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C行销:广告行销艺术

_4 本・麦康奈尔(美)
本·麦康奈尔
他是O’Reilly & Associates(一家位于加州塞瓦斯托波尔的出版公司)的创始人及首席执行官。公司最开始是一个技术写作顾问,O’Reilly & Associates——通常被公司内部和外部人员简称为ORA——今天已经发展成为无可辩驳的最受尊敬的技术出版商。公司的成长已经推动其扩大业务范围,到了医学、旅行与生物信息学、会议组织策划等领域;对软件业也有短暂的涉足。拥有300名雇员,O’Reilly & Associates是在塞瓦斯托波尔Birkenstock-bucolic最大的公司—2000年产值6500万美元。
奥赖利将他的职业描绘成理想主义者,想要召集技术专家来解决诸如改善技术、改善狂热者社团等社会问题。当亚马逊公司被授予“一键”专利时,奥赖利开始接到电话,请求他组织一次联合抵制亚马逊的行动。相反奥赖利致电贝佐斯,摘录内容如下:
如果早期的网络参与者,从李 (Tim Berners-Lee) 开始,都像你所做的那样去申请、强化这项专利,那么这项技术再也不能广泛流传了,尽管你以前靠它获得了巨大成功。因为,不是只有你可以玩专利游戏。一旦网络受到竞争性专利的禁锢,或受阻于其它因素使这个蓬勃发展的开放领域变成一块私有的不毛之地,进一步革新的源泉动力将会枯竭。简而言之,我想你这种做法无异于向井里小便,殃及众人。
奥赖利说贝佐斯的回信简洁、干脆得象一张“企业解雇员工”通知书,表明了亚马逊的固执立场。无畏的奥赖利撰写了一份反对亚马逊专利的请愿书,在网上寄给了几个有影响力的技术巨匠,里面附有言辞激烈的信函,希望他们签名并支持这个诉状。
“我知道,通过电子邮件,把信发给那为数不多的几个人,就会引起反响;然后就能立即得到一个有利势态:在这里所有人在同一时间里听到同一种声音。”奥赖利说,“这正是对下列论断的一个注脚:如果你能在关键时刻立即得到各方认可,说明你正处于良好状态。”
为了这一公益事业,奥赖利福音传播福音两年多,共收到10,000多个签名。与签名相匹配的意见数以千计,比如:“亲爱的贝佐斯先生:我认为你努力保持、加强‘一键’专利的做法是错误的,这使我犹豫:是否继续同亚马逊公司合作?”
贝佐斯悬崖勒马。跟奥赖利通了一个“诚恳、有实质性内容”(奥赖利这么评价)的电话后,贝佐斯同意放弃他的原定计划。就像150年前的南丁格尔,奥赖利拯救了亚马逊,同时也宣扬了互联网的一个产业特色,就是共享。当然,今天许多人都认为“共享”是理所当然的了。
在充满着故作声势和不满嘘声的角斗舞台上(在那里,大多数参赛者缺乏肌肉品质,所有人都戴着文质彬彬的眼镜),正是基于对公益事业的领导使O’Reilly & Associates成为这个领域的领军人物。这也是该公司市场营销战略的一个巨大组成部分。
第十一章 奥赖利奋争的启示(3)
本·麦康奈尔
O’Reilly & Associates塑造顾客成为福音传播者是因为:
它的营销战略主要建立在拥护正义的基础上。
顾客社团是它成功的关键。
大量知识在其核心产品之外伸手即得。
顾客的反馈促进了产品改进与革新。
营销战略主要建立在拥护正义的基础上
奥赖利在技术上拥护公益事业,发轫于1996年7月,那时微软刚刚炒了他。
当时,微软拥有两个高端操作系统版本:NT工作站与NT服务器。尽管NT服务器功能更全,但两者都可用作网络服务器。最后,微软改变了NT工作站上的TCP/IP代码,使它只能连接10台以内的计算机,基本上不能用于网络服务器。结果是微软不能拥有TCP/IP代码;其它公司也不能。这一代码由程序员志愿组织供应,他们帮助确立并草拟行业范围内的计算机标准。
微软的战略有效的封锁了基于网络的软件,包括奥赖利的产品(能安装到微软廉价而又流行的平台上)。目的是促使用户升级到更昂贵、没有连接限制的NT服务器。
对于奥赖利来说,微软的作法是控制互联网的开始。
“我被激怒了,” 奥赖利说。他将愤怒转变成了一场抗议运动,这使得他成为一系列新闻故事的主角(包括他在CNN上的露面,这是在“众目睽睽”之下,他曾有所顾虑)。
“我给我所有的顾客发了一封公开信,请求他们让微软知道这种做法很卑劣。微软收到多得吓人的邮件。我则收到同样吓人的来自微软内部的邮件,写道‘感谢你帮助做到这一点。在内部已经议论纷纷。’”
一周后,面对抗议活动微软做出了让步,收回了技术限制。最后,奥赖利说,那两种产品间唯一的不同,就在于在“登记处”的那三行代码。
一个月后,1996年8月,美国司法部收到了一个科技公司特设协会对微软的正式申诉;历史表明奥赖利对NT服务器的抗议只是一个长期抗争的开始,这一抗争在2001年达到了顶点,那年一个联邦法官宣布:微软公司已经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垄断组织。
从这些经历中,奥赖利认识到:在一项公司与顾客双赢的事业中,设法使顾客成为积极的参与者是他企业哲学的核心准则。
第十一章 奥赖利奋争的启示(4)
本·麦康奈尔
奥赖利说:“从几年之后发生的亚马逊专利抵抗活动——‘顾客总动员’这一理念的整个过程看,这一准则表明是精确的。从哪里选取顾客积极分子、好奇者是有标准的。很关键的一点是:我们从同一个消费者群中抽样调查。对‘市场’的经典说法是:这组顾客在做出购买决策时能互相参考。”
确实,他公司的营销哲学是这一理念的具体化。在一次出版大会上,有人请他讲一讲下一代产品,如电子书的问题。奥赖利的话使人茅塞顿开:“我认为这种书的题外之意是‘生活,并产生影响。’‘我们的根本任务不是出书’——这一理念使我们越来越激动。是去获得知识、传播技术。获得创新者的智能和知识。人们正在改变世界,并通过传播他们的知识加速这一进程。”
温格(Sara Winge),奥赖利公司的联络副总裁,说她的老板:“蒂姆真实可靠。他有正确的信仰。”
奥赖利用另一种方式解释了他对将公司业务与公益事业进行捆绑操作的兴趣:他初次邂逅要往海外销售公司书籍的分销商时,参加了一次未来合作伙伴的管理会议:大部分的谈话围绕着孔方兄。
“我只是感到十分震惊,”他说。“我说:你们这帮家伙总是难得上进,原因在于钱是你们的通用语言。会议上的这些人在上谈论的所有内容都是他赚了多少他赔了多少。没有远景。如果追随这里的远景,你就会掉到钱眼里。”
为开放的资源社区所作呼吁使奥赖利1998年获得了“信息世界行业成就奖”。问及积极性的根源,奥赖利谈起了他的人生经历。他于1954年生于爱尔兰科克。父亲是一名爱尔兰神经学家,得到研究教授之职的唯一方式是:除非某个人死了,给他腾出这么个位置。无奈,举家迁到美国,那时奥赖利只有六个星期大。十多岁时,奥赖利害羞得要死,是个“十足的蠢货”,而且“在儿童足球游戏中,是唯一能被击溃出场的小孩。” 青春期和演戏帮助他改变了这一点。
“我记得我第一次站在舞台上,我眼前一黑差点晕倒。但是,我最终训练自己成为一个性格外向的人。”高中后,他到哈佛学习古典文学。他的成名作探究了神秘主义和柏拉图对话中逻辑间的对立平衡关系。奥赖利意识到他的妻子,克里斯蒂娜对他有着重要影响;她的价值观也是公司的价值观。“公司是一些工作(用来满足一些人需求)的交汇点。”这一理念全部就是来自于她,他说。自我发现的成就感袭来,使奥赖利情不自禁地停顿一下。“企业最终要提供价值。我寻找理想与利润的最佳契合点”。
学到的经验:
为你所在顾客社团的利益而辛勤工作。
代表行业标准努力工作,会把你置于行业领导者的位置
拿不准的时候,做正确的事。
福音传播记分卡:O’Reilly & Associates
信息反馈
奥赖利鼓励读者通过letters.oreilly.com直接给他发电子邮件来表达创意、建议。
第十一章 奥赖利奋争的启示(5)
本·麦康奈尔
知识共享
公司的网站<www.oreilly.com>是扩展超出书籍价值的信息与知识的巨大源泉。
作为一项征订服务,“远征技术书籍在线” 在网上集合了许多技术书籍出版商,并将书籍内容公布<www.safari.oreilly.com>。
口碑效应
公司别具特色将与技术无关的动物蚀刻画作为封面。
奥赖利运用网络广泛地与社团交流问题。
注重书店公关,奥赖利书店取得“圣殿”般地位
塑造社团
公司邀请福音传播者参加专门的福音传播社团。
年度奥赖利会议将顾客集合在公司的麾下。
奥赖利35个不同的电子邮件时事通讯,就该组织内外问题,将不同社团联系在一个循环圈上。
以点带面
它的网站扩张版以书中摘录和升级信息为特色。
追求事业
奥赖利为“开放标准软件”奔走呼号,并且支持“开放性资源运动”发展。
交叉索引
公司: O’Reilly & Associates
总部: 加利福尼亚洲塞瓦斯托波尔市
建立时间: 1978
总裁: 蒂姆·奥赖利
市场主管: 马克·布洛克温
种类: 计算机图书/会议/在线出版
行业: 出版业
雇员人数: 300人
所有制: 私有
网站: <www.oreilly.com>
第十二章 营销中的新球队(1)
本·麦康奈尔
达拉斯小牛
“像对待上帝那样对待每一个顾客。上帝会把你介绍给其它上帝。”
—达拉斯小牛队老板库班
库班即胸怀大志又特立独行。面对着长期倍受煎熬的达拉斯小牛队球迷,他挺身而出,以为他们的生活增加一些亮点 。他希望推翻NBA的平均主义,把市场营销方式组合的新标准引入到NBA中来,使球迷能与这项运动贴得更近。因为从1997年以来,这项运动在大众心目中的热情已逐渐降低。
2000年以285万美元收购了小牛队(200万美元用于收购球队,85万美元收购赛场的部分所有权)后,库班已经帮助毫无生气的职业运动队恢复了活力,成为一支获胜队伍——包括赛场上与后勤管理上。忠诚支持者和中途离弃者已经演变成为一个活跃的团体,鼓舞着球队在教练纳尔逊(Don Nelson)的带领下打进了2001年NBA决赛的第二轮。上次球队进入总决赛是在1990年。2002年,球队以57胜25负的纪录打进了总决赛的第二轮。
库班的确是过去20年里最令人瞩目、最平易近人的职业体育队老板。每次小牛队参赛他都到场,坐在场外为球队欢呼,并冲裁判大喊大叫。在达拉斯美国航空中心的主场比赛中,计分牌上闪动着他的电子邮件地址:mark.cuban@dallasmavx.com。他主持自己的电视节目,“马克·库班秀”。比赛过后,经常看到他在场地的双层酒吧上,与数百球迷一起开怀畅饮。
库班有将失利转变成营销机遇的诀窍。作为“皇后乳业店长”,他是个出口不逊的亿万富翁;他对裁判执法水平的抱怨最终让他作出“不会雇佣NBA主裁来管理皇后乳业”这样无礼的评论。正如我们在前几章叙述的,本来可能是一次公关灾难,最后变成库班在达拉斯地区的乳业店大显其管理才华的精彩一刻。
借助媒体到处招摇过市,库班也招来媒体不尽的非议。体育作家对库班所谓的“NBA农村俱乐部”式的入侵行为极为痛恨。对于媒体、库班间既爱又恨的关系,布莱克斯通(Kevin B. Blackiestone)(达拉斯早报专栏作家)这样总结道:“他像玩弄NBAcommish一样熟练地玩弄媒体中的一些人。他让我们把他塑造成在这个国家中最为著名(对此评断颇有争议)的体育队伍老板,和斯坦布瑞纳(George Steinbrenner)与琼斯(Jerry Jones)齐名,但成名原因不尽相同。斯坦布瑞纳与琼斯主要通过奋斗赢得名声,而库班主要通过炒作。”
从2000年库班接管球队以来,球场上的胜利主要归因于球队重获追捧、时来运转。在2000到2001赛季,球队取得了53胜21负的成绩并进入半决赛,41场的主场比赛中有20场球票售光。在2001年第二赛季,球队卖光了41个主场比赛中的34场球票。
尽管小牛队在球场上取得了成功,但很难断定库班的所有者身份、高曝光率是否已经伤了球队元气。2001年到2002年赛季的球票出售比前一年高出了50%,相关产品的销售上涨超过十倍。同期赞助收入上涨了30%。
《福布斯》杂志报道,2000到2001赛季,小牛队的转让估价比前一年增加了26%。在2001第2赛季,这个数字增长到35%。2002年2月,商业杂志在29个NBA球队中把它排第15位。总价值在2亿1千1百万美元,年收入6千8百万美元。正如NBC电视评论员在2001年5月的小牛队决赛的电视转播中所说,“感谢小牛队与库班,达拉斯变成了篮球之都。”一想到达拉斯队小伙子们几十年来一直牢牢吸引着达拉斯大部分球迷的目光,觉得那真了不起。
第十二章 营销中的新球队(2)
本·麦康奈尔
营销福音传播者的一大特点是:总有办法把更多的羊哄到圈里去。这也正是检验一个人是否有能力有毅力经营一支专业篮球队的试金石。这里的经验对于那些初露锋芒、成功在即的中型企业,特别是娱乐业(库班正要在这一领域参与竞争)中的企业来说,尤其值得借鉴。
事实表明:库班带到赛场上的娱乐价值,是正把一群新“信徒”带进来,使得球场座无虚席。
达拉斯小牛队塑造顾客成为福音传播者是因为:
老板库班与顾客紧密相联。
球队关注顾客的“体验”。
理想比冠军奖杯更重要。
营销战略灵活多变。
老板马克·库班与顾客紧密相联
库班是“从奴隶到将军”的奋斗典型。他的老家在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市。作为一名俄国移民的孙子,库班很早就展现出企业家的聪明才智。12岁那年,库班向父亲要新的篮球鞋时,老库班鼓励他自力更生。父亲的牌友建议他在松鼠山附近的南山逐门逐户销售垃圾袋。
“有谁会拒绝一个卖垃圾袋的小孩呢?”库班讲述他在12岁的第一个有偿工作。“没人说不。那只是每盒6美元的便宜到家的垃圾袋,我会在每两周就回去取一次货。我有我的小垃圾袋销售线路。”
其它的工作还包括挨户推销杂志、贺年卡,在药店定时地搬盒子。“你说得出的我都做过。”
他从匹兹堡黎巴嫩山高中辍了学。奇怪的是,这并没有妨碍他进入后来的印地安那州大学,毕业后获得商业学位。在印地安那,他继续胸怀做企业家的志向:他教迪斯科课程并开办了一家连锁信件服务来付大三的学费。他用尽自己的助学金、朋友的钱在印地安那州布卢明顿开办了莫特利酒馆。
库班项传统体制的挑战倾向开始于印地安那州大学。大一时,出于兴趣,他选修了商学院研究生课程(今天,大学课程登记系统由成熟的计算机控制,以防止这一现象的发生)。20世纪70年代晚期,库班选修了企业、会计、财务与统计等专业的研究生课程。温斯顿(Wayne Winston)执教统计班。库班后来秘密地聘请他为统计员,以评估NBA裁判的表现。
“在我大学二年级时,我已经完成了一年半的MBA课程,”库班说。这时被商学院院长发现了。
“我永远不会忘记;他用手指指着我的胸,‘我不知道你究竟干了些什么鸟事,你他妈怎么能逃脱处罚?但是你降级了。你这个混蛋;你不能戏弄学院,’”库班记得院长教训他的话。
第十二章 营销中的新球队(3)
本·麦康奈尔
学习中断、前途迷茫,库班与其它六个人合住在达拉斯一个有三间卧室的公寓。他在没有任何人帮助下开办了计算机咨询公司MicroSolution。即使并不懂多少计算机或编程方面的知识,库班销售方面的魅力也使他拥有了客户。“哦,你想用dBase来做这个?没问题,”他先答应下来。他解释他会如何设法达成交易,然后就整夜学习如何用dBase编程。
7年后,MicroSolution每年产值3千万美元。他将公司以5百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CompuServe,然后在股票市场炒了一年股票。1995年的一天,朋友瓦格纳(Todd Wargner)大声惊叹道,“在达拉斯,通过互联网收听印地安那大学篮球比赛是不是很好?”
从此,AudioNet——后来更名为broadcast.com——诞生了,为库班最终成为少年亿万富翁打下了基础。据报道,他和瓦格纳以57亿美元的价格将公司卖给了雅虎。库班的交易所得据说是20亿美元。库班是少数几个在信息技术泡沫破灭前将公司卖出的互联网先锋之一。运气、时机如都具备,库班将拥有所有资产。
既然他像鲤鱼跳龙门一样跃入了美国最富有人的名单,库班就要考虑发展方向。他开始收购Napster,但是贝塔斯曼(Bertelsmann)在他确定最后报价前捷足先登。他对篮球情有独钟——毕竟在篮球教练博奈特(Bobby Knight)的全盛时期时,他生活在印地安那。库班邂逅小牛队当时的老板小佩罗特(Ross Perot),通过一系列的会谈,库班,这个老练的推销员,向佩罗特兜售出了转让小牛队的做法。2000年1月4日他们宣布成交。库班说这项收购与其说是一项商业投资不如说是“激情型决策”。
阿尔姆(Rick Alm)是《达拉斯早报》的一名记者。1994年起他就专写体育产权的金钱世界。阿尔姆说:库班进行产权经营的成功模式里有两个组成部分:“激情与性急。”
“他非常重视观众,”阿尔姆说。“绕城一周,都会不经意地感觉到他的群众路线。这很容易地变成了球迷的好评。显然这帮他大大地改善了球队状况。”
“2002年一个温和舒适的夜晚,小牛队在达拉斯输给洛杉矶快船队后,我们找到了一群球迷。其中一些人是小牛队称作“油彩人”的球迷,他们在脸上与身上涂着小牛队的标志。我们询问了他们对库班工作的态度。
“他是个人物!”沃利强调说。沃利把整个脸都涂成了小牛队的队色——蓝。一张描绘得很好的“篮球和小马”的复制图遮住了他裸露的腹部。“他是唯一穿蓝色牛仔裤与T恤衫来赛场的球队老板。他不是标新立异。他是我们中的一员,你知道吗?”
邦特雷泽把他赤裸的胸膛画成了小牛队队服。他“从他能够记事”起就是小牛队球迷了。球迷在20世纪90年代觉得处境很艰难。邦特雷泽说,现在不同了。“库班将活力带回给达拉斯篮球,”他说。“这是180度的大转变,每个球迷对小牛又来了电。”
除了爱好在身体上绘画(被他称为“走出去放松放松的乐趣”),邦特雷泽说他坚持跟朋友排成拉拉队,到场给球队加油。“啊,是的,我时刻在做朋友们的思想工作。”他说。
第十二章 营销中的新球队(4)
本·麦康奈尔
从1991年来,基利布鲁(George Killebrew)一直是小牛队企业赞助商的副总,也是后勤管理的老手。据他说,球迷挥舞自制的标记为争到库班的注意,差不多与为争到球员的注意一样卖力。
“我们过去在旧场地有一项规定:你不能带标语进来]因为会影响到别人的视线,”基利布鲁说。“如果你正作娱乐业、体育业方面的市场营销,这些标语是你真正想要的吗?”
库班跟球迷打成一片,这里面含义颇多。其中第一层含义是:不要表现得像一名高贵的老板,与其它富有的人们一起高高在上。虽然在主场比赛时他总是坐在靠近球队的场边,但每个赛季,库班都有5到10次要和球迷一样坐在8美元的远离球场的座位上。他与每个走近他的人亲切交谈,全无管理者架子;满足每一个签名、合影的要求。从这里库班发现了球迷的喜好憎恶。
当他取得所有权的时候,小牛队牢牢掌握了分赛区的主动权。在1992到1993赛季,当球队老板是卡特(Don Carter)时,小牛队的记录是11胜71负,及两场值得怀疑的平局,这是个糟糕的NBA纪录。在他成为新老板的第一天,库班打电话给持赛季票者,要求他们坚持到底,并许诺不久将会出现转机。
为了创造他称为“新开端的新面貌,”库班更新了球队的标志与队服(21年以来从未改进过)。更新过程正常持续了一整年,库班及他的管理队伍改变了标志、所有的宣传材料和两个赛季间的队服。
“这是他性急、盼望事情进展的绝好例子,”阿尔姆说“绝不会有另外一个老板会像他那样做事。”
大多老板不会利用一个时装表演的形式介绍新的队服,库班做到了,用了两个队员作模特。
大多老板也不会亲自为相关联的客户——如球队赞助商——推销产品。库班会。他亲自策划,并出现在客户的广告中,如Body Solution的减肥产品与Planet Tan—一家制革公司。
“他总是不遗余力帮助赞助商,”阿尔姆说。
在2000-2001总决赛期间,球队为那些脸上涂着球队颜色的球迷提供免费入场机会。下一个赛季,小牛队在企业赞助商支持下组成了油彩人专区作为全面的、贯穿全赛季的优惠项目。油彩人专区从场地算起30排,这里的每个座位一般要51美元。
从那时起就有了“马克·库班秀”。球队地方电视台的合作方赞同这个主意,并且“如果我做了,会完善小牛队的专题电视栏目。”库班说。库班每周一次,主持30分钟…我们如何来描述这个…杂耍表演。他宣传球员、教练、套票、他本人、小牛队的舞女。录像带保存完好,并对公众随时公开。在2002年1月的磁带录音中,库班在表演前、中、后作了现场制作。他对每个他注意到的人微笑、挥手并打招呼。教练尼尔森是那个晚上的佳宾。在广播中,库班请他回忆他们的那次“致命邂逅”。
“我认为你可能要炒我鱿鱼了,”尼尔森说。
“在那一瞬你有快乐的感觉吗?”库班问道。
尼尔森笑了。“不,我没有。”
“你现在有快乐的感觉吗?”库班问道。
尼尔森微笑。“该死,是的,”他回答道。
学到的经验:
使顾客容易接近你,特别是找到你的追随者。
帮助你的客户取得成功。
为你最忠实的球迷——你的福音传播者——提供激励,以达到深层次联系。
第十三章 零售业的熊世界(1)
本·麦康奈尔
“造熊车间”
顾客向别人讲述他们的亲身经历,客观上就是为“造熊车间”传播美名
---克拉克,“造熊车间”的创始者和执行官
零售业在过去几年里屡遭败绩。
蒙高利·沃德公司(Montgomery Ward),邮单目录的发明者、零售业的幻想者、广告名言“视顾客为上帝否则就要下地狱”的创作者,申请破产登记,由此关门大吉。它1872年建立,2000年消失了。
凯玛特(Kmart),打折零售业的先锋、克来斯吉(Keresge)家族产业的鼻祖。在2002年申请破产,她关闭了2114家店铺中的284家,解雇了两万两千多人。诞生于1899年的凯玛特在2002年难以为继。
博学者归纳零售业的衰败原因有:长期糟糕的服务质量、失算的成长战略、供给太多需求不足。2002年跟1997年相比确实有更大的零售业空间。据美国bancorp piper jaffray调查报告,从1998到2000年底,零售业主给美国零售业摩天大厦追加了接近1万亿平方米的新店面,但零售业的边际利润平均水平,也从1996年的4%的下滑到2000年底的0.1%。
使顾客满意并不能创造新的销售奇迹。密歇根大学编辑出版的“美国消费者满意度指数”表明:在1994年,零售业从未超过一个基准满意分数。
面对这一令人丧气的估价,零售商能做什么?
克拉克有个好点子。1997年,她创建了“造熊车间”,一个填充动物零售企业,它以圣路易斯为大本营开始发迹。第一年收入377,600美元,4年后它发展到75家店铺、年收入1亿美元。一个小店现金收入记录为每平方英尺700美元,总部350×350×350元。
在零售业混了4年零11个月,克拉克不再是行业的新手了。作为1992到1996的鞋店总经理和商人,她创下如下业绩:年收入从1992的15亿发展到1996的23亿,拥有4,500家店铺网络、24,000名员工。该店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童鞋卖家。她在任期间,美国卖出的每6双鞋里就有1双来自该店。作了十多年的梅伊百货公司(是鞋店、富雷、缝纫店等的前身母公司)的执行官,克拉克十分了解零售业。但还是觉得怅然所失。
没时间去影剧院。感情麻木。跟他人联系少了。
“在‘造熊车间’,我在努力恢复以前常用的那种经商方式:从尊重个人角度,真正地把服务集中在一个消费者身上。”克拉克说。
孩童时代购物的经历使克拉克对现在的儿童消费产生很大共鸣,尽管2002年她已经54岁。她的妈妈安妮(Anne)曾带她和姐姐沙朗(Sharon)去迈阿密大都市的商店参加“一小时旅游”。“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购物是件大事。”过了50年后,克拉克这么说。
“我们经常光看不买找乐趣。我们穿上衣服,有时甚至戴上帽子和手套。我们在城里吃午饭,那饭很特别。商店总是卖好东西。”
第十三章 零售业的熊世界(2)
本·麦康奈尔
其中有一家店铺博丁斯(Burdines)使克拉克永生难忘。在1898年,博丁斯开了迈阿密总店,104年后有52家店铺,被称作“佛罗里达商店”(它的扩张从未走出老家佛罗里达州)。到20世纪50年代,屋顶上的马戏团是个极大的促销手段。在一个叫“小小店铺”的附属礼品专卖分店里,孩子们可以给兄弟姊妹买小礼物。“所有商品都摆放得很低,伸手可及,都做得像圣诞老人玩偶世界里的东西一样。对此我终生难忘,这一效果从此成了衡量我以后所做事业的标准。”
对往事的追忆推动她前进。克拉克赢得德州大学零售研究中心颁发的2001年度零售创新奖,以及恩扬(ernst§young)公司颁发的1999年度企业家新人奖。向前发展的激情使这个私有的 “造熊车间”变成2002年度世界瞩目的焦点。
“造熊车间”造就顾客福音传播者是因为:
·公司关注塑造难忘经历。
·顾客的反馈推动事业发展;
·买一件商品意味着加入一个社团;
·以事件推动营销的方法迅速而又有成效。
顾客的反馈推动事业
主要的顾客是通过电子邮件保持联系的,所以公司严重依赖网上交流。克拉克的信箱里每月有4,000多帖子,大部分来自消费者。
2001年,几个月内收到175封电子信件,里面有很多东西让人记忆犹新。
大部分顾客开车好几小时,来造熊车间询问他家附近有没有分店,有的干脆建议在具体的什么地点建一个。
顾客讲述个人福音传播经历,包括朋友、家人的名字及他们的感受。
顾客的报导:对商店雇员高度满意,至少75%的电子信件会提到一个雇员(曾造成他们难忘经历的)。
克拉克说每个来信者都会收到她或其它高管的私人回信。对顾客来信的反应可不象熊那么慢慢腾腾。她推荐世界上每个管理团队都应该这么做。
“我100%推荐。有人告诉过我这是低水平,因为有人因这么做而付出了代价。匪夷所思。我终生都在告诉别人这理念,因为我知道他们从未认真地听过我的话。我认为很多公司有个坏习惯:让秘书们去阅读来信、处理问题。”
不设行政助理,因此克拉克的管理团队要为自己的沟通负责任。2001年,营销主管特丽莎-克罗尔离开梅伊公司到造熊车间工作,初来时有点不适应。“很明显,你在想我们能雇得起秘书的,”克罗尔笑着说,“但现在通过网上交流,我们发现能在短时间内能作那么多事情,事半功倍。”
很多孩子向克拉克提出改善建议,如校企互动、熊的健康、每天或每周发信件的儿童生活。对克拉克来说,这就像有了自己的研究实验室,“他们是造熊迷,喜欢参与这活动,喜欢写信给我。而且我重视他们、给他们回话,那是我的兴趣所在。童言无忌,他们的话很重要。”
第十三章 零售业的熊世界(3)
本·麦康奈尔
无忌童言已经生产出99%的新产品,克拉克说。一个顾客建议生产拉布拉多猎狗,公司采纳了建议,结果头6个月就卖了10万套。公司也应一个小顾客的要求,给所有动物都穿上了鞋。一个顾客建议:为什么不穿袜子?不久公司就给动物穿上了袜子。另一个建议是建立生日晚会、联欢会房间,2002年公司就开始设立了。
公司每周都发给顾客调查问卷,来支持自己的反馈系统,要求他们把经历分成等级。相当于雇员要求顾客对自己的工作表现每周、每月都进行一次考核。其它零售商为什么不效仿这一做法呢?
“我想每个人都自以为了解顾客群,因为长时间来他们就是那么一成不变地对待顾客的。在我近28年的零售生涯中,在百货店方面现在还算部分的成功,而我们都觉得对顾客应该了解的还不足一半。因此,我对顾客区别对待。”
克拉克自称是纯粹的购物者。她说工作之余、周末看见她在别人家的各种商店的过道里转悠很平常,她在购物、研究商业潮流。好了,买了一大堆。“我老公会告诉你:我有满满一地下室的衣服,都贴着标签。”
结果,她每年填6到7张客户问卷,每张问卷里都有她的名字、电话号码,然后……就没了下文。
“没有一个人给我打电话说:‘谢谢您抽时间填了我们的问卷,我们知道了您的要求,我们将详细调查。’”克拉克一边想象着别的商店经理应该怎么回答,一边说道。“这一小小区别将形成顾客感受上的巨大差异,不是像在鞋店演奏钢琴愉悦顾客方式那么简单。”
当她还很小的时候就出席百货公司的咨询委员会,这一回忆使她建立了造熊车间的咨询委员会:8到17岁间的20个男孩、女孩可以回顾旧产品、建议新产品。每年开会3,4次,使克拉克和公司团队迎合年轻人和有影响的顾客的需求。“他们的直率促成了很多生产决策和好点子。他们无畏诚实,购物上比父母辈更有经验,花钱方式上也更有选择余地。只要在他们那里通过了,我们就能大获全胜。”
所学经验:
·顾客的建议能加速生产开发周期、减少研究成本;
·用顾问委员会把顾客的建议规范化;
·将雇员的工资、奖金同顾客满意系数挂钩
第十四章 一项事业,而不只是一条航线(1)
本·麦康奈尔
西南航空公司
“该死的,为什么我要为中心顾客群体掏腰包?我阅读顾客写来的每一封信。”
——巴雷特(Colleen Barrett),西南航空公司总裁和首席营运长官
西南航空公司,每月大约收到顾客发来的3,900封信。有些人投诉飞机起飞晚点、行李丢失和其它同航空客运有关的体制弊端。
但是,公司估计,至少有四分之三的来信,感谢公司提供了良好服务,表扬乘务员或要求西南航空公司在新的城市建立服务组织。
接下来,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劫持了四架喷气式客机,其中两架坠毁在纽约世界贸易中心,一架坠入华盛顿特区五角大楼,另外一架坠落在宾夕法尼亚州境内。据估计,有3,054人死亡。西南航空公司飞机没有一架受到攻击,并且它的雇员也没人死在被摧毁的建筑物和废墟之中,但它还是遭到重创。突然间,美国和世界要面对不计其数的新挑战,对于总部设在达拉斯市的西南航空公司来说,性命攸关的挑战是:美国民航业能够恢复元气吗?
航空运输是当地几百家,或许上千家经济实体的发展动力。推而广之,受到重创的航空业对于美国和其它国家的经济带来了巨大风险。“9.11”袭击后,美国客机上座率锐减48%。恢复飞行后,各航空公司用了一个多星期的时间才支撑下来。
更为糟糕的是,无处不在的恐惧气氛笼罩着美国。尤其是乘坐飞机旅游的人。航班乘客总数急剧下降。
寄到西南航空公司总部信件的内容开始变化。顾客信中充满同情,对发生的事件深感遗憾。他们担心西南航空公司广为人知的现金储备——超过十亿美元——会由于几乎无人乘坐的飞行而消耗殆尽。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来信都夹有现金。还有一些5美元、10美元甚至是500美元的支票。许多人退回了优惠购票券或礼品认领证。
“袭击引起的震惊刚刚平静下来,我便开始担心那些为西南航空公司工作笑意盈盈的人们”,一封信这样写道。后来公司特意对此信进行了一番评论。“说完这番话后,我便想把你们一位顾客服务代理人寄给我的,100美元SWA礼品认领券退还。这100美元还是因为我告知了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同西南航空公司经历的不愉快经历后,他寄给我的。要是寄给你们的钱超过100美元就好了。但是,我只有这些。”
公司的雇员付出最多。他们要求,为那些愿意以部分工资作抵押,保持航空公司运转和盈利的人建立一笔基金。公司雇员一共为他们称为LUV的基金,捐献13,000,000美元。
第十四章 一项事业,而不只是一条航线(2)
本·麦康奈尔
从1973年建立以来,西南航空公司在公司内外培育起来的亲善友好终于得到回报。
“以西南航空公司事业为中心,我们团结了一批顾客,”首席执行官帕克(Jim Parker)说道。
西南航空公司塑造了顾客福音传播者是因为:
自由是他们独具魅力的目标
顾客福音传播以雇员福音传播开始
公司喜欢顾客提供信息,评论和观点
最佳顾客应该得到王公贵族般对待
它同社区打成一片
最佳顾客应该得到王公贵族般对待
马科特是西南航空公司“市长”。90年代担任美国Tax Help全国营销经理期间,他连续9年,每年至少飞行200次,是西南航空公司飞出芝加哥最频繁的乘客。
他具代表性的时间表是,星期天登上一次航班,飞向二十个顾客所在城市中的一个;星期二晚上返回;星期三晚上再次飞向另一顾客所在城市;星期五返回。一直到2001年,每个星期行程都是如此。
因为这种情形,马科特被一个常坐飞机同事的妻子戏称为“西南航空公司的市长。”她是嘲笑马科特在西南航空公司大门入口处,如同市长一样的形象。尽管在新岗位上他不像过去那样频繁飞行,马克特仍然像是当地一个政客,在每一信道前忙碌、握手、大声谈论买卖,表白着他对“他的”定期航线的热爱,并把生气或失望的旅行者拉到一边使他们平静下来。他签约加入Rapid Reward同道乘客,这是公司常飞人员项目。马科特是他形容为“家庭”的一家公司义务大使和志愿销售人员。
“那简直就是一个令人疯狂的时间表,但是,因为西南航空公司的缘故,我喜欢。”马科特说道。“当您对某件事富有激情时,您就会很容易把它讲给您的朋友和同事听。我从未见识过这样一家组织。”
“我得到了王公贵族般对待。”
西南航空公司地区营销总监克里斯查(Patty Kryscha)向马科特保证,他有机会见到他心目中的英雄凯莱赫。马科特估计,他九年时间每年作200次旅行,每次旅行都向几个人传播西南航空公司的福音。他可能为该公司直接影响至少9,000 人。如有需要,他甚至愿意外出,代表该公司周游各地巡回演讲。
谈到公司顾客福音传播者时,首席执行官帕克说道:“我们有忠实顾客福音传播者的原因是,他们一直被西南航空公司的雇员所感动。”
学到的经验是:
特别关注您最好的顾客福音传播者
第十五章 十亿美元的事业(1)
本·麦康奈尔
IBM
“坦率地说,我们具备[Linus]共同体希望得到的所有开放性资源。”
——伯格(Irving Wladawsky-Berger) IBM技术战略副总裁
Linux浪潮汹涌澎湃、滚滚向前,夺取计算机操作系统霸主宝座指日可待。IBM不失时机,扬帆出海、当潮勇立。
IBM今非昔比。
Big Blue承诺,拨出十亿美元推波助澜。Linux是一个开放式计算机操作系统,它不受微软、苹果或其它任何计算机公司控制。一个“关在屋内的编程员群体”运筹帷幄,决定Linux命运。一方面,他们在各种公司工作,同时也抽出时间开发操作系统;他们一起合作编制可以在任何计算机上运行的软件。像IBM这样的公司,就会把Linux预装在它们各种附有软件的计算机上。
1991年,发明人托瓦尔德斯(Linus Torvalds)试图更多了解英特尔386处理器知识,这种探索宣告Linux项目诞生。托瓦尔德斯是芬兰赫尔辛基大学一名学生。当年8月,一个计算机公告栏上贴出告示公布了他的意图。
我正在为386(486)AT克隆做一个(开放式的)操作系统(只是一种爱好,不会像牛羚那样巨大和专业)。4月份以来,此计划一直处于酝酿之中,并且已经做好了准备。我衷心希望,听到人们对Minix喜欢/不喜欢内容的信息反馈。我的OS有点与其相似(把适用放在第一位,设计出相同的文件系统外观)。
托瓦尔德斯告示引起其它程序员注意。几年之内,他便聚集一个志愿人员小组提供反馈,并编写最终他称之为Linux的部分程序。Linux在Unix操作系统上运用自如。
Linux成长过程呈现星火燎原之势。因为Linux没有像专营计算机操作系统那样,要获取代价昂贵的特颁许可,它便得以继续以其使用者的需求为基础成长和演变。因此,不可避免,Linux会一如既往大受欢迎。为使Linux成为自己核心战略一个组成部分,IBM投资十亿美元,此做法某种程度上也为Linux和开放性资源软件主张披上合法性外衣。
IBM十亿美元钜资,正在投向Linux世界范围内研发中心,培训销售、营销和把Linux福音传播给顾客和开发人员专业服务人士。它正在分发价值四千万的Linux软件工具,鼓励开放资源软件开发人员去编制Linux应用程序。大约有2,000名IBM编程员,正在开发公司整套软件产品Linux版。但是,就Linux来说,是这个开放资源群体确定了这些规则和事项,而不是IBM。IBM已经配置成形了它全部广泛的服务器系列——存储和服务于文文件、程序、资料的计算机——来操作Linux。这些包括从公司价值1,500美元的网上服务器到它价值三百万美元的主机。正如历史上大多数变革一样,这次也有一人首当其冲正在遭受指责。这种指责发生在世界上这个最大的技术公司内部。
第十五章 十亿美元的事业(2)
本·麦康奈尔
让我们见识一下IBM福音传播者,伯格。
请在此稍候。IBM?福音传播?
在古巴出生的伯格具有物理学博士学位。他是驱使IBM 敢为天下先的一股不可阻挡的力量。他毕生献给了IBM的事业。他在IBM研究试验室中开始职业生涯。弗拉道斯基-伯格一直站在公司技术进步最前沿。80年代,他负责IBM特大型计算机研制;90年代中期,他肩负的使命是把公司带入互联网时代。
尽管如此,IBM塑造顾客福音传播者的想法近乎于一种夸张,尤其对于这个以官僚作风闻名的公司来说。1969年,IBM被联邦州政府宣布为垄断,这件事几乎一直是塑造顾客福音传播者无法逾越的障碍。
二十世纪70年代的IBM就像90年代的微软一样:它在控制、权利和影响上举足轻重,却缺乏顾客福音传播者这样一种广泛网络。过去那种说法“一旦签约IBM没有谁会永远遭到解雇”一语中的,因为几乎不存在其它选择。
但是,2002年,一个福音传播故事正在形成。IBM 接受开放资源计算机操作系统是一个令人瞩目的做法。Linux这样一个例子恰到好处地说明,一群志趣相同而又激情澎湃的个人,结合在一起时,究竟能取得多大的成功。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