄糖苷,肌醇,胆碱,尿嘧啶,粘液质,并含白附子凝集素。
  2.药理作用:有明显的镇静、抗惊厥及镇痛作用,注射液对结核杆菌有一定抑制作用,煎剂或混悬液对实验动物关节肿均表现较强的抗炎作用。
  3.临床研究:有报道用本品配猫眼草、蟾蜍皮、木鳖子、守宫、麝香粉,制成膏药,外敷结核病灶对应体表部位及大椎、肺俞、膻中等穴,治肺结核355例,总有效率为96.1%。结果显示对浸润型、血行播散型疗效较好,并认为本品有促进肺部空洞闭合的作用(山西中医,1989,4:34)。
  4.不良反应:误服、过量服用本品,可出现口舌麻辣,咽喉部灼热并有梗塞感,舌体僵硬,语言不清,继则四肢发麻,头晕眼花,恶心呕吐,流涎,面色苍白,神志呆滞,唇舌肿胀,口腔粘膜及咽部红肿,严重者可导致死亡。本品经生姜、矾水炮制前后,毒性无显著差异,煎煮后,麻辣感消失或降低,但毒性并不降低。禹白附中毒后,除洗胃、导泻外,还可以生姜汁和白米醋含漱,然后内服适量,或以生甘草50g嚼服,20分钟后用锡类散外吹咽部,也可以黄芩、黄连、石膏等配伍煎汤内服。
   附药 关白附
  白附子之名,最早见于《名医别录》。但据考证历代本草所载者为毛茛科植物黄花乌头Aconitum coreanum(Levl) Raip的块根,称关白附。至于天南星科的独角莲(禹白附)何时收载入药的尚待进一步考证。两种白附子均能祛风痰解痉,但禹白附毒性较小。又能解毒散结。现已作为白附子的正品广泛应用;而关白附毒性大,功效偏于散寒湿止痛,现已较少应用。
  
白芥子 Bai jie zi
《新修本草》
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Sinapis alba L.的种子。主产于安徽、河南、四川等地。夏末秋初,果实成熟时割取全株,晒干后打下种子。生用或炒用。
【性能】辛,温。归肺、胃经。
【功效】温肺化痰,利气,散结消肿。
【应用】
  1.寒痰喘咳,悬饮。本品辛温,能散肺寒,利气机,通经络,化寒痰,逐水饮。治寒痰壅肺,咳喘胸闷,痰多难咯,配苏子、莱菔子,如三子养亲汤(《韩氏医通》);若悬饮咳喘胸满胁痛者,可配甘遂、大戟等以豁痰逐饮,如控涎丹(《三因方》)。若冷哮日久,可配细辛、甘遂、麝香等研末,于夏令外敷肺俞、膏盲等穴,或以10%白芥子注射液在肺俞、膻中、定喘等穴行穴位注射。
2.阴疽流注,肢体麻木,关节肿痛。本品温通经络,善散“皮里膜外之痰”,又能消肿散结止痛。治痰湿流注所致的阴疽肿毒,常配鹿角胶、肉桂、熟地等药,以温阳化滞,消痰散结,如阳和汤(《外科全生集》);若治痰湿阻滞经络之肢体麻木或关节肿痛,可配马钱子、没药等,如白芥子散(《妇人大全良方》),亦可单用研末,醋调敷患处。
【用法用量】煎服,3~6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作发泡用。
【使用注意】本品辛温走散,耗气伤阴,久咳肺虚及阴虚火旺者忌用;消化道溃疡、出血者及皮肤过敏者忌用。用量不宜过大。
【古籍摘要】
1.《本草纲目》:“利气豁痰,除寒暖中,散肿止痛。治喘嗽反胃,痹木脚气,筋骨腰节诸痛。”
  2.《本草经疏》:“白芥子味极辛,气温。能搜剔内外痰结,及胸膈寒痰,冷涎壅塞者殊效。”
  3.《药品化义》:“白芥子……横行甚捷,……通行甚锐,专开结痰,痰属热者能解,属寒者能散。痰在皮里膜外,非此不达,在四肢两胁,非此不通。若结胸证,痰涎邪热固结胸中及咳嗽失音,以此同苏子、枳实、瓜蒌、杏仁、芩连为解热下痰汤,诚利气宽胸神剂。”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芥子油苷、内有白芥子苷。还含脂肪油、芥子碱、芥子酶及数种氨基酸。
  2.药理作用:小剂量能引起反射性气管分泌增加,而有恶心性祛痰作用,白芥子苷水解后的产物白芥油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可致皮肤充血、发泡。白芥子粉能使唾液分泌,淀粉酶活性增加,小量可刺激胃粘膜,增加胃液胰液的分泌,大量催吐;水浸剂对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3.临床研究:白芥子,温水中泡软搅拌成泥状,外敷少腹膀胱胀满部位,治产后尿潴留22例,均自行排尿(江苏中医,1990,2:36);另用白芥子配延胡索、甘遂、细辛等制粉,生姜汁调敷大椎、双肺俞、双膏盲、双肾俞、膻中等穴,治变态反应性鼻炎60例,总有效率88.3%(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6:342);此外白芥子生用,还可用于甲状腺炎、淋巴结炎、慢性深部脓肿,阑尾周围脓肿等(新中医,1990,11:35)。
  4.不良反应:白芥子油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能引起充血、灼痛,甚至发泡,内服过量可引起呕吐、腹痛、腹泻。
  
皂荚 Zao jia
              《神农本草经》
为豆科植物皂荚Gleditsia sinensis Lam.的果实,又名皂角。形扁长者,称大皂荚;其植株受伤后所结的小型果实,弯曲成月牙形,称猪牙皂,又称小皂荚,均入药。主产于四川、河北、陕西、河南等地。秋季采摘成熟果实,晒干,切片生用,或炒用。
【性能】辛、咸,温。有小毒。归肺、大肠经。
【功效】祛顽痰,通窍开闭,祛风杀虫。
【应用】
1.顽痰阻肺,咳喘痰多。本品辛能通利气道,咸能软化胶结之痰,故顽痰胶阻于肺见咳逆上气,时吐稠痰,难以平卧者宜用之,可单味研末,以蜜为丸,枣汤送服,即《金匮要略》皂荚丸。近代有以本品配麻黄,猪胆汁制成片剂,治咳喘痰多者。
2.中风、痰厥、癫痫、喉痹痰盛。本品味辛而性窜,入鼻则嚏,入喉则吐,能开噤通窍,故如中风、痰厥、癫痫、喉痹等痰涎壅盛,关窍阻闭者可用之。若配细辛共研为散,吹鼻取嚏,即通关散(《丹溪心法附余》);或配明矾为散,温水调服,涌吐痰涎,而达豁痰开窍醒神之效,即稀涎散(《传家秘宝》)。
此外,本品熬膏外敷可治疮肿未溃者,有散结消肿之效;以陈醋浸泡后研未调涂,可治皮癣,有祛风杀虫止痒之功。又本品味辛,能“通肺及大肠气”,而有通便作用,治便秘,可单用,也可配细辛研末,加蜂蜜调匀,制成栓剂用。
【用法用量】研末服,1~1.5g;亦可入汤剂,1.5~5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内服剂量不宜过大,以免引起呕吐、腹泻。辛散走窜之性强,非顽疾证实体壮者慎用。孕妇、气虚阴亏及有出血倾向者忌用。
【古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风痹死肌,邪气;风头泪出,下水。利九窍。”
2.《本草纲目》;“通肺及大肠气,治咽喉痹塞,痰气喘咳,民疠济癣。”“其味辛而性燥,气浮而散。吹之异之,则通上下诸窍;服之则治风湿痰喘肿满,杀虫;涂之则散肿消毒,搜风治疮。”
3.《本经逢原》:“大小二皂,所治稍有不同,用治风痰,牙皂最胜,若治湿痰,大皂力优。”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三萜类皂苷、鞣质、蜡醇、廿九烷、豆甾醇等。
2.药理作用:皂苷能刺激胃粘膜而反射性地促进呼吸道粘液的分泌,从而产生祛痰作用:煎剂对离体大鼠子宫有兴奋作用;对堇色毛癣菌,星形奴卡氏菌有抑制作用。大量皂荚中所含之皂苷,不仅刺激胃肠粘膜,产生呕吐、腹泻,而且腐蚀胃粘膜,发生吸收中毒,甚至产生全身毒性,引起溶血,特别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先痉挛后麻痹,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
  3.临床研究:皂荚研细末吹入鼻腔,可止呃逆(中医杂志,1995,7:389)、治疗急性心悸(窦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中医杂志,1995,7:418);皂荚蜜丸服,治痰稠不易咳出之肺结核、肺脓肿、肺心病、支气管扩张、支气管肺炎、支气管炎及肺不张等呼吸系统疾病,有较好祛痰作用(中华内科杂志,1982,12:783);皂荚研末,用糖拌服,治小儿厌食症,总有效率94.5%(湖北中医杂志,1987,1:25);大皂角炒,研末,入醋收膏,贴敷患侧口角,治面神经炎300例,痊愈250例,好转40例,无效10例(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5,4:25);皂荚与苦参煎水熏洗,治滴虫性阴道炎68例,近期治愈39例,远期治愈12例(甘肃中医,1996,3:36);皂荚用水、酒、醋、香油等制成浸出液或糊剂外搽或敷,可治疗疥疮(湖北中医杂志,1989,5:32)、带状疱疹、足癣、漆疮、丹毒、痱子(新中医,1995,1:45)。
4.不良反应:皂荚所含的皂荚苷有毒,对胃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胃粘膜被破坏而吸收中毒,故用量过大,误食种子或豆荚,及注射用药均可致毒性反应。初感咽干、上腹饱胀及灼热感,继之恶心、呕吐、烦躁不安,腹泻,大便多呈水样,带泡沫。并有溶血现象,出现面色苍白、黄疸、腰痛、血红蛋白尿及缺氧症状等。同时出现头痛、头晕、全身衰弱无力及四肢酸麻等。严重者可出现脱水、休克、呼吸麻痹、肾衰而致死亡。
  中毒早期应立即催吐、洗胃、并口服牛乳、蛋清等以保护胃粘膜,必要时可导泻;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并促进毒素排泄;有溶血征象者,应用碳酸氢钠以碱化尿液,严重者输血、给氧、酌用可的松类激素,如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等;并作对症处理。中药解毒:以生姜9g、香芋9g、赤芍9g、乌药9g、藿香6g、羌活6g、大腹皮12g,水煎服。或以黄柏9g,甘草6g,煎服。
  附药 皂角刺
  为皂荚树的棘刺,又名皂角针。性味辛温。功能消肿排脓,祛风杀虫。用于痈疽疮毒初起或脓成不溃之证以及皮癣、麻风等。煎服3~10克。外用适量,醋煎涂患处。痈疽已溃者忌用。
  
旋覆花Xuan fu hua
《神农本草经》
为菊科植物旋覆花Inula japonica Thunb.或欧亚旋覆花I. britannica L.的头状花序。主产于河南、河北、江苏、浙江、安徽等地。夏、秋二季花开时采收,除去杂质,阴干或晒干。生用或蜜炙用。
【性味】苦、辛、咸,微温。归肺、胃经。
【功效】降气行水化痰,降逆止呕。
【应用】
1.咳喘痰多,痰饮蓄结,胸膈痞满。本品苦降辛开,降气化痰而平喘咳,消痰行水而除痞满。治寒痰咳喘,常配苏子、半夏;若属痰热者,则须配桑白皮、瓜蒌以清热化痰;若顽痰胶结,胸中满闷者,则配海浮石、海蛤壳等以化痰软坚。
2.噫气,呕吐。本品又善降胃气而止呕噫。治痰浊中阻,胃气上逆而噫气呕吐,胃脘痞鞕者,配代赭石、半夏、生姜等,如旋覆代赭汤(《伤寒论》)。
此外,本品配香附等,还可治气血不和之胸胁痛,如香附旋覆花汤(《温病条辨》)。
【用法用量】煎服,3~10g;布包。
【使用注意】阴虚劳嗽,津伤燥咳者忌用;又因本品有绒毛,易刺激咽喉作痒而致呛咳呕吐,故须布包入煎。
【古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结气胁下满,惊悸。除水,去五脏间寒热,补中,下气。
  2.《药性论》:“主肋胁气,下寒热水肿,主治膀胱宿水,去逐大腹,开胃,止呕逆不下食。”
  3.《本草汇言》:“旋覆花,消痰逐水,利气下行之药也。主心肺结气,胁下虚满,胸中结痰,呕吐,痞坚噫气,或心脾伏饮,膀胱留饮,宿水等证。大抵此剂微成以软坚散痞,性利下气行痰水,实消伐之药也。”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均含大花旋覆花内酯、单乙酰基大花旋覆花内酯、二乙酰基大花旋覆花内酯等。旋覆花另含旋覆花佛术内酯、杜鹃黄素、胡萝卜苷、肉豆蔻酸等。欧亚旋覆花另含天人菊内酯、异槲皮苷、咖啡酸、绿原酸等。
  2.药理作用:旋覆花有明显的镇咳、祛痰作用,旋覆花黄酮类对组胺引起的豚鼠支气管痉挛性哮喘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对离体支气管痉挛亦有对抗作用,并有较弱的利尿作用。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炭疽杆菌和福氏痢疾杆菌Ⅱa株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欧亚旋覆花内酯对阴道滴虫和溶组织内阿米巴均有强大的杀原虫作用。此外,旋覆花对免疫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天人菊内酯有抗癌作用。
  3. 临床研究:用显脉旋覆花糊剂治疗50例早期牙髓炎患者,有效率58%。16~25岁间有效率71.4%(昆明医学院学报,1992,4:43);此外应用旋覆花治疗手术后顽固性呃逆疗效满意(中华外科杂志,1956,12:952)。
  附药 金沸草Jinfeicao
为旋覆花的地上部分。性味功效与旋覆花相似,性善疏散。主要用于外感咳嗽痰多之证。煎服,5~10g。
白前 Bai qian
                 《名医别录》
为萝藦科植物柳叶白前Cynanchum stauntonii (Decne.) Schltr.ex Levl. 或芫花叶白前C.glaucescens (Decne.)Hand.-Mazz.的根茎及根。主产于浙江、安徽、江苏、福建、湖北、江西、湖南等地。秋季采挖,洗净,晒干生用或蜜炙用。
【性能】辛、苦,微温。归肺经。
【功效】降气化痰。
  【应用】
  咳嗽痰多,气喘。本品性微温而不燥烈,长于祛痰,降肺气以平咳喘。无论属寒属热,外感内伤,新嗽久咳均可用之,尤以痰湿或寒痰阻肺,肺气失降者为宜。治外感风寒咳嗽,咯痰不爽者,配荆芥、桔梗等宣肺解表之品,如止嗽散(《医学心悟》);若咳喘浮肿,喉中痰鸣,不能平卧,则配紫菀、半夏、大戟等以逐饮平喘,如白前汤(《深师方》);配清泻肺热之桑白皮、葶苈子等同用,可治内伤肺热咳喘,如白前丸(《圣济总录》);若与益气润肺之黄芪、沙参等配伍,可治疗久咳肺气阴两虚者。
【用法用量】煎服,3~1Og;或入丸、散。
【古籍摘要】
  1.《名医别录》:“主治胸胁逆气,咳嗽上气。”
  2.《本草纲目》:“手太阴药也。长于降气,肺气壅实而有痰者宜之。”
  3.《本草汇言》:“白前泄肺气,定喘嗽之药也,疗喉间喘呼,为治咳之首剂;宽膈之满闷,为降气之上品。前人又主奔豚及肾气,然则性味功力,三因并施,脏腑咸入,腠里皮毛,靡不前至,盖以功力为名也。”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柳叶白前根茎中含β-谷甾醇、高级脂肪酸及华北白前醇。芫花叶白前根中含有白前皂苷A~K,白前皂苷元A、B、白前新皂苷A、B及白前二糖。
  2. 药理作用:芫花叶白前各种提取物均有明显的镇咳作用,水、醇提取物又具有明显的祛痰作用。水提取物对乙酰胆碱和组胺混合液诱发的豚鼠哮喘有明显的预防作用。此外,水提取物还具有非常显著的抗炎作用。柳叶白前醇、醚提物有较明显的镇咳作用和祛痰作用,水提物有一定的祛痰作用和抗炎作用,还具有镇痛及抗血栓形成作用。
  
  
  猫爪草 Mao zhao cao
   《中药材手册》
  为毛莨科植物小毛莨Rununculus ternatus Thunb.的块根。主产于长江中下游各地。秋末或早春采挖,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晒干,生用。
  【药性】甘、辛,微温。归肝、肺经
  【功效】化痰散结,解毒消肿。
  【应用】
   1.瘰疬痰核。本品味辛以散,能化痰浊,消郁结,宜于痰火郁结之瘰疬痰核,内服外用均可,多配伍夏枯草、玄参、僵蚕等药用。
   2.疔疮,蛇虫咬伤。取本品又解毒消肿之效,临床多用鲜品捣敷患处。
  此外,利用本品的发泡作用,还可治偏头痛、疟疾、牙痛。
  【用法用量】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敷。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小毛莨内酯、原白头翁素、二十烷酸、肉豆蔻酸十八烷基酯、豆甾醇、β-谷甾醇、葡萄糖、阿拉伯糖、半乳糖,还含有油类及植物碱。
   2临床研究:用猫爪蜈蚣散(猫爪草、蜈蚣)口服,治疗多例颈淋巴结核,取得良效(河北中医,1990,1:10);口服猫爪草合剂,局部使用为喷喉、拭喉、含服三种方法,治疗咽喉炎均有良效(广州医药,1993,4:43);猫爪草煎水,头汁内服,复将药渣捣绒,加小金片10~12片(研细)拌匀,分2次敷于患处,治疗36例疖病,均治愈(新中医,1990,11:36)。
第二节 清化热痰药
  本节药物药性多寒凉,有清化热痰之功,部分药物质润,兼能润燥,部分药物味咸,兼能软坚散结。清化热痰药主治热痰证,如咳嗽气喘,痰黄质稠者;若痰稠难咯,唇舌干燥之燥痰证,宜选质润之润燥化痰药;痰热癫痫、中风惊厥、瘿瘤、痰火瘰疬等、均可以清化热痰药治之。临床应用时,常与清热泻火、养阴润肺药配伍,以期达到清化热痰,清润燥痰的目的。
  药性寒凉的清化热痰药、润燥化痰药,则寒痰与湿痰证不宜用。
  
  
川贝母 Chuan bei mu
《神农本草经》
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 Fritillaria cirrhosa D.Don,暗紫贝母F。unibracteata Hsiao et K. C. Hsia,甘肃贝母 p. przewalskii Maxim.或梭砂贝母 F. delavayi Franch.的鳞茎。前三者按不同性状习称“松贝”和“青贝”;后者称“炉贝”。主产于四川、云南、甘肃等地。夏、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粗皮,晒干,生用。
【性味归经】 苦、甘,微寒。归肺、心经。
【功效】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散结消肿。
【应用】
1.虚劳咳嗽,肺热燥咳。本品性寒味微苦,能清泄肺热化痰,又味甘质润能润肺止咳,尤宜于内伤久咳,燥痰、热痰之证。治肺阴虚劳嗽,久咳有痰者,常配沙参、麦冬等以养阴润肺化痰止咳;治肺热、肺燥咳嗽,常配知母以清肺润燥,化痰止咳,如二母散(《急救仙方》)。
  2.瘰疬、乳痈、肺痈。本品能清化郁热,化痰散结。治痰火郁结之瘰疬,常配玄参、牡蛎等药用,如消瘰丸(《医学心悟》);治热毒壅结之乳痈、肺痈,常配蒲公英、鱼腥草等以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用法用量】煎服,3~10g;研未服1~2g。
【使用注意】不宜于乌头类药材同用。脾胃虚寒及有湿痰者不宜用。
【古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伤寒烦热,淋沥邪气,疝瘕,喉痹,乳难,金疮,风痉。”
2.《本草会编》“治虚劳咳嗽,吐血咯血,肺痿肺痈,妇人乳痈,痈疽及诸郁之证。”
3.《本草汇言》:“贝母,开郁,下气,化痰之药也,润肺消痰,止咳定喘,则虚劳火结之证,贝母专司首剂。”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均含多种生物碱,如川贝母含青贝碱,松贝碱甲和松贝碱乙,还含川贝碱和西贝素。暗紫贝母还含松贝宁及蔗糖,甘肃贝母含有岷贝碱甲、岷贝碱乙;梭砂贝母含有白炉贝碱,炉贝碱。
  2.药理作用:贝母总生物碱及非生物碱部分,均有镇咳作用;川贝流浸膏,川贝母碱均有不同程度的祛痰作用。此外,西贝母碱还有解痉作用;川贝碱、西贝碱有降压作用;贝母碱能增加子宫张力;贝母总碱有抗溃疡作用。
  3.临床研究:川贝、制甘遂末,大枣煎汤送服,或装胶囊,治疗肝硬化腹水36例,总有效率为86.1%(辽宁中医杂志,1986,9:29);川贝粉,每日按每公年体重0.1g分3次服用,治疗婴幼儿消化不良有确效(黑龙江中医药,1991,3:38);川贝母与炒黑白芝麻油调敷可治乳头皲裂(浙江中医杂志,1984,7:309)。
  
浙贝母 Zhe bei mu
《轩岐救正论》
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 Fritillaria thunbergii Miq.的鳞茎。原产于浙江象山,现主产于浙江鄞县。此外,江苏、安徽、湖南、江西等地亦产。初夏植株枯萎时采挖,洗净,擦去外皮,拌以煅过的贝壳粉,吸去浆汁,切厚片或打成碎块。
【性能】苦,寒。归肺、心经。
【功效】清热化痰,散结消痈。
【应用】
1.风热、痰热咳嗽。本品功似川贝母而偏苦泄,长于清化热痰,降泄肺气。多用于治风热咳嗽及痰热郁肺之咳嗽,前者常配桑叶、牛蒡子同用,后者多配瓜蒌、知母等。
2.瘰疬,瘿瘤,乳痈疮毒,肺痈。本品苦泄清解热毒,化痰散结消痈,治痰火瘰疬结核,可配玄参、牡蛎等,如消瘰丸(《医学心悟》);治瘿瘤,配海藻、昆布;治疮毒乳痈,多配连翘、蒲公英等,内服外用均可;治肺痈咳吐脓血,常配鱼腥草,芦根、桃仁等。
【用法用量】煎服,3~10g。
  【使用注意】同川贝母。
  【鉴别用药】《本草纲目》以前历代本草,皆统称贝母。至明《本草汇言》始有本品以“川者为妙”之说,清《轩岐救正论》才正式有浙贝母之名。川、 浙二贝之功,基本相同,但前者以甘味为主,性偏于润,肺热燥咳,虚劳咳嗽用之为宜;后者以苦味为主,性偏于泄,风热犯肺或痰热郁肺之咳嗽用之为宜。至于清热散结之功,川、浙二贝共有,但以浙贝为胜。
【古籍摘要】
1.《本草正》:“大治肺痛、肺痿、咳喘、吐血、衄血,最降痰气,善开郁结,止疼痛,消胀满,清肝火,明耳目,除时气烦热,黄疸,淋闭,便血,溺血;解热毒,杀诸虫及疗喉痹,瘰疬,乳痈发背,一切痈疡肿毒……较之川贝母,清降之功,不啻数倍。”
  2.《本草纲目拾遗》:“解毒利痰,开宣肺气,凡肺家夹风火有痰者宜此。”
  3.《本经逢原》:“同青黛治人面恶疮,同连翘治项上结核。皆取其开郁散结,化痰解毒之功也。”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浙贝母碱,去氢浙贝母碱,浙贝宁、浙贝酮,贝母醇,浙贝宁苷等。
  2.药理作用:浙贝母碱在低浓度下对支气管平滑肌有明显扩张作用。浙贝母碱及去氢浙贝母碱有明显镇咳作用,还有中枢抑制作用,能镇静、镇痛。此外,大剂量可使血压中等程度降低,呼吸抑制,小量可使血压微升。
  3.临床研究:本品分别与海螵蛸、珍珠粉配伍组成胃可宁Ⅰ号、Ⅱ号片,治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中成药,1991,6:25);以浙贝母、苦参、党参等份水煎服,治前列腺肥大排尿困难、急性尿潴留35例,症状缓解27例(辽宁中医杂志,1986,9:29);浙贝母配瓜蒌、桂枝,研细末服,治27例肋软骨炎,全部治愈(辽宁中医杂志,1992,9:39);本品与大黄、吴茱萸、胆南星配伍共为细末,醋调敷脚心,治疗腮腺炎100多例,大部分患者1~3日内痊愈(新中医,1984,8:30)。
  
             瓜蒌 Gua lou
               《神农本草经》
为葫芦科植物栝楼 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 和双边栝楼T.rosthornii Harms的成熟果实。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主产于河北、河南、安徽、浙江、山东、江苏等地。秋季采收,将壳与种子分别干燥。生用,或以仁制霜用。
【性能】甘、微苦,寒。归肺、胃、大肠经。
【功效】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润肠通便。
【应用】
  1.痰热咳喘。本品甘寒而润,善清肺热,润肺燥而化热痰、燥痰。用治痰热阻肺,咳嗽痰黄,质稠难咯,胸膈痞满者,可配黄芩、胆南星、枳实等,如清气化痰丸(《医方考》)。若治燥热伤肺,干咳无痰或痰少质粘,咯吐不利者,则配川贝母、天花粉、桔梗等。
2.胸痹、结胸。本品能利气开郁,导痰浊下行而奏宽胸散结之效。治痰气互结,胸阳不通之胸痹疼痛,不得卧者,常配薤白、半夏同用,如栝楼薤白白酒汤、栝楼薤白半夏汤(《金匮要略》)。治痰热结胸,胸膈痞满,按之则痛者,则配黄连、半夏,如小陷胸汤(《伤寒论》)。
3.肺痈,肠痈,乳痈。本品能清热散结消肿,常配清热解毒药以治痈证,如治肺痈咳吐脓血,配鱼腥草、芦根等;治肠痈,可配败酱草、红藤等,治乳痈初起,红肿热痛,配当归、乳香、没药,如神效瓜蒌散(《妇人大全良方》)。
4.肠燥便秘。瓜萎仁润燥滑肠,适用于肠燥便秘,常配火麻仁、郁李仁、生地等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全瓜蒌1O~20g。瓜蒌皮 6~12g,瓜蒌仁1O~15g打碎入煎。
  【使用注意】本品甘寒而滑,脾虚便溏者及寒痰、湿痰证忌用。不宜于乌头类药材同用。
  【鉴别用药】本品入药又有全瓜蒌、瓜蒌皮、瓜蒌仁之分。瓜蒌皮之功,重在清热化痰,宽胸理气;瓜蒌仁之功重在润燥化痰,润肠通便;全瓜蒌则兼有瓜蒌皮、瓜蒌仁之功效。
【古籍摘要】
1.《名医别录》:“主胸痹,悦泽人面。”
2.《本草纲目》:“润肺燥,降火,治咳嗽,涤痰结,利咽喉,止消渴,利大肠消痈肿疮毒。”
3.《本草述》:“栝楼实,阴厚而脂润,故热燥之痰为对待的剂。若用寒痰、湿痰、气虚所结之痰,饮食积聚之痰,皆无益而有害者也。”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合三萜皂苷,有机酸及盐类、树脂、糖类和色素。种子含脂肪油,皂苷等。瓜蒌皮含多种氨基酸及生物碱等。
  2.药理作用:所含皂苷及皮中总氨基酸有祛痰作用;瓜蒌注射液对豚鼠离体心脏有扩冠作用;对垂体后叶引起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并有降血脂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绿脓杆菌、溶血性链球菌及流感杆菌等有抑制作用。瓜蒌仁有致泻作用。
  3.临床研究:瓜蒌制片或制成注射液用治冠心病有效(中草药通讯,1976,9:47);注射液还可治疗喘息性气管炎及肺心病哮喘(北京中医,1984,1:22);瓜蒌与全蝎配伍,研末服,可治妇女乳房纤维腺瘤(江苏中医杂志,1982,5:27);此外,瓜蒌与红花同用,水煎内服,治带状疱疹有良效(山东中医杂志,1993,6:40)
  
竹茹 Zhu ru
《本草经集注》
为禾本科植物青杆竹 Bamusa tuldoides Munro、大头典竹Rinocalamus beecheyanus(Munro) McClure var.pubescens P.F.Li或淡竹 Phyllostachyninra var. henonis Stapf的茎的中间层。主产于长江流域和南方各省。全年均可采制,取新鲜茎,刮去外层青皮,然后将中间层刮成丝状,摊放阴干。生用、炒用或姜汁炙用。
【性能】甘,微寒。归肺、胃经。
【功效】清热化痰,除烦止呕。
【应用】
1.痰热、肺热咳嗽,痰热心烦不寐。竹茹甘寒性润,善清化热痰。治肺热咳嗽,痰黄稠者,常配瓜蒌、桑白皮等同用;治痰火内扰,胸闷痰多,心烦不寐者,常配枳实、半夏、茯苓,如温胆汤(《千金方》)。
2.胃热呕吐、妊娠恶阻。本品能清热降逆止呕,为治热性呕逆之要药。常配黄连、黄芩、生姜等药用,如竹茹饮(《延年秘录》);若配人参、陈皮、生姜等,可治胃虚有热之呕吐,如橘皮竹茹汤(《金匮要略》)。治胎热之恶阻呕逆,常配枇杷叶、陈皮等同用。
此外,本品还有凉血止血作用,可用于吐血、衄血、崩漏等。
【用法用量】煎服,6~10g。生用清化痰热,姜汁炙用止呕。
【古籍摘要】
1.《名医别录》:“治呕口宛,温气寒热,吐血,崩中,溢筋。”
2.《医学入门》:“治虚烦不眠,伤寒劳复,阴筋肿缩腹痛,妊娠因惊心痛,小儿痫口噤,体热。”
3.《本草汇言》:“竹茹,清热化痰,下气止呃之药也。如前古治肺热热甚,咳逆上气,呕哕寒热及血溢崩中诸证。此药甘寒而降,善除阳明一切火热痰气为疾,用之立安,如诸病非因胃热者勿用。”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cAMP磷酸二酯酶抑制物2,5-二甲氧基-对-苯醌,p-羟基苯甲醛,丁香酚等。
  2.药理作用:竹茹粉体外对白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3.临床研究:竹茹、生姜、茯苓、乌梅,水煎服。治疗妊娠恶阻10余例,疗效颇佳。(湖南医药杂志,1984,1:60);竹茹粉直接洒在溃疡面上,厚约2~3mm,略大于疮面,也可加盖消毒纱布。治疗皮肤溃疡百余例,一般2~5天即愈。(新医药学杂志,1978,6:32)
竹沥Zhu li
                《名医别录》
来源同竹茹。系新鲜的淡竹和青杆竹等竹杆经火烤灼而流出的淡黄色澄清液汁。
【性能】甘,寒。归心、肺、肝经。
【功效】清热豁痰,定惊利窍。
【应用】
1.痰热咳喘。本品性寒滑利,祛痰力强。治痰热咳喘,痰稠难咯,顽痰胶结者最宜。常配半夏、黄芩等,如竹沥达痰丸(《沈氏尊生书》)。
2.中风痰迷,惊痫癫狂。本品入心肝经,善涤痰泄热而开窍定惊。治中风口噤,《千金方》以本品配姜汁饮之;治小儿惊风,常配胆南星、牛黄等药用。
【用法用量】内服 30~50g,冲服。本品不能久藏,但可熬膏瓶贮,称竹沥膏;近年用安瓿瓶密封装置,可以久藏。
【使用注意】本品性寒滑,对寒痰及便溏者忌用。
【古籍摘要】
1.《名医别录》:“治暴中风风痹,胸中大热。止烦闷,消渴,劳复。”
2.《本草衍义》:“竹沥行痰,通达上下百骸毛窍诸处,如痰在巅顶可降,痰在胸膈可开,皮在四肢可散,痰在脏腑经络可利。痰在皮里膜外可行。又如癫痫狂乱,风热发痉者可定;痰厥失音,人事昏迷者可省,为痰家之圣剂也。”
3.《本草纲目》:“竹沥性寒而滑,大抵因风火燥热而有痰者宜之;若寒湿胃虚肠滑之人服之,则反伤肠胃。”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有十余种氨基酸,葡萄糖、果糖、蔗糖、以及愈创木酚、甲酚、苯酚、甲酸、乙酸、苯甲酸、水杨酸等。
  2.药理研究:竹沥具有明显的镇咳、祛痰作用。但无平喘解热作用,其止咳的主要成分为氨基酸。有增加尿中氯化物的作用,还用增高血糖的作用。
3.临床研究:以金果饮、复方鲜竹沥联合中成药剂超声雾化治疗慢性咽炎患者,与传统的西药组(庆大霉素加地塞米松)进行对照,结果中成药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西药组(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0,3:14);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胃管注入鲜竹沥,用治重症乙型脑炎,疗效满意(中西医结合杂志,1984,2:114);竹沥油涂搽患处,治疗体癣,获良效(四川中医,1992,5:封三);鲜竹沥口服,又可治疗氯氮平引起的流涎(河南中医,1989,3:25)。
天竺黄 Tian zhu huang
               《蜀本草》
为禾本科植物青皮竹Bambusa textilis McClure或华思劳竹Schizostachyum chinense Rendle等杆内分泌液干燥后的块状物。主产于云南、广东、广四等地。秋冬二季采收。砍破竹杆,取出生用。
【性能】甘,寒。归心、肝经。
【功效】清热化痰,清心定惊。
  【应用】
  1.小儿惊风,中风癫痫,热病神昏。本品清化热痰,清心定惊之功与竹沥相似而无寒滑之弊。治小儿痰热惊风,常配麝香、胆南星、辰砂等,如抱龙丸(《小儿药证直诀》);治中风痰壅、痰热癫痫等,常配黄连、菖蒲、郁金等;治热病神昏谵语,可配牛黄、连翘、竹叶卷心等。
2.痰热咳喘。用本品以清热化痰,常配瓜蒌、贝母、桑白皮等药用。
  【用法用量】煎服,3~6g;研粉冲服,每次0.6~1g。
  【鉴别用药】竹茹、竹沥、天竺黄均来源于竹,性寒,均可清热化痰,治痰热咳喘,竹沥、天竺黄又可定惊,用治热病或痰热而致的惊风,癫痫,中风昏迷,喉间痰鸣。天竺黄定惊之力尤胜,多用于小儿惊风,热病神昏;竹沥性寒滑利,清热涤痰力强,大人惊痫中风,肺热顽痰胶结难咯者多用;竹茹长于清心除烦,多用治痰热扰心的心烦,失眠。
【古籍摘要】
1.《开宝本草》:“治小儿惊风天吊,镇心明目,去诸风热。疗金疮。止血,滋养五脏。”
  2.《本草汇言》:“竹黄性缓,清空解热,而更有定惊安神之妙,故前古治个儿惊风天吊,夜啼不眠,客忤痢疟及伤风痰闭,发热气促,入抱龙丸,治婴科惊痰要剂。加大人中风,失音不语,入风痰药中,亦屡见奏效。”
  3.《本草正》:“善开风痰,降热痰。治痰滞胸膈,烦闷,癫痫。清心火,镇心气,醒脾疏肝。明眼目,安惊悸。疗小儿风痰急惊客忤。亦治金疮,并内热药毒。”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甘露醇、硬脂酸、竹红菌甲素、竹红菌乙素,还含头孢素和硬脂酸乙酯及氢氧化押,硅质等。
  2.药理作用:竹红菌乙素具有明显的镇痛抗炎作用,提高痛阀强度要优于消炎痛。竹红菌甲素对革兰氏阳性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对培养的人癌细胞和小鼠移植性实体肿瘤有显著的光动力治疗作用。
  3.临床研究:以天竺黄为主要成分的竹黄颗粒口服,治疗银屑病有明显疗效(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1,1:47);从竹红菌中分离的竹红菌甲素制成软膏涂于患处,在光照下,治疗妇女外阴白色病变和肥厚性瘢痕有确效(中华妇产科杂志,1984,1:29);另有报道将竹红菌甲素及乙素混合物制成喷雾剂,局部喷雾治疗烧烫伤,对浅Ⅱ度烧伤创面早期应用具有成膜性快,透气性好,创面愈合快的优点(中草药,1999,6:77)。
  
前胡Qian hu
              《雷公炮炙论》
为伞形科植物白花前胡Peucedanum praeruptorum Dunn或紫花前胡P.decursivum Maxim.的根。前者主产于浙江、河南、湖南、四川等地;后者主产于江西、安徽、湖南、浙江等地。秋冬季或早春茎叶枯萎或未抽花茎时采挖,除去须根及泥土,晒干,切片生用或蜜炙用。
  【性能】苦、辛,微寒。归肺经。
【功效】降气化痰,疏散风热。
【应用】
1. 痰热咳喘。本品辛散苦降,性寒清热,宜于痰热壅肺,肺失宣降之咳喘胸满,咯痰黄稠量多,常配杏仁、桑白皮、贝母等药,如前胡散(《圣惠方》);因本品寒性不大,亦可用于湿痰、寒痰证,常与白前相须为用。
2. 风热咳嗽。本品味辛性微寒,又能疏散风热,宣发肺气,化痰止咳。治外感风热,身热头痛,咳嗽痰多,常配桑叶、牛蒡子、桔梗等同用;配辛温发散,宣肺之品如荆芥、紫苏等同用,也可治风寒咳嗽,如杏苏散(《温病条辨》)。
【用法用量】煎服,6~10g;或入丸、散。
【鉴别用药】白前与前胡,均能降气化痰,治疗肺气上逆,咳喘痰多,常相须为用。但白前性温,祛痰作用较强,多用于内伤寒痰咳喘;前胡性偏寒,兼能疏散风热,尤多用于外感风热或痰热咳喘。
【古籍摘要】
1.《名医别录》:“主疗痰满,胸胁中痞,心腹结气,风头痛,去痰实,下气。治伤寒寒热,推陈致新,明目益精。”
2.《本草纲目》:“清肺热,化痰热,散风邪。”
3.《药义明辨》:“其功先在散结,结散则气下,而痰亦降,所以为痰气要药”
【现代研究】
  1.白花前胡含挥发油及白花前胡内酯甲、乙、丙、丁;紫花前胡含挥发油,前胡苷、前胡素、伞形花内酯等。
  2.药理作用:紫花前胡有较好的祛痰作用,作用时间长,其效力与桔梗相当;甲醇总提取物能抑制炎症初期血管通透性,对溃疡有明显抑制作用,还有解痉作用;能延长巴比妥钠的睡眠时间,有镇静作用。白花前胡提取粗精和正丁醇提取物能增加冠脉血流量,但不影响心率及心肌收缩力;伞形花内酯能抑制鼻咽癌KB细胞的生长。
  3.临床研究:前胡粉口服治疗菌痢,效果显著,对慢性肠炎也有较好疗效(浙江中医杂志,1981,8:358);麻黄、前胡2味,煎汁,稍加白糖频服,治疗小儿腹泻138例,药后临床症状消失126例,占91.3%(浙江中医杂志,1988,9:403);白花前胡,水煎服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继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对血流动力学、血气及其它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994,2:122)。
  
              桔梗 Jie geng
                《神农本草经》
为桔梗科植物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s (Jacq.) A. DC.的根。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以东北、华北地区产量较大,华东地区质量较优。秋季采挖,除去须根,刮去外皮,放清水中浸2~3小时,切片,晒干生用或炒用。
【性能】苦、辛,平。归肺经。
【功效】宣肺,祛痰,利咽,排脓。
【应用】
1.咳嗽痰多,胸闷不畅。本品辛散苦泄,宣开肺气,祛痰,无论寒热皆可应用。风寒者,配紫苏、杏仁,如杏苏散(《温病条辨》);风热者,配桑叶、菊花、杏仁,如桑菊饮(《温病条辨》);若治痰滞胸痞,常配枳壳用。
2.咽喉肿痛,失音。本品能宣肺泄邪以利咽开音。凡外邪犯肺,咽痛失音者,常配甘草、牛蒡子等用,如桔梗汤(《金匮要略》)及加味甘桔汤(《医学心悟》)。治咽喉肿痛,热毒盛者,可配射干、马勃、板蓝根等以清热解毒利咽。
3.肺痈吐脓。本品性散上行,能利肺气以排壅肺之脓痰。治肺痈咳嗽胸痛。咯痰腥臭者,可配甘草用之,如桔梗汤(《金匮要略》);临床上可再配鱼腥草、冬瓜仁等以加强清肺排脓之效。
此外,本品又可宣开肺气而通二便,用治癃闭、便秘。
【用法用量】煎服,3~lOg;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本品性升散,凡气机上逆,呕吐、呛咳、眩晕、阴虚火旺咳血等不宜用,胃、十二指肠溃疡者慎服。用量过大易致恶心呕吐。
【古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胸胁痛如刀刺,腹满肠鸣幽幽,惊恐悸气。”
2.《珍珠囊药性赋》:“其用有四:止咽痛,兼除鼻塞;利膈气,仍治肺痈;一为诸药之舟楫;一为肺部之引经”。
3.《本草蒙筌》:“开胸膈,除上气壅,清头目,散表寒邪,驱胁下刺痛,通鼻中窒塞,咽喉肿痛急觅,逐肺热,住咳,下痰,治肺痈排脓,养血,仍消恚怒,尤却怔忡。”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多种皂苷,主要为桔梗皂苷,多种混合皂苷经完全水解所产生的皂苷元有桔梗皂苷元,远志酸、以及少量的桔梗酸。另外还含菊糖、植物甾醇等。
  2.药理作用:所含的桔梗皂苷对口腔、咽喉部位、胃粘膜的直接刺激,反射性地增加支气管粘膜分泌亢进从而使痰液稀释,易于排出;桔梗有镇咳作用,有增强抗炎和免疫作用,其抗炎强度与阿斯匹林相似;水提物能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强中性白细胞的杀菌力,提高溶菌酶活性;对应激性溃疡有预防作用。桔梗粗皂苷有镇静、镇痛、解热作用,又能降血糖、降胆固醇,松弛平滑肌。桔梗皂苷有很强的溶血作用,但口服能在消化道中分解破坏而失去溶血作用。
  3.临床研究:桔梗除用治呼吸系统疾病外,近年来还常治其它系统病变,苍术桔梗汤(苍、白术、桔梗等)治疗小儿病毒性与消化不良性肠炎,取得满意疗效(四川中医,1999,2:42);大黄桔梗组成大黄桔梗汤,开水泡服,治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排尿困难者68例,只有4例无效(中国行为医学科学杂志,2001,1:50);取桔梗、当归、川芎饮片煎煮,制成油/水乳剂,擦面部皮疹处,治疗黄褐斑有确效(医药学报,1992,6:35)
  4.不良反应:服后能刺激胃粘膜,剂量过大,可引起轻度恶心,甚至呕吐。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慎用,剂量也不宜过大,本品有较强的溶血作用,故只宜口服,不能注射。口服后桔梗皂苷在消化道被水解而破坏,即无溶血作用。
  
             胖大海 Pang da hai
                 《本草纲目拾遗》
为梧桐科植物胖大海stereulia lychnophora Hance的成熟种子。主产于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印度等国。4~6月果实成熟开裂时,采收种子,晒干。
【性能】甘,寒。归肺、大肠经。
【功效】清肺化痰,利咽开音,润肠通便。
【应用】
1.用于肺热声哑,咽喉疼痛,咳嗽等。本品甘寒质轻能清宣肺气,化痰利咽开音。常单味泡服,亦可配桔梗、甘草等同用。
2,用于燥热便秘,头痛目赤。本品能润肠通便,清泄火热,可单味泡服,或配清热泻下药以增强药效。
【用法用量】2~4枚,沸水泡服或煎服。
【古籍摘要】
1.《本草纲目拾遗》:“治火闭痘,服之立起,并治一切热证劳伤,吐衄下血,消毒去暑,时行赤眼,风火牙疼……干咳无痰,骨蒸内热,三焦火证,诸疮皆效。”
2.《本草正义》:“善于开宣肺气,并能通泄皮毛,风邪外闭,不问为寒为热,并皆主之。抑能开音治瘖,爽嗽豁痰。”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种子外层含胖大海素,果皮含半乳糖、戊糖(主要是阿拉伯糖)。
  2.药理作用:胖大海素对血管平滑肌有收缩作用;能改善粘膜炎症。减轻痉挛性疼痛。水浸液具有促进肠蠕动,有缓泻作用,以种仁作用最强。种仁溶液(去脂干粉制成),对猫有降压作用。
  3.临床研究:胖大海加冰搪或白糖、红糖。开水泡服,治腹泻各种腹泻病例总有效率达100%,治愈率达78%(中医药研究,1994,5:12);胖大海,泡胀去核搅烂,睡前外敷双眼,纱布固定,治疗红眼病30例,全部于3日内治愈(中医外治杂志,1995,5:16)。
  
             海藻 Hai zao
               《神农本草经》
  为马尾藻科植物海蒿子Sargassum pallidum(Turn.) C. Ag.或羊栖菜S.fusiforme.(Harv.)Setch.的藻体。前者习称“大叶海藻”,后者习称“小叶海藻”。主产于辽宁、山东、福建、浙江、广东等沿海地区。夏,秋二季采捞,除去杂质,淡水洗净,切段晒干用。
【性能】咸,寒。归肝、肾经。
【功效】消痰软坚,利水消肿。
【应用】
1.瘿瘤、瘰疬、睾丸肿痛。本品咸能软坚,消痰散结。治瘿瘤,常配昆布、贝母等药用,如海藻玉壶汤(《外科正宗》);治瘰疬,常与夏枯草、玄参、连翘等同用,如内消瘰疬丸(《疡医大全》);治睾丸肿胀疼痛,配橘核、昆布、川楝子等,如橘核丸(《济生方》)。
2.痰饮水肿。本品有利水消肿之功,但单用力薄,多与茯苓、猪苓、泽泻等利湿药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10~15g。
【使用注意】传统认为反甘草。但临床也每有配伍同用者。
【古籍摘要】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