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

_11 西格蒙格·弗洛伊德 (奥地利)
们就可解释成人类性爱中的一个大的特征:他们所选择的性对象不能保持持久的诱惑力,因而永远渴求着新的刺激。
二、我们知道,性本能在一开始时便已分成许许多多的成分(或性本能乃是这些成分的组合)
,但并不是所有成分从一开始就全部得到充分发展的。有些需要中途压抑掉或转向其它用途。
其中最明显的是本能中的嗜粪欲(co-prophilic—element)
,这种成分可能自从人类能直立行走,嗅觉器官不再触及地面之后,就已经开始与我们的美学观念不再相容了。
另外一种是构成性本能的绝大多数虐待本能,它也必须在中途放弃。但是,所有这样一些淘汰过程都只与心灵中较上层的和较复杂的结构有关,而那种促使和激发情欲的基本过程(指性交的过程)
却始终没有什么变化。
排泄道与性器官太靠近,因而不可能清楚地分开,不管意识和心灵如何发展和变化,性器官的位置(介于尿道与屎道之间)仍然自始至终地保持着它的重要性。借用拿破仑的一句格言,那就是“解剖学就是一切”
①。人的身体从头到脚已顺着美的方向发展,唯独性器官本身是个例外,它仍然保持着它野兽时代的结构和形象,因此无论是现在和往昔,爱欲的本质总是兽性的。要想改变情欲的本能的确是太难了。人类社会在这方面下的功夫有时过多,有时又过少。但不管怎样,人类文明要想取得成就,就不得不在某种程度上牺牲这种性的快乐。正是那些不能在成人性行为中自由发泄的性冲动,才造成了一种永不满足的气氛。
①或者说,一切都导源于生物学的本能。——译者注
-- 219
性爱与文明。爱情心理学512
因此,我们不能不得出这样一种不情愿的结论:要想使性本能欲求与文化要求达成妥协,那简直是痴心妄想。文化愈是高度发展,人类愈不能避免一定程度的苦难、牺牲和在遥远的未来的灭种威胁。这样一种悲观的预言实乃建基于下面一种猜测上:伴随文明而来的种种不满足感,乃是性本能在文化压力下畸形发展的结果。而性本能一旦因屈服于文化而得不到全然的满足,它的那些得不到满足的成分,便要大量升华,创造出文明中最伟大和最奇妙的成就。反过来,假如人类性欲能够得到全面彻底的满足,那就没有什么东西能使他们把性的能源转用到其他地方。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就只能沉溺于性的快乐,社会也就永远不能发展和进步。
因此,正是人类两大本能(性本能与自存本能)之间那永远难以妥协的相互抗衡,才鞭策着人类文明不断进步,与此同时,又带来一种永远的威胁,使人类中的那些弱者陷入心理症而不能自拔。
科学的目的不是对人们提出警告和安慰,但我本人却不得不承认,本文所得出的结论应当建立在一个更加广大的基础上,或许,人类在其他方面上的发展是能够解决上述冲突的,这也是我所希望和祝福的。
-- 220
第三篇 处女的禁忌
在原始民族的性生活中,有许多细节会使我们感到极为惊异。他们对处女(尚未有性经验的女子)的态度,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们知道,在我们生活的文明社会中,男人在追求女人时,对她是否是一个处女,总是十分关注的,这种观念已经深深植根于我们心中,似乎是一种十分自然的和勿需证明的事情,所以一旦被问到此事的原因时,便瞠目结舌,不知如何回答是好。其实,人们这种想全部占有一个女人的愿望,实乃是一夫一妻制造成的一种习惯观念,也是这种制度的本质所致。所在我们总是去要求女孩子婚前不得与其他男性发生关系,以免在她们心中留下不灭的回忆,这实际上只不过是将这种垄断女人的行为延伸到过去的时间罢了。
按照上述观点来推论女人爱情生活的某些特征,就会发现,有些看上去好像是奇怪的现象,实则很正常。人们普遍
-- 221
性爱与文明。爱情心理学712
看重处女①,这种态度是不无道理的。我们知道,环境和教育会造成一定的阻力,使少女处处小心留意,不去与男子发生关系,这就使得她们对爱欲的渴望受到阻止。所以一旦她冲破阻力,选择了一个男人来满足她的爱欲时,她便终身委付于他,对他信誓旦旦,不再与别的男人有如此深情了。由婚前的长期孤寂所造成的女人的这种“臣服”态度,十分有利于男人放纵地永远占有她,使她在婚后能抗拒外来的新印象和新诱惑。
由克拉夫特。伊宾在1892年首先创立的“性之臣服”一词,意思是指某些人一旦与别人发生了性关系,便对这个人产生了高度倚赖与顺服的心理。这种“臣服”心理有时会达到极端程度,它会使人完全不能独立自主,甚至情愿为对方牺牲自己的最大利益。在我看来,想要使男女间的性关系维持长久,某种程度的依赖或臣服心理还是必要的。再者,为了维护文明的婚姻制度,对那些不时威胁着社会安定和现行婚姻体制的一夫多偶倾向进行压制,就应当适当鼓励这种性的臣服态度。
这种“性的臣服”态度究竟是怎样造成的?克拉夫特。
伊宾认为,这是由于“一个十分软弱和多情善感的个性”爱上了一个十足地以自我中心的人的必然结果。但我们运用精神分析法研究的结果与此不符。很明显,这里的决定性因素不是别的,而是克服性阻力所需要的力量,换句话说,取决于这种阻力的突破是否靠一次的冲击而达到。假如经过那
①贝克拉夫特。伊宾《论性之臣服与被虐待症》。
-- 222
812弗洛伊德文集
“致命的一跃”之后,便完全改变了自己的受阻状态,“臣服”态度便形成了。在这方面,女人要比男人更为多见。她们在性臣服方面要容易得多。但现代社会中的男人却大为不同了,他们比往昔更容易陷入这种境况。男人为什么会接受性对象的奴役?我们的研究证明,那是因为当他在面对某一个女人时,忽然发现自己竟能摆脱心理性阳萎的苦恼,从此之后,他便在她面前言听计从,与她一直好下去,人类中有许许多多姻缘和悲剧的收场(有些似乎造成重大的结局)
,似乎都可以用以上的道理来解释。
下面我所要讨论的,是原始民族对处女之价值的看法。
或许有人认为,既然原始民族中的女孩子多半在婚前便已经被夺去童贞,而且这件事也不影响其出嫁,这说明一个女子是否是一个处女,对他们并无多大妨碍。在我看来,这种夺去女孩子童贞的仪式,对这些原始民族的意义是相当重大的,它已成为原始民族中的一种“禁忌”
①的对象。这是一种类似宗教性的禁忌。
正因为如此,习俗不容许她的新郎去做这件事,以免他违背这个禁忌②。
我并不想在这儿详细列举所有论述这种禁忌的文献,也不想说明它在世界各地的分布情况和列举出它的种种表现形式,我们要做的,只是要说清楚,这种不在结婚时弄破处女
①“禁忌”指原始民族中对某些人、事、或行为施行的神圣禁律,在这里则指一种即使人敬畏,又使人羡慕;即使人怜爱,又使人厌恶的一种禁律,即禁止新郎穿破处女膜的禁律。详见弗洛伊德1912年写的《图腾与禁忌》。——译者注②参见卡洛雷(crawley)《神秘的玫瑰:对原始婚姻的研究》,巴特莱斯(Bartels)
《从自然科学和人种学看妇女》。
-- 223
性爱与文明。爱情心理学912
膜的行为,乃是普遍存在于原始民族中的一种习俗。正如卡洛雷所说:“在这种婚前举行的特别仪式中,由新郎之外的某个人来穿破处女膜,这种习惯常见于低级文明中,特别是在澳大利亚。”
这是很自然的,因为如果想要使这种穿破处女膜的行为不在结婚后的第一次性交中发生,就必须在事先由某个人以某种方式来做。卡洛雷在其《神秘的玫瑰》一书中,对此有较详细的论述,但有些地方他交待的不太清楚。在这里我想引用下列几段:第191页:“在迪雷部落以及其邻近的部落中,广泛流行着这样一种习惯:女孩子一到青春期,就弄破她的处女膜”。
“在波特兰和格莱尼格族中,常常由年老的妇女给新娘动这个手术,有时甚至请白人奸污其少女,以完成这个使命。”
第307页:“处女膜有时在婴孩期便弄破了,但大多是在青春期……在澳洲,它常与性交仪式合并举行。”
第384页(这段话引自斯宾塞与吉伦关于澳洲各个部落情况的通信。他们在信中讨论了这些部落中极为流行的族外婚姻风俗)
:“首先要人为地将处女膜穿破,然后是让做这件事的男人们依次亲近(公开的和仪式的)这个女孩……整个仪式分为两部分,先是穿破,然后性交。”
第349页:“在赤道非洲的玛塞(Masai)地区,女孩子在结婚前必须经过一次手术。在沙克斯族(Sakais,属马来亚)
、巴塔斯族(Batas,在苏门答腊)
和阿尔福尔族(Alfoers,属西里伯岛)中,这种穿破处女膜的工作多半由新娘的父亲来做。在菲律宾群岛,甚至有一批人专门以穿破少女的处女
-- 224
02弗洛伊德文集
膜为业,不过有些女孩子早在婴孩时代就已由老年妇女做过这种手术,长大后就不必再做了。在爱斯基摩族的某些部落里,穿破新娘处女膜乃是僧侣们的特权。“
以上的论述有两大缺点:一、它们大部分都没有把“穿破处女膜”说清楚,究竟是通过性交来弄破它?还是以非性交的方式弄破它?只有一个地方将这个过程清楚地划分成二个阶段,也就是说,先是用手持器具将处女膜弄破,随后举行性交仪式。至于巴特莱期(Bartels)收集的那些资料,虽然在其他方面较详尽,在这个问题上仍没有说清楚,更何况他对“穿破处女膜”这一行为的心理学兴趣,又完全归结为解剖学的结果。二、我们还不太清楚,在这种场合中,那仪式的(郑重其事的祭典)性交与平常的性交有什么不同。就我手头掌握的材料来看,这些作者也许是由于害羞,或由于根本不了解交待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所以始终没有描述这些性行为的详情。我多么希望能从旅行家或传教士那里得到更详细和更准确的第一手资料,但这类国外杂志现在根本就得不到。
所以我在这儿还不能作出肯定的结论。
但不管怎样,这第二个疑问即使没有详情描述,仍然容易想象出来。因为不管这种仪式的性交活动多么缺乏真实效果,仍然象征着完全的性交,而且他们的祖先就是那么做的①。
我现在想讨论一下可用来解释这种处女禁忌的因素。我
①在其他地方的结婚仪式中,新郎的朋友和同伴也都可以对新娘随心所欲地轻薄。在西方婚俗里,还设置一种称为“男宾相”的人物(bestman)
,其中也有这种意味。
-- 225
性爱与文明。爱情心理学12
们知道,穿破处女膜意味着流血,由于原始民族把血视为生命的源泉,自然十分畏惧流血。这一点可以作为我们对这种禁忌的第一个解释。这种流血禁忌(blod—tabo)
,在性交之外的其他方面也保留着种种社会规范。事实上,它乃是“不可杀人”
这样一个禁令的基础,代表着对原始人的喝血情操和杀人狂欲的禁止和防备。处女禁忌,还有处处可见的月经禁忌,都受这样一种观念的支配。原始人面对着这种月月必来的神秘流血现象,免不了会怀疑有什么东西在残害她们,所以他们把行经(尤其是初次来经)解释成是由于某种精灵鬼怪的撕咬所致,有些干脆就认为是与某种精灵性交的结果。
有些资料中提到,许多原始人认为这个精灵就是她的某个祖先。还有些资料提到,经期中的女孩常常被人认为身上附着祖先的灵魂,所以令人敬畏,被作为“禁忌”对待。
我想,如果我们对于这种恐惧流血的现象再深入思考,就不会把它看得那么重要了。
举例说,对男孩子作包皮割礼,以及比这更加残酷的对女孩子的阴蒂及小阴唇的割除礼,都在某些种族中程度不同地实行着。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各式各样的以流血为目的的仪式,很明显,这些现象都与“原始人恐惧流血”的解释恰好抵触。既然如此,有些人婚后为丈夫的方便而废除了这项禁忌(月经禁忌)
,也就不足为怪了。
第二种解释同样与性无关,它比第一种解释牵扯面更广一些,而且更具普遍性。按照这种解释,原始人似乎永远处在一种“焦躁的期待”里。他们的忧心重重,就像我们在精神分析学中对心理症做分类时划分出的焦虑型心理症。每当遭遇到新奇、神秘、怪诞和不合常情的事物时,这种焦躁的
-- 226
2弗洛伊德文集
期待便愈加强烈。
它还造就了许多牺牲或奉献的祭典和仪式,它们大半保留在种种宗教仪式里,流传至今。我们知道,当人们刚刚开创一种新的事业,当人们刚刚跨入人生的新里程,如家畜要下崽,果实与庄稼就要成熟,儿子就要诞生等,这时人们就会有一种特有的期待心情,在期待中透着焦虑,成功与危险的结局会同时闪现在脑海里,使人如坐针毡。在这样的关键时刻,人们便想到用某种仪式或祭典来获得神人的保佑。婚事同样如此,结婚时的第一次交合在他们是十分重要的,事先更要用某种仪式去保护它。在这里,人们既有对新奇的希冀,又有对流血的恐惧,这两个方面并不相互抵消,而是相互加强的补足,使这第一次性交成为人生路程上的一大难关,要冲破它还要流血,这就使这种期待的紧张有增无减。
第三种解释则如卡洛雷斯所说,认为处女禁忌乃是性生活中更大禁忌中的一个小的组成部分。同女人性交,并不是只有第一次是禁忌,其实每一次都是禁忌,或者更进一步说,女人本身就是禁忌。我们这样说,并不是指女人性生活中总是充满看种种特异的需要避讳的时刻,如月经来潮、怀孕、生产、坐月子等等,而是说每次与女人做爱都不得不通过重重限制和难关。所谓野蛮人性生活很自由的说法,我是极其怀疑的。虽然原始人偶尔也会无视这些禁忌,但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不是这样的。他们在做这类事情时,往往有着文明人无法想象的繁文缛节。男人每做一件大事,如远足、狩猎、出征等,就必须远离女人,尤其不得与她们行房事,否则他们将因精力衰竭而在做这些大事时遇难。
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他
-- 227
性爱与文明。爱情心理学32
们也习惯与女人分居。在这里,我们常常看到的是女人同女人在一起,男人同男人在一起,文明社会中常见的那种小家庭生活这里很少见到。有时候男女之间分离得如此彻底,以至于不能相互叫出名字,女人们总是使用看另一套特殊的语汇。这种分居或隔离状态会时时因性的需要而被打破,但在很多部落里,即使夫妇之间的交合,也只能在户外某个隐蔽的地方进行。
每当原始人设立一种禁忌,就标明他害怕一种危险。一般说来,上面提到的所有规则和逃避女人的形式,显然都是恐惧女人的结果。或许,这种恐惧是由于他们觉得女人与自己有很大的差别,女人总是神秘的、奇特的和出人意料的。
在他们眼里,这种差异只能给自己造成危害。他们总是害怕自己的力量会被女人吸走,他们担心自己会受女人的感染而具有女性的特征,最后成为一个废人。他们亲身感受到性交之后情绪突然低落,周身软弱无力的状态,这恰好印证了他所恐惧的事情。再加上现实生活中女人往往用性的关系来支配和敲诈男人,所以就更加深了这种恐惧。上述种种心理,在我们的文明社会中似乎已经绝迹,其实却仍然活跃在每个男人的心灵深处。
当代不少研究原始民族的人都相信,原始人的情欲本能是相当弱的,它从未达到文明人的强度。这样一种说法自然会遭到很多人的反对,但不管怎样,既然在我们上面提到的禁忌里,原始人总把妇女当作异己的有害力量来排斥,他们与这些女人之间的爱情究竟有多少,那就很值得怀疑了。
卡洛雷在这方面的论述与精神分析家的看法如出一辙。
-- 228
42弗洛伊德文集
他进一步指出,个人与个人之间也有“人身隔离禁忌”。虽然别的人与我绝大部分都相似,不同点只有很少几个地方,但恰恰是这少数几个相异点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孤立和敌对情绪。我们可以由此而继续追溯到人对于自己与别人之间那些微小不同之处的“自恋”
,由此可以解释为什么人们不容易做到同别人情同手足或做到爱每一个人。
这样的心理分析工作,的确是十分有趣的。心理分析还指出,男人之所以会因自恋而摒弃女人和轻视女人,其源盖出于过去经历的“阉割情结”
①,正是这个情结深深地影响着他对女人的看法。
论述到这里,我们似乎离本题更远了。女人所普遍具有的“禁忌特征”仍不能使我们完全理解,为什么要以处女第一次性行为加以特别的限制和规定。对于这一点,我们只能用前面提到的两点理由(即畏惧流血和对新奇事物恐惧)来解释。
但这两点理由事实上并没有触动这种禁忌仪式的要害。
原始民族之所以举行这种禁忌仪式,完全是为了不使未来的丈夫免遭随着第一次性交而发生的那件事。我们对这件事已在本文前几段里有所交待,我们还证明了,这件事情的发生其实可以使女人更加牢固地依附这个男人(即臣服)。
我们目前并不想研究这些一般性禁忌仪式的起源和意义,因为我在《图腾与禁忌》一书里已对这个问题论述过了。
我在该书中得出的结论是:凡禁忌必涉及一种矛盾情感(amA①恋母情结中的一种,他因为恋母仇父或其他过失,常常被威胁说:“如果不听话,就割去你的小鸡”
,再加上他见女孩没有阳具,便以为她们的阳具被阉割了。
-- 229
性爱与文明。爱情心理学52
bivance)
①。至于禁忌的起源,则来自史前人类某一次导致家庭制度建立的大事件。但是,如果我们留心观察今天原始部族的仪式时,禁忌的原始含义在这里已不复见,如果我们想在这些部落人身上看到我们祖先的丝毫不差的影子,那就会犯严重的错误。我们知道,即使这些原始部落,也经历了无数次沧海桑田,其发展路线虽与文明人有所不同,却不见得单纯多少。
正如心理症病人会建立起多种恐惧对象一样,今日原始部族的“禁忌”
,在经过了苦心经营之后发展成为复杂的系统。
禁忌的原始动机已为新的动机所取代,以便与新的环境相谐调。但是,我们也可以暂时先不谈这些新的发展,而回到原始的起点:每当原始人惧怕一种危险时,他就建立起一种禁忌。
总体上说来,他所害怕的总是精神上的而非实际的危险,原始人并不像我们这样重视精神的与实际的这二者之间的区别,因为他们还分不清哪些是精神的危险,哪些是实际的危险,也分不清什么真实的危险,什么是想象的危险。他对世界持一种泛灵论的看法,他相信,不管危险来自天灾人祸,还是来自洪水猛兽,都是由一种像自己一样具有灵魂的精灵恶意相向的结果。另一方面,由于他总是习惯于把自己内心的敌意情绪投射到他不喜欢的或不熟悉的外物上面,既然女人被当作危险的来源,便成为恐惧的对象,夺取其童贞就更加危险了。
①这种情感的特征是同时又爱又恨,又喜欢又讨厌,又好奇又畏惧。这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在原始人和心理症患者中更多见。
-- 230
62弗洛伊德文集
论述到此,我们渐渐明白了这种危险究竟是什么,为什么单单威胁着自己的未婚夫。对这个问题的明确回答,还有待于对于生活在当今文明社会中那些与原始妇女处境相同的妇女的行为作进一步分析研究。对这种研究的结果,我可以预先告诉读者:分析证明,上述危险的确是存在的。由此可知,原始人的禁忌并不是无的放矢,他们的这种社会风俗的确为他们排除了一种精神上的危机。
一般说来,正常的女人在做爱到达高潮时,双手总是紧紧地抱住男人,这似乎是一种感恩的表示,表示自己此身已永久属于这个男人。
但我们还不知道,女孩子初次做爱时,并不是那么美好的,她兴奋不起来,她感到不满足,她失望极了。想尝到做爱的愉悦,她还得经过相当一段时间,有些人则会一直冷下去,不管丈夫如何温柔体贴、热情备至,事情仍然一成不变。据我所知,女人的这种性冷感常被忽视,认为无妨大局。我认为,如果这种冷感不是因为丈夫的性能力有问题,就得从别的地方找答案,而且应该像分析男性性无能那样,对它作出仔细的研究。
女人常常逃避第一次性行为,但我的分析并不想从这里找开缺口,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太复杂了,更何况还可以解释为一般女性“洁身自好”的表现。我认为,假如从某些病态案例着手分析,就更容易解开女人性冷感的谜。
我们知道,有些女人在第一次性交之后(有些甚至在每一次做爱之后)
,便对男人愤愤不已,恶言相向,有时甚至百般威胁,拳打脚踢。我曾经分析过这样一个患者,她十分爱自己的丈夫,常常主动向他求欢,而且每次都能获得做爱的愉悦,但事后却
-- 231
性爱与文明。爱情心理学72
忍不住会憎恨起来。我相信,这样一种自相矛盾的行为,本是性冷感的一个变种。
它与一般女人性冷感的不同之处在于:一般女人纯粹是一种性冷感,她们胸中那股憎恨力量只是不自觉地压抑着她们对性爱的激情,但从来不曾公开表示出来。
病态的女人却把爱和恨两种因素分得十分清楚,而且按照时间把这矛盾的两方面先后表现出来。这同我们多年前在强迫性心理症中发现的“两元运动”
(two—movement)的发生在原理上十分相似。既然破坏一个女人的童贞必定会惹起她的长期敌视,她未来的丈夫自然有理由避免成为她的童贞的破坏者。
通过分析,我们在女人心灵深处窥见到造成这种矛盾性表现的某些冲动,我认为也可以用它们来解释性冷感。第一次性交往往会激起很多不属于女人本性的激情,其中某些激情在以后的做爱中也许再也不会出现。最引起我们注意的当然是女人初承雨露的那种难以忍受的痛苦,或许有人认为这样一种因素已经足够了,不用再找别的因素了,但事情决不如此简单,仅仅是肉体的痛苦怎么会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呢?
其实,在这种肉体的痛苦背后,还有“自恋”心理受到冲击之后的心灵创伤。这种痛苦常常表现为高贵的童贞失去之后的哀怒惆怅的情绪。然而从原始民族的祭典仪式中还可以看出另一种东西,这些东西使我们认识到,这种痛苦或惆怅对性冷感并不那么重要。我们知道,他们的仪式经常分成两个阶段,先是弄破处女膜(用手或工具)
,继之以正式的性交或种种象征性交的姿势。但这里的性对象都是别人而不是自己的丈夫。由此可知,这种禁忌仪式的目的并不仅仅是避免新
-- 232
82弗洛伊德文集
婚之夜的肉体和精神痛苦,丈夫所要避免的除了妻子的肉体痛苦之外,还有点别的什么东西。
对文明世界的女人的分析表明,由于第一次性行为往往不像她们长久以来所渴念的那样令人愉悦,所以会造成一种强烈的失望情绪。由于在这一关键时刻之前性行为曾受到屡屡抑制和顾虑的阻碍,所以一旦面对着正式的和合法的交合,仍难免羞愧和担忧。
许多年青女子面对着即将来临的佳期,常表现出一些可笑的举止,把做爱时的微妙的感受当成一种神秘的东西,甚至不敢对自己慈善的双亲提及此事。女孩子常说,如果爱情被别人知道,爱情的价值便荡然无存了。这种感情一旦畸形发展,势必压制其它成分,从而阻碍了婚后情欲的强度。
这样的女人往往对公开了的夫妻关系感到不够味,而对那些冒着危险的秘密偷情,反而觉得充满浪漫气息,从而激起狂烈的激情。
但是,这样一种动机仍然处于心理的浅层。它只存在于文明社会,不能用来解释原始文明现象。我们认为,影响这一“禁忌”的最重要因素,仍然需要到心理深层,即原欲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去寻找。分析学的研究业已实现,人们的原欲总是强烈地附着于原始的对象,儿童时代的性爱目标,始终不曾消失。对于女人来说,她的原欲最初的固置于父亲身上(或代替父亲的兄长)
,这种恋情通常并不直接导向交合,在最严重的情况下也不过是在内心深处模糊地描绘出它的远景轮廓。这样一来,丈夫最多也只能成为这种原始对象的替身,不是她真正的恋情对象,她的恋情永远指向别的人,在典型情况下,是指向其父亲。至于对丈夫的爱,只不过是在
-- 233
性爱与文明。爱情心理学92
没有办法的情况下,退而求次罢了。
丈夫究竟能否得到满足,究竟是遭到她的冷落还是拒绝,这完全由固置(恋父情结)
力量的强弱与持续性而定。这就是说,导致性冷感的最终原因与形成心理症的宿因本是相同的。当然,在一个女人的性生活里,其理智成分愈多,其原欲之力就愈能抗拒那初夜交合带来的震惊,男人对她肉体的占有也就愈容易抵挡。这样的女人,其心理症是被压制了,性冷感却代之而起。如果这种性冷感的女人恰好遇上一个性无能的男人,这种冷感倾向就更加严重,甚至会诱发出别的心理症状。
原始习俗显然相当地了解而且默许了女人的这种早期恋情(恋父情结)的存在。所以他们往往让那些能作为父亲之替身的老者、僧侣或其他贤达之士担任首次破坏其处女膜的职责,这与备受指责的中世纪领主的“初夜权”恰恰遥相呼应。对此,斯多尔福(A。
J。
Storefr)也持同样的见解,他还进一步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在那分布十分普遍的所谓“托白亚之夜”习俗里,第一次交合的特权,常常只有父辈才能享有。这与荣格(Jung)的调查是相符的。按照这些调查,在许多民族中,往往由那种代表着父亲意象的神祗雕像来完成这一初次交合的使命。在印度的不少地区,新娘必须由一个木制的类似生殖器一样的神像来戳破处女膜。据圣。奥古斯丁的记载,这样一种习俗也在罗马的婚仪中流行过(不知是否是他那个时代的事?)
,不过在这里已大大地象征化了,新娘只需在那被称为普莱柏斯神①的巨大的石制男性生殖器上
①希腊的男性生殖之神,医学中则指“持久的勃起”。
-- 234
032弗洛伊德文集
坐一下便可以了。
在更深的心理层次上,我们还发现了另一种动机,女人之所以会对男人有一种既爱又恨的矛盾情感,大体应归之于这种动机。
女人的性冷感同样与此有关。
我们的分析揭示出,女人在初次做爱时,除了上面所说的各种感情外,还有另一种冲动,这是一种完全违背女性机能与职责的东西。
从许多女性心理症患者身上可以看到,她们早年曾有一段时期特别羡慕其兄弟们有一个阳具,并为自己缺少这样一个器官而沮丧(其实并不真的缺少,只是比较小一些)
,觉得自己是因为受了某种虐待才导致了这种残缺不全的状态。我们可以把这种“阳具艳羡”看作“阉割情结”的一部分。如果说在这种艳羡中包含了一种“希望成为雄性”的含义,“阉割情结”所包含的就是“雄性发出的抗议”。
“阳具艳羡”这个词原为阿德勒(Adler)
所首创,不幸地是他却误入歧途,声称这一因素可以对一切心理症作出解释。但不管怎样,下述事实是不可否认的:这一发育期的小女孩常常天真地表现着对兄弟那小阳具的羡慕,随之产生了一种嫉妒情绪。她们有时甚至学着哥哥的样子,站着小便,想在这方面与他们平等。
我们在前面的例子中曾提到一个女人,每次性交后都对她丈夫愤恨不已,经我分析之后,原来在她的对象①确定之前一直都陷入在这种嫉妒状态里。在正常情况下,小女孩能渐渐
①这里的对象指原始对象,即父亲,女孩的“恋父仇母情结”往往发生在“阉割情结”之后,因为只有这时她才知道自己是个女孩,在这之前,她处在所谓“雄性期”内。
-- 235
性爱与文明。爱情心理学132
将原欲移置到父亲身上,这之后她所要得到的便不再是阳具,而是生出一个小孩①。
在某些个别的例子里,发展的程序也许会颠倒过来,“阉割情结”往往落在“对象选择”之后,其实这并不奇怪。女子在其“雄性期”里对男孩子阳具的羡慕,并不是一种“对象之爱”
(Object—Core)
,而是一种十分原始的自恋。
不久之前我有幸分析过一个少妇的梦,发现这个梦乃是她对失去童贞一事的一种反应。这个梦呈现出这个女人的一种愿望——想阉割其丈夫,夺取他的阳具。这样的梦本可解释为幼年欲望的延续和重复,但不幸的是,梦中的某些细节揭示出这是一种超越了常态的反应。这个梦的性质以及梦者以后的举止都预示着这一婚姻的悲剧结局。我们还是再回过头来谈“阳具羡慕”吧,女人特有的那种敌视男人的矛盾倾向,总是多少与两性关系有关,但只有在那些男子气十足的巾帽英雄里,我们才能找到明显的例证。弗伦克兹(Frenciz)
曾以古生物学的眼光,去探索这种存在于女性中的敌意之根源,认为这种敌意在浑沌初开,两性初分时便已经存在了②。
他坚信,性行为最早发生于两个完全相同的单细胞之间,渐渐地,有些较为强大的个体便开始强迫那些较弱小者行性的交合,而这样一种屈服于强制之淫威下的不情愿倾向正是导致今天女人的性冷感的原因之一。我认为,如果我们不过分夸大这种说法的价值,这样的说法就没有什么不好
①参阅《论本能的蝉变》、《弗洛伊德选集》第二卷。
②也许他并不是第一个这样说的人,我说不太清了。
-- 236
232弗洛伊德文集
的地方。
对于女人初次性交时那种矛盾性反应的动因,我们已进行了详尽的讨论。总的来说,可以作出这样的概括:处女因为性心理尚未成熟,所以一旦面对着将引诱她进入性生活的男人,就觉得不堪忍受。这样一来,处女禁忌倒成了人类高度智慧的结晶,因为这样的规定可以使这个将来与她一起生活的男人,不至于触犯这个危险。在高级的文明里,由于种种复杂的理由和因素,人们十分重视女人进入“性之臣服”
之后所带来的好处,因而不再躲避这种危险,女人的童贞便成为男人誓死不愿放弃的财产。但即使如此,也并不是说女人的那种仇视情绪就不存在了。通过对许多不美满的婚姻的分析之后,我们发现,那驱使丧失童贞的女人去报复的种种动机,在文明妇女的心灵中并没有销声匿迹。现在仍有数不清的妇女,在第一次婚姻里从头到尾冷若冰霜,对男人的热情无动于衷,最后终于离异。
然而一旦再婚,情况顿然改观,那种阴郁的情绪竟一扫而光,备尝做爱的欢乐,使旁观者惊奇不已。毫无疑问,原先的不良反应已随着第一次结合的结束而消失了。
事实上,在我们的文明生活中,处女禁忌并没有绝迹。
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隐隐地知道此事,诗人们就常常拿它当素材。安孙鲁贝①(Anzengruber)在一篇喜剧中曾写了一位朴实的农民不愿娶他所爱的女子的故事,他总觉得“像她这样的女孩,要不了多久便将消耗他的生命”
,因此他十分赞成她
①安孙鲁贝(183—189)。奥地利剧作家兼小说家。
-- 237
性爱与文明。爱情心理学332
嫁给另一个男子,等她变成寡妇,不再有什么危险时,他才肯娶她。这个剧本的名子叫“处女之毒”。这不禁使人想起养蛇人的行为,他们总是先拿一小块布片让蛇咬过,然后就能安全地摆布它①。在海拜尔②所写的《朱蒂斯与何洛弗尼斯》一剧里,有名的朱蒂斯这一角色鲜明地展示出处女禁忌及其部分动机。
朱蒂斯同样是那种童贞受着禁忌保护的女人之一。
她的第一个丈夫在新婚之夜无缘无故地惧怕起来,从此之后竟不敢动她。她这样说:“我的美有如颠茄,谁若享用它,非死即疯。”
当亚述将军率军围攻她所在的城池时,她想到用自己的美色去诱惑他,把他置之死地,很明显,这个想法在爱国面具下面潜藏着性的欲求。当那个当时以残暴粗野而闻名的将领奸污了她时,她竟在狂怒之下,力比参孙,竟一掌劈下了他的头,而变成了民族的救星。按照心理分析,破头原象征着阉割,因此这一行为其实象征着朱蒂斯阉割了奸污她的童贞的男人,正如那位新婚少妇在梦中所做的那样。海拜
①沙尾兹勒(ArthurSchnitzler,1862—1931)。
奥地利剧作家兼小说家。
曾写过一部十分杰出的小说,名叫《莱森伯男爵的命运》,小说里写到一个风流成性的女歌星,她的情人在一次意外事故中丧生,死前诅咒下一个占有她的男人不得好死。这种诅咒似乎赋予她以一种新的童贞,在此后一段时间里,这个女人因受少女禁忌的威胁,不敢纵情风流。后来她又爱上一个歌手,所以就计划把初夜权给予多年来一直追逐她而从未成功的莱森伯男爵,果然不出诅咒所料,当这个男爵喜出望外地占有她时,却忘了诅咒里所说的话,而被吓死了。
②海拜尔(FerieclrishHebel,1813—1863)。德国诗人兼剧作家。
-- 238
432弗洛伊德文集
尔用一种极美妙的语言,使伪圣经①中这种对爱国行为的记载染上了一层浓厚的性的色彩。我们知道,在伪圣经的记载里,朱蒂斯回城时仍然自夸清白。
即使查遍所有真伪圣经,也找不到任何关于她这次怪诞婚姻的记载。海拜尔很可能以他那诗人特有的敏感天赋,看穿了经文的有意造作,重新揭示出故事后面隐藏的真相与内涵。
萨德格尔(Sadger)
曾对此作过绝妙的分析,这一分析使我们认识到,海拜尔之所以对这样一个素材感兴趣,乃是由于他的“双亲情结”在作怪。由于他在童年期两性倾向的挣扎中总是倾向于女性,所以很自然地理解埋藏于女性心中最深层的隐秘②。他还引用了诗人们对于自己为什么改变故事内容所作的解释,他们都十分正确地指出,故事本身是浮浅的、虚饰的,意在为潜意识中的动机寻找披露的借口。圣经中仅仅提到朱蒂斯是一个寡妇,为什么在剧中却变成童贞女。
萨德格尔也有一段详论,我引用于下:这里的动机原在于诗人那婴儿式的幻想,意在否认父母间有性交关系,所以母亲成为童贞的少女。对这种分析,我想再补充一点:诗人既然已确定主角是一个童贞,他的幻想便深入到处女膜一旦破裂后她可能有的怒愤与悔恨,从而使他在这一方面做了不少文章。
①伪圣经(Apocrypha)。在公元初年,基督徒是非法的,其经书也只有偷偷传抄,至二、三世纪编集《新约全书》时,许多传抄的经文被认为不可靠,遂被罗马教庭放弃,这些以后不断出现的伪经,统称为Apocrypha。
②见萨德格尔(Sadger)
《从病象描述到心象描述》。
-- 239
性爱与文明。爱情心理学532
总起来说,初婚时献身与童贞的夺取,一方面固然是社会用来促使一个女人固定地依附于一个男人的手段,另一方面又十分不幸地激发了她对男人的原始之恨。这种矛盾偶尔会导致病症,但绝大多数情况下只是或多或少地抑制了性交之乐。许多女人的第二次婚姻远比第一次美满,也可以用这个道理说明。至此,这一初看上去令人迷惑的处女禁忌——原始氏族对处女的恐惧,要求丈夫不可触破妻子的处女膜——便真相大白了。
十分有趣的是,精神分析学家还常常遇到这样的女人:在她们心中同时持有两种态度——臣服和敌视。这两种态度常互相纠结,有时同时出现,有时同时消失。不少这种女人对自己的丈夫冷若冰霜,但无论如何又离不开他,每一次当她试图去爱别人时,眼前便闪出丈夫的影子。但她们实际上一点也不爱其丈夫。分析中还发现,这种女人对其丈夫的热情虽消失,但臣服的态度仍照旧。她们不愿脱出这种束缚,因为她们的报复尚未完成。当然,即使在那些此种情绪十分明显和强烈的案例中,女人也从不了解自己内心深处有这样一种报复的冲动。
-- 240
文明的性道德与现代人的不安B滕守尧 译
-- 241
性爱与文明。文明的性道德732
艾伦费尔斯(Von
Ehrenfels)
在新近出版的那本有关性伦理学的书中,指出了“自然的”性道德与“文明的”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