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唐朝定居指南

_4 森林鹿 (唐)
绝不滥用抗生素,怀里抱只鸡来治传染病【医疗】
亲爱的21世纪现代人,如果您对当代天朝的医疗制度非常不满意,欢迎参加穿越团,到我大唐盛世来体验健康旅游!在这里,您绝对不会遇上急救车收高价、医生滥开抗生素药物、输液血管进空气、手术刀遗忘在体内、输血拿错血型、出了手术室丢个肾、缝肛门等不像话的医疗事故。我大唐神医们以(达官贵)人为本,治病只用纯天然绿色药物,辅以先进的心理学精神安慰法,杜绝使用那些血腥残暴伤元气的大砍大切,手段多样,疗效奇特,恭候光临!
同时,大概还有一票宫斗剧粉丝对“太医”这个职业非常有兴趣,认为太医们可以没白天没黑夜地在后宫里到处乱窜,无论谁家卧室随便推门就进,各色美女手到擒来。给皇帝下药,给宫女堕胎,给妃嫔播种,以至于森严宫禁里每一声婴儿啼哭,每一个皇子公主的出生背后都摆脱不掉来自太医们的血统疑云。世上真有这么美好的职业吗?
我们这次的求医穿越团不妨就从皇室医疗体验开始,再一级一级下降,从皇室到贵族大臣,到平民百姓,到穷苦贱民,全方位了解在古代社会求医治病的美好过程。
“啪”一声穿越成功,您已经是唐朝皇宫里的一名宠妃了。这天起床觉得头昏脑涨身体不适,于是连忙向侍候您的宫婢高喊一声:“我病了,快给我传太医!”
只见宫婢们面面相觑,大惑不解:“妃子病了为什么要传太医?这是烧糊涂了吧?”
别生气,别生气,这可不是下人们有意虐待您,有病不给找人治,而是您乱七八糟宫斗剧历史剧看太多了,随口一喊就是“太医”。您知道唐朝的“太医署”是干啥的吗?那其实主要是一个行政管理和教育机构,约等于现代的国家卫生部和最高医学专科学院合体,负责发布医疗政策、培养专业医生。
“太医署”里倒也有不少能给人治病的医生,但是第一,人家不叫“太医”,而是按医术的等级分别叫“医师”“医正”“医工”等,完整的称呼应该是“太医署张医师”,而不是“张太医”“王太医”地乱喊一气。第二,这些医生的主要诊治对象是普通官员、军队、官府工匠、吃财政饭的各类官府供养人员,也可以给低级宫女太监看病,但那是在一个专门的地方“患坊”里,可以理解成宫里的内部医院小卫生室。宫女太监病了想找人家去就诊,得自己走过去或者被抬过去,叫人家到卧室里来看病是不行的。
而像您这样地位比较高的宠妃,乃至更高等级的皇后、皇子、公主以及皇帝本人等,生病以后一般不会叫“太医署”的人来掺和。他们的主要医疗服务机构叫“尚药局”,隶属于殿中省。殿中省是一个总掌天子衣、食、住、行、医及出行礼仪的机构,长官是“殿中监”,可以理解成服侍皇帝本人的“老管家”。这机构下面统领着“尚食局”“尚辇局”等六个局,其中就包括“尚药局”。
您想要来给自己治病的最高级的“太医”,在唐朝叫“尚药局奉御”,一共有两人,正五品,已经算中高级官员了。他们既是尚药局的最高行政长官,(理论上)也是全国水平最高的医生。不过您能不能把这二位奉御之一叫来给自己看病,完全取决于您的受宠程度,因为他们二位平时是“掌合和御药诊候方脉”的,也就是要亲自为皇帝诊脉、立处方、和药、尝药,地位又高,架子又大,是传说中的“御医”。谁敢请他们来给自己看病,需要先掂量掂量自己的地位够不够。
这二位“奉御”配有四名助手,叫“直长”,也参与给皇帝治疗,是尚药局的副长官。另外还有四名“侍御医”,性质比较接近于皇帝的“保健医生”,不管皇帝有没有病都要在他身边轮流值班观察御体情况,有病的话更是得一直守着写方子、喂药等。还有专门负责制药的“主药”“药童”,负责管理药材的“掌固”,负责按摩的“按摩师”,负责念咒跳大神的“咒禁师”等,以上这些,理论上都是为皇帝一人服务的。
那么谁来负责给你们这些后宫妃嫔、皇子、公主治病呢?尚药局里还有四名“司医”,八名“医佐”,品级和医术都比以上的御医们差一些,这些是按规定为你们服务的。当然了,如果皇帝很关心你们的病情,也可以命令奉御、直长们去给你们治疗,所以说这要取决于您的得宠程度了。
即使您生病的时候运势正旺,跟皇帝感情好,天子让最高等级的“奉御”去给您看病,你也别想着这御医能自己一个人带个医箱夹个软包就在后宫里溜达来溜达去,顺便跟您咬个耳朵偷个情什么的。皇宫里的治疗活动那是有严格规程的,任谁都不准脱离监视随便走动。
首先说,太医也好,奉御也好,他们的日常办公地点都不在宫城里,而跟三省六部等政府机构一起关在宫城外面的“皇城”。宫中有人传召了,值班的医生才能跟着宫人进后宫门,在门口检验随身携带的证件(鱼符、木契等),验明无误才能进去,紧跟着宫人到指定地点看病,全程都在很多双眼睛的严格监视下。
给后妃看病一般就是隔着帷帐按脉,向旁边的宫人询问症状,能掀开帷帐看一眼后妃的脸,都算是非正常情况下的逾礼举动了。诊断完了出去写药方,什么病用什么方子、怎么配制都是有现成规矩的,大多是依据《本草》《百一集验方》等医书来开具,写完把药方交给主药等专业人士去配制,没啥事了被带出宫去等着下次传召,哪有什么东逛西逛的机会。
这还是赶上了开明的好皇帝,肯让男医生进宫来给自己的女人看病。如果皇帝比较忌讳这种事呢?那么无论您病得七死八活有多严重,都别想见到一个长胡子的医生,宫廷里的“女医”过来给您稀里糊涂解决一下就算了。
所谓“女医”,甚至都不是出自士人家庭的有文化女性,而是从隶属于官府的奴婢里挑一些20~30岁的较聪明的未婚女,由“医博士”(医学教授)训练她们学习一些安胎、产难、疮肿、伤折、针灸的治疗法,最多学习五年,就发来宫里专门为你们这些皇帝的女人治病了。如果运气好,这些女医里可能也有一些技术真不错的,但普遍来说,她们的文化程度和医学素养还是会与太医署、尚药局的医官们差距明显。[注28]
无论是男医生还是女医生,您想要买通他们去给皇帝下个春药或者毒药,更加无此可能,因为皇帝服药的检验程序非常严格烦琐。
给皇帝开出药方来以后,制药过程要由宰相(中书门下长官)、禁军各部长官(诸卫上将军各一人)、尚药局的长官和副手们共同在场监督。药物制成以后,医生们自己先尝过以保证质量过关、人畜无害,随后在包装上写明此药的药方和制药日期,所有在场监督人员都要在包装上签名以承担责任。这个手续完成以后,才可以向上报告“皇帝的药制好啦”。
等到皇帝吃这药的那天,开了封装,还是奉御医生们先尝药,然后他们的上级主管“殿中监”再尝,然后皇太子还要再尝药(看来皇太子想毒死父皇的嫌疑挺大啊),三级尝完,这药才能喂给皇帝。如果药里有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这一通折腾下来还发现不了,难道那些监药尝药的人都神经迟钝如恐龙?
顺便说一句,皇太子的东宫里也有一个独立医疗机构叫“药藏局”,性质跟负责给皇帝看病的“尚药局”非常相似,不过等级较低、人数较少、规模较小而已。
以上是皇宫里的医疗过程。如果您穿越到了贵族官僚家庭里,不幸生病了,又该怎么办呢?
基本上不用指望“尚药局”的高级御医们能来给您看病。除非您家面子大,能得到皇帝的亲口批准,否则“尚药局医官,王公己下,不得辄奏请将外医疗”[注29]。人家是专门侍候皇帝的,臣民人等的死活关人家什么事。据说也曾经有尚药局“国医”偷偷走穴干私活,瞒着皇室出来给外人治病,但那样收的医疗费就相当可观,中产阶级倾家荡产请上半年也未必能请来一次。
那么去上面说过的“太医署”请医生呢?“太医署”隶属于“太常寺”,其职责本身确实也包括了为大臣贵族们治病,五品以上的退休官员还能享受“公费医疗”的待遇[注30]。但是,这个机构里的专业医生再加上医政人员、老师、学生一共也只有300多人,而长安城居民少的时候十几万,多的时候上百万,平均下来两千人摊不到一个医生服务。而且您明白的,这种官办大锅饭式的机构,从古至今都是没本事混日子的人最集中的地方,恐怕庸医的数量远远超过名医。就算您是官僚贵族士人,有本事请来太医署的医工们看病,请过几次以后,只怕您就觉得被他们治还不如自学医术自己治管用。
您说行,咱们不去官办医疗机构找大夫了,去请民间自己立业的神医吧。什么药王孙思邈、名医甄权、张文仲、李虔纵、韦慈藏、许胤宗······搜索一下,唐朝的名医还是不少嘛。
告诉您一个不幸的消息,当您好不容易打听到当代名医的地址,找上门去,人家很可能已经被官府“请”走,去尚药局当皇帝御医了,或者进了太医署收徒弟教学生,这些官方机构有通过“医举”吸纳民间好医生的途径。而对于这些技术高明的医生来说,进了官办机构待遇好俸禄高,又有社会地位和生活保障,当然比在民间“悬壶济世”舒服得多。
剩下一些名气不大的民间医生,当时叫“闾阎医工”,有的在东市、西市的药铺里坐堂,有的找个寓所挂个行医的牌子等病家上门。最低级的是那种“江湖游医”,身背草药囊算卦袋,举个“专治各种疑难杂症”之类的幌子,摇铃吆喝,哪里热闹往哪里走,等着哪家病人危重到“病急乱投医”的地步,遇上以后不管好歹就往家里扯,算是略尽人事听天由命了。
医生请到家,望闻问切一番,您得的会是什么病呢?
所谓“望诊”,除了看脸色、看眼睑、看舌苔、看痰咳等以外,医工们还会看您家的房子大小,奴婢多少,摆设是否贵重,衣饰是否华丽,是否大腹便便、脑满肠肥,是否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如果判定您是富贵人家,那么唐朝这个阶层最常见的病有以下几种:
脑血管病,当时一般叫“头风”“卒(猝)病”“风病”,主要原因是吃油腻食物多而运动少,身体肥胖,血压血脂高,属于典型的富贵病。
各种传染病,包括疟疾、痢疾、伤寒、肝炎等,主要原因一是当时环境卫生不太好,二是大部分人也不怎么注意个人卫生。
皮肤化脓性疾病,经常被称为“疮疡”“血痈”,主要是受了外伤以后救治不得当,感染发炎引起并发症。
长生药仙丹吃多了······这种药大多含致命的重金属成分,纯属自己作死。
如果您是平民百姓甚至贫寒人家,那常见病就跟富贵人家有所不同了。对唐朝普通人威胁最大的几种疾病是:
1.传染病,其中最常见的是“疟疾”,还有被统称为“天行病”的急性大规模传染病,以及“赤白痢”等痢疾,“风黄病”等传染性肝炎等;
2.心脑血管疾病,包括“风病”、心脏病引起的“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引起的“赤眼病”等;
3.消化系统疾病,“水痢”“患腹”等;
4.泌尿系统疾病,肾炎和尿毒症引起的“肿病”等;
5.难产和其他围产期疾病,女性专享;
6.皮肤化脓性疾病,“疮疡”“血痈”;
7.新陈代谢疾病,主要可能是糖尿病等。
可以庆幸的是,后世曾经大规模暴发的天花、鼠疫、霍乱等恶性传染病,在唐朝虽然已经出现,但还没对社会造成严重威胁。当时的医生对常见病心里有个数,再来问诊治疗就比较有把握了。比如请来的医工问您和家人:“病人有什么症状啊?”回答:“病人每两天发病一次,先是浑身发冷寒战,盛夏盖几层厚被子都觉得不暖和,大概冷上一个时辰,又开始发热高烧,面红眼赤,口渴喝凉水,上吐下泻,头痛惊厥,这么折腾半天,出一身大汗,缓过来了就大睡一觉。隔天再如此发作,反复不止。”
这是很典型的疟疾症状了,过去的老人们也叫“打摆子”,一说都很熟悉,现在已经不是什么难治的病,甚至在我国都很少出现了。如果是到现代医院里去治疗疟疾,医生一般给开些奎宁类药物,直接作用于疟原虫,然后吩咐回家把环境卫生搞好,消灭蚊蝇,因为疟疾的传染源就是蚊子叮咬。这样内外并治双管齐下,大部分病人都能很快痊愈。
但是唐朝的神医们可不会这么干。诊断出是疟疾,这个倒没什么难度,因为这病的症状实在太好认,而且又是当世第一大流行病。可诊断完了以后呢?只见神医一探手,从自己的背囊里取出朱砂、白纸、毛笔在案上铺开,奋笔疾书正楷字:
疟小儿父字石拔,母字石锤,某甲姓唐名穿患疟,人窃读之曰,一切天地、山水、城隍、日月、五星皆敬灶君,今有一疟鬼小儿骂灶君作黑面奴,若当不信,看文书急急如律令![注31]
写完把白纸拿到厨房,用一片瓦或石压到灶王爷画像的脑门上,小心别压住字,也别让灰土落到纸上混淆了字迹。您自己先默默读一遍这条符咒,然后派人守着它,不让别人接近。等您的疟疾快要发作了,就赶紧整顿好衣帽立在灶前,先把灶王爷和符咒都清扫干净,再一字一句地读符上文字,必须读得清楚干脆,绝不能读错一字。一边读一边还得抖着自己衣裳,读完一遍跪下来拜一次灶君,这样读三遍拜三遍,折腾完,把符咒还压回灶王爷脑门上。
这是在干什么呢?原来唐朝人认为疟疾可跟什么蚊子、疟原虫、奎宁(金鸡纳霜)之类的无关,而是“疟鬼”在作祟。这“疟鬼”乃是死掉的小孩或者各种冤死人群变成的,所以治疗疟疾就等于跟鬼战斗。医生写的咒符,主要内容是编瞎话说疟鬼骂灶君是“黑面奴(猪)”,挑拨护家的灶王爷出面把疟鬼踹走。至于这么做有用没用······您说呢?
打着摆子的您被家人从厨房扶回卧室,神医一拍脑袋,没关系,一计不成咱还有二计。
这第二计叫“禳疟法”,具体步骤比较简单,是让您的家人去找一头冠羽鲜艳、雄赳赳、气昂昂的大公鸡来。等到您下一次疟疾又要发作了,就把公鸡塞到你怀里。抱紧了,抱紧了,可别让它跑掉,还得保持着手贱的节奏时不时捏它一把、掐它一下,让这雄鸡不停叫唤。古代人普遍相信公鸡阳气旺盛可以驱邪赶鬼,所以这等于雄鸡伴您去战斗,而这次的战斗结果呢……那大概会是您脸上手上的血痕抓伤咬啄伤数十、下衣鞋面抹上鸡粪若干。
二计都不成功,神医面子上可有点不好看啦。恼羞成怒之下,放弃了咒禁法、巫禳法,把那些神神道道的东西收起来,取出医药工具,人家要正经开始治病了。
您刚松了一口气,期待着神医给写几个药方,然后让家人去药铺里抓药熬药,却见神医一转身,手里拿着冒烟冒火的东西,还没让您看清怎么回事,就热辣辣痛乎乎地往您赤裸的胸口上按过来。
啊嗷嗷嗷——
哎,别喊了,别喊了,让人听见还以为您在拍重口味爱情动作片呢。没人故意虐您,这是唐朝最流行的治病方法“艾灸”,就是把艾绒点着以后往病人的经络腧穴上烫烤,用以驱除风邪、治疗病灶。按《千金要方》的指导,灸除疟疾要让病人正面朝上仰卧,从双乳的正中向下沿着穴道一路灸烫下去。在您的鬼哭狼嚎声中,只见烟火闪烁、吱吱有声,空气中腾起烧烤人肉的味道,家人奴仆在床边指指点点,不是同情您受罪,而是在嘲笑您意志薄弱,连艾灸这点儿疼都受不了还叫得这么凄惨。
真是的,我大唐子民除了爱惜肌肤的美女贵人外,有谁身上是没几个灸疤瘢痕的?不是都告诉您了吗,艾灸是当世最常用的医疗手段,而且大家相信要在病人体表上烧出疮口、使其溃烂流脓,才能把病根儿带出来,病情才会好转(然后病人因“疮疡”“血痈”而死的概率又增大了)。总之,唐朝医生手持火柱大烧活人的场景,比后世那种拿着几根金银长针在穴道上刺来刺去的“针灸”要常见得多——其实“针灸”原本指的就是这两种手段,针刺和艾灸,只不过宋以后艾灸法渐渐不那么流行了,“针灸”给一般人的印象才只固定为针刺法。
那么为什么唐朝医生喜欢用这种野蛮残酷又痛苦的艾灸法?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当时交通物流不发达,很多药材都比较昂贵,市场上还经常缺货,平民买药服汤药都不太方便,而艾灸法需用的物料只有艾叶、艾绒,相对简单廉价;二是针刺法对医生“认穴”技能的要求很高,而唐朝印刷术还没普及,专业医书难获取,手抄本绘图错误率高,大部分民间医生对经络穴位的认知水平低下,不敢轻易施针,而艾灸的作用面积大、准确度要求低,甚至“随痛而灸”,什么地方疼就烧什么地方,看是你病灶疼得厉害,还是我大烧活人疼得厉害。如果是后者,那说明病已经不那么疼了嘛,神医的治疗起效了嘛,哈哈……
说到这里,您对当时民间医工的普遍水平应该有个大概的认知了吧?其实当时人也清楚,普通的医生,给人治十次病,有五六次能起作用就不错了,这五六次还不是给人“治好病”,而只是说有疗效,其中还包括一些轻微的、不寻医问药也能靠自身抵抗力熬好的病症。所以从汉至清,民间一直都有“有病不治,常得中医”的说法,意思是说生了病哪怕不去治硬扛着,结果也跟找个中等水平的医生来治差不多。
看到这里,您是不是已经有了“穿越回唐朝一定不能得病”的觉悟了?那就对了。不过说良心话,古代医疗水平低下,最主要原因还是社会生产力不高、科技不昌明,其实跟前代比起来,唐政府还是比较重视医疗事业的。不但首都长安设有专门培养医生的“太医署”等机构,各州也都设有医学博士、助教来培养学生,并负责当地的医疗工作。如果某地发生大规模疫情,这些医疗机构工作人员还会携带药材前去救治百姓。为了缓解医学书籍匮乏、百姓缺少治病药方的窘境,很多时候皇帝大臣曾下令把一些治疗常见病的药方刻在石头上、立在道路旁边或者人流密集处来无偿传播。
生了病治不好是一个方面,治疗费用太高、“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在现代也是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而在古代就更别说了,得了疑难杂症(在古代发个烧都很容易恶化成疑难杂症)而倾家荡产累及亲朋的事例比比皆是。如果您穿越回去不幸得了慢性病,最有担当的做法就是舍弃家人投身寺庙——有人直接舍身剃度当和尚尼姑去为自己祈福了,也行,或者还对俗世生活抱有眷恋的,就找个佛寺斋房住着养病。因为很多高僧大德会精研医术,清心寡欲加上僧人治疗,说不定病能慢慢转好,这在唐朝诗人文人的作品里也屡见记载。
最后,大部分重要城镇的寺庙,在政府的支持下,都会建立叫“悲田养病坊”的机构,用来收容贫病流浪者,性质类似于慈善组织、社会福利院和收容所等。所以宗教场所在中古社会发挥的作用还是挺多的,如果您感兴趣,后面我们会带您到庙里去转转。
本篇主要参考资料&深度了解推荐:
于赓哲.唐代疾病、医疗史初探.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范家伟.中古时期的医者与病者.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赵芳军.唐代社会医疗体系研究:〔学位论文〕.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9
刘兴云.唐代中州乡村社会.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7
注28:传世主要唐代典籍如《唐书》《唐会要》《唐六典》中很少提及女医,但天一阁藏明抄本《天圣令》被发现后,其中《医疾令》篇保存了一条关于女医教育的唐代令文。
注29:见《唐会要》卷六五。
注30:《天圣令·医疾令》第一八条:“诸文武职事五品以上官致仕有疾患,在京城者,官给医药。在外者,亦准此量给,以官物市供。”
注31:此“治疟符”和下文“禳疟法”均引自孙思邈《千金要方》卷十。
师太,请您出示剃度许可证和尼姑职业资格证书【佛教】
唐穿团的美女们,当你们兴致勃勃地享受着宫斗宅斗的紧张刺激时,是不是最好也应该考虑一下退路的问题?俗话说,得意时找退路,失意才有出路,万一哪天您在掐架中暂时落败处于下风,需要事先准备一个退回去舔伤口以图东山再起的地方,哪里比较合适呢?
大概有不少人脑海里立刻闪过“武则天”“感业寺”“上香”“重逢”“小尼姑”“还俗”这几个关键词,顺理成章的,以下场景也就蹦了出来。
饱受折磨的白莲花妹子,对爱情,对人生,对世界失望透顶了,在一个大雷雨之夜跑出家门,昏倒在当地的尼姑庵门外。醒来时,发现是被老尼姑救醒的,于是苦苦哀求老尼姑收自己为徒,要剃度出家(或者更理想的,“带发修行”)。老尼姑一番劝说不果,看这姑娘聪明心诚,于是答应了,给折腾完头发换一身衣服,庵里就算多了一口人,白天念经敲木鱼扫地吃斋饭,晚上见月伤心迎风流泪,等着男主角来拜佛时“偶遇”再续前缘······
您觉得这种遭遇就算是凄惨委屈跌入人生低谷了吗?想得太简单啦美女。
不信穿越过去试试吧。当您不管在什么情况下找到了当地的尼庵和主事老尼姑,向她提出拜师出家的请求时,只怕老师太的第一句话就是:
“请问檀越可有度牒否?”
“度牒?”恐怕穿越团的客人十个有九个要傻眼。这是什么?不是说好了到寺院里剃个光头、吃斋念佛就算出家遁入空门了吗?
度牒呢,说白了就是类似于现代的“出家许可证”,不是由寺庙僧尼颁发,而是掌握在当地官府手里,是俗世官府很重视的一项管理职能。想出家的人,必须先拿到这个许可证,才能去庙里拜师父请求剃度,您以为随便啥人剪剪头发就能摇身变成和尚师太了?
为什么官府要搞这么个许可证出来?呃,基本上这是俗世政权和宗教机构争夺生产资源和劳动力的一个妥协结果。
您认为在古代社会里,寺庙道观这些宗教机构是什么性质的?单纯是给小清新们度假避世、调理身心、看星星、看月亮、思考人生、感悟世界的地方?太幼稚啦。您睁眼看看这些寺庙的模样,有名望的大寺院,要么在州城县城的繁华地段,要么在名山大川的风景区,往往都是院落重叠占地极广,此外还有大量附属的农田佃户甚至各种商铺产业。这些寺庙里的和尚尼姑,不结婚生娃繁衍人口也就罢了(古代官府跟现代不一样,都是鼓励生育希望人口越多越好),他们还不交税、不服役,就连依附于这些宗教场所的杂役百姓佃农等,往往也只向寺院里交税服役,而逃避对国家官府的赋役义务。
长此以往,宗教机构占有的社会资源越来越多,而且这些有组织的大量聚集人口,还很容易对当地官府的治理构成挑战。历史上几次由中央朝廷发动的大规模“灭佛”运动,也正是由于这些因素。世俗政权和宗教机构争斗一阵和谐一阵,在很多方面都达成了妥协,大致从南北朝开始,官府就用发放“度牒”的权力限制佛寺扩张,而大部分佛寺也认同了官府的这种权力,给俗世民众正式剃度前,都会要求他们去官府那边领一张许可证。如果无证出家,这叫“私度”,官府不承认这种僧尼的正式身份,各种好处一概没有,给人“私度”的寺院僧尼也容易惹麻烦。
那么“度牒”要去哪里申领?通过什么方式、满足什么条件才能拿到?
长安朝廷管理这类事务的机构叫“祠部”,它是中央“三省六部”中的“尚书省——礼部”的一个下属部门,负责发放和管理全国僧尼道士的身份登记资料。理论上说,各地申请出家的人都应该先把个人资料逐级上报到中央朝廷祠部,由各级负责人审查合格以后批准,把度牒一级一级下发转到申请人手里。但实际上这种操作过于烦琐,可行性不高,所以一般都是祠部按各地的人口和寺院情况预先批准好度牒数量,弄一些类似于“空白盖章文件”之类的,直接下放到各地官府,由地方官掌握。批准谁出家,在文件上填好姓名日期,盖上地方官的官印,就是一份标准有效的“度牒”了。
至于向地方官申请度牒需要具备什么条件,还是理论上来说,要考察这个申请人是否家世清白、德行高尚、心诚意坚,还要求通过一定的文化素质考试,比如需能熟练背诵四部经文等,但实际上,其中最重要的条件是——伸手,请拿钱来买!
出个家还要先交钱?那当然!上面已经说了,出家成功以后,就可以不再向国家交税服役,等于官府损失了一笔从你个人身上的应收资产,那么你当然要事先做出一定经济补偿。除非您是皇二代官二代,面子特别大,地位特别高,或者有其他的本事能让官府开后门给特殊待遇,否则购买“度牒”的这笔钱是免不了的。而且“交钱买许可证”也是全社会通行的规则,明码标价,现钱交易,童叟无欺,您没什么可抱怨的。
您问一份度牒卖多少钱?这个根据时间、地点和申请人身份不同,变化很大,总的来说不便宜,平民百姓要买一份并不容易。唐中宗年间,一个杀生的屠夫想买份度牒出家赎罪,得交三万钱;敦煌吐鲁番地区被吐蕃占领时一份度牒曾经可以换一头牛加一头驴;晚唐时候江南某地曾经为了敛财而大量滥卖度牒,也是“人纳二缗”,一份两千钱左右。
知道了“度牒”的存在,您就可以事先做准备了,在自己得意得势的时候,先找人出钱买一份这东西存着,准备万一有不测时可以直接拿来用。如果工作做得到位,最好能买到“空白度牒”,就是不填名字日期的那种,这玩意儿非常值钱,将来自己用不着,转卖出去也能赚一笔。
托了人,出了钱,您拿到手里的度牒是什么样的呢?
如果是承平时代由中央官署祠部下发的正规行货,那么应该是背面都很精美的绫绢卷轴,用匣子袋子盛放着。您抽出卷轴来展开看,布面上写着类似如下的文字:
敕××州×××县府牒
××乡(这里填您穿越上身的那妹子的父亲的姓名,如:百姓唐九九/秀才唐九九。)
女(这里填您自己的名字,如:阿穿。)
年(这里填您出家时的年龄数字,如:十八。)
牒得前件人状称,有女(阿穿),生之乐善,闻佛声而五体俱欢,长慕幽宗,听梵响而六情顿喜。(这两句也可以换别的文词,如“姿容顺丽,窈窕柔仪,思慕空门,如蜂念蜜”,总之是说出家人跟佛祖有缘。)
今为(这里填允许出家的事由,如:“先皇忌日/为国荐福”等),广会斋筵,既愿出家,任从剃削者,故牒。
×××年×月×日 牒
(批准出家的官员在这里签职务姓名,如:使检校司空兼御史大夫曹示。)
一堆文字后面再盖几个官印,大致是负责的部门逐级层层盖印以示批准有效。这么值钱的许可证,您看完了就收好吧,有需要时拿出来跑进寺里去求和尚尼姑们剃度收容,没准儿能救命呢。
对一般的百姓来说,买到空白度牒的可能性是不大的。更常见的是好不容易凑钱买了普通的度牒,让办事小吏给填好姓名日期,连在哪个寺庙出家都不能自己选择,而是由官府根据目前情况统筹安排,哪个寺院缺人就把新度出家人分配到哪个寺院。事实上,单独给一个出家人批准发放度牒的事也不多见,官府一般都是选择寺庙做大法事大斋会传戒的日子,提前公布,一次性发放(出售)一批度牒,然后这批出家人就在法事斋会上一起剃度受戒了。
很好,当您手持度牒,再次跑进尼姑庵里去找老尼姑拜师求出家,她验证度牒无误,就可以为您落发了吗?还早着呢。
无论是男人想削发为僧,还是女子想落发为尼,都还要符合一定的先决条件。主要有以下三点:
1.必须是一个能够自主的自由人。父母健在的要征求父母同意,官员要先辞职,奴仆要被主人放免为良人,已婚的要离婚,信过其他宗教的要坚决划清界限等。
2.必须是七岁以上、七十岁以下的健康人。有外表残疾、严重传染病、精神病和被阉的人不能出家。
3.犯有杀父、杀母、杀阿罗汉(修为很高的大德高僧)、破和合僧(破坏僧众团结)、对佛祖大不敬这五种重罪的不能出家。
问清楚您符合以上条件,又再三确认您真的一心一意要出家,甘愿此后一辈子都过光头僧服的清苦生活,老尼姑就可以······举行仪式给你剃度了?才不是,她会先让您准备合乎规格的僧衣、僧鞋、僧帽、托钵、拜具、佛经等一大堆东西,另外还要再——交钱!
您问什么还要交钱?买度牒的时候不是已经出了一次血了吗?对呀对呀,那笔钱是交给俗世官府的,作为以后你不再给朝廷交税的补偿,而这一笔“戒金”或称“攒单银”是交给寺院的,以后这里要为您提供住宿和饭食,提前先收一点预付金有什么不妥?同时这还是考察您皈依佛门之心诚与不诚、坚与不坚的重要方法,连阿堵物都不肯舍弃些,还出什么家呀。
“戒金”交多少才够?这也是变动很大的一件事,家里有钱就多交,家里穷些就少交,实在没钱还可以交粮食、布匹代替,穷到啥都没有的请出门右转去丐帮谢谢······呃,倒可以提供一个勤工俭戒的办法,您可以在受戒剃度之前先住寺里一阵,每天起早贪黑地挑水、种地、清扫佛堂,干种种又苦又累又脏的活,能坚持几个月的话,“戒金”可以给您打对折半价收讫,想全免是基本不可能的。
这样一边干活一边凑物资,到了每年春秋各举行一次的传戒大会(也就是上面度牒里所说的“广会斋筵”)的时候,经过庙里的老师父、师太们考察,认为您表现良好,各项条件都符合要求,终于准备给您和一起出家的同伴剃度传戒了。
“剃度”会在“传戒”前进行,本身也是一种严肃的仪式活动。寺里会在佛堂或者其他合适地点准备剃刀、水盆等工具,还有一位德高望重的出家人专门主持仪式,他被称为“戒师”,另外庙里的其他僧尼也会来参加仪式。
仪式开始时,大家一起面北而立,戒师先祝颂:
“皇帝万岁臣统千秋,天下太平法轮常转。伽蓝土地增益威光,护法护人无诸难事。十方施主福慧庄严,合道场人身心安乐。师长父母道业趋隆,剃头沙弥修行无障。三途八难咸脱苦轮,九有四生俱等觉岸。”
然后众人一起念佛号,你们这些新出家人一起向戒师唱念:
“大德一心念:我某甲(这时候您要说的是‘我阿穿’,别人也各说自己的名字)今请大德为剃头受戒阿阇梨。愿大德为我作剃头受戒阿阇梨。我依大德故,得剃头受戒,慈愍故。”
“大德”的意思是“有名望的高僧”,“阿阇梨”是梵文音译,意思也差不多,“高僧”“导师”之意。上面这段唱念是自愿请求戒师为你们剃发,如果是男出家人,也要顺便剃胡须。戒师接受了请求,先要敲击着一种像长柄金属木鱼似的乐器“引磬”,带领你们走出佛堂外,向北三拜,辞谢君主,再三拜,辞谢父母,以示你们从此与尘世断绝关系了。
回到佛堂里,你们要当众换上僧衣,向戒师合掌跪拜。戒师则手持净瓶,就是观音菩萨拿的那种,以手指蘸香汤,往每个受戒者头顶滴三滴,让你们“心底清凉、烦恼不侵、除去俗人气味”。然后挨个给你们削发,先把你们头顶中心的少许头发挽成一个小髻,用刀从下往上剃,剃到只剩顶心那个小髻时停手,再把净瓶拿起来,口念偈语,众僧应和。
念三遍,和三遍偈语,戒师对你说:“我已为你削除头发,唯有顶髻犹存,你可最后慎重考虑再下决心。如不能忘身进道,忍苦修行,少发犹存,仍与俗侣相同,放你归家,尚不为晚。”
这是你的最后一次反悔机会了,如果还不想反悔,你就回答:“决志出家,后无悔退。”
这样戒师会把你带到你自己的师父(老尼姑)面前,合掌跪下,并把戒刀交给你师父。你师父拿着刀问:“最后一结谓之周罗,唯师一人乃能断之。我今为汝除去,汝今许否?”你回答:“可尔。”
你师父手起刀落,你头上最后一撮毛也被割光啦。你师父这时候会念诵“落发偈”,然后把袈裟披在你身上。你要叩头行礼才能接受,受完再还给师父,让师父再给你披一次······这样还三次披三次,你在师父的帮助下把袈裟穿好,跪拜礼佛,绕行三周,最后礼谢围观僧众、戒师和你师父。这个仪式结束。
您问这就完了吗,从此您就是一名清丽俊俏的小尼姑了?咦,谁说的,这只是“落发”仪式,让您当尼姑的“传戒”仪式还没开始呢。
晕倒……没事别烦心,很多时候,“落发”和“传戒”是连着举行的,因为别人也都觉得仪式拖太久又烦又累。落发可能是在佛堂里,而“传戒”呢,有条件的大寺院都会在露天空地上造一座“戒坛”,专门用来举行这种隆重的仪式。
戒坛一般要建三层,最下层长宽各二丈九尺八寸,高三尺;中层长宽各二丈三尺,高四尺五寸;上层长宽七尺,高二寸;建筑四围上下还雕饰有狮子、神王等图纹。佛教里的传戒仪式五花八门有很多种,针对的对象和仪式效果也不同,我们只拣主要的说吧。
像您这样声称自己打算剃头出家住进寺庙里、青灯礼佛过一生的受戒者,一般会经过两次传戒仪式,第一次初坛传戒叫“沙弥戒”,第二次二坛传戒叫“比丘戒”(具足戒)。
刚出家的新人,特别是二十岁以下的少男少女们,第一次受戒都是受“沙弥戒”,做尼姑的则称为“沙弥尼戒”,别称都是“十戒”。
这个传戒仪式,也同样有“戒师”,全寺僧尼众都要参加围观。戒师先开导你们受十戒的意义,然后迎请“十方三宝一切菩萨及护法龙神”,也叫“请圣”。在这些圣神的见证下,你们要先忏悔自己从前的罪过,如实回答戒师的种种问题,如“汝曾于六亲男女中行淫否”“汝曾于父有病时舍去不顾否”等,忏悔认罪完了,再唱念“皈依偈”,代表把俗世罪孽抛在身后了。
这时开始正式传戒,戒师要手持戒尺,以庄重沉缓的声调,向你们宣说沙弥尼的十戒戒相。
“善女子(男子),汝既舍邪归正,戒已周圆,若欲识相护持,应受十戒:尽形寿不杀生,汝今能持否?”
“尽形寿”是“直到这一世死前”的意思,戒师问一句“能持否”,你就得答一句“能持”或者“依教奉行”。下面还有九个问题呢。
“尽形寿不偷盗,汝今能持否?
“尽形寿不淫欲,汝今能持否?
“尽形寿不妄语,汝今能持否?
“尽形寿不饮酒,汝今能持否?
“尽形寿不涂饰香油,汝今能持否?
“尽形寿不听视歌舞,汝今能持否?
“尽形寿不坐高广大床,汝今能持否?
“尽形寿不食非时食,汝今能持否?
“尽形寿不蓄金银财宝,汝今能持否?”
十个“能持”答完,初坛传戒结束,在场僧尼们相互恭贺,你们这些新受戒者现在可以被称为“沙弥尼”和“沙弥”了,也就是后世俗人口头说的“小尼姑”“小和尚”。
这里说的“小”,可不单纯是指年龄小,也代表等级比较低。“沙弥”有点像是“实习生”,等到第二次二坛受戒以后,转正为“比丘(僧)”和“比丘尼”,这才是正经能出去撑场子的和尚、尼姑。
那么这两个等级的待遇有什么区别呢?举个例子说,出家人的一大好处就是可以“云游四方”,拿个化缘钵两肩担一口天下到处走,所有正规寺庙都有义务接待外来挂单的僧尼,免费提供食宿,有法事还要先让外来和尚念经拿钱。但是,只有受完二坛“比丘戒”之后再修行五年的僧尼,才有资格离开师父和原属寺院,自己单独出去修行。
如果像您这样的小沙弥尼,趁人不备带着自己的行头跑出去了,在外面遇见一所寺庵,敲门进去要求白吃白住,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每座寺庵里都有一位“知客”僧人或尼姑,当来了云游僧尼时,由知客出面接待,他(她)一伸手,先要求:“请出示戒牒一观。”
“戒牒”?这又是什么?难道是“度牒”的另一种叫法?您忙不迭从包袱里掏出从前自己花了不少钱买到的度牒,递给知客,谁想人家接过去看了一眼就还给您,坚持要您出示“戒牒”,还说这二者不能混淆。
这二者有什么区别呢?“度牒”是由官府发给俗人的出家许可证,作用是批准阿穿你出家当尼姑;而“戒牒”则是由寺院颁发的,内容是证明持有此证的僧尼于何时起在本寺出家修行,来历明确身份合法,还会标明持牒人的修行年资和等级,相当于“职业资格证书”。
寺院在什么情况下才给僧尼发放“戒牒”,没有死标准,有的寺院可能在小和尚、小尼姑们第一次受完“沙弥戒”以后就给发了,但是那样牒状上也会标明这孩子刚出家不久,还没受“比丘戒”。那么别的寺院的知客一看这些文字,就知道来者不是正规门路出来游学的,而很可能是自己偷跑出来玩,就别指望人家客客气气、周周到到地按大和尚和大师父的待遇管吃管住了。
还有要求更严格的寺院,可能会在二坛传戒以后才给比丘僧、比丘尼们发“戒牒”,这样像您的情况,手里根本就没这东西,当然人家寺院更不会给什么好脸色看。一般来说,没戒牒的野和尚、野尼姑,寺院最多管两顿饭留住一夜,第二天就赶紧打发你上路了。
所以说,在职场多奋斗几年,从“沙弥”级别考职称考到“比丘”级别,还是有用的。什么条件才能受二坛的“比丘戒”呢?
最主要的条件是已经受过初坛沙弥戒而且年满二十岁,其他条件包括入寺以来表现良好、勤读经卷、干活不偷懒、人缘好等。二坛的“比丘戒”仪式程序跟初坛相差不多,只是更加隆重严肃,所传的戒条也更繁复丰富,而且一般还要求这仪式上要有十位大德高僧在场,作为受戒者的“三师七证”,有时候这十位僧人还要在受戒者的戒牒上签名做证。
作为一个尼姑,你在受“比丘尼戒”之前,会比男性僧人们多一道程序,那就是受沙弥戒之后,年满十八岁,还要多受一种“式叉摩那戒”,再经两年以后,才可受“比丘尼戒”。为什么要多这道程序呢?原因是……寺院要在这两年里查明你有没有跟情人偷偷摸摸来往怀胎。
经过这一番折腾,你手里终于拿到“戒牒”了,上面的文字类似于这样:
南澹部州娑诃世界××州××寺授千佛大戒牒
授戒女弟子 牒得前件
弟子久慕良缘,夙怀善意,求出尘之捷径,祈入圣之广途,遂乃离火宅之苦空,向无涯之觉路。吾今睹斯真意,方施戒条。仍牒知者,故牒。
×××年×月×日授戒女弟子牒
奉请阿弥陀佛为坛头和尚。
奉请释迦牟尼佛为教授阿阇梨。
奉请弥勒菩萨授羯磨阿阇梨。
奉请十方诸佛为证戒师。
奉请诸大菩萨摩诃萨为同学伴侣。
授戒师主释门赐紫道真
这是戒牒最开始的模样,以后随着您在寺院里修习的“学业”日进,戒牒和院里的“僧籍”也会在每三年更新一次时,增添些新内容进去,如写明您已经可以“诵法华(经)五卷、药师(经)一卷、佛名一卷”等,这样您日后拿着戒牒出去云游,外地知客一看牒上文字,就能安排您参加当地法事充任恰当角色了。
说到这里,您已经觉得晕头转向了?那告诉您一个好消息吧。穿越到我大唐的话,无论您是当和尚还是当尼姑,都不用受“烧戒疤”这种罪。用香头在脑门头顶上烫伤疤的蛮干法,本来也不是佛教发源地传来的习俗,而是我汉地佛教独有的,而且基本上认为是元朝以后才开始施行,也只给受三坛“菩萨戒”的更高一级的僧尼们烧这玩意儿。所以您这个唐朝尼姑就可以逃过这一劫了。
不过穿越到唐朝出家也有麻烦的地方,很多您从后世小说影视剧里学来的佛教称呼用语得改一改。比如和尚尼姑们跟俗世人谈话,应该自称为什么呢?“贫僧”“贫尼”?呃,其实唐朝和尚们最常用的自称是——“贫道”。[注32]
另外,“唐朝和尚”这个说法也不能随便使用,唐朝人称一般的僧人为“僧伽”“比丘”“沙门”“阇梨”等,“和尚”是一种地位很高的尊称了,您管一个光头僧人叫“和尚”“大和尚”,约等于自居弟子要拜人家为师的意思。而在唐朝几乎没有“小和尚”这种叫法,可以改称年纪小的僧人为“小沙门”“小沙弥”。“和尚”这个词到后世才演变成对普通僧人的称呼,尊敬意味不那么明显了。
本篇主要参考资料&深度了解推荐:
郝春文.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僧尼的社会生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王景琳.中国古代寺院生活.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
李富华.中国古代僧人生活.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996
注32:佛教自两汉之交传入中国一直到唐朝,借用了不少本土宗教道教的元素,僧人自称为“贫道”,别人称僧徒为“道人”,也是这个原因。《大宋僧史略》:(僧人)汉魏两晋或称名,或云“我”,或云“贫道”。故法旷上书于晋简文,称“贫道”……后周释昙积谏沙汰表亦唯称名,白“皇帝大檀越”,后称贫道。
医院学校旅店殡仪馆,多功能寺庙欢迎您【社会救济】
运势不幸的唐穿团成员,当您经过一番折腾,终于正式进入寺庙剃度当上了僧尼,在大唐天下成千上万座佛寺里,等待您的将是什么样的生活呢?
首先,让我们先来观察一下您此后将要居住一段时间的生活环境,也就是逛逛庙吧。
您走进寺庙,第一个穿过的应该是“三门殿”,也叫“山门”,门两边可能会塑有俗称“哼哈二将”的两尊金刚护法神。进山门以后的大殿,一般是“天王殿”,殿里正面供着大肚子弥勒佛,背后是韦驮,两侧则是四大天王像。过了天王殿再往北,就是大雄宝殿了,这是整座寺院的中心正殿。里面供着释迦牟尼和其他大法力佛、罗汉、观音等。最重大的宗教活动都在这里举行。
以上三殿是不太寒碜的寺院都要修建的,而且要建在位于整座寺院中轴线的位置上。除此之外,如果您进入了一座大寺,大雄宝殿后面可能还有讲堂、藏经阁,在旁边院落里还可能有观音殿、地藏殿、祖师殿、伽蓝殿等。这些殿堂从外观上看,跟宫室官府、居民住宅建筑没太大区别,都属于“四合院”系列。佛教虽然是发源于印度半岛的外来宗教,但是传入中国以后,跟本土文化结合得十分迅速深入,到了唐朝以后,佛寺的面貌唯一还保留着印度半岛特色的,也是最能表明佛寺性质的建筑元素,只剩下“塔”了。
“塔”这个汉字是佛教传入以后才造出的,而且是直接从古梵文——巴利文音译过来,本意就是指佛教那种细长高大的僧人埋骨建筑,当然发展到后来已经不局限于“存放僧骨舍利”这一个用途了,而更多地成为一种标志图腾。唐朝人建造寺院的时候,如果有条件的话,都会努力在庙里先建一座塔,而且愿意把整个寺院弄成“前塔后殿”式的格局,主要的塔一般会立在大雄宝殿的前面。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