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宝宝养育法:西尔斯亲密育儿百科

西尔斯(美)
<宝宝养育法:西尔斯亲密育儿百科>
第一部分 第1节:第1章 什么是亲密育儿法(1)
第一部分
踏出第一步:育儿基础
说真的,确实没有一种养育子女的最佳办法,就如同没有完美的孩子。其实这世界上也没有完美的父母,只是有些人研究过相关知识,或是在育儿方面比你更有经验而已。做父母确实也需要培训上岗。所谓“专家”的意见太多了,可能会干扰你作为新父母的直觉,会阻碍你天生的学习能力。我们将向你展示如何成为你自己孩子的专家。这本书的目标是帮助你和孩子相互适应对方,同时这也是育儿真正的意义。
让我们一起踏出第一步吧!
第1章什么是亲密育儿法
襁褓中的抚育,是帮助孩子走向成功人生的一件工具。市面上其他的育儿书都缺少重要的一章,这一章应该叫做《养育你自己的孩子》。现在,不论你们是想生孩子的夫妻还是刚生孩子的父母,让我们一起来补上这一章。
我是一名儿科医生,玛莎是一名护士,我们共同养育了8个孩子。以我们的经验来看,使父母与孩子相互适应并感觉舒适的最佳途径是使用我们称之为“亲密育儿法”的育儿方式。这种育儿方式能让父母与孩子处于最佳状态。自从有了母亲和孩子,就有了亲密育儿法。近年来,这种育儿方式才有了这样一个特定的名称。实际上,如果只靠我们自己的保健知识,我们都会自然地选择这种方法。
养育你自己的孩子
30年前,我开始在儿科诊所坐诊。那时我已经在两所世界顶尖的儿科医院接受过专业训练,我觉得我对孩子无所不知。朋友们曾很羡慕玛莎,觉得能嫁给一位儿科医生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而玛莎回答道:“他只是知道如何照顾生病的孩子。”实际上,我在工作后的第一个星期就遭到了沉重打击。妈妈们总是问我各种与病情无关的问题,比如:“如果孩子哭了,我要不要哄?”“如果我们总抱着她,会不会把她宠坏?”“能不能和宝宝一起睡?”这些问题我一个也答不上来。但父母们觉得我是专家,所以十分依赖我,希望我能给出所有问题的答案。这些都不是医学问题,而是关于育儿方式的问题。我知道我和玛莎如何抚育我们自己的两个孩子,但这也不足以使我成为育儿专家。所以我开始阅读关于育儿的书籍,就像你们现在做的一样。但这些书总是让我越看越糊涂,因为书中的观点好像只是基于作者自己的想法,而不是真实的研究数据。大多数作者要么缺乏基本常识,观点不明确,要么就是推崇当下流行的育儿法,也不管这种方法是否真的管用。
于是我决定去咨询真正的专家,也就是那些育儿经验丰富的父母。我从带孩子来我这儿看病的父母中,寻找那些看起来掌握了育儿真谛的父母,他们能看懂宝宝的暗示,凭直觉就能恰当地回应宝宝;他们享受育儿的过程,而他们的宝宝也长得特别好。这些父母和他们的宝宝成了我的老师,我注意倾听,用心观察,将他们育儿的每一个实用技巧记录下来,并列了一个“有效方法”的清单。那些年,玛莎一直和我一起做这个工作,直到我们的第四个孩子海登出生。玛莎现在仍是育儿顾问和母乳喂养咨询师。我的诊所成了我的调查研究基地,与此同时,我家里的那个“实验室”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经过9年时间的倾听与学习,加上自己又养育了3个宝宝,我们开始对育儿经验进行总结。在各种育儿方法中,我们选择了在大部分情况下对大部分父母都适用的方法,然后把这些方法教给来我的诊所的父母们,并用这些方法来抚育我们自己的8个孩子。实验几年后,玛莎和我对这些方法进行了一些改进,来适应当下不断变化的生活方式和不同孩子的需求(我们仍在学习和研究更好的方法)。30年来,我们通过儿童医学实践、生养8个孩子、向数千位父母讨教,总结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育儿经验。在本章中,我们将向你展示这些总结出来的精华。
第一部分 第2节:第1章 什么是亲密育儿法(2)
不要总想着一次把所有的东西都学完。育儿是一个边学边用的过程,实际经验很重要。我们只是对初学者提供一些小技巧,从这些基本方法中你可以找到、开发适应你自己的独特育儿方式,就是那种既适合你宝宝的性情、也适合你的个性的方式,另外,在你没有开始抚育自己的孩子前,是不可能决定用哪种育儿方式的,因为你不知道宝宝能对你产生什么影响,也不知道他将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你的外在形象。你不知道每天该抱他多长时间,也不知道当他在凌晨3点吵醒你时,你该怎么办;对于该给他多久的母乳喂养,你更是没法决定。这些都需要你一边实践一边学习,等看到你自己的孩子后再来决定这些事情吧。但在此之前,你可以了解一些育儿方式,做到心里有数。
在我们开始介绍这些育儿方式以前,我们先约法三章。本书中的一些观点和方法可能和你在其他地方看到的不一样,你刚开始接触时会感觉有些奇怪。请你用开放的心态来看待这些观点和方法,看待育儿这件事,不然你可能只会从本书中收获烦恼。人们总是期望得到一个乖巧又听话的孩子,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如愿以偿。你不妨先听听各种各样的方法,然后从中选出最适合你的家庭的那种。对你要求了这么多,我们对自己也有要求,那就是确保我们在书中所阐述的所有观点和方法都是经过论证和检验的,决不是一家之言。
亲密育儿七法
新爸爸和新妈妈要达到3个至关重要的目标:
●了解你的宝宝
●让宝宝感到舒适
●享受抚育宝宝的过程
我们介绍的育儿方式可以帮助你达到以上目标。下面是构成亲密育儿法的7个方面的内容。
1.让分娩成为一种情感纽带——及早与宝宝建立亲密关系
宝宝和父母早期的亲密关系,往往是由他们开始接触的方式决定的。积极参与到“分娩”这一曲生命华章的谱写中来吧!
对你的分娩负责,学习有关分娩的知识,并与你的助产士讨论讨论你的分娩观念。难产或者不必要的剖腹产所导致的母婴分离都不是理想的开端,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妈妈本该用来了解宝宝的那部分精力却用在了关注治疗自己的创伤上。顺利的分娩过程会让妈妈对新生儿有更多好感。(阅读第2章《安全顺产的10个要点》,了解分娩与情感纽带之间的联系,以及如何降低难产及不必要剖腹产的几率。第44页解释了母婴同室的重要性。)
婴儿出生后的几周到几个月是一个敏感期,在此期间,妈妈和宝宝都需要彼此陪伴。这个时期的亲密接触能使宝宝对妈妈亲近的天性,以及妈妈关爱、照顾宝宝的本能与生理需要都得到自然的发展。这时的宝宝最需要妈妈的呵护,妈妈也渴望照顾宝宝,这是妈妈与宝宝早期亲密接触的最佳时机。
当然,妈妈对宝宝的爱,以及感觉到和宝宝之间的亲密联系,早在宝宝降生前就开始了,而且还将一直持续下去。(关于产后如何建立母婴间的亲密关系与情感纽带,见第4章《与宝宝一起迈好第一步》及第5章《产后全家的调适》。)
2.宝宝哭声中的学问——分辨和回应宝宝发出的信号
你所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是如何知道宝宝每时每刻的不同需要。这真的很难,很容易让人产生挫败感,觉得“我根本就不是一个称职的母亲”。
第一部分 第3节:第1章 什么是亲密育儿法(3)
放轻松!你的宝宝会帮助你的。研究人员曾认为,婴儿在育儿过程中只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而现在我们知道,宝宝会主动指导父母的反应。宝宝天生就会使用“亲密增强剂”,通过一些自身的行为(如高声尖叫,你不可能听不到)像磁石一样将父母吸引过去。这些行为有些显而易见,比如哭泣、微笑,或是抓住你不放;还有一些就比较隐蔽,需要用心发现,比如眼神交流和肢体语言。所有的父母——尤其是母亲,天生就有判断和回应宝宝这些行为的直觉。母亲和宝宝就如同接收装置和发射装置,通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就能达到无障碍交流。至于磨合期的长短,则因人而异。有些宝宝发出的信号比较易懂,而有些父母更善于理解这些信号。但不论时间长短,父母与宝宝最后都能达到相互理解的程度。如果你能细心观察,时时回应,这个目标就会更快实现。偶尔你也会做出错误的回应,比如你以为宝宝饿了,就开始喂他,其实他只想让你抱抱。即使是这样错误的回应,也比没有回应要好,只要你在回应他,就是在鼓励他和你一起努力,直到你准确理解他的意思。
宝宝一哭,就把他抱起来。这方法听起来简单,但很多父母都不这样做,他们会让宝宝一直哭下去,因为他们认为不能纵容宝宝的“坏”习惯。但是婴儿是不会有“坏”习惯的,他们只是在用唯一的方式与你交流。可以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的身体还没有协调能力,自己无法独立做任何事情,而你作为请求信号的哭声也不能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你会有什么感觉?哭声没有得到回应的宝宝并不会变成一个“好”孩子(虽然他可能安静下来);他只会变成一个灰心丧气的孩子,因为他觉得他无法与你交流,也没有人会来满足他的需求。
旁人可以很轻松地说,让你的宝宝一直哭好了,不要去抱他。因为你的宝宝的哭声不会让旁人的身体发生什么化学反应——除非他是一个非常敏感的人,而你就一定会。婴儿的哭声会让父母不安,尤其是母亲。如果我们让一位母亲带着她的小宝宝一起待在实验室里,然后将血流测量仪贴在她的胸口,就会发现,当这位母亲听到宝宝哭泣时,流向她胸口的血液会增多,同时她会有一股强烈的冲动想抱起宝宝安抚他。由此可见,婴儿的哭声是一种强有力的语言,这是婴儿为了生存和成长与生俱来的本领,也是父母学习回应宝宝的入门之道。(有关婴儿用哭声来交流的更详尽解释,请参阅本书第46页。)
在宝宝出生后的前几个月及时满足他的所有需求,这意味着你们之间形成了一种良好的交流模式。慢慢地,当宝宝学会哭泣以外的其他交流方式,而且能独立做一些事情以后,你就可以逐渐延缓回应速度,让宝宝学会等一会儿。学会回应宝宝的信号,这绝对是你对未来的一次成功投资。当孩子年龄渐长,问题更多——而且不仅仅是吃饭、睡觉这么简单的问题时,你会庆幸你们及早建立了沟通。
3.用母乳哺育你的宝宝
爸爸们总是说:“我们已经决定好用母乳喂养了。”母乳喂养确实是一个不只牵涉到妈妈和宝宝的问题,而是关乎整个家庭的决定。那些成功采取母乳喂养的妈妈和宝宝,都有全力支持的丈夫和爸爸。大家都知道母乳喂养对促进婴儿健康发育具有重大作用,但觉得妈妈为此需要付出太多精力,所以放弃这种喂养方式。妈妈们应该了解母乳喂养对你们自己的好处:宝宝每一次的吮吸,都会使你的身体产生激素(泌乳素和催产素)。这些“哺育激素”不仅会帮助你形成所谓“母亲的直觉”,还会帮助你的身体分泌乳汁,让你的哺育更轻松。关于这些细节我们会在后面的章节详细讲解。你还可以从第8章了解到,新的研究结果显示,吃母乳长大的孩子更聪明。
第一部分 第4节:第1章 什么是亲密育儿法(4)
4.把宝宝“贴”在身上——尽量多抱宝宝
这是近年来对西方国家育儿界最具震撼力的观念。我们在做育儿方式研究时,参加过一个国际育儿会议。在那个会议上,我们注意到一些其他国家的妈妈们用背巾或类似的东西把宝宝背在身上,就像是她们服饰的一部分。这些妈妈们如此体贴周到,她们的宝宝个个看起来无比满足。这种母婴间的亲密关系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们去问这些妈妈们为什么要把宝宝背在身上,她们的回答简单却深刻:这样对宝宝好,同时也让妈妈感到轻松。太对了!让宝宝舒适,让父母轻松——这正是所有父母所追求的啊!
婴儿背巾绝对是你的育儿物品里最不能少的一种。要是没有它,你简直就出不了门。这并不意味着你要每分每秒都背着或抱着宝宝,但你必须改变对宝宝的认识。大多数人一想到婴儿,就会想到他们安静地躺在婴儿床里的样子,他们会盯着上方正在旋转的音乐转铃,只有在吃奶、换尿布或玩耍的时候才会被抱起来一小会儿,然后又回到他们的那个“归属地”——婴儿床。好像抱起宝宝只是为了安抚他们,让他们重新乖乖睡下的一种手段。把宝宝“贴”在身上的做法彻底颠覆了这种观点。把宝宝“贴”在身上意味着大多数时间宝宝都被父母或其他看护人抱着或背着,只有在宝宝要睡觉或者照顾他的人要做自己的事情时才将宝宝放下。
这种育儿方式对宝宝和父母都有益。最显著的特点是,被抱着的宝宝很少哭,他们仿佛忘了什么是不满和烦躁。除了表现得更快乐,被抱着的宝宝发育得更好,这也许是因为他们将需要用到哭闹上的精力转移到自身的成长上了。另外,宝宝还可以观察到父母忙碌的生活。对于生活节奏快的父母来说,把宝宝背在身上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样你到哪儿,宝宝就到哪儿。你再也不用为了宝宝而闭门不出,因为你在哪里,宝宝的家就在哪里。(关于这种方式给宝宝和父母带来的好处,请见第14章《把宝宝“贴”在身上:抱孩子的艺术与科学》。)
5.和宝宝一起睡
只要你开始带孩子,你就会发现,那种能一觉睡到天亮的宝宝只在书里有,要不就是在别人家里,总之你自己的宝宝不会是这样的。要做好准备,夜里会翻来覆去,直到找到你和宝宝都睡得好的位置。有些宝宝在婴儿房里睡得好,有些爱睡在父母的房间里,还有些则要紧紧地贴着母亲才能安睡。不管睡在哪里,只要你和宝宝都睡得好,就是正确的安排,而且这完全是你个人的决定。你可以尝试各种睡觉的方式,包括让孩子睡在你的床上——我们将这种夜间育儿方式称为睡眠共享。
睡眠共享似乎比其他亲密育儿方式更容易引起争论,我们也不知道这是为什么。这个历史悠久的优良传统,一到现代社会就突然“不对”了,我们对此感到万分惊讶。世界上大多数宝宝都是和父母一起睡的。即使在美国,也有越来越多的父母喜欢上这种睡觉的方式,只是他们不告诉医生或亲友罢了。你可以做这样一个实验:下次与那些新爸爸和新妈妈在一起时,告诉他们你想和宝宝一起睡,你会惊讶地发现许多人都是和宝宝一起睡的——即使不是每天,也是经常这样做的。别担心宝宝会赖在你床上不走,他会离开的。对于那些夜间需要与父母亲近的宝宝来说,和你一起睡眠共享的时间并不会很长,但会让他终生受益。(关于睡眠共享如何简化夜间育儿及如何促进宝宝发育,以及关于这个话题的最新研究,请见第15章《夜间育儿:如何使宝宝乖乖安睡》。)
第一部分 第5节:第1章 什么是亲密育儿法(5)
6.把握平衡与界限
常常有这种情况:你本来一心想给宝宝所有他需要的,最后却变成给他所有他想要的。这种情况会让妈妈们精疲力竭。既然一个刚出生的宝宝可以将你事先安排好的计划彻底“颠覆”,可想而知,你在满足他的需求时,一定会忽略掉你自己的需求。在本书中,我们将向你展示如何做到适当地满足你的宝宝,也就是说,掌握何时对宝宝说“不”的技巧,获得对自己的需求说“行”的智慧。如果爸爸和妈妈都做得很好,宝宝也会做得很好。有一天,玛莎气冲冲地对我说:“我连洗个澡的时间都没有了,小家伙总离不开我!”我微笑着提醒她:“我们的宝宝需要的是一个快乐的,懂得劳逸结合的妈妈。”记住,亲密育儿法虽然不是最轻松的育儿法,但只要经过适当的练习,它会是最舒适的育儿法。
7.学会分辨关于育儿的建议
每位父母都把宝宝当做心头肉,生怕自己做得不够好,因此父母们很容易接受与此相关的所有建议,也很容易成为别人授予建议的对象。那些人的初衷是一片好意,给你的建议却可能是冷漠无情的。例如“就让他哭好了”,“一定要让他养成固定的习惯”,“你不应该继续喂他了”和“别总抱着他,你会把他宠坏的”,等等。如果你真的严格按照这些建议做了,育儿就会进入“双输”状态,即宝宝否定了他的暗示信号的作用,父母否定了他们读懂并回应宝宝暗示的能力。最后,父母和宝宝之间就会出现隔阂,这正好是与亲密育儿法所营造的亲近关系背道而驰的。亲密育儿法的基础是敏感细腻的感情,而让宝宝形成规律会使父母变得不敏感。亲密育儿法会帮助父母更好地了解宝宝,而训练宝宝则会妨碍这一目标。训练的目的是让宝宝变得很“顺从”,这是建立在一个错误的假设之上的。这个假设就是:宝宝用哭泣来要挟父母满足他,而不是用哭泣来与父母交流。那些婴儿训练手册和课程教妈妈们违背自己的本性,不去回应宝宝的信号,最后,妈妈们就会丧失敏感性,不相信自己的直觉。因此,在开始这种婴儿训练前,请先用你的直觉来衡量一下,看看是否可行。
亲密育儿法是一种理想的育儿状态,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身体状况、生活方式的差异,或者只是由于最近生活得不顺心,都有可能导致你无法时时按照亲密育儿法的原则行动。育儿其实是一项因人而异的工作,而且每个宝宝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很难找出一种唯一最好的方式来对待所有问题。你必须找出适合你自己的育儿方式,本书提供的亲密育儿法的7个方面的内容就是来帮助你完成这一目标的基本工具。这其中有些方法,比如把宝宝“贴”在身上和辨别宝宝哭声的学问,不仅宝宝的父母应该多多练习,其他照顾宝宝的人也应常常使用,这样即使父母不在宝宝身边,宝宝也能得到亲密的抚育。
重要的一点是要和宝宝沟通。请尽情使用亲密育儿法为你和宝宝提供的所有方法,一旦沟通成功,就记住这个有效的方法,坚持使用;如果发现有的方法不管用,就改造它或者放弃不用。最终你一定能找到适合你自己的方法,这种方法对你和宝宝一定都是最好的。
请爸爸们也加入亲密育儿的阵营
亲密育儿法的这7个方面的内容只有在爸爸全力支持并参与育儿工作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出最佳效果。虽然宝宝天生会对妈妈有更强烈的亲近感,但爸爸也是不能缺少的角色。在爸爸的鼎力支持下,妈妈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对宝宝的抚育中。
第一部分 第6节:第1章 什么是亲密育儿法(6)
妈妈们经常会有类似“小家伙一时半刻也离不开我,我连洗澡的时间都没有了”的想法,所以爸爸要照顾妈妈,这样妈妈才能照顾宝宝。曾经有位“超级育妈”(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宝宝身上的妈妈)向我倾诉:“如果没有我丈夫的帮助,我根本做不来。”就拿母乳喂养来说爸爸也是育儿专家。吧,这是爸爸唯一一件不能替妈妈做的事,但爸爸也可以支持和鼓励妈妈,使母乳喂养的工作更顺利。有一位爸爸就这样炫耀过:“虽然我没有奶,但我可以给妻子创造一个更好的哺乳环境。”的确是这样的,环境好了,妈妈快乐了,宝宝也会快乐。在育儿工作中,爸爸不只是一个支持者,也不只是在妈妈离开时的替补,而是对宝宝的成长有着特殊贡献的人。宝宝对爸爸的爱绝对不会比对妈妈的爱少,他只是以不同的方式同时爱着爸爸和妈妈。若想让一个男人成熟起来,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让他加入到育儿工作中来。(关于爸爸和宝宝之间的独特关系以及给爸爸的育儿建议,请参见第42页和第283页。)
你可能会遇到的一些问题
当我们向准父母们介绍亲密育儿法时,他们通常的反应都是松了一口气。毕竟,亲密育儿法是最符合常识和天性的育儿法。但即使是最想采用亲密育儿法的父母,也会有一些疑虑,怕这种方法会把孩子宠坏。下面是我们对最常见的一些问题的回答。
亲密育儿法好像很累人,是不是苦海无边啊?
亲密育儿法在刚开始时是有麻烦,但从长远角度看,这实际上是最轻松的一种育儿法。最初,你确实需要付出很多,但哪种育儿法不需要你付出呢?自从宝宝出生后,你就开始了这种新的生活方式。宝宝一直要这要那,你就得不停地满足他。但正如我们在本书中强调的,父母和宝宝的给予是相互的,你给予宝宝的越多,宝宝回报你的就越多。这就是为什么你会越来越爱你的宝宝,也觉得自己作为父母越来越出色。记住,你的宝宝在整个育儿过程中并不是一个被动的角色,他会主动地指导你的行为,端正你的态度,帮助你在理解他的暗示时做出正确的决定,最终使你们达到沟通自如的状态。
我们也可以从生物学角度来解释相互给予的含意。妈妈在给宝宝喂奶的时候,乳汁给了宝宝所需的营养,妈妈温暖的身体和亲密的拥抱让宝宝感到舒适和幸福。作为回报,宝宝的吮吸促进妈妈的身体里产生激素,从而增强妈妈育儿的直觉和能力(这点我们在前面已经提到过了)。由于母乳里含有催眠成分,所以宝宝常常在吃奶的时候就睡着了。同时,由于宝宝的吮吸,你的身体里也产生了泌乳素,这种激素对妈妈有镇定的作用。所以可以说,在你哄宝宝睡觉的同时,宝宝也在哄你睡觉。
育儿工作中最“难”的部分来自你对自己的否定,例如“我根本不知道宝宝到底要什么”或“我跟他完全不能沟通”这样的想法。如果你认为你很了解你的宝宝,有能力很好地处理和宝宝的关系,你的育儿工作就会简单很多。相互了解是一种巨大的精神支持,而亲密育儿法是我们所知最好的一种沟通方法。确实,这需要你付出极大的耐心和毅力,但这是值得的。早期成功的亲密育儿会让你今后与孩子的交流更容易,不仅是在婴儿时期,还贯穿孩子的整个童年时期和青少年时期。理解和回应宝宝的能力会帮助你在他长大后仍然可以了解他的内心世界,使你能从孩子的角度去看问题。其实,只要你真正了解你的孩子,在他的任何年龄阶段,沟通都不是问题。
第一部分 第7节:第1章 什么是亲密育儿法(7)
如果一直抱着宝宝,对他一哭就哄,一饿就喂,睡觉也不离左右,这样会不会把他宠坏,使他对父母形成过度依赖?
绝对不会!经验和研究证明的结果都正好与这种担心相反——亲密育儿法能培养宝宝的独立性。亲密育儿要求适当回应宝宝的需求,而宠坏是因为过度地回应宝宝的需求。在20世纪20年代,育儿领域出现了专家以后,就有了“溺爱”的说法。这些专家们嘲笑父母的育儿直觉,鼓动父母克制情感,与宝宝保持距离。他们认为,如果一直抱着宝宝,对他一哭就哄,一饿就喂,睡觉也不离左右,就会把宝宝变成父母的跟屁虫,丧失独立性。这种说法根本没有科学依据,只是由毫无根据的恐惧引出的观点。
我们要将溺爱理论束之高阁。研究表明,这种理论是完全错误的。科学家做过这样一项研究:将两对父母和他们的宝宝划分为A组和B组,A组的父母和宝宝亲密无间,随时回应宝宝的需求;B组父母则被设置了许多限制,例如要按照时间表来喂奶,对于宝宝的暗示也较少给予直觉性的爱抚和回应。科学家花了一年的时间持续观察这两组家庭。你认为最终哪一组的宝宝会比较独立呢?答案是A组的宝宝,就是接受亲密育儿法的那个小家伙。就“育儿方式对孩子行为的影响”这一课题,科学家又对较大的孩子进行了研究,最后得出结论:所谓的溺爱理论简直是无稽之谈。孩子必须经过一段被人照料、关爱,有人可依赖的时期,才能成长为有安全感、独立的人。
亲密育儿法怎样促进宝宝独立?
研究表明,那些在1岁前就与母亲充分建立亲密关系的宝宝,长大后对与母亲分离的忍受力更强。从与母亲相依相偎(在母亲子宫里就已经是这样了)到与母亲分离(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既需要可供他探询、研究的新环境,也需要持续不断地从父母那里获得安全感和满足感。在陌生的环境中,与母亲具有亲密关系的孩子会先看看母亲,如果母亲传递的信息是“去吧,孩子”,就会给予孩子莫大的勇气和信心去学习并掌握新信息。当下次再遇到类似的情况时,孩子就有信心可以自己处理而不用向母亲求助了。母亲或其他看护人与孩子间持之以恒的亲密关系能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从而促进孩子独立自主。简而言之,享受了亲密关系的孩子能学会信任,而信任将促使他真正独立。(关于这个话题的详细内容请参见第517页。)
亲密育儿法不就是让宝宝来发号施令吗?
这个问题的关键点在于父母的回应,而不是宝宝是否在控制局面。如果宝宝因为饿了或者不高兴而哭泣,他只是希望父母来喂他或者抱抱他,而不是想要控制父母。这种观点其实是溺爱理论的一种表现,都是由于不懂宝宝的真正目的而产生了莫名的恐惧。举例来说,制定严格的喂奶时间表(我们现在知道这样会影响营养吸收,而且不利于宝宝自尊的建立)就来源于这种误解。宝宝向父母发出需求信号,父母立刻回应,这就是沟通与交流,而不是控制与被控制。父母的回应让宝宝更加信任父母,这会使父母更容易掌控局面。当你的宝宝哭闹时,听从你内心的指示,忘掉那些“我该抱他吗?我会不会宠坏他?他是在控制我吗”之类的想法,赶紧抱起宝宝吧!次数多了,你就会知道宝宝每次哭闹的目的是什么,以及你需要多长时间给他回应。
第一部分 第8节:第1章 什么是亲密育儿法(8)
这种方式并不会发展成“镣铐式育儿”,即宝宝一指挥,妈妈就得跑断腿。亲密育儿法是为了增强妈妈和宝宝的相互了解,等宝宝长大一些,妈妈就可以渐渐延长回应时间,让宝宝明白,有些需求不用立刻得到满足。亲密育儿法不同于溺爱和严格管束。有些占有欲强的父母总是强迫孩子去做这做那,他们的出发点不是孩子的需求,而是他们自己没有安全感,需要不停地验证孩子是否听话。亲密关系也不同于依赖。适当的亲密关系能促进孩子独立,不恰当的依赖则会阻碍孩子独立。
亲密育儿法对我和宝宝的关系有什么帮助?
选择亲密育儿法的妈妈们说,她们和宝宝之间有一种交流。在她们面对诸如“我该做什么”之类的日常育儿问题时,这种思想和情感的交流能帮助她们在正确的时候做出正确的选择。亲密育儿法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情况和日益懂事的宝宝,当然你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对具体细节做出调整。例如,同样面对宝宝的哭闹,回应8个月大的宝宝就不用像回应8天大的宝宝那样迅速(除非他是受到了伤害或者惊吓)。沟通良好的父母和宝宝彼此都能明白对方的意思。宝宝是通过妈妈的眼神认识自己的。妈妈对宝宝的疼爱都写在脸上,宝宝自然就感觉到了。育儿过程中的这种情感交流能帮助父母理解宝宝的感受。
玛莎笔记:
一天,当我对着4岁的马修发脾气时,我突然在他脸上看到了一种伤心、绝望的表情。那一瞬间我知道了他的想法,他以为我是因为他这个人生气,而不是针对他做的事情。我必须打消他的疑虑,因此我对他说:“我确实很生气,但我依然爱你。”他说:“哦!真的?”表情马上愉快起来。
当你翻看本书时,你会发现在正文之间穿插着很多标着“玛莎笔记”的段落。这些都是从玛莎的育儿日记中摘抄出来的。
亲密育儿法的另一个好处就是父母与宝宝的相互了解。你越了解宝宝,宝宝也就越了解你。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我们家就发生了一件关于相互了解的事例,再来看看玛莎的笔记吧。
玛莎笔记:
有一天,我从早上起来就忙个没完。到了中午,我又发现厨房里居然爬满了蚂蚁。我实在忍无可忍,再也无法控制自己,大声发起火来。就在我大嚷大叫的时候,我发现22个月大的史蒂芬正和我进行一种微妙的交流。他注视着我,仿佛能感觉到我当时需要什么。于是他抱住我的双膝,平静地看着我的眼睛,好像在安慰我说:“没关系的,我爱你。只要我能做的,我都会帮你做。”就这样,史蒂芬的拥抱使我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慢慢平静下来了。
亲密育儿法可以增进父母和宝宝的联系,那它对宝宝又有什么特别的益处吗?
亲密育儿法可以改善宝宝的行为、促进宝宝发育并有助于智力开发。原因如下。
亲密育儿法可以改善宝宝的行为。接受亲密育儿法的宝宝很少哭,也很少发生肠痉挛,很少烦躁不安,很少发脾气,他们也不会感到无聊或黏着人不放。理由很简单:宝宝心情好,表现就好。宝宝因为自己的暗示都得到了解读和回应而感到被尊重,从而也会对回应他的人产生信任感。宝宝发自内心地感到满足,所以不需要哭闹。
亲密育儿法可以促进宝宝发育。接受亲密育儿法的宝宝因为哭得少,所以有更多的时间去成长和学习。在过去30多年里,我观察了数千对母亲和宝宝的互动。我总是对那些神情满足的宝宝印象深刻,他们被背巾“贴”在妈妈的身上,饿了就有母乳吃,一有需求马上就能得到回应。他们比其他宝宝看上去更快乐、更健康,表现也更好。我相信这是因为亲密育儿法教会了宝宝保持安静而警觉的状态(也叫互动式安静或专注式安静)。当宝宝处于这种状态时,他能更好地从环境中学习,与之互动,因此也不会感到无聊。这种状态还能促进宝宝身体机能的良性运作,因为宝宝将哭闹可能会消耗的精力转移到成长、发育和与外部环境的互动上了。
第一部分 第9节:第1章 什么是亲密育儿法(9)
简言之,接受亲密育儿法的宝宝是朝气蓬勃,向上发展的,这种育儿方式能让宝宝将所有的潜能自然开发出来。研究人员也早就认识到了父母的良好抚育与宝宝的良好发育之间的关系。
亲密育儿法有助于宝宝智力的开发。亲密关系是宝宝大脑的营养品。许多研究显示,对婴儿大脑发育促进作用最大的因素就是父母与婴儿的亲密程度,以及对婴儿暗示的关怀性回应。亲密育儿法能在宝宝的大脑急需刺激时,将正确的信息传递给大脑,从而促进大脑发育。亲密育儿法能让宝宝保持安静而警觉的状态,有助于宝宝学习新事物。
如果你开始觉得自己很重要,那你就是很重要!父母对宝宝的行为可以使宝宝变得更聪明。1986年,美国儿科学会年会上,儿童发育研究专家迈克尔?刘易斯在自己的演讲中回顾了关于促进婴儿发育的因素的研究。他这次演讲针对的是那些过分吹嘘的神童现象。神童现象的鼓吹者主张用各种课程及教具来训练宝宝,他们完全忽视了父母应该扮演宝宝玩伴的职责和父母对宝宝的看护作用。刘易斯总结说,影响儿童智力发育的唯一重要因素就是妈妈对宝宝所给暗示的回应。抚育宝宝的时候,请时刻牢记,让宝宝更聪明的是你与宝宝的联系,而不是某种教具。(关于将宝宝“贴”在身上如何促进宝宝成长的讨论,请参见本书第293页;关于亲密育儿法如何影响婴儿的成长与发育的深入讨论,请参见第441页。)
求助!怎样才能让宝宝的作息有规律呢?
在这里,我不想用“规律”这种严格的说法来描述宝宝的生活。对宝宝,你聆听得越多,回应得越多,就越容易找到一种既适合他、也适合你的生活方式。
如果一直围着宝宝转,妈妈会不会感觉自己被困住了?
育儿期的妈妈们确实需要适当休息,所以我们才强调爸爸和其他看护人也要参与到育儿工作中来,共同合作非常重要。据采用亲密育儿法的妈妈们反映,她们并没有感觉被困住,而是感觉和宝宝融为一体了。在形容育儿的感受时,她们是这样说的:
“我觉得我和宝宝心心相印。”
“他在我身边时我感觉良好,他一和我分开我就开始难受。”
“我感到充实,也很满足。”
你不会觉得自己被困在屋里,哪儿也去不了,你的生活也不会只围着宝宝转,因为亲密育儿法可以引导宝宝的行为,使父母与宝宝相处得更融洽,因此带着宝宝出门也并不困难。
亲密育儿法设定了一个很高的育儿标准。如果我做得不够好,把事情搞砸了,会不会一直被罪恶感困扰?
首先,谁都有把事情搞砸的时候,但亲密育儿法可以使其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因为采用亲密育儿法的父母早就与宝宝建立了牢固的亲密关系。而且,接受亲密育儿法的宝宝会对父母的行为做出反应和指导,这能帮父母分担一部分压力。我们所说的亲密育儿法并不是要列出一个长长的清单,规定你一定要做哪些事才能让你的宝宝变得又聪明又有教养。我们给出的个方面内容是最基本、最符合人类天性的育儿方法,就像是7个零件,你可以使用这些零件,根据个人生活方式和宝宝的独特需求来构建适合你的育儿模型。由于身体素质、社会背景、经济基础不同,不一定每对父母都能够或需要使用亲密育儿法的所有内容。记住,当你能用的时候,请尽量多用。
第一部分 第10节:第1章 什么是亲密育儿法(10)
其次,关于罪恶感。确实,有时会有罪恶感。抚育子女本身就是一项充满了罪恶感的工作,因为你太爱自己的宝宝,所以总是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但是请记住,有罪恶感并不是一件坏事,这是你内心的自省,时刻提醒你不要做那些不该做的事。认识到罪恶感的良性作用,并能及时做出正确决断,这也是作为成人和父母的一种成熟的表现。亲密育儿法可以让你的感觉更敏锐,帮你在遭遇育儿问题时做出正确决策。
如果我没有用母乳喂养宝宝,或者没有和他一起睡,我就是不合格的妈妈吗?
当然不是!和宝宝建立亲密关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达到最终目标也不是只有一种途径。我们给出的这个方面内容只是帮助你们建立亲密关系的敲门砖。也许因为生理原因或家庭环境影响,你无法进行母乳喂养。而且对一些父母和宝宝来说,睡在一起既不舒服也没必要。
建立亲密关系是不是要求妈妈整天在家全职带孩子?如果妈妈想去工作或者必须去工作怎么办呢?
如果妈妈整天在家,使用亲密育儿法确实要容易一些,但并不是说使用亲密育儿法的妈妈就不能去工作了。事实上,亲密育儿法对那些每天需要与宝宝分开一段时间的妈妈来说特别管用。只要你在与宝宝在一起的那些时间里建立了亲密关系,即使你们不在一起,也能感觉到彼此间的联系。这种联系能让你在兼顾工作的同时,也不会和宝宝之间产生隔阂。(关于如何兼顾工作与育儿的更深入探讨,请参见第17章《工作与育儿》。)
我相信亲密育儿法很适合我的家庭,但当我从其他书或其他人口中得到不同的意见时,我就信心不足。
初为父母的你,必定会被各种不同的育儿方法轰击。亲密育儿法是一种能给你信心的育儿方法,让你明辨各种信息,知道哪些能用,哪些不能用。用你自己的直觉和智慧来分辨那些“专家”给出的建议和旁人随口说的方法是否可行。关于育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因此,学会去信赖支持你的人,和那些与你有着共同想法的人多接近。你也不必去说服别人使用你的育儿方法,你只需说:“这种方法很适合我。”
有没有哪些特殊家庭情况尤其需要亲密育儿法?
对那些宝宝有特殊需求的家庭,或者育儿经验不够丰富的父母来说,亲密育儿法尤其有效。特别是对单亲家庭来说,由于能解读宝宝的行为,父母能从这种不太教条的育儿法中受益良多。
如果你的宝宝是那种高需求宝宝,亲密育儿法的好处就会马上显现出来。这种宝宝一出生就好像在说:“爸爸妈妈,你们好!你们真是三生有幸,得到像我这样高品质的宝宝,所以你们也要给我高品质的抚育哦!如果你们能让我高兴,那我们就相安无事,如果不能,那以后的日子里可能时不时会有点小麻烦。”亲密育儿法能让你的抚育与宝宝的需求同步。对于这种高需求宝宝,父母如果不能配合默契,育儿工作就会变得异常困难。
亲密育儿法能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这些孩子长大以后会是什么样的人呢?
父母不要着急对孩子的将来下定论,也不要将功劳或罪过都揽到自己身上。影响一个人成长的因素有很多,亲密育儿法能达到的效果,是在孩子的人生早期给予他们好的教育,从而提高他们成才的可能性。
第一部分 第11节:第1章 什么是亲密育儿法(11)
我在工作的头几年曾研究过育儿方式对宝宝的长期影响。对那些接受克制式育儿法(严格按照作息时间表来照顾宝宝,宝宝哭的时候不理睬,生怕惯坏宝宝,等等)的宝宝,我会在他们的病历表上画一个红点,在那些接受亲密育儿法的宝宝的病历表上画一个蓝点。在后者中,如果父母完全做到了我们给出的7个方面内容(见第10页),而且爸爸也参与了育儿,我就在宝宝的病历表上多画一个蓝点。我设计这套简易系统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判断各种育儿方法的优劣,也不是要给父母们评出优秀等级,只是想通过这种方法来收集信息,而且我确实也由此得出了一些结论。这些结论没什么科学性,也不能完美地描述父母行为与孩子成长之间的关系,只是一些概括性的结论。
亲密育儿法不仅对宝宝有长期的益处,对父母也是一样。首先,使用亲密育儿法的父母能快速建立信心。他们通过使用了这种基础的方法建立起信心,而且发展出适合他们自己和他们宝宝的育儿方式。我常常在给宝宝做定期健康检查时问他们的父母:“这些方法有用吗?”我建议他们定期总结有用的方法,摈弃那些没用的方法。在这一阶段有用的方法到了另一阶段不一定有用。比如说,一些宝宝最初在父母的床上睡得很香,一段时间后却睡得不舒服了,还有一些宝宝刚开始喜欢自己睡,几个月后却开始想和父母一起睡,这时就需要重新安排睡眠方式。因此父母应该视自己宝宝的需求来确定育儿方式,不能只关注其他父母的做法。
使用亲密育儿法的父母们似乎更能享受到育儿的快乐,他们和宝宝更亲近。宝宝成为了他们生活中自然的一部分,无论是育儿、工作、旅行、娱乐,还是社交,他们都会将宝宝考虑在内,这是他们期望的生活方式。
几年下来,我发现使用亲密育儿法的父母和宝宝都发展出了一种特别出众的品质——敏感度。这种品质也会影响到生活的其他方面,比如人际交往、工作和娱乐。就我的经验来说,敏感度(包括父母和孩子)是亲密育儿法带来的最大益处。
这些孩子长大后会富有正义感。他们会同情并安抚其他哭泣的宝宝。十几岁时,他们会对社会上的不公平现象介怀,并努力通过自己的行为去改变它。他们会关爱他人!因为植根于他们内心的敏感度,他们愿意逆流而上,让社会变得更美好。这些孩子会是未来世界的塑造者和领导者,他们能推动和促进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能与他人亲近是接受亲密育儿法的孩子显现出的另一种出色本领。这些孩子会对人——而不是事物——产生情感。即使在现在这种被机械围绕的社会环境中,他们仍然对人充满情感。在母亲臂弯里长大的孩子习惯于与他人交往,并能从人际交往中获得满足感。这些孩子更容易成为同龄人的知心好友,日后也更容易与伴侣建立真挚的亲密关系。因为这些孩子学会了付出与接受爱。
亲密育儿法是与时俱进的。现在的孩子们正遭受着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的冲击,尤其是电视和电脑游戏。这种流行趋势将会延续很久,优秀的父母们充其量只能设置障碍,让这种冲击的速度减缓。亲密育儿法让孩子在接触这些机器之前充分感受到人的温情,当他们长大后,自然会对人而不是机器满怀情感。
接受亲密育儿法的孩子更好教吗?
第一部分 第12节:第1章 什么是亲密育儿法(12)
教育——你一直期待着听到这个充满魔力的词语。对于采用亲密育儿法的父母和孩子来说,教育确实更容易。父母通过亲密育儿法培养出的敏感度使他们能直觉地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举例来说,当孩子玩得高兴时,因为父母命令他“该走了”而开始大哭大闹,这是个非常常见的问题。我曾听见过许多父母说:“他就是不肯听话。”这些年,我仔细观察了玛莎对这类问题的处理方法。她对孩子的感受非常敏锐,所以她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问题,知道孩子不愿意离开以及开始哭闹的原因。她用“告别”的方法来解决这种问题:在要求孩子离开前几分钟,她在孩子身边蹲下来,让孩子和游戏场上的每个伙伴以及每个玩具说“再见”。父母对孩子的理解让孩子自愿地结束了游戏,避免了常见的争吵。有孩子的生活因为亲密育儿法而简单起来。
“教孩子”并不是你要对孩子做什么,而是你要和孩子一起做什么。宝宝在襁褓中时,想教他就得先了解他,让他感到舒适。感觉舒适的宝宝更容易做出正确的行为,尤其这种行为是因为内心的驱使而非外力强迫做出的。能读懂宝宝暗示的父母就能知道宝宝行为的真正含意,从而可以引导他们做出合乎礼仪的举止。教育其实是父母与子女间的一种关系,归根结底就是一个词——信任。孩子如果有个权威人士可以信任,他就比较好教;而这个权威人士如果能了解孩子的心意,他就会更好地教孩子。使用亲密育儿法的父母能够更明白地向孩子传达出他们对孩子行为能力的期望;而接受亲密育儿法的孩子更容易理解父母对他们的期望。总之,与父母有亲密关系的孩子更好教。
一天,在我的诊所里,一位母亲照料宝宝的方式引起了我的注意。她对宝宝的暗示极其敏感,宝宝饿了就喂奶,宝宝不舒服就抱起来哄,宝宝想玩就陪他玩。他们母子相处得其乐融融,我忍不住对她说:“你真是个好妈妈。”
当父母和孩子产生隔阂时,想教育孩子就不那么容易了。这时父母会觉得已知的办法“全都不管用”,从而开始学习别人的一些方法,却很容易进入一种“尝试——失败——再尝试——再失败”的恶性循环。这种做法通常的结果是让父母与孩子的隔阂更深。与父母没有亲密关系的孩子不好教,因为他们的行为不是源于信任,而是愤怒。
亲密育儿法最大的好处是培养了父母了解孩子的能力。建立亲密关系就是教孩子的开始。
亲密育儿法对孩子的最重要的一项长期影响,叫做“潜移默化”。记住,你的孩子将来也会成为别人的丈夫或妻子,父亲或母亲,他从你这里学到的育儿方法将来会被他用来抚育他自己的孩子。在孩提时期,他们就学会了照顾人的态度,这种早期的印象会一直伴随他们成长。有一天,一位母亲带着她的小宝宝亚伦来我的诊所做健康检查,一起来的还有她岁的女儿蒂法尼,蒂法尼也是接受亲密育儿法长大的。亚伦一开始哭闹,蒂法尼就上前拉着妈妈的衣角,着急地说:“妈妈,亚伦哭了!抱抱他,摇摇他,喂他奶!”你可以想象一下,将来蒂法尼做了妈妈以后,如果她的宝宝哭了,她会怎么做?她一定不会去叫医生,也不会去翻书找答案,她一定会下意识地把宝宝抱起来,哄一哄,然后开始喂奶。
不光是3岁小孩,即使是十几岁的孩子也会注意到父母的育儿方式。有一天,我和玛莎坐在客厅里,9个月大的女儿伊尔琳在卧室午睡,我们突然听到她哭了起来。但还没等我们走进卧室,她就已经不哭了。我们很想知道她停止哭闹的原因,于是好奇地往卧室里看,看到了温馨的一幕:我们16岁的儿子吉姆(现在是詹姆斯医生,一名儿科医生,也是西尔斯儿科诊所的合伙人),正躺在伊尔琳你的育儿方式,是孩子模仿的榜样。旁边,温柔地抚摸她。为什么吉姆会这样做呢?因为他看惯了我们照顾婴儿的方式,知道当婴儿哭的时候,大人要聆听并做出回应。
第一部分 第13节:第2章 安全顺产的10个要点(1)
第2章安全顺产的10个要点
育儿的工作早在分娩前就开始了。现今有多种生产方式可供准妈妈们选择,但随着选择的增多,明辨优劣的责任也增大了,准妈妈们必须做出明智的决定。安全、轻松的分娩经历是你与宝宝共度人生的良好开端。
这些年,我们见到了许多分娩的情景。执业的30年里,我大约接生了1000个婴儿。玛莎是分娩教练,还在朋友分娩时当过助产员。她自己也有过7次分娩经历(我们的第8个孩子是领养的)。
在我们接触或经历过的所有分娩情景中,我们选出最能说明分娩是怎么一回事的画面与大家分享。说真的,最理想的分娩过程就像那些一觉睡到天亮的宝宝一样,可遇而不可求。但你可以通过努力去接近你想要的分娩状态。我们总结出一些通常对大多数人都有用的关于分娩的注意事项,在本章中,我们将和即将为人父母的读者们一起分享这些经验。
1.选择好的分娩环境
我们希望准父母们选择分娩的医院不只是硬件设施齐全,还拥有一个良好的分娩环境,让产妇感觉分娩是一种最自然的过程。产房要营造出家的氛围,处处让产妇感到“这里就像家一样”,可以完全放松。房间里有着柔和的可调节的灯光,窗户很大,沙发椅宽敞舒适,房间里医疗设备一应俱全,却不会显得格格不入。产床高度可以随意调节,让产妇感觉更舒服。花几分钟和负责接生的医生谈谈,预想一下你自己分娩的情景。感受一下产房能否给你家的感觉。但别被工作人员对房间设施的过分吹嘘所迷惑,医生的理念和技术才是最重要的。
好的分娩环境能降低分娩时的痛楚,缩短产程,提高顺产的几率。(在过度医学化、非人性化的环境里分娩,会让产妇恐惧和紧张,引起产妇最怕遇到的情况——产程延长,这种情况通常会增加产妇分娩的痛楚,最后不得不选择剖腹产。)
如果你确实没有找到让你感觉安全舒适的产房,可以考虑在家分娩。
2.选择正确的接生人员
主导整个分娩过程的人自然是产妇,但助产士的作用也不可小视。一个优秀的助产士应该具有双重思维。她要随时准备应对你分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在需要的时候叫来产科医生。这是她需要具备的医疗思维。但实际上,会出现严重并发症的可能性只有10%,因此她还需要拥有这样的思维:“分娩是一个健康的过程。我会为你创造出适合分娩的环境,帮助你顺利分娩。”简单地说,你和你的助产士已经成为了合作伙伴,来共同完成你的分娩工作。你希望你的伙伴既是医术高明的医生,又是温柔体贴的护士。你确实需要找到这样一个二者兼备的人。
搞清楚谁将为你接生。你可能会因为选择在家生产或其他原因而无法入院生产,因此你最好能在分娩前就得到助产士的产前护理。最理想的情况是,你从怀孕时就开始与你的助产士保持联系,彼此建立起信任及合作关系,这对你的分娩意义重大。如果你无法得到助产士的持续护理,可以雇一个私人看护。虽然这需要很大一笔额外开支,但你会觉得这钱花得值。如果你负担不起请私人看护的费用,你可以雇一个“产妇护导员”(doula,希腊语,意为“侍者”)。
3.雇用专业的分娩助理
如果你不能一直得到助产士的护理,你可以考虑雇用一位分娩助理。分娩助理既可以是私人看护,也可以是分娩教练,还可以是产妇护导员,或者是其他经过专业训练能在产妇分娩时给予帮助的人。分娩助理的职责是在产妇分娩时帮助产妇保持身体协调,辨识并回应产妇的肢体语言,帮助产妇更迅速、更顺利地分娩。
第一部分 第14节:第2章 安全顺产的10个要点(2)
分娩助理在整个分娩过程中扮演的角色相当于一个一对一的私人分娩助手,她参与了分娩全过程,并给予产妇在身体上、情感上以及精神上的帮助。她还是连接产妇与负责接生的医护人员之间的桥梁,能同时与产妇和医护人员交流,帮助他们做出正确的判断,尽量避免剖腹产,若无法避免,则尽早决定。付给她的费用绝对没有一分冤枉钱。
分娩助理在准妈妈怀孕时就与之建立起了对彼此的信任,当准妈妈开始阵痛时,分娩助理就会到家中陪伴她,直到把她送进医院。许多产妇一开始阵痛——甚至还没开始真正阵痛就去了医院。这种情况下,医生要么会让产妇回家(这时产妇必须忍受在路上来回折腾的痛苦),要么会让产妇提前入院(这时产妇需在医院忍受长时间的等待)。如果产妇在家中多待一会儿,这些情况就都不会发生。大多数夫妇都不愿意在家里生孩子,但如果条件允许,在家里待产是个不错的选择。分娩助理会在家中陪伴待产的夫妇,检测产妇的阵痛状况,计算出产妇应该入院的正确时间,既不会离家太早,也不会太晚。
分娩助理不会取代准爸爸的位置,相反,她会放手让准爸爸去做他最擅长的事情——爱他的伴侣。面对阵痛中忍受着身体和情感双重挑战的产妇,男人几乎没有心情来大谈风月。但如果准爸爸能抛开技术层面的顾虑,把这些问题留给专业人士,只从情感上去关怀产妇,对产妇会起到很好的镇定作用。准爸爸可以抱着准妈妈,轻轻摩挲她的后背,或者陪她走走,给她拿点能下咽的食物,或者帮忙计算阵痛频率。这些都是很好的情感表达。
一项由肯内利医生和克劳斯医生(他们也是提出情感纽带概念的人)所做的研究表明,分娩过程中有分娩助理在一旁照顾的产妇,和没有分娩助理照顾的产妇相比较,剖腹产的几率分别是8%和18%。结果还显示,有分娩助理照顾的那些产妇,生产时间更短,用药比例更少,婴儿的状况也更好。两组产妇所生的婴儿需要延长住院时间的比例分别为10%和25%。科学研究终于证明了助产士早就清楚的事实:女人生孩子时有女人帮忙,对产妇和婴儿都比较好。
我和玛莎在生后4个孩子时都请了同一个分娩助理。她和玛莎完全用女人之间的语言,用当妈的语言谈论分娩,我一点也听不懂,但对她们深表敬意。
你怎么才能找到这样一个合适的分娩助理呢?只要想找,总能找到!你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信息,医生、助产士、医院、分娩课程或者是那些雇用过分娩助理的朋友们,最后你就可以列出可供你选择的人员名单。在我的诊所里,那些在前一次分娩中受过创伤的妈妈们和那些头胎就采取剖腹产的妈妈们,在下一次怀孕时都无一例外地雇用了分娩助理。
4.多活动
依照身体的指示来活动。身体告诉你要动,你就动;告诉你不要动,你就不动。你可以在适合生产的环境里随意走动,当你想独处时,再回到安静的小窝。待产时,如果需要一双支持的臂膀,只管拥抱你的丈夫。如果走动可以减轻你的不适,缩短待产时间,就在房间里或走廊上转转。重要的是,你周围的环境和你身边的人要让你感觉到可以依照身体的指示随意活动,不会因他人的期望或对传统分娩姿势的保守观念而受束缚。
第一部分 第15节:第2章 安全顺产的10个要点(3)
5.别用仰卧的姿势分娩
从医学上看,仰卧的分娩姿势毫无道理。仰卧时,子宫重重地压在血管上,使对子宫和胎儿的供血量减少,这样对胎儿并不好。另外,仰卧使产妇的盆腔开口变窄,还要克服重力将婴儿“向上”推,这样对产妇也不好。(蹲式生产则可以增大盆腔开口,便于产妇将婴儿向外推,用这种垂直的姿势,重力也能帮助婴儿向下钻。)仰卧式生产还会增加产妇的疼痛,减缓生产进程。在婴儿通过产道向外钻时,子宫肌肉应该放松,而采用仰卧、两腿向上分开的姿势时,子宫肌肉会紧缩。这种姿势还容易使产妇产道撕裂,只能进行会阴侧切。
6.尝试各种分娩姿势
分娩有很多姿势可选:在丈夫怀里,坐在床上,蹲在床上,俯撑在床上或侧躺在床上。准妈妈可以多了解这些姿势,这样在待产和分娩的时候就可以根据身体需要随意选用。只要这种姿势能帮助你放松僵直的肌肉,并利用地心引力帮助宝宝往外钻,就是合适的分娩姿势。但要随时准备好依据身体需求(或者你的分娩助理的建议)调换另一种姿势。
7.合理利用科学技术
走进待产室,常常能看见产妇仰卧在床上,肚子上绕着一根带子,带子那端连着电子胎儿监测仪。这些产妇往往会因“生不出来”而“需要”剖腹产。其实这都是仰卧姿势惹的祸。
这种在产程中持续使用电子胎儿监测仪的做法在现在看来并非必要,也不值得提倡。取而代之的做法是,如果产妇并没有其他并发症,助产士会每隔二三十分钟来检查产妇的情况,了解腹中胎儿的状态。(研究显示,与助产士间歇性的监测相比,持续使用电子仪器来监测产妇,对产妇的顺产并没有什么帮助,反而会增加剖腹产的几率。)如果必须使用电子胎儿监测仪,也不能妨碍产妇到处走动或者调整分娩姿势。现在有一种更先进的监测仪,使用无线电传输信号,接收终端收到信号后会在显示器上显示出监测结果。产妇可以把这种监测器带在身上自由走动。如果必须输液,你可以要求肝素锁(一种连接针头的装置,不用依靠输液架,你可以一边输液一边四处走动)。
8.慎用麻醉剂
在产前,你对镇痛的方法了解得越多,你的分娩就会越顺利、越安全。你在那些分娩课程中可以了解到许多可用的方法(包括自然的或药物的),你会明白,麻醉(即用药物来减轻疼痛)是一种好办法,但不能替代自然的镇痛方法。没有任何一种药物可以毫无风险地缓解疼痛。过量使用麻醉剂以致失去知觉、不能动弹,只会延长你的产程或导致剖腹产。要知道,产程太长对产妇和婴儿都不好。你可以事先和你的助产士讨论好麻醉的剂量,确保这个剂量在能帮助你减轻疼痛的同时,还能让你的身体保持一定的敏感度和灵活性,可以在分娩过程中随时调整姿势以便用力。无论什么镇痛方法,只要能帮助你更顺利、更舒适地生下健康的宝宝,那就是可行的,因为分娩经历将会成为你一生的回忆。
9.避免做会阴侧切
并非所有分娩都必须做会阴侧切。有许多方法可以避免做会阴侧切,比如轻轻的按压、会阴按摩与支撑、不急于将婴儿用力推出、采用正确的分娩姿势,等等。你可以在产前甚至生产时与助产士商量使用什么方法来避免做会阴侧切。在与婴儿开始共同生活之际,既要专心照料婴儿,又要花一两周来治疗自己的会阴侧切伤口,可不是什么好事。
第一部分 第16节:第2章 安全顺产的10个要点(4)
10.做好分娩计划
分娩就像生活一样充满了惊喜。你为分娩计划得越多,就越能得到你想要的。分娩计划可以让助产士了解你的一些私人需求,所以,你最好亲自制订适合自己的分娩计划,而不要从课本上直接拷贝一份。要分娩的人是你,所以这必然也是你的计划。分娩课程会教你写一份分娩计划,但在产前咨询时,你最好再和助产士谈谈你的想法和选择。
特别提醒:要灵活。假设实际的分娩过程并没有按照你写下来的一些方式来进行,这个时候,你就要相信助产士。如果你之前制订的分娩计划并没有执行,如果加一些内科或外科的干涉会对宝宝和你自己更好,那你最好就不要再想原来的那份分娩计划了。
玛莎笔记:
我在生我们第7个孩子史蒂芬的时候,亲自体验了一下水中分娩的好处。
以往我分娩的速度很快(一个或两个小时),只需要在用力前憋很短的时间,然后用两三下力,孩子就生出来了。
尽管如此,当我在生第7个孩子时,这种模式还是改变了。经历了4个小时的轻微疼痛后,我开始感觉到身体下面产生一种强烈的疼痛。这是身体给我的一个信号,告诉我需要注意了。以往如果我下面疼,往四周挪挪位置应该会有帮助,于是我开始尝试各个位置,但是没有用,而且越来越疼。
这个时候,我的助产士说我应该进浴室了。当我进入温水中时,我感到四肢都放松了。我尝试各种不同的姿势,最后发现了一种能够让我的整个骨盆都很放松的姿势。当我使用这种姿势放松时,疼痛渐渐消失了——比用麻醉剂效果还好。水的浮力很有用,有些事情光靠我自己是没法办到的。这种又放松又舒适的感觉真是太令人惊奇了。我在水中待了约一个小时,直到我感觉到是该冲刺的阶段了,这时我决定从水中出来,然后在床上采用左侧卧的姿势,两次用力之后将孩子生了出来。
孩子出来后,我们发现了疼痛的原因,孩子的手正横靠在他的头上——这两部分是一起出来的。我的身体需要完全的放松,以便让我的肌肉能够给比平常大的“赠品”部分让路。
我们之所以强调分娩顺利、舒适的重要性,是因为分娩是育儿的开始。在我们的职业生涯中,常常见到“坏的开端”:母亲因为分娩经历和预期的不一样,在产后的头几天或头几周里都会沉浸在“失败”的痛苦中,将那些本该用来了解新生儿的精力用在了治疗自己的伤口上。
另外,由于分娩不顺利,母亲和婴儿常常在产后被分开照顾,而这段时间是母亲和婴儿最需要与对方相处的时间。
接着,母乳喂养也会出现问题,婴儿更容易出现烦躁或者肠痉挛的情况,最后的结果就是,母亲和婴儿都将最开始这几周用在解决这些本来可以避免的问题上了。
当分娩进入科学研究的领域,具备科学性时,它就失去了它的艺术性。我们现在将综合分娩的科学性与艺术性,让分娩更安全、更舒适。
第一部分 第17节:第3章 为迎接宝宝做准备(1)
第3章为迎接宝宝做准备
许多准父母来我这儿做产前检查时,总以这句话为开场白:“医生,我们对宝宝非常熟悉了。”他们确实已经做足功课,在思想上、身体上和房间布置上都为迎接宝宝做好了准备。当今社会有许多种生活方式和育儿方式可供选择,即将做父母的夫妻们可以从中选出最适合自己的一种。
选好你的育儿团队
除了要选择分娩课程和分娩方式,还有许多选择需要你来做。
支援小组
亲戚中那些准备要孩子或者已经有育儿经验的夫妻都可以成为你的支援小组的良好人选,在你产前产后都可以帮上你的忙。朋友们也会成为你初为父母头一年里的强有力的支持。在英国,成立时间最长、最大的育儿机构就是全国生育联合会(NationalChildbirthTrust)。国际母乳会(LaLecheLeagueInternational)也是不错的育儿机构,它在英国的规模并不是很大,但也有些当地团体在提供育儿服务。
另外,有些医院也负责提供分娩课程和护理人员。在时间和精力允许的情况下,多去这样的机构询问一下,从中筛选出你需要的信息,即哪种育儿方式让你最省心、最符合你的生活方式。
哺乳顾问
对于新生儿父母来说,还有一个重要人物——哺乳顾问。这个人应该受过专业训练,能帮助新生儿的母亲解决有关问题,帮助她顺利开始母乳喂养。
选择母乳喂养还是奶瓶喂养
现在,你可能已经决定了对新生儿使用母乳喂养还是奶瓶喂养。如果你仍未能确定你要采取哪种喂养方式,下面这些建议可能会对你有所帮助:
●记住,这是你自己的决定,是依照你的个人喜好和个人生活方式做出的。即使有善意的朋友对你说:“母乳喂养不适合我。”也不要因此泄气。大多数母乳喂养不成功的例子是因为她们选择的环境不适合母乳喂养,而且她们也没有及时得到专业人员的帮助。
●怀孕时,可以去参加一些如全国生育联合会、国际母乳会等聚会活动,去问问那些用母乳喂养孩子的妈妈们,看看母乳喂养对她们自己和孩子产生了什么影响。母乳喂养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不仅仅只是一种喂养孩子的方式。许多妈妈们觉得母乳喂养是最好的,但还没有做好为这种喂养方式付出时间和精力的准备,这正是她们需要帮助的地方。多和那些与自己想法相同、支持自己的妈妈们在一起,也许能获益。
●读读第8章《实行母乳喂养的原因和方法》和第197页“奶粉的真相”,你不仅能了解为什么对宝宝来说母乳是最好的,还能明白母乳喂养对你自己的益处。
●如果你直到临盆也没能决定到底该采用哪种喂养方式,可以尝试着母乳喂养30天,本书第125页介绍的那些如何开始母乳喂养的小窍门或许对你有用。要知道,从母乳喂养转为奶瓶喂养很容易,但是从奶瓶喂养转为母乳喂养就很难。许多采用母乳喂养的妈妈们发现,只要度过开始几周的困难期,宝宝学会了正确的吮吸,双方形成了有规律的哺乳习惯之后,就能建立起舒适而长久的哺乳关系。如果你经过30天的尝试,觉得这种喂养方式不如预期的那样好,或者你只是在某种压力下选择母乳喂养,并不是真的想这样做,那么你可以考虑换另一种喂养方式,或者两种方式一起用。重要的是,要找到一种既适合宝宝、也适合你的喂养方式。
为宝宝搭建爱巢
你已经兴致盎然地翻阅婴儿杂志好几个月了。一看到那些布置得色彩缤纷的婴儿房,那些用小动物图案装饰的婴儿床上用品以及其他配套物品,你就兴奋得两眼发光。现在,距离你的预产期只有几周了,你可以开始动手布置孩子的房间。只要费用不超出预算,你尽可以把自己变成孩子,把玩具娃娃身上的衣服买回家;你也可以释放内心的挥霍欲望,尽可能发挥想象力,购置成套用品,把孩子的房间布置成简单舒适型或者别致可爱型。但是别急着掏出信用卡,因为真正需要买的东西并不多。
第一部分 第18节:第3章 为迎接宝宝做准备(2)
衣物购置提示
买最基本的东西。只买那些最开始几周需要用到的东西。孩子一出生,礼物就会跟着来了。祖父母更是会毫不吝惜地将大堆礼物源源不断地送来。
先计划,后购买。列一个你想买和你必须买的物品清单。核对清单,将那些有人送的东西和能借到的东西划去,剩下的物品等真正需要时再买。根据宝宝的成长需求和你对婴儿购物指南上充满诱惑力商品的抵抗力,定期更新你的购物清单。
买大一号。宝宝的衣服要买至少大一号的。适合3个月大婴儿穿的衣服只要买几件就够了,宝宝衣橱里更多的应该是适合6~9个月大婴儿的衣服。让宝宝穿大一点的衣服,不仅能让宝宝舒服一些,还可以让衣服穿得久一些,降低购买成本。
下一页 尾页 共5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