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

_13 西格蒙格·弗洛伊德 (奥地利)
,最后学会使外部世界产生一些有利于自己的变化(通过能动性)。
对于内部事物,它与“本我”发生关系,通过以下方式履行这一使命——控制本能的需求,决定这些要求是否应该得到满足,把这种满足延缓到外部世界中有利的时间和场合,或者完全抑制其激奋。它在发挥其能动作用时是由判断刺激所导致的
①精神器官的这个最原始的部分在人的一生中始终是最重要的,而且,精神分析的调查工作就是从它开始的。
-- 268
462弗洛伊德文集
不同类型的紧张来引导的,也就是判断这些紧张究竟是本来就内在存在的还是由外部引入的。一般认为,这些紧张的增长是不愉快的,而减少则是愉快的。然而,这种被认为是愉快的或不愉快的感觉很可能并不是这种紧张的绝对高度,而是紧张中发生的变化的某种节奏。
“自我”
力求愉快而设法避免不愉快。意料之中的或事先预见到的不愉快的增长会遇到一个忧虑信号(signalofanxiety)
;只要出现这样的增长,无论是来自外部的威胁还是来自内部的威胁,都被认为是一个危险。
“自我”不断地放弃它和外部世界的联系,遁入睡眠状态,而在睡眠状态中,其机体组织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从这个睡眠状态可以推断,这个机体内含有精神能力的一种特定的分布。
在漫长的童年时期,正在逐渐成长的人依赖自己的父母生活。这段时期在他的“自我”中留下一种“沉淀物”
,形成一个特殊的媒介,父母的影响便通过这一媒介而得到延伸。
我们称它为“超我”
(Super—ego)。仅就这个“超我”区别于“自我”或与“自我”相对抗这一点而言,它构成了“自我”
不能不考虑的第三种力量。
“自我”的作用应该是同时满足“本我”的、“超我”的和现实的要求,也就是说,能够调和这三者的互相要求。只要追溯到儿童对父母的态度,有关“自我”与“超我”之间的关系的详细情况也就完全可以理解了。这种父母影响的实际作用当然不仅包括亲生父母的个性,而且还包括通过父母流传下来的家庭的、种族的、民族的传统以及父母所代表的直接的社会环境的种种要求。同样,“超我”在个别发展的过
-- 269
性爱与文明。精神分析纲要562
程中,还会接受父母的后继者和取代者——诸如教师和在公共生活中受到赞赏的社会理想的典范的影响。
尽管“本我”
和“超我”
有着根本的差别,但我们还是能观察到有一点是共同的:他们都代表了过去的影响——“本我”代表遗传的影响,“超我”本质上代表从其它人身上继承的影响——,而“自我”
则主要是由个人自己的经验所决定的,也就是由偶然的、同时代的事件所决定的。
我们认为,对精神器官所作的上述提纲挈领的描绘也适用于在精神系统方面类似于人的高级动物。只要和人类一样在童年时代有一个长期的依赖阶段,就必须设想有一个“超我”存在。
“自我”和“本我”之间的区别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假设。动物心理学至今尚未涉及这里提出的这个饶有趣味的问题。
-- 270
第二章 关于本能的理论
“本我”
的力量表现了个别有机体生命的真正目的。
这种目的就在于满足其内在的需要。诸如维持自己的生命或通过忧虑防止陷入危险等目的,都不能归于“本我”。那都是“自我”的任务,权衡外部世界的情况,以发现获得满足的最有利、最没有危险的方法,也是它的职责。
“超我”可以推出新的需要,但是它的主要功能还在于对满足加以限制。
我们假设存在于“本我”的需要所导致的紧张背后的那种力量,就叫做“本能”。
本能代表的是肉体对于心灵的要求。
虽然它们是所有活动的最终原因,但是它们具有保守的本质;一个有机体达到了某种状态,无论是哪一种状态,总会产生出一旦这种状态被摒弃就重建起这种状态的趋向。因此要区分数量不确定的本能是可能的,而且在平常的实践中实际上已经在这样做了。然而出现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是,究竟有没有可能把这些无数的本能追溯到几个最基本的形式。我们已经发现,本能是可以改变其目标的(通过移置)
,也可以互相替换——即一种本能的能量转移到另一种本能。我们对
-- 271
性爱与文明。精神分析纲要762
这后一种替换过程尚未充分了解。经过长期的踌躇不决,我们决定假设只存在两种基本的本能:爱恋本能(Eros)
和破坏本能(自我保存本能和人种保存本能之间的对照,以及自爱与对象爱之间的对照,都属于爱恋本能的范畴)。
这两种基本本能中的第一种本能的目的是要建立越来越大的统一,并且维持这种统一——简而言之,就是联合;第二种本能的目的恰恰相反,是要割裂各种联系,从而破坏事物。就破坏本能而言,我们可以认为其最终目的是要将活着的东西引入无机状态。由于这个原因,我们又称它为“死亡本能”。如果我们假定有生命的东西出现于无生命的东西之后,并且是从无生命的东西中产生的,那么死亡本能就符合了我们已经提出的那个公式,大意就是本能总是趋向于返回到更早期的状态。
在爱恋本能(或称爱的本能)的情况中,我们就不能套用这个公式了。如果要套用这个公式,就必须预先假定生命实体曾一度是一个统一体,后来被分割,而现在又力图达到重新统一①。
在生物功能上,这两种基本本能或者互相冲突、或者互相结合。因此,吃食行为就是对所食对象的破坏,但最终目的是合并吸收;性行为是一种侵犯行为,但其目的是最亲密
①创作家已经想象到与此类似的情况,但是从生命实体的实际发展史中,我们还丝毫找不到这样的定论〔毫无疑问,弗洛伊德这里考虑到的著作中有柏拉图的《会饮篇》,他曾在《超越快乐原则》(1920年g)中引用过《会饮篇》中与此有关的段落(标准版第18卷第57—58页)
,而且在更早期的《性学三论》(1905年d)的第一论中也提到过《会饮篇》(标准版第7卷第136页—国际精神分析丛书版第4卷第51—52页和第57卷第2页)
〕。
-- 272
862弗洛伊德文集
的结合。两种基本本能的这种同时并存而又互相对立的作用造成了所有丰富多彩的生活现象。我们的这两种基本本能可以从生物领域类推到主宰无机物世界的那对相互对立的力量——引力与斥力①。
调节两种本能之间互相交融的比例的变动会产生极为明显的结果。
性行为的侵犯性过强就会使男方变成性杀人狂,而侵犯因素锐减又会使他变得羞怯或阳萎。
要把这两种基本本能中的任何一种限制于精神的某一区域是绝不可能的。它们必然是处处可遇的。我们可以构想出这样一个最初的状态,在这个状态中爱恋本能所能达到的总的能量(下文中我们将称之为“利比多”)存在于尚未加以区分的自我即本我之中,并且承担抵消同时并存的破坏趋势的任务(我们还没有一个同“利比多”相类似的专门术语可以用来描述破坏本能的能量)。
到了较后的阶段,我们追踪利比多的盛衰交替,相对说来就要容易一些,但是对于破坏本能则是更困难了。
只要一个本能是内在地起作用,如死亡本能,它就始终保持沉默;只有当它转向外在、成为一种破坏本能时,才会引起我们的注意。发生这种由内在到外在的转移,对于保存
①对这种基本力量或基本本能的上述描述至今仍引起精神分析学家众多异议,其实早在哲学家恩培多克勒的著作中就已为人熟知〔弗洛伊德曾在他的论文《可终止的分析和不可终止的分析》(1917年C)的第六部分中,以一定篇幅讨论过恩培多克勒及其理论(标准版第23卷第245页)。他在写给爱因斯坦的公开信《为什么有战争?
》(1933年B——标准版第22卷第209页)以及《新论》(193年a)的第32篇讲稿(同前,第103页)中也提到过物理学中的这对反作用力〕。
-- 273
性爱与文明。精神分析纲要962
个体似乎是至关重要的;肌肉组织有助于实现这个目的。当“超我”确立以后,侵犯性本能的相当一部分就固定在“自我”的内部,在那里起着自我破坏的作用。这是人类在文化发展的道路上所面临的破坏健康的危险之一。抑制侵犯本能一般说来是不健康的,会导致疾病(禁欲①)。一个处于极度愤怒的人常常会表现出一直被抑制着的侵犯本能是如何过渡到自我破坏的,也就是把它转化为对自己的侵犯:他会揪扯自己的头发或用拳头打自己的脸,尽管他显然更愿意将这种手段施加于他人。自我破坏本能的某一部分在任何情况下都始终留在自我内部,直到它最后成功地致这个人于死地——也许只有在他的利比多已经全部耗尽或者以一种不利的方式固定下来时才能做到这一点。
因此,我们一般可以这样推测,个人是死于其内部的冲突,而人种是死于它同外部世界的斗争的失败,假如外部世界以一种人类已经获得的适应能力不能适当应付的形式发生变化的话。
至于利比多在“本我”和“超我”中的行为,就很难说出些什么了。我们所了解的只是同“自我”有关的情况,而利比多的全部能量最初就是在“自我”中积聚的。我们称这个阶段为绝对的、最初的自恋(narcisism)。
这种自恋一直延续到“自我”开始把利比多注入到他物的概念中,从而将自恋利比多转变为他恋利比多。在整个生命中“自我”一直是
①〔原文“Kraukung”
,字面意思是“使生病”。这个论点,包括字面含义,是弗洛伊德在四十五年前所作的关于癔病的讲演中提出的。参见弗洛伊德著作(1893年h——标准版第3卷第37页)

-- 274
072弗洛伊德文集
一个巨大的储存库,利比多的精神注入(cathex-es)就是从这里倾泻于他物,然后又重新收回到这个库中,好比一条阿米巴虫用它的伪足行走一样①。只有当一个人完全置身于爱时,利比多的主要部分才被移置于对象中,这一对象便在某种程度上取代了“自我”。
利比多在生活中起到主要作用的一个特性就是它的流动性,亦即它从一个对象移到另一对象所凭籍的灵活性。这一灵活性必然与利比多对于某些特定对象的固定性形成对照,后者往往是终生不变的。
利比多具有肉体的来源,是从身体的各个器官和各个部位流入“自我”的,这已不成问题。只要看一看由于其本能的目的而被描述为性兴奋的那部分利比多的情况,就一清二楚了。在身体的各个部位中,能产生利比多的最突出的部位被称作“性感应区”
(erotogeniczones)。尽管事实上整个人体就是这样一个“性感应区”。
通过对性功能的研究,我们已经获得了对爱恋本能——也就是说,对其表现者利比多——的更多了解,而根据流行的观点,即使不是根据我们的理论,性功能和爱恋本能也是一致的。我们已经能够描绘出注定要对我们的一生产生决定性影响的性冲动是怎样从代表特定性感应区的若干本能的组成部分的连续促进中逐渐发展而来的。
①〔这一段以及第6页另一段中的某些讨论可以在《自我与本我》(1923年b)一书的附录B中找到(标准版,第19卷64—65页;国际精神,分析丛书版,第12卷第54—55页;诺顿版,第64—65页)。

-- 275
第三章 性功能的发展
按照流行的观点,人类性生活的实质在于使自己的生殖器与某个异性的生殖器发生接角的一种要求,亲吻,注视和抚弄对方的身体都是与此相联的附带现象和引导性行动。这种要求被认为是出现在青春期,即性成熟期,充当人类达到繁衍目的的手段。然而,我们一直所知道的某些事实却并不符合这种观点的狭隘模式。
(1)一个引人注目的事实是,有一些人仅仅对同性及同性的生殖器感兴趣。
(2)同样引人注意的是,有些人的欲望表现得和性欲一模一样,但同时却又完全漠视性器官或性器官的正常使用。
这种人被称作“性反常者”
(perverts)。
(3)最后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儿童(他们因此而被视为堕落)很早就对自己的生殖器产生兴趣,并表现出性兴奋的迹象。
既然精神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是以上述三个被忽视的事实为基础的,同有关性问题的所有流行观点发生矛盾,它招致
-- 276
272弗洛伊德文集
惊愕和非议也就完全可以相信了。
精神分析的主要发现如下:(a)
性生活并不是非得到青春期才开始的,而是在婴儿出生后不久就明显地表现出其开端的。
(b)必须清楚地区分“性的”和“生殖器的”这两个概念。前者是一个更广泛的概念,包含了许多与生殖器无关的活动。
(c)性生活含有从身体的某些区域获得快感的功能——这种功能随后才承担繁衍的职责。这两个功能往往无法吻合一致。
人们的主要兴趣自然集中在上述三个发现的第一个。因为它是最出人意料的。我们已经发现,幼年时期的身体活动就已带有一些性迹象,这些迹象同我们后来在成人性生活中所遇到的某些精神现象相联系——诸如对特定对象的固恋、嫉妒等等。只有陈腐的偏见才会否认这些迹象的性含义。人们还进一步发现,出现在孩童时代的这些现象是一个有秩序的发展过程的组成部分,它们经历一个有规律的增长过程,在孩童接近五岁末时达到顶峰,随之出现间歇。
在这个间歇期,发展陷于停滞,已有的发展成果被大量丢弃,常常出现倒退。
当这个被称作潜伏期的阶段结束后,人类性生活又随着青春期的来临重新向前发展,我们也许可以称此为“第二次开花”。
这里我们得出了这样一个事实:性生活的开端是双相的(diphasic)
,是随着两个高潮发生的。
这一特点只有在人身上才表现出来,显然对“人性化”
(Hominization)具有主要意
-- 277
性爱与文明。精神分析纲要372
义①。这个早期阶段的所有活动——除少量残留以外——都沦为婴儿健忘症的牺牲品,这并不是一个不重要的问题。我们关于精神病因的见解和我们的精神分析治疗技术就是从上述观念中得到的;我们对这一早期阶段的发展过程的追溯也为其它结论提供了证据。
婴儿出生后,作为性感区出现并且使心理上产生利比多的要求的第一个器官是嘴。起初,所有精神活动要集中于满足这一区域的需要。当然,这种满足的首要任务是通过接受营养而达到自我保存的目的,但生理学不应混同于心理学。
婴儿在吃奶时表现出的执着要求证明他在早期就有了得到满足的需要,虽然这一要求的直接动机是获取食物,但它同时又力图获取不依赖食物的快感,正因为如此,它可以,也应该
①参见下述观点:人是由哺乳动物进化而来的,在五岁时达到性成熟,但就在此时,人类受到某种主要的外界影响,性在直线发展过程被中断了。人类性生活中的其它一些动物性生活中所没有发展变化或也可以同上述现象联系起来看——例如失去了利比多的周期性,月经在两性关系中所起的私利作用,等等[认为这种潜伏期与冰河期有关的观点是许多年以前由弗伦齐斯首先提出的(1913年)。弗洛伊德在《自我与本我》(1923年b)一书中曾相当谨慎地提及这一观点(标准版,第19卷第35页、国际精神分析丛书版,第4卷第25页)
,后来又更为自然地在《压抑、症状和忧虑》(1926年d)一书中再次提及。
(标准版,第20卷第155页;国际精神分析丛书版,28卷第69页)。
关于性功能周期性的停止问题在《文明及其缺憾》(1930年a)一书第四章的两条脚注中有过较详细的讨论。
(标准版第21卷第99、第105—107页;国际精神分析丛书版第17卷第36—37页、第42—44页;诺顿版,第46—47页,第52—54页)
]。
-- 278
472弗洛伊德文集
被称作性的要求①。
在口唇阶段,随着牙齿的出现已开始零零星星地显露出一些性虐待的冲动;到了第二阶段,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性虐待肛门阶段,这种冲动的程度要强烈得多,因为这时已是通过侵犯行为和分泌功能来谋求满足。我们把侵犯欲归于利比多的理由是基于下述观点的:性虐待狂是纯利比多和纯破坏欲的一种本能融合,这种融合一旦形成便始终难分难解了。
第三个阶段叫作崇拜男性生殖器阶段。该阶段可以说是人类性生活最终定型的前兆,已经具有许多与最终形成相类似的地方。值得注意的是,在该阶段扮演角色的是男性生殖器而不包括女性生殖器。女性生殖器长期处于未知状态。当孩童试图了解性过程时,他们总是崇拜由来以久的泄殖腔理论(Cloacalsheory)——这种理论具有遗传学上的充分依据②。
在男性生殖器崇拜阶段中,幼儿时期的性意识达到了高峰,并开始趋向于减退。从这时开始,男孩和女孩各自有了不同的经历。在这之前,他们都把自己的智力活动用于对性的研究,并且从人人都有阴茎这一前提出发。但是现在男性
①这里产生的问题是,纯破坏的本能冲动的满足要否被看作快感?不掺杂任何利比多成分的纯破坏欲是否会产生?
尽管受虐待狂表现出完全类同于施虐狂的融合状态,但存在于“自我”中的死亡本能的满足似乎并不产生快感。
②常常有人认为女性也会出现早期阴道性兴奋的现象,但很可能这里所说的性兴奋其实是发生于阴蒂的——也就是说,发生于一个类似阴茎的性器官。这一情况并不影响我们将这一阶段描述为“崇拜男性生殖器阶段”。
-- 279
性爱与文明。精神分析纲要572
和女性的道路分开了。男性进入了“俄狄浦斯①”阶段;他开始使用自己的生殖器,同时产生出用生殖器进行某种与其母亲相联系的活动的一些臆想。直到后来,由于受到阉割的威胁和发现女性没有阴茎这两个方面的双重影响,他便遭受到了一生中最大的精神创伤,而这一创伤及其所产生的一切后果便导致了潜伏期。女孩在试图和男孩做同样的事情的希望落空之后,逐渐认识到自己缺少阴茎,或者更明确地说,认识到了自己的阴蒂的低劣。这些认识对女性的个性发展形成了永久的影响;她在这场竞争中第一次失望往往会导致这样的结果;她会从此完全回避性生活。
如果认为上述三个阶段是以明确的形式前后相继出现的,那将是错误的。事实上,它们既可能相继出现,也可能相互重叠,还可能相互并存。在早期阶段,不同成分的本能都是各自独立地追求与自身相应的快感;到了男性生殖器崇拜阶段才开始逐渐形成一种组织,使其它所有的冲动都从属于生殖器的第一需要,标志着追求快感的一般冲动开始共同协作形成性功能。这种组织只有到了性成熟期,也就是第四阶段——生殖器阶段———才可达到完善。
到了这一阶段,下列情况便得到确定:(1)一些早期的利比多精神注入仍然保存着;(2)另一些早期的利比多精神
①俄狄浦斯,一译奥狄浦斯。希腊神话中底比斯国王拉伊俄斯的儿子因为曾预言他将杀父娶母,出生后被其父弃在山崖,但为牧人所救,由科林斯国王收养。长大后,想逃避杀父娶母的命运,却无意中杀死父亲。后因除去怪物斯芬克斯、被底比斯人拥为新王,并娶前王之妻即其生母为妻,生子女四人。弗洛伊德引用这一神话表示男童在这个阶段发生的恋母仇父情感。——译者注
-- 280
672弗洛伊德文集
注入作为准备行为和辅助行为而归入性功能,由此获得的满足被称作“前快感”
;(3)还有一些冲动被排斥于上述组织之外,不是完全被抑制,就是以另一方式在“自我”中发挥作用,形成性格特征,或者放弃原有目标而达到升华。
这一过程并不总是一帆风顺、不出错误的,压抑在其发展中清楚地表现出对性生活造成的每种干扰。出现这种干扰时,我们会发现,利比多早期阶段的情形产生固恋。这时的冲动离开了正常的性目的,我们称之为性倒错。例如,同性恋就是这样的一种不断发展的压抑的表露。分析表明,同性恋的对象纽带(Object—tie)
是任何情况下都存在的,只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始终处于潜伏状态。这一情况由于下述原因而变得复杂化:一般说来,产生正常结果所必需的过程并不是完全存在或完全不存在,而且部分地存在,所以最终结果总是取决于这些量的(quantitatine)关系。诚然,在这种时候生殖器组织已经达到完善,但是它缺乏没有和其它部分同时发展而依然固恋于前生殖器对象与目标的那部分利比多。这种利比多减弱的现象还表现于这样一种趋向,即利比多返回其早期的前生殖器精神注入的趋向;如果现实世界中确实存在不能获得或难以获得生殖器满足的情况,原因也许就在于此。
通过上述对各种性功能的研究,我们已可以初步确定,或者更明确地说,假定我们的两个发现,读者到后面将会看到这两个发现对我们的整个研究领域都是十分重要的。
第一,我们观察到的所有正常的和反常的表现(即研究现象)都必须从力学和经济学的角度(就我们的情况而言,是从利比多定
-- 281
性爱与文明。精神分析纲要772
量分布的角度)加以描述。第二,我们所研究的这些病些的病因只能到个人的发展历史中去寻找,也就是说,到其早期生活中去寻找。
-- 282
第四章 精神特性
我已描述了精神器官的结构和活跃在这种器官中各种能量和力量,我也已通过一个显著的例子勾勒了这些能量(主要是利比多)如何合理组织,构成一个能使人类达到自我保存目的的生理功能的途径。这一切都不能说明相当特殊的精神特性,当然,有一个经验性的事实是不言而喻的,即这种器官和这些能量是我们称之为精神生活的那些功能的基础。
现在我将专门谈谈精神特性——根据某个得到相当普遍公认的观点,这些特性,确实只与精神相符合,排斥其它任何方面。
为这项研究提供出发点的是一个独一无二的、无法作任何解释或描绘的事实——关于意识的事实。尽管如此,只要有人谈及意识,我们根据自己丰富的个人的经验立刻就能知道意识指的是什么①。许多人,无论是科学〔心理学〕方面的
①有一种在美国行为主义学说中得到例证的极端思想竟认为有可能建立一门无视这一基本事实的心理学。
-- 283
性爱与文明。精神分析纲要972
内行还是外行,都满足于唯有意识属于精神这一说法;倘若如此,留给心理学的任务,也就无非是鉴别精神现象和知觉、感觉、思维过程以及意识之间的差别。但是一般认为,这些意识过程并不形成自身完整的连续不断的秩序;因此我们已经没有选择余地而只能作出这样的假设:心理的过程中伴随有一些生理的或肉体的过程,而且我们绝对应该认识到这些过程要比精神序列更加完整,因为它们中有一些会与意识的过程并驾齐驱,而有一些却不会。如果确是这样,那么把心理学的重点放在这些肉体的过程上,在这些过程中找到心理的真正实质,并寻找对意识过程的其它评价,也就自然是有道理的。
然而,多数哲学家以及许多别的人都对此提出质疑,声称精神中含有无意识这种观点是自相矛盾的。
这恰恰是精神分析学所必须阐明的,而且也是精神分析学的第二个基本假说。精神分析学把这种假定的肉体的伴随现象解释为真正的精神现象,所以第一步先不考虑意识的性质。这样做并不是没有先例的。一些思想家(例如西奥多。
立普斯)
①曾用同样的话阐述过同样的问题;对于什么是心理这一问题的通常解释的普遍不满导致了一种日益迫切的要求,要求在心理学思想中纳入无意识的观念,虽然这种要求的形式非常不明确,非常朦胧,以致可能根本没有对科学界
①于立普斯(1851—1914)以及弗洛伊德和他的关系,在弗洛伊德论笑话的那本书的编者前言(1905年,标准版第8卷第4—5页)中有所论及。
-- 284
082弗洛伊德文集
产生任何影响①。
这样看来,似乎精神分析学和哲学之间的争端只关系到如何下定义这样一件区区小事——也就是究竟应该不应该把某一系列现象命名为“精神现象”的问题。然而,事实上这一步已经变成具有最高意义的了。只承认意识的心理学从来没有能够解释,明显依赖于意识之外的其它因素的现象,只是停留在那些被割断顺序的阶段上;而认为精神本身就是无意识的观点则使心理学像其它科学一样能被自然科学所取代。与此相关的这些过程,本身就像其它科学(如物理学或化学)所处理的问题一样不可知,但是我们有可能确定它们所遵循的法则,了解它们长期以来不间断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依赖——简而言之,就是获得对所涉及的自然现象领域的所谓“理解”。要实现这一点就不能不建立新的假设,创造新的概念;但是这不应该被鄙视为我们牵强地自圆其说的表现,相反却应该被赞赏为对科学的丰富。这些新的假设和概念并不逊色于其它自然科学中所能找到的相应的理论支柱,完全有权利获得同样的价值,所以我们期待它们能随着进一步的经验的积累和筛选而得到改变、修正,并且更为精确地限定下来。
因此,倘若这门新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本能、神经力等)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同较老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力、质量、引力等)一样不确定的话,那也是完全符合我们的意料的。
①本书于1940年最初出版时,德文版中在此处加有一条较长的脚注。
见本书编者说明,第Ⅳ页。
-- 285
性爱与文明。精神分析纲要182
每一门科学都是基于通过我们的精神器官这个媒介而获得的观察和经验的。但是,既然我们的这门科学把这种器官本身当作研究课题,这种同类性也就到此结束了。我们运用同样的感觉器官进行观察,严格地借助于一系列“精神”活动的顺序中出现的中断:我们通过似乎合理的推断并把这种推断转化为意识材料的方法来填补失去的环节。这样我们可以说是建立起了一个与无意识的心理过程相辅的意识活动的顺序。我们的精神科学的相对确定性是以这些推断的约束力为基础的。任何深入研究我们这个领域的人都会发现,我们的研究方法是经得起任何批评的。
在这项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说成精神特性的这种与众不同的个性迫使我们予以重视。我们没有必要阐述我们所说的“意识”
的特征,因为它同哲学家所说的意识和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意识是相同的。精神的其它一切,在我们的观点看来都是“无意识”的。这就使得我们必须立刻对这种无意识作出一个重要的区分,有些过程很容易变成意识的;它们可能又会变得不再是意识的,但能够轻而易举地重新变成意识的。
正如人们所说的,它们能被复制或被回忆。这就告诉我们,意识一般说来是一个十分短暂的状态。意识之为意识,只是一时的现象。如果我们的知觉不能证实这一点,那也只不过是一种表面矛盾而已,用下面这个事实就可以作出解释:导致知觉的刺激可以持续相当长的几个时期,从而使对于这些刺激的知觉可以重复发生。同我们的思维过程中的意识知觉联系起来看,整个情况就一清二楚了:这些思维过程也可以持续一段时间,但也完全可能只是一闪即逝。因此,把一切以
-- 286
282弗洛伊德文集
这种方式活动因而能很容易地在无意识状态和意识状态之间进行交换的无意识现象说成“能够变成意识的”或者前意识的(Precons—cious)更为合适。经验告诉我们,几乎任何一种精神过程,无论它有多么复杂,都能够间或处于前意识状态,尽管一般说来,它总会像我们所说的那样推进到意识状态。
也有一些精神过程和精神材料并不那么容易变成意识的、而必须以上述方式把它们推导、承认、转化为意识形式。对于这类材料我们仍保留无意识这一名称。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精神过程有三个特性:或者是意识的,或者是前意识的,或者是无意的。具有这些特性的三类材料的区分既不是绝对的,也不是永久不变的。正如我们已经了解的那样,前意识无需我们任何帮助就能变成意识;无意识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变成意识,所以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我们会感觉到自己常常是在克服种种非常强烈的抵抗。当我们试图在另一个人身上完成这一转变过程时,我们不应当忘记,这个人的知觉中的空白的意识填补——我们正的赋予他的那种意识构造——至此还不意味着我们已经使他对这种将要转变的无意识材料产生了意识。到目前已经确凿无疑的仅仅是,这种材料是以两种记录①存在的,一次是我们所得到
①此处“记录”(record)一词的德文原意是“Fixerung”
,和该词在《释梦》(1900年a)第七章(B)中使用时含意完全相同(标准版,第5卷,第539页)。
弗洛伊德在别处使用的是“Niederschrift”
一词——例如在《论无意识》(1915年e)一文中(标准版,第14卷,第174页)
,以及早在1896年12月6日写给弗利叶斯的一封信中(弗洛伊德书信第52号,1950年a)
——该词在那些材料中被译成“记载”。值得注意的是,弗洛伊德在他当时刚写完不久的《摩西与—神论》(1939年a)一书中,曾多次用“Fixerung”一词来描述一种传统的记录(例子见标准版,第23卷,第62页)。
-- 287
性爱与文明。精神分析纲要382
的意识的再构造,另一次则是原本的无意识状态。我们持续不断的努力最终往往能成功地使患者本人对这种无意识材料产生意识,其结果是使这两次记录达到一致。我们究竟应该作出多大的努力——我们往往根据这一点来估计阻碍将要变成意识的那些材料的抵抗力有多大——是因个别情况的不同而定的。例如,在分析治疗中作为我们努力的结果而出现的那些情况也可能自发地产生:在一般情况下是无意识的材料能够自动转变为前意识的材料,继而又变成意识的——这种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发生在精神病状态。
我们由此可以推断,保持某种内部的抵抗力是维持正常状态的必要条件。像上面所说的那种导致无意识材料依次向前推进的现象通常发生于睡眠状态,于是就为梦的构成带来了必要的先决条件。反过来说,前意识材料也可能变得暂时不能获得,被抵抗力切断,譬如当某件事物暂时被遗忘或一时回忆不起来的时候;或者一种前意识的思维甚至可能被暂时推回到无意识状态,这似乎是开玩笑的先决条件。我们将看到,前意识材料或过程回到无意识状态的一种类似转变的精神错乱症的起因上起到相当大的作用。
上述笼统地、简单地描述的关于精神三种特性的理论,与其说有助于阐明问题,倒不如说似乎有可能引起无限的混乱。
但不应忘记,事实上这根本不是一套理论,而是对于我们观察到的种种事实的第一次全面估量,而且这个估量只做到了尽可能贴近这些事实而并不试图解释它们。这里出现的复杂现象也许使我们在调查中必须克服的特殊困难变得更为显著。不过,也许可以认为,如果我们能探索出精神特性和我
-- 288
482弗洛伊德文集
们前面所假设的精神器官的区域或媒介之间的关系,也许就能更贴切地理解这一理论本身——虽然这种关系远不是那么简单。
转变成意识的过程,首先与我们的感官从外部世界接受的知觉相联系。因此,从地形学的观点来看,这是发生于“自我”最外层的现象。诚然,我们也从身体内部接受意识信息——感觉,这种感觉实际上能对我们的精神生活产生比接受外部世界的知觉更具有绝对性的影响;此外,在一定情况下,感官本身除了传导他们的知觉外,还传导感觉,如痛的种种感觉。然而,既然这些感觉(即相对于意识知觉的感觉)也是发源于感觉神经末梢,既然我们把它们都看作是外皮层的延长或分枝,所以我们仍然可以坚持上面提出的断言。
唯一的区别在于,就感觉器官的末梢和感觉而言,身体本身将代替外部世界。
发生在“自我”边缘的意识过程和“自我”中其它一切无意识的活动也许是我们所能想象的最简单的东西。
事实上,这些可能是动物身上的最主要的状态。但是在人身上却额外增加了一个复杂的活动,通过这个复杂活动,“自我”的内部过程也可以获得意识特性,这就是语言功能的活动,它使“自我”
中的材料与视觉的、尤其是听觉的记忆残余牢牢相联。
然后,外皮层知觉神经末梢区域从内部也能够得到程度大得多的刺激,从而思绪和思维过程之类的内心活动能够变为意识的。为了区别这两种可能性就需要用一个特殊的方法——一种叫作现实检验(realitytest—ing)的方法。
“观念=现实(外部世界)”的等式已不再成立。这时很容易出现误差,而
-- 289
性爱与文明。精神分析纲要582
且很有规律地出现在梦中,我们把这些误差称作为幻觉(halAlucinations)。
首先包含思维过程的“自我”的内部具有处于前意识状态的性质。这是“自我”的特性,只属于“自我”。然而,认为这种与语言的记忆残余的联系是前意识状态的必要先决条件是不正确的。相反,这种状态是不依赖于同那些记忆残余的联系的,尽管有了这种联系就能更有把握地推断一个过程的前意识本质。不过,一方面以能够进入意识为特征,另一方面又以其与语言残余的联系为特征的前意识状态,毕竟是一种特殊的状态,这两个特征并不足以说明它的全部本质。
这一点可以从下面这个事实中得到证实:“自我”的、尤其是“超我”
的很大部分虽不能否认具有前意识的特征,但从现象学意义上讲却又基本上处于意识状态。我们不知道为什么必须是这样。我们很快就要探讨前意识的真实本质问题。
“本我”中唯一占优势的特性是它处于无意识状态。
“本我”和无意识就像自我和前意识一样密切相联:确实,前者中的联系更为独特。如果我们追溯一下某个个人及其精神器官的发展历史,我们将能够在“本我”中觉察出一个重要的差别。固然,最初时一切都是“本我”
,“自我”是在外部世界持续不断的影响下,从“本我”中发展出来的,在这一缓慢的发展过程中,“本我”
中的某些内容被转变成前意识状态,因而被吸收到“自我”中;其内容的其它部分则仍然原封不动地留在“本我”中,充当其几乎不能达到的核心成分。然而,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幼稚脆弱的“自我”把它已经吸收的一些材料推回到无意识状态,抛下它们,并且以同样方式
-- 290
682弗洛伊德文集
对待它也许已经获得的一些新鲜印象,从而使这些被摒弃的东西只可能在“本我”中留下痕迹。考虑到其起源,我们谈论“本我”的这后一部分内容时称之为抑制部分(the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