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南明史

_2 顾诚(清)
①《明清档案》第一册,A—125号,启本首页有"顺治元年八月初一日到"字样,可知作于七月.这位"李中书"很可能就是上引郑与侨《倡义记》中说的诸生李道生,他奉任民育之遣至南京,弘光朝廷大约给了个"中书舍人"的空衔.
②顺治元年六月二十四日山东巡抚方大猷启本,原件藏第一档案馆.
③顺治元年九月初五日河南(道)总督杨方兴"为钦奉遵依事"启本,见《顺治录疏》.李清《南渡录》卷二记,八月间弘光朝廷收到"山东济宁知州朱光、生员孙胤泰、乡民魏立芳等各疏请兵.既而不行,命补道官而已,不能救也".
④谈迁《国榷》卷一百二.
①《国榷》卷一百三.
②《明清史料》丙编,第五本,第四三六页.
③顺治元年九月初六日河道总督杨方兴"为塘报事"启本原件.
④顺治元年九月山东巡抚方大猷"为塘报事"揭帖中说阮应兆为副将,见《明清档案》第一册,A1—158号;上引杨方兴启本中则说阮应兆是刘泽清标下参将.
①《金史》卷七十五《左企弓传》.
②李清《南渡录》卷二.
第二节清廷对南明弘光政权态度的变化
山海关战役后,清廷轻易地占领了北京及其附近地区,开初在总体战略上并没有定见.个别满洲贵族甚至主张"宜乘此兵威,大肆屠戮,留置诸王以镇燕都,而大兵则或还守沈阳,或退保山海,可无后患".摄政王多尔衮却因为皇太极曾经说过:"若得北京,当即徙都,以图进取",不同意就此止步①.不过,多尔衮设想的移都北京以图进取,究竟进取到多大范围,也心中无底.当时正在北京的张怡记载道:多尔衮刚入北京,为崇祯帝举哀三日,随即令汉族官民剃发改制."剃发令下,有言其不便者曰:'南人剃发,不得归.远近闻风惊畏,非一统之策也.'九王(即多尔衮)曰:'何言一统?但得寸则寸,得尺则尺耳.'"②
六月间,多尔衮发布文告说:"深痛尔明朝嫡胤无遗,势孤难立,用移我大清宅此北土.厉兵秣马,必歼丑类,以靖万邦.非有富天下之心,实为救中国之计.咨尔河北、河南、江淮诸勋旧大臣、节钺将吏及布衣豪杰之怀忠慕义者,或世受国恩,或新膺主眷,或自矢从王,皆怀故国之悲,孰无雪耻之愿?予皆不吝封爵,特予旌扬.其有不忘明室,辅立贤藩,戮力同心,共保江左者,理亦宜然,予不汝禁.但当通和讲好,不负本朝,彼怀继绝之恩,此惇睦邻之义."下文又说:"若国无成主,人怀二心,或假立愚弱,实肆跋扈之邪谋;或阳附本朝,阴行草窃之奸宄.斯皆民之蟊贼,国之寇仇.俟予克定三秦,即移师南讨,殪彼鲸鲵,必无遗种.於戏,顺逆易判,勉忠臣义士之心;南北何殊,同皇天后土之养.布告天下,咸使闻知."①这件由清廷实际最高统治者颁发的诏书,在措词上是颇有讲究的.它反映了多尔衮等人对于自己的实力究竟能够控制到多大的地盘还没有把握.因此,一方面把清方准备接管的地方暂限于河北、河南、江淮,即长江以北,示意"不忘明室"的南方汉族官绅可以"辅立贤藩","共保江左";另一方面,又预先留下伏笔,以便一旦有机可乘时,可以随即宣布江左政权并非明朝"贤藩",而是"假立愚弱",那时移师南讨"民之蟊贼,国之寇仇",就是名正言顺了.
清军入关初期,兵力有限,特别是满族人口稀少,补充兵员颇非易事.原来的明帝国虽分裂为山西以西的大顺政权和以南京为中心的南明政权,但地域辽阔,实力也相当可观.多尔衮摸不清底细,不敢贸然行事.在吴三桂的接引下,占领了北京和畿辅地区已属意外,他初期的意图很可能是勾结南明,共平"流寇",实现南北分治.这一方针对于南明弘光政权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他们鉴于自身的腐败无能,苟且偷安,因而对清方代平"流寇"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以为此策既行,自己坐享江南财赋充盈之地,依然可以过着纸醉金迷的太平日子,"联虏平寇"就成了弘光朝廷一厢情愿的上策.
然而,清廷的政策很快发生了变化.根本原因在于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南方的经济地位不断上升,宋代以前出现过的南北分治的经济相对平衡的基础已经不复存在.从元代以来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地区上自朝廷、达官贵人,下至部分军民都仰赖于南方漕运的粮食和其他物资.这种经济上的依赖性不是仅靠南方"朝廷"以"岁币"形式提供议定的金银、绸缎之类就能够解决的.降清的汉族官僚对此深有了解,例如甲申五月兵部右侍郎金之俊上言:"西北粒食全给于东南,自闯乱后,南粟不达京师,以致北地之米价日腾."①同年九月,清河道总督杨方兴说得更明确:"不得江南,则漕运阻矣,将何以成天下?"②其次,降清的官僚中相当一部分是南方人士,他们惟恐出现南北朝的局面,自己将同故乡亲属分隶两个对立政权,关河阻隔,骨肉仳离,因而竭力怂恿满洲贵族决策南征,并且大谈其江南民风脆弱,不难平定.第三,事态的发展也为多尔衮等人决策提供了依据.自从五月间清军占领畿辅以来,除了在七月间发生过大顺军由山西反攻,占领井陉县城以外,南京的弘光政权龟缩于江淮以南,数十万大军割据自雄,鱼肉当地百姓,连大顺军西撤后归属未定的畿辅南部(约相当今河北省南部)、山东、河南都没有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收复".这几个因素凑在一起,使多尔衮等清廷决策人认定没有必要承认南明弘光朝廷,干脆以清代明,走统一全国之路.
七月二十八日,清摄政王多尔衮命弘光朝廷派来的副将何拱薇、参将陈万春带了一封信给史可法,全文如下:
清摄政王致书于史老先生文几:予向在沈阳,即知燕京物望咸推司马.及入关破贼,与都人士相接,识介弟(指史可法堂弟史可程)于清班,曾托其手勒平安,权致衷绪,未审何时得达.比闻道路纷纷,多谓金陵有自立者.夫君父之仇,不共戴天.《春秋》之义,有贼不讨,则故君不得书葬,新君不得书即位,所以防乱臣贼子,法至严也.闯贼李自成,称兵犯阙,手毒君亲;中国臣民,不闻加遗一矢.平西王吴三桂介在东陲,独效包胥之哭.朝廷感其忠义,念累世之宿好,弃近日之小嫌,爱整貔貅,驱除狗鼠.入京之日,首崇怀宗帝、后谥号,卜葬山陵,悉如典礼.亲、郡王、将军以下,一仍故封,不加改削;勋戚文武诸臣,咸在朝列,恩礼有加.耕市不惊,秋毫无犯.方拟秋高气爽,遣将西征,传檄江南,联兵河朔,陈师鞠旅,戮力同心,报乃君国之仇,彰我朝廷之德.岂意南州诸君子,苟安旦夕,弗审事机,聊慕虚名,顿忘实害,予甚惑之!国家之抚定燕都,乃得之于闯贼,非取之于明朝也.贼毁明朝之庙主,辱及先人.我国家不惮征缮之劳,悉索敝赋,代为雪耻.孝子仁人,当如何感恩图报?兹乃乘逆寇稽诛,王师暂息,遂欲雄据江南,坐享渔人之利.揆诸情理,岂可谓平?将以为天堑不能飞渡,投鞭不足断流耶?夫闯贼但为明朝祟耳,未尝得罪于我国家也.徒以薄海同仇,特伸大义.今若拥号称尊,便是天有二日,俨为劲敌.予将简西行之锐,转旆东征;且拟释彼重诛,命为前导.夫以中华全力受制潢池,而欲以江左一隅兼支大国,胜负之数,无待蓍龟矣.予闻君子爱人以德,细人则以姑息.诸君子果识时知命,笃念故主,厚爱贤王,宜劝令削号归藩,永绶福禄.朝廷当待以虞宾,统承礼物,带砺山河,位在诸王侯上,庶不负朝廷伸义讨贼、兴灭继绝之初心.至南州诸彦,翩然来仪,则尔公尔侯,列爵分土,有平西之典例在.惟执事实图利之.挽近士大夫好高树名义,而不顾国家之急,每有大事,辄同筑舍.昔宋人议论未定,兵已渡河,可为殷鉴.先生领袖名流,主持至计,必能深维终始,宁忍随俗浮沉?取舍从违,应早审定.兵行在即,可西可东.南国安危,在此一举.愿诸君子同以讨贼为心,毋贪一身瞬息之荣,而重故国无穷之祸,为乱臣贼子所窃笑,予实有厚望焉.记有之:为善人能受尽言.敬布腹心,伫闻明教.江天在望,延跂为劳.书不尽意.①
多尔衮的书信反映了清廷对南明政权态度的全方位转变,即自封正统,否认弘光朝廷的合法地位,要求它无条件投降.信中充满了恫吓之辞,甚至说什么"且拟释彼重诛,命为前导",连抗清劲旅大顺军也被"借用"来作为迫胁手段,从另一方面看也反映了多尔衮自知兵力有限,以虚无飘渺的"联闯平南"壮大声势.按情理说,史可法阅读了多尔衮的来信,应当对清廷咄咄逼人的野心洞然于心,急讲自强之道.然而,他却依旧幻想通过和平谈判达到"联虏平寇"偏安江左的目的.他命进士黄日芳起草回信,黄日芳的答书原稿"词颇峻".史可法审阅时惟恐触怒清廷,说:"不必口角也",亲手"删润"定稿①.其全文如下:
大明国督师、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史可法顿首谨启大清国摄政王殿下:南中向接好音,法随遣使问讯吴大将军,未敢遽通左右,非委隆谊于草莽也,诚以大夫无私交,《春秋》之义.今倥偬之际,忽捧琬琰之章,真不啻从天而降也.讽读再三,殷殷致意.若以逆成尚稽天讨,为贵国忧,法且感且愧.惧左右不察,谓南中臣民偷安江左,顿亡君父之仇,故为殿下一详陈之.我大行皇帝敬天法祖,勤政爱民,真尧舜之主也.以庸臣误国,致有三月十九日之事.法待罪南枢,救援无及,师次淮上,凶闻遂来,地坼天崩,川枯海竭.嗟乎,人孰无君,虽肆法于市朝,以为泄泄者之戒,亦奚足谢先帝于地下哉!尔时南中臣民哀痛,如丧考妣,无不抚膺切齿,欲悉东南之甲,立剪凶仇.而二三老臣,谓国破君亡,宗社为重,相与迎立今上,以系中外之心.今上非他,即神宗之孙、光宗犹子,而大行皇帝之兄也.名正言顺,天与人归.五月朔日,驾临南都,万姓夹道欢呼,声闻数里.群臣劝进,今上悲不自胜,让再让三,仅允监国.迨臣民伏阙屡请,始于十五日正位南都.从前凤集河清,瑞应非一.即告庙之日,紫云如盖,祝文升霄,万目共瞻,欣传盛事.大江涌出柟梓数万,助修宫殿,是岂非天意哉!越数日,即令法视师江北,刻日西征.忽传我大将军吴三桂假兵贵国,破走逆成.殿下入都,为我先帝、后发丧成礼,扫清宫阙,抚戢群黎,且免剃发之令,示不忘本朝.此等举动,振古烁今,凡为大明臣子,无不长跽北向,顶礼加额,岂但如明谕所云感恩图报已乎!谨于八月,薄治筐篚,遣使犒师,兼欲请命鸿裁,连兵西讨.是以王师既发,复次江淮.乃辱明诲,引《春秋》大义来相诘责.善哉言乎,然此文为列国君薨,世子应立,有贼未讨,不忍死其君者立说耳.若夫天下共主,身殉社稷,青宫皇子,惨变非常,而犹拘牵不即位之文,坐昧大一统之义,中原鼎沸,仓卒出师,将何以维系人心,号召忠义,紫阳《纲目》踵事《春秋》,其间特书如莽移汉鼎,光武中兴;丕废山阳,昭烈践祚;怀、愍亡国,晋元嗣基;徽、钦蒙尘,宋高缵统,是皆于国仇未剪之日,亟正位号,《纲目》未尝斥为自立,卒以正统予之.至如玄宗幸蜀,太子即位灵武,议者疵之,亦未尝不许以行权,幸其光复旧物也.本朝传世十六,正统相承,自治冠带之族,继绝存亡,仁恩遐被.贵国昔在先朝,夙膺封号,载在盟府.后以小人构衅,致启兵端,先帝深痛疾之,旋加诛僇,此殿下所知也.今痛心本朝之难,驱除乱逆,可谓大义复著于《春秋》矣.若乘我国运中微,一旦视同割据,转欲移师东下,而以前导命元凶,义利兼收,恩仇倏忽,奖乱贼而长寇仇,此不惟孤本朝借力复仇之心,亦甚违殿下仗义扶危之初志矣.昔契丹和宋,止岁输以金缯;回纥助唐,原不利其土地.况贵国笃念世好,兵以义动,万代瞻仰,在此一举.若乃乘我蒙难,弃好崇仇,规此幅员,为德不卒,是以义始而以利终,贻贼人窃笑也,贵国岂其然欤?往者先帝轸念潢池,不忍尽戮,剿抚并用,贻误至今.今上天纵英明,刻刻以复仇为念.庙堂之上,和衷体国;介胄之士,饮泣枕戈;人怀忠义,愿为国死.窃以为天亡逆闯,当不越于斯时矣.语云:"树德务滋,除恶务尽."今逆成未伏天诛,谍知卷土西秦,方图报复.此不独本朝不共戴天之恨,抑亦贵国除恶未尽之忧.伏乞坚同仇之谊,全始终之德,合师进讨,问罪秦中,共枭逆成之头,以泄敷天之愤.则贵国义闻,照耀千秋,本朝图报,惟力是视.从此两国世通盟好,传之无穷,不亦休乎!至于牛耳之盟,则本朝使臣久已在道,不日抵燕,奉盘盂以从事矣.法北望陵庙,无涕可挥,身陷大戮,罪当万死.所以不即从先帝于地下者,实为社稷之故.传曰:"竭股肱之力,继之以忠贞."法处今日,鞠躬致命,克尽臣节而已.即日奖帅三军,长驱渡河,以穷狐鼠之窟,光复神州,以报今上及大行皇帝之恩.贵国即有他命,弗敢与闻.惟殿下实明鉴之.①
史可法的复信措辞极为软弱.他只是为弘光朝廷继统的合法进行辩解,反复表达"连兵西讨"的愿望,企图在镇压大顺军后两国世通盟好.对于降清的吴三桂,多尔衮信中一再以清方所封平西王称之,树之为"典例";史可法不但不敢稍加指斥,还以赞赏口气说"我大将军吴三桂假兵贵国";至于弘光朝廷的偷安江左,自朱由崧即位到史可法回信已过了整整四个月,一兵未发,史可法无以自解,仅以清军入关为由,说是"王师既发,复次江淮",原因是为了避免同清方摩擦.古今中外,谈判桌上能取得多大成就首先取决于实力作后盾.包括史可法在内的弘光朝廷内部矛盾重重,暮气沉沉,缺乏战略眼光,一味退缩观望,坐失事机.信中虽提到"天下共主"、"大一统之义"、"光复神州"之类的言词,但通篇精神却流露出苟且偷安的心理.这封信在当时所起的作用只能是增长多尔衮之流的骄狂气焰,对后世而言也不是一篇激励人心的佳作,把它采入本书只是因为它反映了南明弘光朝廷当权人物的基本政策,而这种政策正是导致弘光朝廷覆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①吴晗《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上编,卷五十八.
②张怡《闻续笔》卷一.
①顾炎武《明季实录》,谈迁《国榷》卷一百二载此诏于六月辛未(十五日),尾注"中书舍人华亭李雯所草".彭孙贻《流寇志》卷十三也在同日下记:"工部主事李逢甲为贼刑辱而死,其子李雯留京师,为清朝中书,九王(即清摄政王多尔衮)命作檄谕江南曰:……."这几种书的记载内容大致相同,个别字句略有出入.顺治年间刻本李雯《蓼斋集》附录了他起草的这件诏书,证明顾炎武、谈迁、彭孙贻所记可靠.现存顺治元年七月二十二日内院大学士冯铨、洪承畴"为甄别人才以慎职掌事"启本中说:"又有廪生李雯,兵部侍郎金之俊举荐,诸台臣同赴内院公荐.臣等取试一月,见其学问淹贯,文理精通,堪于制敕房办事.此二员皆应先授试中书舍人,例支半俸."二十三日奉令旨:"是,吏部知道."可见李雯在六月间就已经进入清廷内院试用,他起草的文书颇得清廷重臣的欣赏.
①《清世祖实录》卷十六.
②《国榷》卷一百三.
①多尔衮致史可法书见《清史列传》卷二《多尔衮传》,《史可法集》所载文字略有出入.
①谈迁《枣林杂俎》仁集《寓书史可法》条记:"史相国在扬州,清人寓书云:摄政王致书史相国执事,云云.自称本朝抬出,史相国字平行.黄纸如诏敕,又■圈其句.华亭包尔庚于沔黄日芳处见之."按,史可法在弘光朝方任大学士,多尔衮信原文称其为"相国",上录书信仅称"老先生",可能是后来修改.
①各种史籍载史可法答多尔衮书文字有不少出入.这里主要是根据《史可法集》、《清史列传·多尔衮传》、商务印书馆排印本《明季南略》卷七校读而成.这封信的起草人,谈迁说是黄日芳,计六奇《明季南略》卷二说是出自史可法幕宾何亮工之手,彭士望曾在扬州史可法幕中效力,说是乐平人王纲代笔,见《耻躬堂文钞》.温睿临《南疆逸史》卷五《史可法传》云:"可法表上其书,劝朝廷为自强计,而自为书答曰:'阅贵国来书,以本朝立君为非是,幕府窃怪之.夫国破君亡,宗社为重,经纶草昧,正利建侯之日也.夫是以二三元老,谓大位不可久虚,神人不可以无主,相与迎立今上,以系天下之心.……人臣无境外之交,贵国即有他命,不敢与闻."双方来往信件史可法都奏报了弘光朝廷,殆无疑问.
第三节左懋第为首的北使团
弘光朝廷既然热衷于"联虏平寇",派出使团同清廷勾结就成了当务之急.六月初三日,前都督同知总兵官陈洪范自告奋勇,奏请北使,命来京陛见.①十三日,陈洪范入朝②.十九日,应天安庆等处巡抚左懋第"以母死北京,愿同陈洪范北使.许之"③.七月初五日,"进左懋第南京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经理河北,联络关东军务;兵部职方郎中马绍愉进太仆寺少卿;都督同知陈洪范进太子太傅"④,组成了北使团.次日,"上面谕北使左懋第、陈洪范、马绍愉.礼部尚书顾锡畴呈祭告梓宫文及通清虏御书、颁臣民圣谕、吴三桂等诰券"⑤.二十一日,使团由南京出发,携带"大明皇帝致书北国可汗"的御书、赐"蓟国公"吴三桂等人的诰敕①,白银十万两、黄金一千两、绸缎一万匹②;"前往北京谒陵,祭告先帝;通谢清王,并酬谢剿寇文武劳勋"③.在松山降清的总兵祖大寿的儿子锦衣卫指挥祖泽傅也随团北行④.
弘光朝廷还下令运送漕米十万石接济吴三桂.沈廷扬在崇祯年间曾多次办理海上运送南方漕米到天津和辽东松山,有较丰富的经验.弘光登极后他上言:"臣历年海运,有舟百艘,皆高大完好,中可容二百人.所招水手,亦皆熟知水道,便捷善斗,堪充水师.今海运已停,如招集水师,加以简练,沿江上下习战,臣愿统之,则二万之众,足成一军,亦长江之卫也."当时有廷臣建议由海路出师北伐,沈廷扬非常高兴,说:"诚使是策得用,吾愿为前军以启路."可是,弘光朝廷无意出兵北上,只让他率船队运粮接济吴三桂.镇守淮安地区的东平伯刘泽清看中了他这批船只,派兵据为己有,运粮之举才没有实现.⑤
按情理说,弘光朝廷既然正式派出使团去同清方谈判,应当有一个明确的方案,作为讨价还价的基础.实际情况却并不如此.使团出发前,朱由崧"命会同府部等官从长酌议.或言:'以两淮为界.'高辅弘图曰:'山东百二山河决不可弃,必不得已,当界河间耳.'马辅士英曰:'彼主尚幼,与皇上为叔侄可也.'"①八月初一日,马绍愉致吴三桂信中说,讲定和好之后"便是叔侄之君,两家一家,同心杀灭逆贼,共享太平"②.很明显,马士英的意思是明、清分境而治,从两国皇帝的年龄考虑,弘光为叔,清帝福临为侄,多少给明朝廷争点体面.东平伯刘泽清七月三十日给吴三桂的信中告以弘光朝廷已经任命了山东总督、巡抚、总兵,建议由吴三桂于"畿东界境内开藩设镇","比邻而驻",并且借用苏秦佩六国相印的典故,要吴三桂"劻勷两国而灭闯","幸将东省地方,俯垂存恤"③.首席谈判代表左懋第更是心中无底,他在《辞阙效言疏》中写道:"陛下遣重臣以银币酬之,举朝以为当然.臣衔命以山陵事及访东宫、二王的耗往,而敕书中并及通好之事.陵京在北,实我故都,成祖文皇帝、列宗之弓剑已藏,先帝先后之梓宫未奠,庶民尚依坟墓,岂天子可弃陵园?□□(虏酋)若好义处榆关(即山海关)以东,而以勋臣吴三桂为留守,春秋霜露,不损■土.而南北互市,榆关为界,如往年辽阳故事.中国之商利蓡(参字的异体,指人参)貂,□□之人利缯絮,华□各安其所,各得其欲,中国之利,亦□之利.此臣所知也.然道路传闻,闯贼盘踞晋中,以多寇守紫荆、倒马、井陉等关,似贼不甘心于□而与为难者.果尔,则吴镇鼓君父不共之仇,□□效始终不渝之义,鼓行而西,破贼于晋,追贼及秦,必歼之乃已.即我国家亦当兴师十万,以声闯贼之罪而诛之.□□□命(当为"东虏效命"),可代我师.臣过扬州,昭冏臣万元吉云:'□若肯为我杀贼,当有以饷之.饷之名美于金缯,而有杀贼之实.饷之名,用兵则用饷,兵止则饷止,而非岁币之比.'臣思其言,是一道也.而二者之外,非臣所知."①很明显,弘光君臣急于同清廷联络,借满洲贵族的兵力平定大顺军,连己方的方案都没有酝酿成熟,就草率地行事了.
使团出发时,左懋第感到朝廷赋予他的任务不明确,上疏要求澄清:"臣衔以经理河北、联络关东为命,带封疆重寄之衔,而往议金缯岁币,则名实乖.况以此衔往虏所,将先往夺地而后经理乎?抑先经理而后往乎?此衔之当议者也."②又说:"臣业《春秋》,素遵孔子内华外□(夷)之训,而使臣为酬□(虏)行.臣原请者,收拾山东,结连吴镇,并可取臣母之骸骨.而今以酬□(虏)往,臣窃内痛于心."③接着.他建议:"如皇上用臣经理,祈命洪范同绍愉将使,而假臣一旅,偕山东抚臣收拾山东以待,不敢复言北行矣.如用臣同洪范北行,则去臣经理、联络之衔,但衔命而往,谒先帝梓宫,访东宫、二王消息,赏赍吴三桂等,并宣酬虏之义.而绍愉似无遣也."④左懋第的意思很清楚,他的请求北行是为了收拾山东,不愿扮演乞怜于清廷的角色.然而,史可法、马士英等朝廷重臣"联虏"心切,听不进他的意见."时可法驻泗州,与懋第相见,谓曰:'经理,具文耳;通和,诏旨也.公宜疾行毋留.'以故所至山东豪杰稽首愿效驱策者,皆不敢用,慰遣而已"①.在史可法等人的逼迫之下,左懋第违心地踏上了北行之路,在前途渺茫之中,他所能做的只是不屈于清廷,保持自己的民族气节而已.
弘光朝廷派陈洪范为北使重臣,本意是考虑到他久历戎行,同吴三桂等人有交情②,便于联络,却没有料到陈洪范的主动请行包藏祸心.早在这年六月十六日,降清的明朝参将唐虞时就上疏摄政王多尔衮道:"若虑张献忠、左良玉首鼠两端,则有原任镇臣陈洪范可以招抚.乞即用为招抚总兵.臣子起龙乃洪范婿,曾为史可法标下参将,彼中将领多所亲识,乞令其赍谕往招,则近悦远来,一统之功可成矣."同月二十六日,多尔衮同意了唐虞时的建议,以摄政王名义"书招故明总兵陈洪范"③.九月二十五日,"招抚江南副将唐起龙自军中奏报:臣抵清河口,闻南来总兵陈洪范已到王家营;臣随见洪范,备颂大清恩德,并赍敕缘由.洪范叩接敕书,开读讫.所赍进奉银十余万两、金千两、缎绢万匹;其同差有兵部侍郎左懋第、太仆寺卿马绍愉.臣先差官赵钺驰报,即同洪范北上.其行间机密,到京另奏"①.这样,陈洪范就成了弘光北使团中的清方奸细.
九月初五日,使团进入山东济宁州,这里已归属清朝,随即把南明派遣的护送兵马发回.十五日,至临清,原明朝锦衣卫都督骆养性时任清朝天津总督,派兵来迎接.十八日,抵德州,清山东巡抚方大猷大张告示云:"奉摄政王令旨:陈洪范经过地方,有司不必敬他,着自备盘费.陈洪范、左懋第、马绍愉止许百人进京朝见,其余俱留置静海.祖泽溥所带多人,俱许入京."二十九日,行至河西务,因清顺治帝定于十月初一日在北京即位,使团暂停前进.十月初五日,才到张家湾,清廷差礼部官又奇库来迎.十二日,使团捧弘光"御书"从正阳门入城,清方安置于鸿胪寺居住,严加防范.十三日,清礼部官来鸿胪寺问:"南来诸公有何事至我国?"使臣答道:"我朝新天子问贵国借兵破贼,复为先帝发丧成服.今我等赍御书来致谢."清朝官员说:"有书可付吾们."使臣告以"御书"应面递清廷最高统治者,不能交礼部.清官说:"凡进贡文书,俱到礼部转启."使臣声称自己所赍乃"天朝国书",不是进贡文书,双方坚持不下.次日,清内院学士刚林等来到鸿胪寺,指责江南"突立皇帝",即不承认弘光朝廷的合法性.使臣争辩说南京所立乃神宗嫡孙,伦序应立.争论不休,刚林蛮横地说:"毋多言,我们已发大兵下江南."左懋第回敬以"江南尚大,兵马甚多,莫便小觑了",不欢而散.使团赍来的弘光"国书",清方拒绝接受;朝廷和使臣致送吴三桂的书信,拜会降清大学士冯铨、谢陛的名帖,也因吴、冯、谢三人死心塌地投靠清廷,不屑一顾.①十五日,清内院官带领户部官员来收银币,计银十万两、金一千两,蟒缎已运到者二千六百匹.弘光朝廷另赐"蓟国公"吴三桂白银一万两、缎二千匹,也一并收去.二十六日,刚林来到鸿胪寺向左懋第等人传达多尔衮的命令:"你们明早即行.我已遣兵押送至济宁,就去□知尔江南,我要发兵南来."左懋第等见清方态度强硬,毫无和谈之意,仅要求赴昌平祭告陵寝,议葬崇祯帝.刚林断然拒绝道:"我朝已替你们哭过了,祭过了,葬过了.你们哭甚么,祭甚么,葬甚么?先帝活时,贼来不发兵;先帝死后,拥兵不讨贼.先帝不受你们江南不忠之臣的祭!"随即取出檄文一道,当场宣读,指责南京诸臣"不救先帝为罪一;擅立皇帝为罪二;各镇拥兵虐民为罪三.旦夕发兵讨罪".次日,清方派员领兵三百名押送使团南返②.十一月初一日行至天津,陈洪范"于途次具密启请留同行左懋第、马绍愉,自愿率兵归顺,并招徕南中诸将".多尔衮得报大喜,立即派学士詹霸带兵四五十骑于初四日在沧州南十里处将左、马二人拘回北京,面谕陈洪范"加意筹画,成功之日,以世爵酎之".①同月二十六日,多尔衮致书豫亲王多铎:"伪弘光所遣左懋第、马绍愉、陈洪范前已俱令南还.因洪范密启请留懋第、绍愉,伊自率兵归顺,且言在南之左良玉、余永寿(按:当作于永绶)、高杰、金声桓、刘肇基、黄得功、刘泽清各拥重兵,皆可说之来降.随追留懋第、绍愉,独令洪范南还.王其察彼情形,随时奏报."②
陈洪范回南京途中特地进入高杰军营,"杰留与饮.洪范具言清势方张,二刘(指刘良佐、刘泽清)已款附状.杰曰:'彼欲得河南耶?请以北京与我互易之.'洪范见语不合,方持杯在手,即伪为中风状,坠杯于地,曰:'痼疾发矣!'舆归,夜遁去".③十二月十五日,陈洪范返抵南京,一面散布"和平"气氛,麻痹弘光君臣,时人谈迁记载:"予尝见陈洪范云:清虏深德我神宗皇帝,意似可和"④;一面密奏"黄得功、刘良佐皆阴与□(虏)通"⑤,意在挑起朝廷对黄得功、刘良佐的猜疑,以便自己乘机行事,拉拢黄、刘叛变投清.弘光朝廷见左懋第、马绍愉被拘留,陈洪范却被释回,事有可疑,认为陈可能是清廷的间谍,却并未追究,仅令其回籍了事.①
弘光君臣派出的北使团既没有相应的武力作后盾,适足以自取屈辱,真可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左懋第被拘禁于北京,清廷曾多次劝说其投降.左懋第坚贞不屈,到弘光朝廷覆亡后,被清廷处死,时为1645年闰六月十九日.②
北使的失败,在弘光朝廷内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少数官僚已经看出清廷以代明"复仇"为名推行灭明之策,要求当政诸公改弦易辙,不要沉浸于"借虏平寇"的美梦之中,认真做好防止清兵南侵的准备.御史沈宸荃上疏说:"虏、贼今日皆为国大仇.自东沈失事三十年来,兵财尽耗于虏,故贼起而乘之.及贼逆不容诛,复巧借复仇之名,掩有燕、齐,是我中国始终受虏患也.故目前之策,防虏为急,贼次之.以讨贼为先声,以防虏为实着.何也?虏势已急,贼势已稍缓也;贼罪可声,虏之罪未可声也.故于讨贼,则以某师扼吭,某师拊背,某师捣坚.或姑再遣一使,阳约为犄角之势,以大振复仇之声,而其实节节皆为防虏计,此所为以讨贼为先声,以防虏为实着也.虏明知不受款矣,而我款之者不嫌谆复,凡金人所以愚宋,我转用以愚虏.贼见我与虏尚通,则必不敢复与虏合.贼为虏强,尽力备虏,而我亦得专意防虏.虏防既固,然后乘贼隙徐图之,此所为以款虏为虚声,以御贼为实着也."①
可是,作为督师大学士的史可法却另唱一个调子,他在疏中写道:"屡得北来塘报,皆言虏必南窥,水则广调丽舡,陆则分布精锐,尽河以北,悉染腥膻.而我河上之防,百未料理,人心不一,威令不行.复仇之师,不闻及于关、陕;讨贼之约,不闻达于虏庭.一似君父之仇,置诸膜外.近见虏示,公然以逆之一字加南,辱我使臣,蹂我近境,是和议固断断难成也.一旦寇为虏并,必以全力南侵;即使寇势尚张,足以相距,虏必转与寇合,先犯东南.宗社安危,决于此日."这段文字似乎说明史可法看到了清兵南下是主要的危险,然而语言的混乱透示出思想的混乱.既然明知清廷拒绝接收弘光"国书",使臣被辱,"和议固断断难成",又说什么"讨贼之约,不闻达于虏庭".更荒谬的是,他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把自己梦寐以求的"联虏平寇"推而广之,断定如果大顺军兵力尚强必然会同清军结为联盟,"先犯东南".接着提出建议:"今宜速发讨贼之诏,严责臣等与四镇,使悉简精锐,直指秦关."②显然,直到北使破产以后,史可法仍然不改初衷,以大顺农民军为主要敌人.
①《国榷》卷一百二;《南渡录》卷一.
②《国榷》卷一百二.
③《国榷》卷一百二.
④《明清史料》甲编,第一本,第四十页,《奉使兵部右侍郎左懋第等揭帖》所列使团官衔为"钦命奉使兵部右侍郎加一品服兼都察院右金都御史左、太子太傅中军都督府左都督陈、太仆寺少卿加二品服兼兵部职方司郎中马",陈洪范当为左都督.
⑤《国榷》卷一百二.
①李清《三垣笔记》卷下.
②《清初内国史院满文档案译编》中册,第六十页记陈洪范等带来的谢礼有银十万两,金九百八十一两,各种锦缎二千五百余匹.
③顺治元年八月二十九日巡按山东监察御史朱朗■"为据报先行请旨事"启本引弘光使臣陈洪范所发传牌语.
④李清《南渡录》卷二.按,祖大寿是吴三桂的舅父,派祖泽溥同行显然有联络吴三桂的意思.
⑤李聿求《鲁之春秋》卷十《沈廷扬传》.
①李清《三垣笔记》卷下.
②《明清史料》丙编,第一本,第九十八页.
③《明清史料》丙编,第一本,第九十二页.
①左懋第《萝石山房文钞》卷一.
②④李清《南渡录》卷二.
③左懋第《萝石山房文钞》卷一.
①温睿临《南疆逸史》卷九《左懋第传》.
②甲申八月初一日陈洪范致吴三桂书中说:"朝议佥谓洪范与老亲台托谊葭莩",可见两人有亲戚关系,见《明清史料》丙编,第一本,第九十三页.十二月十五日,陈洪范南还,上言:"初,礼部荐臣与吴三桂同里戚谊,意清之破贼,必三桂为政.其事殊不然."
③《清世祖实录》卷五.按,《清初内国史院满文档案译编》中册,第四十五页,在六月二十六日下记"大清国摄政王谕陈大将军曰",云云.较清实录记载更为完整,可资参考.但信中说"请将军传谕史先生及左、刘、金、刘煌、刘、于、王八将军……"显有误译,当为下文所记左良玉、于永绶、高杰、金声桓、刘肇基、黄得功、刘泽清诸将.
①《清世祖实录》卷八.陈洪范《北使纪略》载:八月"廿一日至宿迁.忽接□(虏)使唐起龙等六人赍□摄政王书与本镇,事涉嫌疑,不敢遽进,当即具疏奏闻."《清实录》所记时间当为收到唐起龙奏疏之日.
①计六奇《明季南略》卷二《北事》.
②以上时日据陈洪范《北使纪略》;左懋第《恭复谕旨疏》也说:"臣等自十月二十七日□(虏)兵随向南行",见《萝石山房文钞》卷一.
①《清世祖实录》卷十一.
②《清世祖实录》卷十一.
③张怡《闻续笔》卷四.
④谈迁《国榷》卷一百三,排印本六一六八页.
⑤顾炎武《圣安纪事》上.
①黄宗羲《弘光实录钞》.按,曹寅《楝亭集·楝亭文钞》,《重修周栎园先生祠堂记》云:"顺治二年乙酉,前明背约羁使臣,王师南伐,破淮阳,席卷而下,草昧廓清,东南底定."曹氏所书完全违背事实,清朝蛮横地羁留了弘光使臣左懋第等,双方并没有签约.
②见《南疆逸史》卷九《左懋第传》;《流寇长编》卷十八.
①李清《南渡录》卷四.
②《南渡录》卷三.
第四节弘光朝廷的军政和财政
在南京建立的弘光朝廷就人力、物力而言,对清方、大顺政权占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它控制着半壁江山,淮河以南是当时中国人口最密集、经济最发达的地方,而且受战乱破坏最小.然而,弘光统治集团的腐朽比起崇祯朝还有过之而无不及,内部又陷于严重的倾轧纷争之中.特别是作为政权主要支柱的军队已经蜕化成了将领维护和扩张私利的工具.他们敌视人民,又都是农民军或清军的手下败将,怯于公战,勇于私斗;遇敌望风而逃,视民如俎上之肉.弘光时期江南文人冯梦龙有这样一段话:
……而余更有虑者,在军政之未立.夫军政之未立,非无兵也,有兵而若无兵,且其害更胜于无兵,是以虑也.古者用兵宁使饷浮于兵,不使兵浮于饷.今未具饷而先聚兵,兵既聚而饷不足.于是倡为打粮之说,公然扫掠民间,掠妇女则为妻妾,掠丁壮则为奴仆.一兵家属多者至十余人,朝廷养一兵不能并养其十余人之家属,其势益不得不出于扫掠.而有兵之处,闾里皆空,未馘一二贼兵,先添万千兵贼.百姓嗷嗷,无所控诉,良可痛已.不特此也,兵既有家属,势不能草居露宿,于是占民间之居,用民间之物,兵富而民贫,兵乐而民苦.才一征调,则又有安插家小之说,拣择瘠肥,迁延月日,势所必至.……兵之恋恋室家如此,即使驱之赴敌,亦内顾之意多而进取之意少.求其死绥立功,尚安可得?此弊不革,恐饷终无时而足,兵终无时而可用也.①
正是由于兵不可用,当大顺军西撤、清军在畿辅地区休整之时,山东、河南两省的官绅、土贼处于群龙无首,徘徊观望之际,弘光朝廷兵将虽多,却麕集于江淮地区追欢逐乐,毫无进取之意.督师大学士史可法和他节制的四镇为了掩盖内心的怯弱,在粮饷问题上大做文章.八月二十六日史可法奏称:"臣皇皇渡江,岂真调和四镇哉!朝廷之设四镇,岂直江北数郡哉!四镇岂以江北数州为子孙业哉?高杰言进取开、归,直捣关、洛,其志甚锐.臣于六月请粮,今几月矣,宁有不食之卒可以杀贼乎?"①又说:"近阅诸臣条奏,但知催兵,不为计饷,天下宁有不食之兵、不饲之马,可以进取者?目前但有饷银可应,臣即躬率槖鞬,为诸镇前驱."②同月二十八日,东平伯刘泽清"奏进取之计,募数十万之兵,储数十万之饷,备马十余万,整顿器械一二年,乃可渡河"③.那么,史可法和他的部将是不是真缺饷呢?甲申五月建立江北四镇的时候,规定每镇额兵三万,每年供应米二十万石、银四十万两,由于当时一石米约值银一两,所以有的史籍径直写作一镇岁饷六十万,四镇合计每年二百四十万.这年九月十二日"东平伯刘泽清屯淮安,治府壮丽,日费千金.总督田仰从泽清燕游,为奏请乞饷.上谕:东南饷额不满五百万,江北已给三百六十万,岂能以有限之财供无已之求?田仰与刘泽清不得全事呼吁"④.从五月算起,四个月发了相当于一年半的银饷,应当说十分丰裕了.何况立镇之初还把江北一部分地方的屯粮、商税等收入拨给四镇,怎么能说粮饷不足进取呢?
史可法为官廉洁,也很勤勉,治文书往往夜以继日.他对四镇的兵额和应发、已领饷数应当是清楚的,对四镇将领的搜括地方、荼毒百姓也心中有数.在奏疏中,他竟然同四镇唱一个调子,危言耸听,原因是他在明末官场中久经磨炼,对当时文恬武嬉的积弊司空见惯,也积累了一套应付朝野舆论的伎俩.我们不应忘记,史可法初任西安府推官时洪承畴、吴甡都是他的顶头上司,也是他非常佩服的人.洪承畴统十三万精锐明军被清军歼灭殆尽;吴甡在崇祯十五年任大学士时宁可丢官也不敢出任督师同李自成等部农民军作战,这些给他在心理上造成的压力可想而知.如果说他充当推官、守道、兵备道、巡抚等官职时能以洁身自好、任劳任怨博得好评的话,在形势把他突然推上权力的峰层时,他的个人品德完全弥补不了客观需要而他本人又不具备的雄才大略和果断魄力.史可法在调处四镇、保境安民上确实颇费心机,过分责备固然不当,但他畏清若虎,奉四镇为骄子,使这些军阀顿兵江北,一味鱼肉人民.史可法本人也认为有四镇作南京小朝廷的屏障,自己的督师大学士就可以安然无事地当下去.就实际情况而言,史可法出任督师整整一年,耗费了江南百姓的大量粮饷,一筹莫展,坐看黄河流域大好河山沦入清方之手,说他姑息养奸,喂虎贻患,并不过分.
弘光朝廷拥有淮河以南辽阔的地盘,在北都覆亡以前,明朝廷每年要从江南各地搜括大量粮食、银钱、布帛等财物,弥补北京宫廷、诸多衙门以及九边庞大的耗费.按理说,北方各地既已相继沦没,分属大顺和清方,弘光朝廷在财政上应该是绰有余裕的,百姓的负担至少不应加重.实际情况却并不是这样.由于豢养大批只知祸国殃民的军队,统治集团的贪欲有增无已,弘光朝廷的财政竟然入不敷出.
早在福王朱由崧出任监国的时候,南京的大臣们草拟恩诏,有人主张依照旧例列入减免赋税的条款,借以争取民心.当时的实权人物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却拒绝采纳,他说:"天下半坏,岁赋不过四百五十余万,将来军饷繁费,则练饷、剿饷等项未可除也."①对照大顺政权的"三年免征"和清朝多尔衮进入北京后立即宣布废除三饷,赋税按万历年间的册子征收,多少可以看出弘光政权完全继承了崇祯朝竭泽而渔的赋税政策.只是在自己管辖不到的地方,弘光君臣才慷慨地施与恩惠,如五月十五日登极诏书中宣布:"自弘光元年始,山东钱粮全免三年,北直钱粮全免五年."②这不过是毫无实际意义的政治宣传罢了.
弘光政权在军事上毫无作为,军费开支却极度膨胀.李清记:"上即位后,楚镇(指左良玉部)及四镇频以匮告,而司兵惟务姑息,不知汰无用,核虚名.楚镇兵五万余,需银一百八万;四镇兵各三万,需饷二百四十万,本色一百万.五镇不足恃,且还为我虞.居重驭轻,有京营六万,需饷一百二十万,锁上游,控江北,复有江督、安抚、芜抚、文武操江、郑鸿逵、郑彩、黄斌卿、黄蜚、卜从善等八镇,共兵十二万,计饷二百四十万.合之七百余万,而川、楚、东、豫督、抚、镇不与焉.……乃大司农综计所入止六百万,关榷俱在焉.而七百万外有俸禄、国用之增;六百万内有水旱灾伤之减.太仓既无宿储,内帑涸无可发,漕粮改折,此盈彼诎."①到这年十一月,工部与户部上言:"今天下兵马钱粮通盘打算,缺额至二百二十五万有奇,户部见存库银止一千有零耳."②
财政既入不敷出,户部采取的对策是变相加征.甲申十二月决定"凡民间田土,熟田每亩二分,熟地每亩五分,山塘每亩一厘,给予弘光元年契尾一纸"③,合计江南一年另"加折色银五十万六千四百五十余两,道路哗然"④.地方官胥趁机横征暴敛,剥民肥身.时人辛升作《京饷》诗云:"一年血比五年税,今岁监追来岁银.加二重头犹未足,连三后手急须称.可怜卖得贫儿女,不饱奸胥一夕荤."《县令》诗云:"世局于今又一更,为民父母虎狼心.鞭笞只作肉鼓吹,痛哭如闻静好音."⑤弘光朝廷敲骨吸髓地搜括民财以奉骄兵悍将,史可法不可能不知道.他节制的四镇之一刘泽清在淮安大兴土木,建造连云甲第庭园,一心经营自己的安乐窝,有人说其豪华程度"僭拟王宫"①.有一种记载说,史可法微服私行至淮上,竟被督工头目抓去当苦力,碰上刘泽清来察看营建情况,他才扔下肩上的巨木大叫:"学生效劳三日矣!"②联系到他出任督师以后,黄得功和高杰等人为争夺富庶繁华的扬州打得不可开交,史可法对从老百姓身上榨取的多少血汗钱,用到了什么地方,是非常清楚的.1645年(明弘光元年,清顺治二年)二月,吏科右给事中陈燕翼疏中说:"今奴(指清朝)、贼(指大顺军)相持,胜负未决,中国之利正在此时,行间将、吏,不闻一筹一策,用间用奇,而但知张口向内添官索饷."③这既是对四镇等将领的批评,也是对史可法的针砭.
江南百姓为供应四镇和左良玉的兵马,被压榨得髓干血尽,而这批军阀在清军南下以前鱼肉人民,为非作歹,给驻地百姓带来了无数的灾难;一旦清军南侵,除个别将领如黄得功外,几乎全部领兵投敌,充当清廷征服、镇压各地抗清斗争的帮凶,加速了自身和此后几个南明政权的覆亡.
在弘光立国的一年时间里,取之于民是那样无孔不入,所得金钱却几乎从来没有用于救济灾民、兴修水利等实政.除了豢养军队以外,财政收入的另一部分耗费于皇帝、宫廷和官僚,供他们过着穷奢极侈的生活.朱由崧即位于南京,这里原有的宫殿经过二百多年的风雨蠹蚀,自然早已坍塌废圮,难以居住.然而,国难当头,未必没有巍峨辉煌的宫殿就不成为中兴之主,后来的鲁监国、永历帝颠沛流离,有时以坐舟权当水殿,在军事上比起弘光还稍胜一筹.朱由崧被拥上宝座以前到处漂泊,生活来源断绝,处处乞怜于较殷实的宗藩和官僚,一登大位立即想在生活上同承平时期的皇帝看齐.他下令为自己和太后修建宫殿,为筹备大婚四出购买珠宝,为追欢逐乐置办歌儿舞女;一些在他倒霉时曾出力相助的人也蜂拥而至,共享富贵."修兴宁宫、建慈禧殿,大工繁费,宴赏皆不以节,国用匮乏"①.弘光君臣的大肆搜括民财,经营自己的安乐窝,其直接结果一是大失人心,二是文官武将囊橐既富,身家之念重,一旦形势危急,多数非降即逃,卒至以国予敌.
①冯梦龙《甲申纪事·叙》,见《玄览堂丛书》第一○七册.
①谈迁《国榷》卷一百二.
②李清《南渡录》卷二.
③同①.
④《国榷》卷一百三.
①《国榷》卷一百一.李清《南渡录》卷一记,甲申五月弘光朝廷"命十七年练饷已征者尽数起解,无得乾没,至明年全免.旧饷、辽饷速催".
②管绍宁《赐诚堂文集》卷五《宣谕山东北直地方安抚官民奖劝义旅诏》、《宣谕北直人民诏》.
①李清《三垣笔记》卷下,《弘光》.他的另一部著作《南渡录》卷三记,甲申九月"时正项所入止六百二十万,养军所出至七百五十余万,通计每年正项缺一百五十万".
②《南渡录》卷三.
③李清《甲申日记》丝集.
④大学士王铎"谨揭为国赋万不可加,急宜停止事",见《拟山园选集》卷十二,奏疏.
⑤辛升《寒香馆遗稿》卷三《世变十更》.
①顾公燮《丹午笔记》,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排印版,第七十八页.
②参见郑廉《豫变纪略》卷八.
③《南渡录》卷四.
①计六奇《明季南略》卷五《朝政浊乱昏淫》.
第五节弘光朝廷的腐败
古语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话对弘光朝廷来说是最恰当不过的了.弘光君臣既然一厢情愿地"借虏平寇",自身毫无振作之意,一味满足于偏安江左.他们只想利用江南富庶的物质条件过着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生活,其腐朽程度较之崇祯时期有过之而无不及.
许多史籍都记载,朱由崧酗酒好色,追欢逐乐,不以国事为念.他说:"天下事,有老马在"②,把军国重事委托给马士英,自己则同一班佞倖干着昏天黑地的勾当.
"寡人有疾,寡人好色".朱由崧的荒淫在历史上可以同许多亡国之君媲美.他刚刚登上皇帝的宝座就以"大婚"为名派出内官在南京、苏州、杭州等地挑选"淑女".太监屈尚忠之流乘机作威作福,"都城内凡有女之家,不问年纪若何,竟封其门,受金然后释放,又顾别室.邻里哭号,唯利是图"①.八月,兵科给事中陈子龙上疏说:"昨忽闻有收选宫人之举,中使四出,搜门索苍,凡有女之家不问愿否,黄纸帖额即舁之而去,以致闾井骚然,人情惶骇,甚非细故也.……今未见明旨,未经有司,而中使私自搜采,不论名家下户,有夫无夫,界以微价,挟持登舆,宜小民之汹汹也."②弘光帝以大婚为名,搜索民间绝色闺女,几乎成了他关心的头等大事.在南京遍索不能如意,又派出内监前往苏州、浙江等地选拔.祁彪佳日记中载,1645年二月十二日,"因奉旨选婚,越中嫁娶如狂,昼夜不绝".三月二十四日又记,"得道瞻侄书,知两女俱中后妃之选"③.这时距离弘光朝廷的覆亡还不到两个月.野史所载更是穷极形象.谈迁写道:弘光"登极初,日召对辅臣,或昼再接.浃月以来,时免朝.八月,选民女入宫,征教坊妓六十四人."又云:"甲申秋,南教坊不足充下陈,私征之远境.阮大铖、杨文骢、冯可宗辈各购进.大内尝演《麒麟阁》传奇剧,未终,妓人首戴金凤者三.盖宫例承幸戴金凤以自别也.上体魁硕,一日毙童女二人,厚载门月裹骸出.……上初立,都人忻忻,谓中兴可待.不数月,大失望,有苏台麋鹿之惧."④朱由崧派内官捕捉蟾蜍,配制(被禁止);内官们公然打着"奉旨捕蟾"的旗号督促百姓捕捉,被民间称之为"虾蟆天子"①.甲申除夕,朱由崧"悄然不乐,亟传各官入见.诸臣皆以兵败地蹙俱叩头谢罪.良久,曰:'朕未暇虑此,所忧者梨园子弟无一佳者,意欲广选良家,以充掖庭,惟诸卿早行之耳.'或对曰:'臣以陛下忧敌未宽,或思先帝.岂意思及于此?'遂散出"②.
朱由崧的好酒贪杯,沉湎于醉乡之中,见诸许多记载."相传弘光初,刘先生(指刘宗周)入见,以饮酒谏.上曰:'为卿故不饮.'然有难色.先生徐曰:'若饮止一杯亦无害.'上曰:'因卿言,止饮一杯.'后进饮,内侍以大金爵至,不却;饮至半,不举爵.内侍已知其意,斟满焉.复饮至半爵,又斟.如是不已,名虽一杯,实无算爵也".③张履祥在记载了这一传说后说"兹事有无未可知",但大学士王铎在奏疏中进谏道:"若夫饮酒,……卜夜烧炬,且梨园弟子鼓声咚咚,大非所以恸北都先帝之灵而存哀悼之心也."④可见朱由崧的失德败度确有其事,并非野史作者的轻信流言蜚语.
掌握朝廷实权的马士英、阮大铖等人也是醉生梦死,利用手中的权力鬻官肥家."宫室服用,百役并作,皆援全盛之例,费无纪极.于是开事例,贱其值以招纳来者.士英辈因而乾没.民间有'中书随地有,都督满街走,监纪多如羊,职方贱如狗.荫起千年尘,拔贡一呈首.扫尽江南钱,填塞马家口'之谣"①.姚廷遴记:"弘光即位南京,无一善政.用马士英为相,卖官鬻爵,贿赂公行.民间传诵京中有《西江月》词一阙云:'弓箭不如私荐,人材怎比钱财?吏兵两部挂招牌,文武官员出卖.四镇按兵不举,东奴西寇齐来.虚传阁部过江淮,天子烧刀醉坏."②应廷吉也记载:"尔时弊政难以枚举.南都人士复书《西江月》一词于演武场,云:'有福自然轮着,无钱不用安排,满街都督没人抬,偏地职方无赖.本事何如世事?多才不若多财.门前悬挂虎头牌,大小官儿出卖.'"③文人辛升鉴于弘光政权的腐败,作《世变十更》诗,其中《官方》一首云:"世局于今又一更,天教害气满朝廷.科场久作招商店,选部尤开闹市门.甫戴进贤忘布素,一行作吏满金银.弥天塞地皆黄白,何处秋壶一片冰."④阮大铖公然以行贿作为理财妙方:"大铖自受事以来,凡察处降补各员,贿足则用.尝语礼科沈胤培曰:'国家何患无财,即如抚按纠荐一事,非贿免,即贿求,但令纳银若干,于官应纠者免纠,欲荐者予荐,推而广之,公帑充矣.'"⑤弘光朝廷的政以贿成,腐败已极,由此可见一斑.
即便是那些自命与马、阮党见不同的官绅在生活上也大抵是追欢逐乐,寻花问柳,过着燕巢幕上的日子.甲申九月二十八日,余煌在一封信里不胜愤慨地描述了江南官绅的昏淫:"尤可异者,国难初闻,宴衎不彻;哭临未毕,声伎杂陈.而俨然乡衮与愚顽同其欢谑,略无改容.近且架凌云之台,演彻夜之剧,怪诞淫亵,错出争奇,妇女若狂,通都填咽.而一二领袖之家,皆巨室也,争夺梨园,彼此相斗,家僮至于破额,长吏为之解纷.如此景象,岂复成世界乎?君亲荼毒,宗社邱墟,宫阙惨于离黍,山陵同于藁葬,此乾坤何等时也,而般乐怠敖,倍于承平.夫独非臣子乎?夫何至于此极也!弟与忧者,不在奴,不在贼,不在兵饷;窃以为神州陆沉,必自此病狂丧心始.披发野祭,百年为戒,此辛有所见而深悲也."①河南郾城人李发愚甲申年间到达南京以后大失所望,作诗云:"怪底新朝无个事,大家仍做太平官."②
弘光朝廷建立于风雨如磐之时,却置军国重事于脑后,不仅文恬武嬉,还热衷于不急之务,粉饰太平.比如盈廷而议,给二百多年前被明太祖朱元璋处死的开国功臣傅友德、冯胜等人、被明成祖朱棣杀害的建文朝忠臣追加谥号、恢复名誉.工科给事中李清在弘光朝廷中是比较正派的人物,也乐此不疲,多次上疏倡导"盛典",弥补历朝之阙.温睿临在《南疆逸史》李清传中评论道:"时庙堂无报仇讨贼之志,但修文法,饰太平.而清于其间亦请追谥开国名臣及武、熹两朝忠谏诸臣,加成祖朝奸谀大臣胡广、陈瑛等恶谥;又请追封冯胜、傅友德为王,赐之谥,皆得议行.然人讥其所言非急务也."早在甲申五月下旬御史郭维经就上言:"圣明御极将两旬矣,一切雪耻除凶、收拾人心之事,丝毫未见实着.且伪官纵横于凤、泗,悍卒抢掠于瓜、仪,焚杀劫掠之惨,渐过江南;丰镐一片地,不知将来成何光景.而庙廊之上,不闻动色相戒,惟以漫不切要之务,盈庭而议,以致乘便门而为钻窥之隙穴,斗疾足而作富贵之阶梯.举朝人心,如狂如醉."①同年七月兵科给事中陈子龙也上言道:"自入国门将再旬矣,惟遣此使得一聆天语,不识密勿之臣英谋宏议日进几何?但见官署寂寥,人情泄沓,交鞍击毂,宛然泰阶之风;好爵高班,无异升平之日.从无有叹神州之陆沉,念中原之榛莽者,岂金陵佳丽之区,六朝风流之地,可供清谈坐啸耶?清歌漏舟之中,痛饮焚屋之下.臣诚不知所终矣."②弘光朝廷的苟且偷安达到了丧心病狂的程度,一旦清兵南下立刻土崩瓦解,就是毫不奇怪的事了.
②《圣安本纪》卷四.
①武英殿大学士王铎"谨揭为选择淑女速当严禁,不可太滥事",见《拟山园选集》卷十二,揭一.
②陈子龙《兵垣奏议》《论选官人疏》.
③《祁忠敏公日记》《乙酉日历》.
④谈迁《枣林杂俎》仁集《从龙内臣》、《女伎》二条.
①王应奎《柳南续笔》卷一.
②抱阳生《甲申朝事小纪》卷八《弘光失德》条.
③张履祥《杨园先生全集》卷三十四《见闻录四》.《甲申朝事小纪》云,弘光于内庭悬一对联云:"万事不如杯在手,百年几见月当头.""傍注东阁大学士王铎奉敕书".
④王铎《为用刑当慎、饮酒当节,圣心最宜敬谨事疏》,见《拟山园选集》卷十二.
①《鹿樵纪闻》卷上.夏完淳《续幸存录·南都杂志》作:"都督多如狗,职方满街走.相公止爱钱,皇帝但吃酒."
②姚廷遴《历年纪》,见《清代日记汇抄》,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4月排印本,第五十二页.
③应廷吉《青遴屑》卷上.
④辛升《寒香馆遗稿》卷三.
⑤李清《南渡录》卷三.
①余煌《余忠节公遗文》《与祁世培书》,见《越中文献辑成书》.
②乾隆十八年《郾城县志》卷十五,人物,《李发愚传》.
①李清《南渡录》卷一.
②陈子龙《兵垣奏议》《恢复有机疏》.按,疏尾有崇祯十七年七月二十日奉旨,可知上疏在这以前;谈迁《国榷》卷一百二载于八月十八日,误.
第六节清廷对大顺和南明用兵策略的变化
顺治元年十月,清军不仅占领了畿辅地区,还接管了山东.十月初三日,叶臣等部清军攻克山西省会太原,大顺军守将陈永福突围逃走①,山西大部分地区归附了清廷.当时,河南省的局势相当混乱,大顺军已撤到豫西,其他地区大抵处于军阀(如驻睢州总兵许定国)、土匪(如李际遇、刘洪起、李好)的控制之下;弘光朝廷虽然任命了总督、巡抚、巡按,但只是虚有其名,根本行使不了管辖权.
由于弘光朝廷的一味退缩,惟恐出兵山东、河南将影响北使议和,清廷乘机站稳了脚根.十月间,多尔衮决策分兵两路征服全国.具体部署是:一路由英亲王阿济格、平西王吴三桂、智顺王尚可喜等统兵取道山西北部和内蒙古进攻陕北,得手后向南推进,摧毁以西安为中心的大顺政权;另一路由豫亲王多铎、恭顺王孔有德、怀顺王耿仲明等率领南下,消灭弘光朝廷.十月二十四日,清廷檄谕河南、南京、浙江、江西、湖广等处文武官员军民人等曰:"尔南方诸臣当明国崇祯皇帝遭流贼之难,陵阙焚毁,国破家亡,不遣一兵,不发一矢,如鼠藏穴,其罪一.及我兵进剿,流贼西奔,尔南方尚未知京师确信,又无遗诏,擅立福王,其罪二.流贼为尔大仇,不思征讨,而诸将各自拥众,扰害良民,自生反侧,以启兵端,其罪三.惟此三罪,天下所共愤,王法所不赦.用是恭承天命,爱整六师,问罪征讨.……若福王悔悟前非,自投军前,当释其前罪,与明国诸王一体优待……."②显然,这道檄文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词,它完全否定了弘光朝廷的合法地位,明确宣布要对南明动武.
鉴于当时弘光朝廷的腐败和内部纷争,确实很难指望它组织有效的防御.然而,就多尔衮的战略部署而言,却是完全错误的.因为清廷除了留下少数兵马驻防京师及其附近地区外,主要的兵力同时投向西面、南面两个方向,两路大军势必越走越远,呼应不灵.阿济格西征时已经把宣府、大同两镇降兵尽调随征,"搜括无遗",总兵力也只达到八万人.①而大顺军在山海关战役中是在同吴三桂部激战了两天之后才被清军主力击败的,兵力收缩到陕西一带迎战阿济格一路兵马,胜负还是个未知数.迹象表明,当时李自成已经得到了清军将进犯陕北的情报,在陕北地区镇守延安的有大顺政权所封毫侯李过(改名李锦),镇守榆林的是高一功,他们都是李自成的亲信,兵力相当可观.李自成计划在陕北打一个大胜仗,狠煞清军威风.因此,亲自率领大批精兵猛将由西安源源北上.《洛川县志》记载:"自成遣其部伪侯刘、贺、辜、高等来援.已而,自成亲至,率伪汝侯刘宗敏踞洛浃旬."②《白水县志》也记载:"清顺治元年冬十二月,贼闯自同州逾白(水),北趋延安逆战.未几,复自延安逾白(水)趋同(州)."③这两条材料证明,在甲申之冬,李自成统领西安地区的大顺军主力取道同州(今陕西大荔县)、白水,一直进到洛川,离延安已经不远了.如果清方战略计划没有发生变化,那么,李自成、刘宗敏指挥大顺军主力和李过、高一功部陕北驻军同阿济格部清军决战,胜负尚在未定之天.阿济格部一旦战败,大顺军势必乘胜追击,华北局势就将改观.
然而,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清廷改变了多铎部的进军方向,原因是驻守山西平阳(今临汾)和河南西部的大顺军向河南怀庆地区发动了反攻,并且取得了胜利.大顺军的怀庆战役是在清廷命将出师以前部署的.十月初四日,山西垣曲大顺军马、步二万余人已经向东推进;同日在河南兰阳(今兰考县)又出现一支大顺军队伍带有"许多旗帜、马匹欲渡未渡",有渡河进攻铜瓦厢(由于黄河改道,现铜瓦厢在黄河南岸东面)的迹象.十月初六日,清河南巡抚罗绣锦向朝廷发出了紧急求派援兵的奏疏,其中说:"该臣看得西贼盘踞垣曲,渐至济源、狐岭,各路分贼狡诈多端.怀属地方正冲两路,而潞安(今山西长治市)一股直抵彰属(指彰德府,府治在今河南安阳市),均可虑也.臣已分调守卫(指卫辉府,府治在今河南汲县)之卒以接应,又报南岸贼兵沿河窥渡.伏乞敕部将臣前请大兵速催马兵兼程前来协力扫荡,而战守俱有赖矣."①同月十五日罗绣锦又向清廷发出"为紧急塘报事"启本,说:"马贼一万有余,步贼二万有余,后未到者还有五六万,要克取怀(庆)、卫(辉)等府,见今离怀三十里外扎营.……贼之狡谋,其意不止在怀属,而意欲占据河口.况大河以南,尚有贼氛,万一通联,势所难图.……伏乞亟敕兵部,速催大兵星夜兼程前来,以济救援."①
怀庆战役从十月十二日开始,大顺军连续攻克济源、孟县,清怀庆总兵金玉和领兵出战,在柏香镇几乎全军覆没,金玉和与副将常鼎、参将陈国才等均被击毙②.大顺军乘胜进攻怀庆府治沁阳县,清卫辉总兵祖可法连夜带领军队进入沁阳固守待援.消息传到北京,多尔衮大为震惊.他认识到如果让多铎按原定计划统军下江南,畿辅、山西、河南的防守兵力严重不足,后果不堪设想.因此,他立即下令多铎改变进军方向,由南下转为西进,先解沁阳之围,然后进攻潼关,打开入陕门户,同阿济格部清军南北合击大顺军.上引《洛川县志》记载李自成、刘宗敏统领大军北上,走到洛川时忽然停留了整整十天,惟一可以解释的原因就是已经得到多铎部清军向潼关推进的消息.在北面和东面都出现强敌压境的情况下,大顺军领导集团立刻陷于左右为难的被动地位.李自成只好顿兵不进,等待进一步的消息,何方吃紧即率主力驰向何方.这说明,大顺军发动的怀庆战役虽然取得了局部的胜利,却改变了整个战略态势,把两路清军主力都吸引到自己方面来了.
多铎部清军暂缓南下,使南京的弘光朝廷得以继续苟延残喘,其统治集团的决策人物如朱由崧、马士英、史可法之流的目光短浅,侥幸图存和敌视人民则暴露得淋漓尽致.在阿济格、多铎两大主力全部投向陕西战场同大顺政权一决雌雄的时候,清廷在畿辅、山东、豫东部署的兵力相当有限,只留下肃亲王豪格带领为数不多的军队扼守黄河.甲申、乙酉(1644—1645)之交,多铎部同大顺军展开潼关战役时,南明河南总兵许定国驻守于睢州,私下派人同清方接洽投降事宜,豪格回信让他把儿子送来充当人质,而对于许定国要求派清军过河接应则以"未奉旨意"加以拒绝.这不仅证明豪格所部清军数量不多,而且说明清廷实权人物多尔衮也深知自己在整个华北地区兵力单薄,不敢轻举妄动,以免同南明军队发生正面冲突.弘光朝廷任命的山东总督王永吉派人侦得"建州精骑尽往征闯,北直、山东一带皆单虚",向朝廷建议:
臣近闻西安已破,流贼败走汉中,不胜踊跃,继又不胜忧疑也.虏乘虚击贼,所向披靡,其气必骄.向屡入内地未逢敌手,今见国家新创,半年以来未能出门一步,其心必懈.骄与懈皆犯兵家之忌.若简骁劲马步一枝,直走开、归,进窥曹、单,防其抄袭淮阳,为正兵;以骁劲马步二枝,疾趋沂、济,为奇兵,电击星驰,计日而可复二城.若二城既复,衮、济、临、德遂成破竹.军声一振,青、齐豪杰响应,土兵民马、铳炮军资,远近辐辏,联络犄角,攻其无备,必建奇功.盖当此内外凋敝时,须破釜沉舟决一死斗.倘欲动出万全必胜之策,实无此策.臣不胜踊跃者此也.若谓长河、长江,未必直称天堑;一番挑激,彼必速来,殊不知奴虏虎视中原,意欲并吞天下.特与逆贼相持,不暇倾巢压境耳.今西安破陷已真,虏既入陕,寇复入川,宣、云、秦、晋、东豫、荆、襄,胡马进退自由,前无所牵,后无所掣,全副精神总在江南,纵不挑而激之,能保其不投鞭而问渡哉!臣不胜忧疑者此也.……昔齐人有乘势待时之说,今有势可乘,无时可待,过此以往,事变愈多,日益忙乱矣.①
江西总督袁继咸也上疏说:"闯为虏败,虽可喜,实可惧.虏未及谋我者闯在耳.闯灭,非江南谁事?"②王永吉、袁继咸的奏疏都是在清军击败大顺军、占领西安以后,主张趁清军主力仍在陕西的时机派军北上.就战略而言已经迟了一步,但毕竟提出了积极防清是当务之急.可是,大学士马士英、史可法惟恐出兵黄河流域收取山东等地,将触怒清廷,引火烧身.阶级的偏见、生活上的苟且偷安使他们利令智昏,幸灾乐祸地按兵不动,让清廷得以集中兵力打败大顺军,控制区扩大到整个北方.事实证明,史可法、马士英都是政治庸人,他们的政治眼光远在王永吉、袁继咸之下.我们有理由相信,多尔衮等清廷决策人敢于在几个月时间里把几乎全部主力投入西北一隅,正是依据各方情报,估计到弘光朝廷不会有什么动作.东线无战事,给满洲贵族提供了利用汉族内部纷争各个击破的大好机会.弘光朝廷愚不可及地推行消极避战的"借虏平寇"政策,直接导致了自身的覆亡.
①康熙二十一年《阳曲县志》卷十三《丛纪》.有的史著误记陈永福在为大顺政权守太原时阵亡,但清方奏报及地方志中都记载城破时陈永福逃走.《清初内国史院满文档案译编》中册,第六十九页记,顺治二年六月太原府推官报告,"流贼陈总兵官被败遁走时",太原府附郭阳曲县令曾乘乱窃取大批银、米.
②《清世祖实录》卷十.
①顺治元年十二月十三日清宣大总督吴孳昌启本,原件藏第一档案馆.
②康熙六年《洛川县志》卷上五之赋《杂志》附.按,文中"伪侯刘"当指磁侯刘芳亮,贺、辜、高等难以确定为何人.
③顺治四年《白水县志》卷上,《扼要》.
①《钦差巡抚河南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河南都察院有副都御史罗绣锦谨启为塘报紧急贼情急请大兵事》启本原件.
①《清代农民战争史资料选编》第一册(上),第二十四页.
②顺治二年闰六月二十五日兵部侍郎朱马喇等"为遵旨查明死事官兵事"题本,见《顺治录疏》.参见《清世祖实录》卷十七.
①李清《南渡录》卷四.尽管王永吉后来投降了清朝,他在任职弘光朝廷时的建议还是颇有见地的.
②李清《甲申日记》丝集.
第四章大顺政权的覆亡
第一节潼关战役和多铎部清军占领西安
清朝豫亲王多铎、智顺王孔有德、怀顺王耿仲明统领的军队在怀庆地区击败当地大顺军后,于孟津县渡过黄河,十二月十五日进至陕州(今河南省陕县).大顺军张有曾部驻于灵宝县城外,因兵力有限,被清军击败.多铎部在二十二日推进到距离潼关二十里的地方立营.李自成得到这个准确情报,知道驻防潼关的巫山伯马世耀部下只有七千余兵马,难以抵御多铎统率的大批清军.①一旦潼关失守,西安在所难保,因此他亲自同刘宗敏、刘芳亮等大将带领原拟赴陕北的大顺军主力赶往潼关.
清廷对夺取潼关的战略意义高度重视,作了充分的准备.十二月内增派固山额真阿山、马喇希等统兵经山西蒲州渡河协征①,并且急调红衣大炮供攻关之用.十二月二十九日,潼关战役开始.大顺军主将刘宗敏先战,失利.次年(顺治二年,1645)正月初四日,刘芳亮领兵出战,又被清军击败;李自成亲自率领马、步兵迎战,多铎命令八旗兵全力反击,大顺军再次失利,步兵损失很多.初五、初六两天,大顺军连续利用夜间袭击清军营垒,都没有取得效果.初九日,清方红衣炮军到达;十一日,清军进逼潼关口.大顺军"凿重壕,立坚壁"加强防守.清军先用红衣大炮轰击,随即大举进攻.在不利的情况下,大顺军仍然顽强拼搏,力图扭转战局,先派骑兵反击,又调遣部分兵马迂回到清军阵后突击,都被清军击败.②
正在这个关键时刻,清英亲王阿济格部大批军队已经进入陕北,尽管李过、高一功在延安、榆林英勇抗战,阿济格为了夺取西安,只留下大同总兵姜瓖率领一批明朝降将继续攻城,牵制陕北大顺军,自己却统领大军南下,向西安推进.李自成深知原驻西安主力已经调到潼关,如果继续在潼关同多铎部硬拼,西安必将被阿济格部攻占,大顺政权的文武官员、将士家属以及重要物资都很难保住.在两路清朝大军的合击下,李自成被迫决定主动放弃陕西,另寻出路.十一日潼关战役明显不利,他同刘宗敏、刘芳亮等率领来援主力奔回西安,十三日到达,当天就带领兵马、部分文职官员、家属和财物由西安经蓝田、商洛向河南撤退.十二日,留守潼关的巫山伯马世耀向清军伪降,潼关失守.这天晚上,马世耀派人秘密送信给李自成,请他回师潼关,自己从中响应,内外夹击,击破多铎部清军.不料密使被清军截获,第二天,多铎以打猎为名,在潼关西南十里的金盆口设下埋伏,然后谎称举行宴会,把马世耀部下的马匹器械全部解除,一声号令,埋伏的清军突然冲出,把马世耀和他部下七千余名大顺军将士全部屠杀.①
潼关战役持续了十三天,这是决定大顺政权能不能保住西北地区的关键一战.大顺军失败了,正月十八日多铎部占领西安.不久,阿济格部也到达西安.清摄政王多尔衮命多铎部按原定计划往攻南京,阿济格部负责追剿大顺军.
关于大顺军放弃陕西及其他西北地区进行战略转移的问题,需要澄清史籍中常见的一种错误.许多著作都以为李自成放弃西安,经商洛进入河南、湖北的时候,是带领了陕西和西北各地的大顺军一道转移的.实际上,李自成带领的只是原驻西安一带的大顺军主力,随行的有汝侯刘宗敏、泽侯田见秀、磁侯刘芳亮、绵侯袁宗第、义侯张鼐等大将,大顺政权的高级文官丞相(大顺的正式官衔是左平章国事)牛金星、军师宋献策等人,还有包括皇后高氏在内的眷属,兵员约为十三万.由于多铎、阿济格两路重兵迫近西安,李自成不可能等待驻防陕北和其他西北地区的大顺军汇合后才作战略转移.这以后的一段时间里,大顺军由于南撤的路线不同,形成了东、西两大集团.东路即上述李自成亲自率领的主力,由陕西商洛经河南到达湖北襄阳,会合驻守当地的白旺部继续东下武昌等地的大顺军;西路是原防守陕北的李过、高一功部在清军占领西安以后无法直接南撤,而向西转移会合其他驻守西北的大顺军取道陕西汉中南入四川,然后顺江到达湖北荆州地区.下面就大顺军两路撤退的经过分别予以叙述.
多铎部清军占领潼关以后,休兵二日,正月十六日由潼关进发,十八日占领西安,曾派护军统领阿尔津等领兵追击大顺军,由于李自成在五天前即已率军经蓝田、商洛向河南撤退,阿尔津无功而返.①1645年(顺治二年,弘光元年)二月,多铎和阿济格均驻于西安._0142_1②这月初八日,多尔衮分别向多铎和阿济格发出命令:
谕定国大将军和硕豫亲王多铎曰:闻尔等破流贼于潼关,遂得西安,不胜嘉悦.初曾密谕尔等往取南京,今既攻破流寇,大业已成,可将彼处事宜交与靖远大将军和硕英亲王等.尔等相机即遵前命趋往南京.大丈夫为国建功正在此时,汝其勉之.其随英亲王、豫亲王之汉军自固山额真、梅勒章京以下兵丁、绵甲、红衣炮均分为二,著英亲王、豫亲王各行督领.若相去已远,可仍如旧.至于英亲王等奉命征讨乃为己事越境至土默特、鄂尔多斯地方,枉道索取驼马,复转入边,以致逗遛,其罪非小,特谕汝等知之.现今流寇余氛,责令英亲王等追剿.
谕靖远大将军和硕英亲王阿济格曰:尔等自京起行在先,定国大将军和硕豫亲王等起行在后.今豫亲王等已至潼关,攻破流寇,克取西安,尔等之兵未知尚在何处.此皆由尔等枉道越境,过土默特、鄂尔多斯地方妄行需索,转而入边,以致逗遛故也.今已命豫亲王恪遵前旨,往定南京.尔等可仍遵前旨,将流寇余孽务期剿除,以赎从前逗遛之咎.勿以流寇已遁,西安既平,不行殄灭,遽尔班师.其随英亲王、豫亲王之汉军,自固山额真、梅勒章京以下兵丁、绵甲、红衣炮均分为二,著英亲王、豫亲王各行督领.若相去已远,可仍如旧.①
二月十四日,多铎在西安休整兵马近一个月,即率军出关,招降了驻守河南府(即现在的洛阳)的大顺军平南伯刘忠,三月初五日取道归德向南推进,致力于摧毁弘光政权.②
①潼关战役在《清世祖实录》和《潼关志》中有相当准确的记载.吴伟业《绥寇纪略》卷九《通城击》中依据不可靠的传闻写道:"(乙酉)二月,本朝大兵至潼关,攻之,伪巫山伯马世耀以六十万众大败,潼关破,世耀死."钦定《明史》的作者竟然连本朝实录和档案也未能寓目,在卷三百九《李自成传》中采用吴氏旧文云:"顺治二年二月,我兵攻潼关,伪伯马世耀以六十万众迎战,败死,潼关破.……"战役时间和情节全部错误.由此可见,《明史》在清代推为信史,实则谬误甚多.
①《清世祖实录》卷十二.
②《清世祖实录》卷十四.
①康熙二十四年《潼关志》卷下《兵略第八》.《清世祖实录》卷十四记:"守潼关伪吴山伯马世尧率所部七千余众迎降,计获马千余匹,辎重甲仗无算.十三日大军入潼关,察获马世尧遣往自成处奸细,遂擒斩世尧."按,吴山伯马世尧当即巫山伯马世耀之讹.
①《清世祖实录》卷十四.
②《平南王元功垂范》卷上.
①《清世祖实录》卷十四.
②《清世祖实录》卷十五.
第二节陕北战役和大顺军放弃西北
当李自成亲自率领驻守西安地区的大顺军主力移往潼关与多铎部清军决战时,清阿济格统领的军队也已经进入陕北.其部下有固山额真谭泰等满军,平西王吴三桂、智顺王尚可喜以及从宣府、大同、山西抽调的汉族降附军,兵力相当雄厚.大顺军方面的部署是毫侯李过(改名李锦)守延安,高一功守榆林.阿济格军入边墙后,命姜瓖统领明朝投降兵将围攻榆林,自己带领满、汉主力经米脂攻延安.李过部为保卫延安同清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双方曾七次交锋,其中大顺军两次乘夜间出城反击,都因兵力不够未能奏效.①据尚可喜的叙述:"贼李锦据延安与肤施县城相犄角,王分兵围之二十余日,未下.王敕诸将佯攻肤施,而阴勒精兵薄延安城,猝用大炮击之,贼不支,遂宵遁.王与固山(指谭泰)分追,馘斩甚众,卤获其甲马器械不可胜计.""冬十二月,克延安."②延安失守后,李过部向西转移;阿济格即率清军主力南下西安.榆林战役的经过据清方将领报告:"惟榆林守将高一功乃闯贼旧党,坚拒相抗.英王因西安事大,统兵南征.所遗各镇官兵攻围榆林,恐兵马众多,无人总统,看得大同镇臣姜瓖威望素著,于十二月三十日委以总督重权统摄诸军,职(清委榆林总兵王大业自称)同宁武总兵高勋、宣府领兵副将今加总兵职衔康镇邦俱听指挥,料区区一城自难久守,可计日而下也."③又唐通报告:"本年正月初五月,臣自绥德赴双山与贼写战书一纸,将一切利害与贼高一功说明,要战即约定日期即来交战,如不战领兵困城.正月十二日差炭窑上百姓投书;十四日未时贼走,榆林有存仓米八百石、豆八十石,民间精壮百姓抢去;止有老弱千余."同日夜间,唐通与阿济格委任的榆林巡抚赵兆麟(原为大顺政权官员)、姜瓖等派遣的"拨儿马"二百名进入榆林;十六日姜瓖、康镇邦、王大业也进驻榆林.①这说明高一功据守榆林半月之后,主动放弃该地,实力没有多大损失.②《怀远县志》记载,1645年正月中旬,"高一功拒战于常乐,败奔响水,十六日清兵入城(指怀远县城)安抚.姜瓖追至波罗,又大破之,高贼遁去"③.
李过、高一功率部撤离陕北,是在李自成放弃西安以后,从延安到西安之间有阿济格、多铎两路清军主力,已经不可能按李自成南撤路线行进,因此,他们采取向西转移,先到宁夏的惠安堡④,然后会合了镇守西北甘肃、青海(当时为西宁卫)等地的大顺军党守素、蔺养成、贺兰等部一道向南撤退.至于其他一些奉大顺政权的命令驻于西北地区的原明朝归附将领如马科、左瓖、牛成虎等都先后在清朝招诱下拜表投降.李过、高一功等大顺军旧部为了同李自成统率的主力会师,采取的路线是由陕西汉中入蜀,顺长江东下湖北.不料,镇守汉中地区的大顺军旧部贺珍、罗岱、党孟安、郭登先四将却已变节降清①,公然动武阻击李过、高一功等部大顺军过境.经过一翻激烈的战斗,李过、高一功等部终于冲破了贺珍等的防区②,由汉中南下四川太平、东乡、达州、夔州等处,然后顺江东下,在1645年夏抵达今湖北省荆州地区③.这就是大顺军放弃西北向南撤退的西路军.许多史籍弄不清楚大顺军从西北撤退时是分东、西二路的,撤退的兵员、领导人、时间和路线都不相同,往往混为一谈,把李过、高一功也说成随李自成一道东下,这是违反历史事实的.实际情况是,从清军进攻陕西开始,李自成同李过、高一功等就再也没有见过面.从后来的情况看,李自成、刘宗敏统率的大顺军主力(即东路军)遭到阿济格部穷追猛打,领袖人物牺牲,实力损失很大,部下余众各奔前程,有的降清(如王体忠等),有的依附南明何腾蛟(如郝摇旗),有的孤军作战(如刘体纯),有的转入李过、高一功部下;而李过、高一功领导的经四川入湖广的部队却成了后期大顺军联明抗清的主力.
①《清初内国史院满文档案译编》中册,第二七二页.
②《平南王元功垂范》卷上.
③顺治二年正月十三日榆林总兵王大业揭帖,见《明清史料》丙编,第五本,第四六九页.
①顺治二年五月初八日定西侯镇守保德州总兵唐通启本,见《明清史料》丙编,第五本,第四七九页.
②康熙十二年《延绥镇志》卷五之二《纪事志》;康熙十九年《延安府志》卷九《纪事》都记载:"二年正月十五日,我大清兵至榆林.伪权将军高一功、伪节度使周士奇遁走."
③道光二十二年《怀远县志》卷四下《纪事》.按,怀远即现在的陕西横山县.
④顺治二年五月二十二日陕西总督孟乔芳"为遵旨传谕事副奏",见《明清档案》第二册,A2—203号,原文云:"又据康元勋供称,高一功从榆林反至宁夏地方,攻陷惠安堡,杀死通判一员."惠安堡地名今仍旧,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
①顺治二年五月二十二日陕西总督孟乔芳"为分拨降兵伏祈圣鉴事副奏",见《明清档案》第二册,A2—201号.
②顺治二年三月二十五日陕西总督孟乔芳启本中说:"汉中府流贼总兵贺珍、党孟安、罗岱、郭登先等四员已经投表归顺矣."下文说"贺珍等杀死李锦"当系传言讹误,见《清代农民战争史资料选编》第一册(上),第三十三页.顺治二年十一月二十八日贺珍揭帖中说:"李道余孽伪侯伯李锦、高一功、李友、田虎等数营之众,蹂躏地方,职复驱剿逃溃."见同书第四十七页.李过、高一功等在汉中突破贺珍等堵击的时日未见记载,从孟乔芳启本中可以肯定在顺治二年(1645)三月二十五日以前.
③顾山贞《客滇述》记,顺治二年"四月,李自成部将一只虎(李过绰号一只虎)陷太平、达州、夔州、新宁等处,寻遁入湖广".
第三节李自成的牺牲和大顺政权的失败
1645年正月十三日,李自成率领西安地区的大顺军主力经陕西蓝田、商洛撤入河南.由于撤退时携带家属和辎重,行军速度相当缓慢.《商州志》记:"次年乙酉即顺治二年也,潼关之战,自成不支,率众东窜.遂尽由商,自正月十五日行至月终."①河南《内乡县志》载:"国朝顺治二年春,英王统兵追逆闯入潼关.逆闯败奔内乡县,正月二十九日歇马,三月十八日始拔营去."②《邓州志》记:"顺治二年春二月,李自成屠邓州.清兵入潼关,自成败奔邓州,弥漫千里,老弱尽杀之,壮者驱而南下,留精兵三千平城、塞井灶.自武关至襄、汉间,千里无烟."③从这些记载中可以看出,1645年正月下旬到三月中旬,李自成亲自统率的大顺军集中在河南省西南部地区.
清英亲王阿济格原奉命西征大顺政权,由于他迂道至蒙古鄂尔多斯部落索取马匹,耽误了时间④,被豫亲王多铎部夺得了攻取潼关、占领西安的头功,因而受到清廷的训斥,责成他"将流寇余孽务期剿除,以赎从前逗遛之咎"①.阿济格不敢怠慢,把料理西北事务交给陕西总督孟乔芳,随即统兵猛追李自成部大顺军.据阿济格报告,这年三月到四月,他带领的满汉军队先后在河南邓州、湖北承天(今湖北省钟祥)、德安(今安陆)、武昌、富池口(湖北省阳新县境)、桑家口、江西九江等七地,接战八次,大顺军都被击败.②这里所说的八次战役,并不都是双方主力交战,却反映了从西安撤退的大顺军行军路线和清阿济格军的追击情况.③
大约在三月下旬,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军主力到达湖北襄阳一带.当时,他麾下的士卒有从西安、河南带来的十三万,又把原先部署在襄阳、承天、德安、荆州四府的兵员七万调集随营,合计二十万众,"声言欲取南京,水陆并进"④.由白旺统率的这支驻屯襄阳、荆州一带的重兵是李自成在崇祯十六年(1643)带领主力北上歼灭孙传庭部秦军时留下守卫"襄京"的一支精锐部队,目的是扼制明左良玉军趁虚尾追.李自成决策把襄、荆四府驻防主力调集跟随主力东下,是因为想抢在清军之前夺取以南京为中心的江南地区,需要这支比较完整的生力军.但是,这次集中兵力是失策的.因为:一、自古以来夺取或保卫江南必据守襄、荆;二、大顺军放弃黄河流域以后,惟一的后方基地只剩下襄阳、荆州、承天、德安四府,这一地区一旦放弃就变成无后方作战.镇守大将白旺曾经提出过异议,以为这一地区经过一年多的经营,已经比较巩固,驻防军也不弱,应当固守.但是,李自成没有采纳他的意见.所以当阿济格部清军尾追而来时,大顺军后方空虚,缺乏兵力阻滞清军前进.白旺部主力随李自成东下后,襄阳等四府轻易地被清军占领.如《襄阳府志》记载:"清顺治二年三月,英王帅师至襄,伪将伪官倾城去",阿济格委任降清的明朝郧阳抚治徐起元移镇襄阳.①德安府志记载:"白旺夜遁,……伪掌旅诸逆遍搜遗民掳下江南.国朝兵至,……委伪官陈吾鼎(大顺政权德安府同知)为巡道,胡鈊(大顺政权安陆县令)为知府,从难民请也."②留守荆州重镇的大顺军裨将郑四维面对强敌不敢抵抗,竟然把大顺政权荆州防御使孟长庚杀害,向清方投降.③这样,尽管李自成的主观意图是夺取江南为基业,实际结果却是他从崇祯十五年(1642)冬开始建立的各级地方政权全部瓦解,大顺军又回到了原先流动作战的状态.
当李自成统率大顺军由襄阳、承天向汉川、沔阳推进时,南明镇守武昌的宁南侯左良玉连章告急.明江西总督袁继咸以为大顺军可能沿长江北岸向南京进发,带了一支军队赶往湖北蕲春,同左良玉部相呼应.大顺军却从沔阳州的沙湖一带渡过长江,在荆河口击败左良玉部将马进忠、王允成部,一时"武、岳大震"①.左良玉不敢迎战,在三月二十三日借口接到崇祯帝"太子"密谕,扯起"清君侧"的旗帜全军乘船东下,放火焚毁武昌.李自成带领大顺军进驻劫后烬余的武昌后不久,阿济格部清军就追踪而至,"围武昌城数匝"②.刘宗敏、田见秀领兵五千出战,被清军击败.李自成决定放弃武昌继续东下.③这时,大顺军的处境已经相当艰难,既无地方提供后勤供应,又要保护着随军家属,十万以上的大军随地筹粮,势必出现组织混乱,指挥不灵.南明的江西总督袁继咸在三月下旬向弘光朝廷报告:"闯贼下走蕲、黄,上犯荆、岳"④,似乎并没有一个明确的作战方向.四月,清军追到阳新富池口,趁大顺军不备冲入营垒,李自成军又一次失利.四月下旬,在距江西九江四十里处被清军攻入老营,大顺军久历战阵、位居文官武将之首的汝侯刘宗敏被俘,军师宋献策、自成的两位叔父赵侯和襄南侯以及大批随军将领的家属也被清军俘获.刘宗敏和自成的两位叔父当时就被杀害,宋献策却凭借他取得李自成信任的一套江湖占卜骗术投靠满洲贵族.①在这前后,丞相牛金星认为大势已去,同儿子牛佺(大顺政权襄阳府尹)私自脱离大顺军,向清方投降.牛佺被委任为清朝黄州知府,后来升任湖广粮储道;牛金星因为在大顺政权中地位极高,在明朝官绅中名声又极坏,清廷不便安排其职务,老死于牛佺官署中.②
李自成统率的大顺军在连续遭到清军重创后,实力损失很大,士气低落,为东下南京而准备的几万条船只也被清军缴获,兼之多铎部清军已从河南归德(今商丘)、安徽泗州直趋南京,原先的战略意图已经无法实现.他不得不改变进军方向,准备穿过江西西北部转入湖南.五月初,李自成行至湖北通山县境九宫山下,突然遭到当地地主武装的袭击.当时跟随在他身边的只有义子张鼐和二十余名士卒,当地团练不知道这就是名震遐迩的大顺军,更不知道大顺皇帝就在这二十余人之中,就一拥而上.混战当中,李自成和随从侍卫被击杀,张鼐和一名姓刘的伴当逃出,向后续部队报告了这一恶耗.③大顺军将士闻讯,悲怒交集,立即对当地团练予以报复性打击.康熙四年《通山县志》记载,"顺治二年五月初四,闯贼数万入县,毁戮四境,人民如鸟兽散,死于锋镝者数千,蹂躏三月无宁宇"①.
李自成的牺牲于通山纯属偶然.在通常情况下,全军统帅在行军时往往处于队伍的适中位置,李自成当时手下的军队还有几万人,屡败之后进入通山县境,在这偏僻山区为了决定大军的行进方向,亲自带领少数卫士去察看地形道路,也在情理当中.以程九伯为头子的九宫山区团练武装是在对大顺军主力入境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才敢于动武.但是,李自成带少数随从前行观察,必定距离大军不远;自成牺牲后大顺军扫荡九宫山区应当是同一天的事,所以李自成牺牲的日期可以推断为康熙《通山县志》记载大顺军入境的顺治二年(1645)五月初四日.李自成遇难后,他率领的这支大顺军还有数万之众,其中包括自成的妻子皇后高氏、大将中封侯爵的就有田见秀、刘芳亮、袁宗第、张鼐等,他们为了替领袖复仇,把九宫山区的乡团杀得(又鸟)飞狗走,要说他们会无情无义地丢下自成(大顺皇帝)的遗体,任其暴尸荒野,很难令人置信.联系到后来大顺军余部联明抗清后仍然称李自成为先帝,高氏为太后,备受敬仰;而清方和南明隆武政权都未能找到李自成的"首级"献功,①惟一的解释是李自成的遗体由随行的大顺军秘密安葬,其地点很可能就在九宫山区.由于大顺军当时已经失去了自己的管辖区,正值天气炎热,不可能一直抬着大顺皇帝的遗体流动作战,又不可能为李自成修建公开的陵墓,以免为尾追而来的清军所发掘.据康熙《宁州志》(宁州即今修水县)记载,大顺军占领该地在五月十三日①,考虑到通山县与宁州接境,大顺军之所以在五月初四日后过了差不多十天才进入宁州,原因就是在此期间需要料理李自成的安葬等善后事宜.
李自成的牺牲标志着大顺政权的最终覆灭,大顺军余部从此在联明抗清斗争中揭开了新的篇章.
①康熙四年《续修商志》卷九.
②康熙三十二年《内乡县志》卷十,兵事.
③顺治十六年《邓州志》卷二,郡乱.按,武关在陕西商南县西.
④《清初内国史院满文档案译编》中册,第一四五页记顺治二年八月二十八日议阿济格罪,其中一条为"未曾奉旨,途径鄂尔多斯、土默特地方,各收一千匹贡马."
①《清世祖实录》卷十四.
②《清世祖实录》卷十八.
③张玉书《纪灭闯献二贼事》叙述邓州之役的情况是:"时贼自西安收败卒出蓝田,分道鼠窜,由西而南,豫楚之间所至皆贼,而独不得自成所在.会谍者言河南邓州贼兵甚众,噶布什贤、噶喇额真席忒库率兵薄其城.城溃,乃贼余党也.斩抗敌者数十人,余悉就抚."见《张文贞公集》卷七.参考顺治《邓州志》的记载,李自成所统主力在该州休整时间较长,三月十八日拔营去,阿济格军追至邓州肯定在这以后.
④《清世祖实录》卷十八.
①康熙十一年《襄阳府志》卷一《郡纪》.
②康熙五年《德安安陆郡县志》卷一《兵事》.
③康熙二十四年《荆州府志》卷四十.
①袁继咸《浔阳纪事》.
②张玉书《张文贞公集》卷七.
③《明史》卷三○九据吴伟业《绥寇纪咯》卷九的说法认为李自成在武昌停留了五十天,不确.南明湖广巡抚何腾蛟后来报告,"闯逆居鄂两日,……即拔营而上.然其意欲追臣盘踞湖南耳".
④同①.
①《清世祖实录》卷十八.按,大顺政权所封侯爵均为一字侯,"襄南侯"疑有误.谈迁在《北游录》《纪闻》下《宋献策》条记载他在顺治十年到北京后得知"满洲人重其术,隶旗下,出入骑从甚都".
②牛金星的末路参见耿兴宗《遵汝山房文稿》卷七《牛金星事略》;《明清史料》丙编,第七本,第六一八页;《清世祖实录》卷四十五.
③李自成殉难地点或归宿问题在学术界分歧颇大.一部分人主张李自成兵败后潜住于湖南石门县夹山寺为僧,即奉天玉和尚,至康熙十三年(1674)圆寂于该寺.但据清英亲王阿济格奏报(见《清世祖实录》卷十八),南明湖广总督何腾蛟《逆闯伏诛疏》(见《烈皇小识》卷八附),费密《荒书》,康熙初《通山县志》等原始文献,可以确定是牺牲在湖北通山县九宫山下.
①康熙四年《通山县志》卷八《灾异》.
①《清世祖实录》卷十八,顺治二年闰六月阿济格奏:"贼兵尽力穷窜入九公山,随于山中遍索自成不得,又四出搜缉.有降卒及被擒贼兵俱言自成窜走时携随身步卒仅二十人,为村民所困,不能脱,遂自缢死.因遣素识自成者往认其尸,尸朽莫辨,或存或亡,俟就彼再行察访."《烈皇小识》卷八附湖广等地总督何腾蛟隆武元年的奏疏中说:"天意亡闯,以二十八骑登九宫山,为窥伺计,不意伏兵四起,截杀于乱刃之下,相随伪参将张双喜系闯逆义男(按,张双喜即张鼐,自成收为养子,改名李双喜,西安建国大顺时封为义侯,何腾蛟称之为"伪参将"当是他劄授为参将,大顺军制中没有参将之职),仅得驰马先逸;而闯逆之刘伴当飞骑追呼曰:'李万岁爷被乡兵杀死下马,二十八骑无一存者.'一时贼党闻之,满营聚哭.及臣抚刘体仁(纯)、郝摇旗于湘阴,抚袁宗第、蔺养臣(成)于长沙,抚王进才、牛有勇于新墙,无不众口同辞.……张参将久住湘阴,郝摇旗现在臣标,时时道臣逆闯之死状.嗣后大行剿抚,道阻音绝,无复得其首级报验.……"阿济格、何腾蛟作为清方、南明的当事大员都是从归附的大顺军将士口中得知李自成死于九宫山乡兵之手的准确消息,双方都必然想尽办法取得李自成的"首级"向各自的朝廷献功.何腾蛟在奏疏中含糊其词地说"嗣后大行剿抚,道阻音绝,无复得其首级报验",实际上这一地区已落入清方之手,他无法派人前往查验.阿济格从清廷领受的任务是追剿"闯贼",李自成之死对他来说是头等大事,为确定这一重大"功绩",他曾派"素识自成"之人前往辨认.大顺军为报仇雪恨在九宫山区曾杀了不少人,阿济格的查验人员在众多的尸骸中并未能找到李自成的遗体,只好用"尸朽莫辨"一语掩盖他们的劳而无功.这正是本书作者推断李自成已由他的亲属和部众秘密安葬(并且会有相称的殉葬品)的主要依据.
①康熙十九年《宁州志》卷一《祥异》;卷五《列传·宦绩·万仁传》.
第五章弘光政权的瓦解
第一节南渡三案——大悲、伪太子、"童妃"
朱由崧既以亲藩得继大统,对于最具帝位继承人资格的崇祯三子自然惟恐其不死.早在甲申七月间就仅仅依据一个卑微小官(未到任之阳春县典史顾元龄)的传言宣布太子和定、永二王已经遇害.①弘光元年(1645)二月正式下诏"谥皇太子慈焕曰献愍,永王慈焕曰悼,定王慈灿曰哀"②,借以掩人耳目,杜绝民望.实际上,自从大顺军在山海关战败起,兵荒马乱,各方面的人士大抵都弄不清崇祯帝三个儿子的下落.尽管在1644年冬有"北太子"、"南太子"案,清初号称"朱三太子"的案件层见迭起,但惟一可以相信的是定王朱慈焕长期隐姓埋名,充当私塾教师为生,到康熙四十七年(1708)才在山东汶上县被清政府捕获,全家处斩①.
朱由崧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挫败了某些东林—复社人士拥立潞王朱常淓的计划.围绕帝位的勾心斗角,并没有就此平息.弘光立国一年之内,先后发生了"妖僧"大悲、伪太子、"童妃"三大案.这三个案件表面上是孤立的,互不相涉,却都贯串着对朱由崧继统不满的政治背景.
一、大悲案.1644年十二月,忽然有个和尚来到南京,自称是明朝亲王,从兵乱中逃出做了和尚.弘光帝派官员审讯他的来历,大悲起初信口开河说崇祯时封他为齐王,他没有接受,又改封吴王.声称"潞王恩施百姓,人人服之,该与他作正位".弘光君臣见他语无伦次,形迹可疑,严加刑讯,才弄清大悲是徽州人,在苏州为僧,确实是个骗子.经过九卿科道会审后,将大悲处斩.②
二、假太子案.1644年十二月,鸿胪寺少卿高梦箕的奴仆穆虎从北方南下,途中遇到一位少年,结伴而行.晚上就寝时发现少年内衣织有龙纹,惊问其身分,少年自称是皇太子.抵南京后,高梦箕难辨真假,急忙送往苏州、杭州一带隐蔽.可是,这少年经常招摇于众,露出贵倨的样子,引起人们的注意,背后窃窃私议.高梦箕不得已密奏朝廷,弘光帝派遣内官持御札宣召.元年(1645)三月初一日,这个少年从浙江金华到了南京,被交付锦衣卫冯可宗处看管.第二天,弘光帝面谕群臣道:"有一稚子言是先帝东宫,若是真先帝之子即朕之子,当抚养优恤,不令失所."①随令侯、伯、九卿、翰林、科、道等官同往审视.大学士王铎曾经担任东宫教官三年,自然熟悉太子的模样,一眼就看出是奸人假冒.他在奏疏中说:
臣一见即咤之曰:"此假人假事,犁丘之鬼也,太子岂其然乎?"臣同旧礼部尚书北京端敬殿中侍班三年,例当考满升荫,为妬者沮之.尚记先帝东宫大目方颡,高声宽颐,厚背首昂,行步庄,立度肃.今臣立于面前曰:"汝识我不?"应曰:"不也."曾谓三年侍班几之离者二尺有咫而不识臣为谁耶?臣已确知其伪矣.臣又问:"讲书在何殿?"曰:"文华."岂知其在端敬殿也.又问:"几上位置何物?"臣暗记其有讲读数目十个算子,乃竟懵懵罔知也.臣大怒,……即昌言告诸臣曰:"此人明明是假,此事确确可憾.……"大咤曰锦衣卫命左右即缚之.无几何,此子乃垂涕长跪以求,哀愍曰:"小人原是赝质,不过为人所玩弄,徒以此恐喝于诸侯耳.小人王其姓,之明其名,高阳人,父纯,母徐氏,有引小人者阴以诳诱焉."①
王铎会同群臣审视后的奏疏是相当可信的.我们不应忽视,弘光立国之时许多官员曾经在崇祯朝廷上任职,见过太子朱慈烺的并不止他一个.如曾经担任东宫讲官的刘正宗、李景廉"皆言太子眉长于目",他们看了伪太子之后都不认识②;弘光帝"又命旧东宫伴读太监丘执中往认.之明见执中,亦不识也.于是群疑稍解"③.时任协理詹事府事礼部尚书的黄道周记载:"王之明者,顽童,故驸马都尉王昺之侄孙,途穷附高鸿胪之仆穆虎者欲南趋苟活,而穆虎居为利,遂谓子舆复出也.廷诘之日,诸讲官侍从谂视无一似东朝者,之明亦茫然.而靖南疏至,辄持两端,讼言不可诛,诛之祸起."④从现存史料中可以看出当时在弘光朝廷上的官员都知道北来"太子"纯属假冒,没有人提出过异议.问题是这件事直接牵涉到弘光帝位的合法性,对朱由崧继统不满的人乘机兴风作浪,散布流言蜚语,于是围绕着"太子"的真伪在不明真相的百姓和外地文官武将中掀起了一片喧哗.弘光朝廷越说是假,远近越疑其真.这事一直闹到清军占领南京,弘光朝廷覆亡,方告平息.⑤
三、"童妃案".这个案件的大致情况是:1641年(崇祯十四年)李自成起义军攻破洛阳,老福王朱常洵被俘杀,世子朱由崧侥幸逃出.经过长期颠沛流离之后,忽然时来运转被拥戴为皇帝.1645年(弘光元年)初,河南有一个姓童的妇人面见南明河南巡抚越其杰,自称是德昌王(即朱由崧)的继妃,乱离中与朱由崧失散.越其杰和广昌伯刘良佐深信不疑,一面奏报,一面派人护送来南京.朱由崧立即否认,宣布童氏为假冒.三月初一日,童氏送抵南京,下诏狱由锦衣卫审讯.童氏自述"年三十六岁.十七岁入宫,册封为曹内监.时有东宫黄氏,西宫李氏.李生子玉哥,寇乱不知所在.氏于崇祯十四年生一子,曰金哥,啮臂为记,今在宁家庄"①.朱由崧批驳道:"朕前后早夭,继妃李殉难,俱经追谥.且朕先为郡王,何有东、西二宫?"②这是符合实际情况的,按明朝典制,亲郡王立妃由朝廷派员行册封礼.《明熹宗实录》载,天启二年十月传制遣"工科给事中魏大中、行人司行人李昌龄封福府德昌王由崧并妃黄氏"③.童氏称入宫邸时朱由崧有东、西二宫已属荒唐,更不可能又有什么"曹内监"为她举行册封礼.朱由崧没有儿子,"玉哥"、"金哥"之说也是空穴来风.一些史籍记载,童氏在送往南京途中,地方文武官员纷纷拜谒,她举止轻浮,毫无大家风范,"凡所经郡邑,或有司供馈稍略,辄诟詈,掀桌于地;间有望尘道左者,辄揭帘露半面,大言曰:免!闻者骇笑"④.童氏一案与大悲、假太子案基本相似,肯定她不是朱由崧的王妃(崇祯十四年河南巡抚高名衡题本内明白说过"世子继妃李氏"于洛阳城破之时投缳自尽),后来某些野史又说她是误认(如说她原为周王宫妾,或说是邵陵王宫人),也有揣测她是在朱由崧落魄之时曾与之同居,但这些说法同童氏自己编造的经历都不符合.就案件本身而言,无论童氏是冒充,是误认,还是与朱由崧有过一段旧情,都不应成为南明政局的焦点.
"童妃"案和假太子案的喧嚣一时,实际上是某些东林—复社党人在幕后掀风作浪.历史上无赖之徒冒充头面人物屡见不鲜,即以南明来说,永历初也出现了假弘光帝(一个和尚)骗得许多地方官的信任,但都没有像弘光一朝这样闹得乌烟瘴气.究其根源,正在于东林—复社中的一些骨干分子视"门户"、"声气"重于国家、社稷,他们爱走极端,甚至惟恐天下不乱.在这些人看来,福藩继统等于万历以来自己在党争中最大的失败,因此一遇风吹草动,不管真相如何,抓住"把柄"大做文章,必欲推倒福藩另立新君才肯罢休.人们常常受旧史籍影响,以为东林—复社人士大体上都是骨鲠正直之人,其实它是一个很复杂的团体,其中光明磊落者固不乏人,但由于明末东林—复社名满天下,往往具有左右朝政的势力,许多热衷名利的人也混迹其间,变成一个大杂烩.东林—复社人士的"别正邪、分贤佞"实际上是自封"正人"、"君子",为独揽朝政造舆论.由于他们当中的骨干分子为夺取权力往往采取阴谋手段,难以弄清详细情况,但对弘光帝进行人身攻击,借"三案"大肆发挥的都是自命为东林—复社的"君子",由此也可以看出其端倪.浙东史派的创始人黄宗羲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位.他撰写的《弘光实录钞》以"国史"自居,对弘光迎立作了如下的描写:
北都之变,诸王皆南徙避乱.时留都诸臣议所立者.兵部尚书史可法谓:"太子、永、定二王既陷贼中,以序则在神宗之后,而瑞、桂、惠地远,福王则七不可(原注:谓贪、淫、酗酒、不孝、虐下、不读书、干预有司也).惟潞王讳常淓素有贤名,虽穆宗之后,然昭穆亦不远也."是其议者,兵部侍郎吕大器、武德道雷演祚.未定,而逆案阮大铖久住南都,线索在手,遂走诚意伯刘孔昭、凤阳总督马士英幕中密议之,必欲使事出于己而后可以为功.乃使其私人杨文聪持空头笺,命其不问何王,遇先至者,即填写迎之.文聪至淮上,有破舟河下,中不数人,或曰:"福王也."杨文聪见之,启以士英援立之意,方出私钱买酒食共饮.而风色正顺,遂开船.两昼夜而达仪真.可法犹集文武会议,已传各镇奉驾至矣.士英以七不可之书用凤督印印之成案,于是可法事事受制于士英矣.①
黄宗羲的这段记载许多地方不符合事实,比如派杨文聪携带空头笺不问是哪位藩王迎来南京,拥上帝位,就共享定策之功,简直是一派胡言.史可法在迎立问题上受了马士英的欺骗确有其事,但说马士英"用凤督印印之成案"却毫无意义,因为史可法的信如果是伪造的,盖上凤阳总督印也不起作用;史可法"七不可立"的信件落在马士英手里,不盖凤督印仍是个重大把柄.黄宗羲这段"高论"中关键是"或曰:福王也".采取这种史笔实际意味着弘光帝是未经"验明"的朱由崧"正身".关于弘光太后,黄宗羲也恣意诋毁道:甲申七月"壬辰,皇太后至自民间.太后张氏,非恭皇(指老福王朱常洵)之元配也.年与帝相等,遭贼失散,流转郭家寨常守文家,马士英遣人迎之至.其后士英挟之至浙,不知所终.或言:帝之不蚤立中宫,而选择民间不已者,太后之故也."①他的弟子万斯同深得老师真传,昌言无忌地写道:
河南府(即洛阳)破时,福王为贼所噉,诸子未有存者.府中数宦侍逃至怀庆,无所得食.其中有福府伴读李某者貌颇似福王次子通城王.乃相与谋曰:"诸王子不接外臣,谁能谛知?事在吾辈耳,何忧无食."乃以通城避难闻于县,遂达上(指崇祯帝)前.上深念叔父荼毒,世子已死,即以李袭福王爵.马士英因立以为帝.其后太后至,弘光趋迎,屏人密语者久之,遂为母子.弘光在位且一年,不立后,与太后寝处如夫妇,初非蒸继母也.童妃固通城王之元配,弘光固不令入宫,恐败事也.②
黄宗羲的好友林时对撰《南都三大疑案》说:
洛阳既陷,福王常洵被闯贼所临,宫眷逃窜.世子由崧得一护卫军牵率过河,寓太康伯张皇亲第,人无识者.甲申四月,巡按中州御史陈潜夫送至凤督马士英处,遂同四镇拥立为弘光帝.登极后,太后亦自河北至.帝不出迎,群臣奉凤舆至内殿下舆,帝掖后至殿隅,密语移时,群臣拱立以俟,秘弗闻.半晌始下拜恸哭,人皆疑揣.乔大理圣任先生在班行目击者,曾面语余.或云:帝实非真世子,福藩有一审理貌类,因冒认.语时戒勿洩,同享富贵.又云:入宫后,与帝同卧起.事真伪不可知,第来时既不迎,踰顷始拜哭.而出奔时又不同行,自往芜湖就靖国;太后偕马士英至浙,则事属可骇.一疑案也.
再看另一复社人士钱秉镫的说法:
初,福世子没,德昌郡王以序当立.士英抚凤时,有以居民藏王印首者,取视,则福王印也.询其人,云有负博者,持以质钱.士英因物色之.上与士英初不相识,果德昌耶?非德昌耶!但据王印所在以为世子耳.甲申国变后,遂拥戴正位,以徼援立之功.童氏但知德昌即位,以故妃诸阙求见,而不知今日之德昌,非昔日之德昌也.结论是:"童氏出身不可考,而决为德昌王之故妃也."
钱秉镫的好友金堡也记载道:
予闻弘光伪福邸也.福邸已被难,其妃有弟与一内侍偕走,诈称福邸.既登极,内侍惧福不敢言.童妃至,伪福邸恐事露,遂致之死.马士英特欲立福邸翻东林之局,遂使东南半壁拱手以奉之清耳①
把上引黄宗羲、林时对、钱秉镫、金堡的叙述联系到一起,分明看出这种流言蜚语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即以"童妃案"作为突破口,彻底否定弘光帝就是朱由崧,而肯定其是一个异姓子弟的冒牌货.言外之意,马士英等"奸雄"为了攫取定策之功,放着潞王朱常淓这样的正宗"贤王"不立,却拉来一个身分不明的人拥上皇帝宝座,无怪乎要亡国灭祀了.
鉴于黄宗羲创立的浙东史派对后世影响很大,而且他和门户好友在当时兴风作浪对弘光朝廷的稳定造成了严重影响,有必要揭穿他们散布的种种谎言.
朱由崧确实是个昏庸荒淫的君主,但他的身分无可怀疑.老福王朱常洵的正妃邹氏从未生子,朱由崧是侧室所生庶长子.1617年(万历四十五年)二月,他十岁时封为德昌王②,后来因福藩无嫡子,被立为福世子③.1641年(崇祯十四年)正月二十一日,李自成军攻破洛阳,老福王朱常洵被杀,朱由崧和嫡母邹氏乘乱逃出,暂居于黄河以北的孟县.同年河南巡抚高名衡向朝廷报告:"世子亦尚无子女,流离孤苦,惟有母子相依,诚可悲矣."下文又详细报告了从洛阳逃出的福府官员侍从共二百零九名,其中包括右长史、承奉副、典宝、典膳、黄服、随侍司执事、书堂官、内执事,此外还有"王亲"邹存义(即福王妃邹氏之弟)等五人.①有这样一大批王府官员和王亲跟随,要说朱由崧是个假冒的福王世子简直是奇谈怪论.何况崇祯十四年时福藩一败涂地,生活无着,到处乞怜,谁也不会预测到他后来会入继大统.崇祯帝对亲叔的遇难深表关切,据弘光时吏部尚书(崇祯朝任刑部尚书)徐石麒的奏疏说:"福王殉难,先帝尚遣一勋臣、一黄门、二内侍验审含殓."②二月,命驸马都尉冉兴让、司礼太监王裕民、给事中叶高标携银赴河南慰问福世子③.九月,"命福世子由崧还河南(指洛阳)"④.1643年(崇祯十六年)朱由崧袭封福王;洛阳再陷后,朱由崧逃到卫辉府⑤,因穷困潦倒曾经向潞王朱常淓借银,后来又一道南逃淮安.这些材料都证明从洛阳被义军攻破到崇祯朝廷覆亡,明廷和地方官员从来没有怀疑过朱由崧的福王世子身分.上文已经说过朱常淓是朱由崧竞争帝位的主要对手,如果朱由崧来历不明,朱常淓绝不可能缄默不语.弘光初立之时,苏松巡按祁彪佳在五月二十八日的日记中记载:"潞王承奉李君来晤,言今上(指朱由崧)遇难,潞藩周旋诸事."⑥这就证明当朱由崧落难时,潞王深知其身分,曾经在生活上给以接济.朱常淓通过他身边的承奉大谈当年旧事,意在表明自己不仅无意同血统更近的福藩争夺帝位,还以过去有恩于"今上"希望得到应有的照顾.何况,弘光即位后封嫡母邹太后的弟弟"邹存义为大兴伯,并予世袭"①,封元配黄氏兄弟黄九鼎为雒中伯、黄金鼎官都督同知②,这些"懿亲"不可能不认识朱由崧.全祖望等人硬说朱由崧不准童氏入宫是怕暴露自己假冒的真相,在情理上根本讲不通.
黄宗羲等人最大的诬罔表现在对弘光皇太后邹氏的造谣生非.从河南迎接到南京来的太后是老福王朱常洵的元配邹氏.邹氏是明神宗在万历三十一年为朱常洵选的王妃③,按当时惯例,选后、妃的年龄都在十四五岁,邹氏生年约在万历十七年(1589)左右,到1644年大概是五十五岁.甲申(1644)八月,大学士高弘图奉命往广陵驿迎接,随行的幕客谈迁记载:"恪恭仁寿皇太后邹氏,福恭王之元妃也,于上为嫡母."下面又引太后弟邹存义叙述邹氏辗转流离的经过相当详细.邹太后到达南京时,弘光上迎笺中说:"属国家之多艰,鹤发添忧;闵霜雪之入鬓,凤舆飞辖"④,足证邹氏到南京时已是一位老妪.时任工科都给事中的李清记,甲申八月辛未日,"皇太后至南京,……各官迎江干,上跪迎洪武门内,各泣下"①.当时迎接太后的场面相当大,文武百官朝见的很多.后来弘光帝与邹太后由南京出逃时本是一路,途经溧水遭乱兵阻截才各奔东西(详情见下文).邹太后到达杭州后朝见过她的大臣也不少,只是又出现另一种谣言说邹太后是马士英的母亲冒充的,这种谣言不值一驳,却证明太后春秋已高.黄宗羲、林时对等人对弘光母子极尽诬蔑之能事,决不仅是"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而是在南明政权肇建伊始之时反对福藩继统的一股暗流不择手段展开的政治斗争.
清人戴名世对这段公案作了以下论断:"呜呼,南渡立国一年,仅终党祸之局.东林、复社多以风节自持,然议论高而事功疏,好名沽直,激成大祸,卒致宗社沦覆,中原瓦解,彼鄙夫小人,又何足诛哉!自当时至今,归怨于孱主之昏庸,丑语诬诋,如野史之所记,或过其实.而余姚黄宗羲、桐城钱秉镫至谓帝非朱氏子.此二人皆身罹党祸者也,大略谓童氏为真后,而帝他姓子,诈称福王,恐事露,故不与相见,此则怨怼而失于实矣."②杨凤苞也说:"及谓福王亦伪,乃出东林、复社爱憎之口","盖阮大铖欲尽杀东林、复社诸君子,向后诸君子追憾其事,并恨王之任大铖也.造言汗蔑之不已,复奋断曰:'是非明之宗室也.'甚疾之之词尔."③杨氏的基本论断是正确的,但他认为这类谣诼蜂起乃"诸君子追憾其事",恐怕未必.因为抓住伪太子、"童妃"案大闹是在弘光在位时期,弘光朝廷的内部纷争严重影响了自身稳定,无暇北顾,特别是一些东林—复社人士依附地处南京上游的世镇武昌的军阀左良玉,更增加了弘光君臣的不安全感.马士英、阮大铖明白要扼制住拥立潞藩的暗流,必须援引江北四镇兵力作后盾.从这个意义上说,弘光朝廷迟迟未能北上进取,同东林—复社党人的兴风作浪有密切的关系.杨凤苞还说:"明末南都之亡,亡于左良玉之内犯."①左良玉的兴兵东下,固然有避免同大顺军作战和跋扈自雄等原因,但他扯起"救太子"、"清君侧"的旗帜却同某些东林—复社党人所造舆论一脉相承.
上面批驳了黄宗羲、林时对、钱秉镫等人的荒诞,并不是仅限于探讨史料的真实性,更无意于钻究宫闱秘事,而是说这三人的记载透露了弘光朝廷上党争的激烈情况.真正的策划者未必是他们,因为弘光一朝党争闹得势同水火,而黄宗羲等人在当时朝廷上并没有地位,掀不起那么大的风浪.直至社稷倾覆,江山变色,东林—复社党人仍把责任全归之于弘光昏庸、马阮乱政,自我标榜为正人君子,实际上他们自己也是一批追名逐利、制造倾轧的能手,对弘光朝廷的覆亡负有直接责任.
①李清《南渡录》卷二.
②同上,卷四.按,永、定二王名字诸书颇有出入.这里是引文,不便更改.
①参见孟森《明烈主殉国后记》,收入商鸿逵先生编孟森《明清史论著集刊》上册.孟氏指出朱慈焕所供六子名为和字辈,末一字均为土字部,完全符合明太祖所定宗室命名原则;但他把朱慈焕自述孙名曾裕误信为"钰宝",说是"皆童稚随意所称乳名".我在1984年版《明末农民战争史》第二六八页上提出慈焕给孙儿命名为曾裕实隐其曾祖父(朱由检)临御天下之意.
②大悲案据弘光时任工科都给事中的李清所撰《南渡录》卷四,《三垣笔记》卷下《弘光》.计六奇《明季南略》卷六《大悲僧假称定王》条说他是齐藩庶宗,冒充定王,受审时口称:"今潞王贤明,应为天子,欲弘光让位."
①王铎《拟山园选集》卷十一,奏疏四."三月初二日奉上谕."
①王铎《拟山园选集》卷十一,奏疏四《为奸人假冒可恨,大干法纪,恳乞皇上乾断事》.
②李清《三垣笔记》,《弘光》;又见《南渡录》卷五.
③李清《南渡录》卷五.
④黄道周《黄漳浦集》卷三十二,杂著《兴元纪略》.
①李清《三垣笔记》卷下《弘光》.
②李清《南渡录》卷五.
③《明熹宗实录》卷二十七.
④《三垣笔记》卷下《弘光》;林时对《荷牐丛谈》卷四《南都三疑案》.
①黄宗羲《弘光实录钞》卷一.
①《弘光实录钞》卷一.
②转引自戴笠、吴殳《怀陵流寇始终录》卷十八.
①林时对《荷牐丛谈》卷四.
②钱秉镫《所知录》卷二.
①金堡《徧行堂集》卷九《书米忠毅公传后》.
②《明神宗实录》卷五五○、五五四、五五五、五五八、五七○.谈迁《国榷》卷一○一记:"万历丁未十月癸未生由崧,戊午七月甲辰封德昌王."朱由崧生于七月,谈迁误为十月;戊午为万历四十六年,年月全错.又《国榷》卷九十七记,崇祯十三年十一月壬寅日"福世子由榘薨",亦误,李清《南渡录》卷四记弘光元年二月乙亥日"追封皇弟由榘颍王,谥冲".
③参见《国榷》卷九十八.
①崇祯十四年河南巡抚高名衡题本,见《明清史料》壬编,第五本,四一三——四一四页.
②温睿临《南疆逸史》卷七《徐石麒传》.
③《国榷》卷九十七、九十八;孙承泽《山书》卷十四.
④《国榷》卷九十八.
⑤康熙三十四年《怀庆府志》卷九《古事》记:崇祯"十四年辛巳,贼陷河南府,德昌王北渡入怀庆."彭孙贻《平寇志》卷五记:"命怀庆知府程之鹏护卫世子."同书卷八又记:崇祯十七年二月初三日"怀庆兵变,福王同母走,出东门与母相失,走卫辉,依潞王."
⑥《祁忠敏公日记》《甲申日历》.
①李清《三垣笔记》下,《弘光》.
②李清《南渡录》卷五.
③刘若愚《酌中志》卷十七.福王朱常洵婚期在万历三十二年正月,见《明神宗实录》卷三九二.
④谈迁《枣林杂俎》仁集《慈銮》条,谈迁自述笺文是他起草的.后来他在《北游录》《纪詠下》有《泊广陵驿记甲申八月陪高相国迎慈銮于此追感》诗.
①李清《南渡录》卷二.
②戴名世《弘光朝伪东宫伪后及党祸纪略》,见《戴名世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三七四页.
③《南疆逸史》中华书局1959年版附杨凤苞跋文.
①《南疆逸史》中华书局1959年版附杨凤苞跋文.
第二节睢州之变和史可法南窜
弘光朝廷的督师大学士史可法是"联虏平寇"方针的主要倡导者和执行者.1644年十二月,赴北京"酬虏通好"的如意算盘遭到清方断然拒绝,正使左懋第、副使马绍愉被拘留,陈洪范回到南京,除了掩盖自己暗中降清的种种无耻行径以外,也报告了北使的失败.史可法在奏疏中说:"向所望者,和议获成,我因合敌之力以图贼,而遂其复仇雪耻之举.今使旋而兵踵至,和议已断断无成矣.向以全力图寇而不足者,今复分以御敌矣.""今和议不成,惟有言战."①似乎他在考虑同清军作战了.然而,史可法的真实意图仍然是尽量避免同清方兵戎相见,继续一厢情愿地谋求与清军配合镇压大顺农民军.
1645年(弘光元年、顺治二年)初,史可法亲自安排了高杰率军北上,这是弘光朝廷惟一一次向黄河流域推进的军事行动.只是进军的目的不是针对清廷,而是想在扑灭"流寇"中充当清军的盟友.正月初九日他奏称:"陈潜夫(河南巡按)所报,清豫王自孟县渡河,约五六千骑,步卒尚在覃怀,欲往潼关,皆李际遇接引,长驱而来,刻日可至.据此,李际遇降附确然矣.况攻邳之日,未返济宁,岂一刻忘江北哉!请命高杰提兵二万,与张缙彦直抵开、雒,据虎牢;刘良佐贴防邳、宿."②可见,史可法的部署是明军北上至开封地区后即向西面荥阳、洛阳一带推进.高杰出师时,也曾给驻守黄河北岸的清肃亲王豪格写信,信中说:"关东大兵,能复我神州,葬我先帝,雪我深怨,救我黎民.前有朝使谨赍金币,稍抒微忱.独念区区一介,未足答高厚万一,兹逆成跳梁西晋,未及授首,凡系臣子及一时豪杰忠义之士,无不西望泣血,欲食其肉而寝其皮,昼夜卧薪尝胆,惟以杀闯逆、报国仇为亟.贵国原有莫大之恩,铭佩不暇,岂敢苟萌异念,自干负义之愆.杰猥以菲劣,奉旨堵河,不揣绵力,急欲会合劲旅,分道入秦,歼逆成之首,哭奠先帝.……若杰本念,千言万语,总欲会师剿闯,以成贵国恤邻之名.且逆成凶悖,贵国所恶也;本朝抵死欲报大仇,贵国念其忠义,所必许也.本朝列圣相承,原无失德,正朔承统,天意有在.三百年豢养士民,沦肌浃髓,忠君报国,未尽泯灭,亦祈贵国之垂鉴也."①高杰信中一再表达的"会师剿闯"显然体现了史可法的意图,以"分道入秦"夹攻大顺军向清廷表明弘光朝廷并非如清方指责的那样"不出一兵一卒",以便在幻想中的和谈里给自己增添一点筹码.可是,清廷征服全国的方针已经确定,根本不愿考虑联合南明的问题了.豪格在回信中乘机再次招降,而对"合兵剿闯"则不予理会,全信如下:"肃王致书高大将军,钦差官远来,知有投诚之意,正首建功之日也.果能弃暗投明,择主而事,决意躬来,过河面会,将军功名不在寻常中矣.若第欲合兵剿闯,其事不与予言,或差官北来,予令人引奏我皇上.予不自主.此复."②
1645年(弘光元年)正月初十日,高杰同河南巡抚越其杰、巡按陈潜夫带领军队来到睢州.镇守该地的明河南总兵许定国已经秘密同清方勾结,并且按照豪格的要求把儿子许尔安、许尔吉送往黄河北岸清军营中充当人质.①高杰大军进抵睢州使许定国惶恐不安,进退失据.他深知自己的兵力敌不过高杰,请求豪格出兵支援又遭到拒绝,只有横下心来铤而走险.他一面出城拜见高杰,谬为恭敬;一面暗中策划对付办法.高杰已经知道了许定国把儿子送入清营的消息,为防止他率领部下把睢州地区献给清朝,想凭借自己的优势兵力胁迫许定国及其部众随军西征.十二日,许定国在睢州城里大摆筵席,名义上是为高杰、越其杰、陈潜夫接风洗尘.越其杰劝告高杰不要轻易进入睢州城,以防变生意外.高杰一介武夫,自以为兵多势重,许定国决不敢轻举妄动,只带了三百名亲兵进城赴宴,越其杰、陈潜夫陪同前往.许定国事先埋伏下军队,用(禁止)劝酒,把高杰等人灌得酩酊大醉.半夜,伏兵猝发,把高杰和随行兵卒全部杀害,越其杰、陈潜夫惊惶失措,逃出睢州.②第二天,高杰部众得知主将遇害,愤恨不已,立即攻入睢州对军民大肆屠杀,进行报复;许定国率部过河投降清朝.③
高杰死后,军中无主,部下兵马乱成一团.黄得功等又想乘机瓜分高杰部的兵马和地盘,双方剑拔弩张."时人为之语曰:谁唤番山鹞子来(高杰在农民军中绰号翻山鹞),闯仔不和谐(黄得功号黄闯子).平地起刀兵,夫人来压寨(原注:邢夫人也),亏杀老媒婆(原注:史公也),走江又走淮,俺皇爷醉烧酒全不睬."①史可法出兵配合清军"讨贼"的计划全盘落空了,他伤心备至,亲自赶往高军营中做善后工作,立高杰子为兴平世子,外甥李本深为提督,胡茂祯为阁标大厅(即中军),李成栋为徐州总兵.高杰妻邢氏耽心儿子幼小,不能压众,她知道史可法没有儿子,提出让儿子拜史可法为义父.这本来是史可法增进同高部将士感情的一个机会,然而史可法却因为高部是"流贼"出身,坚决拒绝,命高杰子拜提督江北兵马粮饷太监高起潜为义父.②由此可见史可法政治偏见之深和不通权变.
二月间,史可法从徐州回到白洋口(今江苏省宿迁县境洋河).当时正是清军主力在阿济格、多铎带领下追击大顺军聚集于陕西,河北、山东、河南一带的清军并不多.例如,1645年正月奉命驻守山东的肃亲王豪格在奏疏中报告许定国送儿子为人质后请他派兵渡河"卫其眷属,臣因未奉上命,不敢渡河".高杰统兵进抵睢州城外,许定国耽心脱不了身,派人请求豪格火速来援;豪格仍以"未经奉旨,不敢擅往"为由,拒不发兵.③清廷和豪格在这段时间里表现出罕有的持重,证明阿济格、多铎两军西进后,清方在包括北京在内的整个东部兵力非常单薄.何况,清政府在畿辅、山西、河南、山东的统治尚未稳固,不仅曹州满家洞等地的农民抗清活动如火如荼,士大夫中心向明朝的也大有人在.睢州之变,高杰作为一军主帅遭暗算,他的部下实力并没有多大损失.史可法本来应该趁高杰部将因许定国诱杀主帅投降清朝的敌忾之心,改弦易辙,作出针对清方的战略部署,至少也应利用许定国逃往黄河以北,清军无力南下的时机,稳定河南局势.可是,他在高杰遇害后却失魂丧魄,仓皇南逃.沛县著名文人阎尔梅当时正在史可法幕中,劝他"渡河复山东,不听;劝之西征复河南,又不听;劝之稍留徐州为河北望,又不听"①,"一以退保扬州为上策",即所谓:"左右有言使公惧,拔营退走扬州去.两河义士雄心灰,号泣攀辕公不驻."②这就是被许多人盛誉为"抗清英雄"的史可法的本来面目.
①《史可法集》卷二《和议不成请励战守疏》.
②计六奇《明季南略》.按,此书商务印书馆版卷七、中华书局版卷三均作"单怀",当系"覃怀"之误,指河南省怀庆府武陟县一带.
①《明季南略》商务印书馆排印本卷七,又见张岱《石匮书后集》卷三十八《高杰传》,文字略有不同.
②《明季南略》卷七.
①顺治二年二月初六日许定国给清廷奏本,见《明清档案》第二册,A2—138号.有的史籍记许定国二子名尔忠、尔显,误.
②郑廉《豫变纪略》卷八记睢州之变于正月十二日,李清《南渡录》所记同.戴笠、吴乔《流寇长编》卷十九记十二日高杰率兵五百入城,十三日夜被许定国袭杀.康熙《睢州志》记于正月十三日.
③参见《南渡录》卷四.《明清档案》第二册,A2—158号,镇守河南挂镇北将军印总兵官许定国奏本,封面朱批:许"定国计杀高杰,归睢有功,知道了.征南大兵不日即至河南",云云.
①应廷吉《青燐屑》.
②应廷吉《青燐屑》.
③《清世祖实录》卷十三.
①阎尔梅《阎古古全集》卷二《已矣歌》引.
②同上书卷二《惜扬州》诗并引.
第三节左良玉率兵东下
左良玉是崇祯朝崛起的军阀之一.他自崇祯十二年玛■山战役之后长期拥兵自重,蹂躏地方,朝廷无可奈何,一味姑息牵就.弘光登极的时候,他坐镇武昌,位处南京上流,扼据战略要地,部下实力又比较强大.朱由崧登极诏书颁发到武昌时,他开初不愿承认,在湖广巡抚何腾蛟、巡按黄澍等人的劝说下,才同意开读,表示拥戴.然而,他的跋扈自雄却比在崇祯时期更加明显了.由于弘光帝主要是依靠马士英会同黄得功、高杰、刘良佐、刘泽清四镇拥立的,左良玉没有参预,算不上定策功臣.陈子龙记载,"上之立也,不与推戴,心常怏怏.既zhuanzhi荆楚,益桀骜"①.朝廷对马士英的信赖,视四镇如骄子,都引起了他的反感.湖广巡按御史黄澍本是个龌龊小人,在左良玉同弘光朝廷之间猜忌日深的情况下,不仅没有居中调停,反而以左良玉的兵力为后盾,企图在弘光朝廷中提高自己的地位.甲申六月十八日,黄澍在弘光朝廷上痛斥马士英,不过是有恃无恐地借题发挥而已.②
到1645年三月,李自成部在清阿济格军的追击下经陕西商洛、河南西部邓州一带进入湖北襄阳地区时,左良玉不敢同大顺军主力作战,又故伎重演,率部顺江东窜.当时南京正为假太子、"童妃"等案件闹得满城风雨,马士英、阮大铖的掌权又在官绅中引起强烈不满,这就给左良玉提供了避战东下的借口.三月二十三日,左良玉伪称奉先帝太子密谕前往南京救护,以讨伐马士英为名,全军乘船顺江东下.③临行之时,下令把武昌居民屠戮一空.这件事在吴晋锡《半生自记》中记载如下:
初,黄直指(直指即御史,黄澍时为湖广巡按御史)自触士英深忌,郁郁久泊道河,适传假太子至南,直指阴乘小舆夜见宁南,谓拔营往南中可图大事.宁南夙有此志,以两台调和之故未发,一闻直指言,从之.欲劫抚军(指巡抚何腾蛟)以行,以抚军素爱民,非尽杀省中之民不可.宁南传令无少长戮之.楚民以抚军仁爱,争匿都院中,抚军坐于门,向内坐,听百姓入.余役以投文至,抚军命之随;宁南见百姓以都院为藏身地,复令从院后破垣入,举火焚之,匿者悉死于火.抚军即解印付家人令速出城,无为所得.宁南胁抚军行,余役乃奔.宁南欲与抚军同舟,抚军曰:另与小舟为便.宁南遣四副将守之,置抚军舟于后.黎明,各船俱发.抚军舟次汉阳门跳入万丈江涛中,守者惧诛,赴江死.抚军顺流二十里至竹牌门,遇一渔舟救之起,则关帝祠前也.未几,家人持印来,亦会于此.
四月初一日,左良玉兵至九江,邀江督袁继咸到舟中相见.①左良玉从衣袖中取出"皇太子"密谕,"设坛刑牲,与诸将歃盟.武人不知春秋大义,一时欣然附和",逼勒袁继咸一同前往南京"清君侧,救太子".袁继咸认为"皇太子"真伪未定,密谕"不知何人传来",正言厉色道:"先帝之旧德不可忘,今上之新恩不可负",并且向诸将下拜,请求他们"爱惜百姓".左良玉回答道:"谋陷太子,臣下所为,与今上无干.若爱惜百姓,大家本心,先生何必过虑?"随即拿出"誓文、檄文"给袁继咸看了一遍.袁继咸回城后,命部将坚守九江,不准左兵进城.不料部将张世勋已经同左部将领私下勾结,夜间纵火焚烧全城,顿时大乱起来,袁部诸将不能存身,劈门而出,同左军合营;左良玉部兵乘势入城杀掳淫掠.袁继咸于绝望当中准备一死了之.左良玉派部将张应元把他掳入舟中,袁继咸一再投水自尽,都被救起.左良玉竭力向他表达自己并没有推翻弘光帝的意思,要袁继咸一道东下"调护兵将";监军李犹龙也再三劝说徒死无益,不如见机行事.袁继咸无可奈何,只好同左良玉及其麾下诸将约定严禁烧杀抢掠.①正当左军由九江准备东下时,四月初四日左良玉"以久病之躯,恸浔变之惨,一时殒命"②,距九江之变只有三天.关于左良玉的统兵东下直到病死九江舟中,南明人士记载常有恕词.如李清记:"继咸正冠裳带将就死.黄澍入署拜泣曰:'宁南无异图,公以死激之,大事去矣.'副将李士春密曰:'隐忍之,至前途,王阳明之事可图也.'继咸以为然,出城面责良玉.良玉疾方剧,望城中火光,大哭曰:'予负袁公!'呕血数升,是夜死."③谈迁记:"左良玉兵至九江.袁继咸过见于舟中,俄见岸上火起,报曰:'袁兵烧营,自破其城.'良玉浩叹曰:'此我兵耳,我负袁临侯也.'呕血数升,病遂革."①从当时实际情况来看,左良玉早已成为一个拥兵割据的军阀,勇于虐民,怯于大战.他的统兵东下主要是避免同李自成率领南下的大顺军作战,假借伪太子"密诏"赴南京"救驾"显然是一派谎言,离开武昌时就大肆屠戮,对弘光朝廷任命的巡抚、总督等方面大员任意拘留,心目中既无朝廷,也无百姓.其直接后果是导致弘光朝廷加速瓦解.
左良玉死后,部下诸将推其子左梦庚为留后,把袁继咸拘禁在船中,继续引兵东下,先后占领彭泽、东流、建德、安庆,兵锋直通太平府.②
弘光朝廷接到上游督、抚、镇臣关于左良玉叛变率师东下的报告,大为恐慌,马士英决定由兵部尚书阮大铖会同靖南侯黄得功、广昌伯刘良佐以及池口总兵方国安等人组织堵剿.黄得功的军队被调到长江以南的太平府(府治在当涂,辖芜湖、繁昌三县),刘良佐军部署于对岸江北.在清军南侵,左良玉又顺江内犯的形势下,弘光帝曾经召对群臣,商讨对策.刑部侍郎姚思孝、御史乔可聘、成友谦说:"左良玉稍缓,北尤急,乞无撤江北兵马,固守淮、扬,控扼颖、寿."弘光帝也认为江北兵马不宜调离汛地太多,回答道:"刘良佐兵还宜留江北防守."马士英惟恐左兵至京,自己身家性命难保,气急败坏地指着姚思孝等人大骂:"尔辈东林,犹藉口防江,欲纵左逆入犯耶?北兵至,犹可议款,若左逆至,则若辈高官,我君臣独死耳!臣已调良佐兵过江南矣.宁死北,无死逆."①马士英明知这时清军重兵已经进入江苏北部,却怂恿弘光帝手诏命督师大学士史可法抽调兵马过江拱卫南京②.史可法于四月初二日领兵过江,行至草鞋峡时得到报告黄得功等部已击败左兵.史可法请求入朝召对,面见弘光帝说明对社稷的主要威胁来自清方而不是左良玉部,因此在兵力部署上他不赞成从江北抽调大批主力去对付左军.马士英却耽心史可法名位居前,入朝以后自己的首辅将保不住,加上清军南下的消息日益紧迫,又建议朝廷下旨:"北兵南向,卿速回料理,不必入朝."史可法接到诏书后大失所望,登上南京城郊的燕子矶,"南面八拜,恸哭而返"③.
南京城中的情况也颇为微妙.在左部叛军进逼池州,清兵大举南下的危急关头,弘光帝发出了"上游急,则赴上游;敌急,则御敌"的旨意④,完全处于被动局面.马士英、阮大铖也明白无论集中兵力对付任何一方,南京都有陷落的危险.因此,他们暗中已作了拥兵出逃的准备,马士英事先任命其次子马銮为京营总兵,以贵州兵为主掌握了一部分亲信部队;兵部尚书阮大铖也"昼夜以兵环卫其私室,控弦被铠,厢房书室中暗为衷甲"⑤.四月十四日,弘光帝召见大臣时,武英殿大学士王铎竟然认为马、阮组织抵御左兵不力,请求让他自己"领兵视师上江以遏左兵重敌".由于"士英不肯谢此兵柄,迟之又二日矣",王铎急不可耐,又在十六日上疏说:"臣察得金山一带西至龙潭,兵不满七百,枢臣饰以为数十万,此何时尚以此固宠诳君欤?"接着说:"时不能持久,使左之众兵得乘胜顺流而下,吾无类矣.今皇上以本兵(即兵部尚书)印纛授臣,臣勉竭死力西上,以当其势,以报朝廷."①然而,一贯拥兵自重的马士英和自诩知兵的阮大铖岂肯把兵权拱手让人?王铎的自告奋勇也就不了了之.
到1645年五月,清军多铎部占领南京、芜湖等地,阿济格部击败大顺军,一直追到江西九江和江北的湖北州县.左梦庚部下有总兵十员、兵卒数万,既不敢迎击西来的阿济格军,又不敢东下与多铎部交锋,甚至不愿南下江西暂时避开清军主力,竟于五月十三日在九江至东流的长江中率领部下兵马向清军阿济格部投降②.同左梦庚一道降清的有湖广巡按御史黄澍.明朝江督袁继咸在左梦庚武力裹胁下变成清方俘虏.他在五月二十日绝笔中写道:"臣不即死江州,原欲从中挽救,以纾京师之急,幸已还师(指左军西退),更欲再为联结,以收桑榆之效.不意囗(虏)追闯至浔,诸镇甘负国恩,遣使投降,京师之危若累卵矣.臣在坎困中,不能申包生之义,惟有矢文山之节,以一死报二祖列宗,且不敢负所学也."③六月初三日,袁继咸被胁迫往见清英亲王阿济格,长揖不拜,阿济格极力劝他降清,"仍做九江总督",遭到断然拒绝,最后被押解到北京英勇就义.①
①陈子龙自撰年谱,见《陈子龙诗集》附录二.
②谈迁《国榷》卷一百二.
③袁继咸《浔阳纪事》.《明季南略》卷三载《左良玉参马士英八罪疏》、《左良玉讨马士英檄》、《又檄》三文,北京图书馆藏有左良玉檄文抄本.按,侯方域《壮悔堂集》《宁南侯传》中说:"良玉乃兴兵清君侧,欲废弘光帝,立楚世子."李清《南渡录》卷五记,新升广西总兵黄斌卿于九江附近连败左军,"获其奏檄、书牍甚众,内贻礼部尚书钱谦益一牍,有废置语.斌卿初欲奏闻,恐为诸人祸,乃止".
①左军到达九江的时间,《国榷》载于四月初五日,《南渡录》卷五与《明季南略》卷二载于初四日,康熙十二年《德安府志》卷八《灾祥》载于四月初二日;此处据袁继咸本人《为密报藩师东下根由并陈江州被焚情形统祈圣鉴事奏疏》,见《浔阳纪事》.袁继咸的官衔是"总督江楚应皖等处剿寇事务",驻节于江西九江,有的史籍称之为江西总督,并不完全准确.
①九江之变在南明诸书中记载互歧,此处均以袁继咸《浔阳纪事》为准.
②袁继咸《六柳堂遗集》余卷,附《家僮禀帖》云:"左宁南要护先帝太子,与黄澍爷带兵马下南京,进城(指九江)挟请老爷(指袁继咸)同行.不料月初四日左宁南老爷大疾死于舟中,其子总爷左梦庚假称左老爷卧病在床,代替管事."
③李清《南渡录》卷五.
①谈迁《国榷》卷一百一.
②清顺治二年十一月江宁巡按毛九华揭帖中说:"池州府所辖六县,本年四五月间已被左兵到处攻焚掳掠,在在空城,惟余贵池一县止于焚毁四关",见《明清档案》第三册,A3—166号.
①李清《三垣笔记》下,《弘光》.
②应廷吉《青燐屑》.
③应廷吉《青燐屑》.
④《南渡录》卷五.
⑤王铎《拟山园选集》卷十二,揭一.
①王铎《拟山园选集》卷十二,揭一《为江上防兵最急,急以兵柄授臣,前赴防守事》.
②日期见袁继咸《六柳堂遗集》余卷《附家僮禀帖》.
③袁继咸《六柳堂遗集》余卷,绝笔三.
①谢国桢《南明史略》第七十七页记:"汉奸金声桓领导着清军进入九江,攻陷南昌,只有总督袁继咸拒守南昌,为清兵所执,不屈身死."袁继咸在九江变乱后即被左梦庚裹胁随军,并未至南昌.谢氏所记与事实不符.
第四节扬州失守
清军击败大顺军,占领陕西以后,摄政王多尔衮不失时机地着手部署主力南下.他任命了陕西三边总督孟乔芳②等西北地方军政官员从事善后事宜,把主要兵力集中于收取江南,统一全国的大业.弘光朝廷"借虏平寇"的如意算盘终于实现了,然而,朱由崧、马士英、史可法既然怕引火烧身,在清军主力西进时幸灾乐祸,不敢派重兵北上山东、河南,这时,他们就只能自食苦果了.
摧毁南明弘光朝廷的清军实际上是三路齐头并进.多铎部由陕西出潼关,经洛阳东进至商丘,然后向南直趋泗州、扬州,进攻南京,得手后分兵攻取太平府(今当涂)、芜湖,其主要对手是高杰部、刘良佐部、黄得功部明军,是为中路.英亲王阿济格部尾随李自成部大顺军由陕西商洛、河南邓州,入湖北襄阳、荆州、武昌,直到江西九江一带,除击溃李自成带领的大顺军外,乘势解决左良玉部明军,同多铎部在今安徽省境内会师,是为西路.另一部清军由原驻山东的固山额真准塔率领,南下徐州,沿运河水陆并进,收取宿迁、淮安、兴化、通州(今南通)、如皋以及长江以北滨海地区,这支清军攻击的目标主要是刘泽清部明军,是为东路.应当说,清廷动用的兵力是相当雄厚的.三月间,多铎奏报:二月十四日已派遣部分兵马抵达河南,"招降流贼镇守河南伪平南伯刘忠,旋得平定江南之谕,即于三月初五日率师南征"①.同月二十五日又报:"三月初七日,臣统兵出虎牢关口,固山额真拜尹图等出龙门关口,兵部尚书韩岱、梅勒章京伊尔德、侍郎尼堪等统外藩蒙古兵由南阳路,三路兵同趋归德."②四月初五日,多铎统大军从归德府(今商丘)南下,沿途州县望风归附.十三日清军至泗州(今安徽泗县),明守泗总兵率部南逃,清军遂在这天晚上渡过淮河.
在左良玉部东下、清军南侵的紧急情况下,史可法惊惶失措,胸中漫无主见.应廷吉记载,当时一部分南明军队驻于高邮,史可法一天之内三次发出令箭,上午令邳宿屯田道应廷吉"督一应军器钱粮至浦口会剿"左良玉部叛军;中午令"诸军不必赴泗,速回扬州听调";下午又令"盱眙告急,邳宿道可督诸军至天长接应".应廷吉对诸将说:"阁部方寸乱矣,岂有千里之程,如许之饷,而一日三调者乎!"史可法本人在四月十一日赶赴天长,檄调诸军援盱眙,忽然得到报告盱眙守军已经投降清朝,他对部队几乎完全失去控制,"一日一夜冒雨拖泥,奔至扬州"①.十七日,清军进至距离扬州二十里处下营,次日兵临城下②.史可法"檄各镇援兵,无一至者"③.实际上史可法节制的刘良佐和原高杰两藩的将领就在这几天里不战而降.四月十九日高杰部提督李本深率领总兵杨承祖等向清豫亲王多铎投降,广昌伯刘良佐也率部投降;二十一日总兵张天禄、张天福带领部下兵马投降,随即奉多铎之命于二十四日参加攻取扬州④.扬州城里只有总兵刘肇基部和何刚为首的忠贯营,兵力相当薄弱.由于城墙高峻,清军的攻城大炮还没有运到,多铎派人招降史可法、淮扬总督卫胤文,遭到严词拒绝.二十一日,甘肃镇总兵李棲凤和监军道高歧凤带领部下兵马四千入城,两人的意思却是劫持史可法,以扬州城投降清朝.史可法毅然说道:"此吾死所也,公等何为,如欲富贵,请各自便."李棲凤、高歧凤见无机可乘,于二十二日率领所部并勾结城内四川将领胡尚友、韩尚良一道出门降清.史可法以倘若阻止他们出城投降恐生内变为理由,听之任之,不加禁止.
当清军初抵城下时,总兵刘肇基建议乘敌大众未到,立脚未稳,出城一战.史可法却说:"锐气不可轻试,且养全锋以待其毙."在城守方面,"旧城西门地形卑下,城外高阜俯瞰城下,势若建瓴,且为兴化李宦祖塋,树木阴■,由外达内,绝无阻隔,枝干回互,势少得出.诸将屡以为言.公以李氏荫木,不忍伐也.且言,诸将以此地为险,吾自守之"①.二十四日夜间,清军用红衣大炮轰塌城墙②,"城上鼎沸,势遂不支".二十五日,扬州陷落,刘肇基战死,扬州知府任民育、何刚等壮烈牺牲,史可法被俘后遇难.③
对于史可法的誓死不降,应当充分肯定他的民族气节.长期以来,许多学者和文人墨客受明清门户之见的影响,对史可法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偏爱,不顾史实作了过分的渲染.综观史可法的一生,在整个崇祯年间并没有多少值得称赞的业绩;他的地位和名望迅速上升是在弘光时期.作为政治家,他在策立新君上犯了致命的错误,导致武将窃取"定策"之功,大权旁落;作为军事家,他以堂堂督师阁部的身分经营江北将近一年,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却一筹莫展,毫无作为.直到清军主力南下,他所节制的将领绝大多数倒戈投降,变成清朝征服南明的劲旅,史可法驭将无能由此可见.即以扬州战役而言,史可法也没有组织有效的抵抗.某些史籍说他坚守扬州达十天之久①,给清军重大杀伤,也不符合事实.史可法自己在四月二十一日写的遗书中说:清军于十八日进抵城下,"至今尚未攻打,然人心已去,收拾不来"②.多铎下令攻城以前,史可法即已"自觉愦愦",把军务交幕僚处理③.二十四日清军开始攻城,不到一天扬州即告失守.史可法作为南明江淮重兵的统帅,其见识和才具实在平凡得很.比起江阴县区区典史阎应元、陈明遇率领城中百姓奋勇抗清八十三天,相去何止千丈.顺治十年(1653)谈迁路过扬州,曾经专程到梅花岭寻谒史可法衣冠冡,回首往事,不胜感慨,写道:"江都地多陵阜,故名广陵,城坚濠广,四野曼延,正利步骑,雄闻晋唐,今西门摧颓,岂史氏尚不逮李庭芝耶?"④于惋惜之中也指斥了史可法的无能.总之,史可法的一生只有两点值得肯定:一是他居官廉洁勤慎,二是在最后关头宁死不屈.至于他的整个政治生涯并不值得过分夸张.明清易代之际激于义而死焉者多如牛毛,把史可法捧为巨星,无非是因为他官大;孰不知官高任重,身系社稷安危,史可法在军国重务上决策几乎全部错误,对于弘光朝廷的土崩瓦解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清军占领扬州以后,多铎以不听招降为由,下令屠城.他在"谕南京等处文武官员人等"的令旨中说:"昨大兵至维扬,城内官员军民婴城固守.予痛惜民命,不忍加兵,先将祸福谆谆晓谕,迟延数日,官员终于抗命.然后攻城屠戮,妻子为俘.是岂予之本怀,盖不得已而行之.嗣后大兵到处,官员军民抗拒不降,维扬可鉴."①扬州居民除少数破城前逃出和个别在清军入城后隐蔽较深幸免于难者以外,几乎全部惨遭屠杀,"城中积尸如乱麻"②.王秀楚依据亲身经历写了一本《扬州十日记》对清军自四月二十五日至五月初一日在扬州的暴行作了比较详细的记载,如二十七日,"杀声遍至,刀环响处,怆呼乱起,齐声乞命者或数十人或百余人;遇一卒至,南人不论多寡,皆垂首匐伏,引颈受刃,无一敢逃者.至于纷纷子女,百(被禁止)啼,哀鸣动地,更无论矣.日向午,杀掠愈甚,积尸愈多,耳所难闻,目不忍睹".直到五月初二日才安官置吏,"查焚尸簿载其数,前后约计八十万余"③.
史可法牺牲了,在南明士绅中仍被视为抗清复明的英雄备受敬仰.洪承畴被清廷派到南京任招抚江南大学士时,有人在乌龙潭写了一副对联:"史册流芳,虽未灭奴犹可法;洪恩浩荡,未能报国反成仇."①1648年(顺治五年)正月下旬在巢县、无为州还发生了假借史可法名义起兵抗清的事.宣城人朱国材曾任史可法记室,清军南下后他躲在巢县姓周的家里,"敝衣草履,形容枯槁,曰:'我史阁部也,苦身劳形,志存恢复.今约会兵数万,刻日齐集,大事可图也.但机事贵密,不可轻洩.'"有盐城起义失败的厉豫避难巢县,同朱国材结盟,以史可法的名义号召士民,正月二十五日集众一千多人乘夜攻破巢县,二十九日又攻克无为州.几天以后,清援军赶到,"获贼首朱国材、厉豫,从贼者尽歼灭,仍误杀良民无数"②.当朱国材冒充史可法号召反清复明之时,巢县生员祖谦培、无为州生员沈士简等十余人都"头巾蓝衫"前往谒见,共图义举,后来遭到清政府的无情镇压.③这个"伪史阁部案"说明史可法在南明绅民中享有很高的声望.
清军攻克扬州前后,江北明朝官军几乎毫无斗志,一矢未发即仓皇投降.高杰部官军在其子兴平侯世子高元照、提督李本深、总兵李成栋等带领下先后降清;广昌伯刘良佐也率部投降.东平侯刘泽清在清军南下时,"将原管淮阳十四州县土地、人民、兵马、钱粮留交总兵柏永馥"代理,自己同山东总督王永吉、总漕都御史田仰等带着一批文武官员乘船逃往海上.这时南京已经陷落,清固山额真准塔统偏师由山东南下,五月十八日占领徐州,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就接管了邳州、宿迁、睢宁、沭阳、桃源、清河等县,二十八日柏永馥率部投降,淮安失守.六月,准塔和清朝委任的巡抚赵福星派人持书信往海上招降刘泽清等人.刘泽清即在闰六月二十四日赴淮安投降.①据多铎向清廷奏报,来降的南明总兵多达二十三员、副将四十七员,马步兵共计二十三万八千三百名.②仅这一批在江北投降清朝的南明兵员数目就超过了多铎、阿济格两路兵力的总和.何况还有左良玉之子左梦庚带领麾下十五员总兵全军降清;黄得功部将田雄、马得功的叛变投降.弘光五大藩镇这样望风而降,并不是兵将不堪一战,而是他们凭借"定策"等原因形成尾大不掉的势力集团,有挟制朝廷之心,无忠贞报国之志.他们所关心的既然只是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一旦强敌压境,自然以归顺"叙功"为上策.后来展开的历史场面表明这五藩下的总兵李成栋、李本深、金声桓、李国英、田雄、马得功、徐勇等人都拥有相当的战斗力,他们为清廷征战时往往发挥出超越满军的作用.李成栋、金声桓等举兵反清时,满洲贵族也视之为畏敌.弘光朝廷依赖笼络藩镇而立,又以藩镇叛降而亡,这个历史教训是非常深刻的.
②在顺治二年四月清廷任命孟乔芳为陕西三边总督以前,这个职务由阿济格委任降官陈之龙署理.
①《清世祖实录》卷十五.按,明代称洛阳为河南府,这里说的"河南",就是洛阳.
②同上书卷十五.
①应延吉《青磷屑》卷下.王秀楚《扬州十日记》说,四月十四日督镇史可法从白洋河失守,踉跄奔扬州.按,史可法当时并未到白洋河.
②《清世祖实录》卷十六.
③《青磷屑》卷下.
④顺治二年九月徽宁池太等处提督张天禄"启为亟查功绩事"清册;顺治四年七月招抚江南大学士洪承畴"为议设苏松常镇四府提督、总兵、将领清册";均见《史料丛刊初编》.
①《青燐屑》卷下;归庄《先兄监纪君行状》记载他哥哥归昭的仆人城破逃回后说:"吾主从阁部守西门",可证史可法确实防守该处,见《归庄集》卷八,第四四二页.
②胡有升《镇虔奏疏》卷下《续祈皇恩俯查前劳以励后效疏》中说:"攻打扬州,臣带领甲喇红衣大炮打破城池,功居头等."
③史可法殉难扬州的具体情况在各种史籍中记载不一致,但为清军俘杀则无疑问.《思文大纪》卷七记,隆武二年(1646)五月"监军兵部主事黄师正进督师史可法遗表.上曰:可法名重山河,光争日月,至今儿童走卒咸知其名.方当击楫渡江,速图恢复,乃为强镇力阻,奸党横行,竟赍志以殁也,惜哉!读遗表,令人愤恨,应得赠恤祭葬易名未尽事宜行在该部即行详议具奏.闻其母、妻犹陷寇穴,一子未知存亡,作何获寻,黄师正多方图之".按,史可法遗表在现存各种版本的史可法集中均未见.
①谢国桢《南明史略》第七十一页云:"在这样险恶情况下,可法还抗拒清兵,坚守孤城,支持了有十天的功夫."黎士弘纂辑《阁部史公守扬州府纪事》云:"十五日,清兵豫亲王率虏骑至城下",见郑达编《野史无文》,事实上明清双方当事人记载清兵进抵扬州城下在十八日.
②《史可法集》卷四《二十一日遗笔》.
③《青燐屑》卷下.
④谈迁《北游录》,纪程.按,李庭芝为南宋灭亡时的抗元著名将领.
①云巢野史编《两都怆见录》《南都》,见胡慕椿辑《乡国纪变》第一册.
②归庄《先兄监纪君行状》,见《归庄集》卷八.
③古代典籍记载兵员数字和被屠杀人数往往夸大,扬州城内当时未必有这么多居民.《明季南略》卷三云:"扬州烟爨四十八万,至是遂空."
①谈迁《枣林杂俎》仁集,《江宁谣》条."成仇"为"承畴"的谐音.
②康熙十二年《巢县志》卷四,祥异.
③顺治五年闰四月江宁学政魏琯揭帖,见《明清史料》己编,第一本,第四十六页.淮阳巡按揭帖残件,见《明清史料》己编,第一本,第四十八至五十页.
①顺治二年六月初一日准塔与赵福星揭帖,《明清史料》甲编,第二本,第一一三页;参见同书第一一八页"原任藩镇淮海招讨总兵官东平侯刘泽清揭帖".田仰与李太监(李国辅)乘沙舟逃到福山、金山一带"假名倡义",顺治二年九月间被清军击败,见《明清史料》甲编,第二本,第一五八页,顺治三年五月苏松巡按赵弘文揭帖.
②《清世祖实录》卷十七.
第五节弘先帝出逃和清军占领南京
扬州失守,史可法殉难的消息传到南京,弘光朝廷顿时陷入一片惊惶失措之中,朱由崧等人开初还对长江天险寄于希望.五月初五日,清军进抵长江北岸,初九日多铎命梅勒章京李率泰带领南明降将张天禄、杨承祖等部于黎明时分在瓜州以西十五里处乘船渡江,在金山击败明防江水师郑鸿逵军,随即登上南岸,占领镇江,后续满、汉官兵先后渡江.①初十日,弘光帝仅同马士英和少数宦官商议后,连朝廷其他公卿大臣也不告知,更不作任何部署,就在凌晨离城出逃.②
天亮以后,南京城内的官绅军民听说皇帝和首席大学士已经逃走,立即乱成一团.一些百姓拥入狱中,把自称"崇祯太子"的少年请出来登武英殿即位,年号仍称崇祯十八年.然而,南京守备勋臣忻城伯赵之龙为首的勋戚大臣却决定降清,派人前往清营接洽.据当时在城中的兵科右给事中吴适记载,十四日午后清军先锋数十骑直抵洪武门外,忻城伯赵之龙、保国公朱国弼赍降表由城墙上缒下往清营接洽投降事宜.十五日,多铎率清军主力进至南京城外,赵之龙、朱国弼同魏国公徐久爵、隆平侯张拱日、大学士王铎、蔡奕琛、礼部尚书钱谦益、左都御史李沾等三十余名高官显贵大开城门,出迎于郊.①清兵进城搜索警戒后,十七日多铎才进入南京,随即把南京城中东、北两区汉族居民尽行驱出,供清军居住.②
上文已经指出,按明朝永乐以后的两京制度,在南京掌握实权的三个人是南京兵部尚书、守备南京勋臣、镇守南京太监;其他勋臣和六部、都察院大臣不过虚有其名.魏国公虽然是开国第一功臣徐达的后代,只是在各种典礼时排班居首,摆摆样子罢了.决策降清的正是守备南京勋臣赵之龙,他在弘光出逃后,立即派兵驱散拥立伪太子的百姓,同时大张告示宣布向清军献城.张怡记载,崇祯末年"陪京缺守备勋臣,部推忻城伯赵之龙.陛辞日,上赐坐、赐茶,东宫、二王侍.上曰:'留都根本重地,朕已简用二人,一为司礼太监韩赞周,此人忠诚勤慎,足当守备之任;一为兵部尚书史可法,朕未识面,然人争言其材,朕亦诇得之.今得卿而三,朕无忧矣.然赞周扫除长耳,可法起家孤寒.若卿与国休戚,较二臣更异,知必尽心,副朕委任也.'其后可法、赞周皆竭忠死事,而卖卢龙一道者,即与国休戚者也,伤哉!"①明朝的勋臣主要是开国与靖难功臣的后裔,这些娇生惯养的贵族子弟只知托庇祖宗余荫,过着穷奢极侈的生活,一旦国难当头,除个别稍有志节者以外,大抵是身家之念重于国家,卖降恐后势在必然.崇祯帝固然看错了人,但即便另派一名勋臣守备南京也不大可能出现什么奇迹.韩赞周在清军进入南京后自杀,但他的情况同赵之龙不同.弘光既立,他的地位就被深受朱由崧宠信的司礼监秉笔太监卢九德取代.卢九德则投降了清朝,顺治三年底他仍想按明朝旧例督理苏杭织造为清廷统治者效犬马之劳.不料碰了一鼻子灰,清廷谕旨说:"卢九德不当列名疏内,况秉笔太监本朝无此职衔,着削正严饬."②
南京作为朱元璋开国之地、明朝两京之一,自从大顺军攻克北京以后,有的人把它看成复兴的中心,有的人则把它视作苟且偷安之所,仅仅一年就这样糊里糊涂地沦陷了.周在浚作《台城晚眺》一词云:"纵步且闲游,禾黍离离满目秋.玄武湖中风浪起,嗖嗖,虎踞龙盘一夕休.江水不知愁,犹自滔滔日夜流.更有无情天畔月,悠悠,曾照降幡出石头."③江山依旧,人物全非,寄托了几分悲愤、无限哀思.
从1644年三月大顺军攻克北京到次年清军占领南京,明朝的文官武将绝大多数好像蓬草一样随风而转.大抵而言,风云气少,儿女情多.这同明后期吏治的腐败有密切关系.然而,当历史处于大转折时期各种人物的表现往往显得千差万别,很难准确地纳入一定的模式.张怡记载,"清兵入城,百官争投职名求用,前定北来诸臣之罪喙长三尺者,至是膝软于绵,面厚于铁,不自觉矣"①.张怡身经两京之变,都未出仕"新"朝,发表一通诛心之论自在情理之中.但是,正如我们不能把大顺军占领北京后投降的明朝官员贬之为"从贼"或赞之为"参加农民革命"一样,降清的官员也不能一概而论.钱谦益就是一个相当特殊的例子.弘光朝兵科右给事中吴适记载,他在五月十三日"晚晤少司马梁眉吾(云构),知文武大臣已修降表赴大清军矣.十四日大雨,访宗伯钱谦益,不晤,但令人传语:'宜速往浙中择主拥戴,以图兴复.'余笑谢之"②.这说明他列名降清时,仍寄希望于兴复明朝.降清后他除了向多铎献上礼物,还亲自写信劝江南士绅归附清朝:"钱谦益首树降旗,素与受兹(中书舍人王介福字)善,谓之曰:娄东汝故土,当疾驰归,以户籍献,大官可得矣."③祁彪佳在日记中也写道:"六月初五日,抄钱牧斋手书数通,称北兵为三代之师,谆谆劝邑中归顺."同月十一日项下,他又记了这样一条:"先是,钱牧斋有密启上潞藩"④,意在拥戴朱常淓.两三个月后,他给臭名昭彰的冯铨(时任清内院首席大学士)①写信,"言安辑江南事宜,内有招抚阮大铖之语".清廷对这封信颇为重视,交给即将出任招抚江南总督军务的内院大学士洪承畴抄录一份.②这就是后来清方录用阮大铖的缘由.南明一些史籍(如钱秉镫《所知录》等)都说阮大铖降清是冯铨荐引,却不知道居中引线搭桥的却是这位东林钜子.钱谦益降清后被挟持北上,清廷授予礼部侍郎的官职,一年后告病回籍.这以后长期从事反清复明的活动,屡冒杀身之祸.归庄在《祭钱牧斋先生文》中写道:"先生喜其同志,每商略慷慨,谈从容,剖肠如雪,吐气成虹.感时追往,忽复泪下淋浪,发竖鬔鬆.窥先生之意,亦悔中道之委蛇,思欲以晚盖,何天之待先生之酷,竟使之赍志以终."③这段话是比较公正的.关于钱谦益晚年致力于复明活动下文还将提到,当然不可能全面叙述.
①《清世祖实录》卷十七记多铎奏报只说命李率泰领兵渡江,实际上渡江打头阵的正是刚刚降清的张天禄、杨承祖等部,张天禄自报功绩说:"五月初九日,天禄亲自统领副将杨守壮、张思达、高谦、延士依……共自备大小船一百余只督率官兵奋勇首先过至江南,连破水师总兵郑鸿逵兵营三处,已经启知."见《史料丛刊初编》所收顺治二年九月徽宁池太提督张天禄"为亟查功绩事"启本.参见同书内顺治四年七月招抚大学士洪承畴奏报清册.
②弘光帝与马士英一道出逃,计六奇《明季南略》、夏完淳《续幸存录》等书记载分别出逃,均误.
①吴适《南都变略》,见顾公燮《丹午笔记》,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一四四页.
②张怡记:"乃豫王犹疑惧,未敢即入,驻兵天坛,先遣相城中驻牧地,乃以东、北二城与之,限三日迁尽,十九暮议始定,二十日始迁,而二十一日辰刻驰骑四占,不许搬运物件矣."张怡家宅亦在划归清军驻扎区内,家中财物多被侵吞,见《闻续笔》卷一.
①张怡《闻续笔》卷四.
②顺治四年正月二十一日工部左侍郎佟国胤"为奏明应征钱粮以供织造事"题本,见《顺治录疏》.
③蒋景祁编《瑶华集》卷五《南乡子》.
①张怡《闻续笔》卷一.
②《南都变略》,见《丹午笔记》.
③《研堂见闻杂录》,收入神州国光版《烈皇小识》册.
④《祁忠敏公日记》《乙酉日历》.
①钱谦益同冯铨的关系较好,文秉《烈皇小识》卷五记载,崇祯十年钱谦益与弟子瞿式耜为大学士温体仁构陷下狱,钱除求援于太监曹化淳外,还让密友冯舒求冯铨设法帮助,见面后,冯铨说道:"钱谦益的事,我都晓得了,如今已不妨,你可回去,教他安心."
②顺治二年八月内院大学士冯铨揭帖,见《明清档案》第三册,A3—59号.
③《归庄集》卷八,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四七一页.
第六节弘光帝被俘
五月初十日夜间,朱由崧同马士英等逃出南京后,原来的意图是避往浙江杭州.不料途经溧水县时遭到当地土兵的拦截抢掠,混乱之中,马士英的儿子马銮①带领勇卫营兵拥簇着弘光帝奔往太平府(府治在当涂),太平府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闭门不纳,又转入芜湖投靠靖国公黄得功②;马士英则以随身兵力护卫皇太后邹氏辗转赴杭.鉴于各种野史对弘光和邹太后失散情况多有讹误,这里引用黄道周的两段记载以昭信史.
黄道周在奏疏中说:"恭闻皇太后陛下自五月十一日与圣驾分离,南渡溧水,过独松关,遂涉余杭,东至临安."③在另一篇文章里他又写道:"实五月十有一日上与慈禧宫(即邹太后)同出都门,马辅以其母与圣母同为乘舆,渡溧水,为土兵所掠.马辅之子统家兵八千人遽拥上西行.马家父子知之,上与慈禧宫邈然不知也.抵杭之日,诸士民从马辅求圣驾,马辅但云:'圣驾亲征,早晚奏捷,何皇皇为?'熊给事雨殷就坐中责马辅:'亲征重事,何首辅不知,而专属之乃子?'俛首无以应也."①可见马士英是同弘光帝、邹太后一道逃出南京,行至溧水后才东西分窜.某些史籍记初十日晚上朱由崧在太监卢九德的唆使下秘密出逃,马士英、阮大铖第二天早晨才得知皇帝跑了,匆忙收拾细软逃离南京,是一种讹传.②黄得功在击败东犯的左梦庚军后领兵屯驻于芜湖,对京城的变故一无所知,皇帝的突然驾到使他大吃一惊.问明缘由后,他不胜感慨地说:"陛下死守京城,以片纸召臣,臣犹可率士卒以得一当.奈何听奸人之言,轻弃社稷乎!今进退无据,臣营单薄,其何以处陛下?"③尽管他已经意识到朱由崧张皇失措,无可救药,仍然决定效忠到底,把这位昏愦的皇帝迎接进自己的军营.据说,弘光在芜湖曾下诏"郑彩、黄蜚、方国安、杜弘域、卜从善皆晋伯爵,大铖、大典拜左、右相,共统师扈上回銮,复为守御(南京)计.然已无及矣"④.
清军统帅多铎得知弘光出逃,自然不会放过.进南京后即命刚刚投降的刘良佐率领部卒充当向导,派多罗贝勒尼堪、护军统领图赖、固山额真阿山、固山贝子吞齐、和讬等领兵经太平追至芜湖.⑤在刘良佐现身说法的招诱下,加上满洲重兵压境,黄得功部下将领田雄、马得功决定降清.黄得功不知军心已变,把刘良佐派来招降的使者处斩,引兵出战.叛军趁黄得功不备,暗中猝发一箭,射中得功喉部.黄得功自刎而死.①弘光帝被田雄等活捉献给清方.有一种记载描写了当时的场面:"田雄负弘光皇帝于背,马■唤(马得功的外号)执弘光二足.弘光恸哭,哀求二人.二人曰:'我之功名在此,不能放你也.'弘光恨,啮田雄项肉,流血渍衣."②
至于朱由崧被俘的时间,据顾景星记黄得功事云:"大清王师奄至,公中流矢,仰天自刭,五月二十八日未时也"①,如果记载不误,弘光当在同日被俘.但是,《明季南略》卷四《刘良佐挟弘光回南京》条却说:"二十四日乙巳,刘良佐以弘光到,暂停天界寺."同书《弘光拜豫王》条内又记:"五月二十五日丙午,……弘光以无幔小轿入城,首蒙包头,身衣蓝布衣,以油扇掩面.太后及妃乘驴随后,夹路百姓唾骂,有投瓦砾者.……"《清世祖实录》卷十七仅依据奏报记"缚福王及其妃来献",没有具体月日,也未提及太后,事实上邹太后当时在杭州,《明季南略》所记肯定有错误.
弘光朝廷当国的整整一年时间里,正处于内忧外患日益加深之际,君臣上下有可为而不为,朝野人士不仅没有因北都的覆亡而振作起来,反而在腐败、内讧、争权夺利上远远超过了崇祯时期.时人张岱痛骂朱由崧,说:"自古亡国之君,无过吾弘光者,汉献之孱弱、刘禅之痴■,杨广之荒淫,合并而成一人.王毓蓍曰:'只要败国亡家,亦不消下此全力也.'"②又说:"弘光痴如刘禅,淫过隋炀,更有马士英为之颠覆典型,阮大铖为之掀翻铁案,一年之内贪财好杀,殢酒宣淫,诸凡亡国之事,真能集其大成."③朱由崧的昏庸荒淫固然是事实,作为皇帝自然要负重要责任,但弘光朝廷继承的是党争、腐败、武将跋扈,忙于权力的再分配导致的内耗才是弘光朝廷土崩瓦解的最主要原因.
①1645年二月,马士英题授其次子署理勇卫营务,接替太监李国辅.见李清《南渡录》卷四.
②张怡《闻续笔》卷一云:"弘光至太平,以靖南家属所寓也.城门闭不纳,露宿郊外.上命卢监(卢九德)召大铖、大典等.十三日,靖南、大铖等至,咸咎上不当轻出.上亦悔,因酌三爵飲靖南曰:'愿仗将军威力.'靖南沥觞于地,曰:'所不尽犬马以报者,有如此酒.'于是痛哭,将士皆感激.……遂扶上登舟,十七至芜湖."
③黄道周《黄漳浦集》卷四《恭慰皇太后兴居并述义师情繇疏》.查继佐《国寿录》卷二《广德州知州赵公传》记载:"乙酉五月,上弃都走茅山.茅山乡之人以清兵至,约持槊自为卫,不知驾过此,夜举火乱逐,上失所在,而士英独以其卫卒二千余人南行,欲入杭州.……"同书《钱塘知县顾公传》又记:"乙酉五月十四日,马士英弃上茅山,自以兵二千余人先至杭.……甘六日太后始以六七舆至杭,居总兵府."茅山在江苏句容县东南,与溧水县相近.两书所记基本相符.
①《黄漳浦集》卷二十四《潞王监国记》.
②例如《明季南略》卷四《马士英奔浙》条.按,此据中华书局版,商务印书馆版此条在卷六.
③温睿临《南疆逸史》卷四十九《黄得功传》.
④张怡《闻续笔》卷一.
⑤张天禄顺治二年九月"亟查功绩事"启本中说,他在五月"十七日奉王爷命令随贝勒王爷赴芜湖剿抚靖南侯黄得功官兵,招降总兵卜从善、马得功、田雄、丘越、于永绶,续又招降总兵杜弘域"(见《史料丛刊初编》).
①诸书记载黄得功中暗箭事不完全一致,多说是刘良佐部下所射.如彭而述记:"帝微服出走至公所,未及整槊,追兵适至,公曰:'岂非天哉!门庭之寇(指左梦庚军)既薄于西,而北来之众亦复压境,一人蒙尘,有死无二.'乃舍舟上马力战.会刘良佐已在北军,谓公曰:'勿动,吾有说.'镞已中公喉.公素与良佐亲密,不意遂为所卖,知事不济,乃拔刀自刎而死."见《读史亭文集》卷十三,传上《黄靖南传》.《野史无文》、《明季南略》所记大抵相同.《清初内国史院满文档案译编》中册,第七十七页记,清军占领南京后,"询问故明福王遁往何处?知者告称已逃往太平府.遂遣贝子吞齐、和讬率满蒙军之半追之.至距太平府八十里处,闻福王复走芜湖县,昂邦章京随又率护军、前锋兵连夜趋击.福王登舟渡江而去,我昂邦章京图赖遂据江口,伪靖国公黄得功之兵逆战,击败之,敌兵皆坠水.我军尽夺其舟,截其去路.田、马两总兵官缚福王来献,黄得功中流矢死."
②郑达《野史无文》卷十一《黄斌卿传》.参见《清世祖实录》卷十七,顺治二年六月辛酉日多铎奏疏.浙江总督张存仁奏稿残件中说:"总兵田雄收黄蜚溃败之卒,缚弘光以投诚."以其"劳苦功高"建议清廷授以提督之职,见《明清史料》己编,第一本,第二十页.
①顾景星《白茅堂集》卷十三《(被禁止)望黄靖国祠》.另据顺治二年十二月初六日浙江总兵田雄奏本,自称"本年五月……即率兵投诚,朝见豫王.……六月内蒙豫王劄委镇守浙省",见《明清史料》甲编,第二本,第一三七页.可以肯定弘光被俘在五月下旬,具体日期尚有分歧.
②张岱《石匮书后集》卷三十二《乙酉殉难列传》.
③同上卷五,《明末五王世家》.
第七节潞王朱常淓监国和降清
弘光一行从南京仓皇出逃,在溧水失散之后,大学士马士英带着贵州兵四百护卫朱由崧的母亲邹太后前往浙江.途经广德州时,知州赵景和怀疑其中有诈,关闭城门不让进城.马士英大怒,攻破该城,把赵景和处斩,大肆抢掠之后才离去.五月二十二日,马士英奉邹太后到达杭州,潞王朱常淓以及在杭州的官员都来朝见.当时,马士英还希望朱由崧到达太平、芜湖后依靠黄得功等部兵力扭转战局.不久,阮大铖、朱大典和总兵方国安等逃来,才知道黄得功兵败自杀,弘光帝被俘.马士英没有指望了,就同在杭州的官僚商量请潞王朱常淓监国.六月初七日,文武官员朝见邹太后,请命潞王监国.邹太后随即发布懿旨给朱常淓:"尔亲为叔父,贤冠诸藩.昔宣庙东征,襄、郑监国,祖宪俱在,今可遵行."①
以太后懿旨名义命潞王监国,是为了给朱常淓即位继统增添合法性.然而,这时的形势已经同上年江南立国时大不一样,朱常淓惟恐出任监国将成为清方打击的主要目标,拒绝接受;在弘光太后流着眼泪反复劝说下,他才勉强答应.①
六月初八日,朱常淓就任监国.黄道周记:"八日己未,潞藩始监国,诸臣朝见毕,潞藩素服过谢慈禧宫.马士英、阮大铖、朱大典、袁宏勋、张秉贞、何纶十余人各綵服黄盖腰黄白入谢.皇太后服淡黄衣白襦,左右侍女各素葛衣.受朝御毕,潞藩见余素服角带,与马辅并立,问:'此为谁?'余出袖中名单付李承奉.殿下欣然,谓:'先生真一代忠良,今日幸共任大事.'又执马辅袖云:'先生每事与黄先生商量.'马辅傲然不屑也.而朱大典遽云:'黄家不知事,吾从行在为圣驾开道来,何不问我,辄问黄家讲话?'余谢云:'既为圣驾开道,今日圣驾安在?'遂散出.从潞府面朝时,马、阮、朱、袁俱未到,余先至殿中,殿下遽请见,命坐赐茶罢,问:'今日何以教我者?'余云:'用贤才,收人心,破故套,行王道,为今日要务.'殿下辄云:'和气致祥,家不和事不成.今日之事,先生与马辅思量.'余云:'事有思量不得者,如苍素迥不相入.如今日在两浙,要用两浙人望所归.刘宗周是江东老成,如何坚不召用?'殿下云:'马辅恐刘家来又分别门户.'余云:'只为门户两字,破我乾坤.今奈何又听其邪说?'殿下云:'马辅今手握重兵,如何不与商量.'余云:'俱非职意想所及.'谢出,见何侍御,乃知马辅与阮、朱诸人议监国且不即真,以俟北人动定.……"①
朱常淓出任监国后,任命浙江巡抚张秉贞为兵部尚书②,以嘉湖道吴克孝接任巡抚,以潞府曾长史为监军御史前往方国安营,"令发兵分守千秋岭、独松关、四安镇等处","翰林简讨屠象美兼兵科监阁部兵往苏州同总兵王之仁堵遏;又令御马监太监李国翰、司礼监太监高起潜扼防平望.③但是,实权仍在马士英一伙手中.黄道周在启本中指出清兵占领南京以后,浙江、江西各地官绅如原任戎政尚书张国维、右庶子杨廷麟、江西巡抚李永茂等人纷纷召募义兵,证明民心可用,"克复之业,早有同心,皆喁喁引领以待.殿下诚得黄铖一麾,应期毕集,上清钟山之尘,次复燕京之业,以仰附鳞翼,传世无疆"④.黄道周只谈了浙、赣两省的义兵情况,实际上当时清军尚未占领的地方还相当大,他的意思仅在于说明浙江未尝不可以守,劝朱常淓不要只看到马士英、阮大铖等掌握的少数兵力.所以,他在朱常淓监国的第二天就建议十天之内即位为帝,"使群臣百官有所瞻依"①
可是,朱常淓却是个扶不起的阿斗,监国次日(六月初九日)就按照马士英的意见,派陈洪范去同清军讲和,以割让江南四郡为条件.陈洪范在弘光朝廷初立时曾随同左懋第去北京通好,暗中投降了清朝,被派回江南充当内奸.他回到江南以后写了一篇名为《北使纪略》的文章恬不知耻地宣扬自己效忠于明朝廷,背后却到处散布清军势大难敌,劝人及早投降,被人称为"活秦桧"②.这次,又在马士英主持下作为监国潞王的代表,乘坐悬挂着"奉使清朝"旗帜的船只③,去同清方密商卖国事宜了.初十日,朱常淓命黄道周为大学士入阁办事;马士英却惟恐黄道周入阁将影响自己揽权,把监国的令旨缴回不予公布④.
就在朱常淓、马士英仍梦想苟且偷安的时候,清军却迅速地向杭州逼进.清豫亲王多铎收取了南直隶十四个府、州后,"随令波罗(即博洛)贝勒、固山额真摆因兔阿山等率领满洲将领摆牙喇兵丁一半、阿里哈兵丁、蒙古固山兵丁各三分之一,乌真超哈兵丁全营向浙江进发,直趋杭州驻马"①.六月十一日,清兵进抵塘西,马士英又故伎重演,交回内阁印信,私自逃入郑鸿逵的兵船.正碰上方国安部下的士卒前来索饷,把马士英从郑氏兵船上拖走."马辅踉跄挥涕,坠水中,一足单跣,从方兵入营中";阮大铖、朱大典则从富阳乘舟遁往婺州②.
这时,陈洪范同清军统帅贝勒博洛已经勾结妥当,回到杭州同张秉贞一道劝朱常淓投降.朱常淓贪生怕死,决定奉表降清.总兵方国安和侄儿方元科原先率领兵马护送弘光帝到芜湖,朱由崧被俘以后,他们又来到杭州,所部兵马还有一万名左右,准备拥立潞王保卫杭州.没想到朱常淓已决意降清,在方军同清军战于湧金门下时,朱常淓竟丧心病狂地"以酒食从城上饷满兵"③.方元科等极为愤慨,东渡钱塘江,后来参加拥立鲁监国的行列.
六月十四日,清军不费吹灰之力占领杭州④.博洛趁势派出使者招降浙东各府州和避居这一地区的明藩王."时周王寓萧山,惠王寓会稽,崇王寓钱塘,鲁王寓临海.贝勒遣骑修书,以参、貂等物为贽,邀诸王相见.鲁王以道稍远,辞疾不至.周、惠两王渡江偕崇王赴召.寻送南京,同弘光帝、潞王俱北去"①.湖州、嘉兴、绍兴、宁波、严州等府州官也纳土降清.
1645年七月,多尔衮得到潞王朱常淓等投降,江、浙一带不战而定的捷报后,认为南方用兵已经基本结束,起自塞北的满洲兵将又难以忍受江南暑热,于是他下令多铎、博洛班师回朝,弘光帝和潞王、惠王、周、崇等藩以及在南京投降的弘光朝廷高官显爵王铎、钱谦益、赵之龙、徐久爵②等都随军带回北京.南京改为江宁府,任命多罗贝勒勒克德浑为平南大将军同固山额真叶臣接替多铎、博洛镇守该地;同时任命内院大学士洪承畴为"招抚江南各省地方总督军务兼理粮饷",会同勒克德浑、叶臣接管江南各地.八月,洪承畴、勒克德浑、叶臣到达南京③;办理交接事务后,多铎等人于九月初四日自南京起程返京④.对于俘、降明朝诸王,清廷在七月间曾规定明宗室岁给养赡银,亲王五百两、郡王四百两、镇国将军三百两、辅国将军二百两、奉国将军一百两,中尉以下各给地三十亩.①在押送北京途中,朱由崧的嫡母邹太后跳入淮河自尽.朱常淓被清军挟至北京后,于顺治二年十一月上疏清廷"恭谢天恩".疏中自称:"念原藩卫郡(指河南卫辉府,府治汲县)蹇遭逆闯之祸,避难杭城,深虑投庇无所.幸际王师南下救民水火,即率众投诚,远迎入境."对清廷给以"日费"、"房屋"感激不尽,表示要"结草啣环"、"举家焚顶"祝颂清朝统治者"圣寿无疆"②.即便是这样摇尾乞怜,也没有逃脱被宰割的命运.次年(1646)五月,朱由崧、朱常淓以及其他降清的明朝藩王都在北京被杀.清廷宣布的罪状是这些明朝藩王"谋为不轨",企图拥立潞王朱常淓造反.③实际上,清廷统治者一方面对朱明王朝有号召力的人物处处提防,力图斩尽杀绝;另一方面又为了减少征服过程中的阻力,把明朝亲、郡王起送北京,所费既不多又便于看管.随着各地抗清斗争的逐渐高涨,清廷才不顾自己许下"给以恩养"的诺言,把他们全部处斩,以消除后患.
潞王朱常淓的监国由于时间极短,又毫无作为,在南明史上不过是一个小插曲.历来的史家因为他的政权从未有效行使过权力,注意甚少①.但是,从历史的因果关系来看,朱常淓的降清仍是一个关键问题,值得加以分析.
首先,它证明了明朝北京覆亡以后,麕集在南京一带的官绅为解决继统问题而展开的立亲、立贤的争执不过是汉族官绅内部的一场权力之争,"立贤"的对象朱常淓在本质上同朱由崧毫无二致.时任工科都给事中的李清记载道:"陪都既失,人咸恨不立潞藩.时张奉常希夏奉敕奖王,语予曰:'中人耳,未见彼善于此.'又叶主政国华为予言:'潞王指甲可长六七寸,以竹管护之.又命内官下郡县求古玩.'倪廷尉胤培尝曰:'使王立而钱谦益相,其不支与马士英何异?'"②
其次,弘光政权垮台以后,朱常淓本来是皇位继承问题上最少争议的人选,就连不久以后成为隆武皇帝的朱聿键当时正在杭州,也拥护他出任监国.如果朱常淓稍有民族气节,把抗清的旗帜竖起来,即便一时守不住杭州,南方各地的抗清势力也比较容易形成一个核心.只是由于他的降清,才紧接而来出现了朱明宗室的两个远派子孙唐王朱聿键同鲁王朱以海的争立;在朱聿键的隆武政权垮台以后,又爆发了朱聿键之弟唐王朱聿■援引"兄终弟及"之义同桂藩朱由榔的争立.这两次争斗都严重地分散和抵消了南方的抗清力量,给清廷征服全国提供了有利的机会.从这个角度来观察,朱常淓的望风纳降确实是关系非浅的,他应当被作为民族败类绑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受到无情的鞭挞.
①林时对《荷牐丛谈》卷四《蠡城监国》."宣庙东征"指明宣宗朱瞻基亲统大军往山东平定汉王高煦的叛乱.
①祁彪佳记:"初九日,家仆从武林来,乃知潞藩于初七日受皇太后命,初八日登监国之位矣.盖奸人为假报,武林日日报捷,日日迎驾.……及初六下午大珰数人来,乃不能掩.初七日,皇太后请潞藩谕以监国之意.潞王坚辞.太后泣谕再三,乃受命.初八日登监国位,杭民大悦."见《祁忠敏公日记》《乙酉日历》.
①《黄漳浦集》卷二十四《潞王监国记》.同书同卷收黄道周《逃雨道人舟中记》云:"七日,余舟至武林,而潞王已监国,乃复以迎驾,讨贼为请.而马、阮、朱、袁已俱在藩邸,偃蹇自若;阮大铖犹媿恧,自称死罪;朱大典直骜然云:'吾开导在前,安知圣驾所在?'马辅则云:'小儿亦导驾去,不知小儿何在?无由复知圣驾.'是日,再具启请潞府行监国事宜凡七条,皆朝夕所可行者,而马辅持未下.是午,潞府赐食,而高起潜、孙元德、李进三内侍见陪,而元德脱巾狎坐,起潜作恣睢语,又宛然曩时矣.余请欲商略诸事宜,而李进辞以懿驾在内.见此沓沓,不足共事,遂决计趣归."
②康熙二十五年《杭州府志》卷三十七《事纪下》.
③林时对《荷牐丛谈》《蠡城监国》.
④《临安旬制记》卷二.
①黄道周《潞王监国笺》,见《黄漳浦集》卷七,笺.
②林时对《荷牐丛谈》卷四《蠡城监国》.
③南园啸客辑《平吴事略》记:"顺治二年乙酉六月初九日,大清兵抵嘉兴,时马士英在杭,命督府陈洪范与大清议和,过嘉兴,舟旗书'奉使清朝'."张道《临安旬制纪》卷二也说:"时士英方遣陈洪范使北,议割江南四郡以讲和","洪范坐舰悬旗书'奉使清朝'四字."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