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塔木德 犹太人的致富圣经

_7 塔木德(犹)
在很久以前,有一家人外出旅行。途中,这家人的女儿出去散步却迷了路,正当她口渴的时候,她发现了一口水井。
由于井边没有水桶,她只好攀着吊桶,去井里喝水。喝完水后,却怎么也上不来。此时恰好有个年轻男子路过此地,听到哭喊的声音,便将姑娘救了上来。这个姑娘为了报答他的救命之恩,就与他私订了终身。
两人订下婚约后,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证婚人,恰好见到一只黄鼠狼。于是,黄鼠狼和那口水井就成了他们的证婚人。
两人就此分别。
若干年以后,姑娘仍然痴心地等待自己未婚夫的归来。不料,那个负心人已在他乡结了婚,生了孩子,早把山盟海誓的婚约忘得一乾二净了。
再说那个男人,他的妻子给他生了两个孩子,而他们的两个孩子,有一天,其中一个孩子,在外玩耍时,竟被一只黄鼠狼咬死了;
另一个孩子,这么巧也在井边玩耍的时候,竟然掉进井里淹死了。
这时候,年轻男子才想起了他和姑娘的婚约,以及当证人的黄鼠狼和水井。于是,他就和妻子离了婚,终于回到那个忠贞不渝的姑娘身旁。
这个故事就是犹太人告诉违约者应得的下场,任何人都不得违约,否则,就一定会遭受上天的严厉惩罚。犹太人在商业最重视的就是信守自己的承诺。
日本人在这方面是深有体会的:
有一位日本商人和犹太商人签订了10000箱蘑菇罐头合约,合约规定每箱20罐,每罐100克。但在出货的时候,日本人却装了10000 箱150克的蘑菇罐头,罐头的重量虽然比合约多了50%,但是犹太商人却拒绝收货。
日本出口商无奈地表示,超出合约的重量不收钱,但是犹太商人还是不同意,并要求赔偿,理由是日本人违反了他们签订的合约。
最后几经谈判,出口商无可奈何,赔了犹太商人10多万美元,还要把这批货物回收自行处理掉。
这件事情传出后,各国的商人都开始「理解」犹太人这个做法的用意。一位英国律师这样说:
「从国际贸易规则和国际惯例来讲,合约的精神是一项很重要的条件,英国法律把他称为要件。合约规定的商品规格是每罐100克,而出口商交付的却是150克,虽然重量增加了50克,但是卖方没有按规定条件交货,就是违反合约。按国际惯例,犹人商人完全有权拒绝收货并提出索赔。」
另一位熟悉市场的人士这样分析:
「事实上,犹太商人要求这样规格的商品,是有着特殊考量的,因为他们早已调查好,包括消费者的爱好和习惯、市场供需情况、对付竞争对手的策略等。如果出口方装运的150克罐头违反了市场消费习惯,那犹太商人是不会接受的。最简单的就是,如果这次是150 克的蘑菇罐头和100克的蘑菇罐头的价格一样,那么以后这位犹太商人的生意还怎么做?例如说:下一次他是继续按这个价格走,但是重量又回到了以前的100克,消费者会怎么看待?」
其他的商场人上也这么推测着:
「而且很可能发生的事情是,在一些进口管制比较严格的国家,进口申请许可证是100克的,而实际重量是150克时,就很容易遭到有关部门的质疑,被怀疑是有意逃避进口管理和关税,以少报多,是要被罚款或者被追究责任的。」
犹太人听了哈哈大笑:「我们可没有考虑这么多呀!」
于是人家都被搞糊涂了,心想:到底怎么回事,不是这个原因,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最后,还是一位犹太商人告诉了他们答案,原来犹太人特别重视合约,一旦建立这种契约关系,就必须遵守。在他们的传统里,他们和上帝是有契约的,人之所以存在是与神签订了契约所致,犹太人被称为「契约之民」,他们把合约引进了生意,并且认为合约是生意的精髓,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谁若无缘无故毁约,就是对神的亵渎,轻慢和不尊敬神的人必遭到神的惩罚。
因此,犹太人极为注重合约,一切买卖都笃信合约,而他们自己也从来不敢毁约。谁不履行契约,就被认为违反了神意,犹太人是绝对不会容许这样的人存在的,他们一定会严格追查到底,不留任何情面。
所以,日本人虽然多给了磨菇,但是仍然违背了合约精神,当然应该赔偿了。
诚实的支柱
鱼离开水就会死亡,人没有礼仪便无法生存,而不讲诚信则会受炼狱的惩罚。--《塔木德》
《塔木德》中这样告诫人们:
一个人死后进入天国前,上帝会先问,你生前做买卖时是否诚实无欺?如果欺诈,将被打入地狱。
尽管各民族皆有「经商应童叟无欺」的说法,但只有犹太人是最严格执行这种正直交易的民族。《塔木德》记载了许多关于诚实经商的实例,培养了犹太人诚实的商业原则。
「唯有诚实正直的经商之道,才是生存处世的最高法则」,这是犹太人从违反与上帝的契约而遭受的痛苦经验中,深刻体会到的心得和真理。
在犹太商人作为「世界第一商人」的商旅生涯中,犹太民族与其他民族打交道最多。
在犹太人看来,诚实是支撑世界的三大支柱之一,另两个是和平
与公正。
但是,犹太人与众不同的是,对说谎者他们不会鄙视,也不会有置之于死地而后快的报复心理,他们想到的往往是宽容与救赎;他们会抱以可怜与同情之心,因为,他们认为撒谎者失去了人性中最宝贵的东西,而且死后还要受炼狱之苦,这太可怜了。
在商业社会,人类制定了繁杂的法律和规章制度,目的就是要消除人性中恶的因素。但是,我们却很忧虑地看到,尽管人们可以针对制度、律法的不足不断地完善它、修正它,但人类永远不能靠它来建构起人类良知善性的大厦。为此,道德作为社会中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一种内在力量,就显得尤其重要;它尽管不能保证人人向善从善,但它却比制度、法制有着更深刻、更基础性的教化力量。因此,现代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却日益呼唤着人类的道德良知,道德的力量将是永恒的。
人类道德中包含着诚信、宽容、善良之类的基本要义,犹太民族可谓是人类道德的忠实实践者,这不但体现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也体现在犹太商人的商业行为中。
《塔木德》这样告诫犹太人:你们不可偷盗;不可欺骗;不可抢夺他人的财物;不可向着我起假誓,亵渎我的名。
商业就是提供一种服务。只有诚实对待,取得别人的信任,自己才可以获得利润。而满脑子只想从别人的口袋里把钱捞走的,和诈骗及抢劫没有什么两样。
诚实为经商的第一要务,这是犹太人的经商法则。他们对于善于欺骗的人的态度是非常激烈的,并认为他们是不可饶恕的;犹太人认为不贪图小便宜,不逃税漏税,做一个守法诚实的人,才是有意义的人生。
犹太先知说,世界末日早晚都会到来的,当末日到来的时候,所有的人都要接受大审判,如果谁在这个世界上做了好事,他死后灵魂就会进入天堂;如果谁在生前作恶多端,那他死后,他的灵魂就会被打入地狱,接受炼狱之苦。
世界末日来临时的大审判,要判断一个人的好坏会问五个问题,这五个问题是:
你在做生意的时候诚实吗?
你腾出时间学习了吗?
你尽力工作了吗?
你渴望得到神的救赎吗?
你参与过智慧的争论吗?
我们可以看到,犹太人把做生意是否诚实、遵守信誉放在第一条,把做生意的诚实摆在学习、工作、信仰和智慧之前,可见犹太先
知对诚信经商的重视程度。
最直接的事实就是,如果一个人借了别人的钱,但他又不想归还,而又没有其他证据证明他是借过钱的,村里的拉比就会告诉他,你手摸《圣经》对上帝起誓说:
「我没有借过这个人的钱。」
最后,99.9%的犹太人会感到很惭愧,承认自己的罪。
《塔木德》中有个故事就是这样教育犹太人应该诚实,绝不可以用任何的办法,不劳而获地得到财富:
有个拉比早日靠砍柴为生,但是为了研究《塔木德》,他决定买一头驴来代替自己运柴,以节省时间可以看书。
拉比到了市集上,从一个阿拉伯人那里买了一头驴回到了家,徒弟们一见非常高兴,就把驴牵到河边洗澡。这时,驴脖子上掉下来一颗很大的钻石,光芒四射,徒弟们欢呼雀跃,认为这是上天赐给拉比的礼物,这样一来,这位贫穷的拉比从此就可以不用天天砍柴,他就可以专心地研读《塔木德》了。
当徒弟们兴高采烈地,把这颗珍贵的宝石给拉比看的时候,拉比却平静地说:「我们应该把这颗钻石还给那位阿拉伯人才对。」
徒弟们不解,拉比严肃地说:
「我们买的是驴子,不是钻石,我们犹太人只能拿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
阿拉伯人见到徒弟们手里的钻石,非常惊讶地说:
「你已经买了这头驴,既然那钻石在这头驴的身上,那你们也就拥有了这颗钻石了。所以,你们不必还我了,还是自己留着用吧!」
这位拉比说:「这是我们犹太人的传统,我们只能拿支付过金钱的东西,所以,这颗钻石必须还你。」
阿拉伯人听后肃然起敬,说:「你们的神,必定是宇宙里最伟大的神。」
犹太人就是这样,经商的时候一定讲究诚信,决不用那种欺骗的手段来获取财富。因此,犹太人从来不做那种诈骗的事情,更不屑于做「只要每个人上当一次,我就发财了!」的生意,他们厌恶哪种流寇式的抢钱策略,即使是在到处被人驱赶、朝不保夕的时候,他们看重的也是长期的合作、注重信誉,慢慢地在市场中,建立起良好的商业口碑。
而且他们的商品绝少有假冒伪劣的。诚信意味着平等的交易、公平的竞争。《塔木德》中是这样说的,「你们不可行不义,要用公道天秤、公道砝码。」
然后他们把这种交易细节作了详细的规定:
不可有一大一小两样的砝码和量器。
批发商每个月清洗一次量器,小零售商一年清洗一次。
小零售商要经常清洗砝码,以其不会粘尘砂为标准。
店主每周要清洗一次量器,每天清洗一次砝码,每秤完一样东西都擦拭一次天秤。
他们说,诚信是商人最大的本钱,所以在犹太人的生意场上,他们最看重诚信,对于不诚信的人,他们是无法原谅的。
法兰西国王弗朗西斯一世经常患病,于是就想找个犹太医生做他的御医。他请罗马帝国的统治者查尔斯五世推荐一个,查尔斯马上派遣自己的犹太医生到他那里。
但是这位陛下却是基督徒,医生一到,他立即开始诋毁犹太教,无奈中,这位医生只好说自己早已信奉了天主教。一听医生的回答,国王立即把他打发走了,告诉查尔斯说,请他再派一个真正的犹太医生来。
虽然国王可以诋毁犹太教,但是犹太人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他们无论如何也不可缺少的。在他们看来,只有真正的犹太人才是可靠的、值得信赖的。
信任的价值
人最大的痛苦不是被人欺骗,而是不被人信任。--《塔木德》
在犹太人看来,取信于人是一生当中最重要的。如何做到取信于人呢?前面我们讲到,诚信第一,这是取信于人的起码要求。在犹太人的商旅生涯当中,他们遭遇过无端的打击和歧视,也遇到过无数精心安排的谎言或圈套,但他们始终笃信上帝的教诲:遵守约定,诚实做人,死后方能升入天堂。
在商业领域,他们更深刻地体会到:取得别人的信任是交易顺利完成的基础。犹太人遵守约定,但他们并不是千篇一律地签订书面的合约,他们往往只是口头上的承诺,非正式、非书面的协定,只要他们承认了约定,他们就会不折不扣地按照约定去行动,犹太人这种重信守约的美德,为他们赢得了极高的声誉。
在现实的商业贸易领域中,《塔木德》规定了许多规则,严格禁止带有欺骗性的宣传或推销手段。例如:不能刻意把奴隶装扮起来,使其看起来更年轻、健壮,更不能把家畜涂上颜色来蒙骗顾客;并且货主有向顾客客观介绍所卖商品的义务,如果顾客发现商品不是自己想要的,则有权要求退货。
在英国,最有名的百货公司是「马克斯-斯宾塞百货公司」,这家百货公司是由一对亲兄弟西蒙.马克斯和西夫.马克斯创立的。
他们的父亲米歇尔于1882年从俄国移居英国,最初是个小贩,后来在利兹市场上开了个铺子,以后发展成连锁廉价商店。米歇尔于 1964年去世后,西蒙和西夫将这些连锁商店进一步发展成资金更加雄厚、货物更加齐全、具有类似超级市场功能的连锁廉价购物商场。
马克斯-斯宾赛百货公司,虽以廉价为特色,但非常注重品质,真正做到了「价廉物美」。用一些报纸上的话来说,这家百货公司等于引起了一场社会革命。因为原先从人们的衣服穿着上,可以区分不同的社会阶层,但由于马克斯-斯宾塞百货公司以低廉的价格,提供品质考究的服装,使得人们花钱不多就可以穿得像个绅士或淑女,以貌取人的价值观也随之发生了动摇。
现在在英国,该公司的商标「圣米歇尔」成了一种优良品质的标记:一件「圣米歇尔」牌衬衫是以最低的价格,所能买到的最优质的商品。
马克斯-斯宾塞百货公司不但为顾客提供满意的商品,还提供最好的服务。该公司售货员的礼貌服务,在素以彬彬有礼闻名的英国成为一个典范。
西蒙和西夫在挑选职员时,就像挑选所经营的商品一样一丝不苟,这样,真正使公司成了「购物者的天堂」。西蒙和西夫在让顾客满意的同时,还做到了让员工也满意。他们对职工要求极高,但为员
工提供的福利在全行业中也属于最好的,员工的工资也最高,还为员工设立保健和牙病防治所。由于这些优越条件,马克斯-斯宾基百货公司被人称为「一个私立的福利国家」。
西蒙和西夫为顾客和员工想得这么周到,公司的经营情况又如何呢?马克斯-斯宾塞百货公司被普遍认为是国内同行业中,最有效率的企业,并引来大量的投资者。
与马克斯-斯宾塞百货公司同样是百货零售企业的希尔斯.罗巴克百货公司,采取的也是同样的经营宗旨,甚至在照顾消费者和员工方面更有过之,更将这种福利回馈整个社会。
朱利叶斯.罗森杰尔德是通过投资而担任希尔斯.罗巴克公司总裁的,他是一个德国移民的儿子,曾在叔叔的百货公司工作。后来希尔斯.罗巴克公司增资的时候,他以37500美元的投资,约占增资总额的14%,进入公司董事会。
1910年他担任公司总裁,也就是公司的创立人理查德.希尔斯退休的时候,罗巴克百货公司已成为北美最大的企业之一,每年收益 5亿美元。
罗森杰尔德也以价廉物美为其经营宗旨。公司销售的商品有许多都是企业集团自行生产的,因此成本可以降低,而品质也得到了保证,但希尔斯.罗巴克百货公司的真正本钱,还是罗森杰尔德制定的一条规定:不满意,可以退货。这条商业最高道德及最实在的服务,现在已经是许多商店的标榜,但在当时却是闻所未闻的。罗森杰尔德
就是第一个将商业信誉提升到这样高层次的人。
希尔斯.罗巴克百货公司以其品质、价格,信誉还有对市场的精确预测,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欢迎,公司的商品目录在罗森杰尔德逝世前已发行了4000万册,几乎每个北美家庭都可以见到。观察家认为,这一连续出版的商品目录,几乎构成了北美的一部社会史,从中可以看出人们审美趣味和消费的趋势,而这种发展中有一部分是由希尔斯.罗巴克公司预测到、甚至造就的。
希尔斯.罗巴克百货公司经营良好,盈利丰厚。罗森杰尔德最初投资375O0美元,30年后其资产达到了1.5亿美元。在这样的财力支援下,罗森杰尔德广泛从事慈善活动,他曾经为28个城市的「基督教青年联合会」和南方的一些贫困地区,建立乡村学校提供资助,此外,为了解决芝加哥黑人的居住问题,也出资270万美元盖国宅。
另外,他还分别为芝加哥大学、芝加哥科学和工业博物馆捐了 500万美元。1917年,他创立了拥有3000万美元基金的「朱利叶斯.罗森杰尔德基金会」,并规定基金的利息必须在他去世之后的25年内用完。
犹太商人笃信一个信条:犹太人生活在哪里,就应该在哪里生根。他们不但诚信经商,更与非犹太人和谐相处,甚至用自己的财富去帮助犹太同胞或非犹太人,他们相信,只有以诚相待,取信于人,犹太人才会拥有朋友,而不是到处树敌;而唯其如此,犹太民族的复兴才会真正成功。
游戏规则的魔力
你必须知道的三件事:谁是领导者?什么是游戏规则?由谁来执行这些规则?--《塔木德》
某个寒冷的冬天,一大早牛奶店就排起了长龙一样的队伍,他们都要购买热的鲜牛奶。大家都在按秩序排队购买时,迈克来了,他一来就挤进了队伍。
排在最后面的犹太青年约翰看不下去,于是想搞个小恶作剧。他跑了过去,突然一把拉下迈克的帽子,然后又回到自己原来的位置,他把胳膊放在身后,高举帽子,笑着对迈克喊:
「伙计,你的帽子都在排队,你还不来排队吗?」
这就是犹太人的规则意识,他们自己不违反规则,也不容许别人随意的践踏大家形成的规则。
人活在世上,为什么非要有一个规则呢?我们可以随便找出一个事例说明:
有一辆拥挤的巴士驶来,进了站台,车门打开,大家于是一窝蜂
似的往上涌,结果,年轻力壮的人挤在了前面,而年老体弱的被挤在了一边,车上的人们十分着急,因为上车的人挤得太厉害而使他们无法下车,而下面的人,因为车门被堵住而无法上去,无数人的脚被踩,无数人的东西被挤坏,经过很长时间的喧闹,车才勉强开动。大家纷纷叫着、骂着,整个车站一片混乱。
这是一个没有规则的车站通常会出现的一幕,而在一个规则存在的车站,情况就大不一样,所有的人都在安静地等待,车来了,大家按照先下后上的规则,就可以有秩序地上下车,而上车的人们可以排成队伍按先来后到的次序上车,大家为年老体衰的人让座,车厢里井然有序,也不会浪费时间,这就是规则带给人们的方便。
由于规则可以创造出井然有序的活动,提升了整个活动的效率,因此我们才需要规则。
犹太人在生活中讲究规则,到了商务上,他们也同样地重视规则,典型的例子就是犹太人在经营的时候,决不逃税漏税,也极少做违法的事情。
在犹太人看来,逃税漏税是可耻的行为,是一件让人痛恨的事情。犹太人说商人和国家是有规则的,国家提供了经营的条件和管理的责任,那责任的另一方商人就应该履行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交纳赋税。如果大家都不遵守这样的规则,那这个国家就不可能存在。这个社会和国家之所以存在,是由于大家都遵守了这样的规则的缘故。
犹太人会搞投机,但是他们的投机,都是国家许可范围内的,因
为没有法律明文规定的行为就不算是违法。既然没有明文规定,那就是默认与许可,犹太人就会抓这样的机会。而明目张胆地犯罪,就是直接地破坏,所以,尊重规则和契约的犹太人,是绝对不会这样做的。
在一个企业中最有效的管理,莫过于那些通用的规则和惯例,通常我们叫它[制度]。
有一个犹太人管理一家很大的公司,但是大家看到他显得十分轻松,他经常出去考察,他非常自豪地说,「我即使一年不回来,大家也会做自己的事情,公司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这就是规则的魅力。
钻法律的金洞
即使是再坚固的城墙,也一定能找到缺口,人没有完人,所以由人制定的法律和契约也不会是完美的。--《塔木德》
世上没有不投机的商人,但是应该在法律的规则和许可的范围之内。在长期的法律斗争中,犹太人总结出来的是:再完善的法律里也有无法防范的漏洞,悉心研究这些法律,钻透这个漏洞,就有无尽的黄金流出来。
一位富翁临终之前,自己的身边一个亲人也没有,他唯一的一个儿子还在远方无法回来,只有一个奴隶在守候。
于是他就立下了遗嘱:「我死之后我的全部财产归奴隶所有,其他人不得动用,但我儿子可任选一件物品归他所有。」
遗嘱写完之后,他就断了气。
儿子回来之后,见到遗嘱不由得大怒:「父亲怎么会把他一辈子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财富,全部都给了奴隶,而只给自己一件物品呢?」
他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去请教村里的拉比。
拉比听了,微微一笑,对他说:「你父亲真是聪明,他给你留下了他的全部财产啊!你再好好看看你父亲的遗嘱吧!」
他拿起遗嘱看了半天,还是不明白,拉比只好直接地说:「遗嘱上不是说得很清楚吗?让你任意选择一件物品,你选择了那个奴隶,不就是选择了全部的财产吗?这样看起来,你的父亲真是十分英明啊!」
富翁的儿子这才恍然大悟,明白了父亲这样做的良苦用心:当时父亲死了,自己不在他的身边,奴隶可能会带着财产逃走,而连丧事也不告诉他。因此,父亲才把全部财产都送给奴隶,就是为了稳住那个奴隶而让他不能逃走,好让自己回来再收回这笔遗产,所以才立下了这样的遗嘱。
从这则故事中可以看出,那个犹太人的遗嘱就有这样一个漏洞,虽然遗嘱将所有财产都给了奴隶,但其儿子只能选择一件物品。这里暗含着一个前提没有明确写出来,奶隶不会注意到,甚至连死者的儿子也没注意到,那就是:奴隶的全部财产都属于主人。
这是当时社会通行的惯例,也是一个无需说明的前提。那么,只要前提明确了,在此前提之下的任何规则都是不成立的,这就是这个犹太人遗产合约的关键所在。
后来,正是在拉比的指点下,年轻人才终于解开这个谜底,既没
有违背父亲的「遗嘱」,又没有违约,因为,犹太人从不违约。这实际上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钻合约的漏洞。
其实,任何的法律和法规的条文都不是绝对严密的。有人甚至做过这样的一项研究调查,只有64%的法律是比较完善的,而懂得钻法律条文中不严密地方的人,往往就有源源不断的利润。
这也就是为什么犹太人在签订合约时,要反复地修改和斟酌,他们总是会把各种可能的情况都考虑进去,不让对方有空隙可钻。而犹太人的经理和老板在做生意之前,必先向律师谘询,看有哪些法律限制。
他们严格地遵守这些法律的限制,但是同时也喜欢研究经济的法规和条文。他们会让自己的下属和懂得法律和经济的朋友一起研究,看看这些规定有什么漏洞。一旦发现了这些条文有说明不清晰的,就开始想办法钻这些漏洞。
犹太商人历来就有一个投机家的名声,无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他们都能游刃有余地活动在各种机会和风险之间。他们总是敢冒天下之禁忌,积极主动,让人防不胜防、措手不及。在惊叹之余,你不能不佩服犹太人的大胆和远见。
犹太人之所以不吃牛羊的腿筋,是因为《圣经》中的一个传说提到:
古犹太人的12支脉,原是同父兄弟12个祖先所传下的血脉,
而这12兄弟的父亲便是雅各。
雅各年轻时曾去东方打工,后来投靠他舅舅的门下,并娶两个表妹为妻。后来,在神的允诺下,携妻带子返回迦南。
在返回迦南途中的一个晚上,来了一个人,要求和雅各摔跤,两个人一直斗到黎明。那人见自己胜不过雅各,便在他的大腿窝摸了一下,当时,雅各的大腿就扭伤了。
那人说:「天亮了,让我走吧!」
雅各不同意,说:「你不给我祝福,我就不让你走。」
那人便问他:「你叫什么名字?」
雅各便把名字告诉了他。
那人说:「你的名字不要再叫雅各,要叫以色列,因为你和神摔角都胜利了。」
以色列作为今日犹太人国家的名称,其含义就是「与天神摔过跤的人」。
堂堂正正的上帝在和人进行比试之时,却用不老实的小动作。这对于老是责备犹太人不守约的上帝来说,显然不是一个值得夸耀的举动。但犹太人为何偏偏要把这一条,记在标榜上帝绝对权威的《圣经》
之中呢?这是否对上帝有些不恭?
也许,古代犹太人角力之时,并没有明文规定不可摸对方的大腿窝,上帝不过钻了规则不清的一个漏洞罢了。而作为上帝的选民的犹太人把上帝这则钻漏的典故记下来,完全可能是出于将「钻漏洞」这种合法的违法之举或者看似合法的犯规之举,给以神圣化的需要。
从逻辑上说,尊重法律就应当尊重法律规定的一切,从内容到手段,漏洞也不能例外。因为,一则漏洞本身就是某一法律条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二则一个煞费心计钻法律漏洞的人,本身还是尊重法律的,他做的仍然是「法律没有禁止」的事情。
可是由于钻漏洞毕竟还需要有别出心裁[即和立法者有不同思路,才能洞悉其奥秘]的心智和机敏,所以,漏洞常常只对聪明人来说是存在的,大部分人只能在「天衣无缝、固若金汤」的法律条文面前抓耳挠腮。
对于把研究律法看做人生义务或祖传手艺(这两种态度分别指向犹太人自己的律法和其他民族的法律)的犹太人来讲,任何一种法律都有漏洞(否则《塔木德》中也不会有这么多「议而不决」的案例)。
从犹太人已养成的习惯来看,与其破网而出,不如堂而皇之地钻漏洞更为自然,这样,神不知鬼不觉,既不引人注目,也不会于心不安,还可以让漏洞长存,以便后人进出。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波兰落入了希特勒的魔掌,边上的小国立
陶宛也处在狼吻之下,许多犹太人纷纷逃离立陶宛,经日本迁往他国。
有一天,日本政府机关函电给检察官,把日本犹太人委员会的莱奥.阿南找了去,要他把一份发往立陶宛科夫诺的电文翻译出来,并解释一下。
电文中有这样一句话:SHISHOMISKADSHIMB'TALISEHAD。
阿南当时解释说,这份电报是卡利什拉比发给立陶宛的一个同事的,谈的是犹太教宗教礼仪上的几个问题,而那句话的意思就是「六个人可以披一块头巾进行祈祷。」
检察官听了这句解释,觉得没有什么不妥,就把电报给发出去了。阿南他自己也不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没头没脑地跑出一句「六个人可以披一块头巾进行祈祷」。
后来,他终于找到了那位受人尊敬的卡利什拉比,向他问起这个问题。拉比说:「你难道不仅吗?六个人可以用一份证件上路。」
这一下阿南才恍然大悟,卡利什拉比刚刚离开欧洲来日本,他关心着立陶宛的犹太同胞。他知道,日本在科夫诺发出的过境签证,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于是,他就向那里的犹太人建议,六个本来不属于一家的人可以一个家庭名义去申请签证,以便更多的犹太人可以借此离开立陶宛。
谁让日本人不对家庭作出一个精确的界定呢?当一个又一个犹
太人的「六口之家」通过各种途径踏上日本列岛之时,日本人只惊讶于犹太人在组织家庭上的高度同一性,不经拉比的开导,他们是绝对想不出犹太人的家庭人数竟然还是由日本出入境管理条例所决定的。
面对高额的所得税,一般人的思路或许是想尽办法逃税漏税,可犹太人不同,他们不会去做挺而走险的事情。
他们想出了绝妙的「为自己减税」的办法:既然「列支敦士登」国籍的人只交小额的所得税,那就改入该国国籍,从而可大省一笔税款。
退一步讲,如果要加入「列支敦士登」国籍不容易,那就让自己当一个「廉价」的董事长或总经理,至于因「廉价」而带来的收入损失,也可以通过别的方式来补偿。
洛克菲勒石油家族,也有许多钻法律漏洞的故事:
洛克菲勒想独占全美石油资源,泰特华德油管公司自然就成了他的眼中钉。尤其是泰特华德油管公司从石油产地,铺了一条轮油管,直达安大略湖畔的威汤油库,这给洛克菲勒带来了很大威胁。不弄垮这条油管,他寝食难安。
洛克菲勒想铺设一条与之平行的油管,可是油管必须通过巴容县境,而巴容县是泰德华特公司的势力范围。而且泰德华特公司早就促使议会通过一个议案,声明除了已经铺设好的油管外,不许其他油管路经该县县境。
这是一个不小的难题,洛克菲勒苦思了许久,才得一妙计。在一个没有月亮的夜晚,在巴容县的东北角突然来了一群大汉,他们手拿铁铲只顾挖土掘沟,很快掘出一条沟,接着又一个劲地把油管理入沟内,并迅速填平。天还没亮,他们已经全部完工。
第二天,人们发现美孚石油公司已在巴容县安置了一条油管,当局政府准备控告洛克菲勒。这一事件也惊动了报界,记者们纷纷采访,洛克菲勒召开了记者招待会,在会上他说:「县议会的议案规定,除了己经铺设好的油管外,不准其他油管过境,希望大家到现场参观一下,以判定美孚石油公司的油管,是否有通过地面。」
县议会自知法案不严密,被钻了漏洞,官司不了了之。
联邦政府反托拉斯法通过以后,许多大企业被解散,洛克菲勒财团的美孚石油公司虽然也被起诉,但是由于公司的努力,案子未能成立。
美孚石油公司是全美数一数二的大企业,自然引起世人的注目。迫于舆论的压力,国会也坚决要对美孚石油公司进行起诉。这一次,洛克菲勒也认为在劫难逃了,整天闷闷不乐,无精打采。
这时,公司的法律顾问中有一个青年律师,想出了一个绝妙主意,他建议把各州的美孚石油公司宣布为独立的公司,如纽约美孚石油公司、新泽西美孚石油公司、加利福尼亚美孚石油公司、印第安那美孚石油公司……这些公司都各自有一名称且有独立的老板,但实际
上还是由洛克菲勒操纵。
那位青年律师为了这件事,连续一个礼拜日夜工作,替各公司设立账目,供参议院审查。最后,参议院表示满意,不再提起诉一事。
犹太人如此守法,可真叫人拍案叫绝。现代律师行业中,犹太人大出风头,以北美为例,30%的律师都是犹太人出身。可以想见,正是他们这种活用法律、善于守法的民族智慧,促成了他们在各方而的成功。
让年轻人先发言
假如所有人都向同一个方向行走,这个世界必将倾覆。--《塔木德》
在古代的犹太社区里,每到有事情商量的时候,大家就聚集起来对问题进行讨论。但是在讨论的时候,主持会议的老年拉比总是让一些年轻人先发言,再让那些有点资历和经验的人发言,然后大家自由地讨论和辩论,最后是年老的、富有权威的拉比根据大家的意见,进行公正地评价和总结,接着,他作出最后决定。
在《塔木德》里,也有这样的规定,在犹太法庭上,首先由年轻的法官发言,然后大家再依次发言。这样在犹太人的内部,就形成了让年轻人首先发言的体制,这个体制或说惯例,让犹太人一直保持了新鲜的氛围。
如果年轻人在许多上了年纪、颇有资历甚至是经验丰富的人面前发言,感觉拘谨而羞涩的时候,他们的拉比就会热心地鼓励他们,「真理面前是没有老少的,你和我都要听从真理的召唤。你们最有热情和想象,试试你们的能力吧。我们相信所有人的发言都是有用处的,你们的发言也是一样的。」
结果有不少年轻人的发言总是让大家感觉到新奇,他们朝气蓬勃
的精神,总是让在场的人感觉到烈火一般的热情。
为什么让年轻人先发言,《塔木德》有这样的讨论:
某个人对另一个人说:「以年轻人为师,犹如什么呢?如同吃不成熟的葡萄,从酒瓮里喝酒;师法长者犹如什么呢?犹如吃成熟的葡萄,喝陈年的老酒。」
而他的另一位同事则反驳说:「不要看瓶子如何,而要看里面装什么,新瓶可能装着陈酒,旧瓶也许连新酒也没有装。,
年轻人因为没有经过太多的世事,缺乏经验,因而显得幼稚,但他们绝少保守,相反的,他们普遍富有对世界的美好憧憬和向往,尽管这些还显得过于浪漫和不现实。而老年人经历过了世事的一切已经变得十分现实,不会追求那些他们觉得不现实的事情。他们没有了激情,没有了梦幻式的想法,他们完全是靠自己过去累积的经验来做判断。
但是在社会上,在商业中,激情和想象却是人类永远的动力,正是这种人类的天真和想象,才能让人类蹒跚地前进着,没有了大胆甚至是天方夜谭式的想象和热情,这个社会根本就不会有任何的进步。
在商场成功的案例中,大胆疯狂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确是不可缺少的要素。
著名的狄斯奈乐园是一个童话的世界,在那里诞生许许多多可爱
的小动物,机智聪明的米老鼠、笨拙傻气的唐老鸭、活泼可爱的三只小猪、凶恶但是被捉弄的大灰狼。
迪斯尼原本在一家广告公司工作,后来辞去了该工作创办了一家动画制作公司,不久他们拍摄了动画片《爱丽丝梦游仙境》。这部片子吸引人的是,这里面既有一位天使般可爱的真人小姑娘,也有浪漫的、虚构的动画设计。这部片子一上市就引起了社会的轩然大波,电影公司的片约像雪片一样飞来。
接着,富有神奇想象力的迪斯尼,又画出了一只名叫「沃丝娃尔托」的乖乖兔,一时间受到大家的争相欢迎。
然后一个聪明淘气、粗心急躁的大耳鼠米奇被塑造了出来,借着当时有一个叫查尔斯.林白的人乘飞机横越大西洋的壮举,他们让自己的童话人物米奇也在影片中乘坐着飞机,当老鼠米奇从飞机上向着蔚蓝的天空一跃的时候,各大剧场也场场爆满了。
即使是脾气苛刻酸臭的电影评论家们,也不得不对迪斯尼大加赞扬。
由于当时的电影还是无声的黑白片,动画片的设计者们制作的动画还是幼稚粗糙的,迪斯尼非常愤怒,他不能再让儿童生活在这样一个苍白的世界了,他决定给儿童们一个丰富的彩色世界。于是,《花儿与树》出来了,《三只小猪》出来了,《米老鼠》、《唐老鸭》也出来了,《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也出来了,这是让动画迷们可以看个过瘾的长篇动画片。
几年之后,经过努力,他建成了狄斯奈乐园,这是一个童话般的世界,它不仅吸引孩子,也吸引了成年人,迪斯尼乐园成了到西海岸所有游人必去的地方,后来还成为了和金字塔、巴比伦空中花园并称的世界第九大奇迹。
让自己大胆地想象,让别人快乐地消费,成为迪斯尼一生的生活信条。正是他的想象和创意,让他成世界富豪之一。
他的人生是辉煌的:20岁的时候,他锋芒初露;在30岁的时候,已经闻名全美了;到了36岁时,他已经闻名世界了。
一个没有个性的人,人家就会忘却你,没有个性的东西,是不会有什么结果的,个性化的策略,个性化的商品,个性化的管理,都是十分让人注意的东西。
《塔木德》是这样规定的:「不要把一种商品和其他商品混合,但为了提高品质,可以把酒精浓度高的葡萄酒,倒入酒精浓度低的葡萄酒里。」
看来,注重商品的品质,不仅是现在,早在远古时期,犹太人就意识到了。他们说,同一种农作物会因产地的不同、管理的差异而在品质上有所差别。因此,应对不同产地的同种作物进行区别,对各类商品进行分门别类,这样买卖才可以获得好的价格。
对于任何差别都应该注意,因为这些差别带来的是巨大的收益。
而要想尊重这些差别就要想办法推陈出新,以区别同类的物品,这样才能获利。
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唯有创新才能生存,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才能战胜对手。企业唯有创新,才能实现奇迹般地高速增长。否则,企业就会停滞不前,甚至亏损破产。在这一点上,犹太人是具有代表性的,他们总是出人意料、标新立异,在竞争中凭借新奇手段击败对手。
犹太巨富威尔逊在筹备他的旅馆的时候,就决定把自己的旅馆建成第一流的旅馆。他在房间里使用了空调,这是当时世界上第一家有空调的旅馆。
每个房间都有电视。这样可以使外出旅游的一家人在饱览了沿途风光后,还能享受到有趣的电视节目,而不至于感到寂寞。他还为孩子们设计了一个游泳池,增加了不少照顾孩子的服务专案,甚至还为旅客的小狗设计了免费狗舍‥‥所有这些,在当时都是前所未见的。
房间里光线明亮、空气流通、色调柔和、温馨的居住环境让旅客充满了亲切的感觉。于是别人的旅馆冷冷清清,而他的旅馆却总是挤得满满的。
威尔逊「假日客栈」的成功之处,就在于突破当时一般的经营策略,勇敢地采用了最先进的设备,针对假日这一专案,拥有了别人无法企及的特点和优势。
任何的东西都必须拥有个性,「个性才能生存」,这句话一直被各类企业验证是商界金律。
犹太人的观点是:商业的个性就是独有的经商理念和特殊的经营模式,或因环境条件有异,而创造出独特的产品和价格‥‥等要素的总和。
在犹太人看来,生意的成败往往就是观念是否跟得上时代的潮流。在这个商品琳琅满目的时代,没有个性,就意味着面临被淘汰的命运。犹太人的矛盾就是他们外表很和善,但是他们灵魂是偏执和极端的,他们的思维方式是怪异的。
犹太人的眼睛只看重个人力量,在犹太社会中,家的存在具有很大的意义,它的价值因学问、慈善行为以及对于地域社会的贡献大小而有所不同。其中最重要的是学问。金钱和事业上的成功,对于家的荣誉并不是很重要的因素。
正是基于此点,犹太人中才涌现出了那么多居于世界一流地位的大学问家。学问的成就只取决于个人,而不取决于家族背景的贫富和贵贱。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都与众不同。若以同一件事去考验两个人,所得出的结果必然不同。
犹太民族始终坚信,否定个性的社会难以进步。自己扼杀自己个性的人也不会有进步,每个人都是尊贵的,神是照着自己的形象造人
的,神的造形各异,人形与神也就各异。倘若一个人只知道模仿大众,那就是忘了神赋予他的神圣使命:创造自己。世界和艺术一样,是由每一个人创造的。每个人的命运就掌握在自己手里。
「希伯来」的原意是「站在对岸」,它的意思就是人们不要畏惧,该反对就要反对,同时也要接受别人不同的意见。
古代犹太人认为,假如世界是划一的,就不会有进步,必须有许多不同的东西互相竞争,才可能产生出新的事物。
《塔木德》是很多位拉比争论的记录,简言之,这是一部集所有犹太人智慧的经典。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一个人的价值,绝不低于所有任何人的价值。--《塔木德》
犹太人认为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绝不低于其他人,因此,他们鼓励人们,要善于把握机会,让那些富有潜力的人,可以尽情地发挥出生命中的潜能。
《塔木德》进行了这样的讨论:
有两个人,他们旅行到远离文明的地区,其中只有一个人有一点水,如果两个人都喝,两个人都会死,而假如只给一个人喝,至少可以救一个人。派图拉教导说,有水的人应该喝,得以活命。
犹太人就是这样的思维,他们从来不认为一个人的价值会低于其他人,在他们的观念中,认为应该把最好的机会,留给最有希望的人,因为,他们相信这一个人所作出的贡献,绝不会低于其他人的贡献,只是他有没有机会而已。
例如,一个贫穷的家庭中,如果有五六个小孩,如果小孩们都上学,父母显然负担不起,他们就会选择其中最聪明、最有希望的那个孩子上学,给他家里最好的条件,大家也都尽力去帮助他完成他的事
业。等到其他的孩子长大了,他们的父母要他们不要有任何的怨言,让他们自己去寻找各自的出路。
实际上,许多犹太人都是早年就离开家庭自己创业的,他们大部分在十五六岁就走出家门。还有的在八九岁的时候就离家开始自己的人生。这些早年离开家庭的人,很多都在后来开创了自己的事业,成为这个著名家族的开创者。
著名的罗斯查尔德家族.洛克菲勒家族等等都是这样的。
犹太人的这个观念,让无数的犹太人超越了他们的前辈。塞缪尔是一个贫穷的犹太人小孩,谁能想到,他最后竟能和著名的大富豪洛克菲勒,共同执掌世界的石油大权呢?
十九世纪的中期,塞缪尔出生于一个世代经商,但并不富裕的犹太人家庭。在他13岁的那年,他在英国海岸遥望对面石油大亨洛克菲勒的石油大厦时,他看见洛克菲勒的大航船在海上不可一世的模样;这时,他说出了震惊世人的豪言:要开创一番伟业,成为和洛克菲勒这些元老一样的大富翁。
当时的洛克菲勒是世界最富有的人,他已经在北美建立了自己的石油王国,独霸着整个世界石油市场。而这个13岁的小孩子,不过是在海边拣贝壳、有时候和父亲去卖贝壳的小贩子。当时大家听到了他的话,都觉得这个少年竟然拿自己和世界最富有的石油大亨相提并论,实在是太猖狂了。而他自己相貌平平,丝毫没有什么出众的地方,于是大家认为他的话不过是夸大其词而已。
他生长在海边,所依靠的只有贝壳,于是他就和父亲把贝壳装饰到皮箱上,再把皮箱运到伦敦销售。后来他自己经营,就和他的表兄弟扩大贝壳的生意。
这时候他发现石油行业蕴藏着巨大的商机,此时,他自己也有一点积蓄,于是他闯荡到远东然后到达日本,发现这里的能源异常短缺,而远东的煤炭却因为卖不出去而堆积如山。因此,他把远东的煤炭运到了英国,获得了很高的利润。自此,他开始了发财的历程。
他没有忘记自己少年的豪言,于是他开办了一家石油公司,并要和洛克菲勒争雄。他也没有忘记自己捡贝壳的出身,于是他把自己的石油公司命名为「壳牌石油公司」。
十九世纪的后期,俄国政府容许外国人在高加索开采石油,瑞典的诺贝尔兄弟和法国的罗斯查尔德家族获得特许权,他们一起合作,成立共同对抗洛克菲勒的联盟,塞缪尔果断地加入了这个联盟。
洛克菲勒大吃一惊,立即和诺贝尔兄弟以及罗斯查尔德家族达成协议,腾出手来对付塞缪尔,于是两个犹太人之间展开了旷日持久的争夺战。尽管这是不同重量级别,且实力和背景相差颇大的较量。
不过塞缪尔从来不怕,他要和老牌的富翁决一高低。他马上接受挑战,降低了石油的价格,并且组建了船队,通过苏伊士运河把石油运往远东的新加坡、曼谷等地。
洛克菲勒知道了以后,马上在伦敦掀起了反对壳牌石油公司通过苏伊士运河的抗议活动。
但这个时候,塞缪尔已是伦敦市参议员的身份,他利用和英国上层人物的关系,得到了可以通过苏伊士运河的许可。因此,洛克菲勒只能不断地降低油价,导致了全世界的石油价格狂跌。塞缪尔则动用了庞大的船队和密集的销售网路,乘机占领了破产的中小石油商丢下的大片市场。
洛克菲勒接连地进攻,都被塞缪尔成功打退了。1901年,塞缪尔和海湾石油公司合作,预定了该公司未来21年的产量。随后,他与德克萨斯油田联盟,抢去这个洛克菲勒重要的合作和贸易伙伴,把自己的势力直接打进了洛克菲勒的心腹。这个时候,他的一举一动都会让这个老前辈心律不整。
洛克菲勒不愿意让这个小辈在他面前屡屡得逞,于走他多次邀请塞缪尔谈判,开出了让人眩晕的高价希望收购壳牌公司,但塞缪尔断然拒绝了他。
洛克菲勒再也忍耐不住了,他发动了对塞缪尔的致命攻击:乘着塞缪尔合作的油田枯竭的时候发动价格大战,操纵德意志银行迫使塞缪尔退出德国市场。
塞缪尔也使出了绝招:与荷兰皇家石油公司合并,组成了荷兰皇家壳牌石油公司,他的家族成员是主要股东。
于是洛克菲勒庞大的石油公司,只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领地一个个被塞缪尔占据,伊朗、伊拉克、墨西哥等地的石油被塞缪尔逐一开采,在欧洲、美洲甚至整个世界的石油市场都陆续属于了塞缪尔。
从此,世界的两大石油公司,美孚和壳牌,各自挺立在两个半球上。塞缪尔这个贫穷的小子开创了自己的石油帝国,成为知名壳牌石油公司的创办人。
年轻人永远是最有希望的,只要给他们充分的机会,他们可以做出任何轰轰烈烈、甚至惊天动地的事情来。
犹太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他们做生意完全靠的是自己精明的大脑,凭借他们智慧的大脑,他们想出了一个又一个奇妙无比的想法。然而,也就是这些想法,才能让犹太人从一文不名的穷汉,蜕变成为世界的顶级富翁,对于他们来说,最值钱的、也是唯一可以依靠的,只有自己独创和超凡的想法了。
财富是创意、资金和管理三个方面的结合,其中拥有一个好的想法和创意是最重要的,只要有了好的想法,就可以让一个看起来似乎不可能完成的事,变得可能。
犹太人林恩是一个小企业的老板,他已经过了退休的年龄,但他还是冲杀在第一线,他决心买下威尔森公司。
威尔森是个老牌的大公司,本身可算是一个企业集团,他每年营业额高达10亿美元,是林恩的两倍。林恩要想吃掉威尔森公司,决
非易事。
林恩分析了一下威尔森公司,认为威尔森公司是华尔街的低值公司,就是说他的盈利与同类公司相比是很低的。由于威尔森公司的股价很低,因此,只要有8000万美元,就能拥有该公司的控股权。
但是,这8000万美元从何而来呢?用股票去借?总之要先吃掉这家公司再说,免得被别人先下手。
首先,他买下威尔森公司的大部分股票,使威尔森公司成为自己旗下的一家公司。
但是,另一个问题发生了:8000万美元的债务怎么办呢?
他使用了绝招:他把大部分的欠债转移到威尔森公司的账上,然后,把威尔森公司的三个子公司分别发行股票。这些新股票大部分自己拥有,其余的卖给大众,卖出股票的钱,基本上可以偿还那笔债务。
大家知道威尔森公司的后台老板是林恩后,子公司的股价一路上涨,结果,三个子公司的价值合起来,差不多等于威尔森公司的两倍。结果他几乎是一分钱不花,用别人的钱买下公司,转手间就得到了一个庞大的公司,而这不过是一个简单的想法而已。
创意,就是这么有魔力,它甚至可以让你在没有资金的情况下,实现你的梦想,成就你的事业。
走自己的路
不要模仿,如果你要成功,你应该朝新的道路前进,不要跟随被踩烂的成功之路--《塔木德》
商人应该十分的精明、干练,要突破现实的障碍,运用自己的精明。经商的人真正需要的就是精明,做生意不懂得精明就是不会做生意。
犹太人非常精明,这让他们在商界占尽了便宜,他们丝毫不掩饰自己的精明,他们理直气壮地说,只有精明才有钱赚。
有一个叫菲勒的犹太富翁,他活了77岁,临死前,他让秘书在报纸上发布了一个消息,说他即将去天堂,愿意给任何逝去亲人的人带口信,每人收费100美元,这一看似荒唐的消息,引起了无数人的好奇心,结果他赚了10万美元。如果他能在病床上多坚持几天,可能赚得还会更多些。
他的遗嘱也十分特别,他让秘书再登一则广告,说他是一位有礼貌的绅士,愿意和一位有教养的女士共居一个墓穴。结果,真有一位贵妇人愿意出资5万美元和他一起长眠。
这就是「爱财如命」的犹太人,即使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和生命结束后,也不放过任何赚钱的机会。在犹太人的眼睛里,上帝是万能的神,而金钱则是上帝的化身。
犹太人的精明看起来很神奇,其实说穿了,不过是换个角度思考问题而已。每件事物总是有正反两面的,我们经常看到的不过是其中的一个面,而忽略了另一个面。如果多从别人经常忽略的地方看问题,不要拘束在大家惯性思维的旧路里面,往往就有出其不意的想法。
犹太人理直气壮地告诉大家:精明就要堂堂正正,这没有什么错误,其他民族的人经常对精明的人怀有敌意,认为那是不好对付的人,其实只因他们不如别人聪明,所以,才会由佩服别人的机智,转为敬畏别人的精明。
在商场上,犹太人总是很小心地应付每一笔生意,把每一笔生意看得都很重要,他们不会因为任何原因,而忽略每一笔生意所能获得的利润。他们生意场上的名言就是:「每笔生意都是第一次的交易。」
有一个故事就是说了一个法国人掉以轻心,而被不轻易相信别人的犹太人所戏弄:
在法国商界有个很著名的商人,有一天,他请一位犹太画家吃饭,宾主坐定,在等菜的时候,画家没有事情做,想练练笔,于是,就帮坐在旁边的饭馆女主人画起画来。
不一会儿,速写画好了,他把自己的画递给法国人看。他果然画
得不错,画上的饭馆女主人被他画的形神兼备。法国人看了连声称赞:「太棒了!太传神了!」
听到法国人的夸奖,犹太画家面对着他,开始在纸上勾勾画画起来,还不停地向他伸出大拇指。
法国商人一看犹太画家的这个架势,知道这回是在画他,于是他迅速摆好姿势,让犹太人画家替他画像。
法国人坚持着一动不动地坐着,眼看着画家一会儿在纸上勾画,一会儿又向他竖起大拇指,足足10多分钟,「好了,画好了!」画家停下笔来说道。
听到这话,法国人松了一口气,迫不及待地走过去看。结果不禁大吃一惊:原来画家画的根本不是那位法国商人,而是他自己的左手大拇指。法国商人有点恼怒地说:「为了你,我还特别摆好姿势,你怎么这样捉弄人呢?」
犹太画家却笑着说道:「我听说你做生意很精明,所以才故意考考你。你怎么看我第一次画了别人,就能肯定我第二次画的一定就是你呢?要知道我们犹太人做什么事,永远都是和第一次一样的啊!从这里看来,你太轻易相信别人了,这点可比我们犹太人差远了。」法国商人听了,怒气顿消,不禁连连点头,打从心底佩服这位犹太画家。
犹太人就是这样,从来不相信上一次的合作伙伴,哪怕自己和他们上一次合作得十分愉快,到了下一次的生意上,他们还是要像第一
次合作那样谨慎小心,而且凡事要和对方认真地谈,处处斤斤计较,好像上次从来没有合作过一样。
犹太人和对方合作的时候,会显得十分热情,他们会很热情地请你吃饭,和你亲切地交谈,极力地和你套交情。他们通常殷勤地劝酒,和你称兄道弟,吃饭的气氛十分热烈。他们觉得这样才显得隆重和友好。
但是,一旦离开餐厅,进入谈判的时刻,他们是丝毫不顾及刚才大家是如何「情同手足」的,他们寸步不让,你休想占到他们任何的便宜。这笔生意做完了,人情也就结束了。
犹太人就是这样,就算和熟人做生意,他们也决不会因为上一次的成功合作,而放松对这次生意的各种条件。他们习惯把每次生意都看做一次独立的生意,把每次接触的商务伙伴,都看做第一次合作的伙伴。
其他民族的人,也许会觉得犹太人这种做事情的逻辑很奇怪,但是他们却正是靠着这种奇怪的逻辑保护自己,同时得到了许多商场上的好处。
由于他们对任何人都是一视同仁,所以不会因为对某人先前的好印象而掉以轻心。任何人都不可能因为熟人的介绍或面子,而让他们掉进陷阱。他们更不会仅凭一面之缘的交情而放松戒心,从而相信他们所说的话,也不会因为上次合作的一些顺利愉快,而忽视这次的利益,自然也就不会轻易上别人的圈套。
他们总是时时刻刻把「每次都是第一次」,作为自己经商的座右铭。保证自己第一次辛辛苦苦争取得到的利润,不会在第二次生意中为了交情作出让步而断送掉。
对他们来说,生意毕竟是生意,容不得「温情脉脉」,否则第一次就没有必要斤斤计较。
犹太商人深知,由于人情是作用于人的潜意识层面,往往在人们漫不经心时被渗透进去,而人情厉害之处就在于它会让人放松戒心,直到事情有了结果,人们在大失所望甚至绝望之余,才懊悔地察觉自己的疏忽。
所以,「每次都是第一次」,实在是犹太商人在漫长的经商历史中,由活生生的商业活动而得出的心得,其适用范围竟然已经到达潜意识层面。
只有一个熟悉精神分析学的民族商人,才会花这种极其细微、极不容易觉察的地方,有如此清晰的认识,并且驾轻就熟、游刃有余。这真是一条保持内心平衡、不被他人煽动的策略。
有意思的是,对自己,犹太商人要求做到「每次都是初交」,不为别人策动;但对别人,犹人商人则精明地利用人家对「第一次」的先入之见,来制造别人在「第二次」上的疏忽。
生意场上没有禁忌
律法是相对的,政治是相对的,国界是相对的,甚至道德也是相对的,只有你承诺过的合约是永恒的。--《搭木德》
生意就是生意,这句话使犹太商人在进行商业活动之前,先排除了许多道德规范的掣肘和情感的障碍,放下包袱,没有负担,眼界看得宽,手脚放得开,处处得心应手,无往不胜。
比如一般企业家对于自己亲手创立的公司,大都有一种特殊的感情,甚至视之如自己的孩子,悉心呵护,终身厮守,然后传之后代,而后代对从先辈那里继承下来的公司,也就自然带上了一层祖先崇拜的色彩。
这些做法在犹太商人看来,就显得非常可笑,因为创立公司的目的,只是为了赚钱,只要能赚钱,出售自己的公司也是生意的一种作法。
同样的道理,犹太商人在进行商业策略时,对于所借助的东西,也从来没有什么顾忌,只要是有利于赚钱,且不违犯法律,就怎么好用怎么用,完全不必考虑过多。
犹太人认为,在商场上,首要的不在于道德不道德,而在于合法不合法,只要合约是在双方完全自愿的情况下达成的,并且符合有关法规,那么,结果即便是再不公正,也只能怪吃亏的一方,为什么事先不考虑周全。
犹太民族在生活上的禁忌之多、之严格,在世界各民族中是不多见的,并且这些禁忌历经2000多年而能一以贯之,至今极少改变。但是在另一方面,犹太商人在经商时的百无禁忌,也是在各民族中不多见的。
对政治也是这样,不管你是谁,是友也好,是敌人也没关系,只要有钱赚,犹太人照样和你做生意。
当年,苏联刚刚成立,许多商人把苏联看做洪水猛兽,只有犹太人哈默不受局限,独辟蹊径,结果在苏联发了大财。
成功使哈默信心大增,他想,我为什么不回国一趟,找更多的企业,与苏联进行更多的贸易呢?
他想到的第一个人是亨利.福特。
福特汽车早已闻名遐迩,其创始人亨利.福特也是个有名的的反苏派。哈默经人介绍与福特见了面,可是这位汽车巨擘开门见山地对他表达了反对意见,福特不否认在苏联市场上销售自己公司的产品可以赚钱,但是,他说:
「我绝不运一只螺丝钉给敌人,除非苏联换了政府。」
福特的态度非常坚决,但是哈默并没有气馁,他说:「您要是等苏联换了政府才去那里做生意,岂不是要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丢掉一个大市场吗?」
哈默把自己在苏联的见闻、经商的经历以及列宁如何对自己礼遇的事,一五一十地讲给福特听,哈默说:
「我们是商人,只管做我们的生意,而生意就是生意。」
福特对哈默的话渐渐产生了兴趣,还和哈默共进午餐。餐后,福特又陪哈默去参观自己的机械化农场,两人谈得非常投机,最后,福特同意哈默成为福特汽车在苏联的独家代理人。
哈默从福特这里首先打开了缺口,很快又成立了橡胶公司、机械公司等许多家企业在苏联的独家代理。
后来,在哈默的斡旋下,福特公司和苏联政府又达成了联合兴办汽车、曳引车生产工厂的合作协定,福特由此获得了惊人利润,哈默自然也受益匪浅。
还有一个例子,说的是犹太商人罗恩斯坦,使用自己的美国国籍作资本,为自己做成了一笔大生意。
斯瓦罗斯基家族是奥地利的一个世家望族,世代相传从事仿钻石
饰品的生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奥地利被盟军占领,法军当局要没收斯瓦罗斯基公司,理由是在大战中,该公司曾接受纳粹德国的订单,为德军生产望远镜等军用物资。
这时,有个叫罗恩斯坦的美国籍犹太商人正在奥地利,他得知此事,立即赶到斯瓦罗斯基公司,提出他可以去和法军交涉,设法阻止法军没收斯瓦罗斯基公司。
他开出的条件是:如果交涉成功,斯瓦罗斯基公司必须把公司产品的销售权让给他,并且在他有生之年,他有权从每年销售总额中提取10%当作报酬。
罗恩斯坦提出的条件无疑是非常苛刻的,但是他能提供的帮助,却关系着斯瓦罗斯基公司的存亡,斯瓦罗斯基公司没有别的选择,只能接受罗恩斯坦的条件。
罗恩斯坦与斯瓦罗斯基公司签好了协定,马上赶往法国司令部,郑重申述:
「我,罗恩斯坦,是美国公民,我刚与斯瓦罗斯基公司达成协定,从即日起,这个公司已经是我的公司,因而,斯瓦罗斯基公司现在是美国的财产,法军无权对它进行处置。」
此时,面对既成事实,法军无可奈何,只好放弃没收的计划。罗恩斯坦马上设立了斯瓦罗斯基公司的销售代理公司。
然而,罗恩斯坦的这家代理公司,并没有进行实质性的销售活动,不过是开开发票而已,以此来确保10%的销售额能成为罗恩斯坦的利润。
国籍也可以被当做商品进行交换,这大概是只有彻底地把「生意就是生意」奉为信条的犹太商人,才能想出的主意。
在一般人眼里,国籍是神圣的,他们会认为,用国籍来做生意,这不是对国籍的亵渎吗?
在别人走投无路之时,要挟别人屈从自己的条件,一般人大概都会把这种做法斥之为乘人之危或趁火打劫。
但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斯瓦罗斯基家族无论在当时的「勉强同意」,还是在事后按照协定,他们向罗恩斯坦支付每年营业额10% 的利润从未中断过,这说明他们与罗恩斯坦的这笔交易,对其家族毕竟还是有利的。
而且,罗恩斯坦的做法,也没有明显违犯有关法律的地方,不然的话,斯瓦罗斯基家族也不会毫无反抗地一直忍受着。
从「生意就是生意」这一信条的角度看,国籍神圣的观念和乘人之危的道德考虑,都是迂腐多余的自我束缚。当一般人还在僵化的道德伦理观念面前犹豫不决、徘徊不前的时候,犹太人早已经把签好的协定,拿在手中了。
译后记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