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冬吴相对论1-400

_100 吴伯凡 / 梁冬 (当代)
吴伯凡:米兰昆德拉他说有一种男性看上去好像生活态度不严肃。
梁冬:对。
吴伯凡:其实他是一辈子在所有的女性身上在寻找一种他暗中迷恋或者一直是梦绕魂牵的某种……
梁冬:品质或气质。
吴伯凡:品质或者是表情,一直是这样的。
梁冬:对对。
吴伯凡:这种好莱坞电影就太多了,这本来是一种心法的的东西,但是电影里头经常会用这个。
梁冬:庸俗化了,技巧化。
吴伯凡:比如说有些女主人公第一次见到男主人公的时候,为了跟他很快的建立亲密关系,就说你长得特别像我弟弟。这里头他至少是跟两个东西有关,一个是超乎硬件的,超乎这个“形”上的“神”,就是形似和神似嘛。其实就像我们在喜欢一个人的书法的时候,肯定不是说在喜欢他具体写哪个字。
于右任先生一个大书法家,有一个关于他的名人秩事嘛,就是他在他住的那个院子里头发现有人很不文明,他就写了一个条子,叫“不可随处小便”。但那个字写得太好看了,就被人给揭走了。
梁冬:嗯,当作墨宝。
吴伯凡:但是这个因为确实不雅嘛这句话,后来人就把他这个字剪开,调整了一下,重新一裱,“小处不可随便”。就是他喜欢的具体不是哪个字,而这个字里头透出来的那种“神”。这也就是刚才你说的那个超乎硬件的……
梁冬:软件迷恋。
吴伯凡:软件,超乎有形的无形的某种东西。对这某种东西的迷恋,这是一。第二呢就是示弱。说你像我的弟弟,你就立即会……
梁冬:当一个女人说你像我的爸爸的时候,你会产生什么样的感觉?哈哈……
吴伯凡:像我的中学的语文老师,你像我大学的班主任,你像我爸爸,你像我哥哥,他这里头就是一个示弱。示弱加……
梁冬:加软体迷恋啊。
吴伯凡:对。
梁冬:就是有些人呢他未必有理论根据,但是他天生就知道怎么建立这种亲密关系你知道吧?好了,稍事休息马上继续回来做着打通经济生活任督二脉,《冬吴相对论》。
片花:惠普公司为什么每年都要在温泉池里召开一次董事会?隐秘的共同经验为什么会让两个陌生人感到油然的亲近?一个人为什么会对另一个人有超乎硬件以外的软件迷恋?为什么说亲密关系就是一种同频共振?欢迎继续收听《冬吴相对论》,本期话题——亲密关系。
梁冬:做着打通经济生活任督二脉,大家好,欢迎收听《冬吴相对论》。我是梁冬,对面的仍然是《21世纪的商业评论》的发行人吴伯凡,老吴你好!
吴伯凡:大家好!
梁冬:今天我们讲到这个关于亲密关系的这件事情。我特别害怕,这个本来是一个挺神秘,挺崇高,挺伟大的事,经由我们这样一解构之后显得特别技巧化。
吴伯凡:其实你不解构很多人都在用。
梁冬:那还不如解构出来。
吴伯凡:你难道你没有碰到过有女生说你特别像我哥哥,像我爸爸,像我语文老师的吗?
梁冬:没有啊!哈哈……我真没有啊!那我是怎么迷失的呢?这个事太奇怪了。抛下我们,我们做旁观者啊,我们就评论别人,是吧?你把自己带进去了就显得很不高级。好了,说回来,就是在这个所谓的亲密关系里面呢就还有另外一种的风向标,就是所谓的超乎硬件的软件迷恋,用佛家的话来说呢,就是它超过肉体以上的灵魂对接,用心理学……
吴伯凡:他超过色以外的空,空即色,色即空。
梁冬:从技术上的角度来说,就是我们很多人之所以会喜欢一个东西,比如来说很多男人喜欢一个女人并不是喜欢这个人,而是喜欢她里面的那一个状态。有很多人甚至觉得他是一种生生世世的感觉。好像是说我认识你很多年,只不过你在不同的人身上体现了出来。
吴伯凡:嗯。
梁冬:比如有一次我开玩笑,我总再说,你看大导演,他有选了这个演员,巩俐姐,一会呢子怡姐,一会呢是董洁姐,是吧?各种姐,但实际上你看所有人都长得一样,就很可能导演……
吴伯凡:这就是超乎硬件之外的软件迷恋。
梁冬:软件迷恋。
吴伯凡:呵呵。《围城》里有一个情节就是说赵辛楣结婚了,方鸿渐跟他的太太说,他现在新娶的这个太太会长的是什么样子呢?苏小姐就说,我见过苏文纨和汪太太,我完全可以知道现在的太太长的怎么样。
梁冬:这个事情说明其实男人是很忠诚的一种动物,或者有一些男人是很忠诚的,他只喜欢这一个,他生生世世超脱不了,反复堕落到这个事情里来。
吴伯凡:形散而神不散。
梁冬:对对,对对,所以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说明这个人是个怎么样的人呢?说明这个人真的是个很专一的人,他会让人产生误解,但是实际……
吴伯凡:精神上很专一。
梁冬:他这种专一,是真正的超越个体的专一,那关于建立亲密关系呢,他还有一些特别有意思的那个连接点。比如说当然两个人在讨论功利的事情以外的情感的事情的时候。
吴伯凡:恩。
梁冬:很容易建立一些真正的连接点。比如说在商务场合里面,本来应该谈判的,突然讲到自己小孩子教育的事情的时候,突然两个人发现是有关联的。
吴伯凡:为什么说大家爱认老乡。他其实也是某种隐秘经验的分享。
梁冬:对。
吴伯凡:尤其是什么小老乡,就一个县的,如果是说到是一个镇的或者是……
梁冬:一个村的。
吴伯凡:在一个中学曾经读过书,立即两个人就非常亲近了。或者都是毕业于常青藤了,那也会产生这种亲近感。商务谈判当中,往往有些人会涉及这样的细节,就是能虏获你,对你了如指掌,其实有的是制造出来的。
梁冬:对,我再次想跟大家讲,就是说我们讲它,就是让你帮你建立免疫体系,你知道有些人可能用这种攻心术,虏心术来做一些技巧性的安排。但是当你刨除这些之后,你会发现还是有些东西是超越这技巧的。比如来说,两个人见面的时候他毫无功利他还是会产生这种强烈的熟悉感,这种东西我觉得很可能真的跟记忆的深处的某一些的喜欢、爱有关系,这种东西它超越了技巧,它还是一种无法用技巧言说的一种神秘的主义。而且他的那本书里有个很有意思的调查。比如说有三种婚姻,一种婚姻是两个人一见钟情之后很快就结婚了;第二种本来是好朋友也没什么感觉,后来呢,可能女方经常病啊,痛啊,男方锲而不舍,追啊,追啊,后来觉得这个男的也不错,借由熟悉而建立的婚姻;第三种借由因为门当户对,因为媒人匹配说,你们就俩挺配的。
吴伯凡:各种政治经济的考虑。
梁冬:或者甚至各种的算计之下的考虑,结婚。他发现其实这三种都可能会带来长久的婚姻,不过有一个调查很有意思,就是当人们回忆起来他对于人生体验的时候,有过那些一见如故,第一眼见到就觉得很兴奋的那种体验的婚姻会让他们觉得他们的人生,他们的婚姻是充满了神圣意味的,他不是世俗的婚姻的。而且他把他引申到了一种在职场里面,比如来说,当两个陌生的人共同进入一个单位,两个怪人,但他们两个聊的特别的一见如故的时候呢,他们共同形成的一种工作合力会超越个体。
吴伯凡:这其实是一种自我暗示,当你跟某个人有一种隐秘关联的时候,或者是在对方身上看到一种你说不出的那种亲和力的时候,你会把这个东西神圣化,或者是把它戏剧化,就觉得这个事情好像有一个超乎两个人之间的一种神秘的安排,当你这样来看问题的时候,动力就很不一样。
梁冬:不仅是如此,实际上是什么呢?实际上是两个人某种程度上我们借用个物理学术语叫共鸣,或叫共振。当两个东西在共振的时候,他的能量得以互相的增加,就比如说你以一个频率去走在桥上的时候,一队士兵如果走这个路的频率正好跟这个桥的设计频率是一样,“趴”桥会榻的嘛。所以说士兵行军的时候,过桥一定不能统一走吧。对吧?所以共频、共振这个事情,会带来一个能量剧烈的短期放大。这就是为什么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我们想想就很多年轻人尤其是谈恋爱初期的时候,两个人互相精神上有共鸣的时候,恨不得一个在河北,一个在山东,每两天都能互相见一面的,是什么东西促使两个那么远还要见面呢?这个就是叫能量嘛。所以他讲的是什么呢?就是说当两个人在职场上,有共鸣共振的时候,他所形成的合力完全超越了一加一等于二的效用,他的在创造性上面会创造非常令人觉得恐怖的事情。他举了一个贝尔实验室两个刚刚认识的人,后来他们发明了现代意义上的麦克风,就是两个完全的怪人,结果他们碰到一起之后的震撼。
吴伯凡:这个同频共振,做节目啊,也是嘛,肯定是这样的。
梁冬:对。
吴伯凡:比如一个嘉宾跟一个主持人,那个频率特别对不上的时候,那效果好不了,绝对好不了。
梁冬:能量互相损耗。你以为,你挺累吧,我告诉你,人家比你更累。
吴伯凡:对啊。
梁冬:累死了。
吴伯凡:对,当你觉得很苦是时候,人对方说不定更苦。这里头婚姻也是这样,同事关系也是这样,很多个都是这样。亲密关系往那个底层走,看那个底层的代码的话,也许就是一种共振,就是一种频率的共振。
梁冬:对,所以我后来发现共频和共振,几乎是宇宙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则了,其实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的一个核心观念就是我后来发现无论在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物理学等等方面,共鸣和共振都是一个很重要的能量输入的一个基本法则。
吴伯凡:我们一般讲领导力啊,我听过一些领导力的课程,我发现没有兴趣听下去的原因,就是他没有讲到就人与人之间的这种亲和力到底是从哪儿来的?他都是些技巧怎么去统治别人,怎么去驾驭别人,而没有从这种亲密关系里头来看。就上司和下属之间的这种不是简单的一个控制和命令的关系,而是形成某种看不见的协作。
梁冬:默契嘛,默默的契合嘛。好了,感谢大家收听今天的《冬吴相对论》,我们想和大家今天分享的话题就是原来共振和共鸣都是在我们在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以及所有领域里面一个很重要的能量输入管道。因此一个人要成为一个所谓的圣人,他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让自己的频率变得非常的宽,几乎他如果能够跟所有人都形成共鸣的话,他就是一切人的仆人。好了感谢大家收听这一次的《冬吴相对论》,下一次再见!
冬吴相对论第386期:学会爱自己
梁冬:坐着打通经济生活任督二脉,大家好,欢迎您收听《冬吴相对论》,我是梁冬。对面依然是《21世纪商业评论》发行人吴伯凡,老吴您好!
吴伯凡:大家好!
梁冬:昨天晚上我经历了一件事情,特有意思跟你分享一下。我们有一个同事跑来跟我讲,说“梁老师,你为什么给谁谁谁谁谁这样的一个奖励?”我说:“有什么问题呢?我觉得做得很好啊。”他说:“我也做得很好啊,为什么你也没有给我也这样的奖励呢?你看上次他犯那个错误我是怎么做的,我做哪些哪些事情他做了什么啊?”我就一边听吧,我就觉得有很多的反思呵。当然我承认坦白说这位同事讲的东西对不对呢?对的。他为公司也是很努力的,他也做了很多的贡献。但是为什么他看不见别人也做的贡献呢?但是讲完之后我突然就发现了,其实不要说人家,连我自己我也觉得我做了挺大贡献的。比如说我常常觉得我在家里面,我为这个家庭做了很大贡献。但是得不到我老婆的承认,是吧?我老婆觉得她也做了很多贡献,她也觉得得不到我的承认。所以我后来发现啊,这个可能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
吴伯凡:这也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痴男怨女”啊。“痴男”就是我觉得我跟谁很相配的,是吧?我举得我娶章子怡还可以,是吧?
梁冬:哈哈,吴老师这个例子充分的显示出了你的潜意识。哈哈哈……
吴伯凡:但每个人啊……
梁冬:你以为你撒贝宁哦,吴贝宁。继续啊。
吴伯凡:但是呢我们很少从别人的,真的从别人的眼里头看我们,站在别人的角度看我们。第一次有这种感觉的时候是有一次我在很小的时候,我就站在我们那个村子的前面的一个小土坡上头,看我们家的房子,这一下子我有点认不出来了。因为我平时我看的都是我们自己家的房子,我觉得挺高的嘛。就从外看里头也觉得它挺高的,但是当我站在一个土坡上,我家的房子跟别人家的房子都在一起的时候,我有点认不出来了。我们家房子怎么那么矮啊,就那样一种感觉,半天你才能够缓过劲来,这就是我们家的房子。
梁冬:就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啊。
吴伯凡:对,有时候在……你别说,后来我也逐渐的明白,当你不能从空间上跳出来的时候,你从时间上跳出来也是可以的。有时候我们很自恋的写一篇文章,当时觉得不得了那文章,怎么就没什么反响呢。偶尔有几个人说你写得还可以,就会觉得很奇怪这种事情,明明是一篇好文章你们怎么就这么没眼力啊。但是你过几年以后再来看的时候,发现那里头的问题很多很多。
梁冬:很汗颜。
吴伯凡:对。所以就是且不说面死而生,说面对死亡的看自己现在的生活,那想法是肯定不一样,那是一种大境界。当我们抽身出来从一个稍稍大一点的视角来看我们眼下的状况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完全不一样的自己,但是我们每个人都很难跳出来这样看。就刚才你那个例子,每个人做了很多事情,当你在很艰苦的努力的时候,当你在加班的时候熬夜的时候。
梁冬:甚至你在为公司真的花心力在为公司好的时候,我觉得都是对的。
吴伯凡:都是对的,而且只有你知道好多时候,别人不知道,别人都睡觉了,你在加班嘛,当你加完班的时候,你在……
梁冬:你饥肠辘辘的。
吴伯凡:你看到那个东方际白自己往家走的时候说不定还有点自豪感呢,会说你们之所以没我成功是因为你们没有看到黎明。
梁冬:哈哈哈……
吴伯凡:但是,就是也许别人也这样加过班,他也没有告诉过你。有时候一个人做一件什么事情自己的那种评价,由于你刚刚从那种状态里头出来,你是费了很大的劲,当你费的劲越大的时候,你会对这个东西有一个比较夸张的一个评价。有一个故事就是李清照的丈夫,现在我们很多人都不知道李清照的丈夫是谁?
梁冬:很多人连李清照是谁都不知道,别说李清照的丈夫了。
吴伯凡:李清照就是那个“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著名的女诗人,她的丈夫好像是叫赵明诚嘛。他有点不服嘛,自己的老婆在外面名声远扬,自己的价值不得到承认。所以他就闭门了,苦苦修炼,让自己写出好的词出来。他真的是花了很大的功夫就写了几首词,那写的时候觉得很不错了,已经很不错了。然后突然想起要让它锦上添花的话,更加耀眼,更加能够征服别人,他就把自己太太刚写的一首词里头的三句话也加到里头了。这样就拿去给自己的一个好友看,说你看我最近功力大长啊,你来看看我最近写的这个诗怎么样?他朋友很认真看了,说好像没什么进步啊。不过呢这里头有三句,真的是我觉得水平非常高,尽管跟其他的地方有点不搭,但是你能写出这三句出来真的是说明你的功力是大长啊。他说哪三句啊?“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他说这真的是千古绝唱啊。当时他心都凉了。
梁冬:就黄花菜一样的凉,人比黄花菜凉。
吴伯凡:因为那三个就是他刚从老婆那借来的那三句话。这个故事里头你能看出来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和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的这种落差远远高于我们自己的想象。
梁冬:我小的时候啊,在大学的时候,觉得自己还不错,也算是学校里面的一棵,也不是小毒草吧,就是因为那个时候嘛……
吴伯凡:班草。
梁冬:主要是眼界差,真的是眼界差。后来有一次我们学校开一门课,就是讲主持人行为的。然后有个老师拿个家用摄像机啊,当然那个时候觉得自己还不错,其实自己悄悄的,从来没跟别人讲过,跟别人就讲自己很差哦。内心里面还是觉得自己不错的。结果那个老师就用家用摄像机把我们每个同学,从坐在那,站起来,他说你就坐在这,然后站起来,走过去,再坐下,说“现在开始播报新闻”。你把这个过程拍出来。全班同学都拍,然后给大家看。我看完之后才知道自己长得那么瘦,走路那么难看,走路都头还往前冲,腰又不直,坐下去的时候,很不得体,一看就是没有受过训练的。就是说你在电视上看别人这样走这样站好像很正常的样子,那是因为人家经过训练,你都不觉得。我们自己觉得自己挺帅的,一拍出来,才知道噢,原来这样。后来呢,这件事情给我很大的刺激,我突然意识到原来我真的很糟糕。然后呢我觉得我这一辈子稍有点得意之处就是我还有机会常常在电视里看见自己的样子,知道自己有多么糟。然后就会有所变化,你知道吗?有所提醒。
吴伯凡:对,这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啦,以史为镜可以怎么怎么。其实一个人真的要有一面镜子。
梁冬:那在这件事情上来说呢给了我很大的刺激以后呢,我就突然理解什么叫做观世音菩萨了。就是真的她能够旁观世界之后产生的一种清醒感。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做自己的观世音的,对吧?稍事休息马上回来坐着继续打通经济生活任督二脉《冬吴相对论》。
片花:我们对自己的评价和别人对我们的评价为什么经常会有很大的差距?为什么说我们每个人都在头脑中为自己内置了一个美图秀秀?人应该怎样爱自己?爱为什么就是不计较过错的接纳?优秀领导者的特质之一为什么就是敢于说“我不懂”?欢迎收听《冬吴相对论》。本期话题——学会爱自己。
梁冬:坐着打通经济生活任督二脉,大家好,欢迎收听今天的《冬吴相对论》,我是梁冬梁某人。对面依然是《21世纪商业评论》发行人吴伯凡,老吴你好!
吴伯凡:大家好!
梁冬:今天我们讲到的话题呢,就是在公司里面许许多多的人,尤其是平常比较能干比较重要的同事,常常觉得自己非常重要,做得非常好。以至于别的同事稍有被鼓励,都觉得受到不公平待遇。这个情况呢其实我只是举个例子,其实我相信在所有公司里面都会常常发生这种情况,是吧?然后就引发了我对自己的一个思考,坦白说我觉得我也经历过这个过程,甚至现在还在经历。就是觉得自己的优秀程度和别人眼中你实际的优秀程度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吴伯凡:我有一次看那个凤凰卫视,我就听见梁文道在讲。他说他到现在为止,那个《锵锵三人行》已经十五年了,他到现在为止他在宾馆里头在扫台的时候,看到那个《锵锵三人行》,他都是飞也似地把它给切过去。就不敢看,到现在为止都是。
梁冬:是啊,我也是啊。我以前前段时间不是录《国学堂》有时要审片吗?坦白说我自己是惨不忍睹,经常网上呢,因为讨厌你的人,人家不会直接说,实在受不了讨厌他才会发,90%讨厌的都没发。但是呢90%喜欢的就发了,你知道吗?就说还不错。所以一看这评价呢好像还不错的时候你会产生一种错觉,你觉得真的还挺不错的,因为你看到的都是表扬的。时间长了之后一次又一次的正向反应之后呢,你就会真的觉得自己挺优秀的。然后就觉得,嗯,可能我觉得自己差呢是一个谦虚的表现,还是应该听听大家的吧。但是那个评价其实是不公正的。
吴伯凡:对,那个评价就是说你已经经过各种机制已经过滤掉了。所以你刚才说的那种差评已经天然沉默了,对你印象不好的都是沉默的大多数,对你印象好的他们与人为善嘛。如果你按照这种评估来评估自己的价值的话,那你肯定陷入一种谬误,问题是有时候连这种赞扬之声你都听不到的时候,你会觉得很崩溃的。
除了形象以外,声音也是一样的。我第一次听这个《冬吴相对论》播出来的时候,我当时那种感觉,我天啊!我怎么是这种声音啊。自己一听就是所有的说话时候的各种毛病。
梁冬:自己都土的惨不忍睹。
吴伯凡:对对,有一点那种无地自容的感觉,但我们很少有人真的听过自己的声音的。
梁冬:很多人都觉得自己唱歌唱得挺好听的,呵呵呵,他是发自内心地觉得他唱得挺好听的。我以前也是这样的,卡拉OK里边嘛,反正翁啦翁啦地也不觉得。后来有一天呢,因为咱们录《冬吴相对论》呢,不是有个录音设备嘛,那天我找一个音乐碟纯声的,哥们儿自己唱了一首,哇!听到觉得怪不得!每次我在卡拉OK唱完之后大家都很勉强地鼓掌,哈哈哈……
怪不得,要是我在现场我是不会鼓掌的,太给面子了大家,哈哈哈。你看《中国好声音》看多了之后,你以为是个人都能唱得还不错,但是这种假象,其实很普遍。
吴伯凡:这反过来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就人家已经唱得很不错了,但是你的感觉还是一般般嘛。这就能回答你刚才说的那个员工的问题了,就别人的好自己在那都是要打折扣的。
梁冬:对。
吴伯凡:然后自己的好都是要加……
梁冬:翻倍的。
吴伯凡:都是要加个百分比啊。
梁冬:要加个零,哈哈哈。
吴伯凡:经常会,所以就会产生这种不公正不公平的种种的抱怨和指责。
梁冬:而且还有一个东西,就我们大部分的人呢看着自己都在镜子里看,当你对着镜子的时候都是正襟危坐的,好像很帅的样子,而且你只能看见你用眼睛看见的这个角度,对吧?大部分人也不会从侧面看后面看,是吧?也不会看见自己说话张牙舞爪的那个神情。
吴伯凡:别的不说,就是那些照片我们很多人其实,尤其是女生喜欢照了很多相以后都要挑照片嘛,为什么要挑呢?因为其中有百分之七八十自己都是不愿意看的嘛。
梁冬:那其实是真实的,那就是真实的你在别人眼中的样子,你就当场删掉然后呢再各种秀秀,是吧?美图秀秀,改的粉嫩粉嫩的。
吴伯凡:我们其实在我们的内心,在我们的头脑当中已经内置了一个美图秀秀。
梁冬:呵呵,对对对……哎?美图秀秀有没有去雀斑去那个青春痘的功能?
吴伯凡:有!你能想到的工程师都给你想到了。现在那个,一些手机把那个自拍功能里头内置了美图秀秀,你一拍,我天啊!你一看,首先是毫不留情地给你减掉十岁到十五岁。
梁冬:哈哈哈。
吴伯凡:就那种,让你对这个手机
梁冬:爱不释手!
吴伯凡:对啊,立马就决定买。因为别的手机一看就把自己拍的那么丑,是吧?很多人,你至少明白那个是经过美图秀秀修过的,但时间久了以后他不这么认为。
梁冬:他觉得那个是必须的。
吴伯凡:对。
梁冬:这还是外置的,内置的那个美图秀秀更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吴伯凡:对啊,你是不知道的嘛。
梁冬:对,所以这样一层一层反映,我们就出现了两种很极端的人格,一方面真的觉得自己挺自卑的,就在灵魂深处觉得自己挺不高级的,因为知道自己做了很多坏事。但是又在另外一方面呢不断地告诉自己,或者是诱惑自己暗示自己,自己很优秀足够聪明足够地英俊潇洒智商足够高。
吴伯凡:吉姆·柯林斯,写《从优秀到卓越》的那个作者啊,他说好的领导者他有几个特点的,其中有一个特点呢就是说,敢于说“这个我不懂”。你以为这句话好像是很简单,“这个我不懂”五个字对很多领导者来说是很难说出来的。
梁冬:对!
吴伯凡:除非你的修为,你的德行到一定程度,而且你确确实实你的能力也大到可以一点都不觉得这会丢脸的那种状况的时候,你才会说出这五个字来。很多人是最忌讳说出这五个字的,这是一个。还有一个标准呢就是遇到成绩……
梁冬:看窗外。
吴伯凡:窗外,遇到问题看镜子。窗子跟镜子差不多啊,是吧?都带玻璃的,是吧。但是我们经常是反过来的。
梁冬:对。
吴伯凡:遇到成绩看镜子。
梁冬:看到镜子里的自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
吴伯凡:对,遇到问题看窗外。
梁冬:别人的事儿。
吴伯凡:这就会产生一个非常大的一个落差,不调整这种心态的话,时间久了它变成一种心智模式,变成一种习惯性的反应的话,那你就会进入到一种特别不好的状态里头。
梁冬:而且呢还有一个状况,就是这种境况一旦变成一种心智模式的时候呢,他其实让这个主体自己不快乐,因为你总会发现自己付出的多获得的少,总是获得不公平待遇,总是我是比较辛苦比较伟大比较能干,但是怀才不遇的。但是呢市场它总是或者外边的人他总是会给你一种另外一个角度看的另外一种声音的时候呢,于是长时间他就会郁闷,你知道吗?这个郁闷如果是女人呢她就会肝郁,中医的研究也的确发现呢,肝郁和这个卵巢肌瘤是有很大的关系。那男的呢就会出现各种身体状况,失眠啊,等等等等。所以我常常在想呵,其实老吴,我们说起来都头头是道,但是其实这个东西自己也在犯这个同样的错误嘛,是吧?
而且每天自己在这个脑袋里面呢不断强化升级这个“美图秀秀”的版本,已经从1.0升级到10.0了,还在不断升级越来越好。这个东西该如何突破呢?
吴伯凡:嗯,我觉得第一点突破,当然这时我是学会了,有了听自己声音的体验以后,你就直面这个东西,你就去听嘛,反正你就是这样了。
然后呢去爱自己,这个爱自己不是去阿谀奉承自己,就是说以一种善意的欣赏的眼光去看自己。
梁冬:首先要接受,知道自己其实是个缺点,然后才爱。你别不知道觉得自己是优点去爱,怀才不遇。这是两回事。
吴伯凡:是,这是两回事。我们说爱,其实我觉得有一个关于爱的定义啊,以前我没觉得这个定义有多好,后来我是发现它真的是超过其他的一切的定义。就爱就是不计较他人的错,这是他把作为爱的第一条,最根本的东西。
梁冬:嗯,稍事休息下,你一说到这个事情,我立刻想到了很多人脑子里边已经开始脑补。啊!我的爱人到底有没有计较我的错呢?我有没有计较我爱人的错呢?瞬间脑补。稍事休息,马上继续回来,坐着打通经济生活任督二脉,《冬吴相对论》。
片花:为什么说这个世界上大部分的人是不爱自己的?很多人跟自己的关系为什么是一种绩效考核似的利益关系?老鼠爱大米似的爱为什么不是真正的爱?爱和护短有什么区别?爱炫富的人内心鄙视的为什么不是别人,而是以前贫穷的自己?欢迎继续收听《冬吴相对论》,本期话题——学会爱自己。
梁冬:坐着打通经济生活任督二脉,大家好!欢迎收听冬吴相对论。我是梁冬梁某人,对面的依然是《21世纪商业评论》发行人吴伯凡。老吴,你好!
吴伯凡:大家好!
梁冬:哎,我们今天呢讲到一个话题,就是大部分的人都有一种习惯,内置一个美图秀秀把自己弄得很英俊很聪明,然后从这个话题呢就引申了关于爱的讨论。老吴说呢以前有一个关于爱的定义呢,他不以为然,后来发现这个定义很精确。就是爱是什么,爱就是首先不计较别人的对错。
吴伯凡:嗯,其实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比如说一对恋人一对夫妻,当他开始挑对方错的时候……
梁冬:那我老婆从认识我的第一天开始挑我的错怎么办呢?不也结婚了嘛,呵呵。看来这个人间还是有例外,你继续。
吴伯凡:呵,一切都有例外。你比如说母亲看孩子,那是越看越喜欢,你知道吗?她一个极端的就是有时候母亲对畸形儿的那种爱,就是阿甘的母亲对阿甘的那种爱,那是真爱。
梁冬:对!
吴伯凡:她永远看自己的儿子是好的,而永远发自内心的跟阿甘说:“记住你跟其他人没有什么不一样,记住你是有天分的。”她不是装的,她觉得自己的儿子就是跟别人不一样,后来果然也是不一样。小孩跟话长嘛,是吧?不计较他人错误的极端形式是把对方的缺点甚至看成优点,这是爱的一个很重要的一个指向标。当一个人或者两个人开始挑对方的缺点的时候,不是挑,就是开始留意对方的缺点的时候,爱已经在开始退色了。当然了,你最后结婚什么了,还有别的考虑嘛。婚姻它是一个组织行为嘛,是吧?
梁冬:它是一个bingo行为,它是私有制的产物。为什么一提到这种话题的时候,大家就沉默了呢?继续啊,说到这个关于爱的定义的话题的时候,其实我们为什么觉得自己好?是因为我们真的爱自己。所以,从来不会挑自己的错。所以,这个东西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我们脑子里有一个美图秀秀。是吧?但是呢,我们可能真的做不到爱别人像爱自己一样爱。
吴伯凡:恰恰相反,很多人对自己的态度不是爱。
梁冬:是什么?
吴伯凡:他首先是不计较错是因为有这个错。你看到了这个错,但不认为这个错是一个多大的事情。他以一种欣赏、鼓励、包容的心态来看这个东西。我们很少做到这一点,就跟自己合解,接纳自己去鼓励自己。往往呢,我们跟自己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爱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利益的关系,是一种绩效考核的关系,最后会导致一种人格的分裂。这分裂是什么?一方面就是拼命地去护短,护短跟这个爱是不一样的。
梁冬:它有什么差别呢?
吴伯凡:护短呢就是说他不直面这个东西,他承认这个事情的前提下,他要看到其它的好的方面。就是在看到短处的时候,他能看到一些长处。这个护短是什么,他是避免很忌讳看到这个东西,说到这个东西。
梁冬:他不接纳。他只是用掩盖的方式来不接纳。
吴伯凡:他不接纳。他内心里头是很讨厌这种东西的,像阿甘的母亲看阿甘,自己孩子智力上是有缺陷的。第一,她看到了。第二,她不厌恶这种东西,不憎恨这种东西,她是去直面他,去欣赏他。而我们对自己的缺点是非常憎恨的,不直面的。所以当有时候,别人会偶尔触及我们的某一点的时候……
梁冬:其实自己知道的。
吴伯凡:自己非常清楚,而且自己是非常恨的。
梁冬:所以一直在掩盖。
吴伯凡:要掩盖,而且呢你就会勃然大怒,恼羞成怒就是这么来的。
梁冬:对,他没戳到你痛处,你不会那么生气的。
吴伯凡:对,就是说,假如我真爱自己的话,第一,我承认我的问题在哪儿。我智商不高,我长得难看,先是承认这个前提。第二,我承认这个事实了嘛,我不恨自己。很多很护短的人,内心里头是非常恨自己的,非常鄙视自己的。所以有时候我们对别人的不满意,恰恰是对自己的不满意。
就是某个东西触到了我们的痛处。比如说,郭靖这样的人,他是爱自己的。他没觉得自己有多恨自己,他没觉得自己有多傻,当然,他也没觉得自己有多聪明。他是一种……
梁冬:全然接受。
吴伯凡:对,一种接纳自己的状态。我们很少做到这种,就是爱首先是接纳,不计较他人或者自己的错。所以在这点人,我们很多人没有做到爱自己。
梁冬:你刚才提到一个话题,比如说,很容易我们发现,就是护短的和爱的。虽然都是看见这个问题,但是护短的呢,他是掩盖,他的情绪面上是对立的。爱呢,他的情绪上是接纳的,所以这个背后,其实是个情绪问题。以前我看那个王凤仪王善人的东西呀,他讲那个性心身。性、心、身,身体我们都知道,我总是搞不清楚,性和心的区别。
我今天突然发现了,性是什么?性其实就是情绪,我们很多时候,你的性情……
吴伯凡:性情、性情。
梁冬:就是说你的状态,同样对一个东西,比如说我喜欢,这个包我喜欢,是真的发自内心地喜欢,还是那种想要占有之后的那种怕得不到的那种恐惧和觉得我为什么还没有得到的那种懊恼。就这个东西还不是你的,这个里面,它有个情绪指标的方向。
吴伯凡:我们以前节目里面也区别过,所谓的爱其实是贪嘛,是一个占有的欲望,而不是爱。老鼠爱大米之爱,它不是说爱这个大米,它是想吃这个大米。你知道吗?好多人的所谓的爱,其实是贪和占有。这是不一样的。就是爱呢,它是承认它的独立存在。没有去强制去干预它,更不会去占有它,控制它的这样一种状态,这才叫爱。爱护短的人其实是很自卑的嘛,他为什么自卑?是因为他对自己有一个评价,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他是知道自己是看不起自己的。
梁冬:你说人看不起自己的最开始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有一些人真正的在内心里面看得起自己,有些人表现为自己自尊心很强,但其实在灵魂深处看不起自己,他怎么产生这种不同的?
吴伯凡:看不起自己,是他始终是用一个流行的、他人的一个法则、一个评价标准来看自己。有时候,你发现一些没有钱的人,他比有钱人更瞧不起没钱人。
梁冬:那个时候,我老婆在那个暨南大学,你知道吧?暨南大学有很多的那种华侨生,就是香港考回广州来读书的。在广州嘛,这个暨南大学。我老婆就跟我说,她说暨南大学有一些,就是前些年本来还是广东或者东莞的,或者哪里的一个农转非户口的,然后种种办法去了香港,然后又从香港考大学回到广州的那种人呢,特别具有港台生范儿。就是言必称,你们大陆。言必称,我们香港。其实几年前,他也是大陆人。她说真正看不起那些大陆的人,是那些刚刚去到香港回来的大陆人,这种人是很有意思的。
吴伯凡:比如说一个爱炫富的人,他内心里头是对贫穷是非常鄙视的,这个鄙视的恰恰不是别人,是他从前的自己。
梁冬:这话呀,老吴,想停都停不了,今天这话题上半段就是这样,所以今天老吴呢慢慢跟我们探讨下来之后呢,的确让我有点意外,没有想到这里面其实在我们美图秀秀自己的过程里面,有一个对自己的厌恶的这样一种深层次的感觉,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哲学吗?好了,感谢大家收听今天的《冬吴相对论》,我们下期同一时间再见!
冬吴相对论第387期:君子不器
梁冬:坐着打通经济生活任督二脉,大家好,欢迎收听《冬吴相对论》。我是梁冬,对面依然是《21世纪商业评论》发行人吴伯凡。老吴,你好!
吴伯凡:大家好!
梁冬:最近我有个朋友跟我讲了一个事儿,他是某公司的中层干部,他说呢,他有点烦恼,最近公司搞各种的跨部门的微信群。
吴伯凡:横向跨还是纵向跨?
梁冬:都在跨根本没有谱,以前的组织汇报体系很清楚的,你向我汇报,我向他汇报,然后一层层过滤信息。
吴伯凡:这叫烟囱式,就是一个个的烟囱往上头,各个部门只管部门自己的事。
梁冬:内部沟通,你跨部门沟通,你一定要去到一定大佬级别,这两个大佬在一个联席会议上对话,是吧?它有好有不好,但起码它维持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组织就因此而维系了,是吧?在公司里面越级汇报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是所有的中间被隔着的那个人最讨厌看到的事情。但是呢现在他不是越级汇报了,是直接变成了一个群。最底层的一个人说一句话,最上层、中层人是同时看见,有些时候你上厕所没有看见微信吧,你老板就直接看到了。分分钟的事儿,是吧?这还是组织内部,以前了解市场的情况,可能是客服人员接触,产品的人是不接触的,然后根据客户了解情况。比如广告公司里面客户管理人员他们把客户的需求反映回来,然后在内部推动流程、创意、制作什么的。现在呢?也不是了,客户和创意的人,客户和生产的人,甚至是最前线的销售人员和老板之间全部建立起了一种联系关系。这个事情让那些在中间本来掌握某种的渠道而带来优势的人变得很不适应。
吴伯凡:对,过去处于中间的,拥有某种特权的……
梁冬:上传下达。
吴伯凡:上传下达,他同时就有了一种特权,我们可以把它叫信息垄断红利,这个红利具体表现为欺上瞒下。所以呢,他这能够维持他在这个部门里头的权威性,而且他能够通过这种方式赢得他的上司对他的支持,而当他的上司能够看到他的下属的……
梁冬:对他的反应。
吴伯凡:所有这些反应的时候,那他一下子就会崩溃。而现在世界是平的,那世界上的很多东西都是平的了,组织也是平的了,都是个扁平化的。过去领导在五楼,普通员工在一楼,一楼二楼三楼就是这样传上去嘛!现在呢,大家都到一楼来了,或者大家都到五楼上都去了。
梁冬:或者大家都在电梯里面了。
吴伯凡:对,那就比较混乱了这个时候,这个混乱当然对底层的这些人其实是好的,他起码用不着担心自己的意见建议被层层过滤,最后领导者处在最上头那个人,他接收到的信息是经过一套筛选机制和矫正机制,这里头一方面是过滤网,就把一些对这个组织里头的既得利益者,有威胁的那些信息它逐渐就过滤掉了。与此同时,一些好消息它经过层层加码,像美图秀秀一样的企业内部又制了一个美图秀秀,最后上去的时候能看到的是一个很光鲜的一个消息。这样就对CEO,就顶层的那个人来说他就有一种危险,他就只能够听到他能够听到的,或者由这个组织的结构决定了某种宿命式的那种信息。过去有一句话说:所谓CEO就是最后一个知道自己公司要完蛋的人。
梁冬:以前我曾经跟一个互联网公司的朋友的朋友聊过一个事情,他说:“你知道为什么互联网公司的很多决策还是有战斗力、迅速的吗?”他说:“主要的原因你可以想象一下,一个诺基亚或者是一个苹果的高管,他有没有可能自己跑到商店里面去买手机?几乎不可能!所以他几乎没有任何一次直接的像消费者一样体验整个购买过程的经历。但是互联网公司不一样,互联网公司的CEO和任何一个普通的网民一样。
吴伯凡:他在天天都在用这东西。
梁冬:对,他在使用这个产品。同时呢互联网有很好的这种沉淀机制,比如百度当年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到《百度贴吧》里去留言,我相信当时的百度的很多的领导层天天也在《百度贴吧》里看,看看到底人们在说什么。其实大部分的互联网公司都有这样的一个机制,所以你会发现说互联网公司的行动效率以及公司的最高决策者对于产品细节的了解程度,甚至包括整个的用户体验过程的可参与的程度是最高的。
吴伯凡:对,一般来说互联网公司的掌门人,老大,他往往是一个产品经理。这是有一套信息机制来保证的。在传统的社会里头,比如说我们过去看那种电视剧什么《康熙微服私访》啊,什么《乾隆下江南》等等,他们要做的,其实也是一件事情,就是要改变那个组织体系那个信息传导机制下的信息传播不畅,被扭曲被过滤的那样的一种状态。以一个普通的百姓的这种身份去人为的、暂时的做一个信息扁平化的过程。
梁冬:对,今天前半段我想讲的东西是什么呢?就是说有很多的企业中层,他们正在面临一个巨大的变革,这个变革就是以前你把握的上传下达的这个特殊通道而带来的所谓的渠道红利,突然一夜之间全盘崩溃,那么这个组织要做如何的应对?
吴伯凡:你知道有一个奢侈品牌叫爱马仕吗?
梁冬:听说过。
吴伯凡:本来这个爱马仕它是法语的发音,如果按英语来发音的话叫Hermes。Hermes(赫尔墨斯)是希腊神话当中的神叫Hermes,罗马神话叫Mercurius(墨丘利)。他是干什么的呢?他有个标志的,他是坐个车,你看爱马仕的loge里头,它是有个车的。他的身份就是,从天界就是神界向人界就是凡间传达神的那个声音的。那会儿宙斯要干什么,他(宙斯)不能直接对民众喊话的,他要通过Hermes来传达他的声音,同时民间有什么东西,他也只能够通过Hermes来了解,他是一个传令官,是一个上传下达的这样一个角色。后来在西方所有跟通信、交通有关的这些行业里头经常会用到这样一个形象。比如说过去的欧洲的一些火车站里头都有Hermes的这个形象,就是传令官,坐着一个车来履行交通和通信的义务。在一个信息有层级的组织里头或者一个有层级的社会里头,他是一个必不可少的一个角色。而现在互联网有一个很大的功能叫解中介化,或者叫脱媒化,脱媒就是中间的那个媒人就没了,直接是直达天庭。过去你要达天庭是一件很……
梁冬:无线WIFI上网,不用在网吧里上了。
吴伯凡:它是个广域网,不是个局域网。其实我们好多组织结构它只是一个局域网嘛,就在一个部门里头,现在是局域网变成了互联网。各个网可以互联互通的时候,组织结构就完全变了。一个组织的DNA,最重要的一个要素就是信息传达的方式,一旦信息传达的方式发生变化的时候,这个组织就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
梁冬:稍事休息,马上继续回来,坐着打通经济生活任督二脉,《冬吴相对论》。
片花:企业该如何应对组织内部的信息扁平化趋势?信息传递的方式为什么是决定一个组织DNA的最重要因素?互联网的脱媒化功能为什么反而有可能令企业的领导者因为一叶障目而做出错误的判断?领导者为什么应该做到君子不器?欢迎收听《冬吴相对论》,本期话题——君子不器。
梁冬:坐着打通经济生活任督二脉,大家好,欢迎收听《冬吴相对论》,我是梁冬。对面依然是《21世纪商业评论》发行人吴伯凡,老吴你好!
吴伯凡:大家好!
梁冬:今天我们讲到一个话题,就是说现在很多的组织因为有了微信这样一个东西,建立各种的微信群,令到公司的上下级处在同一个微信群里面的时候,很多的信息就一下子,从底层直接到了最上层。第二个就是跨部门的微信群开始建立起来之后呢,以前一个事情你要往上汇报去到你的总监,然后总监跟那个部门的总监坐到一起开会的时候才能谈论,所以一个礼拜才能交流一次。现在不是了,瞬间的。这个事情令到整个组织结构产生了很大的变化。
吴伯凡:过去在这种信息的局域网状态里头,我们经常会听见,当两个人在说话的时候,一个人说了一句什么话,另外一个人说”小点声“。小点声的意思,就是他要维持这种局域网的状态。
梁冬:嗯。
吴伯凡:而现在无所谓什么小点声和大点声的问题了,只要你一说出来大家都能听见。
梁冬:对,这个是一方面,但是另外一方面,它带来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什么呢?就是说以前的上面的人啊,比如说一个公司的总裁也好,CEO也好,他收集的信息呢,他是有层级的。同样这个事情,他看到的不是这个事情,而是这一类的事情发生了多少,这个事情和上一个礼拜之间有什么区别?好,这个事因为层层的汇报归纳整理之后,他如果做的好的话,他会把这个信息啊,进行层层的分类整理,最后用一个微观信息转化为宏观信息,当你站在宏观信息的时候呢,你对某些东西的判断和决策其实是站在宏观面上来思考的,这也是为什么有些高级领导人他之所以做事情他能够做出正确抉择是因为他更宏观一些,你不受微观事件的影响。但是现在不是这样的,因为很多微观的事情,一个屁大点的事情,”啪“一下子直接到上面的时候呢,正好,可能老板突然这一秒钟刷微博看到这一事儿,平常别的事他没看见,于是呢,他会把这个事情认为是一个很大的一个事情,在他的那个意识份额里面,myshare里面啊,变成了是很大的一件事情了,这样的话就令到他会更多的倾向于以某些个案来做为判断这件事情的标准。其性质有如,比如市场总监买广告之后呢,在老板家的附近,那个电梯里面装很多,老板就会觉得这个广告花了这么点钱,有那么多的投放。但其实它是一个掩耳盗铃,它蒙蔽了一些东西。我想讲的就是说,一方面,这种的跨部门,跨层级的同时在线交流,抹平了层级之间的这样的一种信息的壁垒,但另外一方面呢,也令到我们的领导人有可能变得一叶障目。
吴伯凡:对,有人说领导分成多少种啊,有将军型的,有教师型的……
梁冬:有的保姆型的。
吴伯凡:对,还有的呢,是乐队指挥型的。这个乐队指挥跟整个乐队他有一个非常大的不一样,他站的那个位置呢,是所有的人都是朝一个方向的。
梁冬:对,所以我们去看交响乐的时候,你可以看见所有人的脸,你只能看见一个人的屁股,就是指挥家。
吴伯凡:对。他能够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就因为他跟大家的视角是不一样的。还有一个呢,他除了方向不一样以外,他的高度也不一样。他站在一个更高的台上,一个他能获取整体信息很方便,第二呢,他站在这个台上的时候,他自然会产生某种气势。你知道有一回就是一帮人去一个旅游景点去照相去,靠着一个栏杆照相,后来我发现站在我前面那个人个子太高了,我完全照不了嘛,但是那时候还爱出风头的时候,我就发现这个栏杆它的下面还有一个柱子,我就站在那个柱子上,那个时候,那个感觉一下子完全不一样,就比所有的人都高的时候,第一次体会到了高个子看世界的那种感觉。
你想想,一个乐队指挥,他常常是处于一个比较高的位置上看的时候,他的心态也是不一样的。在这种情况下他做决策,他就自然是以一个领导者的身份在做决策。好了,现在的问题就来了,现在那个指挥他没有了方向,你可能大家是什么方向,你看的也是那个方向。第二,你的高度也……
梁冬:也差不多了。
吴伯凡:也差不多了,你看的时候,你往往以一个很草根,很一线的这样一个状态来看问题的时候,会陷入到一种什么样状态呢?就是一方面信息特别的丰富、充分、鲜活;另一方面与此同时它也就不再有高屋建瓴的那种见地。见地啊,见多识广,就是那种outlook,就是那种视野就完全没有了。outlook本来意思就是了望哨嘛,就是那个哨兵站的那个位置嘛,在树上搭一个台子,他看到的信息就是不一样的。就是信息扁平化对领导者一方面好处就在于在你的组织内部欺上瞒下的这种可能性在降低,另一方面……
梁冬:你直接被底层蒙蔽,被真实的世界蒙蔽。
吴伯凡:哎,高度决定影响力啊,你自己没高度了,你常常是一个见木的。
梁冬:你一叶障目了,不要说林,甚至看不见树,只看见树叶了,你怎么看森林呢,对吧?
吴伯凡:对。
梁冬:这个事情我有一个很深的感触,就是说现在这个情况很像当年我在互联网公司里面的体验,那个时候呢我做为一个互联网公司的一个所谓的高管,常常一方面被这种信息的极度扁平化迅速扭转呢,产生很多焦虑。而另外一方面呢,也感受到了你看到太多细节之后呢,你不能从宏观来看的时候呢,你会做不出来更淡定,更从容,更具远见的规划。
吴伯凡:就是你无法做到高瞻远瞩。
梁冬:对。那现在的情况是什么呢?就是以前在互联网公司里面发生的事情变成了整个社会的事情,整个世界都是如此啊。有些时候我也在想一个问题啊,大部分的公司领导人,其实已经变得跟大家差不多的视野了,每天陷入各种细节,所以表面上大家都疲于奔命,但其实呢每一个人都反而没有成效。
吴伯凡:嗯,儒家讲的那个”君子不器“啊,这话有多种解释。其实它本来的意思我觉得应该是这样的,就是”君子“本来的意思它是指领导者,”君子不器“的意思就是说,你的视野你的精力不要被一些具体的细节所拖累,你必需要跳出来看,一个好的领导者是几乎要听所有人的意见,与一部分人商量,自己做出决定来。但糟糕的领导者他是不听别人的意见,找所有人商量,让大家做决策。哈哈哈。这不是开玩笑啊,现在就有可能啊。
梁冬:对,稍事休息,马上继续回来,坐着打通经济生活任督二脉。今天和老吴讲到的一个事情就是,在信息扁平化的时代,一方面领导者可能会获得更多鲜活的知识和信息,但另外一方面也有可能因此着重于处理紧急的事情而不能处理重要的事情变得更加的一叶障目,好稍事休息马上继续回来坐着打通经济生活任督二脉《冬吴相对论》。
片花:为什么说智慧往往和智商没有关系,而是和所处的位置有关系?智和慧有什么区别?在信息扁平化的时代企业的领导者为什么很可能拥有更多的智更少的慧?领导者为什么应该充当企业的指南针和定海神针?欢迎继续收听《冬吴相对论》,本期话题——君子不器。
梁冬:坐着打通经济生活任督二脉,大家好,欢迎收听《冬吴相对论》,我是梁冬,对面的依然是《21世纪商业评论》发行人吴伯凡。老吴,你好。
吴伯凡:大家好。
梁冬:今天我们讲的话题呢就是,现在信息真的是非常的扁平化,公司内部是这样,组织是这样,行业是这样,社会也是这样。很多事情突然一窝蜂来,很多细节被无限制的夸大,所以呢每一个人呢都觉得好像亲临现场一样。但是呢它也因此造成一种一窝蜂,很多应该做的长期的规划就很难了。前段时间我去香港玩的时候,听一个出租车司机讲。这个出租车司机呢,他就跟我说,他说他感觉到这是一个特别普遍的现象,小至一个公司领导人,大至一个地方政府,就香港,香港那个出租车司机,他们也跟北京的哥一样,是吧?讲话呢特别的具有远见,因为香港电台,也是很多信息的嘛,是吧?他就说他个人感觉就是香港政策也是每天在做很多很紧急的事情,也很辛苦,他自己感觉,但是他就引申出来一句话,他说一个天天这么辛苦救火的人,他怎么可能去做长期的规划呢?那他不可能。
吴伯凡:所以,那个出租车司机啊,他弄的不好,他马上就具备这个领导者的视野,为什么啊?因为他是个信息中心,是个情报中心,他天然要接触各种各样各个阶层各个团体各种人吧,他们的种种的信息,他天天在听汇报。
梁冬:而且由于他不是做这个事情的人,他不需要花大量的精力去处理细节事务,所以他产生了一种抽丝剥茧之后的高屋建瓴的宏观微观意识。
吴伯凡:对对,这个出租车司机,由于他的信息红利啊,他也是一种红利嘛,使得他容易站在一个虚拟的乐队指挥的那个位置上来议论一些事情。
梁冬:加上现在很多出租车司机还听《冬吴相对论》,理论水平也很高,你知道吗?哈哈。
吴伯凡:反过来你就发现,反而是领导者他听的信息其实有点同质化,即使在一个公司里头,一线的、中层的、上层的他都听,但他还是当局者,他不是一个旁观者。就你有一个旁观点的视角啊,这是很难的。就是智慧有时候不是说智商有多高,其实就是善于把自己放在一个独特的视角里头看问题。
梁冬:对,只要我们想想我们劝我们的那些失恋的朋友该怎么变化的时候,你就知道其实大部分的人都具有充分的智慧的,但是当你失恋的时候,是吧?你还是很难跳脱。
吴伯凡:所以智慧有时候跟智商没关系,它是跟位置有关系,”人至愚,察人则明,人至明,察己则昏。“你最愚蠢的人,看别人都是看的很清楚的,这跟智力没关系。最聪明的人,看自己也是看不到问题的。所以领导者,当信息的扁平化把这个指挥台给你挪走的时候,这就是一个问题。虽然获取鲜活的一线信息非常重要,说德国人在总结一战为什么失败的原因的时候,不有个将军说了一句名言么,说”战死沙场的将军不够多“,他是这么说的。他说之所以失败是太多的将军坐在司令部,坐在指挥室里头,而没有去到一线,所以他们瞎指挥。但问题如果这一些将军们都去一线了,这个仗也是没办法打的。这就回到一个问题:领导者到底是一些什么样的人?他应该具备怎样的智慧?
梁冬:有一个广告语叫:”上上下下的享受。“其实我觉得套用出来,领导者就是进进出出的智慧。
吴伯凡:我们以前也讲过,智和慧实际上是不一样的。智呢就是强调的是反应,就是对各种信息对各种知识的获取能力和反应能力。
梁冬:聪明程度。
吴伯凡:嗯,聪明程度。而慧恰恰不是,慧恰恰是不反应的能力。
梁冬:不反应的能力,定能生慧。
吴伯凡:对,它是定力。就是当大家都在乱的时候,他不乱。有一回我跟一个朋友聊天的时候,说了这个慧的时候,他说你这样说我听不懂。我也没办法跟他解释,我就举个例子,我说假如你看了一部惊悚片,但你女朋友没看,非得拉着你陪她一起看,这时候当你们在影院看电影的时候,你的反应和她的反应就不一样了。
梁冬:嗯,这个例子举得非常好。
吴伯凡:因为你已经知道,他不是不反应,是预先获知对终局有一个大致判断的时候,你就不动了。
梁冬:你就淡定了嘛。
吴伯凡:对,你就淡定了。对她来说是新鲜事,对你来说不是新鲜事。这就大致上接近于我们所说的这个慧。
梁冬:其实老吴,我觉得你刚才这个例子讲得特别好。就是为什么有些人能定呢?并不是他真的反应慢,有些人反应为表达的反应慢,有些人呢积极的反应慢。什么叫积极的反应呢?就是我知道这样折腾了之后它就会回来,再折腾再回来,所以呢我干脆在终点等着。这种不累的对整个全局了然于胸的表现出来的淡定,这个叫慧。所以,慧是什么呢?看见事物的相同。就是事物的本质规律你了然之后呢,你就会产生慧了。定而生慧。
吴伯凡:一心禅师他把我们的觉知状态定义为警卫的那种状态。因为警卫他不会乱动的。有时候你看那个门口一个地方站一个警卫,这个警卫他的特点就是不动。你发现没有,他不会乱说话,不会乱动,他象个木头一样的站在那个地方,但是他其实反应极其灵敏的。但他不表现出来的这种状态,他跟昏睡是不一样的,跟纯粹的迟钝是不一样的。他把很多信息作为不反应,他就把它划入到不反应,他就完全不反应。但是一旦有一个真正值得反应的,他是非常迅速的,特别机警的进行反应。这就是智慧的两面。
梁冬:对。
吴伯凡:智呢就是要快速的反应,慧呢就是不反应,但是他不是昏睡过去。所以我认为领导者是两根针。一根针是指南针,就是在大家很乱的时候,大家你说要往东去,他说要往西去,四面八方大家都说要去的时候,他能够知道一个方向感,他知道大致应该朝哪个方向去。而且他一旦知道那个方向,他迅速的采取行动。
梁冬:对。
吴伯凡:第二根针就是定海神针。就是在大家都在进行反应的时候,或者一惊一乍的时候,他能够保持一种淡定。这其实说的就是智和慧的关系。但现在信息扁平化,使得领导者智可能多了。
梁冬:慧可能少了。
吴伯凡:对。
梁冬:我记得在《长短经》还是哪篇经文里面讲到一个事情:说古代有个皇上为什么他那个头上顶的那一块片,然后前面很多像门帘一样的珠子晃来晃去吗?其实它是一个提醒,就是你不可以把每一个事情都去看得很清楚。甚至他们有些时候拿些布塞住耳朵,他其实是这个……
吴伯凡:闭目塞听啊!
梁冬:闭目塞听。他就是告诉你作为一个最高决策者,有些时候你要对很多事情了了分明,但是呢更多的时候你要学会如如不动。了了分明,如如不动。方是人生修行的高境界。
吴伯凡:我听到还有一种解释呢,是说皇帝戴的那个东西……
梁冬:那片片,前面还有珠珠。是吧?
吴伯凡:对对对,其实就是一个门帘嘛。是一个小型的一个袖珍的门帘挂在那儿的。它一方面首先是不让你看他看的多清楚,他有什么表情你看不清楚的。他等于是垂帘听政,它是另外一种垂帘啊。
梁冬:随身携带的垂帘听政。
吴伯凡:垂个小帘在听政。你只能听见他声音,你看不清楚他的表情,这是它的功能之一。还有一种呢,就是皇帝这个脑袋不能乱动的,一动就晃的很厉害,提醒你现在动了。
梁冬:诶,这个东西很高级,的确是的。你想想看,一个皇上要是不像一个哨兵一样,是吧?老晃,这个怎么当皇帝呢?
吴伯凡:对啊,他是要一种仪态,是吧?皇后还要母仪天下。所以一方面呢就是说你的态度不能随便表达出来,不能够轻易的乱表态,要言辞判断。不能够听风就是雨,不能够见风就使舵。你真的如果是一个掌舵人的话,你真的不能见风就使舵。尤其是你的表情不要轻易的流露出来。与此同时,你不要乱动。以前我们说愚蠢,愚蠢之蠢就是乱动。”轻举妄动即为蠢,见识褊狭即为愚。"那你就只剩下愚蠢,就没有智慧了。
梁冬:这个事情其实是一个在互联网时代的一个讨论。但是呢太阳底下无新鲜事,我们后来发现其实中国古代的皇上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当然了这也给我们每一个每一天在自己的微博上刷着微博,每天早上起来亲临朝政的各位网友朋友们提了一个醒:不要轻举妄动,不要见风使舵。好了,感谢大家收听今天的《冬吴相对论》。既有智,更要有慧。下期我们同一时间再见。
冬吴相对论第388期:价值观创造价值
梁冬:坐着打通经济生活任督二脉,大家好!欢迎收听《冬吴相对论》,我是梁冬,对面的依然是《21世纪商业评论》发行人吴伯凡,老吴你好!
吴伯凡:大家好!
梁冬:前段时间呢,我看到了一消息,说在俄罗斯就是前苏联啊,当时就发现了很大的一个矿里面有很多钻石。
吴伯凡:西伯利亚。
梁冬:对,在西伯利亚,然后据说我们一般一克拉两克拉就很大很大的了,是吧?人家五克拉、十克拉都有,一坨一坨的那种大钻石。
说呢如果把那个钻石矿里面的东西开采出来,足够全世界的妇女人手一个大克拉钻戒。当时我就想说,这会不会意味着钻石业大崩盘呢?因为供应多了嘛,那理论上来说突然就变得不值钱了嘛,对不对?
但是发现其实也没有,而且这个矿其实也不是今天才发现的,三十多年前就发现了,业界都知道。但是业界做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大家都默默地维持住了这个价格体系,甭管有多大的钻石本身的产能,反正到您手上价格还很坚挺。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吴伯凡:这不仅是钻石行业,有很多行业它有一套操作手法的,这套操作手法能够保证这个行业的利润非常的高,尽管这个行业不是特别大,但是它是一个非常暴力的行业。
梁冬:相同的还有一个东西叫开心果。以前我们中国人过年的时候都是吃花生的嘛,吃个杏仁什么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你发现在餐桌上出现了一个叫开心果的东西。开心果和花生、杏仁最大的不同在于,花生和杏仁是由物种来定的,开心果你都不知道是一个什么果,它叫开心果。显然它是一个经过精准营销定位的食品,我以前隐约觉得这里面有事儿。
吴伯凡:尤其是过年,它这个名字取得挺好的,开心果。你过去什么花生啊,什么蚕豆啊,不好听嘛。
梁冬:顶多花生就结婚的生孩子的时候,现在计划生育了也不能随便花生了,是吧?
吴伯凡:对,没有这种东西,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你到一个人家里头去,过年过节的时候要是没有那个开心果,你就会觉得有点别扭,人家主人也会觉得……
梁冬:好像标配,但是这个事情并不是必然的。我有一次去不丹玩儿的时候,正好碰见一个哥们,这个人是一个香港的大批发商,就专门把那开心果批发到中国内地来的。
他跟我说他们垄断了上游,跟所有的农户、生产商签订一个《价格保护协议》,经过品牌运营再发放到全球各地,这个链条你想想跟钻石是一样的。
吴伯凡:对,有一回我碰到有个人,他自己过去做那种艺术品收藏,他做得很成功,一个偶然的原因,他把一个艺术家的作品基本上收全了,所以到目前整个市场上那个人的作品价格是他说了算。
他把同样的操作手法呢,他想用到普洱茶,用到这种可以收藏的这些茶类上头。他就问我:“有没有人知道这个行业,比如说普洱茶全球的市场规模到底有多大?”我说:“你想干什么?”(他说)“我想弄一笔钱来全部把它都收了,收了以后他就可以控制这个价格。”
梁冬:关键是他收了之后吧,因为这个产权清晰了,他可以投入大量的精力保持这个行业的品质,然后提升他的品牌,建立所谓所有的关联故事。比如说关于这个钻石事情就是很典型的,本来就是一颗石头而已,它也不是真正的说最坚硬的东西,这个地球上还有很多比它硬得多的东西,而且人工的钻石那个硬度也是很强的。但是“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变成了和这个东西一个关联,他成功地把一颗石头变成了爱情的替代物。
吴伯凡:它的定价模式是一个叫情感定价模式,情感定价它是不讲性价比的。第二呢,它是一种身份经济或者叫地位经济,它是来给你定位的。有些商品呢是你不拥有它你是生存不下去的,比如说水啊,食物啊这样的东西。在现代社会里头“恩格尔系数”越来越低,就吃的东西在你的整个开支当中是越来越低的时候,你靠那些东西去赚钱你是不大可能的,你必须要去简单地说去做很多吃饱了撑的那些生意。比如说开心果也是这样,它不是食物。
梁冬:它更像花生,就是说让人们在说话的过程当中掰一个东西又吃不饱,但有一点味道,也没有什么伤害,理论上来说,是吧?
吴伯凡:而且这个开心果你剥的时候,它又不像有的,像那个核桃……
梁冬:很难剥。
吴伯凡:很难剥很麻烦,拿一个钳子在那儿,拿一个胡桃夹子在那儿夹,那显得不高雅嘛。那个东西它张开一点口,不叫开心果嘛,是吧?掰的时候也比较容易,就说它那个包装比较好。就像有的酒,高档的酒一般它是包装很漂亮,同时打开也比较容易,它是那样一种定位,有了这种定位以后它就是高端大气上档次啊。
这个普洱茶也好,钻石也好,它这里头都有个秘密就是说它的价格一定是受制于上游的全盘控制它才可能维持一个高价,那个西伯利亚发现那个钻石的时候,的的确确就按我们普通人的思维一定会觉得……
梁冬:钻石要崩盘。
吴伯凡:对,物以稀为贵嘛,当它不稀的时候它就贵不了。事实上现在的虚拟经济它早已经掌握了一整套模式,有一点像金融的模式。什么叫金融的模式?这个东西的面值是取决于某一个发行这种特殊商品的某个机构,他给它定多少值就是多少值,比如说一张纸。
梁冬:你写一百它就是一百。
吴伯凡:印一百就是一百,印一千就是一千。不是说这张纸本身值多少钱,而是说这个纸它所代表的信息它值多少钱。
整个有一个流通体系,这个流通体系大家都认可这个价值的时候,它的价值就形成了。当我们说这个钻石,这么一块石头值那么多钱,一克拉值十万块钱,克拉钻和以下的它差别特别大嘛。是吧?
梁冬:对。
吴伯凡:你又不能去问这个问题,那是实体经济的问题,它实际上是虚拟经济的问题,由一个类似于央行的一家公司它发行给它定了价。
梁冬:一克拉上面就写着,多少几万,我都不知道,没有概念。比如说五万块钱,这一个钻石就是五万块,女人就是伸出一只手的时候,就看我手上有五万块,五万块,五万块。刺激别的女人,五万块,五万块,五万块,哈哈。
吴伯凡:对,这个极端的形式,比如说以前说是在上海结婚的时候有一个风俗,现在可能没有了,就要把这些个家里头的存款,那个存折的复印件贴在那个结婚的那个新郎新娘坐的那辆车的玻璃上头,表示这是他们家的陪嫁或者说是我结这个婚是女方出的还是男方出的,他要让人看见这样的一个习俗。
梁冬:这是一个拎得清的城市,一个拎得清的城市,就是怕拎不清。稍事休息,马上继续回来,坐着打通经济生活任督二脉《冬吴相对论》。
片花:开心果、普洱茶和钻石的定价模式有什么相似之处?成功的营销为什么需要把一样东西的面值和一个人的面子联系到一起?奢侈品是怎样通过塑造和改变消费者的价值观,建立准金融发行体系的?发行机构越来越少为什么是一个行业成熟的标志?欢迎收听《冬吴相对论》。本期话题——价值观创造价值。
梁冬:坐着打通经济生活任督二脉,大家好!欢迎收听《冬吴相对论》,我是梁冬,对面的依然是《21世纪商业评论》的发行人吴伯凡,老吴你好!
吴伯凡:大家好!
梁冬:在上一part的时候我们讲到了很多事情都是被信息赋予摸顶之后,这个物质产生很多价值。老吴呢,就讲到这个上海人多么拎得清,当年的风俗就是把家里的存折复印出来之后贴在这个新郎的花车上面,这真是一个拎得清的城市啊。
吴伯凡:因为什么?这就是我们说的面值和面子啊,就是一个东西上头的面值和一个人的面子这之间只要你挂上钩……
梁冬:他就有面子。
吴伯凡:你要是挂不上钩的话,你这个营销是失败的,一旦挂上钩那你就成功了。
梁冬:对,现在实际上有很多东西都被赋予了这种货币化的可能性。比如说普洱茶,还有各种的小叶紫檀的佛珠你知道吗?一个女青年只要开始佛里佛气了,哇!那这个佛珠上的消耗,天量啊!它可能是五百块钱一串,它也可以是五十万块钱一串啊,它完全没有标准。
吴伯凡:这个钻石是由一个叫戴比斯的公司它控制了大部分的产能,它就有定价权了嘛。它就像一家发行特殊货币的央行,在全球各个分公司里头它利用它的一套营销体系让这个面值能够在整个社会上能够流通。
像那些佛珠啊,广东不有一个宗教产品批发市场?那里头就是那种珠子五块钱一个,别人带我去看过。
梁冬:据我听说各种大师现在商业模式很奇怪的。就是免费给你讲讲人生道理,然后指点一下人生迷津,然后就摸一摸他批发过来的五块钱的珠子,告诉你,送给你了,而且还不是卖送给你哦,然后你就觉得,哇,师傅!然后就供养,这个时候你自动供养,你好意思拿出500块吗?一般不好意思,对吧?一般都是五千。这大师也不沾这个钱,都是交给旁边的人,自已是不知道的,我没有听说哦,不知道。那个钱就各自流通……
吴伯凡:他有点相当于也在发行那个货币。
梁冬:对。
吴伯凡:就是它加持了,它摸顶了,它就像这个……
梁冬:信息化改造。
吴伯凡:对,对。它像央行一样能够把制币厂的产品……
梁冬:那个纸啊,印上花纹的纸。
吴伯凡:对,制币厂的工人天天听到的这个教育就是我们生产的是产品,不是货币,就是一张张的纸,要经过整个央行的发行,它才能正式成为货币。
梁冬:在央行就是摸一下顶嘛。哈哈。
吴伯凡:对,就摸下顶,加持了嘛,是吧?
梁冬:哈哈哈,加持一下。
吴伯凡:我们中国为什么没有奢侈品?它就是因为我们中国产生这种特殊的商品,也可以把它叫做特殊的货币的这种东西,它没有一个央行。央行在哪?奢侈品的央行在米兰和巴黎。它每年它都是要从那发行那些东西的,春季什么什么,秋季什么什么,形成了一套严格的话语体系。
梁冬:分发体系。
吴伯凡:嗯,对,你不能说你看这个钱很管用,你自已印一点。
梁冬:这样非法的。
吴伯凡:那是非法的,而且关键是……
梁冬:人家不认,印了没用。
吴伯凡:对,你们家的银行,说吴氏银行,那肯定不行的。
梁冬:呵呵呵呵,但其实现在很多人也在干类似的事情。比如你搞普尔茶的,囤积一批给它起一个年号,炒一下,本来可能60年代或70年代某一年的茶无人问津,你就这一年的茶市场上没有了,只有你有一点点,然后你把它打包给它编一个故事,其实这个故事就是信息化过程嘛。
吴伯凡:包括那个红酒,是吧?03年的红酒。
梁冬:对,83年的。
吴伯凡:哪一年的,可能真有这么一点事,他把这个事放大。
梁冬:但是你不知道之前它是没有能量的。
吴伯凡:对对。
梁冬:你知道以后就是有能量的。
吴伯凡:对对,每个人都知道了,这一个行业最终的成熟度是由它的发行机构是越来越少,刚开始的时候很多,到最后是越来越少,整个产业它都是整合嘛,整合以后变成巨头来统治它就具有定价权。
那普尔茶我曾经收到过一个礼品,前些年那逢年过节,收到很多这种普尔茶嘛,到现在我都没有动过那些茶,但我印象很深的,当时我收到一个茶,写的玉溪市公安局。
梁冬:哈哈。
吴伯凡:我说怎么是公安局的茶?他说公安局的茶不可能有假的了!我说哦哦。它其实也要找到一个发行的权威,发行部门它的权威性决定了这个东西它是有价值的。
10年我去南非,还真去被受了一次那种教育。不是说一去就卖钻石给你,没有这样的事。一去就是一帮操台湾口音的,南非有不少台湾人在那做钻石生意。
梁冬:可能是湖北人,结果操着台北口音。
吴伯凡:对对对,完全有可能。他就来跟你讲钻石的历史。
梁冬:先生(台湾腔)。
吴伯凡:讲各种各样,就是还发一本资料,讲的就是钻石的历史,钻石的切割的方法,什么57面,58面,让你觉得这个是非同小可的一件事情,然后才来你随意买吧。当时我们同行的就有人咬咬牙就买了一个一克拉。
梁冬:你还记得当时你买一克拉多少钱吗?
吴伯凡:我忘了,不,我没买既没那么多钱也没那么多的傻气,我没买。
梁冬:呵呵,也不至于啊。幸好嫂子没听这个。有些时候再纯朴的女人她还是希望有一个大克拉的钻石的,这个裹挟很可怕。
吴伯凡:对。
梁冬:她再说不靠谱,你给她的时候,她还是很高兴。
吴伯凡:那当然了,这现在女士们说我们要的不是奢侈品,要的是你对我的真心。
梁冬:呵呵。
吴伯凡:关键是这个钻石它通过不断的宣传,你像我们小时候哪听说过这些东西啊。
梁冬:其实这个世界基本上我越来越相信它是被一群广告佬操作的。
吴伯凡:对。
梁冬:比如说我小的时候吧,我觉得有头皮屑是一件很威猛的事情。我们小朋友还一直互相拨,你知道吗?要比看谁的头皮屑多,最多的那个人是英雄啊!同学们都觉得真了不起。结果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说头皮屑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情。
吴伯凡:是啊。广告里反复跟你展示这个东西。
梁冬:对,然后就事业上会很失败,诸如此类,它一定会用这种方法来暗示你。
吴伯凡:对,所以这个行业它要保持贵,别说西伯利亚挖出来钻石,就是哪一天我们任何一个地方,柬埔寨挖出钻石,它也立即要加入这样一个准金融体系当中,绝不会乱发货币的,导致它的通货膨胀,最后它赚不了多少钱,它一定是严格控制这个产能。
梁冬:嗯。
吴伯凡:这就是一套准金融的方法,造成的一个虚拟经济产品,而我们呢,最悲哀的是我们认这个东西。我碰到一个朋友,一个小朋友,我问他什么时候结婚,我知道他有女朋友了。总是一声叹息“唉”。这名男青年已经有女朋友了,问到说什么时候结婚的时候,都是一样的反应,“唉”。我说到底是因为什么而唉呢?他说其实房子和车我都是拼命地挣到了,但问题是……
梁冬:拼爹拼妈嘛。
吴伯凡:对对,呵呵,仅有的那点就是把爹妈的那点钱都弄过来买了,这也很不错了,买房买车,但是现在问题是钻石怎么办?婚纱照怎么办?最后那个婚礼怎么办?
我说那能有多少钱?因为我们没有这种经历啊。他说钻石几万块钱,你要弄个克拉钻得十万块钱比车还要贵呢。婚纱照,你知道现在最贵的婚纱照多少钱?
粱冬:我都觉得疯了,要是当年我知道拍婚纱照那么赚钱,我自己大学毕业之后直接当摄影师去了算了。我有一次开车会经过南池子,南池子不是那个房子嘛,有一天好冷啊,我看到一女的,就是她那个设计叼着一根烟,你知道吗?
吴伯凡:很细的那种。
梁冬:很细的那种烟。
吴伯凡:民国时期的女人们抽的那种很细的烟。
梁冬:对对对,就是以民国时期的小姐为主要的造型设计的,就在那个南池子找些红墙那儿拍,旁边就有个牌子:禁止拍照。我常常看见这种情景我在想说“犯得着么?”而那些男青年还叫你一定要拿着手顶着她的下巴啊,眼睛遥望四十五度角啊。
吴伯凡:我有一次在那个……
梁冬:潮白河。
吴伯凡:不是。温玉河,下着大雪。那个时候很漂亮的,那春天春暖花开的时候,包括现在夏天照婚纱照的很多嘛。每天都是好几十对,那天我说今天的雪景该没有人来这儿照相。
错,发现有四、五对还在那儿照。穿那个婚纱,肩膀都露出来那个婚纱在那个雪地里,当时温度起码零下八度到十度那个样子,好多女青年把这个当成她们的生命的意义。你的地位,你的……
梁冬:你在小姐妹圈中的地位。你发微博的时候拿什么发?你结完婚连个婚纱照都没有,你还发微博?
吴伯凡:对,人们为地位经济而买的单它是相当昂贵的。
梁冬:这个事情充分说明的确中国应该发展出一套有价值体系的社交场合了。你知道大部分的中国女青年这一辈子她可能就一次穿正式服装的机会,就是拍次婚纱照。所谓的比较夸张一点的服装。没机会啦。
吴伯凡:那就是白西装。
梁冬:白西装对男青年来说是太可怕了,你要找一白袜子穿是不容易的一件事情。就我们没有社交场合,所以女人为了一套婚纱把自己给嫁掉了,这是一件很荒谬的事情。我认识很多女人就是为套房子一个婚纱就把自己嫁了。
吴伯凡:你不可能跟价值体系对抗的。不管你说你这个人没有价值观什么,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价值观,只不过是有的你意识到,有的你意识不到。有的是好的价值观,有的是糟糕的价值观。有的是你有一定的自我驾驭能力的价值观,有的是完全没有自我价值,被别人绑架你的那种价值观。当你被这种价值观绑架的时候,你一生很苦很累就是为了去顺应那个价值观,顺应价值观的这个成本真的是很高的。
梁冬:这就是SNS时代的一个必然产物,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你被其他的社会关系绑架了,而绑架你的那些人自己也是受害者。稍事休息马上继续回来,坐着打通经济生活任督二脉《冬吴相对论》。
片花:虚拟经济是怎样颠覆传统经济学的价值概念的?为什么说一个人客厅里的家具属于虚拟经济范畴,而卧室的家具属于实体经济范畴?为别人旅行和为自己旅行有什么区别?残次品通过信息化改造为什么就能比正品卖得更贵?欢迎继续收听《冬吴相对论》。本期话题——价值观创造价值。
梁冬:坐着打通经济生活任督二脉,大家好,欢迎收听《冬吴相对论》,我是梁冬,对面依然是《21世纪商业评论》发行人吴伯凡,老吴你好。
吴伯凡:大家好。
梁冬:今天我们讲的这个话题就是由于我们的虚荣,由于我们的价值观的需要,由于我们被时尚所洗脑,包括姐妹们的洗脑,所以很多东西变成了一种价值了。比如说本来不值钱的一颗石头,现在可以要花那么几万块钱甚至十几万块钱,它怎么产生价值的?它背后有一套巨大的游戏体系。我们长期以来,认为什么是价值?价值就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总和。
吴伯凡:我们过去是这么学的嘛。现在有很多现象,尤其是虚拟经济当中的现象你就不能用这个东西来解释了。
梁冬:对,就虚拟经济就是怎么样把有物质有质量有重量的东西信息化、金融化、品牌化、体验化、特权化。就是这五化,你能做好就是虚拟经济的核心。
吴伯凡:对,这就是价值观创造价值。通过塑造和改变你的价值观,也就是一个货币体系,然后再来发行纸币。那个纸他说值多少钱就值多少钱了。举个例子,在以前有颜色的钻石是很不值钱的,不纯净嘛。现在很多年轻女士们结婚的时候要买那个彩钻,要有颜色的那种钻石。那个东西就过去认为是有问题的不那么纯净的钻石,卖不了多少钱的,但你反过来一想,就可以把它塑造成非常有价值的。这是非常稀缺的……
梁冬:彩钻。
吴伯凡:彩钻。就象次品相对于正品来说是不好的嘛,但是……
梁冬:但是邮票如果出现残品了。
吴伯凡:但你要倒过来一想,它如果从稀缺性的角度一看,有很多次品它比正品要卖的贵。比如说邮票,错票的价值要比正常的邮票的价值要贵很多很多倍。
梁冬:你说现在还有这个邮票市场在吗?
吴伯凡:有啊,很大的。
梁冬:我没接触过这个市场,不太了解。但是我听说当年有些人一张猴票能炒到怎么怎么样,龙票炒到怎么怎么样,对吗?
吴伯凡:对,所以它那个彩钻就成了一种很贵的,比普通钻石还要贵的一种商品。这个其实就是它的价值,就是它营销出来的,它通过一套说辞形成了一个价值体系。这个产品它的价值就倍增。
梁冬:其实你认真扩展一下想一想,我们这个世界上所有你认为有价值的东西,绝大部分都可能被赋予了这样的一种暗示。我们花了很多的时间去追求的东西,比如说要更大的一套房子。很多年轻人就是为了更大的一个更衣室,更大的一个书房,就在北京的六环以外买房子。这个钱本来在二环里面可以买一个六七十方的房子,他非要在外面买一个大的。结果几乎一个月都进不去那个房间一天,但是他需要,因为可能一年的某一次派对里面需要这样的一个房子在他的朋友面前展示。其实很多东西表面上看你是有需要,比如房子这些东西,好像都是刚需了吧。其实当中还是有绝大部分的虚荣在。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