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朝丝暮雪

_2 张佳玮(当代)
虬髯客的略有粗鲁意味的插嘴斩截有力。我下意识地侧侧头,望李靖的反映。令我微感意外的是,李靖神色不动。仿佛他不是被打断了话语,而只是顺理成章地结束谈话。红拂也只是轻轻缩了缩脖子,这个带着顽皮味道的姿态显示了她并不惊讶。汾酒与羊肉在这个时候恰到好处地上来了,我于是招呼他们喝酒。
虬髯客酒量甚豪,酒到盏干。李靖则喝得不紧不慢。红拂对于羊肉不置一词,只是小口小口地喝着汾酒。时为冬天,几杯辛辣的汾酒下肚,我感到血液开始加速流动。脸上也开始发热。沉默在我们之间悬峙着。谁都不言不语,似乎各有心事。我开口问虬髯客:
“长安是怎么样的呢?”
虬髯客一口喝干一碗酒,然后抬起眼睛看着我。对于我的问题,他似乎颇费踌躇。那种踌躇多少有些醉者的迷茫感。
“长安?”他说。
“长安。”我说。
李靖抬起头来,看了一眼虬髯客,然后低下头去。似乎这话题对他而言索然无味,毫无关系。虬髯客又一次开始看自己的手背,那道剑痕与粗粝的肌肤此时望去倒是相得益彰。俨然研究命运卦辞一般研究了半天,虬髯客说:
“长安么……”
我静望着他,等待着他的下文。然而虬髯客的声音悄然断绝。他张着口,呆呆的视线穿过坐在他对面的我,直望着远方。他的脸上泛起了红潮。沉默如流沙一般吞噬了话语。我们安静地坐着,各自的内心都在尴尬的沉默之中跳荡不已。虬髯客究竟想说什么呢?
沉默持续了良久,直到红拂伸出筷子轻轻地在虬髯客酒杯之沿“叮”地敲了一下。
“又发呆了你。喝醉了是么?”
第二天虬髯客单独请我喝酒,口口声声是为了“补上昨日怠慢失礼之处”。他拉着我的手坐到了太原护城河河滩之上,将酒囊中的酒倾入两只牛角杯中,然后擎起一杯:
“昨日失礼之处,还望海涵。先干为敬!”
太原城高大的城墙雄峙在我们身后。巨大的阴影覆盖在我们头顶。春日的阳光仿佛被剪裁过一般整齐的落在面前的河水之上。宽阔的吊桥上人来人往。偶有几人对我们投以诧异的目光。究其所以,两个横卧斜倚在护城河边仰首灌酒的人并非随处可见。
两个人都不发一言。他不说,我也难以应和。而我也一时找不到谈资。虬髯客与李靖不同,不是那种容易让人产生提问欲望的人物。他沉默的方式是一种带有我行我素意味的。俨然深不见底的井。若扔石子进去,未必会有回音。
“很久没有这么痛快过。”酒过三巡后,他说。我点点头。不是无话,而是不知道什么话合适。
“说几句好么?”虬髯客道,“无须在意。只是觉得喝闷酒没什么意思。”
“什么话都可以说?”
“请请。”他说。
“想听你说说长安。”我说。
“长安有时一如宿命……”背后的男子说。他的声音在此时显得从所未有的沉静与媚惑,在我意识之中闪烁其词……“这个咒语终将被一再提及,故人望你则多半笑而不语。你也许不该发问,你只是该回去,回到长安城去,然后……”
虬髯客看着我的脸,他的眼睛眯了起来,好像刚发现了什么有趣的东西。他的目光在此时忽然变得冷若冰霜。我不知道他在打量什么。我只是忽然感觉从骨髓里开始发冷。我强自镇定着。究竟他在看什么呢?
“长安,”他说,事务性的口气,“西连三秦,东接潼关,兵家之所争地。大致如此。”
显然不是我所满意的答案。但也只能问到此处。我遂点头,微笑,举杯。
虬髯客眯起的眼睛依然在端详着我,又过了一会儿,他问:
“我一直想问你一件事的。从我第一次见到你就想了。就是:你是不是姓杨?”
杨?
我抬起眼来与他对望了。他的眼神中带着锋利如刀的神情。我的呼吸悠长而轻冷。然后我听到自己说:
“我不姓杨。我姓穆。”
色雷斯人的出现是在那年春末。午后时分金色的阳光安静地洒落在元吉的书房中,书桌上散落着纸张与卷轴,一片明亮的光影中,鸽子们在如云般绵密悠长的纸卷上跳跃着,留下纤细的爪痕。元吉坐在阳光里,手抚着一只白羽丰美的鸽子。我在他身后,弹奏着母亲教授我的《青阳》古曲。色雷斯人就是在这时经过了窗外的走廊。他茫然的眼珠有着天空一般的蔚蓝色彩,然而却了无光芒。他的长长的白发披落在肩上,白须散布在胸前。似乎为了御寒,他白色的长袍之外,还披了一袭皮制的斗篷,显得多少有点滑稽。他身旁搀扶着为他指路的是李渊的长子建成。色雷斯人步踏着阳光穿过长廊。而我和元吉此时都在抬头,对这个远自异域的人心生好奇。
第二天的夜晚,在太原留守李渊的议事厅,色雷斯人接受了李渊的召见。太原的另外两名留守、李家所有的公子以及太原重臣都参与了这次会议。色雷斯人被赐座于阶下,显示了尊崇的地位。大厅中烛光摇曳不定。所有人的呼吸都显得轻慢而悠长。
打破沉寂的是世民:
“这位异域高士,近来在太原街市吟诗述往。听闻其人有未卜先知之能。西域占卜之术,想必与大隋朝风尚有所不同。世民闻二位留守也雅好此道,所以将之请来,二位垂听。”
言毕,他微笑,向父亲的两位副手拱手,然后坐回到自己的位置上。这时我才注意到世民身旁,多了一个县令服色、三绺长须的中年人。其人神色沉静,一派漠然的姿态。李靖与虬髯客则侍立于后。我低声问元吉:
“四公子,那是何人?”
“谁?”
“长须的那位。”
元吉望了一眼。
“晋阳县令刘文静。听闻他与瓦岗李密有些亲戚关系。”
在所有人坐定后,色雷斯人开始陈述。
“在大食国东的阿提卡,古老旧教的神祇给予了启示:东方的王朝在这些岁月之中将会有一次巨大的更替。曾经雍容华丽的旧王朝将因为君王的淫乱与糜烂而遭受天谴,新的王朝将产生于帝国的北部,拥有全新的严明秩序与锋锐的开拓精神,遵从上天的意志。统治东方大地的君主将拥有北方异族的血统,拥有远大的目标和改革的信心,使东方大地进入一个新的全盛时代……”
这个人声调铿锵。流畅而明朗的汉语自一个西域之人口中吐出,显得非常有趣。至于其内容,则似乎并没有什么新意。元吉一边聆听一边微笑。建成一边聆听一边不住地回头观望父亲的反应。李靖的神色一片雍容的矜持。李渊带着恍若俯瞰大地的姿态俯视着色雷斯人,神色阴晴不定。世民则安然而坐,眼帘低垂,漠无表情。刘文静亦然。
色雷斯人的话语并不长。几句话讲完后,他起身敛裣为礼。建成将他扶到了一旁,然后坐回原位。所有人都在沉默着。元吉抬起头,环视了一遍所有人,然后轻轻咳嗽了一下。
建成站起身来,他的姿态,显示出他早有准备。
“我李氏有故鲜卑族血统,众所周知。而父亲大人镇守太原,经年有功,威镇塞外,天下知名。”
人们在互相点头,对这番话深为赞同。李渊高高的坐着。左手按在坐椅的扶手上,右手轻轻的捻着自己的胡须。恰到好处的优雅。我想。
“适才承各位所聆的谶语,各位想必心中有数。与我父亲大人是若合符节,不差分毫。方今隋帝圣上,昏庸无道,**人怨,荒淫委靡,朝政毁烂。以至天下扰扰,皆怀篡志。四方豪杰并争,揭竿起义者不计其数。当此乱世,正是英雄首难之时。昔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而沛公得成大统。如今我父亲大人独镇西北,德高望重……”
“啪!”
太原副留守之一的手掌拍在了桌子上,粗暴地打断了建成的演讲。他站起来,手按住腰间佩剑:
“李建成,你要造反不成!”
“刷刷”之声不绝,犹如白练一般,剑光耀眼。太原两位副留守的随侍纷纷按剑而起,长剑出鞘,指向建成。光影如蛇一般摇曳不定。众人群相失色,有几个已站了起来。杯弓蛇影。建成安静地注视着这些剑锋,神色不动:
“天下大势如此,建成不过实话实说。李密瓦岗军已近东都。天下纷扰,民不聊生。这莫非不是事实么?”
我缓步后退,退到了元吉身后。他依然坐着。我把手放在他肩上。他的肩膀稳定而放松。我的目光向周围游动。李家的人,一个都没动。
副留守之二默不作声地抽出长剑,转向李渊。副留守之一喝道:
“看来你们今日,陈说预言是假,惑乱人心、煽动造反是真。唐公!圣上待你不薄,莫非你也要……”
“不错。”
所有人把头转向发话之处。于是大家看到了那坐着的,犹作沉思状的世民。他将头略微抬起,向着两位留守微微一笑:
“二位所料不错。”
话音甫落,一道迅疾之极的白光倏然而现,挟着刺耳的破空风声,犹如雷霆一击。“啊”的一声,副留守之二已经一跤倒在地上,咽喉处鲜血如急流般激涌而出。副留守之一大惊,后退。剑光又起。“刷”的一声,这次连惨叫都未来得及发出,副留守之一已经倒下。众剑士大惊。太原众官,一时乱做一团。惊呼滚爬声中,我回过头来,看见虬髯客安静地将他那柄横阔的巨剑按入了剑鞘。他脸上仿佛带着极深的厌恶感。李靖、刘文静则神色不动。世民注视着倒下的两位副留守,咳嗽了一声:
“众位!少安毋躁!”
他的声音一如平时一般雍容沉厚,但是此言一出,厅堂之下,随即平静。安坐的人依然安坐。那些袍袖狼狈之人,一个个低头拾帽子,互相扶着,坐回座位中。剑光随烛火摇曳着,映得各人脸上阴晴不定。元吉始终低着头,一言不发。世民待众人的眼光都集中到他脸上时,抬臂做了个手势。刘文静从他身旁绕了出来。
“刚才大公子所言,只是大势。若论细节,则如今突厥进犯马邑,李留守没有及时击退。以圣上的暴戾性格,日后必然加罪。方今,李密大军已近东都洛阳。圣上今远在东土。隋朝大厦,顷刻将倒。此诚乱世之秋,而英雄用武之时也。文静虽然不才,登高一呼,十万人旦夕可备。以此人马,南下取长安,然后传檄定关东。不足半年,天下可定。惟众视之。”
言毕,他又恢复了那沉默的本色,走回到自己的位置。世民在此时站起了身来。众人的目光随之起伏。世民轻轻松松地下座,转回身,几乎是不经意地把犹自鲜血流淌的留守之一尸体踢开,对李渊拱手:
“父亲。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方今取天下,乃千载一时。两位副留守已死,父亲掣肘之间,已无忧患。若不起兵,势必要担擅杀僚属之罪。父亲,天下唾手可得,只等您一句话了。”
“咳。”
元吉咳嗽了一声。世民停住话头。所有的目光--除了世民自己--都向他转来。那些疑惑不定色神色,显示出他的这一声咳嗽,是计划之外的。元吉垂下眼帘。
“父亲,血腥味太重,我不是很舒服。我想先回去歇息了。请许儿告退。”元吉轻轻地说。
元吉拉着我离开了席位。长流的鲜血固执地朝着门侧流动。地上一片狼藉……我踏过梅花般的鲜血,跟着元吉。他既不左顾,亦不右盼,只是安静的任我握着他的手,走出堂门,进入夜色之中。
我扶元吉走上长廊的时候,月色如水,带着幽蓝的色彩浸润着院落中的一切。春天的夜晚,过盛的蓬勃生机游漾于夜幕之下。水榭,亭台,都如沉默的兽般伫立不语。月光勾勒着雄浑古朴的线条。元吉拉着我的手急步而行。他的手掌冷若寒冰。他的脚步蹒跚匆忙,一如逃离。转过回廊,他在月形门穹拱下停步。他放开我的手。抬起头来,后退一步,看着头顶的藤萝。然后他低下头。良久,一声悠长如鸽哨的叹息。
春夜游走的声音不断摇荡在周围。有什么东西在不安分地拱动着,希望破土而出。我安然伫立在他身后。默然无语。
“天下呀……”
元吉抬起头,望着天边。新月如钩。
“天下。二哥和父亲,还是把这些看得太重了。”
我不知说什么好。惟有沉默。元吉抬起头,出神。我垂首而立。幸好这些与我都没有关系。天下大势,杀戮与战争,都与我并无关系……我想。
“这些都跟你没什么关系……”背后的男子说,“有些东西的命运是早已注定的。你只需要走下去,走下去,然后一切都会豁然开朗……你所要做的,只是等待……”
一缕呜咽柔媚的笛声悄然游来,散落在院落之中。恰似少女闺怨,拟笑还颦。我抬起头,望见远处池上水榭,亭轩萧疏。一束身影,倚栏而坐,垂袖的女子横笛于口,自顾自吹奏着。幽咽低回的乐曲如缕不绝,袅袅渡水而来。那一身飘逸隽秀恍如仙子的红衣,在月光下格外触目。是红拂。
元吉并没有回头,他抬着头继续望着藤萝,一动不动,近似痴了。
《朝丝暮雪》 隋朝部 五 赴水
初秋来临的时候,我一个人留在了李府的花园中。在没有虬髯客、李靖、红拂和元吉的府邸,流水之声空寂有若风动,而我静静观之。在这空荡荡的无人府邸,余下的一切仿佛只是不存在的风景,静止不动的倒影。我被独自留在了这里。也许只是为了停留。作为某种不可得知的情节。歌者失去了声音。飞鸟敛起了双翼。便是如此。秋天来了。
我抱膝坐在水池边观望这些倒影。流年漫长,扭曲变形成为一些看似绚丽的风景。一年过去。我离开了家乡,来到陌生的领域。可是最终又成为了新的迷惘故事。暗喻一般的命运。从这里到那里。到处都是暗喻在指示着一条显然我未曾明了其存在方式的路途。
元吉走后的我成为了一个摆设,一个不具有实用价值的人。空空的府邸依然如一架机器般运行。在长廊中见到我的仆佣依然恭敬多礼。然而大多数时候,我与一个影子无异。这方面,色雷斯人和我感受半斤八两。
“中国人的游戏,显然浸透着东方的智慧……”他说。“这种游戏的趣味性在于,要击败一个对手,选择的方式不是与之战斗,而是反复地迂回与紧逼,使他完全无路可退,逼其入绝境之后使他崩溃……也许这就是东方的思维方式。”
说完这段话,他伸出手将一枚白棋放在了棋盘上。他刚刚听完了我关于围棋规则的解释,显然对这种对弈游戏有着别样的兴趣。他饶有兴致,俨然调皮的孩子望见一只烂漫的鸟一般,端详着精致优美的棋子和纵横十九路的棋盘。漫长的秋日午后,我们便是如此消磨时光。
“防御有时等同于进攻。”色雷斯人说,“这种使他人失去空间和退路而使之灭亡的方式,是东方智慧中独特的组成……这是一种隐藏的,晦涩的,带有神秘色彩的思维方式……我想要了解东方,也许要先掌握这种思维方式。”
色雷斯人的棋子在时间里沉默。沟壑与阵营,军队与帝国,如同胡杨林在沙漠中扭曲虬结……这不曾存在的帝国,影子苍茫蜷曲蜿蜒不止。时光安静地流过。在这些话语鸣响的时分,帝国在大地上蔓延生长,不断扩张自己的触角……我几乎可以看到,大地上奔涌不停如潮汐一般轰鸣的军队不断淹没旧的体系旧的年代旧的王朝。这个既无形状又无线条的庞然大物犹如一片阴影浮游于天空之下。山脉与平原,河流与江湖,一切的一切都在被一个影子所笼罩。犹如夕阳西下时分的阴影。
“巴门尼德说过……”色雷斯人按下一枚棋子,恰到好处地点在了我一片白子的心脏地带,犹如麦田的农夫收割稻子一样收割着我继续存活的希望。“世界上的东西,分为轻与重。轻为积极,重为消极……轻逸,文明,典雅,智慧,荒诞,流动,不妨称之为轻;而沉重,战乱,王权,野蛮,愚昧,庄重,沉滞,不妨称之为重……”
我举棋,寻找着存活的希望。沉重而繁杂的黑棋如阴云一般覆盖在棋盘之上。没有了流动和逃逸的余地。没有了下一步的去向,甚至没有逃避的路。惟有等待着棋势进一步勒紧。一切即将消亡。
天下。我想。
阵亡将士的名单不断传来。中原的混乱局面一再被提及。但令人振奋的是,天策将军李世民的威名鼎盛,所向无敌,使得太原人心始终保持着兴奋与高昂。而我独自在午后与色雷斯人下棋,排遣着寂寞时光,反复玩味着虚拟的帝国。秋光流深。白色的鸽子落满水中的沙洲。一天天。
我离开太原是那年秋天。我在黄昏时离开了李府,挥别了那些瑰丽的鸽子。我一身青衣穿过太原城门,不声不响地踏上归乡的路途。距离我来到这里,正好一年时间。其时夕阳西下。我步出东门,巨大的城墙影子垂落在我身上。深暗沉重。
平阳县。走进一年前的同一家客店,我注册了房间,而后我到了大堂要了米饭、腊肉和蔬菜。秋天的腊肉显然不那么可口,但是蔬菜还算新鲜。我低首吃饭。我听到邻桌的人议论纷纷:
“听闻洛阳又开战了?”
“据说是啊。反寇势大,王师屡战不力啊!听闻山东几十路响马造反,立了不少伪皇假朝。王世充与李密血战洛阳,兵连祸结啊……”
“不是我说,方今圣上履位以来,各地就不那么太平。如今洛阳若真的失了,这隋家天下也是动摇得很了……”
“哦?回来了么?”
夏老板看着我,停下了擦抹柜台的右手,在柜台后站直了身子。一年的时光,他仿佛老了许多。和整个酒肆一样,带着疲惫与苍老的迹象。幸好熟悉的酒香余韵缭绕,依然香醇。我抬起头,望了望垂下的朱帘。朱帘微见凋残,不是往昔光鲜的印象。不过也许是我回忆错误,变的不是朱帘,而是我自己。我抬起了头,抿了抿嘴,露出一个鲜亮可人的微笑。
“是。”
早晨还空无一人的店堂,杯盏井然有序地陈列着。夏老板拉我坐在磨得光光的长凳上,为我斟上一杯酒,看着我娴熟自如地一饮而尽,然后轻叹一口气。
“长成大人了,连喝酒也……”他说,“这一年去了哪里?”
“太原。”我说。
“做什么活计呢?这次回来,是短了钱财还是……”
“做有钱人家的书童。”我说,“钱倒还好,主人家对我也不错。”
他颔首,没有回话。话语消失,于是仿佛跌入了僵局。难堪的沉默。他躲闪着看了我两眼,低下头来,双手互握,大拇指互相摩擦触碰着。倒像是故意做出姿态提示我继续谈话。
“我先回去了。”我说,“先去看看我娘,然后……”
“不必了。”他说。带着一丝冷冷的干巴巴的腔调,倒似是在宣读赋税列表的榜文。“你娘……你见不着了。”
我抬起眼睛来,望着他,等待着他继续下去。他又沉默了片刻--看得出他有点难堪。气氛的转化也许过于急遽。他需要时间来延缓这种突兀。
“因为,你娘死了。”
夏老板说,你若早回来三日,你便可见你母亲最后一面--不,也许你早回来了,你母亲便不会死了。
夏老板说,三日前,酒肆里的人们在谈论洛阳大战的消息,有人讹言说隋朝圣上已经亡故。此言出来的时候,在柜台前的他清晰地听到了碧纱之中一根琴弦铮然断裂,琴声俄然而止。
夏老板说,当日他送母亲回去时,母亲神情恍惚,一言不发,眼神空空荡荡地凝视着远方。他说也许是秋夕之光错人耳目,他当时清晰地看到母亲的长发犹如落满秋霜般霍然斑白。
夏老板说,第二天的黄昏,他听到一片哄然,然后在清水河边看到了母亲的一只丝履。他拉住旁人查问。有人道,那天早上望见母亲穿着一身如雪的白衣,独自在河边临水自照。而后就没有人注意到了。
夏老板说,那一天黄昏,他垂头丧气地回到酒肆时,一抬头竟望见那棵大枫树枯死了。秋天新生的红叶一夕落尽。如雨萧然。绯红如阵。
午后的秋光烂漫透明。我走出酒肆,阳光落在我身上,带着清澈的寒意。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我抬起头就能看见枯死的巨大枫树。枝干参差夭矫,带着苍老衰迈死亡的沉重印记。树干犹如刀刻一般纵横交错的纹路提示着人们它苍老的年纪。我穿过曾经叶声如涛的地域,阳光毫无顾忌地落在我头上一览无余。于是我望见了树下独坐的李淳风。他那苍老的脸上一双眼睛依然神光炯炯。纵横交错如沟壑的皱纹并未使他失却神采。他正凝视着我,眼神中带着一片难以捉摸的光。
“秋风起,秋叶落,天下将乱,大隋朝要亡了。”他说。
我推开虚掩的家门。在记忆之中推开它目睹我母亲艳光的场面并没有重现。我面对的是一个陌生而又熟悉的旧居。木结构的房屋在秋色之中洋溢着某种昏黄的抑郁氛围,而这种流动不止的光和影又使我仿佛游走在时光之中……“这是我的家。我回来了。”我说。声音悄然震动沉滞的气息。尘埃以慢速徐徐飘起又降落。阳光安静地洒落在地板上,使房间带出一种出乎意料的雍容沉肃的气度。
我坐了下来,坐在自己的榻上。我将包袱放下,然后闭上眼睛深深地呼吸着。秋天特有的植物气息在鼻端萦绕。这空空的房间。我想。母亲呢?母亲不在了。她是会在夕阳西下之后回来呢,还是永远都不回来了?这个问题,在一年前我离开时,母亲一定也问过自己。我想。可是区别在于,她不知道我是否会回来,而我知道,她是不会回来了。
我环视着房间的陈设。一草一木,一桌一椅。时间的影子飞短流长或多或少地留下了足迹。漂流不定的记忆带着炫光般的色彩波光闪耀。沉静的午后,漫长慵懒的富有沉郁气息的午后,在母亲死亡之后居然并未有生死斩截的鲜明变化。我独自坐在那里。等待着什么,我也不知道。
“在等待什么呢,你?”背后的男子道。他的声音带着奇异的颤栗,仿佛明亮的光线跳跃在纤细修长的树枝上,有一种莫名的媚惑之感悄悄散布在他广大的音域之中,将一切时光凝滞在此刻……“你在想什么?你回到这里干什么?什么都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你回到这里干什么?”
我回到这里干什么?
马蹄声与夕阳一起在窗前游走过去。过去了,就了无动静。又一片鸟的鸣啭。止歇。风声。暮色沉沉降临。
我坐在那里,等待整个小屋中熟悉的景致都浸染上沉厚的夜色。夜色淹没了所有的色彩和质感,留下了空洞虚无的阴暗轮廓。久远沉重的黑暗无边下坠,于是我听到记忆的走廊在意识中悄然豁开。光明开始降落,在记忆中焕发绚烂的风景。我在无尽无由了无所求的黑暗等待中闭上眼睛。虚无的影子行走在木制地板上。山间的秋风被刹那封冻。鸟的翅膀雕刻在灰色的夜空。行走的透明手指在拨动空气的琴弦。于是纯金般堂皇的音符开始流动。
光越来越盛。明亮之极的白雪飘然落下,落在我的双肩与发际,然后悄然消融。阴云之后有无限光明的雪空在追溯着记忆流动的脚步。虚无的影子覆盖着大地。我抬起头,于是我望见那高大宏伟的城墙。那堂皇壮丽的伫立于大雪之中的巨大城郭,其巍峨巨大足以令蜿蜒不息的山脉与河流失却颜色。大雪下的城墙延展着白银一般华丽的光芒。犹如诗行一般悠长而明丽的风声在城墙边上回荡。而我,一如往昔地抬头望一眼飞雪,然后穿过城门,走向那隐喻的中心。
传说又一次降生于我悠长而轮回不止的梦境。隐喻与预言在此时已经变成了一片与白雪一般沉重的虚无影踪,流动在我的记忆之中。而我依然踏雪而行,穿过飞雪与时光,一直来到那片预言的湖水之边……于是我望见,那座我早经千万次的水榭之中,坐着一个熟悉的倩影。那是一个年轻而又美丽的侧影。那种美丽是早已在我梦中来往缭绕无数次的精致容颜,仿佛是一触手即可划破平静的湖水一般宁静而又闲雅。我听到风在耳边来往着。雪花穿插如阵,不断流逝在无影的虚无之中,无数的影子在飘渺着……于是我听见了她依稀的呢喃,在雪花之中流动而来,犹如预言一般媚惑而神秘:
“你来了么?
这么多年了。
我一直
在这里等你回来。”
白色的鸽子降落在水榭的顶上。在繁密得难以辨别的碎雪之中鸽子绰约的身影隐隐现现。它们安静地敛羽而立一若岁月流传中不变的影子。我仰起头从回廊的间隙望着它们,一如它们也望着我……绿竹所搭的水榭之中于是洋溢着一片浅绿色的光泽,雪光点点浸染着,于是风变为青翠之色……在这样安静的雪声中,那飘渺的句子仿佛成为了永恒不变的旁白,在款款流动。我再度抬头望鸽子,于是我猝然发觉,那些鸽子们的眼睛殷红如血。
《朝丝暮雪》 隋朝部 六 弑父
江都地处古扬州境内,为著名的烟花之地。春秋时期,乃是吴越之地。断发文身,血溅七步,好勇斗狠,是为民风。自三国以降,魏晋纷扰,士大夫冠冕南渡,将骄奢糜费之风与暧昧浮华的风度融为一体,是为南朝风情。
江都城市风貌,华丽秀雅。青石为路,路径细密。女子们执伞而行,步态婀娜。男子皆窄袖长袍,一派儒雅。路两侧垂柳依依,婉曲柔媚,郁郁深深。酒招高悬,字体多秀媚。楼宇鳞次,多是木结构的房屋,带着江南特有的昏黄明绿色彩。连天空中的流云,望去也修狭优雅许多。
我来到江都之时,是那年十一月。我执了一匹劣马缰绳,恍惚而入。城门口交戟之卫士层层如阵,女墙之后,强弩林列。是战时景色。这一路漫长,但见胡关风沙,终古萧索。木落草黄,白骨横夕。昏鸦老树,西风瘦马。满心筹算,怕是江都亦复如故。然而经了盘查,进了江都城门,扑面便是南朝秋色,跃然入目。一派柔和鲜亮的风景。虽然时候已是深秋,战乱频仍,但江都城中,却依然有着动人的神韵。
“江都。”我说,“我到了。”
“你到了。”背后的男子说,“这里便是江都。”
繁华奢糜的城市。与太原严谨峻肃的风致俨然不同。此地乃是风流秀丽之地。我在大街上缓慢地走着。感觉到一点一点地放松下来。仿佛冰封已久的战甲在秋水之中冲激既而缓慢变得温暖明丽。这是新的城市,新的目的地,我想。
多年以后我重新回忆起我初到江都的那一天,都惊讶于那一天的美丽。黄昏的色泽流溢在秋风之中,闪烁的秋华在落叶缤纷的时节保留着南朝风景最后的慵懒华丽。这是与长安与太原都截然不同的风情。这是让人沉沦的温暖与华美,我想。暮色迟迟。我牵着马,走向路边的驿栈。
我享用了一顿鲜甜可口的佳肴。江鱼羹,白切肉,莼菜,陈年的酒。江南的酒比起北方那种边塞烈酒,显得格外绵软甜醇。店堂明亮。连烛光也带着闪烁多姿的妩媚光景。在细致温暖的氛围之下,我吃罢了饭,饮干了酒,然后喝了一盏茶。我的身心安泰平顺下来。这个温暖的地方,无限温情细致入微,使我紧张的身心得以放松。
我将行李放在订好的房间里,然后信步下楼。是难得的令人愉快的良宵。路旁的店肆门前排挂起了灯笼。光影连绵朦胧,富有诗意。我走在光晕笼罩的路上。暖色的幽幽的光沁入夜色。于是一切都显得平和安静。窄袖的清客挽着华衣的女子们,指点着绿柳与我擦肩而过。在江南,夜晚也是如此明丽。
我的感觉在欢语灯影之下变得格外敏锐而暧昧。于是我在行走的时分感到一个女子的眼神在注目于我。她双眸如剪水一般明亮而修长,她穿着一身罗衣伫立在一个酒肆的门前,毫无顾忌地望着我。她的眼神在半明半暗之间烟水朦胧。我瞥了她一眼。她半张的樱唇鲜美动人,如贝般的牙齿雪白地横陈在口中。她笑了。
女子拉着我穿过后巷。我仿佛一条被引导的鱼穿过深水随她的步子而行。她挽起罗衣下摆跑得飞快。我跟着她跑到一处院落门前。她拉开门,将懵懂的我一把推了进去,然后她自己跟了进来,双手在身后将门拢上。我转过头来呆呆望着她,不知所措。院落中是一座艳影欢歌的阁楼。笙歌悠悠,琵琶声声。莺莺燕燕,红粉添香。在烛光摇曳丝竹悦耳声中她拉着我穿过暗影拖沓的长廊。她的手灼热而柔软。这是一座嫣红的楼宇。灯光透过窗纱将一切浸染成嫣红色。她回过头来,明媚的脸儿带着妖冶的笑容。她的胳膊无声无息地拢上了我的脖颈。我闻到阵阵脂粉香气离我越来越近。她吐气如兰。她媚眼如丝。我感觉到天旋地转。我即将倒下去,我想。眼前忽然就闪现出漫天明丽的桃花瓣纷飞烂漫。
是哪里?我想。是何时?什么时候的春天?什么时候有这样温暖如春的风情?谁的手拢着我?谁的唇在接近我?那依稀模糊在我眼前的女子容颜为何如此似曾相识?她的眼眸如星闪烁,朦胧之中,带着一片媚惑向我汹涌而来……
我是谁?
色彩陡然明亮,晴丝袅袅,天边流云成阵。是春光乍泻时分。长安。溪川之水流逝不止。那白衣如雪的女子拥抱着我。如云的衣袖垂落在我双肩。是我的母亲。是我年少时的母亲。她用如此深情款款的目光凝望着我。我知道她是凝望着另一个人,另一个令她望穿秋水的人。而我只是沉沦在她的梦境中的另一个影子。她的目光纯净而茫然。无法抑制的爱玉之情令我心跳加速。于是我大喝一声。
“啊!”
我推开了她。用力推开了她。用力如此之猛以至于她踉跄而退砰的一声背撞上了墙壁。长安辽阔蔚蓝的天空轰然一声崩溃而下。那些清晰的场景陡然模糊成一片嫣红的光晕。我从长安城跌落下来,跌落在这个到处姹紫嫣红洋溢着淫靡气息的长廊之上。一切都是幻境,我想,幻境,幻境而已。我的呼吸粗重而急促。一如我的心一般如劣马急奔。
女子背靠着墙壁,用诧异的眼神观望着我。她也许在惊讶于这个雏儿在即将到手时忽然选择了放弃。在暗红的灯光之下她的脸儿望去有着层层叠叠的阴影,显得异乎寻常的苍老与狰狞。我摇了摇头,转过身,沿着走廊,穿过大片歌舞笙乐,向外走去。
秋夜的风悠长微寒。我走在街上,陌生的烂漫华丽使我感觉到异样的诡异。在这个夜晚,错乱的我感觉到一个庞大的阴影在这个城市之上蔓延而来,犹如背负在我身上无可逃避的宿命……我到这里来干什么?我想。我是来接受命运的。可是,究竟是什么样的命运?我一次又一次地梦见了母亲,这畸形的恋情,我未知的父亲。这是什么?为何会如此降临在我身上?而我又为何如此听话地,一次次接受了它?
“是你的命运……”背后的男子说,声音冷峻,如刀剜心。“这是事实。你一步一步走在该走的路上。不能错了一步。这是你的命运。一切早已注定。无法逃避。”
李淳风的声音倏然之间远远地响起。沉静:
“秋风起,枫叶落。天下将乱,隋朝要亡了。”
多年以后,我回想起那一天,依然记忆犹新,历历在目。那是宿命的相遇,而我未曾留意到那一天的巨大意义。彼时我正在江都的路上安静地走着。我想要找一个凭水的酒家喝茶。在路上我望见有军士们拥着一个年龄已见老的官员纵马而驰。我让在路旁抬头望着他们。那个老人的眼睛掠过了我。尘起尘落,马队已过。我继续向前走去,然后我听见背后有马蹄声。
“那个少年。”一个苍老而浑厚的声音道,“那个穿白袍的少年。”
我回过头,望见那个老人横马坠鞭,正望着我。神色惊异,仿佛我的背后沧海断流。我于是转过身子,行礼。
“大人,呼唤草民,不知有何见教?”
“你姓什么?”他问道。
“我……”
“你可是姓杨?”
我望着他灰色的脸。他的眼神仿佛洞烛了一切。一如那时世民凝望着我喝出我姓氏的样子。我深深吸了一口气。杨,我想,那么多人,在问我这个姓氏。
“是。”我说,“我姓杨。”
老人环顾左右,左右众军士神色阴晴不定,仿佛遇到了极不可思议之事。老人微笑着,神色间闪过一丝极荒凉的讥诮。然后他放声大笑。他的笑声苍凉嘶哑,殊无欢乐之意。随从们都惊疑不定地轮流望着他和我,听着他惨淡苍凉的笑声使江都之夕都失却颜色。良久,他敛住笑容,低下头,说:
“天意啊!”
我随宇文大人--他自称复姓宇文--回到府邸时,暮色已深。暮色之中,府邸庞大犹如巨狮蹲踞。他拉着我的手进了大门。他的手指修长而干枯,宛若风干的树枝。伫立于门前,他眯着眼睛盯视我良久,直到他府邸的大门轰然关闭。他说:“随我来。”
宇文大人拉着我的手急步而行。我踉踉跄跄跌跌撞撞随他前行不知身在何处。幽暗的长廊。一重重院落,一重重屋瓦。不知人间何世。我被他近乎野蛮地拖行。他的手干硬冰冷,掐住了我的手腕。我无从逃脱。百转千回。我感到眩晕。这幽深灰暗的长廊,究竟是什么所在?我在想着。然后我被拉住了。我发觉我站在了长廊的尽头。一座小桥横架廊外,那头接着一个池中水榭。我听见宇文大人说:
“到了。”
我不知所措地抬起头。于是我陡然发觉,那廊檐之侧,站着一只雪白的鸽子。双眼殷红如血。我张开了口。我惊讶之极,可是我没来得及诉说我的恐惧。我只说了一句:“那,那里……”
来不及了。宇文大人拉着我,向水榭之上拖。一道木门,隔开了两个世界。来不及了。来不及说完我想说的话,我已被拖到了木门前。透过窗格,我望到一个黄袍男子背对着我,正凭栏望风景。那一片残荷风景。这时我感到手中一冷。我低下头,看到我的右手中赫然多了一把匕首。
“杀了他。”
宇文大人说。
“杀?”
我低下头。手中坚实的匕首,刀光冷然,刺目。
我的咽喉哽住,恐惧扼住了我的话语。宇文大人的笑容在幽暗的影子之下望去高深莫测。
“杀了他。”他说,“杀了他。天下若还有一人有权杀他,那便是你!杀了他。”
“为什么?”我用我的眼睛问。我已经无法言说了。鸽子如血般殷红的目光正在淹没我的意识。犹如血海一般深重的记忆。红的。猩红的。粘稠血腥的。漫漫上浮,圆转广被。纠结。浸透。
宇文大人的手指张开,缓慢拢上我的手背,手指逐渐用力,仿佛树枝一般刻入我的肌肤。他的眼神狞厉如刀,流露着异样的兴奋与快活。
“杀了他。你在犹豫什么?
你没听到么?
你没听到么?
天下之人,
无一不是欲杀他而后快,
欲将其千刀万剐,挫骨扬灰,不能赎其罪于万一!
《朝丝暮雪》 唐朝部 七 故都
经历过漫长的跋涉,又一个春天到来的时候,我到达了长安城。当那广厦的宏大形象出现在地平线上时,我惊讶于那壮丽的城市与我想像中影子的不谋而合。巍峨的姿态与堂皇的气质,从遥远的地方望去,犹如一个长袍大袖的帝王独坐在广袤的平原之上,思绪凝重。关西浩大的风吹打着城楼上的大纛。循河而来的流浪者以及西域的商人打马而过,在金色的阳光之下,穿行在这个梦幻般的都城之中。我抬起头望着它几乎高不可攀的壮阔形象。然后我抽打劣马体毛稀少的臀部,催动着它穿过穹门。我不知道是否阳光过于耀眼令我目眩,在抬头观看穹门之时,我居然看到了一只白色的鸽子,两眼殷红。
江都城曾经暖风十里丽人天的旖旎风情并没有在长安重现。我催马穿过那些色彩淡雅风格简洁的民居。高大挺拔的悬铃木在宽阔洁净的大道两旁,一如新兴的王朝一般具有着东方君王一般高贵的风度,伸展着如云一般浓郁朦胧的绿叶。健康而明朗的脸庞在我的视线中不断闪现。身材颀长而潇洒的士人,在林荫道上三三两两的行走。远处的广场上有少女在放着纸鸢。我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时感觉到春光明媚,这是烂漫如花的年岁。在这样一个雍容而堂皇的城市之中,我并没有因陌生而漾起的寂寞之感。不知道为什么,我只感觉,这里有着令人释怀的温暖味道。
我想到了我的父亲……似乎自然而然。这惨怖的记忆历经时间之后,已经不是那么难于回首。当我安静之时,我的意识总会不自觉地重新回到那一天的光景。在王朝变更的大地上流浪的日子,我时时回忆那一天。在幽深低暗影影绰绰的地方,那泛滥的鲜血如洪水奔涌刹那间将我淹没。与之形成奇怪对应的是我父亲的眼神,平和而安静。仿佛他自己知道自己死有余辜。他在我的梦境中轰然倒下,血液蔓延。我被无垠的鲜血包围。我听见无数的人在叫嚷:“他终于死了!他终于死了!”无数亡灵在血海的上空浩然大笑。天风雄伟。我的父亲的尸体在血海上逐渐下沉。那只白色的鸟伫立在他的尸体上,悄然,悄然,下沉。
那以后的无数个梦中,我都回到了长安城。那空荡荡的长安城。在那里我一次次看到了那个女子。她笑着,白衣如雪。经历过父亲的死亡之后,似乎她的样子并未有显著的变化。自然,我也只是远远地站着,聆听着意识的回声--我始终不想承认,那是我年少时的母亲--我站在那里,听见她说,我知道你已经累了。而我,一直在这里,等你回来。
与此同时,我背后又响起那辽远的足音。踏,踏,踏,淡绿色的雾在湖上悄然蔓延。冰凝结了湖面。秋树被雾冻结。漫湖碧透。这时我听见背后的男子说:“他死了。”
他死了。
我的呼吸悠长轻慢。那类似于一声叹息--如果一声叹息足以负载我心中的那些话语。我抬起头来重新审视这个城市。我需要一种全新的感触。我需要亲眼看见长安。疑窦将会消除。关于往昔的歌咏可以换一个调子。时间也许会磨蚀掉许多东西。而我,必须继续生活下去。
穿城而过的御河在春日阳光下闪耀着海洋般的蔚蓝。流上的众岛模拟着西域之国悠远的历史风景。我按辔在渭水之侧任那匹疲惫的老马垂首了无神采地步行。我极目向御河之中望去,希望能看见梦中反复出现的竹制水榭,然而我只望到了河中来往的长舟,无数星辰般散落的岛群,寥寥的水榭,与那依稀出现的宏伟宫墙。现实并未被梦境模拟。在眺望的时刻,我眼角的余光瞥见了数十骑良马从浮桥那边遥遥驰来。马蹄声密集如阵,呼哨声尖利刺耳。我抬起头来观望那些衣着鲜明的王孙贵胄须臾之间跑过我身旁。在这擦身而过的过程之中,我听到了一声喊,惊讶多于欢乐:
“是你么?”
众骑士用纨绔子弟的架势炫耀般的勒住马头,从众骑中越众而出朝我催马走近的少年头戴束发金冠,衣着简约,没有繁琐的挂饰。他的眼神高贵雍容犹如太阳一般明亮。这些派头合在一起,就形成令我深感熟悉的完美的高贵姿态。我看着他,过了一会儿,我发觉我认出他来了。我点点头。我说:
“二公子。你好。”
世民按辔徐行,我随着他缓慢地走着。他的华贵与我的落拓显然对比鲜明。若有人在远处观望,不免感觉荒诞。在御河边上,世民勒住了马。我随之停下脚步。他并未回头,只用右手扬起马鞭,指着水上那些宏大的岛群宫宇,姿势闲雅轻松,好像只是一个熟悉路径的乡人在向行旅指道。
“那里。”他说,“那就是王宫的所在。”
口气实在轻松之至。
少顷,他续道:“元吉也在那里。”
我点头。
世民微笑着,说:
“那年,杨广在江都身亡,传闻是宇文化及那老贼将他暗杀了。隋朝由是而灭。我父王吊民伐罪,解天下人倒悬之急,克平诸军,定都长安,立国号为大唐。关东王世充等辈,悉数削灭。四海昌平。天下归一。如今这海宇宁谧,才是太平时节啊。”
他这么说的时候,眼睛却望着我。我缄口不语。于是他说:
“怎么了?当日我们发兵之后,听说不久你便离开了太原。是么?”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