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内向性格能量书

_2 苏明石(当代)
海伦?凯勒说:“对于凌驾于命运之上的人来说,信心是命运的主宰。” 希望与他人比较是人的一般心理表现,这是不得已的,然而尽管说自己与社会所推崇的外向性格的人有这么大的不同,但是因此产生自卑心理就不对了。自卑就是一种过多的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我贬低的情绪体验,是一种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他人的自我意识和自己瞧不起自己的消极心理,是由主观和客观原因造成的。长期被自卑情绪笼罩的人,一方面感到自己处处不如别人,一方面又害怕别人瞧不起自己,逐渐形成了敏感多疑、胆小孤僻等不良的个性特征。自卑使他们不敢主动与人交往,不敢在公共场合发言,消极应付工作和学习,不思进取。
在自身价值认识之外的不擅长的领域与他人进行比较,也就是用自己的短处与他人的长处进行比较,显然是吃亏的。因此,不要太在意,与其为这些无聊的事而烦恼,不如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充实自己的生活和人生。
外界带来的紧张感
心理学家认为,紧张是一种预警机制,是应付外界刺激和困难的一种心理准备,有了这种准备,个体便可聚集可能解决问题的力量。因此,适度的紧张并不见得是一件糟糕的事情。内向者和外向者面对外界的刺激和困难,都会产生紧张的心理。只是,外向者和内向者由于精力来源和恢复方式的不同,所以紧张感对他们的影响也有所不同。外向者会因为紧张而感觉到挑战的刺激,会变得更加跃跃欲试,因而让人觉得其意气风发,异常自信。而对于内向者来说,紧张的尺度很难控制,常常成为“压垮骆驼的那根稻草”。在这种情况下,内向者常常体现出很不自信的一面。
持续的紧张会给内向者带来健康的危害,它会使机体处于一种超敏感状态。在超敏感状态下,许多本不该引起紧张和应激反应的因素成了每天必须要过的关口。例如:受到上级的批评、失去一个客户、考砸了一次考试等,都成了威胁到名誉和前途的恶性刺激。这样一来,身体的重要器官处于自身“自卫性”的生理反应的攻击之中,久而久之,人体免疫系统就会受到损害,各种疾病乘虚而入。紧张刺激激素分泌,也会作用于人的消化和呼吸系统,造成溃疡和哮喘。紧张刺激代谢所产生的过氧化物可能伤及血管和心脏内膜,诱发心脏病和脑中风。所以说,过度的紧张和应激反应是危害人们健康的毒素。
深入探究紧张对内向者的影响,可以发现,由于紧张是一种情绪,而内向者又习惯于从自身内部——这自然也包括情绪(紧张)——中汲取精力,因此很容易受到紧张的负面影响。紧张会自动地积累放大,成为持续的过度紧张状态。对于内向者来说,这种紧张往往不是诱发行动的动力,而只是退缩的借口。因此,仅对外界的表现来说,内向者确实显得比外向者不自信,那么,内向者如何消除这种外界带来的紧张感呢?
一、 不自信,就是不自信(3)
富有幽默感
内向者应活得轻松些,尤其当自己身处逆境时,要学会超脱,所谓“来日方长”,要看到生活好的一面,让自己无忧无虑,自得轻松。
礼貌待人
如果你对别人施之以礼,别人便会对你以礼相待,也就是说“将心比心”,这样有助于缓解精神的紧张。有时,一声“谢谢”、一个微笑或一次过路礼让,都能使你感到受欢迎。记住,别人对待你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你的自我形象。
相信自己
这里所说的自信不是狂妄自大,也不是自以为是,而要学会自我控制。有段话是这样说的:“如果我不靠自己,我又靠谁呢?如果我只想着自己,我又算什么人呢?如果我现在不想,又待何时?”如果只指望他人把事情办好,或坐待他人把事办好,就可能使你处于被动地位,你也可能成为环境的牺牲品。因此,办任何事情,首先要相信自己,依靠自己,不要将希望寄托于别人,否则将坐失良机,产生懊丧心理,加重精神紧张。
当机立断
死守着一个毫无希望的目标,不论对你自己,还是对你周围的人,都会增加心理压力和精神紧张。一个精明人一旦打算完成某项任务时,就应马上做出决断并付诸行动。当他发现自己做的决定是错误的,就应立即另谋他途。优柔寡断,会加剧精神负担。
学会处世
生活的道路总不会是太平坦的。与周围的人建立友谊,可以增加来自外界的支持和帮助,从而减轻精神紧张。不要害怕扩大你的社会影响,这样有助你寻找应付紧急事件的新渠道。
加强交往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帮助你事业成功,使自己减少挫折,这对于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十分重要。我们不需要那种只会教训人“给我听着,你该这样做”的朋友,我们所需的是鼓励我们进行创造性思维,以及能够支持我们走向成功之路的那种朋友。虚心听取别人意见,善于安排时间,是改进人际关系的重要方法之一。
挑战不可能的任务让自己变自信
为什么内向者比外向者看起来不自信?因为内向者和外向者相比,对某一件事情容易退缩,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内向者不愿意去挑战,只喜欢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跟不上外界的变化。但是,如果内向者想要具备取得成功的能力,让自己变得更加有自信,达到自己期望的高度,就该拥有挑战困难的勇气。
西方有句名言:“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不敢向高难度的工作挑战,就只能画地为牢,最终将自己无限的潜能化为有限的成就而无法晋升。如果你想让自己的业绩更上一层楼,如果你想让自己攀爬到事业的最高点,那么就请带着一颗挑战之心去工作吧。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以培养世界杰出的推销员著称于世。它有一个传统,在每期学员毕业时,设计一道最能体现销售员实力的实习题,让学员去完成。在克林顿执政期间,该学会推出一个题目:请把一条三角裤推销给现任总统。
8年间,无数的学员为此绞尽脑汁,最后都无功而返。克林顿卸任后,该学会把题目换成:请把一把斧子推销给布什总统。并且,布鲁金斯学会许诺,谁能做到,就把刻有最伟大的推销员的一只金靴子赠与他。许多学员对此毫无信心,甚至认为,现在的总统什么都不缺,再说即使缺少,也用不着他们自己去购买,把斧子推销给总统是不可能的事。
一、 不自信,就是不自信(4)
然而,有一个叫乔治?赫伯特的推销员却做到了。这个推销员认为把一把斧子推销给小布什总统是完全可能的,因为布什总统在得克萨斯州有一个农场,里面长着许多树。
乔治?赫伯特信心百倍地给小布什写了一封信。信中说:有一次,有幸参观了您的农场,发现种着许多矢菊树,有些已经死掉,木质已变得松软。我想,您一定需要一把小斧子,但是从您现在的体质来看,小斧子显然太轻,因此您需要一把不甚锋利的老斧子,现在我这儿正好有一把,它是我祖父留给我的,很适合砍伐枯树……
后来,乔治收到了布什总统15美元的汇款,并获得了刻有最伟大的推销员的一只金靴子。
你是那个谨小慎微、惧怕未知的内向者吗?我们要明白,只有勇于挑战“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才会找到自信的力量。
工作中也一样,大多数内向者认为,要想保住工作,就必须稳住自己的职位,对于那些有些难度的事情,还是躲远一点好。其实,如果你总是让这种职场懦弱思想充斥头脑的话,那么注定永远只能从事一些低层的平庸工作。
有位老板在描述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员工时说:“我们所急需的人才,是拥有进取精神,勇于向‘不可能完成’的工作挑战的人。”所以,敢于向“不可能完成”的工作挑战的“职场勇士”和事事求安稳的“职场懦夫”,在老板心目中的地位是截然不同的。
在成功者的字典里,从来就没有“不可能”这三个字。在他们眼里,越是不可能做成功的事,越可能成功。因为只有敢于去挑战那些别人所无法完成的任务,才能真正让自己脱颖而出,成为真的“职场英雄”。
Lucy在一家电视台主持娱乐节目,在她工作的第二年,总监突然给了她一项任务,原来是让Lucy负责这期元旦的节目统筹。Lucy做主持一直都是兢兢业业的,但是她是个性格内向的人,只会做自己的工作,从没留心过身边的同事做事。统筹是一个大管家式的工作,级别不高但是关系重大,需要维护广告商的关系和挑选合格的供应商。Lucy担心自己胜任不了统筹工作,就一再向总监反映:“我的经验还不够,我怕胜任不了元旦晚会的统筹工作。”
结果,总监只好从新闻部借调来主持人当元旦那期的司仪。到了年终时,总监对Lucy的年终评定是“工作能力一般,没有见过Lucy做过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项目”。后来,每逢重大的项目,总监都会用其他人换下Lucy。
内向者如果希望在工作上有所成就,就一定要改变这种缩手缩脚的胆小心理。每个人的潜能都是非常大的,越相信自己,你所能完成的工作就越多,做得也就越好。
去挑战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来满足自己的自信心吧,这也是表现自我的一种方法。在外向者占主导地位的现实世界,通过适度的变通将这种自信表现出来,对内向者来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内向者比谁都讲究完美
追求完美是人类正常的渴求,但完美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因为现实生活中“完美”这个词的诞生原本就伴有缺憾,世界上本无完美之事物,如果你一味地将追求完美的茧一层一层地裹在身上,那么你最终也会栽在这重重的束缚之上。
无论是内向的人还是外向的人,都会不同程度地追求完美。可以说,能将事情做到尽善尽美,也许是每个人内心深处潜藏的目标,但是内向者比外向者更容易受到完美的蛊惑,他们会在内心预设一个接近甚至就是完美的目标,然后不遗余力地向着这个目标迈进。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完美”成为生命中一定要承载的重荷,但是,这个目标却很难达到,渴望成功的巨大压力以及失败后的沮丧感,让内向者越发自信不起来。所以,人生旅途中,内向者永远不要背负“完美”的包袱上路,否则你将永远陷入无法自拔的矛盾之中。
一、 不自信,就是不自信(5)
内向者很多时候是完美主义者,因为他们注重自己的内心世界。这种审视的好处是内向者对自己更了解,坏处是对自己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对事情的规划也是高标准,严要求。一旦太讲究完美,内向者就把自己带入了死胡同,因为对事物的苛刻要求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压力,让他们总是处于不安和怀疑之中。
英国首相丘吉尔有句名言:完美主义等于瘫痪。很精辟地阐明了完美主义者的害处。
在远方的城市里,来了一个老人。这老人一看便知是来自远地的旅人,他背着一个破旧不堪的包袱,他的脸上布满了风霜,他的鞋子因为长期的行走,破了好几个洞。
老人的外表虽然狼狈,却有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不论是行走或躺卧,他总是仔细而专注地观察着来来往往的人。
老人的外貌与双眼组合成了一个极不统一的画面,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人们窃窃私语:这不是普通的旅人,他一定是一个特殊的寻觅者。
但是,老人到底在寻找什么呢?
一些好奇的年轻人忍不住问他:“您究竟在寻找什么呢?”
老人说:“我像你们这个年纪的时候,就发誓要寻找到一个完美的女人,娶她为妻。于是我从自己的家乡开始寻找,一个城市又一个城市,一个村落又一个村落,但一直到现在都没有找到一个完美的女人。”
“您找了多长时间呢?”一个年轻人问道。
“找了六十多年了。”老人说。
“难道六十多年来都没有找到过完美的女人吗?会不会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完美的女人呢?那您不是找到死也找不到吗?”
“有的!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完美的女人,我在三十年前曾经找到过。”老人斩钉截铁地说。
“那么,您为什么不娶她为妻呢?”
“在三十年前的一个清晨,我真的遇到了一个最完美的女人,她的身上散发出的非凡的光彩,就好像仙女下凡一般,她温柔而善解人意,她细腻而体贴,她善良而纯净,她天真而庄严,她……”
老人边说,边陷入深深的回忆里。
年轻人更着急了:“那么,您为何不娶她为妻呢?”
老人忧伤地流下眼泪:“我立刻就向她求婚了,但是她不肯嫁给我。”
“为什么?为什么?”
“因为,因为她也在寻找这个世界上最完美的男人!”
生活中许多人就像这位老人一样,终生都在寻找一位最完美的伴侣,寻找一份完美的工作,寻找一种完美的生活,然后日子就在这种寻找中如白驹过隙般流走了,完美是一座心中的宝塔,你可以在内心中向往它、塑造它、赞美它,但你切切不可把它当做一种现实存在,这样只会使你陷入无法自拔的矛盾之中。
的确,事事追求完美,万事皆要拼命做好,表面上看是一件好事,但它却会使你陷入一种生活的瘫痪。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等待尽善尽美实际上是一种惰性,实际上,一个人在为自己制定一些尽善尽美的标准时,本身就已经意味着不会去尝试任何事情,因为只有尽善尽美的时候才能执行,没有尽善尽美,当然就不去执行。人不可能完美,但需要不断追求,不断接受完美。但是在追求过程中,人们需要走出完美的误区,去善待他人,善待自己,认识到自己的长处与短处,不走极端,从而获得轻松快乐的每一天。
内向者必知:这个世界并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和事,一味地追求完美,除了让自己时刻承受巨大的压力之外,也不可能得到周围人的认同,长此以往,只会让自己不自信。
测试:你是否太过追求完美?
1.你会因没有达成预期的目标而懊悔不已吗?
2.自己或别人若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都应该受到责备?
3.即使自己再努力,也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努力只是白搭。
4.不管做任何事,我都力求完美。
5.对许多事,如果不能达到理想的标准,我宁愿放弃,也不要让自己做的事情有缺陷。
6.我不会因对现实问题的考虑,而降低对事情品质的要求。
7.我相信只要尽力,任何事都可以达到完美的境界。
8.任何小失误,我都不会轻易地原谅自己。
二、不能立刻适应新环境(1)
现实和环境总是客观的,一个人要么发挥自己最大的能力去改造环境,以求外界现实符合自己的主观愿望;要么另择目标或重选方法以适应环境,但绝不能选择脱离或逃避现实,怨天尤人。以微笑、幽默的心境面对现实,适应环境,保持简单的生活,你将如扎根石缝的青松,在一方天地里展现自我的精彩。
适应新环境需要时间
环境本身是无情的,但也是公正的,它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环境虽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是人对于环境却有主观能动性。每个人都可以努力去改变环境,到一定时候,逆境也可能转化为顺境,也就是说人在逆境的情况下,也可能获得成功的机遇。
而在适应新环境这件事情上,能力和速度因人而异。外向者很容易适应新环境,内向的人则进展缓慢。拿职场就职来说,外向者进入公司后用不了几天就能够与大家融为一体,打成一片,甚至还能开玩笑逗乐;而内向者即使过了几个星期,内心的紧张感依然不能得到有效的缓解,日复一日,即使过了一个月甚至更久,依然精神紧张得不能放松下来。
一般而言,内向性格的人适应新环境需要一定的时间,他们对旧环境天生有一种依赖,熟悉环境需要他们做出很大的努力才能适应,这种熟悉感得来不易。内向者在儿童时期就表现出这种征兆。比方说,每次换班级时,内向性格的孩子总是显得孤单,给人无助的感觉,甚至格格不入,要花较长的时间才能完全融入集体。在这段过渡时期,内向的孩子会默默地努力克服自己的不安,尽量去适应新环境,但时间并不会有效缩短。尽管十分清楚旁边座位坐的是同龄的孩子,但是也会因交往困难而陷入深深的烦恼之中。
他们非常羡慕那些外向型的孩子,因为这些孩子能够主动与他人搭话,并且能很快与其他人成为好朋友。
其实,适应期较长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时间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经过一定的时间后,内向者就可以适应新环境,并找到新的朋友了。
内向性格的人成年后,还会遇到不能很快适应新的工作岗位的问题。比如经常有人觉得自己在与他人沟通时总是显得比较笨拙等。可以说,这也是需要通过时间才能得以解决的问题。但是与儿童时期不同的是,成年人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他们会对这个问题产生其他的认识和理解。
确实,能够快速融入环境的那种外向性格的人,更容易抢得先机,占到便宜。比如,面对现代社会,调动工作、调换岗位、职务升迁、扩大交易伙伴等变化的次数大大增加,这就要求员工适应新的工作岗位的情况增多,而每一次变化恐怕都会让内向性格的人感到十分苦恼。
因为不能及时地应对变化,所以内向性格的人常常落后于外向性格的人。但是内向性格的人凭借自身慎重和不断努力的韧劲,最终还是会得到大众的广泛肯定与认可。外向性格的人却可能因为他的适应能力,而使别人的警惕性增强;性格内向的人的笨拙有时却能够给别人带来信赖感。
内向的人经过多次这样的磨炼,其实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适应新环境的固定套路,他们会遵循这样的套路,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对新环境的适应。心理学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内向的人在适应几个不同的陌生环境的时候,所付出的时间大致是相同的,而效果则会因为新环境对他的态度而异。
二、不能立刻适应新环境(2)
内向者虽然不能很快适应新环境,但并不代表不能适应,也许速度慢会被认为是内向者的劣势,其实这里边也包含着一个隐性的优势。作为内向者,适应新环境的时间比外向者长,这也造就了在适应过程中注意到了更多的信息和细节,这些信息和细节让内向者一旦适应新环境后,就更有适应力。
除了环境,在对待事物的适应性方面,内向性格的人也经常略显愚笨。某一件事情对于外向性格的人来说,尽管他们也是第一次接触或者操作,但是,只要他们掌握了使用方法后,就能操作自如;与他们相比,性格内向的人无论如何都要搞清楚为什么通过这样的操作才有这样的结果。他们总爱刨根问底,否则就不能心安理得。如果不能恰如其分地解释,他们就会埋头钻研,直到最终找到自己满意的答案。正是因为这种执著的个性,很多领域的专家都是性格内向的人。
面对新环境,精神难松弛
内向的人一般面对新环境,精神很难松弛下来,更不善于随机应变地转变角色。一个人能否适应新的环境,有的因客观困难,有的因主观问题,更多的是主客观方面都有原因。即使勉强要求内向者适应各种场合,他们也总是难以做到位。这就需要内向者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
较强的社会适应性,是指一个人能够根据客观环境的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身心行为,达到与客观环境和睦相处的协调状态。社会适应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较强的人际关系的适应能力。能够正确对待、处理和协调好各种人际关系,这是衡量和判断社会适应性的关键和核心因素。
2.较强的自然环境适应能力。为了某种需要,任何一个心理健康者,尤其是青年人,应该具备在各种自然环境中生存的能力。内向者尤其应该注意。
3.较强的适应不同情境的能力。一般地,情境是指个人行为所发生的现实环境与氛围,分狭义情境和广义情境两种。狭义情境是指个体心理活动和行为发生的场所、氛围,交涉对象的态度、情绪等,如考核、演讲等场合;广义情境是指宏观的社会历史进程,国际形势等。狭义情境受广义情境影响和制约。
内向者最好能够在不同时空和各种情境中保持自己的心理状态平衡,并充分发挥个人心理潜能和优势。
综上所述对内向者来说确实有些困难,当然,很多事情没有必要那么勉强,不需要主动或刻意迎合某些事情,为了新环境而刻意改变自己。
能否面对新环境做到如鱼得水的程度,对内向者来说需要做出很大的努力。只要能与新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适应起来没那么困难或者排斥,能在某种程度上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去面对新环境,以求现实符合自己的主观愿望;另外在力不能及的情况下,内向者能另择目标或重选方法以适应新环境。
最忌讳的是,内向者脱离现实或逃避现实。他们或许有美好的理想,但却不能正确评估自己的能力,又置客观规律于不顾,因而理想成了空中楼阁。于是内向者便会怨天尤人或自怨自艾,逃避现实。
在新环境下,内向者精神难以松弛,也许会遭到周围人们的指指点点,但内向者要时刻记住,我们应有“走自己的路,让他人去说”的精神,若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便会失去自主性,焦虑也会由此产生。人生活在现实之中,没有一个人不被他人评说。嘴是别人的,你无法控制。所谓“人品”之“品”便是三张嘴。在风气不正的环境中,人品之好坏,常是由人说成的,所以做人必须有自己的原则。若老是考虑“对不对得起别人?”“别人会如何看我?”等问题也就失去了自我。看上司的脸色办事,看朋友的面子说话,四面讨好也许可能会落得四面楚歌。
二、不能立刻适应新环境(3)
但另一方面,内向者也应该注重朋友的忠告。在精神无法承受新环境带来的不适时,及时找朋友倾诉。
在内向者精神难以松弛的情况下,不妨时常流露出一些儿童的天性,即所谓回到童年,这对沟通人们心与心的交流还是比较有效的,它可以为人际关系起到润滑的作用,即使自己仍然不苟言笑,但是毕竟大家都愿意接受在这方面做出努力的人,如果能够在相同水平上进行交流的话,那么或多或少也能改变自己的状态。
现实和环境总是客观的,一个人要么发挥自己最大的能力去改造环境,以求外界现实符合自己的主观愿望;要么另择目标或重选方法以适应环境,但绝不能选择脱离或逃避现实,怨天尤人。以微笑、幽默的心境面对现实,适应环境,保持简单的生活,你将如扎根石缝的青松,在一方天地里展现自我的精彩。
不能迅速调整突然的变化
内向者适应新环境会花去自己很多时间,但这带给内向者的压力还不是特别大,毕竟适应新环境通常都会预留一定的适应时间。内向者完全可以从容按照自己的节奏去适应新环境,不用与外向者相比。但是面对突然的变化,内向者不能迅速调整自己,这就会直接导致他们非常吃亏。
比如内向者到了一个新的公司,或者公司岗位调整,项目突然变动等,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让你慢慢适应,必须及时做出反应,最起码不能犯错,这个时候,内向者就要启动应急模式,让自己的小宇宙爆发出超能量来解决这一难题。成年内向者已经掌握一定的生活经验,对特殊的问题,他们会通过特殊的途径解决,这就是通常人们形容的“他好像变了一个人一样”。
确实,性格外向的人在面对这些突发的问题时更容易抢得先机,占得有利形势。由于现在社会人员流动性大,调动工作、调换岗位等需要面对新环境的情况大大增加,而每一次变化都会令内向者感到十分苦恼,面对这种情况,教内向者以下几点以备不时之需。
1.面对一个突然的变化,无论是发生什么事,最重要的是千万不能自卑退缩,被动地等别人来理你,而应该有一种愿意主动“凑热闹”的态度,别人在玩,你可以欣赏,别人聊天,你可以倾听,然后找机会加入。
2.观察大家的共同话题和兴趣,自己也要学习一些常识和技巧,和别人有共同的活动乐趣,才有可能共享快乐。即所谓先讲共性,再求个性,而不能反其道而行之。
3.在新环境中寻找价值观和自己较为接近的人成为好朋友,形成自己的社交圈子。
4.有些内向者,就是不喜欢自己周围的人,因看不惯别人而不愿意与别人交往。这样使得自己的交际圈子越来越小,性格也就变得越来越孤僻。每个人都愿意成为一个让别人喜欢的人。然而让别人喜欢和喜欢别人是互为因果的事,周围的人你都不喜欢,你一定为周围的人所讨厌。所以,改变一下态度,先学会喜欢别人,只要你善意地、真诚地去对待别人,就一定会发现别人身上的魅力所在。善意地欣赏别人,赞扬别人,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掌握这些技巧,内向者在面对突然的变化时就会变得反应灵敏。也许内向者常常在这方面比不过外向者,但是凡事有其害必有其利,内向者凭借慎重和坚持的特质,还是能够得到公司广泛认可的。有时,内向者表现出的迟缓,反而会是自己职场生涯的护身符。
二、不能立刻适应新环境(4)
心理学家比较了外向者和内向者面对变化时的反应后发现:内向者面对变化一般会选择有条不紊的方式来调整自己,而外向者则雷厉风行地执行自己的理解。奇怪的是,内向者的调整虽然缓慢,但长远来看却很有成效;而外向者的调整虽然迅速,却常常出现偏差。在对变化的解读上,内向者技高一筹,但这种优势却抵不过外向者的先声夺人。
这跟现在生活在一个外向型的世界有很大的关系,外向者崇尚的是,你可以犯错,但不能拖延时间,面对变化,一个人的迅速调整才是别人乐意看到的。至于会不会犯错,则是另外一回事,对于这一法则,外向者心领神会,他们知道唯有动起来,才是世界对他们的唯一要求。内向者的迟缓变成了对外向者世界的一种“不合作”,也就直接导致内向者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面对变化,外向者适应的非常快,甚至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迅速地迎合新环境。而内向者却像含羞草一样,一经外界变化的刺激,就收拢起来,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
但是,身为内向者你要清楚,面对瞬息变化的大千世界,必须调整自己迅速适应突发的变化。虽然调整起来确实要花费自己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但这是自己的劣势要正确看待。既然如此,就要用优势来弥补,如果速度提不起来,可以利用“慢”来增加调整的效果。
请给内向者时间,相信他们会交出一份不一样的成绩单。
内向者的慢节奏是把双刃剑
“慢”通常都被大多数人理解为是一种缺陷,人们对“慢”也持有保留意见。《牛津词典》上对慢的解释是:“容易理解的、迟钝的、无趣的,学得费力的,冗长乏味的,懒散的,行动迟缓的。”相信每一个人都不愿意诸如此类的词语被用在自己身上,即使你是一个内向者,即使你或多或少有这样的表现。
接触一个新环境,或者面对变化做出调整,内向者总是比外向者慢半拍。不管内向者如何努力,在“快”和“慢”之间似乎总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内向者只能望“沟”兴叹。久而久之,内向者就会觉得:既然不能快,索性就慢工出细活吧。
确实,有些事情急不来,比如刺绣、丝画等精细手工制作,必须一步一步来完成,着急出不了细活、好活。在这里,“慢工出细活”包含着一种责任心强的积极心态,一个“细”字体现了工作的高标准,一个“慢”字意味着出成绩的一般规律。
但是,对“慢工出细活”的理解不能偏颇。生活中,有的人认为“细活”都是“慢”出来的;甚至把“慢”作为躲避工作的“护身符”、“挡箭牌”,认为“慢才是负责任的做法”。这种想法反映到行动中,表现出来的是办事不讲效率,作风拖拉,一天能完成的工作非要拖上三五天,一周能完成的工作非要用上十天半个月。
出现这些情形究其原因,主要是有内向者把时间与任务画了等号,认为时间到了任务就算完成,有了过程就有了成绩。这在表面上看是一个工作方法问题,其实更是一个性格问题,说到底是对工作、对同事不负责任,久而久之,既挫伤了大家的积极性,更养成了散漫、拖拉的坏作风。
做任何工作都应该讲质量、求精品,但也应该讲效率、重效益。该“慢”的时候一定要“慢工”,不能急于求成;能“快”的时候,在确保工作质量的前提下,就应该风风火火,雷厉风行。其实,“慢工”与“细活”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慢工”未必出“细活”,有些“细活”也未必出自“慢工”。
所以,内向者要意识到,在当下“快即是好”的消费文化中,加速已经成为人类的第二天性。英国心理学家盖伊?克莱斯通认为:“我们已经逐渐形成了迅速、省时及效率最大化的内在心理状态,这种心理与日俱增。”当人们抱怨自己很忙,分身乏术时,也许是在暗自得意:“瞧,我多么重要,我的精力多么充沛。”
而精力充沛常常被用在外向者的身上。然而,说到专注度和持久力,却是内向者更为突出。做事快更像是应激行为,慢却是一种从容操控。速度快体现的是一种急功近利的心态,作为处事的态度更容易被外向型世界所接受。慢体现的是一种哲学,讲究的是效果和享受,这种对世界的理解方式更符合生活的本质。
相比快而言,慢是一种更迷人的生活节奏。如果一味追求速度快带来的刺激感,只会为你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这时,唯有从压力中解脱出来,才能摆脱压力。尝试放慢速度,达到“走慢些,欣赏沿途的美丽风景”的境界。
作为一种做事的形式,快慢本身没有对错而言,如果将速度快慢看成衡量成败的标准,那就错了,把事情最终做好做到完美才是最重要的。赛维特博士说:“什么都要比别人快的心理,将让我们陷入泥潭。”快未必带来成功,慢也不代表一事无成。
实际上,忽略快慢的问题,只看最后的结果,内向者因为慢反而能踏踏实实按部就班地取得让人赞叹的成绩。龟兔赛跑的例子,能很好地诠释乌龟虽然行事缓慢,却能凭借自己的“慢”成功地到达终点。
内向者必知:如果你习惯急事缓做,那就该规避拖延的行为,慢不要紧,只要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也是值得肯定的。内向者不要跟外向者比快慢。一件事情,开局阶段的快慢比较是没有意义的,做事最重要的是结果。试问,开局快和结局好,聪明人更能权衡出哪个对自己才最重要。
三、 克服社交恐惧症(1)
社交恐惧症只会影响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一定要勇敢正视,尽快解决自己的问题,让自己走出惧怕的阴影。内向者要清醒地认识到,谁都会遇到社交障碍,只有越过这道障碍,才能正常地和他人交往。
突破内向的社交障碍
你是否有社交恐惧症
下面这个测试主要测你的社交恐惧程度,请认真作答:
1.在人面前脸红,你很难受。
2.聚会及一些社交活动让你害怕。
3.害怕在重要人物面前讲话。
4.你常回避和你不认识的人进行交谈。
5.你回避任何以我为中心的事情。
6.让别人议论是你不情愿的事情。
7.你不能在别人注视下做事。
8.你害怕当众讲话。
9.看见陌生人你就不由自主地发抖、心慌。
10.你梦见和别人交谈时出丑的窘样。
评分分析
本题有四个评分等级,分别为“从不或很少如此”、“有时如此”、“经常如此”、“总是如此”。选择“从不或很少如此”得1分, “有时如此”得2分, “经常如此”得3分, “总是如此”得4分。请计算总分。
1~9分:你没患社交恐惧症。
10~24分:你已经有了轻度症状,照此发展下去可能会不妙。
25~35分:你已经处在社交恐惧症中度患者的边缘,如有时间一定要到医院求助精神科医生。
36~40分:很不幸,你已经是名严重的社交恐惧症患者了,快去求助精神科医生,他会帮你摆脱困境的。
社交障碍并不是说内向者才会有这种状况,外向者也有可能会出现社交障碍。一般来说,外向者的社交障碍并不明显,很容易在社交场合如鱼得水。但是一旦遭遇重大挫折,外向者也可能患上社交恐惧症。
内向者由于习惯上偏重于自己的内心活动,因而放在外界的精力相对少,社交障碍要明显一些,更容易患上社交恐惧症。内向者的社交恐惧症是由内而外的,还没有和外界接触,就已经形成了社交恐惧症。
内向者唯有真正地认识到自己这种情况,才能“对症下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社交恐惧症的具体表现是:在陌生人面前或可能被别人仔细观察的社交或表演场合,有一种显著且持久的恐惧,害怕自己的行为或紧张的表现会引起羞辱或难堪。
社交恐惧症主要可以分成两类。 
1.一般社交恐惧症
在任何地方,任何情境中,你都会害怕自己成为别人注意的中心。你会发现周围每个人都在看着你,观察你的每个小动作。你害怕被介绍给陌生人,甚至害怕在公共场所进餐、喝饮料。你会尽可能回避去商场和进餐馆。你从不敢和老板、同事或任何人进行争论,更不敢捍卫自己的权利。
2. 特殊社交恐惧症  
如果你患了特殊社交恐惧症,你会对某些特殊的情境或场合特别恐惧。比如,你害怕当众发言、当众表演。尽管如此,你在别的社交场合,却并不感到恐惧。推销员、演员、教师、音乐演奏家等等,经常都会有特殊社交恐惧症。他们在与别人的一般交往中,并没有什么异常,可是当他们需要上台表演,或者当众演讲时,就会感到极度的恐惧,常常变得结结巴巴,甚至愣在当场。
内向者社交心理障碍的原因,究其根本是内向者喜欢剖析自我,反省自我,当剖析和反省过于厉害时,就会对自己的社交表现产生怀疑。他们总是担心会在别人面前出丑,在参加任何社交聚会之前,他们都会感到极度的焦虑,他们会想象自己如何在别人面前出丑。当他们真的和别人在一起的时候,便会感到更加不自然,甚至说不出一句话。当聚会结束以后,他们会一遍一遍地在脑子里重温刚才的镜头,回顾自己是如何处理每一个细节的,自己应该怎么做才正确。
三、 克服社交恐惧症(2)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在人前表现得完美,内向者也不例外,内向者渴望自己能有好的表现,又因为自己的性格特点,怕表现得不好,结果就有了恶性循环。正是这种行为使得内向者在社交中产生自卑、猜忌、惧怕等一系列心理,这些心理让内向者在交往中与人形成隔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正常的人际交往。
那么,内向者该如何改正自己的这种缺点呢?心理学上给出内向者如下的建议:
1.不否定自己,不断地告诫自己“我是最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  
2.不苛求自己,能做到什么地步就做到什么地步,只要尽力了,不成功也没关系。
3.不回忆不愉快的过去,过去的就让它过去,没有什么比现在更重要的了。
4.友善地对待别人,助人为快乐之本,在帮助他人时能忘却自己的烦恼,同时也可以证明自己的价值所在。
5.找个可信赖的倾诉对象,有烦恼时一定要说出来。可能他人无法帮你解决问题,但至少可以让你发泄一下。
6.每天给自己10分钟的思考,不断总结自己才能够不断面对新的问题和挑战。
7.到人多的地方去,让不断过往的人流在眼前经过,试图给人们以微笑。
社交恐惧症只会影响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一定要勇敢正视,尽快解决自己的问题,让自己走出惧怕的阴影。内向者要清醒地认识到,谁都会遇到社交障碍,只有越过这道障碍,才能正常地和他人交往。
数来数去,朋友就那么几个
告别“独行侠”
很多内向者总是会说:“心情不好的时候,拿着手机,看着上面的电话簿,发现自己的朋友就那么几个,也找不到谁可以聊天。”所以,内向者总是羡慕外向者有很多朋友,很多聚会,嫉妒外向者总是可以畅所欲言、谈天说地,没有冷场的时候。
心理学专家研究表明,内向者从其内在世界的想法与形象中吸取能量,若是长时间与他人在一起,他们就会感觉到能量枯竭。而外向者从外在世界的人与事情中获得能量,若是长时间独处,外向者可能会不耐烦。
外向者容易被外在的人和事所吸引,需要通过与人交往来获取动力,所以他们对陌生的话题、环境及人物毫不抗拒,更抱有浓厚兴趣。所以,外向者有出色的社交能力;而内向者则正好相反,他们比较依赖从内在反省及深度沉思中吸取能量,为了保持本身的专注力,他们很少与外界交流,往往在社交上很封闭。
那么,内向者要改变这种现状,就需要多交朋友。
电影《功夫熊猫》中的那只憨态可掬的熊猫阿波,它之所以最后能够成为众人眼中所羡慕的“一代大侠”,除了它自身刻苦勤奋的努力外,还要归功于它的那些师哥师姐们,如果没有他们的帮助,估计“一代大侠”最后还得落个惨败。
人情冷暖,世事无常,多个朋友多条路。人类在相互交往中寻求着安慰、价值和保护,正是这种星罗密布的关系使人们不至于独自与这个世界抗争。
内向者如果一意孤行地只想保持现状地拥有为数不多的几个朋友,偶尔还想做“独行侠”,你觉得这样的人生会成功吗?连故事中的阿波都知道“一个人的英雄时代”已经过去,要想克敌制胜就要讲究“团结合作”。那么你呢?你是否也应该学学聪明的阿波?毕竟“独行侠”的时代已经宣告结束。
书上说:“想学会做事,首先学会如何做人。”所谓的做人就是要参与社会交往,在社交圈里善于处理好人际关系。同时,如果你想自己的人生有所成就,就必须要扩大自己的人脉圈。
三、 克服社交恐惧症(3)
有人说,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原因就在于每个人都只懂得在自己的世界中存活,而不懂得跨过那片紧紧相邻的海域。是啊,如果我们一直就是这样一个人飘忽不定,而且不懂得与人交往的话,那么你就永远都只能是茫茫大海中的一粟,守着沧海到老。
在如今这个强强合作的社会中,再也不会是你一个人行走的“江湖”了。毕竟社会这片“江湖”有深有浅,变幻莫测,想要一个人获胜,几率可以说是微乎其微。所以,想要打出自己的天下,就应该找准那个与自己结伴而行的人,让寂寞的孤岛也能开出美丽的花。
其实,如果你想要在生活中得到更多,你就应该明白,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哪怕用尽100%的力量也不足以最后胜出。而如果多个人分别贡献出一点力量,那么就能轻而易举地取得胜利。
很多人觉得独行是一种“耍酷”,其实他们已经扭曲了“酷”的意义,这不是一种独我,是一种让大家都心悦诚服的气质,所以千万不要学做一个已经被时代所淘汰的“独行侠”。我们都知道在商业圈中,大凡生意人一般都很注重合作,因为越注重合作,越能够事半功倍,这在商业圈中也是一个普遍的定律。
所以,要想在如今这个日益发达的高效时代生存,那么就请告别“独行”的时代吧,因为这本身就不是一个只供个人独展绝技的舞台。
朋友的力量就在于,当你痛苦、消沉、想发泄心中郁闷的时候,他会无条件地来到你的身边,真心朋友是人生路上的伙伴,要想拥有这样的朋友,自身也要以诚相待。
如何交到真心的朋友
人际关系广泛是好事,但如果你不能把“数量”转化为“质量”,那么就可能落入“相识满天下,知己能几人”的局面。所以,人际关系的范围广固然重要,然而能在其中寻找到自己关键的朋友更为重要。
我们常见到这样的模式,一个人拥有两位重要的童年时代的朋友、两位重要的成人朋友,在他所接触的人中只对一两个特别有感情。这样的社会关系虽然数量少,但无疑很深厚,都是能在关键时候帮助自己的人,比大量的泛泛之交更有益。
为数很少的挚友对一个人的成功有很大的作用。若没有他们,你几乎无法成就任何事。大部分人在选择朋友时并不谨慎,甚至根本不在意,以为朋友自己会出现;有许多人选错了朋友或选了太多的朋友,却没有有效地加以利用。只有在良好的人际沟通的基础上谨慎地选择朋友,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那么应如何选择关键的朋友呢?
若你的事业已有小成,请列出迄今为止给了你最大帮助的10个人。按照你的受益程度的高低把他们排列出来,并为他们评分,10个人的总分为100分。
一般情况下,过去给你最大帮助的人,将来也可能会给你帮助。但不要忽视了,名单中有些以前对你帮助不大的人,他们或许由于地位和条件的改善具有成为你关键朋友的潜质。然后再列一份名单,按照朋友的潜质重新排列、重新打分,总分仍是100分。根据这两张表,你就可能找到对你最有利的重要朋友。
另外,与关键的朋友的关系应建立在以下5个属性上:
1.彼此喜欢对方
这是5个属性中最重要的一项。如果你不喜欢对方,你就不会和他有密切的关系,同样地,他们也不可能喜欢你。太多的人在自己不喜欢的人身上花太多时间,这完全是一种徒劳的浪费。虚伪的应酬很难受、很累,代价也很高,还会使你没有时间做重要的事情。
三、 克服社交恐惧症(4)
2.对彼此的能力十分尊崇
如果你仅仅只是喜欢一个人,而对他的能力并不看重,那你一定不会和他进一步发展更深入的关系。同样,如果你希望得到某人专业的帮助,你必须让他对你的能力充满信任。
3.分享彼此的经验
分享经验,特别是痛苦的经验,有助于拉近彼此的距离。如果你正在进行一项艰难的工作,你可以试着邀请一位你喜欢而且能力不凡的人加入到你的工作中,使这份关系深厚而又有结果。如果你现在没有痛苦遭遇,就去找个可以分享事情的人,让他成为你的一个重要朋友。
4.有福同享
朋友之间需要有福同享,双方都必须经常为对方付出,这种付出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在权衡利弊的基础上才做出的行为。在工作中,很多人忘了有福同享,于是错过了许多加强关系并为未来贮存的良机。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