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三国三十六计

_6 门冀华 (现代)
十五.激将法——诸葛亮计激周瑜
  此计谋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诸葛亮舌战群儒 鲁子敬力排众议”和第四十四回“孔明用智激周瑜 孙权决计破曹操”。
  诸葛亮奉刘备之命到达江东劝说孙权共同抗曹,鲁肃带他前去会见孙权。诸葛亮见孙权碧眼紫髯,一表人材,自知难以用言语说动,便打定主意要用言语激他。寒喧之后,孙权问道:“曹兵共有多少?”诸葛亮答:“马步水军,共100余万。”孙权不信。诸葛亮说:“曹操在兖州时,就有青州军20万;平定河北,又得五六十万;在中原招新兵三四十万,现在又得荆州兵二三十万:如此算来,曹兵不下150万。我只说100万,原因是怕惊吓了江东之士。”鲁肃听后大惊失色,一个劲向诸葛亮使眼色,诸葛亮却装看不见。孙权又问:“曹操部下战将,能有多少?”诸葛亮说:“足智多谋之士,能征惯战之将,不下一二千人!”孙权道:“曹操有吞并江东的意图,战与不战,请先生为我下决心。”诸葛亮说:“曹操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又新破荆州,威震天下,现在即使有英雄豪杰要与他抗衡,也没有用武之地,所以刘豫州才逃到这里。希望将军您量力而行:如果能以吴、越之众与他抗衡,就不如早一点与其绝交;如果不能,为什么不依众谋士的主张,向他投降呢?”
  孙权道:“就如您所说的,那么刘豫州为什么不投降曹操呢?”诸葛亮说:“当年的田横,不过是齐国的一名壮士罢了,尚能笃守节义,不受侮辱,更何况身为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的刘豫州。事业不成,这是天意,又岂能屈处人下?”孙权听了,不禁勃然大怒,退入后堂。众人都笑诸葛亮不会说话,一哄而散。鲁肃则一个劲埋怨诸葛亮,批评他藐视孙权。诸葛亮笑道:“我自有破曹良策,你不问我,我岂能说?”鲁肃听罢,赶紧跑到后堂告诉孙权。孙权回嗔作喜,又出来与诸葛亮相见,并设酒宴款待。经请葛亮一番实事求是地分析,孙权果然进一步坚定了抗曹决心。
  周瑜系江东主战派的核心。但是,他在与诸葛亮相见时,却故意反说宜降不宜战。鲁肃不知是诈,与周瑜当面争辩起来。诸葛亮装作主张投降的样子,然后说:“我有一计,既不必牵羊担酒,纳土献印,也不必亲自渡江;只要派一名使者,送两个人到江北给曹操,百万大军就会卷旗卸甲而退。”周瑜问道:“用哪两个人?”诸葛亮说:“我在隆中时,就听说曹操在漳河新建了一座十分壮丽的楼台,称之为‘铜雀台’,并且广选天下美女置于其中。曹操原本就是个好色之徒,他很早就听说江东乔公有两个女儿,长曰大乔,次曰小乔,都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曹操曾经发誓说:‘我一愿扫平四海,以成帝业;一愿得江东二乔,置之于铜雀台,以乐晚年。如此,虽死也没有什么可恨的了。’可见,他率百万雄兵,虎视江南,其实不过是为得到这两个女子。将军何不去找那乔公,用千金买下这两个女子,派人送给曹操。曹操得到她们之后,心满意足,必然班师回朝。”周瑜道:“曹操想得到二乔,有什么证验没有?”诸葛亮说:“曹操的小儿子曹植,下笔成文。曹操曾经命他写了一篇《铜雀台赋》。赋中的意思,单道他家合为天子,誓娶二乔。”周瑜道:“先生还能记得这篇赋吗?”诸葛亮说:“我爱其文采华美,曾经把它背了下来。”说完,当即将《铜雀台赋》背诵了一遍。其中“揽‘二乔’于东南今,乐朝夕与之共”一语,果然是想要得到江东二乔的意思。周瑜听罢大怒,站起来指着北方大骂道:“老贼欺人太甚!”诸葛亮连忙劝阻说:“当年汉朝皇帝曾以公主和亲,今天为了退敌,这民间的两个女子有什么可惜的呢?”周瑜道:“先生有所不知,大乔是孙伯符(即孙策,孙权之兄,其时已死)之妇,小乔乃周瑜之妻。”诸葛亮佯装惶恐道:“我确实是不知此事,矢口乱说,死罪死罪!”周瑜道:“我与老贼誓不两立,希望先生助我一臂之力。”于是,二人遂订下联合抗击曹军的大计。
  [评析]
  激将法是人们熟悉的计谋形式,既可用于己,也可用于友,还可用于敌。激将法用于己的时候,目的在于调动己方将士的杀敌激情。激将法用于盟友时,多半是由于盟友共同抗故的决心不够坚定。诸葛亮对东吴用的便是此计。激将法用于敌人时,目的在于激怒敌人,使之丧失理智,做出错误的举措,以己方以可乘之机。激将法也就是古代兵书上所说的“激气”、“励气”之法和“怒而挠之”的战法。前者是对己和对友,后者则是对敌。
  激将法之例说——度尚去财激众打胜仗
  汉桓帝时,天下战乱,烽火纷起。荆州一带,更是不得安宁,今天这帮人马杀来,明天那帮人马退去,只搅得天昏地暗,民不聊生。
  荆州刺史度尚,为了保卫家园,招募本地乡勇,组成州兵,巡逻守卫。这年,又杀来一支队伍,沿途抢掠,个个都怀揣金银财宝。度尚带乡兵杀去,连连获胜。但乡勇们是些刚入伍之入,纪律不甚严明,杀死敌兵,便把敌兵抢来的财货据为己有。这样,几次胜仗下来,敌人杀死了不少,乡兵们的口袋也鼓胀起来。大凡人一旦有了钱,便不想再卖命了,所以打起仗来,也失去了往日的威风。
  怎么办呢?俗话说,法不治众,乡兵们个个如此,你也不能把他们人人治罪呀!怎样才能调动起乡兵们的积极性呢?度尚左思右想,乡兵们是因钱财才失去斗志的,若他们没了钱财,便会重生斗志。想到这里,度尚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第二天,他宣布放假一天,但不许回家,而让将士们外出游猎,获野味以充口粮。将士们听后十分高兴,都相约结伴倾巢而出。眼见得众将去远了,度尚让手下亲信放起火来。一时间,大火连天,将自己的军营烧了个精光,将士们掠获的钱财也都化为灰烬,只有兵器因带出打猎,所以损失不多。
  乡勇回营,面对着一片灰烬跺脚痛骂,心疼万分。度尚出来说:“敌人乘我空营,来烧我营房,使大家损失尽了财物。可恨不可恨?”“可恨!”大家发自内心地喊了一声。度尚又说:“金银财宝,绫罗绸缎,敌人那里有的是。弟兄们想要,咱们可以去夺。”大家“嗷”地一声转身就奔敌营杀去,个个以一当十,把敌军杀得人仰马翻,逃遁百余里外,财物辎重,尽为荆州乡兵所得。自此敌人知荆州兵厉害,再也不敢轻易来进犯了。
  度尚所用激将之法,在今天看来不怎么光明、高尚,但当时面对缺乏教育与训练的乡兵,却不失为提高他们作战积极性的一种权宜之计。
  激将法之例说——金太祖哀激将士
  公元12世纪,金人在东北一带兴盛起来。1115年,金太祖完颜率兵攻占了辽国后方黄龙府(今吉林农安),辽天祚帝耶律延禧闻听大惊,忙从对宋前线回到后方,调集了70万大军向金兵压过去。金人势单力薄,形势十分危急。
  金太祖闻听,急忙召集部将商量对策。由于力量对比悬殊,众将觉得压力很大,取胜把握不大,都面露难色。太祖见此,为了扭转气氛,激励士气,运用起“哀兵”之谋。他抽出腰中短剑,在自己的脸上乱比划一气,仰望天空,痛哭流涕,说:“我们不堪忍受辽人压榨欺侮,所以起兵造反,谋图建立基业,自立一国,使我族人变奴隶为主人。哪知此举却惹得辽人倾全力来对付我们。情势如此危急,生路只有两条,一条是动员全族人,同心合力,携手作战,死拼出一条出路,或许可转败为胜;一条是众人杀了我全家老小,把造反罪名推到我身上,然后去乞求辽人开恩,或许可转祸为福。何去何从,请大家定夺。”各部首领见完颜血泪纵横,悲愤交集,也动了感情,心想:起兵反辽,是大家的主意,怎能让他一人顶罪?再说,即使杀了完颜去乞求,也未必能得到辽人的原谅,同样落个可悲的下场,倒不如拼全力搏一次,或许可求一条生路。于是大家齐声说:“我们起兵,为的是我族的独立,大家都是自愿的。事已至此,只有决一死战。我们愿听从您的指挥,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金太祖一看自己的“哀兵术”起了作用,十分高兴,与众部首领商量了作战部署。大家一心对敌,奋力拼杀,终于以少胜多,击败了辽军,为日后金灭辽打下了基础。
  激将法之例说——泰王智斩缅王储
  古代中印半岛盛行象战。1569年,泰国阿瑜陀亚王朝被缅甸灭亡。1584年,泰王子纳黎萱在肯城自立为王。缅王闻讯,于1592年派王储帕玛哈马拔拉率兵讨伐。纳黎营与其弟帕埃夏托萨录在素攀府领兵迎战。当缅军刚进入泰军埋伏圈时,伏兵四起,缅军阵乱。这时发生了意外情况。泰王兄弟所骑的象春情勃发,见敌象四处奔逃,立即追赶,尘土蔽日。待尘土落定,泰王发现已陷入敌阵,只见缅王储骑象率众立于树荫之下。泰王思寻脱身之计,当即以言相激说:“皇兄!为何呆立在树下,敢来与我决一雌雄吗?良机莫失!”当时,缅王储若是一声令下,将士蜂拥而上,泰王兄弟必被杀或被俘,因为泰王周围只有数名随从。然而,缅王储也非闻鸣镝而战慄之辈,如不应战,有失王威。泰王话音一落,缅王储就催动坐象向泰王坐象撞去,撞得泰王坐象横向缅王储,王储乘势举刀砍去。泰王俯首闪过,被砍破了帽盔。此时,泰王坐象回过身来反撞缅王之坐象,也使其象横向泰王。泰王举刀猛砍,正中缅王储的右肩,王储当即死于象颈。缅军见将帅已死,无心再战,退兵而回,此后150年不敢染指泰国。
  古来战事,激将法为军事谋略之一。激将法即是以气激敌,使敌失去常态,忘却力量强弱对比,一味意气用事,变胜数为失败。泰王若不知用计,也只是匹夫之勇,命毙顷刻。
  激将法之例说——施毒计英人激怒荷兰人
  17世纪中叶,英国正向海上霸主的宝座奋力攀登,眼看成功在望,谁知又出现了一个新的对手——荷兰。这时的荷兰正处于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它拥有16000多艘商船,航行的轨迹遍布世界各地,有“海上马车夫”之称。两强相遇,必有纷争。大英帝国绝对不能容忍荷兰人对财富的聚敛和对英国霸权的威胁。为了牢固地树立起自己的霸主地位,夺取荷兰人的商业利益,英国人寄希望于武力,准备与荷兰人进行一场生死较量。但是,由于荷兰从事的大都是正当的海上运输和贸易,很少有侵犯英国利益的行为,英国一时找不到发动战争的借口。
  英国议会精心策划,终于想出一条激怒荷兰人的狠毒之计。1651年10月9日,英国议会悍然颁布了《航海条例》,规定:凡英国的进口产品只准英国船只或原生产国船只运送,出口产品只准英国船只运送。这一条例的颁布,对于作为“海上马车夫”的荷兰人来说,无疑是致命的一刀,它旨在排挤荷兰在国际贸易中的中介作用,实际上是剥夺了荷兰人经营海上转运的一切权利。荷兰人无论如何也不会承认这个条例,于是,双方剑拔弩张,战争迫在眉睫。这正是英国政府希望出现的局面。由于英国方面对战争蓄谋已久,因此有较充分的准备,而荷兰人是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猝然受刺激才应战的,所以形势对于双方的利弊十分明显。1652一1653年,英荷进行了第一次战争,结果英国获胜,荷兰被迫缔结和约,承认了《航海条例》。以后又爆发了两次英荷战争,都以荷兰的失败而告终。从此,荷兰丧失了海上贸易的主宰地位,英国确立了海上优势。
  激将法之例说——拿破仑妙语激将
  拿破仑不但用兵如神,还挺机智幽默、擅长辞令。
  一次,欧洲反法同盟军向法国本土疯狂进攻。这是一场激烈的防御战,担任防御任务的是拿破仑手下两个屡建奇功的团队。哪知,因士气低落,这两个团队溃不成军,痛失阵地。这群散乱的逃兵,个个像瘟鸡似的抬不起头来。
  拿破仑不言不语,背着双手审视他们好大一会儿。他终于叫来传令兵:“集合!将这两个团队的士兵统统集合!”
  垂头丧气的士兵们惴惴不安,小心翼翼地观察拿破仑的一举一动。
  拿破仑双手交叉抱于胸前,在他们面前转来转去,皮靴叩打地面的声音越来越响,震得残兵败将们心惊肉跳。拿破仑的脸色越来越阴沉,他终于悲伤、愤怒地斥责:“你们不应该军心动摇!你们不应该随随便便丢掉自己的阵地!你们知道,要夺回那阵地要流多少血!”
  那群士兵惭愧地低下头,拿破仑又命令身边的参谋长:“参谋长阁下,请你在这两个团的军旗上写一句不吉利的话:他们不再属意大利方面军了。”
  这下,全场哗然。士兵们羞愧难当,甚至有人跪下了,场上响起一片哭声:“统帅,给我们一次机会吧。我们要立功赎罪,我们要雪耻!”
  拿破仑神采飞扬,振臂高呼:“对!早该这样了。这,才是好士兵;这,才像拿破仑手下的勇士;这,才是战无不胜的英雄!”
  以后恶战一场接一场。这两团士兵异常骁勇,重创敌军,建立了功勋。
  终于有一天,这两个团主动聚合起来,激动地向拿破仑齐声高喊:“统帅,我们把一切污点从团旗上洗刷干净了吗?”
  拿破仑似乎被这群情激昂的场面陶醉了,他激动得不能自己,竟举起了双臂一呼:“嗯!嗯!不但洗刷净了污点,还为法兰西争了荣誉。勇士们,法国人民永远记住你们!”
  “嗬!嗬!嗬!”士兵们的欢叫声响遏行云。
  激将法之例说——奇特的审讯方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海军击沉了一艘德国潜艇,并捕获了德军军官汉斯·克鲁普中尉。
  这艘德国潜艇是最新式的潜艇,它装备了最新研制成功的感音鱼雷,这种感音鱼雷能够根据敌方舰船螺旋浆发出的声音跟踪追击,从而将敌船击沉。由于这种新式武器的产生,使德国的潜艇战术更加猖獗,盟军为之大伤脑筋。
  美军为了获取资料,好不容易击沉了一艘德军的新式潜艇,但感音鱼雷随着整个潜艇葬于海底无法揭秘,所幸的是捕获了艇上的一名海军军官汉斯中尉。汉斯是参加感音鱼雷研制工作的,并且亲自操纵过这种新式武器,要揭开感音鱼雷的秘密,必须从汉斯中尉口中获得。
  负责审讯汉斯的是美国海军军官泰勒上尉。他深知汉斯是个性格倔强的纳粹党人,所以以交朋友的方式同他接触,这一办法果然有效,使汉斯对泰勒有了好感。
  一个周末的夜晚,泰勒邀请汉斯到家中下棋,两人谈得非常投机。
  在谈话中,汉斯突然考虑到自己被俘的身份,问道:“你为什么不审问我?”
  泰勒不屑一顾地说:“你只是一个普通的军官,有什么好问的。”
  汉斯有些被激怒了:“我是一个经过专门训练的优秀的鱼雷军官。”
  泰勒的态度也显得有些狂妄:“你们德国的海军在世界上根本排不上号,还谈什么鱼雷!”
  汉斯则更加激动了:“你太瞧不起人了,我们不仅有鱼雷,还有比你们先进得多的感音鱼雷。”
  “哈——”泰勒一阵大笑,“你是在说神话吧,世界居然还有感音鱼雷这个东西,没听说过,你别吹牛了。”
  “真是少见多怪。”汉斯也控制不住了,他就手画了一张感音鱼雷的草图,并详细指明了这种新式武器的奥秘所在。
  这一晚,两人尽情而散,泰勒获得了感音鱼雷的资料。美军根据这个资料很快找到了对付的办法,并且用于实践之中,从而抑止了德国这种新式武器的威力。
  激将法之例说——史密斯物色监狱长
  艾尔·史密斯曾任纽约州州长。当时,纽约州的星星监狱十分难管理。监狱里经常发生斗殴、骚乱等一些不愉快的事,几任监狱长都辞职或被撤职。史密斯想找一位能干的人来管理这所监狱。这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因为,没有人愿意干这种苦差事。
  经过了解,史密斯召来了一位叫刘易斯的人。此人性格刚毅,意志坚强,身材高大,体格强壮,看来只有他能镇得住监狱里的这帮犯人。
  “让您当星星监狱的监狱长,您看怎样?”刘易斯来到后史密斯问道。
  刘易斯知道,这个监狱十分乱。有的狱长死在任上。有的才干了三个星期就辞职了。但是这是一个全国闻名的大监狱,做这一监狱的狱长是关系到一个人功名的问题。
  刘易斯感到太突然,有点不知所措。史密斯发现他犹豫不决,于是微笑着说:“年轻人,看出来,你有点伯了。对您的畏惧心理我不加责怪。因为那是一个困难的位置,充满了艰险。那里需要一个意志坚强的男子汉。”
  如果不接受,无异于承认自己是一个胆小鬼。于是刘易斯决定留下来。他后来成了星星监狱历史上最有名气的狱长。有关他的电影剧本就有几十个。
  在这里,史密斯州长运用了激将法。激将法是一种运用很广的智谋,它可以激发人的最大潜力。
  激将法之例说——女孩子的激将法
  美国某女性杂志,曾经刊载这样对男性操纵法:“要同时拥有几个男友,并且巧妙地操纵他们,就要在对方邀约三次中只赴约一次。”
  从这篇文章可以看出,美国年轻女孩的想法实在可怕,这恐怕是大多数中国女孩做不到的。不过,这种邀约三次才答应一次赴约的方法,的确是迷惑男性的有效技巧。
  每次都答应赴约,就有让男方提早产生厌倦感的危险。若是每次都拒绝,对方就会死了心,转而追求其它的女性。
  男方如果邀了三次能获女方的一次许诺,他就会产生“或许她还会答应跟我约会”的期待,因而可能继续关心这个女孩。
  这种使男人晕头转向的操纵技巧,在现实中能够哄男人到什么时候,实在难以保证,但是,这种要领至少合乎心理学所谓的“间歇强化的原则”。这个原则就是:
  “在间歇性报酬中得到的反应,即使报酬完全中止,该项反应仍有持续下去的强烈倾向。”
摘自《三国智谋应用500例》
张正忠 陈蕾 主编
十六.反间计——周瑜假书赚蒋干
  这个智谋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三江口曹操折兵 群英会蒋干中计”。
  周瑜是江东孙氏集团中一个足智多谋的将领。他用反间之计,一举除掉了曹操手下两个得力的水军将领。
  原来,曹军士兵,多系北方人,不习水战。曹操在占领荆州之后,便用降将蔡瑁和张允为都督,训练水军,为扫平江东做准备。蔡、张二人,久居荆州,深得水战之妙。由他们训练水军,对江东显然是一种潜在的威胁,周瑜深为忧虑。一天,周瑜正在帐中议事,有人通报故人蒋干来访。周瑜对众将作了一番部署,遂整衣出迎。
  这蒋干,字子翼,与周瑜自幼同窗,交情颇厚,现为曹操帐下幕宾。这次,他是主动请命前来江东的,目的是要说动周瑜投降。对此,周瑜自然心中有数。所以,他一见面就把蒋干的嘴“封”了起来:他命大将太史慈监酒,声称“今天是老同学相见,但叙朋友之情,不言军旅之事,有言之者当即斩首”。然后,他又以江东精勇雄壮的士兵、堆积如山的粮草和众多的文武英杰,夸示蒋干,使得蒋干始终无法开口道出说词。欢宴之后,周瑜一定要与蒋干同榻而眠。他故作大醉之状,和衣而卧,呕吐狼藉,一会儿就鼾声如雷。那蒋干因心中有事,难以入睡,二更即起,见帐内残灯尚明,桌上堆着文书,便下床偷看,他见有蔡瑁、张允写给周瑜的一封投降书信,不禁大惊,忙将其藏到了身上。这时,周瑜在床上翻了个身,说起了梦话,道是数日之内要让蒋干看那曹操的脑袋。蒋干连忙熄灯上床。将近四更时分,只听得有人进帐唤道:“都督醒了吗?”周瑜装作梦醒的样子,故意问那人说:“床上睡的是什么人?”那人答道:“都督请子翼一同睡觉,怎么忘记了?”周瑜懊悔地说:“我平日从未醉酒,昨天喝醉了,不知可曾说过些什么?”那人道:“江北有人过来。”周瑜小声喝道:“低声!”又叫:“子翼。”蒋干装作睡着,一声不应。
  周瑜同来人悄悄走出帐外,蒋干则在帐内偷听。只听来人在外面说:“蔡、张二位都督道:‘急切中无法下手。’”后面的话因声音太小,无法听清。一会儿,周瑜回到帐内,又叫:“子翼。”蒋干不应,仍然蒙头假睡。周瑜遂脱衣就寝。蒋干暗想:这周瑜是个精细人,天亮后若不见了蔡、张二人的书信,岂肯与我干休?因此,刚到五更,即趁周瑜熟睡之机,悄悄溜出帐外,叫上随身带的小童,飞快地赶到江边下船回江北去了。
  蒋干回到江北,去见曹操。曹操问道:“子翼,事情办得怎么样?”蒋干回答说:“周瑜雅量高致,不是言词所能打动。”曹操十分不悦,道:“事情没有办成,反让人家笑话!”蒋干说:“虽然没能说动周瑜,却为丞相打听到一件重要事情。请摒退众人。”待左右之人退下,蒋干取出书信,并将听到的事情一一告诉了曹操。曹操大怒道:“这两个贼人竟敢如此大胆!”遂唤蔡瑁、张允入帐,未容二人分辩,即命武士推出斩首。这样,大战尚未开始,曹军最为得力的两个水军将领,就被周瑜以反间之计轻而易举地除掉了。
  [评析]
  反间计是用间的一种形式。《孙子兵法·用间篇》将用间分为五种类型,一为“因间”,就是利用敌方的普通人为间谍;二为“内间”,是指收买敌方的官吏作间谍;三是“反间”,是指收买、利用敌方派来的间谍,使其为己方效力、服务;四是“死间”,就是有意制造虚假情况,让我方间谍传给敌方间谍,我方间谍常会因事发而被敌人处死,故称“死间”。五是“生间”,是指在了解到敌方情况后,能够活着回来报告的间谍。“五间”中以“反间”最为巧妙和高明。方法有两种:一是收买,二是将计就计。收买就是用金钱、美女来收买敌间,使之成为双重间谍为己方服务。将计就计则是发现敌间后,并不将其逮捕,也不加以收买,而是故意制造一些假象,让敌间当成重要情报送回去,以造成敌方指挥官在判断上的失误。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稍有不慎,就会露出破绽,从而被敌人识破,以致前功尽弃。
  反间计之例说——韦孝宽施死间计除斛律光
  南北朝时,北周武帝有位大将叫韦孝宽,善于用间。不论是他派遣到北齐的间谍,还是他从北齐收买的间谍,都很尽职。北齐有位战功卓著的将军叫斛律光,号称明月,能征善战,英武可畏。韦孝宽为了除掉这个敌手,先叫参军曲严编造歌谣:“百升飞上天,明月照长安。”“高山不推自溃,槲树不扶自竖。”这里的升,原指旧时容量单位,十升等于一斗,十斗即一百升,等于一斛。歌谣中的百升,影射斛律光的斛字。北齐王姓高,歌谣中的“高山”,影射北齐王;“槲树”影射斛律光。这两句歌谣的意思是说,:斛律光将要当皇帝,北齐王就要垮台了。
  韦孝宽令间谍们把写有这些歌谣的传单,散发到北齐的京城邺(今河北临漳)。当时任北齐宰相的祖孝,恰与斛律光有矛盾。祖孝见了这些传单,又添枝加叶渲染扩大,并让小孩子在大街小巷传唱,传得满城风雨,然后将情况汇报给北齐的后主高纬。后主不辨真伪,怀疑斛律光要造反,立即下令杀了斛律光。
  反间计之例说——韦皋挑敌互疑破吐蕃
  公元778年,吐蕃兴兵10万侵扰大唐川西地区,川西守将韦皋发兵抵抗。两军对垒,互有胜负。吐蕃王见急切不能胜,便写信给云南王,让他出兵相助。
  云南王接到吐蕃王的信,左右为难,出兵援助吧,自己已向大唐王朝表示愿归附唐王朝,而今出尔反尔,得罪了大唐,恐怕给日后埋下灾祸。但不出兵援助吧,过去自己一直与吐蕃结盟,而今吐蕃有事不去相助,说不定吐蕃马上会兴师问罪,立时就有刀兵之患。正在左右为难之时,大臣中一人出主意,可效仿战国年间五围攻秦时齐国的办法,答应派兵,但驻扎观望,等待胜负有定时再作打算。云南王一听大喜,马上答应吐蕃,即刻便发兵去救助。
  吐蕃王接到云南王回信,更增长了勇气,向唐军发动更猛烈的攻击。韦皋正在全力对付吐蕃时,却听说背后云南兵正向自己接近,大吃一惊,忙从川内调兵阻挡。哪知云南兵进到泸水(今四川雅砻江下游)时,却停兵扎营,等待观望起来。
  韦皋闻报,顿时松了一口气,但又一想,危机仍没过去。云南兵在驻扎观望,等自己和吐蕃决出胜负后再作打算。若一旦自己失利,那么云南兵从背后杀过来,仍摆脱不了腹背受敌的场面。韦皋觉得要变被动局面为主动局面,必须争取云南兵倒向自己这一边。要争取云南兵倒向自己,必须设法破坏云南王与吐蕃王的关系。怎么破坏他们之间的关系呢?韦皋苦思一夜,终于有了办法。
  第二天,他写了一封给云南王的信,信上说云南王已决定归附大唐,这是明智之举,今番来兵名义上助吐蕃而实际上帮唐军夹击吐蕃,此举甚好。若一举灭了吐蕃,愿把吐蕃的牛羊马群分给云南王云云。将信用以前给云南王送信用的银匣装好,封上封印,揣在怀中,前去出战吐蕃。对阵时,佯作不支,仓促后退,从怀中掉出银信匣。吐蕃战将见有银器落地,忙拍马来抢。韦皋大叫声“那是机密”,便令手下去抢。可那银匣离吐蕃军近,早被吐蕃抢入大营。韦皋装作迫不得已退兵回营。
  吐蕃王拿到这封信一看,气得胡子直抖,马上拨出两万人马,扼住云南王来战场的要道,以防云南兵来助韦皋。云南王听说吐蕃无缘无故地派兵阻击自己,十分生气,马上下令班师回朝。韦皋解除了后顾之忧,全力对付前边的吐蕃兵,将吐蕃兵打得大败而逃。
  反间计之例说——岳飞反间除刘豫
  公元1130年,金人在大名府(河北大名南)封宋朝的投降官员刘豫做大齐皇帝。以后刘豫多次配合金人攻打宋军,成为宋军北伐的最大障碍。宋将岳飞认为,要想拒逐金兵,必须先除去刘豫。他了解到刘豫与金将粘罕狼狈为奸,金国元帅对此十分忌恨。于是就想利用敌人的矛盾来铲除刘豫。恰好宋军捉到一个金兀术派来的间谍,岳飞便故意将他装作是自己派出去的人员,责问他说:“你不是张斌吗?前些日子派你送信给刘豫,要他设法把金兀术引诱出来。不料你竞一去不复返。以后我又派人去联系。刘豫已经答应到冬天把金兀术引诱到清河(江苏淮阴东大清河口)和我共同夹击。你为什么不把信送到呢?”间谍怕岳飞杀死他,也就顺水推舟,冒认张斌,岳飞要他再给刘豫送信,信中叙述谋杀金兀术的事,封成蜡九。然后嘱咐间谍说:“我饶恕了你,这回你一定要守秘密,把信送到。”这个间谍以为既保住了性命,又窃得重要情报,好不喜欢。回到金国,马上把信献给兀术。兀术一看,勃然大怒,立即撤消了刘豫的皇帝名号,并把他充军到临潢(今内蒙古自治区西林县),宋朝一个逆敌就这样被除掉了。
  反间计之例说——胡宗宪使间胜倭寇
  嘉靖年问,江浙一带倭寇泛滥。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胡宗宪按察浙江,后因与赵文华联手,得到明世宗的重用。
  当时倭寇的主要首领徐海、陈东和麻叶在乍浦一带建立据点,四处抢掠。胡宗宪在他们之间制造矛盾、挑起他们自相残杀利用这一办法,各个击破。
  到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胡宗宪已使徐海暗地里归顺,就对徐海说:“你已经归附朝廷,现在吴湘江一带盗贼蜂起,为什么不去杀贼夺船,戴罪立功呢?”徐海果然带兵出战。而同时胡宗宪又命俞大猷把徐海的船一把火给烧了。徐海感到事情有些不妙,为了表明诚意,把他的弟弟交给胡宗宪作人质,并将他的鱼冠、坚甲、名剑及其他许多珍玩送给胡宗宪。胡宗宪也盛情招待他的弟弟,并告诉徐海说,如果你能够抓住陈东和麻叶,我包你可以得到世爵。
  不久,徐海果然把麻叶抓来献给胡宗宪。徐海一走,胡宗宪就给麻叶松绑,让他写信给陈东,让陈东进攻徐海。而胡宗宪马上又把麻叶写信的事告诉徐海,徐海一怒之下,把陈东也抓来献给胡宗宪。这时官军大举围攻徐海的老巢乍浦。
  徐海约定时间来向胡宗宪投降,胡宗宪还摸摸徐海的脑袋安慰他,让徐海率众住在河东。而陈东的部属驻在河西,然后胡宗宪迫使陈东写信给他的部下,信中说,胡宗宪已命令徐海今晚过河来抓你们,陈东部下得信后,当晚就渡河进攻徐海,徐海仓惶逃走。第二天,官兵围剿,徐海投水自尽。这样,徐海、陈东、麻叶一个一个落入胡宗宪手中。
  胡宗宪把陈东、麻叶和徐海的头献给京师,世宗非常高兴,赐胡宗宪金币,加进右都御史。第二年兼浙江巡抚。两浙倭寇也暂时平息。
  反间计之例说——皇太极离间害崇焕
  明朝大将袁崇焕死于满清皇太极之离间计,乃是自毁长城,加速了明王朝的灭亡。在明王朝危亡的紧要关头,袁崇焕戍边七勒,先后大败后金汗努尔哈赤及皇太极,取得宁远(今辽宁兴城)大捷和宁(远)锦(州)大捷,稳定了辽东防线,鼓舞了明朝军民抗击后金军的信心。后因遭阉党魏忠贤的诬陷,罢职归乡。公元1627年,朱由检(即祟祯帝)继位后,起用袁崇焕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管河北、山东的军事防务,并赐给袁崇焕一把尚方宝剑,给予他先斩后奏的大权。然而,崇祯帝是一个好大喜功、刚愎自用而又生性多疑的人。当袁祟焕于次年六月用尚方宝剑杀了私通敌国、为非作歹、不听军令的总兵毛文龙之后,崇祯皇帝就开始对袁崇焕产生了怀疑。
  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十月,后金兴兵攻明。皇太极由于畏惧袁崇焕,不敢直接进攻锦州,他避开山海关防区,绕道蒙古边地,袭取龙井关、大安口,进逼北京。袁崇焕闻警,立即挥师入关,他自率几千名骑兵,昼夜急驰,抢先赶到北京城下,并在广渠门外击败皇太极部的进攻。
  正当袁崇焕千里驰援、大战后金之际,魏忠贤余党温体仁为首的一伙奸臣,乘机重弹“议和通敌”的老调,诬陷袁崇焕“纵乱拥兵”,“引敌胁敌,将为城下之盟”。明朝廷的一伙阉党余孽则重金贿赂一些不明真相的文人墨客编写小说,绘声绘色地在京城内外大肆散布袁崇焕是“汉奸”,勾结后金反明云云。这些进一步加剧了崇祯皇帝对袁崇焕的怀疑。当袁崇焕因兵马疲劳而要求入城休息时,他断然予以拒绝。
  皇太极获知明朝廷中的上述情况后,便决定施行反间计。以达到用明朝皇帝之手杀掉袁崇焕的目的。为此,他故意引兵撤退,同时让明军降将高鸿中在囚禁两个明朝太监的屋外对看守人员说:“你知道我军为什么退兵吗?这是因为皇上和袁巡抚订了密约,看来,占领北京的大事很快就要成功了。”尔后,又故意让两名太监逃走。逃回城里的太监立即向崇祯皇帝报告。已对袁崇焕疑心重重的崇祯皇帝一听到太监的告发,更加深信不疑,马上以召见为名,把袁崇焕逮捕下狱。袁崇焕的部将祖大寿等人,为抗议朝廷逮捕主帅,自率部离京还宁远。身陷囹圄的袁崇焕时刻以国家安危的大局为重,在崇祯皇帝的恳请下,亲笔手书请祖大寿等全体官兵,要他们听从朝廷命令,团结一心,坚持抗金,决不能因为他个人生死而轻举妄动,千万不要危害抗金大业。祖大寿等全体官兵被袁崇焕的信感动得失声痛哭,当即回师入关,期望能用奋勇杀敌之举来保全他们主帅的性命。
  但是,一意孤行的崇祯皇帝在后金军撤离北京后,不顾广大明军将士的强烈呼声,竞在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八月十六日,以“谋叛”的罪名,将袁崇焕残酷地杀害了。直到清朝中期官修的《明史》问世之后,编史者从清人的历史档案中,发现了皇太极施离间计的原始记载,至此袁崇焕的冤案才真相大白。历史学家评论此事说:“崇祯帝自毁长城也”,“自崇焕死,边事益无人,明亡微决矣”。
  反间计之例说——钱藻双施间审军士
  明将钱藻在密云(今北京密云)驻守时,地方官府交来一桩案子。原来是两名驻守京城(今北京)的军士外出公干时,结伙在路上抢劫财物,被密云衙吏擒获。解到官府,那两名军士自恃是京城守军,地方上奈何不得他们,便口出狂言,目无官府。官府难以治服他们,便解到地方驻军长官钱藻处,请他代为审理此案。
  一经审问,那两名军士也不把作为地方驻军长官的钱藻放在眼里,照样刁蛮不讲理,并口出威胁之言。钱藻手下人都十分生气,吵着要揍他俩。钱藻一摆手制止了他们。钱藻明白,这两名军士的长官也是自己的上司,若这两个军士不能招供认罪,上司怪罪下来,于自己也不好。想了一想,他生出一条计来。
  他看那甲军士性情火爆,便命手下人将甲军士押出军门外数丈处,让他看着自己审讯乙军士。钱藻装出温和的样子跟乙军士闲话起来。乙军士见这长官变了态度,且问些与本案无关的问题,因此也平静下来回答。每当乙军士说一段,钱藻就在纸上写一阵子。那甲军士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
  过了一会儿,钱藻让人押走乙军士,传来甲军士,晃着手中的纸说:“看,乙军士都招供了,这事你是主谋,还不快快认罪!”甲军士一听就火了,大跳大叫着说;“胡扯!这事都是他的主意,他怎么能赖我?”钱藻笑了笑:“他说了,这事是你先出主意抢劫的。”甲军士更火了,一跳老高,叫着:“他放屁!我俩出来公干,不小心把盘缠丢了,难回京都。他说:‘人家偷咱的,咱不会抢人家的吗?咱手中有家伙,哪个不害怕!’于是领我躲在路边上,抢了那个商人。”钱藻一一记下来,又问了些细节,让甲军士画了押,押了出去。
  他又把乙军士传来,说:“甲军士都招了,主谋是你。”乙军士是个奸诈人,起初还不相信,听钱藻念出细节之后,也火了,说:“主意是我出的不假,但动手的是他。”于是把经过也讲了一遍。钱藻记下之后,也让乙军士画了押。
  这样,钱藻两边巧施离间计,让两个军士互相攀咬,终于审出了案子真情,把那两军士分别治罪,并呈报给两军士的长官。那长官看有军士供状,也就不好说什么。
  反间计之例说——林肯诘难竞争对手
  总统大选前夕,形势对林肯十分不利。其对手民主党在南方蓄奴州的票万无一失,只要争取到不多的几个北方州,就可稳操胜券。
  民主党的内定候选人是道格拉斯。如果想战胜道格拉斯,首先必须制造民主党内部的不和。于是,林肯便想出一离间计。在一次辩论时,他向道格拉斯提出了一个挑战性的问题:“在未成立州的美国领土之内,人民是否可以合法地把奴隶制驱逐至界外?”
  这是一个十分难答的问题。如果道格拉斯作肯定的回答,就会失去南部各州的支持;如果作否定的回答,又会失去北部各州的支持,包括他的本州伊利诺州在内。
  道格拉斯在他本州民主党机器的压力下,加上他本人也不愿背叛江东父老,便作了肯定的回答。结果激怒了南方民主党人。他们决定取消对道格拉斯的支持,另外组党。这样,民主党就宣告分裂,南方民主党也选出了自己的候选人。
  林肯使用离间计,使民主党内部出现内耗、分裂。他提的问题十分高明,无论道格拉斯如何回答,都肯定会失去一部分选民。
  反间计之例说——英人截取情报施间计
  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行到第三个年头,协约国和同盟国已厮杀得精疲力尽,但仍是势均力敌,尚难预料鹿死谁手。美国至此为止一直保持中立,然而他们与交战双方大做军火买卖,大发战争横财。交战双方都希望美国帮助自己打败对方,尤其英国更寄希望于美国参加协约国一方,想借这支生力军早日打败同盟国,结束大战。但是,美国人却只想坐山观虎斗,独享渔翁之利,因此迟迟不愿参战。
  1917年,一个偶然的发现使英国人轻易地实现了上述愿望。当时英国人已暗中窃取了德国人的密码,能够破译截获的德国电报。有一次,英国情报机关破译了一份著名的“齐默尔曼电报”。电报内容清楚地表明,德国不仅打算无限制地进攻所有协约国和中立国的船只,还想拉墨西哥参战,和德国站在一边。这一行动是对美国宣称的美洲大陆中立化政策的挑战,而这个政策又是迄今为止美国对外政策的基础。
  为了掩盖已破译德国外交密码一事,英国人先把这份电报和其他类似电报的详细内容告诉了美国驻伦敦大使馆的爱德华·贝尔。贝尔起先怀疑这些消息的可靠性,认为这或许是德国人搞的骗局,或许是协约国情报机构伪造的。经过英国海军情报处处长霍尔的反复解释,他才相信,并将情报报告了美国驻英国大使。美国大使佩奇博士是坚定的亲协约国分子,他对此消息十分感兴趣,因此立即敦促英国外交部把电报全文交给美国总统。电报很快就转到了美国总统威尔逊的手中,不久又被公布于众。这使美国大为轰动,公众舆论立刻转向了协约国一边。威尔逊总统就此对国会发表了讲话,他说,德国政府的阴谋“使我们终于认识到,德国政府对我们没有什么真正的友谊可言,相反却打算在他们认为合适的时候,破坏我们的和平与安全。”几天后,威尔逊总统签署了宣战文告。
  离间之术,在政治、军事、经济等领域被广泛使用。它往往是利用敌营垒内部的矛盾,使其相互猜忌,形成内耗。上述例子中,美国虽非德国的友好盟邦,但他是协约国和同盟国都极力争取的对象。他同情或参加哪一方,对战争胜负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协约国和同盟国都尽一切努力拉拢他,至少不能让他站到对方一边,这就必须利用一切手段恶化美国与自己敌手的关系。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英国人利用截获的电文,向美国人晓以利害,引起美国舆论对德国的愤恨,转而同情协约国,使美国终于站到了协约国一边。这可以说是一次成功的离间计。
  反间计之例说——德国人误中反间计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德两国曾利用潜艇在海中进行了多香角逐。为了消灭对方,保存自己,两国在用潜艇相互攻击的同时,也展开了各式各样的反潜战。德国人在这方面走在英国人的前面,他们的潜艇使用了一套反探测战术,就是每当遭到英国“潜艇探测器”的搜索时,德国潜艇就从鱼雷管里往外打出空气,造成大量的气泡,让英国人的“潜艇探测器”去跟踪气泡,而自己则乘机逃之夭夭。为了破坏德军这一反探测战术,英国海军在让科学家们研究新技术的同时,又让一位名叫塔特的双重间谍(是指将对方间谍捕获后,经过收买使之为我所用的间谍)给德国情报局发报,诡称他最近宴请了一位英国海军新式驱逐舰上的指挥官,这位指挥官酒后失言吐露真情说:我们有了对付德国反探测的新办法,这些德国笨蛋不知道他们喷出的气泡恰好帮了我们的忙!塔特把这份情报与前不久英国人偶然击沉一艘经过反探测训练的德国潜艇联系在一起,向德国情报机关作了报告。德国人信以为真,认为英国反潜技术有了新的发展,德国原来的反探测战术已经不适应了,于是放弃了这种战术。结果在以后的潜艇战中,德国人遭受了更大的损失。
  收买或利用敌方派来的间谍为我所用,叫“反间”。在通信技术和联络手段高度发达的现代战争中,反间计各种各样,丰富多彩。英国人破坏德国的反潜战术就是一个精彩的例子
  反间计之例说——古尔德设计赚威廉
  在美国内战期间,西联电报公司在美国处于垄断地位,其总经理是诡计多端的老范德比。古尔德早就看上了西联电报公司,只是老范德比不好对付,只好等待时机。老范德比死后,由其大儿子威廉·范德比继任老板。古尔德看到时机已到,想出一着妙棋。
  他先花了100万美元开了一条新电报线路,成立了太平大西洋电报公司。威廉·范德比意识到了古尔德的威胁,立即派人与他谈判。经过讨价还价,威廉以500万美元买下了太平大西洋公司。太平大西洋公司的设备及人马全都转入了西联电报公司。而且,由于知识与技术的原因,太平大西洋公司的艾克特还做上了西联的总工程师。威廉·范德比十分得意,认为不仅扩大了实力,而且还引进了一员虎将。
  过了一些时候,爱迪生发明了四重发报机,比原来的电报效率提高了一倍以上。西联公司派艾克特与爱迪生谈判。临行前,威廉叮嘱艾克特要用低于5万美元的价格收买爱迪生的专利。威廉·范德比自以为西联是一垄断公司,爱迪生别无他择,一定稳操胜券。
  然而,艾克特是古尔德预先设下的内线。他一边与爱边生谈判,一边把谈判的进展告诉古尔德。
  在谈判的第一天夜间10点,古尔德与艾克特一同乘车赶到爱迪生家,把爱迪生请上马车,然后直奔古尔德公馆而去。
  一到古尔德家,艾克特忙说:“我今天上午跟你谈判的时候,是代表西联。现在我代表的是现在成立的美联电报公司。我与古尔德先生愿意出10万美元收买您的专利,而且要请你出任本公司的总工程师,薪金好说。”爱迪生是一科学家,不懂生意经,他觉得这个条件比西联的好多了,因此就应诺下来;
  古尔德在撤走西联总工程师和掌握爱迪生这张王牌的形势下,要挟西联。威廉·范德比大呼上当,几乎气死,然而又束手无策,只好同意两家公司合并,由古尔德任总经理。
  古尔德把刚成立的太平大西洋公司卖给威廉,并非投降,其目的是在西联里安插自己的人马,从内部搞垮威廉。他一夜之间夺得皇座是由于能抓住时机,利用了爱迪生这张王牌。可以想象,西联如果不答应古尔德的条件,肯定会走向破产。
摘自《三国智谋应用500例》
张正忠 陈蕾 主编
十七.草船借箭——诸葛亮草船借箭
  这个智谋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
  诸葛亮在推动孙刘联盟的建立和运筹对曹军作战的方略中,所表现出的远见卓识和超人才智,使器量狭小的周瑜妒火中烧。为解除诸葛亮对他的威胁,周瑜又设下置诸葛亮于死地的圈套。
  周瑜的如意算盘是:一方面以对曹军作战急需为名,委托诸葛亮在10日之内督造10万枝箭;一方面吩咐工匠故意怠工拖延,并在物料方面给诸葛亮出难题,设置障碍,使诸葛亮不能按期交差。然后周瑜再名正言顺地除掉诸葛亮。圈套布置好的第二天,周瑜就集众将于帐下,并请诸葛亮一起议事。当周瑜提出让诸葛亮在10日之内赶制10万枝箭的要求时,诸葛亮却出人意外地说:“操军即日将至,若候10日,必误大事。”他表示:只须3天的时间,就可以办完复命。周瑜一听大喜,当即与诸葛亮立下了军令状。在周瑜看来,诸葛亮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3天之内造出10万枝箭,因此,谙葛亮必死无疑。
  诸葛亮告辞以后,周瑜就让鲁肃到诸葛亮处查看动静,打探虚实。诸葛亮一见鲁肃就说:“3日之内如何能造出10万枝箭?还望子敬救我!”忠厚善良的鲁肃回答说:“你自取其祸,教我如何救你?”诸葛亮说:“只望你借给我20只船,每船配置30名军卒,船只全用青布为幔,各束草把千余个,分别树在船的两舷。这一切,我自有妙用,到第三日包管会有10万枝箭。但有一条,你千万不能让周瑜知道。如果他知道了,必定从中作梗,我的计划就很难实现了。”鲁肃虽然答应了诸葛亮的请求,但并不明白诸葛亮的意思。他见到周瑜后,不谈借船之事,只说诸葛亮并不准备造箭用的竹、翎毛、胶漆等物品。周瑜听罢也大惑不解。
  诸葛亮向鲁肃借得船只、兵卒以后,按计划准备停当。可是一连两天诸葛亮却毫无动静,直到第三天夜里四更时分,他才秘密地将鲁肃请到船上,并告诉鲁肃要去取箭。鲁肃不解地问:“到何处去取?”诸葛亮回答道:“子敬不用问,前去便知。”鲁肃被弄得莫名其妙,只得陪伴着诸葛亮去看个究竟。
  当夜,浩浩江面雾气霏霏,漆黑一片。诸葛亮遂命用长索将20只船连在一起,起锚向北岸曹军大营进发。时至五更,船队已接近曹操的水寨。这时,诸葛亮又教士卒将船只头西尾东一字摆开,横于曹军寨前。然后,他又命令士卒擂鼓呐喊,故意制造了一种击鼓进兵的声势。鲁肃见状,大惊失色,诸葛亮却心底坦然地告诉他说:“我料定,在这浓雾低垂的夜里,曹操决不敢贸然出战。你我尽可放心地饮酒取乐,等到大雾散尽,我们便回。”
  曹操闻报后,果然担心重雾迷江,遭到埋伏,不肯轻易出战。他急调旱寨的弓弩手6000人赶到江边,会同水军射手,共约1万余人,一齐向江中乱射,企图以此阻止击鼓叫阵的“孙刘联军”。一时间,箭如飞蝗,纷纷射在江心船上的草把和布幔之上。过了一段时间后,诸葛亮又从容地命令船队调转方向,头东尾西,靠近水寨受箭,并让士卒加劲地擂鼓呐喊。等到日出雾散之时,船上的全部草把密密麻麻地排满了箭枝。此时,诸葛亮才下令船队调头返回。他还命令所有士卒一齐高声大喊:“谢谢曹丞相赐箭!”当曹操得知实情时,诸葛亮的取箭船队已经离去20余里,曹军追之不及,曹操为此懊悔不已。
  船队返营后,共得箭10余万枝,为时不过3天。鲁肃目睹其事,极称诸葛亮为“神人”。诸葛亮对鲁肃讲:自己不仅通天文,识地利,而且也知奇门,晓阴阳。更善长行军作战中的布阵和兵势,在3天之前已料定必有大雾可以利用。他最后说:“我的性命系之于天,周公理岂能害我!”当周瑜得知这一切以后,大惊失色,自叹不如。
  [评析]
  明代揭喧《兵经百篇》提出:“艰于力则借敌之力,难于诛则借敌之刃,乏于财则借敌之财,缺于物则借敌之物……”借战计应用的经典就是诸葛亮的草船借箭。后来又有“借东风”、“借鸡下蛋”等说法,其实世界上还有许多同样的例子也值得借鉴。
  草船借箭之例说——顾恺之作画捐款修庙宇
  顾恺之,东晋时人。他生在太湖旁边的无锡,那儿山青水秀,风景优美。顾恺之从小就受到太湖风光的熏陶,画得一手好画,名画“洛神”就出自他的手笔。
  兴宁年间,太湖附近的一些和尚要修建一所庙宇。几个和尚去向顾恺之募捐,顾恺之很豪爽地在捐款簿上写上1万块钱。顾恺之的画虽然画得很好,但他并没有多少钱可以拿出来。有些人为他担心,也有一些人认为他只不过是说说大话罢了。
  过了几天,和尚按照顾恺之自己说的数去收款。“不用向我收钱,钱就在你们的寺庙里。”顾恺之说,“你们在寺里粉刷出一面白墙壁,钱就能从白墙壁上长出来。”
  和尚们以为他在说笑话,可是看他说话的神态和口气十分认真,怎么也想不通,白墙上怎么会长出钱来?不过,和尚们还是照着顾恺之说的去做了。他们在寺庙里刷出了一面白墙。
  顾恺之把寺门关起来,吃喝由和尚送到面前。整整用了一个月的时间,他在那面白墙上画成了一尊大佛像。画到只剩下点眼珠的时候,顾恺之把和尚叫到面前说:“明天你们可以打开寺门,让入进来瞻仰。第一天来的,每人捐10块钱;第二天来的,每人捐5块钱;第三天来的,可以让他们随便捐。”说完,精心地点上眼睛,就走了。
  顾恺之关起寺门画佛像,早已在人们中间流传开了。特别是那些大官、豪绅,早就憋不住了,只盼望早一天能看到大画家顾恺之亲笔画的佛像。
  这天清晨,和尚们把寺门打开了。太湖旁的人们很快就知道了这一消息,纷纷前来参观,一饱眼福。从早到晚,人流络绎不绝。果然不出三天,就收到1万多块钱。
  草船借箭之例说——张巡草人借箭
  诸葛亮草船借箭之后,唐代天宝年间(742一765),又出了一位智借敌箭杀敌人的智将,他就是真源县令张巡。
  安史之乱,战火烽起。张巡号召地方州县率兵抵抗叛军,被降唐的令狐潮围在雍丘(今河南杞县)。
  两军僵持了十数天,城中箭快用尽了,消息报给张巡,张巡十分着急。箭是守城第一武器,没有箭,怎么守城呢?派人赶制吧,既无原料,时间又来不及。怎么办呢?张巡苦思良策,突然想起了诸葛亮的“草船借箭”。对,想办法向敌人借。
  他发现敌人不擅长夜战,一到天晚了,就偃旗收兵。张巡原来派过小股部队去搔扰他们,他们只是放箭,不敢出战。张巡决定就在这上头做文章向敌人借箭。
  他传令城中,收集稻草,扎成几千个草人,给它们穿上军服。天色晚了,张巡让士兵们站在城墙上,擂鼓呐喊,同时把草人从城头上向下缒。
  朦胧之中,敌人见城墙上缒下许多军士,以为城中又派人偷袭,连忙放箭射击。士兵们拉着草人缒上缒下,不到一个时辰,草人身上都射满了箭。张巡让停止擂鼓,缒上草人来收箭,共得几十万支。令狐潮这时方知上当,追悔不及。
  第二天晚上,张巡又令城上缒草人,可这次敌人再也不上当了,无一人放箭。于是张巡令换上五百壮士,缒下城去。敌人还以为是草人,未加理会。五百壮士喊一声,齐向敌营杀去,把敌人杀了个措手不及。张巡大开城门,带人马杀过去,令狐潮全军溃败,退出十几里才扎下营寨。
  草船借箭之例说——毕再遇用青色伞借箭
  公元1260年。南宋将领毕再遇屯驻马鞍山(今安徽马鞍山),被金将赫舍哩子仁包围。时间不长,城里箭支用完,毕再遇施用妙计,向城外金兵“借箭”。
  毕再遇当时用的是青色伞盖,他让士兵把它张开拿着在城上来回走。城外金兵看到上面青色伞盖出现,认定是主将毕再遇出来巡城,便争着向城内射击。时间不长,射在城楼墙上的箭支就像刺猥身上的针毛一样多。就这样,毕再遇没费吹灰之力就从敌人那里“借”得2万多支箭。
  草船借箭之例说——卢俊雄借鸡下蛋巧赚钱
  卢俊雄,华隆集团发展公司总裁,广东人,大学文化程度,出生于工程师家庭。他十岁便背着家人,带着十多元买来的外国邮票到武汉闯荡。上大学时,他一边上学,一边做邮票生意,并创办了《华南邮报》。大学毕业后,他便开办华隆邮票经营部。开业初年,这门生意令他进帐100万元。1991年底他去东南亚考察,大开眼界。回到广州后他投资房地产,在广州建了城市百货中心、东方车行等,开展租招商场业务。近两年,他以巨额投资开发住宅区的深水港。估计其个人财产超过2亿元。
  上大学的时候,为了做邮票生意,他通过《集邮杂志》和邮票公司搜集了全国2000多个集邮爱好者的姓名、地址,用卖贺卡赚的几千元钱办了份双面八开铅印的《南华邮报》,免费寄给这些人。这张报纸一面是邮市信息,一面是邮票品种、名称的目录。这张报纸免费寄出一段时间后,那些集邮爱好者开始回函并希望代购某些邮票。卢俊雄眼见赚钱的机会来了。他找到一位大邮票供应商,并与这位邮商订了2万元的邮票,只交10%的订金,要求邮商给两个月的时间清付款项。然后他就开始了先订货,款到发货的代购经历。1987年1月,他就做了3万多元的生意。到了1989年,《南华邮报》又发行5万多份,即拥有5万多个客户,邮票生意的月营业额达30多万元。他做生意都是“款到发货”,即都是利用别人的钱赚钱,因此十分稳妥可靠。由于他的影响和信誉,更多的集邮爱好者也都愿意与他打交道。此后,他承包了某协会的一个门市部,在邮局租了一个信箱,奠定了中国大陆第一邮购商的地位。1991年,由于股市整顿,邮票市场非常兴旺,在京沪穗等许多大城市邮价大致上涨了五倍。卢俊雄更是这一热潮中的风云人物。上海著名的“杨百万”等股市大户,在投资邮市过程中,都与他成为好朋友。
  卢佼雄逐渐地有了钱之后,除继续他的“邮子屋”、“大龙邮票行”等邮票业务外,开始拓展业务、涉足百货贸易、商铺招租、旧楼交易、房地产中介、房地产开发等。在开展这些新业务中,他还是不忘使用他的“老点子”;“借鸡生蛋”,——用别人的钱赚钱。
  1991年,卢俊雄开始做房产生意的尝试。当时,他并没有买房子的实力,但却有点子:
  买旧房,先与房主商谈,先付几千元的定金,把房子弄到手;然后,在香港报纸上登广告找买主;由买主出装修图,他代为买主装修并安装电话。这样,每平方米只要800元的旧房,经过装修后可以以每平方米2000多元的价格卖出。他的这一做法,买主、卖主都很满意。因为对买主来说,这样的房子是按自己的意愿装修的,而且价钱也不贵,当然满意;对卖主来说,在旧房不好出售的情况下,有人帮他以理想的价格卖出,而房钱能及时回收,当然也很满意。对卢俊雄来说更是满意,因为这样做,自己不需要花多少钱就可以使生意兴隆,财源广进。他再一次感到使用别人的钱赚钱的成功。
  草船借箭之例说——小商主变成大富翁
  古时候,当梵授王在波罗奈治理国家的时候,有个小商主,聪明睿知,具有天生的经营本领。
  有一天,他在大街上捡到一只老鼠,便决定用它为资本做点买卖。他把老鼠送给一家药店铺,得到一枚钱。他用这枚小钱买了一点糖浆,又用一只水罐盛满一罐水。他看见一群制作花环的花匠从树林里采花回来,便用勺子盛水给花匠们喝,每勺里搁一点糖浆。花匠们喝后,每人送给他一束鲜花。他卖掉这些鲜花,第二天又带着糖浆和水罐到花圃去。这天,花匠们临走时,又送给他一些鲜花。他用这样的方法,不久便积聚了8个铜币。
  有一天,风雨交加,御花园里满地都是狂风吹落的枯枝败叶,园丁不知道怎么清除它们。小商主走到那里,对园丁说:“如果这些断枝落叶全归我,我可以把它打扫干净。”园丁同意道:“先生,你都拿去吧!”这青年走到一群玩耍的儿童中间,分给他们糖果,顷刻之间,他们帮他把所有的断枝败叶捡拾一空,堆在御花园门口。这时,皇家陶工为了烧制皇家餐具,正在寻找柴火,看到御花园门口这堆柴火,就从青年手里买下运走。这天,青年通过卖柴火得到16个铜币和水罐等五样餐具。
  他现在已经有24个铜币了,心中又想出一个主意。他在离城不远的地方,设置了一个水缸,供应500个割草工饮水。这些割草工说道:“朋友,你待我们太好了,我们能为你做点什么呢?”他说;“等我需要的时候,再请你们帮忙吧!”他四处游荡,结识了一个陆路商人和一个水路商人。陆路商人告诉他:“明天有个马贩子带五百匹马进城采。”听了陆路商人的话,他对割草工们说:“今天请你们每人给我一捆草,而且,在我的草没有卖掉之前,你们不要卖自己的草,行吗?”他们同意道:“行!”随即拿出500捆草,送到他家里。马贩子来后,走遍全城,也找不到饲料,只得出l000铜币买下这个青年的500捆草。
  几天后,水路商人朋友告诉他:“有条大船进港了。”他又想出了一个主意。他花了8个铜币,临时雇了一辆备有侍从的车子,冠冕堂皇地来到港口,以他的指环印作抵押,订下全船货物,然后在附近搭了个帐篷,坐在里边,吩咐侍从道:“当商人们前来求见时,你们要通报三次。”大约有一百个波罗奈商人听说商船抵达,前来购货,但得到的回答是:“没你们的份了,全船货物都包给一个大商人了。”听了这话,商人们就到他那里去了。侍从按照事先的吩咐,通报三次,才让商人们进入帐篷。100个商人每人给他1000元,取得船上货物的分享权,然后又每人给他1000元,取得全部货物的所有权。
  由于小商主巧作经营,在很短的时间内,以一只老鼠为本,获得了20万元钱,成了远近闻名的富商。
  机会很多,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把握得住。而要把握住机会,就必须懂得经营策略。小商主开始在几元资产的情形下,采取“以物易物”的策略,逐步起家,然后“巧借东风”,利用海陆商人的到来,使用“奇货可居”的策略,终于大发横财,一举成为富商。
  草船借箭之例说——但尔维解人危难
  拿破仑的近卫上校夏倍伯爵在一次战斗中受了重伤。他的妻子以为他阵亡了,便带着夏倍几十万法郎的财产改嫁了罗斐伯爵,成了罗斐夫人。夏倍伤愈回来,身无半文,流落成乞丐。给夫人写信,又不见回音。这时拿破仑又倒台了,夏倍不仅无法恢复自己的地位和财富,甚至被控为假冒诈骗者而受了几年牢狱之苦。年青的律师但尔维了解到这些后,表示愿意在他和罗斐夫人之间进行调解,促使罗斐夫人退还夏倍一小部分财产。
  但尔维找到罗斐夫人,指出夏倍还在人间,而且给她写过信。罗斐夫人矢口否认。但尔维见她有意赖帐,突然高声说:“送达第一封信的证据,是其中还有证券。”其实信里根本就没有什么证券,这完全是但尔维巧设的陷阱。罗斐夫人在律师的突然袭击面前昏了头脑,来不及细想,脱口反驳说:“噢!证券吗?信里可没有什么证券!”律师等的就是这句话。这等于承认收到过夏倍的信。罗斐夫人自知失言,但为时已晚,在律师的坚持下,被迫同意与夏倍和解。
  真意隐问,就是将对方不愿承认的事实隐含在某一明显错误的问题中,诱使对方对明显错误加以反驳,予以否定,以达到肯定事实,置对方于被动。在上面这个故事中。但尔维将对方不愿承认的事实——收到过夏倍的信,隐含在错误的问题——信中还有证券中,设下圈套,诱使罗斐夫人反驳这一明显的错误。果不其然,罗斐夫人落入圈套,以败北而告终。
  草船借箭之例说——洛克菲勒负债办企业
  约翰·洛克菲勒是“洛克菲勒王朝”的创建者,是美国企业界的拿破仑。
  1855年起,洛克菲勒中学毕业后,在休伊特——塔特尔商行找到了一份工作。到1858年,他已能挣到年薪600美元。然而,他知道自己对这家公司的贡献远不止于此,因此,要求加薪。这一要求被拒绝了。洛克菲勒一气之下,找到了莫里斯·克拉克,两人决定合办企业。洛克菲勒当时仅有800美元,于是就到他父亲那里借到1000美元。此后,为了扩大自己初创的企业,他一再到父亲那里告贷,借钱的利息总是100%。在第一个年头里,他们的代理商号经销了45万美元的货物,从中赚取4000美元,第二年盈利又上升到1.7万美元。
  在1863年,莫里斯·克拉克的一个朋友塞缪尔。安德鲁斯加入了克拉克——洛克菲勒商号的合股经营,并建议经营炼油业。这一建议得到了克拉克与洛克菲勒的一致同意。
  但是,到1865年,兴旺发达的公司由于合伙人意见上的分歧而分裂了。洛克菲勒对于克拉克在扩大业务方面所表现的畏畏缩缩的态度愈来愈恼火。这时商行已负债10万美元,而洛克菲勒还想进一步扩大企业。双方僵持不下,于是大家同意将企业出售给出价最高的人。
  拍卖是1865年2月2日进行的。洛克菲勒代表安德鲁斯和本人为一方,克拉克为一方。克拉克开始喊价500美元,洛克菲勒加到1000美元。喊价扶摇直上,从4万美元升到5万美元,又升到6万美元。最后,莫里斯·克拉克挣扎着说:“7.2万美元。”洛克菲勒立即接口说:“7.25万美元。”克拉克有气无力地摊开双手说:“这个生意归你了。”
  洛克菲勒当时是初出茅庐,自然没有这么多钱,他从银行中借出7.25万美元给了克拉克。
  洛克菲勒后来和一位友人叙旧时说,那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这一天决定了我的事业。”
  自身的经济实力不足,又要发展自己,有时可以负债经营,借得钱来,组织生产,以求赚回更多的钱,壮大自己的实力。洛克菲勒从开创小商行到买下这一小公司,无一不是负债经营,然而他却成功了,由此足见其过人的胆识与智慧。
  草船借箭之例说——李光前白手创业
  李光前是已故的新加坡华人企业家,颇赋经营才能。1914年,他被聘为新加坡中华国货公司的英文财库,并处理采办与交涉等事务,当时民国初立,中国商务印书馆与中华书局分别出版了新型的“共和版”课本和“中华版”教科书,东南亚各地有许多华侨学校,但采用的仍是清末的旧课本。李光前目光敏锐,感到机不可失,于是与国内出版社联系,买入大批新教科书转售给各侨校,为公司赢得了一笔可观的收入。
  1928年8月31日,李光前创立了自己的公司——南益树胶公司。之前,他准备购买胶园,扩大规模。这时,刚好有一位英国商人准备回国,想把麻坡的1000英亩胶园以10万元价格出售。李光前调查之后决定购买。然而,他的岳父陈嘉庚先生表示反对,因为胶园经常有猛虎伤人。如果工人不敢去割胶,胶园再便宜,也会荒芜。李光前认为胶园价格将会倍增,因为政府已准备在该胶园附近修建公路;有了公路,人来车往,老虎也会绝迹。他坚持己见,筹钱把胶园买了下来。
  不久,李光前的预言变成了现实。政府在此胶园附近修建公路,胶园价格暴涨了2—3倍。1928年,李光前把这片胶园以大约40万元的高价售出。这样,在短短一年内,李光前就净赚了30万元左右。他正是用这笔钱创办了南益公司。
  万事万物在不停地变化,这变化中蕴藏着无穷的机遇。熟视无睹,或无力抓住机会者,遗恨一生;而接受挑战,勇于尝试者,终有所成。在上述两个例子中,一是李光前人取我予,小试锋芒;一是他高瞻远瞩,大显神通。可见,成功者在机遇面前总是主人。
  草船借箭之例说——肯尼迪借人之口入参议院
  约翰·肯尼迪当上众议员后。又想进入参议院大门。他第一次竞选参议员时的对手是亨利·科博特·洛奇。在竞选中最使他挠头的就是犹太人选民的态度问题。洛奇从纽约请来犹太人议员雅各布·贾维茨为他助阵。在波士顿一次有许多犹太人出席的大会上,贾维茨反复强调,约翰·肯启迪不愧是他父亲的儿子,有其父必有其子。因为约翰的父亲约瑟夫·肯尼迪被认为是一位反犹太主义者,在他担任美国驻英大使期间,曾经说过支持希特勒的话,尽管这是战前的事。贾维茨还攻击肯尼迪持反对以色列的立场,说他曾在众议院中提出过一项削减给以色列援助的修正案。
  波士顿的许多犹太选民听了这次演说。肯尼迪家族的人坐不住了,乔·肯尼迪连忙打电话请来了与犹太人关系极好、在国会中颇有影响的麦科马克来为约翰·肯尼迪说好话,以取悦犹太选民。
  不久,肯尼迪的竞选班子在贾维茨演说的那个剧场召开大会,邀请了许多犹太人参加。尽管约翰·肯尼迪近几年没有和麦科马克打交道了,而且他打心底里也不怎么尊重这个人,但现在为了借他之口为自己拉选票就装出一副十分热情的样子,又是拥抱,又是感谢。而麦科马克受人之托,干得也很出色。他发表了一篇给人印象极深的演说,特别是回击了贾维茨对肯尼迪的批评。麦科马克说:“我来告诉你们在援助以色列问题上到底发生什么事情,我们听说共和党人准备否决这一法案,取消本来应给以色列的援助。我在国会大厦的走廊里转悠,想找人提一项修正案,减轻对以色列的打击。最后我找到了约翰·肯尼迪,他同意提出一项修正案,其中对以色列援助的削减只是象征性的。是约翰·肯尼迪挽救了对以色列的援助!”听了这席话,广大犹太听众对约翰·肯尼迪报以热烈掌声。这时,肯尼迪高兴得几乎不敢相信,因为麦科马克完全在撒谎,他在国会走廊里根本没有见到麦科马克,他也从未打算过替以色列说话。而现在,他借麦科马克之口,赢得了众多犹太选民的信任和支持,最后终于击败洛奇进入了参议院。
  草船借箭之例说——罗斯福巧取巴拿马运河
  巴拿马运河最早不是由美国开凿。19世纪末,有一家法国公司跟哥伦比亚签订了一个合同,打算在哥伦比亚的巴拿马省境内开一条连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运河。
  主持运河工程的总工程师就是因开凿苏伊士运河而闻名的世界的法国人雷赛布,他自以为这一工程不在话下。然而,巴拿马环境与苏伊士有很大的不同,工程进度很慢,公司的资金也开始短缺,于是公司陷入了窘境。
  在这种形势下,法国公司的代理人布里略访问美国,向美国政府兜售巴拿马运河公司,要价一亿美元。
  美国早已对运河公司垂涎三尺,知道法国拟出售公司更是欣喜若狂。然而,美国却故作姿态。罗斯福指使美国海峡运河委员会提出一报告,证明在尼加拉瓜开运河省钱。报告指出,在尼加拉瓜开运河的全部费用不到2亿美元。在巴拿马开运河的直接费用虽然只有1亿多,但另外要付出一笔收买法国公司的费用,这样,开巴拿马运河的全部支出将达两亿五千多万美元。
  布里略看到这个报告后大吃一惊。如果美国不在巴拿马开运河,法国不是一分钱也收不回了吗?于是他马上游说,表明法国公司愿意削价,只要4000万美元就行了。通过这一方法,美国就少花了6000万美元。
  罗斯福又用同一计策来压哥伦比亚政府。他指使国会通过一个法案,规定美国如果能在适当时期内同哥伦比亚政府达成协议,将选择巴拿马开运河,否则,美国将选择尼加拉瓜。
  这样一来,哥伦比亚也坐不住了。驻华盛顿大使马上找美国国务卿海约翰协商,签订了一项卖国条约,同意以一千万美元的代价长期租给美国一条两岸各宽3英里的运河区,美国每年另外付金10万元。
  草船借箭之例说——里根总统卖画
  里根是位老年总统,体力有限。1986年4月22日,他办公时感到有些疲劳,便放下手中的公务,信手从桌上撕下7张办公用纸,随随便便地画了7幅草图。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