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唐朝穿越指南

_2 森林鹿(唐)
  敕旨:【喵了个咪的草原十八部年年都来打……让贤你妹的>_< D年E月F日】
  
  ——————敕书主要内容结束的分割线————
  
  老规矩,有皇帝御笔的原件存档收藏防你耍赖,抄件经中书省官员签名【宣……奉……行】后发门下省,门下省审核签名后直接发尚书省执行,既不用再向皇帝你复奏,也不用那么多官员排队签名(只有与此件政务直接相关的人员需要签名办理)。
  
  以上说的这两种圣旨,“制书”和大部分“敕书”,都是需要皇帝亲笔签字,才能下发办理的。但是“敕书”里还有一小类叫“敕牒”的,用来处理大量不重要的、有前例可循的琐碎政务,这种就不需要皇帝亲笔签名,而由宰相注上一句“此事我们已经告知皇帝他同意我们的意见【奉敕依奏】”完事。
  
  您说什么?看得眼圈圈了不明白什么意思?唉,作为刚穿越过去新上手的皇帝,这也是正常的。多解释几句吧。
如果对中学历史课本内容还有印象的话,应该记得唐代的政治制度一般是叫做“三省六部制”的,对不?三省就是中书省(里面的官员是大大小小的皇帝秘书)、门下省(里面官员是大大小小的审查员)、尚书省及其下属六部(相当于国务院和下属的各部各司,真正落实政策干活的地方)。
  
  那么这个“制书式敕旨”的出台流程是这样的:
  
  1).某天有人提醒皇帝你,或者你睡醒了自己想起来,有个人要封拜啦/有件大事要办啦,你就叫来中书省的官员,也就是秘书们,叫他们写个关于这事的公文。
  
  2).这件公文呢,因为按制度写好以后要送门下省审查,所以公文开头都是“门下:(当然那时候没有标点哈)”,后面接政务内容,一般要写得骈四俪六文辞华丽用典深奥,以显示我这个政府班子是有文化滴。然后署上起草文件的日期“A年B月 日”,“日”之前的数字空着,写好以后,把文件先送给皇帝你过目。
  
  3).皇帝看后,感觉可以,就提笔蘸朱砂把“日”之前的数字C填上,作为“我看过了这是我的意思”的凭证,这个步骤叫“画日”,随后发回中书省。
  
  4).中书省秘书们接到皇帝你发回来的文书,要照抄一份,而把有你亲笔“画日”的原件存档留起来(以防止你耍赖说这个公文我没看过你们欺君造假= =)。
  
  5).原样抄好的文件,中书省的秘书们要在后面签名。一般是三个等级的秘书按照官大官小依次签,就是“中书令臣【赵阿大】 中书侍郎臣【钱阿二】 中书舍人臣【孙阿三】”这样。 “宣、奉、行”都是政务术语,不详细解释了哈。签完名以后的文件,发到门下省去审核。
  
  6).门下省的各位审查员大佬们看完,如果没啥修改意见,就也按官大官小依次签名,再写上审查意见和审查日期,就是制书里“侍中臣【李阿四】黄门侍郎臣【周阿五】给事中臣【吴阿六】等言:制书如右,请奉制付外施行,谨言(意思是上面的内容没问题,拿给尚书省各部门去执行吧) D年E月F日”这部分。
  
  7).门下省把签完意见的文书,再次上送给皇帝你看,你想批准,就提笔在文书后面写一个“可”字,这个步骤叫“画可”,再发回门下省。
  
  8).门下省官员把你发回来的文书,照抄一份,有你亲笔“画可”的原件存档留起来(还是为了防止你耍赖说这个公文我没批准过你们欺君造假= =)。原件上由你亲笔写了一个“可”字的地方,抄件上是由门下省的大头头侍中写两个字“制可”,意思是“皇帝在这里签字同意了”,再把抄件发给尚书省里具体负责实施这项政务的部门。
  
  9).尚书省里的具体部门接到这份公文后,先在上面注明收文时间和承办单位,如“H年I月J日 左司郎中”,然后从尚书省大头头到具体办事员,排队来签名一遍= =
  
  10).尚书省的签名完毕,办事员拿着这份公文,跑去向封拜/表彰的当事人宣读,并在公文上写明:“告【当事人冯阿九】奉被 制书如右,符到奉行”,意思是“已经向当事人告知了圣旨内容,现在圣旨生效,他已经被封拜表彰了”。
  
  11).最后,负责抄写这份制书并存档的几个低级办事员,也要签名并注明抄写、存档时间,即“主事【陈阿十】令史【褚十一】……X年Y月Z日 下”
行文至此,如果您觉得穿越过去做皇帝处理国家政务累死个人又拘死个人了,还有一个好消息,就是以上说的这些制书、敕书什么的,其实都是国家正式公开的文件,所以程序要求很严格。但是事实上皇帝和高官重臣处理政务的时候,并不都是使用这些正式公文来办事,而是经常写一些无格式要求的简单小纸条私相传递、指挥各部门人员,如【某某:有件事你帮我办一下,这么这么回事……敕】
  
  但是严格来说,这些由皇帝手写、没经过宰相审核商议的小纸条,不是国家正式公文,不能叫“圣旨”或“敕旨”,也不具备法律效力。收纸条的人按不按纸条上的意见办事,全看他跟皇帝之间的个人感情好不好了(有不好的吗?= =)
  
  最后说两个细节问题:
  
  第一个是有人问,这一份圣旨喵的动不动需要N个部门的大几十个人签名来签名去,这办公效率得多慢啊?这个,其实也要看官员们的个人素质和整体工作氛围。比如昭陵出土的一件封临川公主制书,十几个人签名办事,但是制书从启动到办完,也就用了两天。
  
  第二个,俺们听惯了所谓的“君主专制的封建社会”,但是从上面圣旨的产生过程中您就能感觉到,至少在唐代的大部分时期,皇帝的权力还是很受制约的。三省中 “门下省”的核心工作,就是约束皇帝。在唐代前期特别是贞观时代,理论上,如果门下省的官员审核不过关不签名,这份圣旨就发不出去,哪怕皇帝在公文上亲笔画了“可”,门下省官员照样有权把这份公文打回中书省叫秘书们重拟,甚至自己提笔上阵,在皇帝已经批准的敕旨上乱改一气再扔回去,制度上也是允许的。
  
  本文主要参考书&深度了解推荐:《唐代中书门下体制研究:公文形态•政务运行与制度变迁》刘后滨著
5、鹿版唐穿指南:茶里不加葱姜盐果汁,让人怎么入口啊掀桌!
  
  天气不错的时候,不管各位是活在当前还是已经穿越成功了,大家都多出门走动走动吧^_^
  
  如果您现在正在玄宗开元年代之前的唐朝溜达观光,那么本文作者奉劝您一句,出门最好自带茶水。否则,您在巨大的长安城里逛得口干舌燥双腿酸软以后,好不容易走到东西二市,拣了个看上去还不错的酒楼食肆进去坐定,拍着桌子大喊:“博士,上壶茶!”那店里的伙计过来,一开口——
  
  “郎君要什么?茶?——茶是神马,能吃吗?(瞪啥瞪,哥也是穿过来的行不行啊)”
  
  您要是觉得这些干杂活的小博士既无礼又没见识,一怒叫来店主,店主八成会满脸陪笑地告诉您,贵人恕罪,他知道“茶”是一种很高贵很有文化很装十三的饮品,但是小店档次太低,日常不准备这种东西,建议您到寺庙里或者那几位南方来的高官贵人家里去装十三……啊呸,去品茗。
  
  在唐玄宗时代以前,中国北方地区,不但街上的饮食店里没茶水,您就是跑去普通贵族官员或者平民百姓家里,也不要指望谁家能动不动给您端杯茶上来。您问为什么?咳,难道您以为我国人民是自盘古开天辟地以后就开始喝茶一直至今的?
  
  这么说吧,假如您在穿越之前已经养成了天天喝茶的习惯,那西汉之前的年代,您最好都不要穿过去——穿过去要想喝口茶,那得装病,求医生给您开药方的时候把一味叫“茶”或者“荼”或者“茗”的树叶子加进去,然后让家人花大价钱去药铺买来这味药,自己煮水喝。
  
  如果您很想穿越到西汉,又要坚持天天喝茶,那作者俺建议您落地时找好坐标,一定降落在西汉的蜀中也就是现在的四川省里。伟大的味觉特别发达的四川人民,从西汉时代就开始全民饮茶了,但也仅限于此地。您要是落点不准穿到了别的地方,就只能跟群众一起嘲笑“那些瓜娃子好好的没事成天喝药干啥”。
  
  您要是穿到南北朝,落点范围可以扩大到整个南方,但最好是投胎上层贵族社会,跟乌衣巷的王谢子孙们一起挥挥拂尘喝喝茶水谈理想谈人生谈世界。顺便说,您如果爱喝酸奶爱吃冰淇淋,可以考虑穿越到这时候的北朝那边,那边日常饮料是以乳制品为主,而且保证纯天然不添加人工化学成份╮(╯_╰)╭
回到正经的唐穿部分,必须说,如果您又想去围观李世民或武则天,又想在首都长安或者东都洛阳里喝到茶,那还真有点技术上的难度。您知道隋唐都是继承了北朝的政权和价值取向生活习惯对吧?所以在初唐社会里,乳制品的普及程度比茶类饮料高得多,您去人家里讨一杯酸奶酪或者米酒都比讨茶喝容易得多。
  
  所以说要想喝茶的话,要么去那些保持了南方生活习惯的江东华族家里,要么去寺院里——僧人是普及饮茶习惯比较早的群体之一,因为茶水有兴奋作用,能帮助他们保持头脑清醒多念几卷经。
  
  不过呢,且慢,就算您到寺庙里讨到了一杯茶水,您确定您能咽得下去?
  
  请先把鼻子凑到杯上,深吸一口气——
  
  您能闻到的,除了茶叶的涩香味外,还可能有:葱、姜、胡椒的麻辣味,大枣、苏桂的甜香味,桔皮薄荷的清凉味,酥酪的奶香味,牛羊猪肉的油腥味……
  
  好吧,就算您运气特好,一闻除了茶味没有别的奇怪味道,于是仰头喝入口——很好,这茶水百分之九十九是咸的,至少肯定要加点盐,要不然算什么煎茶嘛啊哈哈哈哈哈……
  
  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喝茶的习惯在我国大范围流行开来,从那之后,普通人家和饮食饭店大多都能供应茶水了。但是,终唐之世,很多人——甚至有说是大部分人——喝茶的时候,习惯往茶里加入以上所说的种种佐料。
  
  这些人的“刘姥姥式熬茶法”,大致步骤是这样的:
  
  1.拿茶叶,茶叶是用鲜叶蒸焙烘干加工出来的,有可能是零散叶状,但更多的是紧压成饼状,比较象现代的生普洱饼;
  2.把茶叶掰碎了,上火烤……烤得又红又干,捣碎了倒进瓷瓶里;
  3.烧水,水开之前,往锅里加入上述种种佐料;
  4.水开后,把茶叶末倒进水里,跟佐料一起煮啊煮啊煮,煮成一锅“茗粥”,倒出来分好杯,开喝。
  
  您觉得这么着煮出来的茶水根本没法喝?嗯,显然这么想的不止您一个人,比如有一个叫陆羽的家伙就会跟您并肩站在一起,对着“茗粥”跺脚大骂:“这泥马玩意儿只配倒阴沟里冲马桶,我凸 凸!
陆茶圣大力倡导的、高雅清新有文化有品味的、被泥轰人学走部分保留至今的正宗唐式煎茶法,如下:
  
  1.掰碎茶饼,丢容器里上火炙烤,至少火力均匀地烤两回,越干燥越好,据说这样可以使茶味增厚;
  2.把烤好的茶叶趁热放进纸袋子里,防止香气外溢,放凉;
  3.把茶叶倒进专用的茶碾子里的,碾得越细越好。碾成菱角那么大的碎屑不成,至少要碾成细米状,能碾成松花粉状最佳;
  4.碾碎的茶屑再倒进茶罗子,用罗筛一遍,反正我就是要细细细细细的茶粉;
  5.茶粉收好,可以开始烧水了。陆茶圣认为用山泉水煎茶最好,江河水较差,井水最差(自来水的话……= =);
  6.用特制的风炉、上好的炭、专用的小锅釜烧水。水面有鱼眼纹,微微发声的时候,叫“初沸”,这时候加盐;
  7.锅边缘如涌泉连珠冒泡,叫“二沸”了,这时候用瓢舀起一瓢水出来,放旁边备用;
  8.一边用竹具搅动锅里的沸水,一边往水中心撒茶粉……很快水又开了,汹涌激荡,于是把刚才那瓢水倒回锅里,压一压火头,别让茶粉迸到外头;
  9.“腾波鼓浪”的“三沸”一出现,这茶就算煎好了,赶紧离火别再继续煮,端着锅往那些高贵的青瓷白瓷茶碗里分倒吧;
  10.分茶的要诀,在于把茶水上的浮沫(茶粉不是速溶咖啡粉,大部分在水里呈飘浮状)艺术地倒进各个茶碗里,最基本的要求是:厚薄均匀,看着舒服,高手甚至能把这些浮沫酙成各种图案各种造型来比试“斗茶”。
  11.煎一釜茶最多只能倒五碗,限量版才值钱,再多了就不够高贵冷艳,而是“饮牛饮骡的蠢物”了。
  
  陆氏煎茶法公布以后,很快作为上流社会贵族人士玩高雅的标准之一,风行全国,传至后世,祸延东瀛,经久不衰。所以如果您是嗜茶者,推荐唐穿要选开元天宝之后(友情提示:差不多也就是安史之乱以后),在民间乱逛的时候至少可以喝到味道奇怪的八宝乱炖茶,在皇室贵族家里就可以享受正宗茶道伺候了。
  
  本篇参考资料&深度阅读推荐:王赛时《唐代饮食》 黎虎《汉唐饮食文化史》
  
  附送唐代精美茶具一套:
6、唐穿指南:诛九族?拉出去剐了?您老这是玩“激情判刑”呢?
  
  
  
  今天俺们来玩一次难度比较高的穿越。
  
  您凝神静气,心意合一,两眼一闭,“biu”一声穿过去了。睁开眼,发现身处一座大堂之内,面前地下跪着几个五花大绑的人,两边立着虎视眈眈的衙役们,堂上除了您自己,还坐着几位道貌岸然的高官,正在一起听人陈述案情。
  
  您算是反应快、适应力强,很快就懂了,您好死不死地穿到了正在审案子的唐代刑部官员身上。
  
  没办法,赶紧看案卷,弄清楚是个啥事吧。这一看不要紧,正在审理的居然是桩谋反案!
  
  爱国忠君的您,看着案卷里记录的犯人种种无法无天欺君罔上的恶行恶状,热血上涌,怒火冲天,拍案大骂:“娘希匹!岂有此理!把主犯都拉出去给我活剐了!诛他九族!一个活口都不许留!”
  
  这话一出口,就见堂上所有人都用打量珍禽异兽的目光看着您,您(穿越上身的那位)带来的仆从赶紧跑出去请医生,主审官厚道地宣布先休庭一阵子,三司要合议。
  
  几位官员转入后堂,可能有那性子直率的,过来劈头问您:
  
  “公欲反邪?”
  
  晕,咱这不是一起在审谋反案吗?怎么变成我要谋反了?
  
  那位说了,您不想谋反当皇帝,那“诛九族”“拉出去剐了”的话是怎么出口的?咱们是公务员,审案判刑要按法律条文来行事,厚厚几大卷《永徽律疏》(后世称为《唐律疏议》)里,哪有“诛九族”?哪有“活剐”?这种法外滥刑,就算是天子一时气急了下令实施,咱们做臣子的也应该劝谏拦着才对,您今天是失心疯了,在公众场合里大嚷这个?
  
  您要是够聪明的话,这时候最好回答——对对,俺一时迷糊犯了心恙,需要回家休息——熬夜恶补唐代法律去(〒﹏〒)
  
  高难度穿越很考验人吧,哈哈?
  
其实呢,唐代的刑罚种类倒并不复杂,说多了也就五种,说少了只有三种:打屁股、流放加苦役、杀头。
  
  打屁股,最少打十下,最多打一百下,中间分成十等。打十下、二十下……至五十下,叫“笞刑”,打六十下到一百下,叫“杖刑”。不准再打多,再打多叫……“鞭尸”……也不准打非整数,没人肯动手给犯人“笞三十七”“杖六十六”。
  
  贬为奴婢去做苦役,叫“徒刑”,往往跟“流刑(流放远地)”并用。徒刑也分五等,即做苦役一年、一年半、二年、二年半、三年。
  
  “流刑”分三等,即流放二千里、二千五百里、三千里。
  
  “死刑”只有两种:绞刑,用绳子把人勒死,因为可以留个全尸,是较轻的一种死刑;斩刑,砍掉头,是较重的死刑。
  
  唐代合法的刑罚,只有以上这些。除此之外,那什么夹手指啦,割耳朵啦,砍手砍脚啦,剥皮碎剐啦,绑台上烧死,沉水里溺毙,被三炮捧杀……一律属于法外的“私刑”,您在正式的朝廷文件里是看不到这些的。
  
  什么,您问啥?——知道不能剐人了,但为啥也不能诛九族?这不是很古老的刑罚吗?
  
  咳,唐以前的刑罚,作者俺没研究过,唐代的种种非法私刑,咱也暂时先不论,只说《唐律疏议》上规定的合法刑罚,最严重的十恶之首“谋反”,处刑也不过是:正犯斩首,正犯的父亲和成年儿子绞死,“三族”之内的亲属受牵连没收财产或流放,仅此而已。
  
  您说您脑子有点乱了?唉唉,咱们来看个具体的案例吧,比如您手上这宗案卷,就可以是一桩涉刑很广泛的罪案。
这桩谋反案的揭破起因,是长安城万年县永宁坊里两个地痞打架,被路过的片儿警(武侯)逮到,扭送见官。
  
  当然了,痞子打架这种小事,根本不会惊动您所在的刑部、大理寺等中央司法机关过问,甚至京兆尹(长安市市长)、万年县令(长安市万年区区长)很可能也懒得理,由万年县的“法曹参军”(负责司法事务的区长助理)王五审一下:两人都只轻微见血,没大伤,但痞子张阿三打架时抄了板砖,杖六十;痞子李四奴是空手打的,没用凶器,笞四十,各人打一顿屁股完事。
  
  张阿三一拐一拐回家,想到自己比李四奴多挨了二十板子,气恨难平,于是隔天又找到王参军告发:“李四奴那小子不是好人,几天前我见他夜里跟别人一起往他家搬财物来着,不是偷来的就是抢来的。”
  
  既然有人告发,县里也不好不理,派些城管协勤(唐代管这些人叫“不良人”O_o)去李四奴家搜查一下。其实谁也没当回事儿,就算在李家搜出了一些赃物,只要不值五匹绢的钱,那也不过是再把李四奴打一顿而已。
  
  没料想,不良人们回来了,一个个气色不正,口眼歪斜。王五见状笑问:“看来李四奴这小子还真偷了不少东西啊?比五匹绢还多?那就得徒一年了哈。他去做苦役倒也没啥,就是“徒”以上的刑罚得县官甚至京兆尹来审理,还得送大理寺去判决,忒麻烦。李四奴这小子真该死。”
  
  不良人们你望望我,我望望你,有人闷声说:“嗯,他偷的东西比五匹绢值钱,值钱得多。”
  
  王参军皱眉了:“不是吧,偷一尺绢杖六十,多偷一匹加杖十下……偷够五匹绢徒一年,偷十匹徒一年半,十五匹徒二年……偷够三十匹绢就要流放二千里,偷五十匹绢流三千里加二年苦役,这是窃盗罪的最高判刑了。李四奴他到底偷了多少东西啊?”
  
  不良人说:“他偷了件龙袍。”
  
  “………………”
  
  案件上报给万年县令,县令上报京兆尹,京兆尹上报大理寺。事关重大,大理寺又上报宰相奏明天子,指定刑部、御史台各派官员,会同大理寺官员进行“三司会审”。您穿越上身的这位刑部侍郎某,这才参与到案件中来。
  
  一边侦查一边审理,李四奴受拷不过(“这杀材真没用,打二十板子就招了,最多可以打三次总共二百板呢!”大理寺官员来某评论),全盘供出同伙数人,其中一人是贵官邵禄柔的家奴,负责看守邵家仓库。龙袍,还有其他财物,都是从邵家偷出来的。
  
  李四奴一伙的窃盗案至此审理清楚,下一步侦讯重点转为邵禄柔私造龙袍谋反案。在那之前,咱们先把李四奴一案涉及的各色人等处分清楚。
  
  主犯李四奴等数人,盗窃伪龙袍及金银器若干,价值超过五十匹绢,每人都流放三千里加苦役二年。同时,从他们的家产中罚没相当于赃物两倍价值的财物;
  
  李四奴藏匿赃物,本来还另有处罚,因上述窃盗罪处罚已经达到上限,不再加刑;
  
  永宁坊坊内出了一名盗贼,本坊里正(街道办事处主任)应笞五十,因三十日内破案捕获盗贼,里正免罚;
  
  首告人张阿三可以得赏钱,李四奴等人被罚没的相当于双倍赃物的财产里,扣除赃物那一份,剩下一份,分给张阿三和出力捉盗的不良人们作为赏钱。
  
  张阿三欢天喜地叩头领赏走人,李四奴痛哭流涕收拾东西去服刑,下面可以审理邵禄柔私造龙袍案了。
本来呢,这个邵某如果只是自己缝了一件龙袍甚至是偷了龙袍玩cos,倒也不能算“谋反”,“盗乘舆服御物罪”的处刑只是流放二千五百里。但是随着侦查的深入,发现这人不仅造了龙袍,还造了冠冕、礼器、车辇、兵器、铠甲……私养了一堆马匹武士谋臣,做好了行刺皇帝改朝换代的谋划,联络了京外封疆大吏,画好了军事行动地图……
  
  简单说,不把这人定性为谋反的话,作者俺誓不罢休……于是三司会审的官员们量刑上奏,皇帝批复“宜依”,按照唐律,处刑如下:
  
  正犯邵禄柔砍脑壳,没说的。他的父亲和儿子(第一等亲族)按律要绞死,他的母亲、女儿、妻妾、媳妇、祖孙、兄弟、姐妹(第二等亲族)、奴婢都应该罚没为官奴婢,他的家产也应该罚没为官产。
  
  但是具体细分起来,还有很多种情况。比如主犯有三个儿子邵大、邵二、邵三,其中邵大邵二都已经年满十六岁,那就得绞死,而邵三还不到十五岁,可以免死,降一等罚为官奴婢;
  
  主犯的母亲邵古氏年龄超过六十岁了,可以免罚,领走属于自己的一份家产另立门户过日子去。父亲邵归克就比较惨,男人要满八十岁才能免罚,他不到年龄……如果遇上了一个心软的执法者,肯给邵归克的身体状况出具“笃疾(最高级别的老病残废)”证明,那也可以免罚拿家产走人。
  
  主犯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已经定婚,收了聘礼约书,那就算夫家的人了,可以免罚,从入官的家产里领回本属自己的一份嫁妆,嫁人去吧;小女儿还没许嫁,真不幸,只能没入掖庭去做官婢了。
  
  此外,主犯邵禄柔的伯妗、叔婶、侄儿侄女(第三等亲族)按律也要被流放三千里。邵的伯父就申诉了,说他家和主犯已经分家,不同居共财了,那么好,你人要流放,但你家的财产可以不没收入官,你自己带走。
  
  唐代最严酷的“合法刑罚”,就是这样的了。
  
  您可能觉得不过瘾……没关系,在合法刑罚之外,非法的私刑滥刑也一直在社会各阶层存在着,只是随着时代风气不同,轻重程度有所区分而已。
  
  比如,历朝历代的皇帝,就没有哪个敢拍胸脯保证朕我一辈子奉公守法从来不动私刑的;各级官吏在审案子的时候,也难免会多打几板子逼出口供来,万一碰上周兴来俊臣这种酷吏,那犯人只能自怨命苦但求速死;一般的贵族甚至平民,对自家奴婢动用私刑也不算罕见。
  
  私刑呢,在唐代是一种无法绝迹、但始终被批评指责的行为。唐律里有种种条文,限制官员、主人滥用私刑,一旦违法要承担责任被判刑。对皇帝的滥刑行为,虽然没有什么有效的监督控制办法,但大臣和史官们议论这事时,也大多持否定态度,有些人就直接冲着皇帝喷唾沫星子去了。
  
  您要想对此加深理解,俺建议您调整好坐标,精确穿越到贞观元年某月日的太极宫里,大概能亲眼看到一对正在为公刑私刑吵架的君臣。
  
  暴跳如雷的李二:“我已经诏告天下,敢伪造简历来应聘求官的人一律砍死,喵的这好不容易抓了个典型出来,结果你竟然只判他流放!你特么的这是当面打我脸啊???”
  
  翻白眼的戴胄:“您老人家要是抓住那个伪造人以后当场用私刑砍死他,俺也木法;现在您既然把这人交给俺们司法机关审判了,俺们当然要按国家法律量刑——都跟您老人家似的玩激情判罚,这国家要成什么样了?”
  
  李二:“……好吧,打脸就打脸好了……反正俺也已经被打成肉包子脸了T_T”
  
  本文主要参考书&深度了解推荐:《唐律疏义新注》钱大群 撰
  
  本篇附图:新疆吐鲁番出土唐代判决书文本
7、唐穿指南:单身上街者,必是穿越女,捉来杖六十
  
  ★☆★☆★☆★☆★☆★☆★☆★☆
  ★☆★☆正文更新★☆★☆★☆★☆
  ★☆★☆★☆★☆★☆★☆★☆★☆
  
  
  前几次,俺们讲的都是一些穿越成唐代男性的情形,这回来说说穿越成唐朝MM以后,要注意些啥。
  
  一道白光闪过,您睁开双眼,发现自己身处华宅敞屋内。揽镜自照,身材丰腴,面如满月,头上梳了高髻,颊边贴着花靥,胸前微露雪肤——好一个标准的唐朝美人,赶紧上街去秀秀自己吧。
  
  翻箱倒柜,找出大把绫罗绸缎,给自己穿上一条高腰红黑间色裙,小团花对襟窄袖襦,外罩锦绣半臂衫,再搭上一道细长的泥金帔巾,脚下云头缎鞋,浑身上下光鲜亮丽碧彩闪灼,正是谋杀男人眼球、与当朝皇帝太子英雄豪杰坠入情网凄美绝恋的必需装备。
  
  趁别人不注意,迈步开走,溜出家门上大街。听说全长安的官二代富二代都爱到西市那边繁荣第三产业?那咱逛西市去“巧遇”好了。
  
  沿着大街道旁的树荫下行走,果见路人纷纷投来惊讶目光,回头率高达100%。心中暗自得意,前世人们都说我胖,可从来没享受过这种待遇,穿越到唐朝真是个正确的选择啊哼哼……
  
  一曲“菊花残,满地伤”还没哼完,前方街角处,转出来两个带长刀、裹幞头穿圆领袍的男子,一把抓住您,不由分说推推搡搡带到长安县县衙里。法曹参军坐地问案,瞪起眼睛上下打量你一番,开口:
  
  “这小娘子,姓甚名谁,家住何坊?可是为贼人劫走逃还?”
  
  “不是。”姐自个儿乐意上街逛逛,碍你啥事了?
  
  “那是谁家的逃婢?”
  
  “也不是。”姐好好一个大活人,咋又成婢女了?不干!
  
  参军拍案冷笑:“又是个穿越过来的!最烦你们这种没技术的雷母了!来人啊,先带下去杖六十!”
参军拍案冷笑:“又是个穿越过来的!最烦你们这种没技术的雷母了!来人啊,先带下去杖六十!”
  
  劈里啪啦的板子声中,您一边哭爹喊娘,一边迷糊气愤:姐不过是上街走走而已,又没裸奔,青天白日的这是犯了什么法啦!唐朝果然是个野蛮的垃圾朝代!以后姐只穿清朝,再也不来汉唐了!
  
  阿弥佗佛,善哉善哉。看在您这一念之仁上,作者俺跟您念叨念叨吧,为啥长安的地方治安系统工作人员看到您孤身在外,就断定您不是被劫走的贵妇,就是逃亡婢女,或者是……穿越者╮( ̄▽ ̄)╭
  
  首先呢,是您这一身光鲜亮丽的穿戴惹的祸。
  
  刚才招摇过市的时候,可能您也注意到了,其实街上单身行走的妇女也有不少。挑水的,卖菜的,推小车运货的,坊里店铺柜上还有卖酒姬、售饼妇、女裁缝、开旅馆的老板娘……总之要靠自己双手劳动挣饭吃的中下层妇女,在外面抛头露面毫不稀奇,坊丁武侯也不会搭理她们(除非是有调戏价值的美女……)。
  
  但是呢,中下阶层的劳动妇女,平常可没有戴着金银珠玉、穿着绫罗绸缎在外面干活的。
  
  唐代女性的服装款式,上下阶层差距倒不大,中唐以前,从农妇到后妃,常服都以高腰裙和短襦上装为主。可是款式差不多,面料和颜色却差得很多——按照朝廷颁布的正式命令,贵重的绫纱锦缎、大红大紫的颜色、金银珠玉首饰,只有高级官员家妇女才能穿着,平民男女只能穿粗布、麻布,颜色则只能用浅黄、青、黑等等。
  
  当然,也有例外情况,比如劳动人民家里婚娶的时候,可以允许比照官员们穿些红绿锦袍什么的。每年上元节、清明节、千秋节……朝廷鼓励百姓出游狂欢,大家也会把压箱底的好衣裳拿出来穿上。但是在这两种情况下,平民妇女要么得让家里的男人护送出门,要么是一群女人结伴出游,没见谁自己一个人出门办喜事去的。
  
  您说啥?姐家里有钱,姐就爱平时穿名牌上街?好好,要说这唐朝倒也不是没这号人,象一些富商家里的女人,或者是特殊职业的女性,虽然社会地位不高,倒真是傻有钱傻有钱,裹着绫罗珠玉在外面造一点也不心疼。但人家坊丁武侯们就问了,这位娘子啊,既然有钱穿锦绣,怎么连个婢女侍儿都不带?——可见出门非奸即盗,绝对不是正经人。
  
  穿得起名牌未必雇得起保姆啊——您这是现代人思维。在唐代,那是买奴用婢很简单,穿华服上街却不容易。
  
  唐代蓄奴成风,别说达官贵人了,城乡的中等平民人家,经济基础还过得去的,家里也普遍都有一两个男奴女婢使唤。而且当时人还特别爱买异族奴婢,象中亚的胡姬啦,朝鲜半岛的新罗婢啦,南亚东非的昆仑奴啦,在人市上都很抢手,带着出门倍儿有面子……咳,扯远了。
上面说到,如果您穿越成劳动阶层妇女(从目前的穿越信息反馈统计似乎概率挺小?),自己一个人出门还行。如果穿越到大户人家,按当时人们普遍承认(虽然经常不遵行)的礼教来说,您作为女性就不该在外抛头露面。被无关男子看到容貌身形,是一种很跌份儿的事。
  
  其实别说出门去给陌生男子看,就算您好端端地呆在自己家里,有不认识的男性客人来了,只要不是您几代内的血亲,按理说您都不应该跟这种“外男”面对面厮见。BH如武则天,帝位都要拿到手里了,她跟男性大臣商量政务还得习惯性地在中间垂一道帘子;李林甫同志思想观念开放,找几个青年才俊来家,让女儿们自己选婿(很受社会舆论嘲笑的一种“家风不正”表现),李家女儿也不敢当面验货,躲在窗户后面偷窥一下就算了。
  
  哈哈,您觉得上当了?都说唐朝观念开放、妇女地位高,这么看来跟别的封建朝代也没区别嘛!咳……怎么说呢,封建礼教这个东西,在唐代还是人人皆知、大家表面上都承认“应该”遵守的。俺们大唐子民也是圣人教化下的文明种族,又不是边陲野蛮人……至于社会上经常出现的不遵礼教的种种现象,嗯,应该批评,很不象话,看看就算,最好别学,学了也别出来现眼,要现眼你自己现眼别拉上我,只此一次,下不为例,俺只是心血来潮一时好玩嘛哈哈哈……
  
  总之,唐人对于礼教还是很有概念的,也有很多家风严谨的世族高门确实身体力行着这些礼教家法。所谓的“自由开放”的社会风气,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大家都对这些轻微违反礼教的行为睁一眼闭一眼,不那么认真追究而已。
  
  举例来说,贵族妇女必须要出门上街的时候,比如娘家父母病了或者弟妹要结婚了,得回去帮父母一把。那么按规矩,您带着婢女坐二轮车里或者人力轿子里,放下帘子不让外人看见,丈夫带家奴骑马在外面,一路护送您回娘家,到日子再去接回来。
  
  您说这简直闷死人了,唐朝女人真能都守这规矩吗?咳嗽……不守规矩的也挺多,从唐朝建立开始,就有很多贵族妇女,甚至是妃嫔宫女,不坐车而骑马外出的……不过人家也很少公然露着大脸象您那么当街乱跑,好歹也有点遮蔽。
  
  武德贞观年代,宫人贵妇外出骑马,要戴一种宽檐的帽子,帽檐上垂下长长长长的罩纱(这玩意叫“幂篱”),把全身都遮住,号称可以防路人偷窥(效果咋样可以自己想像,欲擒故纵什么的……)
  
  后来到唐高宗时代,罩纱缩短到颈部(改称“帷帽”),只遮脸,身材就可以露外面随便让人观赏了。再到玄宗时代,连面纱都省了,美女们华服浓妆骑马驰骋,让老夫子一边掉眼球一边摇头大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其实最让正统儒家人士吐血的,还不是妇女们不带遮掩地艳妆出行,而是……后来她们干脆女扮男装,穿上了自家老公兄弟的靴袍,出门鱼目混珠扫街败家。
  
  不过要严重提醒您注意的是,上面所说的戴罩纱出门也好,女扮男装也好,无论什么情况下,除非您想跟人私奔或者合伙做案,否则贵族妇女出门,没有不带侍婢家奴的。
  
  上面说到,如果您穿越成劳动阶层妇女(从目前的穿越信息反馈统计似乎概率挺小?),自己一个人出门还行。如果穿越到大户人家,按当时人们普遍承认(虽然经常不遵行)的礼教来说,您作为女性就不该在外抛头露面。被无关男子看到容貌身形,是一种很跌份儿的事。
  
  其实别说出门去给陌生男子看,就算您好端端地呆在自己家里,有不认识的男性客人来了,只要不是您几代内的血亲,按理说您都不应该跟这种“外男”面对面厮见。BH如武则天,帝位都要拿到手里了,她跟男性大臣商量政务还得习惯性地在中间垂一道帘子;李林甫同志思想观念开放,找几个青年才俊来家,让女儿们自己选婿(很受社会舆论嘲笑的一种“家风不正”表现),李家女儿也不敢当面验货,躲在窗户后面偷窥一下就算了。
  
  哈哈,您觉得上当了?都说唐朝观念开放、妇女地位高,这么看来跟别的封建朝代也没区别嘛!咳……怎么说呢,封建礼教这个东西,在唐代还是人人皆知、大家表面上都承认“应该”遵守的。俺们大唐子民也是圣人教化下的文明种族,又不是边陲野蛮人……至于社会上经常出现的不遵礼教的种种现象,嗯,应该批评,很不象话,看看就算,最好别学,学了也别出来现眼,要现眼你自己现眼别拉上我,只此一次,下不为例,俺只是心血来潮一时好玩嘛哈哈哈……
  
  总之,唐人对于礼教还是很有概念的,也有很多家风严谨的世族高门确实身体力行着这些礼教家法。所谓的“自由开放”的社会风气,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大家都对这些轻微违反礼教的行为睁一眼闭一眼,不那么认真追究而已。
  
  举例来说,贵族妇女必须要出门上街的时候,比如娘家父母病了或者弟妹要结婚了,得回去帮父母一把。那么按规矩,您带着婢女坐二轮车里或者人力轿子里,放下帘子不让外人看见,丈夫带家奴骑马在外面,一路护送您回娘家,到日子再去接回来。
  
  您说这简直闷死人了,唐朝女人真能都守这规矩吗?咳嗽……不守规矩的也挺多,从唐朝建立开始,就有很多贵族妇女,甚至是妃嫔宫女,不坐车而骑马外出的……不过人家也很少公然露着大脸象您那么当街乱跑,好歹也有点遮蔽。
  
  武德贞观年代,宫人贵妇外出骑马,要戴一种宽檐的帽子,帽檐上垂下长长长长的罩纱(这玩意叫“幂篱”),把全身都遮住,号称可以防路人偷窥(效果咋样可以自己想像,欲擒故纵什么的……)
  
  后来到唐高宗时代,罩纱缩短到颈部(改称“帷帽”),只遮脸,身材就可以露外面随便让人观赏了。再到玄宗时代,连面纱都省了,美女们华服浓妆骑马驰骋,让老夫子一边掉眼球一边摇头大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其实最让正统儒家人士吐血的,还不是妇女们不带遮掩地艳妆出行,而是……后来她们干脆女扮男装,穿上了自家老公兄弟的靴袍,出门鱼目混珠扫街败家。
  
  不过要严重提醒您注意的是,上面所说的戴罩纱出门也好,女扮男装也好,无论什么情况下,除非您想跟人私奔或者合伙做案,否则贵族妇女出门,没有不带侍婢家奴的。
   至于跟着女主人出门的婢女,装束上有什么要求呢?如果这婢女是那种地位低贱、连普通平民都不如的贱民,那就谈不上“被看到有失身份”什么的,直接穿平日的衣服骑马或者坐在车辕上都可以。如果是主人的宠婢,衣着华丽,自重身份,不想随便被外人看到,那最好也戴个什么纱,或者跟女主人的装束保持同类。
  
  有一个比较好玩的现象是,考古发掘成果显示,从唐初开始,后妃、公主、贵妇们的侍女,经常有穿男装的形象出现。这些男装侍女,很可能是为了在内室与外庭之间传递消息方便而作如此装扮,也就是奉女主人的命令,走出二门去向男主人及其男性朋友传些话什么的。一般来说,男性客人不会把这些侍女误认为男仆(唐代男人除了宦官天阉都是留胡子的),但是似乎宾主双方都认为侍女穿上男装在外面走动,更容易让人接受,可算是对“男女授受不亲”的礼教要求的一种变相尊重。
  
  所以,最后总结,如果您穿越成了唐朝的贵族女性,想出门逛个街——
  
  最好让家里的男性亲属陪您出门;如果男人们都没空,那您至少得带上一组奴婢,前呼后拥着出门,替您驱赶看热闹的无聊人等,显示娘子我是有身份有地位的贵人,坊丁武侯们死开,别拦着我!
  
  坐车最稳妥,嫌闷可以坐轿子,掀开轿帘一路看风景;最流行最有范儿的交通方式还是骑马,马要肥肥壮壮的,鬃毛尾巴梳成整整齐齐的五花三络,配一副金鞍玉辔,马前叫个昆仑奴牵着疆绳,一路慢走。
  
  骑在马上的您是戴幂篱还是戴帷帽还是什么都不戴还是干脆穿男装,要看您降落时代的时尚,跟着大众流行趋势走比较安全。您的贴身侍婢梳个双鬟穿青衣也行,穿男装穿胡服也行,另乘一匹马跟在您身边。
  
  路上看到帅哥眉目传情,您可以悄悄嘱咐侍婢,过去打听一下,跟帅哥订个约会。月黑风高,墙头马上,别忘了先架好梯子,再把自己老公或者老爹灌醉。唐人一般脾气比较火爆,打起来容易出人命。就算不出人命,被坊里武侯发觉了,一顿揪到官里去……《唐律》:“诸奸者,徒一年半;有夫者,徒二年。”收拾东西吧,两年苦役刑期欢迎您╮( ̄▽ ̄)╭
  
  
  本篇参考资料&深度阅读推荐:肖建勇《唐宋女性出游与出游活动研究》
8、唐穿指南:五色丝缕端午抛,帅哥你往哪里逃
  
  特大喜讯!特大喜讯!本公司今年推出的“佳节特惠穿”系列活动第一站,“穿越到唐朝过端午”现在正式开团!名额为……哦……呃……不好意思……报名人数已经满额了(擦汗,三秒钟刷满人,真夸张哈~)。欢迎您在七夕节继续参团,现在开始接受预定。
  
  为使您了解“佳节特惠穿”系列活动的穿越质量,本公司在此放出端午穿的详细说明,有兴趣的请往下看。
  
  当您穿越成功醒来时,也许发现自己正在船上。摸摸自己,确定性别为男,出舱照照水面,发现是一个膀大腰圆、面白有须的唐代帅哥,不错,这回运气挺好。
  
  出了舱房跟同道人闲聊,慢慢套话,知道了自己姓万名楚,原本是京都长安人氏,现任扬州司马。端午节快到了,这一趟旅程,是替扬州刺史某往长安进贡“江心镜”和其他节礼去。
  
  “江心镜”是神马呢?
  
  您找借口在这一串长长的船队里溜达来溜达去,希望趁人不注意时能偷窥一下中间那条大货船上绑扎得严严实实的箱子,但是船上守卫警惕性高,包装又太厚重结实了,不可能自己扯开(您在心里吐嘈:喵的穿越前老子网购时快递公司也这么负责任该多好)。
  
  没奈何叫奴仆打了一瓮酒,寻个晚上,请船队里的“进镜官”过来,几大碗黄汤下肚,灌得他晕乎乎的,跟您透露机密:
  
  扬州的能工巧匠本来就天下闻名,铸镜师吕辉更是个中高手。某年他在铸镜时,突然来了个老人,自称姓龙名护,会造“真龙镜”,进入铸炉室,闭关三天,再开户门时,老人踪影不见,炉前留下一幅素绢,上写:“盘龙盘龙,隐于镜中。分时有象,变化无穷。兴云吐雾,行雨生风。”
  
  吕辉于是把这个铸炉搬上大船,停泊在扬子江心,当年五月五日铸成了一面宝镜,进献到宫中。宝镜径九寸,青莹耀目,背后有盘龙纹饰,据说几年后天下大旱,有道人持镜作法,镜背的龙口忽吐白气,须臾满殿,甘雨如注……自此以后,扬州每年五月五日都要在江心铸一批铜镜,打磨历年,于次年端午前进献京师。
  
  当然了,封疆大吏给皇帝送礼,光送镜子太寒酸了,船队里还装了金银彩缎、美食药物、江南特产、珍禽异兽,由您这个司马摄进献使统领着,从扬州上船,浩浩荡荡入邗沟,转淮水,进通济渠,白天迎风拂柳,晚上弄月吟诗,一竿子直插到洛阳。
  
  从洛阳走水路进关中不太容易,得弃舟登岸,把货物搬到车上,由陆路入潼关,在四月底运抵长安。
时近端午,长安城里已经很热了。您在烈日灼烤下,押送这一队货车走在黄土飞扬的宽阔街道上,送往宫城里的中藏库去收储,又要把贡品的清单奏状上报内侍省,转呈皇帝老儿笑纳,非常辛苦。
  
  但是这还不算完,根据我天朝自古以来的潜规则,地方进京的贡物,光送给皇帝那是绝对不行的。早在扬州上船的时候,您的上司扬州刺史就命人把贡物分成N多份,一色色打点好,这一车送李相公,那一箱送张尚书,那一抬送杨阁老……随礼物致送的往往还有刺史的亲笔手书信柬,少不得也得由您这个进献使一一上门、拜望到位。
  
  吃人嘴短,拿人手短,收礼的也不能白收,各家主人都跟您客气了几句。虽然大部分说的都是“近日时气真好啊哈哈哈”之类的闲扯,但也有那与刺史交情颇深的,屏退了左右,低声告诫您,过几日陛见时要留心:
  
  “某听闻京中传言,有御史参劾扬州府,端午竞舟劳民伤财、耽误农时。使君在御前对奏时,玉音或垂询此事,使君宜早做筹备。”
您立刻头大,心想哥刚穿过来没几天,能听懂你们叽叽哇哇说些啥就不错了,还要替哥都不知道长啥样的领导应付皇帝审问啊?那御史也真是吃饱了撑的没事干,人家过端午节赛个龙舟,又碍着你哪疼了?为这事还写个奏状弹劾,唐朝的纸不是很贵吗?你浪费不浪费啊!喵的碳排放增加全球变暖都是你造成的……
  
  一边心里暗骂,一边还得谢过人家这位好心好意的提醒,至少让您有了提前准备打小抄的时间。一出人家府门,立刻找来从扬州一路同行过来的同僚,问问,那劳民伤财的端午竞舟到底咋回事?
咱们扬州的龙舟竞渡比长安洛阳场面还大吗——一句话问出口,您马上觉得自己脑筋秀逗了。江南水乡,到处都是河流船舶,当然比以旱地为主的北方更适合划船赛舟。
除了荆湘之地(约在今天的湖北和湖南省啦),天下没一处端午竞渡的盛况能跟咱江东相比——同僚傲然回答。随后又眉飞色舞地谈起家乡风俗,几家几户凑钱买龙舟,下水前先三牲六畜吹吹打打地祭船。船头船尾涂油抹朱点画龙晴是必须的,那富贵高门甚至连划舟丁夫的衣衫上也给涂满桐油,以免溅水湿了衣妨碍力气。
  
  到得五月五日,江边早有无数人家搭起彩楼、席棚,两岸绵延十数里,内中挤满盛装华服的乡民仕女,一早就等着观赛。官府在龙舟出发点立起红旗,在终点扎一座驿楼牌坊,坊上挂起锦标。鼓声三下,红旗开处,龙舟两两跃出,飞光逐电般在水面上滑行。两岸丝竹箫笙大作,喊声如潮,和着船头鼓声、舟夫的号子声、浆叶击水声,交织成一年一度让人兴奋狂醉的舞乐。忽然驿楼处声如霹雳山呼海啸而起,乃是一舟已到终点,鼓手抡起鼓槌打下了锦标,紧紧捉住飚扬示意,赢得一波又一波喝彩欢呼。
端午前后数日,江中总有龙舟两两竞速,优胜者官府赏给彩缎,端午正日“打标”者加赏银碗一双。自屈大夫投江后,年年如此,江南百姓视为天经地义理所当然,又有什么好弹劾的?
  
  虽然这么说……到底几个同僚凑一起商量半天,帮您拟好了回奏天子的言语,您这才稍稍放心下来。
  
  随后几天,据说您这个长安人氏出京做外官,已经有很多年啦,好不容易回一趟家,亲族旧友少不得也都来登门探视,彼此酬酢往还,上上下下忙得不可开交,时间就这么过去了。
  
  到了端午节正日,宫中开宴,又向三品以上重臣和封疆大吏们颁赏节赐,您的上司扬州刺史也在受赐名单中。少不得您又得代表他去进宫参宴、受赏、谢恩,天子见有扬州来使,果然随口问了一句:听闻江南端午竞渡糜费过甚,危害农事?
  
  您赶紧拿出准备好的一套说辞,什么乡人竞渡乃是为了共祝太平盛世祈愿天子万年啦,什么南人千年积习如此万一禁断恐惹是非啦,什么扬州百姓深信端午蛟龙出水危害人间须得以舟竞压祟否则六畜不宁啦……死说活说,总算哄得皇帝龙颜大悦,不再理会此事,还顺手提起笔来,在一柄白团扇上写了一个大大的“龙”字,命您把团扇带回去赐给江南刺史。
  
  这算是殊恩异赏了,顿时惹得殿上各与宴臣子啧啧称赞大为羡慕。就有那饱读诗书的宿儒出班奏颂,说是贞观年间太宗文皇帝曾在端午节以飞白书亲笔御题“鸾”“凤”“蝶”“龙”等字样于素扇上,颁赐长孙无忌、杨师道等亲旧大臣,清俭儒雅传诵至今,不意今日又见盛世佳话,我圣上机钤盈握,日月在躬……
  
  下面的一堆文言掉书袋您就懒得听了(听也听不懂),叩头谢恩从宦官手上双手接过团扇,心里想着怎么才能把这薄薄的玩意完好无损带回扬州……包装也是一门技术啊。
  
  除了这把破扇子以外,皇帝回赐扬州刺史的还有:
  
  黑玳瑁腰带一条(这是给文官的,武官赐黑银腰带);
  百索九子粽一匣,九个小粽子串在一起,样子倒蛮好看,您默默内牛:尼玛这么热的天气叫哥带着吃食走几千里去送人,半路不馊不坏才怪,皇帝老儿你还不如赏一坛子泡菜,哪怕叫送到海东半岛去也不怕;
  菖蒲、艾叶、雄黄、钟乳等药材各一小盒;
  五彩丝缕一束。
  
  总的来说,跟进贡的东西相比,亏大了……更让您郁闷的是,这些全是给您上司刺史老大的节赐,没您的份儿,您就是个传说中的快递员……
  
  耗到赐宴结束,殿上官员们谢恩散出,一个个都面有喜色仿佛飞鸟出笼,呼朋唤友追欢逐乐去,这才真正有了点过节气氛。您在长安人缘还不错,就有亲朋故旧也来相邀。
  
  您刚过了龙舟回奏那一关,感觉有点累,刚想谢绝,这旧友神秘兮兮地搂着您的肩膀问:
  
  “想去看狐仙不?”
“狐仙?”您顿时来了兴致,“哪里有狐仙现世?”
  
  “还记得王九那小子不?”旧友笑问,“他在宋州刺史任上得了上考,进京待迁转,倒不算什么。可人都说他带来长安的一位新妇,是半路遇到的狐仙,今日正好端午,何妨同去一探究竟?”
  
  这么好玩的事,您当然要掺一脚!当下满口应诺,吩咐下人把赐物好生送回家中,妥善收藏,自己上了马跟着旧友往王某家里去——不过您想过没有,大家为啥要在“正好端午”的时候去打探什么狐仙蛇妖之类的东西?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