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叫魂

刘启安 (现代)
侵华日军常德细菌战追踪:叫魂 作者:刘启安
  三位来自八百里洞庭的中国男子,是背负着数以万计的常德鼠疫死难者的冤魂东渡日本的。他们要到异国的法庭上,控诉57年前的那场惨绝人寰的罪恶!他们要让冤死的同胞的灵魂从此安宁!他们要向日本政府和当年的侵略者讨还公道!
  清晨,方运胜在他下榻的东京的宾馆里,给他死去的祖母、父亲、母亲和哥哥发出了一封永远发不出去的信。
  他的哥哥方运登57年前死于常德鼠疫,年仅8岁。
  他告诉死去的亲人,他来到了日本,要给苦难的亲人伸冤。
  他朝着西方的故乡,双膝跪下…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出版
  叫魂 第一部分
  引 子
  公元1998年7月13日。
  日本东京。
  下午3点20分,东京地方法院大门前聚集着数百名日本人。这些或白发、或青丝的日本男人和女人举着用日文、中文、英文三种文字书写的巨幅标语向法院走去。
  巨幅标语上写着的几行大字是“向细菌战受害者道歉赔偿!”。
  法院门前的大街上,行人停下了脚步,疾驰的汽车踩下了油门。新闻记者们纷纷打开照相机和摄像机……
  在这支神情肃穆的队伍里,有三位来自中国常德的男人。他们叫方运胜、李安谷、黄岳峰。
  在法院大门前,三位中国男人的三双大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
  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
  最危险的时候,
  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起来!起来!起来!
  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
  前进!前进!前进!进……”
  悲壮的中国国歌在他们的心中升起。他们噙着热泪,齐声地高喊:
  “必胜!必胜!必胜!”
  这三位来自八百里洞庭的中国男子,是背负着数以万计的常德鼠疫死难者的冤魂东渡日本的。
  他们要到异国的法庭上,控诉57年前的那场惨绝人寰的罪恶!他们要让冤死的同胞的灵魂从此安宁!他们要向日本政府和当年的侵略者讨还公道!
  也就是在1998年7月13日这一天。
  清晨。方运胜在他下榻的东京的宾馆里,给他死去的祖母、父亲、母亲和哥哥发出了一封永远发不出去的信。
  他的哥哥方运登57年前死于常德鼠疫,年仅8岁。
  他告诉死去的亲人,他来到了日本,要给苦难的亲人伸冤。
  他朝着西方的故乡,双膝跪了下去。
  故乡啊,祖国!我的亲人!您的儿子在这里给您叩头!为您伸冤!
  千年的仇要报!万年的冤要伸!何况还只57年哩!亲人的血未冷,亲人的尸未寒,亲人的眼未闭。
  他朝着西方的祖国,双膝跪了下去,热泪汹涌而出……
  三双中国男人的手,再次紧紧地握在一起。
  “必胜!必胜!必胜!”
  他们一边高呼着,一边抬起不屈的头颅,向东京地方法院103号法庭走去。
  一场让世人瞩目的跨国诉讼开始了。
  一部尘封了50多年的血泪历史再次被一页一页地翻开……
  黎明前的警报声(1)
  1941年11月25日,侵华派遣军参谋长尾正夫向陆军大臣秘书官井本报告:“11月4日5时30分,石井部队的增田美保少佐驾驶九七式轻型轰炸机从汉口机场起飞,6点50分抵达常德。因大雾,降低高度搜索。在800米处有层云,故在1000米以下实施。由增田少佐驾驶,一侧盒子未完全打开,在洞庭湖上将盒子投下。谷子36公斤。其后由岛村参谋进行搜索……常德附近……11月20日前后出现来势迅猛的鼠疫流行。从各战区汇集卫生材料判定:如果命中,肯定发病。”
  ——史料
  谭学华医生是被一场骇人的恶梦惊醒的。天还没亮,窗外黑漆漆的。他划燃一根火柴,点亮床头柜上的洋油灯,从枕头下摸出手表一看,还不到5点。他觉得头有些昏,用手指轻揉了几下发胀的太阳穴,扭头看了看身边的璟仪。璟仪没醒,翻过身去又打起轻轻的呼噜。他便将油灯熄了,独自靠着床头想刚才的梦境。
  那真是一个令人恐怖的梦:几个男人抬来一顶花轿,说是要抬璟仪去嫁人。璟仪死命地抱着他叫:“我有男人!我有男人!”他拉着璟仪就跑。忽然街上传来许多的人声:“日本人来了!快跑啊!”满城的人就都跑起来。他却怎么也跑不动,突然两脚落空,身子朝高高的沅江河岸下飘去……谭学华叹了口气。他并不相信梦能预报吉凶,但恶梦带给人的总是一种坏心情。他摸黑从床上下来,穿上棉袄,轻轻地打开门走出家去。
  晨雾正从沅江的水面上轻纱般地浮起,笼罩着古老的常德城。他从二楼的家里慢慢走出来,穿过草坪,在篮球场上独自散步。不远处的藕池里传来几声鱼跃的声音。冬天了,美丽的荷花不见了,翠绿的荷叶也枯了。他沿着一条小路走过病房,走出门诊部的那张不太大的铁门,向沅江岸边走去。
  昨晚,病房死了一位伤兵。那是个20来岁的湖北兵。一颗子弹从他右前胸穿过。假若有足量的消炎药,这个伤兵应该不会死的。但他终究死了。谭学华想到那张临死前痛苦得五官都移位了的娃娃脸,心中便涌出一股苦涩的滋味。自从华容、石首、沙市一线相继沦陷后,大批难民和伤兵不断从前方向常德涌来,广德医院也成了临时的伤兵医院。他在这家医院工作有好些年头了。自1918年投考长沙的湘雅护士学校起,他就将自己的生命与病人结合在一起。如今,常德城作为华中通往战时陪都重庆的唯一交通孔道,必将是日军重点进攻的地方。看来,战事在一天天逼近,日本人迟早会要打到常德城。
  该是以医报国的时候了。谭学华这样想着,不觉到了沅江岸边。岸边泊着两条渔船。船头上点着一盏渔火。早起的渔家正准备起锚打鱼去了。远处传来几声犬吠,几声鸡啼。晨风在江面上拂过。冬天了,江风裹夹着刺骨的寒意。东方的天边开始现出晨曦。谭学华深吸几口清冷的空气,那含着水雾的空气直沁肺底,使他忧愁的心境渐渐地舒缓起来。唉,若是没有战争,在这广袤的八百里洞庭的丰沃的土地上,人民是那样和平而愉快地生活着。谭学华眼望着岸边的渔船向江心驶去,“吱呀、吱呀”的一片浆声中,又传出“噗噗”的几声撒网声……
  突然,城里传出凄厉的警报声!“呜——呜——呜”那拖着长长的尾音的警报声划过黎明前的宁静,一声比一声紧地将晨梦中的人们唤醒。该死的日本飞机又要来轰炸了!刚刚还处在和平、宁静中的人们,一时间娘呼儿、儿唤母,扶老携幼向城外七里桥、船码头疏散。
  谭学华刚刚舒缓过来的心绪又忧愁起来。他快步离开江岸,向广德医院的家中跑去。妻子璟仪正带着孩子家沅、家芷、家麟、家湘急得在楼前的草坪里团团地转。见他的身影在晨光中隐隐出现,就急切地叫起来:“学华,一清早去哪里啦?急死人,日本人的飞机又要来了!”他一边应着,一边朝妻儿跑去。8岁的家芷迎过来抱住他的大腿:“爹,我怕!”
  “好孩子,别怕!爹在这里!”他一把将妻儿拢在怀里,安慰着他们,然后将他们送到防空洞里,又匆匆跑进病房。病房里还有他的病人。
  这时,天渐渐亮了。远近的街市、树木和山岭渐渐露出了朦朦的轮廓。晨雾依然笼罩着广袤的四野。沅江水面上的渔船早已泊到了岸边的江湾。日本人的飞机的轰鸣声渐渐由远而近,在常德城上空发出鬼一样的嚎叫声。这嚎叫的声音绕着城区一圈圈地盘旋着。这些年来,常德城里的居民不知躲过多少次日本人的轰炸,可人们这回隐隐地觉得有些奇怪:平日里一声声惊心动魄的炸弹爆炸声今天怎么没有听见?
  飞机仍在绕城盘旋,而且越飞越低。
  这是一架日本97式轰炸机。一个多小时前,增田少佐驾驶它从汉口机场起飞,穿过黎明前的雾霭弥漫的长江和洞庭湖,飞到人口稠密的常德。这时,飞机转了一个圈,猛地向下俯冲,机肚几乎擦着了屋顶和树梢。
  一排排低矮的屋宇在机翼下一掠而过,增田少佐眼睛一眨也不敢眨地驾驶着飞机在常德城上空盘旋。终于,坐在飞机舷窗边紧盯着地面的太田大佐脸上露出一丝阴笑,他朝机上的投弹手凶狠地做了下手势:“放——”,立即,一股灰蒙蒙的物体雪花似地飘向机尾的空中,纷纷扬扬地飘洒到常德城的街市上……
  黎明前的警报声(2)
  常德城西门有条小巷叫水巷口,巷子里有家姓鲁的开了间杂货铺。鲁家有个13岁的男孩叫仁清。这孩子天生胆子大,空袭警报过后,他忽然想出去看看飞机,就偷偷地溜出门来,跑到屋前的空坪上。他看见一架日本飞机从城外的德山方向飞来,绕着城区转了三圈,便从西边往东飞去。飞机过后,他听到自家屋顶上象撒下砂粒一样“沙沙”地响,又低头一看,只见屋前的街道上落下许多谷粒、麦粒、黄豆、棉花和碎布头。他用脚扒了一会谷粒和麦粒,心想这日本飞机有意思,偏偏不扔炸弹扔麦豆。他摸摸脑袋,觉得蛮奇怪,便小跑着回到屋里:“爹,飞机上丢了许多的谷麦和棉花,还……”仁清话没说完,他爹扬手给了他一个耳光:“小化生子,胆子大得要上天了!你不怕日本人的炮子不长眼?”仁清摸着发烫的脸一下傻了。
  天大亮了。浓雾依然紧锁着古城。三铺街开西医诊所的徐杰见日本飞机已经飞走了,便开门走到街上看看。他也看到了稀奇:街面上到处零零散散地落下些谷麦、棉花和布条。那棉花还是雪白的新花,布条就象裁缝剪过的那种条条块块。他的心不觉一惊:天啦,这日本人莫非……他记起有次在报上看到过日机在浙江宁波投放鼠疫的报道,难道黑了心的日本人又要在常德造孽了?他不禁打了个冷颤,连忙站到街头的一块麻石上大声招呼:“各位父老街坊,飞机上扔下来的东西千万别碰!碰不得!碰不得啊!日本人给咱常德投瘟疫啦!”
  “日本人投瘟疫了!”陆陆续续从郊外回来的人们纷纷传说着:“三铺街的徐先生说的。”
  “徐先生真说了?”
  “真说了!”
  “天啦,遭的什么孽啊!天杀的日本鬼!”
  谭学华医生也来到街上。他从东门走到西门,在五铺街、水府庙、鸡鹅巷、关庙街、法院街一带,房顶和地面上到处都见日机的空投物。他从地上拾了些谷粒和布条,用纸包好带回广德医院。
  “汪技师,请你尽快检验,并将结果告诉我!”他推开医院化验室的门,对检验师汪正宇说:“事关重大,请立即进行!”
  “是,谭副院长!”年轻的汪正宇双手接过标本,谦恭地说。
  谭学华从化验室出来,穿过篮球场,回到自己的办公室,独自坐在椅子上沉思。自去年秋英籍牧师巴天明公告任命他为副院长后,谭学华以一名中国医师的身份,成为这家自1898年创立的美国教会医院的领导人。他感到很累,这主要是医院人手不足,仅有他和戴医生两名医师,每天要接诊100多名病人,尤其是近两年来日本人的飞机不时来常德轰炸,使外伤手术病人陡增,他常常一整天、一整天地站在手术台前工作。那些截去了手脚的伤者都是自己的同胞,他不明白小小的日本怎么就敢如此欺辱中国。他又想到刚刚发生的那一幕,日本人的飞机究竟投下的是一些什么东西?难道真是鼠疫?那可是被欧洲人称为“天刑”的瘟疫呵!早在14世纪中叶,鼠疫几乎席卷了欧洲所有的城镇和乡村,夺去了几千万人的生命,那场浩劫至今仍令欧洲人胆战心惊。他记得在湘雅医学院求学时,外籍教授给他们讲授鼠疫一课时的惊恐的表情。太可怕了!想到这里,谭学华从椅子上站起身来,他要去见院长涂德乐。这位高鼻子的美国教会医师,现在大概还在他的美丽的别墅洋楼里,搂着年轻的妻子睡大觉呢!
  “操他妈!”谭学华不知是在骂谁。随即,他从办公桌上拿起一支点水笔,在当日的一页台历上重重地划了个血红的“√”。台历上的日期显示着:中华民国三十年,十一月四日,星期二。
  他将笔搁下,“砰——”地一声打开房门,急匆匆地走出广德医院。
  劫难降临的前夕(1)
  案奉军事委员会十一月令——享伟字第二○五六八号虞代电开:“根据支卯敌机一架在常德附近投掷布、帛、豆、麦等物,乡民有拾者当即中毒等情。除分电各战区、绥署外,仰即转饬军民注意防范为要”等因。奉此。除分令外,合行仰该司令饬属注意防范。有此类事件发生,应即将毒物呈缴卫生机关予以代验,免受□□为要,此令。
  ——重庆卫戍总司令部密令
  (1941年11月 申二谍字第749号)
  郑达县长昨晚彻夜未眠。自昨日清晨日机空投可疑物之后,城内居民人心浮动,传言四起,各种疑虑、诘询纷纷传至县府。作为战乱中的一县之长,郑达这县长当得也实在不轻松。他点燃一支香烟,靠在藤椅上努力地梳理着自己象一团乱麻一样的思绪。
  八百里洞庭,是怎样一片富饶的沃土。他今日治下的常德,更是这片沃土中的鱼米之乡。他曾为能谋上这样的县任而兴奋不已。不想自1938年10月武汉失守后,暴露在日军战线前沿的内陆城市,除长沙外,便是他的常德!
  郑达将手上的半截香烟焦躁地扔到地板上,不安地在他的宽大的办公室走来走去,终于,他将目光停留在墙上挂着的那幅地图。
  地图上的粗大的黑色箭头指向湖北宜昌。是的,自今年6月12日日本人占领宜昌后,便用重兵扼守长江,封锁了长江三峡水道,使战时的陪都重庆连接华中的重要通道被截断。现在,川湘公路便成了中原入川的唯一孔道。而自古就有“荆湖的唇齿、滇黔的喉嗌”之称的常德,正好扼守在川湘公路的关隘处,断了水路的进川物资,全靠着这条被称为战争生命线的川湘公路源源不断地输送。常德,无疑已成为敌我双方志在必夺的战略要地!
  郑达站在地图前,又点燃手中的一支香烟。他刚刚厉声训斥了敲门进来的办事员,他不希望任何人在这种时候打扰他,尤其讨厌无孔不入的新闻记者。从昨天下午起,《民报》、《新潮日报》的记者就三番五次上门,要求政府对清晨的日机空投物作出官方解释。解释个屁!这班只晓得摇唇鼓舌的报痞!他们哪一点知晓战争的大局!昨天下午,县府不是派出军警,着令各乡、镇公所组织居民清扫并焚毁所有的空投物吗?不是还派人将一包可疑物急送美国人办的广德医院进行检测吗?可恶!郑达焦躁得直想骂人!可是,骂谁呢?他又将思绪集中到墙上的地图上来。
  今年7月,最高统帅部为拱卫陪都重庆,调集重兵组建第六战区,负责防守以宜昌为中心,北起钟祥,南迄常德的数百里弧形战线,长官部就设在邻近常德的湖北恩施。这样,常德就处在第六战区和第九战区的结合部上,既是第六战区的军需粮仓,又是长官部的一道屏障。日军第11军自攻占湘北岳阳后,华容、石首、沙市一线又相继失陷。前些日子湖南省府召开军政会议,郑达亲听薛岳长官训示:
  “郑县长,常德是一处粮仓,一块肥肉,日本人的狗鼻子已经伸到门前来啰!据可靠情报,敌军将可能于12月进犯长沙,在此之前,极有可能进逼常德,以策应长沙之役。郑达兄不可大意啊!”薛岳说着,踱到墙上的巨幅地图前,“战事日渐逼近,常德城周围已驻防第20、第29集团军的数万将士,他们的军需粮草,还仰仗着郑县长勉力为之。”
  郑达上前一步,迎着薛岳直逼过来的目光,昂首答道:“请司令长官放心,郑某将克尽职守,不负厚望!”
  薛岳点点头,说:“好!这就很好!有郑县长如此一片报国的忠心,薛某的心也就放下一半了!”接着,薛岳又问郑达:“常德城中如今人口情况怎样,可有准确的统计数字?”
  郑达想了想,说道:“自武汉失守后,由于大量难民涌入,城内人口一度由9万余丁增至20万众。但近旬月间,因传言战事日近,人们又纷纷逃避湘西、川黔等地,除世居常德的百业生意之人外,余者大都已经离城。如今城中人口不会超过6万。”
  “唔,6万!”薛岳点了点头:“6万人不是小数!郑县长,战乱之年,父母官不好当哇!难处不少,还望郑达兄运筹帷幄啊!”薛岳说着,扬了扬手,示意郑达可以走了。
  现实就是这样地令郑达焦心。离省军政会议也不过一月余,日本人的飞机就真的来常德投掷昨日的那些可疑物。那是些什么呢?难道真是鼠疫菌?穷凶恶极的敌寇也许真的能下如此的毒手。想到这里,郑达直觉一丝寒意从背脊处升起。这时,县政府秘书王雨亚敲门进来,轻声地对他说:“郑公,广德医院的谭大夫来了,说有要事求见。”
  “啊,谭大夫来了?人在哪里?快请他进来!快,快去请!”郑达边说边站起身来。
  谭学华是来告诉郑达一个令人恐怖的消息的:广德医院的化验结果证实,日机果然在常德投下了鼠疫菌!
  郑达闻言,直惊得一屁股跌坐在藤椅上。好半天才开口道:“谭院长,此事关系常德数十万生灵,非同小可!贵院的化验结果是否准确无误?”
  “郑县长,请相信医学的结论,它是科学,绝非谬误!”谭学华从上衣口袋里掏出化验单,秘书王雨亚赶忙接过去递给郑达。“我们将两次取得的空投物标本分别浸入生理盐水中,过滤沉淀后在显微镜下发现大量的鼠疫杆菌。现在,我们正在进一步作细菌培养试验,结果不久即将出来。此事不宜迟,县府须早作决断,万勿大意啊!”
  劫难降临的前夕(2)
  “是的,事不宜迟!”郑达阴沉着脸朝王雨亚吩咐道:“请通知防空指挥部、警察局、卫生院诸位主官,下午四时来县府开会。”
  少顷,郑达又以征询的口吻对谭学华说:“谭院长,下午的会,可否请你也参加?”
  谭学华想了想,点头道:“好,我一定准时到会。”
  初冬的常德,一阵阵的西北风从洞庭湖面卷来,在满城的大街小巷横扫而过,平日里无人打扫的灰尘、纸屑和枯叶被风卷到空中,四处地飞舞着。当天下午,常德县政府如期召开紧急会议,谭学华医师首先报告了广德医院的化验结果,并向与会人员介绍了鼠疫的一般常识。
  “昨日敌机空投物,经我院初步检验,有类似鼠疫细菌发现。”谭学华端坐在藤椅上,神情严肃地对着会议室里各位县上的头面人物说道:“鼠疫是传染最速、死人最快的烈性瘟疫,常德历史上从未有过。可以说,鼠疫是一个死亡的同义词,它可以使一个个的城市和村庄毁灭,一个个的家庭成为绝户!”
  骇人听闻,满座皆惊!县警察局的李伯年惊恐不安地站起来:“谭院长,你是常德地面上最有见识的大夫,依你说,此事该如何办?如今正是兵慌马乱,若是再来一场瘟疫,这常德城岂不是没得救了!”
  “是啊!古城的劫难啊!”县商会的李步云惊吓得语无伦次:“我操他日本人的万代!这般缺德的事下得手啊!”
  会议室里顿时一片詈骂声。也难怪人们如此失态,自古以来,战争无数,以投放瘟疫来打仗的,却只有东洋小日本才敢犯这该天杀的第一条!
  “诸位,请安静!请安静!”郑达用右手轻击了几下桌面。一县之长,当此非常时期,他必须在众人面前竭力保持镇定:“勿躁!请勿躁!既然劫难临头,诸位,我等只有迎难而上了!郑某自受命主常之日起,即抱定与常德父老同生死,共命运之信念。如今满城百姓流言四起,惶恐之心不已,城内城外几十万民众,正眼巴巴地盼着我等早定大计。因此,诸位务必临危不乱,镇定自若,方可率全城百姓共渡危难!”
  说到这里,郑达停顿了一会,用冷峻的目光扫视着与会的各位。他明白,眼下正是用人之际,劫难在即,他郑达纵有三头六臂也无济于事,千斤的担子,只有分散到众人的肩头方为上策。他清了清嗓子,用委婉的语气继续道:“诸位都是地方上德才兼备的栋梁,常德黎民之安危,全系诸位身上!”
  郑达又停顿了一会,端起桌上的茶杯,轻饮了几口,目光却悄悄地注视着大家的神情。他见人们的情绪已渐归平静,便又威严地说了下去:“眼下,北有强敌压境,华容、石首一线已失陷多时,敌军距常德不过咫尺。城内难民云集,流动人口庞杂而难于管理。由于敌寇盘踞各工商都市,致使药物流通不畅,医药奇缺。此时若是果真暴发瘟疫,不仅城内数万民众生命难保,而且可能殃及周围驻防的数万军队,敌之恶伎,胜于水火!当此非常之时,当有非常之策。王秘书——”
  “有!”正在埋头记录的王雨亚闻声一惊,连忙起立应道。
  “立即照办如下诸项:(一)火速电报省府,详告敌机昨晨在我常德投掷鼠疫菌一事;(二)请求省府即派防疫医疗人员和针、药物资援常;(三)令《民报》、《新潮日报》即日头版头条发布消息,昭告天下;(四)通知各乡镇公所,着力组织保、甲民众防疫自救。”
  “是,我立即照办!”王雨亚应声离席而去。
  郑达将目光再一次扫向会场,他想从这些下属的面部表情里找出一点什么。会议室里静悄悄的,鸦雀无声,这表面的宁静,其实掩盖着人们内心里的翻江倒海。鼠疫,这可怖的瘟神,真的会降临吗?但愿一切都是一场虚惊!
  次日,《民报》、《新潮日报》均头版披露“敌机于本月四日,在本市散播米、麦、棉、纸等物,经广德医院化验,确含有鼠疫杆菌”的消息。同时开辟“防疫特刊”专栏,开始连载有关鼠疫防治知识的专稿。
  薛岳11月5日深夜才获悉敌机在常德空投鼠疫的事情。他拿电文的手禁不住发抖。去年冬,日机曾在浙江鄞、衢两县用飞机投掷同类异物,不久引起鼠疫流行,令浙江省府伤透了脑筋。如今敌寇压境,若是再来一场瘟疫,那他薛岳的日子就更难过了。他又想到鼠疫的烈性,据说所染之处,十室九空,眼下药物奇缺,连战场上的伤兵都无药可用,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伤口溃烂,甚至死亡。若果真出现鼠疫流行,扑疫的药品从何而来?若是无药,则疫情又如何控制?如疫情蔓延,湖南数千万军民的性命怎么办?
  薛岳感到头痛了。他在房间里踱来踱去,忽然,他想,莫非是郑达这家伙弄来的玄虚?不会吧?敌寇不至于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在常德重蹈旧伎吧。去冬日本人在浙江一带施行细菌战,不是引起世界各国公愤,同声谴责么?就连历史上曾遭受过鼠疫劫难的德国和意大利,也对日本人以鼠疫为兵器的暴行表示强烈的反感。应该不至于吧。对,不至于这样的!想到这里,薛岳觉得松了口气。他点燃一支烟,深吸了几口,走到窗前,推开窗户,一股初冬的寒意猛然袭上身来。薛岳叹了口气,抬头望了望窗外夜空上的几颗寒星。忽然,他猛然想起常德来的电文中说此鼠疫菌已经广德医院化验证实,广德医院不是那家美国教会办的医院么?美国人办的医院不会草率结论的!没有十足把握,他们不会随便公布!是呀,这事怕是有几分当真了!薛岳顿觉头皮发麻。他将烟蒂朝地板上一扔,高声叫道:“来人!”
  劫难降临的前夕(3)
  外间的秘书官立即应声而至。
  “即呈重庆国民政府:日机在我常德上空投掷米、麦、棉、纸等物,经当地美国教会医院化验确含鼠疫杆菌,因我省卫生处无设备进一步对其确认,特请示处理办法。”薛岳口授完电文,挥挥手,径自走出门去。
  这是一处很大的庄园。庄园的主人曾是前清的一位京官。薛岳自率领他的第九战区司令部和湖南省政府从长沙迁到湘南的耒阳后,耒阳便成了战时湖南的临时省治。他当时选中这片庄园作为司令部和省府办公处,也是因为它建筑的精巧,那精巧让人觉得它不是一处土木建筑,而是一幅画图,甚至是一幅有着生命灵气的画图。薛岳从办公室出来,穿过几处青苔密布的天井,沿着一条幽深的回廊走进后院的花园。园中的花草早过了蓬勃的季节,只有假山旁几株常青的松柏和冬青树在冷月的余晖下显出些生气。他朝身后跟随着的几个贴身卫兵挥挥手,示意他们不要打扰他。他踱到假山旁的一张石凳前坐下。冬夜的寒风从湘江江面上刮进花园来,让月下的薛岳觉出几分悲凉。他心头不忽地涌出岳飞的那首《小重山》来: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800年前岳元帅的苦闷心情,他薛岳今日也是同感着的呀!一场中日战争,从民国26年“七七”事变起,已经打了4年多,小小的日本竟然从东北打进了华南,作为军人,他觉得窝火,甚至耻辱!他一直在寻找雪耻的战机。
  “报告!”
  正在沉思中的薛岳闻声一惊。
  “报告司令长官,重庆国民政府复电:‘事关国际信誉,不得谎报疫情。’”秘书官拿着电报纸立在假山旁的石径上,急急地向薛岳报告说。
  “什么?谎报疫情?这班蠢猪!难道要等瘟疫蔓延开了才不叫谎报?”他“腾”地一声从石凳上立起身来,吼道。面前的秘书官吓得不敢吭声。薛岳见状,长叹了一声,挥挥手,说:“不早了,去睡觉吧!”
  “长官也请早些歇息吧!”
  “你先去吧,我还想在这里坐一坐!”薛岳又朝秘书官挥了挥手说。
  假山前的金鱼池里传来几声鱼跃声。一片枯叶从树上飘落下来,正好落在薛岳的头顶上。
  第一名死者:蔡桃儿(1)
  (本报耒阳十八日电)敌寇卑劣,在我常、桃一带,以飞机散布鼠疫细菌,被难者已达十余人。此疫较任何传染病为迅速猛烈,形势严重。省卫生处除派员向发生地方防治外,已分电□、长、沅、邵、益、郴、永各县,立即举办水陆交通检疫,并扩大杀鼠灭菌运动云。
  ——1941年11月20日《国民日报》
  黄昏了,蔡桃儿正在街口上和伙伴们一块玩“捉强盗”。她和邻家盛和米店的春妹子扮“强盗”,被“官军”追得东奔西躲。正玩在兴头上,忽听到母亲叫她:“桃儿,回家吃饭了!”她从一处门洞里钻了出来,拍拍身上的灰尘,对春妹子说:“不玩了,母亲在叫我哩!”一伙孩子便纷纷吵闹着各自回了家去。
  她的家在关庙街上,父亲蔡鸿盛开了家炭号,除经营煤炭、煤饼外,冬天里还做白炭生意。那白炭又叫木炭,冬日里家家户户靠它取暖。前些日子蔡鸿盛从桃江、安化一带的深山里进了一批上等的白炭,城里的一些老主顾纷纷闻讯而来。常德这地方冬天特别冷,用白炭取暖热气容易上身,又少灰尘。所以蔡鸿盛炭号这几天生意蛮好。蔡桃儿癫癫地跑回家,见父亲端着水烟袋正倚着店门吸烟,店里帮工的伙计忙着将屋里散在地上的煤炭扫拢。满屋的煤灰,伙计们的脸上象扮了戏妆,白一块,黑一块。桃儿叫了声:“爹!”又忍不住“嘻”地笑出声来。
  蔡鸿盛吹燃纸眉,吸了几口烟,才朝桃儿斥道:“疯!一天到晚只晓得疯!快进屋去,你娘刚才叫你哩。”
  桃儿朝爹嘟了嘟小嘴,猫一样从爹的身边溜进屋去。桃儿今年12岁了,爹娘只有她这个女儿,是爹娘的掌上明珠,这便让她有了些娇惯,说是女孩,却养成了个小子脾性。平日里玩得太野了,爹便骂:“疯!只晓得疯!看长大了有婆家敢要你!”也就这样骂几句,娘便会过来护她,嚷着说爹不该这样骂桃儿。娘一开腔,爹就不再骂了,独自捧着水烟袋走到前面的街上。
  吃过晚饭,母亲又端来热水帮她洗脸、洗脚。冬日里天黑得早,一盏洋油灯照着古旧的老宅,楼上有老鼠“吱吱”打架的声音,北风呼呼地从屋脊上刮过,天气是一天比一天冷起来了。蔡桃儿觉得有些累:“妈,我想睡。”母亲闻声过来:“好,睡,早些睡也好,被窝里暖和。”边说着边给她铺好被子,看着女儿钻了进去,又掖了掖被角,嘱咐道:“别蹬了被子凉着,妈还要纺纱。喔,明早起床记着加件夹衣,天冷哩。”说着,去衣柜里翻出夹衣来,放到桃儿的枕边上,用手摸了摸女儿的脸蛋,笑了笑才离去。
  蔡桃儿很快就睡着了。她是伴随着母亲的纺车声入睡的。从小,她听惯了母亲的纺车声。那“嗡嗡”的声音象一支歌,一支催眠的歌,她在这声音里体会着父母带给她的温暖和安全。睡梦中,她甜甜地笑了。一对可爱的小酒窝嵌在她胖乎乎的小脸上。
  也不知什么时候,桃儿又溜出了家门,她和隔壁的春妹子溜到城外的沅江岸上。太阳好大,晒得人身上发烫。她实在受不了了。天怎么会这样热啊!她顾不上想什么,就一头跳进江水里。江水又忽然格外地冷,象冰水一样冷,冷得骨子里都象结了冰。她觉得很难受,就没命地叫了起来:“娘,爹,冷,桃儿冷哇!”
  正在纺纱的母亲闻声停下纺车,急忙走近床前:“桃儿,醒醒!桃儿,做梦啦?妈在这里。”
  桃儿醒了,痛苦地呻吟了一声:“妈,我好冷!”说着,上下牙禁不住“格格”地打着冷颤。
  母亲不觉大惊,伸手在女儿额头上一摸,天啦,这是怎么了?刚才还好好的,现在怎么烧得象一盆烫手的炭火?她大声地叫着:“桃儿爹,快来啊!桃儿发烧了!”
  蔡鸿盛正在堂屋里记账。他闻声一惊,推开手旁的算盘,匆匆走进卧房。微弱的煤油灯光下,他见女儿烧得脸颊象一块红布。他一时慌了手脚:“桃儿,你怎么了?啊!爹的桃儿!”
  折腾了一晚,第二天清晨,蔡鸿盛将女儿送到广德医院就医。在急诊室里,谭学华大夫象往常一样,仔细地检查了病人体征,询问了病史,突然,他觉得这孩子的病有些特别,便嘱咐蔡鸿盛快带孩子去化验室抽血检验。
  “昨日睡前还是好好的,这是得了什么急病啊!”桃儿的母亲抱着她,泪水忍不住地流:“谭院长,求你,求你救救我的桃儿!”
  谭学华大夫望了望女人痛苦的脸,点点头,宽慰地说道:“蔡嫂子,先别急,我会尽心的,等化验结果出来了,我会用最好的药治她!”
  谭学华说着,一边拿起笔在病历上写道:“鼠疫???”他不敢相信自己的判断,又提笔在“鼠疫”二字的下面划了两道粗粗的红杠,下意识地打上好几个疑问号。他清醒地知道,今天距敌机投撒可疑物正好八天,蔡桃儿是昨晚发病的,符合鼠疫感染的潜伏期,从症状看,病人突然高热至40℃,颌下、腋窝、腹股沟等处的淋巴结均出现肿大……天啦,但愿是我的误诊,是我的多疑!他站起身来,再一次走近蔡桃儿身边。“如果这孩子真的是染上了鼠疫,那么,常德的黎民百姓就将真的遭上巨大的劫难,几天来日夜担忧着的事情就将变成可怕的现实!”突然,几声敲门声打断了他的思绪,推门进来的正是医院化验室主任汪正宇。
  第一名死者:蔡桃儿(2)
  谭大夫的心不觉猛跳起来:化验结果出来了!汪正宇亲自送来!这……
  “谭院长,与敌机空投物中发现的完全一样。”汪正宇颤抖着的声音,在谭学华耳边骤地鸣响。谭学华只觉得脑袋里“嗡”地一声,双目紧紧地盯着汪正宇递过来的化验单,下意识地自语道:“终于发生了!”
  是的,常德历史上的一场空前劫难终于从此发生了。这一天,是公元1941年11月12日。
  谭学华极力使自己镇静下来。他一面指示护士将病人送进病房隔离抢救,一面派人向县政府紧急报告。随即,电波将常德发现鼠疫病人的消息迅速传到耒阳县城的湖南省政府和省卫生处,省政府又火速电告重庆国民政府。
  当天下午,驻湘西的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救护总队第二中队接令赶到常德。中队长钱保康和分队长、奥地利医生肯德随谭学华大夫步入蔡桃儿的隔离病房。病人情况已进一步恶化,体温升至41℃,出现出血倾向,从症状和化验结果看,病人无疑是鼠疫感染者。从病房出来,一直沉默着的肯德突然说道:
  “不会的!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太可怕了,上帝!”肯德耸了耸肩,摊开两手对着谭学华说:“1925年6月,日本也在日内瓦议定书上签过字的,世界禁止使用毒气和细菌武器,难道日本军队都是疯子?”
  “可是,肯德医生,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活生生的鼠疫病例。这个很快就要死去的小女孩告诉我们,她患的是可怕的鼠疫!她的症状和化验单支持这一点!”谭学华用英语对着肯德医生说。
  肯德依然摇着头:“不可能!这不可能!上帝!”
  谭学华叹了一声气,回到自己的办公室。这一晚,他没有回家。妻子璟仪傍晚时给他送来晚餐,看着他凹陷着的双眼,心疼得流泪。他强打着精神给了璟仪一个笑脸,说:“回去吧,孩子们在家等你呢!”
  璟仪回家去了。谭学华用冷水洗了个脸,觉得头脑清醒了一些。他决定去县政府。他要郑达县长相信,蔡桃儿是现已发现的第一例鼠疫病人,紧接着,就会有第二例、第三例……常德的黎民百姓,正要蒙受一场“天刑”!他要敦促郑县长赶紧组织民众防疫自救。常德城中的长庚、启明、沅安三镇要挨户组织灭鼠。城郊的鼠疫隔离医院要立即着手筹建。对已发现鼠疫病人的街巷,要派警察严密封锁,禁止人员出入,以防疫情扩散。他还要去找涂乐德院长谈谈,请他以美国教会医生的名义向国际社会呼吁,争取一批鼠疫疫苗和血清以作预防接种。谭学华的思绪突然被门外的一阵哭泣声打破,推门进来的是蔡桃儿的母亲。
  “谭院长,求……求你救……救我的桃儿!”女人进门便“扑”地一声跪在地上,朝谭学华不停地磕头,额头叩在地板上“咚咚”作响。谭学华急忙起身上前,双手将女人从地上拉起。
  “蔡嫂子,你莫哭!你莫哭!”谭学华扶着她坐到椅子上。仅仅一天时间,这个可怜的女人就象苍老了二十岁,一绺头发粘在额头上,殷红的血珠顺着发梢一滴滴往下流。就在这短短的一个白天,这位母亲逢人就磕头,她磕破了自己的额头,额头上的血干了又流,流了又干……她求人救她的桃儿!桃儿是她的命啊!昨天还是又唱又跳的桃儿啊,怎么一眨眼就病成了这个样?下午,她要去病房看桃儿,守门的警察死命不让她进去。她磕头,直磕得额头上血肉模糊,磕得守门的警察也陪着她流泪……
  谭学华忍不住一阵心酸,面对着这位即将失去女儿的母亲,他不知道自己该对她说些什么。蔡桃儿是没得救了,这一点他心里十分清楚!他也有儿子,也有女儿。尤其是8岁的家芷,这个他唯一的女孩更是让他格外的疼爱。都是为人父母,他何尝不懂蔡嫂子此时此刻的心!
  “蔡嫂子,你先回去歇歇吧!孩子的病,兴许还有救,我会尽力给她治疗。”谭学华给女人递过一杯水,极力劝导着。
  女人又从椅子上滑下,“咚”地跪了下去:“先生,你说桃儿还有救?菩萨啊!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啊!”她用手抹了抹脸上的泪水,又长嚎一声:“桃儿啊,娘心上的肉呀!”
  蔡嫂子终于被人劝走了。谭学华的心里象堵着一块石头一样的难受。常德历史上没有发生过鼠疫,一般市民虽说看到前几天报纸上登的消息,可他们哪里知道鼠疫的厉害!蔡嫂子又哪里知道桃儿的生命即将消失!而更严重的是,人们对常德面临的这场空前劫难还一点也不知情!不出数日,这场瘟疫就将迅速蔓延,随着水路、陆路上的商贾旅客而向周围不断扩散……谭学华禁不住打了个冷颤。他站起身来匆匆向县政府走去。
  第二天上午9点,蔡桃儿终于因心力衰竭而死亡。这位年仅12岁的幼女瞪着一双惊恐的眼睛怒视着人间,仿佛在向苍天发问:为什么?为什么要杀死我?!她那微微张开的乌黑了的小嘴似乎还在呼唤着自己的父母:爹呀,娘!桃儿怕呀!桃儿要回家!
  谭学华没有让蔡桃儿的父母来见她最后一面。他担心她的父母染上鼠疫。他用手抹着她的双眼,可那怒睁的双眼怎么也抹不拢去。他低声地对她说:“孩子,闭上眼睛吧!听话,乖乖地走,闭上眼睛……”说着,两串热泪不知不觉从他脸上滚落。
  第一名死者:蔡桃儿(3)
  蔡桃儿就这样死了。这一天是1941年11月13日,距离日机在常德空投鼠疫菌仅仅9天!
  当天下午四点,谭学华、钱保康和肯德在手术室解剖了蔡桃儿的尸体。
  手术刀沿着小女孩尸体的胸廓,往下切成“丫”字形。腹腔打开了,他们发现小女孩的肝、脾、肾等器官都有水肿和出血斑点。切开胸腔,心肺和胸膜都已严重充血。
  手术室里静悄悄的,谁也没有作声,只有刀、钳碰撞时发出的轻微的金属声。汪正宇默默上前从脾脏里抽取出标本,又轻轻地离开手术室回到化验室作活体检验。肯德也跟着去了。待汪正宇做好脾液涂片,肯德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膀:“汪,我来!”
  肯德俯在显微镜前,镜头下,他看到了鼠疫杆菌!天啦,真是鼠疫!玻片上的杆菌跟《热带病学》上所载的鼠疫杆菌图谱完全一致!“上帝啊,这难道是真的?!”肯德擦了擦额头上不断沁出的汗珠,耸了耸肩,轻声地嘟哝着:“疯子!一群疯子!”
  这时,谭学华也匆匆地赶到化验室。在他推开化验室的房门前的一瞬间,他还在心里祈祷着:但愿找不到鼠疫杆菌!但愿这一切纯属误会!可是,他看到肯德离开显微镜,双目朝他扫了扫,点点头,说:“谭,确是鼠疫!败血型鼠疫!”
  谭学华立在门边,一下怔住了。
  夜幕渐渐降临了。西北风从沅江水面上掠过,在常德城的上空呼啸着。一片片枯叶从树上飘落,又随着风卷向空中。谭学华听到一片哭声。哭声是从太平间那边传过来的。又是几声安魂的铜锣的声音,随着北风从那里向夜空传去。是蔡家将小女孩运去郊外安葬吧!可怜的孩子,但愿这凄婉的铜锣声,能将你孤寂的灵魂引渡到没有战争和杀戳的净土!
  谭学华拖着两条发胀的腿爬上二楼的家里,璟仪体贴地打来一盆热水端到他面前。他洗了一把脸,弯腰将身边的家芷抱到怀里。家芷一双小手抱着他的脖子。他又看了看家沅、家湘和家麟。他轻轻地叫了一声:“璟仪!” 璟仪应着,可他又摇了摇头,不再说话。他原本想跟璟仪商量,要她带着孩子离开常德,远离这片瘟疫之地。可去哪里呢?到处兵荒马乱!他看了看孩子们,又看了看璟仪,忍不住长长地叹了一声气。
  屋外的西北风,正隐隐地将蔡家的哀哭声传了过来。
  他下意识地将怀里的家芷紧紧地搂住。
  这一晚,谭学华又失眠了。他一闭上眼睛,就仿佛看见死去的蔡桃儿,那个可怜的小女孩!
  叫魂 第二部分
  常德城在哭泣(1)
  敌机去后之第七日,城内即有急病流行之传说。翌日有关庙街居民蔡桃儿者,患急病于广德医院,同日死亡。经临床诊断、血液检查及尸体解剖,认为真性鼠疫病例,即向有关机关报告。于是,原驻湘西之中央卫生署医疗防疫总队第二大队,军政部第四防疫大队,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救护总队第二中队、湘省卫生处等,均先后派员驰往协助防治。自11月12日发现第一鼠疫病例后,经各方面严密调查搜索,于11月内又发现鼠疫患者4例(13日1例、14日两例、24日一例)12月内2例(14日1例、19日1例)三十一1月13日最后一例,连前共计发现8例。其中第5例系经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检验指导员兼军政部战时卫生人员训练所检验学组主任陈文贵举行病理检查、细菌培养、动物实验等,确实证明为腺鼠疫。由是常德鼠疫之诊断无疑义矣。
  ——《防治湘西鼠疫经过报告书》
  肯德一清早就从床上爬起来。昨晚,他一直无法入睡,思绪乱七八槽。他先是想着白天经历的那一幕幕:公路旁低矮的茅屋,高低起伏的青翠的群山,一望无垠的平原,穿梭着大小帆船的沅江,灰色的古城墙,以及城墙内的破败而肮脏的常德街市。在他从遥远的奥地利故乡启程前往中国之前,他就听说在中国的南方有个美丽的洞庭湖。那里湖水碧波荡漾,一望无际,湖边广袤的平原上盛产稻米和鱼虾。可是,他现在亲眼看到的洞庭湖,却是如此的贫穷和凄凉。连年的战乱,使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千疮百孔。他尤其忘不了刚刚死去的那个小姑娘,她那双怒睁着的眼睛让他想起远隔重洋的故乡的父母和妻儿。妻子玛丽现在在干什么?小女儿安妮呢?安妮该满四岁了,一定是个调皮的捣蛋鬼!
  肯德洗过脸,匆匆用过早餐,便决定去城里调查疫情。他相信城里的鼠疫病人不止一个蔡桃儿。从防疫角度考虑,发现一个新病人,就掌握了一处新疫点。根据流行病学的规律: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掌握住每一处疫点,才有可能控制住每一处传染源。他带着几名助手,沿着东郊三铺街的麻石路,再经水府庙往德山一路寻访而去。
  一列送葬的队伍,吹打着哀乐迎面而来,走在灵柩前面的有三个身穿白色孝服的孩子,一路哭哭啼啼地向路旁送葬的人们下跪。纸钱在冷飚飚的北风中飞舞。凄厉的唢呐声如诉如泣,忽而似半空中响起一声炸雷,又忽而似平地里卷起一场狂风的呼啸。
  “出殡?”肯德向身边的翻译问道。
  “是的,大夫。又一个灵魂归去了天国!”
  “啊,上帝!”肯德快步走上前去,拦住送葬的队伍。
  抬柩的人们不得不停了下来。
  翻译赶忙走上前来,向丧家磕了个响头,然后介绍道:“这位是奥地利肯德大夫,奉上峰令调查常德鼠疫疫情。请诸位多多包涵!”
  “鼠疫?什么鼠疫?!”丧家一位长者走了近来,满脸愠色地问道。
  肯德上前走了几步,从头上脱下帽来,朝着棺木深深地三鞠躬:“先生,本月4日,日本人在贵城投下了鼠疫菌,昨日已有一名蔡桃儿发病死去。”他停了停,又说,“在我们欧洲,鼠疫称为‘天刑’,它可使一座座城市的居民灭绝。那是一种非常、非常可怕的瘟疫……”
  经过一番解释,肯德才从丧家口中了解到:死者叫蔡玉珍,27岁,是一位有着三个儿女的母亲。家住本城常青街,11日突发高烧,13日不治而亡。
  “蔡?又是蔡?!”肯德忽然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他要求打开棺木,亲自对死者进行检查。
  “是哪里来的红毛杂种,竟敢开棺惊忧亡灵,如此欺我族人!孝子,打!”随着有人几声高叫,孝子们举起手中的扑丧棍朝肯德雨点般打来。
  也难怪,在中国的土地上,拦棺就已是令生者和亡者难忍的耻辱,更何况还要什么开棺查验?!这蔡姓族人先是看在洋人的份上,忍住了拦棺一辱,现在又要开棺,这可是万万使不得的事情!
  幸亏随队的还有两名警察,好说歹说才使事态平息下来。在肯德的坚持下,防疫队员们在一片哭骂声中打开棺木,肯德在详细检查完尸体后,又用注射器抽取了死者的肝液,然后指派队员监督死者家属,将棺木深埋地下。
  果然,死者的肝液涂片上发现鼠疫杆菌!
  蔡玉珍,常德细菌战的第二个无辜牺牲者!
  蔡桃儿、蔡玉珍之死,经《民报》、《新潮日报》披露后,在常德城引起轩然大波,人们一传十、十传百,满城人心惶惶。
  郑达的目光长久地停留在报纸上。这是一份当日的《新潮日报》,记者文杰采写的“二蔡”之死的消息赫然登在头版上。“果然如谭大夫所说呀,有了第一例,就会有第二例,常德真要遭劫了!”郑达将目光从报上收了回来,抬头对面前的秘书王雨亚说道。
  王雨亚点点头,说:“郑县长,刚才接到省政府通知,说重庆中央卫生署医疗防疫总队第二大队在队长石茂年的率领下,将于本月16日赶到常德;又说18日将由省卫生处主任技正邓一韪和护士长林慧清率领一支50人的省医疗防疫队抵常,他们还带来了一批急需的鼠疫疫苗和血清。”
  “啊,这就好!”郑达欣慰地点点头:“那赶快通知县卫生院,请他们安排好接待。”
  常德城在哭泣(2)
  “已经通知了。”
  “好,你再注意督促,不要生出什么差错。另外,常青街、鸡鹅巷一带疫区,警察局实行交通管制的情况如何?”
  “张炳坤局长昨晚报告,各疫区已分派警察昼夜封锁,禁止人员出入。”
  “隔离医院筹建得怎样了?县卫生院有情况报告吗?”
  “方德诚院长已选定东门外3华里的徐家大屋作隔离医院,原住的10户居民已动员迁走,设了三个病房,每个病房可容病人50名左右。并配备了化验室、X光室和太平间。据方院长说,医院四周还挖有一丈五尺深、一丈二尺宽的壕沟,沟中灌水,以防鼠类窜入,沟上架设吊桥,由警察把守,除医务员外,禁止闲人出入。”王雨亚将各方面情况一一报告郑达。
  郑达点燃一支烟,吸了几口,点点头说:“这样很好。大家都很辛苦,你也很辛苦,国难当头,也只好这样了!底下来人,你接待时代我多加慰勉。有什么紧要情况,请务必随时告我。”说完,郑达挥了挥手。
  王雨亚起座告退。刚走到门口,郑达又道:“慢!城中人心如何?”
  “人心惶惶啦!郑县长!大多数的店铺已关门歇业,很多人家举家逃离本城,去外乡躲避瘟疫。城里城外谣言四起,市民无不惊恐万状。”王雨亚返身回来,面带愁容地说,“听说那蔡桃儿的母亲已投沅江自尽,她的丈夫蔡鸿盛经受不住女亡妻死的双重打击,也已疯癫!”
  “唉——”郑达长叹了一声:“苦哇!常德的黎民百姓苦哇!”
  说着,他起身向门外走去:“我到城中走走,稍后即回。若我太太来找,你告她回去歇息,不可独自上街。”
  此时正是午后三点。郑达沿着县府前街往鸡鹅巷一带走去。这是常德城的中心,与关庙街并为城A区。A区是商贾云集之地,房宇栉比,店铺一家挨着一家,城里的富户多聚居于此。而东门一带的B区,就远没有这种繁华景象。那里房舍稀疏,泥墙草棚,低矮而又阴暗,多系贫寒之家的栖身之处。但郑达今日所见,果然昔日热闹的街市一片冷清,几乎见不到几个行人,街道上垃圾成堆,散发出一股股难闻的酸腐浊气。一阵北风吹过,卷起地面上的纸屑、枯叶漫天飞舞。店铺大都关着门,偶尔几间杂货铺的门开着,也不见有人进去买货。几条狗从街的那头追逐过来,互相地撕打狂吠。郑达赶忙避进街边的一家纸烟店,那店子正好开着半边铺门。
  店主是一位40来岁的妇人,见有顾客进来,连忙起身招呼。
  “老板娘,生意可好?”
  “好从哪里来啊,客人不也看到了,这些天闹瘟疫,街上连人影都难找几个啰!”妇人不知来人便是本县的县长,“客人,你要买烟?”
  郑达想了想说:“买包‘飞马’吧。”
  “‘飞马’早没货了,只有‘红炮台’。”
  “啊,也行,就来包‘红炮台’。你这店里看样子存货不多,该进货了!”郑达接过女人找回的零钱,说道。
  “哪里有货进啰!水路来的货船老板听说常德闹瘟疫,纷纷掉转船头去了别的码头;陆路去长沙、慈利的公路已有军队把守,人车不准通行,说是怕将鼠疫带到别处。就连仅有的几条船进了常德,也要离岸3丈停泊,怕城里的老鼠逃到船上祸及它乡。哎哟,客人,你不晓得,今番常德人可真是让日本鬼害苦了!”这女人不知是话多,还是实在有些憋不住了,唠唠叨叨地对郑达说了许多。
  郑达离开纸烟店,默默地走近鸡鹅巷口。鸡鹅巷是常德城的商业中心,不足百米的小巷里,各色店铺林立,远近人谈到常德,没有不知鸡鹅巷的。
  近了巷口,郑达见屋檐下立着两名警察。一老一少,老的约50来岁,少的大概20出头。两个警察也不认识郑达,见有人往巷道走来,便吆喝道:“站住,没看见告示吗?这是疫区,禁止通行!”
  郑达冷峻着脸向他们走去:“我是本县县长郑达!”
  两名警察闻声一怔,随即向他敬礼道:“是郑县长,我们不知县长大驾光临,请莫怪罪!”
  “不知者不怪!”郑达摆摆手:“巷里情况如何?”
  “报告县长!”年老的警察答道,“情况不妙,又死了两个!你听,人家正在哭丧哩!”
  果然,一阵阵悲哭声从小巷深处隐隐传来。
  “死在家里?”
  “不,死在隔离医院。”
  “那尸体抬了回来?”
  “不准抬回的,县长,连丧家也不准上隔离医院的吊桥,而且,这巷子里的人家一概不准出入巷口。这正是卑职的职守!”
  “你们辛苦了!”郑达上前拍了拍年轻警察的肩膀:“多大了?家住哪里?”
  “25岁了,属龙。石门人。”
  “啊,石门,那是个好地方。离滋水多远?”
  “就在河岸边。”
  “哟,隔河就是湖北的松滋。好山好水啊!家中可有妻小老人?”
  “家父已过世了,只有一个老母。前年娶妻临澧蒋氏,育有一儿一女。”
  “临澧蒋氏?那可是大户人家哟,传说临澧蒋姓乃当年李自成之后。石门夹山寺可去过?有人说李自成后来兵败归隐此寺,当了和尚!”郑达盯着面前这个英武的后生:“你回家问问你的妻子,看此说是真是假。”
  常德城在哭泣(3)
  年轻警察笑了笑,他觉得眼前的县长很和善。
  正说着,巷道里走近几个人来。原来是方德诚领着一队防疫人员来疫区查视。方德诚没想到会在这里碰见郑达。
  “郑县长,你怎么也来了?”
  “来了,看看!”郑达点点头,“城中疫情如何?”
  “又死了一个,是位25岁的男子,叫徐老三。”方德诚说,“东门附近的,我和谭院长一道作的检视,学华还抽取了死者的淋巴液,发现有鼠疫杆菌。”
  “看来,疫情在迅即蔓延,方院长,国难当头,请多出力啊!”郑达盯着方德诚的双眼,冷峻地说道:“我午后出来走了走,见城中居民果然人心惶惶,难怪啊,如此劫难,城中父老闻所未闻啊。当务之急是管好疫区和隔离医院,等上面的防疫医疗队来了,人手一多,你就要轻松一点了。我等会回县府,要王秘书通知三镇各保甲,尽快组织一次全城大扫除,你看我们这城里的垃圾,成堆呀!不能不扫,不能不除。这事,各镇负责动员人力,你牵头查视。另外,灭鼠夹准备如何?我说过由你和警察局张局长督促赶制一千鼠夹,请你们尽快落实,分发到各居民手中。”
  “我一定照办,郑县长!”
  “这就好!德诚兄啊,我知你辛苦!却又只能如此了!家中一切可好?好吧,你们先走,也该回家歇歇了。”郑达说着,示意方德诚他们回去。
  郑达离开鸡鹅巷,又径直朝东门外四铺街的广德医院走去,他要去见见广德医院院长、美国教会医师涂乐德先生。涂乐德自广德医院创始人罗感恩1919年12月19日被当时驻常德的湘西镇守使冯玉祥的患精神病的妻弟枪击殉职后,便接任广德医院院长。20多年来,他一直生活在常德,常德的百姓也没有薄待他。当此常德劫难之际,相信他会出面向国际社会呼吁援助的,尤其是药品方面,战争时期,药品奇缺啊!郑达一路想着,不觉便到了广德医院。
  此时的广德医院挤满着伤兵和病人。那一栋西式洋楼的病房实在太小了,无法容纳不断涌来的求医者,尤其是那些从前方转来的众多的伤兵。在病房和门诊部的中间,原来长着绿毡一样的草坪上,如今搭起了一排排简易的草棚,临时停放等待医治的伤兵和病者。那些纱布上渗满黑色血痂的伤兵,有的在寒风中痛苦地呻吟,有的忍不住不停地咒骂。哭声、骂声和呻吟声,使这里生发出一种特别的悲凄气氛。
  郑达沿着草坪里已被人践踏出的一条小路,不时地绕过路上停放着的伤兵的担架,心情沉重地朝住院部走去。他想,涂乐德先生现在应该在住院部他的办公室里。
  他走过住院部乱糟糟的走廊,寻到院长办公室。办公室的门紧闭着,他敲了敲,里面没人。正要转身出去,隔壁病房里探出一个女护士的半张脸来。女护士端着一个白色的搪瓷治疗盘,里面摆着药水和注射器。她问:“先生,你找院长?”
  郑达点点头:“请问,涂乐德先生在哪里?”
  “你找他有事吗?”
  “当然有事。我是县政府的,姓郑。”
  “他大概在解剖室,就是前边门诊部那里。”
  郑达道了声谢,便沿原路去门诊部。刚踏进门诊部的大门,走道里斜刺冲出一个小男孩,险些将他撞个人仰马翻。
  小男孩见闯了祸,连忙站住,低着头说:“对不起,先生!请原谅!”
  他一下喜欢上了这个懂礼貌的孩子,伸出手摸了摸他的小脑袋:“告诉我,你叫什么名字?为什么跑得这么急?”
  “我姓谭,叫家湘。我的老师死了。我要回去告诉我妈妈!”
  “你的老师死了?什么病死的?”
  “对,我的老师死了。我刚才看见我爹和护士抬着她到解剖室去。我要去告诉妈妈。”家湘双眼含着泪水,说道。
  “你爹是谁?是谭院长吗?他现在在解剖室?”
  “嗯。”孩子点点头。
  郑达想了想,说:“家湘,我是郑伯伯。我要找你爹和涂德乐院长。现在,你能带我去你家里坐一会吗?我到你家去等他们。”
  家湘带着郑达去了家里。璟仪见郑县长来了,忙着沏茶。郑达斯文地摆着手,说:“谭夫人,不要客气!郑某原本早应来尊府拜访的,只是繁杂事务缠身,一直未能如愿。今日正好遇上府上少爷家湘,也就这般来了,实在有些冒昧!”
  说着,他又将刚才被家湘撞着的情景说了一遍。家湘便眼泪汪汪地告诉璟仪:“妈,鲁老师死了!”
  “鲁老师死了?” 璟仪一怔,端在手上的茶杯一晃:“你听谁说的?”
  家湘说:“我自己看见的,我去门诊部玩,路过解剖室,正好看到鲁老师被抬进屋去。妈,鲁老师头上的辫子也散了,头发拖在地上。鲁老师为什么会死啊?”
  “抬进解剖室去的,多半又是鼠疫病!”璟仪叹了一声气,眼圈一下子红了。鲁老师的丈夫早死了,独自带着个儿子。她儿子和家湘一般大。鲁老师的学校就在医院隔壁,叫启明镇小学。两个孩子常在一块儿玩。鲁老师死了,这孩子不成孤儿了!璟仪想到这里,泪水忍不住流了下来。
  家湘见妈妈哭了,连忙上去抱着妈妈,哀哀地叫了一声:“妈!” 璟仪猛地回过神来,抹抹眼泪,强作笑脸对郑达说:“郑县长,真不好意思,一伤心,便失态了,请别见怪。”
  常德城在哭泣(4)
  郑达闻言,也觉心中一阵苦涩。他真心地说:“谭夫人,快别这样说,局势如此下去,常德城里的孤儿只怕会一天比一天多起来!别人称我为‘父母官‘,我惭愧!我痛心!可我又无回天之法!”
  璟仪听郑县长这般说法,也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慢慢地,两人心境渐渐平复下来,郑达喝着茶,和璟仪聊了些家事。璟仪也是位知识女性,早年毕业于金陵女子大学教育系,在常德城里也算凤毛麟角。只是婚后丈夫学华医务繁忙,璟仪便当起了家庭主妇,相夫教子,以便学华潜心医学,救治病人。这夫妇俩相敬如宾,在城中传为佳话,连郑达也感佩万千:
  “谭夫人,你也不容易啊!谭院长可真是幸运,有你这样一位贤德之妻!”
  “郑县长过奖了。我一个女人,也不过浆浆洗洗,一日三餐罢了。只是这年月,一天到晚提心吊胆,生怕一家大小有个什么闪失。”
  “是啊,也不知这仗打到哪天才完!要是日子太平,我们常德这样的鱼米之乡,老百姓本是可以过得富足快乐一些的!战争啊,战争,日本人为何要挑起这场战争!”
  郑达感慨万千地说:“等胜利了,我们应当在城里建一座碑,让后人记住先辈的血和泪,悲愤和耻辱!”
  冬天的日子过得特别快,他们边聊边等着学华和涂德乐院长,不觉夕阳沉了下去,渐渐地黄昏了。
  鲁寒梅含恨别亲人(1)
  当时的广德医院只有一栋病房和一个小门诊部。门诊楼后面有一处草坪,有茵茵的绿草和篮球架,再后面是一洼藕池。夏天,藕池里碧荷田田,亭亭的荷梗上绽放着美丽的荷花。雨后有成群的蜻蜓在池上嬉戏。病房右侧有一排隔离房,当年的鼠疫病人就收治在这里。医院隔壁有一所启明镇小学,有个女老师30多岁,独身带一男孩。男孩比我稍大,约七、八岁。女老师死于鼠疫。记得有人从停尸房将她抬出,她的乌黑的长发散乱在担架外头。她是我的老师。她的儿子是我的童伴。
  ——谭学华之子谭家湘访谈录
  《民报》记者谢思文已经有一个礼拜没去启明镇小学了。这些日子他实在太忙。自从11月4日日本飞机在常德空投下那些可疑的东西后,他的神经就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他先是跑县政府、跑广德医院和县卫生院,他想尽快弄清空投物是不是敌人实施的细菌战。他记得几个月前的2月13日上午,他以记者的身份列席县警察局15次会议,在那次会议上,县府正式发布消息:“敌机在浙江金华散布鼠疫杆菌,本县军民应注意防范。”不想仅仅过了八个多月,日本人就真的在常德下了毒手。蔡桃儿之死已经证实一场鼠疫灾难正在降临常德。作为记者,谢思文手中的武器就只有一支笔。他要用这支笔记录下敌人的卑鄙和凶残,记录下常德黎民百姓的痛苦和悲愤。
  房东家的公鸡叫第三遍了。谢思文已没有一丝睡意。他从床上爬了起来,披了件棉袄近到窗前。窗外露出一线晨曦。远处传来一阵犬吠。他是三天前来到伍家坪的。伍家坪距城区约20华里,驻守着一个团的部队,是扼守川湘公路的一处要塞。他在这里采访军事新闻,也闻到了战事日渐临近的火药味。
  初冬的黎明,夜空里裹夹着几分袭人的寒意。启明星在天边闪烁着。谢思文点燃一支香烟,凭窗思念着城里的寒梅。寒梅现在睡得正香吧!她那红红的小嘴是多么地惹他喜欢。想到这里,他忽然后悔自己离城前没有去寒梅那里说一声。寒梅一定也在牵挂他。
  谢思文和鲁寒梅的相识,说来也有着几分浪漫的戏剧性。
  那是今年春节过后不久的一天,他去报馆发稿。发完稿后,他整理桌上的信件。这些信件多半是作者投来的稿件。他逐一拆读着,不禁轻轻地叹息一声。说实在的,这些稿件没有几篇够得上发表的水平。不是疏于文笔上的提炼,就是辞藻过于堆砌而内容空乏。他很为这些作者惋惜,付出了劳动却没有收获,总是一件令人扼腕的事情。
  桌上只剩下最后一个信封了。他懒懒地拿起,又顺手丢到桌上。他想,这最后的一封来稿怕是也会让他失望的。他主办的《德山》副刊看来快要成无米之炊了。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何况他谢思文不算个巧媳妇呵!
  他盯着桌上的那个待拆的信封,忽然孩子气地从衣袋里找出一个铜板。他将铜板合在掌心上,摇了几摇,心里说道:“若是掷出正面,这稿就拆开一读;若是掷出个反面,哈,那就对不起,原封不动地让它躺进字纸篓里好了。”这般地想着,他便当真地将铜板往桌面上一掷。他看见铜板在桌面上跳跃着,翻滚着,终于躺了下来。他俯身近去一瞧,唉,果真是个反面。他一下冒出一股无名的火气,想也没想就将桌上的那个信封,连同那枚讨厌的铜板一齐扔进桌子下面的纸篓里。
  这事似乎到此也就不该再有下文了。谢思文随后趴在桌上,匆匆地赶写了一篇杂文,又匆匆地去食堂吃过晚饭,正准备拿上手提袋回宿舍,忽然,他在桌上又看到了那封来稿信和那枚铜板。他低头往桌下的纸篓一瞧,纸篓里空无一物了。他解嘲地笑了笑。一定是打扫卫生的胡嫂从纸篓里拣出来的。这个胡嫂!
  唉,看来,这件稿子是非拆读不可了。思文独自地笑笑,便将它拆开。一读,不觉吃了一惊!哎哟,多谢胡嫂!原来是一篇难得的好稿!
  这篇题为《春愁》的文章开篇便是这样落笔的:
  “世间何物最为愁人?桃花春雨,柳溪荷池,明月晨雾,相思梦里,秋云西北风;世间何情最是愁人?春闺绮思,死别生离,孤衾难眠,河汉阻隔,夜深千万灯……”
  谢思文内心的那片柔软一下子便被这婉约的情景触动了!
  思文不是常德人。他是战争造成的飘泊者。9岁那年,在南京下关的一所中学里教国文的父亲不幸病逝;父亲死后不到一年,母亲又忧思成疾,抛下他和不满3岁的妹妹去了父亲那里。从此,思文和妹妹月娟靠叔父抚养成人。南京陷落时,正在金陵女子大学读书的月娟和叔父一家全部遇难,只有思文当时正好在汉口,才逃脱了虎口。虎口余生的思文在汉口大病了一场。病没全愈,汉口又失守了。思文本想抱着病体去重庆,无奈病后体虚,禁不住一路颠簸,便听从大学时的一位同窗的劝告,辗转来到长沙。又经人介绍,在常德《民报》谋了个职位。如今,转眼两年快过去了,那国破家亡的痛楚,死别生离的愁恨,无时无刻不咬噬着他那颗千疮百孔的心。现在,《春愁》这篇来稿,更是触痛了他心头的伤口。
  谢思文就着黄昏的一缕余光,赶紧将《春愁》一稿编好。他特别留意地记住作者的通讯地址:常德城东门外三铺街启明镇小学,作者似乎是个女子,叫鲁寒梅。
  鲁寒梅含恨别亲人(2)
  一个星期后,吃过晚饭,他拿上刚刚出版的当日的报纸,寻到了那所学校。在学校的一栋宿舍里,他见到了鲁寒梅。
  他没有想到,眼前的鲁寒梅,这位启明镇小学四年级的语文教师,《春愁》的作者竟是一位面容憔悴的女子。她正在吃晚饭,饭桌边还有一位七、八岁左右的小男孩。
  他向鲁寒梅作过一番自我介绍,然后递给她几份报纸。那上面发表了她的《春愁》。
  鲁寒梅道过谢,请他在屋里的一张木椅上坐下,又给他斟上一杯茶,两人便闲聊了一些文章方面的事情。到掌灯时分,他起身告辞。寒梅送他出来,穿过学校里的小操场,一直送到校门外的马路上。
  几天后,他又收到鲁寒梅的一篇来稿。因为有着前次的接触,他一眼就认出信封上那几行娟秀的字体是那个叫鲁寒梅的女老师写来的。他拆开信封,里面附有一封短信。信是写给他的,不长,除再次对他编发《春愁》一稿表示谢意外,也为前次他造访时没有好些招待而道歉。稿子是篇散文,叫《悼亡夫》。他将稿子看过,方知寒梅的丈夫也是一位老师,前年冬天,日机轰炸常德时不幸遇难。
  “……又是一个春天来了。窗外风雨荏苒,弥合天地,湿风透帘,裹夹着我的一颗破碎的心来寻你的孤坟。坟上草青青,雨点打在我的身上,也落在我的心上,伤心的泪线编织成你我隔世的相思。夫君啊,你可曾记得当年灯下相拥夜读李清照:‘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目。’‘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天,唱到千千遍。’同是国破山河碎的女子,如今,我亦是‘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啊,原来鲁寒梅老师有着如此不幸的身世。难怪那天见到她,她显得那样的憔悴!一场无风自来,无风自去的伤感突然在他心中生发。
  夜幕渐渐降临了。窗外的一盏街灯亮了,把一抹桔黄的光照进窗来。谢思文的心渐渐濡湿了,涌上一脉绵绵如长江的特别的情愫。他走出报馆,顺着门前的街道不知不觉出了东门。又不知不觉到了启明镇小学的校门口。
  一直守着独身的思文,34岁的青春年华里还没有过爱的经历。父母故去后,是叔父和婶娘含辛茹苦养大他们兄妹。他大学毕业后,第一个念头就是挣钱供养妹妹读书。他要好好报答叔父、婶娘的养育之恩,不想过早地恋爱、成家。然而,战争毁灭了他的一切,也夺去了妹妹月娟花季般的生命。几年的飘泊流亡,他常常感到孤独,就象一个人世上的漫漫孤旅者,也如雨打池中的一片小小浮萍。他渐渐地渴望有一个家,有一个柔情的女人抚慰他心上的伤痕。可是,在这异乡的常德城里,又正是兵荒马乱的战争年代,这样的女人这样的家又到哪里去找呢?
  仿佛间,他似乎找到了。他从鲁寒梅的来稿中,读出了这位女人的才情和苦痛。他想去帮她分担一点什么,哪怕是互相的一句慰藉,或是灯下的几声诗的吟哦。
  但是,谢思文到底没有这份勇气。他在寒梅的窗前停住了脚步。他忽然觉得脸上发烧,心脏“咚咚”地一阵狂跳。他怕见到鲁寒梅后,人家问他来干什么?是啊,你来做什么呢?一个寡居的女人家,趁着夜色去敲开人家的房门,寒梅会怎样想?
  思文想到这里,赶紧逃也似地折身走出校门,沿着原路回到报馆。
  几天后,鲁寒梅的《悼亡夫》发表在《德山》副刊上。他几次想给寒梅家送去报纸,却总是壮不起那份胆量。直到半个月后,他接到寒梅的一封信,信中,寒梅再次向他道谢,并邀请他在周末去她家吃晚饭。
  思文如约去了。
  那晚,他们谈了很多。从各自的身世、家庭,到李清照、辛弃疾、苏轼、陆游的诗词,到战争带给中国人的种种苦难。谈到伤心处,思文忍不住痛哭流泪。这是自从妹妹月娟和叔叔一家遇难后,思文第一次当着一个女人的面痛哭。男人的眼泪是那样的撼天动地。寒梅一边劝慰他,一边想起自己夫死家破的惨痛,也忍不住“嘤嘤”痛哭。然而,两人心中的愁苦,却未能随泪流去。“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这愁,况且不仅仅只是愁,它是愁恨!千般的家破愁,万般的国破恨!顿时都袭上这对同病相怜的男女身上和心头。
  后来,思文和寒梅之间的来往就渐渐多了起来。寒梅常做些好吃的东西约思文来吃,思文每次来,会买些花生米、兰花豆之类的零食给寒梅的儿子泉儿。泉儿也喜欢这位戴眼镜、穿长衫的叔叔。
  转眼到了中秋。这天下午,思文抓紧时间处理完手中的稿件,提前离开报馆,去三铺街上割了些牛肉、猪肉,又买了一斤月饼和药糖,去寒梅家过节。寒梅早几天就说了,要让他过个快乐的中秋节。
  吃过晚饭,月亮渐渐地升上中天,银色的月晖撒满人间,沅江上传来一阵阵嘹亮的渔歌,街上的行人也多了许多。长期笼罩在战争阴云下的常德人民,这天也似乎忘却了那太多的愁苦。思文帮着寒梅洗净白嫩的湖藕,切成一盆藕片,又取出月饼、药糖,招呼泉儿来吃。寒梅正在灯下给他补衬衣的袖口,他叫泉儿给妈送去一片药糖。寒梅接过,噙到口里。顿时,那一丝甜中带苦的味儿直沁她的心底。她抬头看思文,思文的两只眼睛正定定地瞧着她。她忽觉两颊一热,赶紧低下头去。
  鲁寒梅含恨别亲人(3)
  是啊,这是一对遭受过战争摧残的男女!战争剥夺了他们原本温馨的家庭生活。寒梅忽地想起丈夫遇难前的日子,禁不住又流出泪来。月缺月圆,花开花落,“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蝴蝶尚可成双成对,为什么战争要如此残酷地拆散人家的夫妻?她恨日本人,恨日本人发动的这场侵略战争,是战争毁了她的丈夫,毁了她的家。
  思文见她脸上忽地流下泪来,一时显出几分手足无措。他从衣兜里掏出一条手绢,不声不响地塞到寒梅的手中。无意间,他触到了她冰凉的手指,一股从未有过的情愫突然从他心头升起!他猛地俯下身去,一把将寒梅抱在怀里。寒梅张着泪眼,望着他,然后伏在他的胸前,失声痛哭起来……
  从这一天起,这两只战火中的孤雁终于聚到了一起,他们找到了各自心中的那片绿洲,用着彼此的那份爱意,温暖和抚慰着对方的那颗受伤的心。寒梅答应在寒假嫁给思文。她不想草率、马虎地缔结这场婚姻。尽管是在战乱年间,也尽管这是她的第二次做新娘,但思文是初婚。她不想让思文留下遗憾。她要举行一个热热闹闹、象模象样的婚礼,让她的思文体体面面地做新郎!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飞快过去了。转眼,秋天去了,冬天又来了。他们计算着那渐渐临近的令人兴奋的日子,忙里偷闲地做着种种准备。寒梅连着熬了十几个深夜,绣了一对鸳鸯枕头。又给思文赶织了一件毛衣。还到鸡鹅巷的洪升布庄买了三段布料,想给思文做件长衫,给泉儿缝一套学生装,给自己缝件旗袍。她要在婚礼的那天,让一家人穿得簇新,高高兴兴地出现在亲友面前。
  思文所在的报馆每月月初关饷,11月3日,正是星期一,下午,思文领到饷金,便提早下班,去街上买了些吃食,晚饭时到了寒梅家里。他将饷金交给寒梅。寒梅想了想,说:
  “思文,还是你留着自己花吧!”
  思文笑笑,不语。寒梅又说:“思文,你听见吗?”
  “听见了。”
  “那你就收好!不要乱花!”寒梅边说边把钱塞到思文的衣兜里。
  “寒梅,你答应嫁给我了!”思文红着脸急急地说。
  “是的,思文,我是一定会嫁给你的!”
  “那你就该收下啊!寒梅,男人赚了钱,回家交给妻子,这是男人最快乐、最幸福的时刻!你不知道,以前,自从妹妹和叔叔一家遇难后,我每次领到饷金,就心中泛起一丝难言的苦涩。我赚钱干什么?喝酒?抽烟?我为谁辛苦为谁忙啊?!我也曾去酒楼借酒浇愁,每当醉眼迷离时,那股愁思就和酒液一道流向肚肠,那是多么深幽无边的苦楚。我和泪吟唱着‘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吟唱着‘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寒梅,当我今天领到饷金,你知道我最先想到的是什么?我想到,从今以后,我可以把它交给你了!我有一个女人接受和分享我的劳动之果了!这是我好久、好久以来,最最高兴的一次领饷!”思文说着,禁不住眼泪流了出来。他低下头,停了停,又说:“寒梅,人说男人的孤独,你知道这份孤独的最苦处是什么?它不仅仅是形单影只,不仅仅是孤枕难眠,不仅仅是病卧床头无热茶。那是一份情感深处的无寄:无人分担你的痛苦,也无人分享你的欢乐。你只是象一匹动物,为自己劳作,为自己赚钱,又为自己胡乱地将这些钱物花掉!”
  寒梅听着,由惊愕而震撼!她深深地为一个男人的情怀所震撼!是啊,她鲁寒梅,活到31岁了的女人,却一点不懂男人的内心深处!她走到思文面前,一把将他的头揽到怀里:“思文,我错了!我收下!这是你的心,是你的一份信赖和温情!我现在懂了!思文,我真的懂了!”
  房前的草坪上,有一群正要归巢的鸡。泉儿看见一只红冠的芦花公鸡忽然“喔喔”的叫了起来。它找到一条肥壮的虫子,用尖尖的嘴壳挑起,扑打着翅膀叫着丢到脚前的草丛上。一只漂亮的黑母鸡闻声走过来,从容地将虫子喙起,一边欢快地“咯咯”地叫着,一边一口将虫子吞下。芦花公鸡立在旁边,昂着漂亮的红冠的头,依旧“喔喔”地向黑母鸡叫着。泉儿不明白,芦花公鸡为什么要将虫子送给黑母鸡吃。他正想着,母亲站在屋门边叫着:“泉儿,回家吃饭啦!”泉儿听见,便朝鸡群“喔嗬——”一声吆喝,跑回家去。
  思文从寒梅家回到报馆的宿舍,已是夜10点多钟了。他的心情特别好,读了一会儿《宋词选》,记过当天的日记,便上床歇息了。第二天清晨,他忽然被一阵凄厉的警报声吵醒。他翻身起床,边扣衣服边开门往寒梅家跑去。他跑到寒梅那里,见寒梅正无助地搂着泉儿发抖。他叫了声寒梅。寒梅的眼泪一下涌了出来。他忙牵着泉儿,领着寒梅向郊外跑去。
  天亮了。一架日本人的飞机在城区上空不停地盘旋。他们躲在郊野的一处土坑下目睹飞机渐渐离去,快中午时才回到城里。
  就在这一天,日本人在常德空投了鼠疫菌。
  随着各种传言的纷起,谢思文没日没夜地四处采访。当他从谭学华大夫那里获知在日本人空投物中发现鼠疫杆菌后,他的内心是那样地悲愤!仅仅七天后,城里果然出现了第一例鼠疫病人蔡桃儿,他便更加忘我地投入采访。他有空便去寒梅那里叮嘱一番,尤其是泉儿,他担心孩子到处玩耍、乱窜,惹上鼠疫。寒梅倒是一个劲地要他放心,而且,她更为担心的是他。一个礼拜前的那天晚上,他去寒梅那里。寒梅拿出缝好的新长衫给他穿上,又拉着他到镜前左照右照,红着脸问他:“喜欢吗?”
  鲁寒梅含恨别亲人(4)
  “喜欢!几年没做新衣了!寒梅,我真的喜欢!”
  寒梅听过,又自己换上新缝的旗袍。那猩红的带着碎花的缎子旗袍穿在寒梅身上,衬出她曲线起伏的身段,如豆的油灯下,亭亭而立的寒梅是那样的美丽!那样的青春!那样的袅娜!脸上的那残留的憔悴已不复见。思文一下看呆了。寒梅见状,红着脸嗔道:“看你,别这样瞧着嘛!”
  思文有些尴尬。寒梅又说:“思文,你真的喜欢我么?从今以后,我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让你高高兴兴地看一辈子!”
  “寒梅,我会看你到永远!”他张开双臂,将寒梅搂到怀里。
  “海枯石烂!”他又接着补上一句。
  现在,谢思文立在伍家坪的借宿的房东家的窗前,回想着他和寒梅快一年的相识和相爱,心中生出一丝丝甜蜜蜜的柔肠。他期盼着日渐近了的婚期。他想象着在那洞房花烛的日子里,他将怎样地去爱着自己的寒梅!他会永生永世地呵护和疼爱他们娘俩!
  他想到这里,一丝笑意悄悄爬上脸颊。窗外,天色渐渐明了,村口的小路上,一个牧童牵着一条水牛往小河边的堤岸上走去。拾野粪的老汉挑着粪箕,迎着薄薄的晨雾出现在野地上。宁静的村庄开始热闹起来。
  思文是快中午时回到城里的。他将采写的几篇稿件交给总编,便去自己的办公室。他刚坐下,就见办公桌上留着一张纸条:
  “思文:请速去启明镇小学。”
  纸条是报馆的同事留下的。寒梅找过他了?家里有紧要的事情?他来不及细想,起身往寒梅家急匆匆地走去。
  他在校门口遇到了传达室的张爹。张爹一把拦住他,将他拉进传达室,一把按到椅子上坐下:“谢先生,你才回来?”
  “我刚回城里的,张爹,寒梅……”他突然预感到什么。
  “谢先生,鲁……鲁先生……她,她死了!”
  他一把从椅子上跳起来。
  “昨日下午的事情。谁也没有想到……只听说鲁先生病了,才一个晚上,就……”张爹一把扶住思文。
  “寒梅——”一声男人的哀嚎从他的喉管里发出!他一头冲出传达室,象一头野兽般冲过小小的操场,冲进寒梅的家……
  学校的几位老师都跑过来。屋内一切如旧,只有防疫队员上午喷过的“滴滴涕”杀虫剂的余味弥留在空间。墙上挂着的镜框里,寒梅的照片正向他微笑。床上的一只没有绣完的枕套上,一只鸳鸯上面还牵着一根连着衣针的红丝线……
  他狂叫了一声:“寒——梅——”就觉胸口有一股浊气直往上涌,便什么也不再知道。屋里的人们只见一股殷红的鲜血从他口中喷出。
  书桌上有一封寒梅留给他的信。信上写道:
  “思文:
  我突然病了。我没有想到会病得这样厉害!我找不到你,你回来了,快来医院看我!我真怕是染上了鼠疫。若果真是那样,思文,我就只能下辈子再做你的新娘了!
  思文,你快回来,我好怕,好怕……
  寒梅
  11月17日晨”
  屋外,西北风吹得正紧。窗前的梧桐树上,有一片枯叶吹落,在风中打着旋儿,无声地飘落到不远处的泥地上……
  重庆紧急调兵遣将(1)
  腺鼠疫潜伏期(由蚤咬受传染日起至发病日止)为三至七日,间有八日至十四日者。此六病例之四,其潜伏期最多为七或八日。此点显然表示患者于敌机掷下谷麦后,不久即被该蚤咬刺约在十一月四日或五日左右。第一例病人于十一月十一日发病,恰在敌机散掷谷麦物后之第七日,第二病例亦然,第三、第四病例则于十二日起病(敌机散掷谷麦等物后之第八日),第五病例则于十八日发病;第六病例已证实为腺鼠疫矣。该病人于十九日始至常德,住四天(十一月二十三日)即发病……所有六病例,皆寓居于敌机散掷谷麦等物最多之区域内。根据前述各节,获得结论如下:1、十一月十一日至二十四日常德确有腺鼠疫流行;2、鼠疫传染来源系敌机于十一月四日晨掷下之鼠疫传染物内有鼠疫传染性之蚤。
  ——《常德鼠疫调查报告书》
  1941年12月12日
  一辆破旧的美式军用吉普车喘着粗气驶近常德城东门。守城的警察朝前走过几步,打着手势示意停车检查。车停了,一位满面灰尘的中年男子走下车来。
  “我们是军政部战时卫生人员训练总所的医务人员,奉中央卫生署之命,来常德调查鼠疫的。”说着,他递过派司。警察接过看了一眼,急忙一个立正,敬礼,道:
  “对不起,请进城吧!”
  车上坐着的是著名细菌学专家,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救护总队检验学组主任陈文贵教授,这位曾于1936年接受前国联卫生部的聘请,到印度孟买哈夫金研究所专门从事鼠疫研究的细菌学家,11月19日接到重庆中央卫生署的急电,即率教官刘培、薛荫奎及检验员朱全伦、丁景兰等人,于20日清晨从贵州启程,经过四天的颠簸,一路风尘仆仆赶到常德。
  当晚,常德专署专员欧冠、常德师管区司令赵锡庆、常德县县长郑达和湖南省医疗防疫队队长、省卫生处防疫特派员邓一韪在专员公署设宴为陈文贵一行洗尘。
  “诸位,战乱之时,难得一聚。欧某今日借为陈先生一行洗尘之机,先敬诸位一杯!欢迎各位来常德解黎民之疾苦!各项事宜,一体拜托!来——”欧冠手端酒杯,以主人身份满脸堆笑地说道:“入乡随俗,按常德的乡仪,先满上三斟,干!”
  欧冠先独自干过三杯,然后做着劝酒的手势:“诸位,请!酒是正宗茅台!”
  “娘的!今朝有酒今朝醉哇!哟,果真好酒!来,再给老子满上!赵某一介武夫,也懒得斯文。”赵司令一仰脖将三杯酒吞下。
  陈文贵端着酒杯用嘴唇舔了舔,道:“文贵素不沾酒,各位地方长官的盛情陈某心领了!”说着,他轻轻地叹息了一声,将酒杯放下。官场上的这类套路,他也算见得多了。无论民间怎样的水深火热,官家的日子总是热闹的。
  赵锡庆笑了笑,道:“你们读书人总是不懂酒的妙处,这家伙好咧!来,换个大杯,给我满上!”
  郑达朝赵锡庆竖起大拇指:“还是司令豪爽!海量!”说着,他端起酒杯,含笑地对陈文贵颌首道:“陈先生,一路辛苦,郑某无以为谢,请赏脸干上手中这一杯。李太白斗酒诗百篇;苏东坡不是也留下‘把酒问青天’的千古佳句?易安居士的‘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辛稼轩的‘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正是说明读书人与酒的缘份。来吧,文贵兄,薄酒一杯,不成敬意!”郑达说着,先干了。
  陈文贵无奈,只得端起酒杯,浅泯了一口,然后抱拳致谢。一桌人便边吃边聊,说着些时局方面的事情。
  宴毕,已是夜九时许。屋外不知何时下起微雨,一阵北风吹过,几许寒意向人身上袭来。邓一韪陪着陈文贵走出专署,向他们客居的邸舍走去。他俩曾是同学,分别后虽同在医务界服务,间有书信往来,知着各自的近况,但因天各一方,已是多年不曾相见。不想今日竟因鼠疫而相会于战乱中的常德古城。他们在寒风冷雨的夜幕下并肩而行,却各自想着心事,感受着肩上的无形的压力。
  “一韪,依你之见,这常德的鼠疫可是属真?”回到旅馆,刚落座,陈文贵便急切地询问他的老同学。
  “种种情形表明,常德鼠疫应无疑义。”邓一韪吹了吹手中的热茶,点点头答道。
  “有何依据?”
  “自敌机11月4日晨在常德投掷可疑的物件后,最先是美国教会广德医院检验出鼠疫杆菌,第二天下午四点常德县政府即据此检验结果召开紧急会议,11月8日下午又再次召开防疫会议,决定在全城举行防疫大扫除,拟定了防疫宣传、捕鼠竞赛、设置隔离医院等具体措施。可惜急电上报重庆后,得到的复电是‘事关国际信誉,不得谎报疫情’。‘谎报’二字重若千钧!地方上的官员谁敢担此干系?正在犹疑之中,七天后的11月11日,一名12岁的幼女蔡桃儿急病而死,经临床检验和尸体解剖,证实为鼠疫!”邓一韪将常德鼠疫发现的经过大致地向陈文贵作了一番介绍。因为是老同学了,他言辞间也就少了一些客套。
  “蔡姓幼女的尸体解剖系何人主持?”
  “广德医院副院长谭学华和驻湘西的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救护总队第二中队长钱保康,以及奥地利医生肯德。”
  “哦,谭学华主持的似有几分真实。此人生性耿介,少逛语。”陈文贵点着头,沉思片刻,道:“不过,以一例病案之检验结果似难证实鼠疫在常德流行。”
  重庆紧急调兵遣将(2)
  “文贵,并非仅有一例,而是数例!除蔡桃儿外,13日又由肯德医生发现蔡玉珍一例;由钱保康中队长发现聂述生一例;14日又由常德县卫生院长方德诚和谭学华发现徐老三一例;19日又由方德诚、谭学华和卫生署第二路防疫大队长石茂年发现胡中发一例。这五例死者均作尸体解剖或肝脾液抽取,并从中发现鼠疫杆菌。”
  “可是,一韪,你我若作深究,那常德鼠疫的疫源来自哪里?根据流行病学之原理,鼠疫蔓延,常沿粮食运输线。我国现在以福建、浙江两省及江西毗连闽浙交界地带为鼠疫盛行之区,其距常德最近之疫区当属浙江衢县,而衢县去常德凡两千余公里,以目前国内交通情形而论,水陆二路均因战事阻隔,浙江之鼠疫远播常德实为不能。又常德为产米之区,粮食运输当往外输而非外来,疫鼠因粮船往返而入侵常德也为不能。只是兄所述之五例死者,病前可否远行它处?是否有外染回来的可能?”
  “据探询所知,五人均系常德久居之居民,病前并未离开本城半步!且都发病于11月4日敌机扰常之后,最早发病的仅距此日七天!”邓一韪据实答道。
  陈文贵闻言,再次陷入沉思,良久,才将半闭的双目睁开,对邓一韪道:“看来,常德确有鼠疫流行。如敌机确在常德掷下受鼠疫传染之鼠蚤,则鼠疫必在鼠类流行。若鼠类鼠疫暴发流行,必可测得鼠体上鼠蚤尤其是印度鼠蚤之指数。只怕常德过去未有鼠类之印度鼠蚤的测检数据,又现时气候已转寒冷,鼠蚤指数当不致过高。据我分析,一韪呀,常德的鼠疫流行,高峰当在明年春上。那时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又是鼠类觅食、繁殖的高峰季节,一经传染开来,恐怕就不是常德一城一地的事情了。”
  邓一韪点点头,深深地叹息了一声:“文贵,你所言极是!只是如今形势急迫,一时也不知如何是好。兵荒马乱的,百里之外即有敌寇虎视耽耽。要人没人,要钱没钱,要药没药。不瞒你说,我此次领省防疫大队50余人来常德扑灭疫情,所领经费仅仅不过500元罢了!也不知你信与不信?”
  陈文贵苦笑了一声:“信的,我自然是相信这些的。这小小的一笔500元钱啊,也不知够吃几顿今日那样的晚宴!”
  “岂止这样的晚宴!唉,‘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别看如今兵荒马乱,城里依旧是舞照样跳,赌照样叫,妓女生意照样俏!有百姓编了顺口溜:‘上午打鼾,中午打嗝,下午打炮,晚上打啵。’这‘打炮’与‘打啵’便是常德玩女人的方言,算是当今官场之现状。算了,不谈这些。你我不过一介医人而已!”邓一韪说着,起身给老同学添上茶水。
  “当务之急是尽快确认疫情。常德发生鼠疫,必经水陆蔓延至西南后方,兹事重大。为使国内外医学界信服无疑,我必须亲自收集证据。一韪,请你派人速去城中访寻新近疫死者的尸体。”陈文贵喝了口热茶:“一经证实确有鼠疫流行,我将即报中央卫生署和军政部。因着常德如此特殊重要的战略要地,不怕重庆方面不予重视!”
  屋外的雨越下越大了,直打得房顶上的瓦片“沙沙”地响。北风呼呼地从不远处的沅江江面上刮过,吹得窗外的几株古老的香樟树发出“呜呜”的呼号。寒潮来了。邓一韪忽地觉出心中特别悲凉。他记起上午听谭学华说过,《民报》的谢思文记者的未婚妻死了,也是死于鼠疫。他不知谢思文现在哪里。想到这里,他忍不住长长地叹息一声,说:“文贵,天不早了,你一路颠簸,也该歇息一下。我先告辞。你说的对,应当尽快确认疫情。好吧,我协助你!”
  陈文贵笑笑,说:“那好!有你一韪在,我的事情就好办了。”
  第二天天一亮,陈文贵、邓一韪便来到东门外徐家大屋隔离医院。昨晚10点,警士监送来一具尸体。死者叫龚操胜,是一位年仅28岁的男子,住关庙街前小巷18号。23日晚骤发高烧,次日晚即死亡。
  陈文贵抹了抹死者睁大着的双目,轻声地说道:“我知道你的冤屈!可怜的小伙子!闭上眼睛上路吧!”说着,他吩咐助手刘培抽取死者的心脏及腹股沟淋巴腺液。然后,他们解剖了这具尸体,在死者的胸腔、腹腔和淋巴腺发现大量的鼠疫病灶。陈文贵亲自从这些病灶抽取液体,分别注射到四只荷兰猪和两只兔子体内,同时对抽取液进行细菌培养。
  11月28日,用作动物接种实验的猪和兔子相继发病死去。陈文贵又解剖了这些动物尸体,制作了染色玻片。显微镜下,他发现了多数革兰氏阴性两端深染的杆菌,与死者龚操胜的病灶抽取液中发现的菌种一致。
  陈文贵又对蔡桃儿、蔡玉珍等5名死者的病历及染色玻片进行反复研究。他终于认定:11月4日日机投掷的鼠疫菌,导致了常德鼠疫流行!这是陈文贵多么不愿见到的事实啊!这位国内著名的细菌学家深知:常德人民已无可避免地将要经历一场空前的劫难!无数善良的百姓将要死于鼠疫的虎口!
下一页 尾页 共3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