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方与圆全集下载 方与圆在线阅读

_18 丁远峙 (当代)
  西方的民主制度也有缺陷,就是重量不重质。人人都有选举权,一个从不过问政治的老太太也和克林顿有同样的选举权,但她能和克林顿起同样的作用吗?还有人人平等,但她又怎能和克林顿平等?  
  世界不是一视同仁的,虽然上帝造物时每个人都一样,每个人都是上帝的儿女,都沐浴同样的阳光。但这是一个生存竞争的世界,要靠智慧、力量,要靠精神取胜。要竞争就要有淘汰,就要有好与坏、优与劣之分。有发展就会有不平等。比尔·盖茨的同学不是同他一样的起点吗?但发展就产生了差距,一个成了世界的首富,另一些呢?不是默默无闻吗?  
  我坚信人人生而平等,但平等并不意味着要否定竞争,其实人类社会从来就没有过完全的平等。  
  奴隶社会自不待言,奴隶与奴隶主的关系就不能用不平等来形容,奴隶从思想、人格到人身都没有自由可言,奴隶就是奴隶主的一件物品,可以任随奴隶主处置。那种不平等是一生下来就打上烙印的。到了封建社会,平民就是皇帝的臣民,是贵族眼中的贱民,那种不平等是人们所处的社会地位,也就是封建等级所造成。而现代社会仍然存在着不平等,在我们国家主要是由权力造成,有权就有社会地位,权力寻租,就能换钱。人类社会总是不断地向前发展,从奴隶与奴隶主的不平等,到封建社会平民与贵族的不平等,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都在不断缩小。而相对权力造成的不平等,金钱所造成的不平等更进步一些。因为权力不是靠公平竞争容易获取的,相对来说,金钱则较易靠自由竞争获得。钱是商品经济的象征,而商品经济总好过官本位思想。  
  事实上平等具有它的时代意义,但在现代的商品经济社会中,比平等更重要的是要鼓励竞争。  
  社会达尔文主义者斯宾塞说:“严酷的需求是对懒汉的强烈刺激,对散漫者的有力约束。那些善良却无思想的人对自然秩序下的社会不断淘汰其病夫、弱智、痴呆和不讲信用者的事实视而不见,提出一种干预;这种干预不仅将终止纯化过程,而且将增长腐败——……使无能之辈和不认真的人激增,……使精明能干的人锐减。”  
  奥肯在《平等与效率》中说:“人们希望竞争少些,而多些歌舞升平的合作和博爱。……但是过度贬低竞争就意味着放弃对个人的激励因素,进而大量牺牲效率。”  
  平等具有难以抗拒的盅惑性。当一批新兴的资产阶级思想家在封建等级制面前,愤怒地叫喊出“要平等”、“要人权”的声音时,于是一大群在底层生活的人民被唤醒了,我们为什么生来就比人低劣呢?于是要平等就成了人类正义的代名词。平等如果是指人格的平等,在游戏规则面前的人人平等,那么它是人类最正义的要求,也鼓励了一大批人个人奋斗,积极向上。但平等并不能等同于地位、经济收入、名声方面的平等,如果一个社会在这些方面也是完全的平等,那这个社会也就失去了进取的动力,何况这样的平等只可能是一种空想。在这方面我们的教训是太深刻了。  
  实际上只有一个竞争剧烈的社会,才可能实现相对的平等。因为只有一个这样的社会,个人的社会地位和经济能力才可能不再完全取决于他的祖先成分,也在极大程度上不再取决于他的吹牛拍马、贿赂、拉关系的能力,因为这样的社会是真正凭实干的,来不得虚假,也就使得人的成功在最大程度上决定于他的思想和能力。那么一大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士就会努力冲出来,成为新时代的强大推动力。  
  有竞争,就必然有不平等,总有人会比其他人优越,但只要这种优越是由于他的思想和能力,是经过他个人的艰苦奋斗而取得,而不是靠祖辈的福荫,靠裙带关系以及一些卑劣的手段而获得,那么我们就说这种优越是理所当然的,是理直气壮的,是值得大家尊崇的。何况太平等了反而会抹杀这个社会的竞争性,扼杀人类的创造力。达尔文的进化论,不就是强调优胜劣汰,生存竞争吗?人也只有在竞争中,才能发展、完善自己,才能更富有生命力。因此优者在竞争中获胜,胜者也必须得到报偿,这样才能激励人们,使人人都想优胜。所以靠自己的努力而得到崇高的社会地位,是理所当然的,也是值得赞许的。  
  尼采说:“‘上帝面前人人平等’,这个概念为害最深,人会禁止本来属于强者的那些思想和行动——好似强者就应该与平庸者一样,人们破坏了仰望强者的名声,平等实际上是弱者的护身符,因为人们把它树为价值标准了。”  
  生命的真正意义就在于创造,在于超越,而平庸者是软弱的、无能为力的,于是他们为了掩饰自己的无能,制约强者超越于他们,只得借平等来做护身符,想把人的伟大拉回到与他们同样的水平上。这正是对生命真正意义上的价值的践踏。  
  我不相信这个社会有完全的平等。如果这个社会真是完全的平等,那么人们努力、奋斗是为了什么呢?我们含辛茹苦,艰苦奋斗,难道不就是为了超越吗?我们要超越他人,要过上优越的生活,难道这不正是一种上进心吗?只要我们尊重别人的人格,不采用违法的手段,我们能超越同类,能到达优越的上层社会,我们不正是英雄吗?只有存在不平等,人类才有上进心,才可能艰苦奋斗,人类也才能不断进步。所谓的完全平等的思想只能是一种“乌托帮”,会扼杀社会发展的动力。  
  其实只有那些懒散的、不思进取的人才希望绝对的平等,他们正是人类中的颓废者。就像任何时代都有需要废弃的垃圾一样,颓废也属于人类各个时代都少不了的残渣和废料,这是生命过程本身在排泄沉淀物和腐败产物。反对绝对的平等就是反抗人类的颓废。  
  现代社会是进步了,平等意识已深入人心,但如果没有超然的享受,没有优越感,那人们奋斗努力是为了什么呢?强者——成功者,就应该优越,就应该有超然的享受,这是天经地义的。  
  你的领导为什么能管你?大款为什么能坐小车而你只能骑自行车呢?因为他们在社会的竞争中比你优胜,这就是现实社会中成功与否的区别。即使你内心深处不服气,你也只得认可这个现实。如果你真的不服气,那就只有去获胜,去表现出自己的能力来,让人们认识到你的价值,重新给你在社会上定位。  
  生命的意志就是要去战胜、要去征服、要去超越。弱者当死,强者才立。如果你不能更快地飞翔,那就更快地坠落吧!不要挡了前进者的道。  
  我的学生总喜欢一句话叫: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虽然我批评他们说人都是平等的,没有人上人,但我心里明白他们说的是对的。人既然不平等,那就必然有上等人和下等人的分别,即使名义上是平等的,但事实上却总存在着不平等,有人就会有三六九等之分。做人就要做强者,努力做一个“上等人”。  
  尼采这样说:“社会应当是上层阶级能够借以提高自身责任并达到更高地位的基础和脚手架”。  
  当然,我并不赞成将人民大众当成上层阶级的工具,这是没有人性的。但中国要发展,就必须走市场经济的道路,而市场经济最根本的特征就是竞争,有竞争就必然要优胜劣汰。  
  竞争是残酷的,是没有感情的,是背离了人追求崇高的天性的;但竞争同时也是发展的、进取的,是生命力拓展的手段,是激发人潜能的强大动力。其实卢梭也并不要求完全的平等,他认为与人的智慧、能力、努力对应的不平等是符合自然法的。  
  蒋子龙说:男人和男人之间的信任是征服。  
  要点:  
  人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力,但不一定有得到幸福的权力,因为幸福是需要努力,靠奋斗得来的;同样人人生而平等,平等是人的权力,但人与人之间不可能有绝对的平等,在名声、地位、金钱方面不可能完全平等,因为这也取决于你努力奋斗的程度。  
  ·强大、有力量是一切取胜者的法则  
  一位拳击高手参加锦标赛,自信十足地认为一定可以勇夺冠军。却不料在决赛时遇到一位实力相当的对手,使他难以招架。拳击高手警觉到自己竟然找不出对方的破绽,而对方的攻击却往往能击中他的要害。  
  比赛结果可想而知,拳击高手惨败在对方手下,也失去了冠军宝座。  
  他懊恼不已地下台找他的教练,并请求教练帮他找出对方招式的破绽。  
  教练笑而不语,在地上画了一道线,要他在不能擦掉这条线的情况下,设法让这条线变短。  
  拳击高手苦思不解,如何能像教练所说的,使地上的线变短。最后还是放弃继续思考,而求教于教练。  
  教练在原先那条线的旁边,又画了一道更长的线,两者相较之下,原先那条线,看来变得短了许多。  
  教练开口道:“夺得冠军的重点,不在如何攻击对方的弱点。正如地上的长短线一样,只要你自己变得更强,对方正如原先的那条线一般,也就在无形中变得较弱。”  
  伊拉克总统侯赛因是一个强人,但他在更强大的美国面前也无能为力,美国就能在他的国家划禁飞区,禁止他们国家的飞机飞行,但自己的飞机却肆无忌惮地横行霸道,而且还动不动就超越禁飞区去打一下伊拉克。在别国的领空上不让别国的飞机飞行,这是哪一国的道理?这就是美国的道理。因为美国比你强大。  
  台湾是我们的领土,台湾问题是我们的内政,但美国就敢卖武器台湾,还要与台湾建立导弹防卫体系。你在台湾海峡军事演习,我就敢用航空母舰监督你。完全的一副霸王姿态,你又能怎样?我比你强大。弱小就要挨打,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国家需要力量,人也需要力量。  
  这是一个优胜劣汰的社会,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社会。  
  有位读者给我写信说:“我为什么总找不到漂亮的女人呢?”因为你没有力量,你没有强大到足够吸引她们。还有的女孩为失恋而痛苦,为被男人抛弃而伤心。你不要埋怨别人,要埋怨就埋怨自己,你为什么不够强大呢?如果你能强大过他,那就只有你抛弃他,而没有他抛弃你。  
  强大、有力量是一切取胜者的法则。弱者总是悲惨的,总是要被别人摆布的。我讨厌我的领导,我瞧不起他们,我讨厌每星期的政治学习,他们的讲话我简直听不下去,但听不下去我还得听,讨厌他们我还得巴结他们,因为他们有权力,他们比我在这点上强大。  
  “成则王侯,败者寇”。不要埋怨,不要哭哭啼啼,这是女人气的,你的一切不如意,你的一切不满,都是因为你不够力量,将怨气、将不满深埋在心里,让它们转化为获取力量的动力。  
  你能想象一个人的能力有多大吗?你能想象一个普通的人可以造就怎样的奇迹吗?而奇迹对人类所提出的要求,却也不过是简单而又不简单的两个字而已:奋斗。  
  要点:  
  强大、有力量是一切取胜者的法则。  
  ·规划自己的生活  
  第一位征服珠峰的新西兰人爱德蒙德·希拉里说:“我是个具有一般能力的人,但是我当时很强壮,有足够的决心和动力。我在珠峰的成功说明,成功的人不一定总是个英雄式的运动员。如果有充分的决心,大部分人都可以达到自己的‘顶峰’。”  
  现在,很多人都给我一个溢美之词——著名作家。在小时候,我心目中的作家一直都是很神圣的,只有像巴尔扎克、司汤达、鲁迅这样享誉世界的大人物才能被称为作家。人们称我为作家,还附上一个修饰——著名作家,实在不敢当,直到现在我都从来不敢认为自己是作家。  
  读高中的时候,语文老师一直认为我的语文水平很差,写的作文错别字多,语句不通顺,还有一大堆标点符号的问题。即便现在,我写了很多东西给我高中的同学看,他们轻而易举就给我挑出许多毛病,常弄得我一点信心都没有了。以至后来我写的东西都不敢给他们看,怕打击了自己的信心。而且我从小内向,不喜欢讲话,所以我从来没想过自己能演讲,能在上千人的场所公开演讲,更没想过自己能写书。  
  后来当我发现这一切我都能做到的时候,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人能否成功,是否有才能是一种社会的判断;但我们真的是否有才能,能否成功又不是社会所能判断、主宰的。 
  就像朗费罗说的:“我们根据自己认为能做到的事,来判断自己的能力;别人则根据我们已做的事,判断我们的能力。”  
  也许你的家人、同事、领导,会说你的能力就那样。其实他们并不了解你。如果我们每个人不去规划自己的生活,社会就会错估我们的生活。  
  我的老师认为我写作不行,我母亲和我的朋友都认为我不会讲话,这只是他们对我的判定,如果我任由这种判定主宰自己,我也许就被埋没了。但我经过自己的努力,现在不是改观了生活吗?  
  每个人内心深处都觉得怀才不遇,也的确是,我们每个人都有那么大的潜力,当然是怀才不遇。但我们为什么要寄托在“遇”上呢?我们不应该由别人、社会来规划我们的生活,别人往往会错估我们的生活,我们要自己规划自己的生活,自己去寻找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去寻找激发自己潜能的场所。  
  记得有书中曾介绍萧伯纳少时腼腆,害怕在大众场所讲话,还有少许口吃的毛病。在别人眼中他自然是个不会讲话的孩子,但他并没有因为别人的评估而泄气,最后经过努力,不是成了闻名世界的演讲大师吗?我们的才能不是别人能够判断、社会所能理解的,我们所具有的才能是无限量的,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但它需要被挖掘出来,需要我们自己努力去挖掘出来。  
  不是由你规划自己的生活,就是让别人错估你的生活。与其让别人错估,不如自己来规划。在我们无法完全掌握自己的生活之前,我们都是弱势的牺牲者;当我们把生活掌握在自己手中之际,才是创造幸福与财富的真正开始。  
  一个人不知道自己不可以做,而执意去做,常使人创造出奇迹。  
  要点:  
  人能否成功,是否有才能是一种社会的判断;但我们真的是否有才能,能否成功又不是社会所能判断、主宰的。 
  不是由你来规划自己的生活,就是让别人来错估你的生活。  
  ·成功会使你的人生更快乐  
  人生的目的是什么?多少年来人们都在探讨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人生的目的就是追寻快乐。但是一个人只顾追求快乐,会不会就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自利的人?事实上许多的研究都显示:不快乐的人才通常是自我中心、消极、无趣和容易与人为敌的。相对的,快乐的人通常比较容易接纳他人、有弹性、有创意,而且比不快乐的人更容易调整生活中的挫折感。更重要的是他们比不快乐的人更懂得付出爱和宽恕。  
  一些研究者做过一些有趣的实验,他们安排了一些会让人快乐的情境,像是听一段笑话或是让最亲近的人突然给一份惊喜等,然后提出一些要求请受试者帮忙,结果发现快乐的人比较愿意帮助人,而那些在情绪不快乐状态下的人,就会显得很迟疑。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见到这种现象。例如我们遇上了交通阻塞,几十分钟后,车子终于又能通行无阻了,这时我们看到另一个车道上有一个人想插入自己这一条车道中。如果我们心情很好,就会愿意减慢速度,让他能插进来。如果我们那天心情糟透了,我们可能会加快速度,不让他有机可趁,同时心里想着:“哼!我已经等了大半天,该轮到你们等等了吧!”  
  快乐的人都有某些特定的品质,像是心胸比较宽广,愿意接触人、帮助人,快乐的人才是更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他人的。所以一旦我们掌握了通向快乐的途径时,我们不只获得了个人的快乐,也会为我们的家人与社会带来福音。  
  那么怎样才能获得快乐呢?成功就是让人得到快乐的一种重要手段。  
  奥斯卡颁奖典礼上,获得最佳女主角奖的大嘴美人朱丽亚·罗伯茨的获奖辞,是整台晚会沉闷单调的获奖辞中惟一的亮点,她毫不掩饰自己的激动,在台上大声尖叫,嘴里反复不停地表达着她的喜悦,她不顾时间的限定,叫着:“你们将计时器关掉,它让我很紧张。”然后对着乐队指挥调侃地说:“拿着圆棍子的先生,你也不要提醒我时间,以后我也许再也没有机会站在这台上说话了。”最后,她大声叫着:“我热爱这个世界!”  
  UT——斯达康公司副总裁吴鹰也说,当一批中国概念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时,他的一位好朋友在纽约交易所激动地说:“我以后再也不做坏事了。”  
  成功的人会更热爱世界,更觉得生活美好。成功的人得到了很多,因此也对世界充满感激,宽怀大度,于是他的人格也会变得高尚。  
  成功还是男人最好的装饰。你可以穿得衣冠楚楚,也可以将头发弄得油光水滑,这样装饰能抬高你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但最好的装饰却是成功。一旦你成功,即使你头发蓬乱、衣衫褴褛,在别人心目中,你一样是光彩夺目的。成功就是一层光耀无比的光环,它笼罩着成功者,使他到了哪里都闪闪发光,使男人羡慕、女人喜爱、小孩崇拜。  
  追求成功的人还会永远保有年轻的心态,衡量一个人心态是否还年轻的最好方法,就是看他是否还有奋发向上的精神。  
  人生就像登山,只有在顶峰才能享受无限风光,即使到不了顶峰,但总是登得越高,能欣赏到的风景就越辽阔、越壮丽。就像美国著名女作家,《小妇人》的作者露意莎·梅·奥心科特所说:“在那远处的阳光中有我至高期望。我也许不能达到它们,但是我可以仰望并见到它们的美丽。相信它们,并设法追随它们的引领。”  
  要点:  
  人生就像登山,只有在顶峰才能享受无限风光,即使到不了顶峰,但总是登得越高,能欣赏到的风景就越辽阔、越壮丽。  
野性
  
一不小心竟然成了名人,每天都能接到很多电话和来信,表达对我的仰慕和钦佩之情。我实在觉得愧疚,如果他们都知道我现时的状况,恐怕会有受骗的感觉。我取得了一点成功,经济条件变得宽裕,人也进入了所谓的上流社会,但却突然变得无所事事了。上班吧,嫌工资太低;自己做生意,又不喜欢;继续写书吧,我总觉得写书应该是有感而发,但现在已完全没有了感觉。于是只得每天胡混,与一帮朋友呼啸成群,去酒吧、舞厅、高尔夫球场打发时光,这样习惯了到也不觉得怎样。  
  那天去广州。刚下大巴,几个摩托车拉客仔就争先恐后地围过来,“去哪里?”“坐我的车去”。从他们的语气同眼神看,就像猎人遇见了猎物。摩托车载客也不过几块钱,但他们贪婪的眼神,使我感受到一种强烈的生存欲望。“生存”这个字眼,对我已是多陌生呵!优裕的环境,无忧无虑的生活,早已使我的生存意志柔化,就像一个长期在囚笼里喂养的猛兽,虽然膘肥体胖,却早已失去了生命的野性。  
  回家后面对镜子看着自己:一副养尊处优、俗不可耐的小胖子模样。真是感到悲哀。这就是我吗?这就是那个曾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充满豪情的热血之士吗?真是惨不忍睹啊!那种蓬勃向上的朝气呢?那种锐意进取的狂放呢?这一切的一切难道都已被岁月磨蚀殆尽了吗?  
  我突然明白了哲学家所讲的:成功者的最大敌人就是他们过往的成功。成功是一种负担,使你背上了包袱,害怕失败,使你患得患失,丧失了进取的胆略;成功使你养成了思维定势,原来取得了成功,以为继续这样还会成功,以至思想僵化,不善于捕捉时代潮流的信息,不善于求变;成功还会使你懒惰,使你丧失斗志,使你变得越来越平庸。  
  我记得《贞观政要》中,唐太宗与群臣的那场“草创与守文孰难?”的著名的辩论。创业诚然是一件大事,它是属于阳刚的,必得经过辛苦奋斗才能得到。但其实一个人只要有坚强的毅力,全力以赴,必然可以达到预期的成果。至于守成,那就不同了,它的重要性是属于阴柔的。明了守成道理的人,时时刻刻战战兢兢,经常处在“忧患慎重”之中。这种忧患慎重要小心翼翼,很有耐性地持续下去。虽然一时不会看到显著的成果,但是却万万不可粗心大意、稍有松懈。  
  成功困难,但要保持成功更困难。“勿忘初志”,这不仅是对成功者而言的,也是对我们每一个曾有着美好梦想的人而言的。要取得成功,难的不是一时的努力,而是如何将这种努力持之以恒。  
  我开始为自己感到悲哀。我真的堕落了,内心的灵气已被世俗的生活所淘空,轻捷的灵魂被污浊之气所笼罩已再也不能轻捷地飘起。现在好像神经已麻木,不知道爱好什么,不知道有什么欢娱,好像对一切都无所谓。上帝啊,这与死又有什么区别呢?司马迁说:“哀莫大于心死。”心没有死,但灵魂却已像一潭死水,荡不起半点微澜。  
  我要怎样才能振作,才能不再安于现状,才能重新寻找到奋进的精神呢?  
  报纸上有这样一条消息:中华鲟已成功地人工繁殖了几十万尾。这么大的数量,我想中华鲟已可以不算濒临绝种动物。但国际上仍将中华鲟视为一级保护物种,因为物种是否濒临灭绝不是以绝对数量来衡量,而要看它的野生种群数量。  
  很多动物在人工环境中成长,一旦放回大自然后,就丧失了生存能力。人工环境使动物缺少锻炼,磨灭了野性,从而也就失去了生存能力。我们可以看见动物园中的雄狮、老虎,它们只是空具猛兽的架子,却完全没有了猛兽的野性与张狂,没有了作为猛兽的生命力。野性是动物生存的基础。  
  我们人类同样来自于动物界,属于大自然,只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变得越来越文明,但在这进化的同时,我们却越来越丧失了作为动物的本能——野性。  
  人是不能没有一些野性的,没有了野性,也就没有了不羁和奔放,也就失去了生命的活力和创造力,也就是失去了生命的力量,那么,生命又算什么呢?想着那些仅为三餐而搏命的拉客仔,内心真是感到惭愧。他们的生存本能是强大过我啊,他们的野性是强大过我啊。我明白了,我所缺乏的就是野性!  
  什么是伟大的灵魂?什么是伟大的精神?简而言之,从最基本来看,不就是生存意志,不就是要拓展生命力吗?活着就要发展,就要创造,就要像电影“异形”中的怪物,要将自己延伸向全世界!这是人的本能,这是人的生命意志。利益和享乐只是生命的奴隶,是生命力的战利品。  
  要点:  
  人是不能没有一些野性的,没有了野性,也就没有了不羁和奔放,也就失去了生命的活力和创造力,也就是失去了生命的力量。  
  ·一个民族不仅要崇尚文明,在这同时,也不能消亡了野性  
  野性就是侵略、就是扩张的本能;野性就是不安于现状,不循规蹈矩,奋力张扬自己的个性;野性就是喜欢梦想,就是奋发向上的雄心。这并不仅仅是我缺乏的,这也是我们大多数中国人所缺乏的。  
  记得中学时代,老师教导我们说中国人勤劳智慧,我却发现课本中的定律、公式都是外国人发明,物理单位也都是外国人的古怪名字。长大后,再反思种种我们所离不开的产品,电视、冰箱、洗衣机、电脑、因特网、汽车、飞机等等,竟然都是高鼻梁、凹眼睛像鬼一样的外国人发明。有时我真有我们人种是否低劣一些的想法。  
  但报纸又介绍,美国波音公司三分之一的技术人员是华裔,美国流行一种说法是:美国人的钱在犹太人的口袋里,美国人的知识在华人的脑袋里。这说明华人不仅不笨,而且还很聪明。为什么华人在大陆不能取得成就,出国后就能有所作为呢?中国人常说:桔生淮南则成桔,生淮北则成枳。这是气候、地理原因造成。中国人出国是条龙,在国内是条虫。这种现象我认为是我们的制度、教育和环境造成。我们的教育不是教育,只是在驯育。我们只是被作为社会的工具在培养、在塑造,却从来没有顾及到我们作为一个人的独特性和个人意愿。我们从小就被社会、被环境要求“要这样,要那样;要成为这样的人,成为那样的人”,但却从来没有自己的意愿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小时候要做妈妈的好孩子,长大后要成为社会的好公民。但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呢?难道叛逆,有一些出格就是坏吗?  
  一位著名的美藉华人教育家,参观了中国的模范幼儿园。参观完后,他说真想哭。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上课时,个个把手背在后面,像被捆起来一样,一动不动地认真听教师讲课。纯真烂漫的孩子被当成机器一样训练,这不是扼杀人性吗?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自然循规蹈矩,像小绵羊一样,但我们又怎么能寄望这样的孩子长大后能有所作为、有创造力呢?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需要有野性,需要充满向上的精神,需要有强盛生命力的人。而我们大家在这种教育下成长,我们的野性已被磨灭殆尽,难道不需要一种新的精神来召唤吗?野性,不驯服,不同俗于社会,这正是我们所需要的,也是我们向上走的力量源泉。  
  我们的思想僵化,人性被深深地束缚了。于是大家都一个样,小学毕业进中学,中学毕业努力上大学,大学毕业后找工作,然后结婚、生子,养育子女,最终衰老,循规蹈矩一辈子,又有多少自己的意愿呢?或者也曾有过,但最终在现实的压力下,也只成了一段美好的梦想。  
  我们是一个文明古国,我们的传统就是反野性的。儒、佛、道三教,是高深的文化,是高层次的文明,但负面影响也很大。儒教教人要“中庸”,佛教劝喻我们“前世造孽,今世苦修行”,道教干脆告诉我们“无为”。中国人的血液里就流淌着安分守己的因子。于是缺乏个性,没有独立意识,不喜欢异想天开,简单地说没有野性,就成了我们的民族性格。这也正是我们缺乏创造力,不容易取得成就的原因。看看电视中经常播出的记者采访吧!我们国人对问题的回答一定是大家都能预料到的,总是一本正经地复述报纸、电视上反复强调的那些千篇一律的大话、套话,难道我们没有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对生活的要求吗?我们不是机器,我们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呵!  
  再看唐诗宋词,中华民族的奇葩。意境优美,清新隽永,是文坛绝唱。但当我接触了拜伦、雪莱的诗歌后,我感觉唐诗宋词,就像中华民族的传统一样缺少了人性的张扬。虽然有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但这是写景的奔放;苏轼有“左牵黄,右擎苍,千骑卷平岗”,这是借写狩猎来表达诗人内心的狂放。中国文人的张狂仅仅是一种文学式的,缺乏一些对人的生命力的张狂。我们看一下雪莱的《西风颂》,“哦,狂暴的西风,秋之生命的呼吸!你无形,但枯死的落叶被你横扫……”这完全是借物来表达人的气概,是人精神上的张狂和野性,是人要毁灭要创造的大魄力。  
  最近去了一趟苏杭,人们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话真是不错。苏州园林精巧雅致,秀丽无比,那一山,一石,一水,亭台楼榭,回廊曲径,布局精巧,无不显现出独到的匠心,更何况园中有园,在方寸之间,充分运用了欲扬先抑的艺术手段,让你时时感受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一位老画家告诉我,欣赏苏州园林,要有很高的层次,它集中国的哲学、美学、诗歌、绘画、工艺之大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我的确为苏州园林所倾倒,流连忘返;但同时我在想,一个民族的精英以此作为文化精神的归宿,这样的民族又怎能不衰弱呢?在苏州博物馆我知道了清朝120多位状元,苏州就出了20多位,苏州是中国有名的状元城;但苏州却没有产生大的政治家。古人的志向是什么呢?  
  比如杭州西湖,乍看就是一团小水潭,但当你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时,你就能感觉它真是无处不入诗,无处不入画。西湖就像龙井茶,要细细地品味,特别要领悟古人强调的意由物发,意在物外的妙处。很多人游了杭州西湖后,都说不好玩,原因在于你只是走马观花地溜了一圈。西湖并不像九寨沟、像大海,一看就会勃发一种盎然的情怀,它需要细细地品,慢慢地感受,才能达到意在物外的境界。我在感慨西湖的秀丽时,再一次领略到江南文化的韵味。而江南文化正是中国文人所极力尊崇的,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这样一种诗情画意的纯文人文化,对于修身养性,提高人的品味是有益的,但她怎能造就有野性,能焕发出无穷创造力的民族呢?近代史上,汉民族数次被野蛮偏僻的少数民族所征服,还有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日本侵略军南京大屠杀,这些不都是明证吗?  
  我没有否定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意思,唐诗宋词、苏州园林都是世界艺术中的精魄。我只是认为中华民族虽有五千多年灿烂的文明史,但数千年的封建统治,使我们缺少了个性的张扬,野性的张扬。我反而感觉全世界各民族都知道为自己民族的伟人、圣人骄傲、自豪,惟有我们是这么的大方,对我们历史上的伟人、圣人,进行无情的抨击。比如享誉世界的孔子、老子等,我们不是取其精华,而是动不动就全盘否定,这种否定是否定我们民族的血脉,是否定我们的根。试想想,哪个做子女的不是为自己的父母骄傲呢?只有疯子才会一味贬损自己的祖辈。  
  这样的习俗延续到今天,就成了对名人的攻击。中国人喜欢说:枪打出头鸟。现在的枪打出头鸟,就是大家蜂拥而上地对某个名人或有一定成就的人争相攻击。比如对汪国真、对余秋雨。我喜欢汪国真的诗,但也许是受人的攻击,这颗星已暗淡了。实际上别人有什么缺点,是否受欢迎,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大众自有他的爱好、倾向,攻击者只能代表自己的看法,不必要让全人类都与你一样。而且如果是学术和思想上见解不同,发表看法无可厚非,但多数人却仅是通过攻击名人来凸现自己。这正是一种无能。自己没有本事做出成绩,只有通过攻击名人哗众取宠来表现自己,这不就是中国人所深受其害而又深恶痛绝的踩着别人往上爬吗?这种卑鄙小人的存在与肆虐正是国耻。王朔将名人比喻为公共汽车,将这类人形容为乘公共汽车的人,说名人是公共汽车就要让人乘。这不正说明一批无能的人在借名人炫耀自己吗?在香港的商品经济社会,一个人只要稍有特长、成就,就要极尽包装之能事,使他更有号召力,吸引大众,从而获得商业利益。而我们大陆那批因循文革残孽的人正是剿杀社会创造力、进步力量的刽子手。中华民族的“小荷才露尖尖头,早有蜻蜓竖上头”的伟大情怀,已因这类人等,受到玷污。  
  一个民族需要营造一种大众尊敬、羡慕有成就的人的氛围,鼓励人们以成功人士为榜样,这样的民族才有上进心,才能激发大众的创造力。野性是不羁和奔放,是不同俗,是有自己的观念、思想,但更重要的是有创造力,是要凭真本事,用实力取得成就;那种哗众取宠,自己无能却又装出对别人不屑一顾,只是躺在那里靠攻击别人来突出自己的人,不是有野性,正相反,只是一条在成功人士微恙的伤口里的寄生虫。  
  一个民族不仅要崇尚文明,在这同时,也不能消亡了野性;我们民族的悲剧还少吗?  
  文化大革命中,在强大的舆论导向与宣传下,全中国人民几乎都被煽动得在干着疯狂的傻事,不读书、不生产去闹革命,批倒批臭积淀数千年已融入我们民族血脉的优秀传统文化,甚至人类进入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还在充满狂热地呼喊“万岁”,这是前一世纪人们呼叫皇帝的,现在想来真是笑话,但在这种笑话中,却总有一些心酸,因为这是我们中国人耻辱的笑话。一小群跳梁小丑就能左右我们全中国人的命运,这真是悲哀!  
  文化大革命对我的伤害还不算太深,但我目睹了我哥、我姐的命运。他们从小就聪明,成绩都比我好,但由于我家成份不好,被剥夺了上高中的权力,于是他们一生的发展都受到了制约。这是他们的厄运。为什么一群跳梁小丑就能成为我们的厄运,为什么我们的命运就这么容易被别人左右。这不值得深思吗?  
  尼采说:不主宰自己,就要被别人主宰。不做自己的主人,就要成为奴隶,成为别人的、社会的奴隶。而要做自己的主人,就要有野性,有不驯训的个性。没有意志的人就会听命于有意志的人。我们不应该只是命令自己,用别人为维护他们的利益所订的道德观、价值观来束缚自己,而应该唤醒自己的生命意志,激发生命本能中最强力的进取精神,做一个有个性,有理性的人。  
  中国人太老实、太善良、太安分守己、太乐天知命。我们只是努力适应环境,却从来不考虑个人的自由意志。比如中国人选择职业,往往就像找老婆,只能从一而终,很难中途变换。由于我们所选定的专业带有极大的盲目性,于是只有极少数人能够专业与爱好一致,但我们大多数人仍然安于现状,这就使得我们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  
  我们只是环境的奴隶,却不知道在环境中努力张扬自己,于是我们容易被人利用,被人左右。我们应该有些野性,有些独立意识。不要总按照别人所定的模式:“应该这样,因为你必须这样!”而应该按自己的生命意志、理性思维大声地呼喊:“我可以这样,因为我想要这样!”我们不要“既然已如此”,那是被动的,好像是外物强加在我们头上的,而要我们自己的意志说:“我想要的就是这样,以后还要这样!”活出真的自己来。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喜欢看香港电视系列片《寻找他乡的故事》,因为它总能焕发我的野性,给我力量。我想制片人的本意是拍一些在海外飘泊的成功的华人的故事,但我看到的大多却是华人的辛酸史。当一位80多岁侨居阿姆斯特丹几十年的老海员,在记者面前不断地喃喃念叨着:“真凄惨啊!”我的心都在痛。他说当时华人就像麻疯病人,当地人见了就要避开。华人的地位怎会沦落到此的?我们被人瞧不起,遭人歧视,这不能怨人,首先我们华人世界没有成就啊!我们也曾有过唐朝的辉煌,有过四大发明,但在近代我们落伍了,不仅在科技上没有为世界做出巨大贡献,而且国家落后,人民贫穷。直到现在还有大批的年轻人,离乡背井,冒着生命危险,吃数不尽的苦头,只是为了离开自己的国家,甘愿去别人的国家做黑市居民,做下等公民。这是耻辱,这是中华民族的耻辱。  
  华人并不低人一等。我们的民族崇尚文明,也尊重知识,但为什么仍然落后、仍然贫穷?因为我们的民族缺乏野性,缺乏想象力,缺乏一些疯狂。从目前来看,历史悠久的国家在现代世界的竞争中都落伍了。四大文明古国中,又有哪一个属于发达国家呢?我个人认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悠久的历史,发达的文明,制约了野性。  
  多鼓励个性,多鼓励一些内心的张狂吧!人人都想做英雄,都有内心奔放的民族,才是有活力,有创造力的民族,我们为什么要压抑、打击、摧毁这种心态呢?中华民族血液中脉动的主流不应该是淑女贞妇风范,而应该是登山勇士的野性。  
  要点:  
  不主宰自己,就要被别人主宰。不做自己的主人,就要成为奴隶,成为别人的、社会的奴隶。  
  ·野性、不羁正是成功人士共同的特点  
  野性、侵略性是现代竞争社会的生存手段,要成为一个强者,要被人尊重,就要有成就。荣誉是结果而不是出身造就的。  
  第一个顽皮的猴子敢于直立起来走出原始大森林,才有了人类的今天;哥白尼挑战数千年来统治人类的“地心说”理论,于是有了人类今天对宇宙的正确认识;爱因斯坦破除了人们根深蒂固的时间均匀流逝的思想,认为时间是相对的,以至于他的理论被接受时,全世界号称只有三个半人能懂,三个人真正懂了,还有一个人只懂了一半。卓别林在给爱因斯坦的信中说:“你的理论全世界只有极少数人能懂,你太伟大了。”爱因斯坦回信:“你的表演全世界男女老少都喜欢,你同样伟大。”  
  不敢于破除旧的东西,不敢于有自己的个性、自己的观念、自己的思想,又怎么可能有突破性的成功呢?  
  从小我就不喜欢循规蹈矩,按照别人的模式生活。读高中时,我上课就已听不进教师机械地传授课本知识,完全无法集中精力听讲,只得课后再去自学,这样应付考试自然不行。临高考前数天,我还被大仲马的《基度山伯爵》所吸引,舍不得放手。读大学后,由于我并不能真正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专业,于是进了物理系。但后来,我开始看不进那些被机械化了的物理教科书,而喜欢上了拜伦、雪莱的诗歌,和一些能看得懂的哲学书。直到现在,我对自己的专业、职业都不太热心,专业、职业倒成了自己的副业。我是一个喜欢吃野食的人。但我认为家花不如野花香,吃野食长大的人,是真的出于自己的爱好,自己的特长,所以反而能成功。  
  我实在不是一个能长期专注于某一件事的人,做了一件事后,总想去寻求新的刺激,感受新的冲动。从来不喜欢按照别人的模式和社会所定的模式做人,只是按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我崇拜英雄,喜欢幻想,热爱大自然,特别钟情大海。我能独自静静地坐在大海边一整天,遥看着苍茫的大海,聆听着汹涌的波涛,用心灵去与大海感应。  
  从大学毕业到现在,这一段不算太长的人生中,我一直都在努力尝试,寻找自己的人生之路。大学毕业后,为了寻求独立自由的生活,在一无亲人二无朋友的情况下,独自闯来深圳,住最便宜的旅店,吃快餐面,忍受招聘人员像挑选商品一样审视我的目光。那是一种对自尊心的侮辱。但我知道没有本事挑选别人时,就只有任凭别人挑选。几经挫折,好不容易求职成功,但不到半年,又在朋友的鼓励下,冒着家人的反对,回老家创办公司。那真是一段艰辛的日子,由于年轻,没有后台,又没有钱,辛苦努力了半年公司也没批下来。那时吃住在家,没有收入,家人不说,但自己内心承受着压力:放着深圳的高收入不要,却回来办这种没有把握的公司。  
  永远记得那个寂静的深夜,落寞的时刻,在朋友家昏暗的小阁楼里,拿着一瓶啤酒,随着录音机里齐秦悲苍的声音,低声吟唱着:我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走在无垠的旷野中,凄厉的北风吹过,漫漫的黄沙掠过……那种悲壮,那种由于醉意的野性和奔放,既是生命的渴望,也是我内心深处孤独的呐喊。  
  生命中美好的东西总是在一点一点地失去,生命、爱情、青春,都在不断地丧失之中,生命是一场悲剧,但我们总应该想办法让它变得悲壮,变得更为有血性。这种信念始终支撑着我。在遇到困难,遇到挫折的时候,我就想这是悲壮的时刻,是需要男子汉血性的时刻,于是我就能锲而不舍,就能顽强奋斗。在签名售书时,有位读者请我在扉页上写下“天道酬勤”,我想我写下的是人间的真理。  
  公司终于办成了。但不久深圳借聘我的单位来了调令。我思考了很久,决定还是回深圳,因为这里是改革开放的窗口,是属于年轻人的城市。调进了深圳,我又要重新开始,我决定办成人培训……其后办讲座,上电台、电视台,写书,我的生活每天都有目标,都有事做,都有新意。那是一段最充实,最难忘的日子,是野性最张扬的日子。  
  如果说我在同学中还算成功的话,那是因为我比他们多了些野性。  
  那天在电视中听了著名音乐制作人高晓松介绍自己的故事。高晓松在清华大学电子系读到大三时,由于对音乐的热爱,梦想着成为一个流浪歌手,于是毅然放弃学业,开始了他的流浪生涯。在天津由于没钱糊口,高晓松想到去大学宿舍演唱,结果被公安当无业游民抓住。万般无奈之下给家里打电话,母亲赶到天津将他保释出来。他的父母也很开明,高晓松在厦门弄到身无分文时,情急之下给家里打电话,叫母亲寄1千元钱给他,可母亲却问他:“你有多大了?”“20多岁。”“听说厦门是一个港口吧?”高晓松明白了,20多岁的小伙子,在一个有港口的城市还不能生存吗?于是高晓松去做起了搬运工。高晓松也是一个有野性的人。试想放着全国顶尖的清华大学,居然敢读了3年后还放弃学业。这自然要有一种不羁的性格。  
  跟着别人思维走的人,总是不能成就大业。要有自己的思维,自己的判断,自己的胆识。  
  看看美国人在全球探险扩张的历史,再看看近代开发西部的淘金狂热,美国人是疯狂的、野性的。在现代,不靠祖辈福荫,能取得成功的企业家,又有哪一个不是充满野性呢?我最喜欢的就是CNN的老板特德·特纳。  
  特德·特纳,一个帆船爱好者,曾驾驶他的“勇敢者”号帆船夺取过美洲杯赛的冠军,当时他为夺得冠军而不顾风急浪险,因此获得“疯狂船长”的称号,对此他十分引以为荣。但在某些人眼里他是个暴徒、流氓、赌棍。年轻时代便以不安分守己著称:两次被逐出布朗大学,其中第二次是因为多次违反有关女学生舍规。  
  由于父亲的突然自杀,未完成大学学业,年仅24岁的特纳继承了父亲的一家小广告公司。继承公司伊始,他的本性就显露无遗:他横下心终止原有的买卖,并拒绝交出已出售的广告牌租约,甚至威胁要销毁公司的资料,以迫使该公司的其他一些董事屈从他的愿望,把原先的特纳室外广告公司改名为特纳公司。  
  特纳自孩提时代就梦想涉足于广播事业。他不顾当时流行甚高频系统,做了一次赌博,用他仅能付得起的价钱,买下了位于亚特兰大的一家当地最小的超高频电视台——17频道,并取名为特纳广播。  
  随后,他又拼尽全力将他的小电视台不断扩大,凡有股东不同意他的扩张意图,他就将他们挤出董事会。由于特纳成功地夺得了亚特兰大勇敢者队参加的棒球比赛实况转播权,而棒球当时是美国的第一运动,因此特纳的17频道开始广受电视观众欢迎。  
  但他并不满足,他的梦想是成为全美国的电视大王。这时,美国无线电公司成功地发射了一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卫星——通讯1号。特纳敏锐地跟上了现代科技的步伐,捕捉住了大发展的商机。他毫不犹豫地租借了通讯卫星1号上的一个传感器,使自己的有线电视网覆盖到了全美国。  
  1978年初夏,特纳身着牛仔装在他名为“希望”的种植园里,对他的下属们说:“先生们,我们已在一艘准备出航的海盗船上!我是你们的船老大,我们即将出发,袭击海上所有的船只。”特纳开始向美国广播公司、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和全国广播公司这三家广播电视巨头发起了挑战。  
  特纳疯狂地向比他更为庞大的猎物发起了进攻。但他知道他实际上无法与三大巨头相匹敌,惟有想办法在内容上有全新的突破,他决定不惜代价建立一个全天24小时不间断地播送新闻的有线电视(CNN)。  
  正当他为实现梦想而一步一步地做准备时,他的挚友、亚特兰大勇敢者队总经理、棒球俱乐部中惟一一位黑人领导,比尔·卢卡斯,因心脏病突发而去世,年仅43岁,只比特纳大不到3周岁。卢卡斯中年夭折,对特纳既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又是一种催化剂。人生无常,卢卡斯壮志未酬身先死,且又是在精力最为旺盛时期突然谢世,特纳不由不想到自己。不出48个小时,特纳便与他的下属通了电话。  
  “人都是要死的,”特纳开口道,“让我们现在就动手干吧!”从这以后,特纳在有关有线电视新闻网一事上态度变得更为坚定而强硬。他甚至干脆对有线电视商说,有线电视新闻网一年后将正式运行,现在还不签订合同的人必将感到遗憾,而且他不会再主动寻求新的合同了。  
  特纳强硬、坚定的立场使有线电视新闻网不断取得发展。但关键时刻特纳却失踪了。原来特纳驾驶他的“顽强者”号帆船,参加了每年一度的“天网”杯帆船比赛。比赛中突然遇到特大狂风,海浪高达44英尺,参赛的船有30条左右被巨浪打沉,18个人被海水吞没,而比赛组织者宣称与“顽强者”号失去联系,该船情况不明!这一消息宛如一颗炸弹在公司总部爆炸,有些人已在查询特纳的生平,以便着手起草讣告。  
  突然电话铃响了,令人难以相信地传来了特纳的声音,响亮、清楚,似乎还带着暴风雨的奇特感。特纳和他的“顽强者”号不仅安全驶抵终点,而且赢得了这场比赛,由于他不顾风浪全速驾驶,而船上的发报机被风浪打坏,所以人们以为他早已葬身海底了。  
  如果说,1977年,特纳驾驶“勇敢者”号夺取了美洲杯帆船赛的桂冠使他获得了“疯狂船长”的称号并名声鹊起的话,那么,这次他率领“顽强者”号劈波斩浪,克服令人难以置信的险境而一举夺冠,使他的形象更为突出:这个特纳既勇敢又顽强;而且经过大众传媒的宣传在他的头上形成了一个光环:纵然困难重重,只要他想赢得胜利便能获胜。在“天网”杯赛前可能还有人怀疑特纳能否坚持到胜利,现在种种怀疑、担忧都烟消云散了。他的信条:绝不后退。再一次得到证实。  
  特纳的事业如火如荼,但又传来坏消息,特纳租用的通讯卫星3号发射失败。整整二天,特纳外表上一如既往,显得信心十足;但私下里却是心如火燎,如果租借卫星问题不能解决,那便意味着有线电视网有可能被扼死于襁褓之中,这是他无论如何不愿看见、更不愿接受的。  
  通讯卫星1号和3号都属于美国无线电公司,无线电公司是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子公司。为了母公司的利益,无线电公司给特纳制造技术上的问题,宣称卫星1号上已没有多余的传感器,要求他改租D—2号卫星上的传感器。由于D—2号的信号与通讯卫星3号、1号所发出的信号不同,如果租用这颗卫星,与特纳联营的分散在全国各地的有线电视商就必须购置新的天线接受器,可谁会支付这笔额外的费用呢?而特纳确确实实知道通讯卫星1号上还有两个未租用的电子传感器。  
  特纳愤怒了,他决心让美国无线电公司的老爷们尝尝自己作为“海盗”的铁拳。“我将控告你们这批傻瓜!”特纳在谈判桌上一见面就怒骂。那帮无线电公司的衣冠楚楚、文质彬彬的经理们何曾见过这种场面,个个目瞪口呆。特纳继续大声吼道:“我已花了3500万元,绝不会让你们这批家伙把我塞到那蹩脚的卫星上去,不然我就是狗娘养的!你们心里清清楚楚,在这个国家里没有一家有线电视台的天线是对着那玩意儿的。你们这不是存心要我好看!我说了,一定要用通讯卫星1号,这不可改变!你们如果不这样做,我就把你们拖到法院去,你们等着吧!”特纳越说越激动,他离开座椅,边说边用手指着无线电公司的代表们。“这场较量我奉陪到底,假如我输了,你们也绝不会好过,我要叫你们活不下去!你们的总裁是不是了解你们今天对我特纳说了些什么?假如他知道了,你们的饭碗肯定被砸掉!”特纳用他们的饭碗来恐吓他们,他还得恐吓无线电公司本身。“我会与你们公司拚搏到底,使你们的股票一文不值!我经过的风浪多了,哪一次最后不是我取胜!”  
  特纳的激烈的态度、强硬的措辞和高亢的语调,使无线公司谈判代表们大为震惊,他们知道遇到麻烦了。眼下无线电公司正面临困难,通讯卫星3号失踪、客户不愿租赁D—2号,如果因此两家公司上法庭,其代价是很昂贵的。最终,美国无线电公司只得妥协,特纳也扫除了建立有线电视新闻网的最后一道障碍。  
  特纳的成功,在于他海盗般的疯狂,狂野不羁的性格,以及奋发向上、顽强不息的斗志。特纳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也没有忘记世界。由于美国长期拖欠联合国会费,1997年,特纳宣称将在10年内向联合国捐资10亿美金。  
  野性、不羁正是很多成功人士共同的特点。  
  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的第二任总裁小沃森,也是一个充满野性的人。大学时由于不喜欢那些枯燥、僵硬的课本知识,读书成绩太差,以至于父亲不得不多次为他转学。但他始终热衷于探险,喜欢自驾飞机和游艇周游世界。由于父亲年老体衰,他被迫继承了父亲的公司,但他并不按父亲的要求行事,只是机械地继承父亲的打孔机事业,而是敏锐地感觉到电脑的前景,毅然将父亲奋斗一生的打孔机事业转向了电脑,从而造就了IBM这个蓝色巨人。他豪迈地宣称:无论是一大步,还是一小步,总是带动世界的进步。在50多岁,IBM正处于辉煌的顶峰时,他又提前退休,去圆他自驾游艇去北极探险的梦。反之,其后继者由于循规蹈矩,不能跟上时代,错过了发展软件、个人电脑的大好时机,使得IBM几近破产,沉痛的教训后才改弦易辙,终于重新振作起来。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还有现代世界的首富——比尔·盖茨,在世界最有名的大学——哈佛,读了3年,却毅然退学去发展自己的公司,一个没有野性的人能做到吗?  
  广州也做了一个统计,竟然发现收入最高的阶层只是小学文化程度。小学文化程度的人为什么收入能达到最高?因为他们有野性,敢于很早就投身入市场经济。社会上不是有种说法,改革开放早期能发达的很多都是释放犯人。为什么低智商的犯人能做老板,而我们高智商的文化人,却仍然要为三餐搏命呢?因为我们有了文化,但却被文化束缚了,失去了野性。  
  我现在可以算是书界的名人了,也就有机会接触到一些大老板。在想象中,他们能办这么大的公司、书店,必定很不错。但接触后,却发现有少数人的素质出奇之低,要在平时,我都不愿意跟这种人说话。我真为读书人不抵,我们有知识、有素质,为什么不及早闯荡,却让这些人占据了发展中国经济的先机呢?  
  我们大学毕业,能找到白领阶层的工作,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我们心里也萌发过冲动,但一来工作还可以,二来出去以后又能干什么呢?于是在这种犹疑中渐渐消失了斗志。反观那些文化素质低的,本来就找不到好职业,为了生存,干脆一不做二休做起了生意。由于他们没有退路,这项生意不行,必须想法寻找另一项生意。改革开放初期,经济秩序混乱,在这样不断的尝试之中,总能找到赚钱的方法,于是他们有了第一桶金。  
  没有野性,你就只会循规蹈矩地生活,安于现状,没有奔放,没有丰富的遐想,没有对未来生活美好的憧憬,于是你也就没有动力,没有想象力,没有创造力,从而你也就只能平庸地生活,完全被社会和环境主宰,没有自己的个人意愿,随波逐流。这是性格的悲剧,也就是所谓性格决定了命运。  
  我观察过周围的朋友,那些能成功的,智商不一定高人一等,但他们的内心都萌动着野性,敢闯荡,敢尝试新生事物。  
  我有一位朋友,现在是中国股坛上的风云人物。他比我晚一年来深圳教书。当时深圳有股票开始上市时,大家都不愿意买,我这位朋友却与大家的看法不同,他认为中国要走市场经济的道路,股票这种新生事物一定会得到大的发展,他甚至笑着对我说:“在中国,吃屎都要趁热吃。”他通过内地银行的熟人,借了一笔巨款,然后对妻子说:“我准备失败了就去坐牢。”他将这笔巨款全部买了股票。不到一年,我再见到他时,他已有了洋房、小车。  
  我还有一位朋友,在那场著名的风波中,他站在长江大桥一辆小车的顶上像列宁那样挥着手说:“历史将从这里开始……”不久他就被单位开除公职。为了谋生,他在街头卖过水果,做过一些无聊产品的推销员。他来深圳找我时,我还开玩笑:“历史真的从这里开始了。”由于这层原因,深圳没有单位愿意聘他,他只好打起背包离开深圳。一个月后,他打来电话说在深圳边上的一个采石场做了采石工。他工作踏实、勤奋,深得老板赏识,不久被提为工头,不到半年老板又将自己下属的一个采石场承包给他。当时那里常停电,他动员老板买发电机,但老板觉得费用太高没有同意,于是他就自己想法筹钱买了台发电机。由于停电别的采石场无法按期交货,惟有他的采石场,总是能如期交货。于是订单都到了他那里,他就开始不断地兼并别的采石场,扩大自己的业务范围。现在他已是深圳附近有名的采石大王。  
  在我们身边的芸芸众生中,有不少人成功,但更多的人却是碌碌无为。我有很多朋友,才华横溢,聪明绝伦,但他们缺乏野性,缺乏内心的张扬,他们只是在等待,却不懂得主动出击。等待有些时候是必要的,但等待的目的是寻找机会,最终还是为了出击。就像战争中有防御,但防御本身不是目的,防御是为了以后能更好地进攻,单纯的防御是不可能取得战争胜利的。人只有张扬着野性,才不甘于沉沦,不甘于被环境和社会左右,才会在各种环境中都努力去寻找机会,创造机会。闻名全国的深圳赛格电子市场,里面的老板又有几个懂得电路元件呢?但他们可以雇用一批电子专业的学士、硕士。他们的成功,只是因为他们很早就从事了电子元件的生意。现在有些大书商,他们不看书,自己也不懂鉴赏书的好坏,但他们会做书,一大批学者、作家在为他们创造着利润。他们的成功,也只是因为他们敢于很早就投身入了书的市场经济。  
  要点:  
  人只有张扬着野性,才不甘于沉沦,不甘于被环境和社会左右,才会在各种环境中都努力去寻找机会,创造机会。
  ·“男人要闯,女人要荡”  
  我有一位台湾的亲戚,曾满带点历史学家的味道对我说:“纵观历史,成功的人必须‘男人要闯,女人要荡’。武则天、慈禧不就是靠荡吗?那么多成功的男人不就是靠闯吗?”  
  女人是不是要荡我不知道,但我确实知道成功的男人是一定要靠闯的。  
  “树挪死,人挪活”,人只有内心张扬着野性,才会不满足现状,勇于闯荡,不断寻找机会,这样的人也才有可能成功。相反,不论你多聪明,如何才华横溢,如果不闯荡,不去寻找成功的机会,你又怎么可能成功呢?  
  所以我喜欢移民城市。因为这里较少论资排辈,较少各种习惯的束缚。对于移民来说,他们敢于背井离乡,他们一定是具有开拓精神,勇于接受挑战的一群。而且他们带来了各自地方的特点,在新的社会环境中进行了熔炼,形成了一种扬长避短的新特性,于是移民城市也就是最具有创新能力,最具有包容性、开放性的城市,也就容易取得大的发展。美国不是这样吗?深圳不也是这样吗?而我们一些传统上的大城市,长期处在优越的地位上,人人都容易有一种优越感,于是也就失去了包容性、开放性,不善于从别处吸纳养分,也就变得僵化,固步自封。我想深圳原来的移民大都已相对稳定、富裕了,大家是不是已失去了原来的那种开拓精神呢?我们是不是需要一些新的移民来冲击呢?  
  现在大家都知道混血儿比较聪明、漂亮,从遗传学的角度看,混血儿也具有先天优势。而移民不就是一种混血吗?将原来的地方特点,与现在的居住城市相结合,混合出一种新的没有束缚勇于开拓的新特质。  
  李光耀曾对邓小平说:“我们只是福建、广东的农民后代,而你们很多却是中原地带达官贵人、知识分子的后裔。我们能将新加坡治理好,你们自然更能将中国治理好。”  
  为什么福建、广东农民的后代就能建设好新加坡呢?因为他们是移民,他们有开拓精神,他们有开放性,能将自身吃苦耐劳、勤奋持家的优点,与海外自由开放的心态相结合,也就创造了奇迹。  
  要点:  
  成功就是要敢闯。  
  ·野性产生梦想  
  在美国宇航局铝合金的大门上写有这样一句话:“凡是我们能梦想的,我们都能实现。”  
  我看了好莱坞拍的美国战争片的发展史,这正是一部充满异想天开的发展史。那个著名的充满奇特梦想的摄影师,不满足于拍一些不能动的战士,总想着让画面上的战士动起来,变得活灵活现,经过多番努力,他终于成功了,将摄影机引入到了实地拍摄;但他并不满足,他想要一些真正的战斗场面,而不只是战士在和平的环境中摆出的一副姿势,于是他背着对现代来说显得相当落后而笨重的摄影机,走上了真的战场,拍出了一部部震撼美国人心的战地写真,从此开创了战地摄影的先河。  
  我总是开玩笑说:美国人的祖先是罪犯,他们都是在英国犯了罪而被流放到美国的。也许正因为美国人的祖先是罪犯,他们的血液中流淌着野性,所以美国人疯狂,喜欢异想天开。美国人总夸耀自己的“美国梦”,不就是要异想天开,然后再努力去实现吗?喜欢标新立异,正是现代人不断创新,不断前进的动力。  
  可口可乐、麦当劳、电脑、因特网为什么诞生在美国?这正是梦想的结果。美国社会崇尚个性,因此有各式各样的人,他们各自有着自己的梦想,并为梦想努力,于是人的创造力也就发挥了。东方民族强调纪律性,合作精神,这也不能说不好,但在同时,我们却抹杀了个性,摧毁了创造力。  
  野性就是要有梦想,甚至是异想天开。人类就是在异想天开中进步的。没有了梦想,没有了异想天开,我想这个人就已经老了,真正地老了,在精神上和心理上老了。  
  我们都喜欢青春永驻,但青春不仅是生理上的,还有心理和精神上的,就像一首歌中唱的“只要你的心不老,你就永远不会老”。  
  实际上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潜藏着野性与奔放,都有着自己的梦想与浪漫。我的大学老师,一位斯斯文文、有点惧内的学者来深。我带他去了“的厅”,想让他了解一下年轻人的生活。他开始还装斯文地坐着,但几杯啤酒下肚,随着场面的渐渐热烈,他终于忍不住了,脱去西装,戴着他的深度近视眼镜,跟着我用他那奇特的动作加入了扭腰摇臀的行列。我笑了,在我的学生年代,他是那样的不苟言笑,没想到他内心也有火一样的激情,只是没有找到发泄的机会。人们喜欢摇滚,喜欢蹦的,喜欢开快车,喜欢竞技运动,喜欢探险,因为生活太压抑,人们借此来抒发内心的狂野与奔放。但野性并不只是一种情绪,它是人内心的渴望,只要你在生活、事业中奔放出你的野性,它可以产生巨大的力量,使你创造奇迹。  
  我喜欢看书,喜欢看名人传记,喜欢看励志书,就是为了激发内心的野性与奔放,以免自己甘于平庸,以免自己消沉。但我看书很挑剔,因为粗制滥造的书太多,我也不愿意让头脑中充塞太多无用的知识,以免摧毁我的创造力,磨灭我的野性。在我所读的书中,有少数书是我一拿上手就舍不得放下一气看完的,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野性的呼唤》就是其中之一,我是连夜将其看完的。书中讲述了一匹狼与狗杂交产下的狗,在历经磨难后,终于回复野性,重新回到大自然,成为一匹狼。  
  我喜欢狼,喜欢杰克·伦敦笔下的那匹在旷野里孤独的无依无靠的狼。那是一匹怎样的狼啊!只除了野性,已经一无所有,但它仍凭着野性,凭着顽强的生命力,在荒野里努力搜寻着,挣扎着,无论多痛苦,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它都不愿回到人的社会。狼到了人群中,不是只能变成狗吗?狗的生活虽然安逸,但已经没有了野性。  
  我喜欢狼在旷野里的嘶叫,喜欢狼的孤独,喜欢狼攻击动物的凶残,喜欢狼在黑暗中那双绿萤萤的贪婪的目光。我喜欢狼的野性,喜欢狼的生命意志。  
  人多需要野性啊!生活安逸,无波无澜,灵魂已经麻木,没有了生活欲望,没有了振奋的精神;随遇而安,颓废,无聊。这就是人类吗?这就是人类五千年文明发展的结果吗?工业化的社会只能让人越来越像机器,越来越像社会这个大机器的一个零件,一个微不足道的小零件。只是为了这个大机器的运转,发挥着机械作用。没有了主动性,没有了创造意识,没有了个性特点。大家像一个酱菜缸里的泡菜,全都一个味。人的生产力越来越强大,人却越来越失去了自己。人的生活越来越优裕,人却越来越成为优裕生活的奴隶。由狼变成了社会的狗。这是人类的进化还是蜕化呢?是人类的喜悦还是悲哀呢?  
  生命不是一个将要消耗掉的废物,而是一种资源,一种创造并让生命也快乐的资源。人要有创造力,就需要有丰富的想象力;而要有想象力,就需要有一些野性,一种不喜欢循规蹈矩,不喜欢拘束的个性。因为有野性才会奔放,才会有一些疯狂,也才会有燃烧的热情。  
  每当看到美国大片中反映古代的那些粗犷野性的场面时,我都会激动,都会感到内心在燃烧。循规蹈矩的生活是多么平淡啊!我喜欢生活中波澜起伏,每天都不可捉摸,每天都充满新意。这就是野性,但野性不只是一时的冲动,更重要的是内心一种恒久欲望,是融于我们灵魂和血肉的一种本能。  
  要点:  
  有野性才会奔放,才会有一些疯狂,也才会有燃烧的热情。  
  书是传播文明的一种途径。但我们已接受了太多的文明。从小受的教育,以及耳濡目染接受的各种媒体宣传,无不是教导我们文明。于是我们学会了告别野蛮,变得文质彬彬,循规蹈矩。但我们野性的生命力呢?奔放的情感呢?也全被文明所制约了。所以我不想再过分渲染文明了,我只想在“文明”的天空里撕开一条裂缝,让我们的思想、我们的情感呼吸一份自由、清新的空气。希特勒说:“我们是野蛮人,我们要做野蛮人。”这句话虽然反动,但作为人类的精神来说,野蛮是需要的。野蛮就是不受约束,不要循规蹈矩;野蛮就是勇气,就是用力量去取胜;野蛮会使我们有朝气,会使我们保持蓬勃向上,充满进取精神;野蛮意味着进取,意味着创造,意味着不甘平庸;野蛮正是人类活力的一种源泉。  
  IBM总经理沃森信奉丹麦哲学家歌科加德的一段名言:野鸭或许能被人驯服,但是一旦驯服,野鸭就失去了它的野性,再也无法海阔天空地自由飞翔了。  
  生命本应该是充满朝气,充满活力,勃勃向上的,这才是生命的意义,这才是生命。没有了活力,没有了朝气,生命还算生命么?生命就要创新,生命就要快乐,生命就要将内心深处的狂放奔放出来。有的人终其一生都没有奔放过,生命总是在压抑中喘息,在各种约束中无奈地延续。生命应该像怀素的狂草,要彻底地龙飞凤舞起来。  
  野性,野性,这正是生命力对现代人的呼唤!  
  多思考未来,把握趋势的变迁。  
第四章 保持思想的开放性
变幻原是永恒
  
维纳在《控制论》中说:一个体系抵抗组织程度衰变的重要方法就是保持开放。  
  被誉为日本经济起飞首要功巨的管理大师戴明博士,在日本做的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将日本企业单向的、封闭的组织系统,改造成循环的、开放的组织系统。  
  一、变幻原是永恒  
  变幻原是永恒。这个世界上惟一不变的就是变,而且变化的速度越来越快。  
  记得十年前我买了台BP机,那时还威风得很,我将它挂在腰上,每次上街腰都挺得直直的。过了两年,开始出现了手机,那时还叫大哥大,像一块砖那么大,我有一位同学买了,他每次外出坐在“麻木”上时,都跷着二郎腿,双手抱着大哥大放在腿上,我常笑他应该放到头顶上,但现在街上随便一个扫大街的屁股后面就别着一个大哥大。  
  我读大学时,听录音机还是很稀罕的,那时的录音机主要是日本三洋厂生产的,所以又叫做“三洋”。记得报纸上还登载了一件这样的事:一位仁兄分别有一位香港的亲戚和一位农村的亲戚写信想来他这里玩。他回信给农村的亲戚说最近很忙不要来了,回信给香港的亲戚说很高兴他来玩,希望能带“三洋”过来。结果这位马虎的仁兄将信装错了,他香港的亲戚没来,农村的亲戚却牵着一头山羊来了。  
  但现在,不要说录音机,CD、VCD、DVD数年就一个变化。其实近几十年的科学发明,已经超越了人类历史上发明的总和。知识在不断更新,信息在大爆炸,人们说除了老婆和孩子不能变,万物都可以变;有人说老婆必要时也可以变,是可以变;有人说要经常变,你想得美!  
  “变”给我们带来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危险,二是机会。  
  面对变化的世界,人和企业墨守成规就会跟不上时代,遭遇危险。在管理学中有一种煮青蛙效应。将一只青蛙扔进热水里,它会很快跳出来;但将青蛙放进温水中,它不会跳出来;然后给温水逐渐加热,青蛙开始察觉不到,没有反应,待到水温升高后,由于它的体力在这种缓慢的加热过程中已经耗尽,这时青蛙再想跳出来,已经晚了。很多企业的破产其实就是陷进了这种煮青蛙效应,待到企业醒悟过来时,已经悔之晚矣。  
  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所以居安思危,预作筹谋,尽早把握变化才是人和企业保持长盛之道。就像沃尔玛的创始者沃尔顿所说:“你不能只是继续做以前行得通的事情,因为你四周的每样事情都在变化。想要成功,你必须站在变化的前面。”  
  另一方面,变化就意味着要重新洗牌,会有新的领域出现,于是又给我们提供了机会。比尔·盖茨之所以能成为世界首富,是因为变化——个人电脑的出现给他提供了机会,如果没有这种变化,他是不可能在IBM的眼皮底下壮大起来的。还有中国富豪榜上那群年轻的富豪们,不正是变化给他们提供了机会吗?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