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降伏其心(释万行上师)

释万行(当代)
自 序
  万行所在的广东省翁源县东华寺,乃是六祖惠能隐修过的地方。万行有幸在此闭关进修三年,无时不以磨练心志、光大佛法自勉自励。
  佛学思想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广大。万行早在中学时代,即为其深深吸引。特别是皈依佛门进入佛学院之后,有机会更多地研习佛、道、儒等传世经典,兴致日浓,百学不厌。东华寺始建南朝梁(502)年,历经1500余年,几乎毁灭殆尽。万行2001年着手复建东华寺,白天带领信众建寺耕地,晚间共修论道,听众日多一日,有人多次提议将所讲内容集册成书,以利信众传阅,了知佛法。但万行自知才疏学浅,乃一山僧,难见佛法真谛之万一,如出书误人,罪莫大焉。因而,对以往所作开示,既未录音,也无成书之想。
  然而,万行为了走出自我狭隘的空间,决定将2002年冬季至2003年夏季与四众同修共修时所讲的内容,整理成《开示录》一书。自甘把幼稚浅薄之见公布于众,是出于至诚之意以“抛砖引玉”。万行渴望通过此举:结识更多的明师,得到佛教同仁更多的指正,和接受社会上佛教思想研究者更多的指导。使这个过程成为磋商的过程、交流的过程,以利于深入探索佛教思想之真谛,把握精髓,发扬精华,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时代,造福于大众。
  本书能够集句成行、集行成页、集页成册,有赖于释道基弟子的记录整理,付出大量辛劳,得以问世。
   万行于广东省翁源县东华寺 
   2003年9月
降伏其心之一(12月25日(十一月二十二日))
  为什么在打坐的过程中很容易打嗝呢?就是因为身心没有统一、协调,所以气没有沉下去,反弹了上来。这种情况就是因为打坐前没有呼气,胃胀也未往外呼气,打坐结束后也没有往外呼气。时间久了形成习惯,胃部积压了一些虚气,就会打嗝。时间长了会感到非常难受,而且时间久了还会有淤血、淤气憋在那里。有的人平时容易发火、发脾气,也是因为气未沉下去,既然是这样,那就要想办法从嘴巴里把它呼出去。今天天气特别冷,大家坐了一会儿,手是否发热了?如果没有发热,说明身心没有放松,气血没有畅通。冬天打坐坐得好的话,会全身感到暖融融的,夏天打坐坐得好,全身会感到清凉。如果气血不畅通,身心不能统一、协调,也静不下来。在座的许多人坐姿不对,这会导致气血不通,只有坐姿端正,气血才能下沉。坐久了背驼,其原因一个是姿势不对,另一个是中气不足。
  为什么大家修行这么久了,而进步这么慢呢?你们可能觉得自己进步很快,在我看来你们进步太慢,甚至没进步。说好听的你们会很高兴,可对你们又有什么好处呢?打坐久了“看到光,听到声音,就是有进步。”这些有声有相的东西会来也会去,有什么用呢?关键是心态的改变,看你的心里承受能力有没有增加。一个人平时的所作所为、言谈举止就是其内心的显现。如果你平时刻意去造做,又能造做多久呢?一不小心就又会流露出你内在的素质。只有通过修炼,内在的改变才是真的。表现出来的才是自然的,而不是刻意的。但一开始又有个故意改变的过程,如果顺其自然是无法改变的。因为人的习性,生生世世积累的太多太多。我们的祖先早已领悟到顺其自然永远没办法改变,只有强迫我们去改变。因此国家产生了法律、宗教产生了戒律。如果“顺其自然”能改变习气,国家就不需要法律,宗教也不需要戒律。如果通过戒律和法律都无法改变,又怎么能指望顺其自然而改变呢?为什么我们到了一个团体会感到这也不习惯,那也不习惯?你们想过没有?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团体都有规矩。这些规矩就是防止每个人的习气蔓延的,如果说不习惯,说明你的毛病习气太多。拿我个人来说,住山洞住久了,到丛林里就会感到不习惯。丛林里一切都是统一的,比如吃饭、念经、上殿、坐禅都是统一的。丛林里规定不许串寮,如果你乱串寮房,说你一次两次不听,就会被迁单。僧人听流行歌曲,说你不听,也要迁单……因为我们身上的“刺”太多,所以到团体里你就适应不了。如果我们没有毛病习气,一切能够随众,到哪里都是极乐道场。军队里有一句话:“万众一心”。千军万马只有一个脑袋—指挥官。士兵以服从命令为宗旨,不允许有个人思想,头脑里空空洞洞的。丛林里也是这样,每天参禅、打坐、诵经,把你的习气磨光了,全身的刺拔完了,到任何地方都能适应。比如每天吃饭之前先要供佛,形成一种习惯,每当吃饭时就会先想到要供佛。当一个人思想意识改变到一心只有佛的时候,其言行举止也就自然和佛相应了。现在的年轻人吃饭不愿供佛,平时也不愿礼佛,认为是心外求法。难道古人没有领悟到?有的人让他拜一尊木佛可以,但不愿拜一位老前辈—在世佛。对着一个老修行礼拜会脸红。为什么?“我执”在作怪。因为老修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看着我会感到不好意思。所以光能对着木佛磕头还不行,更要对老前辈磕头才行。实际上给老前辈磕头,真的不是前辈需要,而是我们自己需要。佛门里把贪、嗔、痴、慢、疑作为根本烦恼,傲慢心是学佛的一大障碍。我过去认为我自己没有傲慢心,实际上也很重。前几天到山东考察一个佛教团体,一个现有资产已达20亿、有3万名职工的农民企业家,他虽然是全国著名企业家,但每天和普通工人一起劳动。他发心很大,想把那儿的山建设成为佛教的第五大名山。也许后人会把它列为五大名山之一。
  学佛,微细的“我执”,若不细心很难观察到它的存在。以前没有感到别人讲我对、错,那是因为说的不激烈,未刺中要害!在那里遇到一位师兄(攀谈中,了解到拜过同一个师父),他说要考验一下我的定力,十几天中专挑我的毛病。每次挑毛病时我都比较平静,但内心还是不习惯。过后我才发现,为什么和他在一起会感到累?是因为他挑我的毛病。我个人渴望改变自己,使自己上升、进步,所以我对他全部敞开,让他挑我的毛病。十天下来。他对我说了一句肯定的话:“心量还可以,能干一番事业,智慧还差得远。”我说:“我根本就没有智慧,待人处事还差得很远”平时觉得自己还过得去,跟一些高素质的人一碰面,就发现自己差得很远、很远。
  一个人一生当中很难把自己完全交给一个人。即使你愿意交给对方,也未必有人能接受你。如果碰到一个人愿意接受你,那真是自己的造化,确实是你的福报。要改变自己,必须把自己完全交给对方。我自己学法的体会是:你交给对方多少,就会得到对方多少。也即是你打开多少,就能往里输入多少。
  看到在座学佛的这么多人,这么久了,一点都没有改变自己,进步太慢。佛门里讲:真正的改变是心态的改变。学佛是为了成佛,不是为了永远拜佛、信佛。必须具有佛的心量,才能具有佛的智慧和佛的悲心。我曾经说过多次,做人要有一个大的心量,况且在座的都想成佛。佛的心量可以包容整个虚空宇宙,所以才有超人的智慧和超人的悲心。就像我计划在闭关中心盖一个千人的大食堂,如果没有如此大的空间,怎么也容纳不下一千人。
  学佛人最大的毛病就是不愿承认自己的不足。因为我们不了解佛的心量,总想拿自己和佛比,就像一个人从来没见过大海,你就无法想象大海的宽广,因为我们的思想把自己的眼光框了起来,自己的境界不够,没有办法想象。只有到了海边,看到了大海,才能彻底改变自己(原来的想象)!因为我们自己不是佛,所以也就无法想象佛的境界,无论怎么猜测、估量都不对。学佛修道这么多年没有进步,就是心量不够。没有彻底打开自己。我们学佛要想有进步,必须要接受外边人的指导。你们可以体验一下,当一个人无理指责你的时候,你能对他合掌、鞠躬、弯腰,甚至向他顶礼,几次这样下来,心量会几十倍、几百倍的增长。但是我们很难做到。看到山东的信徒,不能不让人肃然起敬,他是个农民企业家,在全国排前10名,但他从未感到自己了不起。每天和员工一起劳动、坐普通汽车。正体现了古人的一句话:穷时穷得起,富时也富得起。
  为什么做错了事,总会找理由推托?就因为心量太小,不敢承当。实际上只要做事就会有错。不做事情就不会有错。你只要开口说话,就有说错话的时候,只要吃饭就会咬到沙子!你只要把心坦荡荡摆平就行了。不同的是有的人出现错误会承认,而且不会出现第二次、第三次。有的人会一直错下去。
  圣人同样会做错事情,那么我们凡夫就更会做错,没有理由不做错事情。但是要学圣人敢于承担,要学习佛的心态。只有以真实的心态面对事情,才会改变我们,提升自己的境界。
  修行修神通、修定力、修智慧,修到最后是要在红尘中起用,如不能在红尘中起大用,施展不开,又有什么用呢?那才叫“无用”。要修在红尘、悟在红尘、用在红尘。
  生活中我们所遇到的每个人,每件事都是来成就我们的。如果不会用,就会毁灭了你。是你自己的过错呀。成就了你的是他,毁灭你的是你自己。学佛的人应该把一切成就看成是别人给的,一切过错都是自己造成的!要把别人看得都比自己高,才能成就。要发自内心的,有时也会说:“你学得好,比我高。”其实是一种傲慢心。有时能认识到,但没办法改变,因为没有魄力,不敢面对自己。
现在学佛的人越来越趋向年轻化,争名夺利。为什么要去贪,要去争?在老年人身上出现贪,是正常的。因为年岁大了,时间不多了,去贪、去争,很正常。对年轻人来说有大把的时间,去争、去贪就不正常。为什么不在自己身上下功夫呢?
  佛、菩萨说:“要度尽每个众生。”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因为在因地的时候是这些众生磨练了他,成就了他。所以成了佛、成了菩萨就没有理由不度这些众生。就像我有一天成佛了也会来度你们的。从你们的内心是来求道的,而在我看来是来成就我的。我们应该彼此之间感激对方。人的交往彼此之间是一面镜子,看到别人有贪心,马上警觉自己是否也有这方面的贪心?打坐时要想想自己的缺陷、不足,平时要观察自己的言行。做弟子的要像个弟子,做师父的要像个师父。为什么以为自己做得不错了?因为你不了解应该怎样做师父、怎样做弟子,当你了解了做弟子应像个孝子,做师父应像一位慈父,才知道自己做得不到家。
  佛教里要学戒律,如不学,犯了戒还不知道,戒律是来辅助我们端正自己的形象,成就我们的。如果你处处附合戒律,就不会感觉到戒律的存在。比如杀生的戒律,如果你已经超越了,从不杀生,你也就不会对这条戒律感到有束缚。又如每天吃饭前供佛,开始会感到不习惯,时间久了形成习惯,每当吃时就先想到供佛。为什么我一再强调学佛先学做人,只有把人先做好了,才能成为天人,天人成了,才能成佛。放弃做人要成佛怎么可能?犹如盖楼房,不盖第一层,怎么可能盖第二层、第三层?只能是痴心妄想。
  诸子中有一个故事:有个叫胡子的向师父求道,师父三年才看了他一眼,六年才开始给他讲道,九年才和他盘腿共坐。现在的人求道,见到师父就要求皈依、传法,否则我就跪着不起来,很霸道!我当年向空有和尚求道时,吓得有话不敢说,感觉自己内心不清净,不敢求法。他当时讲了一句话让我很感动,他说:“内心不清净,这不怨你,是无始劫来的习气”。因为我们是来自欲界的众生,就会有种种欲望,如不学佛就感觉不到,学佛修道才会感觉到。如果认识到了还不去改变,永远也修不上去。如果说你是一位开悟的佛,又有满身的毛病习气,那你绝对不是佛。
  《高僧传》中有一句话:“你闻到佛时想成佛,当你见到佛时你反而不想做佛了。”当时看了不明白,装模作样地用了这么多年功,才明白。因为经上讲的佛是“头顶放光,口吐莲花”,接触了几位成就了的人才明白,开悟的人看上去是平常的不能再平常了。一瓶不满、半瓶晃荡的人看上去好象很庄严、派头十足。而有修行的人看上去是那么平淡,根本没有什么诱惑力。过去有句话说:大自在、大成就的人反而很少出来度众生。佛成道的时候有两股力量在拉他:魔不让他度众生,天神哀求他度众生。佛也看到众生难度,无始以来的习气根深蒂固,说什么他也不听。就像有的人来到佛的面前不得其解:佛就是这样吗?既不能给我力量,也不能给我震撼。来到魔王面前,他反而感到震撼了。 “和尚不做怪,信徒不来拜”。有的人什么都干,信徒反而崇拜得不得了,认为他是解脱了,超越了。一个老和尚什么都不敢干,反被认为是没修行。释迦佛、观音菩萨都是超越了的人,为什么度众生还非常谨慎?“菩萨畏因,众生畏果。”。
  学佛不容易,不在言语中,也不在经典中,而在我们的行为中。只有一个人达到完全无我时,才能把自己完全交给对方。如果真能把身口意交给师父,刹那间你的等级就和师父一样。为什么强调传法时要完全把自己交给师父,才能和师父融为一体?如这一刹那都做不到,都空不掉自己,那你的根基也太差了,无始劫来未种过这个大善因。
降伏其心之一(2002年12月27日(农历十一月二十四日))
这种观香的方式是5000年前,印度遗留下来的。后来被出家和尚带进佛教,又从印度传到中国。唐朝以后又把这种观香的方式带进了禅堂里面。有些人坐禅的时候心很散乱,无法集中,因此在禅堂中间放一支香,大家眼盯着这支香,尽量做到不眨眼。过一会眼睛会感到刺痛流泪,也不要眨眼。这样观久了会使身体的气和神集中到一个点上,达到一心不乱。这样训练久了,即使把眼睛闭起来,也可以做到一心不乱,时间久了眼一闭,眼前一片光亮,是一片光的海洋。因为心中无杂念,自性的光明就会出现在眼前。古印度也有观夜明珠的,也类似一个光点,容易让人集中在那上面。通过这种观香方式让自性光出现以后,就可以观内在的光。常人闭起眼来,眼前是一片漆黑,观不到光,什么时候闭起眼来一片光亮,身心自然敏锐,智慧自然打开。如果从治病的角度讲,白内障、青光眼、散光等眼疾,通过观香,治疗效果非常奇特。治疗近视眼则需要一段时间。长期静坐的人看远处会看得清楚,看近的地方反而不清楚。黑眼珠对应肾脏,白眼珠对应心、肝。如果通过坐禅把肾水激活,首先滋润的就是肝。一双眼珠会很明亮、很清澈。如果生理上没有协调好,这股力量上来后,眼中会充满血丝。如果不会对治,拖延时间要长些。为什么一些静坐的人会眼珠充血、牙疼、耳鸣、头疼?那是因为头顶这朵莲花未打开,如打开了,头顶像个烟囱一样,下边的力量上来后会从头顶出去。头就不会胀痛,眼不会红肿。佛教里许多念经、持咒、唱诵,为什么要保持古印度的梵音呢?有的为什么不翻译成汉语呢?一方面是按汉语读音会把原本的意思错掉,另一方面咒语的力量会失去很多。众所周知“阿弥陀佛”,现在许多人都把它念成“a弥陀佛”,实际念错了,把古人的东西改掉了!你们现在可以感受一下,“e”和“a”有什么不同,力量出去的不一样。“e”是从头顶出去,“a”是从嘴巴出去。尤其是净土宗,特别强调临终时从头顶出去,才能往生西方。过去古人对每个咒语的发音,是通过禅定修证后才决定的,而现在的人念咒语都是根据自己的想象。古人是一代代传下来。即使是写出来,也还是要口授亲传。而现在的人误以为自己识字,照经书去读就对了。固然心诚能感应,但如果读音准确岂不是感应更快吗?如果只要心诚就能入道的话,那还要法门要师父干什么呢?如不诚心,师父传你一个方法,自己去修。也只能达到4成,绝对达不到5、6成,7、8成更不可能。因为越往上修越需要诚心,才能感应。越往上修越靠的是内在的改变。内在不改变,层次无法提升。因为“方法”属于有为法,“道”是无为法。《金刚经》中讲:“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法像一个拐杖是用来帮助你学习走路的,当学会走路了,还要拐杖干什么?拐杖必须扔掉。这就是为什么有人修了十几年还上不去?就是因为只在方法上下功夫,被法所转。天天观香、念咒,好象在例行程序。心根本未入道。就目前大家的情况来讲,方法还没有掌握熟练之前,不能抛弃方法而直接进入心态。刚开始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是有规有矩,掌握了以后,没有规矩,直接进入核心。为了学习静心,开始须借助于一个方法。当心能静下来以后,就可以不用方法,也即可以抛弃方法,直接让心静下来。如果你还在借助于一个方法,这说明还不究竟。如果在这个山洞里环境好你能静下来,一旦离开这个山洞,到了十字街头心静不下来,说明你的“静”还是靠环境生起的,这种静心的功夫又有什么用呢?住山洞是一个阶段,最终是要到红尘中去用。尤其是学佛的人几乎都有这个毛病:自己打坐怕人吵。如果是刚开始这样还可以,学佛好多年了还这样就不行了。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修行方法。一个人独自坐在屋子里打妄想不知道,大家在一起别人惊了你,实际是打断了你的妄想,使你的妄想打不下去了。不可能干扰你的禅定。说好听一点是打断了你的思想。
  我曾经讲过,如果修行10分为圆满,在山洞里只能修到4分,剩余几分要在红尘中修圆满。从另一个角度讲,如不住山洞,而直接到红尘中去修,被转进红尘还不知道,所谓“沉迷红尘”、所谓“不被境转”,那是有个觉知在与不在才会是这样。“觉”是不迷,“知”是不乱。就像遇事昏了头,不知怎么做,叫“乱了手脚”。如果我们通过某种方式把觉知培养出来,会感受到有个无形的东西永不间断。就像呼吸一样,气流永不断掉。呼吸断掉人会死掉,觉知断掉就会迷失。有的人在这儿坐了几个小时,突然醒来不知道刚才在干什么。这与打坐入禅定超越时空是两码事。后者是处在清醒而又在定中。觉知像一面镜子一样,一直保持一个清静的画面。即便偶尔出现一点杂念,你会在画面上看见,它根本破坏不了这面镜子。有时修行人也会发火,但功夫够的话,影响不了心灵上的这面镜子。就像一堆火很大,燃烧得很旺,泼一瓢水上去,根本扑不灭这堆火,相反火焰会更高,如同浇油一样。这就是处处能定,个个能定。对于有禅定功夫的人来说,每件事让他听到、看到,但他不会被所听所看干扰。这是功夫,不是理论,没有这个功夫没办法感受到。要达到这种功夫,一方面靠静坐,另一方面靠待人接物、处事锻炼自己的心态。为什么过去的修行人要闭关—参学—闭关— 参学?就是要静了动,动了静,互相轮流交换去锻炼。
  如果说大家这段时间修行得很好的话,通过你的眼神就会知道。心里一丝不挂,提得起,放得下,眼睛里非常空洞。而不是感觉到眼睛非常有神、有智慧。如果一个人处在深层禅定中(我曾经看见一个圣人)你和他对视,感觉就像一切全空了,什么都没有,二者全部消失。有时甚至空洞得让你感到有一种恐惧。那种空洞感就像自己置身于大海中一样。处在这个阶段的人,他很难度众生,必须从这种状态中走出来,才能接近众生。可以想象:因眼睛中没有生气,所以就像寒冷的冬天,一个人走在旷野里,没有一丝暖气,那种萧条。一旦从这种境界中走出来,又是一片风光!自信、和蔼、慈祥,全部在他的眼中呈现出来。
  你们每天晚上有没有在打坐?一定要养成一种习惯,睡前打坐30分钟,越长越好,直到不能坚持。关掉灯、闭上眼,眼前是不是一片光明?内心的杂念会看到。如看不到杂念,说明离道还很远。如果能看到,降伏不了,说明禅定功夫不够,但已上路。如果能降伏了,说明已有一定的禅定功夫了。这样继续深入下去,不但能看到自己的起心动念,同时也能看到别人的起心动念。之所以我们现在看不到对方的起心动念,就是因为我们现在比对方还浮躁,还混浊。就像两面镜子对照,干净的能照见不干净的,而不干净的则照不见干净的。没有妄念内心自然清净。当你把整个身心都静下来以后,心脏的跳动声,血液的流动都能听到、看见。动一个念头不仅看得见,还能听得到。如达到这些境界以后,再往上修,必须靠整个内在本质的改变,否则是没有办法的。
  ﹡ 吸气时气沉到丹田。但思想不在丹田,仍放在头顶上。这要经过一个过程,就可达到一心多用。刚开始的时候呼知道呼、吸知道吸,如果思想随着呼吸,吸进吐出,妄念产生不了,没有机会分神。思想和呼吸一体,就没有妄念。平时有妄念只是觉察不到,如能觉察到妄念,实际上是妄念减少了。
  ﹡ 修行的方法明白了,但要通过一段时间的真修实炼、实修才能掌握。就像学开车一样,只用5分钟时间,就可以把开车的方法告诉你了,但要真正会开车,必须反复练习才能掌握。要养成一种习惯,在睡前和起床后要坐一坐。因为这时的杂念比较少。修行要养成习惯,每天没有做这件事好象缺点什么,感到不习惯才行。要修,就要真修啊。糊糊涂涂的没有用。功夫不会出来呀。不能掺假进去,心态不放平,不敞开,质量上不去,因为这里边有假的东西存在。
降伏其心之一(2003年1月15日(农历十二月十三日))
你们坐在这个洞里有什么感觉?是不是有些凉?在洞里修行要体内阳气很旺盛才镇得住山洞,洞内属阴,外面属阳。有的人身体里面阴气很重,住山洞久了会招感一些无形众生。一些阳气重的人正适合住这个洞。因为体内阳气重,吸收了洞里的阴气,(更增加了体内的阳气),这样阴阳调和造成身体内的热量上升。我有个道友,他是在茅棚里闭关。闭了五年后体温高达50℃,谁也不会相信,连大夫也无法解释。常人的体温是36~37℃。如高达40℃就可能昏迷,而作为一个修行人能承受50℃。他这50℃不是一下子升上去的,是慢慢地、慢慢地逐渐升上去的。体温高的人在这样的洞里修行,他的功力会上升很快,是好几倍的上升。因为他可以把洞里的阴气全部吸收到身体里转为阳气。有些人修行会专门到墓穴中去修,去吸收阴气,中医学认为补一个人的阳气要先从阴气补起,“阳从阴中取”。实际上我们常常说的“精灵鬼怪”,之所以成为“精灵鬼怪”,就是没有把阴气转化为阳气。阴气的力量往下走,阳气的力量往上升。如拿四季来分,春夏为阳,秋冬为阴。为什么到了秋天树叶会落?因为处于休眠状态,阳气不往上输送了。虽然不长叶子了,但在长根。冬天吸足地内的阴气转化成阳气,春天又开始往上输送,又生出叶子,长出枝条,开花、结果。我们人体也像一棵树,晚上修炼也是在吸收大地的阴气。子时一过身体的阳气又开始产生。通常午时一过是属阴。但现在的人恰恰把阴阳颠倒了来过,晚上不休息,到了夜间2、3点才开始休息,违背了自然规律。所以现代人产生了一些怪病,很难治愈。寺庙里晚上9点熄灯,凌晨3、4点开始诵经、打坐、磕头、拜佛。这很符合生命的规律。因为人体的阳气在子时要归元,然后输送到身体的每一个末稍神经,在子时睡眠1个小时,相当于其它时间的好几个小时。真正睡眠最香、质量最高是在子时(夜间11点~凌晨1点)。如果有一天你们身心很安宁,在入睡的时候会清楚地感受到身体的机能在逐渐沉睡,好象可调光的电灯开关一样,慢慢、慢慢地越来越暗,最后光没有了,凌晨醒来时也是感觉到慢慢苏醒,也像可调光电灯开关一样,一点一点亮起来,好象有一股力量慢慢升到头顶上,人一下子就清醒了。但是我们现在睡的时候不知道怎么睡着的,醒的时候也不知道怎么醒的。为什么不知道呢?就是因为体内的阴阳二气没有协调好,降伏不了身体,也就降伏不了心理。作为一个常人,其心理反应几乎都是靠生理来影响的。
  这次我离开山上半个月,1号(1月1日)下山,2号从广州到成都。在成都昭觉寺讲了一堂课;然后到哈尔滨讲了四堂课;到长春讲了三堂课。每堂课3个小时。给我的感受几个地方几乎都一样。人们这么渴望修行,但大多数人都有病,不仅身体有病,心理更有病。一个个都想开悟成佛,有的不要工作,不要家庭。有了家庭,又离开家庭。亲朋怨声四起。有的年轻轻的连工作也不要了,结果发现修炼几年后既未开悟,也没成佛,工作也没了,家也没了,甚至连生活费也没有了。搞得人不人鬼不鬼的。有人抱着只要修行,饿不死就行了的想法,认为龙天护法会护持我。有一种口头传说,说释迦牟尼佛早涅槃了二十年(本来可活100岁),把福报留给徒子徒孙,这是佛留给我们的福报。做人就应该劳动,应该工作,应该付出,怕劳动的人,怕付出的人,不要做人。
  很多年轻人修了几年后,搞得工作也没了,没有生活来源,很彷徨。和社会脱离几年后又养成了惰性,不愿去奋斗,不愿和人交往。人很难把握自己,一般人不是落在好静上就是落在好动上。有些学佛的人,在念经打坐的时候,有人打扰了他,会起烦恼,甚至产生嗔恨。一个人在静的时候别人稍微碰一下,特别敏感,因此很容易生起烦恼心。
  地藏经上有句话,是佛说的:“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仔细观察,真是这样。现在学佛的人越来越趋向年轻化,有一部分人明白了佛的思想,做人做事会更积极。有一部分人没理解,甚至误解了佛学思想,就变得消极厌世。佛的思想不是消极的,而是积极的。更不是避世的,而是入世的。为什么古时候有些高僧大德几乎都有一段时间与世隔绝,但最终他们都是要回到红尘中。佛教中有句话叫“历世炼心”。“心”怎么“炼”?在山洞里固然可以炼,但我们现在坐在山洞中无人打扰,如果出去做事,和洞里的感觉完全不同,绝对不一样。最终你会发现在洞中修的一点点定力,出去碰到事情根本不堪一击。但在洞里坐久了以后,几乎都不愿出去做事情。
  什么叫成佛?功德圆满就成佛了。功德怎么来,关起门打坐仅仅是一小部分。大部分都必须出去“历世炼心”才能使功德圆满。然而,历世炼心,又有几个不会失败的? 100个人有99个没有把心炼好,最后又都躲进了山洞!只有一个幸存者功德圆满,也就成佛了!古人有句话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用在我们修行上,如果你坐禅一万个小时,也要出去参学一万个人。不仅参学有信仰的、信佛教的,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你所碰到的每一个人都应该参学。悟道并不是说盘着腿才能悟道,而是在点点滴滴中,乃至听别人说一句话就可以悟道。为什么现在学佛的越来越多,而悟道的却越来越少了呢?因为这些修行人大多一碰到事情就过不了关。在财、色、名、利面前都过不了关,一是内在的定力不够。二是他本人在修炼的时候,就没有借助于财、色、名、利来修。一个人没有接触到“财”的时候,都觉得自己廉洁,未接触“色”的时候都说自己很贞洁。如果你既想廉又想贞,就必须借助于这些财、色去磨练自己。现在的修行人,社会上的财、色、名、利想要,出世间的圣果也想要。两只手都想抓,结果一个也抓不到,弄到最后两手空空,人不像人鬼不像鬼!当然就更不像佛了。实际上学佛修道学得好不好,修得好不好,你可以问问自己,和周围的亲朋好友的关系好不好?就可以知道自己的等级。往往认为自己修得层次很高了,实际是既无能又无道,更无德。连身边的人都度不了。如果是有德有道的话,身边的哪一个人不会被度呢?我这一路都是围绕着一个主题在反复讲:修行人不要放弃工作,不要脱离人群。在工作中、人群中修炼自己的心性。如果机缘成熟,可以关起门来一个人清修,如果机缘不成熟,强求关门清修,周围的亲人怨声四起,这种气氛影响你,弄得你也没办法修道。
  北方人学佛的多,南方人信佛的多。我想这可能与南、北的经济状况有一点关系。南方经济发达,失业人员少,而北方失业的人多。所以学佛修道的时间也多。为什么一个人经济越好,越想工作?越富有越勤劳,越穷越懒惰。一路上反复强调,年轻人不要放弃工作,都回到工作中去,借助工作修炼自己。不知道他们听完后会不会去工作!好多人认为出家人不工作,有些老居士经常跑庙会知道,寺院里的工作更多,庙里更忙。也许会看到有些出家人真的不干活,但是一个真正有信仰的人不会放弃任何一个修福报的机会。功德福报不是先天就具足的,而是修来的,修圆满的。有好多学佛的人看上去没有一点福报。这次出去有两个人给我的印象很深。以前只通过电话,从未见过面。他们在电话里称我师父。这次一见面,看到他们一点福报都没有。其中有个男的是个画家,脑门又宽又高,看上去就很有智慧,但两腮又薄又窄没有一点肉。我叫他出去多做事情。到任何一个团体都要主动多干活,别人不做的你要去做,福慧具足就是圆满了。见到他们给我的印象很深,心里默默祝福他们:愿佛菩萨加持他们,给他们点福报。
  一个学佛的人必须福慧双修。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看到一些人看起来确实很精明能干,但生活却穷困潦倒。有些人看上去傻呼呼的,嘴唇厚墩墩的,不太会讲话。但一做事就成功。这就是人家有福报。现在学佛的人,修行总是喜欢一个人躲起来修,这样长期下去功德福报怎么圆满呢?你们修行,随着层次的提高,对于“相学”、“命学”自然会通达。对因果会更深信。越来越会感受到因果的存在是真实不虚。
  释迦佛在菩提树下悟道。悟的是什么呢?既然六祖讲:“菩提本无树”,“自性本自圆满,本自清净”,我们还修什么呢?六祖他24岁拿到衣钵,为什么又躲到我们东华山(当时的灵鹫山)这一带,包括在我们这个三圣洞里修了15年,39岁才出去讲经说法,度化众生,这又是为什么呢?现在学佛的人都想脱离人群,都想离开人道,都想跑到佛道里面去。结果人生的许多乐趣他都没有经历过,一旦因缘成熟,又会回过头来,还要走这个过程。
都说学佛的人要“放下”。请问一下,你放下了什么?他又放下了什么?就像万行常说自己,我什么也不用放下!因为我从小出家,既无妻子、儿女,又无家产。放下个什么?所以当一个人喊“放下”,他得有这个东西,如果原本就没有这个东西,他又放下什么呢?
  大家都喊极乐世界好,娑婆世界不好。我原来也这样喊。现在真正认识到娑婆世界和极乐世界一样好,甚至比极乐世界更好,更完美。你想要学习哪种功课,娑婆世界都有。而极乐世界根本没有。实际上现在我满脑子里都是这半个月出去的所见所闻。为什么有些学佛的人都不要工作,不要家庭?如没有工作,没有家庭也就罢了。如果已经有了又为什么要放弃?反过来,你若真的让他放下,他又不是那么干脆,所以活得很累。一个人处在十字路口上,活得最累、最痛苦。就像有些出家人,当了和尚后又想还俗,但又没魄力还俗。别小瞧了“还俗”的魄力,需要的比出家还要大。出家后又还俗的,不论男女,没有一个不是弄得惨兮兮的。就像你们学佛的人不愿和世俗的人打交道,但是为了生活又不得不去应酬。因此,对任何事情都不是全身心地投入,也就不可能完全得到它。有好多学佛的人学几年后,道心退去了,他觉得修行一事无成。为什么会一事无成呢?谁又考虑过这个问题呢?就因为你没有全身心地投入,如果是全身心地投入,怎么会没成就?口口声声说要修道,实际上都未把修道当成主食,而是当成调味品。我不知道你们到这里每天有几个小时在用功?几个小时在干活?如果说每天有4个小时在用功,还有20个小时在干其它的事情,没有办道,那么凭这4个小时怎么能抵得过20个小时的力量呢?佛门里讲“用功办道,昼夜六时不能间断!”对于我们根本无法做到,但要想成就,必须真的要这样才行。就像一壶水,要烧开需要20 分钟,你如果烧了10分钟,达到60℃而熄火了。明天再烧,还是从0℃开始烧起。古人之所以夜不倒单地修炼,就是为了中间不停火,一鼓作气把这壶水烧开。
  修行不只是盘腿打坐。其余的时间专心做事,同样是在修道。比如我们做饭时,心放在做饭上;砍柴时心放在砍柴上。那么做饭、砍柴也是在修道。但现在都做不到,都处在颠倒的状态里。打坐时想着外面的事情,做外面的事情又想着打坐。人永远是活在这种颠三倒四的状态之中。
  我看到大家这么急切地要修行,都是一种扭曲的心态。如果真的给他找个地方,给他一个方法,一个护关伴侣,即法、财、侣、地具足了,他修上一段,自然又会懈怠。为什么凡夫是得不到的都认为是好的,渴望得到。一旦得到了,又觉得不好?
  要善于把我们散乱的心让他集中起来。如果平时做事无法集中,想通过打坐集中则更难。因为当一个人的身体在忙忙碌碌做事的时候容易集中,当身体松弛下来以后更易散乱。静下来的时候妄念会更多。悟到这个道理的人会拼命做事,动中求静。真正能静中求静的人是要大根器的人才能做得到,要有相当的功夫才能静中生静,进而静中入定。
  你们坐在这个洞里会不会冷?这个洞顶很高,显得很旷,人又少,窗户和门也没关,所以有些冷。(观音洞建好以后,大家第一次在洞里打坐,听上师开示)我是最适合住山洞的,一坐到这个洞里,我就感到自己不存在了。第一次闭关的山洞(绝尘洞)很大,不见阳光,没有院子,封条直接封在洞门上。洞里很潮湿,在那儿呆了二年。我的体温比常人高1℃,按中医的说法体温高的人都短命,延年益寿的方法,都是用些滋阴凉血的药物。过去我以为只有吃肉的人才会血脂高,血液粘稠,后来发现吃素的人也会血脂高,我的血脂就超过正常指标。这可能是阴虚血热造成的,真阴消耗得太多。一个人考虑问题多,出汗多,就会消耗自己的真阴,造成血热、血液粘稠、血脂高。
一个人为什么容易疲劳?是因为心血不足,气虚而引起的,这样的人打坐时,身体容易静下来,但他的心很难静下来。一个人学佛能把自己的身体降伏住,就已经相当不错了。只要有这个身体存在,就不可能完全解脱和自由,总会受到一定的限制。这也许就是造化的高明之处,做梦时候的神识,可以无拘无束,钻大海,越山峰。但身体扎个小刺就疼得不得了。所以有许多人入定出去后,都不愿回到身体里面去。一个人神识出去就像做梦一样。实际上做梦有时也是神识出去。有许多梦境也是修行的呈现。密宗有梦中成就,通过梦境悟道的。关闭前五识,只用独头意识,闭起眼来打坐与梦又有什么区别呢?打坐悟道与睡觉悟道从本质上讲没有区别。都是关闭前五根再逐渐关掉第六根,进入七识、八识、走出自我。
降伏其心之一(2003年1月17日(农历十二月十五日))
你们的腿有没有坐热?如没有,说明气血还不畅通。
  一个人衰老先从脚开始。从脚到小腿,慢慢往上发展,如果一个人的腿脚很灵活,说明他的生命力还很强。你们看小孩子一天到晚不停地跑来跑去,说明他的腿很有力气。一个人衰老的第一个标志,就是不愿走路。人为什么喜欢架起“二郎腿”?为什么越累越要把腿架起来?这种情况大家都有过体会,甚至有人把脚架到办公桌上,一架上去感到非常舒服。因为把腿架起来会把下半身的血液控到上半身,也就是下半身给上半身补充了力量。人的精、气、神都是从两脚开始产生。如果你想要改变自己的声音和内在的气质,就必须通过盘腿。什么时候盘腿感到两脚产生一股热量,顺着小腿往上升,这个时候你的眼球和声音都会改变。这时走路就非常轻飘,绝对不会咚咚响。我们中国有部著作叫《冰鑑》,是专讲人的命相的。里边有这样的话:走路咚咚响,一辈子受贫穷!为什么古人讲:坐如钟、卧如弓、立如松、行如风?如果一个人生理上改变了,就会改变内在的气质,行、住、坐、卧就自然符合上述的要求。一个人疲劳后就想仰面朝天躺着,如果一个人的精、气、神凝聚在体内,睡觉时就会喜欢采取侧卧,也就是佛教所说的“吉祥卧”。养成吉祥卧的习惯,体内的能量就容易贮存起来,而不会漏掉。
  回忆起我自己盘腿的过程,到第三年时,脚上才产生一股热流,从脚上向小腿慢慢游动。实际上我这种速度已经是非常慢了。古人传记中讲,一个年轻人半年就可以达到这样。一个人身心不改变,内在的气质绝不会改变。实际上身心原本一体,根本没办法分开。
  大家学佛都知道原本现成、自在圆满、圣人不增加一点,凡夫不减少一点,那还修什么呢?修心,心拿得出来看得到吗?古人一再告诉我们要行苦行,当初释迦佛也是行苦行,从身体上下手。现在的人都说修行是修心,不必苦行。说释佛苦行六年也未修成。难道古人不知道爱惜自己的身体?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吃苦,也吃不了苦,心气一个个都比古人高,根器似乎都比古人锐利。为什么现在修道成就的这么少?古人一个个修苦行反倒成就了?而现在人从心态上下手,反倒一个个退道了?最后说自己不是修行的根器、师父的法不究竟。
  古人告诉我们有几部经、论必须要读:《楞严经》、《圆觉经》、《三论宗》(百论、中论、十二论)。《楞严经》告诉我们“身心是一元的,一体的。山河大地都是心的显现”。既然是一元的,从身体上下手,就意味着从心态上下手。心无形无相,不可捉,不可摸,而身体可捉可摸,降服了身体也就降服了其心。所以古人要从身体上下手,要修苦行。而现在的人从心态上下手,下了几年没有摸到心,修了几年后的结局是放弃了信仰,退失了道心。古人没有一个不是尝尽了人间痛苦,降服身体,渗透到心灵,最后才把握了心。身体既然也是“唯心所造”,就没有理由不和心同为一体。佛经里讲“万法唯心造”万法是心,心生万法。心的显现借助身体,身体的存在也依赖心。许多修行人成就以后,才感受到“一切现成”、“一切清净”,佛法一定要去体验它。必须通过自己的身心去体验、去印证。光从理论上下功夫,就是所谓的“明理没有亲证”。最终不是自己的宝藏,如同“数人家珍”。
六祖24岁跑到黄梅县去见弘忍大师,在五祖处说了一首悟道偈子:“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那是因为看了神秀大师的悟道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在此基础上而作。也就是说神秀大师的偈子是六祖偈子的基础。当时的神秀大师当然也是悟道了。这两首悟道偈,一个讲修行的方法和过程,另一个是讲修行的结果。如果把两首结合起来去修,大家一定会成功。就像一个人讲苹果的味道,另一个人讲如何培植苹果树。如果没有前边的种树,培树,怎么会有后边的又酸又甜的苹果呢?所以弘忍大师给他们两个印证:神秀大师是正确的,好好修下去不会堕落。说六祖是错的。而现在的年轻人看了《六祖坛经》,都赞叹六祖的偈子,而忽略了神秀的偈子。
  六祖可以说是“东方如来”,但中国的佛教也可以说是毁在了六祖手上。六祖拿到衣钵后,躲在猎人队伍里隐修了15年,为什么当时已彻悟本来面目还要隐修呢?大家只知道是弘法的因缘未到,在等待因缘。实际上他当时虽然已经悟道,但还没有实践,不算圆满。比如你走进这个洞里算是入道了,再走出这个山洞才算圆满。走不出去叫“没有圆满”。就像你们从四面八方来到东华寺,到了目的地了,然后必须再回到原地才叫圆满。这也就是为什么佛门里讲一定要“亲履本地风光”,而不能道听途说。研究佛学的人,他们能不能开悟?从理论上讲是可以开悟,从事上讲不能证果。当六祖39岁离开这里的时候,将灵鹫山改为东华山。灵鹫寺改为东华寺(公元677年的时候)。公元502年,从印度来的智药禅师把这里叫做灵鹫山(因其看到这里的山和印度的灵鹫山极其相似),创建了“灵鹫寺”。六祖当然知道自己的因缘,因此才改为“东华山”、“东华寺”。他原本想在这里弘法,广渡众生,一个偶然的机缘被请到了曲江县。翁源县的历史已有1000多年了(南朝梁554年设县),当时六祖为什么把灵鹫山、灵鹫寺改为东华山、东华寺?为什么我说六祖是东方如来?你们用心慢慢参究就会明白。中国古时叫做“东土”、“华夏“。六祖39岁开始出来弘传,十几年后形成了坛经。《六祖坛经》可以说是空前绝后。也就是说六祖24岁开悟,57岁时才形成了他自己完整的佛学思想体系。《六祖坛经》是六祖的大弟子法海禅师根据六祖的思想、见地、弘化过程写成的。法海禅师是当时的文学泰斗,文字般若达到了顶峰;六祖的实相般若达到了顶峰,两个人合作所写出来的《坛经》一定是空前绝后。六祖24岁悟道至57 岁的33年当中,15年出世法的修炼,十几年世间法的磨练,身心两方面都达到了顶峰,彻底地转变了。一切都经历了,怎么能不成熟?怎么会不圆融?我们现在出世间也没有专修(隐修),世间法也没有好好去修。我自己虽然学佛十多年,世间法一点不通,几乎是空白。所以说世间法、出世间法两堂课,哪一堂课也不能缺少。犹如两只脚走路,你迈出左脚紧跟着还要迈出右脚,否则没办法走路。修行也是这样,如果只懂一方面,就不会平衡,一定会偏激。为什么古人得到“根本智” 以后,还要去寻找“后得智”呢?这不是舍本逐末吗?古人讲“但得本,何愁末”,这话不全对,把人给害苦了。看一个问题要前、后、左、右反反复复地看。一个人成道后是什么样?凡夫是什么样子?悟前悟后要结合起来看。现在人的毛病是看问题总爱偏激。抓住一点,以偏概全。我常常比喻女人生孩子,人们都说生孩子是在阎罗殿门口,和阎罗王很接近,生死攸关。但对于一个未生过孩子的女人,尤其是男人来说,只能理解,绝不可能体会到。就像有一本书上讲:未生过孩子的女人不是一个完美的女人。未做过妈妈的女人也不是一个完美的女人。我现在对这两句话有了新的理解。一个人当了家才知节约钱财。所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现在的人看《六祖坛经》,只看到六祖的“果”,而没看到他的过程。六祖当时讲《坛经》是他57岁的境界。我们只知道拿六祖的“果”往自己身上套,不可能有体验。这叫“倒果为因”,最后是误己又误人!
  当一个人获得“根本智”(出世间学问)再去学“后得智”(世间学问),的确要容易得多。因为已经有了择法眼(慧眼)。你想要把自己的根本智“推销”出去,必须用“后得智”来配合才行。比如说饼干装盒,不仅仅是为了卖起来方便,也是为了推销自己的产品。如同一个人走路,必须左右两只脚都迈动,才能向前走。有好饼干,没有好的包装不圆满,反过来只有好的包装没有好的饼干,则更不圆满。你的世间法说得再好,没有出世的智慧做灵魂、做脊柱,最终会很空虚。
  当一个人物质无保障时,绝不会去寻求精神上的满足。其实人对物质的需要很容易满足。实际上是精神在需求、在哭喊,是灵魂需要修行。人的贪欲不是身体在贪,身体上的需要非常少。就像我出家后只有三套衣服,还穿不烂,现在的布料很好,不容易坏。你们的衣服哪一件是穿破了才扔的?都是穿不了多长时间,不流行就不穿了。有的人很幸运,在贪的时候,偶然一个机会抓住了宗教,暂时解决了他的饥渴。通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和实践以后,他会更加饥渴(没有开悟)。就像一个人站在果树下而没有尝到果子,所以会更苦、更空虚。一个人修行,如果法、财、侣、地四种资粮具足了,没有理由不成就。你们每个人可以问问自己,具备了哪些?如果都具足了,那可真是个大富大贵的人了。
  我之所以恢复东华寺及创建狮子吼闭关中心,就是因为看到有些人真想修行,又苦于没有地方,所以就自己找了一个既麻烦又罗嗦的担子,挑在肩上。但自己很快调整了自己的心态,发现付出一倍,得到的是十倍。而在洞里付出十倍,得到一倍。为什么这样说?因为都是大家成就了我。一个人不做事情的时候,总以为自己很有本事,什么都会。一做事情才发现自己什么都不会,什么也做不成。当再勤勤恳恳,不紧不松地去努力做事的时候,发现自己什么都能做。一个人如果愿意努力,样样事情都能成就。对一件事情只要不放弃,努力去做,就一定会成功,你就是成功的人。做一件事情,一遇到挫折,你就放弃了,那你将一事无成。哪件事不是经过无数次的努力,最后才取得成功呢?就像盘腿修道,闭着眼睛昏昏噩噩,半年、一年没成功就想放弃了。古人十年、二十年都不放弃,最后都成功了。
  有一部分人把修道看得太简单了,而另一部分人又把它看得太复杂、太难了,总讲自己根性差,“根性”成了挡箭牌。毛泽东当年被蒋介石追得无立锥之地,他从不放弃,最后成功了,成为伟人。他这种精神若用来修道,不会次于六祖,同样会成为东方如来。十大元帅如果来修道的话,都会成为十大祖师!因为他们有这个心力,放在任何地方都会成就。世间法的成就都是要有一番不懈的努力和奋斗的精神,何况出世间法呢?你要想成为一个超人,就必须具备凡人达不到的心力、体力和魄力。如果你处处表现得和常人一样,就肯定不会成为超人。人的力量不去用它,就是那么多,天天用就会天天有。犹如井中水你不去掏,它就那么多,掏了还会有。什么叫功德圆满?方方面面的积累,积累到一定程度,形成一种气势、一股大的力量,能够利人利己,也就圆满了。如何积累呢?天天去做、年年去做。现在的众生是想的多做的少,说的多兑现的少。出世间法和世间法恰恰相反,是奉献而不是索取,在奉献中获得。实际世间法也不单单是索取,也要先付出,才能得到。就像两个人打架,输了,增加了负担;赢了,增加了傲慢和霸道,学佛叫人退让、付出,你敢于付出,你的心量就有了。就一定会成功!有了心量何愁没有悲心,悲心有了何愁没有智慧,悲心、智慧都有了何愁功德不能圆满。
  * 有的人生前什么信仰也没有,但人品符合佛教的“十善”,临终也会升天。别小瞧天人,也是累劫的修行修来的。
  * 之所以用功把握不住自己,就是理上没有通。
降伏其心之一(2003年1月18日(农历十二月十六日))
以后在这里要放一个引磬,到一个小时要敲引磬,开禁。现在腿痛了可以动一动。如果你能咬一咬牙,挺过去几次后,腿就不痛了。
  佛教里讲“打七”,有叫“禅七”。为什么禅七都是七天为一个周期,而不是6天或者8天呢?几千年前一直到现在都是采用这种方式。如果用现代科学解释,从大的方面来讲,人的相貌(包括面相、手纹等)是七年一变。小的方面,人体的生理变化是七天一个周期。从大自然的变化规律来讲也是七天一个周期。过去的老中医开药方都是一次开7剂。现在的人不懂这些道理,开药方3剂、5剂、十几剂的都有。当一个人感冒以后,你治疗或不治疗,都需要7天才有一转变。人体的细胞,通常是7天一代谢。吃斋、念佛的人可能会延续到10~15天,所以古代打坐静修的人寿命长。而剧烈运动的运动员的细胞是3天一代谢,不到7天,新的细胞就要产生。只有代谢旺盛,才能适应他的工作。一个静坐的人的细胞衰老了也能继续使用,而运动员的细胞衰老了就不能用了,必须新生的细胞才能适合运动员。
  静坐的人因体力消耗很少,所以代谢慢。传统佛教里讲“打七”,跟刚才所讲的生理代谢有没有直接关系呢?佛教把人的意识分为8个,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识、阿赖耶识。我们之所以能够收集外面的业障,前五识起了先锋的作用。它们就如同照相机的镜头,不断收集外面的事物。而后面做主的是第六识。它相当于照相机的快门。快门一动外面的事物便录了进来。如果快门不动,外面的境物就没办法摄进来。也即是说尽管眼看到、耳听到……,只要没动念头(意根未动)就不会把外边的业障收录到第七识、八识。第七识又叫“末那识”,它把前六识收录进来的内容进行分析、判断、捡择后交给第八识(该扔掉的就扔掉了)。如果第七识不把业障交给第八识,第八识就是一片空白。第七识是一个坚固的妄想,传统佛教所讲的打七就是把7识打死掉。《坛经》上讲六、七因上转,五、八果上转。只有把第六识、第七识“咔嚓”一下转变了,学佛才有可能成。平时遇到外面的境界就完全可以制止住六、七识。但前五识和第八识是没有办法制止的,只有在证果的一刹那才能圆满。如果降服了第七识,就转“分别”成“平等性智”。之所以分别你高我低,都是第七识在作怪。平时睡觉做梦是六、七识的作用,因为它不需要前五识,自己可以构成独头意识单独行动。实际上我们在红尘中修练,直接针对的就是第七识(末那识)。如果像古师大德们说的把第七识打死掉,八识心田里面的种子倾刻间变成智慧之光。如果不把第七识打死掉,八识里的宝藏则无法显现。众所周知,前七识所做所学的东西,最后全部贮存在阿赖耶识里。明心见性后就变成了如来宝藏。未明心见性之前阿赖耶识只是个什么都收集的大藏库。当你一层一层地把前七识突破降服了以后,接近第八识时,才发现自己的毛病习气很重。前七识发现不了,就好比藏库的门没有打开,发现不了里面的东西。既然是藏库,里边就什么都有,既有宝藏(生生世世带来的智慧),也有生生世世带来的习气。八识心田中的种子越修越会翻腾出来,为什么有的人越修越觉得自己业障重?甚至觉得自己罪不可赦。因为无量劫的种子翻腾出来,什么都干过,这是必然的,也是对的。
  既然是个藏库,就有能藏的和所藏的。如果我们降伏了第七识,它就没有能藏的。所以对一个悟道的圣者来说,他做事就不会留下痕迹,也就没有东西传给第八识。而我们现在的人根本降伏不了前五根。每天看到、听到的外境,足以扰乱自己的心性。为什么佛像、修行人眼睛都是半睁半闭,就是要我们降伏六根。最难降伏的还是意根。“无念”是念念无住,并不是没有念头。有念不住乃是无念。一个大活人,他八识的功能都在,怎么会没有念头。一切不住,处于了了分明的状态,禅宗里有个词就叫做:“绵密保任”。什么叫绵?什么叫密?“绵”是细而长,“密”是不间断,不分内外先后。“保”是指时时刻刻保护自己的念头。“任”是任其自然,没有“能”、“所”,功夫成熟,自然入道。这是一套完整的用功方法。大家习惯于讨个方便,结个手印,持个咒语,喜欢有为的修行方法,但不是心法。真正的心法是绵绵密密保任。如果能绵密保任,第七识自然不会分别,当然就获得“平等性智”,看谁都一样。做到这点就不需要盘腿。实际上做保任功夫最有力的就是出去搞人事交往。现在的人都是错用功,喜欢安静的环境。身心安静是为了起用,如果碰到嘈杂的环境不仅不能起用,而且连一点宁静都没有了,这样修出来的功夫能算是功夫吗?
  当你完全把自己的觉知力量唤醒后,你会觉得你所有的妄念,本身就是你妙明真心的显现。一个无形无相的东西起用时,必须依赖有形有相的东西。六根的作用,本身也是妙明真心在起用。
  佛经里讲“破四相”、“转四智”。怎么转呢?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四相不破,怎么能转四智呢?实际上只要破掉我相,后面的三相就都破了。一个人的“我相”要破掉,最快、也是最容易做的,就是“布施”。布施不仅仅指钱财,没有钱出力气也是布施,乃至于一句话、一个微笑、给人让路,这都是布施。布施完全修好,才能达到无“我”。“我执”大的人没有办法走布施这条路。每天说话最多用的一个字,就是“我”。几乎每句话都带“我”字。假“我”用得多了,真 “我”出不来。真我被假我给隐掉了。我们都一直渴望真我早点儿出现,但是被假我的牢笼套得太紧了。当一个人渴望见到真我时,那就是:布施、布施……,一直布施下去。布施到最后即无我,无我的当下才能与万物同一体。
  当人家说你的时候,你表面没有“回敬”,心里想:“说就让他说吧”,实际上是一种我慢在作怪(认为自己比别人姿态高)。如果一个人“我执”很重,对治的办法,最好就是时刻保持一个了了觉知的心态。以这样的心态对待别人的批评、误解。
佛门里为什么叫你念经、拜佛、念佛呢?就是让你抑制自己的前六识。绵绵不断的佛号,就是让第七识将好的东西收录到第八识里。将里边不好的东西冲淡掉。就像我们将一杯苦水不断地稀释,最后这杯苦水也就没有苦味了。实际上念佛靠的是一种熏染的力量。诵经、持咒的道理也是同样。一旦把内在了了分明的觉知培养起来,八识里收集的东西顷刻之间都会翻腾出来,达到一个质的变化。古人为什么主张一天念十万声佛号,目的就是为改变八识里的种子,即达到所谓“净念相续”。而我们现在的人念佛,佛号念的少,打坐,坐的少。持咒持得也不够,根本没有形成一股庞大的力量。有的只是上上早晚课,早晚课加在一起也就是2~3小时。从量上讲根本就不够。因为前六识没有降伏,无时无刻不在收集业障,根本就停不下来!祖师们非常清楚,既然是静不下来,就干脆给他一件事情去做,这就是“有为法”。实际上修行都是通过有为法,最后落在无为法上。佛门里叫“作意”,用功的方法哪一项都离不开作意。作意直接针对的就是六识和七识。当一个人住在六、七识的时候,耳根非常敏锐。为什么有的人,你喊他好几声他都听不见?因为他未住在六、七识,早被前五
根牵走了。
如果前五识不住在五尘上,人的反应就非常敏捷。
前五识住在五尘上的人,第六识的反应就非常迟钝。当一个人对六尘境界哪一尘都不住的情况下,他的心特别散乱。没有住在任何一个境界上,这种人的眼神看上去非常散乱。为什么有这样的人呢?就像有的人喜欢音乐,当听到音乐时,他的耳根著在声尘上,别的什么也不知道了。有的人喜欢画画,看到一副画卷,眼根就著在画上。而另一种人是什么也著不进去,处在一种大散乱中。一个人命终时能不能做得了主,就看散乱不散乱。古印度对治这种散乱的方法就是观香。静坐的时候点一支香,距离眼睛2米远,其高度和视线呈水平,盯着香火头,每次观一个小时。三个月下来,自然能够集中。这时眼神看起来就集中了,说明心的力量也集中了。当内在集中了以后,对外境就不太关注了。老祖师们讲,心不散乱时,闭上眼打个盹就休息好了。
实际上现代众生的修行方法,莫过于降伏自己的身体。古人是 “降伏其心”,现代人能够降伏身体,就已经不简单了。如果降伏不了身体,心常被身转,根本不能降伏其心。实际给你一种修行的方法至少要训练半年。再好的方法,都要拿出一段时间去训练。我曾经说过,力量不存在内外,只有一股。用在哪儿就是哪儿。“回光返照”,就是这股力量。现在我们是只看别人对错,不看自己,当有一天我们能够降伏其心,超越自己的时候,我们看别人时,对别人是一种加持。
你们在这个山洞里静坐,有没有耳朵里听到声音?能不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当一个人六根完全收回来时,内在就会产生一种力量,往上冲。耳朵里会产生一种声音。就像树根产生了力量,就会往树梢上冲。身体也犹如一棵树,内在产生了力量也会往上冲。声音也是悟道的消息,虽然说是“光影门头”,但毕竟有了消息,你若去执著它就错,不执著就对了。外边的听得多了,内在的力量就消耗掉了。在印度有人为了保存这股力量,用两个耳塞堵住耳朵,让这股力量往上冲。密宗完全把脑袋想象成莲花苞。两肩完全沉下来时,你会感到后脖颈有一股力量往上冲。
* 唐朝的陆放翁,是个成就了的人。他说:“上座万声呼,何愁不入定。”
* 内在的力量一旦产生,你在睡觉的时候,一点非常小的声音都会让你醒来。有一段时间,你会以为自己失眠了。
* 每天抽出1、2个小时来静修。你不要把它当作是在静修,而是把它当作一种生活。形成习惯以后,就像吃饭一样,到时间就想吃。
* 打坐快昏沉的时候,深吸一口气,不要马上呼出去。气就会冲到头脑上,头脑补充了氧气,就不再昏沉。
* 作为一个修道人,你不突破眼前的无明,无法往上修,有一天睁开眼,看到光明,你的修行就上路了。即使是有点亮,也是悟道的消息。
* 达摩祖师把修行分成两条路:一是理入,二是行入。实际上理入与行入是不能分开的。
* 智慧分好几个层次。如果有的人对什么事都看得开放得下,那是大智慧。说起来简单,实际上很难做到。
降伏其心之一(2003年1月20日(农历十二月十八日))
为什么我说六祖惠能称得上是东方如来?六祖39岁的时候,从三圣洞到广州的光孝寺,请印宗长老为他落发。从翁源步行10多天到了光孝寺。当时正赶上印宗大师在为大众说法。当时印宗长老相当于现在广东省佛协会长,堪称长老。当长老讲到“法身如如不动,尽虚空遍法界都是法身”的时候,六祖惠能说了一句话:“请问长老,法身无相处处为相,那化身又是以何为相呢?”印宗长老回答说:“以众生相为相。众生需要什么相,就以什么相去度。”六祖笑了笑,印宗长老即对自己发生了怀疑。心中想:“莫非此人就是拿到五祖所传衣钵之人?”于是就问六祖是“何许人?”,六祖毫不掩饰地说:我就是拿到五祖衣钵的惠能。长老心头一惊:果是此人,难怪对我一笑。印宗慧眼已开,看到六祖气宇不凡:眉骨高起、天庭饱满、额头宽高(是大富大贵之相)地廓方圆(有人拥护之相)、下巴翘上(是无碍辩才之相)。打量一番之后,赶紧从法坛上下来,右手抓住六祖的左手,高举起来对大众讲:“这就是当初拿到五祖传承衣钵、大彻大悟、我们盼望已久的六祖惠能出现了。”当时几千人开锅似的喧哗起来。大家见六祖终于露面了,就请他升坛、讲经说法。那时候说法,不像现在说法和听法都坐在一个高度。那时法师是坐在一丈高的法台上,也没有麦克风,几千人几万人都能听到,喻为“狮子吼”。可见底气足。因为六祖当时还是居士,不好意思坐在法坛上面对四众弟子,当时就要求印宗长老为他落发。长老满了他的愿。六祖出山的第一步就得到印宗长老认证他为大彻大悟的六祖。(他又拿着衣钵、又有长老认证)所以没有人不信任他。当时六祖惠能落发后,就升坛为大众说法。因此,六祖以后的弘法非常顺利。
  六祖弘法,主要是在韶关地区。这一带的大小寺院都有六祖讲法的记载。一直未到北方去弘法,因为北方有他的师兄神秀大师。为避免冲突,乃至以后武则天几下昭书请他去讲法,他都一直推辞,而力推师兄神秀。过去有师父在,弟子传法都是打着师父的招牌,不会另立门户,乃至于有师兄在,师弟也不会出来讲法,而要把师兄推上去。直到最后武则天要惩罚他,他在圣旨下达的前2天圆寂了。
  因为六祖不识字,通常说法都是用日常生活中的事来比喻,所以人民爱听。后人说《六祖坛经 》,是“农民的经”;禅,“是农民的禅”。毛泽东、蒋介石、蔡元培,三个人非常推崇《坛经》。正因为《坛经》步步到位,深入浅出,所以人见人爱。后人读得几乎能背下来。
  当年,六祖原打算在此弘法。结果因缘转到了曲江宝林寺,据说当时因追随六祖而开悟者有几千人,立门户的就有上百人。但能够影响佛教的分五大门派,即临济宗、曹洞宗、云门宗、沩仰宗、法眼宗。其中出人才最多的是临济宗。
  《六祖坛经》影响了整个中国佛教1300年。直到现在佛教还在受其影响。中国佛教从宋朝开始衰落。在此之前经历了200年的鼎盛时期。在《坛经》未出现之前,大家都是走小乘路线,老老实实打坐修止观。《坛经》出来以后,大家都在《坛经》里边断章取义。尤其是其中的 “自性本自圆满、本自清净,”还有“无持戒、无犯戒、无禅定、无散乱。”《坛经》里每句都是精华,但后人从此不读禅宗的书,不老老实实用功。很多人会背《坛经》后,不知不觉走入误区,落入“口头禅”。《坛经》中讲的是六祖的境界。而且是六祖57岁时说的。由他的大弟子法海禅师整理出版。六祖是在实相般若上达到顶峰,法海是在文字般若上达到顶峰,师徒合二为一,有了这部空前绝后的《坛经》。《坛经》出来后,也给他的几位大弟子弘法造成很大困难,他的徒孙拿着《坛经》去与他的徒子辩论。所以后来就有“临济喝”、“德山棒”、“赵州茶”、“云门饼”的风格。祖师们心中清楚:未开悟的人拿着大开悟的人的东西,不去实修,以为佛法只要明理就可了事,此种观念是绝对错误的。祖师们开始还为这一类型的人细细的解释,后来拿他们没办法,就拿棒子打他们、骂他们或者不理他们。赵州:摆摆手,“吃茶去、吃茶去。”云门:“吃饼去、吃饼去。”这种情况(口头禅),在现在这个时代就更多更多了。背上几句经中的话就去辩论,实际上经中的境界连做梦都没有梦到过。六祖的弟子神会最擅长言论,六祖曾给他授记:“你将来只能算是一个知解和尚。”最后确实在北方开辟了一个道场,也成为一方长老和一代宗师。
  世界上有这么个规律,凡开山祖师创业时就兴旺起来,第二代还兴旺,到第三代就会衰落。所以世人讲:“穷,穷不过三代,富,富不过三代。”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确实可以看到这种现象。禅宗被六祖惠能推向了顶峰。弟子们将其推向了世界。徒孙拿着祖师爷的招牌喊一喊:“祖师卖佛,徒弟卖祖师,佛卖法。”《坛经》中有一首偈子:“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付臭骨头,何为立功课。”“禅”的确不是坐的,坐仅仅是修炼的一部分,日常生活中的行、住、坐、卧都包括了禅。坐是最简单的入手方法,一个人如果在“坐”上都不能用功,其它三方面,即“行、住、卧”能用功,那是不可能的。为什么我们在静坐的时候会发现自己很散乱?那是因为坐下来以后才有了一点点清静,有了一点点进步,才会发现自己的杂念很多。当一个人在静坐时能达到一心不乱,在其它三方面才能体验到何为道、何为法。但在《坛经》出现以后,后人都不去打坐,出现了许多五花八门的方法。有的蒙头睡觉、有的不忌酒肉不守丛林清规、不学戒律。而且都能找到理论根据,引用《坛经》中的话振振有词。对六祖来说,他可达到“无持戒、无犯戒、无禅定、无散乱。”因为他已找到“本自圆满、本自具足”的自性。而我们未找到,也未感受到,只是听别人说而已。更没有达到“无持戒、无犯戒、无禅定、无散乱”的境界。而六祖惠能当时确已达到这个境界。
  宋朝以后的禅都是“口头禅”。所以我常告诫身边的人,刚学佛千万不要先读《坛经》,要先读《圆觉经》、《楞伽经》。《坛经》要放到以后再去读。就像我们日常生活中会骑自行车的人,说“骑自行车没什么方法,上去骑上就走。”实际上不会骑自行车的人连车子推都推不走。如果真像六祖所说的“无法可修、无果可证”,那他24岁时为什么去找五祖求法?五祖给他印证后,又隐藏于猎人队伍中15年。在15年的隐居生活中他一直只吃锅边菜。已经超越了因果的慧能仍不吃众生肉。难道他不知道肉好吃?难道六祖没有认识到《坛经》出现后,会导致禅宗的衰落吗?他完全知道,但自古难两全,任何事物都有两重性,没有办法。
  我们看《坛经》,顶门的慧眼一定要开。不要断章取义,要看人家修行的过程。现在《坛经》在中国仍然有非常高的地位。但现在修行仍然是口头禅。说得多,做得少,理论多,实践少。只从文字上下功夫,只能领悟,永远也不能代替实践,更不能证果。因为所有佛经和大德们的书,都是佛菩萨、祖师大德们开悟后的境界记录下来,为鼓励后人,指引我们。而后人只去研读,不去证悟它。好象各行各业都有这样一个共性:一派搞理论研究,另一派搞实践。比如说,到医院里去看病,一般人都愿意选择一位有临床经验的医生看病,而不愿选择一位学位高的(比如博士)年轻医生为自己看病。因为学位高是读书读出来的,尽管理论水平很高,但缺乏临床经验。而学位不高的医生,长期在工作岗位上实践,临床经验丰富。宋朝以后的佛教里面,有一些高僧大德、祖师们的传记,就不是自己写的,而是请人代写的。(那时候有些穷书生、文人墨客为了生计而专门从事为人抄写的工作。)
  现在学佛的人动不动就拿着经典去指责别人,测量别人,但很少用来测量自己,看看自己达到没有。有时我想,造化是不是在和我们开玩笑?人的眼睛长在自己身上,却看不见自己,而看别人看得清清楚楚。如果一个人不善于反省,不善于接受别人的批评,那么他一辈子也看不清自己。他可以遇到善知识,但得不到善知识的指导。无量劫的习气难改,人总觉得自己最正确。即使是认识到错了,面子上又下不来,还要为自己辩护。一个人只要是做事,就会有错,只要走路,就会摔跤。所以当你看到身边的朋友说错了话,做错了事,不要抓住他的“小辫子”不放。
  为什么《坛经》会出在六祖57岁的时候?因为他的思想也是逐渐完善的。六祖隐修了15年。39岁出山,出山后在世间法中又滚打了十几年,这时六祖的出世法已经完全成熟,相当老练了。
  从生理上来讲,女人的脑细胞20岁时就已发育成熟了。而男人要到40岁才发育完整。所以女的十七八岁个子就已长成,男的30岁个子还在增长。从衰老程度来看,女的比男的提早10年,而平均寿命却比男的长。为什么会是这样?我可以引用一位道教长老(朱鹤亭、法名玄鹤子)说过的一句话:“道在造人的时候,男人的生理设定要释放能量,女人的生理设定是要吸收能量。”男的能量都释放了,女的释放的少,还要吸收能量。因此,男的平均寿命要比女的平均寿命短。所以女的修行感应特别强,容易和宇宙沟通。家庭中有越轨行为的也是男的多,女的少。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男性到80岁脑细胞才衰老。老了以后会有二个极端:一种人看起来好象糊涂,有时不爱说,实际上心里很清楚。年轻人中也有这样的,好象糊涂,实际上这种人容器大,许多事不去在意。另一种人显得很精明,一点事就搞得到处都知道。实际上那种人不是精明,是容器小。器小易盈,器大不显,即是此理。
  在寺庙里有些长老,尤其是年轻时戒律比较清净的,越老,身体、思维、思想等方方面面都会出现第二个青春期。也就是为什么有的人老了以后突然长牙了,头发也变黑了,说话声音也像小孩子。因为一个人完成了历程,最终的结果,一定是最初的出发点。有的人一辈子长不大(心理上不成熟),不属于这个类型。中国有句话说:“老要颠狂,少要稳重”,年轻人太活跃,会被认为是“轻浮”,老人却被认为是“返老还童”。
  也许是由于生理的原因,决定了人们的生活惯性和思维,在寺庙里流行一句话:“和尚要想管好庙,必须婆婆妈妈,尼姑要想管好寺庙,必须学大丈夫。”我以前不相信,本身又不爱说话,做得多,说得少。现在管这么一大摊子事,有时会问身边的人:“你们是不是觉得万行婆婆妈妈的?”有时别人还没觉得自己话多,自己倒先觉得话多了。本身性格就急躁,慢慢锻炼得好了一些,但有时内在还是很急躁。因为有的人,有些事你讲了好多遍,他还是没去做。在教导人方面确实需要有很大的耐心。在做事上,不但要有耐心,更需要有胆量、胆识和识别能力。
有些事不是一出手就能够做成的,有的做了好几个月还没做好。有的甚至需要奋斗几年、几十年,才能做好。《毛泽东传记》中说,毛泽东在开国大典上说了一句话:努力了几十年就是为了这一下子(指升国旗那一下子)。人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那“一下子”。
  佛陀说:“不要以为我有所说法,我一个字也未说。不要以为我在度众生,我一个也没度。我之所以要说,是你们需要,我才说的。是你们发心要解脱,我才来度你们,如果没有你们的需要,也就不会有我的说法。”而我们做人却恰恰和佛相反,做了一点事,说做了很多、都是我做的。只看到有形有相的一面,看不到无形无相的一面。有几个人有魄力能抛掉有形有相的东西,进而得到无形无相的东西?甚至连眼前的一点点都不愿放弃。为什么有人修了好几年没有感应?就是把别人看得太低,把自己看得太高。一个学佛人要想敲开道的大门,只有靠谦卑心。只有谦虚到了极点,才能无我,道才会降临到我们头上。我执太重时,“金刚罩”将自己与道分开。
如果有机会看一看《达摩一掌经》、《冰鉴》这两本书。把人的个性分成本性和习性,准确性非常高。
﹡ 任何一个人修到一定程度(六根有所关闭时),毛孔会放香味,招来许多小动物。蛇、蝎子、吴蚣等都会来。
降伏其心之一(2003年1月22日(农历十二月二十日))
你们说什么叫“顺其自然”?通常你们怎么理解这个成语?现在给你们一分钟时间,考虑一下什么叫“顺其自然”。
  通常人们遇到事情没有主意,不知该怎么做、无奈的情况下会说“顺其自然”。还有一种心态是看不清前途,不知该怎么做,任由它发展,事情变化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也叫“顺其自然”。
  实际上“顺其自然”是道教的成语。真实的意义如同佛教的“无我”。与无我是同一含义、同一境界。什么叫做“顺其自然”呢?“顺”是不违背、不逆向; “其”就是中间,就是融入的意思。就是把自己融入大自然,不违背大自然。把个体消失融化在整体里边。一个人只有达到“我空”、“无我”的境界,才可能“顺其自然”。假如一个人我执重、成见多,怎么可能顺其自然呢?一定是“逆其自然”。就像两个朋友在一起,彼此都有自己的思想,不愿顺着对方。如果你有这个胆量,短暂的自我消失,最终是对方融入了你里边。这就看你敢不敢“死亡”几分钟或“死亡”一段时间。如你不敢,就没办法得到“道”,因为有“我执”在作怪。 “我执”是生生世世形成的思维方式。我执坚固,没办法突破掉。有人说这是个性,实际上有个性的人没有办法学佛。“我执”不消失掉,“法执”更没办法消失。只有一个人的我执、法执完全消失掉,才有可能顺其自然。只有融入自然才能永生。未融入进去很快会干枯死亡。这就像从海中盛出一杯水,这杯水能保持多久呢?杯子代表“我执”,如果把杯子拿掉,这杯水就融入了大海。但在拿走杯子的一刹那,你会感觉到“我”不存在了,消失了。这也就是好多学佛者没有胆量、无法把自己融入对方的原因。老祖师们讲:学佛是大丈夫所为,不是帝王将相所能为。学佛是降伏自己,帝王将相是降伏别人。老子说:“降伏自己的是圣人,降伏别人的是伟人。多少年来,有多少人能降伏自己?降伏自己就是降伏自己的习气毛病、思维方式、知见观念。境界上不去就是观念没改变,没有走出我执、法执的框框,没有从中跳出来。这与我们接触的环境有关系。有人一辈子虽然也接触了不少事物,但其所处的环境决定他无法改变。佛教是主张云游的,为什么见多识广的人境界同一般人不一样?为什么要出去参学?就是要把自己以前所有的概念放在一边。如果是带着成见去参访一位善知识,什么东西也学不到。就像是封住了口的瓶子,什么也装不进去。实际上你遇到任何一位善知识,都能让你受益。就看你愿不愿意把瓶塞打开。往往带着成见只能看见人家的短处,看不到人家的长处。实际上每个人都有长处、也有短处。每个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同样也都有坏的习气毛病。因为在娑婆世界轮回的太多太多,习气太重了,几乎浸透到灵魂深处,几乎无法将灵性的力量启发出来。被欲望牵着走。
  欲望也是一种习气,为什么事先想得很好,事到临头又不能按自己的愿望去做?比如在酒席桌上,本来不愿喝酒,可是被大家劝说一番之后,就不由自主地喝了起来,这就叫把握不住自己。如果你真的不愿意喝,也没人捏着鼻子灌你。修行和做事一样,修行本身就是在做事。内在的境界有多高,从平时做事就可以看得出来。或者说做每一件事就是内在境界的显现。
  有时做事合情,但未必合理。有时做事合理又未必合情。合情合理当然最好,有时做事既不合情又不合理,怎么办呢?尤其是我们出家人,做事情宁可偏向情,不要偏向理。就像一个家庭,光讲道理,不名为家庭。实际上每个人都有一个非常适合自己的位置,就看你找到没找到。古人讲:“仁者在位,能者在中,成者在下,智者在侧。”那就看你把自己摆在什么位置。如果你既不是“仁者”,也不是“能者、智者,”甚至连平常的“成者”都称不上,那你把自己摆在哪里?实际这四“者”都可以做我们的老师。我有时想我自己哪方面都挂靠不上,有时看看自己是一无是处。为什么古人把人分的这么清?因为古人每个人都敢于面对自己。只有面对自己,才有可能把自己剖析得很清楚。现在的人不敢面对自己,都是看别人看得清,而看不清自己。
  被人欺骗很难,往往都是自己欺骗自己。“果”都是自己造作的,好果是自己造作的,坏果也是自己造作的。因为智慧没开,原以为会结个好果的因,实际上恰恰是结个恶果的因。为什么做人做事时会犹豫不决、举棋不定?就是因为看不清结果,不敢承担事情的结果。当一个人太在意结果的时候,就会举棋不定。不太在意结果时,做事就比较轻松。当一个人完全为自己考虑时,眼前的一切都看不清。为什么有人做事那么轻松,胆量那么大?根本原因,做事不是为自己,没有考虑自己的需要。当一个人大公无私到极点,他的眼睛就看得非常远。因此古人讲:“当一个人大公无私到极点就是有私,当一个人自私自利到极点就是大公无私。”但很少有人能领悟到这一点。之所以内在境界上不去,就是私心所导致。人有私心本来也很正常,但问题是,我们的私心不是满足一次,膨胀一次,而是永无止境,永远满足不了。既然是无止境的,那就不必要去满足它,要适可而止。如果真能满足它,那就牺牲一次,满足它一次,也值得,问题是它是个无底洞。
  人每轮回一次,就把这一世的所有信息全部贮存在阿赖耶识中。因此生生世世的记忆都贮存在阿赖耶识中。所以说阿赖耶识是一个万能的宝藏!要想修行,就必须把它打开,然后进行筛选。当你打开时,你会发现,里面真的是丰富多彩、什么都有。当发现里边许多是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但根本无法抗拒。打不开阿赖耶识,无法看清自己。看到的只是自己的头脑,这也就是为什么有很多人学佛到一定层次,根本无法面对自己。有的学到一定程度后,想自杀,我就碰到好几个这样的人。这种境界的出现,不外乎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厌世,觉得人活着没有什么意思,无非就是吃、穿、功名利禄,这是一种“领悟”的境界。还有一个原因是自己的切身感受—“证悟”,看到八识田中的东西这么多,不相信自己就是八识田中的那个样子,无法面对自己。读过佛教中的《禅观正脉》这本书以后,就会对自己的身体有一个新的看法。“白骨观”就是以此为依据的修行方法,观想一个人皮包着筋骨……我有时一想“白骨观”这一套程序,就会脸不愿洗、牙不愿意刷,不想管这个身体了。你再怎么用心保护,百年之内也就消失了。每天早上洗脸、打扮、照镜子就要好长时间,一天之中好多心思都用到自己的身体上。我以前不留胡子每天要刮脸,留起来以后一个月修剪一次。天天吃饭,都是为了身体,也不厌烦,但碰到一点事就厌倦了,不愿做了。实际上人生本身就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即使是小鸟每天也要去觅食、做巢、哺育后代、躲避天敌,也是很麻烦。
  自然界没有法律保护,弱肉强食。而人类就可以避免。人类社会有法律保护,而且会同情弱者、削弱强者。磨练一个人的心性,靠天天打坐,可能吗?打坐只能磨练到一定程度。禅修只能达到一定程度,就再也上不去了。实际上红尘中的考验、磨练,远远超过禅修中。平常打坐盘腿,腿一麻一痛,顶多挺20分钟,就挺不下来了。这一点考验算得了什么呢?但也很难通过。为什么都觉得坐禅难,做事易呢?实际上我们每天不知做了多少事,做不了,没有成功都放弃了。只是在不知不觉中提起来又放下,最后彻底放弃。因为坐禅修道后无法放弃,一个人什么都可放弃,唯有信仰无法放弃。只要有过学佛的过程,哪怕很短暂,生生世世都无法抹去,除非有一世大彻大悟了,你才能把你贮存的信息融入大自然,顺其自然。什么都是,什么都不是。真正的成道者,想做什么,都能把全部力量转移过来。而平常人是不可能把十分的力量转移的,充其量只能把七分的力量挪过来。惟有得道者,才有可能把十分的力量全部转移,挪过来。因为他已经得到了自己的心性。人有两股力量(阴性的力量和阳性的力量),降伏以后就合二为一,成为一股力量。一旦变成一股中性的力量,它就像面团,捏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因为它无“我”,没有“我执”的力量出现,当一个人超越了“我执”,他可以任意融入一个形状或者一种力量里面去。看到大海、大树,都可以把自己融入到对方里面去。当一个人能够把自己融入对方时,他做事也就变得非常轻松。
  今天来开光的持佛法师,给我一个小小的感触,此人是“有能力、没脾气”,而我是没能力,还有脾气。上等人是“有能力、没脾气”,中等人是:有脾气,也有能力;下等人是“无能力,还有脾气。”我想我是属于下等人。翁源县的县长就是一个有能力没脾气的人,陈县长没有架子,又会做人,又会做事情。而且他的语气让你听到后就欢喜。一个人讲话的声音也很重要,为什么同样一篇文章,有的人读起来特别有感情,令人深思。有的人读起来就令人感到枯燥无味?实际上这也多半是先天带来的。生生世世贮存在阿赖耶识中的东西。就像“气质”,很抽象,但确实存在。拿不出来,但能看得见。为什么有人长得好,但气质不好?长得好坏仅仅是表象上的东西。一个人努力去提升自己内在的素质,并非不可能,完全可以改变。怕就怕在不愿意改变,还以为自己很好。一个人笨不怕,就怕不愿改变自己。另外一种人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有了一点进步以后,境界又上不去了。拿世间法比喻:有了一点儿成就,就被眼前的收获障碍住了,被境界转了。我们修行也好,做人也好,就是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境界。一个人如果对自己要求不严的话,是无法跳出自己目前的思想框框的。只有在自己身上狠下工夫,内在的境界才能冲上去。实际上我们做人、做事、修道,最后所要改变的都是自己内在的素质。为什么修了这么多年境界上不去?就是因为不愿改变自己内在的东西,不愿在自己身上下工夫。
  有好多古人的语录、传记,实际都不愿讲出来。在座的有的来了这么久了,如果在我这里一点都不能受益,我感到非常惭愧。是我自己内在的力量不够,没有东西给你们。我天天渴望自己能进步,改变内在的力量。只要改变内在,外边的事就容易做。做人是一个观念的转变,做事也是一个观念的转变。就像一个人想要发家致富,首先要改变自己原来的观念。观念不转变,做什么事情都很难立足。
  ﹡ 习气、习惯就是业障。了缘就是了业,结缘就是结业。传统叫“缘”,实际上就是“业”。当一个人慧眼未 开时,你认为是在结善缘,也可能是结恶缘。认为是在了旧业,实际上是在造新业。
  ﹡ 我认为不论出家人在家人,只要是在这里常住,都应该出去以后会讲法。今后这里要达到三统一:统一思想、统一口径、统一方式,乃至服饰都要统一。一个团体必须统一,才有力量。
降伏其心之一(2003年1月24日(农历十二月二十二日))
佛教传到唐朝时,马祖、百丈创丛林、立清规,一直到现在。在两位祖师未创丛林、清规之前,那些出家人都是找个山洞或结个茅蓬自己清修。很少有大众集中到一块修。自从汉明帝时佛教传入中国,到唐朝时开悟证果的特别多。但对佛教推动的特别慢。自从有了丛林后,把佛教传布开了,固然是推动了佛教的发展,但佛教的衰弱也从此开始。我想两位祖师创立丛林是看到了这一点的,那为什么还要创建呢?因为利大于弊。有了丛林,就有了阶级斗争。大家都是学佛的,但毕竟不是佛。内部的境界、素质都不一样。即使当时在佛身边的人,还有菩萨和罗汉的区别。因为人都是来自四面八方,各个阶层,有了丛林,有了规矩,也出现了斗争。
  台湾的佛教都是各自为政、各占山头、互不来往。中国大陆避免了这一点。因为政治上统一管理。西方国家的宗教乃至佛教,也都是这样,彼此之间,互相并不往来。
  当时立的规矩,随着时代的需要在不断地改进、变动。因为时代在变,你不去适应社会,自然会被社会淘汰。出家人的戒律好几百条,都是随着这几百条变来变去。但都离不开五条根本戒律。丛林共住规约有十条根本规约,虽然各丛林规约有所不同,但也都离不开这十条。清规戒律并不是用来约束我们的,而是为了帮助我们改变习气毛病、改变命运、成就我们的。因为一个俗人很难管住自己。有几个人能达到老子讲的 “随心所欲,而不越轨”呢?圣人已经超越了,已达到无持、无犯的境界。而作为一个没有超越三界的人来说,是一定会被因果束缚。这时只有用戒律来规范我们的行为。一个修行人一定要相信因果,否则一切免谈。越往上修,越要深信因果。只有深信因果,他内在的“质”才会突飞猛进地发生改变。一个人的智慧为什么不出现?就是因为悲心生不起来。
  修行人,一定要学会约束自己。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怎么做都没有错,当两个人相处时,对方就是一面镜子。你会用,会回光返照,看到别人的毛病,就会发现自己类似的缺点。所以祖师们比较注意共同熏修。从丛林里出来的人素质不一样,比较懂规矩。从小庙里出来的即使是内在境界很高,由于没有长期的熏修,许多毛病习气很难改掉。如果一个人在团体中能够适应,能和周围的人很好相处,说明他内在的境界有一定的层次,习气也比较轻微。他才能在丛林里呆得住。为什么有的人一辈子喜欢一个人独处?喜欢独来独往?喜欢清净,固然是一个因素,但主要是因为他无法接受别人的种种习惯,或者说 “习气毛病”,不能包容别人。
  实际上在一个团体里没有规矩确实不行。五花八门,你一个样子,我一个样子,没法管理。团体里出来的,代表团体的形象。天下丛林那么多,为什么都有各自的规矩?如果你不能适应某个团体,你在这个团体就住不下来。如果能适应这个团体,说明你内在的境界和这个团体是一样的。人们常常说和这里有缘,和那里无缘,“缘”是什么呢?就是彼此适应。这个道场定的规距和自己相适应,就是有缘。如果这个道场定的规矩约束你,你感到难受,就觉得没缘。一个道场有了规矩就不需要人来管而是用制度来制约。没有制度只能是人管人,将来人与人反目成仇。所以要建立制度,按制度管人。
  一个人要学着去适应规矩,当你适应后,会发现规矩什么都不是,对你来说就好象不存在。比如说“吃素”,开始不让你吃肉,你会感到很难受。当过了几个月或者半年以后,习惯了吃素,你对“吃素”并不感觉到受约束。你超越了这个戒律,它对你来说就等于没有了戒律。没有超越,这个戒律像一块大石头一样,压得你难受。到任何一个团体都要适应这里的大众,遵守这里的规矩。适应了住着就舒服,不会感到难受。为什么有的人走到任何一个地方都能适应?如果一个人内在的主观意识不是太强,到任何团体,都能很快与这个团体衔接在一起。
  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想,这里刚刚起步,有些规矩列出来也没有用。丛林里的规距拿到这里有许多也用不上。针对团体里目前出现的情况,我写了几条。有些我还没有想到、看到。我想,你们今天回去后都把你们看到的弊病、以后应该怎么做,每个人都写出来。下星期一共修的时候,我来向你们要。通过这段时间的观察我写了几条,这仅仅是我个人的意见:
  1、在本道场住,不维护道场者迁单。2、常住分配的任务不完成,屡教不改者迁单。3、医药费、外出差旅费,常住报销。(以后要有病号饭)4、吵嘴打架,说是非者迁单。5、犯五戒者迁单。6、作息时间扰乱别人者迁单。7、被迁单后返回来的,改过自新者留单,未改者不可留单。8、不做国贼、不谤国主、不犯国法,违者迁单。
降伏其心之一(2003年1月27日(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
智光法师也是老修行了,很谦虚!刚才他也说了,修行说难,很难。说易,也很易。佛经里讲的也是两种情况:“三大阿僧祗劫”,“十地顿超”。
  1990年我在佛学院的时候,利用暑假期间去拜见空有和尚。我对他说:“我要即身成就!”他说:“痴心妄想。佛门里讲三大阿僧祗劫,你怎么想今生就成就?”我说:“这就是我最后一世,你怎么知道我未经过三大阿僧祗劫?”当时他睁大眼睛盯了我一眼,他知道我是在诡辩。但我从来不把希望寄托在来世。修行人如果有胆量、有魄力,深信这就是最后一生、最后一世,这次来就是为了成佛、超三界的。如果每个人都把希望寄托在今世,今生就一定会成就。如果你把希望寄托在来生,今生一定是没有希望。但很少有人这样想过(今生成就),好多人把心态摆错了,这种心态是一种偏见。尤其是修净土的,把希望寄托在西方极乐世界,往生“方便有余土”,甚至是“凡圣同居土。”为什么不把希望寄托在这一世?这就是根器问题。禅宗的思想,是从来不把希望放在来生,或者放在临终。没有过去、未来,就在当下。如果每一个“当下”都能觉悟,那就是佛。实际上很难,因为我们做不到。也许这一个“当下”觉悟了,下一个“当下”又迷了。
  禅宗、密宗的祖师们通常都爱问一句话:你学佛为什么?你们也可以想想,回答“学佛为什么”。内心必须有答案。每一个人的答案,足以证明大家的根性。对于这个问题,古人也是每个人的回答都不一样。为什么同样一件事,一个东西摆在面前,每个人的评价会不一样?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知见。实际上现在好多学佛的人,学了十年、二十年都没有自己的佛学思想。都是在学“佛”的思想,为什么古师大德都有自己的佛学思想呢?现在偶尔有人有了自己的佛学思想,又被视为歪门邪道。当时祖师们也有许多人被视为“邪道”。清朝著《心灯录》的湛愚老人,是大成就者。当时朝庭里雍正皇帝就不认可这本书,说成是“歪门邪道”。《心灯录》被列为当时第一禁书。现在的人动不动就评价对方是“邪知邪见”。自己又没开悟,怎么知道别人是邪知邪见呢?。人家写出来是人家学佛的体会和思想。自己没有,又说别人的不对。曾经有人对我讲过这样一句话:“大丈夫自有冲天志,不向如来行处行。”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见解,并不是说只有符合你理解的释迦佛的,才是正确的。不符合你理解的释迦佛的,就叫歪门邪道。
  是不是只有符合你所理解的悉达多的思想才是正确的?如果不符合你所理解的悉达多的思想就不正确呢?难道学佛就不允许有自己的佛学思想吗?从古到今都有这么认为的。实际上,许多菩萨、祖师、大德都有自己的思想。尤其是现在有许多学佛的人,别人不和他走同样的路,就认为人家是错的,不和他一起学佛就觉得人家很可怜。我从来没有这种想法。也从不劝人学佛。只是说出自己的思想,让别人印证一下。自古以来各教都说自己的圣人等级高,是至高无上的。基督教说耶稣最高,伊斯兰教讲穆罕默德最高,道家说老子是最高的。儒家又讲孔圣人等级最高。我有时经常分析自己的内心,是否对释迦佛不够尊重?或者是不忠诚?我从来没有认为我的祖宗最高尚,别人的不高尚。也从来没觉得不学佛的人可怜。《圣经》、《道德经》、《古兰经》、《四书》我都读过。我觉得他们都是圣人,都很了不起,都值得我尊重。人们常说:卖瓜的都说自己的瓜甜。我在家时曾经种过瓜、卖过瓜。从不说我的瓜比别人的瓜甜,只是让人家尝一尝。人家不尝,也不勉强。实际上我学佛十几年,从来没有主动度过众生,甚至连随缘度众生都不愿意。有的缘分来了我还推掉这个缘。我觉得他们生活的好好的,并不觉得痛苦。你给人家讲了一通娑婆世界这也是苦,那也是苦,如同火宅。人家一听,有可能会觉得很苦,好多人度众生都是采用这种方法。我有时也很佩服上门给人宣传、劝人学佛的人。但不知为什么自己没有这个想法。
  有人问我闭关是什么愿力?我说:“没什么愿力。效仿古人的做法,住到山洞里边,很自然、很轻松的就闭了。”就像现在建这个闭关中心,也没发什么愿。很可能是自己心量太小,当时闭关时,山民在附近砍树、炸石头,放火烧山,开荒。我只是觉得他们把这个风景给破坏了。当时说他们,他们说:“这又不是你的山,这是我们的地方,我们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因此,我一气之下,就把这个山就买了下来。买下来之后,又干什么呢?慢慢的思路出来了,干脆建点关房。好象被缘的力量推着走。回忆自己出家这十多年,几乎每件事情都是被一种力量推着走。古人讲:“随缘消旧业!”我也不知道自己是在消旧业,还是在造新殃。因为国内目前还没有人建立闭关中心,我是想办好这件事,也已经开始着手建了,不知道以后能否办好?因为建关房容易,领众修行很难。有人讲“100个人闭关,99个着魔!”,实际上也不是着魔,境界出现不去执着,即便是魔,也会被你所用。就看你执着不执着,执着就着魔,不执着就增长道业。
  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只要动了做这件事情的念头后,“感应” 和“护法神”都会出现的。尤其是你真的为这件事情去忙,去全身心投入时,天地鬼神都会出现的。甚至有好多学佛的人对“龙天护法”,“鬼神”,还持怀疑态度,是否真有?实际上宇宙间的一切,万事万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对存在。有天就有地、有土就有石、有看得见的,就有看不见的。怎么会没有鬼神呢?鬼神,有的是人转化的,有的是其它的精灵鬼怪修成的。
  学佛不像做其它事情,世界上绝大部分事情都是向外找,唯独学佛修道力量是向内找。向外易,向内难,一个人最难的是了解自己,我们连别人都不了解,怎么可能了解自己呢?实际上能了解自己的人,对别人的了解会轻而易举。古人都是了解了自己,再了解别人。成佛,最初就是先了解自己。你们会说:“了解自己还不容易吗?”如果真的了解自己,学佛也就入门了。正因为我们不了解自己,学佛才这么难。如果我们针对自己的思想状况写一篇文章,剖析一番,看看自己是属于哪一类型的人。再看周围的人对你的评价,和你对自身的评价、认识一定会是不一样的。实际上佛就是对自己彻底了解后,又对众生了解。当两个了解合在一起,变成一个了解,就和众生融为一体。所以佛和众生能够沟通。现在我们每天都渴望与佛沟通,就是不愿与身边的父母、众生沟通。
  今天我接到两个朋友的电话,在电话里他们讲的是同一个问题:说他们理解别人,而别人不理解他们。跟我哭诉。我说:如果真的是你说的那样,你真正了解别人,你就能和别人沟通。你认为别人不了解你,是因为人家不认可你!你才哭,否则(别人认可了你)你会笑。别人没认可你,如果你认可了别人,不也就是别人认可了你了吗?学佛就要和旁边的人一条心。都是好人,只是别人走的路和你不一样。
  中国人对“过年”(春节)特别注重。我不知道大家对过年的感受是否很深?我自己对过年没什么感觉。在十三、四岁以前对过年还有些激动,十三、四岁以后就没感觉了,现在是越来越怕过年。因为过年的时候,别人要请我。别人请我,我还得请别人。怕招待。别人请我容易,两个青菜就把我给招待了。我请别人就不是两个青菜的问题了。
  中国人办事情,确实与外国人不一样,差别非常大。中国人凭印象、凭感觉,甚至是完全凭感情办事。虽然有一套完整的法律,但与西方比起来相差很远。所以中国人做事情很累。如果是适应了中国这套人生的游戏规则,也就无所谓。如果是完全适应学佛修道,出去做事真是有一定难度,在中国办事很容易把人磨练出来。
修行首先要和众生接触,必须要与众生打成一片。因为是众生成就了你,没有众生就没有无上菩提。
降伏其心之一(2003年1月29日(农历十二月二十七日))
今天讲一讲明心、见性、证果,三者的区别。
  学佛的人经常挂在嘴上讲:“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为什么学佛一定要明心,一定要见性,一定要证果?明的是什么心?见的是什么性?证的又是什么果呢?不明心,能不能见性?不见性,能不能证果?古人为什么把它们排列的这么有次序?明什么样的心,才是真正的明心?见到哪一种程度的性,才是真正的见性?提到证果,学佛的人都知道,要分很多层次。罗汉分四个等级、菩萨有十地,就连佛,还要分法身、报身、化身三种。
  有好多时候会听到大家说,某某学佛都已经见性了。这种人的见性,见的是哪一种性?见性之前是否明心了?通常佛门里讲“心”,有真心、妄心、肉团心。肉团心与佛门里所讲的“心”是不一样的,修行人明心,不是这个心。无论你明的是哪种心,学佛首先要明白真心与妄心的区别。什么叫“妄心”?通常讲:这个人妄想多,很散乱。这也是一种心。有时听人说:这个人功夫很深,入了境界如如不动。这是指的真心。为什么说“明心见性”,而不是说“见心明性”?佛门里通常划分成真心与妄心,这是对初学佛者来讲,存在这两种。对于大成就者来讲,真心与妄心指的是一个东西。你要知道乃至于明白自己的真心都需要妄心的显现。尤其是在静坐当中,杂念特别多、很散乱,这个境界指的就是妄心。如果有一天,你真的明心见性了,你会发现:散乱的杂念,都是真心在起妙用。但是,这个境界是功夫上的,不是理论上的。如果你的功夫达到了一定程度,会感受到“心”、“性”是一不是二。既然是这样,那么过去的祖师,为什么要把它分成两个?实际上还是为了让大家明白,才把它一分为二地讲述给大家。
  如果用“理”与“事”来讲,明心,偏重于理,见性偏重于功夫上。如果你是从“理”走上功夫,再从功夫上走出来,你会感受到理与事原本是同一体的。如果不是这样(理→事→走出来),理还是理,事还是事。大家会问:理与事怎么衔接?怎么运用?这就涉及到大家经常问的一个问题:是闭门修炼自己?还是走出去修炼自己?对于这个问题,不仅是在家修行的人,出家修行的人也会对此问题疑惑。有的人认为应该完全走出去,主张在外面做人、做事修炼自己。有的人则主张与世隔绝,完全把自己封闭起来。实际上你会用功,两个地方是一样的。如你不会用功,这两个地方,哪一个地方也用不上功。可是我们还得要修炼自己,那么究竟如何下手呢?就像刚才静坐的时候,念佛机一直在放六字大明咒。中间我有几秒钟被念咒的声音转走了,也就是住在声音上去了。通常我们用功,不应住在色、声、香、味、触上,六根降伏不了,就会被六尘带走。眼睛看到好看的颜色拿不开,就著到了色尘上;耳朵听到好听的声音,就著到了声尘上;鼻子闻到了香味……
  如何管好六根,不被六尘带走呢?就是要用进功里面去,也就是进入状态。用一句流行话说,叫进入功态。看电视如果非常投入,进去了,外界的声音、颜色就都感受不到了。这也是进入了一种状态。进入了电视小说里边。一个人打坐一旦有了境界就被内在境界抓进去了。六根自然容易关闭,六尘也就干扰不了六根了,我们现在被声音拉走了,就是因为没有内在的境界,自然而然地被外边的境界拉过去了。
  要降伏你的妄心,就必须把真心找出来,也就是说要“见性”。心性是一不是二。一个用功夫的人,怕就怕境界不出现,境界出现就有法喜和禅悦,就不会腿痛。虽然佛门是非常呵斥“境界”,但如果没有境界出现,就说明你修行还未见到消息和苗头。境界是修行过程中的消息和苗头。就像打井,如果打了很深还未见到湿土,那就说明还没有消息。再继续打下去发现了湿土,甚至快带水了,说明水快被打出来了,也就是见到了消息和苗头了。我们现在打坐还没有境界,如果有,那就是以胡思乱想为“境界”。古人们所指的境界是指很高的境界。比如说天眼已有所打开,会接受到无形众生的一些信息。一旦著在这个境界里,就非常麻烦。这时,祖师大德们都非常强调不要著在这个境界上!只要是走对了,每一步都有道中的消息,除非你还没有入门。当一个人对外界的执着和留恋的心不转移开,他是没有办法深入到内在的境界中去。为什么有的人腰杆子一挺、眼一闭几个小时过去了?因为他去享受他内在的境界去了,外边的境界干扰不了他。即使六根没有完全关闭,也可以把前五根关闭掉了。
  把眼根关闭比较容易做到,但静坐的人耳根非常敏锐。外边一点点声音都能听到。如果这两根能够关掉自然会耳聪目明。刚开始打坐无法关闭第六根(意根),但前五根完全可以关闭掉。渐渐渗透到第六根,自性之光,就会渐渐升起。如果把六根完全关闭起来,自性之光就会完全显现。如果现在把灯关掉,你们眼前是一片漆黑,这就是所说的“漆黑桶底”。修行就是要打破眼前的无明,也就是首先要打破这个桶底。妄心的力量和真心的力量完全是一个力量。只是你没有认识到,更未把这股力量降伏。眼为什么能看。耳为什么能听?嘴巴为什么能讲话?你会说这些器官自然就具有这些功能。那么人死了,这些器官还在,为什么就不能用了?这就说明眼、耳、嘴的幕后有一个操纵者。能看能说能听的不是眼、耳、嘴,而是那个操纵者。实际上是一个力量,绝不是二个力量。只有那一个力量借助于这个工具,那个幕后者,才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实际上那个操纵者,每天都通过眼、耳、鼻显现作用。
如果你通过一个方法训练,把眼、耳、鼻乃至六根这些工具关掉,幕后操纵者就不向外作用了,这股力量自然会出现。它出现在哪里呢?不在内、外也不在中间,你所在之处它在,你未在之处它也在。不会因为我们在与不在,它存在与不存在。那么你们会问:这个力量或东西,它是靠明白的?还是靠见到的?是靠见到的,是靠身心感受到的。但在见到和感受到之前,必须要有一个明白真心和妄心的过程。
  明心容易而见性难。实际上我们通常看到的经书、祖师大德的开示,他们都是同时讲两边的境界。只有通过讲两边,才能有比较;只有通过比较,你才能认识到什么是真心和妄心。实际世界上的每一件事情,都存在相互衬托、相互依存的道理,因此,你才会通过一个更明白另一个。比如说在白布上放一朵牡丹花,就是为了让你对牡丹花看的更清楚,才用白色的布来衬托红色的花。任何一个图案,要想完全体现出来,必须找一合适的底色来衬托。转到修道上是同样的道理,真心犹如牡丹花,妄心是白布,只有用妄心来衬托真心,我们才能看得更清楚。往往用功的人不喜欢要底布,想直接去看牡丹花。你没有底布,再加上功夫不够,怎么能看到牡丹花呢?只有你的功夫特别娴熟时,才不需要底布来衬托牡丹花。
  如果你求静功,为把真心找出来,那么你又如何通过静功找出来呢?又如何把自己的静功培养出来呢?天天关在屋子里,以静求静只是某个阶段。一旦能把握自己的六根时,根本不用把自己关闭起来,你走到大街上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六根不动,与关起来有什么不同,不是与关起来一样吗?你关不掉六根,把自己关起来,只是看不见外边的事物了。功夫用不上去,又有什么作用呢?
  今年夏天我到五台山,在一个女众道场讲开示。一个比丘尼说,天天被六根烦得不得了,问我能不能帮她关闭掉?我说:有一个很快的方法,少则三天,多则七天。我说:五台山有一条“香火街”,每天有成千上万的人在这儿挤来挤去。你把头剃的亮亮的,穿的整整齐齐的,每天在这条街上走十个来回,至于什么后果,现在感受不到,过一段我会打电话问你。如果相信这个方法你就去做。她果然去做了,后来问她,她说头一天根本无法忍受,快崩溃了。第二天轻松多了,第三天就更轻松了。我问她:当你晚上回到自己的寺院,闭起眼睛来,白天所见所闻,能记住哪个镜头呢?她说全部都看到了,哪个也记不清。经过三天下来,真的是达到了见而未见,闻而未闻。她走路的时候也在看,是自然的看,而没有看具体的东西。采用这种方法走到第七天下来。她们庙里的出家人对她评价说:喊她她听不见。和人走对头不知道让路。为什么是这种情况?因为她的六根即将或者说有所关闭,内在的力量已经慢慢地升起来了。这股力量是从外边返回去的,不是用眼、耳等根,所以有眼等于无眼,有耳等于无耳。一旦达到这个境界,根本用不着把自己关闭起来,严格讲这个境界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关闭。六根自然关闭了。
  我们现在闭关是强迫闭关。平时达不到六根关闭,关不了才走进山洞,贴上封条,强迫自己有眼看不见,有耳听不见,如果你很幸运,强迫上一、二年,也能把内在的力量逼出来。逼出来以后,再把关房门打开,你也能“有眼不见,有耳不闻”。自然会昼夜六时与自性融为一体,打成一片。外面的境界再好看、好听,你都可以随时回来。开始可能会一不留神被外境拽走了。就像刚才讲的一不留神就著在念佛机上,被声音转了。但是“知”像一把宝剑,把外境与内在一下子砍开了。又回到了心态上,就象把人骂了打了又后悔了,这是“事后觉知”。真正有觉知功夫的人,是念头随之而起,随之即觉。就是佛们里讲的可以做得了主。对一个能做得了主的人来讲“生死自在,来去自由”。随心要到哪里就可以到那里。如果临命终时觉知未出现,就会被业力牵着走。死亡是大昏迷,晚上做梦是小昏迷。如果小昏迷做不了主,大昏迷就更做不了主!因为做梦时前五根已关闭掉了,做梦、临终都是第六(意)根在作用。死亡后,第六根也会随着关闭。我问学净土的,你怎么往生?都说临终靠佛接引。你很自信,但做不了主不行。即使是佛来接你,你也不会跟他走,因为你是处在昏迷的状态。
  “明心”是理上的开悟,开悟后在功夫上不会出偏差,明心后才可迈步。现在大家因为没有明心就开始迈步了,所以一直在原地踏步,你没有明心,怎么能迈出这一步?纵然迈出这一步,离证果还很远。
  见性后还会不会堕落?见性后,你贪、嗔、痴不断,怎么会不堕落呢?如果一个人什么都不爱好(吃、穿、种种享受),说明他已经超越了六根,已没有什么执着,像我特别爱听音乐,临命终时可能会被音乐接走。我刚出家时,一位法师对我说了一句话:如果你天天什么都不做,(不看、不听、不讲、六根不去工作,不去追逐)又不感到寂寞,这种人去用功修道就比较快。十几年前对这句话未引起注意,现在经常用这句话去观察来到身边的人。如果一个人一无所住,转入修道,是非常利的根器!实际上看一个人的根器很容易看出来。一个人游手好闲,一无所好又不寂寞,这个人前世已经修到很高的境界了。
  有的人一旦没事干,就感到空虚无聊,说明本身没有力量,必须靠外面的事物来支撑自己。有的出家人什么都不干,一点都不寂寞无聊。游手好闲,既不孤独又不无聊,本身就是一种很高的境界。
好,就讲到这里吧!回去后最好用20分钟时间把今天讲的回忆一下。
降伏其心之一(2003年1月31日(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日))
你们要吃好、喝好,吃好、喝好就不想家了。我们出家人处处是家。有人问我过年回不回家?我说:“东华寺就是我的家。”湖北那里是我哥哥、嫂子的家,父母的家,我从来没把那里当成是我的家。
  厨房里的人辛苦了。做这么多人的饭,众口难调。好在修行人不注重吃什么,如果一个人连吃、住都超越不了,内在的境界就更不容易超越了。
  忙了一年了,也不知道忙些什么。好在把土地忙下来了。明年开始勘探和建设,又得一年。打算把土地推平,上上下下这么多人都在忙。如果明年春天顺利,把绿化(种树)、排水沟、挡土墙等附属工程搞完。这些锁碎的事情也很麻烦。
  我出关以后,本打算回我师父的庙(在厦门)。本地政府希望我留下来,开发6平方公里的东华山旅游区。我想先建闭关中心,后建东华寺。五年以后如果东华寺还没人建我再考虑,如果有人建,我一定帮忙。我把我的想法说了以后,政府挺支持。怎么建好呢?首先考虑要房与山协调。搞了好几套制图方案,因为山是奇形怪状的,很难山、房互就。打算自给自足,种些树和国家指定的药材。另外还需要绿化,干脆考虑完全用花草来绿化。
这里还有一个困难,就是现在这条路(县城到东华寺)不太好走。原来政府雇了一个工程队(湖南的),公社(乡政府)原定路铺到一半付给工程费。结果铺好一半后也没给钱,工程队就走掉了。所以现在大家看到的路,就是修了一半。翁源县还没有脱贫,每年有拨下来的扶贫款,这条路被列为扶贫对象,也不知什么时候给修好。招商几次都没有招来。
  翁源县新上任的陈书记,大家可能未见过。长得像位菩萨。人也好,什么都好。清廉而实在,是个干实事的人。刚上任就做了好多事情。
  对于建闭关中心,我还是信心十足的!这个地方建起来以后,能不能长期存在?如果不能存在一千年,一、二百年就倒掉了,对不起十方的信众!钱都是信众省吃俭用拿来的。南华寺已有1500年历史了。现在还存在。而东华寺和南华寺是同一时代、同一人(智药禅师)建的,却早已荡然无存了。东华寺原叫“灵鹫寺”,南华寺原叫“宝林禅寺”。“宝林寺”于宋朝年间被改为“南华寺”。六祖在猎人队伍中隐藏了15年,出山后改“灵鹫寺”为“东华寺”。因为六祖跑到南华寺去了,东华寺也就慢慢衰败了。东华寺的钟现在还保存在南华寺。据说此钟一敲,南华寺就听到了。六祖是成就了的人,所以一敲,周围大大小小的寺庙、庵堂就都听到了。就起来念经、打坐、用功。
  韶州志记载有“东华寺的钟、南华寺的风”之说。一个地方如果环境不好,无法在此修行。现在人不相信风水,只讲环境。实际上“环境”不就是古人讲的“风水”吗?现在人买房,实际是在买环境。因为房子的结构差不多是一样的,只是所在的环境有差别。
  我们这个地方打算将破房子推掉,从灵鹫峰这个地方建山门。这两棵树(院子里的两棵白玉兰树)是一个地主栽的。楼盖起来差不多有70多年了,木头做的。地主到台湾去了,听说后代很兴旺的,是国民党的将军。当初本来只是要山谷那一片,在建的过程当中,发现有许多东西没办法安置了,后来才征用了下面这一块地。在三年之内,这里的常住人员是要有一个比较艰苦的过程,要搞建设,每天要劳动。真正想要闭关的,过几年来了才有房子住。因为许多自身问题还没解决,所以好多要来帮忙的人,没法接待(比如各方面的专家)。好多事不能很气派地去做,缩手缩脚。从我内心来讲,也不希望它快点儿起来,自己内心也很空虚。越干越没有原来的那股冲劲,不知跑到哪里去了?但也没有泄气过。
  这里来的最早的,是象道和顿汉两个。当时就那么个山洞(三圣洞),这个楼(木头楼)还是借县政府的,现在算是我们的了。顿汉一个人又管做饭又管财务,我们两个人一个在里边(洞里)、一个在外边。过去在家虽然也做事情,但考虑问题和做主的都是父母。现在是自己考虑、做主。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到这里来,每天两个小时的静坐不能缺少。因为每天保持两个小时的静坐,功夫不会退失掉,就像每天往油灯里注油一样。为什么有修行的人,每天睡1、2个小时,比常人睡7、8个小时还要精神?因为常人虽然睡了,但还在胡思乱想,静不下来。效果是不一样的。为什么梦多的人早晨醒后,会无精打采?
  任何一种方法未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根本无法掌握。大家都跑到这里来求法,你不去认真修一段,根本无法去体验它(法)的正确与否。所有的方法都是对治我们的散乱,如果你很安定、不散乱,还要什么法?修什么道呢?有时我们坐在这个地方头脑更散乱、更活跃,不如站起来去做些事情,你会感到比坐着更容易集中。适当地打打坐,对身体也有好处。当你把打坐形成一种生活习惯,一天不坐会不舒服。不知你们有没有这种感受?当疲劳的时候,盘起腿来比躺下睡觉还容易恢复。
  * 贪、嗔、痴重的人做出饭来,大众吃了,灵性上会下降,也会中毒。修行层次高的人做出来的饭菜,大众吃了会受到加持。过去丛林里派去做饭的,都是修行层次较高的人。
  * 东西买来不供佛、菩萨或者信仰的圣人,灵性上得不到加持。吃饭也要先念供。
  * 早、晚功课是唐末、宋初才有的,至今1000多年了,现在的人不愿意上早、晚课,连皮毛都没有了。以前都是修禅定,抓根本,不去抓皮毛。现在不修根本,再去掉皮毛,那就什么都没有了。
  * 发火、生气与嗔恨不一样。有的人你看他在发火,但他不一定生气。有的虽然生气了,并没有嗔恨。嗔恨心像毒药,自己先喝下去(伤害自己),再喷出来(伤害别人)。
  * 佛之所以是“佛”,是他走的路别人没办法走,他做的事别人不愿做。你完全把自己的心量打开去接受(外界),会发现什么也没有。修行就是转变观念。要转变心态确实需要根性。习气毛病难改变。当有人冤枉了你,你回击他的心态马上来了。冤枉你,实际上真是成就你。
  你要知道自己要什么。要成佛,就要忍受凡人不能忍受的,要做圣人就要不同于凡夫。
  实际上佛修行那么多年,就是转外境,而不是被外境所转,众生都是被境所转。
  * 古人讲:“大智慧人无非就是善护自己的念头!”金刚经里强调的无非是“善护念”、“无住”。
降伏其心之一(2003年2月2日(癸未年 正月初二日))
 跑完香有什么感觉?身上有没有发热?若没有,那说明时间对你们来说还不够。如果跑好了,会有暖流从脚底产生,腿也不那么僵硬,坐下来容易静,散乱的心很容易收回来。如果跑重了,身体疲劳了,思维也缓慢了,容易入睡。一个人之所以杂念多,就是因为精力太充沛,躺在床上也不容易入睡。如果一个人太疲劳了,躺在床上什么杂念也产生不起来,很容易入睡。
  为什么禅堂里静坐的人饮食特别少?一是为了对治昏沉,二是为了对治杂念。当一个人杂念不产生了,你们说在这个时候,将是一种什么境界?怎么用功?也许你会说:我还没有到这个境界。佛门里常用的一个字叫“参”。那么今天你们就参,没有杂念的时候,你们在做什么?怎么做?有了杂念当怎么处置它?我对治它的办法,就是“不迎、不拒、不跟随”。那么延伸一句,不迎、不拒、不跟随,这时的你,又在干什么?这又是一个问题!打坐  的时候,不是不让想东西,而是不叫你胡思乱想。如果打坐的时候什么也不想,一个个傻乎乎的像木头一样,那怎么开智慧呢?如果在静坐的过程中不想的话,你坐100年也不会开智慧!
  佛门中有个用语叫“止观”。“止”是息灭妄念,专心于一个境界上。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入定”了。定到了一件事情上,乃至定到一个问题上。你不能定到一个问题上,就叫“散乱”。如果定到一个问题上,没有提起正念(没有观),你就没办法开智慧。“止”是为了定,“观”是为了开智慧。为什么不用“想”而用“观”呢?这个“观”字用得非常妙。“观”,很重要。观之一字,又见面了,意味着原本就有,不需外求。
  通常佛门里把止、观连在一起,实际上是两重意义。后来又延伸到“观想”,这又是两重意义。有人说:我也在观,为什么没开智慧呢?“观“不是“想”。实际上“止”是定到一个事上,一个问题上。“观”是审查的意思。那么“想”又是什么意思呢?是追究的意思,你们通常习惯在静坐的时候,把自己观想成阿弥陀佛,或者是观音菩萨。这样想固然也没错。通常禅堂里有个词叫“参究”。“参究”和“想”的实质意义是一样的。比如说在你们静坐的时候,产生了一个念头,你说: “不管它”。“不要住在上面”。问题出现了,不管怎么行?没有解决问题,理不明,智慧就不能开。你一直止在一个问题上,那是“定”,而非“慧”。在你静坐的过程中,每个念头来的时候你要观察到,去的时候你也要观察到。并不是像大家说:“念头来了不管它。”,不管它,那你坐在这里干什么?实际上每一个念头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你仅仅是个旁观者。你如果把这个方法用久了,训练熟了,你就是止、观双用。如果这个方法不会用,只能先修止,再修观!如果这个方法用得很熟练了,你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突然跳进去,与妄念合二为一,融为一体,这时就没有“能”看的和“所”看的。就像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周围发生的事情,你看得很清楚,没有参与。可能是怕惹麻烦,也可能是没有胆量参与,或者说“与我无关”。如果有一天事情与你有关,你还不敢参与的话,那么我们打坐出现的境界,你如果敢和它合为一体,以后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问题,你就不会回避。因为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和你打坐中出现的问题,道理是一样的。
  为什么我说要想修道,要学种菜、养花?因为种菜、养花是一件非常细心的事情。乃至于做饭、做菜做得好,说明你细心、很会把握火候,很会搭配。同样,你自己修行也需要搭配,比如说今天生理有反应,你怎么对治?明天心理上有反应,你又如何对待?这都需要调配。在日常生活中看一个人的做事方法与风格,就意味着他修道、用功的方法。因为这二者之间的用心是一模一样的。如果说你在日常生活中马马虎虎,用这种风格去修行,也会是马马虎虎,打坐时就不会发现妄念,更不会观察定中的境界,我经常看到我身边的人做事非常马虎。这种风格、本性,怎么能修道呢?如果做事非常细心、求完美,一旦转到修道上,也会一个杂念也不放掉。一个漏洞也不会让它出现。所以过去南泉禅师收徒弟,先让你去下地干活,以此观察你将来能否修道。如果一个人在种田的时候,地里长满了杂草,发现不了,在修道时,心田里长满了习气之草,同样也发现不了,不能发现自己心中的杂草,贪、嗔、痴之草。
  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很聪明、很完美,这就是众生。圣人恰恰相反,不这么看。乃至稍微有点修行的人,都不会认为自己是完美的。凡夫只看别人的过失,圣人只看到自己的过失,不会在别人身上挑毛病。如果说大家学佛修道多年,还不能“止”,或者能止不能“观”,那么你的禅定功夫或修行,根本不可能上台阶。要上升就是靠止观。
在过去用功的时候,古人创造了一个非常笨的方法。但非常有效!身上带着一支笔、一个本子,把自己这一天当中的每一个起心动念全都记录下来。他是采用点、圈、叉来说明一个问题。产生的念头不好不坏,就画一个点;好的念头,就画一个圈;坏的念头,就画一个叉。如果你们采用这种既笨又有效的方法,一个星期下来,你们会发现打叉的时候最多。那时候你会惊出一身冷汗。你万万没想到自己的坏念头会这么多。
  每一分钟产生无数次念头,看不清自己的念头,又怎么能用功呢?功夫不是打坐坐出来的。用功的方法当然也包括打坐,但打坐并不是惟一的方法。当你把“止”的方法培养出来以后,随时随地都可以“观”。实际上“止观”是“入定”前边的一个加行法。在入定前,首先你会感觉到身体逐渐、逐渐消失,不存在了;接着是呼吸逐渐、逐渐微细;再下来会发现自己的念头逐渐、逐渐减少,不存在了。这是入定前的三个层次,每个人入定前都必须经过这三个步骤。当你妄念没有了,这时身心内外就像一面镜子一样,内在偶尔产生一个念头(即游丝的念头和起初的念头又不一样),这种游丝的念头好多人觉察不到,以为是没有念头。初禅、二禅,还没办法断掉游丝念头,只能熄灭粗糙的念头。一般初禅、二禅、三禅,前三禅身心都会产生一种喜乐。“喜”是指心理的感受,“乐”指的是生理的感受。那就是说,在前三禅,生理,心理还没有完全空掉,只是妄想熄灭了。有的人在静坐的时候,偶尔也能碰到入定的感觉,但不知道怎么出来的,出来后想进入又不知道怎么进去。这是为什么呢?就像你们平常睡觉时,不知道怎么睡着的,也不知道怎么醒来的。如果有一天你能够知道入定是怎么进去、出定是怎么出来的,也就意味着掌握了怎么睡着,怎么醒来,也就对生死做得了主了。掌握了死亡的人,在临终的时候,就像入定一样,也就是采用入定的方式去死亡。怎么入定就怎么死亡,怎么走掉。死亡的经验和入定的经验是一模一样(指圣人的死亡与入定是一样)。死亡的时候逐渐逐渐感到身体消失了,再感到呼吸停止了,再感受到念头没有了。打坐时同样也是身体空掉了,呼吸没有了,念头没有了。都没有了,还有没有什么存在呢?带着一个觉知的力量,来去自由、横超三界,逢山过山。逢海过海。走直线不走弯路,真是直来直去了。你们坐在这里念头就是直来直去。是不是想到北京就去北京,想去天津就去天津,想去上海就去上海?而不是铁路线那样(沿着路线弯弯曲曲地去)。
  死亡之后,觉知超然于虚空之外,独来独往,来去自由的时候,你会感觉到什么叫解脱。那你们会说:我在做梦的时候,有过这样的经历。为什么不能把梦中的境界让它在定中产生呢?想(思维),靠独头意识,禅定中的境界也会靠独头意识。禅定功夫深的话,它绝对不是靠独头意识产生的。为什么有的禅定功夫深的人,全身消失,呼吸微弱,妄念消失了,觉知不能持久?这是禅定功夫不持久。为什么不能安住于禅定里边?最初是因为不能清清楚楚地知道,乃至把握如何进去、如何出来。经过无数次的训练、实践,才能有一天达到随时从定的境界中出来,随时进去,定境要多久就能多久。在禅定境界中已做得了主,要坐多久,就坐多久。就像今天在观音洞里打坐,没有电灯,凭感觉慢慢摸进洞里,又凭感觉慢慢摸着出去。一开始可能不知道怎么摸进来,又怎么摸出去的。如果你反复的摸进、摸出,就掌握了它的规律,随时可以进出,想在洞里停留多久,就停留多久。这就是禅定功夫。
  今天讲得是最基本的,也是最终的。开悟的人就是通过这个方法入定,学坐禅的人也是用这种方法。
  * 大家打坐都是胡思乱想。如抓住一个问题,一直追下去,就不会胡思乱想。如果一件事情牵动了你的心,你就不会胡思乱想。(只想此事)如果不能,说明修道还没有牵动你的心。
  * 功夫不高的人,靠念佛的习气往生西方。功夫高的人,靠定力往生西方。定力也是习气熏修来的。
  * 一个人的性欲容易超越,情欲不易超越。前者属生理,后者属心理。三禅修完已超越性欲,四禅修完不一定超越情欲。超越了性欲不会堕入三恶道,超越了情欲才可超三界。
降伏其心之一(2003年2月4日(正月初四日))
 上一次讲了怎样入定,同时讲了死亡的过程和入定是一样的。今天还接着上一堂课,讲怎样从定中出来。同时讲处在死亡的过程中,怎么清醒过来。与从定中出来的过程也是一样的。
  首先再把入定过程讲一遍:当感觉到身体逐渐、逐渐消失;接着感到自己的呼吸逐渐由粗变细了;接下来感觉到自己的念头逐渐、逐渐减少,没有了。在这种情况下即是进入定中了。
  怎样出定的呢?通常是在入定前动一个念头,告诉自己入定多久(如要入定几个小时或几天)。那么时间一到,自然而然会出定。如果入定前,没动念头,即没把出定的时间输进去,又无外人引出,自己很难出定。有极个别的人,在入定前没有暗示自己入定的时间,他很难出定。必须要别人来帮助出定。中国有一种弹指的方法,同修看到对方入定出不来了,就在他的耳边三弹指叫出定。后来发明了引磬,“引磬”,顾名思义,就是从深禅定中把人唤醒引出而使用的磬。你们现在可以通过一种想象力,来想象一下入定的过程:先想着自己的身体空掉了,接着呼吸由粗变细,渐渐没有了,念头也没有了。只有灵明的觉知存在。出定和入定的感受恰恰相反,首先忽然感受到自己的身体渐渐存在了,再感受到自己有呼吸了,再下来就是感到有念头了,接着会分析,会判断了。当这三种现象一出现,眼睛一睁开,发现自己又存在了。
  为什么有的人不知道怎么突然入定了,也不知道怎么突然出定了?这种情况静坐的人经常出现。打坐过程中突然空掉了,刚知道空掉了,又突然没有了(即恢复了身体、呼吸、念头)!不知道自己怎么进去的,也不知道怎么出来的。佛门里经常让参一个话头:问自己是从哪里来?如果你知道了自己从哪里来,就会知道将来到哪里去。之所以不知道将来到哪里去,就是因为不知道从哪里来。你入定把握好以后,自然会知道怎么出定。在最初阶段,通常只在定中住十分钟,就赶快出定,再入定十分钟。这样出—入—出—入,反复十几次,几十次之后,你自然会掌握入定、出定的技巧。一般人不知道方法,在定中住几个小时,被外界的人把他突然唤醒后,又入不了定。因为在定中住得太久了,所以把怎么入定给忘掉了。
  平常人在梦中也会入定,只是不知道这是在修行。比如你从梦中醒来,身体没动,不知不觉又睡着了,接着做梦。如果动了,翻了个身,就很难接着做刚才的梦。入定、出定和做梦是一样的。如果你会修行,你可以在睡梦中训练自己(梦中一样可以成就),时间久了就会入定、出定。有些人是先天带来的,有一点清晰,知道自己怎么入睡,怎么醒来的。就像大家早晨慢慢醒来时,前几秒感觉不到自己身体的存在和呼吸的存在,只有微细的念头存在。慢慢才感受到身体的存在、呼吸的存在,念头出现。就要翻身了。
  你们会问,身体这关没过,腿疼能不能入定?身体这关未过,一样可以入定!既然在睡梦中能入定,就没有理由不能入定。因为能睡就能入定。只是有一点区别,身体气脉没打通的人,出定后会全身疼痛。在入定的时候是由重到轻,逐渐消失,所以感受不到疼痛。而出定时是由细到粗,进一步感受到身体的存在,所以出定后身体会疼。
为什么说掌握了入定、住定、出定的修行人,他就掌握了生死?这句话是绝对正确的。因为入定过程与死亡过程一样。当一个人住在定中时,他的神识走了。同样,当一个人死亡以后,他的神识也走掉了。学佛的人都知道,有个词语叫“中阴身”。什么叫中阴身呢?离开这个身体,还未进入那个身体,中间的这个东西就叫中阴身。对于能把握的人,不叫“中阴身”了。叫什么呢?古、今、中、外给它起了不计其数的名字。各教、各派都有不同的叫法。最通俗的叫法是“灵魂”,虽然佛教不承认有“灵魂”,但有另外的名称。
  入定又分成四个层次: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的定。前面的三禅,都还有身体存在,喜悦存在。初禅,是把身体空掉了,如在打坐的过程中,经常感受不到自身存在,只有呼吸、杂念存在,说明已入初禅;随着功夫的加深,杂念少了,呼吸减弱了,进一步不存在了,说明你已进入二禅;再接下来,一点微细的念头也没有了,可知自己已进入三禅。在三禅里面,身心会产生许多反应。通常最明显的反应是有喜、有乐。 “喜”是心理反应,“乐”是生理反应。在三禅里面能入定的人,从外边的生理现象看,即便是80岁的人,他身体的柔软度也和小孩子一样。绝对不会僵硬。因为四加行的第一加行(暖相)出现了。人之所以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渐渐发硬,就是因为暖相渐渐没有了。为什么小孩子冬天睡在大人的怀里,会使你感到暖融融的,像一团火,为什么大人没有这种现象,就是因为小孩子的暖相还存在。当我们出现暖相后,身上的筋才会变得柔软。为什么小孩子摔一跤,爬起来就走,老人一摔倒就容易筋断骨折,几个月都爬不起来。越是硬的东西,摔在地上越容易受伤。越是软的东西越不容易受伤。庄子说过:“会道者虽跌扑而不伤”。如果坐禅坐得比较好,手脚会是暖融融的。如果下座的时候手脚还是冰凉,说明身体的这股力量还没有苏醒。
  二禅明显的一个反应是怕周围的声音。对周围的声音特别敏感。因为当一个人的呼吸由粗变细的时候,连自己的心跳、血液流动的声音,都能听到,这种内在的安静度,比外在更安静。所以对外面的声音特别敏感。之所以有的人你大声喊他都听不见,就是因为他头脑很复杂,内在很乱。当一个人接近二禅的时候,你喊他的时候,不需要大声喊,只要轻声一叫,他就能听见。因为他身心宁静度的磁场平方延伸的非常广大,甚至把对方包容进去,所以轻轻一叫,他就能听到。如果内在的宁静度根本还没有产生,声音即使响到你耳边,也听不见。
  当处在三禅时,反应最明显的是不愿意考虑问题。也就是念头很难产生。这时动一个念头,会感到身心特别累。这时也会有念头,但是自自然然产生的,不是刻意去想的。因为起心动念需要一股力量,心念不起,意味着这股力量处在定中(气定神闲)。为什么我们打坐一个小时会感到很疲劳?就想躺下休息,伸伸懒腰?而有的人疲劳的时候需要打坐,坐上一个小时感到很轻松。因为前者打坐的时候,身心绷得紧紧的,意味着打坐是身心工作了一个小时,极度想下座休息。而后者是放松了,能在这一个小时中得到休息。前者是高度运动,后者是处在高质量的休息状态里。为什么古人修行好的,一天睡一个小时,精力就很充沛了。因为他在这一个小时中,身体的阴、阳合二为一。清定上师几乎每年冬天都到深圳来度过。1996年我亲近过他一次,他的两个侍者告诉我说,上师每天晚上打个盹,就休息好了。打个盹20分钟,其余23个半小时都在工作。当时我不理解,只是相信。通过这几年的努力,才理解了。
  当前面的三禅结束后,进入四禅,已关闭了六根,尽了受、想、行、识,唯有灵明的觉知存在。这个“知”,不是故意生起的,是自然存在的“知”。即心经中的“照”。因为已成为一面镜子。当你来到镜子面前,你是什么样子,会清清楚楚地显现。之所以看不清对方,是自己未修炼成一面镜子。如果有一天修成镜子,你会完全看清来到你面前的人,是属于哪种类型的人。因为你是一面没有色彩的镜子,你会完全还他本来面目。
  佛教中的“四禅”,实际上是所有教派走的一条路。这是和其他教派共有的修法。在佛教未出现之前,印度教、瑜伽术,都描绘过“四禅八定”的反应,和后来释迦佛描绘的是一样的。因为不论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古人还是今人,身心都没有多大变化。现在人修炼,同样要经过四禅八定。你们会问:怎么入定?如果你没有把身体呼吸、思想调好,是没有办法入定的。住在一禅,要把身体姿势调好;二禅,把呼吸调好;三禅,把自己的思想念头调好。现在的人都不知道如何调身、调息、调思想。所以不能入定。
  有的人通过死坐多年,也能进入三禅,但不知怎么进去,所以也不知如何出来。同样,住在定中,也不知自己是在定中。打坐过了几个小时,出来后不知道这几个小时是怎么过去的。这几个小时中有了入定、住定、出定,但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今天讲的听懂了没有?听完了,回去后最好能再坐半个小时。把讲的回忆一遍,入定是哪三种反应?为什么不能入定?入定后为什么不能出定?为什么感受不到住定?你学会了入定、住定、出定,你也就掌握了死亡。实际上入定、住定、出定,就是训练死亡。因为入定、住定、出定的过程和死亡的过程一模一样。入睡、住睡、出睡也是一样道理。(这里指的是圣人的睡)
  问:入定以后知道自己在哪里吗?
  师:真正的入定是知道自己在哪里的。有的人入定后不知道自己在哪里,那是因为在入定的过程中,正念没有提起来。不过刚开始入定的人,头几次入定也是不知道自己在哪里的。刚开始要入定10分钟,出来几分钟再进去10分钟,再出来,反复训练。就如你们走进山洞,住10分钟,赶快出去,几分钟后再赶快进来,住10分钟再赶快出去……。如进来后住上几年,会忘了如何出去,再如何进来。
  问:四禅八定是修行惟一的一条路吗?
  师:四禅八定是共法,是各教派共同修炼的方法。四禅八定修完后,就开始分了。就是不共法了。
  问:打坐时昏沉是怎么回事?怎么对治?
  师:昏沉是一个过程。有的人开始坐禅很清醒,后来昏沉,过后又很清醒。有的人越坐越昏沉,发展到打坐不打坐都昏沉!这就是身体运转的规律。生理上的力量从下往上升,头就不缺氧,就不昏沉。从上往下行,头部缺氧,就会昏沉……究竟要几个来回,因人而异。
  * 我第一次去见空有和尚,带了一个“随身听”,他要听一听,问各个键都是干什么的。他说:“你知不知道我们身体里面那么多开关,但只有一个总开关。所有的开关就是动一个念头就行了。”所以身心开关,要比电视开关简单多了。
  问:躺着能不能进入禅定?
  师:可以。但功夫浅很容易睡着,功夫深可以。印度、缅甸就有好多和尚用吉祥卧入定的。躺着入定,起码要前三禅修完才可以。为什么古人都讲究打坐入定,而不用“打卧”?因为打坐的姿势最符合生理,时间最持久,最容易入定。为什么古人都不坐凳子,互相对面跪着或把腿一盘,下半身的能量不需要了,把能量直接往上逼,上到头上,所以头脑特别清醒!腿消耗的能量是全身的3/5,盘起腿来有3/5的能量给了上身,供应上身受用。
  子时上半身的阳气和下半身的阴气交会。放松的状态下,大约半个小时就和合完了。子时,全身之气从四面八方汇集,汇合完后,又从中间往四面八方散去。所以子时打坐容易出现很多境界。但功夫差时会影响身体(子时最好休息)。老参不存在这个问题。
  * “宝瓶气”练好,就产生“拙火定”,拙火定产生热量,传遍全身。
降伏其心之一(2003年2月6日(正月初六日))
你们已经有的要打瞌睡了,你们不是想对治昏沉和打瞌睡吗?吸一口气,沉入丹田,憋在那儿,不往外呼。氧气就会顺着中脉输给头脑。头脑有了氧气就不会打瞌睡了。
  前两次讲了怎样入定、出定的方法。今天讲住定的对与错。
  经常看到道友打坐不动、叫他听不见,就说这是“入定了,”究竟入定后听见声音为对,还是听不见声音为对呢?对于这个问题讲一个故事,让你们去判断。出家剃头并不是释迦佛制定的。在佛出家前就有“沙门”,佛借用了这个词。(上师讲了佛出家前游四门的故事)佛游四门,最后一门外,看见一位剃着光脑袋,穿着黄衣服的修行人。问:你是什么人?答:我是沙门。问:沙门是什么意思?答:出家修苦行的人。问:为什么修苦行?答:修内心的贪、嗔、痴,要出离,了脱生死。这时悉达多太子眼睛一亮,问:修行就能了脱生死吗?认识到要了脱生死,唯有修道才能解除心中的疑惑(在其它三门外边遇到了老、病、死人后,一直在寻找了脱生死的方法)。见沙门后,回到家中一直闷闷不乐,想要出家。在悉达多没出家以前,印度教的出家人,都叫沙门。其他教派只要离开社会,跑到山林里修苦行的都叫“沙门”。佛陀出家后,同样学别的教派的作法,以及他的弟子,都是把头剃得光光的,称做沙门。
  当时专门为佛剃头的尤婆离尊者,已证阿罗汉果。他为佛剃头非常专注,从不敢打妄想,专注在佛的每一根头发上,和佛成为一体。有一次剃头时,佛说:你现在已经进入初禅。继续剃头,佛这时也和尤婆离融为一体。佛又说:你现在已入二禅了。优婆离听得清清楚楚,因二人成为一体,彼此能感受到。继续理发,佛又说:你这时已进入三禅。尤婆离同样听得清清楚楚。这个故事可以告诉我们,入定后能听到声音,并不是叫他听不见。也不是定身法,不能动也不能做事情。现在可以想象佛和尤婆离当时的画面:一边工作、一边入定,彼此之间还在对话!有的人说入定以后什么都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定呢?这也是一种定,但不是我们修行人追求的定。这种无知觉的定,是不正确的定。也即是“无记定”、“断灭定”。这样的定,入上十万年也不会开智慧!
  通过尤婆离给佛剃头的故事,说明你只要一心一意做事,全神贯注在一件事上,就是禅、就是定!禅门里有句话:“心境一体就是道!”比如说你们切菜时,心集中在刀和菜上,一心一意地切菜,这就是禅,就是定!你们现在一心不乱地在听讲法,这也是在定中。你做任何一件事,能把握住身心,全身心做一件事,就是在定中。如果身坐在洞内,而心跑到外边去了,这就不叫定。能达到身心都在洞内、一心不乱,即是禅、即是道。这么说来,修道入定就这么简单、这么容易?可是“心境一体,”我们能保持多久呢?你能保持10分钟,就是入定10分钟;保持一个小时,就是入定一个小时;保持一天,就是入定一天;天天如此,就是天天在定中。实际上大家很难做到。人在此,心在彼;人在做这件事,心跑到另外一件事情上。养成这种习惯后,修道就很困难。所以说,你们在读书、诵经时,眼专注在文字上,心专注在意境上,就是禅定。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都可以入定。在泰国的法相寺,吃饭就是一种修炼方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吃饭上,一顿饭可以吃好长时间。整个精力集中在牙齿、舌、食物上。不像我们,一边吃饭,一边考虑问题,还在聊天,饭吃完了,问题也考虑完了。还觉得挺好,没浪费时间。实际上,当你吃饭的时候没有用心品尝食物,也不知道是什么味道。同时考虑问题,也不能专心去考虑。如果说大家在砍柴、种地时,身心放松,思想集中在刀上,锄头上,和这些土地、柴、工具融为一体,(身、心、物合一)就是禅定。为什么当我们专心做一件事的时候,不知道疲劳,做完后才感到疲劳?这也是在定中,因为太投入了。太投入就是“道”。出来后有了散乱心,于是疲劳也跟着出现。因为我们和任何一件事情融为一体时,身心高度集中,达到心境一体。(“心”是自己,“境”是面对的事物)当心境一体的时候,六根是完全张开放松的。所以没有理由,听不到外面的声音。为什么有的人打坐入定后,听不见外边的声音呢?那才是真正“心不在此”,心溜走掉了,所以发生在周围的声音他没有听到。
  究竟入定需要多长时间呢?并不是十分钟就是初禅,20分钟是二禅,30分钟是三禅。每一层禅没有一个具体的时间,或者有一个明显的过渡时间,而是一念之间就可以走完四禅八定。并不是说坐得时间越长,禅越高。如未掌握技巧,坐多久也入不进去。古人讲“一念相应即是道”,也有讲“刹那间就相应。”因为心念的速度快得难以相信。因为四禅有不同的征兆和特点,所谓有次第,那是对初学禅定的人来讲。对于一个成就了的阿罗汉来讲,四禅八定刹那间进去、出来。佛经记载中有一个故事,说目犍连尊者去降伏一条狂龙,这条狂龙在当地整天兴风作浪,危害百姓。目犍连尊者的神通是非常了得的。他化成小虫钻进龙的鼻子里,龙知道目犍连尊者来降伏他,它想通过呼气把尊者给甩出去。大家看过大象怎么往外喷水吗?大象把鼻子插进水里,拔出来一喷水,喷好几米远。吸水非常快、喷的力量也非常大。目犍连尊者就在龙吸气时,进入其鼻孔里,马上入了大定。龙呼气时,他已入了三摩地,龙根本没办法把他喷出去。你们想想,吸、呼之间的时间多么短暂?目犍连尊者已入了三摩地。入定是在一念之间,刹那间把所有的禅定给走完。换句话说,如果狂龙想破坏目犍连尊者的身子,他同样可以知道,而且可以刹那间从三摩地中出来跑掉。也就是我前天讲的,你们的腿未炼好,同样可以入定。因为入定的速度是太快、太快了。通常盘腿半个小时没问题,半个小时能入多少次定?一分钟就可走完入、住、出定。30分钟要经历多少次入定、住定、出定?只不过大家没有用心去体会。实际上你们现在都可以用身心来体会,当我们全身心高度放松后,首先感到身体不存在了(对声音反应特别敏锐),只有念头。想走动也不能,因为身体没有了,无法走动,念头指挥不了身体。接着念头也没有了。再往下因人而异,有的人能听到心跳特别快;有的人呼吸很困难(说明身体未过关,不能完全适应);也有的人会感到身体升起来,消散了,只有意识存在、头存在,身体的其余部分都不存在了,睁开眼睛的时候,也感觉不到身体存在。因为意识还未动,还处在定中。这时生起一个念头,身体才会动弹。
之所以大家认为入定那么困难,是因为不了解什么样的情况叫做入定。当走路的时候,不要养成考虑问题的习惯。应全身放松,把思想全部投入到虚空中去,哪个地方也不要住。如能这样,你不会感到在走路。有时产生一点妄想,会感到两只脚像踩在地毯上一样。一天走100里路没有问题。也不会感到累。上次来的那个洛桑求杰胖活佛,经常一天走100公里轻而易举。实际这也不算什么。但在如今,已很了不起了。他并没有感觉到自己在走路,有时问他走路有什么感觉?他说就像踩在云端上一样。通常大家对圣者的体力那么充沛无法解释,实际上就因为他们“一心不乱”。如果你们做事一心不乱,也不会疲劳。但从“一心不乱”中出来后,就会感到有点疲劳。训练入定最好的方法,就是在走路的时候。我个人就经常采用这种方法。掌握这个方法以后,做任何事情都能入定。拖地板、洗衣服,哪一样事情不能入定呢?但我们养成了一种习惯,在拖地板、洗衣服的时候,都是在想问题,胡思乱想。因为无始劫来,没有人教我们利用擦地板、洗衣服来入定。
  “禅油子”夜不倒单,盘腿能睡觉,必须全身放松才能睡着。但醒来后脖子会疼。睡着了和入定是一模一样。好!今天就讲到这里。每次听了要消化掉。
  问:怎么走路(训练入定)?
  师:走路的时候,思想哪个地方也不要放。“哗”一下子放开了。把心从身体中离开,抛到虚空中。真正的无住,就是全住。全住就是无住。把心放到整个虚空中,身体就像个机器人,只知道走,像一阵旋风一样地走。通过实践,慢慢训练,才能感受。
  * 跑香的时候,肩要沉下去,略伸颈(脖子略带一点点意识往上冲)。两肩自然下垂,腰杆挺直,下巴稍微低一点点,身心必须高度放松,身心放松就容易空掉。
  * 要训练,实践,要去体会呀!不然整天傻乎乎的坐在这里,什么时候会入定?会开窍?下次讲佛教用的最简单的方法—观呼吸,也就是“安般法”。
  * “四禅八定”修完也不能完全掌握生死,但要了生死,必须经过四禅八定。
  * 身体叫“感受”,心理叫“知觉”。当身心都空掉后,唯独正念存在,叫“觉知”。
  * 腿不麻、不疼,身心不存在了,唯独意识存在;有声音,但不去分别是什么声音,这就是一种定。
  * 在夜深人静时,或纷乱的环境中走动,思想不住地去训练,都可入定。
  * “观想”是以心理影响生理,生理起变化,又会影响心理。
降伏其心之一(2003年2月10日(正月初十日))
古人讲:“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见性后是否还要修行,如果要修,那么见性后修的是什么?说一个道理,大家就会明白。就像一个30岁被评为教授的人和一个 60岁评为教授的人,他们之间的阅历,是否有很大区别呢?又如一个刚考进大学的大学生和一个已经毕业的大学生,都叫大学生。考上大学,说明已注册成为大学生了,但与一个已经毕业的大学生又有很大的不同。佛教里有古佛、现代佛,他们之间有很大的区别。见性后,就意味着你入了佛的果位,但佛的整个历程你并没有走完。也就是功夫还不到家。见性后如不继续用功,久而久之,连见性的功夫也会失去。过去有很多祖师,明心见性后,由于急急忙忙出来弘法,有的几年弘法下来,见性的功夫失去了。因为他的功夫不扎实、不深厚。就如你们原本已很会写字了,十年不写了,再提笔,不会写了。即使会写,写出来也是歪歪扭扭。就是因为不经常写的缘故,才致使提笔忘字。过去经书上经常讲:“言下大悟。”悟后又去干什么?下面都不谈了。通常只用“作礼而去”、“欢喜奉行”。究竟去哪里呢?谁会回答这个问题?(有人答:修行去了。)对,回答得很对。有的书上用“信受奉行”四个字来代替。现在很多佛教徒,只“信受”了,但没有“奉行”。所以好多人经常说:“道理都明白。”但遇到问题时,你所知道的,根本不管用。因为你悟到的东西,还没有亲身实践过一遍。我说过多次,佛法是要靠实践的。如果只有理论,功夫未跟上来,犹如一个人走路时,只有一只脚迈动,另一只脚未跟上来,一定无法平衡的。
  我曾经讲过,见性的人一样还有业力牵引他。之所以有业力,是因为见性后八识心田里还有习气存在。既有业力存在,就意味着他有时一定会被业力牵着跑。你们认为“见性”指的是什么呢?所谓“见性”,就是见到本来面目,也即“佛性”。见到本来面目,并非功德圆满。你们会认为,成佛就功德圆满了。究竟“见性”与“成佛”还有多大距离呢?既有距离又没有距离。为什么这样讲呢?你如果见性后能够让心田里的种子彻底转变,就直入佛位。若八识心田里的种子还没有完全改变,必须出去行菩萨道。只有借助于行菩萨道,来引发出八识心田中的种子,使其彻底转变。
  佛菩萨是否也有特色呢?佛教中有几位非常有代表性的菩萨。观音代表大悲、文殊代表智慧、普贤代表大行(要念xing),还有一位叫大势至,为什么叫大势?形容势头大。如水势、火势大了,根本无法抵挡。这是后人分出的几位菩萨的特色。难道观音菩萨就没有其他几位菩萨所具备的特色吗?实际上你要想成就,在一个人身上这四种特色必须同时具备。只有勇势,没有慈悲、智慧,不能修行。如果只有悲心,没有勇冠三军的气势又不行。古人讲:一锤打在肚子上,打不出个屁来,也不是个好修行。该有悲心的时候就悲,该勇的时候必须勇。但往往在凡夫身上很难体现这四种品质,甚至一种也不存在。菩萨要具备四种特色,佛就更不用说了。如果你见性以后,勉强称得上已证得“无师智”。意思是已具备了自学成材的能力。在这之前,你想自修、自悟、自证是不可能的,必须要老师带你修行。
  通常说自学成材。在此之前,打基础的时候,都有老师教的。有了基础,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才能借助于工具书,慢慢自学。我曾经说过,实际上是没有独觉佛。“独觉佛”是指自修、自悟、自证的人。那是只看到他这世的因缘,若往前追溯的话,是没有独觉佛的。比如一个人修到半途,已经结束了生命,已经有了基础。下世再做人,会借助上世的基础继续修行。如已修完四禅四定去世了,来世即使没有出家,也未遇到师傅,甚至没有闻到佛法,也会在红尘中不知不觉地继续往上修。这也就是为什么好多在家人境界比出家人高,有的刚出家的人比老和尚悟得还深。也就是“再来人”。功夫不是这一世做来的,如果这一世是第一世闻到佛法的话,是绝对不可能产生深信的。按照佛教的观点来说,只要是个人,你早已闻到佛法,或者修过,这才落得个人身。有好多人一听到成佛需三大阿僧祗劫,又没信心这世成佛。你怎么知道你这不是最后一劫、最后一世呢?但有人不相信。在这个时候可以看出他的根器来。有好多哲学家、艺术家,之所以在他的领域中有非凡的成就,实际上都是大修行人再来。像他们这一类型的人,意识层次已开发到第七层了,再继续开发一层,就已达到佛门中的“明心见性”。可他们不懂这个道理,容易停留在目前一点小小的成就上。尤其是搞艺术的人,他们的身心必须达到高度统一协调,他们的艺术才能有灵魂。艺术家,好多高水平的作品都是在没有头脑凭灵感的状态下诞生出来的。明心见性的人,他们作事、讲法,都不是通过头脑想象出来的,都是从自性中自然流露的。但有的见性后,没有继续修炼下去,时间一久,“头脑”又出现了,又把佛性的力量给挤到一边了。
  你们都知道“喧宾夺主”的成语,这实际上是根据唐朝临济禅师的一套思想延伸出来的。他曾说过四句话:“夺人不夺境,夺境不夺人,人境均不夺,人境俱夺”。对于刚修行的人是“夺人不夺境”,这时最怕没有境界,法喜、禅悦都是境界中产生的。之所以坐在这里腿疼、坐不住,就是因为没有境界。这个过程完成后,是“夺境不夺人”。意思是把境界拿掉,留下思想。前一段有一个闭关的师父,是从云居山来的,闭了六个月就出关走掉了。闭到第五个月的时候,希望我跟他谈一下。他说:现在坐在洞内,每天看到山上、县城里人来人往,外边的境象就像隔着玻璃一样清楚。我一听就明白,他必须从这个境界中走出来,否则身心无法静下来。我们一般修行是苦于无境界,他是境界太多了,无法拔出来。此时就要“夺境不夺人”。把境界拿掉。境界太多了会干扰一个人前进、迈步。比如爬楼,每一层楼上都有宝贝供你观赏,你如果留恋一楼的境界,就看不到二楼上的宝贝。留恋二楼的境界,就无法上到三楼去看。四禅八定,每一禅都有每一禅的境界,你若执着二禅的境界就无法到三禅。如果这个师傅不执着这些境界,按着他平时的方法继续用功,这些境界就干扰不了他,就走过了沿途风光。
  还有两种情况:“人和境都夺”、“人和境都不夺”。意思是说,有时保留境界,有时不保留。为什么会这样?这就是修法的问题,不是说见性就能成佛,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反应,都要有不同的对治方法。如果说你们每个人境界很高,一旦遇到复杂的事情,很烦,就可以动个念头进入自己的境界中(心态中),把烦事放到一边。但由于没境界,有了烦琐的事烦着你,静坐的时候会越坐越烦。
  我曾见到几个修道的朋友,都已经是明心见性了。他们出来做的事比几十个人,甚至上百个人做的事还要多。为什么?道理很简单,他是想让自己的功夫更扎实、更经得起琐碎事情的考验。虚云老和尚56岁开悟,80岁出来弘法,弘法40年,世寿120岁,历经五个皇帝。他的功夫就是通过出去不断做事,才成就了他的功德圆满,成为一代圣人。你会说,假如我明心见性后,也会出去弘法、做事情。事实上每个人的缘份不一样,有的人是直接出去弘法,有的人是被某种因缘迫使出去弘法。
  前几天讲的优婆离给佛剃头的故事,入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如果你会用功修行,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在修行。如不会用功,即使佛祖再来,坐在你的对面,你也不知道怎么用功,也用不进去。你们在座的有的知道我会用功,为什么你自己不会用?时间投入的不够。我花十几年掌握了这些方法,你们想十几天就会,哪有这么简单的事?明白一件事未必会做这件事。那些老修行想静下来,马上静下来,能马上进入状态。对于初修行者来讲,越想静下来,越静不下来。只好不去管它,结果是妄想纷飞,漫无边际地胡思乱想。
  通常明心见性后,自己的妄念完全可以降伏。有时妄念来了,只要提起精神,妄念顿时消失。功夫修出来以后,要达到随时提得起来,提得起来才能用。比如说打坐时昏沉了,若提起精神动个念头,昏沉顿时消失。但是功夫不行,妄念一出现,只好随着妄念跑。说明还没有降伏它。所谓“降伏其心”,就是降伏妄念。当你明白了用功的方法以后,猛用功三个月,自然会形成一种惯性,说提起来,就提起来。即使不能完全提起来,也不会随着妄念跑掉了。
  我上次去食堂,看到几位老居士在揉面。实际上一心一意地揉面,与你一心一意地打坐,有什么区别呢?什么是“禅”?什么是“定”?我的书上讲过:“单用一心做万事,莫把一物万心思。”一个心做完这件事,再去做另外一件事。事情来了就全身心地投入去做,事情走了,就没事了,就保持清醒灵明的状态。如感到没有东西可把握的,就去念佛、观想,你只要去做事,就把思想集中在这件事上,全身心地投入。按这个道理修练三个月,再笨点半年,自然达到“视而无睹,听而不闻”。除非故意去闻、去见。如果你功夫深厚,你去闻、去见,也是在“一心不乱”当中。
  今天讲到这里,给点时间大家探讨一下。
  * 修行的方法很多,要从不同角度去体验它。比如夜深人静的时候,你站在虚空中,就会感到虚空的力量,原本与你同体,根本没有脱离过。
  * 境界来了,把眼睛睁开就没了,没有境界把眼睛闭起来就容易出现。
  * “嘘”泻肝火。(六字祛病法)
也有个简单的方法,达摩祖师传下三个字,每个字念三遍(呼、唏、哈;唏、呼、哈;哈、呼、唏。)气吸满到丹田,猛的呼出去,呼得很干净,小腹很瘪。智者大师在此基础上又创了六个字的呼气祛病方法。
  * 有的人见了面非要握握手,实际上加持不一定要接触,你看我一眼,我看你一眼,彼此能量一对换,就加持了,并不一定要握手。
降伏其心之一(2003年2月12日(正月十二日))
闻到了佛法,并且也知道了修行方法,为什么修不进去呢?好多学佛的人忽略了一个问题:即便得到法,你的资粮不够,功夫也上不去。你们都知道学佛要先修资粮。我今天上午打坐的时候,忽然想,佛陀成道经历了八相成道,我们学佛的人也要经历八相成道。但今天我们要讲的八相成道,和释迦佛所经历的是不一样的。
  平常你们不想修行时,也无人打扰,身体也很健康。当真正想修道时,周围种种障碍都出现了,迫使你无法修行。通常大家讲是福报不够。确实没错。为什么这样说呢?你做生意要资本,修道同样要资本。那么修道的资本怎么得来呢?作种种善事,修种种福田这些都是我们修道的资本。如果你资粮具备,明师你容易遇到、地方、伴侣 (护法),都会有。也不愁没有财物(法、财、侣、地具足)。不是说修行的人不需要财,每个寺庙都建的金壁辉煌,这不都需要财吗?而且建庙比建普通大楼耗资还要多。过去创建一个丛林,有的要好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建成。别说修道的人需要资粮,即便不修道的人也需要资粮。
  如果说你资粮不具备或者不够,即便一个善知识来到你面前,你会以为还不如你。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你的资粮不够,你承受不了这个善知识。因为一个善知识方方面面都已具足了。你资粮不够,就犹如一个容器不够大,承受不了。回想自己学佛的不同阶段,都碰到过善知识,有时当面错过。因为自己无明太重,也可以讲福报不够,遇到善知识而不承认他。如果说你资粮够,承认他,也可以说你福报够了。但你要想学佛法,还必须修加行道。“加”是加固之意。你过去的福报,只够世间享用,要出世必须修加行。具体说就是修十善。好多人都忽略了加行,按佛教的说法,要想升天,必须把十善修圆满,(三界以内的天,超越不了三界。)千万别忽略了十善,你天天在拜佛、念经、打坐,符合十善的哪几条?如不能全部涵盖十善,想要升天,乃至开悟,不可能。密宗里有“四加行”,实际上汉传佛教也同样有加行法。在汉传佛教中,禅宗几乎取代了整个佛教,因为禅宗特别讲“顿悟”,很少提到修加行。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不管你修禅、净、密哪种法,修了这么久,没办法见道。因为你十善功德不够,即加行力度没有跟上来。纵然你把加行修完,勉强进入“见道位”,这不是明心见性,只是破除了我执。当把我执破除了以后,才能产生坚定的信心。不管时间多久、环境多恶劣,也不会退道。因为这时你已明白了世界的一切是无常,但有不生不灭的一面存在。严格来讲,现在好多学佛的人,连“见道位”都没达到。虽然也知道娑婆世界无常,但那仅仅是看经书、听修行人讲的。自己一点也没见到,种种我执、邪见仍牢不可破。
  倘若一个人达到见道位,他做人、修道,才算像一点点样子,对世界上的事情,执着心自然会消除很多。但无始以来的业力仍然存在,仅仅是“我执”破除了一些,但并不是一点也不存在。就像一个人明知道吸烟不好,危害身体健康,但烟瘾一上来,仍然还吸。“见道”人的业力,和这个道理一模一样。明知娑婆世界无常,对其留恋会轻些,但关键时刻,还会被种种美好的景象所诱惑。这也就是为什么好多修行人讲得挺好,但在关键时候无法把握自己。当你“见道”后,才逐渐深入到“修道”里边。
  在修道里边究竟修的又是什么?见道后,种种习气仍然存在,知道不好仍被习气牵着走。那么现在上了另外一个台阶,真正上到修道层次,那就是把生生世世,贮藏在阿赖耶识中的贪、嗔、痴、慢、疑等根本烦恼消除掉。实际上八识心田里面的根本烦恼,不是说通过打坐可以消除的。因为在静中,根本无法发现你的烦恼,只有出去行愿时,内在的习气才会逐渐出现。实际上,在我们所讲的八相成道中,最难做的就是“修道”这一位。十年、二十年的功夫,未必能超越修道这一位。纵然达到“证道”这个层次,还是要回来落在修道位上。前面的几个,资粮道、加行道,从始至终都在修,都不能够放弃。为什么那些佛菩萨都已圆满了,还在红尘中任劳任怨?就是为了更多的资粮,让资粮加得更深更大。
  天天盘腿静坐,坐久了就不愿动。现在学佛的人,不外乎落入两个极端:一个落入好静,一个落入好动。善于静的人,特别不愿动,怕吵、怕动。别人吵闹一下,就生了抱怨心。落入好动的人,整天想找点事做。即便不做事,也想找几个人聊聊天、讨论讨论佛法。看到别人不出去弘扬佛法,不做善事,也会报怨。一个真正学佛的人必须是需要动时能动,需要静时能静。过去禅堂里有些“禅油子”,由于坐香久了,连跑香都不愿跑了。禅堂里会拿着香板赶着他们跑香。一个人长期不动,体力就会消失。人家说力气是干出来的,胆量是吓出来的。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比如农村人特有力气,城里人力气小,因城里人很少有体力劳动。在过去大丛林里,为什么吃完早饭上午都要出坡,下午、晚上都要坐香?就是为了让你养成有动有静的修行规律。我记得当初出关后,有半年的时间不愿意讲话,不愿意走路,大大小小的事都不愿去介入。盘腿低于6个小时,就浑身没一点力气,像泄了气的皮球,如达到6个小时,就浑身又有了力气。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这种症状消失了。由每天坐十几个小时,减少到6个小时,又减少到4小时,现在保持2个小时。每天睡觉前和起床后各坐1个小时。我把它当作一种生活方式,并没有认为是在修行。如果你们把打坐当作修道,就会当成任务。如把它当成生活方式,就像一日三餐,形成一种习惯性,就很难改变。
  你越是身体劳累,越要盘腿。盘腿休息,恢复疲劳比睡觉还要快,尤其当你走路很累时,把腿一盘,半个小时后就恢复了。因为两条腿所消耗的能量,要占去全身所消耗的一大半。把两条腿一盘起来,整个下半身的能量基本不需要了,而且还能产生能量往上输送。对于一个刚刚修行练盘腿的人来说,盘腿越坐越累,必须要躺下休息,才能恢复。那是因为身心不能放松,所以盘腿是一种劳累,只有通过睡觉才能休息。如果你禅定功夫深,打坐放松,比睡觉还能放松。因为睡觉虽然身体放松了,头脑还在做梦,而打坐不仅身体放松,头脑也放松,进入空灵状态,达到真正的放松。所以比睡觉休息要来得快。当你的禅定功夫具备以后,你才能进入“悟道”里面来。悟什么呢?刚才讲修道是修贪、嗔、痴、慢、疑,所要悟的就是生死无常。世界一切皆是虚幻不实,众生仅仅是娑婆世界的真正游客。不到100年,每个人都必须要走。如果说你不修道、不悟道,你仍然会留恋娑婆世界。
  因为大家读佛经读得太多了,随便都可以说出“世间如幻,人生无常”的道理,可这是佛悟出来的道理,并非我们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自己真正证悟的思想。你自己在学佛,为什么没有自己的佛学思想呢?正是因为你天天在学悉达多的思想,所以自己的佛学思想永远也出不来。当初悉达多也在学佛,现在你也在学佛,为什么悉达多有自己的佛学思想,而你的佛学思想出不来呢?因为悉达多学佛是向内,而现在人学佛是向外。“外”指什么呢?一是指佛经、祖师大德的语录。二是指世间的种种色相。如果你能把眼根、耳根关闭掉,把视、听的力量转向往内视、听,很快就会有自己的佛学思想。
  古人讲:“深入经藏”,是否和我讲的观点不一样呢?我说的是不是邪知邪见呢?在学佛刚开始的几个阶段,你可以多看经,当明白你自己原本就有内在的经藏后,为什么不把它唤醒、拿出来使用呢?就像一个不爱劳动的人,一直依赖别人生活。久而久之,连自己也以为自己没有生存能力,实际上他有生存能力。等到有一天,你通过修道,什么经典都不看了,你内在的智慧就会逐渐、逐渐涌现出来。什么叫智慧,什么叫知识?把别人的思想学多了,把外边的东西都装进你的头脑里,这就是知识。正因为你装别人的东西太多了,本有的智慧发挥不出来。一个是走进来,一个是把自己本身有的东西发挥出去。如果你会读书的话,就不会障碍你的智慧。不会读书,就被外界的东西转动了。有的人很能读书,但没有智慧;有的人很有智慧,那是因为外界的东西接受得少。你把外面的东西搬进来的越多,内部的东西越难出现。当有了智慧,再去读书,外面的种种会变成你的智慧,外面的东西很容易学会。
  当你通过“见道”和“悟道”这一关后,你才能进到“证道”里面来。究竟证的什么道?何谓“证道”呢?上次讲过,刚成佛和久成佛的人是有很大区别的,刚考入大学和大学毕业生,二者显然不同。所以我说,悟道、证道以及修道,它们在本质上同样是有区别的。有的人大学毕业后,还会继续进修深造。这个道理和成佛后又去行菩萨道,它们的道理是一模一样的。
  当你安住在“证道”的果位上,你身心能感受到何谓“不生不灭”、何谓“万物同一体”、何谓“同体大悲”、何谓“无缘大悲”。往往在这个层次里边,会逗留很久一段时间。因为在这一阶段会有一个很深沉、很细微的“道悦”存在,你会以为自己功德圆满了。这个时候,智慧会像泉水,源源不断地流出,像火花一样,天天会迸发出来。“不生不灭,不增不减……”都是在这个时候证到的。如果在这个时候,你未遇到善知识,会自以为功德圆满、大彻大悟,不须再修了,可以出去弘法、开山做祖了。古时候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坛经》中,荷泽神会见到六祖后,不礼不拜。能和六祖辩论,有问有答,看不出谁高谁低,分不出上下。但六祖最后说,你充其量是个“知解行者”。后来有人称他为七祖。六祖知道没办法转化他。在见地上勉强说得上圆满,但还有一个“道”未达到,什么道呢?就是“得道”。
  悟道、证道、得道,有什么区别呢?先讲证道,相当于把果子摘到自己手里,只差往嘴里吃这一步。如果用明心见性和成佛来比喻,大家会更理解。“明心”—明白了果子;“见性”—已看到了果子;“成佛”—已把果子摘到手,吃到嘴里边。“悟道”是明白了果子,“证道”是摘到了果子,“得道”是吃到了果子。
  你们会说,从前面的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悟道、证道、得道这七个层次,还不够圆满吗?最后一步,必须再入红尘里面,把你吃到的果子分享给别人吃。这就叫“弘道”,也叫“扬道”。因为弘道过程中还是在修资粮、修加行,在整个修行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修资粮、修加行,才能功德圆满。只有在弘道的过程中,借助于众生,才能更清楚地认识自己。一位善知识的功德圆满,完全有赖于众生。我曾经说过,一位善知识就像一棵大树,众生像土地、水。所以我说,你们来到万行面前,不是万行成就了你们,而是你们成就了万行。实际上我天天报着感激你们的心在做事情。
  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悟道、证道、得道、弘道(扬道),这就是一个圆满的修道过程。最后再落实到资粮道和加行道上,终身不能放弃。
  师:你们大家现在都在哪一道?
  居士:现代的众生满脑子想的是“歪门邪道”。
  师:对。现代的众生,都不想去“任劳任怨”,任劳任怨就是在修资粮,把八相成道都涵盖了。过去讲“万行门中不舍一法”。一点点做善事的机会都不放弃。现在的众生都想做大事,小事不放在眼里。小事都做不好,怎么能做大事?实际上大事都是通过小事,慢慢地积累。“功德圆满”,不就是孜孜不倦,日积月累,最终才是所谓的“功德圆满” 吗?“功德”二字就是要慢慢积累。
  我是白天做庙里的事情,晚上做自心的事情。修道就是要把自己内心的事情做好。
降伏其心之一(2003年2月14日(正月十四日))
你们可以回忆一下,自从你们信佛、学佛以后,会不会感觉到很累?有没有这种感受?(有人答:开始累,现在不累了。)你们可曾想过为什么?信佛容易,不需要付出行动,只须信有天堂、地狱,有因果、有六道轮回,就行了。而学佛是要付出行动的,要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落实下去。究竟学佛学的是什么?怎样做又算是学佛?为什么学佛会感觉到很累?而不是说感到很自在轻松?这就好比一个人吸烟喝酒上了瘾以后,别人让他戒掉,他会感到很痛苦很难受。如果说自愿发心戒烟、酒,心态是绝对不一样的。就好比你们来到我身边,经常会骂你们,看到你们满身的习气毛病不愿改或改得很慢,习气毛病依然存在,我只差没有动手打人而已。为什么觉得改习气毛病那么难?如果一个人自己很愿意改习气毛病,就会很轻松,而且能轻而易举地改掉。如果师父强迫你改,你也改不了。如果自己渴望进步,进步会很快。如果自己不希望进步,师父强调进步,你们也进步不了。即使进步一点,也是在痛苦中。就像压弹簧一样,用手压着。师父一不在身边,犹如压弹簧的手拿开了一样,弹簧会反弹到原来的位置。甚至超过原来的位置。单靠师父强迫你们改变、进步是很难的,甚至不可能。一个人必须学会自己管自己、自愿管自己,不是被逼管自己。
  我不是标榜自己,我十三岁离开外婆家,就自己管自己。十六七岁出家,也是自己管自己。从不需要别人来管。在任何团体里,都不会越轨,都能随众。因为在团体里有我一个不多,没有我一个不少。所以到任何地方都活得很轻松。刚到一个团体时领导可能不会喜欢我,因为我从来不爱出风头、接近领导。时间长了领导会发现我。
  我不愿意到一个地方,不喜欢做一件事情就不去做。有些人恰恰相反,不愿意做的事情还要去做。不愿意去的地方还是要去。一个人一生当中,如果能自愿选择自己想做的事情,将是最幸福的事情。不乐意做的事情强逼自己去做会很累。就像我创建这个闭关中心很累,一个人干十几个人的工作。本来在前期工程中,可以成立一个班子,由各方面人组成,但需要很多费用,办公费、招待费、交通费等等。我一个人顶下来会节约很多钱财。身体很累,但心里从来没有累过。有时累得身上疼,睡一觉,第二天起来又有了精神。因为创立闭关中心是我自己乐意做的事情。有的人一生中干好多件事情,抓了这个,想要那个。我时常觉得自己很笨,所以不敢轻易决定干什么。就像我出家,犹豫了两三年。迈出这一步,就从来没有想过还俗。读完四年佛学院,自己一直在考虑选择自己的道路。是出国留学,还是闭关修炼自己?最后还是选择了闭关,决定进山洞修炼。
  出关后在中国周游了一圈,东南亚走了好几个国家,一直在选择我干什么?是到老和尚身边谋个差事,还是到庙里求个职事?还是……还是……,最后还是决定走自己的路,创立中国第一个闭关中心。虽然不一定能成功,但决心要走下去。因为中国目前还没有建立一个闭关中心。西藏也只有两个“禅修中心”。据我所知,去年在我们汉地也有人想建立闭关中心,实力比我大,但没敢搞。为什么这么慎重?因为人们常讲,100个人闭关,99个着魔。我不知道闭关中心创建完了以后,还会选择什么?那是以后的事情。所以我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自己乐意去做的。没有人说服我,也没有人强迫我。当时去绝尘洞(第一次闭关)是我自己去的,条件很差、很苦,我没觉得苦。到西藏荷花岛,条件更恶劣、更苦,我也没觉得苦,因为当时已经超越了物质。1997年来到翁源县东华山,当我决定在“惠能洞”闭关时,就不再考虑这里的环境。我来的时候是叫“惠能洞”,当我决定装修时,就把它改为“三圣洞”。当时洞前没有平台,是比较陡的斜坡。1997年装修后建立了一个平台。如果当时不愿意在东华山,我就会走掉,当决定留在这里后,我的心就不再向往任何地方。
  一个人的生命很短暂,虽然有人活100岁,但我不知道自己明天还活不活着。所以从来不考虑未来,只把今天的事情做好。对过去的无法再抓回来,以前还把“过去”当作一种回忆。后来回忆也不去回忆。因为过去是“好” 的,会产生留恋;“不好的”会悔恨,所以对过去的事情不再回忆。回忆过去是有所住,向往未来,是有所求。有所求、有所住者被人瞧不起,也最低贱。如果一个人无求无住,腰杆子就硬,活得轻松自在。有所求就苦,会感到自己不如人,有所住就没办法前进,没办法超越自我。
  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愿意干的事、走的路,但人与社会、团体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息息相关。有些时间、地点、确实不允许你选择、决定,环境会为你选择。既然是这样,你、我、大家又当如何去做呢?答案只有二个:一是改变环境,二是改变不了环境,只能去适应环境。当你适应了环境后,你会发现,不是环境改变了你,而是你利用了环境。所谓“适者生存,逆者淘汰”。自古以来从来没有一个人,能够抵抗环境而胜过环境的。每一个成事的人都知道适应环境、顺应时代、与时俱进。即使毛泽东是个伟人,也是如此。他常讲“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但他更会遵循“适者生存” 的原则,常教导身边的人和他的军队要“入乡随俗”。
  如果一个人是自愿发心修道,通过我个人的经验,以及古师大德们的经验,告诉我们:三年时间的修行,必然有很大成就。可我们现在学佛修道的人都已十年以上了,仔细剖析自己的心态,还不如未信佛、学佛时的心态健康。实际上你们来到这里,每个人我都把你们装在心里,经常拿在手里,放在心上看来看去。大家都有进步,可进步的那么艰难、那么微小,如果照这个速度去修炼,十世也修不成。下一世连人身都难保持。因为你们都没修福报,何谓福报?就是修人道。要想升天,必须要把十善修好。在坐的哪一个把十善修好了?怎么可能升天、开悟、了生死、成佛。都是自己骗自己。
  一个人要对自己严格要求,一定要对自己发怒。如果经常对自己宽容,放过自己,谁也没办法塑造你们。一个人成材,不是老师塑造成材的,而是自己完成的。老师只是指引。师父领进门,学艺靠个人,自己吃饭自己饱,自己修行自己了。如果你是一个真正的修行人,你只会看到自己的不足,不会看到别人的不足,如果你看这也不是,那也不好,唯独你好。实际上最差、最坏的就是你自己。假若你仅仅承认自己最差、最坏,而不去改变,那你将是十恶不赦的罪人。一个人不知道自己的过错还可以原谅,如果知道了自己的过错而不去改变,是不可原谅的。战胜了自己就是伟人,再进一步就是圣人。象道师,我给你写的一句话是什么?还记的吗?(答:记得,欲平天下先平心。)就是先把自己管住。你知道你自己最爱说话,话说错了改变不过来,不会说话的抢着说,会说话的挑选着说。民间常说:你不说话没人说你是哑巴,你抢着说也没人说你聪明。看一个人不是在他的言语中,而是在他的实际行为中。上等看人的方式—看神光;中等看人的方式—看五官;下等看人的方式—看言行举止以及与你共事。
  来到商场上,就要一心一意地赚钱,来到战场就要一心一意地打仗,来到道场,就要一心一意地修行。如违背了“场”的性质,就犯了根本戒的“妄语戒”。来到战场,不允许你有第二个心,来到道场上,同样不允许你有第二个心,必须和这个场吻合,如果没有吻合,就是自己在骗自己、难为自己、出卖自己、颠倒自己。为什么人经常会颠三倒四?为什么心口不一?为什么会精神错乱?根本原因,他们所做的是自己不想做的;所说的是不想说的;所去的地方是自己不愿去的。可是,他没办法改变环境,又没学会改变自己。不论你是不是修行人,都要经常剖析自己的内心,分析自己的思想,对自己认清后,方可做一个决定。人最大的无明是不认识自己;最大的过错是不了解自己;最可怜的还是不了解自己。一个人不知己,又怎么能知彼呢?管不住自己,又怎么管得住别人呢?自己管自己是一种高尚,被别人管你是做不了自己的主。
  学佛修道是从付出中学,从付出中得。并不是从索取中学,也不是从索取中得。你敢于付出、奉献,内心的境界就变大,容量就变大,悲心、智慧、神通变大。反之,则会变小,甚至最后完全消失。今天我俩打一架,我输给你了,表面上看是你赢了,我输了。而实际上我内心的承受力大大增加,乃至增加了许多倍。而你的“我执”、虚荣心、好胜心大大增加了无数倍。一个学佛的人,或者你不是一个学佛者,你所做的一切都要敢于去承担。敢做不敢承担,不是一个人所应有的品质,就像一个赌博的人要“愿赌服输”。实际上生活有输就有赢。有成就有败。有是就有非。对自性来讲,这些又都不存在。即所谓的“不生不灭、不增不减、无是无非”。一个人如何将世、出世间法学好,合二为一,是一个最大的法门。你把这两种法门掌握好了,你就是佛。好了今天就讲这么多。
降伏其心之一(2003年2月17日 (正月十七日))
修行,起初最大的困难是难以降伏杂念。怎么办呢?不仅是现代修行人,古人也同样会有杂念。那么古人又是怎么降伏它的呢?大家都读过《六祖坛经》,经中有“无念”二字,真正的无念,不是没有念头,而是念念无住。既然是念念无住,那么有念头又何妨呢?如有一念住在上面,这就是障道法。有念不住,就是六祖所讲的无念。
  如何做到有念无住呢?在禅宗里有个词叫“七觉支”,它告诉我们,修行的第一步是“觉念”,随时随地都要觉察到自己的念头!我曾比喻过:第一秒,产生杂念,第二秒,觉知。不会延续到第三秒就消失了。再产生杂念,还是这样去念念觉知。如果有了妄念未觉察到,说明已随念头跑了,即是被念头所转,而未转动念头。佛门里讲的“转念”“转变习气”实际上只是个觉知而已,倘若做到每个念头都能觉知,新的业障就不会构成。之所以又造了新业,就是因为你随着念头跑下去了,即未念念觉知。所谓“守本真心”,也就是在一念之间能够觉知而已。“做得了主”,也是一念觉知,“临终不迷失”还是指一念觉知。 “悟”与“迷”之间,同样是指一念觉知。不论你是何宗、何教、乃至哪一法,在起步修行时,都是妄念纷纷。惟一要做到的,就是把觉知训练出来。
  通常大家都是把事情做完了,才觉知,才悔恨。即平常所说的“事后诸葛亮”。佛教讲菩萨畏因,众生畏果。你只要动了念头,就有了“因”,因的延续,就有果出现。凡夫是当因出现时,没有看到未来的果,而一个觉者可以通过这一念起因,就能看到未来的果。有因必然会有果。如果能在念头产生的同时,觉知跟上来,这一念的因就不会延续成果。因为这一念觉知就意味着没有把种子种进阿赖耶识。
下一页 尾页 共22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