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慧灯之光1-9 作者:慈诚罗珠堪布

_36 慈诚罗珠堪布 (当代)
  超度的时候,不能妄自菲薄:我自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都没有把握,怎么能超度其他人呢?我可能超度不了吧?!
  其实,不是我们在超度亡灵,而是破瓦法在超度。如果没有破瓦法,我们自己肯定不能超度。但依靠佛菩萨与佛法真实不虚的加持和力量,通过我们的观想与念诵,就一定能帮助对方往生。一定要对仪轨产生坚定不移的信心,这是最重要的。
  只要具备上述三个条件,并在超度的最佳时间观修念诵,就绝对能成功超度。我们一定要打好提前量,在健康之时,就要熟练掌握破瓦法、《西藏度亡经》以及其他的中阴窍诀,以备不时之需。
  我们老家有一对父子,其中儿子是出家人,父亲是牧民。他们之间的一席对话,就很能说明问题。
  父亲对儿子说:“儿子啊,临终时该怎样去死啊?教我一个死法吧!”
  儿子说:“我又没有死过,怎么能教你什么死法呢?”
  父亲说:“哎呀!太可惜了!作为一个修行人,应该像曾经死过的人一样了解死亡才对啊!你太让人失望了!”
  此话虽然是由一个没有什么文化的人说出来的,但道理的确是这样。作为修行人,必须对死亡的状况、过程、本质以及超越死亡的方法了解得清清楚楚。就像经历过很多次死亡,又死而复生的人一样,这样才不但不会害怕死亡,而且会将死亡看成超越轮回的突破口。
  七、最简单的破瓦法
  平时感到有任何恐惧——遇到突如其来的灾难或飞来的横祸时,我们的心要立即专注于头顶的梵顶穴,要经常这样串习。哪怕遇到打雷等任何恐惧的声音,或其他恐怖的外境,都要利用起来,让心马上专注于头顶,经过长时间的串习,就会对意料之外的横死有一定的帮助。
  以上介绍的内容,只能给灌了顶的人传讲,如果仅仅是超度助念,则无需对方灌顶也可以超度。
  破瓦法的细节内容,可以参看《普贤上师言教》的往生法一章。
第十章 上师瑜伽的修法
  一、修持上师瑜伽的意义
  上师瑜伽虽然是五加行中最后的修法,但上师瑜伽却是证悟大圆满最殊胜的途径。平时我们修任何一个法,都离不开上师瑜伽的修法。
  证悟大圆满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广泛闻思,继而修出离心、菩提心、曼茶罗,行菩萨道积累大量资粮。当资粮累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能证悟空性;另外一种,是依靠具德上师的加持。
  得到具德上师加持的前提,是一颗虔诚的心。虔诚的心越强烈,就越能得到加持。如果没有诚心与信心,哪怕佛菩萨、上师们再慈悲,对我们也无能为力。
  我想,禅宗虽然没有强调上师的加持,但禅宗的证悟方式也应该需要上师的加持。
《普贤上师言教》中,引用无垢光尊者的《大圆满心性休息》以及智悲光尊者的《功德藏》等论典中的教证,宣讲了很多密宗金刚上师的功德、标准与条件。在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里面,也讲了上师的标准。但佛经中也讲过,若能找到一位具备所有功德的够格上师,那是再好不过。实在找不到,最起码也应具备其中的世俗菩提心,这是大乘上师的最低标准。因为戒定慧的所有功德,都必须建立在菩提心的基础上。
  虽然上师既有佛的化身,也有菩萨的化身,乃至普通凡夫,也可以担当上师的职责,所以不一定都是佛。但上师能给予我们佛一样的功德,所以在找到具德上师之后,就应像佛一样恭敬对待。
  为什么呢?打个比方,如果我们真的有福报见到释迦牟尼佛,佛会不会示现神通让我们直接往生净土,或采用什么特殊方法让我们直接证悟呢?不会。
  虽然佛陀住世期间,每传一次法,就有成千上万的人或非人发菩提心、成就阿罗汉的果位或者成佛,但有些人一辈子都在佛的身边,却连基本的禅定都没有修出来。佛帮助我们的唯一方法,就是给我们指一条解脱之路,然后让我们自己去修。正如佛经云:“我为汝说解脱法,解脱依己当精进!”解不解脱,还是要靠自己。
  同样,虽然我们没有办法见到佛,但我们的上师却正在做着佛的工作——无自私、无条件地给我们指一条修行解脱之路。虽然上师传法的时候,没有佛陀传法的时候成就的人数多,但这都是因为听闻佛陀讲法的众生在过去的多生累劫当中累积了资粮,根基成熟了,所以能在佛转法轮的时候当下证悟,那都是他们自己的功劳。我们因为福报浅薄、资粮鲜少、孽障深重,所以不能证悟,这能怪上师吗?当然不能!只能怪我们自己。既然上师做了佛的工作,所以我们应该把上师视为佛。
  佛经上也有记载:在末法时代,佛不会以佛的形象出现,而会以善知识或其他众生的身份来度化众生。在上师或其他人当中,很可能有佛菩萨的化身。
  但如果上师既没有给我们传过法,也没有任何佛法方面的恩德,那就不好说了,除非是有其他的加持让我们开悟、解脱,否则就不能说上师是佛。这样的上师,也不一定有佛一般的恩德。能用神通或其他方法转化、挽救弟子心里的恶念,这种上师才是真正的上师。
  有些显宗与其他教派的法师,对藏传佛教十分强调对上师的绝对信仰与恭敬十分不以为然,认为太过极端。其实,视师如佛的观点不是藏传佛教特有的,在显宗的《般若摄颂》里面,也有相似说法。如云:“贤善弟子敬上师,恒依诸位智者师。因智功德源于彼,随说般若波罗蜜,佛诸法依善知识,具胜功德如来语。”只是密宗比较强调而已。
  就像学生不听老师的话,不恭敬老师,也不会学到老师身上的优点一样。对上师没有信心,就得不到证悟。
  当然,不具备法相的所谓上师,则不是真正的上师,而是伪上师。我们不必把这种人当成佛来看待。即使自己号称是上师、成就者、高僧大德,我们也要再三观察。盲目依止、崇拜人格低劣的人,是非常危险的,这也叫做迷信。
  说实话,按照藏传佛教的标准,像我这样的凡夫根本就不配称为上师,顶多可以算作佛学老师,离上师的距离还非常远。
  以前有一个法王如意宝的弟子,也是我们的上师。我们平时相处较多、时常聊天,所以比较了解,的确是非常好的修行人,现在他已经圆寂了。
  有一次我在成都放生的时候,想做一件与佛法没有太大关系的事情。但不久在拿书时,看到床头柜上放的这位上师的照片,立即打消了想这个事情的念头。虽然照片不会说话,但因为这位上师经常给我们灌输出离心的理念,我们聊天的时候,也是聊出离心、菩提心、无常等等,所以他的照片也有这样的能量或气场。这是我亲身经历的事情,一位普通的上师照片都能起到这样的作用,法王如意宝对我们的摄受力就更不用说了。具有如此功德力的人,才能称之为上师。
  我们平时看到上师的时候,嗔恨心、贪心等各种世间的念头都出来了,一方面因为自己的信心不够,另一方面也可能是上师本身的加持、功德不够强。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有些人即使看到释迦牟尼佛也生不起信心,而且还会诽谤释迦牟尼佛,想让这种人生信心,也是很难的。
  本来上师度化众生不需要靠神通,但有些时候还是有这样的显现。《米拉日巴传》里面就讲过一段公案:米拉日巴有个弟子想回老家,米拉日巴不同意,但他却违背教言,不顾师父的反对回家了。
  回家后有一天,弟子想干一件不如法的事情。米拉日巴以神通让弟子的头遭到猛烈撞击,在疼痛难忍的当下,想干这件事的念头也消失了。
  在我们的传承上师里面,有非常了不起的上师,把他们这样的人当作佛,当做我们的精神支柱,一切都依靠他们,就没有错,一定会得到加持的。
  因为我们自己的福报不够,既没有看到释迦牟尼佛,也没有看到龙树菩萨、无著菩萨等了不起的上师,但有些人见过法王如意宝。法王如意宝是真正的佛,虽然每个弟子都会说他的上师是佛,但法王如意宝却是当之无愧的佛。这不是因为我是他的弟子才这样说,包括莲花生大士的授记、释迦牟尼佛的授记等很多经论中,都有关于法王如意宝是佛的化身的证据。
  虽说要亲近、恭敬上师,但不一定要在外在身体上与上师保持亲近。只要心中有信心与恭敬心,与上师的距离不是问题。当年米拉日巴就是这样,他在上师那里得法以后,上师也没有让他待在自己身边,而是让他自己去修行,所以米拉日巴后来再也没有见到上师。但因为他的信心非常强烈,所以也能即生成佛。倘若没有虔诚的信心,即使一天到晚待在上师身边,也得不到加持或开悟。
  二、具体修法
  这个上师瑜伽修法很简单,却包含了上师瑜伽的所有内容:一,观想;二,供养、祈祷;三,接受灌顶。即使是很广的上师瑜伽仪轨,也是这些步骤。
  (一)观想
  阿
  轮涅诸法本净觉性中,
  自性不灭智慧五光界。
  本体具德文殊金刚尊,
  行相唯一怙主如意宝。
  “阿”,很多仪轨的前面,都有这个“阿”字,代表空性、法界。无论观想上师还是本尊,都离不开空性。《生起次第的修法》(见《慧灯之光》)里面讲的三种禅定中的第一种,也是这个意思。万法都离不开空性,都在空性当中诞生,在空性当中存在,并在空性当中消失。
  “轮涅诸法本净觉性中”,“轮”也即轮回,我们看到的三界六道等一切不清净现象,就叫做轮回。轮回不仅指一个生命从死亡再到转世投生的一个生命个体的轮回,而是指包括外界的山河大地在内的所有世俗谛的不清净现象。“涅”也即涅槃,也就是指如来藏。
  轮涅诸法本来清净,前面的“阿”字,也代表一切轮回和涅槃之法的本体为平等、清净。从空性的角度来说,就像六祖慧能大师说的“本来无一物”,本来就没有任何清净与不清净,在胜义谛当中,一切都是清净的。
  前面刚讲了清净和不清净都不存在,后面又说一切都是清净的,这话不是矛盾吗?不矛盾。世俗人所想象的清净和不清净,是相对的,不成立的。而用我们的语言来表述最终剩下的法界、如来藏,就只有用“清净”一词,因为我们的语言准确性不高、精确度不够,所以只好如此。本来如来藏没有任何污垢,没有任何不清净的现象,所以这样表述也没错。
  当有一天我们感悟到真正的清净时,就能像禅宗说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就能切身体悟到其中的含义。
  本来清净的佛智,也即“觉性”。从第三转法轮的术语来讲,是如来藏;从密宗的术语来讲,叫做自然本智;从窍诀派的语言来讲很简单,就是心的本性。远离所有烦恼以后,如果没有任何东西,则是龙树菩萨的《中论》里面讲的单空,而不是觉性。
  就像衣服穿脏以后,可以洗得很干净,因为污垢不是衣服的本质,而是突然沾染到衣服上的。如果污垢是衣服的本质,则是没办法洗掉的。同样,我们的所有烦恼,都不是我们心的本性,所以可以清净、可以断除。如果烦恼是心的本性,那就无法改变了。
  六祖慧能大师说的“本来无一物”,还是有一点点偏于空性,真正在“本来无一物”之后,就是光明的觉性。
  在显宗经典中,释迦牟尼佛给弟子宣讲如来藏的时候,因为如来藏不属于凡夫的境界,所以无法证明给弟子看,只有伸出舌头,露出广长舌、法轮标记(均为佛陀特有的三十二相八十随好之一)等不同于常人的相好,然后谆谆告诫弟子:因为我多世累劫当中没有撒过谎,才会有如此相好庄严,你们要相信我的话。之后,才开始宣讲如来藏。
  在密宗的经典里,没有这么麻烦。当弟子把五加行修完以后,不但可以让弟子听闻佛的语言,而且还有很多直指心性的窍诀,让弟子自己去体会本净觉性——本来清净,远离一切戏论、执着,空性和光明双运的自然本智。
  “自性不灭智慧五光界”,“自性”,即如来藏、自然本智。
  “不灭”,《华严经》里讲得很清楚:纵使不可思议之宇宙被火烧毁,然虚空不可摧毁。自然本智,亦复如是。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即使在我们心里有痛苦、快乐等情绪,贪嗔痴等烦恼,以及信心、慈悲心等善念的任何时候,如来藏或自然本智却如如不动、坚不可摧。既然《华严经》都这样说,密宗就更不用说了,故而说“自性不灭”。
  可惜的是,即使心的本性中有光明如来藏,但如果不修行,对上师、对法没有信心,那我们永远也体会不到自然本智。
  “智慧五光”,五光象征佛的五种智慧。实际上,在我们心里,本身就具备佛的五种智慧。
  之后观想法王如意宝的时候,首先应从自己的本性清净当中观想。
  其实,不仅修法王如意宝的上师瑜伽时应该这样,无论观想任何本尊、任何佛菩萨都应该这样——把自己心的本性如来藏观想为佛,实际上也是这样的。佛本来就是光明如来藏的显像。光明如来藏好比大海,佛菩萨及坛城有如大海的波浪。
  “本体具德文殊金刚尊,行相唯一怙主如意宝”,观想本尊形象为我们唯一的怙主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其本体,为具德文殊金刚尊,也即文殊菩萨。法王如意宝是文殊菩萨的化身,可以说也是一切佛菩萨的化身。
  在修上师瑜伽的时候,有两种观想方法:大圆满前行《普贤上师言教》里的上师瑜伽,是本体观想为自己的根本上师,相貌观想为本尊莲花生大师。但在这个修法中,则是本体观想为文殊菩萨,形象为法王如意宝。上师长什么样子就观想什么样子。
  对上师非常有信心的人,比较适合第二种观想;如果对自己上师的信心不太强烈,就适合第一种观想方式。当然,如果对自己的根本上师根本没有信心,那就没有必要修上师瑜伽了,修了也没有用。
  修此上师瑜伽的时候,无需观想其他人,就观想法王如意宝。如果对其他上师有信心,无论十个、二十个一百个,都可以观想与法王如意宝为一体。这样观想的原理,佛经里面是有记载的。因为此处修的,是传承上师,所以即使没有见过法王如意宝,也一样能得到加持。
  白明美颜班智达之饰,  说法手印持执宝剑函,
  二足跏趺照射无边光,  一切自现观为净明然。
  “白明美颜班智达之饰,说法手印持执宝剑函”观想上师的面容为洁白、鲜明、美好的庄严之相,身着班智达的衣饰,手结善知识说法时结的说法手印,并执持宝剑与经函。
  (现有的法王如意宝唐卡中法王穿的衣服,是藏传佛教的衣服,与班智达的衣服稍有不同,班智达的衣服应该是一件蓝色的短袖,其他的袈裟等等是一样的,但如果实在想不出来,依照唐卡的样子观想也可以。)
  右边的宝剑,代表慈悲心,它不是针对任何众生,而是针对烦恼,针对无明。象征以慈悲的宝剑断除众生的无明;左边的莲花上面,是代表智慧的一本般若经函。宝剑与经函的结合,象征智慧和方便双运。
  “二足跏趺照射无边光”,两腿双盘结金刚跏趺坐,并发出无边无量的光芒。
  “一切自现观为净明然”,“自现”是指自己所感知的现相,包括看到的物体、听到的声音等等。本来自己所感知的世界,就是自己的世界,自现也就是自己的现象。在修此法的时候,要将自己的现象观为清净、光明的法王如意宝
  (二)祈祷
  前面是观想部分,之后就开始祈祷。祈祷的时候,要念诵法王如意宝的祈祷文:
  自大胜境五台山,  文殊加持入心者,
  祈祷晋美彭措足,  证悟意传求加持。
  “自大胜境五台山,文殊加持入心者”法王如意宝当年朝拜五台山时,在五台山的善财洞中闭关二十一天,在禅定境界中见到文殊菩萨,并示现文殊菩萨的加持入于心间。
  本来法王如意宝与文殊菩萨无二无别,他本身就是文殊菩萨,并不需要文殊菩萨的加持。他这样示现,就是告诉我们:如果真心真意地修任何本尊法,是可以得到加持的。
  “祈祷晋美彭措足,证悟意传求加持”,祈祷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之莲足,让我们通过意传加持,得到法王如意宝的证悟境界。
  意传加持是可以得到的,但得到加持的方式,不像电脑拷贝那样轻而易举,而要通过自己的修行,并结合对上师的信心,就可以证悟到与法王无二无别的境界,这叫做意传。
  观想、祈祷的同时,要对上师发起强烈的信心,最好能激动到眼泪直流、汗毛竖立的程度。如果实在对上师生不起信心,就要去了解上师的功德,看上师的传记,并从中获知法王如意宝弘法利生的事业等等,这样就能生起强烈的信心。
  之后,就念诵上师祈祷文,念诵的数量没有规定,当然越多越好,但也要考虑自己的时间。念得差不多的时候,就进入第三个阶段。
  (三)受灌顶
  灌顶有三种:基灌顶、道灌顶、果灌顶。
  今生前所未有的第一次灌顶,叫做基灌顶。基灌顶一定要找一位具德上师赐予。
  以后的灌顶,叫做道灌顶。道灌顶不一定需要上师赐授,自己也可以观想灌顶,如果能清楚地观想,效果完全一样。比如说,如果犯了密乘戒,就先需要忏悔,忏悔之后还需要重新受戒。在这个时候,通过观想的方法也一样能得到密乘戒,这叫做道灌顶。
  在十地末尾最后得到佛果时,十方诸佛会赐予灌顶,就叫做果灌顶。
  此处的灌顶,属于道灌顶。
  后师已成五光之明点,  由从自顶渗入于心间,
  当思诸佛智慧总集师,  获得与彼同份之加持。
  观想上师化为五种颜色(代表佛的五种智慧)的光或明点,从自己头顶发旋处进入身体,经过中脉融入心间,之后观想自己的心,与诸佛智慧之总集——法王如意宝的智慧成为无二无别,获得与上师如意宝一样的加持与功德,并安住在此境界当中。
  如果已经证悟大圆满或证悟了禅宗的开悟境界,就在此时进入大圆满或开悟的境界中安住;如果根本没有开悟,就观想自己的心融入上师的智慧之后,什么也不想,只是安住即可。不思维任何事情,既不迎接未来、追究过去,也不观察当下。静下来,在这个状态当中,一切都像虚空一样是平等、清净的。这样安住的结果,就有可能证悟——找到胜义谛的上师。
  本来上师的心,就是光明如来藏,我们的心融入上师的心,也即我们的所有念头都消失于法界光明如来藏当中,最后只剩下光明如来藏,这实际上也是佛菩萨证悟的境界,第一次证悟大圆满的时候,也是类似的状态。
  其实,如果把上师和自己看做两个人,则两个人的心永远不可能变成一体,但上师的心实际上就是我们自己的本心。我们的心的本性不仅是上师的智慧,而且也是诸佛菩萨的坛城,包括寂静本尊与忿怒本尊的坛城。
  此处要注意的是,当心静下来以后,很多人比较容易找到一种很舒服、很透明、很清静、没有任何杂念的感觉。我们千万不能认为这就是证悟空性,这是阿赖耶识,与解脱没有什么关系。但在此基础上,可以找到证悟的境界,心的本性光明如来藏,也叫做胜义谛的上师。
  给我们传法灌顶的根本上师,是世俗谛的上师;胜义谛的上师,就在我们心中。胜义谛的上师,是我们最终的、真正的上师。他从无始以来到现在,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一直都跟我们在一起的,但我们却看不见。通过世俗谛上师教言的引导,就能看见胜义谛的上师。我们平时见到的所有上师,都是世俗谛的上师,实际上不是真正的上师。同样,当年很多人看到的示现出家形象的释迦牟尼佛,也不是真正的佛,而是佛的一种形象。真正的佛,是光明如来藏,也即佛的法身与报身。
  佛在《金刚经》里讲得很清楚:“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有些人认为,看到释迦牟尼佛具有三十二相八十随好的庄严色身,就是见到了佛;有些人认为,佛是具有声、香、味、触,或受、想、行、识等等的,但佛告诉我们,如果以为色相、声音是我,就是在行持邪道,永远见不到佛。
  但世俗谛当中的佛菩萨、善知识还是需要的,因为只有这些世俗谛的显现,才能度化我们这些凡夫众生。譬如,要度化畜生,就要示现畜生的形象,才能与它们沟通、对话,并引导它们修行,走解脱道。如果示现为言语不通的人类,就只能给它们念佛号了。虽然佛菩萨已经超越了世俗谛,不再有血肉的身体,但为了度化我们,还是会示现一个有血有肉的身体。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没有办法度我们,清净现象当中的普贤王如来,佛的报身、法身虽然殊胜,但也没有办法度我们,因为我们之间无法沟通,所以世俗谛的上师是非常重要的。
  世俗谛的上师,我们已经有了,但胜义谛的上师我们究竟找到没有,就只有问自己了。胜义谛的上师不需要到别的地方去找,就往自己的心里去找。如果没有找到胜义谛的上师,就没有达到世俗谛的上师的目标,所以我们还需努力。
  如是离意法身中入定。
  就这样在远离所有杂念的法身境界中入定。这样的修行,也可以叫修大圆满、大手印、大中观或禅宗的禅定。
  如果这样认认真真地修了,还是没有证悟,那就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对上师的信心不足;二是业障深重。排除这两个问题的方法,第一要增长对上师的信心,第二是修金刚萨埵修法。这样就没有理由不证悟。
  当安住几秒钟或者一两分钟以后,又可能会生起杂念。这时候就设法重新安住。
  彼中起座时,观诸现有即师本性,而行平常威仪也。
  之后是回向、出定。
  从定中起座的时候,观修“现”器世界,“有”有情世界,也可以说万事万物皆为上师之本性。在日常生活中,无论坐车、上班、忙碌、清闲等任何时候,都应把所有现象观想为清净的上师本性之显现。
  万物怎么可能是上师呢?
  山河大地在显现上虽然不是上师,我们的上师不可能是一条河或一座山,但山河大地的本体是佛的清净坛城。心的本性是胜义谛的根本上师,所有一切现象均为上师的本性。
  很多还没有正式听到大圆满的人,会对大圆满很向往、很羡慕、很期盼,但假如有一天我们真正有机会听到大圆满,大圆满的具体修法就是寥寥的一两句话,就像《六祖坛经》所讲的核心文字也只有几句话而已。
  这么简单的语言怎么能让我们证悟呢?最重要的助缘,就是修加行,让我们的根基成熟,然后再加上上师的加持,就万事俱备,只欠证悟了。
  上师瑜伽非常重要,以后修任何法,首先都应该修一遍上师瑜伽,然后在与上师无二无别之境界中安住,生起杂念以后,再去修日常的修法,之后回向。这样一定能找到胜义谛的上师。
  上师瑜伽速赐加持
  (藏音)   (汉意)
   皈依、 发心
  桑吉丘当措杰巧南拉  诸佛正法贤圣三宝尊
  向却瓦德达呢嘉森且  从今直至菩提永皈依
  达给因所吉波所南吉  我以所修施等诸资粮
  卓拉潘协桑吉哲巴效  为利有情故愿大觉成
  (三遍)
   啊   啊
  克迪秋更嘎达如波昂  轮涅诸法本净觉性中
  让当玛格义西喔尼龙  自性不灭智慧五光界
  喔吾华单加毕多吉拉  本体具德文殊金刚尊
  南巴加吉义新洛布尼  行相唯一怙主如意宝
  嘎萨则争班智达义其  白明美颜班智达之饰
  秋恰夏吉日阿支拿瓦南木  说法手印持执宝剑函
  夏尼吉中喔热莫美卓  二足跏趺照射无边光
  让朗达毕坚得拉美萨  一切自现观为净明然
  祈祷者:
  涅庆日喔赛内香更思  自大圣境五台山
  嘉华头吉新拉义拉门  文殊加持入心者
  晋美彭措夏拉所瓦代布  祈祷晋美彭措足
  共机多巴破瓦新吉罗  证悟意传求加持
  随力念诵后:
  塔尼喇嘛喔内头耐吉  后师已成五光之明点
  让格协喔涅修酿为腾  由从自顶渗入于心间
  嘉更义西玖地喇嘛当  当思诸佛智慧总集师
  嘎瓦娘波新拉托巴萨  获得与彼同份之加持
  如是离意法身中入定,彼中起座时观诸现有即师本性,而行平常威仪也。
第十一章 观心的窍诀
  在所有加行以及寂止修法修完,还没有修大圆满的正行之前,介于正行和前行之间,有一些接近大圆满的修法。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修法,是麦彭仁波切宣讲的一个观心诀窍。
  一、提出见解
  具体包括两个阶段:
  (一)万法由心起
  世界的本源是什么?物质与精神的关系究竟如何?
  有人说: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精神由物质创造,是物质的产物。
  但事到如今,此说法已经越来越站不住脚了。科学发达以后,科学家们很头痛的问题,是不知道如何给物质下定义,因为他们越研究越发现,物质是虚幻的,找不到一个真实的东西。
  其实,世界既不是物质,也不是精神,更不是物质和精神的集合体,而是一种幻相。物质或世界,是由心创造出来的,是精神的产物。每一个生活的细节,大至三千大千世界、六道轮回,小至生活里所有的一切,都是精神的一种幻相。欲界、色界、无色界的所有现象,实际上就是内心的一种投影,中观称之为自显。也即自心投影出来的现象,而不是外在客观存在的东西。
  这个观点既不像唯识宗讲的“万法唯心造”那么复杂,也不等同于唯心主义的观点或显宗佛经的类似说法,而是无上密宗自己特有的观点。
  另外,我们还可以这样思维,内心与世界的关系,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内心是世界的创造者;第二,内心是世界的感知者;第三,内心是世界的毁灭者。就像做梦的时候,心是梦境的创造者,也是梦境的感知者,醒来的时候,它又是梦境的毁灭者一样。
  其一,任何物质自身,包括石头、砖块、钢筋、水泥、汽车等无情物都没有精神,故而不会产生幻相。只有精神,才会产生幻相。世界是一个庞大的幻相,所以,它只能是精神创造的。
  其二,世界的好与坏,大与小,善与恶,痛苦与快乐,都是物质无法感受的,而只能是精神的感受。
  内心首先创立一个世界,然后由它自己去感受。如果心不感受,任何人都不会知道世界的存在。
  比如说,如果没有眼识,根本看不到任何东西,则对这个人来说,世界就与不存在完全一样;如果没有耳识,听不见任何声音,则外边的任何声音对他来说,也与不存在完全一样。同理,其它任何外境都是这样。
  如果把一个人当成心里最亲的人,一旦他有任何不测,就会非常痛苦;如果把同一个人当成自己最恨的仇敌,那他的死亡或倒霉,或许对多数人来说就是天大的好消息;如果把此人看做与己无关的普通人,则即使他死了,也是麻木不仁的无记感觉。可见,客观上并没有所谓的敌人或亲人。冤与亲,都是我们的内心决定的。眼耳鼻舌身没有参与这个决定,阿赖耶识也无权参与这个决定,一切都是第六意识在做主。
  如果仇人与亲人是客观存在的,则仇人就应该永远是仇人,亲人也永远是亲人。但实际情况是,这个月的亲人,下个月有可能变为仇人;这个月的仇人,也可能下个月就是密友。比如,我们会认为,父母都是亲人,其实也不一定,如果父母与儿女的关系处理不好,就可能变成不共戴天的仇人。这不是外境的变化,而是自心的感受在变。
  如果意识不喜欢一个人,哪怕他对自己比父母兄弟还上心,但自己仍然不会爱上对方;反之,有些人对自己非常冷淡,甚至经常欺负或故意伤害自己,但自己却偏偏犯贱要喜欢这个人。这都是内心的观念在作怪啊!
  如果内心不去感受世界,则再大的幸福与再大的痛苦都与我们没有任何关系。
  比如说,假如一个人的亲人车祸死了,而且死得很惨。在他还不知道消息的时候,就不会有任何感受,因为他的心还没有感受到,所以就像没发生一样。一旦得知这一噩耗,心感受到了,痛苦也会随之而至。如果第六意识不去创造与感知,世上就没有这么多复杂的东西和关系。
  以跳舞为例,舞蹈本身不是人,而是人的一种运动。如果舞蹈是人,则演员随时都应该在舞蹈。同样,幸福本身也不是外境,而是人的一种感受。如果幸福是外境,则幸福的外境应该永远带来幸福。
  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如果内心感受不到幸福,则幸福也不存在。比如说,有人觉得当高官幸福,而有些人却喜欢低调,不喜欢当官。如果做官是实实在在的幸福,则全世界所有国家的领袖应该最幸福,但事实上二者并不是等同的。如果让不想当官的人去当官,他就根本感觉不到幸福,反而觉得活受罪,因为他的第六意识认为这不幸福。但如果他的观念转变了,有一天他也认为有权有势很幸福的话,官位就能给他带来一时的幸福。反之,有些以当官为乐的人,你让他去当老百姓,或是去静处修行,他会满腹苦水。但在当了三五年老百姓,或是在山里修行一段时间,他心里慢慢适应,观念转变了,觉得当老百姓或修行人没压力、没忧愁,自由自在的同时,还可以追求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他就会品尝到幸福的滋味。
  同样,很多人认为,监狱剥夺了人的自由,所以蹲监狱最痛苦。但有人却在监狱里过得悠然自得,甚至还能心无旁骛地修行。
  有一本书,叫《幸福是什么》。其内容,是全球155位大师共同谈论什么是幸福。虽然每个人的说法和观点都不一样:有些人认为,家庭和睦就是幸福;有些人说,稳定的收入就是幸福等等。其实这些根本不是幸福的本质。
  有些人即使家庭非常和睦,收入也很稳定,但他却感觉不到幸福。其实,幸福就是内心的一种特殊感受。除此以外,任何人都找不到什么外在的幸福。
  我们有证据证明,幸福、痛苦是心创造的。比如说,如果内心觉得满足,则无论外在环境如何艰苦,都不但无所谓,而且自得其乐。不要说像米拉日巴那样高境界的修行人,很多普通修行人都是如此,他们生活简朴,却乐在其中。如果测量一下他们的幸福指数,会远远超过那些住别墅、开名车、穿名牌衣服的人。反之,如果心里不满足,则即使住别墅、开名车,也成天不开心,没有人生目标,对现实生活没有满足感,觉得活着没意思,更感觉不到幸福,连笑容都是挤出来给别人看的,而不是发自内心的。这就是心的力量所导致的差异。
  有人认为,住别墅就是幸福,但如果让他天天住在别墅里,一步也不能离开,住腻了以后,必然会觉得痛苦。或让他从早到晚一刻不停地开名车,那谁都会觉得苦不堪言,这都是内心变化导致的结果。反过来,很多世间人都羡慕有权、有钱的人,但还是有人不喜欢这些东西。如果钱财、权力在客观上有吸引力,则全世界的人都应该喜欢,但事实却并非如此。所以,在不观察的时候,似乎幸福、痛苦与外在有关系,实际上却并没有关系。
  据美国一项调查表明:年收入低于四万美金之前,收入与幸福指数之间还有点关系,挣钱多会开心一点,挣钱少就有点贫贱夫妻百事哀的感觉。一旦年收入超过四万美金,幸福感就和金钱没有任何关系了。二十世纪末,西方发达国家的绝大多数人也感觉到这一点。我们现在之所以感觉不到这一点,是因为我们的年均收入还停留在几千美金的程度。所以还会盲目地产生有钱就自以为了不起,没钱就仇恨富人的两个极端心态。等我们的年收入到了四万美金以后,我们也会感觉到自己的无知与短视。
  心理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们经过了半个世纪的研究,最后才得出结论:痛苦和幸福不在于物质生活水平的高低,不依赖环境的好坏。
  可见,幸福与痛苦,不是客观存在,而是主观感受。本来幸福就包括幸福和幸福的因素。幸福的因素或助缘,是客观的;而幸福本身,却是主观的内心感受。痛苦也是一样。其实,佛在很早以前就说了:幸福、痛苦不是客观因素导致的,而在于主观意识。佛已经证悟了无上的智慧,他非常了解所有人的心态,在他留下的书籍当中,充满了世间人难以企及的智慧。
  但我们却一贯认为,幸福和痛苦都来源于客观。启蒙运动等西方文化更是助长了这一谬论,引导无数人走上了一条物质主义的错误之路,这也是西方发达国家至今没有找到幸福的根本原因所在。
  因明里也讲过,虽然在世俗谛中可以说因缘而起,但实际上万事万法间没有因缘。所谓因缘,都是由第六意识建立的。
  因为看到冒烟的地方就有火,没有火就不会有烟。第六意识就认为,二者是有关系的——其中火是因,烟是果。其实这都是宏观层面上的幻觉,是靠不住的。在微观领域中,这一切都不存在,都是第六意识创造的。
  因为第六意识首先创造了世界,所以相对来说,这个世界还是比较坚固的。在创造之后,哪怕第六意识自己想去改变,也未必能够立刻实现。但通过长期的修行,世界也可以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
  有人或许会提出疑问:《俱舍论》中说,万事万物是业力的感召、业力的显现。世界的创造者是不是业力呢?
  业力也是我们的心创造的,没有心就不会有业。
  学中观的时候,会观察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外在物质,其中包含了有为法、无为法,也即世上所有的所知。
  所知是佛教用词,其涵盖的范围非常广,包括物质、精神以及物质和精神的运动。凡是我们的心能够知道、感觉到的所有有为、无为法,涅槃、佛、众生等概念,都属于其中。但这个所知,也是心创造的。
  在不知道外境是自己创造的幻觉之前,精神自己也会迷惑,以为世界是与自己毫无关联的身外之物,所以会去追求自认为美好的目标,会跟随业力而做出各种各样的取舍,继而造作善恶之业,并令自己更深地卷入到幻觉当中。就像桑蚕用自己吐出来的丝,最后把自己困于其中一样。我们依靠自己感官的亲身经历,增上安立了一个原本不存在的世界。所谓“增上安立”,是指实际不是客观存在,却由我们的心无中生有出来的意思。因为不知道世界是自己创造的,所以会贪著、耽执这些自己创造的东西,就像贪恋梦境一样。
  其三,当意识发现世界并不是独立的,而是自己创造出来的幻相以后,它才会去毁灭幻相,也即毁灭世界。
  创造世界的时候,心在轮回;感受世界的时候,心在造业,也即制造轮回之因;毁灭世界的时候,就是走向解脱了。
  通过闻思修,精神开始产生怀疑,并随之确定自己原有的错误;之后,精神证悟——体悟到世界的幻相本质,从而毁灭了虚幻的世界。
  这一系列的事情,都是精神在做。其中的闻思修,也是精神去听闻佛法,思考问题,并付诸修行。
  在不观察的时候,我们以为人类有一个共同的世界,但实际上这都是很多相似却又不是一体的感觉综合起来而已。佛教认为:因为共业,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世界都是一样的。其实并不是一体,只是相似而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谁能把自己的世界毁灭了,自己就解脱了。假如没有成就,自己的世界就会永久留存下去。
  证悟以后,就要设法毁灭幻相,除了意识之外,哪怕宇宙大爆炸或所谓的世界末日,都毁灭不了世界。因为旧的世界结束了,会有新的世界诞生。但来源于内心的能量,却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地在一刹那间毁灭整个世界。
  (二)心性本为空
  既然太阳系、银河系、无边无际的宇宙都是心创造的,那这个力大无穷的心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按照中观的观点,心的本体远离一切戏论,它的本性是无边无际、无始无终。
  中观在讲“无我”,尤其是“法无我”的时候,就告诉大家:内在的精神,与外面的世界都是空性。山河大地、喜怒哀乐等所有一切,连微尘许都不成立。
  从中观的角度来说,我们的精神每一刹那都在生灭,哪怕一秒钟的百万分之一、千万分之一都不会停留下来。如果以一秒钟的千万分之一作为当下,则之前的所有精神都过去了,也即已经消失了,与昨晚的梦境完全一样;之后的精神,还没有诞生,所以也不存在;最后只有当下。而所谓当下,这个可能是千万分之一秒或亿分之一秒那么短得不可思议的时间单位,也可以最后分解到烟消云散,根本就不存在。
  既然精神自己都不存在,那又能感受什么世界呢?此时我们就能体会到:原来痛苦、快乐、亲人、敌人、善、恶,全都建立在根本不存在的基础上。这时,世界就开始土崩瓦解、全盘崩溃了,心也变成了世界的毁灭者。
  在宏观世界或世俗谛当中,有痛苦、有幸福。但在微观世界中,因为精神太短暂,所以无从带来幸福、痛苦的感受。
  所谓的痛苦、幸福,完全是幻觉,佛教称之为缘起现象。
  学过《中观》的都知道,所谓精神去感知幸福的说法,是无法建立的。因为同时存在的东西之间,不可能有任何联系。虽然宏观概念中,可以左手碰右手,但这只是幻觉而已。如果精神与幸福二者之间,有着前后差别,则在前者存在之际,后者还没有诞生;后者诞生以后,前者早已不存在了。二者根本没有接触,又如何去感受呢?所谓的感受,都是眼耳鼻舌身得出的,不合逻辑、缺乏理智的谬论。
  逻辑学和心理学认为,理智高于感知,因为理智是有理由的。但因明却认为,在非隐蔽的领域中,感知强于理智。因为理智的理由,来源于感知提供的信息。如果感知不可靠,理智的理由也无从建立了,理智如同被感知牵引的盲人。因为感官不可靠,所以来源于感官的理智也是不可靠的。
  从无始以来,到没有听到般若波罗密多之前,我们一直不知道世界是自己创造的,一直以为世界是外在的东西,所以时而恐惧、时而贪著,迷茫、沉醉于自己创造的世界当中。最后生命结束的时候才发现,原来世上并没有有意义的东西。这就是凡夫的愚昧与悲哀。
  其实,这一切都像是一场梦:我们自己创造了梦中的一切,然后又害怕或喜欢梦里的东西,所以在梦里造作了杀、盗、淫、妄等恶行,也行持了慈悲心、修行、六度等善行。如果追求不到梦中的美好事物,就会痛苦、失望乃至绝望至极。因为害怕出现更大的痛苦,就千方百计消灭一切可能导致痛苦的东西。但这只是一场虚无缥缈的梦,实际上既没有什么可追求的,也没有什么要远离的,因为都是自心创造的。
  二、心如狂象当调服
  麦彭仁波切接着说:从无始以来到现在,我们难道还没有被折腾够吗?还不厌烦吗?还不生起厌烦心吗?
  心在创造世界,也在创造幸福,创造痛苦。如果不用强制性的力量调服心,心就会影响我们的生生世世。
  但除了超越痛苦和幸福的修行人以外,我们一辈子的工作,都可以归纳为:追求幸福,远离痛苦。
  我们认为:凡是幸福,都来自于完美、美好的东西;凡是痛苦,则来自于不完美、糟糕的东西。但是完美和不完美的界限,又是我们自己的精神制造的,客观上并没有什么完美和不完美。我们的心对一件事物或一个人产生执着以后,就会对其上瘾,认为那是完美无缺的,根本看不到对方的缺点与过失。这就是贪著带来的愚昧,愚昧掩盖了事实。稍稍有点外在的风吹草动,心就趋之若鹜,一千头大象的力量都没办法让他回头。
  大家可以环顾周边,看看在自己的同事、同学、亲戚、朋友里,有多少这样的典型事例。
  比如说,我们都希望自己完美无缺,一旦有人说出自己的缺点,就会立即火冒三丈,认为对方在侮辱自己,哪怕有一千头大象的力气,也无法遏制自己的愤怒情绪。其实想想,被人骂本身,只是从对方口里传到自己耳膜的一个微不足道的声波而已。又何苦如此计较呢?
  喜欢一个东西也是一样。其他人觉得坏透顶的人,却有人会看上并爱之如命。甚至觉得周围人都不可理喻:这个人明明很好啊,这些人为什么都说他不好呢?肯定是出于嫉妒,肯定有他们不可告人的目的!
  所以啊!很多事情的好坏,世界上并没有一个公认的、确切的标准。自己觉得是好人就是好人,自己认为是坏人就是坏人,自己觉得漂亮就是漂亮,自己觉得丑就是丑。每个人的审美观与价值观,都是自己的心创造的。
  人的想法很奇怪,就像茅草的草尖——风往右吹,它就往右走;风往左吹,它就往左走。喜欢挣钱的人,自然会觉得挣钱是最好的;喜欢利益众生的人,会认为利他最有吸引力,故而会乐此不彼地行菩萨道。
  从无始以来,我们的心创造的世界一直在变来变去,我们却一直不能超越。因为我们的心不听话,所以把我们带到轮回这么恐怖的地方来了。除此之外,我们的大脑、内脏、血液循环、呼吸等所有物质层面的东西,都没有力量把我们带到轮回中,因为它们没有心的特征。哪怕动用一个国家国库内的所有钱财,或全世界的所有武器,也没有力量把世界从本质上改来改去,这就是精神的特殊力量。
  心就是这么奇怪,既有负面的能力,也有正面的能力。它可以让我们投生到天界等相对清净的世界,也可以让我们转生在不清净的娑婆世界,乃至地狱等更不清净的世界中。而一旦证悟,就能轻轻松松地把世界改为清净的现象,甚至根本不存在。
  因为这些理念太深奥,太与众不同,如果在有些群体中去这样讲,他们会说:这个人的精神有问题!但在相对成熟的群体中这样说,大家或许会觉得有点道理,或许还会静下来略作思考;而在有些群体中讲出这个道理,大家都觉得正中下怀、深有同感。这就是心智成熟程度的外在表现。
  因为心的力量超过了世上所有的力量,所以我们要让它做好事,如果它继续一错再错,我们就永远没希望了。正如《入行论》所云:“唯应伏此心,何劳制其余?”除了调伏内心以外,其他所有的事情都可以放下。
  印度八十位大成就者中,最了不起的成就者之一,是萨拉哈,他也是龙树菩萨的密宗上师。他在道歌中说:“轮回自心起,涅槃亦自心,心若如意宝,顶礼如宝心!”世上没有任何超越内心的东西,在没有修行的时候,我们的心会被外在的物质诱惑牵着鼻子走,因为我们没有正知正见,没有修行,所以心很脆弱,内在的巨大力量没有释放出来。
  佛教也强调慈善,因为慈善可以解决一些人的生活问题,但却不能解决生老病死等根本性的问题。让众生明白人生与世界的真相,使大家走上解脱的道路,超过了慈善活动的意义。所以对初学者来说,佛教会更加强调闻思修。
  宁玛巴的九乘次第,就像楼梯的台阶。上一个台阶,就会有不同的发现与收获。在玛哈瑜伽阶段,还会注重外在的坛城和供品;到了阿努瑜伽,就根本不强调外在坛城,而仅仅强调自身坛城了;到了阿底瑜伽(大圆满)的时候,心本来就是佛的坛城了,身体只是心的投影与幻相,最关键的还是内心。
  任何一个学佛、修行或佛事活动,只要是修正内心的,就非常有意义、非常殊胜。若对调伏内心没有太大关系,则即使是善事,也不是那么重要。因为主宰世界的是心,内心不清净,世界就不清净。修行没有质变,不是我们念经数量不够,布施数量不够,而是修心没有到位。
  三、殊途同归的证悟之路
  从小乘到大乘,从显宗到密宗,佛陀度化众生,不是死板教条、千篇一律的,而是应机而化、因材施教的。
  当他体察到有些众生只能接受世界是物质的观点时,不会马上去推翻、破斥它,而是提供一些观察方法,让众生逐渐地知道:外面的物质现象实际并不存在。
  另外一种众生,又更能接受一切现象是心而不是物质的观点。对待这种人,佛也没有强调外面是物质,而是给他们讲唯识,并在此基础上教授空性修法,令其进入空性境界。
  针对不同的根机,佛陀传授的证悟方法也有三种:第一是中观推理,从而抉择心的本性为空;第二是密宗的气脉明点修法;第三就是藏传佛教的大圆满、大手印以及汉传佛教的禅宗。虽然方法不同,但最后却殊途同归。
  密宗提供的修法之一,是让修行人首先不观察外面的任何事物,只需自己去思维:既然内心是万事万物的创造者、感知者与毁灭者,我们的内心在主宰这个世界,外在的山河大地,内在的个人感受,都是心创造的,一切都是心的幻相。那这个万事万物的创造者,到底是什么样的东西?这个主宰万事万物的心的本质、本体又是什么呢?此时不需要往外去追求和观察,只需往里进一步观察心的本性,并直接安住即可。此处有很多方法,有依循上师诀窍的大圆满,也有建立于中观推理之上的实修法。
  在无垢光尊者的《七宝藏》等“龙钦心髓”当中,多次提到了外面的世界不是心、不是精神。
  智悲光尊者在大圆满修法里面提到:我现在才知道“龙钦心髓”为什么不承认外在是精神。这与中观应成派一样,既不强调外面是精神,也不强调外面是物质。它自己不成立任何观点,只是跟随眼耳鼻舌身的结论——一种当下感受到的、肤浅的表面现象。当确定世界是幻相以后,显宗很多的观察、辩论等等就不需要了。
  修大圆满的时候,首先上师会告诉大家,世界是心创造的。然后让弟子自己去思考:世界上最重要的是物质还是精神?然后回来汇报。
  诀窍派实际修行的时候,不会把世界的本质分成十二处、十八界、物质、精神等这么复杂,而会将所有的所执都归纳为一种内心创造的幻相。这样证悟心是空性的时候,万事万物的本性也就证悟了,所以不需要观察更多的东西,这就是他们的诀窍。
  因为心的本性不可思、不可言,所以不需要逻辑推理,此时唯一需要的,就是上师瑜伽。当最后上师融入我们的心,自己的心与上师的智慧融入一体时,就在这个境界中安住。如果对上师三宝有信心,并修好了加行,就有希望在安住的时候证悟。
  此处说的上师,是指法王如意宝或你们自己有信心的其它上师,而不是我。
  相对于大圆满直指心性的诀窍来说,人身难得、死亡无常等前行都不是究竟的见解。虽然在前行里会讲到器世界和有情世界的无常,但如果已经确立世界的幻相本质,就没有必要观察器情世界的无常了。根器特别好的人可以通过上师的诀窍去修,而不用走观修无常的弯路。但因为现在几乎所有人都没有能力直接进入大圆满的境界,所以有些弯路也不能不走。
  如果已经确信上述观点,外面的一切就不需要再观察。但对实执浓厚的大多数人而言,却不能不观察。因为我们认为外面的世界是物质的,所以对其有真实、实有的执着。相对于这些执着,佛法也有对应的对治方式。其方法,就是一一分析所有的外在世界,最后确定一切都是空性。
  修行的前提,是闻思。闻思一段时间以后,就要在闻思的同时,加强修行的力度,并逐步超越闻思,因为佛经内容太深广,我们一辈子都学不完。如果不修行,理论到了最关键的时候,就不管用了。仅仅理论上知道一切都是心的幻相,心的本性是空性,在断除烦恼方面还是不会有太大的作用。从善根的角度来说,哪怕在听闻之后,对空性稍微有一点合理的怀疑,将来也可以逐渐断除轮回,所以还是有很大功德。但从断除烦恼的角度来说,却收效极微。
  修加行和其他修法,都是为了证悟空性;证悟空性,是为了断除所有烦恼而成佛;成佛则是为了度化一切众生。
  四、修行的结果
  证悟,就像金字塔的顶端;内外加行,则位于金字塔的底部;唯识宗、自空中观、他空中观,则处于金字塔的中下部;大幻化网等密宗修法,则位于金字塔的中上部;大圆满的修法,则在金字塔的上端。
  在没有观察前,我们认为心是一个载体,通过观察,作为世界载体的心也不可得了。就像盛满食物的碗被打碎,里面的食物也不复存在了一样。当证悟大圆满的时候,就会真正感受到这一切,那时也许会笑起来:原来世界是这样的;也许会激动得热泪盈眶,这叫做证悟。
  证悟的境界,言语也无法切实地描述。但在还没有证悟的时候,我们只能这样讲。证悟以后就能对这里的每个字、每句话产生非常大的感触与交融,就会知道这当中所包含的丰富内容,但因为证悟本来就是语言无法描述的境界,所以对没有证悟的我们来说,就只有自己从字面上去体会了。
  小乘佛经中常讲:假如给一位阿罗汉的右边用檀香水沐浴,左边用利刀去砍剁,对阿罗汉来说,左右二者都是一样的——对檀香水的沐浴没有贪心,对刀砍也没有嗔恨心,因为他内心中贪嗔烦恼已经从根本上断除了。既然连阿罗汉都是如此,那佛菩萨就更不用说了。
  对菩萨来说,若有人对他拳脚相加、恶口相骂,他不会把对方看做异己;若有人对他推崇备至、恭敬有加,他不会把对方视为知己。虽然外境不同,但因为内心如如不动,所以不会有感觉的差异。
  对证悟者而言,诸如地球有四十五亿年历史等所有的过去,就像梦中的历史,因为实际上地球根本没有来处与去处,万事万物皆随因缘而显现,因缘和合的时候,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球都会在空中显现。但这些都是并不存在的幻觉,没有实有的过去,未来也不例外。
  众生不明白世界的本质,更不知道心的本性是光明如来藏,所以对世界充满了执着。在无明的驱使下,如来藏也对我们不起任何作用,我们这些凡夫仍然会在轮回中流转,继续做着轮回的恶梦。
  有些人常问:既然证悟了一切都是空性,众生、佛都不存在了,那对谁发菩提心,对谁修慈悲心呢?
  其实,龙树菩萨讲过,证悟空性以后,菩提心和慈悲心不但不会减弱,反而会自然而然地生起、增长。因为万事万物的本性虽然是空性,但众生却不知道这个道理,以为世界是真实的。故而会在这个自认真实的世界中,为了追求“真实的幸福”和远离“真实的痛苦”,而造作了如山的业,从而使自己反复流转轮回,饱受痛苦的折磨。
  佛菩萨证悟空性以后,发现其实并没有众生、痛苦与轮回,但对众生来说,轮回却是真实存在,看到这样的状况,佛菩萨会对如梦如幻的众生产生不可遏制的慈悲心,并反复思考:救度众生的最佳方法是什么呢?
  菩萨就是在如梦如幻的境界当中,示现如梦如幻的身体,来度化如梦如幻的众生。大乘佛法的涅槃,叫做不堕两边的涅槃。普通众生因为烦恼和无明,会不由自主地流转轮回,这叫堕入轮回的边;小乘阿罗汉超越了轮回,但他们却不愿意返回轮回度化众生,所以又堕入了涅槃的边。菩萨因为有了出离心与菩提心,就可以不堕轮回与涅槃二边。
  大乘佛教告诉我们,通过慈善,可以暂时断除众生的某些痛苦,给他们带来短暂的幸福、快乐,所以慈善也应该做。但最关键的,是给众生宣讲无我、空性、四谛法门,让众生明白世界是假的,是自己创造的。这样才能让众生彻底断除痛苦,从轮回的漫长恶梦中醒来。
  一旦证悟空性,就能推翻我执,随之而来的所有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佛菩萨度化众生的主要方法不是显神通,不是捐钱布施,而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所以佛会在四十多年当中转了三次法轮。
  五、修空性重于一切
  无明的力量很强大,它不仅在这辈子欺骗了我们,而是生生世世都欺骗了我们。让我们流转轮回、不得安生。
  从出生到现在的几十年中,我们所经历的喜怒哀乐,都像昨晚的梦境。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没有依处、没有支柱。所有的一切,都只能自己承担,亲戚不能分享,朋友无法分担。将来走的时候,也是孤苦伶仃地一人前行。所以,我们要自强、自立,不要依靠他人,要通过修行来提升自己的心力。
  金钱只能解决一些生存问题,但绝对不能成为我们的精神支柱。只有内心,才是这个世界真正的主宰者。只要内心坚强,就没有无法战胜的困境。证悟空性,就是彻底的坚强。当心坚强到巅峰的时候,就成佛了,不再受任何贪嗔痴的影响。
  贪嗔痴的来源,不是外在,而是心的观念与执着。如果心不执着,则任何外面的东西都不会让我们产生贪嗔痴。如果内心执着了,贪嗔痴也会随之而来。
  就像光线不好的时候,有人会把绳子当成蛇,本来绳子不是蛇,但我们的第六意识却把它当成蛇了,因为将绳子执着为蛇,对蛇的恐惧也接踵而至,恐惧的程度,也与见到真实的蛇完全一样。
  流转轮回的时候,为了不受苦,或是为了能在现实生活中得到一些幸福快乐,我们会起早贪黑、没日没夜,不要说世间法上的操持,单单在善法方面,我们也放弃了很多世间享乐,连更熬夜地念咒、打坐、供养、布施……修了无数苦行。但麦彭仁波切却在论典中给我们当头泼下一瓢凉水:在没有解决我执的根本性问题之前,做再多的事情,也得不到真正的幸福。应该放弃毫无内心觉知的表面善法,把所有的精力,都用于为断除我执而闻思修行。
  这就像在梦中梦见洪水来了,无论怎样在梦中修筑堤坝、抗洪救灾,累得气喘吁吁,都不如设法从梦中醒来一样。佛就是考虑到这个问题,才广转法轮,把世界的空性真相告诉大家,让大家从梦中苏醒。而积累世间福德,则犹如在梦里修堤坝,无论做再多的慈善,都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所以麦彭仁波切告诉我们,没有比修空性更重要的事情了。无明和智慧,就如同黑暗和光明,是对立和矛盾的。以前我们心里只有无明,没有智慧,所以形成了这样的世界。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力争培养智慧,让智慧占上风,把无明彻底赶出历史舞台。这样一来,世界就转化为清净世界了。
  学佛的方向不能错。所谓学佛,就是学习、追求释迦牟尼佛的智慧。哪怕生起一瞬间的空性智慧,也是真正的学佛。如果只是为了人天福报而做一些世间善法,这都不是学佛,更不是佛教的核心。
  出离心、菩提心与证悟空性,才是我们的核心。其中最关键的核心,是现证心的本性般若波罗密多。
  我们不能认为,《心经》、《金刚经》、《般若十万颂》就是般若波罗密多,这些都叫文字般若波罗密多。真正的般若波罗密多本体,是心的本性。在显宗第二转法轮的经典中,心的本性叫做空性;在第三转法轮的经典中,心的本性叫光明、如来藏;到了密宗的时候,则将第二转法轮的空性和第三法轮的光明结合、双运,并称之为“基”。基、道、果当中的基,也叫做基续。“基”意即基本,是无始以来存在的,所有清净与不清净现象的基础。因为所有清净与不清净现象,都是从我们的内心当中显现出来的。空性和光明的结合体,是所有佛法中最殊胜的道。虽然用语言可以分为光明和空性两个反体,但实际上光明即是空性,空性即是光明,二者是无法分开的。我们的世界,就安住在光明空性的虚幻当中。
  从光明的角度来说,心的本性没有任何所知障与烦恼障。所有的障碍与念头,都是突然间产生的,而不是心的本性。心的本性永远都是光明、清净、透明,不可思、不可言,就像虚空一样。我们的语言只能这样说,我们的意识也只能这样思考。凡夫的言思,永远摆脱不了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的四边局限,所有的概念、烦恼以及稀奇古怪的见解,都是从这四个边上延伸出来的,所以龙树菩萨在所有的中观论著中,什么也不承认,因为在四边的范围内,不存在心的本性,其中的任何一个边,都是错误、戏论,都不符合事实。当真正证悟的时候,就会将四边彻底推翻。这种推翻,不是建立一个新的观点,而是打破所有观点。
  宇宙世界、现实生活、恐怖的地狱以及大家都很羡慕的极乐世界,都是从不可言不可思的光明境界当中显现的,就像电影里面的图像、人物、风景,都是在银幕上出现的。除了银幕上面的图像以外,没有别的东西一样。
  在根本没有证悟的人听来,这些话是有点不好理解,证悟以后,才可以体会到其中的真正含义。证悟空性以后,自然而然就会得到证悟的功德,也即佛的功德。从他空中观的角度来说,佛的法身所有的功德,现在就已经存在于我们心的本性当中,不需要去寻找,是常住不灭的。只是因为我们有烦恼,所以看不见。依靠证悟空性的智慧,就能显现法身功德,它的最终结果,就是成佛。
脚注
  1 广长舌:佛陀三十二相之一。指佛等之舌软薄广长之相。此相乃“语必真实”与“辩才无碍”之表征。《大智度论》卷八云:“尔时佛边有一婆罗门,立说偈言︰汝是日种刹利姓,净饭国王之太子,而以食故大妄语,如此臭食报何重。是时佛出广长舌覆面上至发际,语婆罗门言︰汝见经书,颇有如此舌人而作妄语不?婆罗门言︰若人舌能覆鼻,言无虚妄,何况乃至发际,我心信佛必不妄语。”
第九册
第一章 藏传佛教的幸福
  幸福,是人类有史以来,大家一直在追求的东西。近两年,幸福已经成为一个特别热门的话题。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反而失去了想象中的幸福。全球幸福指数的急剧下滑,让大家不得不去重新思考与审视:到底什么是幸福?该怎样去寻找幸福?
  也许我们在佛学当中,能够找到一些方法。虽然这些方法不一定适合于每个人,因为每个人的需求不同。用佛教的话来讲,就是各人的根基、意乐千差万别。用一种方法,肯定不可能适宜于所有人。但对根基相应的人来说,这些方法却可以指导我们在现实生活当中,或者在工作当中找到幸福,让日子过得更充实、更幸福、更有意义。
  佛教,或者是藏传佛教,也非常重视幸福。但大乘佛教重视或追求的,并不是个人的幸福,而是所有生命的幸福。当我们为了所有生命的幸福而付出的时候,一定能从中获得非常崇高的幸福。这种幸福,将超越于所有物质享受给我们带来的幸福。这,就是藏传佛教的幸福学。
  一、幸福的本质
  什么是幸福?无论做任何事情,或者研究任何事物,首先要对它的本质有个准确的认识。各位也许看过一本书,叫《幸福是什么》。书中汇集了全球155位大师探讨、谈论幸福的观点。譬如:幸福是稳定的收入,幸福是和睦的家庭,幸福是周游全世界,幸福仅仅是一杯水……林林总总、各说不一。
  佛教认为,幸福的本质并不是稳定的收入,和睦的家庭,也不是旅游或一杯水。虽然通过这些途径,或许可以给我们带来一种幸福感,但幸福的本质并不是这些。
  幸福的本质,实际上是我们内心的一种特殊感受。这种感受有时候和物质有关系,有些时候和物质根本没有关系。物质,只是给我们创造幸福感的一种因素或条件。它可以给我们带来暂时的安全感或满足感,通过这种安全感或满足感,就可能产生一种短暂的幸福感。我们可以把稳定的收入等等作为幸福的来源或渠道,但这些都不是幸福。
  既然幸福是一种感受,那这种感受的基础是什么呢?幸福感的基础,一定是满足感。满足感的基础,绝大多数是新鲜感。这几种感觉,都与自己的心灵有关系,而与外在的物质不一定有关系。
  二、幸福的来源
  如果详细划分,幸福的类型无穷无尽,可以来自于各个方面。但简单而言,幸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来自于物质的幸福;另一种,是物质以外的东西。在第二种幸福里面,有一种更超越的幸福,即在为了其它生命的幸福而付出的过程当中所感觉到的强大幸福,这也是大乘佛教的菩萨所追求的幸福。
  有些人以为:佛教反对所有的物质享受,强制性地把人的所有欲望都控制住,一味强调苦行,并将其命名为幸福。其实这都是因为不了解佛教而产生的误会。佛陀告诉我们:用正当手段所积累的财富,或者因上一世行善积德而获得的福报,佛教徒也是有权利享受的,没有必要一味排斥。佛教也不否认,在某种程度上,物质会给我们带来幸福。此处要重点说明的是:不是所有的幸福,都来自于物质。佛同时也告诉我们:物质给我们带来的幸福,都是非常短暂的,是靠不住的。
  虽然很多心理学家,也能或多或少地了解到心灵的发展过程和规律,哲学家们也会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幸福。但我认为,在所有的宗教、学说当中,讲得最透彻的,还是佛经。佛教的心理学,是一种超级的心理学。佛陀在佛经中非常清楚地给我们描述、分析了人类心灵发展的趋势与规律。
  我们都是普通人,佛教称为凡夫,也即没有接受过任何心灵训练的人,无论再有钱有地位,世俗的学问再高,从心理的角度来讲,因为没有受过良好的训练,所以只能是凡夫。凡夫不是贬义词,而是指没有受过心灵训练的人。
  凡夫的心灵状况,有一个自然规律。它变化的方向都是一样的:首先,物质可以给我们带来幸福感。这个幸福感,建立在满足感的基础之上;凡是物质带来的满足感,又都建立于对物质的新鲜感之上。我们可以回过头去认真思考一下:任何一个物质,在新鲜感消失以后,无非就是审美疲劳。没有审美疲劳时,新鲜感能给我们带来满足感。在满足感的基础上,就能感觉到幸福。凡是新鲜感,过一段时间以后,就会消失,任何新鲜感都不可能保持到永久,只是新鲜感停留的时间长短不同而已。新鲜感消失的时候,满足感一定会消失,因为它的基础已经没有了。随之而来的,就是幸福感的不辞而别。
  然而,人类在一生当中,都会认为自己在追求物质。而实际上我们在追求的,只是一种内在的精神感受而已。这都是我们自己始终没有发现,而被佛陀一针见血地指出的。
  佛告诉我们:你们可以追求幸福,这是人类的权利,也是生命的权利,但物质所带来的幸福,是非常靠不住的。所以,在追求吃喝玩乐等物质幸福的同时,我们应该追求更崇高、更高端的幸福——来自于心灵,甚至来自于更伟大、更有意义的工作的幸福。
  三、寻找幸福的方法
  美国教授达林麦克马洪(Darrin M.McMahon)花了六年的时间,去研究人类历史,以及人类的现实生活,之后完成了一本著作,叫《幸福的历史》。他在书中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幸福可能只存在于我们的想象当中。他的意思就是:我们可以追求幸福,但它仅仅存在于我们的想象当中。我们可以把它作为理想去追求,但却可能永远没有真正能追到幸福的时候。
  我认为这个结论太过于悲观,这都是因为寻找幸福的方式错误所导致的。如果我们的方法没有错,则即使在现实生活当中,也可以获得幸福。问题是,我们该怎么样去寻找?途径和方法非常重要。如果方法错了,则一辈子都不一定能找到幸福。那么,方法是什么呢?
  归纳而言,寻找幸福的方法,包含了三个“不要”,两个“应该”:
  第一,不要攀比。越是喜欢攀比的人,越得不到幸福。举个例子,某个人本来有辆非常好的名车,但如果他喜欢攀比,那肯定在周围的人当中,会有超过他的人。此所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就算暂时超越了周围的小圈子,但谁也不能保证在一两年以后,不会有人超越自己。如果那时不能淡定,又开始想办法暗中竞争,这样你追我赶该多累啊!攀比不是生活的必需,而很多的痛苦,却会从攀比当中产生。
  第二,不要虚荣。越是喜欢虚荣的人,越是心灵空虚。只能以这种虚荣,来弥补心灵的空虚。心灵空虚,是非常大的痛苦。很多人非常有钱,却因心里空虚而生不如死,他的钱根本不能给他带来任何幸福。
  很多人认为:有钱就会很幸福。但真正发财以后,却常常感觉不到想象中的幸福。比如,西方从50年代到2000年之间,物质收入已经翻了三番,但他们的幸福感不但没有增长,反而一直都在下降。很多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研究了半个世纪,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年收入在大概四万元左右的时候,金钱能够给人带来一种安全感。在安全感的基础上,也可以产生一种幸福感。跨越了这个界限以后,金钱和幸福是没有任何关系的,所以,这时候再有钱,也不一定会有幸福感。
  有一种心理病症,就是忧郁性购物。在得了抑郁症以后,经常去购物,以此来填补心灵的空虚。但到了最后,自己对购物也没有新鲜感了,也不会像一开始那样容易满足了,于是痛苦又开始复苏。经过这些年的经验总结,人们在过去积累下来的很多观点,已经发生了动摇。大家开始重新审视幸福,并开始重新思考:到底该怎样去创造新的幸福途径?
  第三,不要过度贪婪。绝大多数人对佛教有个误解,认为佛教否定了所有的欲望与肉体的享受。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佛也承认:在某种程度上,欲望也是一种动力。比如,非常狂热地想学佛,想成佛,想利益众生,这都是欲望。如果没有这些欲望,就失去了学佛的动力。所以整体而言,佛没有反对欲望,但佛告诉我们:虽然凡夫不可能没有欲望,口渴了想喝水,肚子饿了想吃饭,这些都是人类的基本生存需求,是人的本能,不可能没有。但如果欲望超标、过度,就会带来我们所不希望看到的结果:痛苦、失望、沮丧等等。
  我们可以问自己:幸福是怎么来的?失去什么东西的时候,就会觉得不幸福?这样一一追寻,就可以得出一个肯定的答案:如果不适当地管理、控制欲望,它一定会无限膨胀。毫无节制、无限膨胀的欲望,只会给我们带来痛苦。
  凡是物质给我们带来的幸福感,都是有限的。而我们的需求、欲望,却可以是无限的。用一个有限的东西,来填充一个无限的空间,这有可能吗?一辈子都不可能!不要说人的生命只有短短的几十年,即使能活到亿万年,也无法满足无限上升的欲望。甚至活得越久,欲望膨胀得越巨大,引发的痛苦就越深重。所以佛告诉我们:要适当地控制自己的欲望,这样才能感觉到真正的幸福。如果让欲望无限膨胀,永远都跟着它跑,就永远都感觉不到幸福。
  当然,要想彻底断除欲望,只有依靠佛教的修行。成佛的时候,就能没有任何欲望。佛的大慈大悲与无量智慧,已经替代了所有的世俗欲望。但在没有到达佛的境界之前,普通人无法做到无欲无求、心如止水。但无论如何,面对欲望的时候,不能走两个极端:一个是试图断除所有的物欲。印度有些古老的宗教,就非常强调苦行。长时间不吃饭、不穿衣服、不说话,还用一些非常残酷的方式去折腾自己的身体……但佛教不赞成这种方式。佛教认为,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方式反而导致了更多的痛苦与烦躁;另一个极端,是任凭欲望无限膨胀,为了满足欲望,而竭心尽力、苦苦奋斗。辛苦一辈子,却在离开世界的时候,还是没有满足。最后只能带着抱怨和不满含恨而去,这是非常不划算的。
  第四,应该正视人生。不要把现实生活太过理想化,以为一切都很美好,没有任何危机意识,这样在面临生老病死和各种痛苦的时候,就会感到极大的失望。当无法面对的时候,就会走极端的路。所以,适当的危机感是战胜困难的必要装备。一旦发生任何意外,都能提醒自己:生老病死、悲欢离合,都是生命的自然规律,谁都不可避免、无法逃避,所以不要太过脆弱。生命当中,难免有很多的坎坷。其中有些是客观因素造成的,有些是自己过去造业所带来的,不管哪一种,都是无法回避的。只要有身体,就有生老病死。如果心灵太过脆弱,就会痛苦不堪。
  所以,释迦牟尼佛永远都不会教我们如何逃避生老病死,而是给我们传授了很多面对生老病死的方法。
  第五,应该调节心灵。调节心灵的最佳方法,就是修禅定。汉传佛教最有影响力的几个教派,包括了净土宗与禅宗等等。其中的禅宗,就十分提倡禅修,藏传佛教也有非常丰富的禅修方法,这些都是为了解脱、成佛而禅修。但即使没有如此崇高的意愿,也可以仅仅为了调节心灵而去修禅。禅定可以在信仰的基础上修,也可以在没有信仰的基础上修。就像瑜伽,瑜伽既可以与某一个宗教有关系,也可以与任何宗教都没有关系,而仅仅是一种养生的方法而已。禅也是如此,通过禅调节心态,就能带来幸福感,就能解决抑郁的问题。
  佛教给我们推荐了很多心灵的训练方法,无论现代人信不信佛,但心灵的训练却是不可或缺的。这些心灵训练方法,任何人都可以吸纳并为我所用。
  当然,我们必须承认,当有信仰和没有信仰的人同时使用这些方法时,效率和结果肯定是不一样的。但是没问题,无论是为了成佛度众生,还是为了解决自己的生老病死,或者仅仅是为了调节自己的心态,给自己减压,让自己过得更加充实,让生活更有意义、更有质量、更幸福,都可以透过这些训练来达到目的。
  但目前的普遍现象是,大家都重视身体上的训练,而往往忽略了精神的训练,这是非常令人遗憾的状况。正因为人类的弃本求末,所以导致了一个全球化新危机的逼近。这个危机,不是金融危机,而是心灵危机。迄今为止,心灵危机中伴随着焦虑、孤独等症状的抑郁症,已经变成了人类的第三大杀手,仅次于排名第一的癌症,与排名第二的艾滋病。
  治疗抑郁症,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通过禅修来调整,这样可以达到标本兼治的作用,而且还会有意想不到的效能;另一种,是通过药物去控制,它的原理是依靠物理作用来控制焦虑。这样的结果虽然可以让患者表面上看似没有抑郁症,但其副作用,却会影响我们的思维活力,所以这种药不能长期吃。
  如果抑郁症刚刚开始,那就不需要用药,通过调节心灵,就足以解决问题,无论是失眠、焦虑等任何负面情绪,都能得以缓解。缓解以后,整个人就会感到精神抖擞,工作效率也会随之而提高。当然,如果抑郁症已经发展到比较严重的地步了,则可以先通过药物来适当地控制一下。因为初学者毕竟刚刚开始禅修,力量还很弱小,要控制抑郁症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先用点药物,然后再去禅修。当病情缓解之后,还是应该通过禅修去解决根本问题。
  无论从佛教的角度来讲,还是从科学的视角来论证,禅定的力量都是如此不可思议:
  美国科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实验的对象,是学藏传佛教禅定的修行人。在实验室中,实验者一边用脑电波图测量脑波的变化;一边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测量脑部活动的位置。最后得出结论:通过禅修,不但能够短期改变脑部的活动,而且非常有可能促成脑部永久的变化。这就是说:通过禅定,完全可以断除人的焦虑、哀伤等很多负面情绪,创造出心灵的幸福感,甚至可以重塑大脑。
  所以,无论是企业高层,还是其他工作压力很大的人,只要能每天晚上打坐二十分钟或半个小时,把一天在工作、生活中发生的所有不开心都过滤掉,这样就能保持比较好的心情,之后进入睡眠,就能达到调节身心的作用。心理学家说:冥想五分钟,可以达到一个小时睡眠的效果。所以,每天晚上打打坐,不仅可以调节身心,而且还能保持充沛的精力。
  修禅的人,不需要放弃家庭、生活、工作,可以在享受物质财富与天伦之乐的同时,拿出一定的时间修禅。这样动中有静、张弛有度,就能体验到来自于心灵深处的幸福。
第二章 佛教哲学的现代意义
  佛教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因为其中包含了哲学、天文、地理、科学等丰富的学科知识。不仅如此,佛教也有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此处要介绍的,就是佛教三观当中的世界观。
  世界观首先是一个知识,然后更重要的,是怎么样能够将这些知识变成一种方式方法,并运用到现实生活当中。一方面调整自己的心态,同时还要利益更多的人、更多的生命,给更多的人带来幸福、健康、愉快。本来,这也是佛教的目的与宗旨。
  有些学佛或学其他宗教的人,总喜欢神神叨叨,讲神通、讲境界,这并不是佛教的初衷。佛教虽不排斥神通,但也不追求神通。佛教最倡导的,是怎么样培养爱心,怎么样增长智慧,怎么样学会奉献等等。
  如今的每个人,尤其是很多企业家的压力都相当大。很多物质不能解决的精神层面的问题,现在已经越来越明显,越来越突出。经济发达以后,很多有钱人却发现,金钱并不是自己原来所想象的那样万能。过去以为,有钱一定会很幸福,但实际上金钱不但不能给我们带来幸福,反而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
  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预测说:在不久的将来,抑郁症将会是全球公众健康最大的问题。仅仅2006年,美国在抗抑郁剂上的年花费估计约达七百六十亿美元。但这种药的疗效却不太理想。因为吃了这种药物以后,会强制性地终止人的一些比较敏感的思维。长期服用这种抗抑郁症的药,就会干扰情绪的活力。
  怎么办?心病还需心药治。精神上的病,用精神去治疗是最恰当的。在如今的商业社会当中,吸收佛教文化里面的一些方法和答案,来解决现实生活当中的一些具体问题,缓和我们内心当中的压力和烦恼,就显得势在必行了。
  当然,如果我们一直都徘徊在佛教门外,以旁观者的姿态去分析、判断佛教,效果不会太好。我们需要进到佛教门内去看一看,近距离甚至是零距离地去接触佛教,相信我们一定能找得到满意的答案。
  下面,我将用最简短的文字,对佛教做一个大致的介绍,同时为大家介绍一些消除压力的禅修方法。
  一、佛教简述
  (一)三转法轮
  释迦牟尼佛在一生当中,转过三次法轮。第一次转法轮,开始于释迦牟尼佛成佛后不久,其内容比较基础,通俗易懂,大部分是讲怎么样做人,劝人断恶行善等小乘佛法,相当于我们的小学课程。
  之后,释迦牟尼佛又在印度的灵鹫山上转了第二次法轮。其重点,就是般若。般若是印度梵文音译,也叫般若波罗蜜多,翻译为中文,叫做智慧度。“度”也即从此岸到达彼岸。
  每一个众生都有智慧,但因为没有接受过深层次的训练,所以我们的智慧还不够深广。智慧度,就是训练、培养我们的智慧,使其达到至高无上的巅峰——成佛。以门外汉的眼光来看,这个过程显得比较神秘,有一些宗教色彩,但真正深入其中,就知道这种心灵训练是非常实实在在的过程。大家比较熟悉的《心经》、《金刚经》以及禅宗所讲的很多内容,都属于第二转法轮。第二转法轮的内容,相当于我们的中学课程。
  第三转法轮所诠释的,是大乘佛教的一些博大精神和光明如来藏,属于比较高级的课程。之后,释迦牟尼佛在即将示现圆寂的时候,又传了密法。显宗第三转法轮的主要内容和密法,相当于我们的大学课程。
  佛圆寂之后,由他培养出来的弟子们,又根据他们的理解与修证,去解说释迦牟尼佛所宣说的佛经内容。其中释迦牟尼佛自己口传的佛法,叫经典;佛陀弟子解释的部分,叫论典。汉文版的《大藏经》里面,就收集了经论两部分内容。
  经典和论典的数量,都非常庞大。藏传佛教的许多寺院和高等佛学院将五种论典作为必修课,并称之为五部大论。
  (二)五部大论
  五部大论,也即五种不同的论典,其中每一种论典,都是一个体系。
  第一种论典,叫做戒律。大多是讲佛教徒与出家人的行为规范或戒律。
  第二种论典,叫做阿毗达摩。阿毗达摩是梵文音译,主要宣讲宇宙间各种天体的诞生、毁灭以及生灭之间的变化,微观世界的状况,人体的结构,还有心灵分类、善恶因果、生命轮回、修行与解脱的本质和分类等等。
  在心灵的分类部分,佛教把人类的心灵,剖析得非常细致入微。包括人的情绪分类,毁灭性的情绪有多少,良好的情绪有多少,各种情绪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分别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发生或消失,如何控制等等。其中也包括了小乘与大乘佛教的禅修内容。
  第三种论典,叫做中观。也即不极端的、中间的观点。中间是空性,极端是有和无、常见和断见等等。这是大乘佛教最核心的论典之一。
  第四种论典,叫做因明。这是比较接近于西方逻辑学的一个非常出色的超级辩证法。它的辩证、推理方法,与西方哲学里的大前提、小前提等等比较相似,但因明所涉及的内涵,却牵涉到方方面面。这是一个非常严密的逻辑,喜欢学逻辑的人应该去读一下因明。
  因,就是原因、理由。因明就是通过层层理由,来推导出结论。
  在藏传佛教的很多寺庙里,就能看到很多僧人在辩论。辩论的内容,就是用这种思维方式来建立观点。
  第五种论典,叫做《现观庄严论》。它的主要内容,是讲大乘佛法的修行。什么叫做修行呢?虽然很多人的文化水平很高,但其所谓的文化水平,全都是知识。这些知识能不能融入到生活当中,就是一个问题了。比如说,即使一个人懂得很多伦理道德的理论,能将《论语》、《弟子规》等传统经典倒背如流,但怎样去把这些知识落实到现实生活当中,就需要一种训练。这套论典当中,就把整个大乘佛法的训练过程讲得非常清楚。
  下面将对五部大论中的《大乘阿毗达摩》所讲的世界观,以及大乘中观的一些观点,做一些简单介绍。
  二、唯物、唯心、唯幻
  虽然西方哲学,可分为唯心和唯物两种不同的派别,但佛教既不是唯心也不是唯物,尽管佛教里面有很多唯物和唯心的成份。
  西方哲学的唯心主义当中,也有一些比较好的逻辑:譬如罗素的《现象与实在》里面的某些观点,以及英国经验唯心主义的代表人物贝克莱的有些论点等等。他们认为:存在就是感知,除了人的感知以外,没有一个物质的世界。这些观点,与佛教唯识宗的见解比较相似。但贝克莱最后却面临着一个学说的矛盾,他在回答唯物主义者的诘难时,只好把问题都牵强地寄托给上帝,这就是别人无法接受的结论了。
  汉传佛教比较重视唯识宗。当年唐玄奘到印度求学的时候,虽然他求学的大多数时间,是在当时印度最顶级的佛教大学——那烂陀寺度过的。那烂陀寺也开设了唯识、中观甚至密法的课程。但因为他依止的师父,是一个唯识宗的高僧。所以他学的比较多的理论,是唯识宗。回国以后,他着力弘扬的法门,也多半是唯识。
  虽然佛教唯识宗的某些观点,与唯心主义比较相似,但不等于说佛教就是唯心主义。如果必须要给佛教起一个类似的名字,我想,比较适合的应该是“唯幻论”。
  三、如何理解唯幻
  首先,佛教认为,我们的现实生活,可以分为两种层次:世俗谛与胜义谛。两种层次的后面,都缀有一个“谛”字,以表示真实。
  什么样是真实呢?比如说,梦中的所有现象,对醒者来说都是虚假的,但对正在做梦的人来说,却是非常真实的,与白天现实生活的感受完全一样。同样,有修行的人和没有修行的人看这个世界,层次也不一样。但在各自的时空当中,却都是真实的。
  佛陀说过:对我们这样的普通人来说,现实生活都是真实的。所以,在普通人的境界中,就只能做该做的,而不能做不该做的,诸如偷盗、欺骗、妄语、杀生等等。但这个所谓的真实,只是相对的真理,而不是绝对的真理。
  举一个例子,如果拿一个鹅卵石放在桌子上,然后用我们的肉眼专注地去看,就只能看到一个一动不动的静止之物。从肉眼的角度来说,水是动的,云是动的,建筑物和鹅卵石是静止不动的。但以显微镜来看,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为何会有矛盾的结论呢?因为肉眼与显微镜所观察的层次不一样。显微镜比肉眼更先进,能观察得更清晰,所以最终的结果,应该以显微镜的结论为准。但在现实生活当中,却可以承认肉眼所见的相对静止。这两个相对真实的结论,就叫做胜义谛和世俗谛。
  我们不要过度地相信自己的感官,感官是有漏洞的。眼睛只能看到这个世界最表面的层次——可见光,这只是光谱中的极少部分;耳朵只能听到最普通的声音,频率更高或更低的声波,我们都没有办法辨析……所以我们不能认为自己感知到的是绝对真理。
  但是,显微镜所发现的布朗运动等现象永远是绝对的真理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智慧背后有更高深的智慧,仪器背后有更先进、更灵敏的仪器。当量子力学出来以后,过去的很多经典物理学知识已经行不通了。世间的一切知识,都是相对的正确,而不是绝对的真理。
  很多人读过《般若心经》,或许还会背。《般若心经》告诉我们说:眼、耳、鼻、舌、身都不存在。虽然从现实生活的角度来讲,有眼睛、耳朵等等,所有的正常人都不会否定这个结论,但佛教最后得到的结论是:我们看到的所有东西都是幻象,只是我们目前感觉不到而已。
  就宏观世界而言,地球始终在以每秒钟29.79公里的速度高速运行,但我们从出生到死亡为止,却一点感觉都没有。而微观世界,佛经在两千多年前所讲的与现代科学的新发现完全一致——所有的物质都是在瞬间生灭。任何新的东西在诞生后,立即就会毁灭。
  为什么我们看不见生灭的过程呢?因为它的速度快得让我们感觉不到。但我想,学哲学的人应该比较容易接受运动和生灭这两个概念。
  佛经的用词是“生灭”,而物理学说的是“运动”,哪个用词更确切呢?个人认为,佛教的生灭更为确切和接近。
  从物理学的立场看电子的运动,往往会误认为:假如一粒电子从东边出发,然后到南、西、北,最后回到东边的终点,始终是一个不变的电子,所以称之为“运动”。但其实,若从佛教的角度看电子的运动,我们会发现:在看似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一周的过程中,第一度位置上的电子,实际上已经在第一度的地方毁灭了。在第二度一直到第三百六十度的每一个位置,都是无数个新诞生又立刻毁灭的、不同的电子所组成的一个圆圈的假象。
  同样,我们看见的这个世界,实际上也只有在当下所见的这个一秒钟的万分之一,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可以存在。之前的世界,已经消失无存;未来的世界,还没有诞生。可我们却认为:世界是连续存在、恒常不变的。这都是缺乏智慧的结论。
  其实,现代科技已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方便的比喻:过去的老式电影胶片,实际上是由一帧一帧的反转片组成的,其中第一帧图像与第二帧图像,完全没有关联,但因为播放的速度比较快(每秒钟二十四帧),所以我们的肉眼无法分辨其间的差别。我们会以为,画面上一个人走路和说话的动作,完全是连贯一体的,绝对想不到这些连续的画面,是由很多没有关联的胶片组成的。因为我们的眼睛没有察看细微物质的能力,所以产生了连贯的幻觉。我想,无论是科学家,还是哲学家,都能够非常容易地了解上述逻辑。
  所以佛教认为,一切有为法,也即有生灭、有因缘的东西,皆如幻、如梦、如泡、如影,都不真实,都是幻觉。
  但从世俗谛的角度来说,我们要生存,要过正常的生活,就需要这些幻觉。如果打破了这些幻觉,就没有生存的基础,我们所有的理念,都会分崩离析、彻底瓦解。
  怎么证明这个世界是幻觉呢?一百年以前,我们的前辈纯粹是用逻辑去推理、判断,并得出结论的。现在,我们在逻辑推理的同时,也可以利用高科技的方法,以便更清楚地证明,唯幻论的结论是颠扑不破的,任何物质最后都可以分解到空。
  或许有人会问:物质的个体只会越分越多,怎么最后会变空呢
  我们知道,在哲学和数学中,有无限大和无限小的概念。但所谓的无限小,应该是一个存在着很大漏洞的错误观念,因为世上并没有无限小的东西。比如说,一分钟,我们可以分为六十个一秒钟;一秒钟,又可以再分为一百个更小的单位,然后一直这样无边无际地分下去,最后的结果,叫做无限小。
  但实际上,如果一秒钟可以无穷无尽地分下去,永远都分不完,则时间将永远停留在这一秒钟上面,再也不会过去。然而,众所周知,在客观世界中,一秒钟的时间,却是有限的。这二者显然有了矛盾。
  再比如说,如果一个分子或一个电子永远都分不完,则一栋房子的重量和体积,会与一粒米的重量和体积毫无分别,因为它们都一样无穷无尽。但现实生活已经告诉我们,一粒米之所以重量很轻、体积很小,那是因为它的结构当中的分子、原子没有那么多。反之,一栋楼的体积之所以那么大,重量那么重,也是因为它的结构当中有很多的分子或原子。为什么会产生矛盾呢?因为我们的主观意识与客观存在的事物之间已经脱节了。
  也就是说,尽管在我们的概念中,一秒钟可以分成一万个单位,也可以分成一亿个单位等等,但这些都只是幻觉而已。就像高速旋转的电风扇,我们看不到它一个个的叶片,而只能看到一个圆形的整体。或一个玻璃杯,我们也看不到它是由很多电子、原子组成的,每个原子核周围又有很多的电子在围绕它转动等等一样。我们的眼睛能力太有限,根本无法看清事物的真相,而只能看到一些错误的幻觉。
  四、如何将唯幻论融入生活
  (一)身处红尘,不堕红尘
  这些理论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有什么关系?如何将这些理论运用到生活当中呢?
  第一,虽然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世界是虚幻的。但从我们的眼、耳、鼻、舌、身等感官的角度来说,这都是真实无比的世界。因为这种相对的真实,所以我们要对社会、对家庭、对公司里的员工负责。要去发展事业、养家糊口,这是我们的义务。同时,那些不该做的事情,譬如杀人、偷盗、欺骗等等,也要严加杜绝。绝不能因为这些都是假的,就是非不明、好坏不分。佛陀告诉我们,在世俗谛的层面上,要遵守世间法则,要懂得善恶,要取舍因果。
  第二,既然知道现实的一切都是幻象,我们都在做梦。只是平时晚上做的梦持续的时间比较短,而现实生活的这场轮回之梦延续的时间比较长而已。当我们走到生命的尽头,再来回顾自己一生的所有经历,就会发现,今生今世的一切际遇,都与昨天晚上的梦一样虚幻不实。所以,我们不要过度地执著金钱、感情等一切我们认为可以执著的东西。
  当然,普通在家人并不需要强迫自己禁欲。佛教认为,正常的感情如果没有给自己带来负面影响,就不是罪过,但感情也像做梦一样只是一种幻觉,所以也不要过度地投入,一定要把握好分寸,否则,它就会给我们带来痛苦。
  很多在家人在感情不顺的时候,会感到很痛苦,其原因,就是因为太执著了。
  佛告诉我们,任何事情都要不堕两边,也即不要走极端。既不用对这个世界非常反感、厌恶、悲观,也不要把人生理想化,要走中道。金钱和感情本身,都既不是善,也不是恶,让其成为善或恶的因素,在于我们的意识。如果能用一颗平常心去对待金钱、感情等等,我们的生活就会多一份幸福。
  要启动幸福、正面的生活,取决于自己的训练。就像体育运动员要想在比赛中出成绩、拿冠军,必须加强平时的训练。病人要想治好病,也必须按照医生的药方服药一样。若能依照佛陀的教诲去训练,就能在发展自己的事业,成为商界成功人士的同时,也能做一个非常幸福、非常自由、非常潇洒、没有烦恼的人。不会因为太执著而不开心,也不会因为压力太大而想不开。佛教,尤其是禅宗,经常会用“放下”这两个字来表达这种境界。
  我们一定要弄清楚,放下不等于放弃。放下自己的事业,并不是放弃自己的事业;放下金钱,也不是放弃金钱。放弃,是一种逃避。而放下,却是另一种面对的方法。
  未雨绸缪,才能有备无患。本来世界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美丽,人生存在着很多坎坷。如果对客观世界和人生的期望值过高,没有危机意识和思想准备,就只能唐突地去面对死亡、生病、破产或名声受到损害等各种突变。那时候,我们一定会难以承受。或许一个并不算太大的痛苦,也会让我们自我毁灭。
  越战期间,有一位美国海军上将詹姆斯 史达克岱尔(James Stockdale)曾当过战俘。他的心得是:“乐观者最早死。”他说:在一大帮被俘虏的人当中,最先死去的,是那些盲目地抱着乐观态度的人。他们总是会说:“圣诞节的时候,我们会获得自由!”然而圣诞节过去了,他们并没有获得自由;然后他们又会说:“复活节的时候,我们肯定会获得自由了。”然而,复活节又过去了,他们还是没有获得自由;接着他们又会说:“感恩节的时候,我们就会获得自由了。”然而感恩节又过去了,他们仍然没有获得自由。由于期望值过高,而现实又很残酷,所以最后会心碎而亡。
  其实,在任何领域都是这样。没有必要太悲观,也没有必要太乐观,应该保持中庸、随缘的心态,并了知世事的无常与如梦如幻。如果能以正常、坚强的心态去面对人生,就能永远站在金钱的上面,而不会被金钱压得喘不过气来。有钱的时候开心,没有钱的时候也一样自在。这,就是佛的方法在现实生活中所起到的作用。
  (二)加强训练,走向解脱
  现代社会的人,不可能没有压力。如何缓解压力,是一个迫切而严峻的课题。
  对此,佛教有很多方法,此处只讲与前面的理论相关的一部分。
  平时在谈话、走路等等的时候,我们的意识和情绪的波动相当大,散乱且零碎,不能做到全神贯注。在这种情况下,意识很难产生智慧的火花。只有将内心起伏动荡的波澜降到比较平静的状态,当内心显得比较清晰与敏感以后,思维才会更有效率,这样才能更专注更好地去思考一些问题。包括如何做生意,怎么去赚钱,如何处理各种问题等等。过去很多科学家、哲学家的那些令人兴奋的发明,也是在打坐、做梦的情况下诞生的,没有一个是在心绪不安、胡思乱想的情况下创造的。
  如何让内心平静呢?具体方法如下:
  首先要把其他事情处理完毕,并关闭门窗、电话等可能干扰内心的一切外缘,然后以毗卢七法的打坐姿势安坐。
  1,身体的要点——坐姿
  主要包括七点:
  (1)盘腿坐于坐垫之上。
  (2)左手放在下面,右手放在上面,两个拇指相碰,这叫做定印。将结定印的手,放在肚脐下四指处。
  (3)张开双臂。
  (4)身体正直。不能左右、前后倾斜,要保持端正的姿势。
  (5)头部稍稍前倾。
  (6)双目微闭,往下直视鼻尖。
返回书籍页