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贝塞尼家的姐妹

劳拉·李普曼(美)
《贝塞尼家的姐妹》劳拉 李普曼
引子(1)  
一瞥见水塔,那座宛若太空船驾临地球、俯瞰着光秃秃的死寂树林的水塔,她的胃就登时揪紧了。这座水塔在以前全家一起玩的游戏里是个重要的地标,虽然并不是那个真正的地标。远远望见站在细长腿上的那个白色碟状物,你就知道该准备了,就像蹲伏在起跑线上的赛跑选手,各就各位,预备,我看见了——
  一开始并不是个游戏。抢先瞧见盘踞在外环道弯处的百货公司,一直是她与自己的秘密竞赛,是从佛罗里达开车回家,经过长达两天的烦闷车程之后,终于得到解脱的象征。打从她有记忆以来,这趟旅程就是他们每年寒假的例行公事,尽管家里没半个人喜欢去奶奶家。奶奶在奥兰多的公寓既窄小又有股怪味,养的狗很讨人厌,煮的菜难以下咽,每个人都痛苦不堪,连她爸爸也不例外。不,应该说最痛苦的就是她爸爸,虽然他装得一点都不的样子,而且还不准任何人批评他母亲。她明明就刻薄、古怪又不近人情,但是只要有人提到这些字眼,他就气得不得了。然而,离家越来越近的时候,就连他也无法掩饰那种如释重负的情绪。每穿过一个州界,他就大声喊出州名。佐治亚!他模仿雷·查尔斯 ①低吟的声音吼道。他们找家没名号的汽车旅馆过一夜,在破晓之前离开,快快奔向南卡罗来纳——“快乐没得比啊!”——接着是长路漫漫、时光难挨的北卡罗来纳和弗吉尼亚,这两个州都各只有一个景点可看:达勒姆的午餐休息站和里士满城外广告牌上跳舞的香烟盒。然后,终于到了马里兰,美好的马里兰,甜蜜的家乡马里兰,只要再有五十英里,不消一个钟头就到了。今天,她花了差不多快一倍的时间在这条路上爬行,但是现在,车流变少了,车速也恢复正常了。
  我看见了——
  哈兹勒曾经是城里最大的百货公司,每到圣诞节将近,就竖起一根巨大的假烟囱,还有个圣诞老公公,姿势永远不变地跨腿抱在烟囱上。他是刚来还是要走了?她从来就不确定。她教会自己要注意看红色的闪灯,那代表家就快到了,就像船长只要看见某几种鸟,就知道海岸已近了一样。这是个秘密的仪式,有几分像她一路默数着消失在汽车前轮下的破碎轨迹,来缓和并未随着年岁增长而消失的晕车症状。早在当年,她就对涉及自身的某些事情守口如瓶。她非常清楚,怪癖和无法克制的强迫性习惯之间是有差别的。因为怪癖或许很有意思,但是强迫性的习惯却会让她看起来像……嗯,这样说吧,像奶奶一样古怪。或者,真要实话实说的话,是像她父亲那样古怪。但是有一天,这句话却喜滋滋、无拘无束地蹦了出来,让她和自己的秘密对话再一次袒露在世人面前:
  ①Ray Charles(1930—2004),美国知名灵魂歌手,其传奇的一生曾改编为电影《雷之心灵传奇》。
  “我看见哈兹勒了!”
  她爸爸马上就体会到她的意思。不像妈妈她们那样,爸爸好像一直都能了解她话里的深意,让她在很小的时候觉得很安慰,渐渐长大之后更觉得和爸爸很亲。问题是,他坚持要把她私下庆祝返家的礼赞变成一场游戏,一场竞赛,原本完全只属于她一个人的仪式,现在却必须和全家人一起分享。她爸爸最爱分享了,最爱拿走私人的东西,变成公家的。他相信全家人应该进行冗长又漫无边际的讨论(他套用那个年代的时髦名词说那叫“聊天会”),他也相信在家里不该锁门,可以随便打赤膊,还好她妈妈强迫他戒掉了这个习惯。如果你想保有一些自己的东西——不管是你用自己的钱买来的一包糖果,或是你不想表露的某种感觉——他就会骂你藏私。他会要你坐下,直直盯着你,告诉你说家人是不能这样的。一个家就是一个团队,一个单位,一个自己的国度,是她一辈子也摆脱不了的身份里的一个部分。“我们会关上大门,提防陌生人,”他说,“可是绝对不会对付自家人。”
“带你妹妹一起去。”爸爸刻意当着两姐妹的面说,这样珊妮事后就不能扯谎耍赖。否则,希瑟知道,她姐姐会点点头,假装同意,然后把她丢在家里。珊妮就爱这样耍心机。或者应该说她是很想耍心机,只是每次都被希瑟识破诡计。
  “为什么? ”珊妮想也不想地抗议。可是她也一定知道,她的抗议还没出口就已注定失败。和爸爸争论是没有用的,虽然他和妈妈不一样,不会因为她们顶嘴而不高兴。他喜欢长篇大论地替自己的看法辩护,甚至还会帮她们的立场找论点,像个律师似的让她们的案子能成立,这也是他不时提醒的,说她们以后可以当律师。她们以后想做什么都可以,爸爸常这样说。但是只要和他一开始争论,她们就永远不可能是对的。说起来就像和他下棋一样。下棋的时候,他会轻轻摇头点头地指点对手,让女儿避开可能引来连二跳甚至连三跳的致命错误。不过,玩到最后,就算只剩下一个国王,他还是会说自己赢了。
  “希瑟才十一岁。”在两姐妹听来,他用的是讲道理的语气,“她不能自己一个人待在家里。你妈已经上班去了,我十点钟也得要到店里去。 ”
  希瑟垂头对着盘子,透过睫毛偷偷看着他们,一动也不动,像只盯住松鼠的猫。她有点拿不定主意。只要有可能,她通常都会拼命要求更大的特权。她不是个小宝贝。她下个星期就满十二岁了。她应该获准在星期六下午独自在家。自从去年秋天妈妈开始工作以来,希瑟每天下午至少有一个小时是自己在家,唯一要遵守的规则是她不准碰炉子,也不能带朋友来。希瑟很喜欢那一个钟头的时间。她可以看她想看的电视节目——通常是《大山谷》——要吃多少全麦饼干都可以。
  不过,这一点自由是她爸妈迫不得已才给她的。他们原本是要希瑟放学之后待在狄齐岗小学的图书馆,等珊妮来接她的,以前希瑟念五年级和四年级的时候,他们也都是这样做。问题是狄齐岗小学三点就放学,而珊妮现在放学搭巴士要花很长的时间,总要过四点才能到。狄齐岗小学校长话说得很白——转述这件事的是她妈妈,那句“话说得很白”一直在希瑟心里挥之不去——学校的图书馆员不是保姆。于是,向来不愿被误以为要求特殊待遇的爸妈决定让希瑟自己待在家里。如果她可以从星期一到星期五每天独自在家一个小时,又为什么不能在星期六独自待在家里三个小时呢?五个小时比三个小时还多呢。况且,如果她今天能争取到独自在家的权利,或许她以后就不必浪费一整个星期六在她爸爸店里无聊得要死,当然就更不必到她妈妈的房地产办公室啦。
  但是,到保安广场购物中心消磨星期六的机会,让未来长期的可能性相形失色。对希瑟来说,保安广场购物中心代表了伟大的创新。过去这一年来,珊妮极力争取,才获准一个月一次,利用星期六到保安广场去和朋友碰面,一起去看午场的音乐剧。珊妮也去当保姆,一个小时赚七十五分。希瑟希望自己满十二岁以后也能开始这么做,只要再等一个星期。珊妮抱怨说,她花了好几年的工夫才争取到这些权利,凭什么希瑟还这么小就可以享有。那又怎么样?这就是进步的代价啊。希瑟不记得她是从哪里听来这个词的,但她据为己有。你总不能和进步抗争吧。除非是像穿过公园的高速公路之类的事,那你就可以。但那是因为有鹿和其他野生动物的缘故。那是环境问题,是比进步重要得多的事。
  “你今天要么带你妹妹一起去购物中心,”爸爸又重复了一遍,“要么就和她一起留在家里。你自己选。”
  “如果一定要和希瑟留在家里,那我可不可以拿保姆费?”珊妮问。
  “家庭成员帮家里做事天经地义,怎么能向家人收钱呢。”她们的爸爸说,“所以你的零用钱不是用你做的家事多寡来计算的。你有零用钱,是因为你妈和我觉得你需要有些可以自由支配的收入,虽然我们不一定赞同你买的东西。家庭是一个整体,是为了大家共同的利益团结在一起的。所以不行,你照顾妹妹不能拿保姆费。但是你们如果想去购物中心的话,我可以给你们搭巴士的钱。”
引子(2)  
于是呢,他抢走“我看见哈兹勒了”当成家庭公产,鼓励家人抢先夺到说出这句话的权利。一旦其他的家人都决定要玩之后,外环道最后一英里的车程就漫长得难以忍受了。姐妹俩伸长脖子,绑在旧安全带里的身体拼命往前挤。她们只有出远门的时候才绑安全带。那个年代就是这样——只有开长途车才绑安全带,骑脚踏车绝对不戴安全帽,滑板车是用碎裂的木板和旧滑轮鞋拼凑成的。绑在安全带里,她觉得胃轻轻抽动,脉搏加速,为什么呢?为了抢先大声说出明明是她最先想出来的答案,为了这徒有其表的荣耀。和她爸爸所有的竞赛一样,这个游戏没有奖品,没有分数。自从不再有必胜的把握之后,她就使出老招数:假装不在乎。
  然而,此时此刻,她独自一人,只要愿意,就能再次拥有必胜的把握,尽管胜利也只是徒有其表,但她的胃还是轻轻地抽动,浑然不觉百货公司早已不复存在,环绕着曾经十分熟悉的立体交叉道周围的一切,都已完全改变了。改变了,而且,没错,变得更没价值了。原本是娴静贵妇的哈兹勒百货,现在成了俗不可耐的折扣商城。对面,高速公路的南侧,“良品旅店”已经变成仓库。从这个位置看不见他们全家每周去吃炸鱼薯条餐的“霍华强森连锁旅馆”是不是还在那个十字路口,但她很怀疑。别的地方还有“霍华强森连锁旅馆”存在吗?那么她自己呢?答案是肯定也是否定的。
  接下来发生的事仅只短短几秒。仔细想想的话,又有什么事不是呢。她后来会这么说,在接受审讯的时候。冰河纪的发生不过是几秒钟之间的事;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噢,如果绝对必要的话,她可以让别人爱她。尽管时至今日,这已经不是攸关她生死存亡的必要手段了,但是老习惯还是很难戒得掉。审讯她的那些人假装被她惹火了,可是她看得出来,他们大多都对她有好感。截至此时,她对那桩意外的描述都生动得让人凝神屏息,把司空见惯的事故润饰得有声有色。她瞄着右边,也就是东方,努力回想她童年时代所有的地标,浑然忘了古有明训:“桥梁可能会先结冰。 ”她突然有种奇怪的感觉,觉得方向盘好像快从她手里滑了出去。尽管那时还没下起雪雨,路面看起来也完全是干的,可是她的车却真的冲出马路,完全没摩擦力地往外滑。是油,不是冰,她后来才知道,是前一桩意外事故留下来的。路面裹着一层油,在五月熹微的暮光里完全看不出来。但是该负责清理,该负起责任让那群和她素未谋面的工人不致怠惰或草草了事的人,怎么会不知道呢?这天晚上在巴尔的摩某处,有个男人坐下来吃晚饭,对他一手摧毁另一个人的人生毫无所悉,他的无知令她嫉妒。
  她抓紧方向盘,用力踩下刹车踏板,但是车子完全不理会她。四四方方的小轿车滑向左侧,像转速器里的指针一样狂乱飞转。她撞上隔离墙,弹了回来,转一圈,又滑向高速公路的另一侧。有那么一会儿,她仿佛是唯一开着车的人,仿佛其他的车辆和驾驶,全都恭恭敬敬、满怀敬畏地不敢动弹。这辆老瓦利安——这名字还真是个好兆头,让人想起周日漫画里的瓦利安王子 ①和他所代表的一切——迅速而优雅地滑动,在交通尖峰时刻车流尾端这些反应迟钝、牢牢抓紧地面的通勤车辆里,宛若舞者。
  这时,就在她似乎又能掌控瓦利安,轮胎再次接触路面的那一瞬间,她感觉到右侧轻轻地一撞。她擦撞上一辆白色的休旅车,尽管她的车小得多,但是那辆休旅车却被撞得打转。这怎么回事,玩具枪竟然撂倒大象了?她瞥见一个女孩的脸,或者是她以为自己看见了,一张诧异多过恐惧的脸。女孩很诧异,因为在那一瞬间猛然醒悟,任何人平平顺顺、井然有序的生活都可能在任何时间被任何东西撞得粉碎。那女孩穿着滑雪外套,戴了一副令人不敢恭维的大眼镜,再加上毛茸茸的白色耳罩,简直是惨不忍睹。她的嘴巴张得圆圆的,宛如一座红色的惊喜之门。她十二岁,或许十一岁吧,十一岁,就在十一岁的时候——这时,白色的休旅车开始缓缓滚下路堤。
引子(3)  
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她想。她知道她应该减速,停车,查看那辆休旅车,但是齐声高鸣的喇叭和尖声震响的刹车声在她背后响起,不是她想走,是此起彼伏的声音催着她往前走。不是我的错!现在每个人都应该知道休旅车是很容易翻覆的。她那轻轻的一撞绝对不会酿成这么戏剧化的意外。况且,这天是这么漫长,而她又这么接近。
  ①Prince Valiant,为哈尔·福斯特(Hal Foster)的漫画 Prince Valiant in the days of King Arthur的主角,历险远征以成为圆桌武士。该漫画深受欢迎,多次改编为动画、电影与电视剧。
  她的出口是下一个,再往前不到一英里远。她还是可以并进七十号州际公路的车潮里,继续往西开向她的目的地。
  但是,一开上通往七十号州际公路那段笔直的长道,她发现自己没转进左边那个写着“仅限市区车辆”标示牌的方向,而是转上右边那条奇奇怪怪没完工的道路。那条她们家人老说是“哪里都不通”的公路。每回被问到他们家怎么走,他们可就?了:“走州际公路往东,一直开到尽头就是了。 ”“州际公路怎么会有尽头?”她爸爸就会得意洋洋地谈起抗议的故事,说巴尔的摩各地的居民是怎么串联起来保卫海港沿岸的公园、野生动物和当时看来不起眼的连栋屋。那是她爸爸一生中寥寥可数的几次胜利之一,尽管他只不过是无足轻重的一员——只是请愿书上的一个联署人,只是游行队伍中的一个示威者。虽然他很想在群众集会中慷慨陈词,却从来没被赋予这样的重任。
  瓦利安发出可怕的声音,右后轮不知剐到什么东西,可能是被压碎的挡泥板吧。以她心情激动的程度来看,把车停在路肩下车徒步,真是再合理不过的事。只是这时雪雨开始飘了起来,而且她每踏出一步,就更明白一分:有点不对劲。她的肋骨很痛,每吸一口气就像有把小刀刺她一下。连皮包都很难像她向来遵奉不渝的教诲那样背——贴近身体,别挂在手腕上,免得引来抢匪和扒手的觊觎。她没系安全带,所以在瓦利安里弹了起来,撞上方向盘和车门。脸上有血,但她不确定是从哪里流出来的。嘴巴?额头?她很热,她很冷,她看见黑色的星星。不,不是星星。比较像扭曲旋转的三角形,绑成一串挂在一辆看不见的汽车天线上。
  才走了十分钟不到,一辆巡逻车在她身边停下来,灯光闪闪。“后面那辆瓦利安是你的吗?”巡逻警员喊她。他摇下乘客席那边的车窗,但没冒险下车。
  是吗?这个问题的复杂不是这名年轻警员所能了解的。然而她还
  是点点头。“你有身份证吗?”“当然有。”她说,在皮包里翻找,但不是在找她的皮夹。为什么,
  那——她开始笑起来,意会到事情有多完美。她当然没有身份证。她没有身份,不算真的有。“对不起。不,我——”她还是笑个不停,“不见了。”
  他从巡逻车里下来,想把皮包拿过来自己找。她的高声尖叫没吓着他,反倒吓坏了她自己。因为他拉着皮包滑过她的左手肘时,她的前臂一阵剧痛。警员对着他的肩膀说了几句话,请求支援。他从她的皮包里掏出钥匙,走回她的车子,探头进去看看,然后再走回来,和她一起站在终于开始落下的雪雨里。他对她咕哝了几句耳熟的话,然后就再也不开口了。
  “很严重吗?”她问他。
  “等我们送你去急诊室之后,看医生怎么说。”
“不,不是我。是后面那边。”
引子(4)  
远处直升机盘旋呼啸的声音回答了她的问题。对不起,对不起,
  对不起。但这不是她的错。“不是我的错。我控制不了——但是,我真的什么都没做——”“我宣读过你的权利了。”他说,“你所说的事——也包括在内。更
  别提你离开肇事现场有多可疑。”“我是要去找人帮忙啊。”“这条路的尽头只有一个停车转乘区。如果你真的想帮他们,就应
  该当场停车,或者走保安大道出口。”“在森林公园和温莎磨坊那里有家很老的温莎丘药房。我以为我可以去那里打电话。”
  她看得出来,这句话让他卸下心防。她善用精确的名字,以及她对这个地区的熟悉度。
  “我不知道有什么药房,不过那里有间加油站。可是——难道你没有手机吗?”
  “我上班的时候用,私人没有。我都等到产品的功能齐全,完美无缺之后才买。手机常常信号不好,有大半的时间都得对着电话大吼大叫,这样一来就没办法保护你的隐私啦。等手机的功能像座机那么完善的时候,我就会买一个。”
  她听见爸爸附和的声音。经过这么多年之后,他浮现在她的脑海里,他的一字一句还是像往常那么斩钉截铁。别第一个去买任何科技产品。随时磨利你的刀。当令的时候再吃番茄。你们两姐妹要对彼此好一点。有一天你妈和我都会死,你们两个就只能相依为命了。
  年轻的警员表情凝重地打量着她,是好孩子专门用来观察不乖的孩子那种敬畏的眼神。他竟然会这么怀疑她,实在太可笑了。在这样的灯光底下,这样的穿着打扮,加上雨淋得她满头乱翘的短卷发服服帖帖的,她看起来很可能比她实际的年龄还小。大家总把她的年龄足足低估十岁,就连她极其稀罕地盛装打扮时也不例外。去年剪掉一头长发,却只让她看起来更年轻。说起她的头发还真有趣,到了大部分女人都必须靠化学药剂才能拥有浅亮丰润色泽的年纪,她的一头金发竟然还不肯服输地闪亮如昔。仿佛她的头发对那段被强迫拘禁在可丽柔栗褐色家用染发剂之下的岁月怀恨在心。她的头发爱怎么怨恨就怎么怨恨都无所谓,就像她的人一样。
  “贝塞尼。”她说,“我是贝塞尼家的女儿。”
  “什么?”
  “你不知道?”她问他,“你不记得了?可是我还以为你知道呢,你几岁——二十四?二十五?”
  “我下个星期满二十六岁。”
  她努力想不露出微笑,但是他实在很像个坚持自己是两岁半而不是两岁的小小孩儿。要到几岁我们才会希望自己不再变老,不再把自己的岁数往上加?顶多三十左右吧,她想,虽然就她自己来说时间还要早得多。十八岁那年,她就已经愿意付出任何代价放弃踏进成年,换得另一个重返童年的机会。
  “所以,当时你根本还没出生嘛,在——你很可能也不是本地人,所以别提了,那个名字对你来说一点意义都没有。”
  “那辆车子登记在北卡罗来纳州阿什维尔的佩内洛普·杰克逊名下。是你吗?我输进车牌号码,这辆车没有失窃记录。”
引子(5)  
她摇摇头。她的故事用在他身上是浪费了。她要等,等某个懂得欣赏,能完完全全了解她即将告诉他的这件事有多重要的人。她心里已经开始暗暗盘算,因为这早就成为她的第二天性了。谁站在她这边,谁会照料她?谁反对她?谁会出卖她?
  在圣阿格涅斯医院,她继续刻意保持沉默,只回答哪里痛之类的直截了当的问题。她的伤势相当轻——额头上有道缝了四小针的伤口,医生保证不会留下明显可见的疤痕,左前臂有些擦伤以及骨折。手臂可以暂时固定,缠上绷带,但是最终还是需要手术,他们是这么告诉她的。那名年轻的巡警一定把“贝塞尼”的名字传开了,因为结账的那个人不停地追问她,但是不管他们怎么刺探,她都不肯再谈这件事。在正常的情况下,她会接受治疗,然后开释。但眼前的情况实在太不正常了。警方在她门口派驻一名制服巡警,还告诉她,就算医院认为她可以出院,她还是不能自由离去。“法律规定得清清楚楚的。你一定要告诉我们你是谁。”另一个警察对她说,这是一个年纪大一点、从交通调查部门来的家伙,“要不是你受了伤,今天晚上就得在牢里过夜罗。”她还是什么都不说,虽然想到监狱让她觉得很害怕。不能如她所愿地自由来去,被关在某个地方——不,绝对不能再重来一遍。医生在她的病历上写着“简·多伊” ①,括弧(贝塞尼?),她的第四个名字,她算着,也可能是第五个吧。前尘往事,很容易就搞不清楚了。
  她对圣阿格涅斯很熟。或者更正确地说,她曾经很熟。那么多次的意外,那么多次的造访。装萤火虫的罐子掉了下来,碎片从人行道弹回来,恰恰击中小腿肚最圆的地方,割出一道伤口。出于善意地拿苍蝇拍一打,却打中了发炎的天花痘疤。在矮树丛里跌了一跤,害膝盖开花,伤口深得见骨,露出底下恐怖的血肉模糊。小腿被旧轮胎生锈的气塞擦伤了,那个不知是曳引机还是卡车的巨大内胎,是她爸爸为了顺应她妈妈的英式作风,特地弄来竖直当成充气城堡用的。到急诊室向来是全家出动,应该说是被爸爸强迫的全家总动员吧——让受伤的人胆战心惊,而跟在后面的人乏味无聊。但是之后每个人都能吃到 Mr.G松软滑口的冰淇淋,所以到头来还是值得的。
  这和我想象的重返家园不一样,她想。躺在一片漆黑里,她允许自怜,她的老朋友自怜来到她身边,包围着她。
  她这时明白,她早就想过要回来,虽然不是今天。某一天,总有一天,但是要按她自己的意愿,而不是迁就其他人的安排。三天之前,她生活中好不容易挣来的秩序毫无预警地跳出轨道,就像那辆豆绿色的瓦利安一样,完全脱离她的掌控。那辆车——那部机器里好像躲着鬼魂似的,一路催她往北,穿过往日的地标,朝着非她所选择的时刻
  ①Jane Doe,即女性无名氏,男性则为John Doe。
  奔去。在七十号州际公路的出口,在她大可以轻轻松松往西开向原本的目的地,也很可能避免事迹败露的时候,那辆车却自己决定往右转,停了下来。瓦利安王子几乎把她带回家了,它一路想办法哄着她,要她做出该做的事。这就是那个名字之所以脱口而出的原因。这就是原因,再不然就是因为她头上的伤,或过去三天以来发生的事,或者是因为她挂念休旅车里的那个小女孩。
  止痛药让她轻飘飘的。她勾勒着早晨的光景,等她说出她的名字,她真正的名字,这么多年以来第一次说出口,会是什么样的光景。因为她必须回答一个很少有人必须想两遍才能回答的问题:你是谁?
  这时,她明白,第二个问题会是什么了。
第一部 星期三
第一章(1)  
“是你的电话吗?”
  那个睡意犹存的女子瞪着凯文·因方特,不知道在气什么。他不是头一遭碰见这样的情形。他也不确定她叫什么名字,虽然他有理由相信,再过一两秒钟就会想起来。同样地,这也不是头一遭了。
  不,是这两件事搅在一起——陌生的女人加上恶毒的眼神——才让这个早晨在因方特的年鉴里显得如此特别。“因方特年鉴”是他的小队长叫出来的名词,而且,他这个顶头上司老是拉长音调念“年——鉴”。如果因方特和这个女人不是熟到能记住她的名字,又怎么有能耐换来这种殉道似的怨恨目光呢?他通常得花三到四个月的时间,才能把女人惹恼到这个程度。
  “是你的电话吗?”那女子又问了一次,她的声音和表情一样绷得紧紧的,危机四伏啊。
  “是啊。”他说,能从一个简单的问题着手,让他松了一口气,“绝对是。”
  他突然想到,他应该试着把电话找出来,或许还应该接起来,但是铃声却停了。他等着座机继手机之后响起,接着才想起他并不是在自己的卧室里。他的右手还压在女子的身体下面。他伸出左手在地板上捞啊捞的,找到他扔在地板上的长裤。手机扣在皮带上。他刚一抓起,电话就在他手里震动,发出尖锐的高鸣,又一个恶狠狠的眼神。
  “办公室啦。”他瞄了一眼电话号码说。
  “急事?”女子问,如果他的游戏玩得更熟练一点,就应该扯个谎,说是啊,当然是,就这样,穿起衣服闪人。
  睡得依旧
的他说:“我的部门里没什么紧急的事。”
  “我以为你是警察。”他听得见凝结在她字句边缘的怒气,隐忍未发的怨恨。
  “警探。”
  “一样啊,不是吗?”
  “差不多。”
  “警察没有紧急的事啊?”
  “常常有。”眼前的就算一桩。“但是我负责的工作——”他突然住口,没表明自己是个专办凶杀案的警察,怕她会觉得太有意思了,想再见他,发展长期关系。警察单位多着呢,对这点他倒是不时心存感激。“和我合作的那一类的人呢——他们很有耐心的。”
  “你做的是,嗯,坐办公桌的工作?”
  “可以这么说。”他有张办公桌。他有份工作。有时候他也在他的办公桌上做他的工作。“戴比,”终于想出她的名字了,他得努力不露出太过沾沾自喜的样子,“是可以这么说,戴比。”
  他飞快地环顾四周,想找个时钟,一面也好好打量他所在的环境。一间卧室,废话,很不错的房间,有花卉图案的艺术海报,还有他前妻,最近一任的前妻,总爱说的“配色设计”,那应该不是什么坏东西,但是听在因方特耳朵里就是不对劲。设计就是某种计谋,是为了隐藏某些东西而作的计划。但是配色设计本来就是陷阱的一部分,如果你仔细想想的话,一开始是个太过昂贵的戒指,接着是秀佛家具的循环信用,然后是房屋贷款,到最后——他到目前为止已经遇上两次了——闹上巴尔的摩郡法院,让那个女人带走所有的东西,留下一屁股债。这里的配色设计是浅黄配绿色,一点都没有不协调的感觉,但是却让他微微反胃。他把自己的衣服从她的衣服里拣出来的时候,开始注意到房间里其他古怪的细节,一些不太有迹可循的东西。对开的窗户下面有张固定的书桌,箱子似的迷你冰箱上披了件衣服,上面摆了一架小微波炉,书桌上一面小旗子,颂扬着陶森大学的小野猫 ①……我该死,他想。我该死。
第一章(2) 
 “那么,”他说,“你主修什么?”
  那个女孩——真的是个女孩,货真价实的女孩,很可能还不到二十一岁的女孩,因方特不是那种非幼齿不爱的人,但也还是有些标准的。那女孩冷冷瞄他一眼,爬过他身上,用黄绿相间的床单裹住身体。她费了一番劲,才把吊在挂钩上那件毛茸茸的浴袍拉下来,披在身上,一直到系上腰带,才让床单滑落。然而他还是飞快地瞄到一眼,想起自己是怎么到这里来的。天晓得,他根本不可能被这张脸吸引的嘛,虽然她如果不这样撅嘴的话可能会迷人得多。在早晨的光线里,她实在太过苍白了,这个戴比,又是个只要没化妆就看不见眼睛的鹅蛋脸金发女郎。她从柜子底下抓起一个桶子,让他霎时心生惊慌,
  ①Towson University,位于马里兰州,多项运动团队如篮球、橄榄球、曲棍球等皆以“老虎队”(Tiger)为名。
  胡乱猜测。她要拿这个桶子打他吗?要倒什么东西到他头上吗?但是戴比却只是怒气冲冲地走出房间,往淋浴间去。看来是要洗掉和凯文·因方特一夜春宵的所有痕迹吧。真有这么糟吗?他决定不留下来等待答案出现。
  按大学的标准来说,这个时间还算太早,他差不多快走出宿舍的时候,穿过另一条学生通道,碰见一个身材丰满有双大眼睛的女生。撞见这个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人,让她很不安。不仅仅因为他是个男的,而且也因为他穿着西装,年纪较大,显然不是个学生,甚至连老师都不是。
  “警察。”他说,“巴尔的摩郡。”他的话并没有让她宽心多少。“发生什么事了吗?”“没有,只是例行的公共安全检查。记住,要锁门,避开停车场阴暗的角落。”“好的,警官。”她一本正经地说。
  三月的清晨冷飕飕的,校园里一片荒寂。他在离宿舍不远的地方找到他的车,停在禁止停车的位置。昨天晚上打算放她下车的时候,他还以为这是一幢公寓咧。前一夜的事又回到他眼前。他到索瑞斯酒馆去,因为需要换个地方,不去他通常去而且他同事也去的瓦格纳。吧台的另一头有群咯咯笑的女孩,尽管他告诉自己,他只是进来喝一杯就走,但没多久就按捺不住,想从那群妞里钓上一个。他没钓上最拔尖的那一个,但他钓到的这个还是挺不赖的。至少很急着想讨好他,在艾利格尼大道上就在他车里帮他吹喇叭。他开车载她回这幢看起来脏兮兮的中等高度建筑,凌晨两点,万籁俱寂,两人沉默不语。他原本是打算等她掏钥匙开门之后,就按声喇叭道珍重再见的,但是她显然有更多的期待,于是他就跟着她进到房间,做该做的事罗。他确信自己在睡着之前表现得好极了。那她干吗一早起来就沉着脸啊?
  一名校警正准备给他的车子开单,但是因方特秀了一下他的警徽,那家伙就退开了,尽管还是一副心痒难耐想吵架的样子。为了一张罚单吵架,很可能是这个可怜无趣的家伙一整天的高潮。他看了一下手机——南希·波特,他的前任搭档,急匆匆地低声在电话里留言:“你到哪里去了?”他妈的,他又没赶上晨间点名。如果他想要一身合宜舒服称心地去上班,那就得在淋浴和早餐之间选一样。早餐啊,一顿能真正安顿他肠胃的早餐。但他决定,宁可让胃忍上几个小时,也不能让自己臭烘烘,所以他开车返回位于西北巴尔的摩的公寓。他可以说自己一直在追查线索……是麦高恩的案子,没错。这是他冲澡的时候得来的灵感。他在浴室待了好久好久,让热水冲打在身上,让夜晚的恶臭从他的毛细孔散去。他一直在追查那个女孩的前任男友。不是最近的这一个,也不是再之前的那一个,而是前前前任男友。仔细想想,这个点子还不错。那女孩的凶案很老套,被刀刺死,弃尸在甘保德瀑布州立公园,但是手法之残忍,不大可能会是陌生人下的毒手。光是拿刀切开她还不够,凶手还放火烧她的尸体,结果在灌木丛引起一场小火,出动消防车赶到现场,若非如此,她很可能就会在那里躺上许多个日子,许多个星期,许多个月,无人发现。警方找不到尸体的时候市民常觉得很惊讶,但是巴尔的摩都会区虽然发展个没完没了,还是有一亩又一亩未开发的地区。不时有猎人绊倒在一堆骨头上,赫然发现那是五年甚至十年前的被害人。
第一章(3) 
 刚踏进警界的时候,因方特也碰到过类似的案子,很显然是桩凶杀案,但却找不到尸体。那个家族很有钱,关系也很好,有足够的资源把警局逼得抓狂。一听说他们要求的事情——搜索,希望渺茫的实验室工作——会占掉警局当年度绝大部分的预算时,他们耸耸肩说:
  “那又怎样?”直到三年后尸体才出现,离北岸的高速公路不到十码的距离,是个膀胱无力的家伙走到草丛里尿尿的时候发现的。钝器击伤,这是医学检验的结论,所以是凶杀案,没错。但是尸体和犯罪现场都已经没有任何残余的线索了,从一开始就被锁定为头号凶嫌的那个丈夫,当时也已经死了。因方特唯一无法释怀的问题是,那致命的一击到底是不是意外,是不是司空见惯的那种周六晚上夫妻吵架造成的意外,还是真的有意置她于死地。在那个丈夫因食道癌过世之前,因方特耗了许多时间在他身上。到后来他甚至相信因方特来看他纯粹是基于友谊或善意。对失踪的太太,他装出一派哀痛的样子,因方特明白,他打心眼里相信自己是被害人。他心想,他只不过推她一把,撞她一下,并没比这些年来对她推啊撞的更用力,只是这一次她再也没站起来了。于是亲爱的老公把她包起来,丢在树林里,终其余生都相信自己是无辜的。你以为他死得这么快又这么悲惨,他岳父家应该觉得很满意了吧。但对他们来说这还不够。对有些人来说,永远不够。
  因方特走出淋浴间。理论上,他只迟到了三十分钟。但是他饿得快吐了,得来速应付不了他。他到贝洛克快餐店去,那里的女服务生老缠着他,要确定他的牛排与蛋完全合他的意:蛋黄要滑溜滑溜的。他用叉齿压进蛋里,让蛋黄流到牛排上,心里还是纳罕着:“我他妈的干了什么事惹火戴比啦?”
  “圣阿格涅斯医院有个喋喋不休的疯子,说她知道一件陈年的凶杀旧案。”他的小队长伦哈特对他说,“去吧。”“我在忙麦高恩的案子。其实呢,今天早上我得在某个家伙上班之前先逮到他。所以我才会迟到。”“我总得派人去和她谈谈。迟到的男生最走运啦。”
  “我告诉你说——”“是啊,我知道你告诉我了。但还是没理由点名不到啊,混账东西。 ”
  去年警局人手不足的时候,伦哈特曾经和因方特搭档,但是等他一恢复全职的小队长身份,好像就变得更凶悍,时时必须提醒因方特这里是谁当家。
  “为什么?你自己说她是个疯子!”“是疯了,再不然就是胡说八道,转移焦点,想掩盖她从重大车祸
  现场逃逸的事实。”“她说要帮我们破的是哪个案子,我们搞清楚了吗?”“她昨天晚上咕咕哝哝说什么贝塞尼的。”“贝塞尼海滩?那个地方根本不在本州,更不在本郡。”“贝塞尼姐妹啦,你少搞笑了。是很久以前的失踪案件。”“你赌她是个疯子?”“没错。”“你要我浪费半天的时间——圣阿格涅斯离这里有多远哪,全巴尔
  的摩郡就属那里最远——就只是去找她谈一谈?”“没错。”
  因方特转身就走,被他惹得一肚子火,气呼呼的。是啊,他是自作自受,活该受这种羞辱,可是伦哈特根本就不确定他干什么去了啊,所以还是不公平。
  小队长在他背后喊他:“嘿,阿文。”“干吗?”“你知道有句老话说:脸上有蛋 ①?我一直以为那只是个比喻,可
  ①Egg on your face,指出糗或困窘。是你今天早上可点醒我了,原来那还是真的咧。你一个早上忙着到处找人问话,就是没半个人提到你脸上有蛋黄?”因方特伸手摸了一下,发现嘴角有一抹泄露天机的蛋黄痕迹。“早餐会。”他说,“有个线人可能知道麦高恩案的线索,我去找他聊聊。”“你扯谎已经变成自动反应啦?”小队长的语气倒也不能说不友善,“还是你在替下一段婚姻预做练习啊?”
第二章 (1) 
 那个年轻医生花了好长的时间挑点心,先指着一个炸甜甜圈,然后又换成丹麦甜酥,最后还是要了炸甜甜圈。站在他后面,凯·沙利文感觉得到他充满期待的喜悦,也知道他做出决定的时候一点罪恶感都没有。毕竟,他顶多二十六或二十七岁,瘦得像只猎犬,而且住院医生的工作也让他肾上腺素加速分泌。他还要很多年之后才会担心放进嘴巴里的是什么东西——假设他有一天真会担心的话。有些人,特别是男人,根本不在乎,更何况这个年轻人对吃还很有兴趣呢。这个炸甜甜圈显然是他这天早上的高潮,是熬过漫漫长夜之后所挣得的奖赏。他喜滋滋的样子那么明显,让凯几乎以为她也会挑个甜点给自己,所以后来一如往常点了黑咖啡和两包代糖的时候,也就觉得没那么对不起自己了。
  她端着咖啡到角落的一张桌子旁,从皮包里掏出一本救急用的平装书,安安稳稳地坐了下来。凯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都藏了平装书——皮包、办公室、车子、厨房、浴室。五年前,离婚的伤痛还鲜血淋漓时,是这些平装书开始让她不必面对自己没有生活的事实。但是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凯慢慢明白,她宁可与书为伍,也不要有人为伴。对她来说,阅读不是退缩的姿态,而是理想的生存状态。在家里她必须谨慎小心,不让书本离间了她和子女之间的关系。她会丢开书本,努力看着格雷丝和塞思选择的电视节目,眼睛却始终盯着那一大堆唾手可及的书本。上班的时候,在大可以和任何同事一起吃饭喝咖啡的此处,她却总是一个人独坐,看着书。同事在背后叫她“反”社会工作者——他们以为她不知道。尽管凯的心思好像全在书本上,但是她其实很少错过什么。
  例如今天早上,她一到医院,打开办公室,不到几分钟就弄清楚了那个简·多伊故事的来龙去脉。大家一致认为那个女人是个骗子,因为拼命想脱身而胡说八道,但是她的头部的确受了轻伤,很可能对记忆功能造成多重影响。精神状态的检查是一定会做的,但是凯一年多以前就调离那个部门了,所以和她没有关系。那女人的伤口是新的,和意外有关,但她没说自己无家可归或没有工作,也没说被伴侣虐待——这些才是凯负责的领域。当然,她也拒绝透露自己有没有医疗保险,但这暂时只涉及行政与结账的问题。一旦证明她果真没有保险(凯认为照眼前的情况来看有一半的几率),事情就会掉到凯头上。她得负责解决费用问题,想办法看看能不能通过州政府或联邦的计划来支付她的医疗费用。
  但是,眼前简·多伊还是别人的问题,凯也还安安稳稳地待在夏洛特·勃朗特《简·爱》的世界里。这是读书会的本月选书。凯并不是真的很在乎她的读书会,那只不过是她在婚姻濒临崩溃时加入的街坊活动罢了。但是读书会的确提供了合宜的社交借口,解释她持续不辍的阅读习惯。“读书会。”她可以这么说,举起她正在读的任何一本书,“我的进度还落后了呢。”读书会本身花在八卦和吃东西的时间比谈论手边的书还多,但凯还是觉得无所谓。她不太爱谈自己正在读的东西。谈论自己心爱的书中人物,对她来说简直像在聊朋友的是非。
  一群叽叽喳喳的医生在旁边的桌子旁落座。年轻的医生,他们不知道自己有多年轻哪。凯向来善于对周遭的噪音充耳不闻,但是那群尖锐清晰的嗓音里,唯一的女性声音划破空气。
  “凶杀案!”
第二章 (2) 
 过了一个星期,罗切斯特先生音信全无。十天了,他还是没来。
  “这在巴尔的摩哪算新闻啊。这里一年有多少,只有五百件?”
  全市不到三百件,凯默默地纠正。而在本郡发生的只有十分之一。在简·爱的世界里,这个年轻的家庭教师和自己的情感苦苦奋战,因为她知道她不该爱上她的主人。我马上就收敛情感;实在太奇怪了,我竟然克服了一时的莽撞,竟然矫正了错误,不再以为罗切斯特先生的一举一动是我该关心的事。
  “我爸妈听到我要来这里工作的时候吓坏了。如果要搬到巴尔的摩,干吗不去霍普金斯呢?为什么不去大学呢?我骗他们说圣阿格涅斯是在很高级的郊区。”
  这句话引来自鸣得意的笑声。圣阿格涅斯是一家财力雄厚的好医院,员工人数高居巴尔的摩第三位,但是医院的财富并未惠泽周遭的街坊。更糟的是,近几年来每况愈下,附近的居民从可靠的劳工阶级变成更底层的边缘人。这个早年因白人迁移而蓬勃发展的近郊社区,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发现市区的问题并未因地图上想象的界线而却步。毒品,犯罪——溢出内城,跨越市与郡的界线。有办法的人搬得越来越远。而今,市中心区倒是发展起来了,雅皮、空巢期的中年人和炒股致富的华盛顿人决定他们想要海景和高级餐厅,谁在乎那些学校烂得一塌糊涂?凯觉得很庆幸的是,在市区眼看着一蹶不振,继
  续住在那里似乎很不切实际的时候,她还是坚持留下了位于狩猎脊的房子。那里的房价翻了三倍,让她可以靠抵押贷款熬过艰难岁月。至于私立学校的学费则由她前夫负担。他开起大额支票来很大方,但是对养个小孩的日常开销一点概念都没有,根本不知道那些零食啊花生酱、生日礼物什么的,一年加起来要花掉多少钱。“我听说她了,几岁,四十?”怪腔怪调的强调语气,显然表示四十岁已经很老很老了,“她说是三十年前发生的?那,什么,她十岁的时候杀了人,然后一直没有告诉别人?”
  “我想她没说是她杀的。”一个比较低沉缓慢的男声插嘴说,“只说她知道一件没破的案子。很有名的案子。至少她是这么说的。”“哦,就像林德伯格小孩的绑架案 ①?”凯不太明白,这名年轻女子是刻意夸张,还是真以为林德伯格绑架案是三十年前发生的。年轻医生,在专业领域里如此出色的年轻医生,对其他的事情有时候却无知到令人震惊的地步,看得出来他们追求目标时目光有多么短浅。这时,突然像偏头痛发作似的,凯猛然明白这个年轻女医生有多么缺乏安全感。她焦躁的语气只是一种伪装,因为她所选择的职业需要她凡事冷静超然,而她天生又不是这样的人。噢,她的日子会很难挨,这样的生活。她实在应该选择其他专业,例如病理学,去面对已死的病人。并不是因为她麻木不仁,而是因为她太有感觉了。是个情感的
  ①一九三二年知名飞行家林德伯格(Charles A Lindbergh,1902—1974)十个月大的长子在家中遭绑架,交付赎金后仍遭撕票。一九三五年德裔移民布鲁诺·理查德·豪普特曼(Bruno Richard Hauptmann)因他案被捕,随即被控绑架撕票,并判处死刑,但他拒绝认罪换取减刑,至处决时仍否认犯案,因此舆论多认为凶嫌另有他人,而成为全球瞩目的悬案。推理名家阿加莎 ·克里斯蒂亦曾以此案为蓝本,作为其知名小说《东方快车谋杀案》之素材。
第二章 (3)  
血友病患者。凯觉得自己像是生病了,疲惫乏力,感冒似的浑身酸痛。仿佛那个陌生女子爬到她的膝上,索求安慰。就连《简 ·爱》也招架不住了。她抓起咖啡,离开餐厅。
  在二十几岁三十出头的时候,凯一心相信她只对自己的子女有这种猛然闪现的透视力。他们的感觉袭上她的心头,与她自己的感觉混为一体,仿佛他们之间没有肌肤阻隔。她体验过他们的每一个欢乐、每一个挫折、每一个忧伤。但是随着格雷丝与塞思渐渐长大之后,她发现她偶尔也能感受到其他人的感觉。通常都是很年轻的人,因为他们太年轻,还没学会如何隐藏自己的心绪。但是,在条件许可的情形下,她也能感知成年人的心思。事与愿违的是,这种感知共鸣的能力对社工来说反而是负面因素,所以她学会在职场上时时留神。只有在静谧的时刻,有人趁她不备之时悄悄袭来,才会让她误触地雷。
  她回到办公室的时候,碰见精神科的舒密尔。他正打算在她门上留纸条。被撞个正着好像让他很懊恼。凯很纳闷,他干吗冒着被碰见的危险亲自来找她,发封电子邮件不就成了。想当精神科医师的通常就是最需要精神科医生的人,舒密尔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只要可能,他就避免和人面对面接触,甚至声音对声音的接触。电子邮件对他来说简直是上天的恩赐。
  “昨天晚上有个女人被送进来——”他开口说。
  “简·多伊? ”
  “对。”凯知道这个女人的事,他一点都不意外,很可能还恰恰相反。他之所以找凯,很可能就是因为如此一来便不必多作解释,也不必多费唇舌。“她不肯接受精神状态检查。我的意思是,她和医生谈了几句,但是一进入正题,她就说除非有律师在场,否则不愿再多说。她不想要公设辩护人,但是她又不认识半个律师。”
  凯叹口气,“她有钱吗?”
  “她说她有,但是她连名字都不肯说,实在很难讲。她说如果没有律师在场,她什么都不做。”
  “那你要我……”
  “你有没有……呃,朋友?常上报的那个女律师? ”
  “格洛丽亚·巴斯塔曼特?我认识她。我们算不上是朋友,但是都在露丝之家①担任理事。”而且我不是女同性恋,凯很想补上这么一句,因为这肯定就是舒密尔心里的想法。格洛丽亚·巴斯塔曼特是个性倾向暧昧的女律师,凯·沙利文自从离婚之后再也没有和任何人约会,这两个人如果认识,那么下一个推论就是凯必然也是女同性恋。凯有时候觉得她应该去定做一个胸章,写着:我不是同性恋。我只是喜欢阅读。
  “对,就是她。或许你可以打电话给她?”
  “在打电话之前,我想我应该去看看这个简·多伊。除非她愿意开口,否则我可不想打电话叫格洛丽亚白跑一趟。按格洛丽亚收费的标准,光跑一趟就差不多要六百块钱。 ”
  舒密尔微笑着说:“你很好奇,对不对?你想亲眼看看这个医院的神秘女郎。”
第二章 (4) 
 凯低下头,从皮包里掏出她上回慷慨花大钱带格雷丝和塞思上馆子带回来的薄荷糖。她向来不喜欢舒密尔这种自以为了解其他人想法或感觉的看法。这是她转出他那个部门的另一个原因。你是精神科医师,又不是精神病患者。但她没说出口,只说:“她在哪个病房? ”
  ① House of Ruth,倡导并协助妇女儿童防范家庭暴力并提供保护的慈善组织。
  在 3030号病房前站岗的年轻警察没完没了地盘问凯,终于有事可做让他很兴奋,但最后还是放她进去了。房里很暗,百叶窗遮去冬日晴朗的天空。那女人显然是睡着了,仰躺着,头很怪异地扭到一旁,宛如汽车安全椅里的孩童。她的头发很短,如果没有纤巧优美的骨架,留起这种发型一定很难看。是时尚的选择,还是化疗的结果?
  “嗨。”那女人突然睁开眼睛说。凯咨询过烧伤和车祸的伤员,也碰过脸被男人揍得惨不忍睹的女人,但是这个女人相形之下没什么外伤的眼睛却让她懔然一惊,她曾见过的东西都没让她这么不安过。躺在床上的这个女人脆弱得近乎一碰就碎,不仅仅是一般车祸受害者那种战栗惊怕而已。这女人活生生是个淤肿的伤痕,她的皮肤像蛋壳一样把外在世界的痛苦阻隔于外。和那双深受伤害的眼睛比起来,她额头新创的伤口根本不算什么。
  “我是凯·沙利文,这里的社工。 ”
  “我干吗需要社工?”
  “你是不需要,但是舒密尔医师认为我或许可以帮你找位律师。”
  “我不要公设辩护人。我需要一个好律师,可以把精神放在我身上的律师。”
  “没错,他们负责的案子很多,可是仍然——”
  “我并不是不欣赏他们,他们的确尽忠职守。只是——我需要某个独立的人。和政府没有任何关系的人。到头来,公设辩护人还不是拿政府的钱。到头来——我爸总是这样说——他们绝对不会忘记自己靠谁吃饭。政府雇员。他以前是。曾经啦。他很不喜欢那些人。”
  凯不确定这女人到底几岁。那个年轻医生说是四十岁,但她很可能多个五岁或少个五岁。不管怎么说,年纪都已经大得不该会这样谈论父亲,好像把他当成神似的。大部分人过了十八岁就不会这样了。“是啊……”凯说,努力想为她们的谈话找个立足点。
  “那是意外。我吓坏了。我的意思是,如果你知道我当时在想什么,知道我怎么会没看见那段高速公路——那个小女孩怎么了?我看见一个小女孩。我会杀了我自己,如果……算了,我不想说出来。我有毒。活生生的毒,会带来痛苦和死亡。是他的诅咒。我逃不了,不管我怎么做都逃不了。”
  凯突然想起蒂莫尼姆州博览会的怪物秀帐篷,当时才十三岁的她,鼓起勇气走进去,却只看到有点怪异的人——肥胖、刺青、消瘦、高大——静静地坐着。舒密尔终究还是把她钓上钩了:她之所以到这里来只是为了满足一点偷窥欲,满足想看一看的渴望,仅此而已。但是这个女人对她说话,引诱她,喃喃不休,仿佛凯知道,或者应该知道她的一切。凯碰到过很多像这样的当事人,讲起话来俨然是知名人士,好像他们的生平事迹全记录在八卦报纸和电视节目里。
第二章 (5) 
 但是,至少床上的这个女人看见凯的存在,比许多只关心自己的当事人好多了。“你是本地人吗?”
  “是啊,我在这里住了一辈子。我在西北巴尔的摩长大的。”
  “你多大?四十五?”
  哈,很伤人啊。凯很习惯,甚至很喜欢在镜子里或窗户上瞥见的自己的模样,但这时她却被迫思考自己在陌生人眼中的形象——矮矮胖胖的身材,还有那一头最让她显老的及肩灰发。从体内的任何指标来看,她的健康情况都非常好,但是一个人的血压、骨质密度和胆固醇,很难透过服装或随意闲聊表现出来。“事实上,是三十九。”
  “我打算说出一个名字。”
  “你的名字?”
  “先别这么想。我只是打算说个名字……”
  “嗯?”
  “一个你会知道的名字。或许不知道也说不定。就看我怎么说,我怎么讲。有个女孩,她死了,大家都不意外。这么多年以来,他们早就相信她死了。但是还有另一个女孩,她没死,这是比较难解释的部分。 ”
  “你是——”
  “贝塞尼家的女孩。一九七五年,复活节周末。”
  “贝塞尼……喔,噢。 ”就这样,凯想起来了。两姐妹,一起去……去干吗,看电影?去购物中心?她看见她们的相片——姐姐耳朵后面扎了两根光滑的马尾巴,妹妹扎着辫子——想起袭卷全市的惊慌,孩子们被集合起来,观赏明明是警告但却又晦涩不明的影片。女孩们请注意和男孩们请注意。好几年之后,凯才了解其中蕴涵的警告是什么意思:萨莉随陌生的男孩去参加海滩派对,之后,有人发现她走在高速公路上,光着脚,神志不清……吉米的爸妈告诉吉米说,格雷格和他交朋友,带他去钓鱼,并不是他的错。他们让他知道,和年纪较大的男人建立这种友谊并不正常……她上了陌生人的车,从此下落不明。
  也有谣言——说远在佐治亚有人看见那对姐妹啦,捏造的赎款要求啦,怕是宗教狂热或反文化分子啦。毕竟,帕蒂·赫斯特 ①前一年才刚被绑架。绑架案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很风行。有个商人的妻子被勒索了十万美元,在当时算是很大的一笔钱。有个富家千金被埋在一个装了呼吸管的箱子里。格蒂家的继承人被割掉一只耳朵 ②。但是贝塞尼
  ① Patty Hearst(1954—),美国报业集团女继承人,于一九七四年在柏克莱加大遭左派团体绑架,后竟认同绑匪理念,参与银行抢劫,震惊美国。
  ②以石油致富的美国格蒂(Getty)继承人保罗·格蒂三世(Paul GettyⅢ)于一九七三年在罗马遭绑架,格蒂家族原拒付赎款,在绑匪割下他一只耳朵之后,才付出高达一千七百万美元的赎金。
  家没什么钱,就凯记忆所及是没有,没正式结案的日子拖得越来越久,记得的人就越来越少。凯最后一次想起贝塞尼姐妹的案子,很可能是她最后一次去保安广场看电影的时候,至少是十年前的事了。那时——保安广场购物中心当时还算相当新,而现在已经成了鬼城了。
  “你是……”
  “帮我找个律师,凯。一个厉害的律师。”
第三章(1) 
 因方特采取乌鸦飞行的路径,直穿过市区到医院,没走外环道绕一圈。他妈的,巴尔的摩市中心真是越来越亮眼了。谁想得到呢?他简直要后悔十年前没在城里买个落脚的地方,不过反正他现在也没打算买。况且,他是在郊区长大的——在长岛的马萨皮夸——二级公路盘根错节,公寓社区简朴低调的帕克维尔让他住得舒舒服服的。煎饼屋、苹果蜜蜂餐厅、目标超市、玩具翻斗城、加油站、工艺品店——对他来说,这才像个家。倒也不是说他想搬回老家去,这个年头靠警察的薪水根本住不起了。他还是对扬基队忠心耿耿,也老是一副纽约佬粗鲁无礼的模样,逗得同事好笑。但是他心知肚明,这个城市,这份工作很适合他。他是个中好手,在警局里的破案率颇高。“巴尔的摩的朋克音乐是我的第二语言。”他喜欢这么说。伦哈特逼他去考小队长,可是呢——大家总是觉得你该照他们的路子走。当个消防员,他爸这么说,在我们岛上。他的第一任老婆哄着他说,来嘛,和我一起看《法网游龙》。她想把她最爱的影集、最爱的菜肴全变成他的最爱。她甚至想让他从巴德改听“滚石乐队”,从詹姆森威士忌改喝布许米尔威士忌。她仿佛想扭转时光,把一时天雷勾动地火燃起热情欲望的婚姻,变成合乎逻辑的天赐良缘。她的做法,让因方特想起高中时代的自己。他当时决定要去上哪所大学——纳索社区学院,没伤什么脑筋,因为那是他们唯一负担得起的学校——然后把资料交给升学辅导老师,让她的电脑跑出这个校名。就这样,他唯一的选项变成他的选择,而不是强加于身上,让他不得不接受的结果。
  他轻松愉快地穿越市区,花不到四十分钟就抵达医院。但还是不够快。格洛丽亚·巴斯塔曼特——他所认识的律师里,无论是男是女,是异性恋还是同性恋,就数她最凶悍——已经站在医院的回廊里了。
  他妈的。
  “你看起来活像斗败的公鸡。”那只酗酒的老蜥蜴说,“你知道,我以前好像从来没机会用过这个形容词,但是我现在可看见
  ——斗败
  的公鸡。喔,不,是活像只羽冠垂到胸前的蓝
  鸟。”
  她抓抓刘海,一绺红棕色的头发底下露出约一英寸的灰色发根。巴斯塔曼特还是一贯的邋遢模样——唇膏完全不理会天生的唇线乱涂一通,套装上掉了一颗扣子。脚上的鞋子,曾经很昂贵的鞋子,磨损得很厉害,脚趾部分都坏了,好像她不停地踢着什么坚硬的东西。搞不好是个警探的胫骨喔。
  “她聘了你啊?”
  “我想我们是有个安排,没错。”
  “到底是不是啊,格洛丽亚。你是她的律师?”
  “暂时是。只要她保证付得起我的律师费,我就接下案子。”她的眼睛飞快地瞄他一眼,“你是来调查凶杀案的,对吧?不是交通事故调查。 ”
  “我才懒得理她开那辆车干了什么好事咧。”
  “如果她和你谈谈那件凶杀案,我们就放过这件交通事故,怎么样?说真的,谁都没有错,她吓坏了——”
  “见鬼啦,格洛丽亚。你以为你是谁,他妈的蒙蒂·霍尔 ①啊?和我谈条件,拿谁是幕后人来换车祸?条件交换得要检察官批准的。你明明知道。”
第三章(2)  
“这样啊,那么或许今天早上我就没办法让她见你罗。她累坏了,头部又受了伤。除非医生断定她的头伤不会影响记忆力,否则我不确定她能不能和任何人谈话。”
  “他们昨天晚上就检查过她了。”
  “她的伤口包扎好了,也通过精神状态测验了。但是我想请个专科医师来,一个神经外科医师。她很可能连自己撞了车都不记得。她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离开事故现场。”
  “把这些鬼话留到结辩的时候再用吧,格洛丽亚,先让我瞧瞧你手上有什么东西吧。我得判断这个案子是不是属于我们的管辖范围。”
下一页 尾页 共5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